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收益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7 11:05: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會計收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會計收益

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審計論文

一、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的計量

(一)會計收益的計量會計期間損益的確認和計量,應分析該期間實際發生的交易,確認和計量各種收入和費用,根據會計等式“收入-費用=利潤”來計算。收入、費用的確認和計量必須遵循收入實現、應計制、歷史成本、配比、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等原則。對于資產或負債價值的波動,如無客觀事實認定,不予確認。會計收益只確認已實現收益,不確認未實現收益。

(二)經濟收益的計量根據經濟收益觀,期間損益的確認和計量應比較該會計期間期末和期初的凈資產,_在扣除投資人追加投資、加回已對投資人所分配利潤后,即為該期間的損益。若期末和期初凈資產相等,資本得到保全;若期末凈資產小于期初,資本就沒有得到保全,差額為資本虧絀;若期末凈資產大于期初,資本不僅得到保全,而且產生盈余,差額即為利潤。人們按資本計量屬性的不同,又將資本保全分為財務資本保全和實物資本保全。前者強調名義貨幣資本的保全,后者強調企業實際生產經營能力的保全。在資本保全觀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為取得收益而發生的費用必須以現行成本(資產的現行購買市價)而不是以歷史成本來計量,在企業已經耗費的資產未得到重置之前,不得確認企業收益。在這類資本維護概念下所確定的企業收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經濟收益。此時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概念所確認和計量的收益在量上存在如下的關系:會計收益+未實現的有形資產變化一前期發生的已實現的有形資產變化+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化=經濟收益(公式1)。上式中的無形資產不是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傳統的無形資產,而是另一個概念即主觀商譽。以資本化方法舉例加以說明:

[例1]某經營實體總資產剩余有用壽命4年,每年期望的凈現金流轉額如表1:(假設貼現率為5%,每年折舊7000,單位為$)第一年期望的凈現金流轉額(R1)=7000,第一年初總資產的資本化價值:7000x(1+5%)-1=6667,8500×(1+5%)-2=7710。100(0)×(1+5%)-3=8638,12000×(1+5%)-4=9872,合計為32887。第一年末總資產的資本化價值:8500×(1+5%)-1=8095,10000×(1+5%)-2=9070,12000×(1+5%)-3=10336,合計為27531。第一年的主觀商譽=(折舊)7000-(32887-27531)=1644,每一年的會計收益=每一年的凈現金流轉額一每一年的折舊,第一年的會計收益=第一年的凈現金流轉額一第一年的折舊,0=7000-7000。同理可得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的主觀商譽和會計收益,將各年的數據帶入公式1可得到各年的經濟收益(本題中有形資產未發生變化,故其數值為0),匯總見表2:二、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的計量差異對審計的啟示

(一)以會計收益為基礎的審計

應綜合考慮企業的持有利得、現有資產實際價值及實物資本保全。一是已實現收益與全部收益的差別。會計收益只包括已實現收益,而將未實現損益排除在外,經濟收益則將企業的經營收益與持有利得同樣對待,而不考慮收益是否已經實現: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兩者之間不一致,其差額主要是持有利得。二是歷史成本與現時價值的差別。會計收益遵循歷史成本原則和配比原則,有利于客觀反映企業管理當局的經營管理責任。但是,由于歷史成本原則內在的缺陷,特別是收入按現--時價值計量而費用按歷史成本列支,使得會計收益的計算缺乏內在的邏輯統一性,而且使配比原則難以貫徹執行,以至資產賬面價值不能反映其實際價值,成本也不能得到足額補償。而經濟收益按現時價值計量,其反映的是資產的實際價值,有利于成本的足額補償。三是財務資本保全與實物資本保全的差別。會計收益維護財務資本保全,即只要求業主投入的貨幣價值不受到損害,企業收入超過投入價值部分即作為會計收益,注重報告經營財務成果。經濟收益則堅持實物資本保全,只有當業主投入資源的實際生產能力得到保全時,才能確認收益,只有保持企業實際生產能力,企業再生產才能順利進行。

