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23:12: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論文

篇1

關鍵詞 和平崛起 國民 海洋意識 海權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本質的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逐漸提升,現在已經穩居世界前列,在國際經濟和政治舞臺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正走在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作為唯一一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大國,中國的發展引起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注意和警惕,他們精心炮制了“中國”,宣揚中國的崛起會給周邊國家和全世界帶來威脅的觀點,中國的國際環境一度很被動。為了應對這種現實,為國內經濟發展、社會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中國提出了“和平崛起”的觀點并上升為國家戰略。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支柱。想成為強國,必須首先成為“海洋強國”。中國想實現“和平崛起”的國家戰略目標,對海洋的掌控至關重要。而中國是傳統的大陸文化國家,幾千年來國家和國民的海洋意識都不是很強。想要實現“和平崛起”戰略,我們必須要先成為海洋強國。想成為海洋強國首先要發展國民的海洋意識。這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認識培養國民海洋意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在“和平崛起”的國家戰略下發展國民的海洋意識已成為我們強國之路的第一步。

1海洋意識與海洋文化

文化沒有清晰的概念。但是不論文化的定義如何,其核心是價值觀念。而海洋意識,實質上也是在海洋文化層面上討論關于海洋的價值觀,即對海洋及其價值的認識和追求這種價值的行為方式。筆者認為,海洋文化和大陸文化的最基本差異在于大陸文化更多是一種農牧文化,而海洋文化更多是商業文化。兩種文化對民族特性、社會結構、經濟基礎、政治制度乃至意識形態都有不同的影響。相對于大陸意識,海洋意識具有以下特點:

1.1重商意識

即重視物品在流通和交換過程中帶來的利益的理念。盡管產品交換伴隨著人類文明史,但商業作為一個重要社會行業,則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產生。在古代大陸型社會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始終占據絕對優勢,商業活動局限在狹小的范圍,也因此扼制了商業意識的發展。中國傳統社會長期存在的“農為本商為末”觀念即是此例。但在古代的地中海地區,地形的分割和當地物產的不足使海外貿易很早就成為社會的主業之一。

1.2冒險和進取精神

在工業革命以前,人類從事的海上謀生活動遠較陸居者艱險。尤其是遠洋航海販運,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又因遠洋販運所帶來的巨額利潤,更誘使航海者不懼途中和異域的未知風險,不斷開拓航路和市場。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強烈,非陸居者所能比擬。

1.3開放性和多元性

海外通商和海外謀生是海洋型社會存在的基礎,社會對人流和物流的開放是其存在的基本條件。海洋意識既崇尚不斷從異域和異質文化中汲取物質和精神營養,也激勵人們的海外遷徙活動和較少限制外來的物質和精神文化,視商品和人口的流動為常態,與“安土重遷”和“閉關鎖國”的大陸型社會意識有較大的差異。

2海洋戰略與“和平崛起”戰略的關系

縱觀幾千年的中國的社會發展歷史,大陸經濟一直是中國國民經濟主要的組成部分,而中國的文化也主要以農耕文化為代表。無論是統治者還是普通國民,大多認為只需要土地就可以養活老百姓、維護好統治。可以說數千年來,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一直實行的是以大陸經濟為主要國民經濟組成部分的“大陸戰略”。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也一直是世界上國民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但是,我們要承認的是,這種對陸地的重視、對海洋的忽視,不僅是中國歷史上興盛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代中國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對海洋、對海洋力量的不重視,中國逐漸落后,從世界大國被淘汰。而近代的世界強國,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他們的崛起都是依靠海洋。海洋給他們帶來豐富的資源,他們利用海洋的資源發展自己,然后利用自己的海洋優勢地位侵略其他國家,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自己更大的發展。中國不會采取侵略別人的手段來發展自己,但是在21世紀的現實條件下,中國想要實現“和平崛起”的國家戰略,實現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從“大陸戰略”轉向“海洋戰略”已經成為必由之路。

