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機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17:28: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家校合作機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西部農村中職教育論文
一、課題的提出
一直以來西部地區工業化程度低下,山區農業受氣候的影響,仍以“吃飽”為目的,致使經濟欠發達,文化相對落后,教育觀念相對滯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多元化教育發展狀況遠遠落后于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勞動力市場需求量增大,一部分西部地區學生過早地進入社會,再加之中職教育的發展明顯受到經濟發展程度的制約,在辦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創新上、在專業開設和實訓設施建設等各方面明顯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發展,教育質量低下讓西部地區的中職教育陷入困境。為此,尋求西部地區中職教育的出路,提高公民的職業素質,為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礎,“家校合作”成為中職教育的“重中之重”?;凇凹倚:献鳌痹谥新毥逃兄匾缘膶嵺`與認識,本課題組以甘肅省定西市轄區內的幾所中職學校為調研對象,對“家校合作”現狀、存在問題進行調研,旨在為中職教育在西部貧困地區的發展尋求更有效的途徑,促進西部地區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二、“家校合作”現狀分析
運用調查問卷對學生、教師、家長進行抽樣調查,回收有效問卷837份。通過對問卷的統計,總結“家校合作”的現狀,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目標不統一。學校及教師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業層次,將學生按照成績分為上、中、差幾等,其次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家長關注的是學生的在校表現,因為一般中職類學生的學習成績都不是很突出,家長最怕的是孩子不遵守紀律或惹是生非;學生關注的是所學專業是不是有用,能不能找到適合又理想的就業崗位。很顯然,調查三方在教育目標上存在很大差距,沒有統一目標,讓中職教育形成有效凝聚力。2.教育形式觀念分歧。就“家校合作”這一教育形式,調查三方觀念分歧,意見不一。71%的教師贊同“家校合作”教育形式,主要是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對學生成長進行有效監督和幫助;52%的家長認為“家校合作”的作用不大,原因有二:一方面學生在校主要由學校管理,家長只起輔助作用。另一方面家長忙于操持家務或外出打工基本無法與學校及時取得聯系。63%的學生不贊同“家校合作”,其中34%的學生甚至認為“家校合作”沒有必要。很多學生認為“家校合作”只能給學生心理上造成巨大壓力。因此,教育形式上觀念的分歧,使中職教育無法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3.合作內容理解各異。學校及教師認為“家校合作”是對學生的學業、思想、就業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督導與提升;家長則認為“家校合作”就是監督孩子“聽話”或者“長大”,只有27%的家長希望孩子學到一技之長,為將來就業做準備,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家校合作”是學校為了減輕管理負擔;81%的學生認為“家校合作”就是家長與學校聯合起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得到處理。這種對于“家校合作”內容理解上的差異,致使“家校合作”形同虛設,相互脫節,有名無實。
三、“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
1.家長方面。首先,家長對中職教育目標認識不清,教育觀念仍然停留在讀書與畢業的低層次上,沒有充分認識到中職教育的職業技能特點,往往造成“家校合作”中我行我素現象,無法與學校形成合力。其次,家長對“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的作用認識不足,甚至有部分家長認為“對在校學生的教育管理是學校的事”,家長不是學校組成成員,對學校的管理指手畫腳,豈不是多此一舉,亂點鴛鴦譜?因此,造成許多家長不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即便參加一些會議或活動,也只是交差應付,走過場。也有一些家長雖然有好的想法、建議,但不樂意提出來。再次,家長與學校合作意識不強。在“家校合作”中,家校聯系工作往往主要由學校和老師承擔,家長參與意識薄弱,處于被動狀態,除非學校邀請,很少有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家校教育活動。另外,由于中職學生大多是普通高中升學的失敗者,一部分家長對學生的學習已經處于失望或放棄狀態,因此,對中職教育并不抱很大希望,從而對學校教學管理漠不關心,無法與學校配合。2.學校方面。首先,學校教育目標存在片面性。往往學校教育把精力全部致力于學生的知識、技能培養上,片面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這種功利性教育恰恰使一部分本來基礎較差的學生更厭倦學習,產生逆反心理,使教育難度有增無減。面對中職教育實際,中職學校教育不能急于從學業上求成,而要從樹立學生學習信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其次,“家校合作”的引領作用缺乏實效?!凹倚:献鳌标P鍵在學校,在于學校的深刻認識,在于學校的主動出擊,在于學校的精細化管理。調查發現,學校對職業教育對孩子、社會的意義宣傳不到位,對“家校合作”的目的、任務、方法并沒有與家長、學生取得認識上的統一,大多數學校都是校方說了算,造成“家校合作”中地位失衡,家長合作意識缺失。