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范文
時間:2023-12-22 17:5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中國區域金融規模、金融效率、金融結構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持效應的基礎上,首先對我國1997~2013 年31 個省市的面板數據進行單位根和協整檢驗,并選用固定效應模型對東、中、西、東北四大區域的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但各地區的金融要素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同,金融結構對各區域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金融效率對促進各區域的經濟增長并沒有顯著的作用,而金融規模只對東部地區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對此,針對區域金融發展特點,本文提出強化區域金融支持區域經濟的合理化措施,以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 區域金融;區域經濟;金融支持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BJL123)“我國經濟活動空間格局演化機制與福利效應研究”。
【作者簡介】劉靜靜,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學;蔣濤,江蘇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學。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區域金融各地區總體運行平穩,金融改革不斷深入,區域金融發展更趨協調,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數據顯示,截至2013 年末,我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2萬億元、12.7萬億元、12.6萬億元和5.4萬億元。與此同時,我國的區域金融發展水平也不斷提高,各地區存款平穩增長,貸款保持較快增長,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域之間仍然存在經濟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因而,在貫徹落實“總量平穩、結構優化”的要求基礎上,提高區域金融服務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能力,以實現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于這種背景形勢,本文收集了中國1997~2013年衡量東、中、西、東北四大經濟區域31個省市的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評價指標值。并基于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的基礎,建立固定效應模型。通過對固定效應模型參數的估計,具體分析區域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由此,提出強化區域金融作用的措施,促進區域金融、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 文獻綜述
1.國外的文獻綜述。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一直是經濟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外學者對相關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早,因而理論體系相對比較成熟。熊彼特(1912) 從銀行和信用的角度說明金融在經濟增長中所發揮的作用,認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于企業家的創新,而企業家的創新離不開銀行信用的創造,并且指出運行良好的銀行通過鑒別那些能成功地開發新產品和新生產方法的企業家,為其提供信貸從而刺激技術的進步,間接促進經濟的增長。帕特里克(1966) 關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提出兩種模式,即“需求跟隨型”和“供給引導型”,認為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供給引導型”模式較為普遍,而到了經濟發展的成熟階段,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呈現出“需求跟隨型”模式。麥金農和肖(1973) 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認為發展中國家要使其金融和經濟不斷發展,應放棄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實行金融深化改革。Pagano(1993) 基于內生凸性增長模型(AK模型) 研究穩定狀態下金融發展主要通過影響社會的儲蓄率、資本的配置效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比例等途徑實現對經濟增長的作用。King 和Levine (1993) 選取金融中介規模、銀行信貸規模以及私營企業獲取的信貸規模三個指標來衡量金融發展水平,并對影響長期經濟增長的其他因素進行控制,實證結果表明,金融中介發展水平對長期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從國外研究的文獻可以看出,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而經濟增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金融的發展。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國內學者研究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支撐。
2.國內的文獻綜述。國內學者對區域金融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從區域金融支持區域經濟增長、區域金融發展的非均衡性這兩個角度對區域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問題進行研究。
關于區域金融支持區域經濟增長的研究方面,張企元(2006) 通過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三大區域金融(貸款) 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高度的相關性,并且中部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同時,在分析金融調控(總量調控和結構調控) 對區域差距影響的基礎上,得出縮小區域金融發展差距有賴于結構性的金融調控。胥嘉國(2006) 基于隨機效應模型分析區域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和影響,結果表明,區域金融發展無論是在量的增長上還是在質的提高上都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同時工具變量法(IV) 估計結果進一步說明,金融發展在質的提高方面比量的擴張更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楊圣奎(2010) 選用固定效應模型對我國1990~2008年間區域金融支持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區域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區域金融發展對地區經濟的支持存在較大差異,并進一步證實在金融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存在通過金融發展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趙本福等人(2013) 運用Granger 因果檢驗方法對我國1998~2010 年30個省市的區域經濟增長與金融支持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從長期看,我國金融支持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穩定的均衡關系,金融支持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 原因,而從短期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同方向的影響。
關于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研究方面,趙偉、馬瑞永(2006) 運用泰爾指數測度方法對我國1978~2001年間中國區域金融增長差異進行了分析,并對總體差異進行了分解。結果表明,1978~1991年區域金融增長差異迅速上升,之后呈現下降的趨勢,整體表現出類似于經濟發展的“威廉姆森倒U假說”的特征,并指出我國區域金融增長差異主要來源于區域間金融增長差異。李敬、冉光和、孫曉鐸(2008) 運用基尼系數、Theil指數和對數離差均值對我國1978~2004年金融發展的省際差異、東中西金融發展差異和城鄉發展差異進行了全面的度量,并運用R/S方法對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長期變動趨勢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的差異主要源于城鄉發展的差異,區域間金融發展差異一直位于高位狀態,并且從未來的變動趨勢來看,區域間金融發展差異在未來總體上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田菁(2011) 從部門和整體這兩個角度考察了中國區域金融發展的現狀,研究結果表明,金融發展雖然穩定但整體市場化程度不高,區域金融差異顯著表現在金融發展的總量上,因而有針對性地提出關于區域金融發展的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文獻梳理表明:我國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區域金融的發展支持區域經濟的增長。但由于各區域金融發展存在非均衡性,導致區域金融在區域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不同。本文嘗試從區域金融規模、區域金融效率、區域金融結構這三方面分析研究我國區域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持效應。
二、中國區域金融發展支持區域經濟增長的效應研究
(一) 區域金融規模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持效應
金融規模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主要是通過金融資產的不斷增加、金融機構數量的遞增、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等途徑得以實現。一般而言,金融規模越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也會相應地增加。因而,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賴于區域金融規模的支持。
表1給出了我國2005~2013年東、中、西、東北地區的GDP與金融機構的本外幣存貸款余額,由此簡要地說明區域金融規模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的關系。由表1 可以看出:①從縱向來看,東、中、西、東北四大經濟區域金融機構的存貸款總額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而相應的GDP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區域金融資產規模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正向的相關關系,區域金融資產的增長將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②從橫向來看,2005~2013年間各地區的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即各區域金融發展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非均衡。但從理論上看,金融資產規模的增加將有利于推動經濟的增長。
(二) 區域金融效率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持效應
金融效率反映了金融發展水平,因而金融效率的高低將影響經濟發展水平。Pagano(1993) 內生凸性增長模型是將金融因素納入到促進經濟增長機制的理論模型之一,認為儲蓄—投資轉化率反映了金融市場改進資源配置的效率,儲蓄向投資的有效轉化將對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影響。由此,區域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更多是將吸收的存款有效轉化為貸款,進而投資于能產生回報率較高的領域,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因而,區域金融效率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區域經濟的增長。
