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12:43: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價值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骨科護理管理價值評價
[摘要]目的探究將PDCA循環的方法運用于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自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該院工作的骨科年輕護士共36名進行該次研究,實施該次干預之前作為對照組,進行干預之后作為實驗組。觀察記錄并分析兩組觀察對象護理操作的質量、對其本職工作的懈怠感評分以及護理工作感知效能的評分情況。結果實驗組對象的護理操作質量、懈怠感評分以及護理工作感知效能的評分情況全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PDCA循環的方法運用于骨科護理工作的管理中可以提高護理操作的質量以及醫院對護理人員的管理質量,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與發展,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和學習。
[關鍵詞]PDCA循環;護理;管理;骨科
PDCA循環方法是最新的管理方法,因為它主要被戴明宣傳和推廣[1],所以人們習慣把它叫做戴明環。該方法主要由4個階段構成:①計劃階段。該步驟要求使用該方法的人員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認真有效的分析,并據此制定出方案解決措施[2]。②實施階段。該階段要求參與者嚴格遵守并依照制定好的計劃操作或行動。③檢查階段。要求參與者主動對經過改善之后的現狀與預期目標進行比較,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④處理階段。該階段要求人們對取得的成效進行鞏固并且提出新的存在的問題,進行下一輪的解決問題的循環[3]。有研究指出,該方法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開展以及在不斷地自檢與自我改善中進步[4]。現階段,針對骨科護理操作的管理提升以及進步受到相關參與人員的重視,而將PDCA循環的方法使用于骨科護理管理提升之中的價值和效果分析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逐漸成為新的熱點問題[5]。所以,為了探究將PDCA循環的方法運用于骨科護理工作的管理中的效果,該院選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骨科護士36名為研究對象特進行了該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在該院工作的骨科年輕護士共36名進行該次研究,實施該次干預之前作為對照組,進行干預之后作為實驗組。這些觀察對象全都對該次研究知情,這次研究也通過了相關部門的批準。所有觀察對象都是參與臨床實踐工作2年以上的護理人員,他們的年齡平均為(22.13±2.32)歲,其中男性3名,女性33名。實施前后護理人員沒有變化,一般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1.2方法。該次研究采用PDCA循環的方法進行干預,依照該方法操作的具體步驟進行干預。1.2.1計劃建立專門性小組,對骨科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該次研究發現,現階段骨科護理管理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護理相關人員缺乏主觀能動性,很少積極地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討論與思考;對待本職工作不夠熱情;護理操作人員對護理工作的不重視以及學習與接受教育的積極性過低。1.2.2實施①對管理工作進行優化。管理的本質是對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和制約。該院護理相關人員缺乏主觀能動性,很少積極地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討論與思考,同時缺乏繼續學習的熱情。因此,該次研究對護理操作人員的管理規范進行標準化、流程化,在建立合理獎懲措施的基礎上建立強制的學習項目。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其工作熱情以及學習熱情。同時還要注意及時做到有效的跟蹤和相關管理經驗的總結,使改革效果得到鞏固,保證制定的策略得到長久的執行。②對護理操作的質量進行規范。制定出嚴格的考察措施并制定合理詳盡的標準流程,促進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操作,促進護理操作質量的提升[6]。③對操作的安全性進行管理與規范。安全管理與患者的健康與安全息息相關,自然而然成為護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針對該項管理,要及時查找隱患與危險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分析其原因以及具體處理措施。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危險及其處理措施進行專項培訓,保證護理的安全性。1.2.3檢查該次檢查由護士長以及專項小組的成員進行操作。檢查的規范采用國家頒布的相關護理操作規范以及臨床工作安全指南等規范中的相關安全指標與參數,嚴格檢查護理操作的規范以及安全性,對不符合規范的項目或者指標及時整改并且與相關責任人約談,確保隱患被徹底排除。注意檢查工作的實時與全面性,制定完善的整改措施,保證所有存在的對患者健康有威脅的因素都被清除。1.2.4處理對該次研究所作出的整改措施及其具體效果進行評價和分析,對取得令人滿意效果的措施應及時記入相關指南或規范并進行全院的推廣。而對于發現卻并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問題以及新發現的問題,將其轉入下一個循環的PDCA之中。1.3評價指標。