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德育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4 14:52: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本德育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本德育總結

篇1

【關鍵詞】大學生 教育管理 實踐總結

一、背景和目標

為了響應十七屆六中全會中提出文化強國概念,及我省文化強省的目標,切實貫徹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我校提出了“目標教育工作更好的落到實處”。為更進一步落實目標教育,扎實、精品本科教育,更好的培養社會全人,服務于社會,外國語學院書記劉改琳教授提出了“研本共建”的試行培養模式。

“研本共建” 項目主要依托研究生在校時間充分,個人經驗豐富,與本科生年齡跨度較小,能高效無障礙的溝通,了解本科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能適時的引導本科生完成自己的目標。是在原有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優化,充分調動研究生在本科教育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讓研究生在本科生的個人發展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切實落實我校目標教育的計劃。

二、具體實施方法與過程

“研本共建”主要是以班會為載體,以本科生目標教育為抓手,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與思想溝通為途徑,以提高本科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由2011級8名研究生共同擔任本科110802班27名學生的助理班主任,每位研究生負責三到四名本科生。在項目前期,我們主要由每位研究生負責班會主題的制定和講解。從第四個學期開始,“研本共建”項目實施的改變了以往的做法,改為由研究生指導,本科生準備、策劃、實施。這樣,班會就變得愈加有趣和生動,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也大大增強,同時也提高了本科生的活動組織和協調能力。

研究生首先對本科生個人情況進行了解,了解其學習能力、家庭狀況、性格特點等,幫助其制定適合個人發展的目標。其次,在學期中不斷的與其交流溝通,在制定好目標后,研究生要對本科生進行跟蹤輔導,引導他們達到目標。學期結束時,研究生和本科生要認真總結目標完成情況,并找出本學期的優缺點,完成目標的原因及沒有完成的原因,為下學期目標修訂和實施做好準備。最后,通過每個學期前的目標制定,學期中研究生對本科生的引導和共同努力,學期末,各位同學都能如愿以償的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標,目標實現率占到了92%。極大地鼓舞了本科學

大學本科生正處于思想成長時期,他們的思想不僅容易受到社會環境中多種因素的影響,也容易受到人生中的具體挫折的影響,對各類事物敏感且容易改變對事物的判別。當他們遇到交友、就業、情感、經濟等各種心理困惑,很自然會想到和自己年齡相仿又不會嘲笑自己的研究生導生,而導生的傾聽與解答幫助他們有效地釋放了壓力,緩解甚至化解遠離親人的學子們的憂慮. 研究生以“學生導師”的身份深入到本科生中,了解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情況,并為他們提供各方面的咨詢和幫助,充分發揮研究生學歷和朋輩優勢。這是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堅持主客體雙向交流、共同受教育的一種自我教育形式,讓他們在互教互學、平等交流中促進素質、品質得以養成,情趣、愛好得以發展,精神生活得以豐富。這種模式寓教育于多種互動活動中,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貼近學生思想實際,更加符合學生時代特點,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這種培養模式極大地鼓舞了本科學生對自己未來的信心,也使得他們能夠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能力。

三、主要成果及存在問題

我院研究生黨支部實施的“研本共建”得到了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在實施過程中,研究生認為在活動中他們能夠參與到全方位的育人過程,同樣也培養了他們的管理才能并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力,為以后就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研究生與所指導的本科生在專業上是完全一致的。研究生作為高等學校具有較高知識層次的學生群體,相對本科生而言,擁有政治追求、專業知識、學習經驗、生活閱歷等諸多方面的優勢,努力把這些優勢轉化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寶貴資源,為低年級本科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使他們能夠適應大學生生活,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提高成才質量。

本科生認為研究生與其年齡相當,不存在思想代溝,能夠更好的融入班級,時刻了解他們在生活、學習、心理上的問題,并能夠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對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很好的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探索“研本共建”,把研究生的“導人”與“育己”結合起來,構建研本互動式的大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這是新時期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舉措。

四、經驗與啟示

篇2

關鍵詞:德育 課堂教學 體會

技校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的主陣地,學生畢業后要走向工作崗位,必須對他們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他們人際交往的技巧,培養他們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因此,德育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極其重要的課程。德育課容易讓人感覺枯燥、乏味,而技校大多數學生學習基礎差,有厭學情緒,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缺少與人溝通的技巧。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就如何上好德育課,談談幾點體會。