(三) 區域金融結構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持效應
區域金融結構與區域經濟增長方式是相輔相成的,金融結構的變化往往可以反映出一個區域經濟增長結構和方式的變化。本文主要從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占全部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比例說明區域金融結構支持區域經濟增長。中長期貸款一般用于新建、擴建、改造、開發、購置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貸款。因而,區域中長期貸款比例增加,可投資于固定資產項目的資金就相對越多,這將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長期發展。同樣,區域間不同的金融結構將會對經濟起到不一樣的促進作用。
三、中國區域金融支撐的實證研究——基于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
(一) 指標的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在使用面板數據研究我國區域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過程中,通過參考閔姣(2013) 的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浙江省為例,張亮(2013) 的區域經濟增長與金融支撐能力的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等多篇學術文章的基礎上,選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JGDP)作為衡量區域經濟增長的指標。而在衡量區域金融發展水平上,本文主要選取以下三個方面指標:①區域金融規模指標,本文采用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提出來的金融相關率(FIR) 來衡量,它指某一時點上一國的全部金融資產價值與該國的經濟活動總量之比。對于欠發達省份,證券市場和保險市場并不發達,并根據數據的可得性,FIR通過金融機構的貸款余額(L) 與金融機構存款余額(D) 之和與區域GDP的比值作為衡量指標。公式:FIR=(L+D)/地區GDP。②區域金融效率指標(LD) , 即將金融機構存款轉化為貸款的效率,公式:LD=L/D。③區域金融結構指標(RL),本文選用中長期貸款占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的比值衡量,公式:RL=R/L,其中R表示中長期貸款。
本文主要選取了我國東、中、西、東北四大區域31個省市的1997~2013年17年的面板數據,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庫》、各地區的《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在實證檢驗前,為避免數據的劇烈波動,消除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因而,首先對各指標取自然對數,分別命名為:LNRJGDP、LNFIR、LNLD、LNRL。
(二) 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支持的實證檢驗
1.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由于面板數據反映了時間和截面空間的二維信息,因此,與時間序列數據相同,面板數據也可能存在單位根。為避免偽回歸,確保回歸結果的有效性,需對面板數據的平穩性進行檢驗。本文主要采取LLC 檢驗和Fish?er-ADF檢驗方法對面板數據的平穩性進行檢驗。
由表2單位根檢驗結果可知,對于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各指標序列均拒絕單位根的原假設,即經濟增長指標LNRJGDP、金融規模指標LNFIR、金融效率指標LNLD、金融結構指標LNRL均為平穩序列。對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金融發展規模指標LNFIR 為一階單整,而經濟增長指標LNRJG?DP、金融效率指標LNLD、金融結構指標LNRL均為平穩序列。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對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協整檢驗。
2.面板數據模型的協整檢驗。通過上述的分析,東部和中部地區的LNRJGDP、LNFIR、LN?LD、LNRL均為平穩序列,而西部和東北地區除LNFIR為一階單整外,其余變量也均為平穩序列。在此基礎上,檢驗多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本文主要采用Pedroni檢驗方法對面板數據模型進行檢驗。
從表3的Pedroni檢驗結果可以看出:①東部地區面板數據模型的協整檢驗結果顯示,除PanelADF和Group ADF的統計值不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外,其他統計量值均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LN?RJGDP、LNFIR、LNLD、LNRL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②中部地區面板數據模型的協整檢驗結果顯示,Panel v、Panel rho以及Group rho的統計值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中部地區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③西部地區面板數據模型的協整檢驗結果顯示,除Panel v 和Group ADF的統計值不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外,其他統計量值均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西部地區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④東北地區面板數據模型的協整檢驗結果顯示,Panel rho、Group rho以及GroupPP的統計值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東北地區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因此,對每一個區域而言,各變量之間都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在此基礎上對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回歸,其結果更具有效性。
3.模型的選擇與建立。面板數據是同時在時間和截面空間上取得的二維數據。運用面板數據對現實經濟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分析時,主要可以建立三種模型,即混合橫截面模型、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可依據Hausman檢驗統計量和伴隨概率判斷應建立固定效應模型還是隨機效應模型,并進一步依據F統計量檢驗建立混合模型還是固體效應模型。
經Hausman檢驗和F檢驗顯示,模型的P值均為0,因而都拒絕原假設,最終建立以LNRJGDP為被解釋變量,以LNFIR、LNLD、LNRL為主要解釋變量的固定效應模型,從金融規模、金融效率、金融結構三個角度分析區域金融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具體的模型設置如下:
LNRJGDPit = αi + βi1LNFIRit + βi2 LNLDit+βi3 LNRLit + νit
其中, αi 是一個隨個體變化,但不隨時間變化隨機變量; βi1 、βi2 、βi3 分別表示區域金融規模、區域金融效率、區域金融結構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即區域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持系數; νit 為隨機擾動項。
4.面板數據模型的參數估計。為具體分析我國區域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本文利用1997~2013年31個省市四大經濟區域的面板數據進行回歸分析。
從模型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東部地區LNFIR和LNRL 的系數非常顯著,而從LNFIR、LNLD、LNRL的回歸系數可知,1997~2013年間,區域金融規模、區域金融效率、區域金融結構對區域經濟增長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中,金融規模和金融結構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較大,而金融效率對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長并沒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中部地區LNRL的系數非常顯著,并對該區域經濟增長起主要的推動作用。此外,可以發現金融規模對中部地區的經濟增長具有負作用。西部地區LNLD和LNRL的系數非常顯著,但從LNLD和LNRL的回歸系數看出,金融結構對西部地區經濟增長起主要的推動作用,而金融效率對經濟增長具有負向的影響。東北地區LNFIR 和LNRL 的系數非常顯著,金融結構對區域經濟增長具有正向的推動作用,但金融規模對該區域的經濟增長卻表現為抑制作用。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基于中國1997~2013年31個省市的面板數據,通過構建固定效應模型研究區域金融各要素支持區域經濟增長的效應,得出三個基本結論:①區域金融規模對東部地區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而對中、西、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沒有顯著的影響;②區域金融效率對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并沒有顯著的作用;③區域金融結構在區域經濟增長中發揮著主要作用,對東、中、西、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均具有重要的貢獻。以上結論顯示,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存在地區性差異,并且金融各要素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也不同。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第一,推行有差別的金融政策,實現金融政策的區域化。目前,我國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非均衡性。各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在一定程度上與區域金融存在密切的相關關系。通過上述的實證分析,區域金融各要素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存在差異,因而,應針對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增長的特點,實施差別的金融政策,實現區域金融的協調發展,以縮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二,積極推動區域金融創新,提高區域金融服務于區域經濟的效率。首先,政府應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為金融創新創造有利環境。其次,金融部門應不斷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提高區域金融服務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能力。最后,深入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第三,深化金融改革,實現區域金融與經濟的均衡協調發展。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其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就是金融體系不完善和金融機制的不健全。因而,只有通過不斷地深化金融改革,建立一個多層次、多元化、功能齊全的金融體系,實現區域金融的均衡發展,才能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
[2] Mckinnon R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growth models with spatial effects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 Edward Shaw.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growth models with spatial effect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4] Pagano M.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3, 37(2).
