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體系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1 15:20: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社會保障體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摘要:新時期,有效地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是必要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是推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部分。在實踐分析過程,我們應重視提高對于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認識,文章通過分析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意義與主要任務,總結了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全面加強實踐研究能力,從而為社會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構建
現如今,我國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初步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制度框架,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管理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相關研究人員,應結合具體工作開展實際,科學地進行創新研究,從而為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有效建議。
1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意義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社保體系制度也在國家的總體規劃中發揮不同的職能作用,逐步由國企的配套措施、社會經濟支柱轉變為國家的重要經濟制度。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全面覆蓋、保障基本、多層次和持續發展的理念,更為強調社會公平、保障可持續發展,全面促進社保體系的優化建設,將城鄉居民的社保體系進行優化配置,從而充分凸顯可持續的特征,逐步提升水平,為群眾帶來更多的享受社會發展效益的可能。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時期,我國人民需適應社會的主要矛盾的轉變,在建立科學的社保體系的基礎上,需制定新的努力方向。在黨的工作報告中也提出,需建立更多層次的保障體系,作為我黨科學判斷國情、準確把握社會發展特征和人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對新時期的社保體系建設做出重要規劃,不斷提升保障水平,促進我國的治理體系和能力得到現代化的發展,全面推動社會向高質量、高效率和可持續方向發展,具有更為深遠的發展意義。構建更為健全的社保體系,重點需堅持全面覆蓋、多層次的指導,依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實現城鄉統籌、保障適度的目標,從而達到社會公平、全面滿足人民差異化需求的目的。這也是社保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與建設小康社會高度一致。
2全面建成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任務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對策
摘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是中國特色主義“三農”思想的關鍵組成部分。進一步發展完善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對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但是,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存在著制度不完善、法制建設滯后、資金下撥不穩定、文化建設落后等現實問題。根據黨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和全面建成多層次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要求,相應地提出自己關于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城鄉融合發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在本世紀前20年的偉大奮斗目標,是解決我國城鄉發展差距日益擴大、農村發展緩慢的必然要求,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理論的關鍵組成部分。
1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意義
1.1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村的產業興旺
產業興旺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和首要任務。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也是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可以減輕廣大農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發展生產,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首先,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可以提高農村居民的消費預期,讓他們放心消費,可以有力地拉動內需,促進農村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其次,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合理合規流轉,推行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的前提條件。建立一個城鄉一體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能夠有效緩解農村居民因病返貧、因病致困的艱難處境,為農民放心地進行土地流轉、開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創造有利的條件。再次,農村優秀人才短缺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致命短板。要大力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用優惠的返鄉創業政策來吸引優秀人才回鄉就業創業,并加強對農村現有居民的技能培訓,為農村的產業興旺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依托農地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探討