一、引用案例、故事,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

在德育課中,學生需要學習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如果都是用“講”的方法告訴學生道理,就會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筆者更多地采用介紹故事、案例的方法讓學生自己體會,引導學生自己思考、總結。德育課本中有很多案例供學生學習,但是為了更貼近學生實際,筆者事先在網上搜集一些資料,結合社會現實,將學生熟悉的事件引入課堂進行討論。例如,在講“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時,筆者提到“小悅悅事件”,談到扶不扶的問題,這是全社會都在討論的話題,也是公認的道德兩難問題。不扶,沒有愛心;扶,又怕受到傷害。如何處理?讓德育教育陷入兩難。其實,這種德育兩難問題還有很多,例如,要不要見義勇為,要不要拾金不昧等,這些話題正是教育學生形成核心價值觀的契機。對于扶不扶的問題,筆者是這樣處理的:首先,告訴學生不要回避;然后,引導學生討論,不給學生提供唯一的答案,允許學生的答案多元化,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后再因勢利導;最后,告訴學生助人為樂沒有錯,但應當注意方式方法,助人者要學會自我保護,被助者要學會感恩,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方法就是增加學生的參與。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很多活動。例如,在講“提高法律意識”時,讓學生搜集、組織與法律相關的材料,讓學生動手辦一份手抄報。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法律知識的了解,還培養了搜集信息、提煉信息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講完“培養健康心理”這一節后,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筆者設計了一堂活動課叫“優點轟炸”,小組輪流說出某一個學生的優點,再由學生自己總結、談感受。學生都感慨:“原來我有這么多優點?。 边@堂課上,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既體驗了被贊美的感受,又學會了怎樣去贊美別人。在講“拒絕迷戀網絡世界”時,筆者組織了辯論會,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通過搜集資料,讓學生辯論學生上網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通過辯論,學生得出結論:學生上網有利也有弊,要正確使用網絡,讓網絡為我所用。課堂上的這些活動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表達能力、組織材料等能力。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把握好時間,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和歸納總結。

三、回歸生活,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

德育課在教學內容上,不要“高、大、空”,要“近、小、實”。德育課是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行為規范,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的課程。它包括對學生進行基本道德規范的教育,逐步培養學生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要注意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引領學生觀察、體驗。例如,在講“社會公德”時,鼓勵學生尋找身邊的不文明現象、身邊講誠信的人和事,讓學生拍下來或錄下來,然后在課堂上展示、討論。在講“家庭美德”時,很多學生分享了自己孝敬父母的事例,也分享了他們當時的感受和父母的反映,教室里充滿了溫馨和正能量。在活動中,學生能發現身邊的美和丑,體會溫暖,形成正確的是非判斷。

技校德育課注重對學生長遠的影響,要上好這門課,教師要有深厚的積累和對學生的熱愛與責任感。教師應努力提升自己的基本功,讓德育課帶給學生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趙風雨,鄭志輝.實然、必然與超然:主體性教學認識之我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0).

[2]王鳳云.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3]王攀峰.論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學目的觀[J].教育研究, 2007(1).

篇3

[關鍵詞]初中化學 德育教育 教育實踐 意義

中學化學德育的實踐應包括中學化學德育的課型選擇、化學德育教學方案的編制及化學德育教學課例的擬寫等,這里僅就后兩方面做一些闡釋。

一、編寫中學化學德育教學方案

精心實施基于化學課程的德育,是教師的當務之急,也是學校構建現代德育系統基礎性建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教師需要認真研讀化學課程標準,全面認識、理解“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課程新要求。另一方面,細心探究化學德育在微觀課程即課堂教學方案編寫上的覆蓋與呈示,使之成為課堂教學德育實踐的預設與指導編寫化學德育教學方案。

二、認識化學德育的深刻意義

一份化學德育教學方案,應體現教師對這一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科學認識。各理科課程的德育,不僅對學?,F代化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對于理科課程現代化建設、理科教師自身品牌的打造,同樣具有顯著的現實與未來意義。社會對一名適合現代化教育需要的化學教師的要求,包括理科課程的教學與基于化學課程德育的綜合要求。這一要求其實就是對教師自身的現代化發展水平與素養的要求,按照現代化學校教育要求處理、組織理科課程中的知識、認知教育與德行、人格教育,根據現代化社會要求組織、開展基于化學課程的德育活動,兩者不可偏廢,從這個意義上說,化學德育并非是外加的要求,其實也是教師為適應社會、教育以及自身發展而提出的自主要求。