查看全文

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的計量分析論文

一、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的計量

(一)會計收益的計量會計期間損益的確認和計量,應分析該期間實際發生的交易,確認和計量各種收入和費用,根據會計等式“收入-費用=利潤”來計算。收入、費用的確認和計量必須遵循收入實現、應計制、歷史成本、配比、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等原則。對于資產或負債價值的波動,如無客觀事實認定,不予確認。會計收益只確認已實現收益,不確認未實現收益。

(二)經濟收益的計量根據經濟收益觀,期間損益的確認和計量應比較該會計期間期末和期初的凈資產,_在扣除投資人追加投資、加回已對投資人所分配利潤后,即為該期間的損益。若期末和期初凈資產相等,資本得到保全;若期末凈資產小于期初,資本就沒有得到保全,差額為資本虧絀;若期末凈資產大于期初,資本不僅得到保全,而且產生盈余,差額即為利潤。人們按資本計量屬性的不同,又將資本保全分為財務資本保全和實物資本保全。前者強調名義貨幣資本的保全,后者強調企業實際生產經營能力的保全。在資本保全觀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為取得收益而發生的費用必須以現行成本(資產的現行購買市價)而不是以歷史成本來計量,在企業已經耗費的資產未得到重置之前,不得確認企業收益。在這類資本維護概念下所確定的企業收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經濟收益。此時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概念所確認和計量的收益在量上存在如下的關系:會計收益+未實現的有形資產變化一前期發生的已實現的有形資產變化+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化=經濟收益(公式1)。上式中的無形資產不是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傳統的無形資產,而是另一個概念即主觀商譽。以資本化方法舉例加以說明:

[例1]某經營實體總資產剩余有用壽命4年,每年期望的凈現金流轉額如表1:(假設貼現率為5%,每年折舊7000,單位為$)第一年期望的凈現金流轉額(R1)=7000,第一年初總資產的資本化價值:7000x(1+5%)-1=6667,8500×(1+5%)-2=7710。100(0)×(1+5%)-3=8638,12000×(1+5%)-4=9872,合計為32887。第一年末總資產的資本化價值:8500×(1+5%)-1=8095,10000×(1+5%)-2=9070,12000×(1+5%)-3=10336,合計為27531。第一年的主觀商譽=(折舊)7000-(32887-27531)=1644,每一年的會計收益=每一年的凈現金流轉額一每一年的折舊,第一年的會計收益=第一年的凈現金流轉額一第一年的折舊,0=7000-7000。同理可得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的主觀商譽和會計收益,將各年的數據帶入公式1可得到各年的經濟收益(本題中有形資產未發生變化,故其數值為0),匯總見表2:

二、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的概念

(一)會計收益的概念

查看全文

財務會計收益概念分析論文

摘要:財務會計中企業理論的思想它認為企業是一個主要為諸多權益持有者的利益而從經營管理活動的社會機構。與該理論緊密相連的收益概念就是增值概念,對增值概念的具體應用是增值表,它體現了與企業增值有關的各方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全面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成果,在我國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字:收益概念;增值;增值表

Analysetheapplicationofvalue-addedincomeconceptinfinancialaccounting

CHENQiao(TheCentral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AccountingDepartment,Beijing,100080)

Abstract:AccordingtotheEnterpriseTheoryinfinancialaccounting,enterpriseisasocialinstitutionthatoperateforequity.Added-valueincomeisaconceptcloselyconnectedwiththetheory.Added-valuesheetappliedthenewincomeconcept,embodyingthedifferentinterestswhichbelongtoeveryinterestgroupandcomprehensivelyreflectingtheachievementoftheenterprise.Itcanbepopularizeinourcountry.

