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1 18:29: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社會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理念研究
一、《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期目標任務分解不夠,挫傷學生學習自信。教師對學生最近發展區把握不夠,對學期目標任務分解不到位,提出的單元目標任務缺乏循序漸進及層次性,比如教改前的《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是第一、二周講授相關理論作鋪墊,第三、四周學生開始完整設計并實施教育活動方案,對于多數學生來說難度偏高,導致學生習慣借鑒模仿網上現成的社會教育活動案例,思考創新不足,挫傷了學生學習自信。(二)忽略深層次的小組合作,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往《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意識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教育活動方案的設計及實施由學生個體逐漸過渡到分小組進行。教師雖然強調小組合作,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真正的小組協作只存在于分小組試教活動中,小組其他成員扮演幼兒配合試教同學完成教學活動,多數小組成員處于“有口無心”的狀態,教育活動方案的設計、修改完善、教學具的制作實際上只有試教同學一人完成,這種小組協作是表面上的合作,缺乏小組成員間思想上的交流與碰撞,影響教育活動設計及實施的最終效果,并且不利于調動非試教同學的學習主動性。(三)評價內容維度單一,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評價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評價采用學生自評、他評、教師總評三者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但評價內容更多的集中在學習效果的評價上,即使部分同學態度努力認真,但由于能力有限,活動設計、實施效果不佳,往往得不到同學老師的認可,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評價的多元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多元,而缺乏評價內容的多元。
二、支架式教學理念運用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就提出:“‘教是為了不教’,‘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建構主義亦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師或學習同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作為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之一的支架式教學強調通過搭建支架、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為學生獨立探索、協作學習提供方向,學生通過探索協作自主建構知識、努力解決問題,自主學習能力逐步提升,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二)有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基于支架式教學理論的《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要求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與深入的分析能力,通過觀察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創設適宜問題情境,搭建多種適宜支架,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并逐步放手,最終引導學生能夠獨立決定探索的主題與方向,并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來獨立解決問題,并對學生學習開展合理多元化的評價,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做的局面,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發揮必要的引導作用,對教師各方面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有助于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三)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效性是課程教學追求的永恒主題,教學有效性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中除了關注自己的教,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關注學生的現有知識能力水平、學習動機、學習習慣等最近發展區現狀,從而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促進學生發展。基于支架式教學理念的《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搭建支架,給學生獨立探索提供有效支持,采取措施鼓勵小組成員間的有效深度探究合作,并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多元化的評價,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學生在這這門課程的學習中,不單有知識的獲得,技能的訓練,重要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習的熱情與信心的激發,這些都是學生終身學習發展所需要的品質。因此,支架式教學理念運用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支架式教學理念下《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思考與實踐
