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文化教育價值取向理性審思

時間:2023-01-28 08:58:46

導語:武術文化教育價值取向理性審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武術文化教育價值取向理性審思

摘要:文章通過查閱文獻史料,采用邏輯分析法對新疆“武文化”教育價值取向嬗變的歷時性、共時性進行梳理審視和思考。文章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為指導思想,立足邊疆治理方略以“武文化”價值意蘊解讀“文化潤疆”思想,為推進新疆武術文化教育進程提供借鑒和啟示。堅持推廣新疆“武文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尚武精神,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為核心價值取向是當前“文化戍邊”時代使命;堅持國家治疆思想為導向,推進學校武術教育和豐富全民健身內容,激發新疆武術文化教育活力,維護邊疆(文化)安全是對“文化戍邊”治疆思維的積極回應。

1尚武遺風的新疆武術文化教育價值形態演變

1.1秦漢時期文化差異下的軍事武藝秦漢時期,匈奴冒頓單于憑借強大的軍事手段攻占西域,成為橫亙在東西交通要道上最強政權。其民族戰力強悍,坐擁“控弦之士三十余萬”。匈奴騎兵“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彎弓和馬刀的配合在作戰中相得益彰,突出其靈活的作戰風格,中原“劍戟交接”的地斗武藝相比于匈奴的馬戰騎射劣勢盡顯。匈奴騎兵戰力強悍且規模龐大,得益于其發達的畜牧業和嚴格的軍事教育,其部族專門設有騎射教官教授騎兵如何在騎行中精準的射靶和馬上格殺技術,而且平時軍事訓練十分嚴格。西漢統一西域后,先進的漢族文化與異族文化不斷融匯,步、騎兵配合作戰模式及內地先進鑄造兵器技術傳入西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軍事武藝的升級。

1.2唐時期文化結合的娛樂武術唐時期,政治、軍事高度統一,極大促進了絲路繁榮及游牧與農耕兩大文明形態的對話和融合。中西民族體育文化相互影響激發了西域人能歌善舞的天賦,游牧民族軍旅武藝逐漸褪顯為娛樂化的體育性特征。樂舞百戲中武術格斗動作與舞蹈、雜技等相結合,以武舞的形式出現[3]且豐富多彩。劍舞、胡騰舞就是武術結合西域舞蹈的產物。劍舞,舞者手持長、短劍,隨著玄妙音樂婆娑起舞。“胡騰舞”騰踏跳躍,跌撲翻滾的武術動作和似醉非醉的藝術形態極似現代的醉拳,又被稱為“醉胡騰”。唐代詩人劉言史描寫胡騰舞“跳身轉轂寶帶鳴”再現舞蹈中類似旋子、側空翻或者后手翻等難度較高武術技巧。西域武舞還出現了模仿動物形態的蘇摩遮,[4]舞者頭戴獸面演練形象武伎。因此,西域武舞的興盛和傳播與后來的武術套路具有源流的遞承關系。

1.3宋元明清時期文化融匯的傳統武術北宋時期,回鶻遷至西域,受北方草原影響呈現的文化本源性特征造就了回鶻多元體育文化形態,如射箭、賽馬、達瓦孜、武術等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11世紀,通曉漢遼文化的耶律大石率契丹人“整旅而西”統一西域后不斷傳播中原漢儒文化,倡導“射獵”“射柳”等北方傳統射俗。元時期的蒙古統一西域后不僅將摔跤、射箭、賽馬帶入西域,而且蒙古軍隊中的回族力量強悍且精于武術鉆研和推演,[5]后世還創立了以湯瓶七式、心意六合拳、天啟棍等為核心的回族武術體系。清王朝推行軍府制度,大量軍民遷入新疆屯墾戍邊。錫伯族、索倫族、厄魯特等八旗兵及綠營兵入疆戍守,擔負起“箭守國門”的重任。明、清時期的武術流派、拳種、器械更加豐富,內地許多拳師為躲避戰亂或災荒遷居西域。正是各民族漸次遷入使西域經歷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從而促進了傳統武術的廣泛傳播,傳統武術的主體形態在這一時期迅速發展定型。

1.4民國時期文化抗爭的學校武術清末民初,武術與學校教育的聯姻在時代擠壓下所迸發的國粹民族主義思潮與西方體育的文化抗爭就此揭開了近代學校武術教育的序幕。隨著1904年《奏定全國學堂章程》的頒布,駐疆大吏遵照教育指示興辦新學校開展新式教育,各級學校規定“體操是學生必修之課”,[6]體操課“編隊操練,習練武術”。1928年,國民政府褚民誼來疆考察,迪化一中和第一師范學生在迪化市西公園進行了隊列及武術表演,及后蔡宗賢和張毓英參加1933年在南京舉辦的全運會國術比賽分別榮獲一面錦旗和一枚銅牌,這是新疆歷史上第一次派出運動員參加全國性比賽。[7]1940年前后,奇臺縣的兩所高等小學聘當地拳師陳一善、馬績勛等教授武術,[8]晨操練習小洪拳,每周安排兩個課時學習長拳、武術操等。基于這樣的社會危機和教育思潮,學校武術在中西文化抗爭中逐漸興起,奠定了學校武術教育的歷史地位。

