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思想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18:26: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軍事思想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5-0242-02
當前,國際形勢和社會環境日趨復雜,各種社會思潮繁雜并續。新問題、新情況的涌現對政治理論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而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是解決相關問題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包括四個方面:教學觀念的改革、教學形式和方法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考試考核方法的改革。筆者擬對考試考核方法的改革問題進行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現階段軍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存在的問題
2005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方案的出臺彰顯了當前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然而,從有關考試結果方面的調研情況來看,當前軍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還不能完全適應課程改革發展形勢的需求。
(一)對考試功能的認識存在偏差
考試的主要功能包括評價、督促、反饋和導向功能[1]。其中,評價功能是考試的基本功能,督促、反饋和導向功能是考試的重要功能。長久以來,軍校中的考試,更重視的是考試的評價功能。各所院校在評優和評獎的過程中,考試的成績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指標,考試成績優異不但可以評選優秀學員,還可以保送讀研究生。相反,成績不好就可能被列為落后分子和幫助對象。成績和名譽、利益的聯系,導致無論是領導、教員和學員都十分重視考試成績,把其看成是衡量學員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從而夸大了考試的評價功能,忽略了考試的其他功能。
(二)考試形式單一
許多院校至今仍然采用“一卷終結制”,每門課都通過期末的一張試卷作為評定學員政治理論課學習效果的標準。這樣做盡管便于操作,為授課教員減少了許多麻煩,但是這種陳舊的考試方法,受到命題內容和試題篇幅的限制,很難全面掌握和品評學員的思想動態。也正是由于這種期末考查預期的存在,學員把注意焦點都集中在試卷上,平時不學習臨時抱佛腳的情況普遍存在。頗為尷尬的是,有的時候考試一結束,學員連教材都扔在考場,索性不要了。這種單一的考試形式僅偏重于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考核,而對于運用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很少,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殊規律,“既難于檢測學員的能力和綜合素質,也難于檢測學員思想觀點、政治傾向和思想進步狀況,不能全面反映教與學的真實情況。”[2]
(三)考試內容刻板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除理論講授外,更要注重學員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從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試內容來看,注重的仍是基本理論知識的考核,其范圍大多是局限于教材、課堂筆記,甚至是教師劃定的重點,考試的題型客觀題多,主觀性發揮的題目少,雖有論述題、材料分析題,但由于考試時間的限制,其內容和覆蓋面也畢竟有限,學員很難有充分的時間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另外,主觀題往往也是規定了標準答案,學員必須在圈定好的框框點點中回答問題,這就局限了學員的自主思維和創新思維,反到成了學員背死書的催化劑。
(四)考試結果摻雜較多人為因素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很少被人們關注。在很多院校,試卷成績往往和最后的上報成績有一定的差異,這種情況和地方高校相比更為普遍和明顯。學員成績的好壞和個人的利益有著重要的聯系,每門課程成績的累加可能影響到學員的發展和命運,一些和成績掛鉤的制度使學員很難喊出地方大學生“60分萬歲”的口號。盡管我們鼓勵以個人的努力來贏取優異的成績,但是傳統的“一卷定等級”的考試方式給了部分學員不勞而獲的運作空間。于是老鄉關系、隊干部打招呼等人為因素摻雜到考試結果當中,使成績中有了水分。當實際成績和預期有著巨大差異、而這種差異又有證據表明存在人為因素時,包括受益的學員在內的所有學員都會有著一種不公平感。這種不公平感會導致學員對所學的政治理論課產生質疑,對教員的教育產生反感,最終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可見,考試結果的公正性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二、軍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的探索