從“大陸戰略”向“海洋戰略”轉變,發展海洋經濟,成為海洋強國,是中國實現“和平崛起”的必要的戰略轉型,這是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需要,也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有深刻的內在必要性。

2.1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促使中國實行“海洋戰略”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有了飛躍式的發展,對外貿易持續增長。世界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和貿易交流肯定會越來越頻繁。而在所有的對外貿易中,海洋貿易的比重最大,其比例遠遠高于航空貿易和陸地貿易。海洋貿易占主要地位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地球海洋面積要遠大于陸地面積,這導致海洋貿易的比重要遠大于陸地貿易;第二是海洋運輸的成本要比航空貿易的成本小很多,這造成海洋貿易的比重要遠高于航空貿易。海洋貿易對于對外貿易的重要性,以及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要求中國必須走向海洋。

2.2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促使中國實行“海洋戰略”

中國現在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能源需求國。能源問題早就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能源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能源安全問題。能源安全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能源的安全運輸;另一個是能源的儲備。能源的進口也屬于對外貿易的一個部分,能源進口的運輸的主要方式就是海運。另外一個是能源的儲備,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世界上大部分陸地的資源都開采殆盡,想要發展,我們必須依靠海洋,從海洋中獲取資源,從海洋中獲得發展。因而發展“海洋戰略”,成為海洋強國是解決能源問題,特別是能源安全問題的必要條件。

2.3復雜的國際安全形勢促使中國實行“海洋戰略”

現在中國國民的海洋意識非常薄弱。中國人大多都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有多大的海洋國土。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等國際法律和文件,中國擁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和幾千公里漫長的海岸線,中國還擁有太平洋底7.5萬平方公里區域的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采權。海洋也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作為唯一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國的發展和強大引起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強烈警惕和反應,他們不僅炮制了“中國”,還從各個方面給中國掣肘,幻想延緩中國的發展和強大。中國的國際安全形勢,特別是海洋國土的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必須要承認的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的綜合國力特別是海洋實力還不夠強大。復雜的國際安全形勢,促使中國必須轉向“海洋戰略”,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成為海洋強國。

3發展海洋文化,提高國民海洋意識

上面我們已經證明:實行“海洋戰略”,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成為海洋強國,是中國發展的內在必要要求決定的,也是中國實現“和平崛起”戰略的重要條件和必由之路。而想順利成為海洋強國,讓中國的老百姓認識和重視海洋,讓老百姓認識到海洋是中國國土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到海洋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發展海洋文化、提高國民海洋意識是實現上述的重要保證。現在中國老百姓的國民海洋意識是很差的。幾千的陸地經濟和農耕文化造成了這樣的現狀,想要提升國民的海洋意識,我們必須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層次的進行教育和普及。

3.1正確戰略規劃,加強政府導向,培育國民的海洋意識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想要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中國就必須要走向海洋,實行“海洋戰略”,從基礎做起,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海洋強國。國家已經提出要通過健全與海洋相關的法律、制定和完善具體的國家海洋戰略、積極發展和強大自己的海洋軍事和經濟力量、對國家所屬的海洋事務進行有效的管理來實現海洋強國的夢想。培育國民海洋意識是實現海洋強國夢的基礎工作。

做好培養國民海洋意識的培育工作,首先要從國家層面上做好詳細的戰略規劃,各級地方政府也要做好政策導向。國家在某些事務上的立場、政策、觀點和行為,會對該國國民在該事務上的意識和看法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中國政府在海洋事務上的戰略、各級政府在海洋意識教育上的政策導向也會對國民海洋意識的培養有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說,政府特性決定了民族海洋意識形成及發展趨勢,政府的政策導向將引領民族海洋意識的發展,政府對海洋事業的關注和投入將成為國民海洋意識不斷增強的加速器和動力源。我們首先從國家層面做好培育國民海洋意識的整體戰略規劃,為培育工作搭好平臺的結果;而各級政府應該有意識的加強政策導向,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宣傳和教育來培養和提升普通老百姓的海洋意識。尤其是沿海地區,本來祖輩們對海洋的探索積累了很多經驗,但是我們缺乏荷蘭那種把自己的海洋意識,通過免費的體驗教育(每天都有自愿者在船甲板上給孩子介紹20世紀,船員們的生活,在體驗中了解歷史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海洋)來一代代的傳承。

