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習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02:43: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美術學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美術學習

小學美術學習途徑分析

一、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

學習活動和研究美術教學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美術學習,特別是操作訓練,是手、眼、腦密切配合的智力活動。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在美術學習中做到視有所感、腦有所思、手有所動。筆者總結了以下方法。1.圍繞主題的學習方法。教師通過分析教材的課題要求、目的,欣賞范畫內容,使學生感知其中的意圖,領會重點。如《“蘑菇”家園》(浙美版教材第2冊第7課)一課,蘑菇形如一把傘,以樸實的外觀激起了藝術家奇特的想象,作家創造了一個個關于蘑菇的故事,建筑師設計了一座座形如蘑菇的房子,而畫家又構思出千奇百怪的蘑菇作品。在這些藝術作品的感染下,學生充滿了對蘑菇的喜愛、對家園的熱愛,一切奇思妙想都使他們充滿了創作的欲望。這一課要求運用繪畫或泥塑的形式設計“蘑菇”家園,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和操作能力。2.發掘材料,從鑒賞美的角度進行有效學習的方法。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描繪方法上具有各自獨特的方式,如筆法、肌理等。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指導學生掌握繪畫的基本方法,再根據其特點讀畫、講畫,挖掘材料中美的魅力,啟發學生的想象。《創造美的紋理》(浙美版教材第9冊第12課)一課需要學生發現身邊各種各樣紋理美麗的材料,在課前準備好能夠創造出紋理的材料。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體驗、感受自然紋理的美,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以人工方法創造、表現不同的紋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了解、掌握繪畫形式的多樣性。3.開發創造性想象力的學習方法。有些美術作品,特別是同齡人的作品,對學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作品的內容、意義掌握作品創作的內在因素。《自己做帽子》(浙美版教材第3冊第18課)一課中,啟發學生的想象和探索造型是難點,教師不必規定讓學生用什么材料做或大致要做成什么形狀,只要確定所做的帽子是實用型的,可以戴在小朋友的頭上;在形狀上也不用作太多要求,只需要講解做帽子的幾種基本手法,如捏、拉、扎、剪、折、畫、貼等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做出各種各樣的帽子。4.利用懸念的學習方法。利用懸念的學習方法,就是先給學生提供某些前提(如準備某些材料),但不讓學生知道這次作業的做法,從而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一定的神秘感,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促進學生自覺學習的方法。如《刮出來的畫》(浙美版教材第3冊第14課)一課,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接觸最多的是普通的繪畫方式,很少有學生接觸過刮畫,所以這一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再加上材料的準備使其更具有懸念性,教師利用這一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5.利用美術作品綜合性的學習方法美術教材中既有生動有趣的兒童畫、想象畫、卡通畫,又有中外兒童優秀美術作品、畫家筆下的動物畫和風景畫;既有動手操作的工藝品、小制作課,又有走出課堂、描繪大自然的寫生課。教師在教學時用有趣、童話般的語言描述教材中的畫面,可以給課堂教學注入興奮劑,從而形成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使學生在輕松、快樂中接受教育。

二、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有效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筆者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進行討論。1.從學生入手。第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基礎。自主學習是先決條件,學生不會自主學習,教師的教學就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第二,明確學習要解決的問題。明確學習方向是有效學習的重要方面,可以采取分發主題卡的方式,把學習要求寫在上面。學生打開主題卡就明確了任務,積極性得到提高。第三,分享學習成果。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心得,可以和其他學生分享、交流。進行小組討論,相互取長補短也是一種重要方法。2.從教師教學入手。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必須有較高的教學水平。第一,課堂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學習。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圍繞學生的學習開展教學,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活動。要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有利因素,真正做到使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學到美術知識。第二,要與其他學科有機結合。實現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能力,尋求兩者的最佳結合點,開創美術教育的新天地。第三,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教學設施會越來越完備,因此,教師應不斷地學習現代化的、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前沿科技并應用于教學中,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更加樂學。

