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5 08:03: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情境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職英語情境教育
中職教育是以就業為主要目標的教育,學生能否適應企業和社會的需要成為中職學校教育成功與否的標尺。然而對于目前中職英語教學,常常看到的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發表見解的機會很少,其英語交際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這一現象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企業和社會的用人要求。因此,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來獲取和領悟英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就顯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要實現這一目標,創設英語教學語境、豐富英語課堂勢在必行。
“英語情境教學”就是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形象、具體、生動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調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法有較強的直觀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拉近了英語學習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中職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正是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語言活動創設職業場景,體現職業特色,所以英語情境教學法與中職教育的要求是非常吻合和一致的。下面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就中職英語情境教學、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談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營造美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英語情境教學是讓學生在情景活動中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所以為學生營造一種積極參與英語活動的課堂氛圍就顯得很重要。心理學家認為,人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其個性特長就很容易發揮,學習的效率就會成倍地提高,其自主學習的潛能就會被激發出來。因此在和諧的課堂氣氛里,學生就能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敢于表達,敢于把自己不懂的東西和想法說出來。所以,根據此指導思想,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著重營造和諧美好的課堂氛圍。
筆者認為,首先應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只有投入了感情,才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因此,教師應把微笑帶進課堂,用和藹慈祥的目光覆蓋全體學生,Loveme,lovemydog.(愛屋及烏),當學生喜歡某位老師時,也會連帶著喜歡她所教的學科,甚至克服困難把這門功課學好,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另外,課前也不是重復千篇一律的問候語,而是與學生進行親切的問候與交流,每天都有不一樣的問候,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比如:“Boysandgirls,youlooksmarttoday!”幾句友好的玩笑,幾句小幽默,幾句贊美的話語,立即就會把學生的情緒提上去,既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又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心靈的溫暖,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開始一堂語言課的學習。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用英語組織教學,教師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在交流過程中,要多贊揚學生取得的進步,經常說:“GoodJob!”、“VeryGood!”、“Welldone!”等激勵性的詞語,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使他們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產生進一步學好英語的動力,這樣課堂氣氛才能活躍,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參與的興趣,為情境教學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交流環境。
中國法制史教學情境教育分析
摘要:中國法制史就是研究中國從古至今的法律制度,傳統的教學模式會帶給學生無聊的感受,在上課時難以集中注意力,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所以情境教育的出現給中國法制史的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伴隨著自媒體時代的發展,為情境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完善的技術支撐。而且在中國法制史教學中采用情境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加主觀地感知相關的知識內容。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中國法制史;情境教育
中國法制史這門課程從開設以來一直都是法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但是由于這門學科對中國歷史文化理解較深,而教師教學期限較短,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中國法制史,導致學生對中國法制史不太重視,也就不能更好地學好中國法制史這門課。面對這種現狀,處于自媒體時代應該利用良好的教學資源,比如將情景教學應用在中國法制史教學中,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關注,強化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自媒體時代中國法制史教學中的情境教育概述
情境教育在實際教學課堂中構建另一種與學習相關的情境,從而達到學生學習、理解知識的能力。雖然情境教育普遍應用于中小學生的課堂教育中,但學習的目的就是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所以在本科中國法制史教學中采用情境教育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教師應當通過自媒體時代的信息技術,建造出一個良好的歷史發展情境,帶動學生集體融入到其中,讓我們學生可以更加主觀地意識到所學的中國法制史的知識內容,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中國法制史情境教育的優勢
