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護士培訓效果分析
時間:2022-07-15 03:22:52
導語:急診科護士培訓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參照《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標準,對輪轉護士進行理論及操作技能培訓。理論培訓內容為:CPR的基本理論及操作注意事項。技能培訓內容為:CPR新程序、判斷呼吸心跳停搏、按壓位置、頻率、深度、開放氣道(包括評估)、手法、復蘇有效指征等。培訓后考核。模擬突遇一患者突發心搏呼吸驟停場景,護士現場進行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考核。采用營口巨成教學科研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JC-CPR4500A全自動模擬人。
結果
理論考核成績均在75分以上。操作存在的問題較多,詳見表1。培訓前后的效果對比,說明了及時有效的培訓對于提高見習輪轉護士急救水平和意識的重要性。護士是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的“哨兵”,及早的發現、判斷并有效的復蘇措施對于搶救成功至關重要。操作培訓不到位必然會影響臨床搶救工作,使得搶救時達不到心肺復蘇的最佳效果[2]。培訓強調真實性而不是泛泛的表演秀,才能在實戰中得心應手。
缺陷原因分析
胸外按壓:缺陷率達67.4%,排在第一位。表現為:按壓部位不準確;未垂直施壓;手掌根離開胸壁,雖然很用力,但仍然不到按壓效果;按壓時胸骨下陷<5cm,頻率<100次/分。清理開放氣道(包括評估):缺陷率達60.9%,排在第2位。主要表現為:清理口、鼻腔分泌物時頭未偏向一側;紗布一帶而過,未達到清理作用;遺忘取下義齒;開放氣道時未評估頸部是否有損傷、口部有無損傷等情況。2010指南中開放氣道建議使用仰頭提頦法,如醫務人員懷疑有外傷,應采用推舉下頜法[3]。口部損傷嚴重者采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未評估而錯誤開放氣道的方法可能會造成次傷害。人工呼吸:排在第3位。臨床急救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重視心肺復蘇,但未同時行有效人工呼吸,患者心臟復跳后卻最終腦死亡或成植物人[4]。主要存在問題:通氣過大或不足;未確保人工吹氣時胸部升起并持續1s;吹起同時眼睛余光未觀察胸廓起伏。未評估現場安全或非有效評估:排在第4位。護士在急救過程中,只重視了操作本身而忽視了對救援現場是否危險的評估。安全的環境對于無論是施救者或是被救者都是至關重要的。評估(意識、頸動脈搏動):排在第5位。存在問題主要為判斷意識呼叫患者時未做到兩側耳邊輕聲呼叫;離耳較遠;判斷頸動脈搏動定位不準確;存在直接定位的現象。整體急救意識:排在第6位。發現頸動脈搏動消失、意識喪失時未啟動緊急呼叫增援;未看表記錄開始搶救時間;在整個CPR操作過程中結構不緊湊、頻率慢。急救后操作:排在最后一位。存在問題為評估心肺復蘇效果項目不全;未洗手看表記錄;用物整理不規范。
通過對見習輪轉護士入科前后考核結果分析顯示,系統的理論、操作培訓能讓護士客觀掌握CPR操作各步驟的要領和注意事項;增強了急救意識;重視了對危險環境、情況的評估及避險實施。利于以后工作中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
本文作者:吳娜工作單位:丹東市婦女兒童醫院
- 上一篇:大學語言寫作培訓的思考
- 下一篇:教師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