作者:莊喜燕 單位:杭州市長河小學

參考文獻:

查看全文

詮解學習美術興趣

摘要:美術課是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美術教育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其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美術教師要授予學生學習的方法,要重在提高學生學習一美術的興趣。

關鍵詞:美術教育興趣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

每年春天都有一批三年級的師范學生到中小學去參加教育實踐,也就是教育實習。我是這一次的實習隊伍中的一員,在這里我們有著雙重的角色,因為我們既是指導老師的學生,又是即將登上三尺講臺的實習老師。我們都懷著興奮而又激動的心情開始我們的教育實習任務。

因為美術教育是人類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尤其是從2000年開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起,中學美術教育逐漸呈現出勃勃生機,開始了一個嶄新的面貌。現在美術課是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近代學者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等人在中國力倡美育,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觀點。這一切都在說明,我們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全面發展,越來越重視美與德的教育。

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以來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改革這種現狀,做為美術教師,要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呢?我們該怎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高他們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呢?怎樣在美術課堂上找到樂趣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對人的學習和工作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的好,“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愛因斯坦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一位智者曾經這樣說過,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創新,發展將無從談起,而創新的源泉就是興趣,可見興趣是一切發展、創作的基礎。不管做什么事情,有興趣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就可能產生某種悟性。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學生有了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就會主動去學。學生的學習只有建立在一個感興趣的基礎上,只有當他們真正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興趣”。興趣越濃,求知欲望越強,學習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學生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

查看全文

怎樣培育學習美術興趣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美術教育,但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和部分學校重視的并不夠,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更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該如何來培養農村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諸,不如好諸。好諸,不如樂諸”,濃厚的興趣會使人樂此不疲。任何人只要對從事的某項活動有濃厚的興趣,他就能積極、創造性地去完成它。相反,如果他對從事的某項工作不感興趣,不要說創造性地工作,就是一般性地完成任務都是困難的。因此,有興趣是人們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學習更是如此,可以說興趣對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美術學科具有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特殊性,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很困難,它是一項長久的艱苦的工作。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濃厚興趣呢?我認為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良好的美術學習情境,運用多種教學媒體為學生提供美的材料,采用多種技能訓練方法,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創造美。

一、選擇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教學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習慣。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選用更是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師掌握教學技巧的多寡;打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更靈活、更實用地組織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例如在講六年級《平面設計》這一課時,學生感覺內容枯燥,不愿意學。于是,我把整節課放到游戲比賽中。比比看哪個小組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組合出的圖案漂亮?哪個小組用線擺出的圖形漂亮?哪個小組……學生在笑聲中不自覺地完成了平面設計的學習。

二、要給學生藝術表現的空間

查看全文

美術老師師德師風學習規劃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自古以來就有“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之說。在新的一年里,我將以塑造教師良好形象為方向,以關注孩子生命為己任,以關心孩子成長為目標,在不斷充實、完善自我師德修養的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

工作中,我要盡職盡責,忠于職守,不遲到,不早退,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認真完成學校交給我的各項工作。在課外積極學習各種師德理論,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理論基礎知識同時我還利用各種案例來警醒自己,時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嚴于律已,以身作責。

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高師德修養

積極參加社會時間活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此過程中,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認識自己行為的是與非,辯別善與惡,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滄桑,才能真正錘煉師德。

三、積極進行自我反思

查看全文

小學美術教學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小學美術新課標中指出“美術課程是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征[1]”。為此,教師在授課中應突出學科的特點,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凸顯學科的視覺性、人文性及實踐性,為學生營造生動而充滿活力的課堂,使其具有愉悅的美術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美術核心素養。其中,實施合作學習策略,既有助于促進師生、生生間的溝通,又有利于優質學習經驗的共享,以便提升美術教學效率。

