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22:38: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醫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彝醫學與中醫學關系分析
摘要:彝醫學是彝族先民根據所創制的太陽周天歷法測度日月運行規律,將人體與時空的關系放入宇宙八角這個術數布局之中,結合氣候時節推算生命的生長壯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節律變化,在此基礎上形成以氣濁的升降浮沉的圓運動變化規律闡釋生命-時空關系為核心的陰陽療疾醫學理論體系。彝醫和中醫是對中華上古醫藥理論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和《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時期的伏羲先天易學,陰陽五行是二者相關醫學理論建立的共同基礎,陰陽五行理論是中醫、彝醫治病用藥的理論基礎,是判斷寒熱和虛實的兩大坐標。中醫、彝醫以及中華各個民族創造的醫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組成了中國傳統醫學。文獻引用:羅艷秋,徐士奎,鄭進.彝醫學與中醫學關系初探[J].中醫學報,2020,35(9):1859-1862.
關鍵詞:彝醫;《哎哺啥呃》;《黃帝內經》;陰陽五行;中醫學
漢、彝兩個兄弟民族,是同源分支的兩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不斷交流融合、互相影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主張“彝族北來說”的學者認為彝族是從古代氐羌的一支,從秦晉高原向川、滇、黔等地發展,與原住當地的濮人混居,融合了他們,形成秦、漢時期西南夷的主體,也就是今天的彝族。這個遷徙活動的線索已經為四川巴蜀、涼山和貴州赫章、威寧等地的出土文物印證。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彝族先民不僅具有古羌人后裔的氐羌民族成分,其主體民族更是由古夷人大部分和古戎人的一部構成,從當前所發掘的彝族文化遺產看,更多具有古夷人文化的特點。研究者將陜西省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刻劃符號和彝文進行查對,證實半坡文化不僅是漢文的始祖,也是彝文的始祖。從彝文和漢文發生發展的歷史淵源及彝、漢文典籍中記載的宇宙觀、古天文歷法等古代科學技術看,彝族和漢族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量的歷史資料證實彝族文化與漢族文化是同源的,二者之間存在著同源異流的關系,這一點在彝、漢民族醫藥文化方面體現得更加深入。彝醫學是彝族先民根據所創制的太陽周天歷法測度日月運行規律,將人體與時空的關系放入宇宙八角這個術數布局之中,結合氣候時節推算生命的首萌長遍退藏與生長壯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節律變化,在此基礎上形成以氣濁的升浮降沉的圓運動變化規律闡釋生命-時空關系為核心的陰陽療疾醫學理論體系[2]。查閱彝、漢民族的古代典籍就會發現,彝醫和中醫同樣具有底蘊深厚的文化基礎。本文通過對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哎哺啥呃》為《西南彝志》的三、四卷)和漢文典籍《黃帝內經》所載醫藥理論和認知方式的分析比較,說明彝醫和中醫具有同源關系。本文所講的“中醫”指“漢族醫學”,是狹義中醫的概念。
1彝醫與中醫同源
彝醫和中醫是對中華上古醫藥理論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對“上古”時期的生活狀態亦有描述。《周易•系辭下》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神人易之以宮室”,“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上古時期這種“居而野處”“結繩記事”的生活方式與記錄方法是彝漢遠古先民的共同生活狀態,即使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在西南地區尚保留著上古時期先民這種生活方式的遺跡。《黃帝內經》開篇之《上古天真論》論述的就是上古時期中華先賢所主張的“天真”養生理念,“天真”養生理念反映了上古時期先賢如何看待生命與天地的關系,表達了起居作息等日常行為需效法天地的認知觀念。彝文醫藥典籍《哎哺啥呃》開篇說道:“上古哎未產,哺未生之還,氣熏熏,濁沉沉先產,哎哺未產,且舍未降還,氣熏熏的是,劇劇豎而冒,濁沉沉的是,沉沉低而降[3]。”《哎哺啥呃》開篇明義地指出氣濁、哎哺等彝醫理論的核心概念產生于上古時期,彝醫遵循的宇-宙-生物理論,是以太陽論哎哺,以哎哺論萬物[4]。