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語法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2 01:33: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英語語法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大學英語課程是高校中針對所有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的公共課程,隨著大學英語課程的開設以及改革的持續進行,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日常教學中可以說面臨著較為尷尬的境地,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所決定的,我國大學中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大學英語課程不同于學生在中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利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的能力,因此著重培養的是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而對于學生的英語的讀寫能力則相對忽視,而語法教學作為英語讀寫能力的重要基礎,自然在大學英語日常教學過程中受到“冷落”和忽視,可以說在整個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留給語法教學的空間非常狹窄,可以說,當前對于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功能等還沒有科學清晰的定位和認識,這也直接導致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沒有得到很好地實施。扎實的語法知識是英文讀寫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英語聽說能力的重要支點。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能力,也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只有學生擁有扎實的語法知識基礎,才能更好地保證學生獲得良好的英語聽說能力,為進行更深水平的英語交際打下基礎,因此針對英語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功能和地位要有科學的認識和定位,在此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有模式,從而為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奠定基礎。
二、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
當前我國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傳統模式基本上依然延續以往的舊有的英語語法教學的固有套路,表現在以演繹思維為指導,教師講解語法,學生通過做題來進行練習和鞏固某一種語法知識點,這種方法簡潔方便,但是實際效果卻很差,學生通過練習會看似掌握了莫一種語法知識,但是在實際的寫作以及交際等環節上依然無法正確使用,語法本身和其在語言中的實際應用完全分離,同時這種方法相對枯燥,根本無法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大學英語語法教學要拋棄這種傳統的語法教學的舊有模式,將語法教學本身和實際英語交際情境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的英語情境中聯系和掌握語法應該成為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之一。
(一)情境式教學模式。
將情境式教學法應用到英語語法教學中來就是要讓學生在實際的英語交際情境中感受語法本身,了解語法在實際的英語交流中是如何使用的,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法本身并非是那么枯燥,相反是實實在在存在于英語交際中的,如講授虛擬語氣這一知識點,教師在講授完知識點后可以設置相應的情境,教師可以先找一兩名語法較好的同學進行情境演示,進行實際的交流來向同學展示某一知識點在實際交際中的使用,然后由同學分組來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來練習語法,教師分組進行糾正和指導,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并針對同學在具體的語法使用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全班性的指導,可以輔助一定量的習題練習來加強鞏固。
(二)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模式已經被普遍應用于課程教學過程中,所謂任務型教學模式,就是以教師布置具體的任務作為目標由學生來完成,在任務的驅使下學生往往會獲得較大的動力,同時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實際的體驗,掌握了知識。因此我們可以將這種教學模式引入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中去,教師在利用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授課的時候應分為三個部分進行,首先在任務開始前向同學介紹具體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等,任務開始后由學生自主完成任務,教師進行必要的輔助,任務結束后由教師針對出現較多的問題進行集中指導以及個人指導。例如講解“一般現在時態表將來時”的用法,教師可以在任務開始前交代具體目標,并要求學生運用這一知識點進行兩人一組的對話演示,一個學生說一句將來時的句子,另外一人將該句換成現在時并進行展示,在使用過程中學生可以切實感受到這一語法點的使用情況,增進了理解。
(三)網絡教學軟件輔助教學模式。
多媒體技術和教育的結合已經成為新時期教育發展的特征之一,因此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大學語法教學中去可以說同樣值得我們去嘗試,利用網絡技術以及相關軟件,學生可以獲得較為真實的語法應用環境,增強對相關語法的了解,改變傳統課堂中語法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積極性不高等缺陷,同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通過網絡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和鞏固,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總結
篇2
關鍵詞: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地位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開始多樣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出現許多適合現代大學生的教學方法。如任務型教學模式,視聽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模式等。但是無論在哪種模式下,英語語法都對英語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下文我們將對語法在不同教學模式下的地位做具體的分析:
1.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地位
近年來,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相繼出現,英語語法作為英語學習的基本項目,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中起到的作用不盡相同。
1.1語法教學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地位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以語法教授為核心。學生通過對英語句子的結構和成分的分析來理解句子的含義。也就是說語法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無論是教師的課堂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后復習,都是以語法為主要對象。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有所提高,能夠進行句子的翻譯和理解。但是往往由于過度重視語法的學習,而導致其聽說能力低下,很多大學生都不能與國外朋友進行正常的交流,也就形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啞巴英語。因此,語法的學習不僅僅限于書面上,還要能夠對其進行活學活用,才能夠真正提高英語水平。
1.2語法教學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中的地位
任務型語法教學模式是英語教學不斷發展的產物,它即兼顧傳統教學,又具有實踐教學的意義。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語法教學不獨立存在,而是通過完成某項任務間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語法知識。語法作為學生需要掌握的核心,通過完成任務,使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有所提高。同時,以語法為基礎能夠使學生收集和整理核心信息的能力增強,通過任務型學習,學生對語法的記憶也更加深刻。
1.3語法教學在視聽教學模式中的地位
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視聽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英語的聽和說,英語聽力在教學中的比例加大。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聽說水平得到鍛煉,英語教學更具有實際意義。學生通過視頻電影等方式接觸了更豐富的英語對話,對英語語法的學習從死記硬背到潛移默化。在這種情況下語法的作用被淡化,但是變得更加的系統,學生可以通過感受常用句式的說法來了解語言結構,同時提高自身的口語交流能力。視聽模式能夠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選擇教學材料或視頻時不能盲目的追求口語的魅力,也要兼顧語法的分析。同時,將語法知識的講解有機的結合到聽說教學中。
1.4語法教學在實踐式教學模式中的地位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交流,實踐式教學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溝通能力。大學英語相對于高中,初中英語來說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對應試教育的要求降低。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加,口語的學習變得更加重要,因此很多高校的教學模式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成以實踐教學為主的模式。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英語語法的地位仍然不能被忽略。缺乏英語語法這個基礎,英語句子會出現基本的錯誤,造成理解上的困難。也就是說,口語雖然具有隨意性,但是也要在一定的語法基礎上才具有實際意義。我們對句子的最基本要求是要通順,正確。同時,語法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交際中出現的句子往往需要更進一步的語法分析才能夠了解,只有掌握基本的語法,才能在以后的學習和交流中取得更大的進展。
