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風險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4:17:4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并購風險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并購風險研究論文
一、企業并購風險的界定:
并購風險廣義上是指由于企業并購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未來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之間的偏差;但現實中我們主要研究是狹義的并購風險,是指企業在實施并購行為時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這種損失可大可小,既可能是企業收益的下降,也可能是企業的負收益,其中最大的虧損是導致企業破產崩潰。界定企業并購的風險,目的是為了識別風險,了解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的性質,是分析風險形成的機理前提。
二、企業并購風險的形成機理:
企業并購風險的形成機理是企業并購中存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從企業方面看,這些不確定因素既可能是顯性的,也可能是隱性的;既可能存在于企業實施并購活動前,也可能存在于企業實施并購活動過程中,還可能存在于企業并購完成后的經營管理整合過程中。分析企業并購風險的形成機理,目的是為了了解風險來自哪些方面和環節、風險的分布狀況、風險造成影響的大小,明確了下一步的風險防范和控制的目標和范圍。
不少學者根據風險形成的過程將風險分為事前風險、事中風險和事后風險,筆者借鑒這種分法根據并購活動的進展過程將企業并購風險的形成機理分為并購實施前的決策風險、并購實施過程中的操作風險和并購后的整合風險。
(一)、企業并購實施前的決策風險:
現代風險導向下并購審計風險研究
摘要:近年來,為了實現對目標公司優勢資產的獲取以及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并購現象增加。然而,多樣化的風險存在于并購當中,這是影響并購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將并購風險審計有效應用于現代風險導向當中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首先對現代風險導向的并購審計風險研究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對并購審計風險受風險導向審計準則的影響展開了研究,最后對并購審計中的現代審計風險導向審計模型進行了探討,希望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現代風險導向;并購審計;風險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并購現象隨之增加,并購標的建立在商務控制器基礎上,同現代企業的長期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現階段,伴隨著并購交易業務數量的增長,我國相關領域增加了對并購審計風險的關注。然而我國這一領域的研究還處于發展階段,相關理論研究框架還不夠完善,可以說,我國的并購審計業務發展速度要快于并購審計風險研究內容,無法理想的指導我國并購審計業務的順利進行。鑒于此,本文展開了現代風險導向的并購審計風險研究,希望對我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一、現代風險導向的并購審計風險研究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并購現象,在對并購風險進行預防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并購審計。由于復雜性以及較高的風險性存在于并購審計活動當中,因此積極加強現代風險導向的并購審計風險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新會計準則是我國為了適應經濟發展而制定并實施的,這一準則對審計和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國現階段還無法實現系統化和標準化的監管稅務及會計等問題,造成并購審計中的風險偏大,甚至超過了財務報表審計風險,在不斷增加的企業并購業務中,積極制定健全的監管制度、提升監管力度成為監管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而這一措施在實施中,要求該部門必須對并購中的風險分布等因素進行全面的掌握[1]。鑒于此,本文積極展開了現代風險導向的并購審計風險研究,希望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二、并購審計風險受風險導向審計準則的影響
民營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探討
摘要:民營企業(以下簡稱民企)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企的發展中,為了有效擴大生產規模,實現效益最大化,也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民企會采取并購策略,以實現整體效益。但是,民企在并購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不理智、不科學及不合理的行為,導致其內部的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本文首先對并購及民企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進行了有效界定,接著系統分析了民企并購前、并購中和并購后的財務風險因素,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措施。
