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底線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11:11: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道德底線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道德底線

底線道德與基礎透析

本文作者:黎衛金工作單位:閩江學院思政部

重視底線道德建設是在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反思

基礎上,適應中國社會現實要求而提出來的克服國民倫理道德素質的本源性缺陷,必須加強底線道德建設。幾千年來,我們的民族素以崇尚倫理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過,我們的傳統倫理主要以家庭、家族為核心和基礎,因而“私德”顯得相對完整和發達,而“公德”則未得到充分發育和發展。就是在這樣的倫理背景中,我們啟動了現代化,這樣,在飛速發展的轉型社會里,一方面“公德”———公共生活倫理的建設無可避免的出現滯后,另一方面“私德”———以私人關系、親情關系為核心的傳統倫理規范未經任何“創造性的轉化”而直接進入了“公德”的領域、代替公德發揮“作用”。這就是今人倫理道德素質的本源性深層缺陷。只有克服這種國民倫理道德素質的本源性缺陷,加強底線道德建設,才能減少并進一步遏制坑騙、假冒、貪污、行賄、巧取豪奪、權力尋租、腐敗等等行為。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市場秩序,必須加強底線道德建設。市場經濟使人們之間的交往逐漸增多,這就要求一種起碼的為全社會所有人都能奉行的道德規范來維持市場秩序。正如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所提出、為德國著名學者哈貝馬斯所發揮的觀點:要在市場和其他任何領域中建立起正常的人與人之間的秩序,必須認可社會中存在的共同的規范標準。這種共同的標準是什么呢?應是能代表大多數人的意志,能為大家所普遍接受和遵循的“普遍化”原則。這種道德規范標準必定是底線道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普通的人們不會無邊地做好事,只要合法經營,誠實勞動,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他就是一個好公民,一個道德的人,這就必然使誠實守信、平等互利等基本道德規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凸現出來。促使人們的道德境界從道德義務走向道德崇高,必須加強底線道德建設。底線道德是人們力所能及且必須恪守的基礎的道德要求,它體現為人們對種種不可回避的道德義務的履行。相對于底線道德而言,高尚的道德是人們基于高度自覺之上成就高尚人道德格,達到崇高道德境界。踐履高尚的道德要求,行為者由此會得到社會輿論的贊賞,從而獲得一種道德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履行基本的道德義務,這是行為者的應盡之份。義務的道德是高尚的道德的基礎,對于一個人來說,只有在能自覺自愿地履行道德義務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高尚的道德追求。當然,高尚的道德是義務的道德的靈魂,人們對道德的需求不應只局限于履行基本的道德義務上,而應在確實履行道德義務的基礎上逐步在道德層次上跨越新的臺階。

底線道德的基本規定和價值尺度

義務———底線道德要求的基本規定道德義務,是個人對社會、對他人在道德上應盡的責任。不管個人是否意識到,客觀上都必然要對社會或他人盡義務。一般說來,人一生下來就被置于特定的社會關系及其相應的道德氛圍中,這種道德氛圍作為社會道德的客觀表現形式,對個體來說,是既定的、先在的、不依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個體在其社會化過程中,必須首先學習、接受和適應它,方能得到他人和社會群體的認同,參與社會生活,取得社會成員的資格。底線道德是個體首先面臨的客觀存在的社會要求,是個體不可回避的道德義務。當然,由于個體自覺程度的不一樣,他們履行道德義務的態度也并非一致。有的人把履行道德義務作為完善自己道德境界的基礎,自覺自愿地去履行;有的人自覺程度不夠,但迫于社會和公眾的壓力,在大部分場合能履行自己的道德義務;有的人則唯我獨尊、無視他人,這種人一旦危害、侵犯了社會和公眾的利益,就理所當然要受到譴責甚至懲罰。公正———底線道德權利義務分配的價值尺度什么是公正呢?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公正就是為一定的道德體系所認可的對社會成員之權利和義務的恰當分配。從這一意義上來講,公正就是道德的起點和基礎,無公正便無道德可言,正如前蘇聯哲學家圖加林諾夫所說,“公正可以稱為最低限度的善。”公正原則表明的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相互對待的方式,它強調人與人之間相互對待時應對雙方利益進行合理考慮,每個人都應當把其他任何一個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不應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損害他人的利益。公正作為道德的基礎,它并不對個人提出道德上的高標準,并不一味要求個人自我克制或自我犧牲,它只要求個人在發展自己時不要有損于社會和他人,只要求個人的自我實現不有悖于義務和權利相一致的原則。然而僅此就可以使個人在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能出于必須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履行自己的義務的考慮而進行自我克制。因而符合公正原則要求的價值目標和行為除了正當的以外,也可能是高尚的,但不會是不合理、不道德的。

查看全文

透析文明的道德底線

所謂道德底線,就是守衛人的最基本的尊嚴、良知的最低防線,也就是使人不至于墮落為禽獸的那條最后防線。每一種文明都必須具有道德底線,只有這樣的道德底線存在,才能防止人的集體性道德犯罪與無意識全面墮落。在一種文化形態中,人如果偶發瘋狂的不道德行為,那么一般不是這種文化的罪過,但是,如果這種文化形態能夠容忍那些違反人道泯滅人性的行為長期的發生、進行,甚至成為一種非人的制度、習慣,而且這種文化形態不但沒有發出抗議的聲音與排斥的行動,反而業已將這些非人的制度、習慣融入自身,人們不再以罪惡為罪惡,不再以非人為非人,不再以羞恥為羞恥,那么這種文化一定在某些方面出現重大的缺陷。