三、反映化學德育的認識規律

一份化學的德育教學方案,應反映化學教師對課堂教學化學德育的規律性認識成果?;瘜W教師從只關注化學課程知識教育到將學科德育也同樣列入自身的職責與任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這不僅僅是一個職責與任務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對化學課程與教師作用的重新認識,是認識的升華與飛躍,要使自身能夠科學地實施化學德育,十分關鍵的是從研究、探索課堂教學中的化學德育規律入手,把握其內容、過程、方式、活動中的德育分布、體現與特征,以便能有序、有機、有效地科學開發其中蘊藏著的豐富的德育資源,提高化學德育的科學性,努力改變以往“灌輸”、“強化”、“滲透”等學科德育的形式化弊病。

四、開發化學德育的豐富資源

一份化學德育教學方案,應是各類德育資源的組織、應用、開發綜合體。前已述及,化學課程中蘊藏著豐富的德育資源,認識到這些化學課程德育資源在哪里,它們是何種性質、呈現出怎樣的特征、如何有效開發等,這需要化學教師有一雙“慧眼”,善于識別、發現,力求做到“心中有數”。這就是說,對課程德育資源既要有科學認識,也要能夠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做到對德育資源的科學開發。教師對學校德育的目標,任務要有全面地了解,知道作為教師的德育責任,才會在認識化學課程德育資源時有新發現、有機結合、有效利用。否則,不僅談不上科學性,連德育資源也談不上充分發揮作用。

五、總結化學德育的教學實踐

一份化學的教學方案,還應是教師實踐活動的概括化總結。將教學方案看作教師德育實踐活動的成果,是因為教學方案持續的呈示、總結教師自身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方案是深化、升華理科德育認識的必由之路。根據所制定的化學德育教學方案,經常性地回望已有的德育實踐,從一個做法、一次嘗試、一件制作、一份設計等總結,從中探尋化學德育規律以使自身逐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這些“一”,就是化學德育案例或課例。在有了一定量的案例積累之后,就具備了進一步總結的條件,從若干“個”歸納出幾“類”,從若干“類”中概括出化學課程德育整體的規律性認識,這樣一步步探索、踐行,化學教師不僅把握了化學德育,而且將會有新的發現與創造,打造出獨特的化學課程德育品牌。

六、化學德育教學方案的編寫

方案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方式,是將目標、任務、實施、方法、評價、調解等綜合為一體的行動的研究。實施化學德育要制定科學、有效的微觀課程教學方案,這一方案當然不是僅就德育而言的,而是將知識、認知與德行、人格教育綜合為一個整體的有機教學活動,這就是兩者的相互覆蓋與伴隨性特征。體現這一特征的認識成果就是教學方案,這是一種綜合方案研究。另一種方案是單一的,即就自己的一個或若干個化學德育舉措、多個理科德育任務予以構想與安排。

方案的核心在于設計。這不僅是指化學德育應當是有意識的活動,是在一個明確的德育追求下的實踐探索,并且是化學德育要有一個認識過程,其存在、開發、配置、創設等都有“試步”的需要,通過不斷“試步”來使認識深化與升華。有了方案,就知道自己在化學德育中該做些什么,在什么地方做,做到什么程度等。

無論何種方案,一般都包括目標、方法、過程、評價等要素。一份包括兩大教學任務的微觀課程(即課堂教學綜合方案)的各要素擬定要求是怎樣的呢?

