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04:16: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媒體報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媒體報道

國內外媒體報道格調

媒體作為國家的喉舌和體現國家統治階級的意向,它代表一個政府或利益集團的政策方向與利益取向,正是因為不同的意識形態和利益關系,輿論對抗不可避免的形成。意識形態作為輿論對抗的主要成因,無法在短期內改變,于是我們試圖通過分析媒體報道風格對突發事件中輿論對抗的成因進行探討。

在對待信息來源的態度方面,我們選取了新華網和部分外媒關于七五事件的一系列報道,其中選取新華網12則新聞報道①:其中消息6篇,通訊4篇,特別策劃1篇,評論1篇。我們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并對報道中所出現的信息來源,轉述者身份及轉述頻度,數據使用情況。進行統計。

通過頻度對比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媒體對這次事件的報道中主要信源是新華社和引用外媒有利于我國輿論傾向的報道。而外國媒體則更傾向于本媒體采訪,進行報道。中國媒體在進行報道的過程中,主要運用記者進行間接轉述,而外媒則更傾向于直接引語,普通市民的出現頻度遠遠大于其他類型的轉述者。同時,外媒大量的引用數字,使他們的報道更具有說服力,但是數字來源不明也是他們報道中的不盡完美之處。可見,我國媒體報道在信源的使用方面的傾向,尤其是消息來源,轉述者身份與西方媒體有很大不同。而且,我們在數據信息和圖片信息的引用規范上還有一定不足:數量少,信源不確定。這種對待信源態度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外媒體輿論對抗的發生和發展、

為了更好的分析突發事件中輿論對抗的成因,我們通過三組報道的文本屬性對比進行闡釋。

第一組報道選取新華網2009年7月6日《烏魯木齊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1)》和中央社臺北7月6日對該事件的報道進行中國大陸主流媒體和其他媒體的比較。首先,就報道中關鍵詞出現的有無來看,這兩篇報道中有許多相同的詞匯:如:“犯罪事件”、“境外指揮”、“有組織”、“有預謀”這說明兩篇報道對于該事件的定位和立場都是相同的。其次就報道中個別詞匯出現的頻度來看,第一篇報道中“犯罪”出現3次,第二篇報道中“穩定”出現4次,從這看出第一篇報道偏向強硬,而第二篇報道語氣相對緩和所以這組報道沒有形成輿論對抗。或者說是成功的在輿論上占了導向作用,引導受眾接受來自我國媒體的正面信息,甚至立場不同的媒體也按照我國媒體的報道傾向進行宣傳,從而成為媒體中的意見領袖。

第二組報道《新疆主席接受采訪:中國民族政策最成功不會改變》和奧地利《新聞報》當天關于七五事件的報道。從詞匯角度分析:在第一篇報道中,高頻關鍵詞的出現頻度分別為:“最好最成功”4次、“發展”5次、“繁榮”3次。第二篇報道的相同的事件中,“貧困”2次,否定不滿類語氣強烈的詞匯6次。從句子角度分析:前者的段落購成,多是形容詞居多的短句并列成長的復合句,如“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政策不會改變,我們國家促進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繁榮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提高各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帶領所有少數民族共同步入現代社會這個決心不會改變”②;后者則是將強烈感情色彩的直接引語轉化成間接引語,用以抒發情感呈現場景。如:一位漢人女子說,「維吾爾人說,我們奪走了他們的家園和工作。他們恨我們,因為我們比他們成功。漢人則指責維吾爾人,要是沒有漢人,新疆根本就不會發展得這么好。」一位維族女子說:“留大胡子的男人同樣不允許在政府工作,18歲以下的學生不得進入清真寺祈禱,老師、警察和公務員也不可以”③。這兩篇報道形成了鮮明的輿論對抗,說明了詞匯和語句的使用不當也會使我們的報道可信度下降,在輿論對抗中處于不利地位。