摘要:通過對農村土地社會保障中的諸多因素進行理論分析,了解眾多學者對于農村土地和農村社會保障之間的認識,同時對于如何完善我國現階段的農地建構以及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認真加以探討,希望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農地;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占據了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對于農業的重視也是一直以來中國封建社會最主要的執政措施。通過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農業所占的分量和地位是其他部分不可企及的,沒有任何一種生產要素能夠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在經濟社會發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土地依然是我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資料,對于農地社會保障的體系也需要盡快加以完善和健全。
1有關學者對于農村土地問題的理論分析
1.1關于農地保障性質的理論分析
部分學者認為,農村土地只是單純的生產資料,并不屬于社會保障的范疇;再者,社會保障是屬于在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人們對于福利的一種追求,它的運行是依托社會經濟的運行來實現操作的,而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經濟中的要素組成部分,人們只是對于生產要素的使用創造了社會經濟的成果,這兩者之間是不存在同等關系的。然而,還有一部分學者則認為農村土地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種。目前在我國農村,土地雖然是一種生產要素,但是它和其他的生產要素確實是有很大的區別,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土地資料能夠成為社會保障的一部分。在國有土地的前提下,農民在實現自己勞動前提的基礎上達到了社會保障的目的,這就是土地所承載的關于社會保障的內含。
社會保障體系經驗交流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完善制度,創新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已由體系構建步入創新提高的新階段。實現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新突破,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高點定位、科學規劃、城鄉一體、統籌發展,按照“當前可承受、未來可持續”的要求進行制度設計,著力實施機制體制創新,努力構建遞進式、多層次、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
一、以“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為目標,構建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險網絡。針對目前農村社會保障政策滯后、資金投入欠賬較大的實際問題,注重在政策制定、保障資源等方面向農村傾斜,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全民覆蓋。一是積極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個人繳費為主、集體補貼為輔、政府予以補助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按照個人繳費、財政補貼、集體補助和?;?、廣覆蓋、可持續的基本政策框架要求,加快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解決保障水平低和領取標準不變的問題。按照多層次、多形式、低標準、逐步提高的原則,對參保農民實行財政補貼。二是加快完善被征地農民保障制度。大膽引入商業保險運作模式,按照“政府主導、市場機制、專業運作”的總體思路,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費由個人、村集體和政府三方共同出資,委托商業保險公司專業化運作,使保障水平與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相適應,走出一條“利民安民、多方滿意、長效共贏”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新路子。三是進一步加大擴面征繳的力度。把提高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覆蓋率作為工作重點,盡快把社會保險覆蓋到各種所有制的所有職工。建立社會保險征繳的強制約束機制,把應參加社會保險而未參保的單位作為工作重點,加強政策宣傳,提高勞動保障執法能力,對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給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單位,依法查處,實行責任追究,對企業單位和法人代表取消評先樹優資格。繼續強化“五險合一、一票征繳”工作,進一步簡化基金征繳工作程序,提高征繳工作效率,努力增加基金收入。繼續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有效解決困難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問題,推進有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參保。切實做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鞏固提高工作,做到制度覆蓋無空白。切實做好大學生的參保工作,爭取盡快把大學生全部納入參保范圍。建立資金籌措動態增長機制,隨財政收入增長逐步提高籌資標準并適當增加對參保、參合居民的補助。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銜接機制,不斷提高保障水平。