3.2加強海洋高等教育,建立海洋事務綜合人才的培養機制

海洋事務設計各個領域經濟、軍事、外交等等,因而需要的是大批的海洋綜合人才。我們要建設成為海洋強國,培育普通國民的海洋意識是基礎,可以認為是打地基,而培養海洋綜合人才則是該地面上的建筑。沒有建筑,只有地基是無法讓人居住的。同樣的道理,沒有大批的海洋綜合人才處理國家的海洋事務,國民的海洋意識培育的再好也沒有用。

中國的海洋領土有300多萬平方公里,還有7.5萬平方公里的海底勘探權和開采權,加上幾千公里海岸線,因此我們需要大批的海洋事務綜合人才來管理和處理海洋事務。所以,為了能有個安全舒適的家居住,除了打好地基之外,我們還要花大力氣蓋好地面建筑。我們要加強海洋的高等教育,國家應該加大對海洋類高校和海洋類學科建設的支持與引導,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海洋綜合人才培養的搖籃。同時,有了這些人才培育的基地,這種效應可以從上到下的傳遞,成為增長國民海洋意識的種子。

3.3展開多種形式的海洋知識滲透,讓國民的生活充滿海洋的氣息

培養國民海洋意識,我們需要創造其形成與發展相適應的“海洋氛圍”,展開多種形式的海洋知識滲透。主流媒體海洋理論的傳播、對國家海洋戰略的闡釋;政府海洋制度的建設與海洋政策的實施、國內國際海事活動的組織與引導;民間海洋研究機構普遍設立與研究活動的廣泛展開;多樣化普及海洋知識的書刊的推廣、豐富多彩海洋廣告文化的培植;航海競賽、海洋旅游、海洋探險等情景參與活動的推廣等等,必將讓國民的生活充滿海的氣息,在生活中養成海洋意識,在海洋意識中積極生活。

4.結語

“和平崛起”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是中國實現民族崛起和國家復興的必由之路。而成為海洋強國,發展海洋經濟是實現“和平崛起”國家戰略的必由之路。要成為海洋強國,我們必須要從基礎做起,積極培育國民的海洋意識,培養海洋綜合人才。我們堅信,中國的崛起就在前方!

參考文獻:

[1]葉世明.文化自覺與中國現實海洋文化價值取向的思索[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18.

[2]馮梁.論21世紀中華民族海洋意識的深刻內涵與地位作用[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09(1): 74.

[3]孫志輝.提高海洋意識繁榮海洋文化[J].求是, 2008(5):54.

[4]段桂霞.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海洋意識教育[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 2005.

[5]張德華,馮梁,顏家坤.中華民族海洋意識影響因素探析[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09(3):85.

[6]顧興斌,張楊.論中國的海洋意識與和平崛起[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2):16.

[7]葉云飛.試論海洋類高校學生海洋文化素養的培育[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4):97

[8]劉新華.海權優先:當代中國的地緣戰略選擇[J].社會科學,2008(07):56.

[9]胡啟生.海洋秩序與民族國家:海洋政治地理視角中的民族國家構建分析[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1):85-102.

[10]殷克東,衛夢星,孟昭蘇.世界主要海洋強國的發展戰略與演變[J].經濟師,2009(04)8.