查看全文

媒體報道與高管薪酬探索

數據與研究設計

1.樣本數據篩選本文選取2007年到2010年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CEO薪酬榜為樣本,總共有157個樣本。選擇福布斯雜志是由于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第三方,能保證所選取樣本的客觀性。收集了2007年到2010年媒體對于這些上榜的CEO薪酬的新聞報道,這些報道全都來自《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在搜索新聞報道時,為了盡可能減少數據的遺漏情況的發生,我們分“題名”、“主題”、“關鍵字”和“全文”四個方面對CEO的薪酬報道進行了查詢。在對查詢到的新聞報道進行有效性篩選時,我們先把目標新聞報道分為兩種。一種是從標題直接可以看出是寫關于某某CEO的薪酬的,這些報道就直接作為有效的新聞報道納入數據庫。另一種是文章的基調是講高管薪酬的,但沒有花大篇幅對某特定CEO的薪酬進行報道,但文中若對某CEO的薪酬作為例子進行了評價(或覺得過高,或覺得過低),則把此報道也作為對那個CEO薪酬的一次報道計入數據庫。2.模型設定本文要研究的是媒體報道與公司高管薪酬之間的關系。為了檢驗前面三個假設,我們把新聞報道數(Coverage)作為因變量,把影響新聞報道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這些自變量包括第一年薪酬(Compensation),營業收入(Sales),企業總資產(Assert),ROE比上年增加數(ROE),凈利潤增長率(Profit),行業性質(Industry),企業性質(Firm),經濟周期(Period)。所以我們建立如下模型:Coveraget+1=α+β1Compensationt+β2Salest+β3Assett+β4ROEt+β5Profitt+β6Industryt+β7Firmt+β8Periodt+1+εt其中,樣本公司所在行業為金融企業時,Industry=1,否則為0;當企業為國企時,Firm=1,否則為0;當新聞報道的年份發生經濟危機時,Period=1,否則為0。

實證分析

首先我們做了相關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在157個樣本中,平均每個CEO受到0.86次報道,他們的平均年薪為264.66萬元。在這些企業中,金融企業和國企的比例分別為12%和6%。我們用[Backward]方法對回歸模型進行分析。我們利用向后篩選策略,共經過五步完成回歸方程的建立,最終模型為第五個模型。依次剔除的變量是“ROE增幅”、“國企”、“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率”。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這四個變量的偏F檢驗的概率P-值均大于顯著性水平,因此不能拒絕檢驗的原假設,這些變量的偏回歸系數與零無顯著差異,它們對被解釋變量的線性解釋沒有顯著貢獻,故不應保留在方程中。最終保留在方程中的變量是“總資產”、“經濟周期”、“第一年薪酬”、“金融企業”。方程的DW檢驗值為1.817,殘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正自相關性。依據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知道回歸系數,寫出回歸方程和檢測多重共線性。可以看到,當顯著性水平為0.10時,“總資產”、“經濟周期”、“第一年薪酬”、“金融企業”的t檢驗P-值都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可以拒絕原假設,認為這些偏回歸系數與0有顯著差異,應該保留在方程中。同時,從方程的容忍度和方差膨脹因子來看,這四個變量的多重共線性現象并不明顯。所以,我們得出回歸方程為:Coveraget+1=-1.044+0.008Compensationt+0.0004Assett+1.752Industryt-0.415Periodt+1從方程中我們發現,第一年薪酬、公司總資產和所在行業是金融企業這三個因素與第二年上市公司CEO薪酬的報道數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性。而經濟周期與媒體對上市公司CEO薪酬的報道數量顯示了負相關性,這一點出乎我們的意料。接下來,我們想知道媒體的新聞報道是否對上市公司CEO薪酬起到了抑制作用,從而說明媒體是否在一定意義對公司治理產生著影響。但我們通過Logistic模進行檢驗時,遺憾地發現,媒體對上市公司的報道數與CEO薪酬的降低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我們發現企業規模、CEO的薪酬和所在企業是否為金融企業這些因素與媒體是否決定對該CEO的薪酬進行報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性。然而,我們并沒有發現媒體報道會對降低高管薪酬有著顯著的影響。本文還存在許多不足,比如關于CEO薪酬報道的選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主觀判斷,從而使實證檢驗的結果產生偏差。媒體關于整個上市公司的報道相對較多,但是真正關于CEO薪酬的報道并不多,所以可能會因為樣本量相對太少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正確性。注釋:[1]收錄2000年以來中國國內公開發行的500多種重要報紙刊載的連續動態更新的數據庫,至2010年底,累積報紙全文文獻795萬篇。[2]通常這樣的一篇新聞報道中會對多個CEO的薪酬進行報道評論,考慮到這樣的報道難以區分到底應該歸類于某個特定的CEO,而且這確實也對所有提到的CEO的薪酬向社會公眾做了報道,此時我們就把里面提到的CEO都算作一次關于其薪酬的媒體報道。因為這樣的報道在所有的關于公司高管薪酬的報道中數量上處于大多數,所以為了減少盲目排除這些報道而使研究的準確性受到影響這一弊端,我們做了上述處理。