改革政治理論課考試考核方法是整個政治理論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促進學員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的重要手段。針對傳統考試方法的弊端,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更新考試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重新認識了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的作用和重要性,才能對傳統考試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考試是課程的延伸,考試不僅要檢驗學員對政治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要提升學員用所學知識認識新事物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我們應該改變過去只注重考試的評價功能的理念,不要把對學員的理論知識的考試作為檢驗學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唯一手段。學員思想政治素質不僅體現在對理論知識記憶多少,更重要的在于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因此,我們要把對學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試目標定位于以考核學員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重點,確立一套適合軍校學員思想政治素質提高的考試評價體系,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試成為培養學員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提高學員運用思想政治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增加考試形式
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更應重視學員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方面的培養,因此,我們就應根據不同課程的內容,采取多種考核方式,充分發揮考試的督促和導向作用,以激發學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具體說,應采取筆試、口試、閉卷、開卷相結合,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相結合,課堂成績和課后論文成績相結合。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論文成績問題,“由于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程度不夠,通過論文方式考核尤其要防止學生以應付的態度從報刊上摘取文章或從網絡上下載文章,使論文考查的方式失去了原有的意義。”[3]
(三)豐富考核內容
增加社會實踐考查內容。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走出課堂走入社會,才能解決學員“真學真信”的問題。設置社會實踐考核內容,能極大地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員的實踐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學中的實踐課程、學員的寒暑假以及到部隊代職鍛煉的機會,設置相應題目,組織學員進行社會調查調研、參觀見學,指導學員撰寫調查報告,并把調查報告納入學員的最終考核成績。
增加團隊意識考查內容。軍人尤為講究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這也是政治理論課程的培養目標之一。教員要設置相應的題目和要求,對學員進行考核。比如,可以把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分為正反兩種觀點組織學員進行討論和辯論,正反和反方都由若干學員組成,每方的綜合表現作為每個成員的得分標準,增強學員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和互助意識。
增加隊干部評測、學員互評的考查內容。為避免學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促進學員全面發展,增加相應的評測內容,對學員的個人表現綜合評議。考核內容應包括對該學員集體意識、服從意識、互助意識、責任意識、學習主動性等多個方面。但同時,由于存在較大的個人情感因素,這一部分成績的比例不宜過大,防止因學員個性原因或特殊事由導致成績過低,出現惡性循環。
(四)公正考試結果
考試結果的公正性直接關系到政治理論課程的教育效果,要引起高度重視。為保證考試結果的公平公正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加強對教員的教育。教員對成績公平重要性的認識程度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政治理論教員都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人情問題”的出現往往只是出于他們對問題認識的不足。加強對教員的教育,提高教員的思想認識,考試公平公正問題是很好解決的。
其次,要豐富考試形式,增強考試結果公平性。增加平時成績,并及時公布,增加透明度。增設口試尤其是期末綜合口試內容,當場公布成績,這樣既能鍛煉學員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還能使學員在對比中感受到公平公正。
再次,要完善出題、改卷、登分機制,為保證考試結果的公平公正,應不同教員交叉出題,交叉改卷,交叉登分。題目如果是統一的,要做到交叉改卷和交叉登分。
最后,要加強對試卷和考試成績的檢查。教研室領導、教務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要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結合的形式對試卷和考試成績進行檢查,避免人情卷和人情分的出現。
綜上所訴,如果我們能夠潛心研究、務實求真,對政治理論課成績考核方法進行有益的改革,就一定能提高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使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學員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參考文獻:
[1] 艾紅.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模式的新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9,(2).