二、圍繞保障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需求,筑牢“兜底”救助屏障。一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物價上漲指數、城鄉居民生活實際消費水平等因素,適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同時將符合條件的城鄉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筑牢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線”。二是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按照應救盡救的要求,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醫療救助基金籌集保障機制。通過政府預算安排、社會捐贈等渠道,做大做強醫療救助基金的盤子,增強醫療救助制度的“兜底”保障能力。建立特殊重大疾病救助制度。本著“挽救生命”的原則,對患有白血病、尿毒癥等特殊重大疾病配型成功且進行骨髓或腎移植、家庭無力負擔和籌集住院醫療費用的,給予一次性救助,實行政府救助為主,工會、紅十字會、慈善等社會團體為補充的“捆綁式”多渠道救助。擴大救助病種范圍,逐步實現與各類醫療保險制度規定病種相銜接。區別不同困難群眾類別,分別提高救助標準。簡化救助程序。針對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的特殊情況,在申請醫療救助時,取消村(居)、鄉鎮(街道)兩級的調查、審核程序,按照隸屬關系直接向市或縣(市、區)民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由市或縣(市、區)民政部門按照規定進行審核、審批。建立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平臺,在各類醫療保險機構報銷的基礎上,救助對象的救助金額在網上即時審批結算。三是進一步加大住房、教育救助力度。改變成片劃撥土地建設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房的方式,在開發的商品房小區內強制性配建保障性住房。加快制定出臺可操作性強的住房保障配套辦法和實施細則,增強住房保障制度的剛性。適時擴大住房保障的覆蓋面,逐步向低收入家庭、農民工和中等收入家庭延伸。進一步加大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力度,2010年前全部完成農村貧困家庭危房改造任務,此后建立起農村貧困家庭住房救助長效機制。在全面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的基礎上,擴大義務教育階段的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資助范圍,提高補助標準,完善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院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做到“應助盡助”;進一步做好國家助學貸款制度設計和組織實施工作,實現“應貸盡貸”,建立全市困難學生數據庫,設立教育資助專項基金,形成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長效機制,確保每一個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三、按照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推動社會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拓展。以養老福利為重點,將服務范圍由城市“三無”老人向城鄉全體老年人拓展,圍繞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其他多種形式社會養老服務為補充,政府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為示范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制定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的政策意見,將所需資金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在鞏固發展機構養老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吸引社會資源,廣泛開展以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和個人認購服務、志愿者義務服務、老年人互助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區養老服務,采取靈活方便的社區日托式、入戶照料式、求助熱線“一鍵通”服務等多種服務方式,最大限度地滿足城鄉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積極探索農村養老福利服務模式,依托鄉鎮敬老院、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現有設施資源,改擴建一批集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農村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把殘疾人優先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提高殘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思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這是我黨著眼新世紀新階段農村建設規律推出的重大舉措,也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三農”工作的新實踐。從我區的實際來看,筆者認為,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拉動農民消費需求和提升整體發展水平等均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亟須解決的難題之一。為此,筆者就如何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討。
一、當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現狀
農村社會保障與一般社會保障,在內涵上具有一致性。所謂社會保障,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優撫四部分。其中,社會保險又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5個險種,是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目前全國普遍建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農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個方面。
