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6 05:01: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國式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引言
語言的學習始終脫離不了文化的學習,在外語教學中逐步滲透文化教育早已在外語教學界達成共識。然而,很長時間以來,外語教學工作者們都將大量的精力放在對目的語文化的輸入上,而對本國文化的輸出重視程度不夠,文化教學偏離了有效運行的軌道,從而導致了大部分學生語言功底與文化素養不成正比,不能很好地用外語表達我們本民族的文化。中國文化教育缺失現象在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也普遍存在。中國文化知識的嚴重匱乏直接導致了我們的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低下,進而大大降低了法語教學效率,因此,在推進法語教學的同時加強中國文化教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針對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存在的中國文化教育缺失現象進行全方位的探討與剖析: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現狀及成因,在法語教學中加強中國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徑。
一、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現狀
“文化教育”這一概念在外語教學者眼中并不陌生,外語教學不僅是語言教學同時還是文化教學,在語言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文化教學早已在外語教學界達成共識。早在1997年,賈玉新便在他的作品《跨文化交際學》中提出“語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文化教育”〔1〕,隨后,胡文仲也在其1999年出版的《跨文化交際概論》中指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文化的載體,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密不可分”〔2〕。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起,隨著交際外語教學法的不斷推廣,我國外語教學也開始逐步重視“目的語文化”導入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外語教學開始大量引入國外原版教材,課堂上大量介紹國外的文化習俗,這種將語言教學與目的語文化教學有效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學生在學習外語的同時還能夠了解對方的文化,這不僅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也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大多都存在一個通病:由于母語文化教育的長期缺失,直接導致了他們對母語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從而大大削弱了用外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清華大學的張為民等學者曾經針對這一現象做過相關調查,他們召集了一批英語專業本科生及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分別對他們進行了用英語轉述中國文化特色話題的測試,內容囊括了中國獨有的事物、名勝古跡、民俗等,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試者都不能很好地用外語表達我國固有的傳統文化。這一現象在法語學生身上同樣普遍存在,很多學生甚至都不能用法語很好地翻譯諸如“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更別說翻譯中國原汁原味的詩詞歌賦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國高校法語教學確實存在中國文化教育缺失的現象,并且已經開始嚴重影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
談到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不是寥寥幾句便可解釋清楚的,可以說它是多方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總結起來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教師自身中國文化素養亟待提高;其次,教師教學觀念與跨文化交際理念脫軌,長期忽視中國文化教育;最后,學校并未開設中國文化相關課程以及教材中中國元素的缺乏。但究其根本原因,還要歸咎于我國高校法語教學界對文化教育中“文化”的概念理解片面,過度重視目的語文化輸入而忽略本國文化輸出,模糊了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培養跨文化交際人才。 “文化教學”不僅包括法國文化教學還包括本國文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秉承兩者并重的原則,才能夠培養出各方面都合格的高水平法語人才。 “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必須把該文化放在與本民族文化的對比中進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切入包含著對目標語及母語的再認識。”〔3〕美國語言學家Claire Kramsch如是說到。
二、加強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經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文化教育對法語教學成效的作用不容小覷,因此,將法語教學與中國文化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勢在必行,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闡述加強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強中國文化教育是跨文化交際的需要。人類學家、社會語言學家Hymnes將人類在恰當的場合得體地使用語言的能力定義為“交際能力”,而隨著全球化的趨勢愈演愈烈,跨文化交際也成了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題。然而,“跨文化交際是雙方的交流,而不是單方面向一方面學習。”〔4〕任何一門外語的學習的最終目的都在于文化的吸收與傳播,學習者在目的語文化與母語文化間建立一個橋梁,能讓兩國人民順暢地進行文化交流,這才是法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所在,即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逐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跨文化交際意識,從而培養出能夠促進中法友誼高效持久發展的跨文化交際人才。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長期忽視中國文化教育勢必將會大大阻礙這一目的的達成,因此,彌補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的缺失刻不容緩。
第二,中國文化在法語學習中具有正遷移作用。“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會無意識地將母語的語音、詞匯、語法結構、思維方式、文化內涵等移植到外語的學習中去,這個過程就叫做語言遷移。”〔5〕總體來說,語言遷移分為兩種:正遷移與負遷移。很長時間以來,外語教學界都將過多的目光轉向了中國文化對外語學習的負遷移作用,而忽略了它的正遷移作用。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中國文化在外語學習中所起的正遷移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果能夠將中國文化與法語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將大大提升法語教學效率,正如劉潤清所指出的:“學習外語時,完全脫離母語是不可能的。語言之間有些普遍現象,不參考母語,不與母語對比,會造成莫大損失。”〔6〕從邏輯角度上來講,兩門語言相似度越高,正遷移作用也會越大。雖然漢語與法語分屬于不同語系,從表面上看有很多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世界上任何語言在結構上都是相通的,就比如法語中的???Aide-toi, le ciel t`aidera.??與中文里“自助者天助”便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只要將中文及中國文化與法語及法國文化的共性之處好好加以利用,便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加快他們學習法語的速度,從而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三、彌補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缺失的途徑
在國際交流中,我們要實現的是雙邊交流,我們雖然使用的是法語,但代表的是中國文化,而非法國文化,因此在法語教學中加強中國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際的需要,是培養學生辯證的文化意識的需要,使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更加深刻地領悟絢麗多彩的、優秀的中國文化。〔7〕”而要扭轉這一局勢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也不是只靠一方面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要在多方的長期努力下才能夠逐漸消除的。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三方參與者便是教師、學生、教材。筆者認為要彌補我國高校法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缺失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教??的正確引導。作為教學的主力軍,教師能夠提供正確的引導自然是促成局勢扭轉的關鍵。當然,這里所說的“正確的引導”必須建立在以下兩個前提基礎上:首先,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中國文化素養;同時,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使其與跨文化交際需要緊密接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努力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既要使他們了解法國文化,又不能忽略到我們本民族的文化,使他們能夠順暢地用法語將我們的文化輸出出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流。要做到這一點,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多下點功夫,筆者認為主要可以用到以下兩種方法:
1.比較法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去發現兩種文化的異同,逐步引導他們養成從一種文化引申到另一種文化的學習習慣。比如,從詞匯角度上來講,詞匯是構成一門語言最基本的單位,但也是一國文化最基本的載體,同一個詞匯在兩種文化里所代表的內涵可能會大相徑庭,這里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索,從一個詞引申到它在兩種語言中所代表的相似的或不同的文化內涵。以顏色為例,中國人偏愛紅色,自古以來,紅色在中國文化里象征著吉祥、喜慶,同時由于歷史原因的影響,紅色還能夠使我們聯想到革命,“紅心”可以指“對黨的忠誠”,而在法語中 le coeur rouge 也有這一層含義。再舉個例子,在講到動物的詞匯時,比較法便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了,因為在中法兩種文化中某些動物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是截然不同的,如 chien(狗) ,在漢語里“狗”經常會跟很多貶義的成語聯系在一起,如“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而在法國狗與人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在法語中很少能找到諸如此類的表達。再比如,俗語諺語是最能夠體現兩種文化的異同的,漢語里有“滄海一粟”,法語里也有 C`est une goutte d`eau dans la mer. ,但是在中國我們經常會說“茶余飯后”,而法國人則會說 entre le poire et le fromage (在梨與奶酪之間),因為法國人沒有喝茶的習慣,他們一般在下午茶時間都會吃點水果點心之類的食物,這就跟中國很不一樣了。