再次,“家校合作”機制機構不健全。雖然目前很多學校設有“家校合作”機構,但實際教學管理中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凹倚:献鳌睓C制中家長代表比例偏少,家長聯系制度操作性較差,家校合作制度沒有常態化,而是以一些階段性、形式化的會議、活動為主要方式,因而只是一種短期效應,缺乏長期性管理機制。3.學生方面。首先,對“家校合作”的意義理解不到位。學生認為“家校合作”就是家長和學校配合要管住自己,對自己的行為、活動進行約束和限制,而缺乏“家校合作”給自己的成長帶來的有利因素的正確理解。其次,學生對自身認識不足。一方面對自己走向社會的生存能力缺乏足夠認識和心理準備,另一方面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作用認識不清。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都持“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態,還有很多學生根本沒有職業理想,“打工”是他們就業的代名詞,可是當問“打工”要具體干什么時,很多學生不知道該干什么。
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現狀的研究
摘要:構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保障機制需要準確了解我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現實情況。本次問卷調查以與職業院校存在聯系的企業為調查對象,調查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目的、形式、投入、內容和現狀,以及行業組織、政府等機構在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活動中的作用。調查結果表明:我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意愿在增強,但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缺乏主體地位;政府和行業組織的影響微弱,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處于零散、自發的狀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首要動因是人力資源因素,優秀的大中型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與職業院校的合作關系更加穩定;職業教育的地域特征明顯,需要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導的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社會管理機制。
關鍵詞:職業教育;企業;校企合作;保障機制
0引言
根據國家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單位資助課題《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保障機制研究》課題組的統一安排,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課題組開展了我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現狀的調研工作。問卷調研于2013年8月-2014年6月面向全國近1300家企業進行。
1調研目的
①了解在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過程中,企業、政府、行業組織、院校等參與方的動機、意愿,以及各參與方之間保持溝通和協同的情況;了解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形式、內容、投入水平、影響因素等情況;②對課題前期研究所得出的假設(或結論)進行驗證,主要有:1)我國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確立,企業的主體意識尚未形成;2)我國尚未建成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全社會管理機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活動處于零散、自發的狀態,企業與政府、行業組織之間的聯系十分微弱;3)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首要動因是人力資源因素;4)企業規模與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意愿和穩定性密切相關。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企雙元合作探討
[摘要]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依托“雙百強”合作企業,共建“雙基地”,歷經“頂崗實習”“訂單班”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三階段近10年的探索與實踐,創新“六維一體”協同育人機制和“3+2”工學交替、實崗育人人才培養模式,共同培養店長人才,形成校企雙元合作育人模式實踐經驗。
[關鍵詞]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雙元育人
一、校企雙元合作育人綜述