關鍵詞:民營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風險防控
1并購的含義及民營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界定
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形態,具有多元化的發展路徑。隨著國企改制及民企自身實力的發展,其通過并購方式實現自身實力擴容的述求越來越明顯。所謂的并購,就是并購企業兼并或者收購目標企業的行為,這種方式一般是在比較優勢企業和比較劣勢企業之間進行的。兼并是比較優勢企業吞并被兼并企業的行為,這種方式帶來的是被兼并企業法人資格的喪失,兩者合并為新的企業主體。收購是比較優勢企業投資或者購買被收購企業的行為,收購行為可以是全部收購也可以是部分收購,但被收購企業一般不會喪失獨立法人地位。民企并購中的財務風險是指民企在發生兼并和收購行為時,由于對目標企業缺乏足夠的了解和有效的判斷,導致并購前產生宏觀決策、戰略及法律等風險,并購中產生融資、估價及投資等風險,并購后產生人員整合、文化整合和經營整合等風險。這種風險會導致民企資金流量不足及股東權益受損,并直接導致其并購行為的失敗。
2民營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因素分析
2.1民企并購前的財務風險因素分析
企業并購審計風險特征論文
【論文關健潤】企業并購審計風險
【論文摘要】并購審計風險貫穿于并購活動的整個過程,審計部門應從并購前、并購中、并購后各環節進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
企業并購作為資本運營的一種方式,是我國當前經濟結構調整、深化企業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一項高風險的經濟活動。審計貫穿并購活動的整個過程,一般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簽訂并購協議前進行的審計(并購前的審計)、并購實施中進行的審計(并購中審計)、對并購完成后有關事項進行的審計(并購后審計)。并購審計對各利益單位有著重大影響,這也決定了企業并購審計的高風險性和審計責任的重要性,如何認識企業并購交易中各個環節的審計風險并進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是審計人員和審計部門必須關注的問題。
一、并購前審計風險
企業并購前主要是并購意向的形成,尋找目標企業,進行初步調查,商討并購決策等。在這一階段,企業并購參與者能否收集到充分的信息,能否采取有效的驗證措施保證信息的可靠性,能否采用適當的方法評價和分析這些信息,是企業并購決策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企業并購準備階段審計的關注點,此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審計風險。
(一)與并購環境相關的審計風險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與防范綜述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完善的市場經濟,并購被人們重視起來,主要從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出發,分析引起企業在并購過程中存在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1財務風險的含義
1.1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并購融資或因兼并背負債務,而使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從風險結果看,這的確概括了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最核心部分,即“由融資決策引起的償債風險”。但從風險來源來看,融資決策并不是引起財務風險的惟一原因,因為,在企業并購活動中,與財務結果有關的決策行為還包括定價決策和支付決策。
(1)企業并購是一種投資行為,然后才是一種融資行為,投資和融資決策共同影響著并購后的企業財務狀況。
并購企業借款融資風險規避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企業并購中銀行借款融資簡述;并購中銀行借款融資面臨的風險及其成因;企業并購中銀行借款融資的風險應對;小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企業并購過程當中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選擇并購的企業在融資時一般還是傾向于選擇債務融資方式、企業并購融資與其他情況下的融資不同之處、銀行借款的優點、融資速度較快、資本成本較低、銀行借款的程序、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風險、借款額度風險、流動性風險、資本結構惡化的風險、財務杠桿效應引發的破產清算風險、合理確定目標企業并科學評估目標企業價值、合理確定借款額度、制定彈性的財務安排、并購后進行快速有效的整合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企業并購一直是個長盛不衰的話題,隨著金融危機的發展,中國的企業也加快了并購的步伐,但是從總體來看,中國企業并購的成功率并不高,就企業并購當中的銀行借款融資風險進行分析,可以為參與并購的企業控制銀行借款融資風險提供借鑒。
