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02:50: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國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根本精神

美國人類文化學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書中提出一個著名的論點:“文化是人格的無限擴展。”文化之獨特個性、文化體系之特殊價值素質,構成了通常意義上的“文化精神”。它隱含在人的心靈里,在歷史進程中形成并發揮著作用,其所具有的心靈姿式和生命律動,只能以符號的形式表現出來,將自己的影像投射到具體的物質形式上。

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體內容

天人合一精神。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不同態度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之一,中國文化更加重視人與自然的對立統一,主張天人協調、天人合一。中國哲人把人看作是最為天下貴者,但又主張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雖然也把人與自然看作對立的兩方面,但總的傾向是不主張將兩者割裂,而習慣于融會貫通地加以把握,尋求一種自然的和諧,即“天人合一”(視天道與人道這二者為一體)精神。它不但充分闡明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于主體與客體之間既矛盾又統一的關系的認識,還表達了他們對于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與客體的客觀規律之間的辯證關系的思考。這種思想長期實踐的結果,就是自然界與人的統一,即人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去過度改造自然,同時人對于自然又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為我所用。在當今時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一直以來被公認為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的人文主義或人本主義,也是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以人為本,就是一種反對神(包括神的世界、神的權威、神的力量等等)而提倡屬于人的東西的思潮。提倡重視現世人生的意義、高度評價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稱頌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中國文化宣揚的道德的人本主義,認為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價值,蘊涵著完善自我的能力。這種思想與近代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理論不謀而合,都充分肯定了人進取向善的天性。人本主義思想在儒家學說中得到了最明顯的體現。在儒家看來,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質,相反,根據人道的原則,個體在實現自我的同時,也應當尊重他人自我實現的意愿。即人是社會性的,人的自我實現離不開對他人的尊重與幫助。人本思想的確立,有助于人們合理地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人的主體意識,并使人們能更有力地抵制外來宗教神學的入侵。

剛健有為的文化精神。中華民族積極人生態度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就是剛健有為的思想,它指導著人們合理地處理天人關系和各種人際關系,一直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精神激勵著中華民族。剛健有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文化的代表《尚書》和《詩經》中。自古以來,中國的哲人都極力提倡有為、勇于進取,重視“剛”的品德,強調人有要堅定性、責任感和奮斗精神。堅持獨立人格的思想是剛健自強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現。孟子“舍生而取義”的豪言表現了他堅持獨立的人格和氣節。這種不畏強暴、不受誘惑、頂天立地的獨立的人格精神,成為激勵一代代中華兒女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

貴和尚中精神。“貴和諧,尚中道”,作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為中華文明的精髓,在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貴和尚中,就是追求所謂的“和合精神”,即在沖突中追求融合,吸收各種優質成分,“和合”成為新結構、新事物、新生命、新思維,“和合”成宇宙萬象。“和合精神”的發源可以追溯到宋明時期,比如宋明“理學中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說”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的“和合”性。

查看全文

試析成語中的中國文化映射

摘要:成語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是中國語言的精華。成語中蘊含著寶貴的文化財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了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傳統中華美德等眾多方面。

關鍵詞:成語;中國文化

漢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成語又是漢語中的精華,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成語蘊含著寶貴的文化財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了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傳統中華美德等眾多方面。

一、成語中展示出的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1.成語與農業生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黃河、長江哺育了我們肥沃的家園,農業生產是古代中國的經濟基礎,農業成為國家賦稅的基本承擔者。有許多成語對古代先民農業生產生活進行了描寫。“田連阡陌”,謂田地廣袤,接連不斷。“精耕細作”謂精心細致的耕作。“寒耕熱耘”寒冷時耕種,炎熱時除草。形容農事艱辛。《管子·臣乘馬》:“彼善為國者,使農夫寒耕熱耘,力歸于上。”這些成語都體現了重農、尚農的社會共識,歷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農抑末”,把農業看作是國固邦寧的根底,成就霸業的基礎。

查看全文

探究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

論文關鍵詞:先秦哲學;中國哲學;思想基礎

論文摘要:先秦哲學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本文從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主要派別:儒、墨、法、道等諸家的學說來闡明中國文化的源頭。