[5]King Robert G., and Ross Levine.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3).
[6]張企元.區域差距與區域金融調控[J].金融研究,2006,(3).
[7]胥嘉國.我國區域金融發展差距以及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6,28(6).
[8]楊圣奎.中國區域支持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9]趙本福,柏玲,季明河.區域經濟增長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中國省域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2).
[10]趙偉,馬瑞永.中國區域金融增長的差異——基于泰爾指數的測度[J].經濟地理,2006,(1).
[11]李敬,冉光和,孫曉鐸.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度量與變動趨勢分析[J].當代財經,2008,(3).
篇2
“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中一個舉足輕重的力量。因此,中國經濟能不能夠持續發展和怎么樣才能持續發展,就成為一個不但關系到中國這個巨大國家的興衰,而且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世界經濟和政治走向的世界性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吳敬璉在回顧中國改革開放30年時這樣表示。
吳敬璉說,在世界論壇上所有尊重事實的人,不管對于中國采取友好態度的或者是采取懷疑、敵視態度的,都一致地肯定,中國經濟在最近3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三大指標衡量進步
在吳敬璉看來,有3個最重要的指標能衡量30年的發展究竟取得多大進步。
第一是經濟的高速成長。近30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之下,中國的GDP以每年平均接近10%的速度增長。這在世界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特別是我們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長期積弱,在近30年的時間里,GDP增長16倍,進出口貿易增長得更快,現在中國的經濟總量是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量是世界第三。這的確是很了不起的。
第二個突出的成就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開放前的20年,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諸如糧、布、住房、食用油等基本消費沒有任何提高。在最近30年的時間里,我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長了34倍,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了27倍。
第三個突出的成就就是減貧取得的成效。農村最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的貧民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2006年的2148萬人。世界銀行發表的減貧統計表明,1990~2002年,世界減貧人數的90%是中國實現的。
“正因為中國經濟取得了這樣重大的成就,中國的重要國際地位才理所當然地得到了世界的承認。這種地位不是任何人可以自封的,而是一個為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所承認的事實。”吳敬璉說。正確應對挑戰
我們在看到中國經濟30年巨大成就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依然面臨諸多嚴峻的挑戰。
吳敬璉提醒說:“最近10年中,我曾經一再引用《雙城記》開頭一段,狄更斯描述18世紀后期、19世紀初期歐洲‘兩頭冒尖’狀況的話,指出中國現在情況的類似之處。在社會大轉型期中出現這種情況并不奇怪,問題是我們要認真地對待它,不能采取‘不承認主義’的態度。應當看到,這些挑戰是很嚴峻的,如果不能正確應對,我們面前還存在著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向壞的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吳敬璉認為,從社會經濟生活的現象層面上看,現在最突出的兩個問題是日益突出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問題。一些基本的自然資源短缺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最近幾年,一些可貿易資源因為中國需求量的急劇增長,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抬升。比如石油,就出現了供應短缺,甚至造成了社會生活的困難。
環境的惡化更嚴重。水的污染、空氣的污染以及其他的污染情況,使得有些地方的居民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這種爆發性的環境危機在全國各地不斷發生。
此外,社會環境的惡化也很突出。其中最嚴重的問題,一個是腐敗的蔓延,另一個是貧富差距的擴大。
經濟內外失衡
而從宏觀經濟的深層結構看,吳敬璉認為,有內外兩個方面的失衡。內部失衡的主要表現是投資和消費的失衡,即過度投資而消費不足。這里說的消費不足不是說絕對量增長不足,而是相對于投資的增長不足。
根據世界上許多研究機構的研究,近30年來中國人消費絕對水平的提高速度在世界上是居于前列的,但是因為投資以更高的速度增長,消費在GDP中的相對份額不斷下降。目前,投資和消費的比例已經大大偏離正常狀態。
從國際來看,投資對消費的比例大致是25:75,有的國家稍微高一點,有的國家稍低一點。在有些階段,例如在工業化初期,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投資有可能高一些。比如說,中國在“”期間,投資率就達到30%以上。又如,日本在高速增長時期,投資的比重也是偏高,但它的最高水平大概沒有超過35%。
我們現在投資的比重越來越高,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大致上達到45%以上接近50%的水平,而消費的比重就嚴重地偏低。這樣的偏差就造成了一系列的諸如產能過剩、最終需求不足等經濟和社會問題,以致于大眾生活水平提高過慢、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等等。
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現是國際貿易和國際收支的雙順差,外匯存款的大量增加,造成中國跟貿易伙伴國之間的摩擦加劇,同時使自己的貿易條件變差,出口產品賤賣,還搭上了我們的資源和環境。
吳敬璉教授進一步分析說,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在宏觀經濟上的集中表現是貨幣的過量供應或流動性泛濫。而貨幣的過量供應又必然導致房地產、股票、收藏品等資產泡沫的形成或通貨膨脹,消費物價指數(CPI)的上升,或二者兼而有之。這個問題在2007年下半年以來開始浮出水面,變成一個人人都能感覺到的危險。
從中長期看,這一問題的危險性還在于,它會使我們的金融體系變得非常脆弱,當遇到外部或者內部沖擊時,就會出現嚴重的系統性風險。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經歷過高成長的時期,成就了所謂的“東亞奇跡”。但是,它們大多數都因為內外失衡的問題處理不當而沒有逃脫金融系統的危機,以致損失了幾年、十幾年的時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們必須盡力防止危機的發生,避免大好的經濟成長形勢出現逆轉。
轉變經濟發展模式
吳敬璉認為,經濟出現種種問題的最深層的根源在于,由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所以,為了解決宏觀經濟中的這些問題,從根本上說,就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出路就在于消除舊體制遺留給我們的東西,建立起法治基礎上的市場經濟,讓市場充分發揮它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在具體改革上,吳敬璉說,30年以來,我們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太遲緩了。“究其原因,我看還不是什么財政困難,而是有的部門從自己的工作方便、自己的權利、自己的利益著眼太多。所以愿意保留舊體制,使得新體制遲遲不能實現。這個社會保障的體制建立跟我們住房改革有相同之處,因為這樣的阻礙,住房改革結果并沒有能夠使得所有的居民都從這個改革中得到利益”。
此外,產權制度改革沒有到位,法治建設也較緩慢。
篇3
11月23日,由董輔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等五家單位發起并組織的“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評選活動正式揭曉,“農村理論”以88票高票獲獎。
這是由于光遠、厲以寧、成思危、張培剛、劉鴻儒、江平、蕭灼基等著名學者擔任組委會委員;全國148位經濟學家、著名大學經濟院系主要負責人、主要經濟和學術媒體負責人以記名通信投票的方式,對11個參選經濟理論進行表決,通過兩輪評審專家投票,組委會公開計票后得出來的結果,它基本代表了中國經濟學界的主流觀點和看法。有媒體評論說,這次評選是中國經濟理論界對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學研究成果的一次梳理和盤點。
除了作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最具代表性的經濟理論之一的“農村理論”之外,本次評選活動梳理和盤點出來的代表性經濟理論還有:過渡經濟學、國際經濟大循環理論、股份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