篇2

【關鍵詞】軍事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

高校軍事課教學是我國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搞好當代大學生的軍事課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軍事國防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存在著對知識的傳承和發展的問題。普通高校的軍事國防教育由于他的教育對象特殊性,決定了他的教育理論要有時代性和前瞻性。時代性和前瞻性是以創新為前提,這就需要改變思維方式,促進我國普通高校軍事國防教育的教學與科研健康發展。

一、目前高校軍事國防理論課程教學現狀

1.教學專業界限模糊。思想認識不到位,導致高校對軍事課程的意義缺乏足夠認識,實際支持的力度就不可能到位,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管理體制理不順,沒有軍事教研室,與學工辦、武裝部雜糅,學科邊緣化嚴重。

2.教學模式單一。嚴格按照教育部規定開展課程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等方式,完成36學時的授課要求。一般以班級為單位,根據軍事理論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大部分高校沒有延伸軍事知識體系,照本宣科,學生接受度不高,基本專題講座有的內容陳舊,不能反映當下國防形勢,有的過于前沿,沒有相關知識的銜接。 教學方式說教嚴重,學生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夠,效果短暫。

3.教學軟硬件良莠不齊。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軍事理論課教師都由專兼職人員構成,由武裝部和學工部承擔大部分教學,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參差不齊,只能基本勝任教學工作,教學質量和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 由于經費緊張和認識不到位,各校在軍事課教學設施建設上教學硬件不配套,功能滯后,數量不足,沒有必備的模型、器材、掛圖,影響了教學效果。

4.教學效果不深刻。到目前為止,全部高校在新生入學后對其實施軍訓,而內容就是隊列練習、歌詠比賽、內務評比、投彈、打靶、閱兵等初高中已經完成的項目。高校學生應該掌握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國防意識、集體觀念和道德素質教育等內涵并沒有在整個軍訓過程中并沒有占據突出的位置。

5.新媒體下網絡課程運用性欠佳。目前多數高校都在大力建設網絡平臺課與國防教育網站,例如軍事高技術概述、當前我國海洋安全形勢、國際戰略格局與周邊安全環境、信息化戰爭等內容,但沒有形成專業的、完整的、系統的網絡課系統,軍事理論網絡課建設步伐有待加強。

二、如何創新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方法

1.改革教學手段, 強化大學生國防教育。結合學生特點,積極探索新的教學形式,將傳統的教育模式和現代化的教育模式相結合,以活動的方式展開國防教育更具有效果,另外開展媒體教學手段,用先進的教具來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

(1)開展國防教育“第二課堂”版塊,將國防教育跳出新生軍訓的固定模式,將之定期在各個年級以適合的方式展開,使國防教育具有延續性。具體可以以下四種方式進行:

①每年固定十月為國防教育宣傳月。各個學院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軍事知識圖文展板、軍事題材影片展播等。

②根據時事政治的契機,可以舉辦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演講征文活動。

③成立軍事類學生社團,配備專業指導老師,定期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沙龍。匯集高校軍事愛好者們在自由探討的氛圍中,關心國事、關注國運、關切歷史;指導老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將時事熱點焦點事件順著正軌向大學生布道。

④加強與駐地軍分區部隊聯系,開展“ 軍營日”活動。

(2)采取全媒體教學的手段。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特別是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信息終端普及的背景下,微信息時代的到來,微信、微博、APP平臺等高性能的信息傳播方式,刷新了高校學生群體信息接收、傳播信息的記錄。高校的軍事教育教師必須具備敏銳的信息感知、收集、整理和傳播能力及手段,全方位開展國防教育教學。

①運用網路虛擬的先進手段讓課堂教學更加直觀鮮活。教師可采取三維動畫、虛擬現實和現實感知等網絡軟件對知識體系進行渲染,在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知識廣度,讓學生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軍事理論學習的樂趣。

②可以將優秀的軍事理論教學視頻進行慕課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課堂設置上講究圖文并茂,古今穿插,運用課后討論等形式進行師生、生生互動,極大調動國防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③建立國防教育微信平臺,對國家國防信息進行篩選,讓大學生能及時獲知國際國防安全動態,對國際形勢有一定掌控,建立必備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搖籃。

