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版權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3 09:03: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圖書版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技圖書版權貿易發展
一、制約我國科技圖書版權引進的因素
雖然有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科技圖書版權引進貿易日漸繁榮,但是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卻不容忽視。
1.國內讀者對科技圖書的需求與國外的差異影響著國內各出版社對科技書版權引進的信心和興趣。縱觀國外各專業出版社的科技書,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工具書、博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集、學術專著和極少量的實用技術類圖書。其中學術專著是國外出版社的主要出版方向。
而在國內的科技圖書市場中,現階段讀者主要關注實用技術和培訓類的圖書,這類書需求大,銷量多,是各出版社實現贏利的主要產品。目前國內已引進或即將引進的科技原文書多數是學術專著,這類書在國內的讀者群相對要小,銷售量也有限,對國內的出版社來說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經濟風險。從數量可觀的版稅,到出版后存在著成本無法收回的可能,都使得各出版社對科技圖書的版權引進持謹慎態度。
另外,國外的科技書,尤其是很多機械類圖書,存在著與國內技術標準不同的情況,這類外版書雖然有一些內容很好,但是如果引進,勢必會造成讀者在使用過程中的不便。同時,國外的相當一部分工具書,內容廣泛但不夠深入,相比國內的需求來說,過于淺顯。比如《Marks''''StandardHandbookforMechanicalEngineers》一書,從數學、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熱學、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到運輸、建筑結構和裝置、電機和電子工程、工業工程等,內容上可稱是無所不有,但是讀者卻無法依靠此書進行完整的機械設計。
2.語言障礙限制著科技圖書的版權引進。目前,國內各出版社引進的科技圖書多數是英文版,從德國、日本、法國等發達國家引進的非英文版的科技圖書比例很少。
我國科技圖書版權貿易分析論文
摘要:科技圖書的對外版權貿易活動既是向世界展示我國科技發展現狀與成就的途徑,也是與世界圖書出版接軌、引進智力資源、豐富我國科技圖書市場的重要體現。應正視影響科技圖書版權引進與輸出的因素,多層面地采取措施,促進我國科技圖書版權貿易的發展與繁榮。
關鍵詞:科技圖書;版權貿易;引進;輸出
我國自從加入WTO后,全球同行越來越看好中國的圖書貿易市場,這是對我們本土市場需求增大的一種良性反應。從1999年至2005年,我國圖書版權引進從7343種增加至9382種,其中科技圖書的版權引進從1113種增加至2182種,在總引進版權中的比例從15.2%增加至23.3%。但是在科技圖書版權引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消極的制約因素。在版權輸出方面,雖然版權引進和輸出的比例從2001年的12.6∶1縮小到2005年的6.5∶1,但其中科技圖書的輸出卻是極為有限的。科技圖書的版權貿易工作仍將是任重而道遠的。
一、制約我國科技圖書版權引進的因素
雖然有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科技圖書版權引進貿易日漸繁榮,但是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卻不容忽視。
1.國內讀者對科技圖書的需求與國外的差異影響著國內各出版社對科技書版權引進的信心和興趣。縱觀國外各專業出版社的科技書,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工具書、博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集、學術專著和極少量的實用技術類圖書。其中學術專著是國外出版社的主要出版方向。
科技圖書版權貿易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科技圖書;版權貿易;引進;輸出
論文摘要科技圖書的對外版權貿易活動既是向世界展示我國科技發展現狀與成就的途徑,也是與世界圖書出版接軌、引進智力資源、豐富我國科技圖書市場的重要體現。應正視影響科技圖書版權引進與輸出的因素,多層面地采取措施,促進我國科技圖書版權貿易的發展與繁榮。
我國自從加入WTO后,全球同行越來越看好中國的圖書貿易市場,這是對我們本土市場需求增大的一種良性反應。從1999年至2005年,我國圖書版權引進從7343種增加至9382種,其中科技圖書的版權引進從1113種增加至2182種,在總引進版權中的比例從15.2%增加至23.3%。但是在科技圖書版權引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消極的制約因素。在版權輸出方面,雖然版權引進和輸出的比例從2001年的12.6∶1縮小到2005年的6.5∶1,但其中科技圖書的輸出卻是極為有限的。科技圖書的版權貿易工作仍將是任重而道遠的。
一、制約我國科技圖書版權引進的因素
雖然有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科技圖書版權引進貿易日漸繁榮,但是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卻不容忽視。