2.基于英語語法的地位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教學模式的多樣性并不能降低英語語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只是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中的側重點不同而已。為了適應教學,現代大學英語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語篇語法和語體語法,這樣才能夠避免學生在寫作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出現大量的錯誤,使其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大學階段學生接觸的英語知識更加廣泛,難度更大,對于一些句子雖然是虛擬語氣,被動語態等基本語法,但是實際上卻很難理解。因此,學生必須在扎實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對文章進行通篇理解。同時,為了方便交流,很多語體會隨時間不斷的發生變化,學生必須及時了解這些語體,利用基本的語法知識對其進行分析,從而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
3.總結
實踐證明,無論是哪一種模式的英語教學,語法對其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通過英語語法的學習,能夠使學生更清晰的了解句子的結構,分析句子的成分,并在自己運用句子時依照一定的原則,防止一些歧義句子的產生。從而使溝通更加順暢,實現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同時根據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語法教學方法。本文所提到的幾種語法教學方法,進一步肯定了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總之,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語法教學的地位,并根據實際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作者單位:新余學院)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建構主義 英語教學 課堂互動 語法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a)-0063-02
1 英語語法教學的建構
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應當以一定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建構主義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在20世紀50年代率先提出的,根據皮亞杰的觀點,個體認知結構主要通過同化與順應兩個方式來完成自我的發展與新環境的適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自身學習經驗的重要作用,在意義建構與問題解決方面具有很強的積極性。對于語法教學而言,純粹的強調語法的知識性的教學方式并不可取,以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為指導,注重與關心學習者的認知能力發展,其合理性顯而易見。首先介紹一下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幾點原則。
1.1 合作的語法建構環境
在建構主義理論框架下,學習觀與傳統理論略微不同。具體而言,學習并不只是個體學習者的被動接受過程與教學者的知識輸出過程,學習應當是一種共同參與的交流過程。在大學英語專業的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參與實踐與學習,以“通力合作”的方式完成對知識的高效率的建構,提高了學習者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言語組織能力,對學習任務與目標的完成度也較高。在學習過程中,應當在教師的全程指導下,以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習者針對語法知識進行自主討論探究,在學生遇到困難或出現錯誤時,教師也可以用啟發式的語言以信息交流的方式完成語法知識的灌輸,使得學生對語法基礎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
1.2 生動的語言學習活動
語言學習活動主要是指交際雙方建構話語和理解交流的過程。通過構建生動活潑真實度高的學習情境,學習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的接受并理解獲得的信息,并在求知欲與好奇心的雙重作用下更積極的進行話語的建構。在實際語法學習中,通過對學生困難語言形式的指導,通過對活潑生動的語言學習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并體現出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在建構式互動教學模式下的高效性與實用性。
2 建構式互動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理論應用基礎
基于上述的原則與要求,建構式互動教學模式應當將互動形式與建構主義緊密結合,在精神層面與形式層面為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為此,可以如下的教學模式為樣本進行考察。
2.1 建構之前的活動
此活動主要是指一些準備活動,其中包括對學生的現實情況的了解,對活動具體內容的介紹,將學習材料進行出示,對語法教學目的的確定等等。具體而言,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與語法掌握程度,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調動其積極性,以互動的方式與學生探討評價活動的方式方法。
分組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幾個人數不等的小組。分法較為靈活,出于便于組織的目的,可以是固定小組或是臨時小組。以“Group1、Group 2、Group 3”等方式命名,小組合作應當注意必要的指導與口語練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后可以以競賽的方式提高每個組員的責任感,也可以采用師生互評小組評價的方式對活動進行一定的總結。比如,“You have already plan your study in college.”這句話中存在很常見的句子時態錯誤,很多大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經常會出現句子時態不對、句子成分缺失等問題,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他小組成員的英語寫作進行相互檢查,通過互相檢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英語問題,而且可以達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學習材料的選取。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保證知識性的前提下,根據英語本身的特點與英語專業的特殊性要求,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希望學習的語法材料。選取材料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對語法的認識與掌握,對語法的理解會提升一個臺階步入更高的境界。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某一語言知識的重復學習與輸入,使學習者提高自身的注意力與推理歸納能力。教師要提供足夠的學習機會讓學習者持續不斷的注意某一語法現象,提高對語法知識的掌握。
2.2 建構之中的活動
在建構中的活動中,應當注意使學生避免被動地遵守與依賴任務的要求,而應當另辟蹊徑,為學生攝像受內在目標導向的行為。建構中的主要過程一般有語言輸入、語言協商、猜想推理、歸納總結等幾個步驟,隨后在語言交流的實際情況中根據以往總結的語法要素及要點對建構過程進行必要的完善。
學生個體在語法學習材料的學習中,能夠主動的發現有趣的語法現象,從而使得學習印象更加深刻鮮明,擺脫了傳統教授方式的桎梏。通過合作學習交流的方式,小組成員間的互動變得更為積極,溝通也更為有效,通過對本校的建構式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的反饋信息,不少學生表示合作交流能夠有效地解決個人學習遺留的問題,二者存在極強的互補性。通常情況下,教師通過選定的文章與聽力練習活動相結合,隨后安排小組合作交流。以《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傳記學習為例,教師在翻譯學習環節要求學生首先仔細閱讀文章,嘗試進行翻譯,隨后以小組交流的方式使得組員間進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得出進一步的翻譯結果,最后,教師可在Powerpoint課件上公布參考答案。通過實驗組與非實驗組的平行學習檢驗,建構式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化,實驗組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語法掌握程度均有了明顯的提升。比如,“It was in 1952 and he had opened a black law firm to advise poor black people on their problems.”學生們對該句的翻譯大致有以下兩種答案;“1952年,他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為貧窮的黑人解決他們的問題。那是在1952年,他開了一個黑色的律師事務所,向貧窮黑人對他們的問題。”前者是經過學生互動之后得出的翻譯結果,后者則是部分學生自己的翻譯,對于這個句子的翻譯通過小組相互學習之后的學生們的翻譯更加貼近于句子本身的正確意思。由此看出學生之間互動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性。
2.3 建構之后的活動
所謂的建構后的活動,多為反饋與評價的過程,教師要利用各種契機對學生布置一定量的語法學習任務與外語交流任務,并采用靈活的操作方式,針對具體問題給出具體操作方案,使得學生的語言掌握能力與應用能力實現加速化與自動化的要求。
評價過程要注意評價的多元化。應當兼顧具體的語法要點與長期的系統評估,評估的主要內容一般是:小組交流的內容的邏輯性與新穎性,小組成員的積極性與協作性等。學生在評價過程中作為主題與對象的多重身份要區別明確,以便學生更好地對學習交流軌跡有充分的體驗。
反饋過程主要是糾錯與改正的過程。糾錯的方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建構主義理論認為,錯誤的出現正是建構的良好契機,因此,對負面證據的提供與對錯誤的糾正都十分必要。現階段,由于在負面證據與糾錯意見的不一致,研究界對糾錯的方式產生了較大的分歧,部分研究者認為應當有錯必究,將錯誤消滅的萌芽階段;部分研究者認為應當給學生自由考慮的緩沖時間段。當然,錯誤的出現對于初學者而言是十分自然的,在糾錯過程中,要區分好所犯錯的具體種類與具體解決方式。建構式語法學習過程是一種從觀察到推理總結、從建構到重構再到語法交流應用的自動化過程。
3 建構式互助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研究
根據考察對象的特殊性,同時也是建構式互助教學模式的要求,本次應用研究采取定性定量結合研究的方式來進行。在長達兩個學期的時間段中,對被試學生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教學過程中,盡量保證了其他教學條件與環境的相似性,對于實驗組,我們采用了建構式互助教學;對與控制組則遵循原有教學方式不變。實驗結束后,依據數理統計理論內容,我們對實驗數據進行了配對樣本T檢驗與獨立樣本T檢驗統計分析。