Keywords:Incomeconcept;Value-added;Value-addedtable

查看全文

經濟收益的會計質量探索

【摘要】在目前企業財務報告框架下,會計收益還難以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濟收益水平。為此,有必要以提高會計收益質量為目標,借鑒經濟收益概念,引入全面收益理論,以增強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的關聯性;補充現金流量預測信息,以增強會計收益的預測價值。

【關鍵詞】經濟收益;會計收益;收益質量

收益是會計的核心概念,也是會計信息使用者,特別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會計信息使用者通常以會計收益為基礎,通過計算每股利潤、權益收益率等指標,對企業獲利能力進行評價。在目前的企業財務報告框架下,會計收益尚不能夠全面地反映企業真實的經濟收益。有必要對影響質量的因素進行研究,并確定其信息質量特征,然后按照會計收益質量特征的要求,對現行的財務報告制度重新進行安排,如引入全面收益觀,導入資產負債觀等,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收益的確認、計量和報告。

一、收益質量概念的提出

收益質量概念的提出源于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的不匹配所產生的會計收益質量低下問題。會計收益和經濟收益是企業收益的兩種不同形式,前者是一定會計期間內收入減去費用的差額,后者是企業一定時期內期末凈資產減去期初凈資產的差額。經濟收益只是一種理想化的收益概念,只有通過一定的工具才能被表達出來。到目前為止,會計是唯一被人們公認的最佳的收益計量工具。但是,會計在表達經濟收益的時候,往往受已有的會計觀念支配,降低了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的關聯程度,從而降低了會計收益信息的質量。

(一)會計收益

查看全文

EVA剩余收益估價論文

EVA(EconomicValueAdded,經濟增加值)從最基本意義上講是一種業績評(PerformanceEvaluation)指標,更全面的觀點認為是一種價值管理(VBM,Value-basedManagement)工具(Young,中譯本,2002)。它由著名的咨詢公司斯特恩—斯圖爾特公司(SternStewart&CO.)倡導和推廣,被許多世界著名大公司(如可口可樂公司)所采用。剩余收益估價模型(ResidualIncomeValuationModel)是一種權益估價(EquityValuation)方法,由奧爾森和費爾(Ohlson,Feltham,1995)開創,把早已存在于管理會計領域并引起廣泛討論與爭議的剩余收益概念引入財務會計,成為資本市場實證會計研究(如價值相關性研究,ValueRelevanceStudy)中一個非常基礎而重要的工具。EVA和剩余收益估價都以會計數據為基礎,以企業價值為核心,但其中一個用于業績評價,另一個用于權益估價,兩者究竟有何聯系?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在權益估價和業績評價中起何作用,它能完成使命嗎?EVA與剩余收益估價對會計改革有什么啟示?本文擬提供一點作者的思考。

一、會計收益、剩余收益與EVA

EVA經常又被稱之為剩余收益或經濟利潤.剩余收益估價模型中的主要輸入變量也是剩余收益,兩者都以會計收益為基礎,這些貌似甚至雷同的概念在不同應用當中內涵各有不同。因此,對這些概念的厘定是進一步討論和分析的基礎。

會計收益是按公認會計原則(GAAP)計算出的歸屬于企業所有者的剩余。站在企業所有者的角度,GAAP要求從收入中扣除支付給比股東具有優先權的其他相關者(供應商、債權人、員工等)的費用,得出會計收益用以衡量收入中屬于所有者的部分。會計收益的計算因采用的GAAP不同,即收入、費用確認和計量的規則不同,結果有差異*。很顯然,會計收益中未扣除所有者的資本成本,跟經濟利潤的概念不相符。經濟利潤是經濟學中用來描述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的一個概念,它要求從企業收入中扣除所有投入生產要素(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的成本(薩繆爾森,1999)。但經濟利潤的概念本身很抽象,需通過一定的計量結果來表示,剩余收益的概念由此產生。

剩余收益是從會計收益(或調整后的會計收益)中扣除所有權資本成本后的余額。剩余收益雖然符合經濟利潤的概念要求,但應注意的是,剩余收益并不等同于經濟利潤,它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其性質和結果取決于不同的計算方法。由于對資本成本的內涵基本不存疑議,不同版本剩余收益的差別在于對收益與股權投入資本價值的不同確認。可以直接采用會計收益作為計算的.起點,也可對會計收益進行適當調整以更好地反映真實收益;股權資本可直接采用賬面價值(BookValue)也可采用現行價值(現行投入成本或現行市價)。這些不同內容的剩余收益概念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名稱出現。剩余收益估價模型中所使用的剩余收益直接從賬面股權價值與賬面會計收益中算出,不作會計調整,但要求賬面價值與會計收益間是一種干凈盈余關系(CleanSurplusRelation,CSR),即賬面價值的所有變動(與所有者之間的資本交易除外)都應先計入會計收益,不允許有未經損益表而直接進入所有者權益的項目。