1.國內讀者對科技圖書的需求與國外的差異影響著國內各出版社對科技書版權引進的信心和興趣。縱觀國外各專業出版社的科技書,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工具書、博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集、學術專著和極少量的實用技術類圖書。其中學術專著是國外出版社的主要出版方向。
圖書版權貿易的發展現狀詮釋
我國現代意義上的版權貿易大概應從二十世紀初算起。1899年,時任南洋公學院院長的張元濟與嚴復經多次協商,最后就出版嚴復所譯《原富》達成協議:南洋公學院以2000元買下《原富》譯稿,同時,協議約定書出版后再按二成版稅付給嚴復。這是今天有據可查的最早的現代意義的版權貿易。這次貿易,在我國既無國內版權法又未加入版權國際公約的社會背景下,體現了對版權和版權人的尊重,在我國的版權貿易歷史中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情。之后過了十年,也就是到1910年,我國才頒布了第一部版權法—《大清著作權律》。1923年9月12日,我國代表在《國際禁止淫刊公約》上簽字,這是我國加入的第一個國際出版公約。由于國力較弱,這時期的對外版權貿易也是寥寥無幾.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八十年代初,由于十年動亂,整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包括版權法在內的整個國家的立法工作舉步維艱、進展遲緩,既沒有版權國內立法,也就不可能加入任何一個國際版權公約。雖然此間曾有過我國與前蘇聯及東歐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間相互“友好”使用作品的行政規定和實踐活動,但是真正意義上的涉外版權貿易總體而言可謂蹤影難覓.
1990年,我國正式頒布并實施了《著作權法》,一年半以后,也就是1992年10月,我國又正式成為《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的成員國。從此以后,我國內地出版社才有了全面開展國際版權貿易的環境與法律依據,中國的對外版權貿易才走向正規化之路.
1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發展歷程
1.1199介一2000年間的圖書版權貿易1992年10月,中國成為《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的成員國,具備了開展版權貿易的良好法律環境,圖書版權貿易開始迅速發展起來,海外版權貿易尤其是引進版權數量逐漸增多。我國圖書版權引進與輸出比的變化可以以1991年為界劃分為兩個階段:1991年之前,版權輸出大于引進,從1992年中國加入國際版權公約開始,引進情況開始發生兩個根本性變化。一是引進數量開始超過輸出,二是版權引進地從以我國的臺港地區為主逐步轉為以外國為主。1992年以后又可以19%年為界劃分,1996年之前引進與輸出比在4:1之內,1996年以后,引進與輸出比大體維持在10:1的狀態。在199任一2000年間,我國通過出版社開展的圖書版權貿易數量超過30900種,其中引進25700多種,輸出5100多種,引進與輸出的總體比例大約為5:1.
1.22001一2006年間的圖書版權貿易
圖書版權貿易的現狀及探索
摘要: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的存在并擴大的主要原因有:語言和科技文化方面的障礙,版權機構的作用不突出,不成熟的市場經濟現狀,出版社對版權貿易的認識存在誤區,版權貿易渠道狹窄等。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國家扶持機制,暢通版權輸出渠道,加強宣傳和完善版權機構,提高人員素質等措施來增加版權輸出,減小逆差。
關鍵詞: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現狀
一、版權貿易總體情況
(一)1990~2000年間的圖書版權貿易[1]
1992年10月,中國成為《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的成員國。從此,中國具備了開展版權貿易的良好法律環境,圖書版權貿易開始迅速發展起來,海外版權貿易尤其是引進版權數量逐漸增多。我國圖書版權引進與輸出比的變化可以以1991年為線劃分為兩個階段,1991年引進與輸出數量基本持平;1991年之前,版權輸出大于引進;從1992年中國加入國際版權公約開始,引進情況開始發生兩個根本性變化。一是引進數量開始超過輸出,二是版權引進地從以我國的臺港地區為主逐步轉為以外國為主。1992年以后又可以1996年為線來劃分比例情況,1996年之前,引進與輸出比在4∶1之內,1996年以后,引進與輸出比大體維持在10∶1的狀態。1990~2000年十年間的總體情況是,我國通過出版社開展的圖書版權貿易數量超過30900種,其中引進25700多種,輸出5100多種。就引進與輸出的比例看,十年間的總體比例大約是5∶1。
(二)2001~2004年間的圖書版權貿易
圖書版權貿易特征分析論文
西方出版社在版權貿易方面歷史悠久,積淀了豐富的經驗,表現為以下特點。
一運作程序專業:
一些西方出版社在國際版權貿易方面之所以能成功,離不開其成熟而專業化的運作。
首先,當確定好選題計劃后,出版商會先審查一下自己對哪些作品擁有國外版權,并將這些書目集中成簡短的介紹收入到新書目錄里。這些書目通常會用英語撰寫,以便于與世界各國的出版商和商交流。接著,出版商會將新書目錄寄給選定好的版權機構或人。由于許多商能夠更好地判斷哪類書更適合于哪家出版社,西方國家的版權貿易大多是由版權機構或人來直接完成的。因此,多數大型出版社都與世界各主要的語言地區的一些機構有合作關系,或者專門聘請人來為自己和其他語言地區的出版社之間的合作服務。在進行版權談判時,許多出版商和商通常嚴格按照規則辦事,簽署的合同條款詳盡而細致。一旦簽約后,他們大多能夠嚴格執行合同,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為了維護與合作伙伴的長久合作關系,許多出版商和版權商都很重視老客戶,不唯版稅率高低是從。
