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普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19:44: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我國科普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我國科普發展研究論文
中國近代科學的興起和發展與西方科學的輸入和傳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20世紀初,隨著中國社會對西方科學的逐步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向大眾普及科學、重塑國民素質對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五四新文化運動將賽先生大張旗鼓地請進了中國,很快中國社會上就掀起了一場傳播、普及科學的浪潮,并使科學取得了“無上尊嚴的地位”,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至今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愛國志士深知賽先生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指出:“欲救中國于萎糜不振之中,惟有力倡科學化”,“現在中國多不知科學為何物,最要先輸入科學思想。”科學家顧毓琇先生也曾撰文提倡“以科學的方法整理中國固有的文化,以科學的知識充實中國現在的社會,以科學的精神光大中國未來的生命。”科學的宣傳和普及始終是近代中國社會及有識之士們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的一面旗幟──《科學》雜志自1915年創刊至1950年共發行32卷,成為當時傳播最廣、影響最大、讀者最多的一本綜合性科技期刊。1934年,在陳望道先生主編的《太白》雜志上首次出現了以小品文形式傳播科學知識的科普文章,科學小品文以其短小、生動、活潑的文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同期的《科學大眾》、《科學的中國》、《科學畫報》、《通信自然科學》等均是向廣大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的陣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先生在五四前夕寫的雜文《熱風•隨感錄三十八》中說道:“我希望也有一種七百零七的藥,可以醫治思想上的病,這藥原來已發明,就是‘科學’一味。”因而作為文學家的魯迅先生也翻譯撰寫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以促進國人認識科學,達到“改造精神”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在30年代初提倡科學下嫁運動,意即把科學下嫁給工農大眾,并在《申報》總經理史量才的資助下創立了向兒童系統普及科學知識的機構──自然科學園。在這一時期,董純才、賈祖璋、溫濟澤、顧均正、竺可楨、高士其等均創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中國各階層的知識分子及其學術組織、社會團體都紛紛加入到了向人民大眾普及科學的行列。可以說,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科學普及事業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政府將科普工作視為一項國家事業給予了較高的重視。幾十年來,我國的科普工作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提高國民科學素質等方面功不可沒,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章通過清理我國科普事業的發展脈絡,試圖概括其發展狀況以及我國對科學普及的認識過程,并作簡要評述。
2-1組織建設時期(1949—1958)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國家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第43條規定:“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于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獎勵科學的發現和發明,普及科學知識。”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一度設立了科學普及局,中國化學史專家袁翰青教授任局長。該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提出了“科學普及工作也必須做到明確而深入地為當前的生產建設服務”的要求。在國家根本大法中寫入向廣大勞動人民普及科學知識的條文,并在中央政府部門設立科普機構,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簡稱科代會)在北京清華大學禮堂召開。吳玉章在開幕詞中指出:“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為中國科學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中,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地要努力參加鞏固勝利和建設新國家的工作。在我們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里,科學工作不再依靠私人的提倡或所謂‘慈善’性的援助,而是明確地成為國家的事務。”科學界“當人民自己掌握政權以后,進入和平建設的時候,要緊的便是怎樣做好科學的深入研究和廣泛普及的工作。”科代會明確了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實行理論聯系實際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在處理普及和提高的關系上,應當遵循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的“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的原則。為此,會議決定成立“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簡稱“全國科聯”)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全國科普”或者“科普協會”)兩個組織。前者以團結號召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從事自然科學研究以促進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為宗旨;后者以宣傳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技術水平為宗旨。此后不久,1951年10月原中央文化部科學普及局的建制轉入中央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因而科普協會就成了我國科普工作的實際推動者和組織管理者。