論文關鍵詞:企業并購融資風險
隨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展,世界經濟將呈現一種新的格局,企業并購也有愈演愈烈之勢,中國的企業也開始了高調的并購之路,跨國并購諸如中鋁并購力拓、中國五礦集團并購OZMinerlas,國內的如國機集團與中國一拖集團等,并購的數量和規模都超過以往,上海聯交所總裁蔡敏表示中國已步入并購、重組和聯合的“十年黃金期”,但是從中國為時尚短的企業并購歷史,特別是跨國并購的歷史來看,企業并購成功的案例尚不多見。企業并購過程當中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目標企業的選擇、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并購的融資方式和支付方式的選擇,還有并購后的管理和財務整合,其中,并購融資是企業并購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我國企業并購的融資方式而言,內部融資的融資額度十分有限,而股權融資的成本較高,歷時較長,而且限制條件非常苛刻,而一些創新性的融資方式在我國尚不多見,所以選擇并購的企業在融資時一般還是傾向于選擇債務融資方式,特別是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因此,本文僅就企業并購中的債務融資風險進行分析,以給面臨并購選擇的企業在理論和實踐上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企業并購中銀行借款融資簡述
企業并購融資與其他情況下的融資不同之處在于,企業并購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這些資金一般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籌措和使用;而企業并購中的并購方通常規模較大,實力雄厚,財務穩健,并購又可以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或者取得財務、管理及營銷方面的協同效應,因而企業并購下的銀行借款融資更易取得銀行的支持。銀行借款在一定程度內可以放大企業的財務杠桿,增加股東收益,但是另一方面,負債過多會使企業的資本結構失衡,加重企業還本付息壓力,使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促使企業進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倒閉。
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論文
1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主要種類
1.1融資風險
現在市場競爭愈加激烈,融資風險的這個難題當然是同樣并存的,不管財務方面采用的是哪種的融資形式,風險問題也是一定會產生的。一般企業并購的資金來源有兩種:第一種是內部融資。第二種則是外部融資。從第一種內部融資的情況來看,由于融資的成本相當匱乏,從而降低了融資風險所發生的可能性,但是運用這種融資方式,對于企業來說會占用相當一部分流動資金,這時企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在面臨外在的打擊時,企業所應有的自我調節能力以及靈活性也會下降。而從第二種外部融資的情況來看,比如拿債務的融資來說,雖然降低了一些相應的成本,但是在企業負債率有些高的情況下,則可能造成資本機構明顯的惡化,如果在到期的期間償還本息仍然是困難的,將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對于企業的流動性資金來說,會影響企業的發展與壯大。
1.2支付風險問題
支付風險問題,顧名思義就是在支付這一方面仍然存在風險的問題,也就是所說的股權并購和資金流動的資金應用風險問題,其實這與上面所提到的融資、債務風險問題有著相當大的聯系。在實際中,現金、股權與金融繁衍出的工具等支付方式就是企業并購中我們看到的極其普遍的支付方式。在這當中,現金支付這一支付方式對企業的影響極大,會使企業資金壓力加大,債務這一方面的負擔也會大大加重,還可能會影響企業資金的流動性,使其減緩,更嚴重的將會導致企業的破產。而股權支付這一方式是對企業股權有所影響的,會導致企業股權的稀釋,對并購企業而言將嚴重導致對被并購企業實際控制能力的下降。從金融繁衍出的工具來看,由于它自身在權益方面就有很多不確定的性質,從而對企業收購資金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難度。對企業而言,這些都是不容小視的問題。根據這些對支付風險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些支付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風險問題,所以企業應該在支付風險問題上加強重視,做到合理選擇方式,達到對風險的控制。
2企業并購過程中形成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
跨國并購財務風險與控制策略
一、引言
