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創設范文
時間:2023-03-29 14:18: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情境創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通過“情境”的設置,喚起學生對自己某種生活的回憶,激起相應的情感體驗,使之產生寫作的沖動,從而讓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習作。
【關鍵詞】
情境 喚醒 體驗
作為一線的教師常常遇見學生為寫作而苦惱。學生絞盡腦汁寫出的作文往往也是生編硬套、脫離生活實際。這種狀況的出現與目前作文的教學的現狀不無關系。作文教學迫切需要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多姿多彩,迫切需要喚醒學生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讓學生真正關注生活,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是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筆者從教學實踐來看,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來指導學生寫作是一條不錯的選擇。創設生活情境是指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從而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教師通過設置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對自己某種生活的回憶,激起相應的情感體驗,使之產生寫作的沖動,從而讓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習作。
一、創設情境,喚醒生活體驗
我們知道文學作品都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之中處處有景,處處生情。然而生活就像璞玉,如果不經過雕琢是很難體驗其精彩的。如果不教給學生方法,他們也很難在生活的海洋中淘到寫作的金沙。在作文指導課上我們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生活、深入生活,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讓他們以從容不迫的心態去領略生活的多姿多彩,開闊視野,陶冶性情。例如指導學生寫作《成長的煩惱》時,在學生的頭腦中“煩惱”是抽象的。于是我創設情境:“煩惱可能是與弟弟妹妹發生沖突時,感覺父母處理欠公平,或者感覺自己受到冷落;可能是與伙伴發生矛盾;可能是父母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合理要求被拒絕,自己的愿望達不到;可能是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做錯了事情而被父母或老師責罵;可能是被別人冤枉;可能是因自身的缺陷而痛苦;可能是遇見不講理的人而受委屈……”學生的思路被打開了,有學生寫道:“個子矮小,引來很多人的嘲笑。就連四五年級的家伙都稱呼‘小個兒’‘小不點’‘小矮子’,叫我情何以堪。被大人嘲笑也就算了,被比我小的人嘲笑,那真是傷不起呀。每當被嘲笑后,我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所以遇見高個我總是能躲就躲,敬而遠之。實在躲不過去,也是低頭走路。……”以為有了具體的生活情境,學生的生活感受被喚醒了,所以寫出最真實的感受。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
二、創設情境,放大生活真實
作文離不開生活,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引導學生走向生活世界,我們教師應該做的就是用各種方式著力突破作文的自閉性,讓學生主動走進生活,去聽“風聲雨聲讀書聲”,去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的素材。怎樣觀察生活 、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學生不經過培訓是很難做好的。創設情境就是給學生搭建舞臺,讓學生聚焦生活的真實,教師以具體的實例告訴學生怎樣從生活中獲得素材。通過創設的情境作為實例“解剖”生活,學生有了范例,掌握了觀察、體驗的方法,再推廣開去,把生活變成寫作素材,積累到頭腦中,積累到寫作實踐中。有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抬頭一看,夜空中一輪明月像潔白的大玉盤,滿天的繁星熠熠生輝。”顯然,這樣的語句是學生的隨意發揮,他并不理解生活,應該是“”月朗星稀“”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并加工信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這種建構過程需要新、舊經驗,需要通過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實現,適宜的情境可以幫助學生重溫舊經驗、獲得新經驗,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和信息,有利于學生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有利于學生主動地探究、發散地思考,從而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適宜的情境還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愿望,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
三、創設情境,遷移生活感受
篇2
【關鍵詞】素質教育 美術教育 情境 情趣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196-01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美術教育在現代教育中的地位進一步確立。而加強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已成為推進美術教育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中之重。
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效作用。”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這些都說明了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性。那麼我們應如何去抓住情感這一要素投入到教學中去呢?只有當教師設身處地從學生出發,去駕馭教材,設計課堂活動,才能在課堂上變孤掌難鳴為一拍即合,使師生之間的情感頓時交融起來。
一、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交融的教學環境,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基本教學方法。在《烈女傳 母儀》中,就有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這是我國最早的關于情境教學的事例記載。恰當的運用情境教學,能夠有效地渲染氣氛,制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1.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
在美術課本中,將圖片和音樂有機結合起來,即可作用于人的眼睛,感染觀者心靈;又可作用于耳朵,陶冶情操。例如《中國古代山水畫》一文中,讓學生觀賞山水畫圖片的同時,放一首《高山流水》的曲子,那含蓄、古樸的音樂滲透到畫面當中,使意境更加悠深,加深了學生的情感培養,創造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體驗到欣賞美術作品的精神。繪畫語言和音樂語言的結合,觸發了學生心靈與藝術作品的共鳴。
2.教學中,用真情實感打動學生。
古人云:“親其師,樂其言,而信其道”。藝術教育的本身是情感教育,只有通過充滿情感的藝術形象,用真情去打動學生,使其感之以形,動之以情,然后才能曉之以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當中,與其共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學生們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
3.設計有趣的活動,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講《色彩的表現力》一課時,并沒有先講色彩的有關理論。我把事先制作好的50張色彩卡片出示給學生,出題目讓學生自己去拼合。例如春、夏、秋、冬如何用顏色去表現;酸、甜、苦、辣的感覺如何去拼等等。這樣以來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競相嘗試,并讓其他同學做出講評,很自然的導入新課當中,基本理論貫穿其中,也得到了基本落實,并且這樣的活動效應貫穿了活動的整個過程。
4.在實踐體驗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美術,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激發起學習興趣。例如,講《版面設計》一課時,我先在課間時間帶學生去觀察其他班級黑板報設計,以此來激發學生創作設計的欲望和興趣。課上我又講解版面設計的方法步驟及主要構成形式,這樣學習起理論來學生們聽得更認真,達到了預期目的。