一般來說,人們稱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哲學為先秦哲學。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基本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在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哲學思維從原始時代人們對精神和自然界關系問題的兩種自發的對立傾向,經過殷周奴隸社會的天命神權論和早期陰陽、五行觀念,發展到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之學,在劇烈的社會變動中形成了反映各階級、階層利益的各種對立的哲學體系和哲學派別。它們之間互相辯難,百家爭鳴,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發展史上第一個輝煌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文明的開拓、創新時代。當時,禮崩樂壞,天下大亂,諸侯爭霸,列國交兵,憂國憂民的學者們有感于時局之不穩,紛紛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張。他們或周游列國、獻計獻策,或退隱林下、聚徒講學,或獨善其身、著書立說。一時間,學派峰起,百家爭鳴。特別是儒、道、墨、法、陰陽等學派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學思想和社會政治主張。這是中國古代一次思想大解放、大飛躍,一批哲人迸發出的原創性精神智慧,在中國文化史、東亞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史記·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有載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疆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齡大道之要,去健羨,細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查看全文

中國文化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中國文化中的"和合"觀念在具體歷史語境中的呈現往往是與其他基本觀念糾結在一起的,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統清理、分析了"和合"觀念與倫理道德層面上的愛有等差觀念、社會政治層面上的宗法等級觀念、民族國家層面上的夷夏之防觀念的互動關系,指出要重視考察"和合"觀念與其他基本觀念的相關性,才能早日迎來一個和合文化的新世紀。

關鍵詞:和合文化、愛有等差、宗法等級、夷夏之防

中國文化中普遍存在著"和合"觀念,近年來已成為學界共識。而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存在的"和合",又不可能孤立地、抽象地存在,必然與中國文化中的其他基本觀念縱橫交錯、參差互滲,體現在主流意識形態的具體歷史語境中。因此,考察"和合"觀念,一方面,不僅要從字源學角度厘清其本義、引申義,從古代文獻中提取若干相對孤立的文本資料加以引證,更要重視此觀念與其他基本觀念糾結互動的聯系,理解其真實而非抽象的文本意義。另一方面,不僅要把握"和合"觀念在古代文獻中的理論表述,更要深入挖掘"和合"觀念是如何與其他基本觀念共同影響著政治活動、法律制度、日常生活以及規范著君臣、君民、華夷等一系列社會關系的。所以,"和合"觀念不是物理學上的理論空間,可以從摩擦力等因素中純粹抽象出來加以研究。"和合"是中國文化觀念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的任務就是在意義的密林里,尋找它的原生意義和具體語境。

人和觀念與愛有等差

倫理道德層面上的"和合"觀念主要表現為對社會成員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愛,實現人際溫馨協調的倫理環境和道德氛圍。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為貴"等。但"和合"觀念所凸顯的道德普遍性同時也伴隨著道德的不平等性。這種不平等性不僅體現為程度的差別,而且體現為等級的劃分(第二節將詳論宗法等級,本節僅涉及前者)。

孔子對"仁"的規定繼承了《國語·晉語》中"愛親之謂仁"的思想,視血緣親情為"仁"的根本,指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論語·學而》)。孝是對父母的敬愛,悌是對兄長的敬愛。孝悌是建基于血親之愛的最根本、也最為重要的道德規范。推己及人,孔子又將"仁"規定為"愛人",由愛親發展為對社會成員普遍的敬愛,這恰恰反映了由近而遠、由親而疏的變化。這種變化說明"愛親"與"愛人"并不屬于同一倫理層次,所以在處理同一問題時,對象是家庭成員("親")或社會成員("人")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如有人偷羊,自然應當舉報("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而若是父親偷羊,情況就不同了。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論語·子路》)父子之間相互隱瞞,顯示了以血親之愛為基礎的"親親"之德重于"親人"之社會公德。

查看全文

淺析中國文化遺產保護

摘要:文化遺產蘊含著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與思維方式,同時也記載了人類社會的變遷和發展。文化遺產保護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表現出了鮮明的立場和觀點,本文進一步加以總結,揭示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形成、措施的實施,從而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遺產保護理論,增加其實踐性。

關鍵詞:文化遺產 文化保護 守正創新 以文化人 文化自信

一、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性

文化遺產的保護關系著民族文化的傳承和興盛,它像紐帶,連接著民族情感;它像底基,奠定民族文化多樣化發展的基礎,它不僅是民族認同感提升的前提,更是樹立中華文化自信的源泉、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作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以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新輝煌。

(一)馬克思主義思想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的指導思想

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認為“千年第一思想家”。把馬克思主義放在文化保護的現代化語境中加以運用,挖掘其民間性、民族性,加強指導性、實踐性,有助于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文化保護和建設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對文化遺產保護持有鮮明的立場和觀點。馬克思對民間詩非常珍重,他對艾希霍夫的《斯拉夫人的語言文學史》中表現出的對民間詩的不敬態度表示憎惡。恩格斯在《關于海牙代表大會》中謹慎地提醒說:“我們必須考慮到各個國家的制度、風俗和傳統。”①恩格斯十分關心手工行業工人的生活狀況,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其他勞動部門》②中專門對“陶器工”“縫紉工”等手工行業的生活狀況、身體狀況等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和分析,給予關照,還設立“紐沙特爾各行業的支部——細木工、套匣制造工和雕刻匠和花飾瓦工的支部”③,為民間工藝的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查看全文

