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思想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6 06:32: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軍事思想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軍事思想來源論論文
【內容提要】軍事思想來源于中國傳統軍事思想、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經驗和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英文摘要】MaoZe-dong''''smilitarythinkingstemsfromChinesetranditionalmilitarythinking,thepracticalexperienceofChineserevolutionarywarandMarxistmaterialistdialectics.
【關鍵詞】/軍事思想/來源
MaoZe-dong/militarythinking/source
【正文】
中圖分類號:EO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1432(2003)06-0050-04
軍事思想探究論文
【內容提要】軍事思想來源于中國傳統軍事思想、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經驗和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英文摘要】MaoZe-dong''''smilitarythinkingstemsfromChinesetranditionalmilitarythinking,thepracticalexperienceofChineserevolutionarywarandMarxistmaterialistdialectics.
【關鍵詞】/軍事思想/來源
MaoZe-dong/militarythinking/source
【正文】
迄今為止,軍事思想研究大多著力于闡述軍事思想的內容、建構軍事思想體系、分析軍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對于軍事思想的來源則很少涉及。張靜如主編的《研究全書》(長春出版社,1997年版)輯錄了700多篇軍事思想研究論文,其中論述軍事思想來源的文章不到十篇,這些文章都是從某一個方面而未能從整體上去把握軍事思想的來源。本文試圖對軍事思想的來源作一較為完整的闡述。
軍事思想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軍事思想來源于中國傳統軍事思想、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經驗和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英文摘要】MaoZe-dong''''smilitarythinkingstemsfromChinesetranditionalmilitarythinking,thepracticalexperienceofChineserevolutionarywarandMarxistmaterialistdialectics.
【關鍵詞】/軍事思想/來源
MaoZe-dong/militarythinking/source
【正文】
中圖分類號:EO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1432(2003)06-0050-04
軍事思想研究論文
摘要:軍事思想是思想科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指導競爭主體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的理論武器。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論述了軍事思想對競爭主體獲得競爭勝利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軍事思想;靈活的戰略戰術;人民戰爭
軍事思想是“關于中國革命戰爭、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以及軍事領域—般規律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及其軍隊長期軍事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軍事思想的精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軍隊建設、國防建設和反侵略戰爭的指導思想?!雹佘娛滤枷胴灤┝宋ㄎ镛q證法原理,表現出了高度分析能力和罕見的洞察能力,不僅在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史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也具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競爭即戰爭。市場競爭是利益的對抗和智慧的較量,是競爭主體發展的核心所在。由于競爭本身是在撲朔迷離錯綜復雜的環境下進行的“創造性的毀滅”過程,因此,在市場競爭中總是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度,只要投入競爭,幸運之神固然不會遠去,但失敗也會隨之而來。那么競爭主體在對手如林的市場競爭中如何力避厄運,減少失敗或反敗為勝、絕境逢生呢?筆者認為:學習并借鑒軍事思想,并運用到市場競爭中,將不失為良策。
一、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思想:市場競爭成敗得失的關鍵
在戰爭中,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靈活使用兵力是戰爭指揮的中心任務,指揮員能夠依據戰情制定和改變作戰計劃是戰爭指揮的重要原則。在長期戰爭實踐中,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及軍事理論,不斷總結我軍在革命中的作戰經驗,創造性地提出一整套中外軍事史上最巧妙、最靈活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1947年,當胡宗南率25萬兵力進犯延安,妄圖摧毀延安中共中央機關的危急時刻,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毅然地作出地暫時撤離延安,拿一個延安換取一個中國的戰略決策。他沒有死守延安,而是從戰略長遠高度思考問題,最終以退為進又重占延安,取得勝利??梢娫谲娛聭馉幹兄笓]員能夠從戰略高度思考問題對于取得戰爭的勝利是多么的重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是如此。