二、激趣
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便會大為提高,教學效果會明顯改善。因而,使知識的傳遞融入和諧情感之中;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則尤為重要,這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
1.運用直觀演示,激發學生情趣。
課堂上的演示,具有直觀性和啟迪性,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模仿能力。許多美術作品如彩墨畫,如果一味的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去模仿其表面效果,學生反而會感到困難,極易產生厭倦情緒。在講到《彩墨畫》一課時,我用事先備好的高麗紙和顏色當場作畫。通過勾勒、上彩、潑墨、點彩等幾個步驟和幾種手法,將作品中的美妙色彩自然流淌地表現了出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模仿力,又增強了學生上美術課的興趣。
2.運用競賽式教學,激發學生情趣。
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能動性,渲染課堂氣氛。在一次折紙課上,我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白卡紙,宣布“我們今天來個折紙比賽,看誰折的飛機載重最大,最簡練”。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并且競賽活動秩序井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運用想象式教學,激發學生情趣。
讓學生在興趣愛好的基礎上獨自去想、去創造,然后教師稍加點撥,收效顯著。在剪紙課上,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的發揮想象力,大膽構思,創作出很多優秀作品。這樣在培養了學生情趣的基礎上,又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4.設計課下作業,誘發學生興趣。
篇3
一、創設情境,注重教學的情感性、直觀性 ,引起探究的欲望
多媒體是由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綜合媒體等作用于人的各種感官媒體組成,它是創設情境的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如在講初一下冊 《預防違法犯罪,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這一課時,我首先播放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一期欄目,一位年輕人因沖動而殺人的案例。引導同學們討論、分析案例,讓同學們走進法律。當同學們為這位年輕人判刑惋惜時,在無形之中意識到法不可違,感受法律的威嚴。我又通過 “ 出謀劃策 ” 階段,讓同學們假設在犯罪發生前,這位年輕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預防違法犯罪?同學們在討論發言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將犯罪防患于未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沉浸在同情、惋惜的情境中,積極地討論發言。他們在無形之中提高了法律意識,遵紀守法,防微杜漸,也留下深深的啟示,達到教學目標。
二、再現情境,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諦,提升道德情操
中外教育名家的經驗啟示我們: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實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學中我圍繞教學目標,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并針對學生思維的疑點,難點設計問題。發動學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從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指導學生行為實踐,做到知行統一。例如,在講述初二的內容如“人格尊嚴”、“財產所有權”等內容時,教師只講課文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于是我在上課時播放視頻《今日說法》相關案例片斷,讓學生親自感受,如身臨其景,再配以教師具體的講解。學生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注意力很集中,學習積極性也很高。視頻情境為學生再現了事實,提供了感性材料,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智能的發展,懂得如何尊重人,如何在維護別人的合法權益時,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解決繼承問題。再如汶川地震的視頻資料教學使學生們深切感受到大災無情人有情,他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并深深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強大與不屈,他們一次次地流淚,一次次的痛心,但他們也看到了一個最經得起考驗、最有希望、堅不可摧的偉大民族。多難興邦也讓學生們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擔子,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通過這些情境,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過程中,提升了他們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這也是我們創設情境,引導探究教學的最高境界。
三、巧用案例,創設問題情境,積極探究,樹立正確態度
問題教學情境的創設是使學生原有的知識與必須掌握的新知識發生激烈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因此,創設問題情境,巧用案例,做到精心設計,巧于提問,盡量讓學生多思,多想,使之入境。如在講授《抵制不良誘惑,預防違法犯罪》時,我就運用這樣一個案例來創設問題情境:初中生小明、小軍和小芳經常一起在網絡游戲中聯手打殺。由于長時間泡在網上,他們很快便壤中羞澀了,于是決定在現實社會中冒一次險。他們在一個漆黑的深夜來到一家廢品收購站,搶劫看門的老頭,遭到反抗后,竟然像玩游戲一樣痛下殺手,將老人當場打傷。搶走一百多元錢后,若無其事地返回網吧繼續玩游戲,直到被警方逮捕才如夢初醒。問題1:上述案例中的三位初中生的結局會怎樣? 問題2:他們受到了哪些不良誘惑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問題3:對你有什么啟示?通過設置這些問題來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幫助同齡人出主意,想辦法,聯系自身,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他們抵御不良誘惑的能力,成為一個學法、知法、守法的中學生。
四、創設探究情境,解決問題,引導探究要注意的方面
篇4
情境教學的實效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導”,這種“導”決不是對課堂教學的絕對操縱,它應該給學生的自主發展留出空間,應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的行為,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教師所授內容的理解和創造性的發揮,以及學生對教師行為所做的各種積極的反應,因此,教師在設計情境的同時,也要注重思維空間的創設,讓學生通過情境,能夠有所想,有所悟,真正體現出情境教學的價值。在情境教學的實踐中,筆者嘗試從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創設引發思維的空間
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要保證學生對該情境的內容有一定的體驗,才能使情境內容引起學生的思考與感受,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聯系學生的生活背景進行情境創設。陶行知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教學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沒有生活的教育,是理論的空談,而教育不能應用于實踐,則是失敗的教育。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也說:“教育即生活,是經驗的繼續改造。”學習無外乎就是經驗的再習得,而經驗來自生活,情境設計必須結合學生的個體生活經驗,才能使學生有所體悟,從而在教師的協助下,自行完成知識的建構。例如,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憲法》內容,就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在某次公開課上,有教師在開課伊始,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找幾位學生表演憲法地位之爭的小品,雖然小品的表演活躍了氣氛,使課堂一下子充滿了激情,但是在為什么說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的探討環節中,學生們的表現卻很茫然,反應快的學生除了翻閱教材,并沒有自己的觀點。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相關的個體經驗,對憲法相關知識不知道或者知之甚少,無法進入相關的知識探討環節。