幼兒教育中情境游戲的應用
摘要:幼兒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基礎,對于啟發學生學習思維以及培養學生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幼兒教育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情境游戲的應用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本文從幼兒教育實際出發,對幼兒教育中游戲情境設置的關鍵性原則以及應用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為幼兒教育中情境游戲的設置提供積極借鑒和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情境游戲;應用
一、引言
幼兒正處在成長發育的初期,其智力水平以及認知能力發展仍舊處在較低的層次上。因此,對于幼兒教育發展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學生的潛力以及創造力也才能進一步提升。結合我國幼兒教育發展實際,我們發現幼兒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不是非常有效。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進行情境游戲的設置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學生可以體會到游戲帶來的樂趣,同時還能夠延長學習時間,避免倦怠情緒,以此改善學習效果。
二、幼兒教育中游戲情境設置的關鍵性原則
在知識經濟大放異彩的21世紀,實踐能力已成為當代學生必備的素養之一。傳統的幼兒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及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改革幼兒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幼兒實踐能力至關重要。幼兒時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學校及教師要高度重視,為培養小學生實踐能力能力營造良好的環境。而在開展情境游戲教學中,要重點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情境游戲的設置不能背離根本的教學目的。培養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幼兒教育中情境游戲的設置要將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以及加強教師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為主要目標,從而改善學習效果,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使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提升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第二,幼兒教育中情境游戲的設置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原則。幼兒教育中情境游戲的設置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發現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有助于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手腦并用,充分挖掘學生內在潛能,對于小學生的長遠發展大有益處。幼兒教育中情境游戲的設置要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形成全面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自主開發、自由創作的精神,增強獨立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創設原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創設是基于新時代背景下,教育者根據教育目標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特點,將所要傳授的教育內容以一定形式滲透到情境當中,通過教育主體雙方的參與互動,使受教育者認知、行為進一步優化的一種新教學方法。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創設達到預設教學效果,在創設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科學合理的創設原則。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創設;基本原則
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等文件都對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作了明確的要求。系列文件的頒布為“情境創設”這一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開創性實施創造了新的契機。由于該教育教學方法在國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應用基本上沒有成熟的先例可以參考,為此,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對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創設按照預設路徑實施以取得良好的預設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一、施教規律與接受規律相統一原則
學生思想品性的形成,不單單是家庭、社會綜合影響的結果,也是其在學校中受到教育之后,將教育內容內化外顯的結果。這不僅與教育者是否準確掌握施教規律,在教育過程中能否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權利、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有著巨大的聯系,而且還存在著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為準則,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新的知識與原有的知識體系產生碰撞之后是被排斥還是被接受,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問題。因為,教育者所進行的教育活動、所傳授的教育內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只有與學生原有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習能力及學生們對知識的可接受能力相匹配,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夠對品行、品性尚在塑造過程中的大學生形成積極的、正向的引導,把學生培養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助力中國夢的實現。因此,為了達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我們在創設情境時,要切實處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學和學習之間的關系,使二者之間有機融合、爭取教育效果最優化,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夠真正卓有成效。
二、教育內容需要與教育對象需要相統一原則
幼兒園教育情境設置技巧論文
