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時間:2023-12-26 18:07: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者簡介:趙瑩,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
作者簡介:李寶軒,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新型城鎮化是以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為主動力,強調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注重城鄉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1]新型城鎮化的根本是現實人的城鎮化,但從人口結構看,我國農村人口占比較大,單純依賴城市吸納農村轉移人口來縮小城市和農村發展差距的難度較大,新型城鎮化目標也難以真正實現。[2]只有充分發揮小城鎮的重要作用,城鄉間才更容易形成一種平衡關系。因此,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小城鎮建設是實現城鄉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小城鎮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重點中心鎮建設質量不高,以“點”帶“面”示范效應不強
首先,小城鎮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地區差異較大。從全國范圍看,重點中心鎮布點呈現西部稀疏、中部居中、東部密集的態勢。具體看也就是重點中心鎮集中分布在少數相對發達地區。如,從東部地區看,大量綜合實力較強的重點中心鎮集中在京津滬近郊、河北中南平原地區、珠三角內圈層與西部地區、蘇南和浙東北地區,部分地區的中心鎮還呈現“臨軸”集聚的特點,少數地區甚至出現中心鎮輪廓線相接現象。比較而言,京津滬遠郊、環京津貧困帶、珠三角外圈層、蘇北和浙西南地區重點中心鎮密度則明顯較低,發展也嚴重滯后于發達地區。這種非均衡發展狀況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特定區域間重點中心鎮總體生產力水平差異日益加大。
其次,對重點中心鎮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受“重城輕鎮”的傳統思想影響,中西部地區的省、市、縣對重點中心鎮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在政策、資金、資源的支持上,仍習慣于向城市傾斜。再加上地方存在一定畏難情緒,工作主動性缺乏,導致重點不突出,中心鎮建設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地區的培育方法不合理,導致重點中心鎮的建設質量難以提高。如,在中西部和東部后發地區,部分地方選擇將撤鄉并鎮與鎮鎮合并作為重點中心鎮建設的“捷徑”。[3]表面上,通過調整行政區劃,會使中心鎮人口數量增加,但這并不是由產業發展、人口自然向建成區集中產生的結果,中心鎮人口規模小的局面并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可見,中心鎮建設并未實現由點到面的跨越,許多中心鎮的權利受限,自身發展活力、潛力無法釋放,帶動區域內其他小城鎮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作用也難以充分發揮。
(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速度較慢,小城鎮整體經濟水平不高
首先,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我國東部地區小城鎮在政府推動、市場拉動、城鎮互動、民資與外資的共同帶動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部分小城鎮產業已具備轉型升級的基礎。但由于大型企業和龍頭企業少、自身發展要素受限,使東部地區小城鎮產業(特別是工業)轉型升級速度普遍較慢,成效不明顯。相對于東部地區小城鎮而言,我國中西部地區小城鎮經濟發展起步較晚。近幾年,借鑒東部地區小城鎮產業發展經驗,中西部地區小城鎮強調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吸引外資,承接大城市產業轉移。但由于區內多數小城鎮區位優勢和創新優勢較小,對外資的吸引力不強,加上區域內城市發育成熟度較低,對小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有限,許多小城鎮常陷入產業發展困境,經濟轉型升級緩慢,產業發展水平難以提高。另外,由于中西部地區一些小城鎮盲目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風能發電等新興產業取代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果造成產業結構看似升級,但因發展脫離小城鎮實際,使新興產業轉瞬間變成不良資產,反而抑制了產業轉型升級。
其次,在推進城鎮化、擴大內需方面,小城鎮普遍面臨內需不足的問題。從區域角度看,我國東部地區目前雖已處于城鎮化的中高級階段,小城鎮競爭力較強,帶動了農村人口的大規模跨區域流動。但由于農民市民化的成本較高,東部地區小城鎮“候鳥型”農民人數頗多。這些農民在小城鎮大多沒有歸屬感,用、住、行及文化方面的消費意愿并不強,導致小城鎮經濟發展緩慢。我國中西部地區目前仍處于城鎮化的初級階段,農民向小城鎮靠攏的積極性不大。另外,在產業基礎薄弱的背景下,進鎮定居的農民收入水平普遍較低,消費能力有限。而社保制度、信貸體系不健全和公共服務不到位,又制約了農民消費潛力的釋放,“新居民”消費對小城鎮經濟持續增長的積極影響不顯著。
(三)城鎮化建設障礙重重,建設進展緩慢
一方面,因產業支撐力度不夠、農村剩余勞動力素質偏低等問題的長期存在,我國城鎮化的進展緩慢。首先,近年來我國東部地區小城鎮產業投資速度已有所降低,產業規模增幅逐漸減小,創造的新就業機會不多。同時,由于企業的資本、技術對低素質勞動力的替代加快,小城鎮就業壓力有所上升,而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無法提供充足就業崗位,又進一步阻礙了東部地區城鎮化進程。其次,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我國中西部地區小城鎮外來人口較少,加上本地60%以上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已轉移到發達地區務工,剩余農民整體文化程度不高,適應能力差,進鎮意愿不強,致使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速度慢,小城鎮始終“人氣不旺”。
另一方面,二元體制依然是城鎮化建設的深層次障礙。第一,農地產權制度不健全,農地流轉制度不完善。由于缺少制度支撐,農地流轉過程中,農民始終處于弱勢地位,無法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棄土進鎮”的決心較小。第二,我國小城鎮社保制度不健全,多數小城鎮戶口對農民的吸引力不足。特別是隨著農村資源要素價值的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農民認為農村土地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更保險。同時,因小城鎮現有社會保障水平較低,已進鎮定居的農民仍需靠自我積累來實現自我保障,這在客觀上抑制了進鎮農民的消費需求,使其生活方式市民化速度慢,阻礙城鎮化進程。第三,成為小城鎮永久性居民并獲得相應社會權利對農民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但部分小城鎮卻人為設定本地農民落戶附加條件,跨省農民落戶更是難上加難,導致大量農民長期徘徊在小城鎮“正規”門檻之外。目前,雖有部分小城鎮落實了以居住地劃分小城鎮戶口的戶籍登記制度,但因未觸及戶籍制度背后的社會福利制度,新進鎮農民與原鎮居民始終無法融合成一個“鎮民共同體”。而“新生代農民工”的出現,又加大了這一問題的復雜性。
(四)小城鎮規模與內部空間結構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第一,從宏觀層面看,小城鎮高度分散,布局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有30%左右的小城鎮建設尚未編制總體規劃。因缺少規劃,這些小城鎮的功能分區不明確,用地布局相對分散;各功能區間距離較遠,建設成本較高;單一功能用地比例過大,資源浪費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第二,從微觀角度看,小城鎮發展與保護土地間存在矛盾。如,我國中西部及東部后發地區許多小城鎮建設者并沒有按照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相統一的要求利用土地。如,將小城鎮發展看成是規模擴張,盲目推進“圈地運動”;以吸引開發商投資來帶動小城鎮經濟發展為目的,隨意擴大產業用地規模,粗放利用土地;重視新區建設,輕視舊區挖潛改造,忽視土地利用環境效益的提高等。
二、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小城鎮建設的新路徑
(一)妥善處理重點和一般的關系,擇優發展重點中心鎮
首先,擇優發展重點中心鎮,避免因重點中心鎮分布不平衡帶來的弊端。各地可考慮選取差異化路徑建設重點中心鎮:東部地區城鄉、鎮、村間的界限模糊,城鄉一體化特征明顯,中心鎮建設應以條件較好的建制鎮、縣城和城關鎮為重點;中部地區城鄉差別較大,發展中心鎮應以城關鎮和少數建制鎮為主;西部地區地廣人稀,經濟不發達,應按實際情況重點建設城關鎮。
其次,應繼續探索中心鎮發展新模式,通過中心鎮帶動一般小城鎮發展,提高小城鎮建設的總體水平。中西部地區應轉變“重城輕鎮”的觀念,抓準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機遇,采用非均衡發展模式,積極培育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中心鎮。加快制定中心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發展中心鎮的組織協調機構,負責具體的調查研究、政策擬定、督促考核等工作,引導中心鎮在各方面先行一步,使之成為帶動作用較強的區域經濟中心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平臺。如,可在農業產業化、工業技術改造和創新、市場建設的項目安排方面優先向中心鎮傾斜,并出臺“高含金量”的產業扶持政策,推動中心鎮經濟發展;優先安排中心鎮的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項目,可采取聯合、集團化等模式,推動大中城市的優質資源向中心鎮延伸擴展;適當增加中心鎮建設用地指標等。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改善,地方應努力做好重點中心鎮社會資金籌集、科技創新、鎮村統籌等工作,帶動小城鎮整體建設水平提高。
最后,中西部和東部后發地區在引導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中心鎮集聚的同時,應綜合考慮地理區位、土地面積、經濟和人口規模、財政收入等指標,有針對性地推進中心鎮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擴大管理權限,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力爭將中心鎮率先建成“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帶動效應好”的現代化小城鎮,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小城鎮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推動小城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小城鎮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全面提高小城鎮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應成為我國小城鎮建設的總體要求。在小城鎮培育中,應注意把握以下“兩個結合”。
第一,小城鎮建設應與較高水平的產業發展相結合,在促進經濟繁榮的同時,為社會發展提供物質保障。打造根植性強的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對我國小城鎮具有一定的普適性。應選擇“競爭性強、成長性好、關聯度高、比較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作為小城鎮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主導產業,夯實小城鎮發展的經濟基礎。為此,應制定特色產業培植計劃,引導小城鎮特色產業發展。[4]基礎好的小城鎮應實施園區化戰略,以規范化、集約化、特色化園區為平臺,吸引與特色主導產業相關的大中小企業向園區集中。走“高、精、尖、優”產業集群發展道路,如,以大型企業為創新主體,營造有利于企業創新的制度環境,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合作,突破關鍵性技術,重點培養創新型企業;加大財政投入,努力打造共生性技術創新平臺等。另外,積極實施品牌培育戰略,以骨干企業、龍頭企業為重點,打造具有全國性、國際性影響力的品牌。充分發揮特色產業集群的優勢,形成小城鎮品牌,提高鎮域產業品牌效應和產業競爭能力。
第二,小城鎮建設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相結合。首先,東部地區小城鎮必須從自身優勢出發,重點發展生產業和就業門檻低、資金投入少的社區服務業,從而創造就業機會,增加進城農民的收入,壯大小城鎮經濟實力。[5]中西部地區的小城鎮應立足于本地特色主導產業,鼓勵富余農民、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家帶資金、帶項目在小城鎮創辦實業,并積極承接城市產業轉移,努力增加當地的經濟總量和就業機會。同時,中西部地區小城鎮應結合實際,走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發展道路,注重發揮“后發優勢”,運用新技術、新工藝開發勞動密集型產品。其次,堅持“進得鎮、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則,著力破除城鄉二元化體制,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市民化問題。[6]一要完善土地產權制度,賦予農民較多的農地財產權;完善農村地價的評估機制,建立合理的土地市場交易制度,加快農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平臺的建設,探索農地有效流轉方式,鼓勵農民割斷與土地的“臍帶”,使其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強農民完全融入城鎮生活的能力。二要逐步構建以居住地為基礎、以身份證為核心的身份統一的戶籍管理體制,為農民市民化創造條件。三要加快小城鎮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小城鎮社保投入,完善社保體系,提高社保水平,吸引農民進鎮定居。制定面向全體居民的基本保障標準,不斷提高層次,使每個居民都有一份醫保、社保。四要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服務機制,加大扶持力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增加勞動力培訓投入,鼓勵企業參與“新”居民技能培訓,培養專業技能型勞動力,增強“新”居民就業能力,從而帶動“新”居民樂業,確保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三)合理規劃,走緊湊型小城鎮發展道路
第一,應制定小城鎮布局的優化策略,形成合理的小城鎮發展規模和布局。一是客觀分析小城鎮當前的綜合承載力,科學預測未來一定時期內小城鎮的發展狀況,把小城鎮放到區域發展的整體規劃中綜合考量,明確小城鎮在區域內的功能定位。二是小城鎮建設要堅持有限擴展理念,結合小城鎮具體定位,從區域整體發展的高度來設計小城鎮空間擴展的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引導小城鎮進行有序的空間擴展。三是形成以重點鎮為樞紐的小城鎮總體布局,形成布局合理的小城鎮發展態勢。
篇2
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發展到了“瓶頸”階段,“城市病”問題突出,城鄉矛盾日趨激烈,生態環境污染嚴重。實踐表明:傳統城鎮化模式不可持續,新型城鎮化模式才是我國未來城鎮化建設的良藥。因此,關于新型城鎮化模式的探討重要且迫切。國內外關于新型城鎮化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歐美發達國家對新型城鎮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區域政策的運用和城市再生兩個方面[1];國內學者對新型城鎮化的研究大多在內涵、戰略意義、進程等方面[2~5],對新型城鎮化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見,尤其環境容量在新型城鎮化中的應用研究更是罕見,已有的模式研究也局限于省域、地區或全國范圍內[6~8],對縣域的研究幾乎空白。鑒于此,本文以廣東省翁源縣為研究區域,把研究視角具體到縣域,并嘗試把環境容量和土地綜合整治理念融入到新型城鎮化模式中,使研究結果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新時期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和趨勢。本研究旨在提出符合翁源縣實情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模式,以期為翁源縣及類似區域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實踐提供思路。
2.相關概念界定
城鎮化是指農業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的一種歷史過程。相對于傳統城鎮化偏重經濟效益,新型城鎮化強調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以“全面、協調、可持續推進”為原則,以信息化、農業產業化和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內涵增長”為發展方式[9]。城鎮化建設模式是指傳統農村經濟社會向城市經濟社會轉換的具體路徑和具體方法[10]。土地綜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區域內,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平臺,推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規模經營、人口集中居住、產業聚集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一項系統工程[11~12]。環境容量尚無統一定義,學者從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多種定義。簡言之,環境容量為滿足城市環境質量目標前提下的污染物最大允許排放總量[13]。環境容量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同一區域在不同的環境目標、不同時期、不同生活質量要求下的環境容量可能不同。