2.滲透教材的關鍵知識點,強化預習的效果。課堂學習不是絕對的自學,但自學能力卻是學習能力的一個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學習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我們知道,學習不外乎就是經驗的再習得。經驗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但從教育的功能上看,學生的學習不可能事事從直接經驗開始,所以間接經驗的學習形式仍是主要的。間接經驗的習得沒有感性認識的環境,需要學生對即將探索的知識領域具有一定的認知基礎,才能對所學知識有所體悟,從而激起學生對進一步的知識深化產生積極的思維動力。在上述情境設計的案例中,在學生沒有相關的個體經驗的情況下,就非常有必要在教學之前,強化預習的質量,經過仔細預習的學生,對情境探究的問題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再結合本情境引導學生做進一步深入探究,效果就會完全不同。
二、創設拓展思維的空間
在學習能力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就是培養學生拓展性思維能力,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創設引發學生不斷深入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不斷地提高。拓展思維的一個關鍵,就是教師要善于設疑,巧于設疑,于無疑處設疑,去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進而激發學生創造思維的波瀾。這就是說,教師要善問,不能信口亂問,形式呆板,要體現出一定的深度和遞進性,并在情境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的各種發現,不要輕意下定論,否則,不僅不能達到拓展思維的目的,相反還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厭惡,思維受到抑制。
這里,我們仍以上述憲法內容的教學為例。如果授課教師僅僅就憲法地位之爭作結論,不再深入探究下去,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是完成了相應的教學任務,但學生對此知識點的理解仍然是淺顯的,就好像過眼煙云,不求甚解,最理想的結果也不過是靠硬性記憶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實在是對教學資源的浪費。
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在憲法地位之爭的基礎上,繼續設疑:為什么說憲法是根本大法?你怎樣理解憲法中的相關規定?這些相關規定說明了什么?憲法的地位給了你什么啟示等等的層層遞進式的問題,引發學生對同一情境的不斷深入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理出本課的知識脈絡,對所要掌握的知識點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提升,而通過學生自行建構出來的知識,不僅容易被理解,也對其今后的學習起到了示范作用,長此以往,必將能夠促使學生養成和提高拓展思維的習慣與能力。
三、創設創新思維的空間
現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就在于培養和訓練學生具有創新的精神,形成創新能力。創新思維既包括多角度分析,也包括逆向思維,質疑問難,在進行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相應地處理。
創新思維與拓展思維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拓展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基礎,其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的思想火花,正是在不斷地拓展思維過程中,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不斷地涌現出智慧的閃光點。
在上述情境中,教師可采取兩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一,可不由教師指定情境內容,而是由學生根據教材的要求,自行排演小品,有意地留出一定的創新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憲法的理解情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創造性地進行編排和演出,效果要優于教師預先設定任務;其二,在進行拓展思維問題設疑時,要多設置一些能夠引發學生進行多維向思考的問題,并在探究過程中,注意保護學生難得可貴的種種創造性思想。此外,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逆向思維。
比如,在談到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問題時,教師設疑:如果沒有憲法,這個國家會怎樣?憲法為什么要規定國家的根本問題?如果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不是在憲法中體現出來,結果又將如何?這類能夠引發學生逆向思考的問題,會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為深刻。而在進行憲法內容分析時,教師可設置如下問題:憲法為什么要將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作為主要內容?這些基本權利的保障要依靠哪些力量?引導學生從公民的身份和地位、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及法律的執行部門即國家機構等方面進行多向思考,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又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謂一舉多得,當然,這樣做對教師本人的學識和能力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要求教師對具有一定深度的問題,要作適當地引導。
篇5
【關鍵詞】創新;音樂課堂;情境;引導;交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是現代教育的重任之一。本文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力入手,通過“創設情境,激感”等方法的運用,從而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作了初步的闡述。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綱要為當今信息時代和新的世紀吹響了教育改革的號角,使我們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充分認識“科技興教”是改革的主流,認識到教育與科技、信息相結合是創新、推動教育不斷前進的主要途徑。在教育活動中,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校園網絡、多媒體電教室、多媒體網絡計算機課室等現代化教育手段,為學生建構一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新模式。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體現教學的生命力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齊佩爾說:“人類需要科學表達外界,也需要藝術表現內心的感情,音樂是最能直接表達人類的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語言更為直接。”《音樂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音樂教學要突出以美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特點。小學音樂課是深受少年兒童喜愛的藝術課之一,它伴隨著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育不僅增長學生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而且要在音樂課中發揮它的特殊功能,培養學生的欣賞音樂美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人類、創造美、創造世界的思想情感。