擬以本校英語專業45名學生為被試組。其中,實驗組25人;控制組20人,所有被試人員年齡均在18~21歲之間,并未接受建構式互助教學模式的訓練,亦未接觸過有關的教學知識。被試組學生至少有六年的英語學習經歷,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研究開始后,對學生的測試分為前測與后測兩部分。測試材料為兩份英語試卷,試卷題型為;選擇題(30分),填空題(25分),翻譯題(20分),寫作(25分),滿分100分,試題題目來自于近五年的大學英語四級試題,主要考察動詞時態,動詞不定式,被動語態,倒裝等內容。被試者普遍表示對上述內容實際應用能力較弱。在兩個學期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將試卷中的語法要素融入日常的語法教學中,對實驗組采取了小組交流,class report,play show,double corporation等方式強化交流與互動,實驗組學生在參與活動與分析問題的過程中熟悉了語法規則與語法結構,通過交流互動與建構過程對語法知識體系有了新的理解與應用心得。
實驗結束后,利用統計分析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了獨立樣本與配對樣本的數據檢驗。由檢驗分析表明,在p=0.246>0.05的條件下,兩組成員的前測成績無顯著性差別,說明在分組之前,兩組學生的語法水平沒有明顯區別。在p=0.010
4 結語
建構式互動語法教學模式與傳統語法教學模式相比,在互動式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揮了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討論協商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大學英語語法及其應用。在聽、說、讀、寫等英語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學習,以建構與重構的方式檢驗了自己的知識,提高了基于語法基礎的英語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教學
一、引言
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教學一直存在著很大爭議,由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接受語法知識的能力較弱,以致英語教師講授語法的難度較大。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逐漸放棄了對語法的講解,或者講解的很少,只是略微提點,都把注意力轉向重視英語交際運用能力上,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這種忽視語法的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傷害英語語言教學本身。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教學陷入如此困境,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作為一種系統的語言,本身有其語言規則。語言不是由彼此孤立的單詞所構成,而是由各個句子構成。把每一句英語當中所有單詞有效串聯起來,以固定的有規律的形式確定下來,這就是語法存在的作用。有規則的語言才能顯示語言的活力。無規矩無以成方圓,不了解規則談學習英語就是空談,英語語法是整個英語的支架,語法學習是正確理解與運用英語進行有效交際溝通的前提和基礎。真正能靈活運用語言,展示語言的魅力,必須學習語法。另外,有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對語法知識一知半解,產生了厭學情緒,感覺語法很枯燥、乏味,越來越淡化對語法的學習。英語教師處理此情況,應正確引導,循循善誘,能拿捏輕重,靈活講解,使學生認同語法學習,思維意識上能接受語法教學。在教與學兩個方面能達成一致,完善英語的學習。
三、英語語法教學的研究
(一)增強語法學習認同意識
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是大學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要從思想意識上重視語法教學,充分認同語法學習。在平常教學過程當中,從聽、說、讀、寫、譯等幾個方面入手,將英語語法知識滲透進去,點到為止,既不因語法而講語法,又能利于輔助英語其它技能的培養。這要求英語教師能融會貫通英語教學方法,具備較高的英語教學駕馭能力。教師有了語法學習認同意識,將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基于老師的影響,也會從思想上重視語法學習。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充分的吸收語法知識,靈活運用英語。因此,學生認同語法學習又變得尤為重要。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語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師要將語法知識吃透消化,使復雜的語法簡單化,學生能夠很輕松地接收語法知識,樂意去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灌輸,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語法轉化為主動學習語法,以達到認同語法學習的目的。
(二)將語法教學和語言交流緊密結合
英語教師在語言交流中傳授語法知識,使之有機結合,將語法內容融入到一定的語言環境當中,通過交際語言得以體現。學生遇到各種情境進行英語交流,接觸到各種語法形式,能夠鮮明地顯示在腦海里,經過認識和分析,以致能生動性地掌握語法知識。這樣既能把學生從枯燥單一的語法教學方式解放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真正達到實現英語運用的目的。英語作為一種交流語言,其中的一些語法知識是習慣性用法,其中也跟風俗習慣有關,是在長期的交流中形成的固定用法,不能用裝牛角尖的方式去理解。經常的交流可以將語法從最初的生硬套用轉變為順其自然地融入到交流語句當中。
(三)靈活運用各種語法教學模式
英語的語法教學模式多種多樣,近幾年主要的模式有以下幾種:網絡化課堂教學、加工教學、任務型教學、互動性教學、信息反饋教學、語篇式教學等。每一種語法教學模式都有其特點,必須加以靈活選擇運用。高職高專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手段的再思考,可以極大促進英語教學本身。現代多媒體網絡等技術的蓬勃發展,英語教師的教學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同時也逐漸影響著英語語法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師不能墨守成規,固步自封,需要以實踐為向導,不斷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在推陳出新的過程中,使語法教學得到升華。在平常授課時,教師交叉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四)練習強化吸收語法知識
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語法知識,學生不一定能很快接受。因此,學生需要通過練習的方式來鞏固和吸收語法知識。語法的練習不僅僅限于書寫作業的形式,還可以采取交流、演講、辯論、角色扮演、話題探討等多種形式。在活動中學習語法,運用語法,發現語法錯誤,之后及時總結問題,追根溯源。只有持續的訓練,以實踐的形式去運用語法,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語法知識。
四、結語
總之,英語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這對當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教學具有指導性意義。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提高對英語語法的認識,重視英語語法教學。但過分強調語法也是不對的,凡事過猶不及,聽、說、讀、寫各個環節都大談特談語法,也是語法教學的誤區。英語語法教學應足夠重視,點到為止即可。(作者單位: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楊善江.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及其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7(2):23—27.
[2]蔡紅改,高曼莉.大學英語語法教學[J].價值工程,2010(14):176.
篇5
在我國,英語教學從幼兒園開始貫穿到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但直到現在,我國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非英語專業)依然不能盡如人意,語法強、聽說弱的局面一直存在。筆者作為從教多年的大學公共英語授課教師,在2014-2016年作為外派教師被國家漢辦派至愛爾蘭,在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任教期間,我們本著為了更好的研究如何提高國內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聽遍了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語言研究中心英語系每位英語教師、各個級別的英語課,并通過對比分析總結了同是對非英語母語大學生進行英語授課的各種經驗,在此與同行分享,以期以其之長,補己之短,提高我國大學非英語專業公共英語教學水平,為各位同仁提供借鑒。
首先,是英語教材方面。我們發現無論初級、中級還是高級哪一級別的大學英語教材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所采用的均為純英語教材,作者為以英語為母語的語言學界專家。在我國絕大部分大學英語(公共英語)教材均為中英文教材,作者絕大多數是以中文為母語的語言學界專家。從學生角度出發,我國教材的確方便快速學習,可就語言學習而論,沒有優勢,反而是一種隱患和障礙。我國的大學生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到大學,完全可以采用全英語教材。一目了然的中英詞匯表不利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同時,采用以英語為母語的語言學界專家的教材毫無疑問更適合讓我國大學生更好學習英語。
其次是授課內容方面:通過調查我們驚異地發現,愛爾蘭以及歐洲的絕大部分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沒有學過完整的英語音標――而我們的大學生有的在幼兒園、小學就學過音標,類似的還有英語語法,我們在大學所學的英語語法真的可以把愛爾蘭的大學英語老師們震驚到目瞪口呆。然而,音標、語法學了很多的我國大學生何以口語、聽力方面如此吃力?而國外大學生口語、聽力卻強我們國內大學生許多?學情不同固然是其中一個方面,但從授課內容來看,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的英語老師們,沒有一個拘泥于教材與課本,語法教學很少使用專業的術語干巴巴的解釋各個語法,每每都是用現實中實際例子信口拈來,進行實例教學一畢竟用的是他們母語,這方面比國內英語教師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學習語法,首先讓學生試錯――在為學生糾錯的同時進行語法補充,擴展。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提高我國大學學生的英語水平,那么教師必然要提高自身素質,而不是照本宣科。