3.翁源縣城鎮化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3.1研究區概況
翁源位于韶關市南部,廣東省北部,總面積2158平方公里,人口39萬,轄7鎮1林場,屬于廣東省的經濟欠發達縣。境內煤、鐵、鉛、鋅、鎢等礦產儲量可觀;農業資源非常豐富,農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為主;三華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負盛名,是“中國三華李之鄉”、“中國九仙桃之鄉”、“中國蘭花之鄉”。
3.2城鎮化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翁源縣的城鎮化發展有所加快,但城鎮化水平低、質量差。2012年該縣戶籍城鎮化率只有16.11%,而同期我國戶籍城鎮化率為35.29%[14];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3億元,其中第二、三產業增加值之和占比只有71.5%,而同期我國二三產業占比高達89.9%。分析發現,翁源縣城鎮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工業化水平、農業產業化程度、土地綜合整治和政府財政能力四個方面。(1)工業化水平低,對城鎮化的“拉力”不足工業化是城鎮化的根本動力,工業發展拉動城鎮化發展。2012年,翁源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3億元,工業增加值18.2億元,工業化率僅為30.18%。而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早在20世紀90年代,工業化率就達80%以上。落后的工業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吸納能力低,導致城鎮化進程緩慢。(2)農業產業化水平低,對城鎮化的“推力”不夠農業是城鎮化發展的基礎,農業產業化產生大量剩余勞動力,這些勞動力隨后向城鎮轉移,推動城鎮化發展。翁源縣的農業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低,對城鎮化的推力有限,影響了城鎮化進程。(3)土地綜合整治意識薄弱制約城鎮化發展翁源縣的耕地大多被山地等所切斷,呈碎塊狀;加之農村居民點零星分布,占用很多土地。由于政府缺乏土地綜合整治意識和經驗,耕地形態得不到優化,嚴重阻礙了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從而影響了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最終制約了城鎮化發展。
4.國內較成功的傳統城鎮化建設模式分析
4.1模式的成功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傳統城鎮化建設取得了矚目成就,誕生了不少比較成功的城鎮化模式和案例,其中模式主要包括農業推動型、外資推動型和民資推動型三種[15]。農業推動型以江蘇華西村最為典型,華西村自然條件比較好,農業資源豐富,但發展之初生產力水平非常低、農業效益差,其主要做法是通過推行農業產業化解決農業生產力水平低和效益差的難題,從而釋放了農業對城鎮化的推動力;外資推動型以珠江三角洲最為典型,珠三角地理位置優越,改革開放前勞動力和土地廉價,但財政乏力,其主要做法是通過吸引外資來解決財政難題,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工業,以此驅動城鎮化;民資推動型以溫州和寧紹地區最為典型,該區域地少人多,交通不便,但素有經商傳統,其主要做法是通過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創業,發展二三產業,促進城鎮化的發展。
4.2模式的局限性
這些模式盡管在城鎮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各種生態環境問題逐步凸顯出來,不僅降低了城鎮質量,甚至嚴重制約了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1)耕地資源趨緊城鎮建設用地的過度擴張侵占了大量耕地,城鎮化帶來的環境污染造成耕地質量大幅下降。日趨緊張的耕地資源難以保證供養膨脹的城鎮人口,從而制約了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2)水資源短缺且污染嚴重隨著城鎮規模的擴大,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導致水資源短缺;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超標排放,造成嚴重的水環境污染。比如珠三角地區的一些城市,很多河流支流的污染物排放已超過環境容量,水質型缺水現象突出,城市內湖和納污河渠受到嚴重污染。(3)空氣質量狀況不容樂觀由于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規模、建筑密度、交通強度和工業規模等越來越大,生活性廢氣、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排放量越來越大,加之建筑揚塵的污染,城鎮空氣質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城鎮環境的惡化,降低了城鎮的吸引力和容納能力,嚴重阻礙了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必須探尋一種新的城鎮化建設模式,既繼承傳統模式的成功經驗,又能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從而實現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5.翁源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模式探索
5.1模式推導———“自行車模式”
將翁源縣城鎮化存在問題與國內傳統城鎮化成功模式的經驗進行對照和比較,結合新型城鎮化和土地綜合整治的內涵進行分析,可知:要持續健康推進翁源縣的城鎮化建設,首先必須計算該縣的環境容量,以此限制城鎮化進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環境污染問題;必須激活工農業的潛力,充分發揮其對城鎮化的驅動作用。對于制肘工農業發展的農業生產率低下和財政能力薄弱等問題,采取農業產業化和吸引外資等措施加以解決;對于阻礙農業產業化進程的農村土地“碎化”現象,可通過土地綜合整治方法進行治理,優化耕地形態和居民點布局。鑒于此,翁源縣城鎮化建設可嘗試采用“環境容量約束城鎮化、外資帶動工業化、土地整治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化”的“雙輪一剎”模式———即“自行車模式”,一剎是指“環境容量約束城鎮化”,雙輪是指“外資帶動工業化、土地整治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化”。科學計算區域環境容量,作為城鎮化進程中各污染物的最大允許排放量,從而預防和控制環境污染;積極吸引產業轉移資本,大力發展本地區的工業,不斷提高工業化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土地整治模式,加強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發展規模農業和特色農業,開展“一鎮一品”工程,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為城鎮化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5.2“自行車模式”的“新”特點
“自行車模式”借鑒了傳統模式的成功經驗,并注入新的內容,“自行車模式”的理念是綠色環保。與傳統模式相比,該模式有兩大新特點:一是首次引入了環境容量,實施該模式的第一步是計算區域環境容量,以此約束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的規模和發展速度,這是先決條件,這樣才能把環保重任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二是把土地綜合整治技術引入到特色農業產業化的建設中,一直以來阻礙農業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的重大因素是耕地規模小,而綜合整治技術可以通過“外科手術”對碎地進行“整容”,為產業化除障。
5.3“自行車模式”的作用機理
“自行車模式”是一個系統,外資帶動工業化、土地整治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化和環境容量約束城鎮化三個子系統之間既合作又制約。新型城鎮化好比自行車,工業化是后輪,農業產業化是前輪,環境容量是剎車系統。從子系統與系統的關系看,工業化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使農民非農化,對城鎮化起拉力作用;農業產業化釋放并推動大批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對城鎮化起推力作用;環境容量通過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來控制城鎮化規模和速度,對城鎮化起約束作用。從子系統間關系來看,工業化通過吸納農業勞動力促使土地集中在少數農戶手里,為農業產業化除礙,對產業化起帶動作用;產業化為工業化提供工業原料,對工業化起保障作用。環境容量通過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工業類型和規模,并預防和控制農業產業化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
5.4“自行車模式”的適用條件
“自行車模式”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包括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為:(1)工業化水平低對城鎮化的拉力不足,提高工業化水平才能促進城鎮化發展;(2)政府財政匱乏,民間資本不活躍工業化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撐,而財政匱乏阻礙了工業發展,民間資本不活躍降低了民資投資工業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引進外資發展工業;(3)農業生產力低,農業產業化水平低無法為城鎮化發展提供足夠的剩余勞動力和生活資料,因此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才有利于城鎮化建設;(4)農村土地布局分散無序不利于農業規模經營,影響農業產業化的實現,最終制約城鎮化建設,因此要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優化農村土地形態,促進城鎮化發展。充分條件為:(1)地理區位優越,對外交通便利可降低產業轉移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對轉移企業的吸引力很大,有利于吸引外資;(2)土地成本低有利于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和規模擴大,對轉移企業的吸引力大;(3)勞動力廉價可降低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對轉移企業的吸引力大;(4)有一定的能源礦產資源靠近能源或礦產資源產地是企業選擇生產區位的重要傾向,一定的能源礦產資源能增加對外資的吸引力;擬采用“自行車模式”的地區必須同時具備必要充分條件,但不必滿足所有的條件,可根據區情適當增減。
5.5翁源縣城鎮化采用“自行車模式”的充分性分析
翁源縣城鎮化存在的問題說明其有必要采用“自行車模式”進行城鎮化建設,但能否采用決定于該縣是否具備充分條件。對翁源縣區位條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1)交通便利翁源縣區位獨特,南連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是珠三角產業近距離轉移、低成本擴張的理想寶地,是泛珠三角經濟輻射內地的戰略通道。縣城龍仙距離廣州200公里、深圳300公里、東莞15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106國道和1944省道等越境而過,規劃中的昆汕高速、深湘高速也將貫穿其中。(2)土地和勞動力廉價土地成本方面,2012年翁源縣工業用途土地均價為132元/m2,同期廣東省為300元/m2,珠三角地區為537元/m2,可見翁源縣的土地很廉價。勞動力價格方面,2010年,翁源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534元,廣東省為7890.3元,珠三角高達11431.4元,可見翁源縣的勞動力非常廉價。(3)農村土地整治潛力大雖然翁源縣的耕地和居民點比較分散,但是耕地數量大,面積達1.9萬公頃,且土壤肥厚。據縣國土部門統計,土地整治潛力高達50%。(4)具備環境監測設施翁源縣目前建有較完善的環保監測站,環境監測專職人員共有14人。顯然,翁源縣滿足“自行車模式”的充分條件。綜上所述,翁源縣同時具備“自行車模式”的必要充分條件,因此其新型城鎮化建設采用“自行車模式”是可行的。
6.結論和討論
篇3
關鍵詞:信息技術;新型城鎮化;農村人口市民化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8-0082-02
新型城鎮化是社會發展與經濟變化推動的歷史必然,為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保證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大力推行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當務之急。本文從長遠發展利益出發,將提出信息技術合理應用的建議,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盡微薄之力。
1 信息化與新型城鎮化
信息化主要以計算機軟件為基礎形式建立的,是人們以經濟結構為主,并推動物質能源向信息化發展,將信息技術作為主要的基礎形式,轉變社會觀念,并完善經濟結構、商業模式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優化和更新。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物質與能源結構的重要表現,信息化是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提升的表現形式,不僅利用信息實現資金融通,為人們創造更多的知識產業和社會物質資源,還推動IT行業達到理想發展狀態。
新型城鎮化,它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主要模式,是城鄉統籌、和諧發展的基本特征,是大中小城市相互協調發展而來的。不僅能夠節約資源,發展綠色經濟,還能在人文主義發展中實現社會公平性與和諧性,從而實現生態文明的健康發展。新型城鎮化的主要核心以不浪費農村資源、不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將公共設施以及公共服務進行統一規劃,從而促進經濟社會的共同發展。所以說,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能促進信息產業的更快進步,也實現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
2 中國新型城鎮化的信息化現狀
2.1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城鎮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在道路優化、管道線路等設施建設質量還比較低,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還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如:光纖、通訊網絡、電站建設等設施沒有合理維護,導致信息資源在獲取渠道中存在閉塞現象,傳統設備也沒有得到及時更新。基礎設施在城鎮化建設與發展中形成制約條件,不僅降低了社會公平性,也影響了城鎮化經濟的進步發展。如:城市化建設在交通上已經得到較大改善,但城鎮由于地理位置、資金需求以及技術、管理等因素的制約,交通設施建設還比較落后,綠色交通以及信息化交通等方向都沒有得到實現。受城市發展二元經濟結構變化影響,城市化與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較大差異,特別在供熱線路中,農村出現較大制約條件。
2.2 信息化觀念落后
信息技術建設下的城鎮化發展,很多地區還在以工業發展為發展經濟的主要方向,在思想意識層面上,并沒有意識到信息時代的變化與發展。不僅掌握的信息資源比較少,信息渠道也比較單一。要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首先就要改變人們對信息技術的思想認識,并以科學的發展理念進行引導,從而實現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利形勢。
2.3 城鎮信息化建設落后
我國城鎮在部分地區建立的信息化都比較落后,不僅信息基礎設施跟不上,信息技術水平也沒有得到進一步提升。城鎮化發展信息技術應用與城市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城市在信息技術發展下,不僅實現了數字圖書館,還得到了豐富的信息資源。而城鎮由于資金問題,在教育信息以及硬件、軟件設施上還沒有得到進步發展。因為高新技術的利用成本比較高,在城鎮建設中還難以實行。特別在工農業發展形勢上,信息技術平臺的建立還無法形成統一管理。而且,由于信息網絡環境的安全,容易出現信息被盜以及泄漏等現象,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與社會穩定,所以移動手機的支付方式在城鎮化還不能積極發揮,城鎮化發展質量也得不到較大提高。
3 信息技術推動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途徑