EVA是一種特定形式的剩余收益,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要進行會計調整。EVA認為GAAP扭曲了企業的投資和收益情況,如研究與開發費(R&D)本是企業的一項投資卻被計入企業的費用,應對此類項目進行調整以反應業績的真實情況。據斯特恩—斯圖爾特公司的建議,會計調整項目可達150多項(埃巴,2001)。這些會計調整往往同時涉及到賬面價值和會計收益,因而EVA被宣稱為反映了企業的經濟利潤。但也應看到,這些調整是在會計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的,調整后的賬面價值并不是現行的投入資本價值,調整后的收益也并不一定能代表真實收益,所以EVA跟經濟學中所理解的經濟利潤還是有區別的,實際上它是一個介子經濟利潤與會計收益之間的業績衡量指標。由于會計調整的復雜性與難以取得的一致性,一個簡單的方法是不對會計規則進行調整,而只以資本的市價代替賬面價值,這一形式的剩余收益被稱為精確的或修正的EVA(RevisedEVA,REVA)。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所得稅會計探討論文

摘要:所得稅會計是研究處理會計收益和應稅收益差異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是會計學科的一個分支。以課稅為目的,根據經濟合理、公平稅負、促進競爭的原則,依據有關的稅收法規,確定一定時期內納稅所得額,以對企業的經營所得以及其他所得進行征稅。所得稅會計就是研究如何處理按照會計準則計算稅前利潤與按照稅法計算的應稅所得之間差異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所得稅會計誕生于西方的會計學領域,并經長期研究和實踐已發展得較為成熟。而我國所得稅會計則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本文從我國所得稅會計發展的成因、所得稅會計的內容、所得稅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完善我國所得稅會計的措施等幾方面對所得稅會計進行論述,對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所得稅會計作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所得稅會計;存在問題;發展措施

Abstract

Accountingforincometaxesistoexaminetheaccountingincomeandtaxableincomedifferencesinaccountingtheoryandmethods,isabranchoftheaccountingdiscipline.Forthepurposeoftaxation,accordingtoeconomicrationality,fairtax,pro-competitionregime,inaccordancewiththerelevanttaxlawsandregulations,determinetheamountoftaxableincomeforacertainperiodoftimetotheoperationofthebusiness,aswellasotherincomeforincometax.Accountingforincometaxeswastostudyhowtodealwithaccountingstandardsinaccordancewiththecalculationofpre-taxprofitsandthetaxcalculatedinaccordancewiththetaxableincomethedifferencebetweenaccountingtheoryandmethods.AccountingforincometaxeswasbornintheWestfieldofaccountingandbythelong-termresearchandpracticehavedevelopedmoremature.InChina,accountingforincometaxesarestillintheinitialstageofdevelopment.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ofChina''''saccountingforincometaxescausesthecontentsofaccountingforincometaxes,incometaxaccountingproblemsinthedevelopment,improveChina''''staxmeasures,suchastheaccountingaspectsofaccountingforincometaxontheestablishmentofappropriatenationalconditionsofChinatoexploreanumberofaccountingforincometaxes.

Keywords:incometaxaccounting;problems;developmentmeasures

所得稅會計是研究處理會計收益和應稅收益差異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是會計學科的一個分支。所得稅會計就是研究如何處理按照會計制度計算的稅前會計利潤(虧損)與按照稅法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虧損)之間的差異的會計理論和方法。由于會計核算的結果即會計收益是計算應納稅所得的前提,而計算應繳所得稅必須以應納稅所得為依據,為了計算應繳所得稅,必須對稅前會計利潤按稅法規定進行調整,使之成為應納稅所得,這就產生了所得稅會計問題。那么對于我國所得稅會計改如何改善問題,又如何發展呢?