目標的擬定。教學方案的“目標”部分應包括兩方面內容:知識、認知教育與德行、人格教育。其中,德行、人格教育目標應有德育主題詞的概括或設計,諸如“嘗試合作學習”、“培養規則意識”、“理解科學精神”、“品味人生價值”等。這樣的主題詞應在方案中有一定的出現頻度。

任務的擬定。“任務”是“目標”與一定對象結合之后的具體化。對于化學德育來說,就是對德育主題詞作下位的分解,形成一組下位詞,使目標所凝結的德育內容或要求具體為可操作的內容或行為。例如,假如設計一個科學人物,那么“理解科學精神”目標的下位任務就可能是樹立科學人物線索,把握科學實踐特征,概括科學精神內容等。

方法的擬定。方法是實現目標、完成任務的具體措施、程序、形式等。課堂教學中的理科德育方面包括教師應采取指導方法與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表現為一組具有動作性、成度性的詞語,如上述任務表述下的方法擬定就可以是線索“梳理”法、特征“把握”法、精神“概括”法等。

篇4

【關鍵詞】人本德育 中等職校 策略

一、中等職校人本德育的現狀

近些年來,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家對職業教育本質的認識進一步到位。在新的背景下,廣大中等職校的德育工作者們也期盼著有一種更為有效、更有時代氣息的德育范式出現。人本德育這一新的德育范式由于適應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發展趨勢與發展需要,作為現代德育深化發展、成效提升、持久生命力獲取的必然選擇,不少中等職業學校對此展開了有益的實踐,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人本德育理念得到廣泛認可

從德育的功能上講,德育具有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人的發展的雙重功能。過去,在中等職業學校,由于受生源素質的影響,學校德育往往片面強調德育維護社會穩定的功能,壓抑了學生的發展,使密切聯系學生的德育實踐遠離了學生。顯然這種傳統的德育模式與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是相違背的,是違背道德基本精神的。二十一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深刻變革對人自身發展、對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回歸原點,重視人權、尊重人格、發展個性、培養人的創造性等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廣大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者已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人本德育這一理念逐步得到了認可。不少學校把發展“人”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紛紛確定了人本德育的辦學思路,許多德育工作都圍繞“一切為了人,一切為了人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展開??梢哉f當前在中等職業學校,人本德育的理念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

(二)人本德育實踐得到有效開展

隨著人本德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原有的德育模式也在隨之發生變化。各級各類中等職業學校都在反復探索、不斷實踐,努力將人本德育的理念融入德育目標的制定、過程的實施、方式的選擇、結果的評價等過程之中,可以說當前中等職業學校人本德育的實踐開展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目標明確,許多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指向非常明確,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教育學生遵章守紀,維護校園穩定,而是更多地從人文關懷、終身發展的角度出發,不僅關注學生的今天,還瞄準學生的明天,在制訂德育計劃、開展德育活動時都體現著這一目標。二是形式多樣。人本德育實踐的形式不僅有傳統的思想教育,還有各種豐富的德育活動;不僅在校內開展,還走出了校門。三是參與面廣。在眾多中等職業學校,為將人本德育理念落到實處,學校在開展德育實踐時都力爭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同時也由于這些實踐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也樂于參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中等職校的人本德育實踐不僅有學校師生參與,還有家長、企業人士、社會人士參與。

(三)人本德育成效得到初步呈現

一是不少中等職業學校進一步將人本德育理念本土化,涌現出許多德育管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學校。二是廣泛的人本德育實踐促使中職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得到較為科學的確定。在校內以人為本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激發、個性得到了張揚,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三是受人本德育的影響,廣大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職業素養得到了較大提升,這些變化不僅體現在學生畢業后的擇業,還表現在就業后的后續發展上。

在總結經驗、分享成果之時,審視當前在中等職校開展的人本德育實踐,還存在很多有待進一步優化的地方,突出地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認識較為膚淺

由于人本德育實踐在中等職業學校起步較晚,因此普遍存在著對人本德育理論認識不夠透徹的情況,尤其是在內涵的把握、路徑的建構上還不夠全面。理論認識的瓶頸制約了實踐探索,無法真正實現學生德性的完善發展。

(二)實踐缺乏系統

雖然人本德育的實踐已經展開,但這種實踐目前還只是穿插在業已形成的德育框架之中,不少中等職校對此還缺乏系統的思考,實踐的體系還未真正建立,影響了實踐的效果。

(三)特點不夠鮮明

由于這一實踐還處在摸索階段,在具體實施時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實現人本德育的目標,與中等職業教育聯系得還不是非常緊密。因此在不少已經開展人本德育實踐的中等職校,普遍存在著中等職業教育烙印不明顯、特點不突出的問題。