在教學組織方面,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語言研究中心英語系每位英語教師都會在正式授課之前進行學生調查,內容包括學習目的,需要老師特殊關照的地方等等包括了學習的各個方面。在日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要求,想方設法去滿足,如:學生提出口語不好希望老師幫助,那么在日后課堂上,老師會給這位學生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口語水平。某學生語法較差,希望老師幫助提高,那么教師會在語法教學過程中讓這個同學得到更多的練習機會。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一點也值得我們借鑒。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國內外教師都會采用分組形式,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的英語教師的分組形式更加靈活,分組人員與人數絕不固定,讓同學們有機會和各個同學進行交流、溝通,一方面跟加強學生間的互助合作、團隊精神,一方面也提高學生適應不同國籍學生口音的能力,避免小組固定僵化問題。在授課過程中,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的英語教師允許學生時刻提問,教學過程會被學生不時打斷,有時會有各種奇葩問題來讓教師回答,這就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目前在國內,我們的大學課堂絕不會出現隨意打斷教師授課過程的狀況。學生時刻提問有利有弊一對學生個體而言,是有益處的,國外學生自我意識強烈,這是表現之一,決不能忽視。但對教師而言,學生的不時提問無疑會擾亂原本的教學計劃,增加上課的難度與挑戰性。同時對教師本身處變不驚等各種素質要求會相應提高。
在學情方面,中外無疑具有巨大的差異。這也是導致教師采用不同教學方法的原因與依據。在我國大學英語學習者背景單純一大部分為本國學生,而在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語言研究中心英語系的學生們絕大部分來自歐洲非英語國家,具有多種多樣的國際背景,英語語言水平差異較大,而國內比較統一,我國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對學生有較強的威懾力,而歐洲學生自我自主意識強烈,更加強調自我,會時時挑戰權威。從這個角度而言,針對我國大學生的英語教學相對容易實施,而愛爾蘭大學英語教學更具有挑戰性。
篇6
關鍵詞:語法;策略;多元化
一、學習語法的目的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中突出地提到了“強調主體教育”,實則是要求“學校課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體意識。主體教育者重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回歸以及兩者的融合,彌補因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隔離而導致的意義失落和主體性的泯滅。從本質上來說,主體教育觀就是自然、社會和人在課程體系中的統一,使自然、社會和人成為課程的基本來源。這樣,學生就有機會走向自然,有機會與社會和現實社會生活保持密切聯系,同時還有機會關注自己的個人知識,在自我感受和體驗中獲取知識”[1]。可見“主體教育”中課程的基本來源里具有“生命主體”的是“人”,而其在教學中的對應實體是“學生”。誠然,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在“主體教育”的本質意義框架下,學生學習語法的目的就在于學習和掌握語法知識,用來交流和應試。
二、學習語法的必要性和教學策略的重要性
現代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人類學習任何知識,都是企圖在所接觸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發現秩序,尋找規律[2]。其實,語言同樣也有自身的規律。學習外語與學習其他任何知識一樣,整個過程是一個發現規律、尋求規律,并對原有規律進行重組的過程[2]。語言是由句子而不是孤立的詞組成,而句子的構成靠一定的規則,因此,英語學習和教學中語法是必不可少的。讓學生懂得語法規則、結構的內在機理有助于其記住有關的規則和結構;對規則、結構理解得越深,運用語言就越自覺、越準確;同時還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2]。所以,語法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習者習得知識和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效果。
記得古漢語中有這樣一句話:“術謀之人,以思謨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可見,策略的突出特點在于對手段、方法的計謀性思考[1]。在實際英語語法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學生在語法學習和使用中最困難的是英語語法頭緒太多,顧此失彼,并且大學英語語法學習比較枯燥乏味,且多數知識點已在中學學過,學生免不了會出現積極性不高,不夠重視的現象,這就尤為顯得教授語法需要策略的重要性。把策略用在教學上被稱為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運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原則、過程、方法的綜合規定[1]。對于龐大且紛繁復雜的語法體系來說,語法教學就是要強調策略,否則單一、呆板、硬灌和死摳的教學無疑導致混沌、死板、被動和遺忘的結果。
三、語法教學策略
(一)語法教學中運用的教學理論
俗話說“理論指導實踐”,換言之,正確的理論可以作為我們實施行為的向導。哲學取向的教學理論關注教學的目的和手段,即教育對于人的價值以及實現這種價值需要采用什么方式,呈現何種教學內容,它的研究方法是哲學的思辨和理論體系的構建[1]。以此理論可以設計和管轄教學的過程,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再者,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加入,打破了填鴨式教學這一傳統灌輸模式,使知識的獲得更具牢固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語法知識是語言運用的規則,我們不能去創造而只能是習得。建構主義一味地強調知識的主觀性和生成性則有失偏頗。因此,建構主義持有的觀點在語法教學中應作為幫助語法教學的多元和有效手段與主導式教學方法相結合。
(二)語法教學的原則
民主合作原則是成功實施教學活動的保障,就是要在教學中“創建平等協作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1]。循序漸進原則“要求教師按照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和學生認知發展順序,系統連貫地進行教學,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形成完整的體系”[1]。大學語法學習中,由于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語法知識和基本的知識體系,他們的認知發展順序一般是從抽象到具體,從一般到特殊,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因此,教學時要遵循此認知規律,有邏輯、有步驟地安排知識點的講授,把握住知識點的內在有機聯系,使講解體系化。最后,理論聯系實際更是不可或缺的學習和掌握語法知識的重要環節。“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要求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1]
(三)語法教學方法
在大學語法教授中,因為很多語法知識是學生們在中學階段就已經獲得的,所以一再地反復、冗余重述是毫無意義的,學生必然出現被動、消極的態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性,使他們對英語語法形成全面、系統的認識,并能對語法現象作出正確、合理的分析,最終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水平和實際運用能力。
1.再現法
由于在大學前,多數語法基本知識學生們都學習過,那么再把抽象、一般、普遍的語法定義和知識作重復地講解就沒有必要了,既浪費時間也沒有作用。但我們要明確,為了加強對語法知識的掌握,提高語法運用能力,當我們就某一語法知識點進行深入地認識和提升時,教師不得不高度歸納該知識點的核心語法現象,運用定義、圖表、列舉等方法和手段把習得過的語法知識再次呈現給學習者,激活其大腦沉積的相關知識,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
2.演繹、歸納法
演繹法是先讓學生接觸和理解語法規則、結構和規律,然后再舉例驗證和解釋語法規則。而歸納法在此處強調教師先學習、觀察、分析和比較語法現象,然后再總結、歸納出語法規則或規律,最后傳授給學生。
(1)特例總結
在習得某一語法點的基本和一般語法知識的基礎上,有必要掌握在此范圍以外的特殊用法,這是教授大學語法的必要任務,是更好地較為全面地掌握語法知識并熟練應用于交流和應試的必然要求。演繹法首先為學習者呈現語法規則,并總結和列出標志性的詞和句子結構,然后舉例并釋解其具體用法,同時如有類似用法或需要對比、區別的詞語或句型的時候,教師應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整合或區分以方便其加深記憶。例:虛擬語氣用在asif(though)引導的方式狀語從句和表語從句中,其動詞形式與虛擬語氣用在wish后面的賓語從句中的動詞形式相同。另外,虛擬語氣用在賓語從句中,動詞suggest意為“建議”之意時其形式是“should+動詞原形”或省去should直接用動詞原形;但當suggest所跟的賓語從句不是“建議”而是“表明、暗示”之意時,則用陳述語氣。
(2)技巧總結
如我們所知,語法規則繁雜且不容易窮盡,若我們只死記語法條款肯定會事倍功半,但如若通過語法現象作出總結,得知一些規律性、技巧性的語法結構并固化下來,這樣就能夠省力地幫助加深和牢固記憶。例:在itis(about/high)time(that)…從句中要求用虛擬語氣,表示早該做而未做的事,并含有建議的意味,其動詞形式用過去式。因此,總結出的這類詞和句子結構能很有效、快速和牢固地為學習者所記憶并掌握,且不失為一種能提高交際應用和應試之高效性和準確性的技巧。
3.練習法
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實踐達到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和順利通過應試的能力。因此,對教師來說,科學地設計語法練習,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操練無疑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按照熟悉、鞏固和應用三個階段分為三種操練方法:(1)機械操練。在此練習中,學生的反應完全受到控制,學生不用理解意思就可以作出正確反應,如模仿、替換、重復等。這類練習的主要目的是熟悉記住詞、句等語言形式或結構。(2)內化操練。指學生的反應仍然按教學內容和目的受到控制,但學生必須熟記語言形式或語法結構并理解意思才能作出正確反應,如造句、改寫句子、改錯、完形填空、翻譯句子等等。這類練習的目的是理解語言形式或結構使之在記憶里鞏固下來。(3)交際操練。指學生根據自己所習得和掌握的語法知識作出反應。這種方法更接近于實際生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這類練習可以通過問答及場景對話等口語交流方式得到鍛煉,其目的是靈活運用語言形式或結構。
四、總結
總之,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語法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大學英語語法學習比較枯燥乏味,且多數語法知識已在中學學過,學生免不了會出現積極性不高,不夠重視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有主次、重難點之分,必須以教學策略為指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靈活多元的教學方法有效地貫穿于語法教學中,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性,使他們對英語語法知識形成全面、系統、深入、牢固的認識和掌握,并能對語法現象作出正確、合理的分析,最終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水平、應試和實際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代芯華.課堂設計與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馮秀紅.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與實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80-82.