(一)搭建有效支架、樹立學生學習信心。俗話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在《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過程中,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職責。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是提高學生學習信心的重要途徑之一,這種學習成功的體驗可以是來自多方面的: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理念的理解與認同;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現狀,合理確定教育目標、設計教育活動方案;流暢成功的課堂模擬試教;幼兒園真實情景的教學嘗試等等。為學生學習搭建有效支架,使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根據教學進程需要,把支架分為課程“大”支架和階段“小”支架。1.分解課程目標難度、搭建適宜“大”支架《學前兒童社會教育》這門課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學期目標是:學生能夠獨立設計社會教育活動,并根據掌握的教學技能具備初步實施教育活動的能力。這是一個大的課程目標,學生無法一次完成。歐共體“遠距離教育與訓練項目”(DGXⅢ)中指出:“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2]”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現狀為:理解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特征,知道幼兒園教育活動方案的組成部分,但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能力基本上零基礎。在準確把握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為更好達成學期課程目標,可以降低難度把課程目標逐層分解,幫助學生搭建攀登學期目標的“大”支架。教育活動設計方面,從低到高逐層搭建的支架為:第一層學會制定教育活動目標,學生能夠根據教育活動名稱、幼兒年齡段及發展現狀制定活動目標;第二層學會設計活動導入,生動有趣的導入可以短時間有效把幼兒注意力吸引到活動中,學生根據活動需要,選擇適宜的方法,設計貼切的導入;第三層根據給定的活動名稱、目標設計活動過程,學生能夠把掌握的教育方法靈活運用到教育活動過程中,并且活動過程設計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有效達成活動目標;第四層根據活動名稱,結合給定素材,制定活動目標,設計活動過程。其中給定的素材可以是一組圖片、一段視頻、一個故事等等;第五層根據給定的活動名稱,學生制定活動目標、設計活動過程。第六層學生根據幼兒社會認知、社會交往、社會情感等發展現狀,設計完整社會教育活動。教育活動實施方面,為降低難度,教師把課程目標分解成以下幾個層次:第一層學生能夠簡單模仿教師提供的社會教育活動視頻;第二層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教育活動文本,能夠制作教學具,完整再現活動過程;第三層學生能夠在班級內模擬實施小組設計的教育活動;第四層學生能夠在幼兒園真實情景中實施自己設計的教育活動方案。前三階段學生在班級內開展模擬教學,教學對象為班級同學,模擬試教的對象人數逐輪增加,從小組內的六七人到十幾人到二十幾人到全班同學,在班級開展模擬試教的演練基礎上,第四階段在幼兒園開展真實情境中的社會教育活動,學生更容易獲得教育活動實施的成功體驗。圖一教育活動設計中搭建“大”支架圖二教育活動實施中搭建“大”支架以上兩種支架,有效分解學期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沿著教師搭建的支架逐層攀登,教師逐漸撤去“大”支架,學期臨近結束時,學生能獨立創新地設計并實施幼兒社會教育活動,較好達成學期教學目標。2.達成單元階段目標、選取貼切“小”支架以上“大”支架的有效搭建,有助于分解學期目標難度,學生有層次、分階段地完成學期學習任務,在完成某一單元階段目標時,教師靈活選取貼切“小”支架,幫助學生有效達成階段小目標。這里的“小”支架是多種類型的,可以是教師提供的一個范例、一個啟發性的提問或建議、亦或是一段視頻或文字材料。在學前兒童社會情感教育這個單元,學生設計教育活動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學前兒童的社會情感是一種內隱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如何實現教育活動的情感目標,激發學前兒童的社會情感是一個難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采用了范例支架和提問支架相結合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了一段幼兒園教師社會情感教育活動視頻,并提出問題:視頻中教師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視頻結束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總結,困惑得到解決。(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問題是思維的動力,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有助于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可以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實踐情境、現實情境、競賽情境、爭論性情境、懸念情境等等[3]。《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教學中,教育活動設計部分,通常教師會創設現實情境引發學生探求的興趣,比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假如你是中班幼兒教師,發現班上的部分幼兒缺乏交往技巧,同伴間經常發生矛盾,打架、爭搶玩具等情況。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請設計以培養幼兒社會交往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教育活動實施部分,教師可創設實踐競賽情境激發學生的實踐熱情,教育活動的模擬試教通常采用分小組比賽的方式,小組內一個成員模擬幼兒教師,其余同學模擬幼兒,非試教組同學擔任同行評委。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三)鼓勵獨立探索與協作、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師搭建“大”支架的同時,把學期學習目標進行分解,幫助學生確立階段學習目標,為學生的獨立探索提供方向,學生在教師指引下獨立探索完成學習任務,這期間教師搭建“小”支架輔助學生學習,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步增強,教師的幫助提示逐漸減少,直至最終教師撤銷支架。學生的獨立探索主要體現在自主設計活動方案、準備教學具實施教學活動上,每輪的實訓練習,由小組內一名組員獨立設計教學方案,然后小組成員之間一起討論、反復修改完善,最后確定小組最終的教學活動方案。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促進團隊間有真正深度的協作,教師可采用一定激勵措施促進小組間的合作學習。如每輪試教采用小組間競賽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打分,獲勝小組和對抗小組分別獲得兩個不同的分值段,如獲勝組得分區間85—92,對抗組得分區間75—82,小組內部自己協商每個組員的得分,要求每個組員的分值不等,根據貢獻相差1—2分。因為采用了這種激勵辦法,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教育活動的設計、一起商討如何制作教學具、一起完成課下的演練和課上的試教,小組成員群策群力,思想火花的碰撞下,完成一輪輪的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在學生的獨立探索與小組合作下,自主學習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四)注重多元評價、強化學生學習效果。合理的評價能夠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提供反饋建議,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注重評價的多元化,這里的多元包括評價形式的多元和評價內容的多元。