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10:58: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糖尿病患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糖尿病患

糖尿病患者藥學服務研究

糖尿病為內分泌和代謝紊亂疾病,糖尿病會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還可影響全身臟器,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而藥物是控制血糖穩定性和減少機體并發癥的關鍵。但大多數患者降糖用藥依從性不高,導致血糖控制難度增大。藥學服務可以幫助患者提高對藥物知識的理解,并認識到藥物的重要性。改善用藥依從性[1]。本研究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藥學服務與施行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組(隨機數字表法)。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41~79歲,平均(52.13±2.13)歲。發病時間1~14年,平均(5.43±2.01)年。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42~79歲,平均(52.11±2.16)歲。發病時間1~14年,平均(5.46±2.21)年。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1.2方法。對照組給予傳統的用藥指導,觀察組則給予藥學服務。1患者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教育程度,邀請專家、藥師向患者全面宣傳糖尿病藥物知識,可以采取宣傳材料、一對一介紹等方式進行教育。2藥物知識說明。指導患者學習閱讀藥物說明書,如藥物成分、藥理特點、藥物毒性和安全性等,用藥時間、劑量和方法,嚴格遵照醫囑,避免自行停藥,也避免隨意增加或減少,以避免不良反應。3加強藥師和臨床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藥師需發揮醫生處方開具監督和指導,對降糖藥物不合理處方進行糾正,保證用藥安全。4藥師和患者互動:藥師在患者出院后可定期通過微信等方式和患者建立聯系,方便患者咨詢用藥問題,并給予患者用藥指導,做到安全、規范用藥[2]。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2型糖尿病控制率;對降糖藥物了解程度、用藥的配合度(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治療前后患者健康水平(用SF-36量表評估,越高分值越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效:血糖達到正常水平;有效:血糖降低未達標;無效:癥狀、血糖等情況均無改善。2型糖尿病控制率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1.4統計學方法。SPSS20.0統計,計量資料(x±s)給予t檢驗,計數資料(%)給予x2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兩組2型糖尿病控制率相比較。觀察組2型糖尿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治療前后健康水平相比較。治療前兩組健康水平相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健康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兩組對降糖藥物了解程度、用藥的配合度相比較。觀察組對降糖藥物了解程度、用藥的配合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少,P<0.05,如表4。

3討論

查看全文

糖尿病患者晨間監護狀況調研

晨間護理是臨床護理中重要的基礎護理工作,其包括:協助患者進行基礎護理、生活護理、與病人交談進行心理護理和衛生宣教[1]。研究表明,目前采用的晨間護理模式普遍未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2]。從2011年開始,我們對我院糖尿病患者晨間護理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目的是對目前我院糖尿病晨間護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加以改進,以期進一步提高晨間護理質量和患者對晨間護理的滿意度。現論述如下。

1臨床資料

按入院時間順序選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期間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泉州中醫院住院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納入的患者均符合:①1999年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②住院天數≥14天;③無心、肝、腎、肺等臟器的嚴重功能障礙;④有自主行為能力;⑤取得患者和/或家屬口頭知情同意。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3例。年齡37~88歲,平均年齡(62.93±13.26)歲。

2研究方法

(1)制定調查表和賦分根據蔡毅燕等的晨間護理缺陷分析及對策研究[3],制定“住院患者對晨間護理滿意度調查”,其內容包括以下10個部分:①護士溝通能力,禮貌服務;②口腔清潔;③頭發清潔;④皮膚清潔;⑤病房安靜整潔;⑥床單位整潔;⑦病情關注;⑧健康教育;⑨協助不能自理的患者進行生活護理;⑩工作時間安排。并按饒柳妹等的《晨間護理質量評分標準》進行賦分,每項10分,共100分[4]。(2)調查方法200例糖尿病入院后患者即按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泉州中醫院現行的晨間護理規程進行晨間護理,在接受晨間護理后的第8天發放調查表,先由研究小組成員進行講解,以無記名的方式當場讓患者填寫完并回收。統計學方法用SPSS10.0forwindow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D)表示。

3結果

查看全文

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研究論文

【關鍵詞】糖尿病

糖尿病已經成為僅次于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類疾病。近年來,終末期腎病患者中糖尿病腎病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新開始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當中有30%是糖尿病腎病患者[1]。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絕大多數需要接受長期維持性透析治療,但因糖尿病腎病的特殊性,這類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存率均不及其他的血液透析患者。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透析水平,以進一步改善其生活質量和提高生存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進行血液透析患者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36~79歲(平均61.3歲),均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2]。另取同期在本院進行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腎病患者48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齡30~72歲(平均59.2歲)。