如果單純站在中國經濟學范圍內來看,這些經濟理論思想和顧準最早對于計劃經濟的反思一樣,確實是具有歷史性的創新,而且在中國改革實踐中確實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以杜潤生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以自己的遠見和勇氣,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開辟了理論先河,其貢獻無論如何肯定都是不過分的。
但是,在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對于發生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實踐或理論的評價,僅僅囿于中國范圍之內,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審視才能真正厘清。
自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首次確立經濟學的完整體系以來,經濟學理論的創新和流派紛繁復雜、蔚為大觀。從古典革命到邊際革命;從凱恩斯革命到經濟自由主義的復興;再到國家干預主義的重新抬頭,被各國政府普遍接受并納入施政方針的理論創新比比皆是。在一國范圍內產生、應用、發展并取得全球影響的經濟理論流派也如過江之鯽,從德國學派到瑞典學派、從奧地利學派到再到二戰后興起的發展經濟學各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
但是,如果把“農村理論”,包括過渡經濟學、國際經濟大循環理論、股份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內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濟理論創新,與全球經濟理論創新群星相比的話,如果說中國的經濟理論創新同樣明亮,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如后者耀眼,這是肯定的。
當然,這樣比較可能并不公平。正如1492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國際貿易由地中海向大西洋轉變,從而觸發英國的興起,到18世紀中葉英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才導致了《國富論》出版一樣。自此以后,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中心,一直是隨著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而轉移;小的經濟流派的創新,也隨著不同國家經濟的崛起而產生。這樣,在伴隨英國革命興起的新興工業國家——德國產生了德國學派,在奧地利產生了奧地利學派。二戰后,隨著世界經濟中心決定性地由倫敦轉到紐約,經濟理論創新的中心也隨之到了美國。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二戰后伴隨著巴西、墨西哥、埃及等發展中國崛起而興起的發展經濟家理論創新。一句話,經濟理論的創新是隨著不同國家經濟實踐的創新而誕生的,經濟實踐創新是理論創新的前提。
篇4
經濟法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此后,我國越來越重視以法律手段調控經濟,發揮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對經濟的作用,經濟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法經歷了從誤解到理解再到被普遍認同的發展過程。
一、我國經濟法的兩個重要發展階段
中國經濟法是在打破計劃經濟體制后所產生的,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和保證,縱觀中國經濟法的歷史,從萌芽到基本建構起自己的體系,經歷了兩個階段:
1.初步發展階段
1978—1992年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始階段,這一時期中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是經濟法產生和初步發展時期。這時的經濟法主要在于移植和借鑒國外的經濟立法,當時頒布了大量的經濟方面的規范,為應對經濟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但由于經濟改革的方向和目標還不十分明確,加上對法制的需求也不強烈,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還不具備經濟法形成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條件,因此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法。
2.逐步走向成熟階段
1992年至今,是我國經濟法勃興和走向成熟的時期。黨的十四大報告正式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以此作為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由于我國多年的計劃傳統過濃,所以要通過經濟法律的形式逐漸削弱經濟中的計劃成分,提升市場因素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而不是向西方發達國家那樣,經濟法的產生是源于市場失靈,更多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市場調節的弊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國家干預經濟活動的需要,國家頒布了大量法律法規,使我國經濟法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也為經濟法體系的初步形成提供了立法實踐基礎。
二、我國經濟法取得的主要成就
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經濟法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涉及各個方面,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1.宏觀調控方面
宏觀調控法是經濟法的重要部分,是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發展的后盾,也是國家運用計劃、稅收、貨幣、產業、價格等手段行使經濟調控職能的法律保證。這方面的法律已經有:《預算法》、《政府采購法》、《稅收征收管理法》、《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中國人民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審計法》、《統計法》、《會計法》、《城市規劃法》、《價格法》等。
2.市場規制方面
市場規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行使管理職能維護市場秩序井然的行為,主要致力于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也是經濟法的一項基本功能。這方面的法律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計量法》、《標準化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反洗錢法》等。
3.企業組織方面
為了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要嚴格規范各市場主體的地位。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核心主體,國家要通過法律制度的設計建立進入和退出的機制,同時也通過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企業的自主權和經營權,規定企業作為社會組織體應承擔的責任。這方面的法律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公司法》、《商業銀行法》、《鄉鎮企業法》、《合伙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中小企業促進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企業破產法》等。
4.資源能源方面
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由于過于追求經濟的增長,而忽視對環境的保護,過度從自然界索取,濫用資源、能源,目前已經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為此,通過經濟立法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尤為重要。這些法律包括:《可再生能源法》、《節約能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煤炭法》,《電力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
三、進一步加強經濟法建設的幾點思考
中國經濟法建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各環節建設。
1.繼續完善立法
完善經濟立法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立足本土資源,借鑒他山之石,盡可能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需要進一步完善如國民經濟穩定增長法、投資法、工資法、國有資產法、循環經濟法、食品安全法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以適應實際經濟活動的需要。
2.改進和加強執法
政府及政府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定的依據、權限和程序履行經濟管理職能;要逐步建立嚴格的經濟管理、經濟執法責任制和經濟管理、經濟執法過程追究制,糾正違法的或者不當的經濟管理、經濟執法行為,以增強經濟管理、經濟執法的規范性、民主性和有效性。
3.積極構建經濟法治系統工程
從社會公共性出發,公共管理視角下的現代經濟法就是由政府推進的市場經濟法治模式。政府推進的市場經濟法治可以而且應當構成系統工程。解決經濟領域的具體法律問題,比如定價、征稅、放貸、罰款、應急、救市等。
參考文獻
[1]程信和.論經濟法的理論基礎[J].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3).