“太陽天之根,閃閃萬物興”,離開太陽,什么都不會有,醫學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先賢對生命-時空關系的認知理念在彝族地區仍廣泛流傳。中國傳統醫藥的萌芽時期可追溯到伏羲畫八卦與河圖洛書產生的時期。葉秉敬為《類經》作序時寫道:“上古時神農、黃帝君而醫,岐伯、諸公師而醫,而醫實首于伏羲。”大量的史料證實彝醫藥的產生年代可追溯到文字尚未產生的遠古時期。公元前45世紀至公元前39世紀的乾陽上元天紀年時期彝族氏族已形成,在象形文字基礎上創造表意文字并發明了八卦數理;在公元前39世紀至公元前33世紀的乾陽中元地紀年時期,彝族的君王制度已完備并形成彝族太陽周天日歷等天文歷法[5]。彝族先賢通過立桿測影所產生的形影長短盈縮反映季節變化,以宇宙八角為工具,以符號圖影記錄進而歸納推衍出計數的方式,彝文典籍中記載的“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等所表達的形和數就是彝族上古遺留的天文歷法知識的具體體現[6]。其原理與《周易•系辭傳》所說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同出一轍。伏羲八卦屬先天八卦,分別由彝漢兩族繼承,彝族繼承的伏羲八卦保留其最原初形式,表達宇宙天地關系,被稱為“彝族八卦”或“宇宙八卦”。彝族最初用來表達角位與八節,故亦稱為“宇宙八角”。正如王天璽在《宇宙源流論》一書中所寫:“伏羲八卦為彝族先民所繼承,稱為彝族八卦,文王八卦為漢族所繼承[7]。”彝族八卦屬于“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通過對涼山地區出土的彝族八卦實物的研究,如西昌市涼山州博物館收藏的南詔時期彝族先民骨灰缸蓋單圓臺型向天墳上的八角圖案,證實彝族八卦在南詔時期已廣為應用[8]。《黃帝內經》和《哎哺啥呃》的學術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時期的伏羲先天易學。伏羲先天易學講的就是天體運行及其氣象的變化規律,與天文歷法有密切的關系。彝漢民族遠古先民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天文歷法基礎使彝醫與中醫形成共同的思維模式:觀天文,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崇尚自然。可以說,彝醫和中醫之間具有同源性,有相同的理論基礎,是因為這些理論基礎是基于相同認識論和方法論而產生。
2彝醫與中醫同源的特征分析
中醫學發展論文
【摘要】任何一門科學在發展進程中都存在繼承和發展兩個方面的因素,但對于中醫學來說似乎發展顯得尤為迫切,文章就目前中醫學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而需要發展談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中醫學;辨證論治;唯物主義
中國醫藥學有數千年的歷史,其基本理論形成于秦漢時期,是歷代中國人與疾病斗爭的實踐經驗的總結,為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和中華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難以磨滅的功績。但隨著西方醫學的涌入,中醫本來的診治疾病病種及就診人群逐漸被“蠶食”,中醫原有的壟斷地位已不復存在,那么中醫學如何應對目前既成事實的局面?中醫學和其他科學門類一樣,都存在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但從中醫學現在所處的境遇分析,發展要重于繼承,在發展中求生存,本文試圖從中醫學亟待發展的幾個領域談談筆者的一點點薄見,以飧同仁。
1中醫學基本理論發展的亟待性
中醫學基本理論的形成基石是《黃帝內經》,其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療成就和醫療經驗,是目前現存最早的中醫學典籍,盡管距今歷時近兩千年,其基本理論對當今中醫學的發展仍舊起重要的指導和導向作用,其吸納了當時中國自然科學、哲學、天文、地理、歷法、氣象等多方面科學成就,漸漸形成了以“五臟”為中心,以氣血精液為物質基礎,以經絡溝通內外,配以六腑、形體諸竅,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輔以“天人相應”,“自身統一”的辨證法思想,來闡明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同時突兀“辨證論治”為特色的診療體系,其理論博大精深,堪為當時的醫學奇跡。后世中醫學臨床實踐證明,《黃帝內經》及以此為基礎的一系列中醫理論體系無疑是正確的、科學的,就當時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來講具有一定的超前意義,其間活人無數,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難以磨滅的功績。