中國文化傳統的一個重要的缺陷就是道德底線的缺失。在中國哲學里,道德底線幾乎被推到人性的至高點。孟子就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楊朱主張“為我”,墨子主張“兼愛”,都被孟子斥為“禽獸”,孟子心目中的“人”,也就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底線,就是人和他人,包括“君”、“父”的倫理關系。雖然“人皆可以為堯舜”,但是一旦不尊君重父,就同于禽獸。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里,儒家哲學對傳統文化起了無可替代的支配性作用,可以說,儒家哲學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然而,孔子喋喋不休的宣揚“仁者愛人”,孟子不遺余力的傳播仁政德治,他們的理論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文化,從歷史上看,并沒有造成一種真正有人文氣息,真正尊重人、愛護人的制度與習慣,反而使“仁義道德”變成泛道德主義,造成一批假道學的橫行。這種文化缺乏一條起碼的道德底線,也就是制止殘暴無人道的事情發生甚至形成制度、習慣的那種內在的文化力量。

我們常常津津樂道于五千年文明史,津津樂道于“四大發明”,直到今天,這些話語仍然被畢恭畢敬的寫進歷史教科書,讓下一代享受意淫的快感。然而,“四大發明”無論如何偉大,畢竟不是我們自己的文化這個“孔”生出來的東西,所以火藥被拿來做鞭炮嚇鬼,指南針用于羅盤捉鬼,造紙術和印刷術則大用于佛經印刷。倒是這些東西傳播到西方,不久就顯出無窮的威力來。說到底,“四大發明”不是科學精神的產物,而是生活經驗的造品。我們的傳統有兩大“不文明”,說“不文明”,是因為這兩者都體現了野蠻的叢林社會的特征,而且,它們的殘酷性不但沒有被中國的仁義道德所批判、摧毀,反而在仁義道德的文化土壤中存在了千百年,成為社會制度、習慣。更可怕的是,這些非人的制度習慣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中侵入了文化的機體,甚至已經構成中國人傳統品格的一個部分,這兩大突出的“不文明”就是太監與小腳。

在春秋戰國以前,殉葬是普遍的事情,如果沒有生人殉葬,則以人樣的“俑”殉葬。孔子對這種現象表示了他的憤怒,他曾說“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咒罵那些搞以俑殉葬的人絕種。但是從秦漢開始,宦官就已經出現在歷史舞臺,甚至已經走到了歷史舞臺的前沿,卻從未有人對閹割制度表示憤怒。閹割,從很早就已經開始形成制度,歷史久遠時期的閹割情況已經很難找到詳實的記載,但是近古的閹割,多少留下一些令人讀之顫栗的文字。閹割太監的地方叫“蠶室”,《二刻拍案驚奇》記載,“因是閹割的見不得風,故引入內里密室之中,古人所云‘下蠶室’正是此意。”“蠶室”,一個多么詩意的名字。而“閹割”的雅稱則叫“凈身”,不熟悉中國文化奧妙的人很難想象到,如果我們說“到蠶室去凈身”是何等的恐怖!中國人向來喜歡在血淋淋的現實前面冠上一些美妙無比趣味無窮的名字——即如人肉,宋代文人莊綽在《雞肋編》中談到,兒童的肉叫做“和骨爛”,是最鮮美的,因為兒童肉在煮爛后,可以連骨頭一起全部吃掉。而年輕女子的肉則被稱為“不羨羊”,意思是比羊肉更鮮美。男人的肉被叫作“燒把火”,意為燒不爛,是人肉中最不好吃的。而對人肉的通稱則是“兩腳羊”。——于是即便是閹割、吃人,照樣在冠冕堂皇的名下進行。

清朝的閹割,有特定的手術師,稱為“刀兒匠”。手術之前,先綁好手腳、腰,以防閹割過程中動作過大,無法完成手術甚至流血過多而死。手術前要吃臭大麻,吃到腦袋恍恍惚惚,肉皮發脹發麻。手術第一步是割睪丸,在球囊左右各割開一道口子,把睪丸擠出來,這時被割者會奇痛無比,唯一的止痛措施就是把豬苦膽劈成兩片貼在球囊兩邊。第二步是“割勢”,也就是割掉人鞭。要用鋒利的刀一刀切去,創口插一根大麥桿類似的東西,接著一連幾天忍饑挨餓,直到拔掉那跟管子,小便如常,才算閹割成功。整一部中國歷史的所有太監都是為皇帝而產生,所有的毫無人道、泯滅人性的閹割與自閹,都是為了服務一個人,那就是皇帝。一人專制的政治體制的殘酷性,就在于整個國家的所有能量都被調動起來滿足一個人的隨心所欲的需求,他完全可以挾風雷,發閃電,可以仁慈如父母,同時可以陰毒如世仇。在這種政治體制下,人民的生命不再是生命,而是機器,是附屬于君主,可以任由使喚的機器。所以才會產生一個專門經過殘忍的酷刑的折磨以換回皇帝一人的放心驅使的太監集團。閹割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經過閹割的太監,往往有更多的接近皇帝、討好皇帝的機會,所以也有掌握大權的機會。而一旦掌握了實際權力,太監便會把他們的心理陰暗一面瘋狂的發泄出來。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時代往往就是太監掌握大權的時代,東漢的“十常侍”、明朝的魏忠賢等等,他們一旦位極人臣,那種由生理缺陷引發的心理畸形就會以非常的手段表現出來,他們往往把世人作為仇敵,無所不用其極的發泄他們的畸形心理。中國歷史上很多文化人飽嘗太監的迫害,但是他們控訴的對象都是直接指向“某閹”,魏忠賢叫“魏閹”,就是沒有人控訴那種把正常人變成太監的制度。