[2]周林彬,李勝蘭.制度變遷與中國經濟法的創新[J].學術研究,2001,(2).
[3]張建偉.轉型、變法與比較法律經濟學———本土化語境中法律經濟學理論思維空間的拓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楊紫烜.經濟法(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南昌理工學院)
作者簡介
廖虹(1976—),女,南昌理工學院。
篇5
――LinkedIn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沈博陽。
“對于中國高鐵建設,已經不能停留在高鐵發展拉動經濟的視角上,應該站在中國正進入高鐵社會的高度上看高鐵戰略格局。高鐵正在改變中國,包括春運、產業、生活、物流等等,需要從高鐵對中國經濟社會文明帶來變化的層面,進一步加強和提升認識,這點更重要。”
――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崔書文。
“互聯網公司生命力不夠了,傳統企業的春天來了。我覺得今年叫‘互聯網的2.0時代’,之前都叫應該1.0時代。2.0時代到來,傳統企業的機會來了,因為傳統企業能提品,真正的互聯網企業該焦慮了,為什么?他得想辦法說服傳統企業跟他合作,自己再往下走的生命力不夠了。”
――知名教授,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春花。
“格力是家電業黃埔軍校,我絕不到外面挖一個人。挖人不是良性競爭,格力也老是被人挖。”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我們在爭奪高端市場的同時,千萬不能把低端市場丟了。我們現在是‘針尖’戰略,聚焦全力往前攻,我很擔心一點,‘腦袋’鉆進去了,‘屁股’還露在外面。如果低端產品讓別人占據了市場,有可能就培育了潛在的競爭對手,將來高端市場也會受到影響。華為就是從低端聚集了能量,才能進入高端的,別人怎么不能重復走我們的道路呢?”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非。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滔天巨浪,早晚要對所有的行業發出洶涌沖擊。如果今天作為一個創業者,面對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這樣巨頭云集的互聯網行業,我會選擇做‘互聯網+’這樣的領域,致力于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因為這里邊還有很多空間。”
――聯想集團名譽董事長柳傳志。
“中國經濟目前出現的問題,并非在于企業成本過快上升,根本原因是制度成本過高。應通過制度創新,降低制度成本曲線,促進經濟發展。”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
“我在商業上的榜樣是披頭士樂隊。他們四人始終堅持一個傳統,即互相監督不良傾向。他們互相平衡,集體力量總比個人分別取得的成就更大。我在商業上也有類似感悟:領導者與追隨者的區別就在于創新!但企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完成的,而是許多人協作的結果。”
――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實際上互聯網在改造所有的產業,所有的產業要想辦法從一次性的提供服務或者產品,變成體驗互聯網化,產品互聯網化,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互聯網化。”
――奇虎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礻韋。
“平臺化將把大中型企業全部毀掉,剩下的平臺就是會把小微企業,特別是一些個人型的企業聯結在一起。但是這種小微企業并不是不賺錢,只是他的尺寸和大企業比要變得很小,小米跟聯想比,規模也就是1/10,所以它相比聯想來講就是個小微企業。未來做產品會是這樣一種趨勢,是越來越多的產品不會再擁有很多的渠道和很多的銷售,這些東西都會被取代,甚至可能就剩下幾個基礎研發。”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
篇6
什么是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問題
從宏觀經濟角度,總需求包含居民消費、政府消費、投資、出口和進口幾個部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里消費、投資、凈出口三大項目結構中,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比重偏低,投資比重偏高。中國消費率即包括居民消費與政府消費在內的最終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980年代前期約占2/3左右,2007-2011年下降到不足50%。其中居民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980年代前期約占50%左右,近年下降到35%左右;投資率即資本形成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80年代前期的1/3左右,上升到近年來的接近50%。而據聯合國統計,2010年居民消費率和投資率,美國為70.9%和15.2%,德國為57.5%和17.3%,日本為59.1%和20.2%,韓國為52.5%和29.2%,俄羅斯為51.9%和22.8%,巴西為60.6%和19.2%。
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雖然對中國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但中國國民經濟中,外貿依存度過高。2006年中國外貿依存度即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曾高達65.2%。據聯合國統計,2010年外貿依存度,中國為49.9%,美國為29%,德國為88.2%,日本為29.3%,韓國為102%,俄羅斯為51.7%,巴西為23.3%。在大國中,中國外貿依存度遠遠超過美國、日本等國,成了世界上對外需依賴最高的國家之一,導致中國經濟易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行了以經濟上趕超發達國家的改革開放戰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按人均國民總收入衡量,已經跨入上中等收入國家的門檻。這種發展戰略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
追求GDP增長,人均經濟總量成為衡量發展水平的最關鍵指標;強調工業化(即改變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突出資本積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同時積極發揮政府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公共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為了加快發展,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實施了外向型發展戰略;在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幾乎不考慮經濟增長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破壞。
在成就顯著的同時,中國經濟中也出現一些突出問題,即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問題。
中國經濟不平衡主要表現在經濟結構方面:從需求結構方面主要指中國經濟過分依賴投資和出口,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偏低;從供給結構方面主要指產業結構不合理――中國農業基礎地位尚不穩固,工業化尚未完成,傳統產業比重過高,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偏低。
不協調主要指城鄉差距、地區差距過大,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不可持續主要是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資源約束大,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問題突出。
經濟起飛時期,消費下降、投資上升是必然趨勢。日本、韓國的表現特別明顯。巴西、泰國也有這種表現。等到經濟進入發達狀態,消費、投資的關系就會穩定,或者出現消費上升、投資下降的局面。
三個基本事實
1.中國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偏低。研究發現,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明顯低于美國和日本,并且自1978年以來基本呈下降的趨勢,由1985年的50%以上下降到2009年的36.7%,而代表企業所得的資本形成的比重卻呈上升趨勢,到2009年已達到47.5%。美國和日本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趨勢,資本形成的比重不斷下降,到2009年分別下降至11.4%和20.2%。
