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社區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09:23: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型農村社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型農村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會講話

同志們:

一、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的責任性和使命感

××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起實施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百點示范攻堅行動,每年抓好100個新型農村社區示范點,每年相對集中在示范點內建設農村住房10萬戶,連續大抓幾年,逐步將現在的行政村整合建設成為產業聚集發展、人口集中居住、公共服務集約提供的新型農村社區。這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戰略決策,更是造福農民群眾、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真正順應了農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首先,這是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民生的正確選擇。近年來,各級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加大了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農村總體面貌、農民生活質量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以村為單元分散投入、部門各自為戰,不僅成效不夠明顯,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新農村建設,不是村村搞建設,不是就村建村,而是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整合城鄉資源,推進農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平房向樓房轉變、村莊向社區轉變,推動人口向城鎮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耕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加快農村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路徑,就是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從而徹底改善農民居住生活條件,顯著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高水平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其次,這是破解土地制約瓶頸、實現集約節約發展的有效途徑。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就是土地制約、空間受限。一方面土地資源緊缺,耕地紅線又必須守住;另一方面許多空心村、空閑農房宅基地閑置,有的還在進行浪費性建設。解決這一矛盾,最直接、最現實的途徑就是加快空心村舊村改造、合村并點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存量,可以有效解決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建設用地需求,走出一條以地生財興業的新路子。第三,這是增投入、擴內需、保增長的重大機遇。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農村,農村消費的最大投資是住房建設。隨著收入水平和經濟積累的穩步提高,廣大農民對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愿望越來越迫切。國家和省市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市每年建設1萬戶農村住房,就可拉動投資10億元,從而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拉動內需的一個強勁引擎。今年3月份,省政府下發了《關于推進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的意見》。4月初,省委、省政府在青島城陽區召開現場會議,明確提出把加快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作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省里從2009年起將用3年時間,每年新建農房75萬戶,力爭達到100萬戶;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山東省8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每年投資100億元以上,統籌安排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5年時間使山東省農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網絡化、“村內通”延伸,村莊基本實現“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痢潦幸卜謩e在15日、18日召開了全市新型鄉鎮新型農村社區暨農村住房建設現場推進會議、全市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工作會議,要求實施攻堅會戰,全力全速推進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可以說,上級有政策、發展有需要、群眾有期待。這些工作遲早要抓,晚抓不如早抓,搶先一步事半功倍,喪失機遇后悔莫及。大家一定要從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度,從堅持以人為本、踐行為民宗旨的高度,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搶抓機遇、創新政策,加大力度、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再上新臺階。

二、把握政策,掀起新型農村社區會戰攻堅行動的熱潮

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涉及農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格局的調整,涉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是農業農村工作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始終堅持把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民生、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把握好以下四個要點:一要抓緊規劃布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要與城市總體規劃、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鎮村體系規劃、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規劃有機銜接,與農田保護、生態涵養、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空間布局緊密結合,同步規劃,一步到位,合理確定中心村的區位、規模和布局,合理確定合村并點社區的村莊搬遷時序。同時高度重視具有傳統歷史文化價值和產業特色村莊的建設規劃。根據各鄉鎮(街道)提報新型農村社區規劃,經××市審定,確定了我市14個社區列入今年××百點攻堅名單。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把農村社區一個點一個點地規劃好、設計好、建設好,確保今年全市14個社區全部建成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工程、精品工程。昨天,剛剛接到××市委明傳電報,要求各縣市區6月底前必須完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縣域村鎮體系規劃、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規劃及年度計劃、農村居民點用地掛鉤規劃,并將以上四個規劃和農村住房集中建設改造詳細規劃上報××指揮部辦公室,××指揮部將組織規劃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未完成的,取消規劃編制補助,并予以通報批評。因此,建設、土地、民政等部門要集中精力,靠上工作,務必按時完成規劃并及時上報××指揮部。二要嚴格建設標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必須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強化集約節約用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根據××市指揮部要求,新型農村社區新建居住樓房居住人口驗收的最低標準是500戶以上,居住樓房不得低于四層;新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場所建筑面積不得低于1000平方米,文化健身廣場不低于3000平方米,這是××社區建設補助的硬杠杠。要在科學規劃指導下規模開發、配套建設,把節地、節能、環保要求貫穿建設的全過程。社區住宅要向高層發展,盡量少占地。集中居住社區要與社區基礎設施、服務中心配套建設,同步推進,一步到位,搞好道路硬化,實施綠化美化,完善供排水管線,有條件的要配備管道供氣、集中供熱設施,綜合配置科教文衛、治安、社保、生產生活資料超市等便民利民服務設施。三要尊重群眾意愿。農民是新型農村社區的主體。要堅持群眾自愿、循序漸進、統籌兼顧、積極穩妥的原則,不能為了民生惹民怨,確保不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和影響穩定的事件。堅持政府統籌、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積極探索新路子,吸引房地產開發、工程設計、施工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參與,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設格局。要把安置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最好是先安置后拆遷,以降低成本,確保群眾生活不因拆遷受到影響。四要堅持分類指導。各地基礎條件、發展水平不同,必須分類指導、梯次推進,成熟一批建設一批,不搞一刀切。要突出重點、先易后難,從物質基礎較好、基層班子較強的地方入手,凡是具備條件的,優先啟動合村并點建設集中居住大社區,同步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和社區服務中心,一步到位實現農村變社區;暫不具備條件的,要按照合村并點規劃,先啟動中心村建設,同時把面向各村的服務資源整合起來,建設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社區服務中心,為逐步搬遷合并創造條件;暫未列入示范點的村,也要先從基礎工作抓起,搞好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民必需的配套服務。

