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稅收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07:11: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加強稅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加強稅收

開展稅收評估加強稅收科學化管理

【論文關鍵詞】納稅評估稅收管理科學化精細化

【論文摘要】納稅評估是現代稅收征管的一項重要舉措,它對于加強稅收管理、提高征度質量、增強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實現稅收征管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的納稅評估從機構的質量、指標的采用等方面還存在不足,需針對不足之處采取相應措施以提高納稅評估的質量。

納稅評估工作是國家稅務總局加強稅源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它是通過稅務機關運用數據信息對比分析的方法,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納稅申報(包括減免緩抵退稅申請,下同)情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并采取進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為。是介于申報征收與稅務稽查之間的一道“過濾網”,具體表現為稅務機關通過對納稅人納稅情況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進行綜合評定,及時發現、糾正和處理納稅人納稅行為中的錯誤,實現對納稅人整體、實時的控管,以促進納稅人的真實申報和提高稅收監控管理水平。納稅評估工作是稅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是稅收征管工作一次“質的飛躍”,是加強對稅源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客觀要求,是強化稅源管理和監控,不斷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稅收內部基礎管理制度在稅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體現。因此,在現代稅收征管中需要全面實行納稅評估制度,以加強稅收管理,提高征管質量,增強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實現稅收征管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一、開展納稅評估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一)開展納稅評估的必要性

1、開展納稅評估,是當前稅收征管環境的需要。目前我國的稅收征管環境不甚理想,稅源監控乏力,大量的稅源不能轉化為稅收,主要表現在:一是市場經濟不發達,現金交易普遍,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淡薄,偷稅、漏稅、騙稅現象突出,稅收流失嚴重;二是一些社會中介機構、會計從業人員執業素質不高,申報信息失真嚴重,稅企之間信息明顯不對稱;三是社會各部門對稅務機關依法治稅的支持、協助不夠,沒有形成社會綜合治理的氛圍,社會輿論對稅務工作支持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稅收法律體系尚需完善,稅收執法手段剛性不足,威懾力不強;五是稅收征管現代化程度較低,雖然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日常征管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征管的科技含量、信息化應用程度較低,計算機的管理功能、分析功能、數據處理和交換功能、監控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需要一個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稅務機關了解哪些稅源有問題,需重點掌握,而納稅評估,則能很好地滿足這一要求。

查看全文

加強稅收管理反避稅論文

摘要:近一段時間以來,外資企業避稅現象非常嚴重,使我國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稅收管理。本文分析了外資企業避稅的現狀、避稅的多種形式以及原因,目的在于為反避稅提供依據。

關鍵詞:外資企業避稅關聯企業

不久前,商務部公布了一串令人振奮的數字:2004年1至5月,全國吸收外資2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新設外企17359家,比去年同期增長14%;合同外資額57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50%。中國成了外資的一片熱土。

然而在這些閃光的數字背后,卻是另一番景象:55%的外商投資企業虧損。一方面外企大面積虧損,另一方面大量外資不斷涌入,面對這一現象,經濟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不少外資企業虧損是假,避稅是真。本文擬就外資企業避稅的形式及原因做一些探討。

1外資企業避稅的現狀

我國國家稅務總局官員日前指出,目前在華的外資企業偷逃稅的情況很普遍,許多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致使中國每年稅收損失約300億元,許多企業屬于非法避稅。由于個人所得稅、營業稅等方面的稅收沒有計算在內,所以,實際避稅要遠遠超過300億元。

查看全文

加強重點稅源納稅人稅收認識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加強重點管理,確保工作到位;嚴格稅收制度,明淅崗位職責;加強全程管理,搞好動態分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工業中重點企業一般都是稅源大戶,是需要進行重點管理的納稅人、重點稅源單位,必須讓業務技能全面的稅收管理員管理、重點稅源戶管理的要求比較高、影響到各項管理的準確性,甚至可能造成管理政策不到位、重點稅源單位的經營范圍大多不是單一行業,存在著多種經營項目同時并存的情況、稅收管理員制度是規范稅收管理員行為的制度,是加強稅源管理確保稅收收入的有效措施、實現管理與納稅服務的有機結合等,具體請詳見。

工業中重點企業一般都是稅源大戶,是需要進行重點管理的納稅人,重點納稅人每年繳納的稅款數額在基層征管單位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大.目前,橋西區地稅局共管理正常納稅人5117戶,其中年納稅人50萬元以上的納稅人123戶,年納稅100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共23戶.2007年共入庫各種稅款81560萬元,年納稅50萬元重點稅源納稅人共繳納稅款77277萬元,占全局入庫稅款的94.7%,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好重點稅源納稅人對稅收工作是重要性.如果重點稅源戶在稅款入庫上稍有差池,對我們的征管質量和稅收收入將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怎樣加強工業中的重點行業的稅收征管呢?通過認真的觀察、體會和思考,筆者對如何加強重點稅源管理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加強重點管理,確保工作到位