2.完善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教師骨干力量。

目前軍事課程任課教師隊伍的層次不齊直接影響了國防教育整體教學能力和整體教學水平,建設一支專業性強的軍事教師隊伍是做好軍事課教學工作的關鍵。一支政治覺悟高、專業知識精、業務能力強、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的高素質軍事教師隊伍,是我們一直需要的軍事理論教育的夢之隊。

(1)設立國防教育教研室,加強學科建設。 積極選拔專業國防教育教師,并鼓勵他們參加國家級、省級軍事理論課論文、講課比賽;組織軍事教師參加專業軍事培訓,不斷創造機會提升其知識結構識層次、豐富其理論素養,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擴大對外學術交流,橫向聯合搞科研,逐步形成成熟的高校國防教育基地。

(2)做好軍事檔案室工作,確保軍事教學工作記錄完整。 其一是收集教學資料的完備。將所有可以收集的資料進行匯總,包括教材、教具、各種軍事方面的音像、圖書、報刊資料。其二是往年的軍事教案、國防活動的相關圖文、視頻、新聞稿件等材料的歸檔,方便國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國防教育專業教師的崗位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的更進。軍事教研室專業教師應根據其崗位的特殊性設立相應的職稱評定序列,高校制定各類國防教育活動的經費支持政策,開展校內外學術研究,建設國防教育教師科研平臺,推進崗位評優等激勵政策等方式來穩定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學生軍事訓練工作規定(教體藝(2007)7號),2007.3[Z].

篇3

關鍵詞: 災后重建; 土地利用劃; 反應機制; 探索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key issues of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planning, by means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regulate human activities, so that the harm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human beings and to minimize the loss.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descriptiv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summ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of land use planning,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adaptability,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planning to provide useful exploration and reference. Thus, the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land use plann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eap and enhance the nature, there should be more long-term considera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On the basis of post disaster land use planning,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planning guidance of land use land use.

Key word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land use planning;response mechanism;exploration

1. 前言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災害時有發生,尤其是地震災害更是對人類生存、生活環境造成了巨大影響。如地裂、地面塌陷、地面變形等,都可能致人死傷、破壞建筑物、破壞交通運輸以及毀壞耕地農田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加強災害預防以及災后恢復重建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規劃作為國家宏觀調控土地的一項政策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土地利用規劃也隨之不斷發展和改革,土地利用規劃的制定和執行已成為政府公共決策和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1],其作為國家對土地利用進行引導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加強。

然而目前各地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時,為了地方經濟發展,實現土地價值最大化,往往將建設用地需求列為首要考慮因素,從而忽視了對于土地承載力以及生態安全方面的考慮。隨著近些年來發生的越來越多的地震災害,迫使人們對現行土地利用規劃進行反思,關注點也從單純的建設用地需求轉向了土地利用的安全性問題。土地利用規劃中各類用地布局應堅持尊重自然、堅持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為根本。從生態安全角度出發,規劃的編制與地質災害治理和生態建設相結合,可以有效抵御地震災害,建立和完善管理機制,使損壞及影響降至最低限度。本文就是以地震災后重建為研究背景,重點對災后重建地區土地利用規劃編制中關鍵問題進行研究,以期為今后開展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提供有益探索和參考依據。

2. 關鍵問題研究

地震是一種內動力地質作用,雖然很短暫,且全球具有災害性的地震也僅占到地震次數的千分之一[2],但它所產生的地震波,以及引起的地面破壞,卻對發生災害地區的人們生存及生活帶來極大危害。即使未達到災害程度,也會對地區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地震及次生災害給區域土地可持續利用帶來嚴峻挑戰:大量耕地、建設用地受損,有限的可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更加匱乏,土地供需矛盾加劇;次生災害及隱患頻發,土地利用的環境安全形勢嚴峻,土地利用布局調整的需求迫切;林地、牧草地等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土地破壞嚴重,土地生態功能修復任務艱巨等等。