觀察記錄并分析兩組觀察對象對護理操作的質量、對其本職工作的懈怠感評分以及護理工作感知效能的評分情況。其中護理操作質量的評分主要從基礎護理的規范、疼痛的護理操作、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護理的安全性4個方面進行評價[7]。1.4統計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急診護理管理價值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急診科于2015年4月~2017年3月所搶救病例的相關資料,對其進行統計分析。1.2方法。2015年4月~2016年9月期間我院沿用以往的急診護理方案,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使用“三區四級”護理管理模式,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人工分診。綜合參考其他國家和醫院的分診標準以及我院的具體情況,綜合討論后制定出符合我院急診科要求的分診標準,設計參考的參數包括患者的臨床表現、年齡、體征指標、疼痛評分等,護士參考分診標準進行分診。我院分診單有三種顏色,分別為紅色、黃色和綠色。我院制定的分級標準為:1級,瀕危患者,紅色,直接通過醫院的綠色通道送到紅區搶救室馬上進行急救;2級,危重患者,紅色或黃色,需要在15min之內進行處理;3級,緊急患者,黃色,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合理安排,一般需要在0.5h以內進行搶救;4級,非急癥患者,綠色,一般要在2h內進行急救[3]。(2)輔助分診臺。醫院方面的護士需要和120指揮平臺隨時聯系,傳遞實時消息,及時顯示出下一位需要進行急救的患者信息,包括年齡、性別、出發地、到達時間以及主要病情,提前安排醫生,告知其做好準備。(3)分區布局。對急診室進行環境改造,改造期間按照紅、黃、綠三種顏色進行分區改造,背景裝飾以及醫用標志都需要進行顏色變更。其中,紅色區域表示搶救室,黃色區域表示急診治療區域,靠近紅色區域,綠色區域表示的是普通診治區域。除此之外,在急診區域需要在地面上貼上三種顏色的指引標識,導向功能要清晰明了,進行人性化服務,減輕患者的焦慮狀態。(4)護理人員配置。護理管理人員需要管理的內容有黃區、綠區以及預診臺,考慮到黃區和綠區的診療較為普通,可以安排一名巡回護士進行管理,主要任務就是對黃區的緊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治療,另外一名護士則需要對患者的分流和協調工作進行安排,維持診間秩序。新的分診標準被應用以后,預診工作量有所提升,護士需要進行一定的培訓才能繼續上崗工作。預診護士需要針對病情進行正確分級,隨后和巡回護士有效溝通,合理進行就診導向。1.3評價指標。候診時間。從患者掛號時間開始,一直到醫囑開立為止,計算這一段時間。通過計算機調出應用“三區四級”模式前后各300例,通過急診掛號查詢時間。滿意度。參考Likert評分法進行滿意度分級評分計算,按照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的標準按照5、4、3、2、1分計算,同樣在應用“三區四級”模式前后各發放300份調查問卷,全部收回,統計分數。意外事故發生率。統計兩個時間段由于非護理人員導致發生的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護理糾紛等等。1.4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定量數據以(x珋±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定性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應用“三區四級”管理模式前后候診時間結果。比較“三區四級”管理模式應用前300例患者候診時間為(7.34±2.14)min,應用后為(4.67±1.98)min;應用后患者候診時間明顯短于應用前(t=15.86,P<0.01)。2.2應用“三區四級”管理模式前后滿意度結果比較。見表1。應用后患者各項滿意度調查評分包括護士接待評分、護士分診評分、輸液質量評分、環境布局評分,均高于應用前。說明應用后患者更加滿意。2.3應用“三區四級”管理模式前后意外事故發生率結果比較見表2。應用前60392例患者的意外事故發生率為0.07%(40/60392),應用后59463例患者的意外事故發生率為0.02%(10/59463);應用前患者的意外事故發生率顯著高于應用后(χ2=17.55,P<0.01)。
3討論
急診科所接待患者皆為發病急、重、多變復雜的類型,而且相對風險較大,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相對較高[4]。臨床中必須采用積極的管理模式對急診科護理加強管理,提升護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表現。“三區四級”管理模式是目前大醫院中基本已經通用的急診管理模式,但是在基層醫院還沒有完全通用,能夠對急診患者按照病情危重程度進行分級,進而合理協調急診患者的治療順序,避免危重患者無法及時得到有效治療[5]。“三區四級”是將急診病區按照紅、黃、綠分成三種區域,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要求分配到不同的區域,危急程度又高到低;四級,指的是將患者根據病情程度分成四個等級,為瀕危患者、危重患者、急癥患者以及非急癥患者。不同級別患者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提升護理效率[6]。該模式能夠有效降低護理風險,保證患者安全。急診患者多數病情危重,變化相對較多,從護士角度來看,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較比以前能夠更加明確,提供更加合適的護理模式。而針對患者來說,在應用該管理模式之前,所有患者沒有區分,全部集合在一起,這樣病情緊急的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時治療,急診資源遭到了浪費。進行合理分診后,特別是黃區、綠區被獨立出來以后,能夠有效解決延誤問題。本研究結果表明,應用“三區四級”管理模式以后,護理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意外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患者候診時間也有所縮短,可見管理模式確實能夠提高急救效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有些急救患者并不能及時配合管理模式,還需要繼續完善護理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實習價值分析