2.聯想法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能碰到一些課文,里面的內容或背景會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些東西,這個時候教師就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引導學生從一種文化聯想到另一種文化。比如北外馬曉宏編寫的《法語1(修訂本)》第15課談到法國人的飲食習慣,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到中國的飲食,如“四大菜系”以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甚至可以在下節課讓學生分組做演講用法語介紹我們中國人的飲食。再比如《法語3》第二課里面講到了上帝第六天創造了人,這里就可以聯想到我們中國的女媧造人、盤古變人的故事,同樣的也可以組織學生用法語去講述這些故事。通過這種方法,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法國文化的同時還能夠加深對我們母語文化的了解,同時還能夠很好地提高他們用法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
(二)調整教材內容,注重融入中國文化,使目的語文化輸入與母語文化輸出達到平衡。大部分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教材展開的,因此教材在教學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綜觀我國高校法語專業學生現階段所使用的教材,都過度傾斜法國文化的輸入,涉及到中國文化的內容少之又少,這不僅給學生傳達了錯誤的訊息,誤導他們認為學習外語就不需要學習中國文化,而且也讓學生學不到如何用法語表達中國文化,導致他們這方面能力低下。這就提醒我們,要彌補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的缺失,就必須進行教材改革,在教材中注重融入中國文化,增加介紹中國文化的法語文章,使學生在課文中就能學到表示中國特色事物、風俗等的法語詞匯、表達等,從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當然,在現階段教材體系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自行選用一些替代教材,比如可以開設中國文化的相關課程,選用一些介紹中國文化的中文書籍作為教材,在課堂上積極組織學生展開如何用法語將我們自己的文化表達出來的討論,這樣也是可以的。
第三,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王宗炎曾經說過:“對自己的文化、語言和人家的文化、語言該怎么看待,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強國或強大民族傾向于自高自大,認為人家什么東西都不如自己,這是民族中心主義;弱國或弱小民族自卑,認為人家什么東西都比自己好,這是懼外心理。”〔8〕當前的中國已經不需要一味地去迎合他國文化,而更多需要的是盡可能輸出本土文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渴望學習了解我們中國的文化,我們的法語教學應該牢牢抓住這個契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建立文化自信,鼓勵他們將禮義廉恥、仁愛禮讓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出去,在跨文化交際中始終保持自尊、自強。
篇2
關鍵詞: 發展人 教育研究 問題意識
中國的教育現象從原始社會的產生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隨著教育現象的紛繁復雜化,教育系統自身也在不斷自我發展。到當代為止,教育的各種測量及實驗技術的不斷完善使教育科學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行動研究、田野實驗研究等為教育研究方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人類學等不斷細化的教育學交叉學科使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都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教育研究的范疇也隨著教育實踐的變化而變化。表面上我們的教育研究遵循著教育的內外在規律有序展開,現實生活中所反映的教育問題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但實際上我們的問題意識在不斷弱化,問題解決的能力并沒有提高。怎樣提高當代中國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怎樣樹立問題意識,我認為不能只把問題意識停留在思維方式層面,而要追本溯源到人發展過程中的早期,也就是幼兒階段。而問題意識的起點是基于最近發展區的交流對話活動。問題的提出者應該是以一種博愛和善良的態度對待人和環境,以一種公平心、責任心來看待問題。只有在發展人的早期真正訓練人的這種能力,只有在教育中真正關注人,關注和引導人的發展,才能讓人自覺關注所生存的社會,不是“為了自得其樂、爭強好勝、高人一等、追逐名利、爭奪權位或其他任何類似的卑微目的,而應該為了改善生活”,[1]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對問題的思考和對真理的探求。
一、關于思考和問題意識的關系
發問是思考的雛形,一系列發問的過程組成思考的陣營,在對思考的一系列發問的整理上提出對教育研究有意義的問題。問題表面上看是對為什么的思考,實際上它是組成概念的有機體,是對真理探求的必經之路。所以,發問是思考的初級階段,思考是提出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的基礎。但在思考中有兩個要素必須特別提出,首先是思考的催化劑。通常情況下人們不會無緣無故地思考,思考源于好奇,但又建立在一定的現象基礎上,該現象能讓思考主體產生興趣(有時該現象是偶發事件)。如果出現基于最近發展區的對話或者討論,思考的主體就會產生困惑,在興趣與困惑的矛盾指引下提出問題。所以,基于最近發展區的對話或討論是思考的催化劑;其次是思考的條件。思考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同時思考又是對人類社會生活有意義的,是個體無功利性無功利心的對真理的執著追求,盡管思考的主體并不知道該現象能否因為思考而產生出真理。只有在具備這兩個因素的條件下,才有可能產生問題意識。由此可見,思考并不等于問題意識,而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必要條件。
二、淺析思考的主體“人”
思考的主體是人,但這種主體不是對普遍意義下人的考量,而是從教育人類學的視角對人進行理解和認識。巴蒂斯塔·莫迪恩在《哲學人類學》中指出:“對于人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本身。”[2]至今為止,科學家對于人本身的知識似乎也掌握不足。海德格爾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我們的時代這樣,有如此紛繁的復雜的關于人的概念,像我們這樣成功地以如此引人入勝和有效的方式提出關于人的知識。然而,另一個現實也不容忽視,這就是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我們的時代這樣對人是什么的認識如此之少,人呈現的面貌從未像現在這樣具有爭議性。”[3]
雖然如此,教育人類學家還是從其獨特的視角給出了關于人的解釋,之所以選用教育人類學家對于人的解釋,是因為他們以理解和探索“人的生命”為己任。教育人類學家積極繪出的人類圖像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以可能性為前提的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生命;二是不斷生產中的生命;三是具有選擇權和被賦予主動選擇能力的生命;四是具有開放性、未來性的生命;五是處在教育關系中的生命。”[4]在人類高度的可能性可塑性條件下,生產、發展人的生命,同時在時代背景下培育一種“生命自覺”之人。“生命自覺”之人的培養是教育的理想,也許以前的教育也在不知不覺中無意識地塑造這種人,但這樣的群體少之又少。當教育人類學把這種人的培養作為一種追求,就賦予了人以新的內容。“生命自覺”之人內涵十分豐富,“在葉瀾看來,‘生命自覺’是人精神世界可達到的一種高級水平,不僅使人在外部世界溝通和實踐中具有主動性,而且對自我發展具有主動性”,[5]這樣的人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或者環境以至于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他們處理問題之時能將其置于系統當中去考慮,能適時運用各種從教育中所獲得的素質與當時當地的具體環境相結合來做出最佳的判斷。這種人永遠處于螺旋式的成長當中而不知疲倦,他們會對自己的未來做出合理的規劃并根據社會需求來選擇和發展自己。他們的自覺同時又不僅僅是對自己生命的自覺,還包括對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外在環境(外在生境)的轉化。這樣的人對社會對他人和對自己都有強烈的責任感,他們的內心是豐富堅定與頑強的,他們的判斷是敏銳客觀具有穿透力的,他們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地活著,他們永遠追求著個體的獨立性和個性的發展并在團體中尋求合作。思考對于這樣的人而言是經常的事,不僅僅是為自己思考,更是在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驅使下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中對人類社會的思考。思考的主體應該也只能屬于這樣的發展的人,一種“生命自覺”之人。
三、培養具有問題意識的“人”
在我們不遺余力地去培養“生命自覺”的人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我國青年的一些實際狀況。國際人士凱瑞(Carey)和鄭志文的研究指出:“中國青年的目標,從以前對知識的尊重變成了現在的功利主義。主要的表現包括輟學率相當程度的增加,從9.5%上升到50%,以及從事企業活動人數的急劇上漲。”[6]在此,我們不難看出價值教育的失敗。在這樣一種情形下,我們又怎么能要求人去思考問題,不管是教育的還是非教育的問題領域。還有一則實例是眾所周知的,一直以來中國在諾貝爾獎項的缺失足以證明我們培養人進入了一個誤區。我們是在培養人,使其不斷社會化,但對教育中的個體個性化問題永遠關注不夠。創新性人才所需要的品質幾乎很難在中國的學校里面培養出來。很多人才都是共性凸顯而個性不足的,要么就是其個性不能為社會,為別人創造價值。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在哪里?老舍先生曾經有一段關于“根”的描述。大意是說只要一個人的母親還活著,不管多大歲數,都讓人覺得是有“根”的。可母親一旦辭世,人就飄飄然了,找不到深藏的根,汲取不到足夠的養分,更不能茁壯成長。簡單地說,我們在學校教育中對學生的教育不夠,帶給學生過多的不是快樂的體驗。學生發展的根基有兩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特別是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階段。筆者曾經觀察一些小學生,真正喜歡學習,沉醉于知識海洋中的人微乎其微。而且在當代一些農村地區,青少年的輟學率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我們需要深思基礎教育究竟對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二是我國乳兒階段的教育里母親地位的缺失。教育學流行一句名言,教育了女孩就等于教育了一個民族。在培養人的活動別是擔當母親角色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女人擔負的重要責任。特別是對于幼小兒童的教育與引導,母親的作用不容替代。但在現在的家庭中在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女性工作不遜男性,繁重的工作和老板的苛刻使其在教育子女上有意把責任進行轉移。雙職工家庭的教育責任轉移更是厲害。他們把自己的責任推給了年邁的父母,但在美國家庭中這種情況是不容易見到甚至是被祖父母拒絕的。可以說我們要解決中國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就必須從培養人開始,從培養會發問的人開始,而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條件就是讓母親參與到整個教育過程之中。我們只有對其根源問題進行思考,才能尋求解決的方案。
從發問到思考,從思考到問題意識,其根基都離不開人,都離不開對人的培養。培養什么樣的人,當然最好能培養像教育人類學家所說的“生命自覺”之人,可是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我們又陷入了沉思。
我們應該歸還幼兒的童年時光,允許其淘氣、調皮和對什么事情都好奇。對兒童好奇心的呵護和合理解答是我們教育中必須改進的方向。具備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對事物擁有極強的好奇心,并試圖去研究和探索。隨著國外教育思想在中國的不斷傳播,保護兒童好奇心的舉措開始得到重視。但我們在該方面的保護卻略顯笨拙,難以駕馭保護的尺度。國外的小學老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搜集自己感興趣的祖國發展方面的相關資料,而這樣的“放任”卻很難在我們的課堂上得到很好的監督與引導。
教育在母親參與、改善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關注兒童的好奇心等條件的共同影響下,已經沖破了學校的范疇,已然演變成學校與家庭的完美配合。在配合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有意識地去引導兒童內心的善念,引導他們熱愛自然和社會,幫助他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磨煉意志,鍛煉思維,讓他們自然地遵循規律生長。在進入學校后再對其進行學習方法的教育、思維方式的鍛煉、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的條件下,才能稱之為發展的“人”,發展的人才具備思考的能力,才會具有問題意識,才會走向對真理的探索與追求,最終實現“生命的自覺”。
參考文獻:
[1]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吳象嬰,梁赤民,董書慧,王昶,譯.全球通史(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第二次印刷,序言、第11頁.