另外,出版社內部對版權交易的管理也較周全。通常情況下,版貿部門會保存基本的版權貿易檔案記錄,對于每筆操作都予以集中管理,記錄每個項目確切的情況和授權對象,以便日后能很快地查詢到每一個選題的版權及版權銷售情況,其記錄甚至還包括了每一客戶的興趣和購買方式,以及版權收入的詳細分配等。
二市場調研周密
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版權問題研究論文
目前數字圖書館已經成為信息資源社會化與共建共享社會機制在網絡時代的新熱點。許多國家都在精心籌劃和積極構建自己的數字圖書館。像傳統的圖書館一樣,這一領域是知識產權敏感的保護區,尤其是與版權的關系密切。在數字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總是更加復雜并具有許多新的特點。數字圖書館采用完全不同于傳統圖書館的信息存儲、處理、傳遞方式,對在以傳統紙質印刷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版權制度構成強有力沖擊,出現了許多原有法律難以解釋的問題。它的大部分工作遭到了版權人的強烈質疑,這是所有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中遇到最普遍的問題。數字環境下,圖書館涉及到的版權問題與版權所有人的認識存在分歧,如果不解決,勢必影響圖書館的建設進程。
一、數字圖書館建設中信息收集過程的版權許可問題
數字圖書館的核心構成是信息資源庫,建設數字圖書館的基礎工作對作品的收集與整理,這項工作涉及到作品的數字化使用和版權的授權問題。根據我國現行著作權法,圖書館只有在為“陳列式保護在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時才屬于“合理使用”。顯然,圖書館對作品的數字化使用超出了“合理使用”范疇,
當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并不是傳統圖書館館藏文獻簡單的載體形式的轉變、建設后的數字圖書館其功能已發展為網絡環境數字信息平臺,數字圖書館作為信息傳播媒體的功能大為增加,因此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對于作品的使用可以考慮類比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信息傳播媒體對作品的使用的“法定許可”形式。作品的網絡數字化使用,一般不會與權利人意愿相悖,只是尊重權利人的獲報酬權和其它享有的權利。
二、數字圖書館的技術保護與版權管理問題
數字圖書館是市場環境具有廣泛功能的社會服務體系,數字圖書館服務與傳統圖書館服務的純情公益性有所不同,其服務有相當部分屬增值服務。因此無論是版權的人身權利還是版權的財產權利,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的全過程都顯得格外重要和突出。由于作品的版權狀態是時間的函數。在數字圖書館管理版權保護是動態的,能夠及時跟蹤用戶對作品的使用情況,隨時對數據庫的版權數修改更新。從版權管理系統、版權擁有者和用戶都可以查詢到作品權的相關消息,能夠實時、準確了解作品版權的權利狀態。這樣可以使版權授權事務處理方便而高效,使版權人可以對自己作品使用的合法性進行更有效的監控。網絡版權管理系統與數字圖書館服務的有機結合能使用戶高效率地實現作晶的檢索查詢,選擇下載和版權費用的清算,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得到某種作品特定表現形式并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合法使用。
貿易邊際與經濟影響探究
本文作者:韓英章軍杰工作單位:山東大學
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問題反思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當前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存在的問題的背后,深刻地反映了當前我國文化輸出的弱勢地位。“國家文化安全所涉及的民族精神、文化認同、世界觀與價值觀、語言的純潔性、文物保護等等,與出版關系密切。”⑤這種“引進熱”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層問題,足以引起我們對我國文化安全的冷思考。價值觀上的外來傾向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在數量上的逆差,同時也意味著西方國家強勢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正對我國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美國記者奎克萊頓•瓊斯(QuakerLeidenJones)在《西方文化沖擊著東方》一文中說過,“在亞洲各地,貿易、技術和旅游業的發展已經和冷戰后形成的思想、人員和相關文化的大量流入相結合。不可否認,這種結合正在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轉變,使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在被削弱的過程中異化。”⑥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圖書版權貿易為代表的文化競爭已經成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力量競爭的焦點。與軍事侵略相比,文化侵略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在地球村與自由貿易的旗幟掩護下,大量的海外出版物正在通過合法渠道進入我國市場,這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巨大的貿易逆差背后,不僅僅是經濟利潤的爭奪,更為重要的是政治意識形態的滲透,正如美國學者詹姆斯•彼得拉斯(JamesPeterLas)在《二十世紀末的文化帝國主義》中所言:“美國文化帝國主義有兩個主要目標,一個是經濟的,一個是政治的。