古語云:“自古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時”。不能用長遠眼光來思考問題的人謀不好眼前事。19世紀60年代末,世界手表王國瑞士有位工程師,歷經千辛萬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塊石英表,但是正處于黃金時代的每天制造20億美元價值的瑞士鐘表界,拒絕了他的建議,于是,這項技術被鎖進保險柜,束之高閣。后來日本獲悉此事并抓住不放,經過充分調查后,果斷地從瑞士引進石英表生產技術,使手表業的電子時代以一種勢不可擋的潮流出現在世人面前,致使具有世界手表王國之稱的瑞士有178家手表廠倒閉,從業人員從8萬銳減到5萬,從而失去世界鐘表王國的“王位”,等到瑞士人如夢方醒時,悔恨已遲,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江蘇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以自己實際行動,活學活用關于戰略策略思想制定出了“末日策劃”方案,即企業經營者和所有員工面對市場和競爭,都要充滿危機感,都要意識到企業有末日,產品有末日,既不能把企業的不景氣作為自己搞不好的理由,也不要陶醉在一度的成績里。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明天的勝利,企業最佳時候往往是最不好的開始。小天鵝正是用這種“末日”新理念及其運作方式,以建立全球性“橫向比較”的信息為手段,以全員化、立體化、規范化的營銷管理體系為支柱以強有力的人才開發機制為保證,從追求卓越到追求完美,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始于市場,終于市場。小天鵝員工的憂患意識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正是“末日管理”理念的生動體現。②
建國后軍事思想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建國后軍事思想
論文摘要: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形成的軍事思想在建國后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運用,同樣可以創造出輝煌業績;軍事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一切從中國實際出發,具體條件具體分析。
縱觀中外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在戰爭時期是著名的將帥,但到了和平時期卻成了平庸的軍人。因為戰爭與和平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證明不但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戰爭統帥,而且也是和平時期軍事斗爭的大師。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形成的軍事思想在建國后繼續譜寫著輝煌的篇章。以下從幾個方面對建國后軍事思想作一探索、分析。
一、軍事思想探源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思想作了這樣的概括:“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边@個論斷從總體上指明了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人對思想進行了科學定位。
國外學者和國際友人從另外一些視角對和他的思想進行了研究。日本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竹內實對中國歷史上的偉人進行了排列,他認為中國歷史上有四位偉人:秦始皇、孔子、和鄧不平。作為使秦始皇和孔了合為一體的是。英國傳記作家迪克·威爾遜曾對著作進行了統計,結果是這樣的:在著作中的所有參考資料,22源于儒家思想,I2出自道家或墨家的著作,13是中國傳奇或純粹的文學作品中的東西。相比之下,僅有4源于馬克思和恩格斯,24%引自斯大林,18來自列寧。而美國著名的研究專家R·特里爾認為,是個復雜的人物。人們絕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里會隨時流出些什么。
軍事思想下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一、軍事思想簡述
(一)初戰的勝利可以為下一戰創造有利的戰場,鼓舞戰士的士氣,還可以達到戰略偵察的目的。在沒有取勝把握的情況下,寧可退讓,持重待機,也決不貿然應戰。初戰也是整個戰爭或戰役的序幕,對于指揮員而言,必須全局在胸,有整體的安排和周密的計劃,這是勝兵先勝、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基礎和作戰指揮原則。初戰的勝利必須有利于戰爭全局,否則將視為失敗。初戰不僅要考慮本次戰役,而且要為下一個戰略階段考慮。不管初戰是勝利還是失敗,指揮者都應該計劃好下一個戰略階段的對應實施方案。例如:三大戰役首戰東北,遼沈戰役首戰打錦州,平津戰役首攻新保安、天津。遼沈戰役要照顧全國,打錦州要照顧東北和華北,打新保安、天津、塘沽要照顧北平。所以,初戰不是孤立的,要從全局和戰役發展的高度來確定初戰,上述戰役都充分體現了重視初戰的指導思想。
(二)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觀點。在戰爭中,人的主觀指導正確與否影響到優勢、劣勢和主動、被動的變化。在中外歷史上,強大之軍打敗仗、弱小之軍打勝仗的戰例有很多,例如:中國的晉楚城濮之戰,楚漢成皋之戰,韓信破趙之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谶@些歷史事實,確信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對戰爭的勝利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他說:“戰爭的勝負,固然決定于雙方軍事、政治、經濟、地理、戰爭性質、國際援助諸條件,然而不僅僅決定于這些,僅有這些,還只是有了勝負的可能性,它本身沒有分勝負。要分勝負,還須加上主觀的努力,這就是戰爭中的自覺的能動性。”
(三)善于抓主要矛盾的觀點。善于運用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指導中國革命戰爭。他認為,整個戰爭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著的復雜矛盾體系,在每一個時期、每一個階段都必有一種矛盾、一種因素起主導作用,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其他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他要求指揮員既要全局在胸,抓住戰略樞紐去部署戰役,又要突出重點,抓住關節,帶動全局的發展,做到“一朝成功,全盤皆活”。
二、軍事思想的具體指導作用