小學的音樂欣賞課,是以音樂創作和音樂表現為前提,以“情”與“境”交融為手段,讓學生置身于音樂旋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去感受、體驗音樂美的所在,進一步陶冶學生的身心,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是我們音樂教學的目標。下面我以音樂欣賞課中的點滴體會,談談欣賞中如何創設情境,激感,通過音樂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 創奇境,激發學生學習的需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新意識 從現代教育理論可知,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興趣、動機、意志、情感、氣質、性格、思想、世界觀、認知方式)對學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情感,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因為人的需要是個性積極的源泉,需要促進動機的形成,激發興趣的產生,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是在學習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而音樂情感正是激發學生對學習的需要的主要因素。根據以上的理論基礎,在音樂課中首先是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情感。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設計師、建筑師,為學生創造一個既顧及音樂知識體系,又顧及學生的個性心理需要的課堂學習舞臺,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舞臺上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展現自己的個性。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運用現代化教學的手段,精心創設教學奇境,使課堂導入巧妙自然。俗話說: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課的精彩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覺。如欣賞二年級《動物狂歡節》一課時,我用充滿激情的語調作好開場白,引導學生進入教師設計的場景。“同學們,從岳林中心小學開往森林王國的汽車馬上就要出發了。”讓同學們隨著音樂律動進入教室,這時我采用多媒體營造了強烈的森林氣氛,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美麗、神奇的大森林,許多動物在迎接他們,還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的飛出,高唱著歡迎同學們的到來。同學們充滿了好奇心,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這時,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聽辨各種動物的叫聲,并引導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雖然沒有看見真實的動物,但他們能通過音樂感受到獅子的威武神氣和大象的憨態可掬。這樣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的需要,刺激了同學們的求知欲,達到培養同學們學習興趣的目的。
通過教師的引導,同學們在聽辨和模仿的過程中,展開想象的翅膀。用線條來表示獅子的吼聲,用聲線來模仿獅子的吼叫聲,這時同學們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模仿的能力。有的同學表現出象只威風凜凜的獅子;有的象只溫柔可愛的小獅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氣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課的第一錘就敲到同學們的心坎上,激發學習的需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不僅為教學的下一個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陶冶了學生的情趣。
2. 創意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師不僅充分鉆研教材,而且要善于捕捉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生都有好勝、好奇、好動的特點,并充分利用這些特點,加倍愛護學生的語言和行動,引導學生的耐心觀察、思考和探索,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為學生創造一切有利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下面我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1 通過游戲的競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如《快樂的小熊貓》這一欣賞課的教學中,我將教學內容與生動有趣的游戲相結合,創設競賽的情境,使學生在充滿童趣、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在課中利用多媒體的形、色、聲并具的功能,設計了“快樂動物園”,將競賽題目影藏在每個動物身上,由學生自由點擊喜愛的動物,學生分組或個人來回答問題的競賽。這種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不僅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而且能夠在學習中陶冶學生的身心,培養了學生迎接生活的挑戰,承受挫折困難。養成學生積極開動思維的好習慣,增強競爭的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2 交流學習,變“個人競爭”為“集體合作”
一問多解時的交流學習是培養學生橫向發散思維的一種方式,是訓練學生的拓寬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有直接的關系,他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靈活,思路開闊。如音樂描繪了什么?塑造了什么樣的音樂形象?學生從初步的感受音樂上升到音樂作品內涵的理解時,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進入一種愉悅寬松的思維境界,展開豐富的想象,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暢所欲言,在《快樂的小熊貓》一課引子部分,充分發揮了發散性思維的作用,有的學生說引子音樂描繪了早晨森林蘇醒的情景,也有的學生說動物們都高興的看著小熊貓想:它這么早干什么去?同學們相互彌補、借鑒、相互啟發、互動,形成立體的交換的思維網絡。在欣賞完曲子結尾部分時叫小組討論:小熊貓挑水后會干什么?經過小組合作討論,在音樂的陶冶中小朋友學會了創造,學會了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發展,在發展中超越自我。
3. 設動境,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挖掘以趣激學的方法,把現代化教學工具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運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再現教材的情境,巧設參與活動的情境,為每一個學生創造成功的學習機會,通過成功的學習塑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設境,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學習中動手、動腦、動口。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培養了學生的直觀性思維、外延性思維和形象性思維,進一步塑造(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3.1 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是邁進音樂殿堂的鑰匙,是開拓學生思維的空間,改善思維方式的重要環節。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使其增強對作品的理解、感知。學生在欣賞《小青蛙》時,我采用幻燈片教學:隨著音樂旋律、節奏、力度的不斷變化,在視頻上分別出現了美麗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蟲、在荷葉上跳躍的場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對暴風的侵襲;風雨過后,太陽在公雞的啼叫聲中升起;小青蛙繼續勞動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生的情緒被調動,動物是他們最喜愛的,尤其是小青蛙,所以,同學們是晃頭、蹦跳,栩栩如生,把他們的童貞盡情地表達出來。又根據音樂的力度強弱、速度快慢、音色的變化完整的展現了故事的起源、經過和結果,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從而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主動學習,志在創造
