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效果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3 06:11: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培訓效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培訓效果

新護士培訓效果分析

新護士即為入職時間在1年內的護士,作為醫院儲備力量,應通過崗前綜合培訓的方式,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新護士常規培訓方法的運用,雖可促進護士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的提升,但因激勵性的匱乏,致使照本宣科、照搬舊抄的培訓工作逐漸喪失自身價值[1]。目前,品管圈聯合常規培訓方法的開展,已在醫院新護士培訓中達到廣泛運用,且效果尤為明顯。鑒于此,隨機選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入職的新護士120名為研究對象,分析品管圈聯合常規培訓方法在新護士培訓中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入職的新護士120名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培訓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各60名。120名新護士中,女性102名、男性18名;年齡區間在18-33歲,年齡區間在(25.5±7.5)歲。兩組護士性別、年齡等資料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A組護士采用常規培訓方法,B組護士采用品管圈聯合常規培訓方法。即常規培訓方法為:入職1個月內,由專業教師開展授課示教,余下時間以護士自主學習和練習為主,經教師疑問輔導的方式實施系統考核,判斷護士最終培訓效果。品管圈培訓則以品管圈培訓小組創建為導向,由1名專職教師、5名示范教師構成;通過對培訓時間的科學擬定,創建新護士入職培訓手冊,以每人1本為基準,制定護士培訓管理體系;培訓前,經示范教師摸底考試的方式,對新護士考試問題、注意事項予以分析總結,且借助專職教師理論講解的層面,提出改進意見,以此擬定最佳新護士培訓方案,待培訓結束后開展考核評審工作[2-3]。1.3觀察指標。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平均成績予以評定,其中培訓滿意包含課堂表現、課后完成情況等;平均成績是以培訓前后成績平均值為準,共為100分,分數越高證明護士培訓效果越佳。1.4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本研究數據加以分析,其中培訓滿意度作為計數資料,選用“n/%”表示,組間數據采用χ2檢驗;平均成績作為計量資料,選用“χ珋±s”表示,組間數據采用t檢驗。P<0.05時,證明數據對比中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護士培訓滿意度為71.67%、平均成績為(78.36±9.41)分;B組護士培訓滿意度為96.67%、平均成績為(92.59±8.52)分。即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平均成績對比中,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查看全文

護士分層培訓效果評價

【摘要】目的研究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結合PDCA循環應用于護士分層培訓中的效果。方法將全院164名護理人員隨機進行分組,分別為A組和B組,每組各82名。A組采用日常培訓方式即講授式教學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B組采用以問題為導向(PBL)結合戴明循環(PDCA)的教學方法。比較不同培訓模式下2組護士的理論成績與技能操作成績。結果B組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以及護理技能操作成績均高于A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在護士分層培訓中應用PBL結合PDCA循環可大大提高培訓效果。

【關鍵詞】護士分層培訓;PBL;PDCA循環;理論成績;技能操作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醫療改革的穩步推進,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高,護理工作的范疇和內容也更加廣泛和復雜,因此護士除了學校的教育學習之外,繼續教育培訓尤顯重要,而繼續教育培訓也是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培訓是護理學專業畢業生入職后進行繼續教育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及臨床實踐能力的必要途徑,同時也能夠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培訓方法對提高護士培訓效果具有切實意義[1,2]。PBL結合PDCA循環教學模式是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本研究將164名護理人員隨機分組,探討PBL結合PDCA循環應用于護士分層培訓中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將164名護理人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B2組,A組護士接受講授式教學法(LBL)培訓,B組護士接受以問題為導向(PBL)結合戴明循環(PDCA)的教學方法,每組各82名。A組:男1名,女81名,年齡21歲~39歲,中位年齡26歲;學歷構成:本科26名,專科56名。B組:男1名,女81名;年齡21歲~37歲,中位年齡26歲;學歷構成:本科24名,專科58名。2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A組:依據不同層級將護士分為不同護理組,由1名帶教老師進行講授式教學培訓,主要教學內容包含典型案例學習、教學查房、個案管理報告的書寫、操作演示等。B組:以PBL結合PDCA循環法進行教學培訓,具體實施如下:①計劃階段(P):由護理人員自行對個人情況進行分析,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確定目標,提出各個學習階段的相關計劃。帶教老師組織收集護士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數據,確認問題,制定全組培訓計劃,準備所需相應資源。②執行階段(D):a)采用情景式教學,針對計劃階段確認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典型案例進行教學,并提出問題,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分析病例,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匯報。b)采用三級教學查房,將N0~N1級護士作為主體,N2級護士補充,N3級護士對問題進行引導。c)以病區為單位,每個月完成1篇個案分析報告,主要內容為典型病例從入院至出院過程中所有的護理問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及尚未解決的問題等。③檢查階段(C):總結執行階段的實施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討論分析,查找教學培訓中存在的不足。④處理階段(A):對以上3個階段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對檢查階段的討論分析進行處理,總結成功經驗、完善不足之處,將效果好的培訓措施進行標準化。該輪未能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3]。1.3觀察指標。在培訓結束后對2組護理人員進行相關考核,理論知識考核采取筆試閉卷形式進行,總分為100分;技能操作考核采取現場抽簽實際操作,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培訓效果越好[3]。1.4統計學方法。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產科實習護士培訓效果探討