3.1 利用信息技術產業,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借助合理的空間布局,信息技術的深入改變了我國交通、環境等問題,并促進城市與城鎮之間的協調發展。由于城市經濟水平、國際競爭水平的提升,導致城市化人口聚集比較明顯,所以中小城市數量以及城鎮服務不斷增強[1]。信息技術為中心城市創新發展帶來積極力量,實現了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只有中心城市實現良好發展,才能推動周邊小城鎮經濟進步。利用信息產業的優化升級也增加了較多的戰略伙伴,并提高各個地區的資本運作效率。還為小城鎮實現特色服務以及綠色產品建設創造有利條件,不僅減少資源流失現象,還縮小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隨著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不斷應用,智慧城市成為社會日益討論的熱點。智慧城市發展是信息化與城鎮化建設的平衡點,它能夠實現新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打造智慧城市主要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并將互聯網技術、云計算以及相關的高科技技術進行融合,然后對信息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并對社會中產生的自然災害等問題進行預警分析,不僅能降低人員的生命、財產損失,還能提高城鎮化市場的經濟活力。在城市內部發展中,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溝通、信息傳輸等方式,改變城鎮環境發展,并為人們提供優質化服務,提高人們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數。智慧城市的建設優化了傳統的二元經濟結構,減少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特別對科教組織在信息技術水平上的提升,利用信息網絡在農村地區進行擴展,并改變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特別近幾年的農村建設,農村人們不僅能利用智能手機以及數字化電視,還加快了與城市之間的信息化服務。
智能城市建設也改變了政府發展方向,利用辦公自動化將政府信息實施透明化方式,不僅增加了政府業務效率、提高運轉,還為城鎮居民帶來優質服務。信息技術推動了互聯網發展,城鎮居民在購物形式上,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網上支付,并實現相關的金融業務以及豐富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國上海、江蘇等地都已經實施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策略,城鎮化發展也在不斷壯大,不僅將信息技術實施合理利用,也加快了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3.2 強化人們對信息化的思想觀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新型城鎮化要發展公共服務,也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改善。信息技術提高了政府的辦公效率,利用移動通訊客戶端增加了政府對信息處理以及宣傳的透明度,并實現城鎮居民的有效監督。信息技術也解決了部分勞動力的就業管理問題,不僅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對勞動力信息進行收集、管理,還能為企業的人才選擇提供大量信息資源。特別是農民工力量,利用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不僅提高了勞動力綜合素質,也增加了人們生活收入。信息技術的利用有助于社會保障的實施,為社保人員建立信息庫以及管理平臺,并解決了城鎮居民在醫療上的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還加快了高速公路建設,增加了城市與城鎮之間的交流與發展,并在多種領域下都提高了公共服務建設水平。
要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與建設,首先要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因為人們的思維建設是轉變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方式,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具有較大優勢。要轉變城鎮居民對信息化建設的思想變化,就要利用教育培訓以及宣傳等方式。建立完善體制,并加強城鎮居民對信息資源的共享方式。城鎮居民只有改變并優化自己的思想觀念,在生產、生活中利用信息技術對產品、服務以及管理等方式進行利用,從而發展整體的農村經濟建設。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要重視人才基礎建設,加強信息技術對城鎮化發展的引領作用[5]。如:將4G技術、云計算處理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對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或宣傳,使每個人都能有效掌握先進技術的利用方式,并更好的服務于社會發展。信息技術知識加強人員的技術能力,使他們在企業發展中創造了有利發展價值,企業不僅能夠對該產業進行優化升級,合理配置能源,還能準確對市場環境進行定位,推動信息產業發展,并實現新型城鎮化建設。
3.3 改變城鎮信息建設,創建高新技術產業
利于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信息技術發展不僅完善了產業化升級,還豐富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生產方式上,特別是傳感設備、互聯網連接以及通訊設備的使用,推動了企業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經濟成本,自動化調控也提高了產業發展中的工作效率,實現經濟快速進步。在人們生活方面,特別是互聯網軟件的不斷應用,使人們在多種軟件利用中都實現購物、住房以及旅游等大眾消費行為。不僅豐富了居民的消費方式,也增加了商品的設計與創新。
如:在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都增加了城鎮居民的幸福指數,并推動了城鎮化經濟發展。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下,信息生產力得到各個企業以及政府重視。因為信息產業發展是以企業生產的零部件以及加工制作等形式聚集的,并成為產業群,使更多外資企業、先進技術都能在本地實施發展、運用,從而帶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產業聚集加強了產業化發展,并實現了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高新產業形勢。科技進步能夠促進信息技術的優化發展,加快信息技術設備的生產速度,對優化傳統工業在污染、能源消耗以及低效率生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結 語
總而言之,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鎮化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特別在信息技術不斷應用下,新型城鎮化建設更需要多方面創新并發展。不僅要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人們對信息化理念的認識,還要創建高新技術產業,才能促進新型城鎮化的較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紹田.制度創新推動中國珠三角新型城鎮化研究[D].武漢:武漢大
學,2014.
[2] 歐陽力勝.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 科學研究所,2013.
[3] 牛曉春,杜忠潮,李同N.基于新型城鎮化視角的區域城鎮化水平評
價――以陜西省10個省轄市為例[J].干旱區地理,2013,(2).
篇4
[關鍵詞] 新型城鎮化;融資困境;對策研究;融資模式
[中圖分類號] F275.15 [文獻標識碼] A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New Type Urbaniz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GUO Ce
Abstract: As urbanization needs huge amount of money, fiscal investment only cannot meet such demand. 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inancing channels, land financing, bank loans, bond issuance and financing platform,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put in plac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urbaniz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on innovating financial system, encouraging involvement of the private sector, implement land transfer in rural areas by using asset-bonds, step up issuing municipal bonds and stabilizing local tax gener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of new type, difficulties of financing, financing pattern
一、引言
通過與以往的城鎮化相對比,可以看出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的精神本質,強調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其中。吳江等(2009)結合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指出新型城鎮化的“新”表現在:發展理念上,人的發展是新型城鎮化關注的重點,強調以人為本;發展模式上,新型城鎮化將以新型工業化以及信息化為基礎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以區域統籌為主線,全面協調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五位一體的城鎮化發展的新道路;發展目標上,堅持可持續發展,確保城市發展的后續動力;統籌原則上,因時因地制宜,針對地方區域特點和經濟發展現狀,地方政府選擇適合的城鎮化道路。
新型城鎮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四化同步發展”作為黨的十重大戰略部署。2014年3月,國務院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有了宏觀性、戰略性的指導規劃。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經過論證篩選,確定了兩個省和62個市鎮作為綜合試點,標志著新型城鎮化建設工程開始了改革的探索。這些政策無疑將城鎮化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因此,探尋長期高效的融資方式,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成為當今金融行業亟待完成的任務。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學者對金融與城鎮化建設問題做了較為廣泛地研究,外國學者對此著手研究較早,與我國不同,他們大多使用“城市化”,但這二個詞所指內容基本一致。國外學者Richard(1995)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建立回歸模型,通過分析英美兩國主要城市的經濟數據,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資本投入是對城市化最重要的影響因素。Teranishi(1997)認為滿足城市化進程中存在大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住房融資需求可有效支持城市規模的增長。
我國學者對金融支持城鎮化也做了大量研究,胡斌(2002)認為政策性金融是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手段,并且需要對以往的融資體制進行大力改革,以便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金融對城鎮化建設的支持作用。沈和(2011)剖析了我國現行制度下投融資機制的缺陷和不足:城鎮化發展的首要制約因素表現在資金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上。城鎮化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典型,多為政府為主導,金融機構以銀行為代表一般采用信貸方式參與城市建設,加之政府財力有限,融資渠道較窄,缺乏現代化的投融資手段,面對投資大、建設周期長,信用制度不健全,容易形成政府建設投融資的惡性循環。賈康,孫潔(2011)城鎮化在基礎設施、公共產品與服務等方面將形成巨大的資金缺口,推動城鎮化的發展就必須創新融資機制,形成資金的有效供給途徑,保證建設資金初始投入。
我國學者運用實證模型結合我國的數據分析了在城鎮化建設中金融支持的作用。黃勇,謝朝華(2008)采用VAR模型進行實證檢驗,實證結果顯示金融支持城鎮化的直接影響是,銀行貸款和城鎮化發展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因果關系。吳超,鐘輝(2013)提出城鎮化建設增長源假設,使用省級面板數據進行檢驗,明確回答了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在哪里。
在已有的文獻中大多是研究在城鎮化建設中金融能否起到促進作用、城鎮化建設中金融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城鎮化建設中金融如何支持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但缺乏對城鎮化建設的融資模式以及存在問題的研究,即沒有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三、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資金需求
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催生城鎮化的發生與發展。城鎮化發展的根本驅動力是農村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城鎮化的推進必然伴隨著有能力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城鎮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城鎮化的過程是農村居民轉化為市民的過程。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的人口城鎮化率達到了51.6%,但戶籍城鎮化率僅為35%左右,也就是說,近2億的農民工仍沒獲得城市戶籍。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包括農民工的子女義務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社會保障等方面。因此,新型城鎮化建設對資金的需求除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以外,還包括農民工市民化的資金需求。
目前,學術界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資金需求量沒能達成共識,通過研究得到的主要結論有:(1)遲福林(2013)估計,在今后的10年里,如果中國城鎮化率以1.2%的速度提高,到那時存量城鎮人口加上新增人口將達4億左右。如果人的城鎮化成本以100,000元/人計算,那么將產生近40萬億元的資金需求。(2)張占斌等(2013)測算得出:現有存量農民工的15863萬人,以2011年價格計算,為實現這些農民工市民化的資金總需求為1.8萬億元。(3)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中國發展報告2010》中的估算得出:到2020年,至少要有16萬億元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認為,農民工市民化成本主要應包括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居民醫療、養老保險、民政其他社會保障費用、城市管理費用、住房保障等,綜合評估得出,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為8萬元/人。
無論如何測算,新型城鎮化建設都需要大量數額的資金投入,所以僅依靠財政資金在短期內難以滿足城鎮化發展中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因此,為高質量地完成新型城鎮化建設首要解決的是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如果城鎮化中資金來源的問題不能得到有效地解決,不僅會出現城市貧富嚴重分化,產生城市病,并導致城市病蔓延,破壞小城市的發展,使整體生活質量下降,失去新型城鎮化原本的內涵。
四、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融資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就我國現有的城鎮化建設融資模式來看,根據資金的提供主體不同,資金來源主要包括:政府、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私人部門所提供的資金(資本)。與之對應的,資金融通的工具有地方財政收入、銀行貸款、發行有價證券,以及建立投融資平臺等為主。下面從四個方面論述我國城鎮化建設的融資渠道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融資
我國城鎮化建設中的政府提供的資金,主要來源是稅收和專項費用,主要由營業稅、房產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以及水資源費、市政公用設施有償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等財政性資金組成。以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為依托地方政府大力發展“土地財政”融資模式,即通過土地開發、轉讓或拍賣而獲取資金以推進城市建設發展。這一融資模式被迅速且廣泛地應用,成為當下城鎮化建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而且,地方財政收入中“土地財政”資金占比較重(如下表)。