1、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年,民政部印發了《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方案”比較符合農村實際,是可行的。我區隨后全面開展了農村養老保險工作,但從以后的發展情況來看,推行多年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已陷入舉步維艱、進退兩難的境地。在**年,我區共有參保人員5000人,但到**年底,全區參保人員明顯下降。從全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也是如此,部分地區可以說是已經失敗。**年,全國參加養老保險的農村人員達8200萬人,而隨后逐年下降,到**年底,全國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人員為5378萬人,參保人員下降了34.4%。而同時,我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年參保人數已達1.74億人,比“九五”期末增長28.1%。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制度存在覆蓋面小、共濟性差,制度存在不穩定性和保費籌集原則與參加自愿性原則存在矛盾這三大缺陷,也就是說農村養老保險因制度設計的根本缺陷(不是真正的社會保險)在局部地方甚至總體上可以說是已經失敗。我區農村養老保險在經歷了最初幾年的蓬勃發展之后,已經進入到目前的這種立法沒有進展、實際工作難操作的局面。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社會保障體系短板探索與啟示
為適應新時期困難群體社會保障新形勢,福建省廈門市圍繞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的總體目標,著力補齊困難群體社會保障體系短板,努力破解困難群體社會保障能力提升困局。重點健全以社區網格化為依托的兜底保障機制,推行以精準精細化為目標的“三社聯動”服務方式,建立以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為旨歸的人文關愛體系,加強以社會保障信息化為支撐的便民服務能力,加大以監督考核為主要手段的政策執行力度等,努力推動困難群體社會保障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切實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構建困難群體社會保障體系的探索
困難群體社會保障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必須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廈門市圍繞其保障體系和能力的執行主體、實施對象、運作機制、外部支撐等,全面把握其特點和規律。經過探索,初步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科技支撐、法制保障的困難群體社會保障和能力建設體系。(一)形成困難群體社會保障的政策配套。作為沿海發達城市,廈門市率先進行了困難群體社會保障體系的探索,1993年10月就被列入了全國第一批建立城市低保制度;1997年10月,全市實現了低保制度城鄉一體化;2004年6月,率先頒布了地方性法規《廈門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并在實踐中日臻完善,成為社會救助制度體系的“中流砥柱”;2009年6月,率先頒布了地方性法規《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黨的十八大以來,廈門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逐步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為支撐,以及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8+1”社會救助體系和能力保障制度,困難群體的社會保障制度政策標準和覆蓋面均高于全國全省。2020年8月,出臺了《關于做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工作的補充通知》,對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工作進行了調整完善,改變了對重度殘疾人享受補貼需要“經醫學鑒定屬生活不能自理的其他一、二級殘疾人(經市二級以上醫院評估的醫學鑒定報告)”,將“在職在崗的各類殘疾人”排除在外的限制性規定。同年9月出臺了《廈門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辦法》和《廈門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為解決困難群眾認定政策“碎片化”問題,統一規范了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眾認定條件、認定標準和保障內容,統一衡量困難群眾家庭經濟狀況;將家庭收入、財產認定劃分為三檔,按保障標準就高原則認定困難群眾類型,構建統籌銜接、分類分層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體系。(二)不斷健全困難群眾社會保障內容體系。首先,健全制度保障體系。在社會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及低收入認定等各方面,涵蓋了食、住、醫、養、康、教、樂等各層次需求項目。廈門市近年來先后出臺了系列政策,僅市級層面就達50多份文件,涉及民生事務60多項。其次,健全政策落實體系。在全面兜底保障基礎上,大幅提高低保標準。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的養、治、康、教問題全面納入政府保障范圍,解決未成年就學和特殊教育問題。落實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優惠扶持政策;把所有困難群體納入醫療保障范圍,提高殘疾人、低保家庭的就醫報銷標準。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三位合一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打造廈門養老新模式,優先把各種困難對象納入養老服務體系范圍。再次,健全載體助推體系。從2017年起,全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險種覆蓋全部災害種類,對象全面覆蓋在廈門行政區域的自然人,并做到城鄉標準一體。結合“愛心廈門”建設,聚焦弱勢群體和特殊對象,實施愛心行動,突出做好就業增收、“愛心超市”提升、加大重病救助、推進愛心助學、“暖心家園”關愛以及關愛特殊婦女群體等熱點難題。經過努力,廈門基本上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救助制度體系,逐步完善涵蓋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的多層次救助體系。(三)不斷增強對困難群眾社會保障的能力。首先,加強統籌協調能力。市區兩級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負責、民政部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參加的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發揮統籌救助保障資源,推進體系建設的“定海神針”作用。其次,加強政策兜底能力。在低保等困難群體“擴面”方面,每年都全面排查核準,把握家庭和個人收入關口,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排除在外,“不養懶漢”。