實習護士在進入科室之后需要接受專科護理培訓,為從學生轉變為職業護士做準備[1]。近些年隨著醫護理念的不斷發展以及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臨床中對護理人員的技術要求不斷提高,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醫護專業知識以及護理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交流溝通能力,從而保障在臨床服務中與患者保持更加融恰的關系[2]。對此,為了更好地優化產科實習護士的培訓模式,本文以本院的部分實習護士為例,探討不同護理培訓模式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在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開展本次關于護理培訓的研究,選擇研究期間在本院產科接受培訓的40例實習護士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培訓方式的不同將40例實習護士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護士均為20例,平均年齡分別為(22.23±1.20)歲、(23.77±2.00)歲,學歷均為大專及本科各10例。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應用傳統的培訓模式,主要是以一對多的專人帶教,采用PPT教學。觀察組采取多元化培訓方式,具體培訓內容如下:1)多媒體理論教學。采用PPT、視頻等教育模式完成案例的講解,并提供并發癥、醫護操作以及急救知識等基礎性的教育;2)問題教學。在技能與理論知識教學開始之前需要先采用開放性的問題進行引導,促使實習護士可以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學習,并讓護士根據問題進行學習,在培訓中獲取對應的答案,同時在教學完成后對不同的觀點進行總結;3)情境教學。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情境進行模擬性的訓練教學。例如,需要根據不同的產程、不同的疾病類型、不同并發癥特征、不同急癥的處理等開展針對性的情境模擬訓練,并讓護士以相互扮演角色的方式完成模擬演練,實現專科護理技巧的提高;4)案例演示。對臨床教學的難點、重點選擇典型案例進行教學,一同對病歷進行分析研究,討論其中的診療、處理、護理方案以及護理細節重點等進行總結,并讓每一位實習護士表述觀點;5)參與式教學。根據每一位實習護士的培訓進度以及技巧掌握情況決定其是否可以參與到臨床實踐中,并根據從簡單到復雜、從協作到獨立的漸進方式參與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帶教老師在一旁監督指導,對錯誤及時進行糾正,培養其實踐性操作能力;6)強化技能培訓。所有實習護士參與科室相關業務技能的培訓活動中,并采取定期組織考核的方式對實習護士能力進行評價,提升實習護士整體知識水平與心理素質[3]。7)電子平臺的使用。借助微信途徑進行培訓,將部分特殊病歷以及比較常見或困難的疑問在微信群中進行分享解答,實現隨時性地討論,提高疑難問題的應對能力。在培訓后借助問卷星實現對實習護士的考核,在每次培訓后均需要采用問卷星進行考核,確保考核的及時性與實效性[4]。1.3評判標準。總結兩組實習護士在產科護理中的能力水平。護理能力水平以專科的護理技巧以及基礎理論知識水平為主,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能力越強。1.4統計學方法。應用基于SPSS19.0統計學軟件建立的數據分析模型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珔x±s)表示,分別采用χ2和t進行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在理論基礎、專科護理技巧方面的數據差異明顯,觀察組數據優勢突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討論

查看全文

企業培訓效果途徑論文

摘要: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和知識已成為企業前進的推動力量,員工培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擁有合格的人才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勝利的基礎。本文從企業培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出發,探討了提高企業培訓效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培訓工作效果有效途徑