一、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興趣。新課改的核心便是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策略,不僅可以解決知識傳遞式教學下小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在師生交流中,也能讓教師能夠走進學生,了解其美術學習的偏好,以便進行教學調整,使合作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二)有利于促進師生間溝通。在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中,學生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教師則需要發揮好自身的“向導”作用。在分組過程中,需要教師充分掌握本班學情,依據科學性原則幫學生進行分組。為此,教師應構建與學生溝通的渠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特點進行深入的了解。(三)以便營造愉快融洽的氛圍。在以往的美術課堂中,教師側重對學生美術技能的培養,以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繪畫、手工制作等練習,易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懈怠情緒。合作學習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的特點,不僅有助于直觀教學,促進學生對色彩、線條的理解,使其加強對學習工具的運用,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更將促使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在愉快、熱烈的探討中,讓學生創新思維、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二、小學美術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布置合作任務,引導學生共同學習。為了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價值,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小組間的學生形成性格、學習能力上的互補,使學生相互帶動。為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讓學生一同學習。例如,在《我是汽車設計師》美術教學中,可先讓大家進行設計探討,集合成員們的創意,繪制具有多重功能的新型汽車,接著教師可給予學生廢舊紙盒、硬紙板、蠟筆、膠帶等工具,讓小組成員相互幫助、科學分工,合作制作造型與功能都十分獨特的汽車模型。通過教師的任務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價值,擁有共同學習的能力。(二)構建合作情境,促進學生的合作創作。小學生活潑好動,對生動有趣的事情更具有熱情[3]。為此,教師在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情境構建,使學生具有合作的積極性。例如,在《有創意的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假設苗苗的書被朵朵借走,后來便找不到了,現在兩個好朋友產生了矛盾,我們能不能試著合作幫苗苗制作一本手工書,讓兩個好朋友重歸于好。賦予教學“助人”的色彩,讓學生更加認真、仔細地學習,使其掌握手工書的基本制作原理與方法,在合作中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合力完成手工書的設計與制作。(三)組織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為了豐富學生合作學習的經驗,教師還可組織多樣性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小組合作式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在《彩墨世界》的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對傳統藝術的了解,教師可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經典作品的賞析。接著可帶領學生走向戶外,并進行彩墨畫的接力創作,讓大家分別負責整體構圖中的一部分,以游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取長補短,使其掌握用筆用墨之法。進而,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具有對生活之美的洞察力,以便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結語

查看全文

小學美術教學學習效果分析

一、圍繞美術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開展研究

1.發掘材料美的魅力,從鑒賞美的角度進行有效學習的方法。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描繪方法上各有其獨特的方式、筆法、肌理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指導學生掌握繪畫的基本方法,再根據其特點,讀畫講畫、挖掘材料中美的魅力,開啟、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案例1]《創造美的紋理》(選于浙美版第9冊第12課)一課中,需要學生去發掘身邊各種各樣美麗紋理的材料,在課前事先準備好自己所找到能創造出紋理的材料;讓學生體驗、感受自然紋理的美,能夠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創造、表現不同的紋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更好地掌握、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2.開發創造性想象力的學習方法。有些美術作品,特別是同齡人的作品,對學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師可以直接指導學生按照作品內容、意義,幫助學生了解作品創作的內在因素。[案例2]《自己做帽子》(選于浙美版第3冊第18課)一課中,在學生了解帽子的基本結構后,圍繞帽子的基本結構讓學生發揮自主探索的能力、想象的能力、創造的能力制作出有個性、有創新性的帽子作品。在這一課中啟發學生的想象和探索造型是難點,解決這一難點就要在教師的引導上做文章,教師不要規定讓學生用什么材料做或大致要做成什么樣的形狀;只要確定我們做的帽子是實用型的,可以戴在小朋友的頭上;在形狀上不做太多要求,只是把做帽子的幾種基本手法講解一下,“捏、拉、扎、剪、折、畫、貼”等方法。對學生選擇什么樣的材料做什么樣的帽子可以適當提示一下,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基本上能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做出各種各樣的帽子來。所以,只要教師正確引導,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有時甚至動口討論,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3.利用懸念的學習方法。利用懸念的學習方法就是先給學生提供某些前提(如準備某些材料),又不讓學生知道這次作業的做法,從而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神秘感,在腦海中存儲著對老師設計作業的猜測,在某種程度上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促進學生自覺學習的學習方法。[案例3]《刮出來的畫》(選于浙美版第3冊第14課)一課中,對于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接觸最多的是較普通的繪畫方式,很少有小朋友接觸過刮畫,所以這一課在某種程度上本身已經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再加上材料的準備,讓神秘更具有懸念性,利用這一懸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美術教學中有效學習的實施策略