[2][3]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樹琴,段素革,譯.哲學人類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序言、第1頁.
篇3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國學元素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國學元素的地位可謂至關重要。其教學目的之一正是在于使學生能夠充分地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能夠更好地汲取民族文化財富。盡管現如今我國教育界依然未能就國學這一概念做出統一的界定,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正逐漸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承載形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元素十分關鍵,必須得到廣大教師的充分重視。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經典誦讀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教師應充分鼓勵學生進行國學經典的誦讀,這不僅能夠使學生積淀起深厚的國學修養,也能將語文課程的教學與經典的誦讀充分結合起來,最終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起到助推作用。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人的一生中記憶力提升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個階段中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積累和記憶更多的國學元素。
在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小學生背誦量的要求為160段/篇的優秀古詩文,這一要求就充分考慮到了小學生的年齡、智力特點以及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在誦讀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實現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更要幫助學生更加深入、透徹地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從而能夠對古詩文的意境與形象有著更好的把握。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琴棋書畫
中國文化可謂輝煌燦爛、博大精深,這其中的國學元素包括民俗風情、琴棋書畫等等,這不僅描繪出了一幅充分反映了我國過去風貌的畫卷,也成為了傳承和發展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盡管小學語文無法做到對中華文化進行面面俱到的覆蓋,但其對于學生國家文化意識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我國民族精神創新、傳承與發展的基石。
教師應自小學生入學起就不斷將書法、音樂等元素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使學生真正沉浸在國學文化氛圍中,這對于小學生們文化素養和學習熱情的提升都是極有幫助的。相關學者認為,書法、音樂等國學文化可以使學生在無意識間受到超境界幻覺的激發,從而解放記憶力,在潛移默化間幫助學生對國學元素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提升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與渴望,提升語文素養。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故事熏陶
數千年來,我國流傳著無數古典故事,它們經過一代一代的口口相傳而穿越歷史,進而彰顯出許多屬于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也交給了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智慧與方法。實際上,這也是在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為我們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故事的方式來提升其文化素養和國學水平,并同時增強其創造力、想象力以及交往能力。僅僅通過課前的三五分鐘,教師就能夠給學生講完一個精彩的國學故事,這能夠幫助學生領略到國學故事中的無限魅力,同時也使他們產生對于國學文化的濃厚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從這些故事中收獲的感悟,這能夠為學生日后閱讀習慣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小學生形象思維更強,所以若能在講述經典國學素材的時候借助鮮活、生動的故事,將必然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更加輕松、愉快,誦讀過程中的枯燥之感也必將大大緩解。所以,在日常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運用國學素材中的有趣故事來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
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名勝游歷
除了較為常見的組織學生參觀文物古跡、博物館之外,教師還可專門進行國學主題夏令營的組織,或者鼓勵家長盡可能多地帶學生外出增長見聞。可以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是互為基礎而又互為延伸的關系,作為學生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更富創造力的成長空間,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使孩子得到情操的陶冶和眼界的開闊,并能夠對我國的歷史、文化以及文物古跡等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時這也能夠大大激發孩子們對于祖國壯美河山的熱愛,從而在精神層面上對他們產生更深的影響。
篇4
影視產品作為觀眾精神營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分析其代表作品的價值和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分析熱播的美國電視劇《越獄》為標志的美國文化的擴散,對我國影視劇目的繁榮發展有較大的借鑒作用。
《越獄》是在美國的社會氛圍和文化體制下誕生的,這與中國的電視劇明顯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眾所周知,美劇的流程都是很商業化的。這和人們的社會價值觀是分不開的,在美國,拜金主義觀念深入人心。以《越獄》為例,制片人會先挑選出有市場潛力的故事題材,選擇合適的演員,先拍一集試播,市場反映好,才開始劇本創作,大都采用每周播出一集的方式進行制作,所以觀眾一周之后才能看到一部電視劇的新進展;而在中國,一般都是全部拍攝和后期制作完成之后才搬上熒幕與觀眾見面,如果在制作前期就有能力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宣傳得一般會收到不錯的關注,不過有的劇組沒有這么好的條件,等到播出之后觀眾不買賬,收視率達不到預計效果,可能就會造成相當大的影視產業浪費;不過這樣的制作方式有利于電視劇的一氣呵成,從而達到一種相對完整的效果。
具體到播出體制上,美劇和國產劇也有著很大的不同。美劇的播出體制是和制作流程相吻合的,完全以收視率為前提,如果可以超過某個百分點,廣告商的訂單多,對該劇的投資就會相應提高,電視劇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就會形成良性循環,按照每制作一集播出一集的方式,按部就班地一直持續下去,《越獄》的第一、二季就是這樣制作完成依次與觀眾見面的,從2005年8月第一季開播到2007年4月第二季的結束,歷時近兩年的時間。相反,如果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低于某個百分點,制作方和廣告商就都會減少投資,電視劇的質量得不到保證,那么,就是這部電視劇走向窮途末路的時候了。
而在中國,一部電視劇一旦決定拍攝,就會在殺青之后,一集一集地連續、集中播出,播出時間歷時比較短,所以一般只是電視臺打算播出哪部電視劇的版權費用問題,而很少會見到中途停播的現象。在中國的影視界,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在電視劇中凡是依托名導和大腕的,收視率往往就相對較高,賺個盆滿缽滿不是問題。還有部分電視劇由于一些原因必須播出和禁止播出,這也是中國影視劇播出的一個特點。不在這兩個范圍之內的就只能依照觀眾的認可程度,收視率或高或低了。
篇5
關鍵詞:古代漢語 文化傳承 漢字 文史知識
古代漢語是高校中文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涵蓋的知識相當廣泛,包括文學、歷史、哲學、語言學,還涉及天文、律歷、姓氏名號、禮儀風俗、車馬宮室、職官地理等相關知識,這些內容本身就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在。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典籍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寫成,古代漢語課程的主要講授對象就是文言文,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把中國傳統文化體現出來,以實現古漢語教學的文化傳承功能。現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一、從漢字入手,注重解析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中華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沒有斷流的文化,漢語漢字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其本身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能利用漢字表意性強的特點,結合字形分析,不僅能讓識記古詞匯的過程更容易,同時也能讓學生從中了解中國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因為對學生來說,從漢字入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最直接的途徑。以下略舉幾例。