(一)利用“慎重初戰,首戰必勝”的思想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入學教育是大學生涯的第一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點課程,入學教育的好與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今后的努力與追求。因此,要高度重視并盡力做好大學生的入學教育。教師對入學教育的安排和內容設計需遵循三原則:必須與時俱進,必須統籌兼顧,必須可持續發展。必須與時俱進就是根據當代社會的需求對大學生提出要求,為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提供指導性意見,突出學生時代特征、個性和諧發展、實踐與創新等內容,在選材上要反映相應領域中新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實踐經驗。必須統籌兼顧強調入學教育內容的全面性、豐富性和系統性。為了讓新生了解大學,了解專業,了解自我,轉變觀念,確定方法,樹立目標,入學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專業思想教育、法紀觀念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成才教育、大學生涯規劃教育、職業生涯設計與規劃教育這六大方面。必須可持續發展要求入學教育效果具有啟發性和指導性。完成入學教育后,大學生可以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提高學習效率,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質。
軍事理論策略分析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中國傳統軍事思想是軍事思想的來源之一;但是更注重從戰爭的實踐中去掌握軍事規律;軍事思想的方法論來源于唯物辯證法三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涉獵了傳統軍事思想知識、革命戰爭中掌握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往往十分尊重戰場領導人的意見、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經驗是軍事思想的重要來源、紅軍游擊戰爭的基本原則、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思想、的軍事思想是根據中國革命戰爭的現實經驗、明確了戰爭的基本問題、明確了人與戰爭的主客體關系、運用唯物辯證法,闡述了戰爭規律、敵我態勢等軍事問題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內容提要】軍事思想來源于中國傳統軍事思想、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經驗和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關鍵詞:軍事思想來源革命青少年
迄今為止,軍事思想研究大多著力于闡述軍事思想的內容、建構軍事思想體系、分析軍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對于軍事思想的來源則很少涉及。張靜如主編的《研究全書》(長春出版社,1997年版)輯錄了700多篇軍事思想研究論文,其中論述軍事思想來源的文章不到十篇,這些文章都是從某一個方面而未能從整體上去把握軍事思想的來源。本文試圖對軍事思想的來源作一較為完整的闡述。
一中國傳統軍事思想是軍事思想的來源之一。
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涉獵了傳統軍事思想知識,后來根據革命事業的需要,有選擇地吸取了有關內容,從而形成了軍事思想的基本軍事觀點。在少年時代閱讀了《三國演義》、《水滸》、《左傳》等書,特別喜愛閱讀《三國演義》。他對這些書籍的興趣終生未曾衰減,非常熟悉書中的政治、軍事斗爭故事。到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讀書后,又特別仔細地閱讀了《資治通鑒》和《讀史方輿紀要》。在第一師范讀書筆記本《講堂錄》中,還用心記下了一些《孫子兵法》的條文。1927年,背叛革命后,在黨的八七會議上,說:“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1](p8)這與《孫子兵法》的軍事觀點基本相同:“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后來,又作了與《孫子兵法》中的觀點更為一致的論述:“在中國,離開了武裝斗爭,就沒有無產階級的地位,就沒有人民的地位,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就沒有革命的勝利。”[3](p604)雖然也吸收了克勞塞維茨的觀點:“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但對這一觀點的解釋仍然運用中國傳統軍事思想,提出了“戰爭是政治斗爭的最高形式”的命題。[4](p171)晚年曾對身邊工作人員孟慶云說過,中國的軍事家可以不懂政治,但政治家不能不懂軍事。這里,幾乎是重復了孫子的話:“不可不察也”。
晚清軍事后勤研究論文
軍事后勤,是整個軍事活動的重要環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保障。晚清軍事后勤的研究,是軍事史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早在民國時期,軍事界、學術界就對晚清軍事后勤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來,我國軍事界和學術界對軍事后勤思想、后勤建設和戰時后勤保障等進行了全面的系統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本文僅對二十幾年來學術界對晚清軍事后勤的研究情況加以整理和概述,以總結經驗,探討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晚清軍事后勤的總體研究