重點稅源單位,必須讓業務技能全面的稅收管理員管理,這也符合稅收管理員制度重點稅源重點人員管理的要求.主要原因如下

1.重點稅源戶管理的要求比較高,基層稅源單位及其上級單位經常采集重點稅源單位的各項相關數據,如果管理員的素質不夠高,那么這些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將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各項管理的準確性,甚至可能造成管理政策不到位

查看全文

如何加強鄉鎮財政稅收建設

摘要:鄉鎮財政稅收建設在我國財政稅收建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鄉鎮財政稅收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鄉鎮財政稅收建設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仍有待進一步提升。新常態對鄉鎮財政稅收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本文針對新常態下如何加強鄉鎮財政稅收建設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新常態;鄉鎮;財政稅收

鄉鎮財政稅收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我國經濟發展建設,近年來,我國鄉鎮財政稅收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新常態指的是在保證機主體經濟結構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穩定發展。新常態概念的提出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給鄉鎮財政稅收建設帶來了機遇。因此,圍繞新常態下如何實現鄉鎮財政稅收建設的加強進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從而為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立足于鄉鎮地區特點,創新經濟發展模式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不斷強化鄉鎮財政稅收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立足于當前鄉鎮地區特點,整合鄉鎮經濟發展狀況,根據鄉鎮經濟發展條件,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推動經濟發展。在此背景下,相關工作人員就必須要對鄉鎮的歷史文化、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等進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將其與經濟發展建設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當地的優勢,打造一條新的經濟發展特色之路,為推動鄉鎮財政稅收建設提供充足條件。鄉鎮特色經濟發展道路建設過程中,一方面要深度挖掘鄉鎮的優勢資源,比如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鄉鎮,可以大力發展旅游業,同時將旅游業與畜牧業、種植業結合發展,提升旅游業的附加值,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推動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學習借鑒其他鄉鎮經濟發展模式的優勢,結合自身經濟發展的特點進行創新,打造適合自己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二、調節經濟結構,加快產業融合

查看全文

建筑企業稅收籌劃加強策略

摘要: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愈演愈烈,建筑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引領行業方向,建筑企業應積極主動做好稅收籌劃工作。當前,建筑企業中,還存在著企業管理者對稅收籌劃本質認識不清,納稅風險意識不足及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據此,本文從加強企業管理者稅收籌劃意識、提高納稅風險意識、吸收專業人才及實時學習稅制知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助力企業獲得更健康長遠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企業;稅收籌劃;問題;對策

當今社會,“納稅”這個詞可以說和每個企業都密切相關。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經營業務日益增多,涉稅和納稅的事項也隨之增多。利潤是企業追求的重要目標,而納稅則會消減所取得一部分,甚至可能是一大部分利潤,使留在企業手中的最終利益減少。怎樣減輕稅負,求得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通過稅收籌劃來實現。尤其是當前,整個建筑行業都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建筑企業在這一階段做好稅收籌劃工作尤為重要。[1]

一、建筑企業稅收籌劃概述

(一)建筑企業稅收籌劃的內容

稅費支出是企業的一項重要支出,其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當期經營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如何減輕稅負,求得利益的最大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有著如稅種繁多且金額較大、項目所在地日趨分散、資金鏈時有不足等特點,同時它也是國家的納稅大戶,建筑企業必須就如何制定稅收籌劃、如何開展稅收籌劃、如何利用財稅政策助力稅收籌劃的落地實施等各方面做出一系列策略,使稅收籌劃的結果具有可控性和前瞻性。

查看全文

加強稅收管理途徑的理論分析

一、稅收管理是指稅務機關依照稅法組織收入的管理手段。沒有管理就沒有稅收活動的實現。另一方面,稅收管理的狀況對經濟有著廣泛的影響。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有限的管理能力成為稅收的束縛,對各個發展中國家的逃稅情況的研究表明,半數以上的潛在所得稅未能征收入庫的情況并非罕見,其他稅種也有些類似情況。我國雖然缺乏這類研究資料,但同樣,應征額與實征額之間有較大的差距。