1.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宮室建筑。
《周易系辭下》(包犧氏之王天下)載:“上古穴居而野,後世}人易之以宮室。”《說文》:“穴,土室也。”字形從“宀”,像房頂,下應為“凵”,組合起來,其實“穴”是一個半穴居的土屋,下“凵”是向下挖掘成口袋狀的洞穴,“宀”是在地面上用草扎制的屋頂。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孔竅皆為穴。”《說文》:“宮,室也。”徐復《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據半坡圓形房屋遺址復原,其房屋乃在圓形基礎上建立圍墻,墻之上部覆以圓錐形屋頂,又于墻中部開門,門與屋頂斜面之氣窗孔呈‘呂’形,此種形制房屋,屋頂似穹廬,墻壁又似環形圍繞,故名為宮。”
通過字形分析可見,最初人們是選擇天然的洞穴居住的,后來發展到半穴居的土屋,后來才有地面式建筑。
《晉靈公不君》載:“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這里有兩個動作“登”“下”“趨登”,教材注釋:“快步走上堂去。”那為什么要有“登堂”和“下堂”之說呢?“堂”,《說文》:“堂,殿也。從土,尚聲。”字形從“土”,意思是堂下有用土夯成的地基,所以“堂”是有屋基的正室,因為地勢較庭為高,所以有階,進入堂就有一個登階的過程,堂后有室,故而成語有“登堂入室”,文選中也就有“登堂”和“下堂”之說。
2.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車戰。
《燭之武退秦師》載:“晉軍函陵,秦軍錟稀!苯灘淖⑹停骸熬,用如動詞,屯兵。”《說文》:“軍,圜圍也。四千人為一軍。從車,從包省。”段玉裁注:“包省當作勹,勹,裹也。,勹車,會意也。”“軍”是個會意字,從“勹”從“車”。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從》:“字從車,從勹,會意。古者,車戰,止則以車自圍。”
古代以車戰為主,以戰車為中心,一輛戰車上有甲士三人,有步卒七十二人,合稱一乘。軍隊駐扎時,用兵車作為掩體,圍繞在軍隊駐扎地的周邊。所以,“軍”可作動詞表示“屯兵”,后引申作名詞。
3.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禮儀。
《晉靈公不君》有“稽首”這種禮節,如何行禮?《說文》:“稽,留止也。從,從尤,旨聲。”“稽”是“停留”的意思。孔廣居《疑疑》:“,木之曲頭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滯人。此三體會意也。”可見,“稽首”這種禮節在行禮時,頭要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時間以示尊敬,應當是一種比較鄭重的禮節。
二、合理補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識的講解,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
古代漢語文字繁難,學生很容易有畏難情緒,常常是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累。若能將生澀的文言文放在豐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加深理解,讓課程妙趣橫生,更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以下略舉幾例。
1.適當補充相關歷史背景的介紹。
《宮之奇諫假道》載:“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復”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有學生追問:“第一次借道是什么時候?”教師就需要補充《左傳?僖公二年》所載:“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于虞,猶外府也。’公曰:‘宮之奇存焉。’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于君,君昵之,雖諫,君將不聽。’乃使荀息假道于虞。”從中,學生既了解了第一次借道的經過,也對虞侯的貪婪以及宮之奇勸諫不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齊桓公伐楚》載:“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齊桓公伐楚,為什么要侵蔡呢?補充《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的有關記述:“蔡女為桓公妻,桓公與之乘舟,夫人蕩舟,桓公大懼,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復召之,因復更嫁之。桓公大怒,將伐蔡。仲父諫曰:‘夫以寢席之戲,不足以伐人之國,功業不可冀也,請無以此為稽也。’桓公不聽。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為菁茅不貢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舉兵為天子伐楚。楚服,因還襲蔡,曰:余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聽從。因遂滅之。此義于名而利于實,故必有為天子誅之名,而有報仇之實。’”通過《韓非子》的記述,我們既了解了文選所記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同時對管仲的深謀遠慮也有了初步的認知。
2.適當補充相關風俗的講解。
《段于鄢》載:“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鄭武公在申地娶女子為妻,為什么要到申地娶妻呢?原因是“同姓不通婚”的風俗。鄭國是西周王朝分封的最后一個諸侯國,鄭國最早的諸侯是鄭桓公,他是周厲王的小兒子,是周宣王的弟弟。所以鄭國以“姬”為姓,這就意味著,鄭國的諸侯不能從周王室以及其它的姬姓諸侯國娶妻。而申國為姜姓國,符合異姓通婚的風俗習慣。
《觸龍說趙太后》載:“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有學生奇怪,為什么要握著腳后跟哭泣呢?據劉向《說苑?修文》的記載,古人親迎時,男方要帶上“屨二兩”即鞋兩雙到女家,出嫁女的母親要在夫家送來的兩雙鞋子中取一雙給女兒穿上,然后整理女兒的發笄和衣裙。在穿鞋、正笄、整衣的同時,母親就要作最后的叮囑,讓女兒善待公婆,對丈夫不要生出二心,千萬“無敢回也”。然后,出嫁女拜辭母親,母親在房門口親自把女兒交給女婿。接著,女兒在堂上拜辭父母,在大門口拜辭諸母,最后隨夫上車。“持其踵為之泣”正是母親“取一兩屨以履女”時一個很自然的動作。因為要親手給女兒穿鞋,自然要“持其踵”,而“為之泣”就是一邊給女兒穿鞋一邊叮囑說:“無敢回也”。
3.適當補充相關禮儀的講解。
古人的見面禮分為揖、拜、稽首等。這些見面禮在文選中經常出現,如不加區別,對理解文選會有較大的影響。揖,又稱揖讓,是最普通的見面禮,行禮的時候,左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并攏,左掌與右掌背交叉或平疊,掌心向內,左右拇指相扣,兩手合抱于胸前,拱手為禮。這種禮節多用于文官。拜,也稱拜禮,古人一般拜兩次,稱為“再拜”,如《齊晉之戰》:“韓厥執縶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這種禮節較揖禮更為恭敬,行禮時,下跪后兩手拱合,低頭至手與心平。稽首則是最為恭敬的見面禮,多用于下級拜見上級,晚輩拜見長輩,臣子拜見君王。行禮時,先拜,然后雙手合抱按地,頭伏在手前邊的地上,頭要在地上停留一段時間以示尊敬,整個動作比較緩慢。《齊晉之戰》所載“執縶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是春秋戰國時期,戰勝國的將領俘虜戰敗國的國君時所施的禮儀,手持絆馬索進前,行再拜稽首之禮,恭敬地進獻美酒。可結合《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所載:“子展執{而見,再拜稽首,承飲而進獻。”子展在俘虜陳侯時以同樣的禮儀對待陳侯。
4.適當補充車馬制度的相關知識。
《齊晉之戰》提及齊軍和晉軍主帥所在的戰車以及車上三人的位置,若不明白他們各自的職責,對下文的理解就會有障礙。所以要補充古代戰車中位置的相關規定:古人坐車,以左為尊,所以戰車也是一樣,一般尊者居左,主射;御者居中,主馭;車右自然在右側,手持長矛或長戟,除了保護尊者,防止敵人靠近戰車以外,還必須在車受到阻礙時,讓車子順利前行,故而車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因為主帥的戰車之上有指揮作戰的戰鼓,所以尊者居中,御者居左,車右仍然在車子的右側。
《齊晉之戰》還有“驂\于木而止”一句,所以要補充說明駢、驂、駟。兩匹馬拉一輛車稱為駢,三匹馬拉一輛車稱為驂,四匹馬拉一輛車為駟。駕車的馬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驂馬和服馬之分,中間負責駕轅的,為服馬,兩邊的馬叫驂馬。
三、轉變觀念,采用多種先進手段和教學方法,完成傳統文化的傳承
教師應當改變教學觀念,古漢語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字、詞、句、語法等知識的講解上,更應當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塑造學生的品格,注重弘揚民族精神。如在講授《論語》《孟子》《禮記》等儒家經典時,要能結合當前的大環境,引導學生理解古代為人處世的準則:《論語?學而》中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養;《論語?微子》中“我行我義”的精神風范;《禮記?教學相長》中通過不斷學習來發現不足,發現困惑,然后不斷進步;《孟子》:中“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這些內容都反映著我國人民的優秀品質,通過教學能夠讓學生體悟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運用多樣化的先進教學手段,如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用圖片、視頻再現古代歷史、詩詞畫面,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準確、生動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識。利用互聯網,通過QQ群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通過提供自學參考書和網站的方式,讓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自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通過古漢語的教學完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9.