2008-2013年土地財化情況表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財政部網站,經作者自己整理。
土地融資在實行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一是征地過程中暴力沖突、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城市發展必然伴隨著拆遷與土地征用,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征地過程中滋生了官員的腐敗行為,因此人民群眾的利益遭受到了一定的損害,甚至引發;二是“土地財政”模式不可持續。我國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地方政府掌握并且可買賣的土地越來越少了;此外,受到18億畝的“耕地紅線”――耕地保護政策的制約,將使傳統的“土地財政”融資模式難以為繼。
(二)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作為最傳統的融資方式,是我國城鎮化建設的資金最重要來源之一,主要包括政策性銀行貸款和商業銀行貸款。最為典型的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融資主體一般將項目的資產進行抵押或項目的經營權、股權、債權等進行質押以獲取資金支持,而且正是因為基礎設施項目的社會性,一般獲得銀行貸款的支持比較容易。
城鎮化建設使用大量銀行貸款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國金融體系一直是由銀行來唱主角,資金的分配離不開金融中介,但這并不適合以城鎮化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方式,原因是以短期存款為主要資金來源的銀行,支持長期投資項目容易引發期限錯配風險。同時,如果項目建設企業過多使用銀行貸款必然會提高企業的負責率,增加資金風險。
(三)發行債券
2011年我國在四省(市)開始對地方政府自行發債進行試點,它們分別是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隨著試點工作的深入,2014年,經國務院批準上海、浙江、廣東、深圳、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和青島試點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中央將發債權下放到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進行融資,并給以相應的政策支持,此舉將有利于緩解“土地財政”模式的收入沖動,有緩釋財政風險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財政透明度。
但該融資方式經過了四年的探索,如今還在試點階段。其原因是有兩點:一是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差較大,大部分地方政府還不滿足發債條件;二是如今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采取自發自還的模式,如果發行規模控制不當,到期時地方政府無力償還債務,容易引發財政危機。因此,要實現地方政府自主發債的全面覆蓋仍需時日。
(四)融資平臺
盡管我國大多數地方政府不能發行債券,但地方政府通常都會設立各種投融資平臺,以城市建設投資類公司、基礎設施建設類公司、軌道交通建設類公司等形式向社會發行與項目相關的企業債券,以募集資金。周小川(2011)說,中國城市化實際發展只有二三十年,所以,達到發達經濟體那樣完全以收定收是不可能的,因此完全可以考慮借今后的錢來加速當下的發展。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央政府以允許地方搭建投融資平臺作為應對危機的重要手段之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政府支持的條件下進行市場化運作,籌集了大量城市建設資金。
但是,從微宏觀經濟管理角度都會看出地方融資平臺存在諸多問題:一是由于負債率高、資本金不足,所以融資平臺風險高發展不可持續;二是因為資金運用不透明、責任主體不明確,所以融資平臺一旦破產,這筆爛賬就會算在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頭上;三是地方政府大包大攬替代企業做決策,往往對項目經濟效益產生不利影響。
五、突破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融資困境的對策
(一)以金融體制創新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
政府應盡快對金融體系進行全面的調整和改革,使資本市場多層次化,即在資本市場中融合債券、銀行、民營資本、信托、財政等多種融資方式,創造新型金融體制,共同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具體措施的實施上,可以具體做到以下幾點:(1)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融合多種融資渠道,建立新型融資模式;(2)提高股權性資本比重。減少新增資本的投入,使用資產證券化等手段盤活存量資產;(3)引進外資,加快形成資本。在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的同時,引進外資,將融資模式國際化;(4)集聚各種性質的投資如PE、VC等。
(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新型城鎮化建設
城鎮化根據其社會化的本質,在改善民生、轉移剩余勞動力、拉動投資、提升內需和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城鎮化建設帶有非營利性的目的。而金融資本的投入都是要得到回報的,追求的是盈利性而非公益。正是這種本質上的矛盾,使我國民間資本沒有足夠的積極性參與到城鎮化建設中。
為改善民間資本投入不足的情況,可以通過部分讓渡受益權的方式進行,如在經營性的基礎設施領域,引進民間資本,通過公私合營完成項目建設后,由該民間組織進行后續有償服務,政府可以進行監督,保障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序開展,也可以將部分公共事業私有化,使其資本流入的同時,更具有市場性,如可以開放醫院、保健、高等教育、體育等領域,對公共事業領域城市供水、供氣、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可以部分私有化,使用民間資本運營,從而建立起新的城鎮建設管理模式。
(三)運用資產證券化實現農村土地流轉
農村勞動力在進入城鎮后享受不到與城鎮人口相同的社會保障待遇,同時,在現行制度下,他們的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只能獲得使用權,無法將土地轉讓獲得轉讓收益。這也就使他們在城鎮化過程中遇到無法在城鎮工作的機會時,選擇回到農村,這也就拖延了城鎮化的進程。因此,在農民只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情況下,通過專業機構將分散的土地使用權進行集合打包,在金融市場上作為證券化商品出售,使農民獲得現金收益,強化土地的保障作用,對城鎮化建設中人力資本的保障有著推動作用,對農民來講,也可以完善其在城鎮化過程中的經濟基礎,彌補社會保障中的不足。
(四)加快推行市政債券
通過研究發達國家經驗,為城鎮建設融資,發行市政債券是市場化融資的重要手段。從長期來看,隨著發展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市政債券必然隨之推出,也是支持城鎮化發展必須的金融手段之一。根據央行公開資料,所謂市政債券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權的機構為滿足市政運轉或經營建設需要而發行的債務性融資工具(周小川,2011)。發行市政債的優勢在于債券可以在資本市場上交易,金融市場可以給債券定價,評價風險,根據債券的認可度不同使城市債券有不同的價格,這就形成不同的評級,有利于防范風險并形成激勵機制。2011年我國開始對地方政府自主發債試點工作,現如今試點省市已經達到了十個。在2014年新修訂的《預算法》中允許地方政府在確定的限額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關于發行債券,地方政府已經得到了法律上的支持,下一步可通過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讓市政債券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運行,為市政債券全國范圍內推廣與運行提供法律依據。
(五)穩定地方稅源
在我國稅收制度體制中,增值稅和營業稅是我國稅收額最大的兩個稅種,每年總稅收中約1/4是由增值稅貢獻的,每年總稅收約1/7是由營業稅貢獻的。目前,增值稅屬于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種,中央占3/4,地方占1/4,營業稅則絕大部分為地方享有,營業稅的取消將減少地方稅源。推進營改增要解決好中央和地方財政稅收的分配問題,需要推進全方位的稅收體制改革。加快營改增改革步伐,中央將本應屬于中央財政的增值稅收入留在地方,穩定地方稅源。
[參 考 文 獻]
[1]Richard B. Andrews. The Mechanics of the Urban Economic Base[J].Land Econo,1995
[2]Teranishi,J. Interdepartmental transfer of resources, conflicts and macro stabilit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oles of Government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Aoki, Kim and Okuno-Fujiwara, eds. Nihon Keizai Shimbun, Inc,1997
[3]遲福林.中國改革研究報告2013:改革紅利[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
[4]胡斌.政策性金融與我國城鎮化發展戰略[J].中國金融,2002(10):37-38
[5]黃勇,謝朝華.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支持效應分析[J].理論探索,2008(3):91-93
[6]邱俊杰,邱兆祥.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理論探索,2013(4):82-86
[7]沈和.當前我國城鎮化的主要問題與破解之[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2011(3):162-172
[8]吳超,鐘輝.金融支持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在哪里[J].財經科學,2013(2):1-10
[9]吳江,王斌,申麗娟.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9(3):88-91
[10]相偉.深度城市化戰略的內涵與實施保障研究[J].經濟縱橫,2012(4):49-53
[11]張占斌,馮俏彬,黃錕.我國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支出測算與時空分布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3(10):1-7
篇5
【摘要】山東省城鎮化建設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了高速發展,特別是最近十年成績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省的城鎮化發展是不全面的,粗放式的城鎮化發展模式仍然大量存在,城鎮化水平滯后于工業化發展、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等問題不斷涌現,文章在分析山東省城鎮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的基礎上,結合山東省的實際情況提出促進山東省城鎮化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新時期;山東省;城鎮化建設;對策
城鎮化是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實現我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必經之路。因此,我國各省份都在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新時期山東省城鎮化建設呈現以下特征:一是新時期山東省人口城鎮化率持續增加,就地城鎮化發展迅速。山東省城鎮化率從2000年的38.2%增至2015年的57.01%,城鎮化率提升18.81%。山東省城鎮化水平高于全國城鎮化平均水平,在全國排名第12。就地城鎮化迅速發展,如德州的“兩區同建”,將農村新型社區與農村產業園區相結合共同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二是產業轉型和城鎮化良性互動。新時期山東省在穩步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山東省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2015年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21.52%,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8.79%。山東省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環境質量出現改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城鎮化質量不斷提升。三是新時期山東省城鎮化進程中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主要表現在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費顯著增長,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截止2015年底,山東省各城鎮已建成1814個文化站、157個藝術館、154個公共圖書館,廣播與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是98.8%、98.6%。此外,各城鎮政府加大對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極大地滿足了城鎮居民對醫療衛生的需求。
一、山東省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山東省土地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
2011年―2015年,山東省城鎮化水平從50.95%增至57.01%,增長幅度達11.89%,城市人口密度從1389人/平方公里增長到1452人/平方公里,增幅達到4.5%,但同期城鎮建成區用地面積卻增長了22.9%,地域景觀城鎮化速度遠遠高于人口城鎮化速度。城鎮大量粗放式的擴展,開發質量差,導致城鎮用地效率較低,影響城鎮化的健康發展。此外,城鎮化建設中的“半城鎮化”現象日益嚴重,人口城鎮化率不斷增加,但是市民化進程緩慢。馬克思曾指出,城鎮化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當前,山東省大量農村轉移人員在戶籍、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教育等方面與城鎮居民存在著“不均等化”,據調查,山東省城鎮人口中的兩棲人口有近900多萬人,近千萬準市民還未能真正轉化為城鎮市民。他們大都聚居在城中村或者棚戶區,與城鎮社會生活格格不入,難以真正融入進城市社會。城鎮內部形成新的二元結構,制約了市民化質量的提升。
(二)山東省城鎮化建設滯后于工業化發展
城鎮化建設階段慢于工業化發展。國內外通常用IU、NU國際標準量化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關系,當IU比約為0.5,NU比約為1.2時,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協調;當IU比明顯小于0.5,NU比明顯小于1.2時,城鎮化超前于工業化;當IU比明顯大于0.5,NU比明顯大于1.2時,城鎮化超前于工業化的發展。通過IU和NU數值的計算分析得出,總體來看,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山東省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數值都在下降,但是絕對值仍然明顯大于0.5、1.2。因此,雖然山東省城鎮化在不斷發展,但工業化水平仍然遠超于城鎮化水平,這種現象長此以往會不利于山東省的長期發展。近年來,山東省工業化進程迅猛發展,各地區興建大量經濟開發區或產業園區,試圖利用工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借農村建設的名義強制農民上樓,“圈地”致使農民失地,損害了失地農民的切身利益。
(三)山東省城鎮化水平較低,區域發展不平衡
與發達省份比,山東省城鎮化率較低。2015年浙江省城鎮化率65.8%、江蘇省城鎮化率66.52%,而山東省同期城鎮化率還沒達到60%。與發達城市比,山東省大城市實力不強,輻射帶動能力較弱。濟南市和青島市的城鎮化水平在山東省位居首位,是山東省城鎮化發展的雙核心城市。但是濟南市與青島市無論其人口規模、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均與其他省際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都存在較大差距。山東省各地市城鎮化發展也存在不平衡。馬瑤(2015)通過聚類分析將山東省17城市城鎮化水平進行分類得出,新型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地區,包括青島和濟南兩市。東部沿海地區新型城鎮化水平較高,包括東營、威海、煙臺和淄博。中西部地區城鎮化水平較低,尤其是聊城德州和菏澤城鎮化水平很低。這種城鎮化不均衡發展的狀況不僅不利于山東省新型城鎮化的推進,而且也使得山東省城市群區域一體化程度不高,導致城市群綜合競爭力較低。
二、山東省城鎮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山東省生產力水平較低