本文作者:周濤工作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查看全文

媒體報道風險事件的社會責任論文

關鍵詞:風險社會風險放大媒體責任

1986年,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UlrichBeck,1944-)在反思現代化的基礎上,提出了風險社會理論。他指出。現代社會的人們“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不明的和無法預料的后果成為歷史和社會的主宰力量。我國學界2000年介紹了他的理論。21世紀的前十年風云多變,風險頻發,9.11恐怖襲擊、SARS的全球流行、印度洋海嘯、卡特尼娜颶風、禽流感、中國汶川地震、墨西哥豬流感……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其發生和傳播的情景,似乎都被貝克的“風險社會”言中了,因而貝克的理論得以受到關注。現在,人們對于我們進入了風險社會的判斷,已經沒有很大的分歧。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風險都具備貝爾提到的“全球性的威脅”的程度,有些似乎只是我們感知和判斷的失誤。去年11月17日的美國《新聞周刊》,盤點出21世紀前10年“夸大的恐懼”,包括計算機千年蟲、全球化風險、瘋牛病、傳統媒體對博客的擔憂、西方國家對移民涌入的恐懼等等。

這些事件后來所以造成社會恐慌,一定程度在于傳媒大規模的報道,引發公眾過度關注造成的,實際上并沒有產生預想的巨大危機,最終無聲無息地不了了之。美國決策研究專家保羅•斯洛維奇(PaulSlovic,1938-)指出,大多數公眾評估危險,依靠的是直覺判斷,即“風險感知”,而他們有關風險的經驗主要是來自于新聞媒體。

對于超出經驗范圍內的事件,公眾一般通過大眾媒體獲得信息。若媒體對于威脅的解釋得以廣泛傳播,就會影響人們對于風險的感知。媒介不僅簡單地傳遞著關于“風險”的定義,而且無形中構建著風險,媒體成為風險制造模式中的一個部分。《新聞周刊》指出的那些“夸大的恐懼”中,媒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反思媒體在這一風險放大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對于明確媒體報道危機的社會責任,是有意義的。

一、媒體與風險的社會放大

查看全文

媒體報道影響初探管理論文

摘要從經營媒體的角度,而不是從常規的媒體責任和新聞人責任的角度來探討揭露性報道給媒體帶來的影響。論述了揭露性報道帶給媒體的正負兩方面的影響,闡述了處理揭露性報道應該把握的“度”,提出了媒體做揭露性報道時應遵循的原則。

關鍵詞揭露性報道經營媒體

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與此同時,中國的媒體也漸漸走上商業化與市場化的道路,開始注重“經營”,以接受市場的檢驗,爭取讀者眼球而非官方的完全滿意來維護媒體的發展與生存。中國媒體市場化的趨勢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媒體,包括主流媒體、都市類媒體紛紛效仿西方媒體的做法,改變中國媒體替官方進行宣傳的傳統定位,掀起了中國媒體的“扒糞運動”,這一改變的重要標志就是調查報道類欄目的爭相設置,媒體輿論監督職能較充分的發揮。如央視的《新聞調查》、《焦點訪談》,《財經》、《南方周末》等報刊雜志相關欄目的設置成功,使全國各類媒體群起跟之。可以說,在中國社會轉型期間,調查報道類新聞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社會課題和弊案的揭弊作用,有時能夠引起官方的注意,甚至進行調查或調整相關政策。例如中央電視臺的《每周質量報道》就成為了中國民眾心目中媒體勇敢揭發黑心企業,替消費者維權的標志。

綜觀調查報道類新聞,其重頭戲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評性報道。所謂揭露性報道,“即深入揭露隱藏在公共機構、企業、社會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輿論監督。”最近幾年,由于揭露性報道的急劇增多,媒體出現了揭露性報道泛化的現象。一些媒體過度熱衷于尋求刺激性、聳動性的新聞題材,使得媒體市場化進程中出現了一些負面效應。本文暫且不論及媒體責任與新聞人責任的話題,而是從經營媒體的角度來探討揭露性報道正負兩方面的效應,然后試圖闡述處理揭露性報道應該把握的“度”以及媒體做揭露性報道時應遵循的原則。