科普協會以“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提高人民科學技術水平”為宗旨,規定了自身的任務是:“組織會員通過講演、展覽、出版及其他方法,進行自然科學的宣傳,以期達到下列目的:
我國科普發展歷史研究
20世紀初,隨著中國社會對西方科學的逐步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向大眾普及科學、重塑國民素質對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五四新文化運動將賽先生大張旗鼓地請進了中國,很快中國社會上就掀起了一場傳播、普及科學的浪潮,并使科學取得了“無上尊嚴的地位”,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至今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愛國志士深知賽先生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指出:“欲救中國于萎糜不振之中,惟有力倡科學化”,“現在中國多不知科學為何物,最要先輸入科學思想。”科學家顧毓琇先生也曾撰文提倡“以科學的方法整理中國固有的文化,以科學的知識充實中國現在的社會,以科學的精神光大中國未來的生命。”科學的宣傳和普及始終是近代中國社會及有識之士們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的一面旗幟──《科學》雜志自1915年創刊至1950年共發行32卷,成為當時傳播最廣、影響最大、讀者最多的一本綜合性科技期刊。1934年,在陳望道先生主編的《太白》雜志上首次出現了以小品文形式傳播科學知識的科普文章,科學小品文以其短小、生動、活潑的文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同期的《科學大眾》、《科學的中國》、《科學畫報》、《通信自然科學》等均是向廣大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的陣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先生在五四前夕寫的雜文《熱風•隨感錄三十八》中說道:“我希望也有一種七百零七的藥,可以醫治思想上的病,這藥原來已發明,就是‘科學’一味。”因而作為文學家的魯迅先生也翻譯撰寫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以促進國人認識科學,達到“改造精神”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在30年代初提倡科學下嫁運動,意即把科學下嫁給工農大眾,并在《申報》總經理史量才的資助下創立了向兒童系統普及科學知識的機構──自然科學園。在這一時期,董純才、賈祖璋、溫濟澤、顧均正、竺可楨、高士其等均創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中國各階層的知識分子及其學術組織、社會團體都紛紛加入到了向人民大眾普及科學的行列。可以說,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科學普及事業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政府將科普工作視為一項國家事業給予了較高的重視。幾十年來,我國的科普工作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提高國民科學素質等方面功不可沒,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章通過清理我國科普事業的發展脈絡,試圖概括其發展狀況以及我國對科學普及的認識過程,并作簡要評述。
2-1組織建設時期(1949—1958)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國家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第43條規定:“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于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獎勵科學的發現和發明,普及科學知識。”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一度設立了科學普及局,中國化學史專家袁翰青教授任局長。該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提出了“科學普及工作也必須做到明確而深入地為當前的生產建設服務”的要求。在國家根本大法中寫入向廣大勞動人民普及科學知識的條文,并在中央政府部門設立科普機構,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簡稱科代會)在北京清華大學禮堂召開。吳玉章在開幕詞中指出:“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為中國科學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中,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地要努力參加鞏固勝利和建設新國家的工作。在我們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里,科學工作不再依靠私人的提倡或所謂‘慈善’性的援助,而是明確地成為國家的事務。”科學界“當人民自己掌握政權以后,進入和平建設的時候,要緊的便是怎樣做好科學的深入研究和廣泛普及的工作。”科代會明確了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實行理論聯系實際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在處理普及和提高的關系上,應當遵循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的“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的原則。為此,會議決定成立“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簡稱“全國科聯”)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全國科普”或者“科普協會”)兩個組織。前者以團結號召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從事自然科學研究以促進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為宗旨;后者以宣傳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技術水平為宗旨。此后不久,1951年10月原中央文化部科學普及局的建制轉入中央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因而科普協會就成了我國科普工作的實際推動者和組織管理者。