生產力水平低是山東省城鎮化建設滯后的根本原因。生產力水平低,經濟發展速度慢,導致城鎮化建設的滯后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甚至出現城鎮化的畸形發展,影響城鎮化建設的整體質量。和浙江、江蘇等沿海發達省份比,山東省生產力水平低,經濟基礎較弱,影響第三產業的投資和發展速度,進而阻礙著山東省產業結構的升級。這種不合理的產業結構不僅影響山東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影響山東省城鎮化的建設。山東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村和小城鎮的城鎮化是山東省城鎮化的重點。城鎮化發展離不開工業的產能,離不開重點支柱產業的支撐。當前山東省很多縣城的規模還比較小,縣城的帶動輻射作用不能真正有效的發揮,主要原因就在于這些縣城中產值效益好的支柱產業比較少甚至沒有,聚集效應和地區輻射力較弱。因此,生產力水平低影響城鎮化建設的速度和規模,造成山東省城鎮化建設參差不齊,造成城鎮化建設水平低于其他發達省份,滯后于山東省的工業發展水平。
(二)山東省城鎮化建設經驗和認識不足
由于建設經驗不足,造成城鎮規劃不科學,這種不科學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城鎮結構混亂。相比其他發達省份,山東省城鎮化建設經驗較少,一些地方重建設輕規劃、先建設后規劃等缺少科學依據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城鎮結構混亂,進而造成人力、物力等大量資源的浪費。第二,城鎮化建設千城一面,缺少特色城鎮。山東省城鎮化建設起步較晚,自身經驗不足,不能夠結合山東省的實際情況建設有山東省特色的城鎮。山東省資源稟賦比較豐富,在建設特色城鎮方面有優勢,第三,城鎮規劃與城市設計不配套。山東省有些地方只注重城區建設,而忽略了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規劃,造成排水不暢和交通堵塞等城市弊病的大量出現。此外,地方政府對山東省城鎮化建設的意義認識不全面,重建設輕管理,對城鎮化中的生態環境和進城農民的市民化關注較少。地方政府不能夠全面的認識城鎮化的意義,阻礙城鎮化的建設質量。
(三)山東省城鎮化建設體制機制不完善
城鄉之間戶籍制度不健全,影響山東省城鎮化的發展。當前,山東省仍然有大量農業轉移人口并未完全市民化,還處在半市民階段,這種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城鄉之間戶籍制度造成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待遇不平等。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城鄉二元體制打造的壁壘仍繼續發揮作用,戶籍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大量農業專業人口可以在城市生活,卻不能享有與市民平等的醫療、教育、保險等公共服務。城鎮行政體制有缺陷,阻礙山東省城鎮化的發展。良好的城鎮管理體制,是城鎮化高效率和高質量進行的保障。當前山東省的城鎮管理體制仍然落后于山東省的城鎮化的進程,部門全責不明,部門之間互相扯皮推諉。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過分看重GDP的增長,輕視其中的生態文明建設,錯誤引導地方領導,使得地方政府為了經濟發展隨意犧牲環境。此外,一個好的政策能否發揮應有的價值,關鍵在落實。一些政法人員執法方式簡單粗暴,容易引發沖突,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影響城鎮化的發展。
三、促進山東省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對策
(一)加快山東省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
山東省人均GDP比較低,阻礙山東省城鎮化的發展。因此,必須提高山東省經濟發展水平,增加人均GDP,加快山東省城鎮化的發展。要想促進山東省城鎮化的發展,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第二產業比重和第三產業比重。加快第二產業的發展,不斷提高山東省工業化程度,進而加速推動城鎮化的進程。具體來說,抓住國家“中國制造2025”戰略機遇,積極改造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促進山東省先進制造I的發展。山東省西北部內陸地區如德州市,經濟發展水平慢于山東省沿海地區,今后要積極承接沿海地區轉移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進而發揮產業聚集效應,推動山東省城鎮化平衡發展。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有利于增加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第三產業轉移,加快山東省城鎮化的發展。當前,山東省產業結構正處于快速調整階段,山東省城鎮化發展到了中期階段,山東省應抓住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的重大機遇,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具體來說,挖掘山東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潛力,促進生產性與生活性的服務業協調發展,提高山東省現代服務業的水平和質量。此外,大力發展山東省小城鎮旅游業,打造全國知名的山東省自然文化旅游景區。
(二)加強政府在城鎮化建設中的宏觀調控
山東省城鎮化建設正處于中期加速發展的關鍵期,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需要政府在體制機制改革和科學規劃城鎮體系等方面發揮輔助作用,以促進山東省城鎮化建設順利發展。一是深化和落實戶籍制度改革,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政府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堅持以服務為核心,注重引導和教化,創新城鎮化服務管理模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戶籍管理改革。在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做好農民就業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拓展他們的就業空間。探索新的城鄉人口管理辦法,對進城購房居住的農村人口,提供公平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二是改革現有的行政體制,為山東省城鎮化發展掃除障礙。對行政體制進行制度創新,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如,改革行政審批制度,適當合并或精簡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切實為城鎮化建設服好務。此外,在推進山東省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更加注重選用人才,全面提升城鎮化建設人才的綜合素質,為山東省城鎮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三是科學規劃,建立完善的城鎮體系。山東省城鎮布局不夠合理,城鎮規模偏小,因此山東省政府部門今后要繼續合理調整城鎮布局,發揮濟南和青島區域中心作用,適當增加大型城鎮體系,建設中小型的以特色產業為主或以觀光旅游為主的特色城鎮,增強地方性,避免千城一面,還要注意城鎮化建設的持續性。
(三)堅持山東省城鎮化和山東省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協同發展
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城鎮化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聯系中協調發展的。農業現代化、信息化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動力,新型城鎮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找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山東省城鎮化建設的結合點,是順利推動山東省城鎮化建設的可靠保障。具體而言,一是堅持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山東省是著名的農業大省,要想促進山東省城鎮化發展,必須推動山東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尤其是發展山東省特色農業。今后山東省利用我國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良好時機,因地制宜,積極發揮特色農業優勢,集中發展特色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以及農業采摘旅游等產業,形成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加快城鎮化發展。二是堅持城鎮化和信息化協調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應用更加廣泛,“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出現。因此,今后山東省必須利用信息化促進城鎮化建設。加強山東省城鎮無線網絡建設,實現城鎮網絡全覆蓋,加強信息化在社區管理和服務以及城鎮交通等方面的應用,實現人民生活的智能化。總之,堅持山東省城鎮化和山東省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協同發展,就是要以信息化為紐帶,促進山東省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之間的互動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娜,王愛萍.山東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5,6
[2]嚴文杰.四川工業化和城鎮化現狀分析[J].中國國情國力,2013,3(11)
[3]馬瑤.山東省新型城鎮化水平區域差異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2015,41(3):9497
[4]馮靜.河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篇6
關鍵詞:小城鎮;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小城鎮發展及社會經濟現象已構成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由此形成的城鎮化道路被國際學術界認為是城鎮化的中國模式。小城鎮規劃設計在小城鎮的發展中發揮了非常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小城鎮發展,仍存在許多問題:如工業化帶來小城鎮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小城鎮失去生態平衡、環境的惡化,原有良好人類居住環境遭到破壞;小城鎮土地資源大量浪費浪費,經濟,結構大體相同,小城鎮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歷史文化保護意識薄弱,小城鎮歷史形成的良好的文化傳統風貌和社會結構受到威脅,尤其是一些歷史名鎮,歷史風貌面臨湮沒;倉促的建設破壞了小城鎮原有特色,小城鎮對特色設計缺乏認識,規劃套用傳統模式,造成小城鎮單調,缺乏特色;小城鎮規劃設計中,僅注重物質空間領域規劃,對生態、傳統、文化、社會等非物質要素研究不夠,間接造成小城鎮人居環境和文化的落后,小城鎮規劃設計就失去了原有作用。
一、小城鎮規劃設計中的要點
(一)結合小城鎮的自然資源,體現小城鎮建設的特色
每一個小城鎮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環境,如山脈,江海,平原,河流,湖泊,森林等地形地貌相應的氣象特征都對小城鎮特色產生影響,甚至可以決定小城鎮的基本結構,利用自然景觀創造小城鎮特色是必然要遵循自然原則,在做小城鎮規劃之前,要根據小城鎮的資源特點來確定小城鎮的格局,定位,和發展方向,特別是歷史遺留下來與自然相協調水位部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然的優勢,做到每一項建筑與自然環境相融合,以突出小城鎮的自然特色,
(二)結合小城鎮的物質條件,突出小城鎮建設
小城鎮的發展與特色的形成都要依賴于一定的物質經濟基礎,經濟的發展為利用各種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提供了有利條件,為設計的實施提供了物質保障,因此小城鎮特色的定位不能脫離小城鎮實際情況,超越小城鎮的經濟實力,否則不能突出小城鎮的建設,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小城鎮的總體規劃編制要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地方特色,既要堅持高標準,又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小城鎮定位和經濟的實際情況,創造有特色的城鎮空間,體現小城鎮建設的地方特色,
(三) 結合小城鎮的歷史文化,保護和創造小城鎮的特色
每一個小城鎮的文化,歷史,民族,宗教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城鎮的發展和形成是一個隨時間延續的歷史過程,對于歷史傳統的發展和繼承,是小城鎮特色需要加以重要考慮的方面,不能的盲目模仿國外各地的規劃建設模式,文化建筑和歷史環境往往成為城鎮的象征,規定著城鎮的特色,小城鎮的規劃建設要深入研究其歷史文化和,對原有城鎮格局,城鎮的文物,傳統街區等歷史文化景觀要加以保護和發展,使城鎮在總體布局和局部風貌上保持并強化其特有的文化,宗教,歷史等民族特點,達到保護和創造小城鎮的文化特色,
二、小城鎮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資源浪費嚴重
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未完全建立,在原有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控制力明顯減弱,新的政府宏觀經濟體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在這種情況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政府必然通過將大量土地投入市場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因此,用地規模已突破,成為規劃修編的普遍理由,各城鎮要求通過小城鎮規劃編制來擴大規劃建設的用地規模,供長期發展使用的土地在短期內大批量地出讓給了開發商,政府失去了土地主控權,從農民手里征得的土地被大量閑置,引發一系列的社會沖突,可能的土地升值都落入開發商的錢包,嚴重危及城鄉的可持續發展及土地資源的浪費。
(二)規劃缺乏特色
個性與特色是小城鎮規劃的核心。沒有個性,就意味著小城鎮失去了活力。在規劃中,一些小城鎮規劃面目雷同,令人大有“似曾相識”之感。一些規劃工作者盲目套用典型規劃或利用以往經驗,忽視各個城鎮的個性特征,泯滅了城鎮規劃中的個性。無論何時何地,小城鎮建設都要包括道路、通訊、水電、信息、文體、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即所謂共性。同時,要保持小城鎮的生命力,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慮當地的政治、經濟、地理、歷史等因素,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城鎮個性。考察世界各國小城鎮建設,我們會發現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小城鎮各具特色。從我國南方城鎮的發展來看也只有走特色之路才能快速發展。規劃突出個性,要遵循因地制宜、發揮特色的原則編制城鎮規劃,并進行充分合理的論證。
(三)不注重對文化遺產
有的小城鎮在舊城開發改造中,對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不夠重視。對有歷史意義或文化意義的建筑物不做文化考證,不作必要的保護和保留,而是在舊城改造中一拆了之,歷史悠久的城鎮面目全非,重要歷史建筑無處可找,有歷史文化或歷史意義的建筑蕩然無存,割斷了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連接文脈,失去了小城鎮的的歷史意義,小城鎮沒有自己的歷史特色文化內涵,就沒有靈魂,難以發展。
(四)城鎮規劃的實施缺乏延續性
城鎮規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由于我們的政府部門缺乏長期規劃意識,行政指揮技術,導致每換一屆領導,可能就有一個新的城鎮規劃的思路,已經批準的規劃形同虛設。在我們的城鎮中經常可以看見剛建的要拆,剛拆的又要建,這都是規劃缺乏延續性所造成的。既破壞了總體規劃又勞民傷財,浪費國家財產。
三、小城鎮規劃設計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城市規劃是政府管理城市與城鎮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合理利用城鎮資源是關鍵,好的規劃是經得起時間推敲的。因此,高水平的規劃對小城鎮的健康、和諧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政府的城市規劃下,要合理的規劃小城鎮,不能只注重經濟效益,要注重城鎮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目前小城鎮規劃屬于物質性規劃,主要解決小城鎮物質空間布局問題,以理性安排小城鎮物質建設的順序和布局為特點,注重分析布局,而思維欠缺。實際上,由于小城鎮的功能和物質環境相對簡單和單一,如何應用形象思維對其進行布局和安排就顯得更為重要,同時也更具可行性。這就需要在規劃設計中尋找與城市設計的相結合的特點,而這正是目前我國小城鎮規劃與設計的一個薄弱環節。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的目的是創造小城鎮優美的居住環境,這是傳統小城鎮的理性規劃所不能達到的。
(二)在小城鎮的規劃中要把生態環境建設列為主要內容,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和接近大白然的優勢,建設生態型小城鎮。在規劃建設時,首先要大力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以減災防災,建構和優化環境,進行生態性開發,建設公眾化景觀化的活動場所、廣場和綠地以環境工程學為指導的城鎮規劃設計是實現城市生態化重要的可操作性手段,結合地域特點、周邊可利用的環境條件,立足于長遠的戰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其次要考慮能源的節約利用。資源緊缺、能源昂貴是不爭的事實人、建筑、白然和諧統一的規劃設計目標也是對我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最后要減少污染,把可持續性發展的研究作為規劃建設的重點在環境總體規劃中,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垃圾污染、光污染和電磁污染在建設中,盡量考慮利用天然潔凈能源(如太陽能),減少環境污染。