二十幾年來,關于晚清軍事后勤的總體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出版了一些專著,如《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為記述中國近代軍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資料選編》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資料方面成績卓著,《中國軍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國軍事經濟史》也有關于晚清軍事后勤體制和實踐方面的論述。有關的著述中也涉及到軍事后勤,如《中國軍事通史》、《中國近代軍事史》、《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史》、《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等等。有關學術論文則有《試論晚清軍事后勤的變革》、《中國軍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中國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論》、《試論近代軍事后勤的發展走向》等。其內容涉及晚清軍事后勤演變的性質、地位、中國近代軍事后勤思想、軍事后勤體制、軍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一)晚清軍事后勤演變的性質和地位近代軍事后勤屬于中國軍事近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性質、地位和起止時間與整體上的軍事近代化是一致的。學術界普遍認為:晚清是中國軍事后勤發生根本變革的重要時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設及后勤體制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注:房立中:《試論晚清軍事后勤的變革》,《中國近代軍事史論文集》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頁。)。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實際上處于一個由舊變新,由農業支援轉變為工業支援的大變革時期(注: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軍事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頁。)。這充分肯定了晚清軍事后勤的重要歷史地位。關于中國軍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起點和結束問題,學術界一致認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這是中國軍事近代化的開端,也是軍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開始;關于這一轉變歷程的下限,有著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清朝末年就在新軍中確立了中國近代后勤體制。“其后中國的軍隊基本上延續了袁世凱所建立的后勤體系,不過常有些曾損變通而已。”(注:房立中《試論晚清軍事后勤的變革》、奚紀榮《蔡鍔軍事思想研究》、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均持此觀點。)有人認為這一過程要延續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注: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軍事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頁。),也有人認為中國軍事后勤的近代化要延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注:皮民勇《中國古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略論》,王彥、吳信忠、張云《中國軍隊近代化的歷史考察》均持此觀點。)。
(二)后勤思想變革的研究軍事思想是各階級、政治集團及其軍事家關于戰爭、軍隊、國防等一系列問題的理性認識,是軍事實踐的理性升華。軍事后勤思想是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后勤經歷了由古代軍事后勤向近代軍事后勤的轉變時期,在軍事后勤思想領域,傳統的后勤思想自然受到了劇烈的沖擊。后勤思想的變革集中體現在近代重要軍事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的言論中,對這些重要人物的后勤思想進行研究,以揭示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的發展變化,是二十年來關于軍事思想變革研究的主要方式。有關近代軍事后勤思想變革的專著尚未出現,有關的論文有:《林則徐軍事思想特點初探》、《論林則徐、魏源軍事思想》、《試論胡林翼的軍事思想》、《曾國藩軍事思想初探》、《試論曾國藩的后勤保障思想》、《論曾國藩的軍事思想》、《試論曾國藩的軍事經濟思想》、《左宗棠進軍新疆的后勤方略》、《論左宗棠的建軍思想》、《論戊戌維新時期康有為的軍事改革思想》、《袁世凱的軍事思想》等。在軍事后勤思想方面的變化主要有:在戰爭后勤觀上,普遍認為軍隊后勤在軍事行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注:皮民勇:《中國古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略論》,《軍事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13頁。);在戰爭的物質來源上,主張發展經濟、富國強兵,取之于敵、以戰養戰和開展生產自補;在后勤戰備建設上,大力發展武器裝備,建立充足的物資儲備;重視軍事交通運輸;建立鞏固的后方基地;注意提高后勤效益;進行近代后勤教育,培養近代軍事后勤人才;在戰略戰術上,主張斷敵糧道,鞏固后方(注:楊慶華、劉仁亮;《中國軍事后勤思想述要》,《軍事歷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54頁。)。
(三)軍事后勤保障的研究中國軍事近代化是從武器裝備的近代化開始的,由于西方先進武器裝備的引進,戰爭手段變得異常復雜,導致了軍隊后勤保障的相應復雜化。關于近代軍事后勤保障研究的主要問題和觀點有:
晚清軍事后勤研究論文
軍事后勤,是整個軍事活動的重要環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保障。晚清軍事后勤的研究,是軍事史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早在民國時期,軍事界、學術界就對晚清軍事后勤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來,我國軍事界和學術界對軍事后勤思想、后勤建設和戰時后勤保障等進行了全面的系統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本文僅對二十幾年來學術界對晚清軍事后勤的研究情況加以整理和概述,以總結經驗,探討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晚清軍事后勤的總體研究