篇7
【關鍵詞】隱性 顯性 交際法 語法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2-0057-02
一 語法教學模式的爭論與最新發展
過去數十年來,語法教學都集中在爭論是采用隱性還是顯性的語法教學上面,然而過分強調過語法教學,會造成“啞巴英語”,20世紀70年代初忽視甚至摒棄語法教學的方式又導致了中式英語的泛濫。而近十年來,大學英語語法教學隨著外語教學的發展出現了各種模式:交際法、明示法(顯性)、暗示法(隱性)、語篇法、動態語法教學、對比法、認知法、二語語法教學、過程性語法教學、任務法等,使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究竟應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教的爭論變得更加激烈。
李玉仙發表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研究》,利用問卷調查得出學生最喜歡交際語法教學模式,綜合語法教學模式與英語成績成高相關關系,而且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正在向綜合語法教學模式發展。傳統模式中,語法講解采用演繹法,先講解語法規則、例句,然后在練習中運用、鞏固規則。其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用語大部分為母語,翻譯是教學的基本手段。而眾多教師和學者逐漸認識到理想的語言教學法應是“在強調語法形式和發展交際能力之間要設法保持一種平衡”。
當前很多國外語言學家提出的“交際法”,要求通過對話、角色扮演等直接接觸真實語言情境的交際教學方式來進行語法教學。著名的應用語言學家Brumfit提出:“交際―呈現語言例子―句型練習―再交際”的隱性教學模式。這個模式把每個單元的語法教學分成三個彼此聯系、循序漸進的環節。交際法的倡導者、著名的語言學家Harmer提出:介紹―限制性練習―運用際活動的一個最基本的交際法的語法教學模式,它體現的教學觀點,即語言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從語言結構的非交際性介紹的始端向交際性運用的終端推進和深化的連續過程。著名應用語言學家Byrne提出的模式:“呈現―練習―運用”三個環節在教學步驟中的順序不應是僵硬的、刻板的甚至是可逆的,教師應根據學生英語程度的不同而靈活地排列。著名教育學家Dave Willis和Jane Willis根據美國語言學家Labov關于人們在不同場合交際中所使用語言的質量也不相同的理論以及總結他們多年的“任務教學模式”經驗而提出的語言教學模式:“個人交談―排練―報告”。綜上所述,交際法并不否定和排斥語法教學,而是對語法教學加以有機融合和巧妙利用。
二 研究對象、方法及目標
本研究以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大一本科生第一學期的教學為研究對象。擬在大學英語精讀/聽說1的教學過程中,探討各種教學模式。本課題將注重實證研究,擬采用實驗法、談話法、個案法、測驗法等方法,設計調查問卷和測驗題進行分析,并提供數據結果,對比不同的語法教學模式的效果,通過教學和測驗方法不斷地改進提出適用于該水平的語法教學模式。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只是一個開端,并期望在第二學期的教學中進一步改進。
第一階段的課堂語法教學過程中主要強調了以下幾點:(1)教師在該階段須簡化語法知識的講解和句型的把握。加強對主句、三類從句和分詞的練習以及連詞的應用。(2)注重課堂設計,對教師對課堂內容的熟練和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本文也同樣重視交際的納入,要求教學法注重顯隱結合,設計不同話題的交際情境,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興趣。
綜上所述,現階段筆者在教學中提出“觀察―歸納―限制性練習―運用”單元模塊的綜合教學模式。將明示法(通過講解語法規則和句型操練來進行語法教學)、暗示法(通過大量例句或材料歸納出語法規則)、語篇法(借助語篇和上下文去理解學習語法)和交際法結合起來,脫離了傳統的純語法教學。
首先是“觀察”和“歸納”,一般來講,課程進度比較緊張,教師無法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操練。因此,教師可根據教材編寫者的編排意圖,運用歸納法對本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進行專項突破。如第十單元最后一段的句子“Vingo sat there stunned,looking at the oak tree,”可以讓學生先來改句子,因為在之前講解過的關于分詞、定語從句和用連詞將句子并列起來的知識,所以可以改成“Vingo,who was stunned,sat there and looked at the oak tree.”“Stunned,Vingo sat there and looked at the oak tree.”“Vingo sat there,and he was stunned and was looking at the oak tree.”等,并且比較這些句子的差別。一般說來,建議更多使用歸納法,如劃出文章中所有的分詞結構,分析是ing分詞還是動名詞,比較ing分詞和ed分詞的區別,讓學生帶著疑問主動參與,有利于學生觀察、思維、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然后是“限制性練習”,筆者設計了如下測試來檢驗經過一個階段的從句學習后學生的水平(節選且附答案)。
第一,翻譯下列名詞的定語(定語從句和分詞作定語均可):(1)愛我的人the person who loves me / loving me;(2)我愛的人the person(whom)I love / loved by me;(3)把人民聚集在一起的努力 the efforts of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 that brings people together
第二,翻譯句子然后標明A、B、C。A.名詞性從句(主,賓,表,同);B.形容詞性從句(定語從句);C.副詞性從句(狀語從句)
1.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
I don’t love the person who loves me but the person I love dosen’t love me. (B)
2.把人民聚集在一起的努力未獲得完全的成功。
The effort to bring / of bringing / which brings people together dosen’t meet with complete success. (B)
3.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那些快樂的日子嗎?