在小城鎮規劃設計中,小城鎮的資金水平和管理投入方面都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環保要求,所以,有輕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項目不能投入小城鎮中,廢水與廢棄要通過先進的技術處理后才能排出。小城鎮的環境保護規劃應是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一部分,而且只有切實納人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三)以旅游、景觀文物保護作為小城鎮保護規劃實施的前提。目前小城鎮的保護規劃往往是以文物保護作為前提,以旅游開發作為保護規劃的目的,以景觀的建構和規劃作為保護規劃的模式和成果。這種模式對非物質文物建筑與街區的保護缺乏尺度,往往使小城鎮的舊區淪為嶄新的城鎮;對旅游開發價值較差,而又不能動的文物建筑或遺址,在規劃中往往采取消極的保護,如只對文保單位進行保護。
結束語
小城鎮規劃設計作為我國現代化城鎮建設的任務之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在小城鎮規劃中是非常重視的。黨的十以來,圍繞著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站在哲學的高度,分析了新型城鎮化蘊含的巨大機遇,科學研判了城鎮化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指出了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現實路徑,成為指導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戰略思想。而另一方面小城鎮規劃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我國的經濟發展,我們對小城鎮的規劃和設計,為的就是發展小城鎮的文化、經濟體制,為人民生活謀福利,城鎮化有助于工業化效率的提高,促進第三產業的繁榮和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篇7
一山西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問題
1 城鎮化質量不高
縱向來看山西省城鎮化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還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4年山西的城鎮化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98%(見表3.7),和周邊省份相比,增速趨于中間,2014年與城鎮化率最高的3個省份(直轄市除外)廣東(68.00%)、遼寧(67.05%)、江蘇(65.21%)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 城市發展動力不足
山西省城鎮體系構成不合理,共有22個設市城市,其中包括11個地級市和11個縣級市,根據2014年國務院的《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在500萬以上的歸為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人口規模在300萬―500萬之間的城市視為Ⅰ型大城市,人口規模在100萬―300萬的城市視為Ⅱ型大城市,人口規模在50萬―100萬的城市視為中等城市,人口規模在20萬―50萬的城市視為Ⅰ型小城市。從2014年的數據來看,山西省沒有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Ⅰ型大城市只有太原市,Ⅱ型大城市只有大同市,中等城市共有7個,分別是陽泉、臨汾、長治、忻州、朔州、晉中、運城、原平,剩下的13個設市城市均為Ⅰ型小城市,集聚吸引能力不足,導致吸納轉移人口、推動產業發展方面的弱勢問題。山西省城市格局呈現出大城市比例過小,小城市比例大的特點,城市發展極不均衡。
3 城鎮群發展滯后
當前山西省城鎮群存在重形態建設、輕實質發展的問題,各城鎮之間沒有合理的城市分工與層級體系,區域協調發展態勢還未成型。在“一核一圈三群”城鎮布局體系中,太原都市圈內部的空間差異化較為明顯,尚未形成有效的的經濟社會橫向聯系和推進城鎮群發展的體制。雖然太原市整體城鎮化水平較高,但是作為中心城市輻射功能較弱,帶動能力也較差,無法引導城市群發展。太原市、晉中市與周邊的忻州市、呂梁市城鎮化質量差異較大。三大城鎮群除了晉東南城鎮群外發展比較滯后,三大城鎮群內部的主要中心城市與次級中心城市之間沒有明顯梯度,中心城市還需要通過完善城市功能來逐步形成核心輻射源。
二促進山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財政措施
1完善財政稅收體制
在山西省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伴隨著大量人口轉移進城,教育、醫療等各方面都需要政府予以財政支持。此外,土地制度改革導致土地收益重新劃分,并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造成了顯著影響,這也對財稅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否則難以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未來,應當竭力使得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相匹配,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加地方投資公共事業的積極性。比如,可以將城市基礎設施改善而得到的財產增值作為稅收來源,同時事權也由地方政府承擔,這樣稅收由地方財政收集和使用,有助于激勵其自發改善公共基礎設施。此外,還可以推進房產稅、遺產稅等財產稅改革,為地方財政收入培育主體稅種,滿足城鎮化建設的需求。
2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健全地方政府橫向轉移支付體制。通過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進行橫向轉移支付,合力解決農民工市民化問題,鑒于農民工市民化問題是城鎮化進程中遇到的較為棘手的問題,應當將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民工市民化相對接。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手段補貼中低收入群體可以緩解資金壓力,因為農民工進城必然給財政帶來壓力。對于非戶籍常住人口規模較大、財政實力較為雄厚的城市,完全擁有足夠的實力進行財政轉移支付,從而加快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同時需要結合城市的資源環境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適當配合使用稅收、價格等手段調控城市人口,積極推進相關配套制度的改革,促進城鎮化發展進程。
完善不同層級政府縱向轉移支付制度,努力做到各級政府財權與事權的一致。統一專項轉移支付的分配權利,保護地方財政的獨立性。轉移支付應該從政府層級轉移至個人層面,避免產生委托-關系從而加大支付過程的不確定性,而且政府要明確轉移支付的方式和規模,力求地方政府有較為穩定的資金用于城鎮化建設,保障不同地域公共服務水平的穩步提升。
3創新財政投融資體制
強化財政資金和政策的引導作用,鼓勵地方政府利用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設立城鎮化發展基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政府可以采用財政獎補、以獎代補等多重方式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各項事業發展和項目建設。
國家城鎮化會議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建設可以實現雙贏。首先政府通過利用民間資金,減輕了財政負擔和壓力,其次民間資本有了新的投資途徑,也可以參與公共項目。但是在實踐中,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還是處處碰壁,政府應簡政放權,不僅是政策上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更要從實踐上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到城鎮化建設中來,并從產業政策和財政資金引導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優惠。
目前,地方政府主要通過投資少量資金,盤活存量社會資本,發展BOT、BOO、BTO等項目融資方式,這雖然為城鎮化發展開創了新的融資方法,但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導作用。在項目前期的經營階段,需要通過融資投入,信貸貼息等方法支持項目發展,隨后再通過逐漸引入民間資本的方式參與項目經營開發,彌補項目經營開發過程中資金不足的缺陷,同時民間資本在開發項目過程中獲得收益,這樣就可以實現政府和民間資本的雙贏。未來,應逐漸提高民間資本在參與競爭城市道路、園林、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開發項目過程中的公平性,同時加快推進公用事業的市場化開發,并積極促使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逐步向民間資本轉讓產權或經營權。
4 加強財政管理水平
城鎮化過程中,需要新的財政政策工具。單獨依賴稅收和收費往往不能滿足城市發展需求,因此會涉及政府舉債問題。因此,有必要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和債務管理體系。
(1)要構建資本預算管理機制。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先將權責發生制應用于資本性項目,然后應用到經常性項目,嚴格遵守債務管理法則,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從而深化預算管理體系改革。另外政府部門在編制預算時,要規劃好財政資金的分配,在不同的支出領域盡可能優化配置,從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率。
(2)允許地方政府發債。我國已有一些省市作為試點自行發債,但是地方政府債務工具的地位尚未確立,還未形成完善的債務管理體制。因此要建立中期預算框架,成立共同償債基金,建立政府信用評級制度,完善地方債券市場,將城鎮化進程中地方債務的使用合理化、規劃化。
三小結
本問針對山西省存在的城鎮化問題分別從財稅體制、財政支出結構、財政投融資方式、財政管理四個方面進行全面細致地總結,結合目前“互聯網+”的背景,提出了構建大數據政府,用現代化手段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從多角度豐富了促進山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 Leigh Zhao,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on the way to China’s urbanization[J],Harvard china review,2015,(5):26
篇8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二元結構;可持續發展;路徑選擇
安徽系農業大省,優化產業結構及促進社會資源合理流動任重而道遠。皖北地區在安徽省域內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積極穩步推進皖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極具現實意義。
一、皖北地區城鎮化發展的現狀
皖北地區主要是指淮河以北的地區(淮北、宿州、亳州、阜陽、蚌埠、淮南)。雖然在全國推進城鎮化的背景下,皖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對于全國以及安徽其他地區來說,皖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仍相對滯后,且各地市之間發展不均衡。據安徽統計年鑒顯示,2015年安徽省城鎮化平均水平為53%,皖北地區為48%,其中淮南、淮北兩市城鎮化水平最高,分別為67.9%和59.8%;蚌埠的城鎮化率稍微低一些,為50.9%;城鎮化水平較低的地區宿州和亳州,分別為37.5%和35.6%。皖北地區城鎮化水平較低,除了表現為城鎮化率不高之外,由于人口城鎮化和土地城鎮化不同步,人口城鎮化和輕重工業化發展不協調導致了皖北地區缺少綜合發展較強的區域中心城市;城市規模普遍較小,缺乏鮮明定位,產業結構單一、雷同,創新驅動能力不足。作為安徽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地區,皖北城鎮化發展狀況直接影響整個安徽城鎮化建設,皖北城鎮化不能成為安徽城鎮化建設的“洼地”。
二、皖北地區城鎮化發展滯后的原因分析
(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發展失衡
科技的不斷進步、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使二、三產業逐步向城鎮聚集,受利益驅動,非農人口及各種相關資源要素不斷向城鎮轉移,帶動城鎮經濟發展,由此帶來的高收益會吸引各種要素進一步向城鎮流動,逐步累積,促進城鎮化的持續發展。相比安徽省其他地區,皖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經濟總量偏小,人均GDP偏低。據安徽統計年鑒顯示,2015年皖北地區人口占安徽的42.1%,而經濟總量只占全省的30%,財政收入僅占全省的10%左右;皖北地區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4%,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對農業依賴較重,而農業現代化水平落后,勞動生產率偏低,農民收入水平增加比較緩慢;城鎮化發展需要要素的有效流入,而皖北地區產業結構分布不合理,第一產業所占比重過高,第二產業發展基礎比較薄弱,第三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后,使得要素在城鎮化發展中不能獲得很好的收益而流向別處。
(二)城鄉發展不協調,二元結構問題突出
皖北地區第二產業發展基礎比較薄弱,第三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后,農業比重過高及農業人口比率偏高,使得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向城市轉移,任務繁重。各地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對城鎮化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對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等關注不夠。一方面,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勢必造成大量優勢資源在城市的聚集,使本來就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村的發展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由于城鄉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更多的農村青壯年選擇進城務工,致使農村剩下的勞動力大多是勞動能力很弱的老弱病殘,農業生產水平明顯降低,進一步擴大了城鄉差距。
(三)缺乏聯動效應的城鎮組群,未能有效吸納農村剩余人口
皖北地區城鎮化建設中缺乏有效合作和聯動,六個地級市多是基于自身局部利益各自為戰,規劃不合理,布局不科學,產業結構雷同,競爭過于激烈,資源浪費嚴重,在此區域沒能形成一個輻射帶動力強且綜合承載能力大的綜合性區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區六個地級市中,阜陽市、淮南市和蚌埠市最有條件成為中心城市。在六個地級市中,人口總數最多、經濟總量最大的是阜陽市,但是阜陽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工業化速度和程度都較低,城鎮化程度過低。就人均GDP、城鎮化水平、工業化速度和程度而言,淮南市在六市中都是最高,但所占經濟總量較小,城市凝聚力和輻射帶動力較弱,和其他城市合作機會較少,合作空間較小。作為科教資源比較豐富的蚌埠市,由于技術創新力度不夠,沒有做到產學研有機結合;教育機制相對滯后,沒有很好發揮科教資源的優勢。此外,皖北地區六個地級市的鄉鎮企業發展規模較小,技術落后,勞動力和資源利用率低,致使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外省。據統計,皖北地區向外省轉移的農村人口達70%以上,為其他省城市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卻嚴重影響了本地區城鎮化發展。
(四)城鎮化發展資金短缺
由于城鎮化發展速度較快,規模較大,大量非農人口在城市購房,這就要求有相應的住房供給、醫療保障、教育資源保障等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建設同樣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皖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滯后,財政收入不高,因而對城鎮化基礎設施投入十分有限,加之農村金融基礎設施落后,國有金融機構資金主要投向城市大中企業,致使皖北地區城鎮化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得不到有效解決,發展速度自然緩慢,發展程度自然不高。
(五)農村勞動力素質相對不高