為推動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工作的開展,××市成立了指揮部,并迅速展開了150天的會戰攻堅行動。從××市各縣市區進展情況看,我市工作相對滯后。下一步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工作集中會戰、資金統籌投入、政策配套運用、效果盡快顯現”的要求,采取超常規舉措,拉開攻堅戰態勢,全面掀起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的熱潮。一是精力要集中投放。從現在起各級各有關部門就要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全力全速的狀態,集中時間精力人力物力,千方百計爭速度往前趕。14個示范點就是14個重點項目。按照項目建設和推進的要求,對每一個示范點要精心策劃組織,明確建設標準和完成時限,實行包保責任制,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推進落實,確保按標準要求和時間節點完成攻堅任務,并形成長效機制持之以恒抓下去。二是資金要集中投入。市財政以及有關鄉鎮、部門要統籌整合新農村建設、新型鄉鎮建設、農村住房建設、土地整理、農村“五化建設”和社區建設所涉及的科教文衛體、農林水、農村公路、勞動保障、民政、司法、警務、信訪、供銷等各方面的專項資金,按照“捆綁使用、各記其功、統一撥付、集中投放”原則,集中用于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示范點建設。各級金融單位要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金融支持“三農”的重點,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保證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資金需要。三是用地要集中保障。創新思路,用足用好國家和省里相關政策,做好統籌利用土地這篇大文章,通過合村并點騰出土地,落實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土地收益用于農民建房貸款抵押擔?;蛑苯友a貼建房,突破建設用地瓶頸,并有效解決社區建設資金問題。在土地利用計劃安排上,對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用地要單獨協調用地指標,優先保障,確保建設有地點、村莊遷得動、樓房建得起、農民上得去。

查看全文

鄉村振興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策略

摘要:河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時,也存在爛尾、空置等比較嚴重的問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城鄉融合,提升農民生活品質。通過制定農民住房和宅基地合理補償標準、完善新型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結合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精準扶貧等多種途徑,化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困境,促進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河南新型農村社區;城鄉融合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關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政策法規,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居住環境不斷改善。為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提高農民生活品質,2005年以后,中央先后提出了新農村建設、農村社區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社區建設中,我國許多地方進行了大規模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實踐。河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始于2008年,在總結新鄉、安陽、平頂山等地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經驗的基礎上,2012年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廣。2012年頒布的《河南省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建設標準》提出,新型農村社區是相對于傳統農村社區而言的一種現代化新型農民聚居點。這種新型聚居點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按照政府規劃布局在農村區域建設;二是農民的居住方式與農村產業發展相協調;三是基礎設施和社會化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實施至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爛尾和空置。據有關部門調查,自2013年以來,河南停建的新型農村社區達到1366個,造成600多億元的巨大經濟損失。如,河南滑縣“錦和新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原計劃投資33.04億元人民幣,建成一個總建筑面積209.7萬平方米的新型農村社區,能容納5.4萬人,使周邊33個村12747戶農民搬遷入住的全省規模最大的省級新型農村社區。雖然“錦和新城”一期順利建成,許多農民搬進了新區,二期46棟10多層高的樓房也已經整齊矗立,但小區卻空空蕩蕩,雜草叢生,無人入住。小區的空地成為附近村民曬糧食的地方,有的村民甚至在小區內放羊。河南許昌、漯河、焦作等地也存在與“錦和新城”二期相似的情況。有的樓房蓋了一半便長期停工,有的主體已經建好卻沒有資金進行后續施工。許昌縣陳曹鄉自2012年開始建設的4個新型農村社區,有三個因資金問題成為了爛尾工程。雖然張村社區31棟4層樓房已全部完工,社區草坪整齊漂亮,路燈、監控探頭也已經裝好,但卻完全空置,沒有一戶農民入住。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如何破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困境,成為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二、鄉村振興戰略下化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困境的重要性

鄉村振興戰略是在報告中提出的重要戰略任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解決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遺留的問題,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有利于農村耕地保護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不僅要求農村第一產業質量的提升和結構的改善,同時也需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是土地供給。按照目前農村居住狀況及住房建設發展趨勢,很難保持現有農村耕地數量。因為隨著農村人口的增多,農民建筑用地占用耕地的現象日益嚴重。目前,在河南農村,子女結婚成家,一般要求提供一棟房屋,且子女結婚之后,一般要分家獨立生活,所以,農村家庭中如果有兩個兒子,肯定需要兩塊宅基地。若村里宅基地已經分配完畢,沒有辦法為第二個兒子在村宅基地里蓋房,就會在自家的責任田里蓋。這種做法雖然違法,但由于村里青年娶媳婦是大事,所以,村干部和其他村民一般都不會進行干預。因此,許多靠近村莊的責任田或打麥場都逐漸變成了農家住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已建新型農村社區的爛尾和空置問題,促使農民向新型農村社區有序搬遷,有利于農村耕地的保護和農業現代化的推進,有利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有利于農民居住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目前,許多村莊缺乏建設規劃,農民在選擇建房地點及房屋建筑風格上隨意性較大,一些村民甚至把房屋建在村莊的道路上,造成“斷頭路”,給村民的出行造成極大的不便。一些農戶建新房不拆舊居,任由老屋破敗荒廢,對村容村貌造成極大的影響。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導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困難。因此,對農村進行合理規劃,引導農民向中心村搬遷,變分散居住為集中居住具有現實合理性。實際上,隨著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許多農民尤其是新生代農民更向往城鎮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目前,在河南農村,許多女青年在結婚時,不僅要求男方購買小汽車,還會提出在縣城或中心鎮有套房子的要求。新型農村社區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既能滿足青年人對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又能節約建房或購房成本,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如,河南省原陽縣的JF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地址選擇在三個村莊之間,交通便利,建筑規格和模式統一。目前,該社區一排排2層小樓整齊漂亮,道路、監控、路燈、下水道等基礎設施完善,周邊村莊許多年輕人希望在該社區購買宅基地建房,宅基地出讓價格已由2010年的每塊地2萬元漲到現在的5萬元。由于住宅用地所剩很少,附近很多村民掏錢也買不到,可以說是一宅難求。(三)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通過村莊合并、農民向新型農村社區搬遷,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可以帶動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實現農村就地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社區工作調查