摘要:酒店企業實習是培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深化學生理論認知,提高學生綜合技能的重要環節。從企業、學校、學生等多個維度進行探析,從實習基地選擇與考評等管理、教師指導與學校實習管理、酒店自身建設、校企共管機制的構建與落實、實習的全過程管理、學生自我修煉提升等方面來尋求提升實習價值的對策。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實習價值
1前期調查與研究情況綜述
通過文獻檢索,從提升實習價值的對策研究的角度來看,有的研究旨在從企業角度找到開發和合理利用實習生的正確策略,有的立足于為高校如何選擇長期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提供依據,有的以提高實習生酒店實習滿意度、提高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為方向。總體而言,相關研究缺乏更為全面的視角。從應用性角度來看,影響大學生實習滿意度的因素研究較多,對問題解決的對策研究不足。通過對武漢多所高校本科、專科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實習的調查分析,發現大學生實習價值感知、滿意體驗對學校實踐教學質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能、學生就業擇業傾向等方面的相關性影響。對學生的影響主要是酒店職業行業認知偏差的形成、學生留職意愿、擇業傾向的降低和職業發展受限等問題;對酒店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實習生資源使用效能不高、實習留職率較低等問題;對學校的影響主要是學校實踐教學效果不佳、人才培養質量不高、實訓基地校企合作不深等問題。另外通過對實習價值感知與滿意度的過程化分析,從實習的過程管理來研究,發現學生在實習預期、實習中、實習結束后的認識和相關心理出現顯著變化;從實習的管理主體分析來看,學校、企業、個人、家庭等都是影響實習價值的因素。基于此,本文以提升實習滿意度、實習價值以及實習留職率為目的,進行“四全”體系構建,主要包括從學校、學生、酒店企業等多個責任主體的“全員化”入手,通過校企共建共管機制的構建與落實、實習基地選擇與管理、教師實習指導與實習管理、酒店自身建設等“全方位”的提升途徑,實行實習的“全過程”、立體式管理,進而實現學生形成積極的實習認識實、實習順利進行和圓滿完成、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校實踐教學質量和企業用人效率持續提高的“全價值”效應。
2提升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價值的體系構建
2.1全價值導向學生、學校和酒店企業是酒店實習三大利益相關者,他們也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也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要提升實習的價值,必須考慮三方利益的共贏點,著力平衡好沖突點,基于全價值導向來開展專業實習。輕松又不失充實的工作節奏、合理的工作補貼、良好的工作環境、輪崗學習的機會、豐富的培訓、經驗的獲取和技能的提升、實習后直通車式高端就業等是學生的實習價值取向;優質而又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校企合作下的人力資源持續供給、實習生畢業后的較高留職意愿、校方有效管理下的實習穩定性等是酒店企業的利益所在;學校更看重如何更好地共享酒店企業資源、實現良好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美譽度、提高就業率和就業層次、圓滿完成實踐教學任務等方面。全價值導向下的實習管理體系構建,需要著力解決好酒店企業提供的實習崗位單一與學校學生對輪崗實習的期盼、酒店追求利益最大化與實習質量保證、學生預期需求與企業實際供給、實習過程的穩定性與學生實習要求的多元化等之間的矛盾問題。2.2全人員參與通過對實習效果的影響主體分析,提升實習價值時應從多個方面考慮,包括學校、酒店、學生、政府、社會、學生家庭等,充分調動這些主體的能動性。學校是酒店實習的主導者,應致力于學生實踐能力的著力培養、實習基地的科學選擇、實習指導師資隊伍的培養建設、實習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實習前的充分準備、實習中的緊密溝通以及實習學生利益的維護等工作。酒店企業是實習生的接收者和使用者,他們應該健全實習生管理制度,為實習生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做好崗前培訓工作,合理安排工作任務;重視和關愛實習生,及時解決實習生的合理訴求;探索實習生薪酬管理制度創新,增強實習生的價值認同感;積極推行酒店實習輪崗制度,由利用實習生資源向發展實習生資源轉變;暢通與學校的溝通渠道,協力做好校外實踐教學。學生是酒店實習的體驗者和踐行者,做好實習前的充足準備、實習中的積極溝通、主動學習與自我調適、實習結束后的認真總結都是可以提升實習價值的。學生家庭是酒店實習的支持者和影響者,家長應發揮積極影響的作用,多與子女溝通,堅定他們的工作信念,端正他們的實習心態,給予適當的支持和幫助,做最堅強的后盾。政府相關部門是政策決策者和調控者,應將實習生管理規范化,健全大學生實習合法權益保障體系,如督促酒店與實習生簽訂實習權益保障協議、明確規定實習生薪酬待遇和工作紀律規定等。與此同時,政府應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支持酒店實習,如對實踐教學的學校應給予相應的政策保護及財政資金支持等。社會是學生實習與職業選擇的輿論與價值導向者,行業及職業的認知誤區很容易影響實習生心態。為了提高實習效果,社會人士的共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利用媒體宣傳來促進人們對酒店行業形成正確認知,還可以拍攝酒店相關題材的職業劇,讓人們能夠更詳細、更真實地了解酒店業和酒店人。