一、情境創設的意義《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中特別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
日本在2001年4月正式實施的新《幼兒園教育要領》中也特別提出了幼兒園教育應該通過環境來進行,并將通過環境教育作為日本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關于環境教育一些教育工作者賦予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將其視為“一個支持社會互動、探索與學習的‘容器’”,它的一切方案活動都以環境的創設為基礎,把環境的教育價值擺在整個教育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位置。
就幼兒園教育而言,教育環境只是一個宏觀上的概念,而特定的教育情境的創設則是環境教育作用于某一教育目標及教育活動的具體體現,是課程目標得以實現的中介。
教育情境是情與境的統一體。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為、心理;境,則強調客觀外界的構成和自然性。幼兒園情境不僅包括幼兒園內在的“時、空”物質環境布置,還包括教師的行為、態度、情感等。對于這一點,瑞吉歐教育工作者為我們做了很好示范。
在瑞吉歐所提倡的建構學習中,幼兒的認識、情感和社會化的發展始終來自于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當兒童對自然環境中某種要素發生興趣后,教育者便會為他們創設一種特定的情境,引導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活動。
二、情境創設的教育價值教育情境的創設,能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幼兒教育情境游戲應用策略
【摘要】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形象記憶和思維能力較差等特點,對幼兒的教育應有所技巧和方法。情境游戲將教育融入到游戲中去,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生活,學習知識,符合幼兒的年齡和思維特點。從情境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進行淺析,希望對幼兒教育事業可以有所貢獻。
【關鍵詞】幼兒教育;情境游戲;應用策略
幼兒教育作為許多學生學習的開端,對學生性格、思維、學習習慣等都有重要作用,傳統教育由于對幼兒年齡的忽視,采取簡單粗暴的知識灌輸式教育,所以幼兒學習效果很差。情境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彌補了這一弊端,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情境游戲對幼兒教育的益處
1.增強幼兒對常識性知識的記憶。常識學習對幼兒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十分重要,情境游戲可以幫助幼兒服常識性的知識進行反復學習而不厭倦。其一,幼兒學習使用到的教材有很多常識知識,如果教師在講授這些知識時只是說明加解釋,只會讓幼兒感到無聊并不愿學習,將游戲與教材中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多設置一些關于一個知識的不同游戲情境,可以幫助幼兒在不同游戲情境中反復記憶一個知識點,由此,幼兒會對這些知識的記憶會更牢固;其二,幼兒教育中涉及許多生活常識,設置生活情境游戲,可以幫助這些年齡偏小的幼兒反復記憶日常生活中常識,以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似情境不必手足無措。2.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幼兒表達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一是遇到傷害時能夠向大人準確表達自己受到的傷害,如虐童事件頻出,而大人問幼兒時,幼兒語言表達經常是不準確的、模糊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弱勢成為大人無法了解幼兒真實情況,幼兒無法表達清楚自己意思的關鍵原因。二是有利于幼兒對事物情感等的描述,結合文本設置情境游戲讓幼兒逐漸學會描述一些事物,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自己的情感例如自己對母親的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教育中必須進行的教育,其中,一些專業名詞和動詞也是必不可少的。3.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在情境游戲中,幼兒參與動手操作、角色扮演和大腦思考,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設置情境游戲時要兼顧多個方面,包含體力訓練、腦力訓練與幼兒習慣與性格的培養等,讓幼兒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二、設置情境游戲時的關鍵
杜威實用主義哲學對教育情境的啟示
一、實用主義哲學視閾下的“經驗”
杜威提出生活是個體的和種族的全部經驗[1]。經驗是有機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在這種相互作用中,如果有機體對自己探究、改造環境的結果感到滿意,那他便收獲了經驗(探究和改造的過程)。經驗是一種動態思維的能力,這種能力將有助于有機體在將來相似的環境中有效解決問題。經驗從獲得方式的角度看可以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直接經驗是有機體經過自主的探究、實驗后獲得的。間接經驗則是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經驗,比如來自教育者的口耳相傳、從經驗的記錄載體(紙、符號)中獲得。間接經驗的獲得是基于前人經驗的結晶,具體體現在學校中就是學習課本的內容。杜威看來,經驗獲得過程至少有三個階段:①在真實情境中獲得直接經驗;②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增加其縱深意義;③進一步拓展成為科學的、系統的知識。在這三個階段中,直接經驗的獲得是絕對的起點,間接經驗主要在將直接經驗拓展化、意義化的方面發揮作用,其獲得一定是建立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間接經驗在經過理解、內化、意義化以后便轉化成了自身的直接經驗[2]。
二、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
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幫助有機體獲得經驗的過程。教育要有助于有效用的經驗的生成、創造和重組,而不單單是傳遞和繼承。只有在經驗改造和重組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超越前人”的思維和創新創造。這就是杜威實用主義哲學視角下教育的含義。杜威強調經驗的獲得來自于真實情境中活動的刺激。即兒童成長的過程是以本能、能力為依據的,也就是說經驗的獲得必須是主動的,是基于每個個體的本能而產生的[3],而非外力作用下產生,是一種“自覺的教育”。在杜威看來,傳統的教育向學生提供的是獨立的學科、系統的知識、經過成人化的邏輯[4]。這些內容不是學生本身活動的產物,它們超越了學生的經驗。學生對這些內容感覺不到需要和興趣。因此,經驗的傳遞應該在被心理化、被“還原”至學生的邏輯后再進行傳遞才是有效的[5]。這就是實用主義哲學思想中教育的任務,即還原、重構經驗,將經驗還原至可以被教育者接受的程度,讓受教育者發自內心的、主動地去獲得這些經驗。在科學的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主要任務在于提供刺激學生的反應和指導學生學習過程的環境[6]。換言之就是通過構建教育情境,將間接經驗與學生本身所具有的直接經驗聯系起來,繼而通過親身活動被受教育者內化。
三、教育情境構建的基本原則
