科技環保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5 10:12: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技環保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技環保論文

環境科學學會工作報告

在市科協、市環保局、市民政局的領導和指導下,本學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圍繞全市科協和環保中心工作,積極開展環境科普科技活動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2011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一、學習貫徹科普法,努力開展各種環境科普活動。學會辦公室、市環境宣教中心、市環保監測站等單位會員多次參加區、市組織的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月活動,宣傳、印發環境科普知識宣傳材料。

1、5月份,在全市開展的“生態·科學”科普活動月中,組織會員參加了全市在縣的啟動儀式和科普宣傳,印發環境科普材料,掛宣傳板報。接著到賓陽縣進行“生態·科學”宣傳。

2、參與市科協舉辦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科普報告會。

3、在“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中,全市數百名會員在環保行政部門領導帶領下積極參加宣傳世界環境日主題和節能減排科普知道,印發科普材料20萬份,組織節能減排板報100多塊進社區展覽,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環保科普知識。

查看全文

佛教思想與生態哲學研究論文

1996年1月,臺灣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結集出版《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內收釋傳道《菩薩社會關懷的二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釋恒清《草木有性與深層生態學》、王俊秀、江燦騰《環境保護之范型轉移過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臺灣地區的佛教實踐模式為例》、張維安《佛教慈濟與資源回收----生活世界觀點的社會學分析》、陳玉峰《臺中市放生文化的初步研究》、釋悟殷《佛教的醫療保健--以<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廣律為主》、洪啟嵩《器官捐贈與佛教的生命關懷》、林朝成《心凈則國土凈----關于佛教生態觀的思考與挑戰》、楊惠南《從“境解脫”到“心解脫”----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態學》、陳清香《當代佛教建筑所反映的佛教生態》、王淳隆《當前臺灣寺院建筑之困局與轉機初探》、王鎮華《廟宇的空間組織----以山西五臺山的廟宇為例》等十二篇論文。按楊惠南的看法,臺灣的環保運動,在1970年才開始萌芽;而臺灣佛教界之參與環保運動,則是近幾年的情形。(楊惠南A)但從上述論文題目來看,臺灣學者對佛教思想與環境保護的研究,已經涉及相當具體的領域,在理論探討上也進入比較深入的層次。

臺灣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教授王俊秀與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生江燦騰合寫的《環境保護之范型轉移過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一文,基本上是對西方環境保護理論模型的介紹,但從中亦可一窺臺灣佛教環保實踐及思想演變的概況。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惠南的《從“境解脫”到“心解脫”》和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林朝成《心凈則國土凈》二文,則對佛教環保思想的理論基礎作了比較有份量的論述。照王俊秀與江燦騰的說法,這兩人在環保思想上的研究,不僅是對西方知識界“環境范型”的思想回響,而且也可以視為此一領域在臺灣地區的先驅性研究。社會關懷,是推行人間佛教的一個重要內容,而環境保護則是佛教關懷社會的重要方面。筆者主要根據上述三篇論文所提供的資料,對此略作介紹。所用資料,悉據從國際互聯網下載的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所建佛學資料庫電子文檔,特此志謝!

佛教思想如何為環境保護提供理論基礎?

所謂“范型”(paradigm),是指用以檢驗人類社會現象的觀念及假設,可用來提供一種世界觀或宏觀視野。長期以來,人類以自身創造的文化,自許為“萬物之靈”,“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一直是社會運作的基本路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認為“科技萬能”,人類可以向自然索取一切,“成長無限論”一再被認為是人類自我肯定及超越的一種表現。在這種“環境侵略思維”籠罩下的人類生活方式,創造物質文化的過程對人類而言是“文明化”,對其他萬物而言則是“野蠻化”。人類對其他萬物“野蠻化”的過程間接、直接地影響人類自身安危及生死的各種“生態反彈”,并體會到“萬物之靈”有可能會變成“萬物之零”。(王俊秀、江燦騰)

自1989年起,全球性環境問題已年年列入“世界末日”指標。從此環境污染不再只是“臟”的問題,更是“生與死”的問題。治本之道在于改變世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因此“范型轉移”(paradigmShift)乃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一個必要過程。王、江的論文首先介紹了四組對比的觀點:一、由“萬物之靈”到“萬物的一支”;二、由“人定勝天”到“天人合一”;三、由“科技萬能”到“科技有所不能”;四、由“成長無限”至“成長有限”。以上所述“范型轉移”觀念,可見近百年來,人類社會(特別是指歐美社會)如何從“成長范型”(HEP)逐漸轉移成為“環境范型”(NEP)的思考和體認。