但中醫學由于受到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辨證法的深刻影響,以“陰陽學說”來概括世界上萬事萬物(包括人體)矛盾雙方的對立,以“五行學說”來闡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關系,進而拓展到人體的“五臟”“六腑”“五官”、形體、情志等的關系,因而在思維邏輯上難以擺脫表面性、直觀性、機械性和猜測性,并且對人體錯綜復雜的生理病理變化的看法過于簡單化和隨意化,同時理論又抽象、晦澀,令人難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稱“華蓋之臟”,那么就有了“傷于風者,上先受之”的“肺為首當其沖”之說;又因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故易被外邪侵襲,故肺又為“嬌臟”,至于肺葉何以“嬌嫩”的更深層次原因則無以說明。再者,如果對只有大腦才有情志活動這個常識不曾持否定意見的話,那么肝、心、脾、肺、腎的在志歸屬分別為怒、喜、思、悲、恐的觀點,就不能不讓當代之人費解不已。中醫學對很多組織、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為六腑之一,對于它的位置張介賓在《類經·藏象類》中是這樣定義的:“臟腑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臟,一腔之大府也”,這種定義未免有些牽強。又如,最具中醫學特色的經絡理論,它是人體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質實體至今無從定論,盡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達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為藉口,但也可以從另一角度表明中醫學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測性之所在。
剖析中原中醫學文化
醫學文化,是指為涉及保健與疾病的各種正規的人類學活動,包括從生物學和文化角度研究人類行為與保健、疾病標準物理現象、社會文化現象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中醫文化,是指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文化社會背景以及蘊含的人文價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文化,以其整體的治療思想,多角度觀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療技術,和諧有用藥手段而著稱于世,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學文化構成了中華中醫文化的基礎和主干。
有了人類,就有了醫藥的活動。中原地區是中華中醫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早在伏羲、黃帝時期,就有了醫藥起源的美妙中華中醫文化的源頭。
河南是中醫的源頭,是中醫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人們在長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漸發現了植物藥,車漁獵生活中,逐發現了動物藥;在冶礦生產實踐中,逐漸發現了礦物藥。與此同時,又發明了針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戰國秦漢三國時期,是中醫理論體系形成時期,其標志是《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等醫學經典相繼同世,《黃帝內經》大約是戰國秦漢時期,為后世中醫理論之源。《傷寒雜病論》系東漢南陽郡涅陽張仲景所著,該書的最大貢獻原則,奠定了臨床診斷理論的基礎。《神農本草經》成書于東漢的洛陽,其主要貢獻是提出了中藥學理論。而這三部醫藥學原完成的,可以說中華醫藥理論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進期,中醫學得到了全面發展。
深究傳統中醫學的思維
傳統中醫學思維的形成,源于幾千年來先哲們對生命的深刻體驗和感悟。它體現的整體、和諧、人性化、個性化、回歸自然、回歸本源的特征,更符合人類生命的本質規律。那么什么是傳統中醫學的思維呢?傳統中醫學思維就是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思想基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維方式,小而言之就是在傳統中醫理論指導下認識和診治疾病,大而言之可以用傳統中醫的思維加強自身的修養,處理復雜的社會和人際關系,所謂的“小醫治病,大醫治國”。傳統中醫的思維方式是建立在傳統哲學基礎之上,所以我們理解中醫問題是要從傳統哲學的角度出發的,而不是用西方醫學的思維模式。歸納傳統中醫學的思維方式,我認為主要有四點,即整體的思維,個體化的思維,細致的思維,靈活的思維。
一、整體的思維