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在感受、理解、表現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活潑、自信、開朗的品格。在一年級《玩具兵進行曲》欣賞課中,學生自由創作、即興表演的意識被激活,學生的思維也因為對音樂的情感而活躍起來。我抓住這個時機,為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為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作好鋪墊。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想象,創造、即興表演了玩具兵大巡游。由學生自己扮演玩具兵,在音樂和情境的渲染下,同學們也合著音樂,情緒高漲、全身投入的為玩具兵伴奏、表演:有的同學趾高氣揚的走,有的相互摔跤、、、、、、這些都表現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在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感知音樂的內涵,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創造能力的培養。
4. 設問境,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個體創造潛能的發揮,首先依賴以個體積極性的充分體現。在教學中巧設問題,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自由探索,自由創造,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篇6
關鍵詞:生活味;數學味;有效融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的周圍,這一理念帶來了情境的“生活味”。具有“生活味”的情境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趣味性。然而,在強調“生活味”情境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防止另一種傾向,即教師對數學本質的關注正在逐漸減少,情境的“數學味”正變得越來越淡。如果把“生活味”和“數學味”看作“創設情境”這道菜肴的兩種調料的話,那么“數學味”就是這道菜肴的原味,而“生活味”就是這道菜肴的調味。怎么做到既要保留情境的“數學味”,又要調制好情境的“生活味”呢?怎么做到“數學味”和“生活味”的有效融合,創設出有效的情境呢?下面以平時數學課堂教學為例,淺談幾點做法。
一、調制數學教學情境的調味――“生活味”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意義的學習一定要把數學內容放在真實的且有興趣的情境中。”可見,教師創設的生活味情境應該具備“真實性”和“趣味性”。“真實性”是生活味情境創設的基本前提,“趣味性”是生活味情境創設的基本保障。
1.有“真實性”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情境創設中,強調創設盡可能實在的真實情境,因為真實的情境接近學生的生活體驗;真實的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應用能力,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培養真實的情感和態度。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教學情境,切不可“憑空捏造”。虛假、空洞、不真實的情境可能會導致一些負面影響。如,有位教師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后設計一道情境練習題:“一塊長方形玻璃打碎了(圖略),要想配上新玻璃,該帶哪一塊去?”剛閱讀完題目馬上有學生質疑:“去配玻璃要帶一塊大玻璃嗎?萬一不小心被玻璃割傷呢?”這位教師無言以對,頓時全班一陣嘩然。很顯然,學生不愿意接受這種杜撰式的、與生活實際相悖的虛擬情境。但“虛擬”不等于“虛假”,虛擬的情境也應該符合起碼的生活邏輯。不能讓學生產生“老師騙人”的感覺。在這樣一種心理作用下,學生非但沒有身心愉悅之感,反而產生了憤憤然的情緒,這就違背了教師當初創設情境的初衷。
2.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兒童認識需要的情趣表現,是兒童主動探索知識的心理基礎。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孩子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們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們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可見,激發不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是枯燥的、無效的。相反,積極的情感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這種濃厚的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因此,教師要設法創設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觸發學生迫切的求知愿望,誘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比如,我在教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簡單的排列與組合一課時,全課創設了三個小朋友和小精靈游玩美麗的數學廣角城堡一系列的情境。有開密碼門后扎氣球、砸金蛋的游戲情境,有進入數學廣角城堡后游玩游藝宮、乒乓館的活動情境。這樣將枯燥、抽象的知識融入他們感興趣的情境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欲望,使學生在愉快、好奇的心情中跨進知識的大門。
二、保留數學教學情境的原味――“數學味”
特級教師徐斌說過:“生活化情境應當是有選擇的,就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應有濃濃的數學味,應當避免虛幻和幼稚化傾向。”可見,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應該為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撐,應該讓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簡而言之,“數學味”情境應該具備“知識性”和“思考性”。
1.有“知識性”
知識性是數學教學情境的本質屬性。顧汝佐先生曾指出:“情境設計要緊扣所要教學的數學知識或技能,離開了這一點就不是數學課。”情境創設要有“數學味”,要服務數學教學的目標,要緊扣數學教學的內容,要凸現數學知識的本質。反之則形式化、表面化,起到畫蛇添足的作用,失去情境創設的價值。如,有位年輕教師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幅熱鬧的游樂園主題圖,并化靜為動,做成了動畫效果,問看見了什么。學生果真被眼前感興趣的游樂項目深深吸引了,看到了旋轉木馬、過山車、小火車等等,他們七嘴八舌,卻離題萬里。有的學生開始訴說起他的游玩經歷,有的學生甚至爭執起來……頓時課堂氣氛被這“熱鬧”情境給激活了。就這樣,這位年輕教師光情境導入和課堂紀律整頓整整花了近15分鐘。這位教師在“精心設計”的情境中增加了許多非知識性的數學信息,結果適得其反,未能突出數學學習的主題,致使課堂學習時間和學生的思維過多地糾纏,反而沖淡了“數學味”。
2.有“思考性”
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學十講》一書說:“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讓學生‘觸景生思’,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因此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思考性。如果我們創設的問題情境沒有思考價值,只停留在情境的表面,必定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背離創設情境的初衷。
例如,我在“銳角和鈍角”教學中,學生學習了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后,教師可設計找生活中的角的問題情境:先出示紅領巾實物,引導學生發現在紅領巾上找到了幾個角?分別是什么角?然后出示五角星實物,提問學生你找到了幾個角?嘴快的學生馬上說:“五個角,都是銳角!”這時,教師適時引導提出疑惑:“除了這五個角外,沒其他的角了嗎?”面對教師的“逼問”,學生找到了另外五個鈍角,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最后出示鐘面實物,先讓學生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并判斷11點、3點、3點半是什么角?其中3點半這一提問就已經再次打開了學生的思維之門,學生的答案不一,有說直角的,有說銳角的。這時,教師因勢利導,反問學生:“我們可以請誰來幫忙判斷3點半到底是什么角?”在良好的問題情境下學生尋求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三角板證明,并最終經教師引導發現:如果在我們用眼睛看不出這個角到底是直角、銳角或鈍角時,可以利用三角板幫忙。最后教師將鐘面拿走,脫離實物說出時間讓學生通過頭腦想象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成了什么樣的角再進行判斷。這樣設計不僅使學生在無形當中建立了三種角的模型,加深了對三種角的認識,而且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適時的發展,得到了有效的鍛煉。