Do you remember the happy days when we are young.(B)
4.我不記得昨天他什么時候給我打電話了。
I don’t remember when he called me yesterday. (A)
5.無論什么時候你有困難,我都會幫忙。
Whenever you are in trouble,I will try to help you. (C)
第三,英譯漢。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刺激因素)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能力)for appropriate(適當的)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譯:如果兒童的成長環境里有許多刺激因素,這些因素又能促使其適當反應能力的發展,那么,兒童的智力就會得到較高水平的發展。
這次測試突出了“簡化的語法教學”。但是從三題的答題來看,第一題是一個定語的專項訓練,同時也可以告訴學生多種翻譯方法。第二題是第一題的進階練習,可比較英語的“主謂結構”和漢語的“主題―述題”結構,在講解中可以說明when等關系副詞既可以引導定語從句又可以引導賓語從句等語法難點。第四題更是暴露出了句子結構外的一些其他問題,如及物動詞和介詞的理解。
最后一部分為“交際”,當然“交際”可以出現在課堂的開始或者中間以及結尾任何適宜的地方,并且在聽說課堂上要更強調這一點。教師需要認真設計運用環節的教學活動。如在寒假開學后的第一節課,可以討論過年做了什么。在討論問題時要注意細化問題以及選項,有時候可以給出一個活動的“list”,然后組織討論,再發言,發言之前可提示時態應該用過去時,“本應該怎么樣做”應用should have done等。任何語言形式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加深理解,只有通過實際運用才能內化其規則,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
三 結束語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都無法擺正語法教學的位置。本文將證明好的語法教學模式必能提高學習效率。本文認為應采用把語言形式、語言意義和語言功能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教學模式,并且注重學生的及時反饋和興趣和信心的提高。本文作為筆者申請的院級課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結合了課堂上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和測試題的設計和結果分析,以及相關理論知識的應用。本文也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教師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語法測試,及時批改并分析結果,進而加以補充并修改模式,可以預期該模式可適用于各專業和各行業需要鞏固英語基礎初學者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李玉仙.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39~141
篇8
關鍵詞: 體音美專業 大學英語 教學對策
體育、音樂、美術專業的學生與其他普通本科生相比,這類學生是一組特殊群體,有著獨特的思維特征、群體個性和專業學習特點。由于英語基礎差、學習動機不足、重視專業課輕視英語學習等特殊原因,使得對他們的英語教學一直處在英語教育的邊緣和弱勢。長久以來,體音美英語教學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
一、體音美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
(一)英語基礎薄弱。
就筆者對所教授的2006級的音體美學生的高考成績的了解,平均成績大約在40―50分之間,其中不少學生甚至是20―30分,遠遠低于其他專業的學生。詞匯量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體現學習者英語水平的關鍵。根據入學時的對音體美學生英語詞匯量測試,我校音體美專業的大多數學生的詞匯量不足900詞。按照《大學英語教學大綱》(1999)對新生入學詞匯量的基本要求是1800詞,預備級詞匯量為1200詞。顯而易見,我校體音美學生入學時未達到預備級的要求,英語水平普遍較低。
(二)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多數學生在中學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有些學生甚至從剛一入學就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筆者對所教授的學生課堂狀態進行觀察,發現很多學生不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在課堂上只有約60%的學生能夠上課認真聽講,既聽講又認真做筆記的學生不足50%。能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的學生不足10%。課外經常聽課文磁帶,預習和復習的學生只有5%。上課能夠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不足10%。互動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可是由于學生英語基礎差,在課堂上從不敢舉手發言,害怕讀錯或擔心讀錯被人恥笑,結果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形成嚴重的厭學情緒,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
(三)英語學習的興趣表現不穩定。
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最感興趣的是實用性較強的聽說,最不感興趣的是英語語法和寫作。絕大多數學生不參加英語角的活動;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關。
(四)教材偏難。
我校體音美專業學生過去一直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大學英語》全新版預備級和1,2,3冊教材,90%的學生認為該教材過難,課文冗長,趣味性和實用性不夠,缺少基礎內容的教授,交際內容偏少。這樣就直接導致期末考試不及格人數過多,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該教材的內容也不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建議應增加一些和自己專業有關的英語學習內容。
(五)教學方法手段單一。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是一根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和錄音機。大學體音美專業的英語課堂教學仍然以傳統的語法翻譯法為主,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課堂氣氛不活躍,課文講解僅局限于詞和句的表層意義。筆者對部分學生課后進行訪談,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上課滿堂灌,教學模式刻板,和學生缺少交流,覺得學習英語枯燥無味。
二、對策
(一)分層次施教。
分級教學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分別進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體音美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且差異較大,我校大學英語的分級主要是依據新生入學后的摸底考試和高考英語成績作為劃分標準,原則上高考成績前30%的進入A類,中間50%的進入B類,后20%的進入C類。三個級別分級進行教學,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鞏固中學階段的詞匯和語法。
語法和詞匯是體音美學生英語基礎的最薄弱環節,很多學生甚至連初中階段的語法知識都沒有掌握,所以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很有必要。通過這方面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把過去學過的知識和現在講的知識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習新內容。
(三)提高策略意識,改善學習方法。
教師必須了解英語學習策略的理論和參與學習策略的實踐研究。教師在觀念上要明確體音美專業的學生是非常需要培養學習策略的,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與訓練;能運用一些策略、方法來指導學生的學習和傳授各個時期及各個項目的學習策略,使學生少走彎路,盡快接受、掌握、運用最佳學習策略。
(四)改革教學方法。
教師應總結一套比較系統的、適合體音美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得到最大的收益。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語言習得機會,培養學生具備完整的應用英語的能力,即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譯五方面都能夠提高。教師要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的理論指導英語教學實踐,努力改變英語課單調沉悶的局面,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和趣味。
(五)改革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資源,是教學大綱的具體體現,是通向教學目標的橋梁。教材的選擇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根據體、音、美這三個專業的特殊情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我校組織長期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資深老師,編寫出一套專門適用于體、音、美專業特點的英語系列教材――《新起點大學英語教程》,該教程分一、二、三、四冊,各用一學期。內容包括會話(dialogue)、課文(text)、語法(grammar)、語言點練習(exercises)、三級練習(band 3 exercises)5個部分。該教程重在打好基礎,側重體音美專業的英語素材,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于一身,目的是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得所必需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詞匯語法知識。目前這套教材正在試用當中。
三、結論
總之,體音美專業大學生的英語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和指標之一。本文的調查提出了在體音美專業大學生英語教學方面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對今后的教學有所促進。
參考文獻:
[1]戴運財.場獨立/依靠的認知方式和第二語言習得[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03).
[2]賈小娟.音體美特殊專業英語教學改革[J].職業時空,2008,(08).
[3]雷在秀.關于少數民族學校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甘肅科技,2007.3.
[4]李瑛.關于藝術專業大學英語教材改革的幾點思考.孝感學院學報,2007.6.摘要: 體音美專業大學生是英語學習的特殊群體。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 分析了體音美專業大學生在學習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體音美專業大學英語教學對策
體育、音樂、美術專業的學生與其他普通本科生相比,這類學生是一組特殊群體,有著獨特的思維特征、群體個性和專業學習特點。由于英語基礎差、學習動機不足、重視專業課輕視英語學習等特殊原因,使得對他們的英語教學一直處在英語教育的邊緣和弱勢。長久以來,體音美英語教學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
一、體音美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
(一)英語基礎薄弱。
就筆者對所教授的2006級的音體美學生的高考成績的了解,平均成績大約在40―50分之間,其中不少學生甚至是20―30分,遠遠低于其他專業的學生。詞匯量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體現學習者英語水平的關鍵。根據入學時的對音體美學生英語詞匯量測試,我校音體美專業的大多數學生的詞匯量不足900詞。按照《大學英語教學大綱》(1999)對新生入學詞匯量的基本要求是1800詞,預備級詞匯量為1200詞。顯而易見,我校體音美學生入學時未達到預備級的要求,英語水平普遍較低。
(二)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多數學生在中學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有些學生甚至從剛一入學就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筆者對所教授的學生課堂狀態進行觀察,發現很多學生不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在課堂上只有約60%的學生能夠上課認真聽講,既聽講又認真做筆記的學生不足50%。能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的學生不足10%。課外經常聽課文磁帶,預習和復習的學生只有5%。上課能夠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不足10%。互動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可是由于學生英語基礎差,在課堂上從不敢舉手發言,害怕讀錯或擔心讀錯被人恥笑,結果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形成嚴重的厭學情緒,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
(三)英語學習的興趣表現不穩定。
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最感興趣的是實用性較強的聽說,最不感興趣的是英語語法和寫作。絕大多數學生不參加英語角的活動;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關。
(四)教材偏難。
我校體音美專業學生過去一直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大學英語》全新版預備級和1,2,3冊教材,90%的學生認為該教材過難,課文冗長,趣味性和實用性不夠,缺少基礎內容的教授,交際內容偏少。這樣就直接導致期末考試不及格人數過多,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該教材的內容也不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建議應增加一些和自己專業有關的英語學習內容。
(五)教學方法手段單一。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是一根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和錄音機。大學體音美專業的英語課堂教學仍然以傳統的語法翻譯法為主,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課堂氣氛不活躍,課文講解僅局限于詞和句的表層意義。筆者對部分學生課后進行訪談,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上課滿堂灌,教學模式刻板,和學生缺少交流,覺得學習英語枯燥無味。
二、對策
(一)分層次施教。
分級教學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分別進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體音美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且差異較大,我校大學英語的分級主要是依據新生入學后的摸底考試和高考英語成績作為劃分標準,原則上高考成績前30%的進入A類,中間50%的進入B類,后20%的進入C類。三個級別分級進行教學,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鞏固中學階段的詞匯和語法。
語法和詞匯是體音美學生英語基礎的最薄弱環節,很多學生甚至連初中階段的語法知識都沒有掌握,所以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很有必要。通過這方面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把過去學過的知識和現在講的知識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習新內容。
(三)提高策略意識,改善學習方法。
教師必須了解英語學習策略的理論和參與學習策略的實踐研究。教師在觀念上要明確體音美專業的學生是非常需要培養學習策略的,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與訓練;能運用一些策略、方法來指導學生的學習和傳授各個時期及各個項目的學習策略,使學生少走彎路,盡快接受、掌握、運用最佳學習策略。
(四)改革教學方法。
教師應總結一套比較系統的、適合體音美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得到最大的收益。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語言習得機會,培養學生具備完整的應用英語的能力,即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譯五方面都能夠提高。教師要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的理論指導英語教學實踐,努力改變英語課單調沉悶的局面,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和趣味。
(五)改革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資源,是教學大綱的具體體現,是通向教學目標的橋梁。教材的選擇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根據體、音、美這三個專業的特殊情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我校組織長期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資深老師,編寫出一套專門適用于體、音、美專業特點的英語系列教材――《新起點大學英語教程》,該教程分一、二、三、四冊,各用一學期。內容包括會話(dialogue)、課文(text)、語法(grammar)、語言點練習(exercises)、三級練習(band 3 exercises)5個部分。該教程重在打好基礎,側重體音美專業的英語素材,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于一身,目的是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得所必需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詞匯語法知識。目前這套教材正在試用當中。
三、結論
總之,體音美專業大學生的英語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和指標之一。本文的調查提出了在體音美專業大學生英語教學方面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對今后的教學有所促進。
參考文獻:
[1]戴運財.場獨立/依靠的認知方式和第二語言習得[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03).