跨國并購是跨國兼并和收購的總稱,指一國企業為達到某種目標通過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將另一國企業的所有資產或足以行使其運營活動的股份買下來,從而對另一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實施實際的或者完全的控制行為。面對競爭壓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資領域的開放,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將跨國并購作為自己參與全球化競爭的核心領域,以保護、鞏固和增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對跨國并購的風險進行深入分析,以擬定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是我國企業跨國并購行為穩定成功實施所必須考慮的重要且現實的問題。
二、中國企業跨國并購財務風險的構成
(一)并購準備階段財務風險。對并購企業而言,主動參與并購,在進行決策時,就要注意目標企業在之后的發展中潛在的財務風險、貶值的可能性、之后的現金流量是否足夠、目標企業的資源價值如何,綜合考慮是否入手。因此,并購企業在評估目標企業的價值時,需要保證評估結果的合理性,盡量避免評估結果出現偏差,需要意識到在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需要考慮到各種影響因素,包括:目標企業的潛在價值、面臨的經營風險等。如果企業價值評估出現較大誤差,就會大大降低企業的經濟利益,產生更多的經營風險。企業在對目標企業資金進行評估時,一般采用企業重置成本法、市場價值法等方法,但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所處的市場環境以及經營特點來選擇合適的評估方式,即使在前提要求下,每種評估方式都有各自的不足。實務中,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產生失誤的因素一般有下幾個方面:第一,對于并購的目標企業與并購企業的具體信息缺乏完善性。第二,對于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所選擇方法的正確性。第三,并購中介機構發展滯后。(二)并購實施階段的財務風險分析。1.融資風險。企業跨國并購交易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對于并購過程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會影響到并購計劃的實施,并且其也會影響到并購公司的規模的完善性。在并購環節中,如果資金沒有及時到位或資金的數量不足,都會影響并購計劃的實施,如果沒有科學的資本結構,對企業來說就會增加財務負擔,使得運營出現問題。具體來說,融資風險可能會來自下面兩種情況。(1)融資決策風險。一般來說,海外跨國公司在進行融資時,主要采用內部籌資以及外部籌資兩種形式。前者主要是指依靠企業自身的股權、基金或者流動資金等;后者則是指企業依靠金融機構或者其他合作企業進行借貸、股權轉交等形式來獲得并購資金。(2)融資結構風險。企業采取并購方式,需要大量的資金,只通過單一的渠道是無法實現融資的。收購企業可以通過外部與內部融資相結合的模式,但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對于收購企業來說,如果使用比例較大的內部融資模式,盡管有利于企業的平衡,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可能會不利于企業之后的經營。如果采用比例較大的外部融資模式,比如向銀行借貸會增加融資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從長遠角度來說,增加了償還利息的支出。通過債權的形式來增加融資,即使企業不用償還利息,但是股東的控制力度會下降,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一旦未來經營效益下降,那么企業的收益就會減少。2.支付風險。企業并購的支付風險主要是在并購公司支付并購資金所產生的,其與企業的可變資產和企業的股權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本文通過對幾種并購資金支付方式的研究,分析其優勢和劣勢。(1)現金支付風險。對市場進行調查,按照結果可以得知,在國內,有許多上市公司在支付并購資金時,會選擇現金結算的方法,現金支付對雙方企業的融資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對于部分被迫采用現金支付方式的企業來講,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企業對流動資金的管理,同時,也會為企業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財務問題。倘若被收購的企業具備比較強的經濟實力,收購方就需要支出巨額的現金,一旦資金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那么并購的過程就會被延遲。尤其是國內的企業如果采用跨境并購的方式,由于匯率一直在變化,人民幣一旦貶值,就會不利于企業的現金支付,需要支付多余的成本。(2)股權支付風險。首先,對于股票支付,由于股票的發行存在著十分繁瑣的環節,這樣就會影響到公司并購的順利進行;其次,通過股權支付會影響到并購企業股東在股權方面的利益。我國經濟市場對企業股權管理十分嚴格,在企業發放股票前需要經過層層審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在進行股票支付時較易出現財務風險問題。一旦完成了股權支付,公司先前的股份結構也會隨著發生變化,對大股東不利,相應地也會減少每一股的收益。(3)杠桿支付風險。首先,企業在采用杠桿支付方式時,會影響到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體系的規范性,并且也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導致雙方企業不能正常進行資金整合。