另一種反人性而且長期存在的現象是婦女纏足。纏足的起源,一般認為在南唐李煜統治時期。南宋張邦基的《墨莊漫錄》一書中記載,南唐主李煜有一宮女,曾以帛纏足,使其纖纖如新月,“回旋有凌云之態”,從此纏足開始流行。19世紀,一個西方人布萊森夫人寫了一本關于中國的書《中國的兒童生活》,其中記述了中國的婦女裹腳:“裹腳時先將帶子的一端放在足背下,然后纏住四個小腳趾,裹到腳底下,用另外一根繩子將腳后跟與拇腳趾拉緊靠近,在腳底下留個缺口。纏完時,帶子的頭就被牢牢地壓住,這樣過一兩個星期。此外還要不時地更換新帶子,但動作要迅速,否則的話,血液會在失去知覺的腳內重新流通,那痛疼是無法忍受的。”(見《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現在我們不難找到纏足之后的小腳的照片,還有小腳的X光照片。纏足就是把四個腳趾都纏進腳板下面,活生生的把腳纏成尖削形。給小腳女人準備的鞋子,都是畸形的尖頭小鞋。太監的閹割是為皇帝而閹割,女人的纏足則是為男人而纏足,女人的纏足,就是為了滿足男人的駕馭心理與畸形的審美心理。而承載著中國文化傳承的使命的中國古代文人,大多數并沒有對這種非人的社會陋習表示不快,相反,他們往往懷著一種畸形的審美眼光,從毒瘤中發現艷若桃花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贊美過“小頭鞋履窄衣裳,天寶末年時世妝”。清代的李漁則更加猥褻地贊美小腳:“瘦欲無形越看越憐惜,此用之在日者也;柔若無骨,愈親愈耐撫摩,此用之在夜者也。”為了男人地“用之在日”與“用之在夜”,便教整個民族千百年的婦女從六七歲開始忍受裹腳這種非人的折磨——仿佛婦女天生就是來給男人“用”的——而這些以道為使命而自得的文化人,居然大多認為那是天經地義的。只有極少數人對纏足曾發出過抗議的聲音,清朝張宗法在《三農紀》中從人道主義儒學的角度批評裹腳的惡習:“人賦鴻濛,萬物皆備于一身,得天地之氣生,受四時之法成。然貴賤雖殊,其寶命一也。仁者補之,尤恐招損,今俗尚纏足,堪傷天地之本元,自害人生之德流,而后世不福不壽,皆因先天有戕,此語可為智者道也。”然而他對此也無法阻止,只是開了一張藥方以減輕裹腳的痛苦。裹腳的陋習,直到清朝滅亡,才逐漸消失。

查看全文

黨員干部道德底線

“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做官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為我們在當前形勢下明辨是非,區別善惡,分清美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起新的榜樣。

從近幾年一些黨政干部違法違紀,直至走上嚴重犯罪道路的案件中,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特點:不少干部所以淪落為犯罪分子,都和他們不知榮辱有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榮辱觀,而不同的榮辱觀會導致不同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結果。孔繁森、任常霞等一批優秀的黨員領導干部,始終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看作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萬事民為先,因而受到人民群眾的愛戴。相反,胡長清、成克杰等腐敗分子,把手中的權力視為特權,把黨和人民交給的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背棄了黨的宗旨,喪失了黨性原則,完全走到了人民的對立面。如果榮辱觀出了偏差,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就不能按照人民的意愿辦事,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就必然導致濫用權力。當前,在黨員干部隊伍中的確存在著一些“不以為恥”,甚至“以恥為榮”的現象:有的不以鉆營跑官為恥,反以跑官為榮,認為自己有本事、有能力;有的不以貪為恥,反以給人辦事、收錢收物為榮,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有的不以搞假數字、假匯報為恥,反以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為榮,認為自己政績突出等等。存在這些榮辱不知的觀念和行為,恰恰表明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了問題。不知榮辱正是腐敗的源頭,勢必導致私欲膨脹,最終跌入腐敗的深淵。現實生活的實踐告訴我們:知榮才能高尚,知恥才能得廉,不知榮辱,難以為官。