2.中國居民消費增長慢于GDP的增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穩步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快速增長,但人均消費的增長慢于GDP的增長。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人均 GDP由1980年的463.25元上升到2009年的25575.48元,上升了近54.21倍,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由1980年的480.77元上升到2009年的14841.97元,只上升29.87倍;農村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由1980年的177.34元上升到2009年的4044.66元,只上升了21.81倍,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速度明顯慢于經濟增長。同期的美國,GDP上升了2.79倍,居民消費支出上升了3.26倍。
3.中國居民的平均消費傾向下降。
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關鍵在于提高居民可持續收入
1.居民消費水平與居民可持續收入線性相關;
2.中國居民可持續收入比重偏低;
3.中國勞動者報酬比重偏低。
根據國民經濟核算統計,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代表勞動者所得的勞動者報酬占GDP50%以上,2001年后這個比重不斷下降,到2007年已降至39.7%。而代表政府所得的生產稅凈額和代表企業所得的固定資產折舊及營業盈余占GDP比重則分別由1990年的11.7%和34.9%上升到2007年的14.2%和46.1%。中國勞動者報酬占GDP比重遠遠低于美國和日本。
對策在于改善需求結構
篇7
4月12日,在“惠譽評級中國信用市場論壇”期間,負責評級業務的惠譽評級聯席董事費安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場最為關注中國面臨的下行風險包括“硬著陸”、金融體系崩潰和人民幣大幅貶值,但從評級展望角度而言,惠譽認為這些風險出現的可能性較低。
在此前的3月份,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與標普相繼將中國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同樣作為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則在4月6日的報告中,仍維持對中國信用評級前景“穩定”的判斷。
這些機構的評級結果為何存在偏差?該如何看待? 穆迪、標普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韌性很強、回旋余地廣闊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長引擎和穩定力量。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面臨極其復雜的形勢,我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是主動承擔國際社會責任、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一份力量的切實舉措。即使在全球經濟整體復蘇疲弱乏力的背景下,我國經濟依然實現了較高的增速。2015年,我國GDP增速為6.9%,據有關數據顯示,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
同時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韌性很強、回旋余地非常廣闊。“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了今后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發展新體制、優化現代產業體系等重大舉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持續增長動力。中國經濟隨著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這將為信用評級的長期穩定提供堅實的保證。
此次穆迪、標普將我國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我國推進改革、應對風險的能力。評級公司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實體經濟債務、國有企業改革、金融市場風險等方面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結構性改革取得的進展,評級公司還需要深入了解和全面評估。 中國債務與美歐日等市場債務有本質不同中國需增強在國際評級市場上的話語權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從市場影響看,穆迪、標普下調我國信用評級展望以后,境內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人民幣匯率走勢并未受到展望下調的影響,境外債券收益率、離岸人民幣匯率也未因此出現波動,說明市場投資者并未受其影響,保持了較強的信心和良好的預期。
不能因為某些機構在某個節點得出“短視”的評級結果,就否認向好的經濟發展勢頭。
中國政府的債務與美歐日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債務有本質不同。相對于其他國家將債務用于養老等消費,中國的大多數債務通過投資變為資產。這決定了同樣的負債率,給中國政府帶來的負擔和隱患,遠遠不能與其他負債國家相比。至于地方政府債務,新預算法實施以來,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警機制得到系統加強,“借、用、還”的一系列規范清晰有效,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實現了市場化轉型。因此,中國財政赤字和負債在償付能力以內適度擴大,并不是單純利空,反而是利好,適當花明天的錢解決當前結構性問題,補齊民生短板。
根據較長時間段的數據表現來看,中國經濟隨著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這將為信用評級的長期穩定提供堅實的保證。另外,希望未來幾年,中國本土的專業性評級機構能快速發展,增強在國際評級市場上的話語權。 今年中國經濟有望階段性觸底,開始企穩向好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要堅持市場化取向、注重機制創新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市場專業人士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也會有更為全面和科學的分析判斷,因此評級結果還未對市場上產生特別明顯的影響。對于評級結果,社會的重視程度在降低,認識也趨于理性。我們需要做的是,避免對其產生過度悲觀和恐慌的情緒,應對評級結果進行充分的討論,用中肯的態度,對確實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觀點和建議。
篇8
在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之后,戴維?斯密克的《世界是彎的》就極有可能被認為是跟風、取寵之舉。盡管,斯密克一再聲稱弗里德曼有關全球化的認識是偏頗和膚淺的,“他只是樂觀地描述了全球商品和服務供應鏈的革命,而沒有看到金融市場透明度與信息的缺失”,為此,斯密克想對世界究竟是不是平的進行批駁和修正。然而,當弗里德曼及其全球化的美好愿景已先入為主、深入人心之時,再試圖以顛覆性的姿態去解構、反對,其難度可想而知。況且,在弗里德曼以信息科技革命、貿易自由化和生產外包來闡述經濟全球化的種種益處時,包括生產力的驚人提高、貧困的大規模減少、財富的巨額增加以及國與國之間貧富差距的縮小,斯密克僅以金融領域潛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來否定全球化的積極意義,難免顯得力不從心、綿軟無力。
所以,與其說是沖突、顛覆,但不如說是補充、完善。正如斯密克在書中指出的那樣,全球化在外移了國際經濟的供應線與需求線,實現了參與者多贏的同時,也導致收入分配不均等、能源過度消耗、環境惡化、貿易保護主義勢力的抬頭等重大問題。尤其是伴隨著全球一體化以及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的發展、形成,由財富基金、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等匯聚的巨額資金洪流可以在瞬間突破國界,它將對本已脆弱的全球政治與經濟秩序造成巨大沖擊。就像眼下的金融危機,在斯密克看來它就是最好不過的佐證。斯密克認為,雖然從表面看造成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是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但根本問題還是脆弱的國際金融體系下銀行家的貪婪和信用評級機構的失效導致了災難的發生。而金融市場其實就是這樣的,在斯密克看來,它一直被一種不確定的,不完全的信息困擾著――缺少透明度。對金融市場來說,世界是彎曲的,人們看不到任何地平線,結果,人們的視線被限制住了。這就像被迫要穿越危險的彎彎曲曲的山路,而到處是陡峭的山谷,每攀登一步都會危險重重。
與弗里德曼筆下簡單、樂觀的全球化不同,斯密克傳遞的更多是消極和悲觀的一面。斯密克在書中寫道:“全球化的世界更為復雜,充滿危險,也更為脆弱,你看不到平坦背后的危險隱患,你更無法規避面前的金融風險。”當然,據此認定斯密克是全球化浪潮的反對者顯然有失公允。他不屬于那種非黑即白粗淺劃分下的某一方陣營,他對全球化有著獨立的判斷、敏銳的警覺和客觀的立場。他并不反對弗里德曼所描繪的全球化圖景――交通、通信、互聯網方便快捷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從遠隔萬里變成近在咫尺,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全球化還有其另外一面,正如斯密克提到的,透明度與信息的缺失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復雜,全球金融體系病入膏盲、岌岌可危。不難發現,斯密克精準地捕捉到了全球化的兩面性,并以一種警世危言的方式予以敘述、呈現,它啟迪人們的將是對于全球化最為深刻的反思和發自內心的自省。