其次,企業在進行財務融資時,需要通過銀行貸款來獲取并購資金,而且對于企業的貸款利息的支付主要是來自被收購企業的剩余價值,同時不能僅僅依靠企業現有的資金,還要考慮額外的資金來源產生的利息等問題,也會需要公司具有較大的償債能力,這樣就對企業潛在流動資金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在最開始相關企業的并購現金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于杠桿支付存在大風險。3.匯率風險。由于每個國家甚至是地區采用的貨幣形式不同,并且匯率是一個波動型財政指標,所以,在進行海外跨地區并購時,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匯率風險,影響到企業并購成本。因此,企業在采取并購方式時,必須要考慮變化中的匯率對企業所產生的影響。在經濟市場上,本幣的價值降低,外幣的價值升高,匯率提高了,就直接提高了并購成本,相反則并購的成本整體減少。倘若在借貸時期,外匯提高,那么在償還利息與本金時,很大程度上會帶來債務危機。另外,收購成本也會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導致并購企業在進行按揭貸款時其融資利息有所變化。(三)并購整合階段的財務風險分析。1.財務文化匹配風險。當企業完成了并購環節,如果沒有合理的財務制度、科學的組織機構,那么在對資源進行整合時就會出現問題,對員工來說,影響他們的工作熱情,對企業來說,可能會帶來財務危機,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由于每個國家的政治體系不同,因此每個國家都具有其獨特的財務文化,只有合理規范國家的財務文化,才能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2.資本流動性的風險。企業在推進并購環節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一旦企業出現了高額的債務危機,那么將不利于企業的資本流動,從長遠的角度來說,企業在經營時就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企業處在宏觀經濟背景下,而背景環境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企業的管理層在進行經營決策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把握資金流動比率的度,切不可因為發生了債務風險而使得資金無法流動,面對變化莫測的經營管理與外部環境,企業還應當提高應對能力。3.償債風險。這種類型的風險基本上會發生在杠桿收購方面。企業在融資時,采用舉債的方式,在之后的經營中,用收益彌補債務空缺,這就是杠桿收購。由于這種并購方式對企業的經濟要求不高,利用較低比重的企業資產就可以獲得高額的融資,大多數資金來自企業股票、金融融資等。但是,如果企業完成并購環節后,不復之前良好的經營狀況,就需要負擔巨額的債務,債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為了避開發生債務危機,就必須把握好企業的凈現金流量,它能保證股東利潤不受影響,還能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加。
三、中國企業跨國并購風險控制
(一)并購前期風險控制。1.中企在進行跨國并購時,需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以及企業的經營特點,選擇合適的目標企業,同時需要考慮目標企業的國家政體、目標企業所處經營階段以及公司管理體系、公司職員等,來衡量評估企業的潛在價值,例如:如果目標企業處在發展的高峰期,那么它就需要較多的資金,但不能短時間實現成本回歸和盈利,那么,最好不要選擇這樣的目標企業。反之,如果目標企業處于經營的平穩期,這樣的企業擁有較高的生產技術以及優良的經營理念,選擇越成熟的目標企業,企業并購越容易。2.要全面了解目標企業的發展前景。并購企業之所以會選擇并購,主要是為了通過利用目標企業的資金和資源等優勢,提高收購企業的經營能力,實現收購企業的長遠發展。由于我國企業海外并購起步較晚,目前在企業并購上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所以,我國大部分進行跨國并購的企業選擇了國外同類型企業,以減少企業并購風險。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市場,提高市場地位,必須要完成企業轉型任務,而為了保證跨國并購的順利進行,獲取更大的經營利潤,就需要企業實現對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需要全面了解目標企業的經營狀態,一般可將目標企業的發展階段分為起步階段、擴大階段、穩定階段、退步階段,穩定階段也可以稱之為成熟階段,主要是指企業的經營狀況較好,獲利能力最大的階段,企業在選擇目標企業時最好選擇處于成熟階段的企業,盡量避免選擇處于起步階段的企業。3.企業對于并購時間的合理選擇也會影響到企業并購效果,只有選擇最佳的并購時機,才能將企業并購優勢發揮到最大。一般情況下,處于成熟階段的目標企業,運營狀態較為平穩,所以,企業潛在價值量較大,反之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目標企業,雖然企業潛在價值較低,但是并購成本也相對較少,并購風險較小。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在進行海外并購時一般選擇國外部分傳統的知名品牌,采用高收益、低風險海外并購模式。(二)并購中期風險控制。1.對目標方企業的所需資金進行精確的評估。在整個并購以及融資過程中,資金的數量是決定完美并購成功的關鍵,但是在實際的操控中總是會有不可控的誤差的產生,因此,盡量減低資金誤差就是關鍵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則在于前期評估的精確性。