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14 08:15:41
導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村新型社區概述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各地區農村社區建設紛紛啟動,并出現了各種農村社區示范基地和實驗基地,農村新型社區的概念應運而生。《山東省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發展規劃(2014—2030年)》明確了農村新型社區的概念:農村新型社區是在規劃引導下農村居民點集中建設,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完善、管理民主科學的農村新型聚落形態。同時該規劃將農村新型社區劃分為兩類:在城鎮規劃用地內選址,逐步納入城鎮管理的城鎮聚合性社區,以及由多個村莊合并新建或單個較大村莊改造而形成的村莊聚集性社區。農村新型社區既有別于傳統的行政村,又不同于現代城市社區,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或者是由一個行政村為聚居點建設而成。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既不等同于村莊翻新建造樓房,也不是簡單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在新型城鎮化總規劃的引領下,在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在農村營造一種新的社會生活形態。農民既不遠離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環境。與傳統農村社區相比,農村新型社區有以下新特點:第一,居民的整體素質以及整個社區文明程度較高,社區內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第二,新型社區在黨的領導下實行居民自治,社區內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居民真正實現自己當家作主;第三,農村新型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包括物質、精神以及環境生活質量,尤其在精神生活質量方面,社區教育發揮著極大的作用;第四,農村新型社區把改善人居環境放在重要位置,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新型發展模式。
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已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環境良好的農村新型社區,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也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1.社區居民觀念陳舊,學習動機不強長期以來,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村各類教育水平落后,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繼續學習困難。因此學習的積極性較低,缺乏接受新知識的迫切性,對“知識改變命運”的認識不夠深刻。據了解,部分農民認為學習知識、接受培訓是年輕人的事情,離開學校就意味著學習的結束,缺乏終身學習的觀念。并且,長期自給自足的農戶個體經營使農民形成了封閉保守的思想觀念,目光短淺。傳統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往往局限在狹小的鄉村范圍之內,鄉村既是他們的生產場所,又是一種社會生活環境,交往的對象主要限于血緣和地緣的關系,他們閉塞于農村一隅,較少與外界聯系。這使一部分農民的眼光變得狹窄,往往只考慮家庭、親屬之間的事,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明顯的孤立性特征,比較安于現狀,很難接受新的思想。只有讓他們看到實際利益,他們才能改變認識。比如社區垃圾分類回收,如果不能讓居民切身感受到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此舉就很難推廣下去。再者,進入社區之前的農民長期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如農業生產、建筑、清潔工、服裝加工等,多是動作技能型勞動,對知識的需要少之又少。沒有需要就不會產生學習的動機。有些人認為學習技術、知識既費時又花錢,擔心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學成而停滯不前。有些農村新型社區管理者積極響應國家構建學習型社區的號召,意識到了革新社區居民觀念的重要性,但也因為教育或學習活動流于形式,進一步固化了新型社區居民“學習無用”的觀念。
2.社區轉移勞動力數量龐大但技能水平較低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大力發展,我國農業轉移勞動力的數量迅速增長,但整體綜合素質仍然較低,難以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尤其是在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的背景下,新型農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實現了集約生產經營,產生了大量的富余勞動力。這些農村富余勞動力如果不繼續提升自身素質,依然維持以往的知識、技能水平,將難以適應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背景下的產業需求,這必將導致農村富余勞動力無法轉崗,陷入失業困境。傳統農民變成新型社區居民不僅包括生活角色的轉換,更重要的是職業角色的轉變。農業轉移勞動力只有逐步提升就業技能才能在農村新型社區中安居樂業。目前,他們安居樂業的最大障礙在于其受教育水平比較低,缺乏適應新型城鎮或者新型社區中新產業的職業技能。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6894萬人,比上年增加633萬人,增長2.4%。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但依然處于較低水平,僅占32.7%。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農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總體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低。較低的文化素質導致農業轉移勞動力的擇業范圍狹窄,就業層次不高,只能選擇簡單的體力勞動。“要真正完成農民到新型市民的‘角色’蛻變,最重要的是通過教育來激發所有背負沉重的鄉村文明的新市民,經歷一個在現代城市文明中的再適應過程,才能達到‘市民’角色的重塑和再造。”因此,實現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市民化關鍵在于再教育,特別是能夠提升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就業技能的再教育。3.農村社區環境問題突出按照國家的部署,我國部分省市已經建成了一批環境良好的農村新型社區,有效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發展規劃(2014—2030年)指出,2013年,山東村莊有生活垃圾收集點的村莊達78%。已建農村新型社區集中供水率100%,燃氣覆蓋率49.3%,供暖覆蓋率29.9%,通寬帶率48.6%,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社區比例57.8%,平均每個社區有垃圾收集點11.5個。