回顧戰后近五十年來臺灣佛教的環保思想,則傾向于傳統的護生和惜福。例如著名的佛教目錄學專家蔡念生,從1950至1980年,在各種佛教刊物及報章雜志撰寫了幾十萬字的護生與戒殺的文章,并在1983年集結為《如是庵學佛賸語----護生百講》、《如是庵學佛賸語----鳥獸春秋》,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但佛教界從環保角度對放生活動本身進行反思,則要遲至八十年代后期。1988年4月,釋圣嚴在《人生》第62期發表《為何放生?如何放生?》;1989年3月,文化大學生物學系在《人生》第67期發表《請勿隨意放生》。而且這兩篇文章,都未進一步提出如何保護生命或生態的問題。

查看全文

交流會通知

各有關單位:

水泥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又屬高能耗、重污染行業。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水泥工業粉塵排放占全國總排放量的70%以上,氣體污染物如: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污染也不可低估,并且對大氣污染有加重趨勢,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有相當的比重。目前,我國水泥工業中的新型干法窯水泥生產環保工作做得比較好,但仍有40%左右非新型干法窯水泥生產的污染治理困難依然較大,尚缺乏成熟的技術,急需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水泥污染治理技術和設備。但從整個行業來看,企業環境績效的取得主要靠末端治理,環保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很高,成了進一步做好水泥工廠環保工作、繼續提高環境績效的阻力,如何有效預防污染、改進污染控制技術裝備提高其性價比、加強污染控制技術裝備應用和管理、提高污染控制技術裝備運行可靠性、降低環保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是推進水泥工業環保工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確保實現“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加快現有水泥工業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水泥工業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綜合治理,減降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升技術裝備質量和污染防治技術整體水平,提高污染防治工程技術和設備的國產化程度,加快推動我國水泥工業污染防治技術的發展步伐,滿足水泥企業對環保適用技術的迫切需求,使國際先進的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及時在國內示范應用,使國產的先進、成熟、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更多地走出國門,為供需雙方提供相互交流、合作的機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定于2009年4月1日-3日在北京中苑賓館召開“2009年全國水泥工業污染預防與控制技術及管理交流會”。由中國水泥協會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舉辦的“2009中國國際水泥峰會”和“第十屆中國國際水泥技術及裝備展覽會”同期舉行。

本次交流會將重點圍繞水泥企業關注的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污染物排放標準、清潔生產與污染預防,除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碳治理與減排等應用技術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交流研討。

現將會議征文及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論文征集的主要內容

(一)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查看全文

科協創新發展報告

一、年度工作的簡要回顧

一年來,縣科協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重視支持下,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為推進我縣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新的成績。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1、切實加強科普活動中心(室)的建設,夯實科普工作的基礎。為配合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我們加強了鄉鎮科普活動中心和村(社區)科普活動室的建設。這項工作我們在年年底就進行了安排布置,今年3月6日-10日,縣科協和縣文明辦聯合就科普活動中心(室)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從督查的情況來看,各鄉鎮把這項工作作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做到了“四有”:一是各鄉鎮都有一個50平方米以上,具有圖書閱覽、科普聲像、科普教育培訓等三項功能的科普活動中心,懸掛市科協和市文明辦統一制作的“科普活動中心”和“科普活動中心管理制度”鈦金牌匾。二是有科普電教設備。各鄉鎮充分整合資源,利用遠教站點或多功能會議室的影像設備,積極開展科普活動。三是有一定數量的科普圖書。有的鄉鎮結合文化部門開展的送文化下鄉活動,爭取市、縣新華書店的支持,籌集科普圖書。有的鄉鎮發動干部職工捐獻書籍。目前,全縣80%的鄉鎮科普活動中心都有500冊以上的科普圖書。四是各鄉鎮都有一定數量的科普活動經費,確保科普活動中心的日常運轉和科普活動的開展。