“八榮八恥”不僅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和做官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更是鑒定真假黨員干部的標準。人品官德看端行。共產黨的“官”不論“品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都應該有官居“九品”,責盡十分的精神。我們每個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八榮八恥”,以“八榮八恥”為鏡子、為標尺,認真照一照,量一量,看看自己是真是假,是否合格。要堅持從我做起,以廉政勤政為榮,以腐敗墮落為恥,做當榮之事,拒為恥之行,做一名知榮辱、干實事的黨員干部。(2005.5.11)

查看全文

文學批評雙方的道德底線綜述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討論了文學批評雙方(批評家與創作者)的道德底線問題,認為在目前比較混亂的批評現狀下,求真務實,并注重作為批評家應有的職業素養應該是批評家言說的基本職業道德;同時,作為被批評的對象,文學創作者也要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批評,井提供健康的批評環境。

論文關鍵詞:文學批評文學批評雙方道德底線

文學批評是一件非常艱難的工作。一個時代出現的優秀批評家往往是屈指可數,較之優秀的作家,數量很不成比例。但他們卻對文學的健康發展做了貢獻。我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就很有一些藝術素養高、敢于直言的,并頗有學術造詣的批評家,比如茅盾、胡風、李長之、李健吾等等。但近20年以來隨著社會市場化、商品化的急劇推進,文學的大幅度邊緣化,很大一部分批評家耐不住寂寞,經不住誘惑,也開始急劇地蛻化,紅包評論、炒作評論、人情評論等紛紛登場。而面對紛至沓來,良莠不齊的種種評論,文學創作者(其中不乏一些文學大家)似乎還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應有的豁達心態。針對文學批評界出現了這種道德下滑現象,筆者想談談文學批評雙方的道德底線問題。

1批評家的道德底線

首先,文學批評應該建立存文學文本的基礎之上,而不是針對作者。當代文學批評經常針對的是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所以對批評家來說,就有了許多外在的壓力或誘惑。作為一位嚴肅的文學批評家,該如何作為?

我們一定要守住一個先定原則:不能進行人身攻擊。當然,這只是前提,任何公民都無權對另一位公民進行人身攻擊。

查看全文

領導干部道德底線內容論文

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和各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新情況,黨中央和中央紀委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文件,今年初又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這不僅是從制度層面遏制腐敗,規范廉潔從政行為,也是著眼于解決領導干部的道德底線問題。

所謂領導干部道德底線,就是廉潔從政最低的限度、最起碼的準則和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與否從量變向質變轉化的關節點。它是一個由多方面道德規定構成的體系,像一張大網,托著領導干部的良心和靈魂,誰掙脫了它,誰就會掉入罪惡的深淵。我們應當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正確把握和科學運用領導干部的道德底線,構筑道德屏障,使各級領導干部堅守道德底線,走出一條既靠制度約束又靠道德規范的反腐倡廉的新路子。

一、高度重視領導干部道德底線問題

做人要講人品,做官要講官德。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有道德上線和道德底線兩個方面的要求。道德上線是追求的目標和導向,道德底線是存在的基礎和條件;僅有道德上線是不夠的,僅有道德底線也是不行的,這兩個方面不可偏廢,不可或缺。長期以來,我們黨一直重視領導干部的道德上線建設,樹立了張思德、白求恩、焦裕祿、孔繁森等眾多先進典型,目的在于為領導干部樹立標桿,提倡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這無疑是非常必要、重要和正確的。正是由于黨的積極倡導和先進人物的模范帶動,我們黨在各個時期才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領導干部,才保證了黨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但同時應當看到,我們對領導干部道德底線方面存在的問題重視不夠,抓得也不夠。對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來說,只有道德上線的倡導而沒有道德底線的約束,就如同一個“漏斗”,掉隊的會越來越多。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不少領導干部守不住底線,成為腐敗分子,給黨的事業和形象造成為極大損害。因此,當前必須把加強領導干部道德建設,解決道德底線問題提上議程、擺上位置。

從全局看,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迫切需要領導干部堅守道德底線。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的道德準則。我們堅持了這一條,就能走出執政興亡的周期率。人民群眾看黨是否堅持了這一條,主要看身邊的領導干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個人撈好處的領導干部越來越多,如果與民爭利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領導干部就失去了從政操守,不是真心實意而是虛心假意、不是全心全意而是三心二意,這樣如何能贏得老百姓的擁護?因此,各級領導干部的道德問題,與黨的生死存亡具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守住從政的道德底線,也就是在維護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忽視和放棄道德底線建設,無異于逐漸放棄黨的執政地位。

從根本看,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需要充實完善領導干部道德底線建設的內容。中央高度重視制度建設,依靠制度反腐倡廉,對領導干部管理和約束的制度規定越來越多、越來越縝密,但是在這些制度中,缺少對道德進行管理和約束的內容。或者說,在制度規定中,硬性的東西比較多,軟性的東西比較少;管行為的規定比較多,管心靈的東西比較少;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一手長一手短、制度建設和道德建設不配套的情況。從領導干部產生的源頭分析,突出表現為:在干部選拔上,看思想政治表現情況,主要看政治方向、政治觀點等“大節”,而對道德底線筑得牢不牢、有什么缺陷,視為“小節”不予重視,更沒有把道德作為硬性指標,落實到實際操作中;在公開選拔中,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很難把人的道德水準考出來;在民主推薦、民意測驗和干部考察中,由于道德指標沒有量化,加上人們對談話內容跑風漏氣的擔心顧慮,很難把握被考察者道德的全面真實狀況,這也是產生“帶病提拔”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干部考察的道德評價體系,將其作為建立科學的干部選拔制度的重要內容,真正從制度層面落實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要求;迫切需要把道德內容納入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中,以此形成系統的領導干部道德管理制度,成為旨在管住人們思想和靈魂的一個體系。