該規劃并提出了建設環境優美農村新型社區的發展目標:通過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建設,對鄉村環境進行整治,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積極推進生態鎮(村)創建活動。但是,我們為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取得成績欣喜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這項系統的大工程背后存在的環境問題。首先,農村新型社區居民受傳統離散式的居住方式的影響,社區生活方式不適應,環境保護意識差。據實地考察了解,部分社區居民將農業用具、秸稈、生活器械、拆遷雜物等亂堆亂放,嚴重影響了社區總體美觀。部分社區居民用燃燒秸稈或者煤炭的工具在社區內燒水、取暖或做飯,產生的濃煙導致社區空氣污染嚴重。甚至有些社區的綠化帶被改為種植蔬菜、糧食。社區內即使有專門的垃圾回收點,部分居民依然將生活垃圾隨處傾倒,風吹垃圾滿天飛,更談不上垃圾分類回收。其次,農村新型社區樓房建設速度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不同步,如部分社區生活垃圾收集點不足,燃氣覆蓋率和集中供暖率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健全,導致社區居民即使有保護社區環境的意識,但也因為社區配套設施不全,降低了他們對優質社區生活要求。目前農村新型社區環境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仍需要社區建設的主力———社區居民的努力。客觀地講,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型城鎮化的必經之路———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依然面臨諸多問題:農村新型社區居民的觀念還有待革新,勞動力素質仍有待提高,社區環境尚有待改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進程中的這些難題對農村社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相應的,也為農村社區教育改變角色、創新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因此,發展適應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的農村新型社區教育成為當務之急。
三、農村新型社區教育促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的路徑
1.更新居民思想觀念,構建學習型社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人們內部思想觀念的更新是指導人們外在行為的內在動力。沒有思想的變革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任何一種變革,思想變革是其它一切變革的前提。思想觀念的革新是促進農村新型社區居民摒棄舊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先決條件。農村新型社區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型社區的聚合性優勢,發揮電視、廣播、報刊雜志、計算機網絡等大眾傳媒的積極作用,將社區課堂擴展到無處不在、隨時隨地的大眾傳媒,對新型社區居民施以全方位、多手段的影響,宣傳知識的價值,潛移默化的引導居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營造濃厚的繼續學習氛圍。此外,為了激發農業轉移勞動力求知的欲望,新型社區教育要堅決摒棄傳統社區教育重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鍛煉的弊端,要將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引導居民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使民眾體驗到學習知識對生產實踐的強大的指導力量,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社區居民認識到了繼續學習的重要性,具備了學習的動機,構建學習化社區就有了可靠的根基。葉忠海對學習化社區作了明確表述:學習化社區,是指以社區終身教育網絡和學習型組織為基礎,能保障和滿足社區成員學習基本權利和終身學習需求,從而促進社區成員素質和生活質量提高,以及社區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型社區。基于此表述,農村新型社區教育要力求做到使社區全體成員特別是已經脫離學校教育的成人群體能夠渴望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能夠真正做到以社區居民為中心,以促進社區居民觀念革新、素質提高和生活質量改善為根本宗旨。
2.以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培訓為重點,提升就業技能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傳統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產生了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同時農村新型城鎮化建設還伴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大量第二、三產業進駐農村地區,如農產品加工、服裝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各種服務業等。新產業產生了對人力資源技術、知識與能力的新要求。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進程中農村富余勞動力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再就業問題。多數農村勞動力長期從事單一的農業生產或其他的體力勞動,大部分沒有接受過職業培訓,技能水平較低。脫離農業生產后,如果不進行就業培訓將很難適應新型社區生活。一般而言,就業培訓的基本任務是傳授就業知識、培養就業技能、提高就業能力,以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由“體力型”勞動者向“技術型”勞動者的轉變。因此,農村新型社區教育要順應形勢,以開發農村人力資源,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培訓為重點,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
①政府出資支持并主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培訓據有關學者調查,有54.2%的農業轉移勞動力認為學歷水平、專業技能在找工作過程中具有很大或較大的作用,有84%的農業轉移勞動力認為很需要或者比較需要接受培訓,但與此同時,對于經濟狀況本就較差的他們而言,培訓費用卻成為其參加培訓的一大障礙。國家用于農業轉移勞動力就業培訓的經費少之又少。因此,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出資引進新型社區教育培訓設備,吸引高質量的就業培訓教師,減輕農村富余勞動力接受就業培訓的個人經濟負擔,同時確保新型社區教育開展就業培訓的質量。同時,政府或者社區委員會應該發揮領導作用,依據當地產業實際,統一部署社區培訓項目,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實行分類培訓,公開認定定點培訓機構,確保培訓質量和效果。