從杜威對教育任務(還原經驗)的描述中可以知道,經驗產生于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經驗不可能脫離情境而單獨存在,因此構建教育情境是教育者還原經驗的必由之路。結合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觀點,認為教育情境的構建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一)真實性。完整的教育不僅僅是還原正確的經驗。杜威的探究知識論強調知識需要經驗的還原,而經驗的獲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不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如果只是將正確的經驗還原,那么這樣的知識是“絕對”的正確,但是“經驗的獲得”卻失去了多樣化的原始發展。只給孩子留一條正確的知識獲得道路,是不利于孩子思維的發散性構建的[7]。真實教育情境的意義還在于它是學生曾經經歷過的,或是即將經歷的。這會提升教育過程的親切感,減少陌生感帶來的身心緊張[8]。完整的教育不一定是把完美的經驗(靜態、結果性經驗)傳遞下去,而是將經驗獲得時的經驗(動態、過程性經驗)同步傳遞給學生。這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為可貴”。教育情境的構建要有容錯機制,甚至是有引導性的試錯,允許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嘗試各種可能。以實驗模擬系統為例,目前有些VR實驗模擬系統,只允許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一旦操作失誤或順序錯誤,實驗即陷入無法繼續的境況,并沒有模擬出操作失誤的后果。這種模擬失去了“真實模擬”的意義,也就不能算是真實的教育情境。(二)開放性。教育情境的構建應該允許開放的角色帶入。杜威提出理想的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分不清彼此的。在這種教育情境中,沒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差別,大家均是教學統一背景下的合作者。教師在理想教育情境中的身份是學生的同伴和經驗獲得過程的引導者和見證者。生命體的意識是具有情境性的,是與其所處身份和經驗積累相關聯的。我們應該充分尊重生命體在情境中成長的主體地位,不針對某一類人而創設封閉式的、固定主題的教育情境,應該關注不同個體的反應,不僅僅是學生。教育情境的構建應該允許開放的刺激輸出。情境對人的刺激是隨著人的認知程度不同而變化的,因此要留足充分釋放學生對刺激反應的空間,而不預設固定的統一的刺激。不能把情境的輸出想象成固定的刺激,應該充分尊重每個人不同的經驗獲得。理想的教育情境中沒有失敗者,只是獲得經驗的效率不同而已。如何提高學生經驗獲得的效率是教育者應該著重注意的問題。(三)社會性。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批判了傳統學校的學科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把孩子的世界割裂和肢解了,并提倡將人類事物引進學校,作為學校的教材[9]。此外,杜威提出復雜的文明過分復雜,不能被兒童全部吸收。因此,學校應該選擇相對基本的環境要素,建立一個循序漸進的秩序,同時保證每個人不受所在群體的限制,可以與異質群體建立充滿生氣的聯系,將學校的教育適當社會化,建立一個人為優化的社會情境。他提出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不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在社會中生活,學習的目標也不是為了求知識,學校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理想的教育一定是有助于有效用的經驗的生成、傳遞和創造。“有效”的標準即是否有利于個體更好融入社會[10]。(四)綜合性。杜威提出“以經驗為基礎的教育,其中心問題是從各種現時經驗中選擇那種在后來的經驗中能夠豐滿而具有創造性的生活的經驗”[11]。生活中沒有單一純粹的知識,這些知識都存在于復雜的、綜合的問題情境之中。為了不把經驗與生活相割裂,教育情境需要具備綜合性,而不單單是傳授學科知識。應該將斷裂的、分散的經驗以綜合性的狀態表現出來,創造“復雜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的深度探究和全面認識。綜合性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讓學生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才智和力量,進一步樹立自信心,培養自尊感[12]。兒童具有積極的認知主動性和巨大的潛力,教育情境應賦予學生自主獲得的權利,大膽構建綜合的、復雜的教育情境。在杜威學校中13歲的孩子們需要完成四項作業,分別是歷史課、科學課、活動課、政治課。在這四項作業中,杜威創造性地將地理學、建筑學、衛生學、裝飾學、公民自治能力等內容融入到其中。例如在科學課中開設攝影術的教學,不僅僅教會學生如何攝影,還同時教會學生“光的知識”,將觀看光學儀器、了解干涉儀和分光鏡、學會成像原理、自主制取顯微鏡、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等內容整合在一項綜合課程之中,利用學生的創造性沖動,引導學生發現社會事物背后的科學原理。這一教育探索取得了成功,也充分證明了綜合性的教育情境對學生思維提升的重要作用。(五)連續性。經驗是連續的[13],而不是孤立的。沒有前續經驗的積累,后續經驗的習得會格外吃力。特別是涉及教育資源的開發,如果過于生硬、過于刻意地建立人為化的邏輯關系,對學生的經驗獲得是起反作用的。教育情境的構建需要考慮經驗的連續性,在選取認知事例和目標時應該站在學生已有經驗的角度,注重采用學生關注、喜聞樂見的題材、形式,順著學生的思路去展開教學過程。舉例的過程應該是強化經驗之間的聯系,將孤立的、分散的經驗轉化為連續的、相互關聯的關系。只有當教育內容具備連續性的時候,才能將學生帶入一個又一個連續的最近發展區,使得學生可以持續成長。(六)互動性杜威在經驗的產生過程中特別強調了有機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即環境和人之間的交互性與認知變化。這體現了人對情境的認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環境刺激—基本認知—反觀環境—新的認知”的認知循環中不斷完善。因此人對固定環境的認知也是變化著的,所謂的“固定環境”會隨著人的認知的變化而產生對人的新的刺激,即經驗來自于情境的刺激,而所獲得的經驗又會影響對情境的再認識。實用主義哲學基礎上的情境概念與赫拉克利特的“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河流”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處。互動教育情境的意義還體現在使客體呈現運動的狀態會增強學生對情境的感知效果[14],讓學生真正實現因情入境、觸境生情。基于此,教育情境的構建應具備互動性,重視有機體在交互作用下產生的對環境的反饋與再認識,具備收集有機體在情境中的“主動適應”信息,并反饋給有機體,將有機體獲得的靜態經驗(對當前情境的認知)轉變為動態經驗(適應更多情境的經驗)。(七)無目的性。在教育即生活的視角下,教育的時間軸被無限拉長,是沒有時間限制的,直至生命的結束。評價教育的唯一標準是“經驗”。因此,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評價,而是為了培養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可以生活在完滿生活中的人。在理想教育情境中教育評價的時間點是“現在”,而不是未來的、人為的固定考核,其評價的指標就是“是否收獲了解決未來復雜問題的經驗”。因此,教育情境的構建不應以考試評價為結果局限,也不應以學校為空間局限。對于教育者而言,應該充分發掘社會的各個教育情境,例如廚房、音樂廳、博物館、圖書館等,都可以用來設置主題情境來進行社會性教育。“認識情境的過程”本身就是成長的過程[15]。只要走進了生活的任何情境,每個學生就都是經驗的收獲者,每個學生都是成功者。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研究