1.51949年后文化迸發的競技武術1952年,“國術”更名為“武術”,武術與騎馬、射箭、摔跤等民族體育項目分化開來并行發展。1978年兵團第七師體育教師王長青依托學校武術隊開始教授王氏三門拳,先后在兵團、自治區武術比賽中獲得佳績并代表新疆赴內地參加全國武術交流賽,后于1990年成立“武醫館”,寓意“習武行醫、強身健體”。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武術熱”興起的業余體校、武校、武培中心等促進了新疆競技武術的繁榮發展。1986年,自治區首屆高校武術比賽在烏魯木齊舉行,來自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七所高校的70多名運動員參與比賽。1989年,首屆大、中專文化藝術節武術表演賽在烏魯木齊南門體育館舉行,來自9所院校的70多名運動員參賽。多年以來,自治區各地、州及兵團不僅開設各種類型的武術比賽,還舉辦了國際性武術邀請賽,漸趨成為推廣中華武術教育的重要基地。

2三長時段新疆武術教育價值取向的文化解讀

2.11840年以前,武術教育價值取向的文化鐫刻自古以來,西域便有多個民族在這里游牧安居。民族體育正是基于人類對地理和環境的依存得以孕育和發展。匈奴人以遷徙游牧為生。因此,游牧、狩獵、戰爭成為匈奴民族生活方式的共同特征,西域游牧民族為維持族群生存發展,牧獵生產和技戰術訓練便成為民族發展主要的心理傾向和價值訴求,如匈奴、突厥等民族崇尚軍事教育,匈奴“貴壯賤弱”、突厥“重兵死而恥病終”的民族思想養成了游牧民族強健野蠻的體格及窮兵黷武的尚武精神。蒙古族的摔跤、馬術和射箭,哈薩克族的叼羊,柯爾克孜族的馬上角力,回族的武術等體育活動,都具有明顯的軍事特征。明清時期火器廣泛應用使武術的軍事價值逐漸被遮蔽,逐漸弱化的軍事武藝開始轉化為以健身、娛樂、審美為情趣的民間武術形態。因此,正是長期社會實踐過程中價值觀念及思想行為的歷史傳承形成了各民族文化,族群秩序維持并不斷發展壯大離不開民族文化的鐫刻以及民族精神的激勵,每個群體或者個體都會持有一套共同的心理程序,[9]這套心理程序構成了這些人的文化。

2.21840年至1949年,武術教育價值取向的時代呼喚新疆在18世紀建立行省,但固有的封建桎梏和宗教色彩致使清時期新疆學堂教育起步較晚且表現出強烈的滯后性。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期許下的“新政”教育把新疆強行拉入近代化發展軌道,西方先進科學不斷擠壓和挑戰中國的民族文化。隨著學校體育制度、思想確立,新疆政府提倡群眾積極參與體育比賽,西方近代體育項目及各種體育比賽開始廣泛傳播。晚清時期,以軍事體操為主國術參與的尚武思潮在新疆蔓延,強調“體操科”對青少年德、智、體的價值規訓,培育健全品性的國民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價值期待。這一階段“為國防而體育”的抗戰思潮成為新疆武術文化教育重要時代特征。這一時期體育課程設置的“國防體育”從價值取向上來說是有別于晚清的“軍國民”體育,亡國危機迫切需求社會總動員以增強軍事力量,抗戰救國色彩愈發濃重而降低了對武術文化教育的關注和訴求。軍事教育目的是表達一種民族主義的家國情懷,將國家興亡榮辱當作軍事教育優先考量標準,將民族危機意識與“強種衛國”納入國家話語體系,軍事教育成為那個時期“御侮救國”的主要價值目標。

2.31949年以后,武術教育價值取向的人學反思1949年,朱德副主席在中國第一次體育會議上提出:“中國體育事業要為人民服務,為國防和國民健康服務”。在此背景下,增強體質和服務國防成為武術文化教育發展的宏大基調。1954年,國家實施《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簡稱“勞衛制”);1958年,武術被國家列為體育學院必修或選修課;1961年,教育部修改《中小學體育大綱》,把武術列入中小學體育課程。上述舉措標志著武術教學逐漸步入正軌,漸趨轉變為國家本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一時期社會氤氳的生物體育觀加快了國家體育建設除舊布新的步伐,一方面加強對舊式教育改造,另一方面仿照蘇聯“勞衛制”希冀借助蘇聯經驗提高學生體質從而服務于勞動生產和國防建設。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社會結構變革和經濟轉型,武術文化也作為優秀傳統文化被重新審視。武術工具角色逐漸淡化不再是衡量身體發展唯一價值標準,而是從文化視角探尋武術蘊含的價值意蘊。新時代人們對武術運動的價值追求日益多元化,自衛與強身、職業與興趣等早已轉化為點燃生活激情的社會需求。武術文化教育在“以人為本”價值取向下以強大的文化釋放力不斷滿足人們教育、養生、娛樂等多種價值需求。