同時設置低保“消退期”,對于達到脫貧標準的“扶上馬,送一程”,增強保障內生動力,培育“造血”能力。在困難群體生活“提質”方面,立足于解決他們“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建立困難群眾生活最低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在“兩不愁”方面,根據本市居民消費支出和物價指數等情況,及時調整救助標準,消除物價波動的影響。2015年起,廈門市實現低保、特困供養等救助標準城鄉一體化,城鄉低保標準分別增加了60%和77.78%,統一提高到800元;特困人員每人每月標準增加了71.42%,并提高了照料護理標準,為社會最困難群體撐起“保護傘”。從2018年開始,每年的法定節日,為特困對象發放慰問金。同時全面落實教育、醫療、住房保障。再次,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完善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機制,建立健全核對信息平臺,為精準識別救助對象“保駕護航”。廈門市還在全國率先開設了“12349”服務熱線,設立廈門市養老服務信息化統一平臺,建立線上線下互動“廈門市市民養老服務中心”。結合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統一整合全市養老、兒童保護等社會救助服務熱線,開展服務。全市525個村居都建立了社區網格化信息平臺,簡化優化辦理程序,提高審核審批時效。最后,加強基層隊伍服務能力。目前,全市6區38鎮(街)民政部門都選齊配強了工作人員,按照招聘、考核、薪酬等“六個統一”要求,全市村居共配備社區網格員1萬多人,做好困難群體的收入核對、情況報告、數據統計等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為每個村居配備2名助老救助員,推動老年人服務措施落實。
二、構建困難群體社會保障體系的啟示
廈門市探索實踐表明,要堅持問題導向,以改善困難群體民生為出發點,增強社會保障體系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改變簡單修補、當下權宜、被動應對、單線運作等傳統思維,樹立全面兜底、應收盡收,主動作為、立體保障等新思維,把困難群體的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推向縱深,促進公共服務體系范式轉換,破解困難群體社會保障制度困局。(一)健全以社區網格化為依托的兜底保障機制?;鶎邮且磺泄ぷ鞯穆淠_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廈門市城鄉社區治理創新活動實踐證明:要構建兜住底、兜準底、兜牢底的困難群體社會保障體系,必須建立社區(含村,下同)網格化機制,按照“責任網格化、平臺信息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人性化”要求,以自然村、小區、樓宇等為基礎單元,細劃責任網格,社區“兩委”以及統一招聘的社區工作者進“網”入“格”,把困難群體社會保障納入網格任務,壓實責任。設立社區救助站(點),依托社區網格化機制,細化民生網格,把社區救助協理員編為助理網格員,建立完善主動發現機制,把走訪、發現需要救助納入保障的困難群眾列為社區(村)組織重要工作內容。認真落實社區減負,修訂鎮(街)、村(居)職責清單,理清政社職責邊界,減除社區承擔的執法和專業性工作。推動“黨建引領,重心下移”做法,把困難群體民生服務事項審核權下放給鎮(街)村(居),并提供必要財力、人力和政策支持。推廣“微治理”“微服務”做法,延伸到社區服務“最后一公里”。(二)推行以精準精細化為目標的“三社聯動”服務方式。積極開展以社區為基礎、社會組織為載體、專業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的“三社聯動”服務機制,動員和吸收專業人才和志愿者加盟,推動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提高困難群眾社會保障專業化水平、精細化程度、人性化溫度。鼓勵社區工作者參加社會工作者統一考試,培育和壯大社會工作機構隊伍,做好注冊志愿者注冊管理和調配使用。制訂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崗位開發及人才保障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及時配齊社區救助協理員,解決基層一線社會救助工作無人去做或人手不足、業務不精等問題;擴大政府購買服務事項覆蓋面,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基礎上,擴大到心理干預、家政代辦、基礎康復、日常護理、鄰里溝通、信訪等問題。深入開展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人員,開展“大愛尋親”活動。成立以“社區鄰里互助促進會”類社會組織,實現鄰里互幫互助,讓困難居民隨時可享受上門服務等社會福利。(三)建立以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為旨歸的人文關愛機制。首先,推動社會救助對象“三個延伸”。在核算困難家庭收入時從“收入型”向“支出型”轉變,即增加扣除家庭成員因醫療、教育等剛性支出和必要的就業成本,復核低保等對象年度因醫療、教育等支出享受政府救助的經費,視同為家庭實際支出;實施重度殘疾人申請低保由“家庭?!毕颉皢稳吮!毖由?,即逐步放寬申請低保條件;臨時生活救助和醫療救助對象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延伸,彰顯了救助工作的人文情懷。其次,推行社會救助工作“三個轉變”。建議將危房改造、低保標準調整、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救急難事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推進救助方式從被動審批向主動服務轉變,對象認定從分類申請到統一申請轉變,救助項目從依申請審批向依政策給予轉變。開展“三個逐一”摸排。對超過三個月仍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求助滯留人員經研判后,辦理落戶、納入特困供養。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實現困難救助人性化。再次,狠抓疫情防控常態化兜底保障。鑒于2020年以來疫情防控形勢,建議逐一排查困難群眾和指定特困人員委托照料責任人;開通“綠色通道”,落實延保享受待遇到期的低保對象,對受疫情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申請社會救助的人員實行容缺審批;加大補貼力度,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低保資金、特困供養資金以及醫療救助金,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四)加強以社會保障信息化為支撐的便民服務能力。按照政策規定:要著力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社會保障領域的運用。依托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完善社會保障資源庫,匯集政府、社會組織等開展救助的信息,互通共享,建立預警機制。