篇2
本次我演講的題目是《長城贊》。
長城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載體,它涵蓋的面非常廣,把整個文化載體當中豐富的內涵,通過具體的活動都展現出來,這無疑對增進海峽兩岸之間,對中華文化理解,特別是對臺灣年輕人一代弘揚中華文化傳統,都很有意義。當前,島內臺-獨勢力非常囂張,特別是島內推行“文化臺-獨”、“去中國化”,通過修改教科書,歪曲歷史,割斷兩岸之間這種不僅是血緣,特別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紐帶。
前段時間,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的會上,有一位叫朱宏(音譯)的臺灣師范大學副教授,他提供的論文就是《海峽兩岸歷史教科書的比較》,其中,比較當中,就有怎么樣介紹長城。現在臺灣新修改的教科書當中,在介紹長城時,基本上淡化歷史所含的信息,只是從建筑方面來講到的。這本身就反映出,我們的活動對臺灣島內宣傳中華文化的意義,應該是潛移默化,通過非常生動和具體的事例來引導,來教育臺灣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
從文化上來講,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講,我們都是年青一代,是后來人。
從中國傳統的古文字學來看長城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實際上長城的概念是到了秦以后才出現的。城防以前就有,城的雛形在商代就有,它最早基本上是一種疆界的劃分。真正長城雛形的概念,一個字就是“疆”。從象形來講,疆字里的“田”就是被夯實的土塊,中間那兩橫是板,或者就象我們漢長城看到的那種用蘆葦或木塊墊起來,一層一層。板筑是中國最傳統的筑城方式。70年代農村打墻時,還用這種最古老的方法,兩個門板,一層一層地夯實,放上蘆階節,一層一層,那么這個疆,也就是中國最早、最傳統的墻。疆、墻一聲,從文字學來講,也是一音之轉。那些與疆相關的概念包括田地的田、城垣的垣,都是板筑的形式。所以,板,后來又稱為版圖。版圖的意思就是以墻為界,你所控制的范圍和地域。可以說,從我們先輩在文字中創造的東西就可以看出我們最早長城建設當中的文化意涵。甚至包括邊關的邊,繁寫的“邊”也指敵樓很高,下面是土方,還可以綿延不絕。古老的長城,西方翻譯成“greet wall”,非常準確的翻譯。長城最早就是墻,后來變成疆界,界的意思是上面夯實的土,下面用木頭搭建的一種結構。所以,現在我們邊界的界也是與夯土建墻直接相關的。
許多學者認為,長城建了以后它基本是一種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分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分界。說生產方式的分界也好,說生活方式的分界也好,說種族劃分也好,總而言之,它是一種文明生存狀態的隔閡,這既是一種隔閡也是一種融合。從戰國時代,這種邊界方式在中國各地都有,包括戰國當中在中國的內陸,也都存在這種防御式的邊界,到了秦,就具有了很大的政治意義和文化意義。因為,秦作為一種統一,“書同文、車同軌”,修長城也要把整個的疆域統合起來。到了漢,圍繞河西走廊基本上是維持漢代的交通線。交通線是為了維持飛地,哪一塊飛地?就是沙洲,是敦煌。敦煌又是控制整個西域的一個漢人聚居的地方。它北邊有匈奴,南邊有北狄,處在夾縫中。河西的長城是沿著河西走廊修筑的,是一條軍事交通孔道,一條補給線,同時它也是敦煌的交通線,長城維系了絲綢之路。這一段的長城,我們感覺與明長城有很大的區別,實際上一個意義——攔馬墻,因為游牧民族在軍事上最厲害的是馬。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后,車戰的方式已經拋棄,學用一人一騎這種戰術。這種戰術突擊能力非常之強,而游牧民族主要靠騎兵征服農耕民族。修長城,無疑是這樣,你人可以過來,但馬過不來,馬過不來,你戰斗力就沒有,你打不過漢人的步兵。河西走廊這段漢代長城起到了一個攔馬墻的作用。明代長城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它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它是一個文化載體,它周邊的人文設施,包括民俗、宗教、人文的各個方面,很多很多。
還有一點,清朝的長城政策實際上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清是“修一座廟,勝養10萬兵”。所以,承德是清朝濃縮的一個長城,它是精神上的長城,是把中華民族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一個長城。我認為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最成功的,是和長城的思想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長城防御思想的一個積極體現——通過民族的融合。