②農村新型社區學校與村鎮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訓目前,農業轉移勞動力再就業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是,大量下崗職工和新型農民消息閉塞,缺乏就業渠道,又缺乏相應的職業技能,在勞動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再就業十分盲目;與此同時,某些地區卻經常出現熟練工緊缺的問題,工人緊缺卻招不到合適的工人。這種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越來越突出。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培訓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鄉鎮用工企業將用工信息包括所需工種、人數、薪金、技術要求等反饋給新型社區培訓學校,社區培訓學校根據企業需要組織培訓。社區學校還可以邀請企業熟練技工親臨現場教學。
③創新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培訓方式由于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學習能力水平不一,興趣愛好也因人而異。所以,農村新型社區教育必須創新教育形式,采用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才能迎合不同學習者的需要。首先,在培訓性質上,非學歷就業培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非學歷的就業定向培訓直接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能夠短期收效。而學歷教育則為長遠的就業做準備,學歷越高,擇業范圍就越廣,就業層次越高。例如,江蘇省在農民學歷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997年開始,江蘇率先提出并建立農村自學考試實驗區,并于當年在全國率先實施了農業戶口自學考試畢業生可“農轉非”政策。全省1283個鄉鎮建立了自學考試服務站,部分地區還在村組和企業設置了自學考試聯絡點,確定了聯絡員。據2005年有關數據顯示,江蘇縣和縣以下地區自學考試畢業生超過了全年自考畢業總人數的一半,大大拓展了高等教育在農村地區的受益面。直至現在江蘇省農民學歷教育在提高農民就業層次,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依然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其次,在培訓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多種培訓方法相結合。針對不同學歷層次、不同需求的新型勞動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針對沒有受過教育的文盲而言,應以掃盲教育為重點,最好采用一對一培訓的方式;對于受過初等中等教育的群體而言,應以技能培訓為重點,最好采用操作示范法、多媒體視聽法、學徒制培訓等培訓方式。對于返鄉的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新生代農民工,農村社區成人教育應該提高辦學層次,應該以高等教育為重點,最好采用以自學為主的網絡培訓的方式。
3.開展社區環保教育,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然而當前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進程中存在著社區環境問題。當下農村社區教育應該豐富教育內容,大力發展以社區環保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新型社區環保教育。農村新型社區環保教育是提高居民環保意識,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正如聯合國環境衛生與發展大會所指出的:“教育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能力的關鍵。教育對于改變人們的態度是不可缺少的,對于培養環境意識和道德意識,對于培養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公眾有效參與決策的價值觀與態度,技術的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1997年在德國漢堡召開的第五屆國際成人教育大會上通過的《漢堡成人學習宣言》中也提到“環保教育應當是在社會經濟、政治及文化背景下認識生態問題的終身學習的過程。不能很好地處理環境問題與當前發展模式之間的關系,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成人環保教育在促進社區和決策者在保護環境方面更加積極和主動的行動上能發揮重要作用。”具體說來,開展農村新型社區環保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①依托社區建設社區環境教育館社區是社會構成的基本單元,人一生中大部分生活在社區,社區對人的素質的形成和提高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社區成員成長和終生發展的載體。因此,基于社區建造社區環境教育館將對社區居民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社區環境教育館內可以陳列各種環保科普知識刊板、張貼環保標語、展示環保圖片等。可以邀請資深環保專家開展環保知識講座,例如大氣污染防治、環保科普知識宣傳、低碳社區創建、環境信訪案例解析等各個方面。為了激發社區居民參加講座的積極性,參加講座的居民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教育館可以定期舉行實踐活動,讓社區居民參與其中,例如制作環保知識宣傳展板、開展有獎環保知識問答,擬定環保標語,鼓勵居民參與填寫關于社區環保的調查問卷,針對具體的社區環保行為作出評價等。通過一系列的親身親歷活動,提高居民關注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②開發社區環保課程,宣傳社區環保知識環保課程是環保教育的基本載體。相關調查表明,居民的知識水平是影響對環境判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環境狀況的滿意度下降。鑒于社區的地域性和多樣性以及社區成人群體的差異性,在環保課程開發中應該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首先,從教育對象看,社區教育面向的社區全體成員是個復雜的群體,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從業狀況、生存狀態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要滿足全體社區成人需要,必須以各類成人的需求為出發點,開發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課程。例如,針對社區婦女,可以教授他們垃圾分類知識,針對社區老年人可以教授他們養花、養鳥知識,針對社區環衛人員,可以教授他們關于清掃的相關技術和要求。其次,在環保課程內容上,要通俗易懂、與時俱進、生動有趣,最好穿插社區環保的相關案例,通過案例分析來強化居民的環保動機;此外,在環保課程的類型上,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兼收并蓄。環保顯性課程是指專門編訂、開設的正規環保課程,環保隱性課程是指在社區中對成人群體的環保意識起潛移默化影響的課程,比如,社區的綠化帶、社區文化廣場等。社區規劃時可以營造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氛圍,不僅可以陶冶社區居民的身心,而且可以成為開展社區環保教育的自然課堂。
作者:侯龍真何愛霞單位:曲阜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學院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