所以我們必須要對當前中等職校人本德育的實踐給予重新審視,既要看到積極的一面,更要冷靜思考、正確定位、科學實踐。

二、中等職校人本德育內涵的思考

人本德育的內涵很豐富。面對中等職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務、新特點,我們需要在深刻領會人本德育內涵的基礎上,立足中等職校的實際,深入思考中等職業學校人本德育的內涵,以不斷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形勢和潮流,增強中等職校德育的實效性、針對性和時代感。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筆者認為中等職校人本德育內涵把握要在兩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中等職校人本德育的目標要進一步優化

人本德育的目標在于人,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既然如此,我們在中等職校開展人本德育實踐就必須要了解中職學生,了解什么才是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要清楚中等職業學校中“人”的真正內涵,知道中等職業教育到底應該培養出怎樣的人,否則只能是空談。眾所周知,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中等職校比一般院校更突出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更強調學生要掌握一種謀生的本領。但技能畢竟只是謀生的手段,學生一旦成為社會人,其需求也就不單單是謀生。因此,中等職校中的“人”不僅僅是“校園人”,還是“社會人”“家庭人”“職業人”,是有現代特征的文明人,中等職校在培養學生時也不僅要考慮學生今天的進步,更要著眼學生明天的發展。所以中等職校人本德育的目標應優化為: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以學生的幸福為本,促進學生德性的發展,將學生培養成適應各種社會角色的現代文明人。

(二)中等職校人本德育的內容要進一步豐富

根據中等職校的人本德育目標,我們要將中職學生培養成符合時代要求的現代文明人。而要實現或支撐起人本德育的培養目標,如同建造一座房子,修建房子牢固的基礎和堅實的支柱最為重要。

1.基礎是尊重生命。人的生命是基石,沒有人的生命,人的德性只能是無。因此,德育要尊重學生個體的生命需要,要以學生的生命為出發點,要顧及個體生命的多樣性、獨特性和能動性,重視學生對生命的感知、體驗和領悟。

2.支柱是四位一體的德性培養。中職學生現在及未來生活中所擔任的角色或身份有校園學生、社會成員、家庭成員和企業職員。我們將道德以每一種身份和角色進行細化,確立人本德育的支柱:個人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即以學生個人品德培養為核心,塑造校園文明人;以學生社會公德培養為核心,塑造社會文明人;以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為核心,塑造職業文明人;以學生家庭美德培養為核心,塑造家庭文明人,從而建構學校、職業、社會、家庭四位一體的德育網絡。

三、中等職校人本德育的優化策略

(一)優化中等職校人本德育實踐的途徑

1.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拓寬人本德育實踐的深度。中等職校人本德育本身是一個新的德育范式。要實現人本德育的培養目標,必須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讓教師善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與反饋,再到實踐中進行論證反思,在人本德育實踐中獲得新啟示。教師在人本德育實施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要使教師具有人本德育理論和人本德育能力,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參與課題研究是關鍵。以課題為載體,以研究帶動教師的日常德育工作,為人本德育實踐指引方向,拓寬人本德育實踐的深度。要以課題研究夯實人本德育實踐的理論基礎,豐富人本德育實踐的操作內容。

2.以課堂教學為平臺,夯實人本德育實踐的基石。人本德育的最終目的是把一定社會的思想和道德內化為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并變成個人的自覺行動。人本德育并沒有否認道德知識的作用,而是對道德知識的習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德育知識的學習也是人本德育實踐活動的一種類型。實踐證明機械式、灌輸式、填鴨式的道德知識的學習只會讓學生遠離道德。因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自覺性,以課堂為平臺,完成道德知識的習得才能夯實人本德育實踐基石。

3.以體系構建為紐帶,提升人本德育實踐的成效。我們要立足校園文明人、社會文明人、職業文明人、家庭文明人培養,構建中等職校人本德育的實踐體系,要以課堂滲透奠定現代文明人培養的基礎;以活動引領豐富現代文明人培養的形式;以社會實踐鞏固現代文明人培養的成果,增強人本德育的實踐性。尤其在活動的開展上要進行系統思考,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樂于參與,這是開展人本德育實踐的有力支點,也是提升人本德育實踐成效的有效舉措。要依據中等職校人本德育培養目標和內容,結合職業學校的特點,開展相應數量和質量的德育活動,活動內容做到遵循學生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體驗、實踐,反思其在校園、社會、企業和家庭的職責和必須具備的能力。為了防止為了活動而活動,提高活動的有效性,要實現常規活動普及化、主題活動系列化和品牌活動個性化,從而真正讓學生實現“知”“情”“意”“行”的轉化。