二十幾年來,關于晚清軍事后勤的總體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出版了一些專著,如《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為記述中國近代軍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資料選編》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資料方面成績卓著,《中國軍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國軍事經濟史》也有關于晚清軍事后勤體制和實踐方面的論述。有關的著述中也涉及到軍事后勤,如《中國軍事通史》、《中國近代軍事史》、《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史》、《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等等。有關學術論文則有《試論晚清軍事后勤的變革》、《中國軍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中國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論》、《試論近代軍事后勤的發展走向》等。其內容涉及晚清軍事后勤演變的性質、地位、中國近代軍事后勤思想、軍事后勤體制、軍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一)晚清軍事后勤演變的性質和地位近代軍事后勤屬于中國軍事近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性質、地位和起止時間與整體上的軍事近代化是一致的。學術界普遍認為:晚清是中國軍事后勤發生根本變革的重要時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設及后勤體制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注:房立中:《試論晚清軍事后勤的變革》,《中國近代軍事史論文集》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頁。)。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實際上處于一個由舊變新,由農業支援轉變為工業支援的大變革時期(注: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軍事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頁。)。這充分肯定了晚清軍事后勤的重要歷史地位。關于中國軍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起點和結束問題,學術界一致認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這是中國軍事近代化的開端,也是軍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開始;關于這一轉變歷程的下限,有著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清朝末年就在新軍中確立了中國近代后勤體制?!捌浜笾袊能婈牷旧涎永m了袁世凱所建立的后勤體系,不過常有些曾損變通而已?!保ㄗⅲ悍苛⒅小对囌撏砬遘娛潞笄诘淖兏铩?、奚紀榮《蔡鍔軍事思想研究》、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均持此觀點。)有人認為這一過程要延續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注: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軍事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頁。),也有人認為中國軍事后勤的近代化要延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注:皮民勇《中國古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略論》,王彥、吳信忠、張云《中國軍隊近代化的歷史考察》均持此觀點。)。
(二)后勤思想變革的研究軍事思想是各階級、政治集團及其軍事家關于戰爭、軍隊、國防等一系列問題的理性認識,是軍事實踐的理性升華。軍事后勤思想是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后勤經歷了由古代軍事后勤向近代軍事后勤的轉變時期,在軍事后勤思想領域,傳統的后勤思想自然受到了劇烈的沖擊。后勤思想的變革集中體現在近代重要軍事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的言論中,對這些重要人物的后勤思想進行研究,以揭示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的發展變化,是二十年來關于軍事思想變革研究的主要方式。有關近代軍事后勤思想變革的專著尚未出現,有關的論文有:《林則徐軍事思想特點初探》、《論林則徐、魏源軍事思想》、《試論胡林翼的軍事思想》、《曾國藩軍事思想初探》、《試論曾國藩的后勤保障思想》、《論曾國藩的軍事思想》、《試論曾國藩的軍事經濟思想》、《左宗棠進軍新疆的后勤方略》、《論左宗棠的建軍思想》、《論戊戌維新時期康有為的軍事改革思想》、《袁世凱的軍事思想》等。在軍事后勤思想方面的變化主要有:在戰爭后勤觀上,普遍認為軍隊后勤在軍事行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注:皮民勇:《中國古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略論》,《軍事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13頁。);在戰爭的物質來源上,主張發展經濟、富國強兵,取之于敵、以戰養戰和開展生產自補;在后勤戰備建設上,大力發展武器裝備,建立充足的物資儲備;重視軍事交通運輸;建立鞏固的后方基地;注意提高后勤效益;進行近代后勤教育,培養近代軍事后勤人才;在戰略戰術上,主張斷敵糧道,鞏固后方(注:楊慶華、劉仁亮;《中國軍事后勤思想述要》,《軍事歷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54頁。)。
(三)軍事后勤保障的研究中國軍事近代化是從武器裝備的近代化開始的,由于西方先進武器裝備的引進,戰爭手段變得異常復雜,導致了軍隊后勤保障的相應復雜化。關于近代軍事后勤保障研究的主要問題和觀點有:
晚清軍事后勤分析論文
一、晚清軍事后勤的總體研究