這種稅制表面現象與實際運行之間的差異可能來自于逃稅現象,也可能來自于稅制的設計、管理和司法解釋,如廣泛使用稅收刺激,或稅收行政復議制度失效等。這種差異,不僅使得政府收入流失,更降低了稅制的彈性,特別是在通貨膨脹的條件下,由于管理的原因,導致稅收收入相對額下降,要想增加收入,只有不斷地提高稅率和開征新稅,不少發展中國家正是這種情況。

就微觀個體而言,管理水平決定稅收負擔,直接影響收入的多少。逃稅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影響稅收的橫向公平。由于管理上的差異,無論稅法怎樣規定,同等收入者之間,同等產品消費者之間,同等財產所有者之間,稅負水平都不相同。例如,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是一種分類所得稅,實際上稅率取決于收入來源。對工資薪金收入由于可以進行集中的源泉扣繳,管理容易,使得工資薪金的稅率實際上高于勞務收入和生產經營所得的稅率。

二、稅務管理在任何國家都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受該國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影響。如果一國是腐化墮落的海洋,那么稅收管理也不可能是一個純潔的孤島,而如果一國工商業者大多是文盲,不能建立和保存會計資料,那么一些以帳為征收依據的稅種,如所得稅,一般銷售稅就不可能有效的征收;如果對稅務機關和稅務官員考核的依據就是組織收入,那么可能會鼓勵稅務機關不顧稅法規定;而如果政府其他部門也以多種方式向企業施加經濟負擔,稅收管理更難以進行。

在有些國家,納稅人與稅務官員都缺乏必要的誠實。各級政府對稅務官員很少有控制辦法,有關稅收運作的信息很少,更難以收集,這種稅務官員與政府間的信息不對稱,使得政府調整的費用很高。而且納稅人沒有對征稅人的監督意識,即使有所意識,也往往因為指控的私人成本遠遠大于其私人收益而只好作罷,這就使得稅務人員的違規行為幾乎不受約束。

查看全文

市加強零散稅收代征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對零散稅收的征管,營造公平納稅環境,構建新型協稅護稅網絡,不斷提高社會綜合治稅能力,經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實施零散稅收集中委托代征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現就我市零散稅收集中代征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市個體經濟、房屋租賃服務等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在目前的稅收制度和稅收征管方式下,個體、較小經營規模納稅人的稅收漏征、少征現象較為普遍,導致了國家稅收的流失,擾亂了稅收征管秩序,破壞了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影響了稅收經濟的基礎。由于零散稅收具有范圍廣、稅收分散和經營隱蔽的特點,僅憑稅務機關現有力量很難依法對其足額征收。因此,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構筑完善的協稅、護稅網絡,建立健全稅收控制體系,有利于凈化稅收環境,堵塞稅收漏洞,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

二、明確范圍,穩步操作

為加強對個體、集貿等各類零散稅收的征收管理,由稅務部門委托市零散稅收代征辦公室實施代征。市零散稅收代征辦公室要按照“明確范圍、劃區代征、明確職責”的要求穩步推進零散稅收委托代征工作。

1.明確范圍:各鎮(區)內的個體工商戶(含有固定經營場所的無證無照經營戶)、私有房屋租賃(含店鋪)和臨時性經營活動所涉及的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查看全文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無非

一、農村稅收征管中的問題

1、點多面廣,管戶分散、稅源稀少。以某某市遠郊壇洛、金陵兩稅所為例,目前主要負責個體稅收征管。轄區范圍包括富庶、金陵、那龍、雙定等6個鄉鎮及金光農場,方圓七、八十公里。管戶1008戶,集中在6個鎮上的個體戶為787戶,另外的221戶分散在65個村、370多個自然坡中。

納稅戶數起來不少,但由于遠郊農村經濟不發達,流動人口少,農民收入較少,消費水平低,所以在農村或者鄉鎮上的個體戶,經營品種不少,卻多為一些低檔的日用品,經營額也不大,所以農村稅所的稅收收入相對較少。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全部在分局的辦稅廳申報后,遠郊兩個稅所每年征收的稅款不足300萬元。即使是固定戶,最多的每月繳納也只有1020元,而最少的,每月僅達到起征點48元。集市上的一些臨時攤點,每次僅能征收10元5元。

2、經營方式繁多,稅源不穩,征管工作困難。農村的個體小食雜店、小酒坊、小磚咭ぁ⑸俺⑺皆茲飫嘞鄣愕缺櫚乜āK塹木絞餃幢冉隙撈兀绱遄锏囊禱б禱е饕故且耘┮滴鰨滋旃孛磐獬齦閂┮擔繽砜渙礁魴∈鋇拿擰K拔袢嗽鄙廈耪魎巴員彰鷗6磽庖徊糠志梢隆⑿“倩醯牧鞫擼┧笥詡父魷繒蚣校睦鋟貰淄睦鋦稀2糠忠禱Э縊八角鞫統魷至送荒傷盎婕傲礁鏨踔糧嗨八惱鞴芪侍狻H綣揮信浜閑骱謎鞴芄ぷ鰨獠糠炙霸醇菀姿嬉禱У牧鞫魘А?SPANlang=EN-US>