篇9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市場化中國經濟改革
新自由主義是20世紀20、30年代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和思潮,是古典經濟自由主義思潮在20世紀新形勢下的回歸,它秉承自由主義原則,以反凱恩斯主義的面目出現和興起。到20世紀70年代末,新自由主義從早期僅停留于理論層面的邊緣性思潮,開始占據美英等國主流經濟學地位。后來,以“華盛頓共識”為標志,新自由主義作為被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的理論和政策主張,開始應用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和國際組織推動的全球化實踐,成為20世紀后期最有影響的理論思潮之一。新自由主義流派眾多,理論來源各有不同。推崇自由市場機制和私人企業制度的優越性,全盤否定社會主義和公有制,以及強調弱化國家的職能是其基本的經濟和政治主張。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自由主義對許多國家的經濟理論和實踐產生了重要影響。如何評析新自由主義,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改革過程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對新自由主義的借鑒與中國經濟改革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漸趨深入,可以看到,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思路設計受到了來自新自由主義的理論和政策影響。誠然,在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進程中,新自由主義能夠提供可資借鑒的理論價值。
首先,新自由主義對完善的市場機制作用的充分肯定具有積極意義。作為有效的資源配置手段,市場確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盡管新自由主義認為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是以私人企業制度為前提的,但撇開對市場機制作用的制度前提的強調,新自由主義對于完善的市場機制作用的充分肯定,在全球化背景下對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中國經濟改革的實踐已經證明,正是市場經濟取代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激發了中國經濟的生機和活力。雖然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目標已經明晰,仍然有許多人對傳統體制抱有幻想。特別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經濟危機之后,世界各國紛紛加大國家干預力度,以應對經濟衰退。中國政府為應對危機,進一步強化了國家和政府在經濟領域的作用,國家干預與市場調節的矛盾再次成為改革關注的焦點,以至于出現了關于“國進民退”和“再國有化”的爭論。事實上,我們不能因為反危機的特殊性,來否定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積極作用甚至改變市場化改革方向。盡管中國經濟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持續發展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中國還遠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積極借鑒新自由主義對市場機制作用的分析,對于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堅定市場化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新自由主義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與市場關系的理論主張具有現實意義。新自由主義認為,國家干預會扭曲正常的市場信息,限制私人經濟活動,不僅帶來經濟效率的損失,也會造成對民主政治的的破壞和對個人權利的侵犯。因此主張國家放松管制,推動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國際化。除早期個別提倡完全不受束縛的“自由放任”之外,多數新自由主義者也強調國家在保證市場和價格最大限度發揮作用方面不可或缺,認為國家的主要功能是維護法律和秩序,保證契約的履行,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
新自由主義的這些思想可以為當前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提供借鑒。新舊體制下的政府作用和功能有著根本差異。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化有賴于政治體制改革,尤其是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厘清政府與市場作用的邊界,可以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明確方向。當前我國經濟改革實踐中往往出現許多政府部門在利益驅動下,以“市場失靈”為借口,不愿意放棄部分行政權力,不愿意按照新體制的要求履行新的職能,使得政府職能行使普遍存在“越位”和“缺位”現象。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如何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宏觀調控體系,尤其是如何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的職能,已經成為現階段深化改革最具挑戰性的課題。
對新自由主義的反思與中國經濟改革
受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無論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甚至引發經濟社會危機。這些問題在中國經濟改革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但對問題本身及其產生的原因,需要我們理性分析。
新自由主義對自由市場機制的盲目推崇,導致了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公。新自由主義主張政府大幅度削減公共開支,取消社會福利體系,導致國家在調節收入分配和緩解貧富差距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大大弱化,一些實行新自由主義的發展中國家不同程度出現了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成績顯著,社會財富不斷積累。近年來,關于財富和收入的合理分配開始成為全社會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但是否能夠因此認定財富分配不公是新自由主義造成的呢?基尼系數是國際上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通行指標。在聯合國有完整的統計數據的100多個國家中,基尼系數最高的10個國家,除了中國外,其他就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另據世界銀行報告,美國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而中國則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這兩組數據令人深思。一方面,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收入分配不公問題相當突出;另一方面,中國財富集中度不亞于新自由主義思想根基最深的美國。而中國的社會制度屬性決定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比這些國家更加關注和致力于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簡單地把收入分配失衡、貧富差距擴大歸因于新自由主義的主張,從根本上說是站不住腳的。當然,中國政府在堅持市場化改革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處理好增長與分配的關系,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和實施多元化的社會調控體系以干預收入分配。
新自由主義要求發展中國家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推行全球化,加強了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新自由主義主張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經濟的非管制化。由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中存在的劣勢,只能聽任發達國家控制和支配世界經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面臨巨大的挑戰。