二十幾年來,關于晚清軍事后勤的總體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出版了一些專著,如《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為記述中國近代軍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資料選編》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資料方面成績卓著,《中國軍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國軍事經濟史》也有關于晚清軍事后勤體制和實踐方面的論述。有關的著述中也涉及到軍事后勤,如《中國軍事通史》、《中國近代軍事史》、《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史》、《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等等。有關學術論文則有《試論晚清軍事后勤的變革》、《中國軍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中國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論》、《試論近代軍事后勤的發展走向》等。其內容涉及晚清軍事后勤演變的性質、地位、中國近代軍事后勤思想、軍事后勤體制、軍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一)晚清軍事后勤演變的性質和地位近代軍事后勤屬于中國軍事近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性質、地位和起止時間與整體上的軍事近代化是一致的。學術界普遍認為:晚清是中國軍事后勤發生根本變革的重要時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設及后勤體制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注:房立中:《試論晚清軍事后勤的變革》,《中國近代軍事史論文集》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頁。)。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實際上處于一個由舊變新,由農業支援轉變為工業支援的大變革時期(注: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軍事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頁。)。這充分肯定了晚清軍事后勤的重要歷史地位。關于中國軍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起點和結束問題,學術界一致認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這是中國軍事近代化的開端,也是軍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開始;關于這一轉變歷程的下限,有著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清朝末年就在新軍中確立了中國近代后勤體制?!捌浜笾袊能婈牷旧涎永m了袁世凱所建立的后勤體系,不過常有些曾損變通而已。”(注:房立中《試論晚清軍事后勤的變革》、奚紀榮《蔡鍔軍事思想研究》、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均持此觀點。)有人認為這一過程要延續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注: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軍事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頁。),也有人認為中國軍事后勤的近代化要延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注:皮民勇《中國古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略論》,王彥、吳信忠、張云《中國軍隊近代化的歷史考察》均持此觀點。)。
(二)后勤思想變革的研究軍事思想是各階級、政治集團及其軍事家關于戰爭、軍隊、國防等一系列問題的理性認識,是軍事實踐的理性升華。軍事后勤思想是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后勤經歷了由古代軍事后勤向近代軍事后勤的轉變時期,在軍事后勤思想領域,傳統的后勤思想自然受到了劇烈的沖擊。后勤思想的變革集中體現在近代重要軍事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的言論中,對這些重要人物的后勤思想進行研究,以揭示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的發展變化,是二十年來關于軍事思想變革研究的主要方式。有關近代軍事后勤思想變革的專著尚未出現,有關的論文有:《林則徐軍事思想特點初探》、《論林則徐、魏源軍事思想》、《試論胡林翼的軍事思想》、《曾國藩軍事思想初探》、《試論曾國藩的后勤保障思想》、《論曾國藩的軍事思想》、《試論曾國藩的軍事經濟思想》、《左宗棠進軍新疆的后勤方略》、《論左宗棠的建軍思想》、《論戊戌維新時期康有為的軍事改革思想》、《袁世凱的軍事思想》等。在軍事后勤思想方面的變化主要有:在戰爭后勤觀上,普遍認為軍隊后勤在軍事行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注:皮民勇:《中國古近代軍事后勤思想略論》,《軍事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13頁。);在戰爭的物質來源上,主張發展經濟、富國強兵,取之于敵、以戰養戰和開展生產自補;在后勤戰備建設上,大力發展武器裝備,建立充足的物資儲備;重視軍事交通運輸;建立鞏固的后方基地;注意提高后勤效益;進行近代后勤教育,培養近代軍事后勤人才;在戰略戰術上,主張斷敵糧道,鞏固后方(注:楊慶華、劉仁亮;《中國軍事后勤思想述要》,《軍事歷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54頁。)。
(三)軍事后勤保障的研究中國軍事近代化是從武器裝備的近代化開始的,由于西方先進武器裝備的引進,戰爭手段變得異常復雜,導致了軍隊后勤保障的相應復雜化。關于近代軍事后勤保障研究的主要問題和觀點有:
1.軍費晚清時期,戰爭頻繁,中國的經濟可以說是戰時經濟、國家財政成了軍事財政,軍費開支巨大,根本沒有余資從事經濟和文化建設投資。由于沒有經濟建設,當然更沒有軍費來源,這就形成經濟上的惡性循環(注:陳崇橋:《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的幾個問題》,《軍事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頁。)。六十年代湘淮軍等勇營軍隊的裁撤,欠餉問題嚴重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注:翁飛:《曾李交替與湘消淮長》,《軍事歷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6頁。)。關于清朝軍費的來源,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主要靠清廷的農業稅收,它占有清廷的財政收入的絕大部分,并主要用于軍隊和戰爭的開支(注:周育民:《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頁。)。其他收入有漕政、鹽政、關稅、厘金和捐納等等,與清前期的變化主要是:鹽政和關稅的收入和厘金收入在軍費收入中的比重增加(注:童超主編;《中國軍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