在重視了學生的學習之后,下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習的有效性問題。通常說當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后,就有了學習動力,有了學習動力之后就要看學習的效果了。所以有效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而有效學習也還得從學生和教師這兩個方面入手討論。1.學生學習方面(1)明確學習要解決的問題明確學習方向是有效學習又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可以采取分發題目的方式,把學習要求都寫在上面。學生打開題目就明確了任務,積極性很高。有的是全班統一研究一個題目,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任務越明確工作效率就越高。所以有時候,開門見山地明確任務,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方法。(2)分享學習成果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心得,應和集體共同分享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也是一種重要方法。美術課也需要小組討論,在經歷了這個學習過程之后,學生的眼界將更加寬廣,學習會更有方法,也會更有效果。2.教師教學方面(1)教師要有較高的美術素養俗話說得好:“要使學生有滿杯水,教師必須有滿桶水。”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必須有很高的教學水平。(2)課堂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的學習開展教學活動,突出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動力,在課堂里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活動。要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有利因素,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真正做到使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學到美術知識。(3)要有機地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實現美術課既學到美術知識,又學到其他學科知識。做到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在提高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師也要學習其他學科教師的長處,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使多彩的教學手段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4)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使課堂豐富多彩,使學生置身于美術教育的良好環境中,不斷地吸收美術知識和美術情操,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素養。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教學設施會越來越完備,因此,教師應不斷地學習新的現代化的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時了解和掌握這些前沿科技,把它應用于教學中,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更加樂學,使教學效果更加突出。我堅信,只要我們努力,美術教育的明天會更加光輝燦爛。

作者:王超超 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海城第二小學

參考文獻:

查看全文

改變傳統教學完善小學美術學習

美術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審美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美術課作為師生的共同活動,彼此進行著一定的交往,在交往中伴有一定的情感體驗和意志努力等心理的活動。但是長期以來的小學美術課大多是教師先演示,學生后模仿,結果只會給學生造就被動的“創造”。這樣的教學法脫離兒童實際,違反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是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的的。就其嚴密性與完整性來說,毫不諱言,是相形見拙的,這種以技法知識教學為主體的體系,以各種現代美術教育的觀點、審美教育的觀點、創造教育的觀點和素質教育的觀點來評價的話,它始終不適應當前教學形勢。

新世紀的到來,現代化教學手段雖然也進入了美術學院,給教學帶來極大的方便,但是許多事實證明它的課程體制改革是由目的、動機、內容操作、檢查五個成分組成。要想在課堂上帶來生機勃勃,要使學生在學習興趣、智力開發、美術技能、美術視野方面都有提高,真正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優化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

首先,我們很清楚以往的美術教學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教師講述過多。一般小學美術課都是由評講復習作業→講授新課→提出要求→作業練習→小結(小展)這幾個環節來完成的;教師唯恐學生不掌握繪畫方法,統統嚼得過細,講述時間戰用了不少,40分鐘的一節課就所剩無幾,造成了學生課堂創造實踐的時間不多。

2、兩個極端。一、技法知識無限膨脹,而使美術學科復雜多樣,學生難以承受和消化。二、形成實際上的單一化,即美術教師擅長某一專業就教某一專業而難以涉及其它方面的知識。