在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災難后,我國也充分借鑒、汲取了國內外災后重建的經驗和教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的研究,編制了《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土地利用規劃》、《青海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土地利用專項規劃》等,為地震災后重建地區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依據及土地利用方向。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人類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手段來規范和調整人類活動行為,從而使自然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3]。因此,在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中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2.1 資源環境因素識別

作為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的基礎,調查研究及現狀分析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一階段,除了對規劃范圍內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條件、土地利用數據、相關行業資料等進行收集及調查,更重要的是對規劃范圍內土地利用狀況、利用潛力、各項用地需求以及土地供應能力做出確切分析,明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采取的改進措施。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編制,既有一般土地利用規劃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傳統的基礎調查與評價的基礎上,應加強對資源環境因素的識別。首先要充分收集地震后地質災害的具體分布、土地災毀的詳細數據以及規劃區域內土地受損程度等。如:次生災害造成的農用地(耕地)滅失、損毀情況以及耕作層被塌陷、地裂等地|災害破壞,農業基礎設施損毀,區域農業生產條件產生變化情況;建設用地受損規模、類型。因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等次生災害造成城鄉住房倒塌損毀,建設用地功能受損和部分建設用地滅失的情況;土地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地震及次生災害使區域地貌植被發生變化,水土流失加劇,生態功能受損,環境承載力降低等等。

其次根據區域地質環境狀況,對于易發地質災害地區,應著重分析研究其自然地理環境條件,突出資源環境因素識別,并就地震與地質災害進行充分調查、評估,考慮地震斷裂帶、地質災害對土地利用空間布局產生的影響,結合各行業災后重建用地需求等,以便為規劃用途及布局安排提供有力依據。

2.2 土地利用安全性評價

根據地震斷裂帶分布,以資源環境因素和地質災害調查評估為基礎,開展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區和評價。從恢復重建用地安全性角度出發,在區域內劃定地震斷裂危險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地質災害低易發區和其他區域等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區[4],并對其進行評價,有利于引導災區生態功能的恢復和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為布局優化提供依據和保障。

2.2.1地震斷裂危險區

一般距離地震斷裂帶200m以內(500m~1000m的城鎮也視為危險區)。相對高差400m~1000m,地形坡度大于25°,或處于主要行洪通道;建設用地場址或場地內及其周邊存在危險性大、危害程度高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該區域內,應沿地震斷裂帶,嚴格控制工程建設,加強工程建設項目抗震設防,嚴格按照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開展建設項目場地適宜性評價。

2.2.2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地質災害規模以大中型為主,地質環境脆弱,地質災害較密集。該區應以保護生態為主,農業用地應重點作為林地、牧草地,嚴格限制坡耕地和梯田開發擾動巖土體。位于高易發區的城鎮及農村居民點經過治理大多數可以恢復重建,但要遠離地質災害點和斷層,留出一定的緩沖地帶,應在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嚴格控制建設規模;疏散或搬遷密集居民點,線狀工程(公路、鐵路等)應回避或采取隧道穿越,禁止水利設施建設和工業發展,住房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要提高建筑設防標準。

2.2.3地質災害中易發區

地質災害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地質環境脆弱。該區農業用地應以林地、牧草地為主。建設用地應回避主要地質災害點,在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基礎上盡量選擇安全的位置,并嚴格控制人口居住建設規模。線狀工程(公路、鐵路等)、水利設施、住房和基礎設施等均要提高建筑設防標準。

2.2.4地質災害低易發區

地質災害密度相對較小,災害規模以小型為主。如部分地區發生地裂縫、砂土液化(噴砂冒水)等次生災害。該區可以作為城鎮村居民點以及線狀工程的主要選擇位置,農業用地可以視土地質量狀況盡可能作為耕地,適度用于林地、牧草地。