因為在評估并購企業資金時并非只是單獨的現有企業所需資金,還要考慮資金的運行時間、利息、成本等多種因素,因為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所需資金不同,因此需要對企業不同階段發展單獨評估。2.獲得并購資金的渠道。企業進行融資的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但是哪一種方式適合自身實際還必須通過自我考慮量身定做,而且也并不一定僅僅是一種單一的融資方案,可以進行多種的融資方案。由此可見企業的融資方式多種多樣,為了有利于企業找到更適合的融資方案,政府通過基金平臺來滿足于各企業需要,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方式,也適當為企業提供一些資金支持。3.靈活利用人民幣結算。對于跨境投資并購來說,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民幣利率境內外的差異。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銀監會共同制定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針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條規,以此來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貿易地位,辦法中通過在沿海等地區開通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方式為跨國企業降低了風險,更加便捷了海外企業的支付渠道。但是人民幣跨境支付需要特殊地域的范圍,比如中國銀聯的服務區的限制,還有交易雙方對人民幣支付的信任,以及對方社會環境對人民幣的認可。當然,如果能夠提供更多的好處對方也會考慮接受一定的風險。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辦法》中需要當地人民銀行增加交易成本,對于以盈利為原則的銀行機構來講,內地銀行也并非歡迎這種做法。(三)并購后期風險控制。1.財務制度整合。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企業在財務核算中缺少統一的規范,那么在整個財務的核算中就不能達到一致,因此引發的企業資金的評估也會跟著不同。擁有一致的財務計算方法就會有利于企業資金的精確計算,使所得信息更為準確,更能把握企業的發展前景和現金價值,從而有利于提高海外企業的并購成功率,增加盈利把握。對部分已完成并購并進行合作的企業來說,需要采用對方企業的財務計算方法,以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統一性,并且對企業職員的管理方式也需要與對方企業保持一致,運用科學的管理體系。2對資金運行的管理。由于海外融資活動會對本地企業資金產生干擾,為減輕這種負面效應,并購方應該加強對資金的預期計算,并對資金的流動嚴謹審查,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流失。企業對自身的內部資金控制和審核能夠有效地減少金融運行的危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3.目標企業的現存資金和所負債務。通常被并購的企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外債,并購成功后,應該首先計算清楚所并購后企業的外債及其現有的現金價值,在第一時間處理好企業所負的外債。除此之外,還要了解企業的現狀,將存在的資金漏洞及時修補,簡化企業的臃腫態勢,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安排本地企業員工,合理地進行人員調配,這比因資金短缺造成的企業破產和裁員要好得多,要積極發掘企業內部的潛力,使得企業更年輕化。
企業并購重組財務風險探討
摘要:并購重組往往涉及企業大規模的投融資活動。并購重組對于企業的轉型升級,提高規模效應,提升市場競爭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并購重組活動也存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比較突出的有并購前期的估值風險,即對被并購方的價值判斷出現偏差,導致購買價格高于被并購方的實際價值;并購過程中的融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并購后的整合風險和被并購方無法完成業績承諾等,能否有效管理該等風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并購重組能否成功。因此本文通過研究并購重組的財務風險及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夠促進并購重組的成功實施。
關鍵詞:并購重組;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并購重組活動日益頻繁。并購重組是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市場競爭力,進行產業轉型的有效途徑。但是并購重組也是一把雙刃劍,并購重組活動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能否有效管理企業在并購重組中面臨的財務風險是企業并購重組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分析并購重組中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及產生的原因,結合風險的成因探討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對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及原因