科普協會以“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提高人民科學技術水平”為宗旨,規定了自身的任務是:“組織會員通過講演、展覽、出版及其他方法,進行自然科學的宣傳,以期達到下列目的:
我國科普工作論文
摘要:本文對當前我國科普工作中面臨的若干問題:當代科普與社會的關系,當代科普主體的分化趨勢,科普內容與科學素質,科普工作與學校教育,我國科普工作與國外的國情差異等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科普工作;科普主體;科普內容
近年來,科學普及、科學教育、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匯。在科學普及活動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等也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實施,全國科普工作會議的連續召開以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2049計劃)的啟動,可以肯定我國科普工作又將呈現出一個新的可喜局面。
當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共同關注的議題,但在具體的科普實踐活動與方式中,各國又因各自的國情不同而既有共識相同之處,同時又呈現出多元化的差異區別。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國情,同時又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從而達到國家科學普及的既定目標,無疑需要深入的探討和大膽的實踐。在我國當前的科普工作中,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關注和思考。
1,當代科普是社會中的科普
應當說,科學普及始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并且二者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科學技術滲透到社會的哪個地方,科學普及也需要跟進到社會的哪個地方。今天的科學技術是社會中的科學技術,是國家目標和社會工程,同樣今天的科學普及也是社會中的科學普及,科普工作不再僅僅是某些個人和團體的業余、自發行為,也一樣成為國家的發展目標和社會的系統工程。
我國科普工作研討論文
摘要:本文對當前我國科普工作中面臨的若干問題:當代科普與社會的關系,當代科普主體的分化趨勢,科普內容與科學素質,科普工作與學校教育,我國科普工作與國外的國情差異等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科普工作;科普主體;科普內容
近年來,科學普及、科學教育、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匯。在科學普及活動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等也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實施,全國科普工作會議的連續召開以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2049計劃)的啟動,可以肯定我國科普工作又將呈現出一個新的可喜局面。
當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共同關注的議題,但在具體的科普實踐活動與方式中,各國又因各自的國情不同而既有共識相同之處,同時又呈現出多元化的差異區別。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國情,同時又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從而達到國家科學普及的既定目標,無疑需要深入的探討和大膽的實踐。在我國當前的科普工作中,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關注和思考。
1,當代科普是社會中的科普
應當說,科學普及始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并且二者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科學技術滲透到社會的哪個地方,科學普及也需要跟進到社會的哪個地方。今天的科學技術是社會中的科學技術,是國家目標和社會工程,同樣今天的科學普及也是社會中的科學普及,科普工作不再僅僅是某些個人和團體的業余、自發行為,也一樣成為國家的發展目標和社會的系統工程。
我國科普工作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對當前我國科普工作中面臨的若干問題:當代科普與社會的關系,當代科普主體的分化趨勢,科普內容與科學素質,科普工作與學校教育,我國科普工作與國外的國情差異等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科普工作;科普主體;科普內容
近年來,科學普及、科學教育、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匯。在科學普及活動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等也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實施,全國科普工作會議的連續召開以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2049計劃)的啟動,可以肯定我國科普工作又將呈現出一個新的可喜局面。
當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共同關注的議題,但在具體的科普實踐活動與方式中,各國又因各自的國情不同而既有共識相同之處,同時又呈現出多元化的差異區別。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國情,同時又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從而達到國家科學普及的既定目標,無疑需要深入的探討和大膽的實踐。在我國當前的科普工作中,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關注和思考。
1,當代科普是社會中的科普
應當說,科學普及始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并且二者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科學技術滲透到社會的哪個地方,科學普及也需要跟進到社會的哪個地方。今天的科學技術是社會中的科學技術,是國家目標和社會工程,同樣今天的科學普及也是社會中的科學普及,科普工作不再僅僅是某些個人和團體的業余、自發行為,也一樣成為國家的發展目標和社會的系統工程。