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是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的重要載體,是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的重要措施。為全面了解全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步伐,縣發改委組織人員進行了專題調研,具體情況是:

一、我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現狀及成效

2008年,我縣搶抓國家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機遇,正式啟動了新型農村社區的規劃工作,將全縣346個行政村科學合理規劃為106個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實施后可新增耕地5萬多畝。在這項浩大的民生工程推進過程中,堅持政府引導、群眾自愿、社會參與、政策扶持、梯次推進的原則,先后啟動建設了鎮前阮二、山頭、博士、東阿鎮新合、孔村鎮駐地、孝直鎮丁屯、展洼等18個新型農村社區,截至2010年底,累計建設住房5788戶、80.4萬平方米,竣工入住789戶、12.6萬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6.6萬平方米,綠化1.13萬平方米。全縣農民新型社區建設呈現出試點先行、統籌發展、穩步推進的良好態勢。

(一)堅持科學規劃,優化社區建設布局。我縣歷來高度重視規劃先行,只有科學合理的規劃才能引領快速發展。我縣在社區建設中,堅持規劃先行,先后編制完成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和縣域鎮村體系規劃,對全縣新型農村社區布點進行了科學安排。按照城鄉一盤棋、城鎮協調發展和各項規劃高度銜接的思路,合理確定社區建設規模,科學規劃空間布局,有效進行了合村并點。同時,本著“高起點、高層次”的原則,組織專家、村民代表對社區詳規集中評審,確保規劃科學合理、符合實際、特色突出、風格多樣。

(二)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成立了由縣長任指揮的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指揮部及由縣農辦、國土、建設、財政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相關工作的組織實施,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一事一議制度,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組織協調。出臺了《關于農民新型社區試點建設協調會議紀要》,進一步細化明確了縣農辦、國土、建設、民政、衛生、教體、水務等部門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各自扶持政策和具體落實目標。各鎮(街道)也抽調人員成立了指揮部,形成了“黨政推動、兩委(村、居)主辦、村民主體、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三)用足用活政策,切實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對列入“土地增減掛鉤”進行新村建設的村莊,除安置地塊外,由縣政府統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統一對外調劑置換,對舊村址土地復墾新增耕地每畝補助10萬元。同時,鼓勵農村居民向鄉鎮駐地、縣城集中,以戶為單位全部遷出本村騰出宅基地的戶,除享受本村貨幣補償政策外,由村集體從扶持資金中給予1萬元的異地安置費。二是整合資金集中投入。本著“資金來源不變、用途不變,整合集中使用”的原則,將上級出臺的涉及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政策,由縣財政整合統籌運作,集中投入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三是規費減免政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除稅收外,原則上一切規費全免。同時,縣政府對鎮(街道)、村(居)修建性詳細規劃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補助。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論文

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初衷

1.改善之前農民群眾不合理的用地模式,實現集約用地。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是我省的基本省情。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可以有效盤活農村閑置、空閑、低效用地,促進農民向社區和中心村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實現用地節約、布局優化和要素集約,為農村和城市建設騰出空間,破解土地資源瓶頸。

2.提升農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施惠于民。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進一步改善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夢想和新期待。近年來,全省建設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農村新型社區,目的就在于改善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提升農民的文明素質。

3.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農村社會治理水平。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同步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將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的居住條件、生活環境和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暴露出的問題

山東省為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實施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這對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前和建成后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思考

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檔案管理工作的特點

(一)涉及面廣,檔案類型豐富從檔案的形成部門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但涉及各級相關行政監管審批部門、鎮鄉、行政村,還涉及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從檔案形成的門類來看,既產生大量的文書檔案,還產生大量的基建、會計、聲像等類型的檔案;從檔案形成的載體看,既有紙質載體的檔案,還有電子檔案、實物檔案等。(二)更加強調時效性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往往采取的是政府和大型企業合作建設的方式,在建設的時間節點上,體現了時間緊、節奏快、環環相扣的特點。具體到檔案管理工作上來說,由于相關檔案材料都是隨著建設過程的推進而產生的,因此同樣體現出較強的時效性。這就要求文件材料的收集歸檔要及時跟進,否則就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遺失。(三)對專業性的要求更高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無論是文書、基建、設備檔案,還是聲像、會計、電子、實物檔案,每一門類檔案都有其特定的形成規律和特點,而且這些規律和特點往往隱藏在一定現象的背后,需要實踐者要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具體來說,這些檔案的收集整理不但需要掌握較強的專業基礎,而且需要檔案管理人員把相關的專業知識與具體的工作實踐相結合。