評價形式的多元化。《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評價采用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每單元的教育活動設計及實施分別占10%,社會教育六個子領域的活動設計及實施占60%;平時成績占10%,主要考查學生平時的出勤及課堂評教的參與度;過程性評價占70%。期末成績占30%,主要考查學生社會教育綜合性主題活動的設計及實施能力。在教育活動設計及試教后,一般采用試教學生自評、小組“幼兒”評價、其他組“同行”評價、教師總評。通過這種多維的全方位的評價,有利于展示組及時汲取多方建議,不斷提升活動設計及實施水平,同時對其他組同學也起到一定的借鑒學習作用。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課程評價中只注重結果的評價,不利于學生學習信心的建立。因此在平時實訓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評課時,除了注重活動的整體效果外,還可以關注試教小組某一個方面的閃光點,可以是活動設計的新穎度、教學具的精美適宜性,可以是活動設計中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度,亦可以是試教同學語言表達的生動流暢,甚至是在小組合作中積極認真的態度等等,都應該是評價的具體內容,每個學生的優勢智能區域不同,不論學生是態度方面的努力還是能力方面的表現都應該得到同學及老師的認可,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建立學習自信心。
日本社會教育改革啟發
一、日本社會教育改革的背景
(一)日本就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國際化的迅速發展,國際社會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為尋求更大的經濟利益,日本企業加快了國際化發展步伐,日本國內的就業結構也開始發生變化。20世紀90年代之后,日本經濟進入“失去二十年”的經濟不景氣時期,日本企業的經營困難使得國內就業形勢越發嚴峻,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成為日本社會發展的夢魘。終身雇傭制的逐漸瓦解使得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被裁員,同時也使得日本家庭深深陷入生活的不安定狀態,自殺、患“自閉癥”等人數逐年攀高,失業之后不能再就業以及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年輕人數量與日俱增,數十萬的“啃老族”同樣成為日本經濟繼續發展的絆腳石。上述社會狀況使得日本民眾陷入被“放任”狀態,同時也增加了日本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解決這一棘手問題,改善日本國內的就業狀況成為日本社會必須要面臨的嚴峻課題。如何使民眾主動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并提升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即提升民眾經濟的主體參與能力是該問題解決的瓶頸。在此情況下專注國民繼續教育的社會教育成為日本社會關注和改革的重點。
(二)日本高齡、少子化社會的到來
20世紀90年代之后,日本逐步步入高齡、少子化社會。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50年左右,日本的人口將減少2000萬,而到2090年左右,日本人口將減少到6000萬左右[1]。該變化給日本社會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老齡化人口的逐漸增多加大了老年勞動力在整個勞動力市場的所占比重,如何提高老年勞動力的能力水平成為日本社會教育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中青年勞動力的減少必然帶來女子勞動機會的增加,女子素質能力的提高需要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雙重努力,而如何向女子提供更優異的社會教育也是日本社會教育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少子化社會的發展擴大了學生進入普通高等學校的機會,進入職業教育領域的學生逐年下降,這些學生畢業之后,如何實現與所接受教育的順利“對接”是日本社會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又一重要難題。此外,高齡、少子化社會的逐步發展還弱化了日本地區社會以及民眾個人之間的良好關系,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該狀況要求社會教育在提升勞動者能力的同時,還要以地區社會為基礎建立起相互承認的社會關系。
(三)日本教育改革的必然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實踐性效果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一直以來都是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內容,其教學質量能夠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水平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實踐性效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本文主要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強化教學實踐性的方式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實踐性;學前教育專業
加強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今后適應工作崗位,同時也是時展給學前專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我國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并以就業為導向,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的重視,并將其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而切實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讓他們今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但是就我國目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現狀來看,在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教學中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教學實踐性研究已經迫在眉睫,接下來,我們就此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一、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實踐性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混亂。就目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的教學現狀來看,普遍存在實踐性較弱的問題,究其原因為教學內容比較混亂。