2.3全過程管理無論學校的實習管理、企業的實習生管理還是實習生的自我管理,都需要做好全過程、全環節的管控。比如,學校為提升校外實踐教學質量,在實習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在實習中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在實習結束后總結反饋,一路為學生保駕護航、指引方向。具體來說,實習前,學校應在學校官方網站、學校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平臺上公布專業實習的安排事宜,讓學生能及時了解實習的時間、地點及所需要注意的相關事宜,讓學生能提前為實習做好相關準備。學校也應有計劃地開展實習動員大會,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及時解決學生關于實習的疑惑。實習初期,指導老師及時幫助學生轉換心態,進入角色,盡快適應酒店實習工作。隨著實習的深入,學校要對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專業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適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學有所獲,積累經驗,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習過程中,實習指導老師還要加強與酒店管理者的溝通,推動他們去改善學生的實習環境,爭取學生的合理訴求,維護學生權益。最后,學校還要做好實結工作,組織學生研討,收集學生對實習的看法及建議,完善有關實習生安排管理的規章制度,解決好學生實習后的困惑,肅清他們的認知偏差,增強職業認同感。2.4全方位提升在構建實習價值提升機制方面,不能一味立足于高校如何選擇教學實習基地以提高實習滿意度和實踐教學質量,也不能僅僅從酒店角度尋求開發和合理利用實習生的正確策略,學校、酒店企業、學生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責任主體,因此我們需要從全方位來提升。2.4.1優化和遴選實習基地在國際化發展背景下,推進高星級國際化酒店集團或國外實習,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要出臺《校外實習基地遴選與考評制度》,要制定遴選的標準、規則和程序,選擇品牌影響力大、管理軟實力強,在員工人文關懷等方面做得好的酒店企業;考察實習基地時要進行實地調研,要了解其既往校企合作的經歷和口碑評價;簽訂實習協議時,要將合作內容明晰和具體化;考評機制和退出機制不可缺少,及時淘汰掉實習滿意度低的實習基地。2.4.2構建和落實校企共建共管機制除了完善校企合作協議,將此作為合作的行動指南和考評標準,更要系統化構建和落實校企共建共管機制。推進校企合作的深度化、全面化、精細化和標準化,如酒店企業必須每年承擔一定教學工作任務、開展入學教育和專題講座等;提供觀摩見習的機會和專業課程校外教學的場地;接受教師深度掛職,鼓勵指導老師和實習生一同在酒店工作;再如,選擇有實力、有發展前景的酒店集團實行訂單式培養,形成“實習+就業”的直通模式。2.4.3強化實習指導與實習管理實習管理工作首先要從制度建設開始,管理有規則,工作有流程,操作有手冊,處理有預案,考核有標準,形成一套規范的運行機制。第二,選擇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和善于溝通的專業教師擔任實習指導老師,同時要做好實習老師的培訓工作,另外加強學校教師與企業實習生管理者的聯動和協同。第三,全面做好實習前的預熱與動員、實習中的溝通與問題解決、實習后的總結與反饋等過程管理工作,形成持續改進的工作模式。2.4.4推動酒店、學生等主體自身建設酒店企業要改革實習生管理及用人機制,提升學生的職業停留率。酒店企業首先要重視實習生的管理,將實習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關心實習生的心理狀態,加強實習生離店后的溝通工作,為實習生畢業時來酒店就業提供優待政策;實行“實習崗位輪換制”和“見習領班制”,讓學生能夠在高層次的實訓基地中進行不同崗位的實踐,并能體驗和感受基層管理工作。第二,酒店企業要加強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了解員工的需求、能力及目標,及時發現員工的問題,合理進行職業規劃。第三,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或組織各類活動等增強酒店對學生的職業培養與關懷,體現品牌酒店的文化魅力。第四,建立完善的晉升制度,實行儲備干部制度,鼓勵員工內部競聘,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第五,積極主動與學校方面建立動態協作關系,多與學校方面進行溝通,同時可以和學校合作開設“儲備干部班”,讓優秀的學生一畢業就能勝任酒店基層管理工作。學生則要進行職業素質的自我修煉,提升實習的積極適應性、工作能動性、學習主動性。學生在實習前通過專業課程學習、校內實訓、第二課堂活動以及校外見習,初步認識和了解酒店行業,形成較好地職業素養,具備基本的從業技能,并積極為實習工作做好相關準備。在實習過程中,不能一味“等、靠、要”,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積極面對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多看、多學、多做、多問、多總結。實習完成后,積極查漏補缺,在學校的后續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
檔案管理價值研究
摘要:科技的進步加快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推廣與應用。檔案管理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信息技術的影響,尤其是大數據時代,傳統檔案管理模式已顯滯后,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為此,要積極完善檔案管理工作,依托信息化優勢加大電子檔案管理模式的推廣,最大限度地提升檔案應用效率,發揮檔案管理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價值提升