傳統中醫學以“天人合一”的哲學世界觀為基礎,以整體的思維方式去把握整個世界,所謂“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傳統中醫學認為,人生活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必然會受到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影響。傳統中醫學追求的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例如,望聞問切是中醫全面系統了解病情的手段,通過表面現象認識事物內部的本質,體現了整體的全面的哲學思想。中醫治病的思路就是從整體出發,調動人體自身的抗病機制對抗疾病。中醫給予病人更多的時間和關注,它治病重在整個人體而不是人體的某個部分。因此,中醫學在討論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問題時,不僅著眼于人體自身,而且更注意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體的各種影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與現代的醫學模式相比較,傳統中醫學更早地從宏觀上勾畫了“生物-心理-社會”的生物醫學模式,并且給這一現代醫學模式增添了新的內容-天人一體觀。
二、個體化的思維
個體化思維是傳統中醫學的獨有特點,辨證論治是傳統中醫學的精髓,它決定了傳統中醫學是一門個體化的醫學。辯證的證其實包括了兩個含義:一是癥狀,一個是證型。就一個病人而言,很多癥狀可以歸納為一個證型,但不是一個證型能包含這個病人所有的癥狀。雖然相同的疾病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具體到人表現出來的癥狀卻是不盡相同。傳統中醫學追求的是疾病與個體體質綜合所表現出來的個體化差異,所謂的“一人一方”。例如,四君子湯、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治療的病癥大致相同,后三個方子都是在四君子湯得基礎上加味而成。但針對濕聚的輕重程度不一樣,病人表現出的癥狀不完全相同,所以選方也有相應的差別。四君子湯最平和,脾虛就有濕,四君子湯用茯苓來健脾利濕。若濕邪較重,胃脘不適,舌苔厚,就非四君子湯所能奏效,就要在四君子湯得基礎上加上陳皮,即五味異功散。若濕邪進一步加重,胃脘脹,舌苔厚膩,痰多,就要在五味異功散的基礎上加半夏,為六君子湯才是藥證相符。若濕邪夾雜寒邪,胃脘脹痛,舌苔厚膩,痰多,嘔逆,瀉泄,這時非六君子湯所能及,而要用香砂六君子湯。可見,同一種病,同一個證型,病情輕重程度不一樣,所用的藥物也不一樣。病重藥輕達不到治療效果,病輕藥重則損傷正氣。中醫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思維方式,反映了中醫個體化思維的特征。中醫重視個體化差異,集中表達了中醫以人為本的思想。
三、細致的思維
中醫學西醫學結合發展論文
【關鍵詞】中醫學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世界的現代化程度已經使人類享受到了現代文明的大量成果。但是,人類本身卻不斷地遭受著環境變化、社會關系和疾病侵擾等諸多問題。摒除客觀條件的不易控制性之外,人類在生理病理、應變機制、病癥治療、預防康復等多個方面的認識,實際上還是很膚淺的。舉例說無處不在的病毒性感冒早已對人類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可是至今醫藥學界在防治措施中并無良策,往往處于被動之中。
由此,不能埋怨一百多年來醫學理論的遲緩發展,也不能責怪當今的醫學科技不發達。究其根本的原因,筆者認為還是世界兩大醫學體系——中華醫學和西方醫學目前未能真正地融會貫通,所以不能形成合力以對付病魔和提高人類自身的健康素質。
然而,通過中國對中醫藥偉大寶庫半個世紀的發掘、整理和提高,可以說中華醫學已經開始邁入脫離虛玄理論,初步實現現代化的新階段了——這就是即將崛起的現代中醫學。后者通過嶄新的生理應激理論,已經能夠基本說明中醫的科學性、規律性、診治法則和臨床效驗。與此同時,對于生理應激理論十分陌生的西方醫學來說,也存在著一種繼續前進的機遇,從而在諸如現代人體平衡理論、人體機能狀態分類、亞健康問題、診治對策等方面,獲得嶄新的認識和有益的進步。如是說,以往難于融洽的中醫學和西醫學已有了一個共同的結合點,這就是當今世界醫學界都應關注的生理應激理論的意義所在!就此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1中國經絡科學研究成果的啟示
眾所周知,經絡學說是中醫學最為重要的基礎理論之一。在中醫典籍及現代研究中,對經絡有著各式各樣的描述和闡釋,真是莫衷一是。但是其中有一套學說逐漸脫穎而出,這就是在1986年9月北京召開的“中國針灸學會經絡研究會第一屆學術討論會”上,筆者正式宣讀的經絡本質的“血管及其神經學說”。此學說堅持了古代醫家的一貫思路,合理地揭示了經絡的主要物質基礎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經復合結構!