2、開展了以“倡導健康科學生活方式”為主題的“科技活動周”活動。今年五月的“科技活動周”活動期間,我們與縣科技局等單位密切配合,開展了兩次大型的科普活動。一是在路口鎮舉辦大型送科技下鄉活動。活動吸引了來自全鎮的1200余名農民朋友前來咨詢。活動中,我們組織有關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向農民群眾宣講科技政策,現場解答技術咨詢,贈送了《水果、蔬菜簡易貯藏手冊》、《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花卉栽培技術》、《池塘養魚技術》、《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匯編》等科技資料8000余冊。二是舉辦了“科普之夜”廣場文藝晚會。

3、大力開展了科普進社區活動。5月22-23日,縣科協在鎮、鎮等地開展了兩次科普進社區活動。這兩次活動以“倡導健康科學生活”為主題,開展了疾病預防、老年保健和包括地震知識在內的災害防范常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和咨詢。設置了咨詢臺,懸掛了科普系列掛圖、發放了宣傳資料,受到了當地群眾的歡迎。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展出科普展板20塊,接待群眾義診126人次,向社區贈送了價值3000多元的科普書籍。今年下半年,我們配合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的活動,我們對縣城金茂路社區和涼塘路社區的科普設施和開展科普活動的情況進行了檢查,對科普活動檔案進行了完善和規范,對縣城城區范圍內的17塊“科普惠民”宣傳欄的內容進行了更新。并向社區贈送了科普書籍1000多冊。10月9日、11月19日,我們還在金茂路社區分別舉辦了以環境衛生與健康、社區環保為主要內容的2場科普知識講座,聽眾達200多人,反響很好。

4、繼續舉辦科普電視專欄節目。科普電視專欄節目是我縣科普宣傳的重要平臺,其主要任務是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這個欄目的開辟,對于促進了全縣“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氛圍的形成,促進“科教興縣”戰略的實施,推動我縣的科技進步和全縣經濟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今年,我們與中國科協聲像中心、縣電視臺續簽了開設“科普大蓬車”電視專欄節目的協議,進一步優化節目的內容,力求播出的內容更加貼近實際。

查看全文

少先隊科技節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創新、節約、環保

二、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開展各項科技創新活動,結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設想,大膽創新。在實踐中感受科學、體驗科學。

2、以創新、節約、環保為主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素養,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精神,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活動要求:

1、營造一個積極、開放的活動環境,發動全員參與活動,使每位學生都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展現自我。

查看全文

世界地球日研究課

2007年世界地球日

(一)把環境教育的知識寓于學科教學之中。

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主陣地,教師們立足課堂,利用學科教材中的有關內容,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環境科學知識的滲透教育,以不斷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在科學學科中包含著極其廣泛和重要的環境教育思想和內容,通過科學課教學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樹立保護環境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的信念。結合有關教學內容進行環境教育,其中環境考察課是進行環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進行動、植物的養殖,環境科學實驗,環保宣傳,鄉土地理考察等活動。

另外,對小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要強調實踐性、參與性和跨學科性。小學思想品德課可能進行環境教育的主要有兩個方面,即環境保護和節儉教育。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及德育相關的規律,因此開展活動時,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在美術與勞動技術教學中,應結合環境保護教育,使學生既掌握美術方面和環保方面的知識,并能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在手工制作課中,利用廢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當同學們用廢物制成各種各樣的作品其興奮的心情可想而知,這對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環境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以學校教育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形成縱橫交錯,更加開放,更加寬泛的教育體系。這將有利于素質教育,有利于課外活動的開展。

查看全文

環境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與實踐

摘要:根據環境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特點和目標,從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過程管理、考核機制和校企聯合指導等方面進行改革。

關鍵詞:環境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工程素養和解決復雜環境工程問題的重要環節[1-5]。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工程教育認證是世界工程教育改革和追求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重要方式。“以學生中心,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作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指導和推動工程教育改革[6-7]。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核心理念為指導,對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過程進行優化,以提升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強化畢業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存在問題

(一)選題內容脫離環保工程實踐

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指導能力是決定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師工程經驗相對缺乏,缺少與環保行業企業急需解決的相關課題,選題內容偏重理論研究。由于指導教師不能及時跟蹤技術前沿和企業技術新需求,選題內容陳舊,缺乏創新性,無法滿足學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查看全文