到了今天,我們去研究長城,就是要發揮這種精神。長城是中華文化連綿不絕的象征;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饒的象征;又是中華民族團結融合共同發展的象征。還是中華民族改天換地創造能力的象征。我想,這些都是長城的文化意義。當然,它還有更深的文化內涵,從考古,從文化,從歷史,包括農耕和游牧之間的區別,包括地理、軍事,包括交通這些方面。圍繞長城有許多需要進一步開發的,包括民俗民居,兵營文化,當地的集市,當地的宗教信仰,關公信仰(古代軍人都信關公)。此外,長城的軍事布防還有一線、二線梯次配置。實際上,古代軍事思想與現代的軍事思想是一樣的,雖然冷兵器、熱兵器不同。這些方面都應該充分挖掘。
總而言之,長城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多向性的載體,而不是單一的。臺灣青少年一代,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從教科書上讀到長城的。怎么把中國文化、中國歷史,變成活生生的,再把這段歷史銜接到現在,最后,融通在他們的思想中,使中華文明能夠承傳。
篇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faced and solved.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engaging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of military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關鍵詞: 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問題;原則;優化對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ilitary theory class;teaching;problems;principle;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6-0244-02
1 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鑒于思想認識不夠到位、教學模式缺乏創新以及機構設置和編制體系不夠科學等,造成我國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軍事教師培訓途徑相對單一,教學科研能力提升比較困難。高職院校開展軍事理論課,需要對教師進行專門培訓,不斷豐富并更新其理論知識,同時應經常創新教學方法,然而,在近些年,大部分高職院校還沒有對此項工作產生足夠的重視,造成軍事教師培訓途徑不豐富,缺乏專門的培訓機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軍事理論課教師的的崗前培養與在職培訓工作,在教學方面,軍事教師單憑自身的學習,不能及時地更新知識,難以提高理論水平;同時,在我國軍事理論課的研究中,學術研究的濃厚氛圍難以形成,缺少與此相對應的學術期刊,沒有理論研究的條件,并且缺少學術研討活動和橫向交流的機會。大部分軍事教師并沒有自覺地進行理論研究,有些教師甚至還未公開發表相關論文,不但不可以形成自己的學術成果,而且還會使軍事理論課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1.2 高職院校軍事教師隊伍建設難以落實。主要表現在:其一,軍事理論課教師缺乏深厚的軍事素質。作為高職院校理論教師最主要的業務素質之一,軍事素質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軍事戰略知識、現代戰爭知識以及軍事思想知識,然而,多數軍事教師的軍事素質并不博厚,繼續提高,從現實情況看,軍事理論教師還沒有正規的、系統的學習軍事知識,缺乏以活躍的靈感、創造性的想象以及敏銳的洞察力為特征的創新性思維;其二,軍事教師編制難以落到實處。有些高職院校有編制無人員,其他人員占了軍事教師編制或者有編制有人員,但是軍事教師數量十分不足,且多數是兼職,同從事軍事理論教學的教師需求還存在很大差距;最后,軍事教研室建設不規范,軍事教研人員結構不合理。有些高職院校將軍事教研室設在學工部或保衛處,有的合并到體育部或者將武裝部降格為科級,設置直接撤銷,將軍事理論教學列入人文教育范疇;同時,高職院校還有根據年齡、職稱、學歷以及科研組織能力對人員進行梯次配備,導致從事軍事理論教學的教師難以擔負教學任務;同時部分軍事教研室辦公條件有待提高,所購買的相關教學資料經費難以落實,同其他教研室相比,具有較大反差。
1.3 對軍事理論課計劃安排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很難納入教學計劃。有些高職院校對軍事理論課的開設還沒有足夠的認識,措施不力,使得軍事理論課在教學計劃中很難同其他課程有同等待遇與地位;也有一些高職院校在新生入學后,僅僅借著短期軍事技能訓練期間對學生講解些基本軍事知識或者開設軍事理論講座;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在開設軍事理論課中,不能夠嚴格落實《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相關規范,存在壓縮課時的情況,軍事理論課被“邊緣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軍事理論教學質量。
2 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優化原則闡述