產教融合校企“雙元”合作育人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邏輯主線,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先后與永輝超市、麥當勞、華潤萬家等世界500強、中國500強(雙百強)企業校企合作,經歷“頂崗實習”“訂單班”和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初期探索,2017年,以學校立項為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為契機,雙方簽訂現代學徒制合作協議及系列深化合作協議,采取“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校企一體”等方式共投共建兼具教學和生產雙重功能、校企雙主體深度合作育人的“雙基地”,形成人才培養成本分擔機制;共同推進招生招工一體化改革,招募學徒108人;新“學校與企業雙主體、學生與學徒雙身份、教師與師傅雙指導、工作與學習雙途徑、技能與素養雙提升、就業與職業雙發展”“六維一體”協同育人機制和探索三天在企業、兩天在學校的“3+2”職業店長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校內導師+業界導師+專屬教練”三位一體的“導師制”;研制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標準和制度;構建了學生從“學徒—員工—店長”的漸進式成長路徑。學徒保留率、晉升率均超過85%,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顯著提高,形成了強大的現代學徒制“學生名片”效應,促進區域商貿零售業發展,贏得社會、企業、學生廣泛好評。
二、校企雙元合作育人目標
結合連鎖零售行業人員流失率高,可替代性強等特點,我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經過反復調研和實踐總結,通過10年積累和探索,確立“學校專業+百強企業”思路,堅持與“高質量、大規模、上升期”(高大上)企業合作,確立在雙百強連鎖企業中肯付出、美譽度高的經理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將增強學生行業認同感和企業歸屬感作為學徒制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將提升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終極追求,明確專業發展方向,清晰內涵建設具體內容,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提升合作各方滿意度,為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一)主要經驗做法。確定合作目標與思路后,校企雙方高度重視,學校將與企業全方位戰略合作列為產教融合重點項目,列入學校“一把手工程”,建立了由教務處、產教融合中心、二級學院、資產財務處、后勤處等多部門一體化協作組織機構,全方位確保校企“雙元”合作育人項目運行;合作企業成立了以公司總經理或人力資源總監為負責人的校企協同育人組織機構,校企合作成立實施工作小組和聯合教研室,形成共商共議、共培共育的協同育人機制。(二)校企共建、成本共擔,建成基于真實情景的人才培養?!半p基地”與永輝超市、麥當勞等優質企業合作,共同投入設備、場地及資金300余萬元,“引企入?!?,與“雙百強”永輝超市合作,在校內共建經營性智慧零售產教融合實訓中心,企業文化沙龍活動中心和智慧零售店長培養基地;“引校入企”,在校外永輝超市經營門店、麥當勞智慧餐廳建設“學徒實崗訓練標準店”和教師企業工作站,實現上學即進店、上課即上崗,依托生產經營性門店,建成兼具教學和生產雙重功能、校企雙主體深度合作共育智慧新零售人才及店長培養培訓基地,打造校企合作共同體。(三)“六維一體”協同、“3+2”交替,共育店長人才。1.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建設。利用校企共建的生產經營性“雙基地”,構建并實施“學校與企業雙主體、學生與學徒雙身份、教師與師傅雙指導、工作與學習雙途徑、技能與素養雙提升、就業與職業雙發展”的“六維一體”現代學徒制協同育人機制,共育職業店長。2.招生招工一體化改革。共同開發基于“性格測試”“無領導小組面試”等學徒選拔標準,入校即招工,簽訂三方協議,組建“現代學徒制店長試驗班”,按照“有學徒崗位、有崗位訓練標準與鑒定標準、有指導教練師傅、有崗位鑒定考核、有薪資福利、有階段晉升”等“6有”標準。3.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依托“雙基地”,以“職業店長”真實工作情境為依據彈性排課,共同研制“店長崗位”工作過程的現代學徒制“3+2”專業課程體系,企業學徒訓練課程28門,占總學時61.5%,其中3天在企業學徒培養綜合訓練中心和標準店進行“企業線上課堂(E-Training)”學習和“門店崗位輪崗實訓”,2天在學校訓練中心集中理論學習,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4.“雙師型”團隊建設。以“門店店長”培養為依托,實施“校內教師+業界導師+專屬教練”三位一體“導師制”,聘請包括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內的6位企業高管擔任學徒“業界導師”,承擔職業規劃、企業文化、領導力等課程教學任務;聘請22位門店總經理、品類教練等擔任學徒專屬教練,承擔學徒企業崗位課程教學、實崗訓練和鑒定考核工作;企業聘請10位校內教師擔任咨詢顧問、兼職店長和駐店導師,并按標準選拔校內教師擔任校內導師,承擔理論課程、校內實訓等教學任務,“三位一體”,共建雙師型師資隊伍。5.深化教材教法改革。利用“雙基地”,以店長崗位工作任務為牽引,共同開發3套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講義教材,開發智慧零售店長E-Training在線課程資源體系,構建基于店長崗位工作任務的學習模塊,探索專兼職、跨專業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校企共同研制高水平的現代學徒制課程標準、合作企業準入標準、雙導師標準等,形成現代學徒制標準體系,做到“標準引領”,輻射推廣。
校企合作教育分析論文
1校企合作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財經類院校開展校企合作面臨著諸多困難,其主要表現如下。
1.1企業的參與熱情不高