[2]賈小娟.音體美特殊專業英語教學改革[J].職業時空,2008,(08).
篇9
關鍵詞:英語語法教學 交際法 圖標講解法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6(c)-0189-02
1 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英語語法的掌握是英語能力的基本功,而目前高職高專學生由于英語語法知識薄弱,很難在進行交際時正確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改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英語語法的重視和正確使用,是改善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途徑。本文就如何改善高職高專學生語法教學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1.1 英語語法教學對高職高專英語學習者的重要性
章振邦、張月祥等人認為語法是語言的結構形式和組織規律,是人們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時據以組詞成句,使語言具有明確的意義并能為對方所理解的一套規則,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和培養語言技能的重要環節。語法就像是建筑中的水泥,起到了連接加固單詞的作用。掌握英語語法知識最終不是英語語法教學的目標,而只是一個階段性目標,是一個橋梁和手段。
1.2 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教學的實用性
高職高專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語法知識,但由于在學習時以應付考試為主,語法學習的認知結構殘缺不全。在傳統教學中,多是采用教師講,學生機械的聽、記的教學方法,教師把主要的語法規則講授給學生,學生在做題時按照語法規則生搬硬套,或者模擬教師的語法結構進行句式練習。這種教學方法,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張道真認為:“學語法是為了掌握語言,不能為學語法而學語法。掌握了語法條文不等于學會了語法。語法的學習不能脫離語言的全面實踐。”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應該注重語法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夠為聽說讀寫而服務,能夠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能夠用英語做日常的溝通交流。因此,英語語法教學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突出語法的語用價值。
2 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幾種語法教學方法
有專家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英語語法教學的新趨勢進行了綜述,認為目前語法教學的新趨勢是把明示性語法教學與暗示性語法教學結合起來進行,表現是:(1)交際性的語法教學代替傳統的語法教學;(2)語法教學意義語境化;(3)語法教學融入其他語言技能的學習中,即不單獨為語法而教語法;(4)演繹法與歸納法相結合;(5)語法教學傾向于以學生為中心。語法教學的新趨勢要求我們要改變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方法,使語法教學意義化、興趣化、實用化,從而使語法教學更適合學生掌握和應用。為了讓學生能完整地了解語法的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在分析教材時對語法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重點講解句法部分。比如從動詞,句子的基本構成,時態,復合句,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倒裝句,強調句等幾方面著手,采用聯系、歸納、演繹、圖示和對比等多種方法,讓學生能夠建立起一個系統的語法知識框架。選擇好教學內容后,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多走下講臺,做交際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參與者;要多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真實語用環境,采用有效又有趣的交際活動去協調教學氣氛和激發學習興趣,重視學生的參與,使教學活動靈活,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1 交際語法教學法
交際語法教學法是在篇章層次上通過句子關系使學生了解特定語法項目的表達功能,使學生在一定的有意義的環境中獲得對語法結構的認識。教師應該明確,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把全部的語法知識都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機械地模仿中進行學習,而是要注重學生把所學的語法知識應用到實際,能夠用英語準確表達出自身的思想和觀點,解決實際的語言現象,解決實際的語言現象,使學生“學中用,用中學”,在實踐中不斷增加語法知識的運用和積累。
2.2 活動教學法
活動教學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語言,調動起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主體意識,利用高職學生性格比較外向的優勢促進學生主動思維。例如,在講解時態的過程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對周圍發生的事情進行描述。比較各時態之間的不同。比如可以給學生一個“昨天,今天,明天”的話題進行討論。由于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使用英語表達的興趣就很高,在應用的過程中逐漸就對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這三種時態有了清晰的認識。在復合句講解時,讓學生明白三大從句在句子中所充當的成分。學生在造句的過程中能夠積極調動思維,言語幽默,既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所學語法現象的理解。通過這些活動的進行,可以使學生融會貫通,讓他們真正懂得語法知識的橫向聯系和它們之間的差異,使他們有意義地接受學習,使有潛在意義的語法知識在內化過程中被理解和吸收。
2.3 圖表講解法
圖表由于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更好地把知識進行歸類,讓學生更快地吸收知識。例如 ,在進行時態教學時,利用圖表除了能把各時態所處的不同時間及語境展示出來外,還能讓學生學會自我思考、自我比較,從而在短時間內很好地掌握時態。
2.4 句型教學法
通過典型句式教學。學生先學習一定量的典型句型,然后進行句型操練,通過重復、模仿、替換、轉換、擴展、等訓練,同時學習英語的詞法與句法。學生們通過精講多練,逐漸在潛移默化中應用英語語法,學以致用。
2.5 歸納與演繹結合法
演繹法即教師先列出某個語法規則,然后根據這一規則來舉例,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這是傳統的語法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具有依賴性,教學效果不佳。歸納法則是先讓學生接觸語言材料,通過學量的例句,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認識,進而對材料進行加工,最后總結出語法規則,即由實踐到理論的過程。歸納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是在學習較難的語法時,學生很難總結出語法規律。所以,對于較復雜的語法點,如果采用歸納法與演繹法結合的方法,既能培養學生對材料進行感性知識的歸納,又可輔以教師用演繹法進行的深度講解,進而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語法知識。歸納法與演繹法的結合能夠互為補充,更好的實現教學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只要教師積極想辦法,給學生創造運用英語的環境,利用實物、真實的語境、狀態語言、非語言手段及多媒體手段,利用情景教學法,配以巧妙的課堂設計,讓學生在模擬的情景語境中去反復使用語法規則,體會、感知、比較和總結語法規則的用法和意義,從而達到完全掌握語法知識的目的。教師將語法規則放到相應的上下文中(即語境)進行教學,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只有掌握了必要的語法知識,才可以進一步鞏固、擴大和運用英語詞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教師教授的重點是使這些語法知識更清晰、更具體地展現出來,并融入聽說讀寫之中。要幫助學生利用語言知識,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是提高英語語法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所在,還要根據具體的語法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方法去教學,讓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語法知識框架,能夠在聽說讀寫中應用所學知識,通過大膽開口說,反復操練基本句型,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寓學于樂,讓學生能自主地思考并改正語言中錯誤,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通過設計形式多樣化的任務,將本是枯燥死板的語法規則,引導學生真正融入到實際的交際中去,實現語言真正的價值,使學生在運用語法規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實現語言的習得,用語言為自己服務。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 朱紅梅.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有效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0(3):77-79.