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重視程度有限,檔案管理力度尚待提升。當前,北京市一些地區的鎮鄉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最緊要的任務去落實,但是他們并沒有將檔案工作列入其中,沒有把通過檔案驗收作為新社區竣工驗收的前提。從行政村的情況看,部分行政村的檔案工作尚未形成正常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行政村領導對檔案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對檔案相關法律法規不了解,檔案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注,檔案管理所需的人、財、物均無法得到很好保障。新社區建設時,由于原行政村拆除,臨時的辦公條件有限,檔案保管的設施設備跟不上,普遍存在檔案管理措施不力,保管條件差的現象。如有的行政村檔案室地方狹小,致使檔案無法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只能分散保管在各辦公室,遺失、廢棄、蟲蛀等風險較大;有的行政村檔案無專人管理,柜子不上鎖,誰都可以隨意查閱和利用檔案;有的行政村檔案資料零散存放,日常工作中檔案資料誰用誰管,中間如果出現人員變動,很容易造成檔案資料遺失。(二)缺乏有效監督,檔案收集不到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的檔案工作與日常的農村檔案工作存在較大差別,無論是產生的文件材料數量,還是檔案的門類都遠超過日常農村檔案工作中產生的文件材料。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指導,這些行政村并沒有根據工作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本單位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導致許多有歸檔價值的文件材料都散落在各部門中,沒有能夠及時地收集歸檔。此外,新社區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明確的任務分工,相關部門對合并村鎮的地物、地貌、重要建筑、文物古跡等原貌,沒有足夠的記錄存檔意識,致使這些重要的信息不能較好地留存下來,造成永久的遺憾。(三)檔案移交不規范新型農村社區建成后,無論是由一個行政村轉化而來的,還是由幾個行政村聯合建成的,原行政村的所有檔案都應該移交給新成立的社區保管,然而目前仍存在檔案移交不按程序辦事,交接時檔案底數不清,該檢查的不檢查,該清理的不清理,該簽字的也不簽字,交接手續不嚴密、監交工作不嚴格等問題。甚至出現相關檔案不移交或不按期移交,移交的檔案不完整等現象,這樣很容易造成移交的檔案既不能真實全面地反映原行政村的基本職能和歷史全貌,又不能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進行全程留痕。

三、做好新型農村社區試點建設過程中檔案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做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鄉鎮作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牽頭單位,從開始就應把檔案工作列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計劃中,與社區建設的各項工作統籌規劃,保障檔案工作與社區建設各項工作同步開展。區檔案局與鄉鎮應指導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各單位、各部門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和標準,使工作制度覆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檔案收集、保管、利用、移交等各個環節,形成制度體系,主要包括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文件歸檔制度、檔案借閱制度、檔案保密制度、檔案保管制度等規章制度。各單位、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認真分析并及時解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加強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各環節業務文件資料及照片、音像、實物和電子文件的收集力度,集中統一保管,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檔案文件完整、準確、系統、有效;要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的檔案管理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切實加強社區檔案保管工作,檔案庫房應確定專人負責管理,檔案管理人員要切實履行管理職責;要根據工作需要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采取各種防范措施,切實做好防高溫、防潮濕、防光、防塵、防有害生物(霉菌、蟲、鼠)、防火、防盜等工作,確保檔案的安全保管。(二)加強監督指導,保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文件材料的完整收集區檔案局可以聯合鄉鎮,依照“提前著手、提前介入、減少散失”的原則,即根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檔案工作的特點,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檔案規范管理基本要求,編制一些易懂、易操作的教材,可以通過微信、QQ等手段,采用一對一指導等方式,積極幫助各單位、部門檔案管理人員學習掌握檔案業務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做到全程督查,隨時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各門類、載體文件材料收集的齊全完整。同時,區檔案局要指導行政村科學編制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的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全部納入歸檔范圍,科學劃分保管期限,使各單位、各部門檔案管理人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知道哪些文件材料應該被收集。行政村的檔案管理人員,以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各臨時機構的兼職檔案管理人員,要依據修訂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認真做好本單位、本部門產生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如鄉鎮牽頭負責部門,重點加強收集諸如市、區縣、鄉(鎮)有關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方案、辦法、通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中形成的建設規劃平面圖、鳥瞰圖、宣傳資料、統計報表、工作小結、工作臺賬及有關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各種信息等;參建施工部門要重點加強收集諸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地質勘探、規劃設計、圖紙報表、工程質量管理等;行政村要重點加強收集諸如群眾入戶登記、房屋丈量評估、征求意見書,新住宅樓的建筑與結構施工測量記錄、施工記錄、施工試驗、過程驗收、竣工圖,新住宅樓的電、暖、水、煤施工記錄、施工試驗、過程驗收、竣工圖,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陶瓷等施工材料構配件檢測報告、進場檢驗、設備開箱檢查的文件材料等。此外,鄉鎮牽頭部門還應指定相關部門人員注意拍攝留存好行政村拆遷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有關聲像和照片資料等歷史原貌等資料。(三)嚴格把握移交全流程,做好檔案的移交工作。原行政村所形成的檔案移交給新成立的社區前,主要做好以下五項工作:一是對所保管的檔案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賬物相符、心中有數;二是對借出的檔案要及時催還;三是要注重收集散存在各部門工作人員手中的文件材料;四是按檔案移交要求編制檔案移交文據及表格;五是撰寫檔案移交說明。在正式移交過程中,要做好檔案交接監督工作。檔案交接監督工作對檔案交接起著鑒證和監督作用,檔案交接監督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堅持原則,按程序辦理。交接雙方在交接監督人員的監督之下認真做好移交、接收工作,做到賬物相符,手續齊全,并要在交接文據上注明交接時間、地點和監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職務及移交清冊、頁數等。移交文據一式三份,移交人、接收人各執一份,單位存檔一份。交接工作結束之后,移交人、接收人、交接監督人應在移交文據上簽字蓋章,以示對交接工作負責。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社區的特征與管理策略