(一)并購前期的估值風險及原因
并購方根據自身的戰略目標,在市場上尋找估值低于實際價值的優質資產作為并購標的(即“被并購方”)。如何對被并購方進行估值是控制并購重組財務風險的首要工作。估值過高,并購方將支付過高的并購成本,加大了后續的融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并購完成后,對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交易對價高于被并購方可辨認凈資產的部分形成了大額商譽。被并購方如果不能實現預期目標,出現商譽減值的情況,將使并購方遭受巨大的財務損失。并購前期估值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并購方和被并購方的信息不對稱并購方對被并購方的估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被并購方提供的信息和資料。被并購方為了獲得較高的估值,存在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的動機,甚至隱瞞不利于自身估值的信息。這對于準確判斷被并購方的整體價值和預計未來的盈利能力帶來了一定的困難。2.中介機構的盡職調查不到位并購方雖然聘請證券服務機構對被并購方進行盡職調查,但如果被并購方刻意隱瞞,如涉及體外循環的利益輸送和可能存在的潛在訴訟等,中介機構通過盡職調查很難發現被并購方的全部問題。此外,盡職調查過程涉及財務顧問、會計師、律師、評估機構等,如果專業團隊各自為政,沒有及時溝通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疑點,也不利于風險點的及時識別。3.評估機構的評估方法不恰當目前,常用的評估方法有資產基礎法、市場法和收益法。在獲取信息后,如果評估方法和參數的選擇不恰當,也將導致被并購方的估值嚴重偏離其實際價值,給并購方帶來財務風險。
企業海外并購融資風險探析論文
1海外并購的融資風險分析
企業海外并購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并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并購順利進行。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資金渠道在短期內籌集到所需的資金是關系到并購活動是否成功的關鍵。企業通常可采用的融資渠道有: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股票和認股權證。
一般而言,企業海外并購融資風險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并購企業的資金結構。(2)企業負債經營過度,財務籌資風險惡化。(3)匯率波動風險。(4)國際稅收風險。第五,目標企業所在國的政治風險。在一個政治不穩定的國家,并購一家企業的融資風險要比在政治穩定的國家高得多。銀行等金融機構要求的利率和風險回報相對要高得多,他們也害怕自己的投資無法收回。
而影響并購企業的融資財務風險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為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從外部來看,(1)是市場環境因素。資本市場是企業并購中迅速獲得大量資金的重要外部平臺,融資方式的多樣化以及融資成本的降低都有賴于資本市場的發展與成熟。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資本市場不發達,企業融資方式有限,企業融資大多以銀行貸款為主,融資成本不容易通過多種融資槊道降低。而且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成熟,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導致融資程序比較復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資的成本與風險。(2)是政策因素。在海外并購活動中,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對海外并購給與政策或資金上的支持。我國政府積極參與海外并購融資政策的改革,在政府的支持下,銀行貸款成為我國企業海外并購融資的重要來源,因此,政府貸款利率政策將直接影響企業融資成本的高低。
從內部來看,首先是融資能力。融資能力包括內源融資、外源融資兩方面。內源融資能力主要取決于該企業可以獲得的自有資金水平及有關的稅收折舊政策等,一般內源融資資金成本較低。但受企業自身盈利水平的限制,而且過多的運用內源融資,往往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外源融資能力主要指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等融資方式,取決于外部融資渠道的多寡、企業的獲利能力、資本結構及市場對企業的態度等。其次是融資結構。包括企業資本中債務資本與股權資本結構。債務資本中包括短期債務與長期債務結構等,企業融資結構是否合理。是影響融資風險的一個主要因素。當并購后的實際效果達不到預期時,實際經營利潤率小于負債利息率時,就可能產生利息支付風險和按期還本風險。在以股權資本為主的融資結構中,對外發行新股意味著將企業的部分控制權轉移給了新股東,如果普通股發行過多,原股東可能喪失控制權,并購企業反而面臨被收購的危險,而且當并購后的實際效果達不到預期時,會使股東利益受損。
2海外并購的融資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