查看全文

區政辦加強地方稅收保障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區直各單位,省、市駐各單位:

為切實加強全區財源建設,強化稅收稅源監控,增加財政收入,促進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根據《省地方稅收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稅收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地方稅收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強化職能部門信息傳遞與交流

1.進一步明確涉稅信息的內容和要求。不斷完善相關部門之間的稅源信息交換和共享制度,逐步擴大提供涉稅信息的部門范圍,實現對涉稅信息的全覆蓋管理。

2.進一步完善地方稅收保障信息系統。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格式、內容和時限提供相關稅源信息,實現涉稅信息交流的制度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為稅收征管提供全面準確的依據。

3.進一步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各有關部門要對信息的傳遞、使用、管理提出嚴格要求。稅務部門應當依法收集、使用和保管相關信息,不得用于涉稅事項之外的其他事宜。

查看全文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一、農村稅收征管中的問題1、點多面廣,管戶分散、稅源稀少。以某某市遠郊壇洛、金陵兩稅所為例,目前主要負責個體稅收征管。轄區范圍包括富庶、金陵、那龍、雙定等6個鄉鎮及金光農場,方圓七、八十公里。管戶1008戶,集中在6個鎮上的個體戶為787戶,另外的221戶分散在65個村、370多個自然坡中。納稅戶數起來不少,但由于遠郊農村經濟不發達,流動人口少,農民收入較少,消費水平低,所以在農村或者鄉鎮上的個體戶,經營品種不少,卻多為一些低檔的日用品,經營額也不大,所以農村稅所的稅收收入相對較少。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全部在分局的辦稅廳申報后,遠郊兩個稅所每年征收的稅款不足300萬元。即使是固定戶,最多的每月繳納也只有1020元,而最少的,每月僅達到起征點48元。集市上的一些臨時攤點,每次僅能征收10元5元。

2、經營方式繁多,稅源不穩,征管工作困難。農村的個體小食雜店、小酒坊、小磚

3、個體經營者納稅意識普遍較低,抵觸情緒較大。鄉鎮的個體經營者,很多農商兼營,每年少不了要交公糧、農林特產稅,還有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防洪費等,所以較多地感受稅收“取之于民”,但由于鄉鎮的公共設施不多,沒有公園、沒有電影院,道路多數還是沆沆洼洼的泥巴路,小孩讀書要自己交錢,能讓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稅收“用之于民”的幾乎沒有,所以對稅收的沒有什么感情,一部分業戶無證經營,交稅也就十分勉強,能少則少,能逃則逃。如在屬地征收的原則下,一些跨地域經營的個體戶就鉆空子,向主管稅所申報停業后,跑到主管稅所范圍外的圩場繼續經營;或一證多攤,逃避稅務檢查;一些納稅戶甚至以“地頭蛇”自居,聚眾阻撓稅務機關依法征稅。

4、“以票管稅”失去效力。在農村,由于經濟比較落后,消費能力低,農民消費多以自用型消費為主,除購買一些價值較高的家電商品外,基本上不索取發票,分散在各村莊的經銷店根本就沒有申領過發票。另外,鄉鎮個體經營者文化素質比較低,建帳建制更無法施行,所以只能根據調查結果核定征稅。“以票管稅”無法通行。

5、稅務人員分散,素質較低,管理難度大。我市遠郊兩個稅所目前有干部職工23名,其中所部占了13人,其余的每個鄉鎮僅配備1-2名稅務人員,有的征收處甚至只配1名稅務人員。而且,在23名稅務人員中,助征員就有8名,占總人數的35%。這些助征員多是早年為照顧一些老稅干而招聘的。這些助征員基本上只有高中甚至是初中學歷,不管是思想政治素質或是專業知識都相對較低。由于鄉鎮稅收分布廣,除固定納稅戶上門交稅外,其余的流動、零散戶還只能靠上門收,人不到,收不上。在出門收稅路遠難行,費用成本較大,經費包干,個人征稅路費無法補貼的情況下,為節約開支,稅務人員下業戶檢查收稅的次數自然也少下來。另外,由于鄉鎮生活相對單調,干部思想容易波動,而征收處又遠離所部,管理上難以到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