摘要: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旨在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新型農村,新型農村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從而實現共同富裕。本文通過搜集資料、問卷調查等方法對新農村社區建設特征及其在建設中出現的許多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管理對策,并以德州市農村建設為實際案例,重點分析了德州市新型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對于推進我國的新農村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新型農村;改革;城鄉統籌;德州市;對策

傳統農村社區的改革與發展是影響我國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環節,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早期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已經逐漸落后于現代工業社會發展。城鄉矛盾逐漸擴大,所以進行新農村改造是非常重要的,為了緩解城市與鄉村的發展矛盾,務必要推進新農村社區建設。雖然我國許多地區的新農村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農村建設道路任重而道遠,對于成功地區的實施方案也只能借鑒,不能全盤接受,必須要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區的發展條件選擇最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地方政府的推動作用,國家更要支持各地區在新型農村建設過程中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管理水平,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保障。近年來山東省新型農村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地方各縣級市成績突出,涌現出黃島區、諸城市等案例。在此基礎上德州市不斷創新提出“兩區同建”的方針,推動新型農村建設,因此本文以德州市為例,研究我國新農村的特點,根據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出管理策略,為實現新農村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1]。

1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概況

1.1新型農村社區內涵與特征。傳統意義上的農村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要收入來源,且多為自給自足,由于人們的思想觀念較為落后,對于新型農村社區的認知比較薄弱,新型農村社區和一般的農村還有很大的差別,其是農村的一次新的變革。新型農村社區是通過新型城鎮化建設,通過改變傳統意義上的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的家庭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縮短與城市的差距[2]。隨經濟的發展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過渡,使得農村地區的功能結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文明程度都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革。新型農村社區逐漸取代傳統農村社區,新型農村社區人口結構越來越復雜,村莊面積逐漸擴大,人與人之間關系密切,精神文明生活不斷豐富。其特征有以下幾點。1.1.1新農村社會管理措施現代化。按照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現代化的社區管治應當具有較高的法治水平、科學水平,同時人們的社區管理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革,由傳統的政府主導模式向現代化、服務化模式創新,領導主體不再是單一的管理委員會,還涌現出了各種專業組織、合作組織,甚至是社區居民也可以就自己的需求發表意見,社區管理辦法更加公平公正。管理手段更加多元化、通過建立“微信群、公眾號、小程序”等方式,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發展社區網絡治理模式[3]。1.1.2社區規模人口、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新型農村社區與一般社區不同,是由多個村莊共同組成,規模大、人口多,雖然新型農村社區與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社區中的通訊網絡、購物娛樂等各方面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完善,并且新農村社區在文化教育、社會福利、就業、住房、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城鎮化水平較高[4]。1.1.3新型農村社區環境優美,生態文明。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廢氣、廢水、廢渣排放導致空氣、水體、固體顆粒物等各種環境污染,農村地區更是嚴重,以污水處理問題為例,調查顯示我國農村的生活污水處理率僅20%左右,剩余的生活污水約有超過4300萬m3•d-1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或湖泊當中,對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重大危害[5]。在新型農村社區中,排污設備、污水處理站、技術操作人員充足,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問題。1.2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管理對策。1.2.1新型農村建設要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定位。鄉鎮政府是中國的基層行政單位,為了保證新農村的順利建設必須充分發揮鄉鎮政府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自律,遵紀守法,為人清廉,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要轉變觀念,適當放權,將權力下放到社區企業及市場當中;同時要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高效率地利用土地資源[6]。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好防災、抗災工作,妥善處理村內垃圾,保護環境,改善人民居住環境,提高人口素質。1.2.2增加群眾收入、就業機會,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的幸福感,由于城市就業機會多、生活條件好,大量吸引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留在農村的多是些老齡人口,經濟發展十分緩慢,因此收入也比較低,就導致城鄉收入差距逐漸擴大。新型農村建設過程中要更加重視產業發展,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就業機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2實證研究———以德州市為例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分析

摘要:通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的設計模式研究,結合不同的鄉鎮自然條件、產業結構、發展目標,在總的規劃框架下,探索和總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設計模式的新思路、新手段,設計出既有創新又有地方特色的各種規劃建設方案,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地方政府提供參考,為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設計模式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被稱為農村發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促進農村發展的增長點,是中國農業經濟建設新型城鎮化作引領的戰略基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既不能等同于村莊翻新,也不是簡單的人口聚居,而是通過新社區建設,改變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加快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享受到跟城市人一樣的公共服務。目前,各地已經建成的新型農村社區規模不等,少則幾千人,多則上萬人乃至幾萬人,基礎設施相當完善,公共服務全面覆蓋,生活環境堪比城市小區,城鄉差距在這里已顯著縮小[1]。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山東、四川、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把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戰略加以推進,其中成都、新鄉、蘇州、德州等省轄市為此專門下發文件,成立領導機構,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進,成效顯著,涌現出很多好的典型,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在通常的概念中,國家有了政策和物資、資金的保證,地方上的建設就可以大上快上,指日可待,但實則不然。一項大的經濟建設和改造,不僅要有政府的各項支持,還要有社會各界、各種力量的大力配合。如一個社區在建設過程中,即使政策、資金、物資全部到位,也不一定能建設一個好社區。因為怎么進行布局,建設多少房子,多少人居住,建設哪些服務設施等的問題,需要技術層面的專業人士進行規劃與設計。規劃與設計有其自身的原則與標準,不能一概而論。當前,在全國范圍內的新型農村社區改造活動中,需要規劃與設計的城鎮鄉村很多,但還沒有一個通用性的設計模式可以借用。因此,中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的設計模式研究和推廣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1設計模式的創新思路與方法