查看全文

會計系統信息含量因素論文

摘要:文章對于會計系統信息含量的含義和影響會計系統信息含量的因素進行了探討。指出影響信息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會計信息所處背景和披露時點。

關鍵詞:信息含量;契約背景;交易背景

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已經成為會計理論界的主流觀點。那么,會計這個信息系統應提供什么樣的信息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當信息被使用,或其對使用者發生作用時,它就具有信息含量(JohnA.Christensen等,《會計理論》2006)。信息系統要成為一個運作良好的系統,它所提供的信息要具備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有信息含量。從信息含量的角度來看,會計目標可以被描述為構建一個有信息含量的會計系統,會計數字的本身精確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夠幫助會計信息的使用人判斷事件的結構。比如,我們假定企業經營有好、中、差三種狀態,由于會計計量遵循的會計準則等的不同,其可能對應的會計收益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和表2所描述的會計收益在數值上明顯是不同的,但是它們識別企業狀態的效果卻是完全一致的,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據企業的會計收益清楚地判斷出企業經營所處的狀態是好、中還是差。從信息含量的角度來看,二者是等價的。

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會計系統的信息含量呢?筆者認為影響信息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會計信息所處背景和披露時點。

一、會計信息所處的背景

查看全文

國有資本收益確認論文

摘要: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是國家作為國有資本投資者應當享有的權利,也是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基礎。國有資本收益確認是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的基礎,它包括對國有資本投資企業的會計收益進行確認和對國有資本應當分得的收益進行確認兩部分。加強國有資本監管的目的是保證國有資本收益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國有資本收益確認國有資本收益監管

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是國家作為國有資本投資者應當享有的權利,也是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基礎,而準確確認國有資本收益是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的第一步。國有資本收益是指國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國有資本投資收益,《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暫行辦法》界定的國有資本收益包括:(1)國有獨資企業按規定應當上交國家的利潤;(2)國有股股利、股息;(3)國有產權轉讓收入;(4)企業清算收入;(5)其他國有資本收益。其中,應交利潤是目前國有資本收益的主要形式。

一、國有資本收益的確認

國有資本收益的確認包括對國有資本投資企業的會計收益進行確認和對國有資本應當分得收益進行確認兩部分。兩部分收益確認的程序、方法有很大不同,而且企業會計收益的確認是國有資本應分得收益確認的基礎。

1.企業會計收益的確認。國有企業會計收益的確認實際上是根據會計準則和相關法規,確認會計利潤的真實性,防止利潤虛增或虛減。國有企業按照規定,年末需依據有關會計賬簿記錄和相關財務會計資料,編制上報財務決算報告,反映企業年末結賬日財務狀況和年度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等基本經營情況。中央企業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執行新企業會計準則。執行新準則,相同的經濟業務采用不同的會計政策處理,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而影響國有資本收益。

查看全文

國有資本收益確認及監督管理

一、國有資本收益的確認

國有資本收益的確認包括對國有資本投資企業的會計收益進行確認和對國有資本應當分得收益進行確認兩部分。兩部分收益確認的程序、方法有很大不同,而且企業會計收益的確認是國有資本應分得收益確認的基礎。

1.企業會計收益的確認。國有企業會計收益的確認實際上是根據會計準則和相關法規,確認會計利潤的真實性,防止利潤虛增或虛減。國有企業按照規定,年末需依據有關會計賬簿記錄和相關財務會計資料,編制上報財務決算報告,反映企業年末結賬日財務狀況和年度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等基本經營情況。中央企業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執行新企業會計準則。執行新準則,相同的經濟業務采用不同的會計政策處理,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而影響國有資本收益。