小議中國畫與中國文化的內涵及文化品格

摘要:本文從傳統中國文化入手,闡述了中國畫與中國文化的內在關系,中國畫所具有的中國文化特色的藝術造型,中國畫集詩、書、畫、印為一體的民族藝術文化特質,是西洋繪畫中所沒有的,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品格的體現。

關鍵詞:中國畫文化品格筆墨詩書畫印

如何扭轉當今中國畫創作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和淺薄?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時代語境中,如何保持并發展中國畫的本體特征?人們從不同角度可以開出多個“藥方”。我以為,重新認識與認真解讀中國畫的文化品格,堪稱重中之重。

文化品格就是民族觀念體系的本性透露。中國畫的文化品格,是由中國民族文化在其起源和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意識等所規定的。數千年未曾中斷的中國文化史,造成了中國繪畫舉世無雙的穩定性和體系的完整性;而兼收并蓄的開放性品格,又都是豐富而不是背離中國文化的基本立場。

以下我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中國畫充分展現中國文化深度和廣度的卓越品格

查看全文

中國文化英雄與文化的價值系統論析

論文關鍵詞:英雄;中國文化英雄;價值系統;價值載體

論文摘要:中國文化英雄是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集中代表,是中國文化得以延續和傳播的主要價值載體。中國文化英雄是中國文化價值傳播的主要渠道,它與官方建立的士文化是并行的價值傳播系統。官方價值代表了社會的、整體的、理論的力量對個體的要求與約束,而民間價值代表了個人的、靈活的、理想化的人生追求。這兩種價值體系的互相補充和融合,使中國人的生活有了選擇的可能,也有了所謂內儒外道和儒道互補的境界。

中國文化英雄是一個在中國文化史和政治史中舉足輕重、無處不在的文化存在,但迄今尚未引起學術界的正式關注。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中介性存在,中國文化英雄在中國文化的價值形成和社會政治運作方面,始終起著導向性、支配性作用。中國文化英雄是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集中代表,是中國文化得以延續和傳播的主要價值載體。

一、英雄、歷史英雄與文化英雄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英雄的解釋是:“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群眾的人。”這個解釋與一般人的直覺是接近的。美國傳統詞典對hero一詞的解釋卻略有不同,強調英雄不僅僅要有業績,還要有所犧牲。大多數英雄可能是在發生戰爭時對結局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人物。在國有危難之時,他們或運籌帷幌,決勝千里;或振臂一呼,身先士卒;或挺身而出,舍生取義。而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間背景下被認為是英雄的人,一般是指那些有功勞和能力的,令公眾敬佩和模仿的,特別是曾經對歷史的發展變化(事件進程)產生了自己獨特影響的人。

我們通常所談論和討論的英雄大都是歷史中的英雄。最早的英雄是指那些以其傳奇般的個人經歷為氏族的生存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的人,那些以其勇敢和力量而受到部落成員崇拜的人。民族、部落兼并過程結束之后,早期的氏族英雄漸漸演化為神話和傳說中的英雄,繼續受到人們的崇拜。此后,逐漸誕生了為全民族共同認可的歷史英雄。

查看全文

略論中國文化的美學審視三題

關鍵詞:中國文化;審美精神;生命本質;和諧統一;美學審視

摘要:民族的生命力說到底來源于文化的生命力。從審美的角度對中國文化進行審視,我們不難發現審美精神不僅滲透在以儒、道、佛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意識形態領域,而且集中體現在漢字這一具有獨特美學魅力的傳播工具上,甚至在近代中國多災多難的歷史進程中,都會積極而有效地發揮作用,喚醒人性的自覺,推動文化的發展最終凝聚成中國文化的生命本質。

中國文化的頑強生命力是舉世公認的。在人類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大自然帶來的滅頂之災、種族斗爭、外敵入侵造成的亡國之患,使不少的賓化形態由盛轉衰,走向滅亡。而中國文化綿延數千年,其間雖然也無數次地出現過足以亡族滅種的巨大災難,但其完整的文化形態卻一脈相承,始終沒有中斷。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國文化產生了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抵御了無數天災人禍而生生不息?本文擬從審美精神的視角,談些管窺之見。

(一)