中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差異巨大,發展水平也極不平衡,由權威部門完成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設計模式顯然是不可能的。就像世界上沒有適合中國農村經濟發展通用的“模式”一樣,中國自己也沒有通用自己所有省市農村經濟發展的“模式”。這個模式需要具體的定位和建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的設計模式必須是針對某一地區或相似區域進行的具體化的系列方案[2]。設計模式是一種理性的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論。把解決某類問題的方法總結歸納到理論高度,那就是模式。設計模式是一種指導,在一個良好的指導下,有助于完成任務,有助于做出一個優良的設計方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最終會得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環境規劃與設計是一門學科,有其自身的規律和要求。方案設計要按客觀規律辦事,要結合實際辦事,要充分尊重和體現用戶的要求,維護用戶的利益。設計模式是建立在充分的調研、考察,廣泛征詢意見,實際的實施檢驗等前提下形成的,具有針對性、特殊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而它又不是一般性建筑和環境設計模式的重復,應有以下創新點:一是設計模式既有文字論述,也有圖例說明;二是設計模式既有概念性的規劃,也有建設性的實施細則;三是設計模式針對性強,遵從原創性的原則,不重復,不摹仿;四是設計模式在同一類型中,有多種形式可供參選;根據不同的設計對象其復雜程度,可設置為一、二、三、四、五個等級;不同的地理位置可設置為平原設計模式、高原設計模式、江河設計模式、海洋設計模式、丘陵設計模式、崗地設計模式或山地設計模式等。不同的氣候環境可設置為熱帶氣候設計模式、溫帶氣候設計模式或季風帶氣候設計模式等。

2設計模式的運用與實踐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論文

一、農村新型社區概述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各地區農村社區建設紛紛啟動,并出現了各種農村社區示范基地和實驗基地,農村新型社區的概念應運而生?!渡綎|省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發展規劃(2014—2030年)》明確了農村新型社區的概念:農村新型社區是在規劃引導下農村居民點集中建設,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完善、管理民主科學的農村新型聚落形態。同時該規劃將農村新型社區劃分為兩類:在城鎮規劃用地內選址,逐步納入城鎮管理的城鎮聚合性社區,以及由多個村莊合并新建或單個較大村莊改造而形成的村莊聚集性社區。農村新型社區既有別于傳統的行政村,又不同于現代城市社區,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或者是由一個行政村為聚居點建設而成。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既不等同于村莊翻新建造樓房,也不是簡單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在新型城鎮化總規劃的引領下,在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在農村營造一種新的社會生活形態。農民既不遠離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環境。與傳統農村社區相比,農村新型社區有以下新特點:第一,居民的整體素質以及整個社區文明程度較高,社區內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第二,新型社區在黨的領導下實行居民自治,社區內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居民真正實現自己當家作主;第三,農村新型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包括物質、精神以及環境生活質量,尤其在精神生活質量方面,社區教育發揮著極大的作用;第四,農村新型社區把改善人居環境放在重要位置,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新型發展模式。

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已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環境良好的農村新型社區,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也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1.社區居民觀念陳舊,學習動機不強長期以來,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村各類教育水平落后,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繼續學習困難。因此學習的積極性較低,缺乏接受新知識的迫切性,對“知識改變命運”的認識不夠深刻。據了解,部分農民認為學習知識、接受培訓是年輕人的事情,離開學校就意味著學習的結束,缺乏終身學習的觀念。并且,長期自給自足的農戶個體經營使農民形成了封閉保守的思想觀念,目光短淺。傳統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往往局限在狹小的鄉村范圍之內,鄉村既是他們的生產場所,又是一種社會生活環境,交往的對象主要限于血緣和地緣的關系,他們閉塞于農村一隅,較少與外界聯系。這使一部分農民的眼光變得狹窄,往往只考慮家庭、親屬之間的事,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明顯的孤立性特征,比較安于現狀,很難接受新的思想。只有讓他們看到實際利益,他們才能改變認識。比如社區垃圾分類回收,如果不能讓居民切身感受到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此舉就很難推廣下去。再者,進入社區之前的農民長期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如農業生產、建筑、清潔工、服裝加工等,多是動作技能型勞動,對知識的需要少之又少。沒有需要就不會產生學習的動機。有些人認為學習技術、知識既費時又花錢,擔心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學成而停滯不前。有些農村新型社區管理者積極響應國家構建學習型社區的號召,意識到了革新社區居民觀念的重要性,但也因為教育或學習活動流于形式,進一步固化了新型社區居民“學習無用”的觀念。