[3]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M].長沙:岳麓書社,2002.
[4]徐復,宋文民.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5]張淑琴.談高師古代漢語教學的文化傳承作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篇6
論文摘要:古代漢語是高等院校中文類專業的主干課和基礎課,承擔著培養學生的古代漢語素養和古代典籍解讀能力等教學任務。這門課程沙及到哲學、歷史學、文學、語言學的內容,甚至包括天文、律歷、姓氏名號、職官等文化常識,可謂內涵豐富、外延廣闊。而以上這些內容,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在當前傳統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改革更應該側重于觀照傳統文化的解讀方式,將傳統文化的傳承視作其重要任務之一。
和我國高校的其他課程一樣,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古代漢語的教學改革也刻不容緩。新時期的古代漢語課程改革,我們認為在發揮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時,更應該提倡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傳承、人文素質教育、審美情操培養等多方面的功能,對此,筆者已撰文討論。本文就古代漢語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相關問題試做討論。
一、從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目的談起
我們到的教學材料表明,古代漢語這門課,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時期,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各有不同。據王力先生說,“有的當作歷代文選來教,有的是當作文言語法來教,有的把它講成文字、音韻、訓話,有的把它講成漢語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學者們重新考慮這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以提高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從.此,古漢語的教學改革開始,并大有一發而不可收之,勢。自從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編寫并出版適用于全國高校文科專業的第一套古漢語教材以來,古代漢語課有了較為確定的內容,即采用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三結合的原則,并以這三個方面作為古漢語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從此,古代漢語課程也有了比較明確的教學目的,即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培養這一能力就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國古代的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以上這些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知識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因此,古代漢語課程教學應該觀照傳統文化的傳承,并將其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古代漢語的教學內容本身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
我國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它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其內涵包括睿智的哲學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倫理體系、輝煌的文學藝術、獨特的語言文字形態、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諸方面。古代漢語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的內容就是以上傳統的優秀文化內容的復合體。現行古代漢語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作為參照,學者們或采用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編排原則,如郭錫良等主編的《古代漢語》、朱振家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或主要突出文選和通論兩部分,如易國杰主編的《古代漢語戶。但他們的教材都彰顯了我國燦爛多彩的傳統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為例(以下簡稱王本),僅就文選部分和通論所承載的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加以討論。
王本《古代漢語》在文選部分選取了《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經典的史學作品,還有《詩經》、《離騷》、唐宋古文、唐宋詩詞等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及諸子百家的哲學作品(尤其是正統的儒家作品),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觀念,在古代漢語教材的課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個人修養的,如《論語·學而》,講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說明古人非常重視個人修養,作為古漢語的教學內容,必然使學生通過學習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與學關系的,如《禮記·教學相長》:“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這一觀點到現在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個人對社會責任的,《論語 ·微子》:“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是孔子面對隱者的譏諷嘆息時所說的話,意思是個人對社會是有一定責任的,人不能逃避現實。另外教材所選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優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集中體現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憂,后于人樂的傳統道德觀念。以上這些都是古人優秀的品質,也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可使學生受到熏陶,起到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作用。
通論是現行古漢語教材都非常重視的不可或缺的內容。王本《古代漢語》“通論”涉及到文字學、訓沽學、音韻學的諸多內容,還涉及到文體、修辭等語言學知識,古代的姓氏名號、車馬宮室、職官、樂律、天文歷法等豐富的文化知識。以文字學知識來說,包括“漢字的構造,古今字、異體字、繁體字”等內容,給我們揭示了漢字和漢文化的密切關系。漢字的書體有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對學生來說,從漢字人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最直接的途徑。我國歷史上對漢字較系統的研究,開始于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可以說漢字本身及許慎依據漢字形體結構闡釋字義的過程,都積淀著豐富的古代傳統文化信息。《說文解字》通過說解漢字展示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內容,陸宗達先生將其歸納為四個主要方面,即古代社會生產、古代的科學、古代醫療學、社會制度等,包括范圍很廣闊。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已經不單是簡單地將其作為古漢語知識學習,而是觀照到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識空間擴大了很多。
還有一些關于古代的姓氏名號、服飾、車馬、宮室、天文等方面的內容,給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空間就更大了。比如,我們通過學習“古代的姓氏名號”,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稱字”,所以,稱別人的“字”以示尊重。我們知道了古人還可以有“號”,如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還有謐號,而溢號往往根據此人生前品行業績而定,如陶淵明溢號“靖節先生”,顯然是依據其高潔之行得來的。學了天文律歷,我們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將音樂中的十二律對應歲時的十二月,再讀陶淵明的《自祭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就知道“律中無射”實際指的是9月份,是用樂律名稱表達時序,因為“無射”剛好和“季秋”時節相對。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就是對傳統文化接納、傳承的過程。
三、當前的文化大背景決定了古代漢語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曾一度出現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勢頭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論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于不顧。就拿節日習俗來講,人們迷戀于“圣誕節”、“情人節”,不管是否符合國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樂意“拿來”,使傳統文化備受冷落。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們高興地看到我國傳統文化有了回歸的趨勢。如,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四大發明、中國畫、武術、中國戲曲、皮影戲、古代音樂等等。開場戲《擊擊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現了我國古老而熱情的迎接貴賓的喜慶儀式,表達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蘊。2009年,我國頒布了國家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傳統節日和春節一同作為法定假日,這將有利于弘揚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因為中國每個傳統節日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還有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漢語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留學,“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的建立等,都為我們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為高校的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加人到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行列中,更應該走在弘揚祖國傳統文化隊伍的最前列。從這個方面講,高校古代漢語教師應義不容辭地將古狀漢語課堂作為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主陣地,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四、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對教師是嚴峻的挑戰,不僅要求古漢語教師要有專業獻文化素養,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所說的“專業的文化素養”主要指古漢語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還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面,對我國古代的政治、歷史、天文、教育、哲學、風俗習慣等文化知識都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進行古代漢語教學。“好的教學方法”貝組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方法或者技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對古代漢語的興趣,導他們去探究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加人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創新的隊伍中來。具體來說,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如講到《論語》時,教師應結合現實,引導學生感受古人為人處事的準則、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觀念。
其次,選取好的教學內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崇高道德標準就存在于我們的古漢語教學內容中,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選擇。
篇7
[關鍵詞]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