泰醫學藥味理論及中醫學比較分析
[摘要]基于歷代泰醫學經典文獻及現代泰醫學研究成果,系統總結提煉泰醫學的藥味概念溯源、藥味作用、藥味配伍、藥味與四元素、藥味的臨床運用等藥味理論,并將泰藥九味理論與中藥五味理論進行比較,以期進一步豐富和深化兩種傳統醫學對于方藥理論的理解和應用。泰醫學藥味理論的基本內涵與中醫學相似,但在藥味的分類上更為詳細,并且在方劑藥物配伍上也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泰醫學;泰藥學;藥味;藥性;九味;四元素;中醫學
泰醫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醫學,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及獨特的用藥思想。泰醫用藥是以四元素理論為基礎,以藥味與藥性理論為指導而形成的。藥味理論是泰醫方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臨床選方用藥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但由于泰醫學的大量傳統文獻被燒毀,有經驗的行醫者嚴重匱乏等問題,泰醫學的藥味理論研究仍顯龐雜而混亂,并限制了泰醫學的發展。基于此,筆者詳細整理泰醫學的藥味理論并將其與中醫學的五味理論進行比較,通過參閱歷代泰醫學經典文獻及現代研究成果,如《大藏經》、《那萊王醫學書》、《泰醫經典大全》、《泰醫經典》、《泰藥學》、《方劑學》、《中藥學》、Thaijo、Googlescholar及中國知網數據庫等,以解釋泰醫九味理論,并比較中醫、泰醫藥味的異同點。
1泰醫學藥味理論辨識
1.1藥味概念溯源
在佛陀時代,藥味與藥性被統稱為“滋味”。《大藏經·大義釋》云:“味于舌出現,舌之感覺為味,味即食物、即食物味之所。”[1]106《大藏經·本生經》云:“藥有咸、酸、苦、辛、惡、甘、澀七味,酒也是一種味道。”[1]198《大藏經·相應部》云:“藥味有甘、淡、美、臭、寒、熱。”[1]655可見人們對藥味的認識是從品嘗食物的經驗中得來。味道是舌頭接觸食物或藥物后,利用味覺,通過食物或藥物與味蕾的相互作用,而體會出的不同滋味。古人總結的味道有多種,包括酸、甘、苦、辛、咸、澀、淡等,另外還有一些跟感受有關的滋味,如美味、臭味等。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臨床經驗的不斷積累,這些經驗逐漸深入細化,并形成了泰醫學的藥味理論。
中醫學與生態醫學論文
【摘要】簡介了現代生態醫學及其三層次即宏觀、微觀、分子生態醫學,并就中醫學的有關理論與現代醫學微生態理論進行了比較。對中醫“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與現代保健醫學,陰陽平衡理論與微生態平衡理論,扶正祛邪理論與維護人體微生態平衡,中醫的脾胃學說與胃腸微生物系統的功能,藥食同源理論與微生態學中的營養調整,異病同治與使用微生態制劑的微生態療法進行了論述,指出中醫學的本質就是生態醫學,不是偽科學。
【關鍵詞】中醫學;生態學
中醫學認為,保持機體內的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關鍵。二千多年前,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明確記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現代生態醫學從生態學的觀點出發,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療,未病防病,無病保健,延年益壽。兩者理論,不謀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廢除中醫”發表“中醫是偽科學”的奇談怪論,可見這些人對中醫理論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長期從事生態醫學的研究,也涉足中醫學的陰陽平衡理論,研究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中醫學的本質就是生態醫學,決不是偽科學”[1,2]。
1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生態學(ecology)一詞是德國生物學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義是: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由于研究生態學,保護生態環境(宏環境和微環境),對于人類社會及生命優質有著重要作用。近30年來生態學已發展成為龐大的學科群,并出現了許多分支,生態醫學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生態醫學及三層次
中醫學的幾大優勢剖析中醫科研研討
中醫學的科研立足點在哪里?