審美精神被視為中國文化的生命本質。中國文化中存在著濃重的輕功利、重精神,輕經驗、重感悟的特點。不管是人們在政治活動過程中極力推崇的“無為而治”,還是在宗教信仰中追求的天、地、人多種崇拜的有機統一,特別是被視為文化精華的“夭人和一”思想,都在凝聚了大量智慧的同時,體現出在具體感悟中升華精神,在融會貫通中追求盡善盡美的超越性。以這樣的心態面對自然和社會中的各種現象,萬事萬物之間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渾然一體、有機統一的生命形態。從春秋時期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觀,到漢代董仲舒推崇的“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的天地人和思想,再到唐代劉禹錫所說:“天,有行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優者也。天之能,人故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與人交相耳”的說法,都十分明顯地反映出人與自然天地和諧統一的思想。中國文化中,世間的一切事物“首先作為與人打交道起作用的東西展示出來。人在認識世界萬物之先,早已與世界萬物融合在一起,早已活動在世界萬物之中”。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世間存在的一切事物之間便不是一種對立的關系,而是先天地相互關聯著,具有一種與人為善,符合人性的對象化特征,使得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都能從人與自然先天存在的應然和諧關系中得到寬慰,并在本質力量得以對象化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愉悅。

意大利思想家維科認為,每個民族在幼年時期都先天地具有一種“詩性智慧”,使這一時期的人們在進行各種文化活動時都具有實用與審美不分的特點。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夠從古代西方哲學家留下來的大量對話里,從先秦諸子的思想記載中,看到現象與理性并存、感悟與哲思融會的大量美父,感受到先人思維中的“詩性智慧”的無比魅力。在由“詩性智慧”向哲學智慧過渡的過程中,中國的哲人們在保持著自然生化觀的基礎上,將以種族繁衍為目的的生存體驗與對自然宇宙運行規律的宏觀揣摩相結合,形成了天地自然與人相容共生的文化形態。在中國哲人眼里,“萬物本原與吾人真性原非有二。’,均主體與客體是不能須臾分離的,主體既是宇宙萬物的一部分,又是吾人真性,即“真的自己”的體現。這樣,人們在與宇宙萬物接觸過程中所形成的功利判斷與審美判斷也相融相通,不能分離。在中國哲人看來,提煉“智慧”的過程完全沒有必要將其中原生態的“詩性”隱去,將人們獲得“智慧”之前的生命感悟隱去,進而虛構出一個遠離生活,遠離形象,純粹抽象的理性世界。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入研究的當代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在談到自己由哲學研究轉向藝術研究時就曾深有感受地說過這樣的話:“我已經從哲學中覺得宇宙的真相最好是用藝術表現,不是純粹的名言所能寫的,所以我認為將來最真確的哲學就是一首宇宙詩。’響其實,正是這種源遠流長的詩與哲學融合的文化氛圍,不僅孕育了王國維、宗白華、錢鐘書這樣具有“詩性智慧”的近代宗師,還孕育了曹雪芹、鄭板橋、朱熹、蘇軾、王羲之、司馬遷等一大批具有“詩性智慧”的古代藝術家。中國歷史上盡管沒有出現獨立的美學學科,更沒有專門的美學家,但是,翻開各個歷史時期留存下來的文化典籍,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大量前人對自然、人生,尤其是對各種藝術現象的思考與總結,形成了“情志”、“氣運”、“形神”、“豪放”、“飄逸”、“心性”、“意境”等等具有中國特點的美學范疇,并從先秦一直貫通到現代,構成了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的重要資源,也積淀成為中國文化的美學因子。

查看全文

略論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及其現代化

關鍵詞:中國文化;宗教型文化;文化復興

摘要:中國文化的特殊性不僅僅在于中國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卻能夠持續幾千年,還在于它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類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國文化的特殊性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復興絕不能走宗教化之路,或者借助中國文化自身的宗教作用而實現,因為這是與現代化的道路截然相反的。因此,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經濟現代化和政治現代化的基礎上,與我們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同步進行,并與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步實現。

一、中國文化并非一種宗教型文化

宗教的基本特征是嚴格的儀式方法,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都是當代典型的宗教。而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整個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社會結構、家庭結構以及人們所賦予它的意義。當然也有其他的定義,如一些政治學家把文化視為某種主觀的東西,意味著信仰、價值觀、態度、取向、假定、哲學,即一個特定群體的世界觀。