3發掘邊疆武術文化教育的時代價值,拓展戍邊文化的張力

3.1培育邊疆地區青少年“尚武精神”推動邊疆地區的和諧穩定中國武術文化在長期歷史實踐中不斷吐故納新,積淀著中華民族儒釋道優秀傳統文化,是健身教育及思想倡導的典范。新時代武術“教育與文化”已然超出武道的身體教化,并已成為彰顯道德情操、弘揚民族精神的價值內涵。“尚武精神”是凸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及主流思想,青少年主體通過武術教育的理論、實踐逐漸感悟精神內涵體悟修身養性并指導于行為規范進而形成有益于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觀念。新疆處于西部邊防要塞,境外“三股勢力”煽風點火,民族分裂主義者進行極端思想滲透和武力襲擊破壞對我國邊境(文化)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武術文化教育作為民族文化基礎工程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武術涵攝技擊、健身、文化等多元體育功能賦予青少年國防技能、身心健康、崇勇尚武等豐富的物質資源;另一方面,作為“民族符號”其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及民族認同感對于激發各民族青少年的家國意識及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強大固化作用。因此,在邊疆地區推動武術文化教育弘揚“尚武精神”既有利身心,又能夠加快構建和諧社會步伐,不斷促進邊疆穩定、社會和諧。

3.2推廣學校武術文化教育,提升新時期“文化戍邊”治邊成效歷史經驗是一種財富。古代屯墾戍邊雖綿延不絕卻往往“一代而終”,其原因皆是缺少一種扎根邊疆的文化理念,未能形成一種愛疆建疆、以疆為家的文化氛圍。因此,新形勢下的邊疆穩定和長治久安其根本在于文化戍邊。新疆位于中亞腹地,民族、宗教、文化多元并存致使新疆意識形態領域復雜多變,全球化裹挾而來的文化殖民和文化侵略致使我國民族文化價值被誤導和消解。因此,特殊的邊疆環境以及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亟需科學有效的邊疆治理手段。“文化潤疆”戰略思想就是通過文化營造過程將文化作為獨特的柔性治疆手段綿綿用力轉化為一種凝心聚力的扎根文化,在固疆、穩疆、興疆中發揮其獨特優勢,從而提升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基于當前“文化潤疆”思想的時代訴求,新疆武術文化教育的價值理性愈發凸顯逐漸擺脫工具理性的桎梏。學校武術文化教育作為國家權力的微觀表達,武術技能的言傳身教、行為的道德約束和思想的啟示引領,其價值取向必然與以人為本、公平正義、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等所構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保持一致。新時代的文化戍邊是從文化精神層面深度拓展邊疆治理張力,闡發武術文化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踐理念。

3.3倡導全民健身武術文化教育,構建固邊穩疆的思想屏障武術運動追求和諧,注重技術禮儀、精神氣質與道德倫理和諧統一,引領“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社會風尚和諧,是民族文化意識形態最佳載體;武術文化所蘊含的“和合”之力對于緩解當前社會矛盾、抑制社會沖突有積極的潤化作用;其蘊含的尚武精神、民族精神對于提高各民族文化素養和促進國家、民族、文化認同具有積極的內化作用。我們國家正處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期,全民健身作用價值也將隨著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潮流化發生改變,倡導武術運動將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這也將是構建和諧新疆、穩定新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武術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自強不息、抵抗外倭的民族精神,涵攝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精髓。通過武術文化“光合作用”深層次、多維度推進武術文化健康、思想、道德、精神等方面價值導向,塑造中華民族行健不息的精神品格和完整的道德體系,牢牢構筑新疆人民固邊穩疆的思想屏障,從而激發中華武術的文化戍邊使命和普世價值。

4結語

當前,新疆武術文化教育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不僅契合國家“體教融合”的教育改革更是附加了國家構建“健康中國”的教育期待和“文化潤疆”的戰略構思。新時期新疆正處于一個嶄新的歷史起點,全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推動武術文化教育的創新性轉化和發展,把文化潤疆工程真正轉化為鑄魂育人工程,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強大的思想引領和文化導向。

作者:董艷芳 楊飛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新疆政法學院司法警官學院警體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