我國科普工作應注意的重點分析
近年來,科學普及、科學教育、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匯。在科學普及活動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等也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實施,全國科普工作會議的連續召開以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2049計劃)的啟動,可以肯定我國科普工作又將呈現出一個新的可喜局面。
當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共同關注的議題,但在具體的科普實踐活動與方式中,各國又因各自的國情不同而既有共識相同之處,同時又呈現出多元化的差異區別。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國情,同時又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從而達到國家科學普及的既定目標,無疑需要深入的探討和大膽的實踐。在我國當前的科普工作中,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關注和思考。
1,當代科普是社會中的科普
應當說,科學普及始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并且二者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科學技術滲透到社會的哪個地方,科學普及也需要跟進到社會的哪個地方。今天的科學技術是社會中的科學技術,是國家目標和社會工程,同樣今天的科學普及也是社會中的科學普及,科普工作不再僅僅是某些個人和團體的業余、自發行為,也一樣成為國家的發展目標和社會的系統工程。
許多國家認識到,科學普及作為一項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提高國民科學素質的社會教育活動,是保障科學與社會協調進步、持續發展的基礎性社會工程,因而帶有社會公益事業的性質。今天科普工作的有效開展依賴于政府的主導作用,以及全社會多方位、多層次地配合與協調。在科普工作的發展和建設中,政府已成為重要的支持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政府行為常常起到基礎的和主導的作用。如英國政府從立法和資金保障兩個方面大力扶持科技館建設事業。早在18世紀末英國政府就制定了博物館法,對包括科技館在內的博物館給予法律上的保護,確定其公益法人的地位。英國政府不僅投巨額資金建設科技館,而且每年為科技館劃撥大量經費,以保證其正常運營。以倫敦科學博物館為例,每年該館支出經費總計約2300萬英鎊,其中85%以上為英國政府撥款。
除直接參與外,政府部門還通過建立適宜的社會機制(包括政策、法規等)來動員和引導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參與科學普及工作,充分發掘全社會的資源。一些科普宣傳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錢,效果同樣很好,關鍵在于建立適宜的政策引導機制。美國政府曾明文規定,工廠里的生產機器在報廢前必須經過當地博物館機構的挑選,爾后才能報廢。在美國的某些高速公路旁邊,路基被切開露出斷面以幫助人們了解道路是由什么材料鋪成的。這類科普方式并不需要花多少錢,有了相應的措施規定,公司企業也愿意做,并且還有廣告宣傳的作用。
小議建國以來我國科普發展的歷史回顧
中國近代科學的興起和發展與西方科學的輸入和傳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20世紀初,隨著中國社會對西方科學的逐步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向大眾普及科學、重塑國民素質對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五四新文化運動將賽先生大張旗鼓地請進了中國,很快中國社會上就掀起了一場傳播、普及科學的浪潮,并使科學取得了“無上尊嚴的地位”,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至今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愛國志士深知賽先生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指出:“欲救中國于萎糜不振之中,惟有力倡科學化”,“現在中國多不知科學為何物,最要先輸入科學思想。”科學家顧毓琇先生也曾撰文提倡“以科學的方法整理中國固有的文化,以科學的知識充實中國現在的社會,以科學的精神光大中國未來的生命。”科學的宣傳和普及始終是近代中國社會及有識之士們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的一面旗幟──《科學》雜志自1915年創刊至1950年共發行32卷,成為當時傳播最廣、影響最大、讀者最多的一本綜合性科技期刊。1934年,在陳望道先生主編的《太白》雜志上首次出現了以小品文形式傳播科學知識的科普文章,科學小品文以其短小、生動、活潑的文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同期的《科學大眾》、《科學的中國》、《科學畫報》、《通信自然科學》等均是向廣大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的陣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先生在五四前夕寫的雜文《熱風•隨感錄三十八》中說道:“我希望也有一種七百零七的藥,可以醫治思想上的病,這藥原來已發明,就是‘科學’一味。”因而作為文學家的魯迅先生也翻譯撰寫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以促進國人認識科學,達到“改造精神”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在30年代初提倡科學下嫁運動,意即把科學下嫁給工農大眾,并在《申報》總經理史量才的資助下創立了向兒童系統普及科學知識的機構──自然科學園。在這一時期,董純才、賈祖璋、溫濟澤、顧均正、竺可楨、高士其等均創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中國各階層的知識分子及其學術組織、社會團體都紛紛加入到了向人民大眾普及科學的行列。可以說,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科學普及事業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政府將科普工作視為一項國家事業給予了較高的重視。幾十年來,我國的科普工作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提高國民科學素質等方面功不可沒,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章通過清理我國科普事業的發展脈絡,試圖概括其發展狀況以及我國對科學普及的認識過程,并作簡要評述。