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時都會采取以下兩種教學模式:第一,教師會對課程內容進行劃分,但是所劃分的各個部分卻相互分離,銜接性不夠。由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內容對于提升學前教育學生的專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會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課程教學內容上,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相互使用[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強化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實踐性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同時對提升學生今后的工作能力也大有裨益。不過,就目前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設置的實踐教學內容和理論知識存在嚴重不符的現象,這不僅不利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實踐性的強化,同時對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2.教學方式單一。在我國目前的學前兒童社會教育中,教師會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且也會通過案例解析來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強化理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還是會將所學內容逐漸淡忘。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開展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時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2]。雖然很多教師都會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但是卻流于形式,并沒有將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還有的教師會采取案例教學法,但是卻沒有要求學生對案例進行詳細分析,進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二、強化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教學實踐性的策略
鎮社會教育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2013年市教育局社區教育工作意見》和《鎮2013年政府工作意見》為指導,以服務和服從于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以實施“教育富民”工程為抓手,以青蝦名鎮、畜牧名鎮、生態名鎮為目標,結合我鎮的農業特色、資源優勢和高效農業現狀,形成“一線、五區、四產業”的總體發展格局,逐步建設我鎮農業的“五大”區域特色,即形成接天目湖生態觀光農業區,西部的水產養殖區,東部丘陵經濟林茶果,南部的畜禽養殖區,中部的農產品深加工區;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面向“三農”,穩步鞏固成人教育,積極推進社區教育,以農村實用技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為重點,積極開展各類培訓,為建立農業現代化和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目標,為我鎮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和諧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目標任務
1、根據我鎮社會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加強成人教育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積極創建市社區教育示范鄉鎮;
2、完成各級各類培訓34000人次;
3、完善鎮社區教育中心功能,進一步推進我鎮社區教育工作;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探析
【摘要】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的創新改革,著力點在于創新教學方法,構建開放式多元化的品德課堂。翻轉課堂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在品德教學中的構建,是對品德課堂的優化與調整。本文從課前環節的自主學習、課堂環節的互動教學、課后環節的教學拓展三個方面,闡述了翻轉課堂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中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翻轉課堂;構建策略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小學教育發展的“主旋律”,也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思想品德作為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行的重要途徑。在傳統思想品德教學中,僵化、枯燥的品德課堂,弱化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灌輸性教育引導難以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改革亟待推進。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強調“生本”理念的踐行,為學生搭建開放式多元化的課堂,促進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是有效品德教育實現的重要措施。在筆者看來,翻轉課堂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中的構建,應切實開展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課前環節:立足教材、制作視頻,展開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的構建,著力于生本理念的踐行。通過課前環節的自主學習,為課堂互動環節的推進,創設良好的前提條件。在課前環節,教師要緊扣教學內容,契合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制作10分鐘左右的短視頻,用于學生的課前自主。短視頻內容包括了教材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知識進行自我的認識與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學可能會遇到問題,對于知識內容的不理解、疑問等,都可以成為課堂互動的驅動因子,成為教與學互動開展的重要課堂資源。因此,視頻的制作十分重要,要求教師一是要把握教學重點內容,能夠以視頻自學的方式,實現學生有效自學;二是契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以視頻自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三是課前自學是學生形成知識理解,并發現問題、產生疑問的過程,視頻中“問答”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好引導和激發學生自學欲望,為課堂互動教學的搭建,創造良好條件。