[3] 楊細萍.略談大學英語語法模塊教學[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3):67.
[4] 章振邦.新編英語語法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 王寶.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趨勢與維度[J].雙語學習:學術版,2007(4):77-79.
篇10
關鍵詞:語法教學;系統功能語言學;二語習得;大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8-0267-02
引言
語法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對于二語學習者來說,語法學習在二語學習中具有中心地位。不教語法的“Zero Grammar”策略是不可取的[1]。然而隨著交際教學法在中國外語教學界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師和學習者覺得教授和學習語法已經過時了,考試中對語法知識的考察也逐漸減少甚至被完全拋棄。確實,單純的講授語法規則、操練語法習題容易讓學習者感到枯燥乏味。但是根據陳旭紅等人的研究,只有7%左右的學習者認為語法學習完全沒有必要[2]。一方面大多數學習者對語法有厭學情緒,認為即使記住了語法規則在實際交際時也要花很長時間思考才能說出合語法的句子,另一方面他們又覺得語法有必要學,學習語言離不開語法。要解決這個矛盾,20世紀90年代初Long 提出的 focus on form 教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3]。
一、Focus on form 語法教學
從字面上看, focus on form 意為“注重形式”,似乎和交際法流行之前的傳統外語教學相似,把語言分解為詞、句、篇以及詞法、句法、章法等各個部分,認為學好一門語言就是掌握其詞匯和語法。這種傳統的教學思路已被實踐證明所教授的不是語言而是關于語言的知識,是不適用的。那么,focus on form 指的是什么樣的教學思路呢?
Long 給focus on form 下的定義是:
Focus on form often consists of an occasional shift of attention to linguistic code features ― by the teacher and /or one or more students ― triggered by perceived problems with comprehension or production [4].
可以看出,focus on form 教學仍然注重于培養學習者的交際能力,但同時也不諱言語法,因為語法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意義,是為交際服務的。事實上,對語法教學的研究表明,語法的作用一是幫助理解(輸入),二是監控輸出 [5] 。而輸入和輸出都對實現有效的交際起著重要的作用。Focus on form 教學中沒有單純的語法規則介紹,而是由在交際中出現的意義障礙引發(trigger)對必要的語法規則的關注。 比如下面一段對話:
T: why didn't you come to school yesterday?
S: I was ill.
T: So if you had felt well, you would have come?
S: I had felt……?
這是一段師生日常的對話,這里教師抓住時機向學習者展示了“虛擬語氣”的用法,而顯然學習者對這種語言輸入感到困惑,引發了他對語言形式的關注。如果這時教師向學習者講解為何使用這樣的語言形式,它表達了什么意義,就是focus on form 教學。在講解了這種語言形式的作用之后,交際仍將繼續。
二、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言觀及其對focus on form的解釋
以上介紹了focus on form 教學的主要觀點。目前,focus on form已經成為國外二語習得研究的熱點,也有不少實證研究證明了其有助于二語習得 [6]。下面,本文根據系統功能語言學對語言形式和意義的觀點,從理論上論證focus on form教學的合理性和適用性。
在解釋“語言何以如此”這個問題時,當代語言學可以分為兩大陣營,一是以Chomsky 為代表的結構主義,一是以Halliday為代表的功能主義。前者以探求理想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語言能力入手,通過研究語言探究人類大腦的生理結構,而后者則著重考察社會環境中使用的語言,強調語言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功能。
Halliday作為倫敦學派的集大成者和系統功能語言學的開創者認為,語言是個社會符號系統,它之所以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是因為它“不得不完成這樣的功能”。在語言進化的過程中,“如果人類所處社會的環境沒有對語言做出一系列普世性的要求,我們的大腦也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符號系統。” [7]這里的“符號系統”可以理解為我們通常所說的單詞、短語等。具體地說,嬰兒咿呀學語是“意義直接編碼為形式”,而隨著語言的發展,“意義將先編碼為詞序,詞序再編碼為形式”,而這些“詞序”與人們所要表達的意義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強制性的 [8]。例如,動作用動詞,而其參與者用名詞表示等,這些關系是適用于世界諸語言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Halliday 把人類語言的語法稱為“自然的語法” [9]。
除了“自然語法”的觀點外,功能主義另一個重要觀點是“層次”和“體現”的思想。系統功能語法認為語言包括語義、詞匯語法和語音三個層次,而這些層次之間是“體現”的關系,即語音層體現詞匯語法層,詞匯語法層體現語義層。說話者要表達某個意義,需要找到相應的詞匯和語法規則來實現,而這種“實現”最終要靠語音(在口語中)或單詞正字法(在書面語中)來完成。即意義體現于形式,形式體現于實體 [10]。
從以上系統功能語法的兩大觀點我們可以看出,語法和詞匯都服務于意義。各種語言的語法并不是人造的,而是在其演化過程中為了表達意義而逐漸形成的,是“自然”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外語教學時順應“自然的語法”的要求,以表達意義為宗旨,為不同的意義尋找必要的語言形式,而避免直接講授語法規則。Focus on form 語法教學正是順應了“意義先于形式”的要求,在關注意義的教學活動中適時講授語法規則,并且以聚焦意義作為有效教學的前提。因此,我們認為focus on form 不僅在實踐中有助于二語習得,在理論上也可以得到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支持。
三、“虛擬語氣”的教學實踐
以上我們指出了focus on form 在實證和理論兩個方面都被證明可以促進二語習得。在本文的最后,我們以大學英語語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虛擬語氣為例來看看focus on form 的適用性。
眾所周知,虛擬語氣作為一種英語有而漢語無,且構成、用法又較復雜的語法現象,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難點。根據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觀點,沒有一條語法規則是憑空造出來的,任何語法規則(以及“體現”他們的詞匯、詞序等手段)都是為了表達意義。虛擬語氣是為了表達“非真實”的意義。那么,這種“非真實”是通過什么樣的詞匯語法來“實現”的呢?是通過過去時態和/或情態動詞。
仔細考察一下英語中的“過去時態和情態動詞”我們就會發現,實際上像“can you……”,“could you……”, “I'mwondering……”, “I was wondering……”,這些不同“委婉程度”的句子都是使用了和“虛擬語氣”相同的語言形式來表達說話人的意義:越是自己不確定的事情,就越偏向于過去時態的動詞。
理順了這種關系,在講授和學習“虛擬語氣”時,教師和學習者就可以不再被各種復雜的“一般過去時”、“過去完成時”、“should+動詞原形”等規則束縛,而是根據所要表達的意義選擇不同的語言形式,即因為對于自己說陳述的事情確信程度不同,說話人選擇了不同的時態來“體現”。同時根據focus on form 的觀點,這些所要表達的不同意義應該是在交際過程中出現的,才能讓學習者感到語法并不是獨立于語言的規則,而是服務于語言。當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交際障礙,讓語法學習更有系統性,以獲得理想的效果。
總結
綜上所述, focus on form在中國還是一種較新的語法教學方法。雖然它已被國外二語習得界認為是有效的,也能找到自己的理論依據,但這種教學方法在中國大學英語教學中是否適用,能否推廣還需要更多的實踐檢驗,需要結合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和改進,以適應中國國情。
參考文獻:
[1]Ellis R,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陳旭紅.內隱和外顯學習對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2009,(3):21-23.
[4]Long M H & Robinson P, Focus on form: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C]// Doughty C & Williams J,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8.
[5]程曉堂.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6]Ellis R, Doing focus on form[J].System,2002:419-432.
[7]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 Towards a Gneral Sciolinguistic Teory[C]//Makkai A & Makkai V B, The First LACUS Forum, Columbia: Hornbeam Press,1974.
[8]Halliday M A K,Language As Soci-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guage and Meaning[M].London / Beijing :Edward Arnold,
1978 /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9]Halliday M A K, A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edition.London / Beijing: Edward Arnold, 1994 / Foreign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