2.國有資本應分得收益的確認。國有資本應當分得收益的確認是指根據有關財務法規確認國有資本應分得的利潤,防止同股不同利。在確認國有資本應分得收益時應貫徹以下原則:(1)等量資本獲取等量收益。防止企業在內部人控制下,采取各種手段侵蝕國有資本股權收益,如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國有股低價轉讓、剝奪國有股配股權等。(2)統籌兼顧,適度集中。要統籌兼顧企業自身發展和國民經濟宏觀調控的需要,合理確定國有資本收益分配的比例。從既有利于繼續支持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又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規范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出發,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初期,國有企業稅后利潤收取比例的確定,應以“適度、從低”為原則。(3)循序漸進,分類處理。我國不同行業企業由于受不同條件因素的影響,稅后利潤水平差異很大,不宜采取“一刀切”的辦法,統一確定一個上交比例。因為企業的現金流和資本結構不同,對不同行業的不同企業需要一個不同的比例。二、國有資本收益的監督管理

國有資本收益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國有資本收益的確認不正確。二是國有資本管理過程存在層層授權、鏈過長,導致信息層層失真。因此,構建一個有效的國有資本收益監督管理機制,是防止國有資本收益的流失和轉移的必要措施。監督主體包括企業、社會中介機構和國家。

1.企業監督。國有資本收益的企業監督主要是指公司治理結構、內部審計及內部控制系統。(1)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治理主要是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使出資者(股東)能夠運用自己享有的監控權來建立對其人(經營者)的監督和約束機制。這種制度安排包括以下幾方面:①促進股權多元化,引入更加積極的股東,提高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有效性。②增強董事會的功能,建立對經理人員的有效約束機制。③強化監事會權威。現實中,上市公司監事會的權威和受重視程度往往不夠。④以股權激勵方式建立市場化、動態化、長期的激勵機制。(2)內部審計。在企業決策、執行與監督組成的企業管理體系中,內部審計處于監督位置上,代表經營者對本企業和基層單位進行經濟監督評價。在我國的審計體系中,內部審計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3)內部控制。設計合理并且執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財務報表的可靠性,減少財務信息失真,保證國有資本收益確認準確。

查看全文

財務成本計量探究論文

摘要:本文對財務成本的基本性質進行了探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財務成本的基本特征和計量形式,最后在分析傳統財務會計局限性的基礎上,展望了財務成本計量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字:財務成本確認計量財務會計

一、財務成本的性質和確認

(一)財務成本的性質

財務成本在財務會計中是一個流量概念,它表現為資源的不利變化,即成本會引起企業收益的減少,具體表現為企業資產的流出或增加。根據成本歸屬理論,當任何存貨或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耗用之后,它們的原始成本就隨之轉移到產品中去。轉移到產品中的就是已耗成本,在財務會計中一般稱之為費用,未轉移的成本則為資產。傳統的成本歸屬理論強調的是歷史成本的轉移,而并不計量已耗用資產的現時成本。成本歸屬假設是成本計算的基礎,如果不承認成本歸屬觀念,就無法進行成本計算。因此,支持傳統財務會計的會計學家認為會計實質是一個歷史成本分配的過程。可見一般人們理解的成本概念,在財務會計中所指的是已耗成本,即費用概念。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其第6號概念公告中將費用(已耗成本)定義為:“費用是某一個體在其持續的、主要或核心業務中,應交付或生產了貨品,提供了勞務,或進行了其他活動,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資產,或因而承擔的負債,或兩者兼而有之。”根據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發現該定義是一個狹義概念。企業的主要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耗費形成費用,而非主要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耗費并不構成費用,在美國財務會計概念體系中,這種非主要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耗費稱之為損失。那么,費用為什么要如此定義呢?這涉及成本流轉觀念。所謂的成本流轉觀念是指人們依據成本歸屬理論,追溯成本的流轉過程,并通過成本記錄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從企業生產準備開始,采購材料、添置設備,產品研制開發,投入原材料和人工,直至生產出產品,隨著實物的流轉,成本也應該流轉,為了確定企業收益和存貨計量,必須從現時營業收入中扣除已耗用資產的歷史成本,并與利潤表中的現時營業收入相配比,未耗部分成本則作為資產計入資產負債表中。至于那些凡是不產生營業收入的資產耗費或減少,如自然災害造成的資產性質上不同于費用,應視為損失。正確區分費用和損失,可以使外部財務報表使用者獲得更為有用的會計信息。可見,狹義的財務成本在財務會計中所指的是費用概念。根據以上論述,費用具備兩項基本特征:1.費用表示的是企業資源的不利變化,這種不利變化具體表現為企業資產的減少,或企業負債的增加;2.費用確認應與企業盈利活動相聯系,在目前的財務報告中,由于收入和費用是分別單獨陳報的,而且一般情況下,企業商品或勞務的購置和款項的支付又不與企業同種產品的銷售或收款同時發生。因此,配比要求就變得十分必要,費用應與收入建立一定的聯系。