二、課堂環節:以生為本、課堂互動,促進有效學習
老齡化社會教育系統探析
一、項目的實施
“仁·愛晚晴”突出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相結合,計劃5年完成,通過實施以下3個計劃,以應對急速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建設“預防為主,積極老化以及和諧社會”,進行全面和系統的教育。1“仁·愛晚晴”培訓計劃“仁·愛晚晴”培訓計劃由澳門鏡湖護理學院主辦,與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及澳門失智癥協會聯合開展,并借助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以及香港老年認知障礙癥協會技術力量舉辦的一項跨學科專業培訓計劃,旨在為市民大眾、非正規護理老年人者或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醫護人員及社會福利界專業人員,提供一般性及專業性的老年學教育。1.1培訓目標促進公眾對人口老齡化的關注,提高公眾對老年人的社會及醫護服務需求的認識,培養公眾對人口老齡化的正確認識;對非正規老年護理工作者進行老年護理基本知識和技巧培訓,使其能夠應對日常老年護理工作;提升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醫護人員及社會福利界專業人員的老年護理專科知識,為老年人群提供更高質量的跨專業服務。1.2培訓主題結合老齡化社會的需求以及澳門本土文化的特色,“仁·愛晚晴”培訓計劃涵蓋以下5個主題,包括:健康老齡化及代際關系之凝聚;老年人的心靈照顧;慢性疾病處理及臨終關懷;老年人失智癥之預防及照顧;社區及院舍的老年人照顧[8]。1.3培訓對象包括對老年護理知識感興趣的所有市民大眾;非正規及家庭照顧者,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需要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顧的人員,例如:老年人的家人、鄰居、朋友、保姆及義工等;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醫護人員及社會福利界專業人員,例如: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1.4培訓形式①市民大眾培訓:電臺廣播、展覽、講座、網站、教育單及小冊子、嘉年華會;②非正規及家庭照顧者培訓:講座、網站、參觀老年服務機構、自助小組;③醫護人員及社會福利界專業人士培訓:網上自修課程、專題討論會及個別指導、臨床實習。2“仁·愛晚晴”社區服務計劃1創建記憶中心檢測常見幾種老年人認知功能評估量表的信度及效度,并進一步確定適合澳門本土使用的認知評估工具;評估用戶對記憶中心的認同、接受情況,并進一步探索創建記憶中心的可行性及運作模式。2建立失智癥電話服務熱線面對整個澳門地區開展服務,通過分析失智癥電話服務熱線使用情況,評估澳門社會對失智癥需求的內容、種類等情況;評估用戶對失智癥電話服務熱線的內容、方便性、態度的意見,并進一步探索創建失智癥電話服務熱線的可行性及運作模式。3提升日間護理中心工作內涵澳門現有3所護理中心要進一步完善,提升護理中心提供的老年失智癥患者及其家人的服務內容及類型;評估具澳門本土文化特色的社區支持服務對老年失智癥患者的效果;評估非正規及家庭照顧者培訓內容及模式對老年失智癥患者家人的效果。3“仁·愛晚晴”學者培養計劃為了培育社會老年學的出色學者,提升澳門老年護理專業界的學術水平,“仁·愛晚晴”定期舉辦科研培訓工作坊,邀請老年學學者擔任導師,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香港認知障礙癥協會、新加坡失智癥協會、澳洲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與國際失智癥協會(Alzheimer'sDiseaseInternation-al,ADI)等。讓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專業、跨職系的學者參與,建立跨專業學術團隊,對象包括醫生、護士、社工、院舍負責人、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
二、項目實施的階段性成效
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培訓計劃已按進度完成,舉辦了6場公眾講座及4場照顧者培訓工作坊,出席達548人次,活動參與者包括社會大眾、失智癥照顧者、社會服務工作者等,參與者對活動正面評價較高。同時把所有的公眾講座及照顧者培訓資料上傳到專門設立的網站,供社會各界人士自學,并參與網上有獎問答,有超過2300人次參與,取得顯著的社會效應。同時亦開拓社會福利界專業人員網上自修課程,有近200名專業人士參與。期間必須出席專題討論工作坊,包括失智癥個案會診工作坊、人本照顧工作坊等,協助學員鞏固所學知識,以便應用于澳門的社會褔利及醫療體制內。同時學員經過網上考核以及撰寫相關學術論文,對115名全部合格的學員頒發證書。同時開展多項關于失智癥的研究,包括“澳門居家失智癥患者家人的照顧負擔”以及“澳門初期老年失智癥患者的社區篩選”,以便更了解失智癥在澳門的具體情況。此外,進一步選派師資外出臨床實踐、進修學習,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流金頌”培訓計劃、香港認知障礙癥協會、澳洲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ADI的倫敦AlzheimerUniversity,參與各項國際學術組織及會議交流經驗,更好地發展防治失智癥的工作。
三、體會
通過“仁·愛晚晴”項目應對老齡化的社會教育系統工程先導計劃的實踐與研究工作,促進了澳門公眾對人口老齡化的關注,提高了公眾對老年人的社會及醫護服務需求的認識;培養了澳門公眾對人口老齡化的正確認識和正面態度;同時對非正規老年護理工作者進行基本知識和技巧的培訓,使其能夠應付日常護理老年人工作;也提升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醫護人員及社會福利專業人員的老年專科知識,使其為老年人群提供更高質量的跨專業服務。同時,澳門的公眾、照顧者以及醫護人員及社會福利專業人員也對日后澳門失智癥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深入、更具體的要求,包括:有記憶問題、認知障礙或失智癥早期癥狀的老年人應如何尋求評估;如何獲得相關的信息;如何照顧患有失智癥的居家老年人。結合社會福利界專業人員網上自修課程以及專題討論,通過香港認知障礙癥協會及澳洲專家對澳門醫生、護士、社工、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培訓,對各類失智癥的診斷標準及治療照顧方法達到共識,因此,有需要也有必要開展后續相關的實踐研究。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改革路徑探索
摘要:“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是學前教育五大教法課程之一,課程目標旨在通過學習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獲得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知識與能力。然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身的社會性發展不足、課程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教育現狀,要求高職院校“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要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課程由“育己”到“育人”的改革。