企業綠色營銷管理策略分析

隨著物質經濟水平的大幅提高,綠色意識深入人心,綠色消費已成為一種國際潮流。順應這一潮流,綠色營銷必將成為企業競爭的新思維。實施綠色營銷有助于企業構建綠色企業形象,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市場的國際化,必然要求企業跨越“綠色壁壘”;同時也是社會和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

一、綠色營銷的涵義

所謂“綠色營銷”,是指社會和企業在充分意識到消費者日益提高的環保意識和由此產生的對清潔型無公害產品需要的基礎上,發現、創造并選擇市場機會,通過一系列理性化的營銷手段來滿足消費者以及社會生態環境發展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綠色營銷的核心是按照環保與生態原則來選擇和確定營銷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綠色技術、綠色市場和綠色經濟基礎上的、對人類的生態關注給予回應的一種經營方式。綠色營銷不是一種誘導顧客消費的手段,也不是企業塑造公眾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個導向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在化解環境危機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機會,在實現企業利潤和消費者滿意的同時,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二、我國企業綠色營銷的障礙

我國現有的市場由于競爭不充分,市場主體過分注重近期和微觀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使我國的綠色營銷面臨著不少障礙:

查看全文

我國室內設計現狀分析論文

一、中國室內設計的現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的綜合國力的提高,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發生了日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新月異的變化。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都與時俱進,室內裝飾成為了消費的一個重要內容。

隨著人們對裝飾標準與質量的需求不斷提高,必然要求住宅建設不斷增加科技含量,實現住宅產業的現代化,進而要求其內部設計要打破以往的盒子式設計,使功能空間更加明晰,住宅部件設計向系列化、集約化、智能化、配套化方向發展。中國室內設計發展到現在也已具有一定規模,雖然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但它的發展在當下也呈觀察思考23現出新的時代特征。

1.多元性。進入21世紀以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國際交流的增加,世界已聯成一體。室內設計也不例外,各國帶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優秀設計涌入中國,各種流派、各種不同風格的設計影響著中國的室內設計,每種設計不盡相同,但又相互協調,彰顯出個性。而中國的設計師在相互交流中汲取營養,相互滲透,有利于在國內形成一個蓬勃發展的多元化格局。

2.復合性。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新材料的不斷出現,新的設計理念的提出,傳統設計觀念不斷受到挑戰和突破。技術與藝術,傳統與現代,外來文明與本土文化,不同地域的各種設計,形成了不同組合方式的復合性設計。它不是各種形式的任意的拼湊,也不是任何無次序的權宜變通,它是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的設計觀念的融合,是多樣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的設計語言的體現。

3.時效性。新設計替代舊設計,新材料替代舊材料,新理念替代舊理念,中國的室內設計也慢慢跟上時展的步伐,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盲目模仿歐式的設計到現在影響深刻的亞設計流派;由最初的“生存意識”進展到現在的“環保意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識”,中國的室內設計在其中尋找契機,尋找突破,緊跟著時展的需要。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內的現代化設計與建筑設計已率先打開國門,無形中也將推動室內設計邁向更高的水平。

但是我國的室內設計要走向世界,較國際水平還相差一定的距離。同發達國家的裝飾行業相比,我國室內設計行業還不規范,室內設計師的整體水平還不高,帶有中華民族特性的室內設計,其個性還不鮮明,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態等等。

查看全文

企業綠色營銷分析論文

一、綠色營銷的涵義

所謂“綠色營銷”,是指社會和企業在充分意識到消費者日益提高的環保意識和由此產生的對清潔型無公害產品需要的基礎上,發現、創造并選擇市場機會,通過一系列理性化的營銷手段來滿足消費者以及社會生態環境發展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綠色營銷的核心是按照環保與生態原則來選擇和確定營銷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綠色技術、綠色市場和綠色經濟基礎上的、對人類的生態關注給予回應的一種經營方式。綠色營銷不是一種誘導顧客消費的手段,也不是企業塑造公眾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個導向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在化解環境危機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機會,在實現企業利潤和消費者滿意的同時,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二、我國企業綠色營銷的障礙

我國現有的市場由于競爭不充分,市場主體過分注重近期和微觀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使我國的綠色營銷面臨著不少障礙:

(一)沒有形成全社會性的綠色消費需求。由于一些人的素質還不太高,加之媒體宣傳、引導滯后,了解并接受綠色營銷理念的至今僅是少數消費者,許多人甚至還不知道綠色消費、綠色產品的概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