我們認為中醫學的五大優勢,即:病因學優勢、理論優勢、治療優勢、藥物優勢、經驗優勢是中醫科研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以陰陽五行為基本理論的中醫學,在很多時候已經穿上了神秘主義的外衣,陰陽五行理論的應用幾乎與陰陽先生的應用沒有區別,或者難以劃清二者的界線,這是目前困擾中醫界的主要理論問題,也是中醫科研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中醫科研要不要涉及中醫學這一基本理論核心?這一理論核心又將如何指中醫學科研及其臨床。只有解決了這一問題,中醫學的科研和臨床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否則中醫學真的會陷入近乎“玄學”的境地,為此,本人提出,還原我們先人的生產。
生活場境,認識中醫學的五大優勢,由此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在中醫學形成之前,我們的先人一定用他們的勞動和智慧觀察、分析了各種自然和生命現象,形成大量的“經驗”,同時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理論假設,并用勞動和生命驗證這些理論,其中不乏各種形式的“人體實驗”,部分假設形成了相應的理論,這就是中醫的科學精神之所在。陰陽五行就是其中的成果。它也是《臨癥中醫視角》的靈魂,也將是醫學科學,乃至現代科學的靈魂。“寒則熱之、熱則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陰陽應用永不會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觀點永遠是我們臨床思維的準則,“五行”關于系統的五個屬性的認識永遠具有指導意義。以陰陽為核心的哲學理論,以五行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在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指導下,注重整體平衡、注重整體調節、因人施治,這樣的理論在過去、當今和未來都具有相當的先進性和科學性。這就是醫學的理論優勢,把這樣的理論應用于現代醫學研究,這就是中醫學科研的重要內容。在病因學研究中,我們的先人無法明悉細菌及其屬性,但是,他們以“瘴氣”、“疬氣”命名之,這些認識在現代醫學科學條件下已經沒有優勢。但是,我們的先人也同樣認識到了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影響,也認識到了飲食不當,如過度飲食、飲食失衡等對機體的影響,還認識到了過于安逸等生活方式對機體的影響,并積累相應的臨床診斷和干預方法,所有這些在當今社會條件下都具有特殊的意義。關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所有致病因素,這與現代醫學模式不謀而合。這正是目前中醫學臨床及科研的重要領域。一直基于勞動和實踐的中醫學,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積累了大量的臨床治療經驗和方法,有些是上述中醫學理論的直接演繹,有些則是沒有經過理論的純粹經驗,形成了多樣化的臨床治療方法,中藥、食療、藥膳、針灸、推拿、貼敷,等等,對這些治療方法進行相關的現代醫學研究,規范其臨床應用,明確其臨床適應癥和副作用,這又是中醫學科研的重要內容。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在還原論基礎上的科學研究,沒有放在中醫學陰陽、五行理論的基礎之上,使得這樣的研究缺乏了中醫學的靈魂,也失去了中醫科研的意義,這是需要糾正的。中醫科研需要還原論,但不只是還原。中醫學幾千年積累下來的藥物應用經驗是現代醫學所不難比擬的,其范圍之廣、數量之多是當今醫學所不及的,這些藥物一是可以為現代藥理研究提供初選依據,二是,我們要利用陰陽五行理論,對藥物進行陰陽五行的基本分類,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據先人的應用經驗,進行大膽的臨床應用研究。
對于后者,我們一方面需要對陰陽五行理論進行重新的認識,另一方面,應制定相應的藥物陰陽五行分類規范,《臨癥中醫視角》初步分類了常見藥物的基本屬性。希望同道進行更多、更科學的研究。面對中醫學浩瀚的經驗積累,有人認為是中醫學進步的蕃蘺。我以為,這些經驗一是基于勞動人民的真實勞動,二是基于我們先人的智慧,三是其中還有大量的“人體實驗”,這些經驗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是不可重復。所以,我們更應該本著敬畏之心研究這些經驗。當然,我們要承認這些經驗之本挾雜著很多的偶然,也挾雜著很多的隨意,甚至還挾雜著一些故弄玄虛的欺騙。所以整理經驗和發掘經驗是我們當代中醫學科研的又一重要內容。這樣的科研必將帶來中醫學進步。中醫學的科研任重而道遠,它既需要有現代還原論思想的深入,也需要有中醫學整體觀的指導。但是,無論如何,這一定基于勞動和實踐,一定基于物質和科學。在中醫學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各種技術手段的支持,科學研究注重理論上的演繹,甚至出現了人文化的傾向,文字記載注意文字上的優美,漸漸失去科學的邏輯性。為此,我們在中醫學科研中應重提“邏輯”二字,注意語言邏輯和哲學邏輯,最后實現數學邏輯,實現中醫學的現展。
最后,我們借用《臨癥中醫視角》的四句話結束本文的論述,希望中醫學有更大的發展。假如你愛中醫,請把握它的靈魂。假如你愛中醫,請你面對它的不足。假如你愛中醫,請允許我們對它的大膽。假如你愛中醫,請接受或批判這里的觀點。