3、課堂示范太多。學生易依賴范畫而少動腦筋,藝術創造少,獨立思考差。

查看全文

中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策略

【摘要】在中學開設美術課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形成審美意識,并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本文主要探討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情感態度;多媒體;情境;學習興趣

初中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可以啟迪學生智慧,幫助學生在欣賞和繪畫過程中形成較強的觀察力與創造力,對于學生全面發展有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初中學生對于美術課的興趣不高,一些學生不喜歡繪畫,缺乏藝術情懷。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師,應該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號召,將美術教育當作不可推卸的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注重采取多元化方式,盡最大努力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美術過程中,不但能夠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還要提升審美能力,探討有效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策略,有著重要意義[1]。

一、轉變教育理念,以生為本,從思想上重視美術課的美育價值

多年來的應試教育,很多學校將美術課程當作附屬課程,經常出現被其他需要考試的科目擠占的現象,美術課堂教學質量也不達標,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認識到美術課的價值,在教學方式上單調乏味,方法因循守舊。如果美術課堂氣氛枯燥,在上課時,只是讓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臨摹,可想而知,美術教學的效果不好。想要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解放思想,在課堂上增加教學壓力,把學生培養成美術家,當然,也不能為了應付課程教學,認為美術課程就是畫畫。教師要認識到美術的重要價值,在思想上改進,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生為本,讓學生的審美情操得到熏陶。除此之外,初中美術教師要通過不斷培訓和學習將業務水平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在授課時,要用較強的美術專業素質影響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這樣學生會在心底欽佩美術教師的才華,在接受美術教育時會更加心悅誠服,有利于將學生美術課程的接受度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如此來看,初中美術教師要在理念上進行轉變,提升業務素質,不斷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師魅力的影響下,更加樂觀,具備審美意識和主動學習精神,促進美術教育質量的提升,讓美術課程更加具備教育價值[2]。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查看全文

高中美術教學自主學習研究

一、影響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因素

(一)長期受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中國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重視自身綜合素養和能力的提升,而是通過大量的練習提升自己的應試能力,從而有效應付考試,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師也是以學生的考試為教學目的,自然在高中美術課程的教學中,不會過于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二)教師不合理教學方式的影響。與文化課的課堂教法不同,美術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比如,每一幅畫作的完成,是想象力和實踐能力相結合創造出來的,更關注學生自主精神和美術技能的結合。但是,我國大部分美術教師,卻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塞一些生硬、晦澀的知識,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消化吸收,只顧著追趕課程進度。“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易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且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由此可見,美術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對于美術教學成效影響極大,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極大[1]。