三、有效融合“數學味”與“生活味”
喬納森說過:“情境是利用一個熟悉的參考物,幫助學生將一個要探究的概念與熟悉的經驗聯系起來,引導他們利用這些經驗來解釋、說明、建構自己的科學知識。”這句話指出了情境創設時“生活味”和“數學味”相輔相成、和諧統一的關系。而鄭毓信教授更直接指出:“我們所追求的不應是由‘學校數學’向‘日常數學’的簡單‘回歸’,而應是兩者在更高層次上的整合。”強調要把“數學味”和“生活味”有效地融合。因此,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為了有利于他們理解抽象的數學問題,我們必須為他們構建生活原型。例如,我在二年級“找規律”這節課中,課前預設絕大多數學生說不出地板上磚塊排列的規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尋找出地板上磚塊排列的規律,教師在導入時先讓學生觀看“大課間活動時四個學生輪流投籃球”的視頻,并說說四個學生輪流投籃球是怎么輪流投法的。這樣的情境創設,就為學生溝通“數學―生活”搭建了橋梁,抽象的數學知識找到了具體的生活原型作依托,學生對于地板上磚塊排列的規律就更形象、更深刻。
“數學味”是情境創設的本質保證,是我們必然要關注的“原味”;“生活味”是情境創設的動力機制,是我們必須要追求的“調味”。只要做好情境創設的“原味”和“調味”的相互融合、相輔相成,我們的數學課堂就一定是美味飄逸的,一定適合學生的口味,一定能讓學生體會出數學的“韻味”,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篇7
【關鍵詞】 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情境創設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體驗往往是由具體的情境所決定的,生動良好的情境對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心理學認定創設場景情趣與場景效果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其本質在于視感形象與特定意義相結合,從而能有效地引起人們的視感追求、思維激活、記憶強化。課堂教學的事實也表明:只有當學生被設計的課堂情境所感染,或思維進入預定的問題情境之中時,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物理教學的過程應當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的整體過程中,還是在教學的某些細微環節上,都應十分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進入問題“探索者”的角色。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自覺、主動、深層次的參與過程中,實現發現、理解、創造與應用,在學習中學會學習。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明顯的意識傾向和情感共鳴,乃是主體參與的條件和關鍵。
1 加強實驗,創設課程學習的相應的物理情境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教學也必須以實驗為基礎。教師要大力加強實驗,為學生學習物理創造一個良好的物理環境,使學生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感知和思維,并且還能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發展學生的操作技能。
作為物理教師不能消極等待,應有“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的精神,通過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簡或尋找替代性實驗的辦法,以保持物理課應有的濃厚本味。至于那種完全喪失物理本味,以在黑板上講“實驗”來代替物理實驗的做法,是達不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和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物理工作者的,應徹底擯棄。尤其是在新課標中,更是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根據中學生分組實驗較少的現狀,物理教師應盡量把演示實驗改為隨堂學生實驗,這樣邊學邊做,不僅能增大物理課的本味,更有利于師生配合尋規律、學生積極練能力、課堂教學增效率。
例如在教學“顯微鏡和望遠鏡”時,可以讓每一個學生自己自制顯微鏡和望遠鏡,這樣的物理情境既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又讓學生切身體驗到了它們的構成及作用,可以在課堂中花點時間做此實驗。又如教學“電流的強弱”時可以安排在實驗室上課,邊學邊做實驗,有了電流表這一實物,就可以使學習使用電流表的能力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也更濃厚。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實驗在創設物理情境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
2 創設以知識應用為背景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學技術是把科學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的中間紐帶,科學技術對促進生產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創設一些以科技知識應用為背景的問題情境,將能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力和運動”這一章時,可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境:2005年10月12日9時零分零秒,發射神六飛船的二號F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著指揮員發出口令:“進入2分鐘準備”,“進入1分鐘準備”,“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點火!”白色的水蒸氣從火箭的底部噴涌而出,隨著一聲渾厚、低沉的巨響,火箭離開發射平臺,升入空中,并開始傾斜、旋轉。聲音震耳欲聾,大地也在晃動。托舉著“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二號F型運載火箭在轟鳴聲中直沖藍天,把一條巨龍般的桔紅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長空。日落后的傍晚,有時你會看到夜空中有幾顆明亮的“星星”正在緩緩的移動,他們就是環繞地球飛行的人造衛星,這些衛星大多是用于通訊、天文觀測、軍事任務和遙感(氣象、氣候、地質、地理)等等。而火箭常常被用來把衛星送入太空。在描述例子的同時可以把火箭升空和人造地球衛星的照片展示給學生看,利用好看的圖片吸引學生,從而引出問題:“火箭是如何發射升空的?”“衛星的軌跡是怎樣的?”“衛星為什么會如此運動?”等,由此導入新課。貼近生活和科技的例子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使其勇于探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學問題。
3 創設以新信息為背景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處理新信息的能力
篇8
【關鍵詞】創設情境 發展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數學教學是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由此可見“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人的思維,有能動的一面,也有惰性的一面,教師必須注意在教學中創設積極思維情境,把學生的學習引入最佳狀態,使學生參與學習的各個環節,自覺主動地構建知識,讓他們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中產生智力活動的愉快情感,既獲取知識又發展能力,不斷獲得成功的內心體驗。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樂思
問題是數學的靈魂,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較高質量的思維。在教學中,教師要設置懸念較強的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達到學生樂思的目的。如在教學《平年和閏年》的認識時,我設置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今年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小麗今年10歲了,卻只過了2個生日,這是什么原因呢?”學生們都感到非常意外,深思不語,過了一會兒,有的學生說,我每年過一個生日,她10歲了,應該也過了10個生日,怎么才過了2個生日?有的學生猜想,是不是她媽媽忘記給她過生日了?……至此,學生對這個有趣的問題已經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他們就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進入新的學習階段。