查看全文

大學生底線道德教育探析

一、高校德育不理想的原因及表現

為什么我們的一些高校德育失去了當年的風采,為什么我們高校培養的人才的道德水平出現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會生活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社會處在轉型時期,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精神信仰、道德倫理觀念逐漸從一元轉向多元。我們的高校德育建設落后于時代的步伐,長期以來,高校的道德教育的目標推崇的是一種“圣人和英雄道德”,特別是由建國初期保留下來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只講奉獻不講索取”以及見到危險就挺身而出,不計報酬的勞動和工作等觀念,片面強調奉獻和自我犧牲,忽視了學生目前的價值觀念和覺悟水平,弱化了對大學生進行最基本的底線道德教育。底線道德是道德的最低層次,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行為準則和基本道德義務。在高校德育內容之中,我們強化了德育教育的“圣人目標”,但是卻弱化了最基本的底線道德教育,在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念本就受社會生活多元化影響的背景之下,造成了學生道德選擇的迷惑,進而導致學生知行不一、行為失范。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道德狀況是積極向上的。但是,伴隨著社會生活多元化的沖擊,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在侵蝕著部分大學生的心靈,使其出現道德滑坡現象,甚至做出道德淪喪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大學生存在一些是非不明、榮辱不辨的現象。他們丟掉了道德標準和規范,喪失了崇高理想和信念。其次,大學生誠信的缺失。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早就被視為底線道德,但是在今天的大學校園,考試作弊現象屢禁不止,同學間欺詐行為也屢見不鮮。第三,兩性道德的失范。大學生談戀愛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大學生情侶在公眾場合表現過分親昵,言語、行為不堪入目;缺乏基本的責任感,把愛情當做游戲,對性行為缺乏理性控制等。第四,對基本的道德準則的無視。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不排隊買飯,圖書館、教室肆意占座等,種種在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育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卻在大學校園中被部分大學生們肆意踐踏。以上一系列現象都給高校德育工作敲響警鐘,在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時,請不要忽視大學生的底線道德教育。

二、加強對大學生底線道德教育

重視和強化底線道德有助于大學生提升道德境界,追求自身的完善。目前,高校德育追求“建設社會主義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更應該從基礎抓起抓好。在社會生活多元化的時代,高校德育在面臨多重挑戰和沖擊的時候,更要加強大學生的底線道德教育,決不能聽之任之。“底線道德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道德,是道德的下限,是所有社會成員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恪守的。否則,就是不道德,行為者就會受到社會輿論和內在良知的譴責,甚至被外在強制約束。”底線道德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也是衡量人類行為善惡最基本標準。從我國傳統德育來看,“圣人”的道德設計,一旦摒棄基礎底線,不但沒有使多少人真正成仁成圣,反而使一些大學生忽視了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合理的底線道德是指符合整個社會的大多數人力所能及的道德水平,只要守住道德底線就算及格,就可以算一個合格的公民。代表未來公民主要形象的大學生群體,加強他們的底線道德教育,是對他們進行最起碼的公民教育。所以,加強大學生的底線道德教育是實現其他德育目標的基礎,要想實現更高層次的道德,底線道德是不能逾越的。重視底線道德教育,并不是說讓大學生放棄對崇高道德的追求。事實上,履行基本的道德義務是高校青年學生道德境界提升的基點。高校在進行道德教育時設定的德育目標對不同的學生也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道德教育不僅在時間上具有階段性和順序性,而且在空間上具有多維性和層次性。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固態模式,是可以根據現實予以適時調整的,所以德育既要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定目標,堅持德育目標的主導性,也要考慮學生在多元化社會生活背景下品德發展的多樣性。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學生的思想品德達到的水平和具體發展的目標是不盡相同的,每個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閱歷、不同的家庭環境,因此,必須根據他們的思想品德的實際狀況和德育發展要求確定具體的德育目標,將德育的總目標進行分解,遵循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規律,使德育目標與學生的實際狀況和發展要求相適應,同時兼顧學生的可接受性和德育目標的可實現性。但是底線道德教育是德育目標得以開展和進行的基礎和保障,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最低要求,所以說底線道德教育與崇高的道德理想之間是相互統一的,道德底線教育是進行崇高理想教育的基礎。

三、加強底線道德教育的途徑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

查看全文

法律是最底線的道德 道德是高標準的法律

9月20日,是黨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6周年,也是我國第5個“公民道德宣傳日”。近些天來,隨著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的隆重舉行,一批從普通人中走出的道德榜樣,在以其人生之火點燃了美麗的道德之燭,在充分展現道德精神力量讓人感動的同時,再度引發了人們對道德建設和法治建設關系的深思。