1981年1月,國務院批轉《關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辦法>的報告》,這標志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以下簡稱“自學考試制度”)正式誕生。自學考試制度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制度創新,具有鮮明中國特色,適合我國國情,一經產生,便顯出強大的生命力。自學考試制度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社會化開放高等教育,成為滿足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然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人們對自學考試制度還存在許多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而且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本身還不成熟、不完善,其今后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試論述之,以求教于方家。
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內涵剖析
國務院《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指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與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對此,本文認為,“自學考試”(又稱為自考)不是專指自學考試系統中的國家考試工作,而是指包括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在內的自學考試的全部活動。如果把自學考試看作是一個實體,圍繞著自學考試活動,包括一定的實施機構、人員和制度,這樣,自學考試教育就和其它的教育組織一樣,是一個社會組織。
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近二十幾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其中不乏自學考試的功勞。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以其獨特的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學子,同時也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1、擴大了高等教育的規模
高等教育相比,自學考試具有開放性、靈活性、經濟性等特點,使那些不能進入高等學校的人們,同樣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自學考試吸引了社會公民廣泛參與,經過25年的發展,自學考試制度己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社會化開放教育。截至到2005年底,自學經過25年的發展,自學考試已經取得長足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累計報名考生4300多萬,畢業生累計達625萬人;自學考試全國開考的專業有600多個,開考課程2000多門,涵蓋了理、工、農、醫、教育、政法、管理、語言等普通高校開設的所有學科;除臺灣、澳門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均己設立了自學考試考點。自學考試如此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此外,自學考試具有較高的權威性,自學者的學習成就由國家統一考試認可,通過自學考試獲得的學歷證書社會認可度高。
2、節約了高等教育經費
高等教育是一項高投入的事業,在大眾化進程中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經費不足一直是制約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自學考試制度以其制度優勢,充分整合了社會資源來發展高等教育事業。自學考試制度調動了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積極性,參與到助學活動中來,同時吸引社會力量辦學,帶動民辦高校的發展。自學考試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支持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展。“十五”期間,國內著名教育經濟學家靳希斌承擔了一個自學考試制度效益分析的課題,課題研究報告指出:“從經濟投入看,對自學考試學生的培養,國家公共教育投資僅占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的5%。以北京為例,一個普通高等院校培養一個學生,國家要投入10000多元,而自考生每人每年只有200多元,還不足5%。按此計算,25年來自學考試培養了625萬多畢業生,已經為國家節省了公共教育投資1000多個億”。
3、促進了高等教育的多樣化
自學考試制度優化了我國高等教育的資源配置,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展,突出表現在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體制、經費來源、教育形式、課程標準等方面的多樣化。如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興起得益于自學考試制度的發展。自學考試制度創立以后,由于自學考試具有權威性,社會聲譽良好,因而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吸引力,帶動一批自學考試輔導班形式的民辦高中后教育培訓機構迅速發展;同時,自學考試的低廉考試費用,也使個人分擔了一定的教育成本。自學考試制度推動了高等教育經費由政府、社會、個人共同投入的格局的形成,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實現經費籌措渠道的多樣化;再次,自學考試制度促進了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樣化。自學考試制度“以考促學”的基本運行機制是自學考試作為一種教育活動的根本特征,確立了自學考試制度是一種新的高等教育形式。“以考促學”這種教育形式充滿了活力,學習者可以參加普通的面授助學班接受助學,也可以通過音像材料接受助學,還可以借助計算機和網絡參加“網上助學”,學習者能夠按照個人情況接受助學輔導,充分滿足了學習者的個性化要求。
三、目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看到自學考試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自學考試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1、以學歷教育為主
高等教育自考創辦的初衷是實施成人學歷教育。1988年國務院頒布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明確指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歷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今天的情況與20世紀80年代有了很大不同,由于高校不斷大規模擴招,招生年齡條件放寬,民辦高校、成人高校增多,人們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大增加,人們有了選擇的空間。與高校實施的學歷教育相比,高教自考沒有什么優勢可言。在全社會都在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化社會的大背景下,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仍局限于實施學歷教育為主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將面臨生源減少、規模萎縮等嚴峻挑戰。
2、“應試”教育傾向嚴重
由于高教自考是以自學為主的一種國家考試教育,國家考試在自考中處于核心地位。基于大規模考試運作因素的考慮,每個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經過精簡,多則13、14門,少則10門,比同專業、同層次的其他教育形式要少6——8門課程。另一方面,由于深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響,高教自考的實踐性課程比較缺乏,實踐環節一直很薄弱,還不能與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步運行,對實踐能力的考核也存在著紙上寫實驗、背實驗的現象。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存在著圍繞考試這一“指揮棒”轉的現象。
3、缺乏制度優勢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學系統所依托的普通高等學校的師資、設施及其它教育資源,將因高等學校規模的迅速擴大、產業化運行機制的逐步形成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而出現短缺或配置上的困難。其他高等教育的制度創新,將進一步突現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的供給滯后,從而影響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的持續穩定發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制度的供給滯后主要表現在:培養目標缺乏特色;適合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教學特點和學生學習過程中認識規律的課程教材體制并未完全建立;有效地為學生提供自學和助學服務的體制,包括與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教材要求配套的相對穩定的技術培訓、教學實踐、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的機構和基地,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規范尚很不健全,造成自學考試有關專業教學實驗、實踐環節較為薄弱;以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這一教育產業的消費者—學員為中心的、周到而便捷的服務體制尚不完善;國家考試的方法單一、手段落后;缺乏對自學考試向薄弱地區廣大農村發展的制度優勢等等。
四、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面臨的挑戰
在發現自學考試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其目前面臨的挑戰。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在連續幾年的擴招的基礎上,招生規模大幅上升;成人高校、電視大學、網絡學院、民辦大學等多種教育形式發展迅速;同時,境外教育機構不斷介入國內教育市場,出國留學持續升溫,等等。新的形勢使自學考試事業在發展中面臨著新的挑戰。
1、生源問題
由于高校擴招,原來20%-35%的自學考試生源不再需要通過自學考試來獲得學歷文憑,另外幾種高等教育形式也與自學考試形成強有力的競爭,眾多的教育渠道形成了生源重新分流的格局。就全國近幾年的情況而言,參加自學考試學歷教育的人數在全國范圍內呈現下降趨勢。例如,2007年自學考試學歷教育的報考人次數比2006年減少了370多萬人次。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參加到自學考試中來是自學考試事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2、生源結構問題
一直以來,自學考試以專科學歷教育為主,隨著新高職的發展,專科層次畢業生大量增加,本科教育需求相對不足,大量的專科層次畢業生參加自學考試來接受繼續本科教育。部分本科生、特別是有些研究生為適應工作需求,也參加到自學考試隊伍中來。據統計,2005年,自學考試考生中具有專科和專科以上學歷的達到55%,江蘇省就有幾千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考生參加自學考試,全國參加自學考試的研究生超過10000名。天津市2006年4月份舉行的自學考試中也有803名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人員報考。生源結構的變化及如何適應這種變化對自學考試事業發展提出了挑戰。
五、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前景中的三個創新
在正確認識到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面臨的挑戰后,讓我們來正確地分析一下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發展前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改變。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要求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中央也提出“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同時,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崗位適應性成為勞動者面臨的新問題。提高勞動者素質,適應轉崗需求,為自學考試事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1、觀念創新是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的基礎
對于自學考試而言,理念創新,就是指自學考試要按照新的環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要求,按照社會的需求和應考者的正當意愿,對考試功能、考試內容、考試過程及方法等基本問題的認識和看法進行及時更新和轉變。
第一、樹立品牌觀念。自學考試要面向學習化社會,樹立品牌,要根據當前市場經濟的需求,有必要把企業經營的戰略思想和方法納入到自學考試的運作管理上,要牢固樹立競爭意識。一是要充分發揮自學考試自身固有的優勢和特色。自學考試的靈活性、多樣性、調整快、效益高、針對性強都是自學考試的固有優勢,也是它的特色。發揚這些優勢和特點,不僅可以加快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滿足不同類型人員的需要,而且還可以解決我國教育發展和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難點問題。當今教育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沒有特色的東西必將被淘汰,在開拓自學考試新領域、發展新專業等時一定要揚長避短。要根據自學考試的特點和優勢,一些學術性很強的和實踐性要求很高的專業,若缺乏必要的教學條件,就不要開設,如臨床醫學專業等。