(二)財務成本的確認按照傳統財務會計理論,費用的確認應該與盈利相聯系。這里配比原則十分重要,因為它指導人們鑒別哪些成本屬于已耗成本,應計列為本期費用,相應列入利潤表;指導人們鑒別哪些成本屬于未耗成本應作為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指導人們區分各種費用與收入的不同聯系以分配各類費用。根據配比原則,費用的確認應該與這個時期的營業收入相配比,由此計算本期的收益。費用與收入的配比原則包括三項確認規則:1.聯系因果關系確認費用;2.系統、合理地分配費用;3.支出發生時立即確認費用;聯系因果關系確認費用是最理想的分配成本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將已耗成本與產品相聯系,并在有關收入陳報之時將這些產品的成本計入費用,就可以得到費用與收入的合理配比。因為已耗成本是與某一個具體產品相聯系,而這一產品又與所陳報的收入相聯系,倘若收入在銷售實現時予以陳報,將產品的已耗成本記為費用予以陳報被認為是合理的,而未耗成本則被視為資產。直接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發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進價和其他直接費用,由于與產品生產之間存在著一種可追溯的關系,可以直接追溯到具體產品中去,因此這類費用應該直接計入生產經營成本。并不是所有費用與收入都存在著聯系因果關系,有些需要通過其他確認方法來分配費用。具體分配方法有兩種:1.在以后的各會計期中,將成本合理、系統地分配為費用;2.當支出發生時立即確認為費用;有些支出盡管無法追溯到具體的產品中去,但它們與本期收入存在著間接因果關系,人們通常可以按假定的合理基礎或便捷的方法將其分攤至具體產品成本之中。這些成本在各會計期間分配費用時,應該是無偏見和合理的。例如,企業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等各項間接費用,這類費用與本期收入存在著間接因果關系,應該按一定標準分配計入生產經營成本。那些既不與生產直接相關又不與銷售直接相關的支出,由于無法找到一個合理且系統的分配基礎,應該作為期間費用立即計入當期損益。很顯然,因為這些支出如果沒有合理的途徑與未來收入相聯系,或未來期間經營活動的收益很不確定,如果采用武斷的分配基礎進行分配可能將回比不進行分配更使人誤解。因此,惟一的實際解決途徑就是將它們直接列為當期費用。事實上,將費用與收入相聯系并進行合理的費用分配是一個非常棘手的事情。A.L.托馬斯于1974年美國會計學會所發表的第9期《會計研究論文集》的《會計分配問題》一文中指出,將成本分配為費用,完全存在著主觀臆造的因素。由于這種主觀推測使得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因此,A.L.托馬斯認為驗證費用分配過程是否合理有三個標準:1.可加性,即分配到各會計期的費用數額相加應該等于原來的成本總額;2.明確性,即某一種分配方法只能導致某一個固定的分配額,而不是數額可以隨意大小;3.可辯護性,當采用某種分配方法時,有其充分的理由證明是最優的,是任何其他分配方案無法替代的。托馬斯認為費用確認分配過程并不能真正符合上述標準要求,現行的配比原則實際存在著重大的缺陷。不過至今為止,會計實務界仍在財務會計實踐中堅持應用分配方法。因為費用分配過程構成了傳統財務會計最重要的會計實務,如果否定成本分配實際上就等于從根本上否定傳統財務會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