這些年,在政府的推動、學者的呼吁、民眾的參與下,建設法治社會的理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習慣于自覺地遵守法律、運用法律,在接受法律“約束”的同時,享受著法律帶給我們的各種“福利”:良好的社會治理生態、便利的糾紛解決方式、誠信的民商交易秩序以及穩定、可預期的生活方式。

然而,對于法治,我們在尊重并且贊美的同時,也應看到這樣一個事實:法治,僅僅是社會治理的方式之一,雖然公正、平等、高效、便捷、穩定的特性已經為歷史和現實所證明,但仍會有美中不足。比如,盡管罰款如同達摩克力斯之劍在頭頂上高懸,但隨地吐痰、闖紅燈、酒后駕車、“牛皮癬”小廣告、踩踏草坪等現象仍是屢禁不止。就如同經濟運行領域有市場失靈一樣,社會治理領域同樣也有“法律失靈”。而解決“法律失靈”的靈丹妙藥之一,就是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法治社會,離不開道德建設。

法律是最底線的道德,道德是高標準的法律。法律治理視野中的“人”,既不是雷鋒同志一樣的“好人”,也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而是“中人”:這個人可以不做好事,但不能做壞事;可以在法律范圍內隨心所欲,但不能超出法律的邊界為所欲為;這個人并不需要具有多么高尚的道德品質,只要行為符合法律的規范。一個全部由“中人”組成的社會,可能會是一個超級穩定狀態的社會,但注定不會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前途的社會。一個社會不可能全部都是好人,“烏托邦”注定是我們長遠的理想,因此這個社會需要法律作為治理的手段調整社會關系;但一個社會也不能沒有好人,極端化的“惡人谷”只會在小說中出現。因此,這個社會同樣需要道德建設來教化人心,引導善行,讓民眾在不為非的基礎上還能行善。正是從這個角度說,法律追求的是最底線的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而道德倡導的則是終極的天下大同和社會和諧。

法律是硬性的,道德是柔性的。正因為法律是硬性的,才會有權威性、公正性,才會讓民眾感知、認同并服膺,正所謂法無信不立。但反過來說,法律的硬性特征使得法律的引導和教育功能不如道德這種柔性的手段那么明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法不容情”、“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在以公正無情的面目示人的時候,一定程度上已經注定了法律可以規范行為,但不能深入內心;法律可以治標,但不一定能治本。而道德的柔性特征正是對法律的有益補充,在“法不責眾”式的輕微違法行為的治理中,直對人心的教化可能比只管行為的處罰有效得多。

法律畢竟是一種“奢侈品”,道德卻是“物美價廉”。法律的運行,即法治的實現,是有成本的,從立法到執法到司法再到守法,每個環節的成本都不可小視。看似簡單的一個制度設計,無形之中會增加多少行為的負擔、交易的約束和執法司法的配套,這筆賬很難精確算出來,但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因此,法律是一種“奢侈品”,有限的資源只有花在刀刃上,才能實現預期的治理目標。但道德確實“物美價廉”,感化人心的成本肯定要比約束行為的代價小得多。如果可以用廉價的方式實現部分治理的目標,我們又何樂而不為,把有限的法律運行資源配置在更加需要的地方。

查看全文

教師職業道德底線和提升

一、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其一言一行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提升教師職業素養,以身作則,才能在學生群體中樹立依賴、信任與威信,完成教育育人的任務。1.對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應該具有對教師職業的自豪感、育人的責任感以及對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他教與自教。所謂的他教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交往、言行、生活習慣等潛移默化形成。而自教是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的完善自我道德情操,實現自我升華。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培養出時代需要的學生,其自身不僅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開闊的眼界,同時還應該具有前瞻性,能夠準確的認清當前社會發展形式,能夠為學生揭示更多的科學現象,提升學生的興趣。2.為人師表。教育是社會中重要的行業,是構成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作為國家公民,不僅需要遵守公民的基本規則,同時更需要做到為人師表,起到表率作用。為人師表不僅是教育職業賦予教師的特殊要求,也是從事教師職業的基本前提,是一種十分關鍵的育人手段,教育功能顯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自身良好的言行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將自身作為學生的模范,言傳身教。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應該將為人師表作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通過優秀的師德感染學生。3.具有創新精神與能力。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對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人才迫切需求,同時創造力亦是這個時代背景下最主要的特征,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關鍵,是國家不斷發展前行源源不斷的動力。教師作為社會重要的職業,教書育人亦是一件創造性過程,新時代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教育理念,不斷的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體系,提升自我創造能力。當然,教師必須嚴于律己、科學嚴謹、勇敢創新,在本科學領域中不斷專研,開拓創新。