2.社區轉移勞動力數量龐大但技能水平較低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大力發展,我國農業轉移勞動力的數量迅速增長,但整體綜合素質仍然較低,難以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尤其是在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的背景下,新型農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實現了集約生產經營,產生了大量的富余勞動力。這些農村富余勞動力如果不繼續提升自身素質,依然維持以往的知識、技能水平,將難以適應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背景下的產業需求,這必將導致農村富余勞動力無法轉崗,陷入失業困境。傳統農民變成新型社區居民不僅包括生活角色的轉換,更重要的是職業角色的轉變。農業轉移勞動力只有逐步提升就業技能才能在農村新型社區中安居樂業。目前,他們安居樂業的最大障礙在于其受教育水平比較低,缺乏適應新型城鎮或者新型社區中新產業的職業技能。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6894萬人,比上年增加633萬人,增長2.4%。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但依然處于較低水平,僅占32.7%。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農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總體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低。較低的文化素質導致農業轉移勞動力的擇業范圍狹窄,就業層次不高,只能選擇簡單的體力勞動?!耙嬲瓿赊r民到新型市民的‘角色’蛻變,最重要的是通過教育來激發所有背負沉重的鄉村文明的新市民,經歷一個在現代城市文明中的再適應過程,才能達到‘市民’角色的重塑和再造。”因此,實現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市民化關鍵在于再教育,特別是能夠提升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就業技能的再教育。3.農村社區環境問題突出按照國家的部署,我國部分省市已經建成了一批環境良好的農村新型社區,有效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發展規劃(2014—2030年)指出,2013年,山東村莊有生活垃圾收集點的村莊達78%。已建農村新型社區集中供水率100%,燃氣覆蓋率49.3%,供暖覆蓋率29.9%,通寬帶率48.6%,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社區比例57.8%,平均每個社區有垃圾收集點11.5個。該規劃并提出了建設環境優美農村新型社區的發展目標:通過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建設,對鄉村環境進行整治,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積極推進生態鎮(村)創建活動。但是,我們為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取得成績欣喜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這項系統的大工程背后存在的環境問題。首先,農村新型社區居民受傳統離散式的居住方式的影響,社區生活方式不適應,環境保護意識差。據實地考察了解,部分社區居民將農業用具、秸稈、生活器械、拆遷雜物等亂堆亂放,嚴重影響了社區總體美觀。部分社區居民用燃燒秸稈或者煤炭的工具在社區內燒水、取暖或做飯,產生的濃煙導致社區空氣污染嚴重。甚至有些社區的綠化帶被改為種植蔬菜、糧食。社區內即使有專門的垃圾回收點,部分居民依然將生活垃圾隨處傾倒,風吹垃圾滿天飛,更談不上垃圾分類回收。其次,農村新型社區樓房建設速度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不同步,如部分社區生活垃圾收集點不足,燃氣覆蓋率和集中供暖率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健全,導致社區居民即使有保護社區環境的意識,但也因為社區配套設施不全,降低了他們對優質社區生活要求。目前農村新型社區環境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仍需要社區建設的主力———社區居民的努力??陀^地講,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型城鎮化的必經之路———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依然面臨諸多問題:農村新型社區居民的觀念還有待革新,勞動力素質仍有待提高,社區環境尚有待改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進程中的這些難題對農村社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相應的,也為農村社區教育改變角色、創新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因此,發展適應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的農村新型社區教育成為當務之急。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會講話(市)

同志們:

今天我們專門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傳達貫徹××市新型農村社區、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全面加快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危房改造工程建設步伐。市委朱書記對這項工作十分重視,會前做了專門批示。希望大家要認真學習貫徹朱書記批示精神,以堅定地決心、飽滿的熱情,扎實的作風積極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我市城鄉一體化進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下面,根據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見,我講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的責任性和使命感

××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起實施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百點示范攻堅行動,每年抓好100個新型農村社區示范點,每年相對集中在示范點內建設農村住房10萬戶,連續大抓幾年,逐步將現在的行政村整合建設成為產業聚集發展、人口集中居住、公共服務集約提供的新型農村社區。這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戰略決策,更是造福農民群眾、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真正順應了農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首先,這是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民生的正確選擇。近年來,各級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加大了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農村總體面貌、農民生活質量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以村為單元分散投入、部門各自為戰,不僅成效不夠明顯,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新農村建設,不是村村搞建設,不是就村建村,而是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整合城鄉資源,推進農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平房向樓房轉變、村莊向社區轉變,推動人口向城鎮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耕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加快農村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路徑,就是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從而徹底改善農民居住生活條件,顯著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高水平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其次,這是破解土地制約瓶頸、實現集約節約發展的有效途徑。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就是土地制約、空間受限。一方面土地資源緊缺,耕地紅線又必須守??;另一方面許多空心村、空閑農房宅基地閑置,有的還在進行浪費性建設。解決這一矛盾,最直接、最現實的途徑就是加快空心村舊村改造、合村并點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存量,可以有效解決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建設用地需求,走出一條以地生財興業的新路子。第三,這是增投入、擴內需、保增長的重大機遇。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農村,農村消費的最大投資是住房建設。隨著收入水平和經濟積累的穩步提高,廣大農民對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愿望越來越迫切。國家和省市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市每年建設1萬戶農村住房,就可拉動投資10億元,從而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拉動內需的一個強勁引擎。今年3月份,省政府下發了《關于推進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的意見》。4月初,省委、省政府在青島城陽區召開現場會議,明確提出把加快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作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省里從2009年起將用3年時間,每年新建農房75萬戶,力爭達到100萬戶;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山東省8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每年投資100億元以上,統籌安排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5年時間使山東省農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網絡化、“村內通”延伸,村莊基本實現“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市也分別在15日、18日召開了全市新型鄉鎮新型農村社區暨農村住房建設現場推進會議、全市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工作會議,要求實施攻堅會戰,全力全速推進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梢哉f,上級有政策、發展有需要、群眾有期待。這些工作遲早要抓,晚抓不如早抓,搶先一步事半功倍,喪失機遇后悔莫及。大家一定要從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度,從堅持以人為本、踐行為民宗旨的高度,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搶抓機遇、創新政策,加大力度、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再上新臺階。