關鍵詞: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改革;職業教育;學生中心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其課程目標主要是培養了解社會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意義、能夠獲得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的知識技能、能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科學地組織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學前教育人才。社會教育的內容涉及三方面:自己與自己的關系———自我概念的教育;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人際交往的教育;自己與社會的關系———社會規范與社會文化環境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對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具有重大意義。
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1.1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身社會性發展不足。對于學前兒童的社會教育來說,成人通過言傳身教激發幼兒的模仿觀察學習是最直接有效的社會教育方式之一。然而,令人憂心的是,目前我國大學生自身社會性發展水平不容樂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16%~25.4%的大學生存在一般心理問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近年來已占比我國總的大學生人數的30%。[1]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就其內部來說,是個體心理機能失衡;就其外部來說,是個體社會性發展不良。[2]試想,如果由自身社會性發展不良的教師對學前兒童進行社會教育,又怎么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通過五點量表對學前教育專業396名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請他們對社會性發展進行自評。調查結果顯示,準幼師自我評價平均得分為3.27分,人際交往自評平均得分為3.32分,集體歸屬感自評平均得分為3.4分,總體自評分數均不高。另外,談到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的期待時,62.3%的同學均提出“希望從課程中獲得更多人際交往、社會適應方法及策略的支持”,因此,“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亟須關注學生自身的社會性發展,應及時進行改革與補充。1.2課程教學現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表明,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不足。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目的和意義沒有正確的認識,他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很難保持思想和行動上的一致,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情緒體驗不足,對學習的喜愛程度不夠,負面感受較多。[3]與此同時,“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的教學也存在知識點繁多,對課程目標和內容的把握不足,重視知識與技能訓練,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課堂實踐訓練單一,缺少系統性、層次性、應用性等問題。[3]針對以上問題,亟待通過課程方法改革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程質量。[1]
2由“育己”到“育人”的社會教育改革路徑探索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作
【摘要】從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現狀入手,既注重對文獻資料的研究,更側重對工作實際的思考。在具體分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特點與優勢的基礎上,對構建“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進行理論研究,對凝聚“學校主導”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開展實踐探索,以期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長遠發展提供參考借鑒和決策依據。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民辦高校
一、引言
我國民辦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注重辦學經費的來源、辦學體制的優化和辦學規模的擴張,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不夠,辦法不多,缺少對民辦高校學生自身實際的分析,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國民辦高校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但在許多方面還不夠完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阻礙發展的瓶頸。無論是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需要,還是為實現高教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或是為促進民辦高校特色發展的需要,都要求對思想政治工作予以高度關注。因此,建立真正適合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特點與優勢