在關于文化或者文明的理論中,國外許多大思想家都斷定:宗教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塞繆爾·亨廷頓在《再論文明的沖突》中通過比較區分了八種文化類型,并指出唯有中國文化屬非宗教型文化。有許多國家的文明先是有宗教而后才有其成熟的文化,我們把以宗教為精神內核的文化稱為宗教型文化,這種類型的文化是一種先有宗教并以宗教為基礎成長起來的文化,而且處處都浸透著宗教信仰的作用和影響。以此來看中國文化(本文特指中國傳統文化)的確不是一種典型的宗教文化。在中國文化中,宗教并不是核心和靈魂,從古至今宗教也沒有成為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基本組成部分,更別說是生活的基礎和未來的寄托了。中國也有宗教,比如佛教、道教、本土宗教等,可是這些宗教從來沒有在中國人的政治生活或者其他生活中占據統治地位或起到過類似于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猶太教在以色列文化中以及伊斯蘭教在阿拉伯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因此,從中西文化對比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把西方文化看作是宗教型文化的話,那么中國文化就絕不是一種宗教型文化。我們的問題也正由此而來,中國文化為什么沒有像西方或者其他國家的文化那樣成為一種宗教型文化?中國文化為何會有如此特殊性呢?

在西方文明史上,哲學與宗教的斗爭是以宗教的勝利為結果的,西方文化內部傳統的社會政治秩序不是以哲學而是以宗教所提供的價值倫理秩序為基礎的,哲學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只是充當著宗教神學蟬女的角色。然而在中國,哲學與宗教的斗爭則是以哲學的勝利為結果的。哲學通過把遠古時代盛行的巫術信仰理性化、哲學化,并最終戰勝了宗教對國家事務的統治權,從而取代了在其他文化類型中宗教所占據的或應當占據的位置。這種分析是以李澤厚先生在其新著《歷史本體論》中對巫史傳統的考察為參考的。也正因此,在中國文化中,哲學以及以哲學為基礎的倫理道德學說便不可避免地承擔起了宗教型文化里宗教所應起的作用。

查看全文

中職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導入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的不斷深化,中西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而隨著中國文化不斷滲透到英語教育中,中國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中華文化已經成為英語教育相關人員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本篇文章深入分析了將中華文化引入英語教育之中的問題,希望能夠為改善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育提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中英文;中國文化;文化介紹

近年來,中國政治經濟各方面迅速發展,國內外經濟、文化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我國境內英語語言學習者在不斷增加,過去甚至有了要超過學習母語意愿的傾向。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文化上不和諧的狀況,比如說中國人在日本與外國人談論中國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能的。而這也應該引起英語教學相關工作者的注意。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加,我國的英語教育不單單是應該教導學生與英語相關的文化,還應該要強調我們現如今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我國近些年新修訂的英語教學大綱之中也有提到我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了解和認識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但雖然在這個教學《大綱》中已經明確的給我們指出了中職英語工作的教學目標,但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卻還是比較普遍的存在著比較嚴重的中西方文化之間并不相等的現象。

一、中職英語教學之中的中國文化教育為何會面臨困難

(一)學校和社會方面。目前情境下,我國對中等教育的偏向,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現如今的教育逐漸向學歷更高、范圍更廣的方向發展的趨勢。與此同時,學校文化建設不足,也沒有必要的生態基礎去幫助將中國文化引入中學教育體系之中。首先,目前許多中學缺乏對中職英語基礎的重視,這對它的形象有很大的影響,使得身處其間的廣大英語教師們也逐漸失去了英語教學的熱情,而這便使得這些學生們對英語中華文化性滲透學習的可能性非常有限。現如今許多中職教師的工作熱情低迷主要是因為他們身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社會與學校方面對于中職英語基礎課程的不重視使得他們職業上升空間狹窄,也很難有進修的機會,于是在日積月累的忽視中也逐漸失去了他們最初教學的初心,不再懷著百分三百的熱情去教導學生,更何況是提高他們的英語文化素養。其次,一些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單詞的發音和語法的教學,對學生們的英語語言文化的基本素養重視程度比較缺乏。(二)學生。中職學生普遍有這樣的認知:在進行跨文化交流的時候,他們需要擁有一定的輸出中國文化的相應語言表達的能力。可是在他們擁有輸出中國文化的語言表達能力前還是有最大的問題——對中國文化了解較少。他們對中國文化知識的缺乏,讓他們感到根本無力討論相關話題,更談不上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甚至有一些學生根本不知道一些相關的重要中國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的來歷,等等。這些都使得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無法進行良好的跨文化交際。然而,他們都下意識地把這種后果的產生原因歸因于他們翻譯技巧和相關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缺乏,這種認知將導致更多的學生更注重英語語言能力的學習,而逐漸忽略了他們對于自身跨文化學習能力的成長與提升還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導入的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