2.創設辨論情境,誘導學生善思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辨論的情境,鼓勵學生各抒已見,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辨論有很多好處。除了辨論可以形成民主、平等、寬松的思維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外,還具有三個方面的優勢:(1)在展開辨論時,學生要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就有利于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2)課堂辨論是課堂反饋的重要形式,便于教者及時了解學生思維過程,及時組織調控。(3)課堂討論創造了多向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課堂形式多樣,有教師提問和創設矛盾引導辨論,有學生相互提問引起辨論,也可以根據書本中的結論展開辨論。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有一位教師這樣創設矛盾,引導辨論:一開始教師在黑板上畫了兩個大小與形狀有明顯差異的三角形,請學生判斷哪個三角形面積大。顯然,此問題學生很容易回答。當學生作出判斷后,教師再提出第二個問題:“那么,哪個三角形的內角之和大呢?”有些學生脫口而出:“那個大的三角形內角之和較大”,也有學生說“一樣大”。可誰也說服不了誰,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到底誰的判斷對呢?每個學生都急于找到正確答案。這時,教師讓學生把兩個三角形三個角拼擺一下,結果都構成一個平角,都是180度。在實證面前,教師不用多說,因為每個學生心里都已有了結論。這種使人人積極善思的氛圍,應該是數學教學執行過程中的一個核心,學生只有通過自己親自參與教學活動,才能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達到發展思維的目的。
3.創設探索情境,引導學生會思
心理學告訴我們,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師在教學中應把學生置于問題的情境中,促使學生不斷地思維,不斷地去嘗試解決新問題,為學生創設探索的情境,來引導學生學會思維。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教師用實物演示,讓學生例舉求圓的周長可用:(1)繩子繞圓周;(2)滾動圓;(3)把圓剪開拉直等辦法。然后,師問:在空中旋轉的圓的周長怎么求?地球赤道有多長?由此產生矛盾,促使學生陷入深思:得找出與周長有關的線段來。學生通過探索、討論,并計算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發現圓的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圓的周長、直徑、半徑之間的關系就一目了然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也就浮出水面。
又如,在教學《分一分》時,老師出示了許多水果和蔬菜,讓學生分一分。至于怎么分,按什么標準分,老師都不做提示。學生通過探索、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類標準,形成了不同的分類結果。有的是按水果和蔬菜分的,有的是按顏色分的,有的是按吃法不同分的。還有個學生進行了二次分類,先按水果和蔬菜分成兩類,每類中再按顏色不同分,把分類標準細化。引起了學生很大的興趣,把課堂氣氛也推向了。
4.創設成功情境,促使學生愛思
篇9
美鍵詞:跳出課文 聯系生活 表演 音樂 競賽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因此,課文教學是每個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學生進入課文中的情境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擺在語文老師面前的首要任務。如果語文教學仍像往常一樣,教師憑借著一根粉筆、一張嘴、一本課本,就能打動學生,就能讓學生進入課本情境,我看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是很難實現的。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應大膽改革,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角,使他們在課堂上大膽發揮,大膽想象,暢所欲言。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否則,任你嘴皮磨破,想把所有的知識在課堂上灌輸給學生,學生是無動于衷的,這樣的收益也是甚微的。所以課堂教學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結合課文內容,拓展教學思路,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啟發式教學,做到教師有“啟”而學生有“發”。下面談談本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點滴做法。
初中語文課里有不少文章是蘊含著深情厚意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蘊含的深情。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要對課文字字句句進行分析,更要引領學生跳出課文與生活相聯系。從課內到課外,再從課外回到課內,這個時候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已經上了一個臺階。如在教學《驛路梨花》這篇課文中,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生們都明白這自然界盛開的潔白的梨花,是哈尼族小姑娘梨花,更是象征世上世世代代相傳的雷鋒精神的梨花。老師結合課文,再引導學生發掘在自己身邊周圍的好人好事的故事,從而使學生能親歷生活中處處有梨花,處處有默默無聞幫助別人的人,學生也就明白了課文中體現的那群哈尼族小姑娘的美好心靈。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跳出課文內容的同時也是在解決課文內容。從而為學生們創設7一種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對所學知識的運用上,也絕不能滿足于對課文的分析,而要引導學生進入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分析生活中的語文現象。這個時侯,同樣需要通過巧妙的啟發,讓學生進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在教學《人類的語言》這篇課文的過程中,針對“人類語言的特點就在于能用變化無窮的語音,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這一語言實質,引導學生從課本中走出來,到生活中去采擷變化無窮的語言之花。那學生們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變化無窮的語言呢?學生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這樣從課本中走向生活,使課本有限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也使得抽象的語言術語更加直觀,更加容易理解、領會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發現了語言就在自己身邊,從而學生會不由自主地、主動地開拓語言的運用環境,課堂的輻射面大大擴展了,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有的時候利用課文本身具備的戲劇性,創設一種表演情境,從而激發學生主動而迅速地理解課文內容,如在教學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過程中,有一些十分適合表演的素材。如騙子織布的動作,老大臣觀察的動作,我在教學課文過程中請兩位學生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到講臺現場給全班同學表演,從而調節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進入情境的角色中去。再如吳敬梓的《范進中舉》和魯迅的《孔乙己》這兩篇小說,都有很好的表現方面的素材。在《范進中舉》中,讓學生做出范進中舉時的怕、笑等動作,同時結合語言,學生通過自己的表演很快地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寫語言有了較深的認識。在《孔乙己》中,讓學生以講臺桌作為酒店的柜臺,讓學生表演酒店里的情境。通過這樣的表演教學,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讓學生把課本里的文字變成可見的情境表演,從而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通過這樣的表達教學,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利用朗讀中的音樂效果使學生進入課文情境,體會感情,去感受意境美。音樂與文學本來就都屬于文藝,其中自然有許多相通之處。音樂和文字都是通過一種媒介,喚起客體心中感受,調動以往的經驗,重視某種場景或者是感情。