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手段,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幫助企業迎接各種新的挑戰,最終實現企業與員工共贏,是企業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培訓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國外的培訓理論已漸趨完善,但在國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才漸漸認識到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培訓工作實務與培訓工作理論研究都還處于不成熟階段。本文從企業培訓工作中的問題出發,探討了提高企業培訓效果的有效途徑。

1.企業培訓效果不佳的原因

目前,許多企業存在著培訓管理不力的情況,企業培訓效果不夠理想,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培訓機構不夠專業,培訓課程沒有針對企業實際需求,培訓方式呆板、互動性不足等;其次,國內一部分企業長期以來都未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從而難以根據工作的具體要求來對員工進行培訓,大多是著眼于滿足短期的崗位需求,以“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為指導思想,不做培訓需求分析,通常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設置課程和教學方案,導致學員重復學習或去學習嚴重超出自己接受能力的知識技能;另外,很多的企業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對培訓效果進行測評的方法單一,評估紀錄往往缺乏系統的管理,造成了培訓與實際生產服務脫節。

2.提高企業培訓效果的有效途徑

查看全文

低年資護士培訓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討論對低年資護士采用情景演練培訓模式的實際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低年資護士5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先后將其均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使用常規培訓;觀察組使用情景演練培訓。比較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滿意度為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低年資護士采用情景演練培訓模式整體效果較好,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情景演練培訓模式;低年資護士;培訓效果

情景演練培訓模式是一種通過模擬事件的角色、環境以及事件發展進程的一種教學方式,讓新進護士親身體會,并且思考各要素之間聯系,把握事件自身發展規律,將理論和技能結合的一種新型培訓方式[1]。對于新進護士而言,情景演練培訓模式是一種較好的培訓方式,能使其快速上手,盡早投入工作當中。我院對低年資護士采用情景演練培訓模式,現將實驗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低年資護士5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先后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男8例,女17例,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22.1±1.3)歲;觀察組男7例,女18例,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4±1.2)歲。兩組護士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1.2.1對照組。使用常規培訓。教導理論知識,展開臨床實踐等。1.2.2觀察組。使用情景演練培訓。具體內容如下:(1)問題引導。根據患者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意見和反饋,設置情景,并將問題引入情景中,找到最優解決方法,低年資護士通過扮演不同角色,可以掌握患者心理變化,在主動護理中灌注熱情。(2)模擬病例。結合典型病例,將事件重現,并且模擬出患者常見病急性發作開展情景演練。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培訓滿意度[2]: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問卷各條目評定者信度值為0.81~0.93,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較敏感地反映護士培訓滿意度。共100分。其中,很滿意:>90分;滿意:50~90分;不滿意:<50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教育培訓效果研究報告

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具體到法院,也就是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法官隊伍,而這又正是法官職業化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在當今知識膨脹、立法數量劇增、糾紛種類日趨復雜化、多樣化的時代背景下,要使法官始終保持最優的狀態,就必須加強對職業法官的教育工作,以使其適應變化著的世界。而教育又正是提高法官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來:

一、通過教育來提高法官的素質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在大陸法系國家很早就建立起了法官的職業教育機構,加強對法官的職業教育。如法國、德國。途徑是通過了解社會和立法方面的新發展以及聽取相關領域的專家講課,其目的是為了讓法官跟上時代的步伐。在英美法系國家,由于法官的素質普遍較高,過去并不注重法官的教育培訓工作,然而自60年代以來,也在逐步加強了對法官的教育培訓。

二、教育促提高是我國過去法院隊伍建設成功的經驗。

我國法官群體中雖不乏德才兼備的優秀法官,但整體上看,現有法官素質不高,良莠不齊。所以法院系統一貫重視對預備法院力量以及現有法院力量的培育,這也正是法院隊伍素質獲得較大提高的原因。**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的全國法院隊伍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法官職業化建設”這一目標,并且強調指出,法官職業化建設是提高法官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是法院隊伍建設的一條主線,這一主線主要是依靠教育工作來牽頭,從而把教育工作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教育促提高是我國過去法院隊伍建設中所存問題的有效解決途徑。