1.2方法

查看全文

糖尿病患的健康護理措施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法與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對126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資料與健康教育隨訪記錄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并發癥發生率降低,血糖控制較好。結論:做好糖尿病患者護理的同時,應加強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其生活質量,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組糖耐量減少、血糖升高,尿糖陽性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全世界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5種疾病之一。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人員將充當患者的照顧者、督促者及教育者,現將對126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護理經驗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內科病房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并發酮癥酸中毒26例,糖尿病足10例,白內障13例。男57例,女69例;年齡最小45歲,最大89歲,平均68歲;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者占85%。

1.2護理方法

查看全文

藥學監護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的臨床價值。方法從洛陽東方醫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診的5715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實施藥學監護的126例作為觀察組,隨機選取同期的126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觀察組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對比兩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和糖尿病控制情況。結果對照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為28.6%,而觀察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4.8%,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糖尿病控制情況,觀察組DBP、FPG、BMI、2hPG、SBP和HbAlc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中,臨床藥師積極提供藥學服務,實施藥物干預,可促進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有效發揮藥學服務。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用藥咨詢;藥學監護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1-2]。糖尿病屬于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臨床特征為血糖指標不斷增高,多發于中老年人,隨著生活模式和飲食方式的改變,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大部分老年患者合并其他慢性基礎病,肝腎功能較差,自身免疫力較低,控制感染難度較大[3-4]。在治療過程中,臨床藥師積極對患者開展用藥咨詢,給予科學的用藥指導,并實施藥學監護,保證其用藥的合理性,能夠有效發揮自身專業知識技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洛陽東方醫院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就診的5715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實施藥學監護的126例作為觀察組,隨機選取同期的126例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中男64例,女62例,年齡44~64歲,平均年齡(54.9±4.8)歲,病程為0.9~5年,平均(2.3±0.4)年;對照組男66例,女60例,年齡45~63歲,平均年齡(54.1±6.5)歲,病程為1~4.8年,平均(2.3±0.4)年。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②空腹血糖測試值超過7.0mmol/L;③簽署同意書,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血液系統、呼吸系統等疾病;②意識清醒,無精神障礙;③合并感染、冠心病等疾病。1.2干預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觀察組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包括建立監護檔案、藥物重整、疾病相關知識健康宣教、用藥咨詢指導和不良反應監護等,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監護檔案:統計患者姓名、年齡、病史、用藥情況、過敏史等基礎資料;②用藥指導:針對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瑞格列奈片、二甲雙胍片或者其他藥物進行降糖治療,可給予用藥指導,增加患者對服用藥物的了解,規范使用,保證用藥的合理性。注射胰島素時,臨床藥師可親自示范,或者協助護師進行操作講解,保證胰島素注射的正確性,實現對血糖的有效控制;③糖尿病知識健康宣教:積極開展用藥宣教,患者入院后,全面講解相關糖尿病知識,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叮囑患者注意飲食,保持低糖低脂;合理運動,規范用藥,積極控制血糖;④藥學監護:告知患者相關的藥物不良反應,包括長期用藥會導致低血糖,或者長期注射會造成皮下脂肪增生等。根據患者的控制目標,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相關服用藥物的品種和劑量,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1.3觀察指標。隨訪6個月,依據藥品說明書和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等制定不合理用藥評價標準[5],計算患者不合理用藥率。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糖尿病指標,舒張壓(DBP)、空腹血糖(FPG)、體質指數(BMI)、餐后兩小時血糖(2hPG)、收縮壓(SBP)和糖化血紅蛋白(HbAlc)。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計數資料[n(%)]和計量資料sx±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優質護理對骨科糖尿病患者的運用

[摘要]目的主要針對臨床骨科糖尿病患者中優質護理實施效果進行了探究。方法隨機選取本院接診并進行手術治療的10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護理結束針對兩組患者的術前、術后血糖控制天數及術后切口愈合天數、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給予優質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術前、術后血糖控制天數及手術傷口愈合天數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模式的實施能夠有效地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關鍵詞]骨科;糖尿病;優質護理;滿意度