兩者互有長短,所以課文教學有的時侯可以利用音樂與文字的優勢,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同時也用另一種方式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過程中,在師生有感情地感受課文內容后,教師再放有柔和音樂配樂的朗讀帶,要求學生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聽朗讀帶去想象四季如春的春天的畫面,學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上。再如在教學古詩詞的時候,也放朗讀加配樂的錄音帶。教師不但可以用語言激發來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的情境和意境,而且可以憑借那配樂來使課堂充滿氣氛,學生在婉轉動聽的配樂聲中,進入詩的意境,自然能體會詩句的妙處。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表現自己。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運用競賽手段,激發學生的競賽情境。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小組學習法,利用課文中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讓學生在一種緊張的競賽情境中去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教學阿累的《一面》的過程中,作者雖與魯迅先生見過一面,但魯迅先生的音容笑貌卻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教學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尋找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是如何由遠及近、從粗到細的,看誰找得快?學生被激發了,全部地、主動地、積極地、認真地閱讀課文,尋找答案。同樣也把體現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感情的問題也交給學生去理解。學生大多都能在這種競賽的情境下解決問題。
篇10
關鍵詞:生本教學 課堂 情境 創設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6097(2014)02-0064-02
作者簡介:黃維全(1978―),廣西全州人,本科學歷,講師,浙江杭州外國語學校語文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生本教學觀認為,完全可以由學生來決定學習內容。“教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學”,[1]所以,教師的作用在于在文本所涵蓋范圍內幫助學生盡可能取得有效的學習效果。所謂“文本所涵蓋范圍”指的是文本前的導學、文本核心的解讀、文本的延伸發現。這三者也是教師創設課堂情境的重要環節。下面筆者以平時的教學實踐為例,展開一些討論、總結一些做法。
一、從導學角度創設有效的預習問題,啟動學生的學習思維
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都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所以生本教學一直提倡課前前置性學習任務――預習。從實踐效果來看,經過有要求的預習,學生的確比較容易進入課堂學習。故而設計各種前置性學習任務成了一種普遍的教學策略。當然,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還應該考慮到呼應課文主旨。筆者一面觀照課文、一面關注學生,在此基礎上設置前置性學習任務,做到合情合理,旨在引導學生確立思考的有效方向。
例如,《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作者以兒時的口吻敘述了長媽媽大部分的經歷,其中不乏對長媽媽的那種反感,但是這些只是文字表面的“霧”,隨著時間的積累,剝開“霧”,最終看到的是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與感激。這是學習本文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主旨。在教《阿長與〈山海經〉》一文前,筆者從學生自己成長體驗的感受出發設置了預習任務,同時呼應文章主旨特設以下兩個問題:1.記憶
中,你當初是怎樣對待自己的保姆的?2.預習課文,
找出文中作者兒時與成年后對保姆的不同感受與看法。
問題1的目的在于通過調動學生的親身體驗來激發其學習本文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容易地獲得對本文的感覺,讓學生由此明白其中的人物關系是學習本文的重要角度;問題2的用意在于讓學生在切身體驗的基礎上整體觀照課文內容,并由感性認識逐漸上升到理性探究。在課堂交流時,圍繞這兩個問題,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尤其對第1問甚感興趣。許多學生說到了自己保姆身上的種種缺點,言辭之中還流落出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這一點正好是學生與本文作者產生共鳴體驗的基礎。因此,到第2問的時候,進展非常順利,不知不覺中,學生自己就發現了文章中兩種敘述視角與兩種感情的交織還有其他新的用意。那就是這種情感波瀾是如何讓長媽媽的形象在作者內心得到新的認定。
二、運用對比思維劈開新的解讀之路,激發思維的新動力
前置性學習雖然容易打開教學之門,但仍舊是有選擇性的、或者是部分性的,它本身并不能一開始就完全支撐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隨著課堂學習不斷推進,有時候會出現文章難度與學生實際理解能力難以平衡的情況,課堂活動便會出現戛然而止的局面。盡管老師會事先預料到,或者在預習學案中可能會提前發現這些學習障礙,但是若不能在課堂中做出一些合適的新鋪墊,課堂的死局就將在很大程度上淹沒掉學生的學習興趣,迫使學生淺嘗輒止。所以,課堂上經常需要教師發揮教學機智,在恰當的時候恰當地做出改變,運用對比思維,從而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
例如,筆者在教學《老王》一文時,發現學生面對課文結尾深感疑惑:“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該怎樣理解?對此,筆者在緊扣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比思考,創設新的教學情境:
師:好吧,我們先不著急認定誰是幸運或者不幸的,我先請問大家,“我”及一家人怎樣看待與老王的關系,而老王如何看待與“我”及一家人的關系?
生1:我知道了,“我”和家人一直以來把老王當成是朋友,而老王一直把“我”和一家人當成是親戚。
師:這種判斷有依據嗎?
生2:有。課文里寫了很多。比如,“我”因為老王這人善良,所以常坐老王的車子,最后就混熟了,對“我”來說,也就很自然地把老王當成朋友了。另一方面,因為“我”常照顧他的生意,還送他魚肝油,他覺得“我”一家人對他很好,就像親人一樣,因為他一直沒有親人,沒有人對他那樣好過。
師:講得非常好。那么,做朋友,在交往上,比較講究什么原則,比如今天給朋友送了心意,朋友以后也會送點心意來。這叫什么原則?課文里“我”和老王的交往是否就有這樣的特點?
生3:我認為是的,這叫“禮尚往來”。
師:是啊,凡是朋友都講究這點。可是老王卻認為他們是親戚,這是什么道理?
生4:我不知道對不對,我的理解是,做朋友其實還是一個底線的,那就是你的是你的,我的還是我的;親戚就有些不一樣了,親戚不分彼此。
師:親戚不分彼此的表現還在于我給予你的,
從來不要求你回報,對吧?(學生們點頭)現在想想看:這兩種情意在分量上是等量的嗎?
生5:不一樣,看出區別了,顯然,作者“我”得到老王的情意是不回報的,而“老王”得到“我”的情意則付出了好幾倍情感。
師:這不是等價交換的,那么,誰是更幸運的?
生:當然是作者。
師:那么作者的“愧怍”究竟包含著怎樣的情感呢?
生1:深深的自責
生2:良心的愧對
生3:自我檢討
生4:內心的一種贖罪
……
三、及時利用學習余熱,開設必要的探究情境,幫助學生改善解讀
教師在課堂中積極創設有助于學生思考的學習情境,對激發學習思維具有積極效果,但是在生本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并不局限于文本,相反,隨著文本解讀的深化,可能自動地觸發學生對學習的新發現。“對話只是發生在某些教學時段,某些教學層面,某些教學內容上。”[2] (P.157 )言外之意,在教學的其他時段也可能有對話繼續發生。因此,在一些具備學習探究潛力的課文資源中,有必要拓展學習任務,為學生再度創設探究情境,幫助學生獲得更多“學”的渠道,進一步延伸學習。
比如,筆者在教學《桃花源記》一文時,發現文本學習結束后學生還提出一個疑問:為什么令人向往的桃花源對現實中的人們來說很遙遠?于是筆者再度創設情境,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課后拓展性學習任務――比較桃花源中人與漁人所代表的源外人有哪些不同。沒有想到,這項任務觸發了學生更大的學習激情,大家意猶未盡,非要弄個水落石出。后來,筆者干脆給學生補課,進行思考交流,在這次交流中,學生普遍認為――現實與理想有著很大的距離,要讓人們找到真正的桃花源,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現實中的人擁有桃花源中人的美好品質,當每個人都有那樣美好的品質時,現實世界本身不就是桃花源了嗎?又何必去尋找呢?”之后,許多學生都說自己終于弄明白了,并與課文作了一次異同比較,進一步豐富了對經典課文《桃花源記》的認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