查看全文

急診科護士培訓效果分析

參照《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標準,對輪轉護士進行理論及操作技能培訓。理論培訓內容為:CPR的基本理論及操作注意事項。技能培訓內容為:CPR新程序、判斷呼吸心跳停搏、按壓位置、頻率、深度、開放氣道(包括評估)、手法、復蘇有效指征等。培訓后考核。模擬突遇一患者突發心搏呼吸驟停場景,護士現場進行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考核。采用營口巨成教學科研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JC-CPR4500A全自動模擬人。

結果

理論考核成績均在75分以上。操作存在的問題較多,詳見表1。培訓前后的效果對比,說明了及時有效的培訓對于提高見習輪轉護士急救水平和意識的重要性。護士是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的“哨兵”,及早的發現、判斷并有效的復蘇措施對于搶救成功至關重要。操作培訓不到位必然會影響臨床搶救工作,使得搶救時達不到心肺復蘇的最佳效果[2]。培訓強調真實性而不是泛泛的表演秀,才能在實戰中得心應手。

缺陷原因分析

胸外按壓:缺陷率達67.4%,排在第一位。表現為:按壓部位不準確;未垂直施壓;手掌根離開胸壁,雖然很用力,但仍然不到按壓效果;按壓時胸骨下陷<5cm,頻率<100次/分。清理開放氣道(包括評估):缺陷率達60.9%,排在第2位。主要表現為:清理口、鼻腔分泌物時頭未偏向一側;紗布一帶而過,未達到清理作用;遺忘取下義齒;開放氣道時未評估頸部是否有損傷、口部有無損傷等情況。2010指南中開放氣道建議使用仰頭提頦法,如醫務人員懷疑有外傷,應采用推舉下頜法[3]。口部損傷嚴重者采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未評估而錯誤開放氣道的方法可能會造成次傷害。人工呼吸:排在第3位。臨床急救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重視心肺復蘇,但未同時行有效人工呼吸,患者心臟復跳后卻最終腦死亡或成植物人[4]。主要存在問題:通氣過大或不足;未確保人工吹氣時胸部升起并持續1s;吹起同時眼睛余光未觀察胸廓起伏。未評估現場安全或非有效評估:排在第4位。護士在急救過程中,只重視了操作本身而忽視了對救援現場是否危險的評估。安全的環境對于無論是施救者或是被救者都是至關重要的。評估(意識、頸動脈搏動):排在第5位。存在問題主要為判斷意識呼叫患者時未做到兩側耳邊輕聲呼叫;離耳較遠;判斷頸動脈搏動定位不準確;存在直接定位的現象。整體急救意識:排在第6位。發現頸動脈搏動消失、意識喪失時未啟動緊急呼叫增援;未看表記錄開始搶救時間;在整個CPR操作過程中結構不緊湊、頻率慢。急救后操作:排在最后一位。存在問題為評估心肺復蘇效果項目不全;未洗手看表記錄;用物整理不規范。

通過對見習輪轉護士入科前后考核結果分析顯示,系統的理論、操作培訓能讓護士客觀掌握CPR操作各步驟的要領和注意事項;增強了急救意識;重視了對危險環境、情況的評估及避險實施。利于以后工作中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

查看全文

企業培訓效果研究論文

摘要: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和知識已成為企業前進的推動力量,員工培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擁有合格的人才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勝利的基礎。本文從企業培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出發,探討了提高企業培訓效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培訓工作效果有效途徑

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手段,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幫助企業迎接各種新的挑戰,最終實現企業與員工共贏,是企業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培訓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國外的培訓理論已漸趨完善,但在國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才漸漸認識到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培訓工作實務與培訓工作理論研究都還處于不成熟階段。本文從企業培訓工作中的問題出發,探討了提高企業培訓效果的有效途徑。

1.企業培訓效果不佳的原因

目前,許多企業存在著培訓管理不力的情況,企業培訓效果不夠理想,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培訓機構不夠專業,培訓課程沒有針對企業實際需求,培訓方式呆板、互動性不足等;其次,國內一部分企業長期以來都未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從而難以根據工作的具體要求來對員工進行培訓,大多是著眼于滿足短期的崗位需求,以“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為指導思想,不做培訓需求分析,通常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設置課程和教學方案,導致學員重復學習或去學習嚴重超出自己接受能力的知識技能;另外,很多的企業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對培訓效果進行測評的方法單一,評估紀錄往往缺乏系統的管理,造成了培訓與實際生產服務脫節。