推動社會保障服務向移動端末梢延伸,實現“掌上辦”“指尖辦”,為困難群眾提供便捷的保障事項服務。改進“一門式辦理”,鼓勵異地辦理基本生活保障申請,優化審核確認程序。(五)加大以監督考核為主要手段的政策執行力度。健全“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動政策落實落細,構建業務指導、審計、黨委巡察、國家監察、村(居)務監督、社會輿論監督等相互銜接的監督制度體系。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層層傳導壓力,激活“神經末梢”,打通“最后堵點”,消除“民生痛點”,避免搞形式、走過場等現象,克服群眾知曉度不高、參與率不高、監督難等問題。同時建立糾錯容錯機制,鼓勵改革創新,著力從“三個一”著手加強保障監督:一是對報表數據“每月一整理”,杜絕“死人?!薄把訒r保”;二是對重點問題“每季一梳理”,宣傳政策法規,主動發現對象,推動提標擴面,做到應保盡保;三是治理效果“每年一考評”,將低保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率、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率、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水平增長率、低保覆蓋面的合理化水平等指標性數據列入各級績效考核指標,強勢督促落實。建立市區鎮(街)三級社會保障政策落實的常態化會商機制,依案釋法,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政策。
作者:岳世平 岳世洲 李維娜 單位:福建省廈門市委黨校廈門市民政局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策略
【摘要】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持續處于低水平,與城市的發展速度相差越來越大,這種低水平、低速度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是不利的。社會保障體系一直以來維護著社會的安全與穩定,調節收入差距,保障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基本權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這對于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有著不可多得的作用。依長期的發展來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還存在著嚴重的弊端,不利于保障農民的基本權益以及國民經濟的整體進步。
【關鍵詞】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應對策略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推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對于社會保障體系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社會保障制度的一些弊端開始顯露出來,問題日益凸顯。農村社會保障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這嚴重制約著農村的經濟平穩發展。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和發展是大勢所趨,是推動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現小康社會的前提,也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一、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保障覆蓋面較窄。我國農村較窄的社會保障覆蓋面與城市的社會保障覆蓋面相比之下,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急需進一步優化完善,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是廣大農村居民更好的享受社會保障的關鍵點。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下,我國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大都涵蓋了所有的社會保障制度,但是農村的社會保障覆蓋面較窄,設計的項目并不多,比如,低保、對于特困戶的社會救助、合作醫療、失業保險、養老、工傷保險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涵蓋和涉及,有效的擴大農村社會保障的服務范圍。同時,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實施也是不均衡的,家庭的收入也影響著參保水平的高低,在我國東部地區,社會保障的享受水平遠遠高于西部地區。這種社會保障水平的差異嚴重影響西部地區農村的發展。(二)農村社會保障管理不科學,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有待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管理不科學,社會保障法律法規不完善以及城鄉之間的分割、各自為政等都是當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弊病。在社會保障制度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職責界限模糊,以及所處的地位、涉及的利益各不相同,這極易引起各部門間的矛盾,影響社會保障的科學性。首先,相關部門對社會保障的監管不到位,這對于社會保障的實施帶來最嚴重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多的干部利用本身的職務為自己為親戚牟便利,經調查,大多數的低保名額并沒有涉及到真正困難群眾,他們大多是官員的親屬。而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戶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扶貧待遇,他們對社保的對象識別不清,而,上面的領導又不知情。其次,對社會保障經費管理不當,導致一些干部鉆了空子,私自挪用、截留國家扶貧公款,最后到達農民手中的補助很少。相關部門對農村情況了解較少,也沒有備份的個人檔案,這都使社會保障體系形同虛設。最后對于沒有工作能力,沒有工作保障的農民來說,社會保障的內容并沒有涉及到這部分。這些貧困人口基本生活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三)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缺乏。社會保障制度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農村社會保障的資金匱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農村社會保障的資金不足嚴重制約著農村社會保障的健康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反映了國家對人民的關愛,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擁護支持的一項政策。