皖北地區農民自身文化素質不高,甚至部分為文盲,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也比較差,對他們而言,放棄土地帶來的風險可能大于進城務工和生活獲得的收益,為防后顧之憂,農民不會輕易放棄農村的土地到小城鎮落戶。加之當地農村缺乏農民再教育和技能培訓機構,農民很難學到一技之長,即使進入城鎮,知識技能低、文化素質不高的農民工也不容易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因而很難在城鎮立足發展,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城鎮化發展。此外,現有的二元戶籍制度使農民工難以轉變為真正的城鎮居民,造成了諸多的不平等。我國土地管理制度規定農民不能自主流轉自己的土地,使得農民得不到相應的財產性收益,落戶城鎮的經濟成本和機會成本都增加了。不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使農民工進入城市后不能享有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就業、養老、生活等方面的保障,這些都不利于城鎮化的推進和發展。
三、皖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路徑選擇
(一)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堅持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
社會經濟發展必須要經過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兩個階段。工業化發展不僅帶來大量財政收入,改善了城鎮基礎設施,同時還解決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對城鎮化發展起著帶動作用;而城鎮化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為工業品銷售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城鎮化的發展,不僅要對各類工業和產業的相應配套設施進行逐步完善,而且要進行產業轉移,在轉移東部產業時要建設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同時加強勞動密集型產業基地的建設力度。吸引人口回流和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帶動消費需求,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皖北新型城鎮化和工業化協調發展。
(二)推進城鎮的區域協同,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皖北六市要從整體利益出發,積極聯動,有效交流。在產業上整體規劃,區域內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競爭的良好局面,避免出現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此外要積極與安徽其他地區進行緊密合作,充分利用皖北地區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合理進行產業轉移,利用南北共建現代產業園來帶動皖北地區工業化發展,促進城鎮化快速發展。
(三)切實保護耕地,實現“以城帶鄉”
在城鎮化發展中,由于皖北地區自身的特點使得其城鎮化發展和全國其他地區的發展不同。皖北地區人口數量多、密度高,尤其是農業人口眾多,因此皖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具有自身的鮮明特點。皖北地區是全國主要農業區,在發展城鎮化過程中,城鎮發展與耕地保護矛盾尤為突出,城鎮化建設要進行整體、長遠規劃,合理布局,有效保護農業用地。打造“以城帶鄉”式中心城市—縣城—中心鎮為結構的區域內生發展機制,適度提高皖北地區各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鎮容積率標準。
(四)改革城建融資體制和公共設施建設
積極行動,多方籌措資金,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中,不僅要擴大建設規模,而且要加強供水、供氣、供電等保障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城鎮交通設施建設,逐步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運輸體系;對教育、衛生、醫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要加快進度;不僅要加大城鎮居民住房建設,而且要努力改善城鎮居民居住條件,進行城鎮綠化建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建設繁榮、綠色的美好家園。城鎮規模的擴大以及各種公共設施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推動,資金渠道要多樣化,不能只靠政府財政撥款。要建立多元化的城建融資體制,政府主導、各種融資方式并存,采取民間集資、引資、銀行信貸等方式籌措城建資金。
(五)提高農民整體文化素質
不僅要認識到農民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對城鎮化的重要作用,還要采取具體措施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如果大量文化水平過低的農村勞動力涌入城鎮,不僅難以解決就業,還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城市社保壓力加大、失業率攀升、犯罪率提高,使城市居民和農村勞動力之間的差距加大。眾所周知,雖然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但是農民整體文化素質還是比較低。各級政府應該加大義務教育實行力度,加大農村教育投資力度,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做努力。為了提高農民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重視農民的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應有計劃地建立一批職業教育中心,根據農村產業發展需求和農民實際狀況,對勞動力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培訓,為小城鎮建設發展持續提供長期穩定的人力資源儲備。此外,要創新各項管理制度,特別是加大戶籍管理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創新改革,吸引并留住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解決城鎮化建設中人力資源缺乏的問題,并且從制度上保證城鎮化健康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皖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遇到很多問題,如城鎮化建設速度慢、發展水平較低、城鎮規模偏小、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力不強、環境污染嚴重等。因此,在城鎮化建設中,我們應該在遵循其自身發展規律的同時,結合皖北地區具體的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皖北地區城鎮化建設的整體規劃戰略部署,分步分段、循序漸進推進。而且還應建立各個領域的專家組成的專家小組,對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并及時提出解決辦法,力爭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作者:汪正宏 單位:淮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馬懷里.安徽省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120-135.
[2]許經勇.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鄉關系[J].財經問題研究,2006,(9):46-47.
[3]馬遠,龔新蜀.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與產業結構調整開發研究[J].開發研究,2012,(5):80-91.
篇9
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是指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空間布局、體制機制、推進工作等領域統籌謀劃、整體推進,破除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相互脫節的“兩張皮”現象,達到城市格局與智慧產業布局有效對接,城鎮服務體系與智慧應用體系優化匹配,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設施網絡有機結合,使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智慧城建設緊密融合,城市化與信息化互為動力,促進兩者互動協調發展。具體而言,其內涵要求包括四個層面:其一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國土規劃等要與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相匹配、相對接;其二是智慧產業發展與城市產業的規劃、布局、特色等相互協調;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設基礎設施與城市空間、功能、發展結構等相融合,兩者相互支撐;其四是智慧城市應用系統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統籌謀劃與推進。
二、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
寧波深化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必須從完善功能體系、優化空間格局、暢通交通網絡、提升品質特色、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城鄉一體等方面全面統籌整體推進。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設中融入智慧產業、管理、應用、文化等因子,從而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區邊緣設立智慧產業園區或在遠郊打造獨立智慧新城,是拉開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徑;另一方面,強化在城市建設、管理中智慧基礎設施、智慧應用系統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的重要路徑。
(二)有利于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無論是構建智慧產業園區,還是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著力提升智慧元素,對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智慧產業園區作為智慧產業的集聚區,為智慧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為園區內中小企業、創新企業提供場地、技術、資金、孵化等專業支持和服務,從而有利于智慧產業快速發展及相關企業做大做強。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過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為智慧產品、服務、應用系統等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商機,對于加快智慧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客觀需要。在城鎮化建設中,著力加強智慧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資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讓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網絡及相關資源;強化交通、醫療、教育、文化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智慧應用體系建設,可以讓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在城市管理中推進社會治安監控體系、災難預警體系、應急體系等系統建設,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模式借鑒
(一)智慧新城建設型
案例:廣東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標準委批準的首批20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近年來著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個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規劃了留學人員創業園、高校創新園、國際科技合作園、工業設計園、大企業研發中心和科技與金融服務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務區、智慧生活示范區、三網融合智能化小區,突出強化“產、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標是打造成為智慧產城融合、智慧技術集成、智慧產業發展、智慧服務惠民的美麗城市。
(二)舊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資啟動了規模最大的舊城改造,在此過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從無線網的覆蓋面來看,經過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礎設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時大力推進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設,加快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應用項目,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鎮建設型
案例:上海浦東新區周浦鎮是中國智慧城鎮創新示范單位,將“智慧城市、智慧產業、智慧科學”的概念引入城鎮建設管理,目前已實現百兆家庭寬帶接入和無線網絡全覆蓋,大力推進物聯網、云計算、智能電網等高新技術在節能降耗、清潔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醫療服務和智慧社區等方面的示范應用,基本建成了百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智慧商務區和智慧產業區,以“數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環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區創建型
案例: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社區的智慧社區建設始于2012年,組建了智慧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規劃,建立了“智慧社區信息發展中心”和“智慧社區市民體驗館”,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列為市、區兩級智慧社區首批試點單位。建設重點包括社區管理、公共服務、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塊,具體可以概括為“一庫(民情檔案綜合信息庫)、一卡(智能炫卡)、兩平臺(社區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和社區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多系統(以平臺為基礎開發的各類具體的應用系統)”。
(五)智慧產業園區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國有30多個國家級高新區正在有序推進智慧園區建設,其中江蘇省無錫市的T-Park是智慧產業發展與園區城市建設共同發展的典范。與傳統工業園、開發區不同,T-Park是一個智慧產業和生活融合區域,園區規劃時就不僅包括了智慧產業發展內容,還包括了園區開發建設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內容,不僅有發達、完善的智慧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更有便捷、優化的創業服務鏈,是一個不僅宜業而且宜居的大“社區”。
(六)重點開發區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漢開發區啟動智慧產城一體化戰略,委托北京泛華集團對“智慧城”、“生態城”進行總體規劃并對重點核心區進行城市設計,規劃面積84.7平方公里,重點打造11大功能片區,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務片區”,重點建設企業服務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綜合數據中心、特色商區、川江池智慧公園、專家公寓和智慧社區等項目,著力創建國際化智慧城示范區和慢生活休閑體驗區,打造智慧產業與公共服務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區整體智慧化開發型
案例:南京將建鄴區江心洲整體智慧化開發,成為智慧功能區建設的經典案例。江心洲是長江沿線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圍、區位優越、環境優美的江中洲島,面積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與戰略合作者對該島進行整體開發,突出以生態、低碳、智慧產業為主導,著力建設科技研發、創意智慧和高端總部高度聚集的國際化智慧產業園區,以及生態旅游、文化創意、商務休閑、生態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國際化低碳智慧島。
(八)智慧城市綜合體帶動型
案例:綠地集團以紐約曼哈頓的全智能建筑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設一個智慧城市綜合體示范點。該綜合體將立足城市建設的最前沿,把最先進的規劃理念、智能技術運用到項目中,打造面向未來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綜合服務增值平臺。在這個智慧綜合體中,每一個建筑及信息、設施、設備都是有機融合相互促進的生態鏈條,建成之后,智慧辦公、智慧商貿、智慧物業管理等都將成為現實。