1揭露性報道的正面效應

近年來,各類媒體上的揭露性報道越來越多,如揭露基金黑幕、足球黑哨、黑學術風波、藥廠黑幕、礦難調查等。被愚弄的公眾憤怒了,紛紛用火藥味十足的語言在媒體上口誅筆伐,以圖用正義的吶喊重新喚起社會的誠信。事實證明,在社會責任的履行上,媒體在一系列“黑”事件的曝光和解決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凈化社會空氣、穩定社會經濟秩序、揭露打擊犯罪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媒體市場化進程中,揭露性報道也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

查看全文

新聞媒體報道突發性事件的作用論文

摘要在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的應對中,媒體的輿論引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以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為例,在對公共危機事件的傳播學特點尤其信息傳播學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有效應時該類事件的角度,討論了媒體輿論引導的主要職責,并對媒體在事件中如何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媒體;危機事件;輿論引導

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系現實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重大事件。它往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打亂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并造成生命、財產等方面的巨大損失,大致可劃分為自然災害與人為破壞兩種情形。前者主要涉及地震、洪水、臺風、海嘯等各類天災,后者則主要涉及戰爭、打砸搶燒、恐怖活動等各類人禍。也有的兩種情形兼備,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原因,如礦難、瘟疫等。從歷史上看,一場損失慘重的突發事件,往往更適合歸因于“天災+人禍”。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區別于日常活動特別是預先安排的所謂“儀式性”活動的基本特點,在于它對于社會公眾來說,具有很強的不可預知性,伴隨著極大的風險或災難,常常造成重大甚至持久的不幸,因而倍受公眾關注。

歐洲人權法院對“公共緊急狀態”的定義是:一種特別的、迫在眉睫的危機或危險局勢,影響全體公民。并對整個社會的正常生活構成威脅。這里所謂的“公共緊急狀態”,大致等同于我國所稱的突發性公共危機狀態。在我國,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也常被稱為“突發公共事件”或“突發事件”。2006年1月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定義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對“突發事件”的定義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公共危機事件往往具有巨大破壞性。例如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8萬多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的極大損失。正因為公共危機事件的巨大破壞性,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對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的有效應對,力求最大限度降低此類事件對社會和公眾的造成的損失。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轉型期出現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加之人類活動對自然界影響力的增加,由社會因素誘發和自然因素誘發的公共事件出現增多趨勢。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的戰略思想,強調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則必須高度重視對公共危機事件的處置和應對,保持人與人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順利推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

作為政府與公眾中介的媒體,對危機事件的應對策略成為遏制危機擴散、維護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澳大利亞危機管理專家羅伯特?希斯(RobertJ.Heath)將媒體的作用概括為:

查看全文

媒體司法審判對輿論的影響

摘要:Web2.0的興盛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促使信息流通更為廣泛,在全民媒體時代下群眾成為互聯網信息的接收者和者,公民新聞及UCG蓬勃發展,面對社會熱點問題中涉及到的司法案件的審判在吸引社會公眾的目光,案件傳統媒體報道的同時互聯網上的媒體也在不斷跟進,公眾對于大家共同關注的事件將自身持有的意見公開進行表達,形成網絡輿論,對司法機關的案件審判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正確引導網絡輿論以確保司法案件判決更為公正謹慎,維護互聯網絡良好輿論秩序,主流媒體應當同網絡新媒體相互配合,積極溝通,對社會輿論進行及時引導。

關鍵詞:網絡輿論;媒體;司法

一、張扣扣案件審理始末

張扣扣案又稱為漢中新集殺人案,2018年2月15日,陜西省漢中市發生惡性殺人事件,作案人張扣扣在除夕夜當晚潛入其鄰居王自新家中用其隨身攜帶的匕首向王連捅數刀導致受害人當場死亡,隨后又埋伏在路旁將王自新兒子殺死隨后潛逃,由于案件發生在年末除夕夜當晚,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公安機關隨即成立專案組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張扣扣,2019年2月17日張扣扣投案自首,漢中市公安分局召開新聞會對外公布案件情況。同年9月漢中市檢察院對張扣扣故意殺人案提起公訴并最終判處張扣扣死刑,其對一審判決不服提出上訴。2019年4月陜西省最高人民法院駁回原告上訴,維持原判。[1]在張扣扣案件發生后主流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對案件細節和偵破進展進行了全方位跟蹤報道,確保民眾真實了解案件進程。在案件偵破后對案件中涉及的諸多問題報道不一,引發強烈社會輿論。