第二、樹立開放的教育觀念。自學考試要發展成為終身教育的一個最大的教育考試平臺。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隨著市場經濟的加速推進,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就業崗位的頻繁變動,各類繼續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產、工作技能過時成了普遍現象;隨著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推進,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使人們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質量,學習的愿望和需求越來越大。因此自學考試一是要發揚原先門類齊全、多樣和靈活的優勢,大力發展學歷教育,但同時也要充分利用自學考試的開放性,利用國家考試的權威性,大力發展非學歷證書考試,滿足社會和人民的實際需求。
2、技術創新是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的手段
技術是自學考試中的“軟件”。為了適應學習化社會的要求,自學考試的技術創新也是其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具體而言,要加強對社會助學組織的指導、監督和服務,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調動高等學校、行業培訓機構等各類教育組織參與助學的積極性。依托民辦教育機構、職業院校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社會教育資源,建立一批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形成自學考試學習服務聯盟,為考生提供咨詢服務、學習指導和實習訓練基地,提高學習成功率。在符合條件的學習服務中心開展終結性考試和形成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試點。加強教材建設,建設符合自學考試教育規律的現代化、立體化教材體系。注重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搭建覆蓋全國的網絡助學平臺,建立自學考試“虛擬校園”,提供網絡課件、遠程答疑、網絡講座、電子圖書等遠程學習支持,為考生尤其是偏遠地區、農村地區的考生提供學習服務。
3、制度創新是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的保障
制度建設是影響自學考試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新形勢下,自學考試事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制度創新是自學考試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第一、明確自學考試制度的發展目標。目標使事物被理解,制度使事物可操作,目標和制度的意義統一于目標的實現。自學考試制度創新應首先明確制度的發展目標。《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完善自學考試制度,形成社會化、開放式的教育網絡,為適應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開辟更為廣闊的途徑,逐漸完善終身學習體系。”《決定》明確了自學考試制度在構建我國終身學習體系中的作用,是指引新形勢下自學考試事業發展的綱領。自學考試制度的發展目標應由“補償”、“補充”教育向終身教育轉變,面向農村、等教育面向職業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實施結構調整;搭建繼續教育平臺,搭建高“立交橋”,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為公民提供充足的教育機會和優質的教育資源,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二、創設有利于自學考試事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凡是與自學考試制度相關聯的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等都可看作是自學考試的制度環境。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都有與自學考試制度相關的法律條文,在這方面可以說具有了一定的基礎。當下急需的是,需要有一部《終身教育法》或《終身學習法》,還需要有一部經過修訂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條例》。同時,教育行政部門要持“大教育觀”來指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把自學考試制度納入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劃體系,把自學考試制度的建設、發展提上議事日程。此外,教育行政部門要克服傳統的觀念,克服用“正規”、“非正規”的標準來區分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要沖破傳統思想的禁錮,創設有利于自考生發展、有利于自學考試制度發展的環境,這也正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所需求的。
第三、優化自學考試制度的組織結構。對于以社會性、開放性為主要特點,以“以考促學”為基本運行機制的自學考試來說,傳統的教育組織結構方式不能適應事業的特點和發展,必須把社會中與自學考試事業利益相關的主要團體如行政組織、學術組織、服務組織、學習者組織、評估組織等都吸納到統一組織中來。自學考試制度要建立和完善“自學考試專業建設委員會”、“自學考試教材建設委員會”、“自學考試教學督導委員會”、“自學考試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考校工作聯席會”、“自學考試戰略發展咨詢委員會”等,建立考試研究單位,加強自學考試制度研究,保證自學考試科學健康發展。吸納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自學考試活動中來,并處理好相互的關系,樹立共生觀念,消除種種隔閡。充分發揮行政、學術、市場、社會等各自的作用,使分散的力量合成為整體的力量。
總之,對于自學考試所存在的問題,要有效地克服,就必須對自學考試組織的方方面面進行綜合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自學考試具有競爭力的特色,才能為自學考試的發展爭取到更大的空間,使自學考試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楊學為.中國考試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康乃美.自學考試制度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林小珠.自學考試、高等教育大眾化與終身教育[J].中國農業教育,2005(5)
[4]戴家干.改革:促進自學考試可持續發展[N]中國教育報,2006-1-11
篇8
關鍵詞:民族文化;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
在目前的跨國跨語言交流活動中,英語無疑是一種最普遍的通用語言。英語的國際通用性是由原因的,因為這門語言的包容性比較寬泛,其雖源于印歐語系,但卻包容兼蓄了世界上很多民族的語言文化,而且其包容兼蓄呈動態性,隨時隨地地兼蓄,跨地域地兼蓄,僅僅看其所兼蓄的日語和我們的漢語元素就足以觀察到這樣的特點。可以說,在英語中承載著多種語言變體,但無論哪種變體,都是在英語的母語基礎上兼收并蓄的。充分認識到英語的這種包容兼蓄的本質,在于說明在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不應該脫離我們漢民族的文化去教學,而應該結合我們的民族文化去教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際中得體地轉換英漢兩種語言,不會因為不熟悉或不懂得本民族文化而有失中國傳統文化。
1 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文化教育的誤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基于這樣的意義,英語教學也同樣離不開支撐它的文化。但在當今我國高校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雖然也能考慮到導入英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但導入的文化教育卻存在著問題。如在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一般都會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教授語言,星星點點地也會向學生傳授些英美國家的文化知識,但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學生們很難結合所要學習的語言去深刻體會。至于對于我們中國文化,那就結合得更是少之又少了,甚至覺得中國文化不應該是大學英語課堂所要涉及的內容,根本無需"攙和"這樣的內容。許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遇到相關的中國文化知識,甚至有意的避開。
必須注意到,英語目前不僅僅只是英美人的母語,隨著它的變體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門名符其實的國際最通用語言。我國的大學生學習英語,將其作為第二語言,當然要跟得上它千變萬化的特質。當然,英語的這種兼容性對我們漢語也不例外。
信息化社會帶來了地球村的概念與交際的現實,在地球村中任何交流都是雙方面的。英語學得再流暢,又很熟悉西方文化,但卻無法用英文表達中國元素、中國的特色與精華,那么這種交流效果也會縮水。我曾對本科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過用英語表達中國的精神文明及歷史文化的測試,但結果卻差強人意。大多數學生們無法用英語準確地表達中國特色的事物。
2 解決問題的途徑
教育部門的改革。無論哪一種教學都是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大綱和課程要求的,大學外語教學也不例外。這些要求是教育部門所制定的。所以,要想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中國文化首先需要教育部門的改革。改變教學大綱和具體的課程要求。在英語教學大綱中,適當的納入中國文化教學內容。在開設英美文化、英美概況這些課程的同時,開設一些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上學到如何用英語表達相關的中國文化了。
教材的改編。任何知識的傳授都是以教材為基礎的,中國文化的傳播也同樣需要教材的支撐。我國現行的大學英語教材,許多文章都來自于英美原文,強調原汁原味。然而,這樣的素材存在著它固有的缺陷。因為是英美原文,所以它所代表及傳播的都是以西方文化為主。學生所接受的思維理念也是以西方為主的。如果不改變目前的教材現狀,學生就無法在英語課堂上接觸中國社會文化知識。所以,大學英語教材的改編勢在必行。應適當的加入關于中國社會習俗、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或者在遇到關于西方文化內容的知識,可以利用中西對比的方法,對中國文化進行滲透。
現代化設備的應用。目前,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有許多,不再單純的依賴老師和課本。多媒體、網絡、遠程教育系統、自主學習平臺等一系列現代教學設備的涌現,給學生塑造了一個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而以上的平臺也為大學生掌握中國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即使課本中涉及到中國文化的知識,教師也無法全面的講解。而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此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在課上給學生講解一些片段,而把其余的部分傳到網絡課堂上,供學生課后再細細的品讀、理解、吸收。比如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現代散文精選等,這些都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都是大學生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多媒體教學應該被充分利用,學生完全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觀看體現中國元素的視頻。如《美麗中國行》這樣的紀錄片和《花木蘭》此類的電影。在觀看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課堂指導學生:這是通過西方人的視角在看中國。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國的美麗山水、深邃悠遠的人文文化也是值得他們學習及欣賞的。
教師本身文化素養的提高。中國的傳統觀念認為:要想給別人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中國人一直用這樣的理念來要求教師。我們一直在談論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那么前提是教師本身擁有極高的文化素養,才能培養出真正高素質的人才。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師多是80、90后、年輕的一代,他們的成長歷程本是忽視中國文化的,因此不具備扎實的文化基礎。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 教師提問技能創新 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提問和解答的方式將所要學習的內容逐步呈現給學生。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構成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而且能夠作為教師把握學生整體學習情況的重要憑據。因此,這一方式是各科教師都經常使用的方式,語文教學也不例外。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高耗低效”的現象仍然存在,提問過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對教學的作用不高。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有提高教師的教學提問技能,改變傳統的提問方式,才能發展學生創新的思維,構建有效課堂。
一、提問技能創新在教學中的作用