中醫學研究生中醫經典學習探討
摘要:“讀經典,做臨床”是名老中醫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今中醫類研究生培養的短板。隨著目前醫療環境改變,社會對中醫類高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各級院校應重視中醫類研究生階段中醫經典的學習和培養。文章系統總結中醫院研究生培養階段學習經典存在的問題,如學生對中醫經典學習的缺乏興趣、動手機會少,實踐形式較單一、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中醫人文教育缺失等,結合作者單位經驗并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和建議,加強研究生中醫內涵建設、夯實中醫基本功底,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以期中醫學子臨證中學用經典、會用經典、活用經典。
關鍵詞:中醫經典;研究生;人才培養
“不讀《靈》《素》,則不明經絡,無以知致病之由;不讀《傷寒》《金匱》無以知立方之法,而無從施治。”[1]中醫幾千年中涌現出不勝枚舉的著名的醫家和著作,但僅有對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建立起過重要奠基作用,或對辨證論治體系的確立有巨大貢獻的著作才能堪稱經典[2-3]。中醫經典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需要后世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挖掘經典背后的現實意義,對于現代醫學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4]。除此之外,中醫經典是中醫臨床的基礎,是中醫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熟讀經典才能夠對中醫的四部經典著作有更全面的認識,建立中醫的思維方法和思路,同時學好中醫經典是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文章將對中醫學研究生培養階段學習中醫經典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1目前學習中醫經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對中醫經典學習興趣缺乏或重要性認識不足
文獻研究發現,絕大部分中醫類研究生都認為應該學好中醫經典[5];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然而實際調查中得出中醫類研究生對中醫經典學習只有少許興趣,多數原因歸結于畢業就業壓力大;中醫經典晦澀難懂,閱讀名家醫案醫籍不能完全深諳其道;中醫操作中,望聞問切四診水平,脈診能力弱,每次問診都需要借助現代醫學檢查,學習的自信心在平日臨床診療過程中嚴重受挫;部分研究生反苦于沒有古籍,導致涉獵范圍受限,心情煩躁,久之學習中醫經典的興趣銳減[6]。
中醫學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
摘要:目的以學生視角分析基層定向醫學生中醫學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從學生對中醫學的了解、學習中醫學的動機和目標、學習中醫學的方法、對中醫學教材的評價、對中醫未來的看法5方面進行調查分析。結果教學效果與學生對中醫學的認識、教材內容、授課教師水平、授課方法、課程安排等相關,建議加強宣傳,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材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合理安排課程。結論根據實際情況對中醫學教學進行改進,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基層定向;醫學生;中醫學;教材
基層定向醫學生的就業方向以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主,學生將來的服務人群是基層群眾,工作內容以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和治療為主,因此人才培養目標、方向與普通醫學生有一定區別。目前,國家對基層醫療服務有更嚴格的要求,提出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醫藥衛生人才,以滿足“小病在基層解決”的要求。中醫因其“簡便效廉”的優點,在基層醫院被廣泛應用,因此中醫學在基層定向醫學生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目前中醫學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基層定向醫學生對中醫學授課教師、課程設置、授課方式、教材設置等方面的評價,分析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并制訂相應對策,為提高中醫學教學水平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首都醫科大學2017級定向臨床班和預防班的學生,參與調查并填寫有效問卷的共92人,問卷應答率為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