二、高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適當地給予鼓勵和支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多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學習抱著一種害怕、膽怯的態度,對于這一類學生,他們是越害怕便越不想學,逐漸就對美術課產生了厭倦心理。而中學這一階段的學生,他們有著脆弱心靈,同時也有著很強烈的自尊心,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首先,就要了解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幫助學生克服害怕和厭倦的心理,并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其次,要有針對性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通過教師的鼓勵和贊揚,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會逐漸地樹立起來,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例如,教師在上“各異的風土人情”這一課時,可以設置“拍賣環節”。教師可以課前自己動手做幾幅剪紙作品,讓學生以回答本課知識點為代價,把剪紙作品以禮品的形式獎勵給他們,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最終達到為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做好鋪墊的目的。(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即一位學生如果喜歡教這門課的教師,那么他這門課的成績就相對較高。這個現象說明:教師的為人修養及師生關系,是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一定關聯的。那么,對于美術教師來說,就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以體現學科素養,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這種和諧的關系不僅能夠拉近師生距離,還能培養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興趣。例如,在“不同的歌聲”這一節課上,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良好的課堂環境。教師在本課中應扮演一名組織、引導、交流的角色,讓學生以學術演講者的角色對其探究到的成果進行闡述、表達。其他學生可以就他論述中提出不同的觀點進行提問,教師也可參與提問。這種方式可以使師生互動得到充分的體現,也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并盡可能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體會學生的想法和心情,從而成為學生的良師和益友。(三)運用互動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目前,許多學生學習美術的習慣是先聽教師講解課本內容,然后再根據教師的點撥進行練習。但是,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學生根本不需要進行獨立和自主的思考,因為需要學生思考的教學問題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就已經全部涉及了。因此,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富有民主氣息的新美術課堂,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表現自我,并與教師互動。為此,美術教師要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平等的師生交流機會。比如,高中美術老師可采用分組討論法,讓學生之間有充分的交流時間和討論機會[2]。此外,美術教師要遵循新課改下美術課堂教育的教學規律,運用課堂實踐活動增強學生之間互動,如鑒賞美術作品,以提問的方式增加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等,使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逐漸加強自學能力。(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多媒體運用也逐漸頻繁,并致力于使每項教學活動都能得到積極的影響。因此,高中美術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外,也應當對多媒體進行合理的運用。例如,在每節美術課堂的鑒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美術現象,運用多媒體設置符合情境的相關背景音樂、故事情節等,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扮演等方式創設相關聯的情境等,培養他們對美術課堂的興趣,從而為他們之后進行自學積累更多的美術理論知識,為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鋪平道路[3]。(五)課前收集資料,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便捷,獲取知識的渠道也不再只是課本和教師。學生可以課前通過智能手機和網絡查詢獲取知識,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心靈的慰藉》一課時,教師在課前可布置讓學生收集有關四大石窟和佛教相關知識及故事的任務。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將要學習內容的了解,還可以使他們逐漸形成一定的判斷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六)加強課外拓展,激發學生的自學意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是高中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引導學生建立美術觀念的重要手段。教師除了講授課本中的知識外,還可以給學生尋找一些與美術相關的課外讀物和作品,或者組織學生參觀畫展和博物館。通過現場參觀,學生可以積累豐富的資料與經驗,并在活動中能夠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如拍照、記錄、搜集等。這樣的活動還會使學生獲得不一樣的收獲和體會,在實際運用中,好多學生都寫出了內容豐富、感情真摯的觀后感。教師也可以制作一些微課,讓學生利用飯后休息的十分鐘時間進行觀看。這樣不僅不會占用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還能調節高中生緊張的學習節奏。學生可靈活選擇自己喜歡的微課進行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使他們感受到美術學科的藝術魅力,進而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三、結語

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通過對“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的合理運用,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運用中注重對學生和課堂的直接影響,從而促進高中美術教學的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小學美術設計與學習領域的運用

摘要:小學美術課程包括美術欣賞、繪畫、美術設計、美術應用等,其中美術設計、美術應用與學生的生活聯系最緊密。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加強對小學美術課程中設計與應用的重視,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使學生對設計元素進行深入的理解。本文著重對小學美術課程中設計與應用學習領域的運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程設計;教學方式

我國《美術課程標準》明確將美術課程分為四個組成部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小學美術課程中設計與應用教學內容為美術設計基礎知識和方法,美術教師應該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組織美術設計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美術設計形式美感,充分了解美術設計的功能,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觀察和發現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將小學美術課程設計、應用的教學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如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等,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一、培養學生設計意識能力的重要性

(一)新時代的需求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的課程資源和整體框架也在發生變化,新時代要求教師要對人類歷史、政治、文化、科學進行全面的研究,使教學內容與模式更豐富,給予學生更全面的教育。新時代美術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能力,使學生對于客觀物質世界有更清晰的認知,幫助學生構建全新的思維體系。美術設計應用本身具有很強的感悟性,是時代文明的體現,而不同的感悟在藝術設計中體現也各不相同。例如,原始社會的美術設計,主要表達人們獲取食物的過程;封建社會的美術設計,主要體現的是人們的習俗、文化、審美需求等。當然社會的美術設計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有些美術設計側重于實用性,有些美術設計則更具有抽象性。由此可見人們對于藝術設計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在不斷變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