軍事理論課教學不應整齊劃一,要靈活多樣,掌握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軍事教師要科學認識軍事教學的特點,結合自身因素,發揮整體優勢。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教學要堅持以下三條原則:①時效性原則。根據我國相關教學規范的要求,高職院校的軍事理論教學只有36學時,對于龐大的軍事理論體系而言,授課時間不多,而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還要收到效果,就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軍事理論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地優化教學方法;②系統性原則。根據大學生自身特點和軍事理論知識體系的的內在要求,系統地運用教學方法,在軍事理論教學中逐步形成以某些教學方法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體系;③內容和方法內在統一原則。軍事理論教學的優化要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為中心,有針對性的、科學地采取教學方法,做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內在統一。
3 加強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教學的優化對策研究
3.1 加大軍事教師培訓力度,理順軍事教師編制體制。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做好軍事教師培訓及其進修工作。鑒于軍事理論的特殊教學規律以及對教師軍事素質的要求,應設立專門的培訓機構才能適應。軍事教師培訓機構的設置能夠通過軍事部門和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有機聯合的形式,對軍事教師的培訓工作進行負責,并對培訓計劃進行共同研究,同時,為有效提高軍事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也可采取“輪訓”的方式對軍事教師進行培訓,此外,高職院校為適應軍事理論課學科發展的需要,還應逐步確立國防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落實軍事教師的編制。具體而言,在軍事教師編制體制理順過程中,基于政治高度,將軍事教師隊伍建設列入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并且在配備軍事教師中,應按照其自身特點,并以其他教師的任職條件作為參照,秉持德才兼備的原則,選拔一批優秀人才擔任軍事理論教學工作。同時還要深入研究軍事理論知識,加強教學理論研討,增強學術研究氛圍。
3.2 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高職院校開設軍事理論課,其突出特點是傳授軍事知識和進行國防教育。鑒于教育目的的綜合性以及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以及受到教學課時的約束的影響,在軍事理論教學中,要創新其教學模式,以適應軍事理論課特點。軍事理論是有關戰爭與軍隊的概念、原則、原理等的理論體系,其每一章節都有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目標;并且軍事理論教學的核心內容為傳授國防法規、國防歷史和國防思想等基本知識,內容多、涵蓋面廣,軍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依據各章節的具體特點,并按照《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選擇主要章節,以講授法在課堂上進行詳細講解,有的內容就可以通過學生自學進行教學實施,科學優化教學方法。此外,還要軍事教師與派遣軍官的合作,聘請具有較強專業素質的軍官到校,將新的思想理念同高職院校軍事教師進行交流,提高軍事理論課教師的授課水平。
3.3 針對軍事理論教學規律和特點,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要將趣味性、知識性和理論性相結合,通過戰例和相關事例說明所講授內容,提高學生對軍事理論課的吸引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并且通過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將軍事理論教學形象化、生動化,例如,在講解一些高技術武器裝備時,軍事教師可以將講解同影音材料相結合,可加強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增強教學效果,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此外,如果學校有條件,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軍營和一些實用的武器,以此培養他們的國防意識。
參考文獻:
[1]王素舟.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教學現狀分析與建議[J].科技信息,2012,35.