經濟上是要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場,政治上則是要通過改造大眾意識來建立霸權。”⑦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圖書版權貿易既是資本積累的有效手段,又是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像特洛伊木馬一樣入侵人們的精神領域。在市場經濟下,以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和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為目標的游戲規則,主要是由經濟實力強大的實體制定的,毫無疑問反映的也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愿望和要求。在圖書版權貿易領域,發達國家牢牢掌控著話語權,并將強勢經濟與文化邏輯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擁有成熟規范的運營經驗、實力雄厚的資金技術的跨國出版集團的巨大優勢。相比之下,我國出版業在原始積累和先天性建設方面滯后于現代版權貿易發展節奏,無論在規模、運營策略、技術與人才優勢等方面都處于明顯的劣勢,在多數情況下陷入被動防守、疲于應付的境地。在這種被動的局面下,“文化霸權”肆意擴張,“民主”、“人權”旗號掩飾下的自由主義思潮席卷而至,通過各種圖書音像載體等文化產品的形式,對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產生強有力的沖擊,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人們信仰上的外來傾向,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傳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在某種程度上,圖書版權貿易的嚴重逆差已經開始應驗了哈貝馬斯(JürgenHabermas)全球化時代“文化基礎結構的敗落”⑧的預言。在此情形下,深入探索中國形象、中國故事、中國精神等中華文化的出版表現形式,增強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效傳播,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謀求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已經成為圖書版權貿易需要關注和解決的迫切問題。缺乏原創力的代工加入WTO以來,我國圖書出版產業長期扮演著“代工”的角色,重視圖書版權的引進工作,漠視我國民族文化原創作品。作為我國出版業的主體,絕大部分的出版社在版權貿易方面,把引進圖書版權作為角逐市場的重要武器,版權輸出相對較少。據北京大學王岳川教授在國家圖書館和北大圖書館作的調查統計顯示,20世紀中國翻譯了西方大約106800余冊著作,而西方翻譯中國20世紀(思想)著作僅僅千余種⑨。此外,目前幾乎所有國際大型出版集團都以不同方式在中國設立了辦事機構。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圖書博覽會之一,直到2004年第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才首次開辟“輸出精品推介區”,直到2006年第十三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本土舉辦的國際圖書博覽會20年來首次實現了圖書版權貿易順差。目前,我國的圖書版權貿易由于民族文化原創作品輸出工作的薄弱和不足,以致逐漸形成了“引進版權———貿易逆差———原創不足———引進版權”的惡性循環,成為國外圖書出版機構的“內容代工”。引用經濟學上的概念———“微笑曲線”(SmilingCurve),可以清晰地說明這種“內容代工”所引致的問題。根據微笑曲線,在產業鏈條中,附加值更多地體現在微笑曲線的兩端,即研發和品牌與服務的競爭上,而我國現有的圖書版權貿易處在內容制造的低端———引進國外圖書版權。在全球性的競爭中,我國圖書版權機構只是充當了制造商的角色,更多的經濟利潤讓位于具有高研發能力的“處于曲線左上端”的原創圖書出版公司和具有品牌和服務意識的“處于曲線右上端”的圖書運營商。這種缺乏原創力的代工行為,使本民族的話語在當代主流文化的發展中陷入囹圄之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模式”、“中國元素”等日漸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點;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給出版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金融危機背景下,全球出版格局正面臨新的調整,種種利好因素為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當下,應注意研究國際圖書版權市場的文化消費心理和市場營銷特點,打造一批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圖書版權貿易企業,追求鮮明的民族性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自主品牌產品,建立自己的話語權體系,以市場化的方式不斷擴大國際圖書版權的市場份額,大力推動圖書版權走出去,實現圖書版權出口大跨越的目標,全面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后WTO時代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發展路徑