糖尿病屬于一種由于人體胰島素分泌異常或分泌障礙所引發的代謝性疾病,該病對于患者往往會造成較大的破壞。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發病率也呈現出了一種逐年增長的變化趨勢。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機體組織的愈合能力及抗感染能力的變弱,所以在患病期間患者出現骨質疏松和骨折等問題的概率也遠遠高于正常人體[1]。對于骨科糖尿病患者而言,單純地依靠治療是不夠的,鑒于糖尿病患者的特殊體質,在治療期間還要制定一套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以便于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預后,由此優質護理模式便得以實施開來。為能夠更好地掌握優質護理在骨科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實施效果,筆者特結合100例臨床病例進行了實證研究,現將具體工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為周期,從這一段時間內本院骨科接診的合并有糖尿病的骨折患者中隨機選取100例作為本次研究病例樣本,所有患者均患有2型糖尿病,且均給予手術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示的方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其中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處于39~88歲,平均年齡為(69.3±4.8)歲,骨折類型為:脛腓骨骨折16例,踝關節骨折15例,肱骨骨折19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處于40~90歲,平均年齡為(70.1±5.4)歲,骨折類型為:脛腓骨骨折18例,踝關節骨折14例,肱骨骨折1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骨折類型等基本信息方面并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主要為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病室護理、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步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具體內容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針對糖尿病患者對自身所患疾病的知曉情況,特進行了術前健康宣教工作,結合糖尿病基本病理知識及具體所實施的手術治療方案、相關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詳細介紹,以此提升患者對病因及治療方式和護理防范的認識水平;②強化護患交流,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與服務培訓,提升護理人員護理水平及崗位素養,保證其能夠在首次與患者會面時能夠積極熱情地打招呼,護理服務期間秉承一顆高度負責的心態,耐心解答患者問題,加強護患溝通,了解患者需求并給予最大化滿足[2],及時發現患者心理問題并給予科學疏導,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③術后護理。手術完成之后的復蘇期,定期檢查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待患者蘇醒之后,第一時間告知其手術情況,幫助患者樹立起積極樂觀的治療心態,從而更好地配合后續治療及護理工作;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科學的飲食護理不可缺失。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實施情況為其制定一套合理科學的飲食方案,嚴格控制高糖、高脂肪類食物的攝入,以便于能夠更好地維持患者正常血糖水平,進而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3]。此外,在患者患肢側下墊軟枕,以促進血液循環;針對引流液的顏色及液量、切口恢復情況進行嚴密觀察,避免切口滲透、出血、感染等問題的發生。對于部分病情嚴重的昏迷患者,要定期對患者進行全身性按摩,并定期翻身,避免壓瘡問題的發生,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口腔護理工作。對于留置導尿管患者要定期指導患者而進行外陰部清洗,防范泌尿系統感染問題。1.3觀察指標。針對兩組患者術前、術后血糖控制天數、術后切口愈合天數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滿意度以問卷調查形式完成,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護士儀容儀表、服務態度、專業護理技能等,滿意度細分為“很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層次,滿意度=(很滿意+滿意)/病例數×100%。1.4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19.0軟件完成本次研究涉及的所有數據處理工作,其中計數資料以(x±s)表示,并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糖尿病患者社區監護干預運用

糖尿病是由于不同的原因導致胰島素缺少或者周圍的組織對胰島素產生抵觸,造成機體血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異常,其最終表現為慢性高血糖較為突出,是一種慢性的終身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其并發癥越來越嚴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目前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除出現并發癥或其他別的原因需要住院治療以外,絕大部分的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療。因此,大部分患者長期在社區門診進行治療,缺少專業長久性的指導治療,得不到實質性的進展,所以社區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社區護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定期走訪、電話隨訪、衛生宣傳等方式。這種專業且持久的指導性治療,對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1臨床資料

選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轄的4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5~79,病程6個月~15年。隨機將4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兩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男11例,女9例,患者均為社區住戶,其中1型糖尿病7例,2型糖尿病13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6例,中學7例,小學及以下7例。干預組,男5例,女15例,其中老年人居多,均為社區住戶;1型糖尿病9例,2型糖尿病11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4例,中學7例,小學及以下9例。所有患者都達到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的標準,且排除其他繼發高血糖疾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糖尿病的一般常規護理,包括糖尿病及其相關知識宣傳教育、血糖監測護等。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包括糖尿病及其相關知識宣傳教育、血糖監測護、降糖藥物指導護理、合理鍛煉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皮膚護理等。

3社區護理干預措施

查看全文

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血糖控制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內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90例,以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進行普通用藥指導,實驗組開展藥學服務。比較效果。結果實驗組用藥依從性、血糖控制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患者的應用效果確切。