2.2.5其他區域

是指危險區和地質災害易發區之外的區域。一般距離地震斷裂帶500m以上、相對高差小于30m、場址和場地周邊無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地形坡度小于15°的地帶。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如符合建筑工程地質條件要求,都可以安排建設用地。其他區域原則上不需要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

2.3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按照國土開發強度、產業發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鎮建設的適宜程度,綜合評價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可將規劃區域國土空間劃分為適宜重建、適度重建、生態重建三種類型[5]。

適宜重建區:主要指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災害風險較小,可以大規模集聚人口,并全面發展各類產業的區域。功能定位主要是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集聚人口和經濟,建成振興經濟、承載產業和創造就業的區域。

適度重建區:主要指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弱,災害風險較大,適度集聚人口和發展特色產業的區域。功能定位為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建成人口規模適度,生態環境良好,產業特色鮮明的區域。

生態重建區:主要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很低,災害風險很大,生態功能重要,建設用地嚴重缺乏,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維護代價極大,不適宜較大規模集聚人口的區域。功能定位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為主,建成保護自然文化資源和珍稀動植物資源,少量人口分散居住的區域。

2.4 土地適宜性布局

2.4.1總體原則

按照災后重建各類用地需求,優先保障恢復災區人們基本生活條件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對規劃確定的重建項目給予必要保障。以資源環境因素識別為基礎,結合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區以及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優先保障適宜重建區的建設用地規模,控制適度重建設區和生態重建設區的城鎮建設用地,適度壓縮工礦用地和農村居民點用地,恢復并逐步擴大生態用地[6]。根據土地受災程度和重建用地布局調整方案,按照恢復生態、保護資源的要求,積極開展災后重建土地整治,使災毀耕地、臨時用地、廢棄城鎮村和工礦用地得到有效整治,耕地生產條件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全面恢復。

2.4.2主要建設用地布局

臨時用地:根據受災人口、過渡性安置戶數和現有搶險救災臨時用地需求,安排臨時用地。用于恢復重建過程中的搶險救災和居住及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過渡性安置建設。選取交通條件便利、方便受災人群恢復生產和生活的區域,并避開地震活動斷層和可能發生洪災、山體滑坡和崩塌、地面塌陷等災害區域,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并避免對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以及生態脆弱區域造成破壞。

城鎮用地:按照就地恢復重建為主、嚴格控制異地新建、盡量利用原有建設用地的原則,立足恢復,安排新增城鎮用地。對于少數受災特別嚴重、原有城鎮場址不宜再作城鎮發展空間的城鎮整體異地重建,應充分考慮地質環境安全和長遠發展需要,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適宜城鎮建設的用地空間,合理安排重建用地規模;對于受災較重城鎮基于地質災害隱患和環境安全性考慮開展局部用地布局調整和重建;對于部分城鎮原有建設過于狹促,為增加防災避災空間,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城鎮改建和適度擴建;對于一些具有相對區位優勢、資源環境承載力高的城鎮,作為災區城鄉人口和產業布局轉移的承接地,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的城鎮集聚發展建設。

在城鎮用地的具體布局上,異地新建城鎮應新建場址應盡量避開危險區和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確實無法避讓的,具體的生產生活設施建設用地布局應開展地質災害安全性評估,并通過實施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適度降低建筑密度、增加防災避險用地、提高工程設防標準等方式提高城鎮防災抗災能力。

農村居民點用地:布局主要以安全性為前提,根據災后農村人口分布、基礎設施條件、地震及地質災害調查評估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結果,確定就地重建和異地新建規模和布局。在山區重建的農村居民點,應選擇經地質安全性評估確定為相對安全的區域,并通過實施地質災害工程防范措施等,降低災害風險,提高防災抗災能力。在平原區重建的農村居民點要堅持節約集約、保護耕地的原則,按照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完善農村生活生產設施的要求,適度集中建設。