在后WTO時代,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實現突破和超越仍任重道遠。必須發揮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優勢,運用國際視角進行版權貿易相關圖書的策劃,借勢全球圖書版權貿易渠道發行圖書,藉此構建強有力的圖書版權貿易競爭力體系,實現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增長方式由粗放型、數量型、外延加工型向集約型、質量型、內涵提升型的根本性轉變。本土化優勢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全球化并不妨礙人們對多元文化的追求。相反,正是全球化熱潮推動了人們對多元文化的欲望和訴求。加入WTO,是中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實質性步驟。費孝通先生曾指出,“經濟全球化潮流發端于西方世界,非西方世界應當通過發揚自身的文化個性來對全球化潮流予以回應。”⑩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程日漸加快,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日益拓展,反映“中國元素”的文化產品正為世界所青睞和重視。在西方世界眼里,中國是一個神秘古老、歷史悠久、傳統厚重的文明古國,富含“中國元素”的傳統文化、中醫、古典藝術等具有一種別樣的吸引力。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文化資源是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寶貴財富,給中國圖書版權貿易帶來了新的機遇。在后WTO時代,中國的圖書版權貿易要積極發揮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優勢,從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出發,在生產要素、文化需求狀況、產業戰略布局、政府支持等方面著手,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贏得廣泛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強,逐步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善于利用本土文化的差異性要素吸引世界人民的眼球,以周邊地區、國際漢文化圈和西方主流文化市場為重點,努力讓“中國元素”融入世界大舞臺,大力推動圖書版權“走出去”。國際化視角在推動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過程中,存在“文化折扣”(CulturalDiscount)現象。產業經濟學家考林•霍斯金斯(ColinHoskins)指出,“扎根于一種文化的特定的電視節目、電影或錄像,在國內市場很具吸引力,因為國內市場的觀眾擁有相同的常識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就會減退,因為那兒的觀眾很難認同這種風格、價值觀、信仰、歷史、神話、社會制度、自然環境和行為模式。”瑏瑡在圖書版權貿易中,由于文化差異、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意義解讀的迷茫、文化認同的困惑,甚至會引發“文明的沖突”。跨文化圖書版權貿易成功的關鍵在于如何在文化差異中尋找平衡。事實證明,文化折扣是可以克服的。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將主題定位于具有普世價值的“正義和勇氣,面對一切困苦都能無所畏懼”,很好地規避了文化折扣的風險。據《中華讀書報》報道,《哈利•波特》的全球總銷量已經突破了四億冊。自1997年該系列的首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出版以來,七部《哈利•波特》小說迄今已有67種語言的譯本瑏瑢。不可否認,五千年文明積淀下來的豐厚的文化資源是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寶貴財富,民族化、個性化是圖書版權貿易保持恒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但是,在本土文化不被國外消費者深入了解的情況下,唯有以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積極姿態,堅持在引進和輸出圖書版權的過程中,注重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有機結合,熟悉圖書版權貿易規則,洞悉異域消費者文化心理,積極吸收國外先進運作經驗。站在國際版權貿易發展大勢的維度,以本土文化為支撐,綜合參考版權貿易統計等量性資料,適度把握各國風土人情、社會制度、民眾習慣等文化因子,在內容上選擇東西方文化融合交集圈層,在包裝、設計上選擇易為其他文化圈層接受的形式,以和平、愛情等人類共有的元素為主題,最大程度地降低折扣率,不斷拓展圖書版權貿易的領域和范圍。暢通發行渠道圖書版權貿易渠道不暢是導致目前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的主要癥結。西方圖書出版業高度重視渠道建設,在圖書營銷方面往往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宣傳推銷,其費用一般占圖書發行總碼洋的5%~8%,新書宣傳費用占其初版銷售碼洋的10%~15%瑏瑣。