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提升,國家對社會保障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物價水平的提升,社會保障體系的資金支持遠不能滿足當下物價的上漲幅度。同時,社會保障三分之二的資金都投向了城鎮居民,農村地區居民享受的份額少之又少。(四)大部分的農民參保意識不強。大部分的農民受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國家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宣傳力度不夠以及宣傳的過于書面化,這都導致農民對社會保障的人是不夠,從而導致參保意識薄弱。他們對社會保障了解并不到位,甚至有些人對社會保障用來做什么,對自身的影響作用并不了解,在農村,對于醫療保險的參保情況相比較廣之外,他們對于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還是了解甚微。對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其申請程序比較麻煩,平時農民農活繁忙,對此并不了解,這都導致參保人數比較少。
二、應對策略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一、城市化進程中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許多大中城市的發展更是迅猛,城鄉差別逐漸拉大。城市中高質量的生活、高水平的工資、相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公共基礎設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農村居民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特別是大城市人口)急劇增加。伴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中國城市化水平從1999年的13.2%上升到目前的40%左右,中國現在已經處于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時期(鄭杭生,2002)。眾所周知,中國屬于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國家,特別是建國以來實行的“以農養工”政策和奉行的“唯工業化”理論使中國的城鄉差距逐漸拉大(見圖1)。2000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之比逐漸拉大,2005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之比已達3.22∶1。中國城鄉之間的基尼系數也逐漸拉大,據世界銀行《2000年世界發展指標》統計,1998年中國城鄉之間的基尼系數已達0.403。與此同時,一些制度性的不平等加劇了城鄉之間的差別,農民的弱勢地位逐漸顯現。如果考慮水電、交通、文教衛生、社會保障等差別,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實際已達6∶1左右,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僅為1.5∶1。在這些制度性的不平等中,城鄉之間社會保障的差別最為顯著。很多人認為,在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城鄉居民間的社會保障的不公平格局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強化。城鄉之間社會保障水平的不公平程度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農村居民老齡化趨勢較城市嚴重,而其養老保險覆蓋率卻低于城市。2000年農村老齡人口(65歲以上)已達7.36%,高于城市的6.29%。而農村的養老保險覆蓋率2000年僅為7.64%,且有逐年降低之勢,2003年僅為7.06%,2005年為7.3%,大大低于城市的31.1%(用2005年城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城市總人口)(見圖2)。
2.農村居民患病率較高而享有醫療保險的程度卻很低。國家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顯示,城市、農村在利用衛生服務上存在明顯差異,農民缺乏醫療保險,而經濟條件差是影響衛生利用的主要原因。調查結果表明,未就診率、未住院率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2003年以來,國家加快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截至2005年末,農村合作醫療的參保率已接近城市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見圖3)。但由于城鎮居民還有很多其他性質的醫療保險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尚需進一步推進,致使城鄉之間的醫療保險差距仍然存在。
3.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不足,導致農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顯示,鄉村文盲人口為6665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8.25%,是城鎮文盲人口的3.62倍。國研網數據中心整理的一份《2002年各地鄉村分性別受教育程度的人口》的數據顯示,中國鄉村6歲及以上的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學歷的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93.43%,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占農村總人口的12.87%,其中女性文盲率更高,占農村女性人口的18.4%(見圖4)。
城鄉差距拉大使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城市,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但如果放任城鄉差距擴大,超過一定的警戒線,就會使農村勞動力(包括非剩余勞動力)盲目流向城市,超過城市化的發展水平。這樣一方面會造成城市的就業壓力、社會秩序混亂;另一方面會使農村勞動力急劇減少、農村生產力快速下滑。農業是工業的基礎,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們不但要重視城市的發展,還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技術解決好三農問題。而構建適合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了城鄉差距、避免了勞動力的盲目流動。但現階段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仍不健全、狀況堪憂?,F階段探討縮小城鄉差距、構建適合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客觀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防疫員社會保障體系落實和完善