篇4
一、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的現代影響力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親和力。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社會主流思想文化在人身上由內在接受認同到外在自覺踐行的轉化過程。要實現這一過程,就要選擇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教育對象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2]。地方優 秀傳統文化作為該地區人們耳熟能詳的長期積淀下來的歷史文明成果,其影響無處不在,同時,給當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上了深刻的地方烙印,塑造了人們的經驗和行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容易被認可、接受,特別是在精神認同上具有天然的親和力。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決于教育內容的感召力。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長期扎根于當地人們的思想觀念,不僅符合主流意識形態,還具有生動性、直觀性,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提供豐富有效的教育內容以及互動性強的教育載體。同時,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既能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又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有助于主流意識形態的有效滲透。因此,地方傳統文化也應當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疇。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社會或群體意識與精神的塑造,將教育對象的理想信念、精神信仰、道德規范統一到主流思想意識上來,實現社會發展的目標[3]。中華文明歷經千年而不衰,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對中華傳統文化價值的自覺認同是其根源。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為當地人民提供了區域文化價值的認同感,是其地區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來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激發人們的認同感,容易形成共識,使得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價值需求、奮斗目標趨向一致,進而形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凝聚力。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
(一)濱州特色傳統文化概述
濱州地處山東北部,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悠久,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形成了以孫武武圣文化、范仲淹憂樂文化、董永孝悌文化和杜受田勤廉文化為特色的地方傳統文化。
孫武,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被后世尊為武圣,濱州惠民縣據考證為孫武故里。武圣文化,起源于其軍事著作《孫子兵法》中的軍事思想,即用唯物辯證法的思維看待戰爭發展和敵我力量。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其青少年時期曾在今濱州鄒平生活過。憂樂文化,源于其名作《岳陽樓記》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即先有國家和百姓的幸福安康,才有自己的樂可言,體現了愛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董永,漢朝千乘人(今山東博興)。孝悌文化,源自漢朝《二十四孝》記載的董永孝行,即孝敬父母、愛護兄弟、友善鄰里,知感恩、懂回報。
杜受田,清朝濱縣人(現濱州濱城),道光進士,咸豐帝師。勤廉文化,是以杜受田為代表的杜氏家族文化,即做人要正直謙遜、做官要勤政清廉、做事要公正求實。
以孫武武圣文化、范仲淹憂樂文化、董永孝悌文化和杜受田勤廉文化為特色的濱州傳統文化,不僅在濱州當地廣為流傳,也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認可。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通相容,具有統一性。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價值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宗同源,如孝悌文化與和諧、友善、誠信不謀而合,勤廉文化教育我們要敬業,憂樂文化更是深深的愛國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相輔相成。二者從根源上看,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三、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地方傳統文化教育的主動性欠缺。我國上下歷史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經過不同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中華傳統文化,并成為中華民族發展的思想力量源泉。但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沒有足夠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特別是地方傳統文化教育,以致于在當前的德育工作實踐中,開展地方傳統文化教育的主動性欠缺,缺乏系統化的整體設計。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地方傳統文化教育的針對性不強。傳統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共同追求,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教育。但是,據筆者調查,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專門接受過傳統文化教育的學生所占比重很少,接受地方傳統文化教育的就更少了。在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以理論授課為主,缺乏有關傳統文化的元素。