2.提高企業培訓效果的有效途徑

查看全文

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在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新入職的新護士90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名。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模式,觀察組將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應用于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觀察兩組新護士考核成績。結果觀察組新護士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應用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能夠有效提高新護士對安全的認知和臨床教學質量,是科學有效的培訓方法。

【關鍵詞】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應用效果

老年患者是特殊的群體,由于疾病原因、身體機能老化、長期疾病纏身以及長期服藥等因素使得老年患者成為安全事故發生的高危人群,住院期間任何環節出現差錯或隱患都會引起不良事件的發生[1]。為了減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安全事故的發生本院將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應用于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旨在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提升護理安全和質量。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新入職的新護士90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名。其中,對照組男1名,女44名,年齡18~23歲,平均年齡(20.5±2.5)歲,中專學歷3名、大專學歷38名、本科學歷4名;觀察組男0名,女45名,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0±2.0)歲,中專學歷3名、大專學歷37名、本科學歷5名。兩組新入職護士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實施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新護士規范化培訓,觀察組將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應用于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1)設計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表,成立一只以護理部、科室質控組長和護士長為主體的老年護理安全管理領導組,對相關文獻進行大量查閱,制定一個有計劃、時間節點融合到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表,其中主要包括環境設施安全、消防安全、藥品安全和管理、搶救設施培訓、高危藥品管理、安全評估等;(2)召集3名護士長和護理帶教,結合新護士規范化培訓內容,將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表內容進行分解,將護理安全作為縱軸、時間節點作為橫軸,對新護士入科1周、1個月、3個月、半年科室、醫院等不同層面培訓要求和培訓目標進行設定,確保所制定的計劃科學合理;(3)新護士入科第1~3天由護士長、總帶教對科室安全風險知識進行現場演示是講解,并組織提問和考核,考核合格后安排制定的帶教進行為其3個月的培訓,培訓均按照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表不同階段所安排的不同計劃進行學習,確保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表內容落實到位;(4)帶領新護士每周按照老年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表內容進行自查、整改、檢查以及督促,每個月對新護士培訓情況進行分析、總結,3個月后對新護士學習情況進行考核;(5)每半年對全員存在或已發生的安全事故、隱患等進行強化教育并考核。1.3觀察指標。觀察培訓后綜合能力考核的成績,80分以上為優,60~80分為良,60分以下為不及格。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1.0統計與分析本次研究新護士綜合能力考核成績,采用t檢驗。

2結果

查看全文

急診護士培訓效果分析

1效果分析

1.1掌握了讀書報告會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讀書報告會多由護士長主持,要求全科護士參加。每次報告會之前確定小組成員,主持人和主講人各1人,2~5個小組成員,制作成PPT,采取以書面材料、多媒體課件為基礎,結合匯報者口頭講解的形式進行匯報,內容包括急救技術的新進展、急救藥物的臨床應用、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思考、存在的困惑或問題,小結或體會[1]。匯報時間為30min,匯報完畢后進行大約十多分鐘的討論,由主持人和護士們相互提問,解答彼此心中的疑惑,相互交流護理經驗和體會。再由護士長和督導專家進行點評和指導,最后確立下一期讀書報告會的主題。讀書報告會每月舉行2次,時間大約40min/次左右。科室做好學習記錄,督導專家將評價結果送交護理部備存。

1.2創建了一種良好學習氛圍,實現資源共享

讀書報告會的開展使護士利用業余時間聚集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和交流護理工作經驗,相互借鑒,共同提高;要求護士廣泛閱讀近5年內有關專業知識方面的文獻(含書籍、報紙、核心期刊的紙質版或電子版)等并對內容進行總結。使護士經歷查找、閱讀、分析、總結、匯報、討論、質疑、解答等一系列學習過程,這是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梳理、總結及進一步深化的過程,增進知識的系統性,不僅有助于護士鞏固基本的急救理論知識和技術,而且有助于了解國內外最新護理動態與進展,學習并嘗試使用新的護理理念與技術,加速知識的更新,更好地指導臨床護理實踐,提高急診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增進彼此的感情和交流,增強科室的凝聚力。實現“一人讀書、人人受益、知識共享的”目的,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2]。

1.3激發護士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主動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