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校比較主動、企業缺乏內在的動力和熱情,即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企業作為一個營利實體,以追求利潤為目標,校企合作不僅不會帶來直接的效益,還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并要承擔相關成本。企業要參與學校的活動,或者對學生實踐活動進行安排管理,必然要投入資金和精力,而培養出的人才最后未必選擇該企業,加之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比較忙,企業參與合作教育的積極性必然會減弱。二是企業對學生素質的不滿意,也影響其積極性。由于學校的課程設置、學生自身等多種原因,使得企業在合作中對期望效果產生了失望,特別是財經類院校的學生,由于專業本身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理論知識比較多,需要動手的技能知識要求比較少,而且眼高手低,學生對實踐工作缺乏興趣和激情、學生能力不能勝任崗位要求、學生做事缺乏認真的態度等都會影響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11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專業設置、培養方式、課程建設等方面采取大眾化、學科化等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培養的人才從能力、知識結構上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脫離實際。一些以教學為主的財經類高等院校在轉變教育觀念、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指引下,雖然在教學計劃、培養方案中增加了一些實踐課程和實訓內容,但是并不為企業認可,被認為差距還很遠。教師多是從校門進校門,沒有很多的實踐經驗積累,指導實踐課程和實訓課程也是從書本到書本,過于簡單和形式化。
在財經類院校開展校企合作中,校企之間采取的合作模式較為普遍的是組織參觀、現場指導,或者到企業實習一段時間。一般地,一二年級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參觀,四年級進行畢業前的實習,但是這些實踐活動因為時間較短、缺乏系統性指導、缺乏技能性的內容要求或者學生自身對實習所抱的態度等原因并沒有取得實際效果,簡單的合作模式也削弱了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在市區體教結合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召開這次全市體教結合工作會議,主要是安排體教結合工作任務,研究推進體教結合的具體措施。剛才,東生同志宣讀了市體教結合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初偉同志宣讀了《實施意見》。希望大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統一部署,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積極推進體教結合工作。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不移地推進體教結合工作
學校體育是整個國民體育的基礎,是體育工作的重點,也是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結合部。全面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廣泛開展學校課余訓練,積極培養和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是體育、教育部門的共同責任。體教結合,就是整合體教兩家優勢,把文化教育和學校體育、業余訓練有機結合,既促進學校體育發展又能更好地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的共贏雙進的新機制,是體教兩家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出的一種科學育人模式。
(一)實施體教結合符合科學發展需要。多年來,我國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一直沿襲學校體育、業余體校訓練的路子,相對封閉,讀訓結合不夠。一是運動員文化素質相對偏低,就業難,全國舉重冠軍鄒春蘭退役去當搓澡工,就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案例。二是家長不愿讓有體育特長的孩子參加訓練,造成了后備力量不足,制約了競技體育的持續發展。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指出“失去體育的教育不完整,失去教育的體育將走向歧途。體教結合能使雙方互補,何樂而不為?”教育部門有生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優勢,而體育部門則有體育專業技術、競賽組織方面的優勢。實施體教結合,整合兩部門的優勢,可以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合格學生和高素質體育后備人才,是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實現雙贏共進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從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體教結合的重要性,扎實推進體教結合工作。
(二)實施體教結合有成功經驗。體教結合工作試點最早在上海,目前全國很多城市開始推行體教結合,影響最大、效果最好的是有“教育之鄉”和“體育之鄉”美譽的南通市。在去年的北京奧運會上,江蘇南通籍運動員創造了日奪三金的神話,共贏得4枚金牌,譜寫了連續五屆奧運會“屆屆見金牌、屆屆出新人”的輝煌歷史;南通教育也與體育相映生輝,歷年高考成績都穩居江蘇省前列(2008年江蘇高考成績前10名,其中南通市就有7人)。體育、教育的有機結合,讓孩子們在發展中“一不輸在知識上,二不輸在體質上”,創造了全國聞名的“南通模式”。南通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鑒,南通能夠做到的,相信我們也一定能做的到,而且有了現成的南通經驗,我們也一定會通過完善改進做得更好。
繼續教育的體系構筑
一、創新機制,搭建校地合作服務平臺