1.有效傳遞信息。任何一節課程都是整體教學的一部分,都有其需要學習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提問,并通過問題的解答過程將所要教授的知識完整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類似的問題舉一反三,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學的時候,這樣提問創新對提高課堂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我在課堂教學中就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提問的案例:在教課文《我的老師》時,我摒棄了傳統瑣碎、低效的串問串答形式,精心創新了兩個課堂提問:記事的記敘文,重點在哪一部分?怎樣才能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呢?(出示投影片)
2.有效反饋信息。教師在提問時,可以根據自身對學生層次的把握有選擇地讓各類學生回答,并對他們回答的狀態進行相應的總結,全方位地把握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情況。比如在《我的老師》課文教學的提問案例中,我要求學生對課文層次進行一定的劃分和內容。學生通過相互的交流溝通認為本課描寫了七件小事,重點是后兩件小事的描寫,并且這些描寫抓住了事物的特點,詳細有序地把事情的經過一步步寫了出來,體現了重點的同時也突出了主要論點“蔡老師愛學生的美好心靈,學生更愛老師”。通過這一方式,教師及時地掌握了學生對于記敘文的理解情況和對于課文的掌握情況,學生概述課文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問技能創新在學習中的作用
1.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是其綜合能力提高的主要作用力。興趣作為學生的導向,能夠反映學生的思維方式,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教師合理地利用課堂提問,讓學生置身課堂學習中,激發求知欲,有意識地參與課本教學,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進而促進知識水平的提高。
2.有效的課堂提問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對于學生來說,其進行學習的主要方式是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通過課本內容對自己的知識漏洞進行補充,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學生在學習時不斷動腦。所以,教師要根據這一情況,對學生無法發現問題的地方進行思考設置,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以解決。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自我提高的意識和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使得語文課堂從“高耗低效”轉變為“低耗高效”。
3.有效的課堂提問能發展、鍛煉學生語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逐步培養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即當教師在進行提問時,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一些進行語言性表述的環境,幫助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促進他們思考問題的有效思路的形成。
4.有效的課堂提問能給予學生正確導向。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進行理解、分析、概括等,有時候抓不住重點,出現偏離目標或者對類似的知識無法準確把握的情況。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出現,教師應該及時運用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明確問題的定位和指向,為他們提供合理的思路和解決方法,并不斷鼓勵他們通過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篇10
關鍵詞:高等教育 教育質量保障 政府責任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辦學主體已經不是為政府一元化的局面而是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政府在保障高等教育質量方面的責任依舊很艱巨,政府怎樣才能行使好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中責任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政府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中責任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1、政府對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管理權限過于集中
在經歷長時期的計劃經濟的時期我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管理也收到了極大的影響,政府不但是高校的直接管理者,還是創辦人同時還擔當者評價人的角色。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運行過程中,政府總是能在各個環節上進行干預,高等教育市場的力量很難進入到高等教育領域。在高等教育質量監控的層面上中央政府掌握著絕對的控制權,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利益主體參與的程度很有限并且很難發揮作用。政府過分的權力集中直接危及高等學校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中的主體地位,使高等學校以及社會中介組織參與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力量大大減弱。首先,政府的權力結構失衡,不能適應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政府在權力結構演化中處于最頂端,決定了權力結構調整的方向、幅度和范圍。”①其次,削弱其他利益主體的參與權,導致效率低下,不利于政府轉變職能,“從現狀看來,雖然除政府一位,高校、社會和市場力量已經逐漸參與到質量保障活動中來,但發揮的力量和力度不夠深入,也缺乏足夠的積極性”②
2、我國政府高等教育質量觀的沖突以及質量標準單一
首先我國政府主導下的高等教育質量觀存在沖突。我國傳統意義上的高等教育質量觀強調以“以合格的人才”作為衡量質量的標準,而所謂的“合格”又是以學術或者分數為基準的,一是強調“質量標準”的單一性。現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質量觀是從全新的視角和多層面的意義上來加以解釋的,只要特點是“質量”和“質量標準”的多樣化。一是強調高等教育“質量”是一個“多面的概念”。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的高等教育從極度的精英化逐漸向大眾化過渡,擴招后的高等教育質量規模得到了擴大,極大的緩解了高等教育供需之間的矛盾,但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仍然是公眾競爭的焦點,但是精英化的質量觀依舊在人們的思想中存在著,寄期望于高成本的高等教育來達到躋身社會精英階層,但實際情況是大眾化階段社會更需要的是應用型,技能型,多樣化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受教育者對高等教育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導致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質量下降產生失望,這些都使高等教育質量成為公眾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精英化的質量觀來衡量大眾化的多元質量,得出的結論是高等教育質量下降這是不可避免的,高等教育質量觀的沖突就不斷顯現。其次,政府參與的質量保障評估標準單一。計劃經濟時代的學術標準是很單一的,但得到了高等學府以及社會的廣泛認同。在計劃經濟的浪潮的推動下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在悄然來到,各種教育產品和種類不斷出現,高等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學生數量和來源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雖然教育部對高校進行各種形式的評估,但各種評估的標準并沒有反應出學校的類型和層次。由于不同類別的高等學校在規模,人才培養目標和任務上有存在差異,評估的標準也應該不盡相同,但是我國現行的評估標準并沒有體現出這些不同之處。這些標準單一的情況主要體現在首先,用同一種評估標準對不同層次的高等學校進行評估。其次,政府主導下質量保障標準帶有很強的行政化成分,忽視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需要。
政府權力的運行缺乏合理有效的法律規范
我國的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發展時間了,但是我國還沒有建立完整和規范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雖然政府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評估暫行規定》作為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專門性的行政法規,但是它是在計劃經濟年代制定的,我國的高等教育又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發展實際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陳舊的行政法規所規定的質量評估的形式、參與主體以及相關機構的設置等規定跟我國現在的教育現實不太適合,對完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和教育質量的提高都缺乏相應的法律效力。
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中的政府責任改進及其對策
1、重新構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權力
通過立法明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權力和責任。為了改變此現狀,國家應當加強立法,使《高等教育法》等高等教育法律法規的條文具體化,使上位法律中的授權性規范有相應的下位法規相銜接,避免出現法律流動,便于高等教育法律法規的有效實行。同時,要盡快對教育行為的設定權、實施權以及程序等都做具體明確的規定,理順高等學校內部法律關系,明確高校行政法人的性質,進一步加強對教育行政執法行為的規范”④
2、建立多樣化的高等教育質量觀和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質量標準
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工作中,建立多元化的質量標準。以學術標準作為衡量各級各類高等學校辦學質量的主要標準的做法明顯跟現在的高等教育發展的實踐不相適應,不僅有悖于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也于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要求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是各高校的辦學起點不盡相同,學科特色也不同,所獲得的政府支持和社會資金的支持也是不一樣的,高等教育層次種類多樣,不同的高校的辦學特色和定位也都不同。因此,用同一的標準進行評估就顯得不科學和不合理。政府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工作中制定評估質量標準的時,可以按照不同類型的高等學校、分層次的制定評估的標準,使各類評估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及其透明性,建立一個多元化的教育評估標準和評估體系。
3、加快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規范質量保障活動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活動的進行。首先,政府要對我國制定的與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相關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師法》進行修訂和調整,增加質量保障的內容。應該加快《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法》的建立,明確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戰略目標、方針、政策和應對措施;確定國家、社會和學校一體化的質量保障主體;明確評估機構機制的組織、程序、時間、方法和標準;建立教育評估機構合人員的資格認證制度。其次,政府應該對高等教育評估方面進行立法保障。
只有在制度上,法律上還有觀念上加以轉變和改革,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才能夠健康運行,才能在根本上保障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涂端午.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變遷中的權力結構演化[J].現代大學教育,2006(1)
[2]官明懸.加入WTO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3(6)
[3]陳學飛,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精英論集[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1-19
[4]李廣海,馮景波.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中兩級政府權力配置重構――基于現代大學制度的視角[J].遼寧教育研究,2008(8)
①涂端午.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變遷中的權力結構演化[J].現代大學教育,2006(1)
②官明懸.加入WTO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