合作市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的邊緣,是甘肅十個純牧業縣(市)之一,草地畜牧業是主導產業。全市2014年末牲畜存欄28.69萬頭(只)?,F有6個鄉級畜牧獸醫站,全市共聘任村級防疫員79人。近幾年來,合作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州獸醫事業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重點任務,每年落實村級防疫員報酬31.6萬元左右,落實基本補貼費每人每年4000元,績效工資每人每年1000~2000元,充分調動了基層廣大獸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確保了合作市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2012-2014年連續三年獲得全州“動物防疫暨畜產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責任書”考核一等獎,10年內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1村級防疫員社會保障體系存在的不足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合作市在服務和保障村級防疫員方面還存在不足。一是全市79名村級防疫員要負責37個行政村、2個社區、267個自然村存欄動物的免疫注射、動物標識佩戴、樣品采集、產地檢疫報檢、畜禽尸體無害化處理以及常年補針工作。2015年,全市春秋兩季免疫動物82.55萬頭(只),平均每名村級防疫員要完成1.04萬頭(只)動物的免疫注射工作。村級防疫員服務半徑較大,勞動強度高;二是由于藏區特有的畜牧業生產方式,牲畜體格大、習性兇猛,村級協檢員(防疫員)在工作過程中被家畜踩踏、挑刺、狗咬等致傷事件時有發生。僅2014年秋季動物防疫過程中,就有3名村級防疫員受傷。此類意外傷害對村級協檢員(防疫員)除造成身體和精神傷害外,為其家庭帶來一些經濟損失,直接影響村級防疫隊伍的穩定。
2落實法律和政策規定,多渠道投入,完善
村級防疫員保障體系一是貫徹《動物防疫法》第六十七條“對從事動物疫病預防、檢疫、監督檢查、現場處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觸動物疫病病原體的人員,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采取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和醫療保健措施”;《勞動法》第七十五條“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完善村級防疫員防疫工作補貼政策,按照國家規定采取有效的衛生防護和醫療保健措施?!笔修r牧局自籌資金1.2萬元,為全市79名村級防疫員(協檢員)投保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一旦防疫員在防疫工作過程中受傷可獲得最高15萬人身傷害,2萬醫療附加險的賠償,基本解決了村級防疫員因公受傷后的保障和補償措施。二是制定和完善了村級防疫員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按照公開、透明的原則,合理的將補助經費足額發放到村級防疫員。秋季防疫結束后根據村級防疫員考核結果,及時兌現村級防疫員報酬及補助經費。對生活較為困難的納入農牧村低保范圍,并在整村推進、兩節慰問等項目資金、實物上予以優先考慮,通過效績考核和優惠政策的落實充分調動了村級防疫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三是強化宣傳,提高認識。防疫工作事關當地畜牧業和社會經濟發展,是一個需要政府重視、部門配合,社會支持,農戶理解的系統工程。多渠道、全方位的做好動物防疫宣傳工作,不斷提高認識,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廣泛深入地宣傳了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和動物疫病科普知識。特別是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常識,增強了村級防疫人員和廣大農牧民群眾防控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而做好動物防疫工作。鄉鎮政府高度的重視,《甘肅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責任體系》明確了各級政府的工作職責,鄉鎮政府對鄉級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需早晨天未亮、晚上天黑后去牧民牛、羊圈舍開展免疫工作的性質給予了充分的理解,組織領導、積極推進作用發揮明顯,促進了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質量的提高和成效。
3村級防疫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經驗
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
1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歷程及基本經驗
1.1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歷程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歷程,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目標、重點和重大政策舉措,可劃分為改革探索、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與統籌城鄉發展三個階段。
1.1.11978~1992年間的改革探索時期
這一時期,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實行以承包為主的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在這種改革背景下,社會保障改革的指導思想定位于服務企業改革的需要,國家把社會保障改革作為企業改革的配套措施來進行,以單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在改革步驟上,首先從改革城鎮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和建立失業(待業)保險制度入手,再隨著有關企業改革政策的出臺,陸續制定了其他相關的社會保障改革措施。
1.1.21993年~2004年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