摘要: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務、新方向。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態,探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創設的價值意蘊,辯證分析文化情境創設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動態因子,充分發揮動態因子的積極影響,以“圓、深、順、特”四字為抓手,積極創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變范式,從而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發展。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創設
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在各個領域形成了多樣化的網絡環境。一直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網絡宣傳思想工作。多次強調,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2016年,國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并針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明確提出要求,推動廣大高校師生成為網絡空間清朗起來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導高校網絡文化健康發展。面對這一新情況、新態勢,深入研究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探索網絡思想教育文化情境創設,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向、新舉措,有助于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占領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
1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創設的價值意蘊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景創設是指教育者立足文化價值意蘊,根據教育原則和理念,運用生動的語言、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等,創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內化價值意識,逐步達到知、情、行相統一的價值塑造。積極創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與創新,具有深刻而又長遠的價值意蘊。1.1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創設是推進教育現代化主動之舉。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肩負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著力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網絡文化情境,有助于將“由網而生、由網而興、由網而增”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中,主動占領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以網絡技術助推意識形態工作,以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網絡文化發展,以網絡文化牽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創新性地推進教育現代化。1.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創設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有力之舉。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樹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揮網絡的開放性、包容性、互動性和即時性,建立“時時可得、處處可及”的文化情境,有助于引導學生通過互動體驗和共建共享,將抽象、復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情感體驗、思想感悟,從而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最終落實為網絡文化育人正能量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1.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創設是服務學生成長的創新之舉。以生為本是教育的立足點,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影響深遠。在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積極構建網絡文化情境,將網絡文化轉換為最直接的教育動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循環式動態“網格”,逐步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中,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明辨網絡文化沖突,深層次地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滿足學生日益變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性發展。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創設影響因素
聾校語文微課情境教育理論研究
一、尋找微課與情境教育的契合點
(一)厘清二者的關系
要在聾校語文微課中踐行情境教育理論,首先要厘清二者的關系。從二者本質出發可以看出,情境教育更側重于一種教育理念,相對來說微課則更接近于教學方法論范疇。情境教育的理念內涵要求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其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而微課則是為了改善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
(二)找到二者契合點
1.教學效果的契合點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要“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逐步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李吉林老師開創的情境教育,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其情感體驗等具有獨特的作用。微課則具有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動直觀的圖像、啟發性的視頻片段等元素,教師很容易就可以操作微視頻,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同樣有助于激發聽障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情境創設道德教育論文
一、何為“道德”和“道德教育”