(一)建立了“管辦分離”的繼續教育管理體制
學校著手繼續教育體制改革,制定完善的繼續教育管理規程和運行機構,成立繼續教育與培訓處,建立起校長分管、繼續教育與培訓處主管、成人教育學院與相關學院分工負責和各部門協調共管的“校內一體、管辦分離”的繼續教育組織管理體制,建立“繼續教育管理委員會”和“繼續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統籌并優化配置全校的教育資源,以發揮全校對繼續教育工作齊抓共管的“合力”,為提升寧波大學繼續教育服務寧波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組織和人員保證。
(二)建立了“雙向掛職”的社會服務運行機制
根據科研服務與教育服務并行要求,學校在設立“繼續教育與培訓處”的同時,成立了由分管校長主管的“校地合作委員會”,并下設“地方服務與合作處”,加強了學校與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聯絡與交流的主動性,貫徹了“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理念,為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與推介、成果產業化、技術轉移、科技開發等提供可行的發展規劃和高效的組織管理。重點工程是“百名教授/博士進企業(社區)”和“百名企業家高管進校園”的“雙向掛職”活動。至今,已有500余人次教授/博士深入到400余家企業開展技術服務和管理咨詢等活動,有百余名企業家、高級管理人員被聘為兼職教授,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搭建了“校地合作、雙向傳導”的運行平臺
促進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對策研究
一、加強宣傳,統一認識,提高家長參與管理意識
農村小學小學管理中應加強宣傳,不斷提高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意識,為家校合作管理奠定基礎。(1)在宣傳中要找準對象,由點向面拓展。一些農村孩子的家長對學生的管理方法不到位,參與意識極低,讓全體學生的家長都能在思想上認識到參與管理的重要性較為困難,故而在宣傳過程中可先選擇一些具有進步思想、有代表性的家長作為宣傳對象。如與村委會合作,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的形式,借助村級會議等把學校的辦學思想、宗旨等進行宣傳。由點向面逐漸展開,通過長期堅持讓大部分家長的參與意識得到提高。(2)在宣傳方式上,學校不能以管理者的姿態自居,而要和家長在平等、合作的基礎上,采用座談、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訪、網絡等多種方式進行。在對家長宣傳學校的管理理念、方法時,不能以機械的“講聽”方式進行,而要輔以各種案例,生動形象地讓學生家長了解參與管理的重要性。在宣傳中也應廣泛地收集家長的意見,家校雙方相互探討,共同交流。只有提高了家長的參與意識,才能讓家校管理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為提高學校的管理效率奠定基礎。
二、拓寬途徑,引導參與,廣泛引導家長參與管理
在以往農村小學的學校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方式較為單調,多以每學期的家長會形式為主,家校管理沒有實質性的效果,還是停留在學校單方面管理的層面上。為此,在推進農村小學家校管理中,拓寬家校管理的途徑對提高家校管理的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1)在家校管理的方式上要以多樣化的方式而引導學生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過程中。如可以村為單位,以村長或村社中具有一定權威和先進思想的家長作為帶頭人,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或根據學校實際而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如學校也可舉行開放日活動,在開放日學生家長可到校參觀、參與學校的活動,和教師進行交談,提出意見或建議,共同參與學校管理。如學校可建立班主任-家長管理模式,在每學期開學初,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家長對班級的學生情況、管理方法等進行探討。(2)在引導學生家長參與管理的過程中,一是要注重發揮家長的管理作用,引導其對學校的管理提出相應的意見或建議。如學校對學生的安全管理有什么措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學生家長提出意見,都可以讓學生家長提出來。二是要注重通過多種形式把學校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的具體措施告知家長,讓家長能配合學校的管理,共同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如對學生的行為管理,學校放學后學生是否及時回家,如果沒有,家長是否和學校取得了聯系,這就需要形成一種互動模式。三是要注重建立家校圈、校訊通、意見箱、朋友圈、QQ群等多種溝通方式,為家長參與管理提供方便,促進其廣泛參與管理。
三、優化方法,及時溝通,形成家?;颖O督機制