獨立工礦用地:根據獨立工礦企業受災情況、產業政策、生產力布局調整方向和災后受災人口安置的就業需要,按照優化結構、節約集約、恢復為主、兼顧發展的用地原則,安排新增獨立工礦用地。除用于受災工礦企業恢復重建外,主要用于新建一批適合災區資源環境條件、具有比較優勢和較好發展前景的工業項目,增強災區自我重建和發展能力,重點保障產業聚集區用地。

基礎設施用地及其他建設用地:根據城鄉居民點分布和生a力布局,按照恢復和增強保障能力的要求,與經濟發展規劃和城鄉規劃相銜接。規劃期內基礎設施建設以受損設施就地恢復為主,同時考慮改善區域發展環境、提高防災抗災能力的需要,安排新增建設用地。

3. 研究結果

面對地震災害,我國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恢復重建和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也為加大調整城鄉和區域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有效改善區域土地利用配置效率提供了強大支撐。我國“十”也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學合理的構建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但是災后規劃作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組織、編制、實施、管理等系列工作還處于探索發展階段,災后規劃的編制實施主要依靠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行政職能的推動,對于地震災后的快速化、制度化反應機制相對缺乏。

因此,本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方針,應統籌城鄉與區域土地利用,著力解決災后重建中的土地利用重大問題,提高規劃的應急反應能力,并逐步形成預警預防―響應應對―監督保障的完善規劃應急反應機制[7],保障各項恢復重建任務在土地利用上的落實,有效緩解和改善因地震災害對當地人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奠定牢固基礎。

4. 結論及建議

對于地震災害,預防永遠比恢復重建更為重要。地質災害調查評估、災害預測預報,災后重建治理等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從土地利用規劃的角度,加強對相關問題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技術方法上,都還需要不斷探索和積極創新,以提高規劃的適應性。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應更注重跨越性和提升性,應有更長遠的考慮,將災后重建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因此在災后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的基礎上,還應對以下方面進行關注。

4.1 做好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是對規劃中未來開發活動的布局、結構以及資源的配置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并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過程。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環評需特別重視時效,突出重點,解決主要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則需要更具理性和預見性,對土地利用結構、規模和布局等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與風險,進行科學的前瞻性分析[8]。因此災后重建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應重點在深入分析災區資源環境制約因素的基礎上,對規劃方案的環境協調性進行分析,分別對規劃目標、用地規模與結構調整方案、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復墾工程安排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從而對應提出減緩環境負面影響的建議措施。

4.2 強化公眾參與

規劃的實施過程雖然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作用,但同時也離不開公眾的參與。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和要求,充分考慮社會各方面利益和主張,可以全面了解和認識評價對象的環境狀況,揭示出潛在的環境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決策的盲目性、隨意性,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通過強化災后重建規劃中的公眾參與,也可以進一步提高災后重建效率、推動重建工作的順利完成。并且通過公眾參與,發揮公眾的監督職能,可以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為實現災后重建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4.3 建立規劃實施監測及評估機制

災后規劃的編制實施容易受到土地利用協調難度大、災后重建項目投資形勢變化、國家重大政策變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規劃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考慮不周和預測不準的現象[9]。因此,應逐步建立災后重建規劃實施監測和評估機制,在重建過程中對客觀條件、規劃實施情況以及規劃實施的政策變化情況適時進行評估,并及時對規劃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正。以提高規劃的彈性和適應性,從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3] 張素蘭.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研究――反思與探索[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0.

[2] 華南農業大學主編.地質學基礎(第二版)[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4:83―85.

[4] [6] 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土地利用專項規劃[R].北京,2008,4―6,11―17.

[5] 劉永湘,李何超,申京詩.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的思路和方法[C].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9:1471―1480.

[7] 趙泰,田志強,賈克敬.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土地利用規劃應急機制研究[J].國土資源情報,2015,3:51-56.

[8] 劉杰,陳帆,劉園,王慶改.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環評重點內容解析與實證[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9,22(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