四、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轉變思想認識,著力打造具有濃厚地方傳統文化特色的社會環境。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統工程,良好的社會環境是有效的助推器,對個人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十以來,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凝聚全民族的力量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像濱州特色傳統文化這樣的地方文化,契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其愛國精神和人文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濱州市已將武圣文化、孝悌文化、憂樂文化和勤廉文化的弘揚和發展納入十三五規劃。由此可見,地方政府應當將其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切入點,納入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整體規劃當中,貫穿于學校教育、社會道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的全過程,以此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傳統文化的整體氛圍,進一步強化地方傳統文化的心理認同,夯實文化育人的社會思想基礎。
加大高校的重視,主動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通,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夠有效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和層次。高校應主動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德育工作中,在課程設置和教師素養上主動開展工作。首先,在課程設計方面,雖然目前各高校都開設大學語文課,但在師資配備、教材水平上參差不齊,而且并未有列為必修課。因此,要開設系統化的傳統文化課程,增加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設置,同時,要鼓勵教師開設相關選修課、講座,讓大學生多渠道、系統化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傳統文化,激發大學生對理想境界和自身修養的追求,進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提高高校教師的思想認識和自身文化素養。引導高校教師轉變思想認識,積極挖掘所授課程的優秀文化內涵,加強傳統文化與學科間的有機融合,將傳統文化精髓貫穿其中;同時,加強高校教師隊伍的傳統文化素養,深入了解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教師隊伍的文化素養水平,這樣在開展授課、德育工作時,能夠提高教育內容的針對性、現實性和生動性,避免大而空的泛泛之談,切實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效。
建設高雅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校園文化是高校大學生身邊的人文環境,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對大學生的思想、情感、道德等人文素養有熏陶作用。因此,高校要結合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利用地理優勢,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如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文化周教育活動;邀請傳統文化教育專家學者,舉辦傳統文化講座;組織當地歷史文化名人故居游覽,并鼓勵學生撰寫有關論文;鼓勵學生開展相關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建立實踐基地。在此基礎上,加強制度建設,建設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形成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濃厚校園文化氛圍。
篇5
加入IDG,躋身投資行業,曾經是IDG合伙人張震的夢想。
從在清華大學就讀時嘗試創業到步入IDG ,從投資經理到合伙人,夢想成真的背后,一切都是張震精心準備、付出的結果。一路走來,他的最大心得就是要做有準備的人。
6月3號,一個溫暖的早晨,《投資者報》記者走入IDG位于北京中糧廣場3層的辦公室。由于工作人員并不多,偌大的辦公室有些冷清。由于前一天加班,張震9點半匆忙趕到辦公室,臉色略顯疲憊。在安靜的會議室里,他與記者一起分享了這十多年來的投資心得。
初涉投資圈
與一般大學生在“象牙塔”里的浪漫生活相比,張震的清華生活緊張而忙碌――1993年考入清華大學之后,他獲得了工學、法學雙學士以及管理學碩士學位,考取了中國律師資格,收獲了中鼎信特等獎學金、“一二九”獎學金、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優秀碩士畢業論文等獎勵。
此外,在研究生期間,他還曾與導師及同學嘗試創業,創立了中國企業標準網和北京凱特管理咨詢公司。
“工、法、商都是我主動去讀的,我做事還是比較有計劃性。不過那時候其實跨學院讀書并不容易。”據張震介紹,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時候,他曾考慮怎樣才能讓所學的知識充分地學有所用?
做律師,但是管理學和工科的知識不見得能用上;做工程師,那法學和管理學又沒了用武之地。
反復思量之下,張震決定做投資。“做投資的話,就能夠把我三個領域的知識都用上了。”
比如要投資高科技領域,他有理科背景,能夠很容易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如果去跟創業者談判,企業上市或者并購涉及到諸多法律問題,而管理學和法學的背景也讓他容易切入到業務當中去。
張震是怎樣進入投資行業?又為何選擇了IDG?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偶然和必然的結合。“我進入IDG是有原因的。”張震回憶說,在他最早創業的過程當中,也同樣遇到融資問題,但當時的他對融資方面的事情缺乏了解,面前出現了一道無形的障礙。“2000年我創業的時候正趕上一波互聯網熱潮,2002年在企業融資的過程當中,我也了解到一些投資的事情。”
那個時候,IDG也恰恰正好招聘投資經理。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實現自己的愿望呢?張震決定到IDG碰一下運氣。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他之前準備充足,當天就被IDG錄用。從那時起,他親身感受到了IDG快速的決策機制,同時也下定決心,在IDG大干一場。
三步考察項目
從1992年進入中國至今,IDG投資企業的市值總額已經超過9000億元,其被服務的基金規模已達38億美元及35億人民幣。
2010年6月,IDG資本管理的和諧成長基金還獲得了全國社保基金12億人民幣的投資,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獲得社保投資的風險投資機構。
從最初的默默無聞發展至今,IDG的崛起必然有其獨特的秘笈。
當《投資者報》記者走入IDG北京位于中糧廣場辦公室的時候,貼在墻上的一則《林副主席軍事思想六點標準》揭示了謎底――IDG將每一次投資都視為打仗,打仗都要講究戰術、戰略。
在張震看來,IDG的成功無非兩點:“第一,我們強調‘群狼戰術’,但每個人還要保持較高的個人戰斗力;第二,面對一個行業,要順勢而為。”
另外,在公司管理上,IDG提倡“優勝劣汰,既重視過程,也重視結果。”
在群狼當中生存,張震是如何一步步擺脫淘汰,晉升成為合伙人的呢?