如果說教育是“樹人之本”,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教育之源”。在全人指導的終身教育和造就人才的啟蒙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獨特作用不可替代。現今時代,學校和社會的教育功能不斷增強,但任何組織或機構都難以動搖和取代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地位。家庭教育的優劣對子女理想信念的確立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重視家庭教育,不僅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的需要,也是完善自我和健全人格的需要。[1](P.41-43)學校教育是由教師依據教材,在教育大綱的規范下和教育方針的指導下,全面地進行知識傳播,系統地進行人格培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1](P.41-43)隨著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學校教育備受關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更多地體現著家庭期盼和社會期待。學校教育是主課堂、主渠道,是學習道德準則、文化知識、價值取向和社會規范的重要基地,決定著個體社會化的性質和水平。[2](P.92-101)社會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以外其它所有教育的統稱。社會教育的發達程度是社會先進與否的關鍵性指標,也是未來社會主要的教育形態,與思想政治教育休戚相關。[3](P.54-55)社會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補充,也是學校教育的超越和拓展,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平臺和依托,有效減少認知的臆斷性和片面性。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比,社會教育對個人的影響作用有明顯的強化趨向和擴大趨勢。[4](P.61-63)
社會教育對開放大學的作用
一、轉型與發展:
無錫開放大學建設成果和面臨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無錫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無錫社會教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當前,面對經濟的轉型和產業的升級,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雖然具有開放大學性質,但辦學模式還不夠開放,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個性化、特色化的學習需要,因此,無錫開放大學建設勢在必行。1.無錫開放大學建設取得的成果無錫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社會教育的實施和推進,早在2007年就下發《關于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實施意見》,提出“積極探索在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籌建無錫市開放大學”。《無錫市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以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為基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各類高等教育資源建立開放大學”。無錫電大迄今培養了各類畢業生10萬3千多人,完成各類社會培訓和考試服務90多萬人次,為無錫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貢獻了7個百分點。學校根據“以社會教育為重點”的辦學理念,建成全省首家市民學習中心,編寫社會教育特色教材,參與和指導數字化學習社區建設,為相關行業、企業提供技能培訓等服務。搭建的“無錫市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正式運行,被教育部授予“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示范基地”,無錫開放大學一站式學習支持服務中心基本形成。學校打造“國家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無錫中心”,采取“自建、整合、引進、共享”等多種方式,集聚了一批滿足無錫開放大學開展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以及廣大市民所需要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括課件、期刊、教學視頻資源共10TB,其中500G的學習資源已經對外開放,供市民免費使用。2.無錫開放大學建設面臨的問題根據《2011年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1年,無錫市戶籍人口467.96萬人,常住人口643.22萬人,生產總值6880.1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438元,各項指標都處于全國前列。然而無錫常住人口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4.45%,擁有技能勞動者48.22萬人,還不能滿足經濟轉型和快速發展的人才需要,社會教育任重而道遠。無錫社會教育資源相對分散,以學歷繼續教育為例,有電大開放教育,也有成人高考、自學考試和普通高校的網絡教育等;技能培訓也是如此,有行政機構組織的培訓,也有行業協會、大專院校、民辦機構組織的培訓,資源項目豐富,但也龐雜重復。社會教育沒有統一的組織和監管,學習者沒有明確的指導和引領,面對培訓市場要么望而卻步,要么不知所措。社會教育課程資源還不足,很多社會教育從業者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學歷教育的課程設置上,沒有從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的角度去開發課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的繼續教育課程資源開發人員和力度匱乏。社會教育師資沒有完全釋放,從事學校教育的教師向社會教育轉型還需要一定時間和努力;社區工作者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授課質量不高。社會教育理論研究還不足,一方面為社會教育提供有效的建議和指導較少,另一方面與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不夠緊密。無錫開放大學建設必須要直面問題,認真尋求解決路徑,才能獲得全新的發展。
二、傳承與開拓:
無錫開放大學建設的持續推進學校是推動社會教育的主要機構。無錫開放大學要辦成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蘊的高等院校,就必須繼承和發揚無錫社會教育家的優良傳統,以續寫歷史的榮譽感,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在傳承中發展,在創新中開拓,大力促進公民全面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1.堅守一個夢想民國時期的無錫社會教育家以“教育救國”、造福鄉梓的理想和信念,全身心投入到社會教育工作中。他們深入農村社區,直接面對民眾,傾聽和調研民眾需求,以提高民眾文化水平為己任,無怨無悔,矢志不渝。當時的社會教育雖然存在著歷史局限性,但是社會教育家的努力奮斗的精神和實際有效的方法是值得開放大學建設者學習和繼承的。無錫開放大學建設者應該堅守建立全國領先的市級開放大學這個夢想,促進無錫市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以及“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形成。俞慶棠說:“社會教育既建筑于民眾生活之上,就應具有推進社會的力量。”