2-1組織建設時期(1949—1958)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國家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第43條規定:“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于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獎勵科學的發現和發明,普及科學知識。”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一度設立了科學普及局,中國化學史專家袁翰青教授任局長。該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提出了“科學普及工作也必須做到明確而深入地為當前的生產建設服務”的要求。在國家根本大法中寫入向廣大勞動人民普及科學知識的條文,并在中央政府部門設立科普機構,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簡稱科代會)在北京清華大學禮堂召開。吳玉章在開幕詞中指出:“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為中國科學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中,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地要努力參加鞏固勝利和建設新國家的工作。在我們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里,科學工作不再依靠私人的提倡或所謂‘慈善’性的援助,而是明確地成為國家的事務。”科學界“當人民自己掌握政權以后,進入和平建設的時候,要緊的便是怎樣做好科學的深入研究和廣泛普及的工作。”科代會明確了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實行理論聯系實際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在處理普及和提高的關系上,應當遵循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的“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的原則。為此,會議決定成立“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簡稱“全國科聯”)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全國科普”或者“科普協會”)兩個組織。前者以團結號召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從事自然科學研究以促進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為宗旨;后者以宣傳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技術水平為宗旨。此后不久,1951年10月原中央文化部科學普及局的建制轉入中央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因而科普協會就成了我國科普工作的實際推動者和組織管理者。
科普協會以“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提高人民科學技術水平”為宗旨,規定了自身的任務是:“組織會員通過講演、展覽、出版及其他方法,進行自然科學的宣傳,以期達到下列目的:
小議當前我國科普工作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摘要:本文對當前我國科普工作中面臨的若干問題:當代科普與社會的關系,當代科普主體的分化趨勢,科普內容與科學素質,科普工作與學校教育,我國科普工作與國外的國情差異等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科普工作;科普主體;科普內容
近年來,科學普及、科學教育、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匯。在科學普及活動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等也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實施,全國科普工作會議的連續召開以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2049計劃)的啟動,可以肯定我國科普工作又將呈現出一個新的可喜局面。
當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國民科學素質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共同關注的議題,但在具體的科普實踐活動與方式中,各國又因各自的國情不同而既有共識相同之處,同時又呈現出多元化的差異區別。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國情,同時又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從而達到國家科學普及的既定目標,無疑需要深入的探討和大膽的實踐。在我國當前的科普工作中,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關注和思考。
1,當代科普是社會中的科普
應當說,科學普及始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并且二者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科學技術滲透到社會的哪個地方,科學普及也需要跟進到社會的哪個地方。今天的科學技術是社會中的科學技術,是國家目標和社會工程,同樣今天的科學普及也是社會中的科學普及,科普工作不再僅僅是某些個人和團體的業余、自發行為,也一樣成為國家的發展目標和社會的系統工程。
科普工作發展現況與回顧