四、寧波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一)主要成效
近年來,寧波按照國家和浙江省的總體戰略部署,大力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及智慧城市建設綜合試點,并在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設中智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力實施“光網城市”和“無線城市”等工程,加強基礎資源數據庫和政務云計算中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斷增強。二是城市管理運營中智慧應用系統效用發揮更加明顯。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試點項目進展順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三是智慧產業園區的城市功能不斷拓展。著力發展軟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產業,重點推進寧波杭州灣新區的智慧裝備和產品研發與制造基地、寧波國家高新區的軟件研發推廣產業基地兩大試點區域建設。四是智慧功能區塊開發積極探索。比如鄞州下應區塊“智慧城”完成規劃設計,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區”建設成效明顯。
(二)存在問題
總體來看寧波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尚處于自發性的初級發展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認識不夠。比如新近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提升城鄉治理水平的決定》中盡管提到了要“堅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等,但是沒有明確提出深化兩者融合問題。二是在規劃制定上缺乏溝通銜接。城市產業規劃、國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與智慧城市建設規劃銜接程度不夠高,規劃制定過程中缺乏溝通對接,規劃之間“兩張皮”現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進上缺少協調融合。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分別由不同的部門主管,分管市領導也不同,這也導致在工作中難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動協調。
五、推進寧波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對策思路
(一)加強對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認識。通過理論宣傳、政策引導,進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對提升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認識,把融合理念貫穿到各地各部門推進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實際工作中。二是要加強組織領導體系的對接。目前寧波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領導機構分別是市城鎮化建設領導小組和市智慧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強化這兩個領導機構尤其是牽頭單位的對接,建立協商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兩者融合的重大事項和重點問題。三是要加強工作推進對接。比如在推動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中,要與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相一致;在推動衛星城、中心鎮建設時,要與智慧城鎮建設相融合;在推動老城改造、新城建設過程中,要與智慧社區、智慧綜合體建設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強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劃融合
一是要促進規劃對接。積極探索“多規合一”,建立開放式的規劃編制程序,由規劃部門召集發改、經信、建設、國土等部門共同修訂和完善相關規劃,促進城鎮化規劃、智慧城市建設規劃與國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有機對接。二是要適時制定出臺專項規劃。制定出臺提升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水平的專項規劃,建立規劃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規劃監管和協調機制。三是要制定出臺行動綱要。研究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行動綱要,明確階段性實施目標、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實施主體和各項保障措施。
(三)強化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產業融合
一是要加快發展智慧制造業。結合寧波實際,著重發展智能家電、智能電表、數控設備、智能交通、智能環保等智慧裝備產業,以及移動通信數據中心、金融數據處理中心、國際物流數據處理中心、重點產品和資源數據中心等網絡數據產業。二是要加快發展智慧服務業。重點發展軟件研發、智慧物流、智慧貿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創業、工業設計、科技服務等高端智慧服務業,大力引進和發展智慧總部經濟。三是要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農業,依托各類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加快建設“精準農業”信息系統,著力打造智慧農業示范推廣基地。
(四)強化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光纖到戶、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全面推進無線城市建設。二是要加快建設智慧市政基礎設施體系。近期要重點加快推進城市智慧交通體系、水務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園林旅游等市政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設。三是要加快建設智慧公共服務設施。推進智慧技術在教育、醫療、文化、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方面的應用,加快開展智慧學校、智慧醫院、智慧圖書館、智慧政務等試點。
(五)強化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體制融合
一是要強化管理融合。進一步推進智慧城管建設,加快建設社會治安監控、災難預警、應急處置、安全生產監管、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環境監測、口岸疫情預警等信息系統,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二是要強化體制機制統籌。在開發建設方面,理順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體制,統籌確定開發時序、重點,強化重點項目、重點區塊建設的統籌協調力度。在投融資方面,著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資金綜合平衡機制、資源資產盤活機制、投入產出與回報機制、重大項目共建共享機制等。在督查考核機制方面,統籌構建兩項工作的評價指標體系和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協同開展目標進度監測評估等。三是要強化政策法規統籌。加強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關技術標準、制度規則、實施細則等方面的銜接,強化財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統籌協調。
(六)加快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的平臺建設
篇10
關鍵詞:城鎮化;棚戶區;改造建議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面貌也是日新月異,涌現出許多干凈整潔、舒適優美的住宅小區,改善了城鎮居民的居住品質,提升了城鎮品位。但當前很多處于城鎮中的棚戶區與城鎮的大發展極不協調,棚戶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也極大地阻礙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步伐。2014年,國務院下達了計劃改造470萬棚戶區的年度目標,并且要將棚改安置房納入新型城鎮化的整體布局,可以說棚屋區改造已是促進新型城鎮化,改善城鎮居民的人居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當前我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城鎮化推動經濟的更進一步發展是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工作的重心,提升新型城鎮化的進程,就離不開城鎮棚戶區的改造。文章通過對目前棚戶區改造所存在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為我國下一步加快棚戶區改造,提升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借鑒。
1、棚戶區的由來
城市的發展本該是一個動態的滾動的發展過程,然而在我國,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造成城市的發展一味的快速向城市擴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的土地財政以及偏激的績效考核機制是導致城市規模空前膨脹主要原因。由此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必然會出現部分街區被遺忘,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整體的環境、基礎設施、衛生條件以及各方面的公共服務設施嚴重缺乏和落后,棚戶區由此而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棚戶區數量越來越多,就像人身體里面壞死的細胞一樣,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更新改造。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一味向外拓展的發展模式也開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城市基礎設施成本愈來愈高、城市土地資源趨緊,城市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土地規模相對最大化的時期。在此時城市棚戶區的更新改造成為刺激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創造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當然在目前大多數城市,棚戶區的改造往往和新區的拓展是同步進行的,經濟發達程度的差異往往決定了城市新區開發建設和棚戶區更新改造的速度。
因此,我國的棚戶區改造工作業已成為當前城鎮化的重要任務之一,而且其力度將會呈愈發加強的趨勢。在城市更新的進程中,要重筑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社區建設應朝著與自然相協調而不是相對立的方向發展、要著眼于提高人民生活的質量,而不僅是提高物質商品的生產;要將城市基礎設施與土地使用納入地方生態程序,而不超越生物圈的生態極限,減少棚戶區的人口容量,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2、棚戶區改造的意義
首先,從棚戶區改造與民生建設之間的緊密關聯角度看,實施棚戶區改造是以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升群眾住房條件為核心目標的城市完善工作。原本居住于棚戶區的百姓無法享受具有現代化的住房配套設施、無法便捷使用交通工具,在居住區域的環境衛生、房屋使用安全性等方面都無法得到保障。在國家大力推行城市化建設的時代背景下,居住在棚戶區的原有居民顯然無法有效體會國家經濟發展為居民生活帶來的益處。可以說,棚戶區改造工作的落實,將極大改善原有棚戶區居民的生活條件,從衛生、安全、出行等多個民生因素都將為相關群眾帶來切實好處。與此同時,原有棚戶區居民還可以享受到更好的住房配套公共服務以及物業、社區管理。
其次,從棚戶區改造與其他產業鏈的關聯角度看,對棚戶區的改造工作勢必會帶動房產建設相關的產業鏈網絡中的其余經濟產業,對國內市場經濟水平提升起到循環促進作用。我國對于棚戶區改造工作提供了多種實惠的政策支持,包括政府財政金融支持、建設用地優惠政策、稅費減免或返還政策、安置補償政策、房地產信貸基金等。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核心方式逐漸落實的棚戶區改造工作經過多年實踐,得到了各界好評。房地產業、建筑行業、公共設施建設行業、公共服務公益行業等眾多相關產業隨著棚戶區改造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而逐漸興起,由此可見,棚戶區改造工作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民生、輔助國家民生建設,同時還是幫助國家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換言之,我國棚戶區改造工作不僅能夠增加投資數量、激發相關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更可以有效對鋼材、水泥、地磚等建筑材料、建筑機械、建筑工人,家電以及居民消費等房地產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產能與產品予以消化,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拉動投資增長。
3、城鎮化發展中棚戶區改造的建議
3.1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棚改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綜合協調,頂層設計,制定政策,調配資金,形成合力。二是加強規劃指導。全面摸清底數,研究編制總體規劃及配套專項規劃,明確改造工作目標、重點和步驟。三是嚴格責任考核。棚戶區改造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應納入對各級政府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強監督檢查和全方位監管。四是做好宣傳發動。采取多種形式,加大棚戶區改造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
3.2堅持“三公”原則,做好拆遷工作
政府部門在拆遷安置過程中應當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做好監督管理工作,維護各方的權益,信守自己的承諾。首先要對拆遷戶進行合理的安置與補償,棚戶區改造的商業收益有限,不能像對待普通房地產項目區看待商業價值,政府部門應當盡可能利用手中的土地、行政資源區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可以出資建設一些廉價住宅,安置被拆遷居民,保障他們的居住條件。此外在拆遷安置中做好監督管理,贏取各方的信任,在改造項目中,特別是與被拆遷戶密切相關的安置用房建設過程中,不管是房屋的選址、規劃,還是施工質量。交付時間,以及后期的物業管理都要充分考慮被拆遷戶所關心的工作、教育、交通等一系列相關問題。不能出現安全隱患,更不能讓被拆遷戶在安置區出現出行、工作,上學的困難,想拆遷戶之所想,急拆遷戶之所急,獲取拆遷戶的信任,避免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
3.3從現狀改造條件,結合安置需求看規劃指標
在就地安置的情況下,因為安置面積過大,在現狀用地中所占比例過高,常使安置小區的規劃指標過高,體現為容積率過高。然而在規劃審批中,較高的容積率反映在一定的土地面積上承載過多的人口,為滿足人口居住問題,必然增加建筑密度。建筑密度加大造成停車位緊張和消防間距縮小,這與有關部門的規定發生矛盾。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主要通過將標準降低到每百平方米0.3個左右,解決停車位不足的問題。(1)在平時狀態借用人防設施的面積設置停車位;(2)建設立體式車庫,節約土地占用面積;(3)擴大地下空間,增加停車位。而對于消防問題,通常采取共用消防撲救面積的方法進行解決。
3.4做好銜接工作
積極主動與新型城鎮化進程相銜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產權、用途管理、市場配置、收益分配等配套制度。按照城鎮發展規劃,結合當地城鎮化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實際,通過穩步有序實施棚戶區改造,調整用地結構,合理利用城鎮土地,完善城鎮功能,增強綜合承載能力,改善居民環境,提升居住水平。
結束語
我國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切實落實勢必會帶來多項利于民、利于國的明顯益處。從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角度看,棚戶區改造從經濟推動、市場經濟穩定、民生建設三方面憑借其工程優勢予以明顯推動。在國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及決策輔助的同時,地方政府應切實履行棚戶區改造指導思想,引進金融支持體系建設,借助市場化運作的有效途徑從務實角度實現棚戶區改造目標。
參考文獻
[1]浣曉旭.城市棚戶區改造的互動公平均衡評價研究[D].中南大學,2012.
- 上一篇:經濟體制改革的意義
- 下一篇: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