立足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技術不斷完善,對新時期檔案管理有效性影響巨大。基于大數據環境,檔案管理的突出特點是電子化與數字化,突顯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依賴網絡化的管理,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管理成果突出。面對檔案管理數據化的趨勢,要重視應用全新的網絡化技術結構,強化檔案信息的科學管理,為檔案價值的體現創造更加有力的條件。
一、基于大數據時代對檔案管理信息化價值的闡述
(一)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面臨的新變化。大數據時代使檔案管理面臨新的環境。首先,傳統紙質檔案已顯滯后性。鑒于此,檔案管理理論急需調整與改變,突破傳統束縛。其次,信息數據服務得到全面發展。數據時代的檔案管理更加趨于多元化與社會化,開放程度增強,網絡化成為檔案信息服務的新趨勢。最后,檔案管理手段發生變化。將檔案管理中涉及的信息收集、儲存以及整合任務全部集中在數字化環境中完成。(二)檔案管理信息化是適應時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影響力遍及各個領域,檔案管理面臨新的要求,在開放性與資源共享性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強。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發展趨勢,檔案管理需要重視構建更加開放的管理系統,緊跟時展節奏,積極完善,切實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效率。(三)檔案管理信息化為決策者提供更加可靠和全面的信息支持。立足檔案管理本質進行分析,檔案代表的是資源的集合,是對社會各個領域發展狀況的詳細記錄。對行業發展而言,任何決策的制定都離不開大量信息數據的支持和佐證,只有保證信息的準確性與全面性,才能形成準確的判斷,避免決策失誤,保證決策與時展的契合性。立足海量信息資源,構建多元化方案,在分析對比之后,進行擇優選擇,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隨著電子化檔案在各行各業中的普及,使用者能夠以更加快捷的方式進行檔案的查找與使用,檔案服務更具有針對性,信息可靠性增強,為決策的制定提供更加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如何促進大數據時代下檔案管理的價值提升
醫院藥劑科管理價值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質量安全原則的醫院藥劑科管理價值。方法:將2016年醫院藥劑科常規管理階段的數據納入到對照組,將2017年醫院藥劑科實施基于質量安全原則的管理數據納入到觀察組。觀察組采用基于質量安全原則的管理模式,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模式,比較兩組管理的效果。結果:觀察組的藥品過期率、藥品損壞率、給藥方法不合理率、用藥不良反應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8.8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50%(P<0.05)。結論:在醫院藥劑科管理中引入基于質量安全原則的模式,能夠降低藥品過期率、藥品損壞率、給藥方法不合理率及用藥不良反應率,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并且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藥劑科;質量安全原則;用藥;安全
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各類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大型的綜合性醫院,還是普通的中小型醫院,均存在大量的藥物管理活動[1]。為提高用藥的安全性以確保患者治療的安全、有效,加強對藥劑科管理是醫院管理活動的重點內容之一[2]。目前,基于質量安全原則的管理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以醫院患者護理工作為基礎,探討在質量安全原則干預下的藥劑科管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醫院藥劑科常規管理階段的數據納入到對照組,將2017年醫院藥劑科實施基于質量安全原則的管理數據納入到觀察組。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藥劑科管理:根據藥方相關規定執行藥物分類管理工作,實施人工配藥、劃價、銷賬及藥品的具體分發等工作。觀察組實施基于質量安全原則的管理模式。(1)強化對藥劑師質量安全管理知識與意識的培訓。在實施基于質量安全原則的藥劑科管理中,首先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質量安全管理知識培訓,培訓方式可以是視頻教學、臨床實踐教學、專家講座等方式。還必須強化工作人員的質量安全管理意識,以形成內在質量安全管理的主動性,由此確保在后續管理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提高管理的安全性。(2)制定用藥指導手冊與強化處方審核。藥劑科需要制定用藥指導手冊,形成相對標準的藥物使用規范,并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地完善。同時,加強對處方的審核,對醫生的用藥處方進行審核,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并與處方開具醫生進行溝通,從而進一步確定用藥是否合理,并根據溝通結果進行針對性的改進。(3)加強藥劑科用藥質量安全管理的數字化管理能力。以計算機為硬件平臺,以院內局域網為支撐。將門診各科室統一到內部網絡系統中,醫生開具電子處方并直接傳輸給藥房。計算機系統自動從藥房信息中,提出藥物的各類規格、價格、使用注意事項等信息。在患者完成繳費后通過繳費處的電子顯示屏及時告知患者的繳納信息與等候信息。