在以往的小學農村學校管理中,學校是管理者,學生是被管理者,而家長只是作為學生的監護人,家校雙方沒有形成較好的合作意識,學生家長參與管理的范圍不廣,而這和學校所采用的溝通方式、互動機制有一定的關系。優化溝通方法,在引導學生家長參與管理的同時,相互監督、共同促進,這樣才能形成合力。(1)要讓學生家長成為管理的一員,參與到學生管理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校方,在制訂相應的管理辦法時,要廣泛采取家長的意見。如《學生安全管理辦法》的制訂,學校更多考慮的是校方的責任和辦法,那么,是否考慮了學生家庭的實際,通過和家長的相互溝通,以意見征求稿方式進行,取得家長的支持,采納家長的意見后再去實施,效果會更好。(2)要建立互動的監督機制。一方面,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過程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夠,校方要注重以行政為帶頭,建立村、社聯系制度,廣泛收集家長的意見。另一方面,學生家長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在管理中還有哪些不足,需要如何改進等,校方也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委員會,以書面形式或意見書等向家長進行溝通和反饋。三是要聯合好村委會,派出所,鄉鎮人民政府等政府、社區組織,共同對學校的管理進行監督和評價。如可和鄉鎮人民政府協商,對在家校管理過程中作出貢獻的家長給予相應的表彰。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學校肩負著教育學生的責任,但要讓學生得到健康而全面的發展,還得依靠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力量。在小學管理過程中,要注重結合農村學校的家長的特點,通過宣傳提高其參與管理意識,拓寬參與途徑,引導學生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過程中,形成合力,共同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職業院校管理制度創新論文
【摘要】進入21世紀,職業教育面臨著極大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對于一所職業技術院校而言,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要著力推進管理制度的創新。管理制度的創新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具有重大實踐意義的課題。本文試圖用制度經濟學的觀點,結合作者從事的職業院校管理實際,闡述制度創新的必要性、有效性,提出進行制度創新的有關建議。
【關鍵詞】制度正式約束與非正式約束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管理制度創新
一、制度經濟學的制度創新視角
制度是一種社會博弈規則,是人們所創造的用以限制人們相互交往的行為框架。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規則由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方面構成。
制度經濟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方式都是特定制度的產物,是人在特定制度下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表現。用這個觀點看教育問題,教育改革本質上并不僅僅是教育內容的改革,也不僅僅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命題方式之類的技術性改革,而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創立一套有效的制度來規范和利用教師及學生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以實現既定的教育目標。但從現實情況來看,與西方人相反,我們向來重結果,輕過程;重理論教學,輕技能培養;更關注技術創新,而忽視制度創新。這種思維方式是與傳統的農業社會相適應的,但在當今市場化的社會,卻有本末倒置之嫌。
作為上海辦學歷史悠久、基礎條件雄厚的國家級重點職業學?!虾=煌▽W校,為上海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應用型職業技術人才。學校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在社會上享有較高聲譽。但是,要謀求更深層次的發展,必須在穩定規?;A上走內涵發展之路,而目前在內部管理上,深感傳統管理有余而激勵與創新不足,集中統一有余而各部門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足,行政調控有余而各部門自動協調配合不足,要根本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應重視制度建設。
校企合作教育探討論文
1校企合作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財經類院校開展校企合作面臨著諸多困難,其主要表現如下。
1.1企業的參與熱情不高
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校比較主動、企業缺乏內在的動力和熱情,即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企業作為一個營利實體,以追求利潤為目標,校企合作不僅不會帶來直接的效益,還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并要承擔相關成本。企業要參與學校的活動,或者對學生實踐活動進行安排管理,必然要投入資金和精力,而培養出的人才最后未必選擇該企業,加之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比較忙,企業參與合作教育的積極性必然會減弱。二是企業對學生素質的不滿意,也影響其積極性。由于學校的課程設置、學生自身等多種原因,使得企業在合作中對期望效果產生了失望,特別是財經類院校的學生,由于專業本身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理論知識比較多,需要動手的技能知識要求比較少,而且眼高手低,學生對實踐工作缺乏興趣和激情、學生能力不能勝任崗位要求、學生做事缺乏認真的態度等都會影響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1.2合作基礎薄弱,合作方式簡單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專業設置、培養方式、課程建設等方面采取大眾化、學科化等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培養的人才從能力、知識結構上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脫離實際。一些以教學為主的財經類高等院校在轉變教育觀念、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指引下,雖然在教學計劃、培養方案中增加了一些實踐課程和實訓內容,但是并不為企業認可,被認為差距還很遠。教師多是從校門進校門,沒有很多的實踐經驗積累,指導實踐課程和實訓課程也是從書本到書本,過于簡單和形式化。