1中國近代科學的興起和發展與西方科學的輸入和傳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20世紀初,隨著中國社會對西方科學的逐步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向大眾普及科學、重塑國民素質對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五四新文化運動將賽先生大張旗鼓地請進了中國,很快中國社會上就掀起了一場傳播、普及科學的浪潮,并使科學取得了“無上尊嚴的地位”,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至今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愛國志士深知賽先生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指出:“欲救中國于萎糜不振之中,惟有力倡科學化”,“現在中國多不知科學為何物,最要先輸入科學思想。”科學家顧毓琇先生也曾撰文提倡“以科學的方法整理中國固有的文化,以科學的知識充實中國現在的社會,以科學的精神光大中國未來的生命。”科學的宣傳和普及始終是近代中國社會及有識之士們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的一面旗幟──《科學》雜志自1915年創刊至1950年共發行32卷,成為當時傳播最廣、影響最大、讀者最多的一本綜合性科技期刊。1934年,在陳望道先生主編的《太白》雜志上首次出現了以小品文形式傳播科學知識的科普文章,科學小品文以其短小、生動、活潑的文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同期的《科學大眾》、《科學的中國》、《科學畫報》、《通信自然科學》等均是向廣大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的陣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先生在五四前夕寫的雜文《熱風•隨感錄三十八》中說道:“我希望也有一種七百零七的藥,可以醫治思想上的病,這藥原來已發明,就是‘科學’一味。”因而作為文學家的魯迅先生也翻譯撰寫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以促進國人認識科學,達到“改造精神”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在30年代初提倡科學下嫁運動,意即把科學下嫁給工農大眾,并在《申報》總經理史量才的資助下創立了向兒童系統普及科學知識的機構──自然科學園。在這一時期,董純才、賈祖璋、溫濟澤、顧均正、竺可楨、高士其等均創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中國各階層的知識分子及其學術組織、社會團體都紛紛加入到了向人民大眾普及科學的行列。可以說,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科學普及事業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政府將科普工作視為一項國家事業給予了較高的重視。幾十年來,我國的科普工作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提高國民科學素質等方面功不可沒,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章通過清理我國科普事業的發展脈絡,試圖概括其發展狀況以及我國對科學普及的認識過程,并作簡要評述。
2-1組織建設時期(1949—1958)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國家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第43條規定:“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于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獎勵科學的發現和發明,普及科學知識。”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一度設立了科學普及局,中國化學史專家袁翰青教授任局長。該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提出了“科學普及工作也必須做到明確而深入地為當前的生產建設服務”的要求。在國家根本大法中寫入向廣大勞動人民普及科學知識的條文,并在中央政府部門設立科普機構,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簡稱科代會)在北京清華大學禮堂召開。吳玉章在開幕詞中指出:“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為中國科學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中,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地要努力參加鞏固勝利和建設新國家的工作。在我們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里,科學工作不再依靠私人的提倡或所謂‘慈善’性的援助,而是明確地成為國家的事務。”科學界“當人民自己掌握政權以后,進入和平建設的時候,要緊的便是怎樣做好科學的深入研究和廣泛普及的工作。”科代會明確了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實行理論聯系實際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在處理普及和提高的關系上,應當遵循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的“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的原則。為此,會議決定成立“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簡稱“全國科聯”)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全國科普”或者“科普協會”)兩個組織。前者以團結號召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從事自然科學研究以促進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為宗旨;后者以宣傳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技術水平為宗旨。此后不久,1951年10月原中央文化部科學普及局的建制轉入中央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因而科普協會就成了我國科普工作的實際推動者和組織管理者。
科普協會以“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提高人民科學技術水平”為宗旨,規定了自身的任務是:“組織會員通過講演、展覽、出版及其他方法,進行自然科學的宣傳,以期達到下列目的:
科技報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