藥劑師在收到計算機發送的具體配藥信息后利用計算機及時調取藥物存放信息,完成相關配藥工作并打印相關單據;隨后,通過電子報號通知患者前來取藥。(4)制定嚴格的藥品存放制度并監督執行。在藥劑科藥品管理中,存放的不合理是其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為此,必須制定嚴格的藥品存放制度并監督執行。同時,為保障制度的有效執行,還必須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為此,醫院應當成立藥劑科質量安全管理監督小組,以負責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嚴格執行藥劑科質量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并根據發現的問題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及時整改。1.3觀察指標。根據患者使用的藥品過期率、藥品損壞率、給藥方法不合理率、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指標進行評價。在進行各指標評價時,隨機抽取兩個時段各1000例患者的用藥數據為基礎對象進行評價。兩組管理模式患者滿意度比較,采用患者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分為非常滿意:≥80分、較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滿分為100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淺析旅游營銷管理價值
(1)[摘要]網絡營銷時代的到來為旅游企業客戶關系管理提供了便利條件。運用客戶關系管理可以改變我國旅行社小、散、弱的特點,能真正把旅游市場進行有層次的細分,具有全員營銷的功能。
[關鍵詞]客戶關系管理;旅游網絡營銷;價值分析
在以數碼知識和網絡技術為基礎,以創新為核心,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條件下,旅游企業的經營進一步打破了地域限制,競爭日趨激烈,預計到2008年,網絡營銷將代替傳統的營銷。網絡營銷時代的到來將改變旅游企業的客戶關系管理,注重搞好網絡營銷時代的旅游企業客戶關系管理,對旅游營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網絡營銷時代的旅游企業客戶關系管理
隨著旅游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企業出臺的營銷策略也多種多樣,從20世紀60年代的4Ps到90年代的4Cs,每個富有創意的營銷理念的提出及被運用,都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網絡營銷將代替傳統營銷,旅游業應在這時抓住機遇,促使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上一個新的臺階。
網絡營銷是信息技術用于傳統營銷的結果,是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達到:(1)通過更為有效的市場細分、目標定位、差異化、渠道等策略方式,轉化營銷理念,為顧客創造更大價值;(2)對分銷、渠道、產品的定價、服務、產品理念進行更為有效的規劃和實施;(3)創造滿足個人及組織客戶需求的交易。網絡營銷不同于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電子業務中側重交易的一個子集,在網絡營銷過程中需要借助于電子商務的服務。網絡營銷亦有別于電子業務,電子業務是指公司通過數字化使其業務活動不斷優化,包括挖掘和維持合適的客戶群和合作伙伴,并貫穿于業務流程之中,如產品的購買和銷售;此外,電子業務還包括數字通信、電子商務以及許多業務單位用到的在線調查等。
眼科患者管理價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全程分期健康卡在眼科患者中的管理價值。方法:收集醫院眼科患者,分為:觀察組(接受全程分期健康卡管理)和對照組(接受常規健康教育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對就醫整體滿意度和護理服務質量綜合滿意度;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結果:觀察組對就醫整體的滿意度和護理服務質量綜合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觀察組對就醫整體的滿意度和護理服務質量綜合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關鍵詞:全程;分期健康卡;眼科;管理
眼科疾病病情復雜且多反復,容易造成患者出現各種不良負性情緒,影響患者疾病治療效果和患者的康復[1]。目前眼科常規護理實踐中,仍側重于知識宣教與行為干預,缺乏全面健康教育。加上眼科患者文化水平低,自我管理能力差,這就直接影響健康教育的效果[2]。全程分期健康卡為一種新型護理管理模式,具體是將患者住院期間所處的治療和護理階段進行分期,每個階段通過卡片的形式為患者提供護理健康教育服務[3]。目前有關全程分期健康卡在眼科患者中的研究報道較少,為此本文擬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醫院眼科患者,分析全程分期健康卡的研究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醫院眼科患者,分為:觀察組(接受全程分期健康卡管理)和對照組(接受常規健康教育護理管理)。觀察組男67例,女33例,年齡19~69歲。對照組男65例,女35例,年齡22~67歲。兩組性別和年齡比較無差異。入選標準:①擇期手術患者;②意識清楚,積極配合護士護理工作。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②惡性心律失常、惡性腫瘤者。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護理管理,疾病相關知識的宣傳、病情變化解釋,出院指導、復診指導等。觀察組全程分期健康卡管理,具體如下。1.2.1成立全程分期健康小組。全程分期健康小組由手術室護理人員、病區護士長,骨干護理人員6名組成,小組每位成員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護理服務態度好,懂得營養學、心理學、藥理學、康復學等知識。