【關鍵詞】藥學服務;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血糖控制;影響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它可產生嚴重身體危害,引發眼、足、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與功能障礙,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血糖控制。合理用藥是控制血糖穩定和減輕機體危害的關鍵,但多數患者用藥依從性不高,不利于血糖控制,藥學服務的開展可幫助患者提高對藥物知識的了解和遵醫用藥重要性的認知,更好提高用藥依從性[1]。本研究選取我院內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90例,以數字表法分組,分析了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血糖控制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內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90例,以數字表法分組。實驗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42~79歲,平均(52.89±2.71)歲。發病時間1~13年,平均(5.52±2.21)年。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41~79歲,平均(52.81±2.56)歲。發病時間1~13年,平均(5.51±2.20)年。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1.2方法。對照組進行普通用藥指導,實驗組開展藥學服務:①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邀請藥師和專家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用藥知識講解,采取發放宣傳手冊,觀看視頻資料、開設講座等形式,并鼓勵家屬一起參加,給予患者和家屬積極解答,使其更好地了解用藥知識,提高患者用藥認知度。②合理用藥指導工作。指導患者學會看藥物說明書,如關于藥物成分、藥理特點、適應癥、不良反應、用藥時間、服藥方式、藥物相互作用及儲藏方法等內容,并嚴格遵醫囑用藥,避免自行停藥或加減藥物劑量,以免出現低血糖等不良反應。③藥師深入臨床科室參與設計用藥方案,協助醫生為患者開具處方,提供正確的用法用量,避免藥物間不良的相互作用,解決影響藥物治療的相關因素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并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干預和糾正,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④患者用藥監督:由藥師加強對患者用藥過程中不良反應等情況的監督,出院后通過電話、微信給予患者用藥指導,糾正其錯誤認知和行為,使其樹立正確用藥觀念,提高用藥依從性。1.3觀察指標。比較對降糖藥物的認知、用藥依從性(0~100分,得分越高則對降糖藥物的認知、用藥依從性越高);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糖動態監測值、糖化血紅蛋白水平。1.4統計學方法。SPSS15.0統計,x±s為計量資料并作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作x2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2結果

查看全文

糖尿病患者藥學服務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觀察組中男34例,女22例;年齡37~69(53.36±2.79)歲;病程2~9.5(5.37±1.42)年。對照組中男31例,女25例;年齡34~70(52.54±2.04)歲;病程1~10(6.46±1.8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由專門工作人員采取問卷調查表,了解患者疾病相關知識以及遵循醫囑行為,根據調查結果,為患者制定個體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藥學服務方案。患者需求的具體藥學服務形式包括:醫務人員定期隨訪、開通咨詢窗口與熱線、定期召開座談會等[2]。

查看全文

試探糖尿病兼腎病病患健康干預措施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健康干預

【摘要】糖尿病腎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常見的慢性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多數研究認為30%~50%糖尿病患者會合并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已成為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生腎損害,則病情可進行性加重,臨床表現為蛋白尿、水腫、腎功能減退至腎衰竭。嚴格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動力學紊亂、降低血脂無疑對控制糖尿病腎病的進展起著重要作用。糖尿病腎病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缺乏,是患者病情發展的危險因素,正確的健康干預在預防糖尿病腎病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論文百事通為了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們對12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5月對120例住院患者進行了健康干預,其中男58例,女62例,平均年齡64.5歲,均為糖尿病腎病患者,取得滿意效果,隨訪98例,院外生活質量良好。

1.1心理護理糖尿病腎病為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多見于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者,因患者病史時間長,治療費用高,經濟負擔重,常伴有不同類型心理障礙,加之對治療及預后缺乏信心,從而產生焦慮、恐懼、絕望心理,護理人員應同情患者,用親切的語言安慰患者,使其對護理人員產生信賴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其做到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及熱情周到的服務。在護理時我們給予關心、體貼、照顧和尊重患者,消除了患者的悲觀和失望,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能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

1.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腎病的預防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要讓患者認識到糖尿病腎病是慢性病,它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但并非不治之癥,使其了解治療的目的、重要性和長期性,以及患者目前的現狀,要使患者理解飲食控制和定時復查的重要性。有些患者對飲食和藥物治療比較重視,但對每月留取尿檢查的重要性不了解、不引起重視。因此,所有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均應接受預防糖尿病腎病的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腎病的預防、發生、發展、臨床分期、治療方案、飲食治療、復查時間、腎病的危害等,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健康教育需要醫護人員和患者共同協作,針對患者的知識水平和病程的長短,我們通過個體教育、小組教育或看錄像、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大課堂等多種形式,使患者對糖尿病腎病知識更加了解,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