摘要:黨的報告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8年4月,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歷史機遇。當前,我國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入,互聯網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隨著信息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傳統媒體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科技報信息化建設也成為全國各科技報的共識。全國各科技報在信息化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均開始了科普信息化建設并格局特色。在信息化建設中,全國各科技報擁有人才、網絡、資源、渠道等優勢,同時也存在著認識不夠深入、平臺內容同質化、信息化人才缺乏、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各科技報應當在已有經驗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化對信息化工作的認識,通過打造行業聯盟、建設共享信息平臺、實現市場化運作、完善體制機制、突出內容競爭力、培養引進人才等具體措施,以科技報為平臺,科技宣傳、科技資源、科技服務、信息化建設四位一體,開發科技信息化產品,拓展市場資源,為科普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也為科技報轉型發展贏得廣闊空間。
關鍵詞:全國科技報;信息化建設;現狀;實踐;問題;對策
1信息化建設是科技報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我國報紙的經營環境日益艱難。據清華大學《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2年以來的五年間就有超過四成的讀者離開了報紙,與2000年相比則讀者規模減少了近六成。與此同時,網絡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8月20日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3%;網絡新聞用戶達到6.63億,網民使用比例為82.7%,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到6.31億。在傳統報刊發展不斷衰落和信息化發展持續加速的背景下,科技報信息化建設也成為全國各科技報的共識。
2全國科技報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具體實踐
科技報是指新中國成立后出版的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報紙,分為綜合性和專業性兩大類,本文主要以加入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報分會會員單位的40余家科技報為研究對象,包括綜合性科技報和個別專業性科技報。這40余家科技報中,從業人員約2000余人,發行量200多萬份。信息化背景下,傳統科技媒體日趨式微,全國各科技報均轉變思路,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根據2017年對全國14家科技報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科技報都開始了科普信息化工作。發展較為緩慢的,僅有網站、微博、微信等一種或幾種平臺;發展程度較高的,如陜西省楊凌示范區辦的《農業科技報》,除辦有網站、手機報、數字報刊、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賬號,還開展了電子商務,進駐第三方新聞內容平臺。然而,與豐富的信息化平臺建設不相適應的是,大部分科技報信息化平臺的影響力卻不是特別大,用戶粉絲數量少的僅有六、七千左右,高的幾種平臺累計起來也不足百萬,與一些娛樂性、新聞性平臺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的粉絲數不可同日而語。由調查數據還可知,全國各科技報的規模基本在十幾人到百余人之間,平均人數為50人左右,每個科技報都有專職或兼職從事信息化的工作人員,占比較高的武漢科技報從事信息化人數為24.39%,其他科技報均低于這一比例。科技報要想進行信息化建設,前期必然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而且目前信息化建設普遍還沒有找到明確的盈利模式。從調研的14家科技報來看,雖然近半數的報社有經費支持,但是支持力度并不大。在信息化建設的實踐方面,全國各科技報依托自身優勢和中心工作,信息化工作各具特色,成效顯著。《北京科技報》探索“一刊一端多平臺”的融媒體發展模式,打造“科學加”App,同時建設了科通社、掌上科普微信號、科學加微博、以及今日頭條、網易、騰訊、搜狐等多平臺的科普內容傳播窗口。《山東科技報》2017年承接中國科協科普云建設項目、山東數字科普扶貧項目、科學山東人微信矩陣運維、科普云二期工程建設,進行山東科技網現代農業、學術學會、教育、科普四大平臺建設。《農業科技報》以“立足楊凌、面向全國、服務‘三農’”為宗旨,先后成立了農業科技報陜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農業科技報陜西發行有限公司、農業科技報農資公司和農業科技報陜西智慧生活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創建了全國農業科技類綜合門戶網站“中國農科新聞網”,形成了“三報一網”“三微一端”、農業科技報三農呼叫服務中心和“楊凌智慧生活”等十大媒體集群。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連續四年承擔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項目,搭建科普中國•鄉村e站服務平臺,提升農村科普信息化水平。截至2018年9月底,在山西建設1200個鄉村e站,并通過鄉村e站“三農”技術信息,組織農技專家服務,開展農產品線上線下展示,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等,深受基層廣大農民歡迎,已成為各級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鄉村e站還被列入《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武漢科技報》打造的“江城科普快車”是其科普信息化亮點項目。這一項目自2016年12月底正式運行,2017年在武漢軌道交通一號線覆蓋人群超300萬人次,2018年8月24日新增二號線,使“江城科普快車”的格局由原來“橫跨漢口五個中心城區”變為“呈X型布局大江南北”,輻射力度和受眾范圍進一步擴大,創新湖北武漢地區科普信息化的大格局。《新疆科技報》哈文版微信通過轉載傳播到哈薩克斯坦,當地公眾反響非常好。《青海藏文科技報》從2017年著手建設我國藏區首個數字化、網絡化、現代化的科技信息、科普資源開發共享服務平臺。《江蘇農業科技報》建設江蘇農業科技報微信公眾咨詢服務平臺,及時熱點問題并開展一對一咨詢,為種田大戶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科技金融時報》制作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創新浙江”在2017年新推出的銳榜暨“國內省市科技政務新媒體榜單”中躋身前四,長時間位居第二,在第二期排名中曾位列第一。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我國最早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