1.2.2護士分期健康內容的培訓。針對以下方面進行培訓:入院宣教(介紹病區人員、制度,主管醫師及責任護士等)、疾病知識(發病原因、癥狀等)、術前檢查、術前準備、術后鎮痛方法、術后進食、術后恢復、出院宣教。1.2.3健康教育內容及實施時間。在患者住院第一天制作“健康教育記錄表”,表內橫坐標為患者住院時間,縱坐標為住院期間需要完成的健康教育項目,具體如下:①入院當天完成以下內容:疾病知識、手術治療的重要性、術前檢查。②術前1d完成術前準備、心理護理(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要配合)。③術后當日至術后完成術后康復知識(提供患者功能鍛煉相關技能和知識)、術后飲食知識(根據患者的病情、飲食習慣提供個體化的飲食指導)、藥物作用(按醫囑服藥、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④參與制定術后康復計劃、告知患者術后尋求控制疼痛的方法。⑤出院前完成康復與功能鍛煉、定期復檢等教育項目。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對就醫整體滿意度和護理服務質量綜合滿意度;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1.3.1就醫整體滿意度。在患者出院時發放就醫整體滿意度調查表,評分項目為住院病房、護理健康教育、護理措施等,調查表滿分100分。1.3.2護理服務質量綜合滿意度。在患者出院時發放護理服務質量綜合滿意度調查表,項目有術前知識、準備知識、個人衛生準備知識、藥物治療知識,調查表滿分100分。1.3.3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在患者出院時發放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調查表,調查表滿分100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院校德育管理模式的價值
高校德育管理內容是高校德育管理功能的具體化,也是組成高校德育管理活動的基本方面。高校德育管理內容的具體實施直接關系到德育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決定了高校德育管理是否有效,決定了德育活動是否具有實效性。只有明確了高校德育管理的內容,管理主體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職能,從而保證高校德育管理目標的實現。高校德育管理內容是一個體系,包含許多方面,在這里我們依據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結合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對高校德育目標管理、高校德育過程管理、高校德育隊伍管理這幾方面內容進行闡述。
(一)高校德育目標管理高校德育目標是指高校德育在一定的階段和環境里培養學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質等應達到的規格要求。它是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衡量尺度,廣泛的應用于德育活動中。高校德育目標管理的實施分四個部分:
一是確定德育工作目標。德育工作目標的確定是一復雜的過程,它包括確定德育目標和德育要素改善目標兩部分,而且必須遵循目標的統一性、系統性、預見性、科學性和時限性這五個方面的基本原則。二是展開德育工作目標。這個步驟就是將學校德育工作目標從上到下層層分解落實,包括分解目標、提出目標對策、協商目標、明確目標責任、繪制目標展開圖等五方面內容。
三是實施德育工作目標。目標的實施過程就是指高校德育目標經過確定和展開,高校德育系統上下都要按照既定目標要求,同心協力,分工協作,一同努力實現高校德育的共同目標的過程。目標的實施在目標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是德育工作目標成果的評估。在確定目標、展開目標以及實施目標的基礎上,應該對這個過程的成果作出正確的評估,以總結階段目標管理的取得了那些成效,出現了哪些問題,發揚優勢、改進缺點,為以后的工作做好準備。
(二)高校德育過程管理
高校德育過程就是把一定社會的思想觀念、價值觀點、道德規范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道德品質的過程。德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相互作用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過程。高校德育過程管理就是監督德育過程、保證德育計劃與德育具體活動相適應的管理職能。高校德育過程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德育活動嚴格遵守德育過程的環節,具體可從控制德育活動的四個環節展開:一是建立正確的德育過程管理標準。這個標準是德育過程管理順利開展的前提,是評估德育工作的尺度。二是促進德育過程要素的有機互動與有效配置。在德育過程中實現各種資源和各要素之間的有機互動與有效配置是德育過程管理根本目的。三是檢查德育實際偏差信息。德育實際情況或者結果會和預定標準要求之間產生偏離,了解和掌握這些偏離信息,是德育過程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衡量,可以檢驗德育過程管理標準是否客觀和有效。四是實施改正措施糾正德育實際偏差。在分析并掌握德育實際偏差后要采取一系列科學有效措施,來消除偏差,以保障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藝術價值源于藝術管理研究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展帶動著大眾的審美需求的發展,如今人們不斷提高的物質水平同精神文明建設并不成正比,有些甚至對于藝術毫無所知,因此提升大眾文化素養是如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藝術的推廣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有藝術就需要去對藝術市場進行專業性的管理,因此藝術的發展離不開藝術管理,而藝術管理則就需要具有專業的藝術知識和市場研究的藝術管理者。藝術管理者是藝術作品傳播的篩子和門檻,是藝術作品傳播的橋梁和紐帶,在藝術作品面向市場的過程中藝術管理者處于一種媒介的作用,挖掘優秀的藝術作品公之于眾。藝術管理者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力,了解受眾群體意向,確定經濟效益藝術效益的主次關系,從而準確的將藝術作品推進市場,推動藝術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藝術管理者;經濟效益;藝術效益