我國優秀的圖書版權由于缺乏有效的圖書版權貿易渠道,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國外圖書版權貿易機構在圖書版權貿易方面具有先進的理念、豐富的經驗、雄厚的資本等方面的優勢,在我國圖書版權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不妨借勢全球渠道發行圖書版權。事實上,國內已有出版社通過國際出版集團或版權公司成功推介圖書版權產品。例如,長江文藝出版社將其出版的《狼圖騰》一書的全球英文版權轉讓給企鵝出版集團(PenguinGroup),由企鵝出版集團負責該書全球英文版權的銷售。借用企鵝出版集團的全球渠道,《狼圖騰》英文版引起歐美國家主流媒體的關注,并于2008年3月開始在110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行。雖然目前英文版《狼圖騰》在海外,特別是英國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但是《狼圖騰》英文版自出版一年半以來,創造了所有在國際市場銷售的中譯本小說的最高銷量記錄瑏瑤。后WTO時代,我國圖書版權要想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必須高度重視全球渠道建設和完善,注重自身版權平臺和版權人才建設。國外成熟的版權貿易體系與版權機構的直接參與有莫大的關聯。版權機構“點”的構建,豐富了版權貿易渠道的“延伸線”和“拓展面”,保證了貿易中間運作環節和對外交流層面上的高效有序運轉。同時,加強與國際著名圖書出版、經紀、營銷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人才引進和輸送工程,以人才培養的方式不斷引進國外營銷理念、先進經驗、運作方式、創新機制等,并有效地運用到貿易實踐中去。此外,在借勢全球渠道的同時,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圖書版權貿易渠道建設,健全國際書展、國際合作、國際交流、境外辦社等不同層級的圖書版權貿易渠道,推動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快速發展。
電子出版物經濟發展簡述
電子出版物和Internet上的版權、著作權問題現在是作者、出版商、圖書館等各方面普遍關注的問題,而未來中國數字圖書館的收藏又有很多是比較珍貴的歷史、文化收藏,因此怎樣處理版權、版本問題等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內一方面存在有人忽視版權法而盲目地將文獻數字化的作法,另一方面也存在對版權的處理法不健全的現象,致使數字圖書館建設中遇到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
中國著作權法規定:“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屬于合理使用,但限于為館藏需要的復制,數量受到嚴格限制,并且只允許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法定許可的情況也不包括圖書館,所以,圖書館要將作品數字化,已超出合理使用的范圍。
美國版權法對圖書館復制的免責規定是“復制、發行不能有任何直接和間接商業利益;圖書館藏書必須向公眾或不僅向與該館有關系的人員而且向在某一專業領域從事研究的其他人開放;作品的復制發行必須有版權標記”。在1995年美國的NII白皮書中也指出:圖書館復制發行版權作品而不承擔侵權責任的情況包括:存檔復制、替換復制、文章摘錄和用于學術目的的絕版復制、館際互借。
德國著作權法允許為了個人學術、記錄等目的自己復制作品或讓他人復制,但對圖書館使用自備的復印機復印享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著作權人有向圖書館獲取報酬的權利。日本著作權法第31條對圖書館的復制也規定了相當嚴格的條件。
圖書館要制作大量的數據庫以提供便捷的計算機檢索,無論是以光盤形式還是以在線服務形式都必須獲得版權許可。下面主要就版權問題、版本問題以及技術保護與信息安全問題進行討論。
1.版權問題
網絡知識產權問題論文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網絡經濟、數字地球、數字圖書館等新技術和新概念蜂擁而至。當人類越來越多地受益于科學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諸如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安全等重要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數字圖書館建設不可避免地遇到版權保護以及信息真實性問題,本文主要就數字化作品中所涉及的有關知識產權問題,包括版權問題、版本問題以及技術保護與信息安全等進行討論。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知識產權版權保護資源建設
【本文來源】:情報科學2003年1月
【本文作者】:楊向明
電子出版物和Internet上的版權、著作權問題現在是作者、出版商、圖書館等各方面普遍關注的問題,而未來中國數字圖書館的收藏又有很多是比較珍貴的歷史、文化收藏,因此怎樣處理版權、版本問題等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內一方面存在有人忽視版權法而盲目地將文獻數字化的作法,另一方面也存在對版權的處理法不健全的現象,致使數字圖書館建設中遇到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
中國著作權法規定:“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屬于合理使用,但限于為館藏需要的復制,數量受到嚴格限制,并且只允許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法定許可的情況也不包括圖書館,所以,圖書館要將作品數字化,已超出合理使用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