家校合作現代化優化路徑探索
[摘要]家校合作走向現代化是提高家校合作成效的必然要求,探索現代化的家校合作路徑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探索家校合作現代化的優化路徑,首先要突出地方政府的宏觀統籌地位,設立規章制度保障家校合作的開展,其次通過設立家庭駐校崗、共建家校研學共同體等創新家校合作組織形式,最后從家校合作監測評估數據庫、家校合作資源共享化兩個方面促進家校合作現代化。
[關鍵詞]家校合作;現代化;合作形式
家校合作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豐富學校教育資源、產生教育合力。[1]傳統的家校合作的主體是學校和家庭,雙方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家校合作的進行。隨著家校合作的深入開展,傳統的家校合作存在主體權責不清、合作形式單一、合作過程封閉等問題,導致家庭和學校難以發揮自身的參與活力。因此,本文從宏觀統籌、組織形式、資源共享三個角度著手,根據家校合作的主體地方政府、學校、家庭,建立三級家校合作管理與服務隊伍,組建地方政府、學校、家庭三方共同參與的家校合作管理隊伍,探索現代化的家校合作運作模式。
一、突出地方政府的宏觀統籌地位
2017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全面參與的協同育人工作機制。由此,我國從政策層面強調政府應該與家庭、社會等力量協同合作,提高育人質量。我國基礎教育實行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因此家校合作也是地方政府教育改革應該關注的重要方面。地方政府具有公共財政支持、教育政策與法規給予保障、組織機構完整等獨特優勢,突出和發揮地方政府的宏觀統籌地位和作用,能夠促使家校合作朝著規范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將地方政府限定為行政層面的區(縣、市)人民政府。(一)地方政府是家校合作的統籌者。傳統的家校合作覆蓋面較小,設立的家校委員會一般以學校、年級或班級為主。以家委會為主的家校合作組織與管理形式缺乏一定的權威性,導致家校合作較分散、封閉,常常得不到相應的保障。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基礎教育實行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結合我國地區教育差異,地方教育治理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一方面,地方政府應設立家校合作的指導服務與監督管理組織,負責為本地區家校合作的開展提供總體規劃,根據地區家校合作的現實狀況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避免不同學校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家校合作從組織管理到制度制訂,都離不開地方政府與學校的協同參與。因為完全由學校管理的家校合作缺乏一定的規范性,所以,將地方政府作為家校合作的統籌者,是實現家校合作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地方政府通過征詢和回復與家校合作有關的民眾意愿和意見,直接成為協同育人工作和家校合作的統籌者,隨后建立和完善家校合作規章制度體系,為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二)規章制度是家校合作開展的基石。學校教育是由專業教師負責的,在特定場所(如學校)組織的具有一定管理制度的教育教學活動。家庭教育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教育者,在家庭輻射范圍內的教育活動。相對學校教育有特定的管理制度,家庭教育是比較隨意、零散的教育形式。鑒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側重點,家校合作需要有統一的管理隊伍,以推動雙方順利、深入開展合作。傳統的家校合作規章制度往往難以真正發揮規章制度的指導作用,而且家長對規章制度知之甚少,導致規章制度的作用被弱化。為了彌補傳統家校合作的不足,地方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家校合作現代化機制,從制度層面保證家校合作的規范化。地方政府為家校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所制訂的規章制度對家校合作的有序開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學校能否有效組織家長、教師,聯合社區,取決于地方政府能否對家校合作有正確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地方政府先通過出臺相應的規章制度幫助家庭、學校規范地開展合作,再由學校制訂家校合作實施章程明確權責,幫助家長、教師明確自己的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地方政府也可以為家校合作提供系統指導,如開展家庭教育名師巡回講堂,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的疑惑、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保證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從“家委會實施意見”到“家校合作中教師角色考核評價建議”“家長學校建立意見報告書”,充分說明了地方政府為家校合作現代化提供方向性的引導和權威性的支持。
二、創新家校合作的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