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與中國堅定的市場化改革和長期堅持對外開放的戰略密切相關。中國減少國家對經濟干預的實踐所取得的一個突出成就是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化改革,逐步擺脫了傳統體制下對國家的依賴,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通過制度變革和布局調整,中國國有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這可以從中國國有企業在全球500強中的數量逐漸增多得到反映。不過,國有企業制度本身存在復雜的委托關系和特殊的政企關系,國有企業競爭優勢主要存在于壟斷行業的事實,仍然考驗著國有經濟與市場經濟能否有機結合的理論命題。由于國家對經濟干預過多仍然是阻礙中國經濟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因素。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選擇合理的經濟調控方式,依然是下一階段深化經濟改革的重要內容。
新自由主義者主張全面私有化,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新自由主義認為私有制是最理想的制度,并推動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的全面私有化進程。全面私有化使財富日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造成了一些國家普通民眾的經濟貧困化和社會地位邊緣化。
不可否認,中國國有企業的復興與民營經濟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所有制改革的推動。盡管國有企業改革確實付出了包括國有資產流失、下崗失業、銀行不良貸款,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社會不公等代價,但私有化并非中國所有制改革的目標。與東歐、俄羅斯等主張私有化的轉軌國家相比,中國經濟改革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改革方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公有制主體地位得到鞏固的同時,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因為持續推動的所有制改革,激發了中國各種所有制經濟(包括國有企業)的活力,提升了中國民營經濟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實踐證明,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同時我們要看到,中國的民營經濟在所有制改革中的潛力并沒有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融投資等方面還受到諸多限制,繼續鼓勵引導民營經濟發展仍是中國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但是,新世紀以來凸顯的一系列社會不公問題,卻與所有制改革沒有必然的聯系,而是改革的思路出現了偏差。只有繼續推動所有制改革,調整改革思路,以公平發展為導向,堅持讓全社會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才能形成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共識和凝聚力,減少改革阻力,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經濟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篇10
不能夠否認,在銀行業中會計管理工作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銀行業進行經濟管理的總要工具。而經濟管理本身就是為提高銀行業經濟效益提供服務的。從這里來看,會計管理對于提高銀行業的經濟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這樣說,會計管理直接關系到銀行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提高。
會計管理工作與經濟效益有著相當緊密的內在聯系,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會計管理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能夠有效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通過會計管理,能有效地對銀行的經濟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通過記錄、分析經濟情況、核算價值以及監督等多種手段對銀行的資金情況進行準確的掌握與反饋。會計管理的主要目標就在于用最低的成本來促經濟管理手段的有效實施,讓銀行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銀行經濟效益的改善反過來也會對會計管理工作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會計管理是作為提高銀行經濟效益的工具與要求而產生與存在的。對于銀行來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管理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并取得了良好的發展。簡單地講,會計管理與經濟效益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加強會計管理,可以讓銀行通過最小的成本來獲取最大的利潤,而經濟效益的改善則能夠反過來對會計管理工作進行促進。
二、會計管理對銀行經濟效益提高的作用
(一)為銀行走向世界提供支持與服務
當前會計審計正在積極的推進準則持續趨同戰略。實現會計審計準則國際趨同,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與中國經濟融入到世界經濟中的必然要求。我國銀行業已經走向海外資本市場,并積極的開展境外投融資活動,這些都需要會計行業提供良好的跟進服務、對資金流向進行引導。為了能夠更好的支持與服務銀行業在國外的發展,當前不僅僅是在會計準則上實現國際趨同,同時還積極的參與到國際會計審計準則的制定中去,積極的推動準則持續趨同戰略,加快雙邊或多邊等效談判,為國內銀行業的海外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
(二)通過會計核算對經濟效益情況進行真實反映
核算是會計的重要基本職能,經濟效益的高低、大小,基本都是通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指標比較出來。例如:對中間消耗節約效益進行反映的中間投入率、增加值率指標;對消耗節約效益進行反映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指標等等。而這些資料則主要是通過會計的記賬、算賬、報賬等核算工作所得到的,銀行可以通過對會計信息資料的利用,對所得所失的差異進行比較,以發現當前經濟效益的實際狀況,并為進一步的提高經濟效益提供準確的分析、預測、決策的一句。
(三)會計核算為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在銀行的經營活動中,會計對財務計劃、財務制度與財經紀律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對經營中所存在的漏洞進行及時的堵塞,以此來保證經濟效益的提高。會計通過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與事后的審計監督,以此來確保經濟效益的改善。會計通過對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與事后的審計監督,能夠發現經營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上所存在的問題,病痛適當的措施來進行改進,以保證銀行財產的完整,促使資金的合理使用,讓銀行能實現例如目標。
(四)通過分析提高經濟效益
會計分析通過對會計核算資料進行利用,對各項經濟指標的具體完成情況來進行分析,目的就是為了對經濟活動與財務收支進行分析,對取得的成績進行肯定,找出存在的差距,挖掘出還沒有激發的潛力。通過會計分析對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數量對比,同時結合銀行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影響指標的具體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改進的意見與措施。通過考核,對銀行已經取得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為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提出合理的目標與措施。
(五)會計決策為提高經濟效益的必要條件
會計決策就是根據一定的財務目標,選擇出最優的方案的過程。會計決策的根本目的據說要求能在一定的時期達到占用的資金最少、成本最低、利潤多,而這些要求都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標志,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會計決策就是對經濟效益進行反映的決策,會計決策通過運用大量的會計信息,進行全面的經濟技術比較,選取那種產生最大、耗費最小的方案,使得銀行的經濟效益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