二、當今時代背景下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的途徑

21世紀是一個競爭的時代,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必須重視人才培養。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很大程度上影響人才培養的效果。因此,新世紀必須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為人才培養提供保障。1.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學習。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進行學習,豐富自身知識結構。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向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習,吸收前輩的經驗,發揮前者為其奠定的教育基礎;同時,還應該向學生學習,通過對學生的觀察與了解,掌握學生發展中的真實需要,以便及時的更改教學理念,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等。國家教育部門,應該積極開展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強化對教師的培訓,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職業道德培訓與考核,提升教師從業標準等。教師自身必須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教育資源不斷增多、教育手段也更加多元化,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才能適應學生成才的需求。同時,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為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提供生長的土壤,在求知的道路中不斷成長。2.通過教育實踐檢驗自我職業道德。實踐是真理驗證的唯一標準,在教育領域中亦是如此。教師通過師范專業進修,以及在自身不斷學習中學到各種職業道德技能,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過程,才能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習慣性思維。同時,通過教育實踐,教師能夠對自身職業道德素質進行檢驗,認識到自身職業道德素質中存在的缺陷,以便于不斷的完善自我品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過教育實踐不斷的檢驗,然后不斷的完善。通過反復的磨練,幫助教師塑造更加良好的職業品質,讓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發揮模范作用。3.教師必須學會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教師提升自我職業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認真學習相關教育規范文件,通過師德規范,對自我言行進行及時、定期的反省,并勇于糾正自身不符合師德規范的行為,保證自身思想、行為都能夠符合教師職業道德要求。

三、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是發揮教師職業能力的關鍵,也是我國素質教育推廣與實施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職業道德包含了人格、思想、原則、行為規范等多種方面的內容,在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同時也需要不斷反省自我,加強在教育實踐中的自我檢驗,促進自我職業道德提升,滿足師德規范要求。

查看全文

關于道德教育的價值博弈

摘要:近年來,社會上頻發一系列僭越底線道德的事件,同時又受到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人們開始質疑追求高標道德的傳統。在這樣的狀況下,道德教育的價值取向重新得到審視。毫無疑問,道德教育不僅要教育人們守住底線,還要引領人們實現超越、走向崇高。在這兩種價值的博弈之中,應實現理想人格與現實目標的統一,確保道德規范與道德信仰的適切,促進價值引領與體驗實踐的結合,構建個體良善與社會至善的良性社會生態。

關鍵詞:底線道德;高標道德;堅守;融通

當我們以道德的眼光觀察社會時,我們不難發現,媒體頻繁使用“突破道德底線”來形容一些“聳人聽聞”的公共事件;同時,各種各樣的“道德楷模”借助媒體推廣進入公眾視野。一方面是底線模糊,一方面又是楷模跌出,這種令人困惑的“差距”緣何產生?又該如何理解這樣的現象,在這個急速變化的轉型社會,該如何堅守道德底線、樹立道德高標?接下來,我們就從分析現實困境入手,以實現兩種取向價值的融通。

一、現實困境:底線的僭越和高標的質疑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也隨之得到極大的改善,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歲月已經不復存在,社會呈現出欣欣向榮的一面,中國正大踏步地邁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光明前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增強,但是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受西方多元價值觀的影響,社會的風氣變得更加功利化和浮躁,這種缺乏理性的浮躁心態已經演化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充斥在社會的各行各業中[1],甚至連最為需要用理性與沉穩的思考來做研究的學術界,也開始出現了弄虛作假的現象,使得人們對道德現狀充滿憂思。1.底線的僭越——道德“滑坡”。“滑坡”是指事物的水平“從上到下”,或事物的質量較之前有所降低。道德“滑坡”就是道德從一個較高的水平降到一個較低的水平,其在現實生活層面的真實形態就是社會底線道德的日漸突破[2]。2008年大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在人們對其進行口誅筆伐的同時,社會上興起對師德底線的大討論。僅時隔三年,廣東佛山發生了兩歲女童小悅悅遭汽車碾壓、18名路人漠然旁觀的事件,整個社會輿論嘩然,面對幼小生命的垂危,經過的路人竟選擇冷漠無視,無人上前救助,“小悅悅事件”以女童小悅悅的醫治無效去世畫上句號,悲劇結局觸動人心,許多輿論不再是抽象的道德思辨,而是以人之常情常理去審度,引發了公眾對道德滑坡的焦慮,許多聲音不約而同地表達對道德冷漠的批判、痛恨。社會中僭越底線道德的風氣如同一種惡性流感蔓延到學校中,諸如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發、校園性騷擾事件的爆出以及最近的演員學術抄襲造假事件等。學校本應是社會中的道德凈土,如今也發生了這些惡性事件,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面對這些道德失范現象,“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儼然演變成為人們對當今社會表達一種無奈情緒的主觀宣泄[3]。道德領域存在的問題,迫使人們開始對社會道德的現狀重新審視,并且表現出深深的憂慮和熱切的期待,它同時也警示我們,必須重視局部的“滑坡”狀態,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防止其危及全局。2.高標的質疑——道德“虛無”。由于西方多元價值觀的涌入,中國傳統一元價值觀占據統治地位的局面被打破,多種多樣的觀念涌噴,這種價值多元不可通約的衍生結果就是價值標尺的缺然。面對底線僭越產生的道德滑坡,人們開始質疑道德追求至善的傳統,認為現代社會不應沉湎于過去陳舊古板的道德傳統。同時,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好人沒好報的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于該不該舍己救人的爭議,少數人道德情感麻木,道德意志缺失,動搖了對于高標道德的傳統信仰,從而出現了道德虛無的聲音。道德“虛無”指的就是人們道德信仰的一種空虛的精神狀態,其在現實中的表現就是“彼亦—是非,此亦—是非”的現象。道德虛無主義意味著對高尚道德的排斥,通過對道德的重新書寫使得道德信仰被徹底廢黜,道德標準的消解是虛無主義拒斥的后果。這從另外一個方面促使人們產生對于傳統圣賢道德的質疑、對至善至美道德的否定,在他們看來過去那些至高至善的道德理想在現在成為人們的道德重負和道德枷鎖。底線的僭越和高標的質疑產生了社會上的道德危機現象,使得社會上出現了形形色色與道德相關的詞語,諸如道德淪喪、道德綁架等成為人們描述當前道德現狀的常用詞語。面對接踵而至的道德失范現象,人們不禁要反思當下道德危機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人們將視線投向學校中的道德教育。黨的報告提出將立德樹人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期望通過學校這一社會中的凈化器來重新找回失落的道德良善。底線和高標在道德教育中對應的恰是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道德教育一直以來就有兩種價值取向:一種是強調基于底線進行底線道德教育,指向合格公民的培養;另一種,則是側重用高標道德去教育學生,以美德陶冶人的品性。在這兩種不同聲音的影響下,道德教育的價值取向重新得到審視。