二、把握政策,掀起新型農村社區會戰攻堅行動的熱潮

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涉及農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格局的調整,涉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是農業農村工作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始終堅持把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民生、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把握好以下四個要點:一要抓緊規劃布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要與城市總體規劃、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鎮村體系規劃、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規劃有機銜接,與農田保護、生態涵養、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空間布局緊密結合,同步規劃,一步到位,合理確定中心村的區位、規模和布局,合理確定合村并點社區的村莊搬遷時序。同時高度重視具有傳統歷史文化價值和產業特色村莊的建設規劃。根據各鄉鎮(街道)提報新型農村社區規劃,經××市審定,確定了我市14個社區列入今年××百點攻堅名單。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把農村社區一個點一個點地規劃好、設計好、建設好,確保今年全市14個社區全部建成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工程、精品工程。昨天,剛剛接到××市委明傳電報,要求各縣市區6月底前必須完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縣域村鎮體系規劃、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規劃及年度計劃、農村居民點用地掛鉤規劃,并將以上四個規劃和農村住房集中建設改造詳細規劃上報××指揮部辦公室,××指揮部將組織規劃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未完成的,取消規劃編制補助,并予以通報批評。因此,建設、土地、民政等部門要集中精力,靠上工作,務必按時完成規劃并及時上報××指揮部。二要嚴格建設標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必須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強化集約節約用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根據××市指揮部要求,新型農村社區新建居住樓房居住人口驗收的最低標準是500戶以上,居住樓房不得低于四層;新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場所建筑面積不得低于1000平方米,文化健身廣場不低于3000平方米,這是××社區建設補助的硬杠杠。要在科學規劃指導下規模開發、配套建設,把節地、節能、環保要求貫穿建設的全過程。社區住宅要向高層發展,盡量少占地。集中居住社區要與社區基礎設施、服務中心配套建設,同步推進,一步到位,搞好道路硬化,實施綠化美化,完善供排水管線,有條件的要配備管道供氣、集中供熱設施,綜合配置科教文衛、治安、社保、生產生活資料超市等便民利民服務設施。三要尊重群眾意愿。農民是新型農村社區的主體。要堅持群眾自愿、循序漸進、統籌兼顧、積極穩妥的原則,不能為了民生惹民怨,確保不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和影響穩定的事件。堅持政府統籌、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積極探索新路子,吸引房地產開發、工程設計、施工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參與,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設格局。要把安置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最好是先安置后拆遷,以降低成本,確保群眾生活不因拆遷受到影響。四要堅持分類指導。各地基礎條件、發展水平不同,必須分類指導、梯次推進,成熟一批建設一批,不搞一刀切。要突出重點、先易后難,從物質基礎較好、基層班子較強的地方入手,凡是具備條件的,優先啟動合村并點建設集中居住大社區,同步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和社區服務中心,一步到位實現農村變社區;暫不具備條件的,要按照合村并點規劃,先啟動中心村建設,同時把面向各村的服務資源整合起來,建設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社區服務中心,為逐步搬遷合并創造條件;暫未列入示范點的村,也要先從基礎工作抓起,搞好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民必需的配套服務。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研究

摘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時展的需要,其目的是為了把農村建設成具有優質生活條件和現代化氣息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遇到問題就要解決,問題的解決其實就是進步的開始。

關鍵詞:農村社區;新農村;農村社區建設

農村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農村居民在農業生產方式基礎上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通過這一概念可以分析出農村社區主要由地域、人口、社區意識、社區設施四部分組成。現如今農村社區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都可以從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農村社區是一個較為完整的社會結構體系,從新型農村社區開始建設到建設成功之后的一段時間內,這些問題也可以在新型農村社區中得到反映。

一、農村社區的歷史沿革和特征

自從人類開始出現,人類就過著群居的生活。隨著人類開始運用工具,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便逐漸形成了氏族、部落、聯盟等組織化的單位。最后國家的出現,使得氏族、部落、聯盟等組織化的群體成為國家組成體系中的一部分。相對較早出現的氏族,便演變為村莊。隨著歷史的發展農村社區的概念逐漸形成。城鄉一體化之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可以說是自成一體。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我國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之一,應該學會接受新的事物和學會嘗試改變。新型農村社區便是改變過程中的一部分。(一)農村社區中的基本單元是農民。農村居民不僅是農村社會進步的有力推動者,也是農村社區的締造者和維護者。正是因為這樣,農村社區的建設不是以環境或者經濟為主要參考因素,而是把人作為最根本的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新型農村社區作為一個新的活動場所,它能不能將農民吸收進來,并使農民定居,就要看農民們能不能接受并希望改變原有的生活狀態。(二)農業生產是最基礎的經濟活動。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其經濟組成都離不開農業生產,因為農業生產是保證一個國家運行的最基本條件之一。在我國城市及其周邊,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普遍存在,而在我國農村,農民絕大多數還是以從事農業為主。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比如一些地區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農民開始增多,但是農村居民內心還是希望擁有自己的土地,以基礎農業為主要活動。(三)農村社區的人口密度低,規模小。農業活動的性質決定了它需要大面積的土地。這使得農村地區的居民不能像城市、縣城的居民那樣聚居在小范圍區域內,這就造成了農村居民大多數是小規模的、分散的定居。這是因為這樣,新型農村社區可以將農村居民聚集在一起,實現人力資源的整合,同時可以增加農村社區的人口,對土地實現整體規劃。所以說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時代的需要。

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