藝術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管理能力,包括一種活動、一場演出所需要的策劃、管理、人員安排、財務贊助、活動場所等除演出技能以外的所有能力。譬如一場音樂會,除了音樂演奏家之外的一系列活動人員都在進行著藝術管理的職能,藝術管理表意為藝術的管理,其本質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切為藝術創作鋪路的方式和手段。此處管理一詞并不是上下級的階級關系,而是藝術作品策劃及展示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藝術工作分支的總和。
藝術管理者則是這些能力的實施者和活動演出的操控者,藝術管理人是位于藝術與受眾之間的一種媒介形式存在,其本身應具有一定程度的審美鑒賞能力,并了解時下所需要的所流行的藝術元素和受眾群體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興趣,因此藝術管理者是一種從內(自身藝術造詣)而外(對市場和受眾的了解)修養發展的一種“傳播媒介”。藝術管理者策劃一種活動或者一場演出時首先要對這場活動或者是演出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對于演出要有足夠的鑒賞能力,并用接觸產生的演出感受來總結策劃適應人群和演出主題。一場活動、演出的成功包括內容和形式的雙方面進行,內容就是藝術產品自身,形式就是藝術管理人員對藝術產品的推廣宣傳力,策劃活動、演出的成功二者缺一不可。藝術管理者需要在保證藝術家進行藝術作品演出的同時保證藝術演出的經濟效益,因此一名合格的藝術管理者是需要將藝術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來對藝術演出進行綜合性策劃。藝術管理者在目前藝術管理領域中被分為兩種層次:1、經濟效益大于藝術效益;2、經濟效益藝術效益兩手抓,綜合效益最大化。
經濟效益大于藝術效益是目前國內大多數劇院團體藝術管理者所追求的一種管理目標。目前國內大眾藝術鑒賞能力尚不夠高,因而各大劇團劇院都將發展目標定位為以經濟效益為主。中國正處于藝術發展的初級階段,將發展重點定位于經濟效益是具有時代性的藝術發展的必然過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就會產生受眾與演奏者之間一系列的矛盾沖突,演出團體是有一定的受眾數量承受上線的,并會受到演出場所的制約,如一場小提琴獨奏音樂會,演出場所過大會導致弦音區域性的不同;受眾數量過多則會導致音樂會現場糙亂和音樂的視聽效果。因此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有可能導致演奏者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而影響整場演出的水準,降低了藝術作品自身的藝術性,同時也導致現場觀眾藝術欣賞效果。藝術作品的創作不僅是為了展示藝術作品自身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將藝術作品傳播給更廣泛的人,使觀眾從中能得到心情的宣泄與品性的升華。
經濟效益藝術效益兩手抓,綜合效益最大化是目前藝術管理者理論中普遍所要追求的一種管理方式,這也是目前所有劇團劇院藝術管理者和與藝術管理有關的書籍都以此作為藝術管理者工作的最終目標,在保證藝術家藝術演奏的同時保證受眾數量,從而可以使劇院自給自足運營或產生盈利而更好生存。經濟效益藝術效益共同追求,在現在藝術行業中是沒有一個準確的衡量標準的,如馬克思哲學中所說事物矛盾要明確矛盾中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經濟效益和藝術效益是兩個點,而重點論的研究就在于藝術管理者自身的追求目標了,因而筆者認為經濟效益與藝術效益的平衡是不存在的,若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肯定是會喪失藝術價值,若是以藝術效益為中心肯定要維護藝術作品所需要的演出氛圍從而喪失一定層次的受眾。
論后醫療管理的價值
在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如何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維系住老患者和重點客戶、更全面地履行好醫院的社會責任,是市場對醫院提出的新要求。后醫療管理思想的提出正是醫院“以醫療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轉變的產物,對提高醫院競爭軟實力意義重大。
1后醫療管理概述
1.1后醫療管理的概念后醫療管理就是醫療后的管理,是指患者此次離開醫院以后,至下次進入醫院之前,整個時段的管理[1]。它是在院服務的延伸和繼續,其內涵豐富、外延廣闊,泛指患者離開醫院以后,對醫患間各種醫療與服務關系的管理。具體業務包括:隨訪呵護、咨詢預約、特色宣傳、科研跟蹤與醫療監管等。
1.2后醫療管理的由來在企業中,很早就開展了旨在維系企業重點客戶和穩住固定客戶群的客戶關系管理和售后服務等。但在醫療系統中,類似的客戶關系管理起步較晚,到2003年,國內學者才提出對醫院出院患者進行系統管理的后醫療管理,這是符合時展的,是醫院另辟蹊徑、增強服務能力的必然選擇。
1.3后醫療管理的功能
1.3.1隨訪呵護隨著疾病譜變化,需長期治療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比例增加是一種必然趨勢,病人的治療并未因出院而結束,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出院后隨訪很有必要[2]。基于后醫療管理平臺的系統化隨訪呵護開啟并保持了醫院與患者溝通的窗口,醫院對患者進行精心的隨訪呵護,會在醫患間建立一種溫情關系,提高患者康復治療效果和醫院的知名度與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