無錫開放大學建設者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正確認識社會教育的價值,樹立一切為了學習者的責任心,主動深入社區、企業,了解群眾學習需求,開發學習資源。無錫開放大學建設者還應該放眼長遠,主動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社會教育經驗和成果,奮力引領無錫社會教育的發展,為學習者創造更廣闊的空間。2.立足一個地區民國時期的無錫社會教育家的教育實踐主要立足無錫,除了開展識字、技能等教育外,還作了“地區自治”的嘗試,建立農村合作社,舉辦農民信貸所,當時無錫工商業、教育事業空前繁榮。江蘇省立教育學院、中國社會教育社最后都遷至無錫,并向外推廣成功經驗,可以說無錫是江蘇社會教育的策源地。無錫開放大學是一所市屬高等院校,義務和責任上就應該立足無錫,圍繞建設教育和人力資源強市的目標,完善教育服務體系,強化教育服務社會功能,為無錫市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服務。無錫開放大學建設者應該結合無錫產業轉型和升級,著力開發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滿足無錫市民需要的優秀課程和培訓項目。立足無錫,不代表固步自封,無錫開放大學必須接受國家開放大學、江蘇開放大學的業務指導,加強與兄弟開放大學的溝通和聯系,吸收國際先進經驗,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加強數字化學習資源和終身學習服務平臺的建設,努力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力爭在江蘇乃至全國開放大學辦學系統中勇創一流。3.培養一批名師以俞慶棠、高陽為代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孕育和引進了一批名師,傅葆琛、李蒸、孟憲成、雷沛鴻等等,都是全國知名的教育家,這些名師的理論與實踐除了對當時民眾教育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還對全國社會教育起到了帶頭作用。無錫開放大學要在社會教育上取得成績,在無錫占據社會教育主導地位,必須培養一批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教師,成為學校的代言人、社教研究的帶頭人。首先要愛崗敬業,繼承無錫社會教育前輩的奉獻精神,以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為己任,胸懷民眾,胸懷祖國,為提升全民素質貢獻力量。要有團隊精神,與同仁積極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其次,要具有課程開發能力。課程開發有廣度、深度和速度的要求,教師要能根據社會發展規律,準確把握市場脈搏,開發適應人民需要的課程。最后,要有較強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的能力。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是同樣重要的。教師除了能上好課,還要會技能,更要會總結、會科研,才能吸引學習者。無錫開放大學還應該廣泛吸納普通高校及社會各行業中具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參與開放大學的學習輔導和資源建設。4.建立一個機構在民國時的無錫,如果說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是開展社會教育的主基地,那么中國社會教育社則是社會教育的成果展示和對外聯系的平臺。無錫社會教育家的科研和實踐成果通過中國社會教育社對外展示,吸收專家意見和建議,逐漸豐富和完善。中國社會教育社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崗位,有社教專家,也有行政官員,更有如鈕永建這類民國元老。因此,無錫社會教育家與政府、教育界的聯系十分緊密,無錫社會教育的發展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重視。無錫開放大學也必須建設一個科研、推廣、外聯相結合的學術機構,廣泛吸收校內外人士參加。通過建立機構,加強系統聯系,互通有無,對各社區學習中心進行業務指導與統籌管理;與普通高校的優勢互補,探索學分銀行建設機制;組織理論研究,規劃課程安排,促使教育教學科學有序開展;展示成績,爭取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機構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職能分配和工作規劃都要科學有序,于工作中逐漸明確完善。民國時期無錫社會教育家的實踐促進了地方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他們的理念在當時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他們敬業奉獻的精神,全情投入的態度,科學實際的教育理念是無錫社會教育史上寶貴的財富,值得當下開放大學建設者學習和借鑒。
作者:吳學峰馬國云單位: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
社會教育與歷史教學論文
提要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進行社會美教育,一是挖掘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四是挖掘科學品格教育的內容,培養學生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應充分運用現代化視聽手段,調動學生發現美、探索美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的本質,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確立為人類理想社會奮斗終生的觀念,從而實現社會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歷史是人類生活和斗爭的記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教科書。在歷史教學中實施美育教育的原則,既是從學科特點出發,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也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客觀要求。
人的社會活動領域無限廣闊,社會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到處充滿著可供審美的對象。美,從形態上看,通常可以分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三大類型。本文著重就歷史教學與社會美的教育問題,談點看法。
社會美是指社會生活中的美,經常表現為各種積極肯定的生活現象。馬克思說過:“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美不僅根源于實踐,而且本身就是實踐的最直接的表現。歷史學科的社會美往往是以歷史人物為中心,并且通過歷史人物的言行舉止所顯示出來的美。歷史教學中的社會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結合在一起,表現為美德教育。古往今來的風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璀燦思想和精神風貌,是我們進行社會美教育的極好教材。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歷史教科書中所包含的社會美教育的內容,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