道德是指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早在《韓非子•五蠹》中就提到道德兩字:“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后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唐代的韓愈更是在他的《原道》進一步指出道德的含義:“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道德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響的活動。內容包括提高道德覺悟和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樹立道德信念,培養道德品質,養成道德習慣。”近些年來,我國有關學者教育者為我國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進行積極探索,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學校道德教育還存在一些困擾,其中廣大教育者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便是,采取何種方式進行有效的道德教育。
二、道德教育不應該脫離生活
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道德教育模式都是“以知識為中心”,朱小蔓教授批判到這種模式是“把學校道德教育從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離出來”和“把道德教育從生活中抽離出來。”這完全背離了教育的本質。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是相輔相成的,在生活的道德教育,道德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存在,是一種生活方式(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態度、價值、信念等)的選擇,是外顯于生活事件和人的運動中的。親身經歷和實踐是日常生活的特點,也是道德教育的內在屬性,道德學習者必須是生活的行動者。道德決定和道德行為具有很強的生活情景性、具體性和選擇性,離開真實生活的道德只會留下華麗的道德外殼而失去真正的意義上的道德內涵。
三、將情境教學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所謂情境教學,就其廣義來說,是指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的客觀環境。從狹義來認識,則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于受教育者而引起積極學習的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它“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外顯的教學活動形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識過程。”1.敘事與道德教育相結合。“敘事”是情境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式,最常表現為師生互講故事。人類生來就是“講故事的動物”,敘事是“人類基本的活動,是跨國界的、永恒的、跨文化的,就像生命般存在。”敘事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一些經典寓言故事的傳播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他們可以協助受教育者描述自我或他人的道德經驗,通過對相關事件表達關注以及反思和重構,促進受教育者對道德的理解和掌握,獲得對未來的現實情境的適應技能。敘事最基本的構成應該是一種對話關系,它包含了敘事者與聆聽者。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課堂上,可以一開始就講故事。在這里,講什么故事也也很重要,傳統的德育課堂,往往選取傳統文化中的人物,樹立一個道德榜樣,這種榜樣教育自古以來都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今年三月,有位學者對某中學近300名高一受教育者做了一次“關于榜樣情況”的問卷調查(其中注明不可以是娛樂明星),結果顯示:133人回答“無榜樣”,42回答榜樣是“父母或親人”,9人回答榜樣是“雷鋒”(不知道和當月是學雷鋒月是否有關),其余的答案五花八門,有喬布斯、巴菲特、馬云、馬化騰、劉翔、姚明、郭敬明……甚至有三名受教育者回答榜樣分別是“奧特曼”、“鋼鐵俠”和“孫悟空”。這是市場經濟帶來的價值觀的缺失,由此看來道德榜樣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有效果。要知道,我們的德育課堂給受教育者樹立了很多榜樣,光是書本課文中就有尊老讓梨的孔融、“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抗日小英雄雨來、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等等。新聞媒體更是時時更新時代榜樣,從“三八紅旗手”售票員李素麗、“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到“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任長霞、行善為人的叢飛,從冰窟救兒童的張華、見義勇為的孟祥斌到如今的“最美媽媽”“最美司機”,然而這些榜樣卻沒有在受教育者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道德榜樣似乎難承受道德教化之重。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向敘事,進行道德經驗的分享是很有必要的,這種講故事并不是傳統的說教或者規定特別內容的道德教育,而是鼓勵每個人成為自己故事的主題,分享自己的親身經驗與體會。這是個“自我述說——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過程。這個過程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聆聽、互相學習。故事的情境為受教育者提供了自由聯想的空間,引發彼此間運用各自的感性與理性進行激烈的辯論。當受教育者的認知經驗不是由灌輸而來,而是由經驗分享而來,加上自我感受,進而引發積極主動的思考,那么教育者初衷也就完成了。2.實踐與道德教育相結合。課外實踐也是情境教學的一種形式,教育者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入受教育者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受教育者理解教育目的,并使受教育者道德情操得到發展。教育者可以創設受教育者參加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受教育者到農村下田勞動,體會勞動的艱辛,認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組著受教育者外出野營軍訓,讓受教育者具備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形成吃苦耐勞精神和團隊互助意思;組織學生參加像是老人院、社會福利院幫助有需要的人這類志愿活動,培養學生關愛社會、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結合上述內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雙向敘事,分享彼此道德經驗,然后組織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如此創設有針對性的、多樣的、靈活的、全面的道德教學情境,讓受教育者感悟多樣人生,激發共鳴,達到道德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