二、取向博弈:道德教育的兩種價值取向

查看全文

中小學師德建設挑戰與對策

摘要:中小學師德建設過程中出現了過度理想化、空洞化、功利化等問題,凸顯了學校師德底線意識的薄弱、底線思維的缺乏。師德底線是教師不應逾越的行為界限,文章認為,在中小學師德建設過程中要堅持底線,運用好底線思維,并在厘清師德建設底線思維概念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中小學師德建設面臨的困境,提出師德建設過程中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師德底線;底線思維;中小學

一、基本概念厘定

1.師德底線。即教師不應逾越的行為界限,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簡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處理問題所要遵循的道德上的規范。教師主要有兩個道德義務,一是對自己所教學生有應盡的道德義務。教師自古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不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在校園活動中,教師都要做好行為示范。二是對整個教師行業有應盡的道德義務。教師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教師群體,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遵守基本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為教育事業盡心盡力。師德底線是教師不可逾越的行為界限與約束,即合格教師絕對不能做什么的界限。2.底線思維。即保證底線的思維方法,底線思維意味著做事要考慮越過底線的后果,要盡自己最大努力避免出現壞的結果。底線思維注重大局,關注事情的未來發展并預知下一步行動,始終對各種準備工作和解決方案持開放態度。教師不僅要堅守職業道德底線,還要具備控制行為方向的前瞻性意識,無論是在自身修養還是在教學實踐中,都要以“底線思維”指導自身言行。教師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預測最有可能出現的打破底線的行為,并深刻認識到一旦打破底線將要面對的批評與處罰,從而堅守底線。

二、中小學師德建設面臨的困境

師德建設是教師發展之根本,本應作為學校建設的重點,但實際上中小學在師德建設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影響了師德建設。1.中小學師德建設理想化。古人推崇“圣人”,追求“道德”與“理想”,導致傳統社會把師德過度理想化,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道德要求。一項關于教師對社會看法的調查發現,70%~80%的教師對于犧牲家庭和親人以及不顧健康堅持工作的師德形象表示不認同,40%左右的教師對長期以私人錢財補助困難學生的師德形象也存在反感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師對當前社會的一些過度理想化的師德形象存在不滿。只講無私奉獻而忽視正常合法的物質利益需求,使得道德要求超出了一般教師可以達到的高度,長期如此,極易使教師背上道德重負。同時,脫離實際的師德標準很容易讓師德建設成為一些領導或教師的做秀,不利于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2.中小學師德建設空洞化。2005年教育部出臺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然而其關于師德建設總體目標的表達較為抽象,顯得高不可及。具體到學校層面,一些中小學在實施方面缺乏經驗,導致師德建設趨于空洞。2019年7月,教育部公開曝光了6起違背師德底線的案例,這些事件給中小學師德建設敲響了警鐘,反映出國家相關文件精神在學校層面未得到貫徹落實的問題。師德建設是學校建設的重點,但一些學校制訂的規則脫離教師發展實際,影響了師德建設的成效。例如,學校為應付上級領導檢查,簡單制訂教師行為規范,卻沒有配套的具體標準和獎懲措施,教師行為規范流于形式,沒有對師德建設起到有效影響。3.中小學師德建設功利化。社會上個人主義、利益主義盛行,一些教師在面對選擇時傾向于自身利益優先,還有個別教師意志薄弱沒能堅守住底線,最終迷失在功利場。同時,社會的一些功利氛圍使得學校師德建設也充滿了功利性,教師可以通過職稱晉升、完成公開課任務等方式獲得許多現實利益,忽略了內在自我道德素養的提升。而師德功利化造成師德底線下移,個別教師為自身利益屢屢在師德底線邊緣試探,無視規章制度,最終造成惡果,對自己、學生、教師群體和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此外,對于教師而言,掌握制度所要求的專業技能更能提高自身地位、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也能夠減少面對學校目標和家長期望的壓力,種種因素促使教師為爭取更為實際的利益滿足和地位獲得,而忽略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建設和自身的師德建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