資料顯示,從2002年加入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之后,張震做了3年投資經理。而根據IDG內部考核機制――投資經理任職期間,需要挖掘到一定數量的項目并且獲得投資委員會的通過,同時,還要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市場的考驗,證明其所投資的公司是一家好公司。
張震認為,投資人不僅僅要勤奮,更需要眼光、膽識,還要與創業者一起創業,成為他們最好的伙伴。
那么IDG如何選擇項目?
據了解,張震考核項目的流程分為三步。
第一步,考察行業的成長空間。“這個市場空間要看公司的成長性,只能是基于自己的判斷,沒有人告訴你答案。”張震很清楚,只有自己努力,有所準備,才能提高對事情的判斷力。他開始對每一個行業都做盡量專業的報告,同時對每家企業詳盡分析。
“我們每個項目都有專業的報告,目的性非常強。”張震告訴記者,他們在投資每一個項目的時候都要對每個行業進行詳盡分析,然后判斷這個行業是否值得投資;如果值得,行業內有幾家企業可投,這都需要反映在研究報告上。
第二步,考察團隊。團隊構成被張震分成了兩類,一類是過去有成功經歷的人,“比如說某個人做到了上市公司董事長或者CEO,他一步步克服困難走過來,這本身就證明了這個人很優秀,同時由于他知道成功的要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對容易創業成功。”這是張震的理解。
投資嘀嗒團就是最好的例證。資料顯示,嘀嗒團團隊由號稱“團購史上最豪華團隊”的原谷歌銷售團隊創辦,CEO宋中杰曾歷任惠普副總裁,谷歌中國區銷售總經理。
另一類人,就是過去沒有成功經歷的人,對這種人,張震如何做出投資判斷?
“過去沒有成功經歷,不代表不合適,你要做的是跟他談思想談策略,對方如何去實現他的創業計劃,他有哪些具體方法等。”對于這類投資項目,張震的觀點是“英雄不問出處”,抱著開放的態度進行選擇。他舉例說,投資3G門戶,兩個創始人大學剛畢業就開始創業,他們當時仔細描述了他們的發展愿景和戰略,以及做了哪些準備等,團隊讓他們眼前一亮,當下就決定進行投資。
第三步,遇到看走眼的時候,不斷矯正自己,改正錯誤。
對于愛好學習的張震來說,三年時間學會老中醫“把脈”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執著的投資人
隨著職位的提升,張震的責任也更大了。“雖然身在一線,但要替別人做決定,承擔責任”;同時,如今張震基本沒有周末和節假日生活,他如何面對這些壓力與挑戰?
“榮辱不驚,關鍵看心態。”張震很坦然地告訴記者,當他累計投資達到1億美元的時候,投資項目這些東西都已經成為常態。由于前期的積累和準備,如今的壓力對于他來說已經成為最好的動力。
讓我們分解張震的投資過程。
投資經理先要找到一個不錯的項目,然后開始立項,由項目小組對該項目進行研究,判斷其值不值得投資。如果通過,投資經理需要繼續和這些項目進行接觸,觀察一下創業團隊,然后簽訂協議,IDG開始對企業進行盡職調查,最終由投資委員會決定是否投資。
就這一套流程,張震走過了10年。光鮮的職位和業績背后,其實是枯燥乏味的重復,但張震依然堅持著。
“我覺得投資就是專注,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何把你的有限資源充分利用,這是一個人和企業成功的關鍵。”這是張震的最終感受,也是IDG能夠一路走到行業領先地位的基石。
而對于家庭與事業的矛盾,張震也找到了解決辦法。
“要與家人溝通好,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全心工作。”在張震的家庭分工當中,他太太有了小孩以后,就開始全心在家培養孩子。
不過,在忙碌工作的同時,張震并沒有忽視家庭。“我會把事業上的朋友邀請到家里來,同時邀請這些朋友的太太和孩子也一起進行燒烤,這樣的話,我們談正事,太太和小孩們也都會找到自己的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