二、網絡輿論及傳統媒體于司法案件報道情況

(一)網絡輿論的形成

查看全文

群眾文化活動項目推介書

群眾文化活動項目推介書

1、“花海迎賓”——第六屆大型廣場文藝展演

時間:2005年4月10-12日地點:人民廣場

項目內容:此活動為牡丹花會重要內容之一,全市富有特色的藝術形式登臺亮相,時間三天,使牡丹花會的文化氣氛更加濃烈,使菏澤豐厚的文化底蘊得到充分展現。

合作及回報方式:企事業單位出資,承辦單位策劃,雙方聯合舉辦,互利雙贏。利用為出資單位冠名或承辦、協辦等方式,在現場作廣告、通過新聞媒體報道等形式為企事業做形象宣傳。

2、“花鄉情韻”音樂會

查看全文

影響媒體審判的司法公正論文

一、媒體審判的研究現狀

1.從媒體審判的內涵出發。

側重于國外與國內在這一領域研究的不同之處,通過對比二者媒體審判的差異,提出在我國當前背景下構建媒體監督與司法公正和諧關系的主要措施。另外,有研究表明司法審判要堅持公正公開原則,形成媒體監督與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動,并據此提出改革策略。

2.從經典個案的角度進行研究。

據不完全統計,僅針對許霆案,相關研究提出以下觀點:第一,在司法審判中強調罪刑法定的原則,從我國刑法罪刑適應的基本原則入手,對案件爭論的焦點進行了總結,并對最終量刑結果進行了辯證的評析。第二,一些學者以“許霆案”為背景提出許霆案一審判決量刑不符合實體正義,案件審理過程中程序正義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第三,還有一些學者關注法官在司法審判中的地位和處境,認為在中國法官實行行政化管理,不利于司法公正。

3.從監督體制的角度進行研究。

查看全文

城市公廁新聞輿情分析研究

一、引言

自“公廁革命”開展以來,我國城市公廁在功能、生態、文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極大的改善,但其中的一些問題如關閉、無法使用等仍然沒有徹底解決。面對這些關乎民生的“小事”,新聞媒體、社會公眾都給予了大量關注,成為推進“公廁革命”進程中的關鍵輿論議題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以國內新聞媒體對2021年城市公廁無法使用的相關報道為數據基礎,通過分析其新聞輿情的話語內容和傳播特征,從而了解當前問題痛點及輿論焦點,以期進一步采取更及時、更精準的解決措施。

二、研究設計與樣本收集

首先,從海量的互聯網大數據中獲取2021年城市公廁無法使用等負面新聞報道是本文研究的起點,本研究借助蟻坊軟件全網輿情監測系統“鷹眼速讀網”,設置了公廁不開放、公廁無法使用、公廁關閉、公廁鎖門、公廁破損等關鍵詞組得到原始數據。其次,根據新聞來源、發布時間、地域屬性、文本內容幾個方面信息作出篩選,剔除重復、主題不相關的數據,以增加樣本的可用度和準確性。最后,用圖表形式將輿情數據直觀呈現,整合分析后得出相應結論。

三、2021年城市公廁無法使用的相關新聞輿情概述

(一)時間演變特征

查看全文

村鎮對外宣傳獎勵辦法

各村(居)黨總支、機關各科室、學校: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對外宣傳工作,全方位展示我鎮取得的新成就、涌現的新亮點、創造的新特色,著力提高我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經黨委研究,制定鎮對外宣傳獎勵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鎮對外宣傳工作全局,以宣傳、展示、推介為主題,以“建設美好新”為目標,為加快重點中心鎮建設步伐,推進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二、目標任務

1、各科室、學校外宣任務:各科室、學校全年在《今日》、電視臺、人民廣播電臺各用稿2篇(條)以上,在《日報》、《新華日報》、《新華網》等主流媒體上至少發表1篇(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