(二)把握中等職校人本德育實踐的關鍵

1.評價要科學。人本德育的評價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中等職校德育的實效性。因此在進行評價時不能急功近利,要立足中等職校學生的實際,要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檢驗。德育評價不同于其他學科的評價,有時我們不能立即判斷出學生德性的發展,一是學生道德發展是一個累積效應,我們不能僅僅從一兩節課的“檢測結果”來衡量學校人本德育的效果。二是因為檢測卷所能檢測到的多半是“知識”類成果,不能覆蓋發展的全部,而發展是多元的,需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來進行。因此,人本德育的評價應體現發展性、過程性、多元性、主體性的統一。具體對中等職校人本德育實踐進行評價時,要體現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有利于被學生認同與喜歡,有利于教師獲得成功體驗,從而構建有效的人本德育評價體系。

2.傳統要繼承。我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德育歷史尤其悠久,發掘、總結、提煉、繼承德育遺產,為人本德育提供有益的歷史借鑒,是當代德育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例如圍繞“關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古代傳統德育就有“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學相長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漸進法”“啟示引導法”“環境陶冶法”八種。這些都是與人本德育相通的,我們在實踐中要善于繼承和發揚。

3.內容要互補。中等職校人本德育的出發點是學生,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領域是企業,因此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應圍繞企業的需求而展開,否則就會偏離目標,迷失方向。因此,將企業管理規范、行業質量標準、企業管理理念等融入人本德育實踐中,學生就業后就可以縮短過渡期,這樣對學生本人和企業都是有利的,也是與人本德育理念相符的。因此,人本德育的內容要主動引入企業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胡劍虹.人本德育――一種新的德育范式[J].職業技術教育,2010(1)

[2]何小群.基于人體生命立場的人本德育理論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

[3]圾正奎.關于職業院?!叭吮镜掠钡乃伎糩J].人民論壇,2009(17)

[4]黃釗.研究傳統德育方法 深化現代德育理論――為崔華前博士《先秦諸子德育方法研究》所作的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篇5

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在教學實踐中,可從以下方面優化德育教育,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完善德育制度,形成有效機制

筆者所在學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由分管副校長、學生科長、團委書記、教務科長組成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有《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對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全方位的規范和約定,在全校范圍內做到時時育德、處處育德、事事育德、課課育德。每學年制訂有詳盡可行的《德育工作計劃》,學期有初評,學年末進行總結、評比、獎懲。

還制定了《班主任工作制度》和《班級量化管理辦法》,每周匯總,作為評價班主任和班級工作的主要依據,每學期的總量化成績作為評選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的重要依據。充分調動團委、學生會的工作積極性,讓學生實施自我計劃、自我組織、自我控制, 自我調節、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駕馭。執行《導護制度》,每天由中層干部、教研組長帶領多名教職工全天候在校內巡查,確保校園平安,杜絕違規違紀事件。

二、優化育人環境

1.在校內形成一個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

一是學校的整體校園文化建設一定要適應學生心理特點,具有技工教育的特色,標語、口號、板報、墻報、專欄、廣播要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班級的主題班會要有聲有色;三是開辦業余黨校,培養學生骨干;四是以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為基本內容的活動定期開展。五是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和青少年志愿者服務基地;六是定期進行“和諧班級”“文明宿舍”的評選活動等。

2.將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完美結合

學校教育環境與企業文化氛圍之間存在偏差,導致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在就業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與企業發展需求脫節。實施企業文化教育對提高技校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有積極作用。在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將競爭、合作、奉獻、創新的現代企業精神傳遞給學生,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的勞動者。

學校積極探求,并與相關企業合作,一是在校內建設體現企業典型產品生產工藝的實訓(基地)車間;二是企業冠名原有實訓(基地)車間,并進行相應改造;三是在企業建設(改造)適合技能教學的車間,以便于安排學生進行生產性實習或頂崗實習;四是接受企業委托進行“訂單”培養,招收冠名班學員。通過一系列的動作,使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觸生產實際,畢業后能盡快融入社會,適應新的生活。

三、突出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基層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具體實施者。要選派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教職工擔任班主任。學生管理部門要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對班主任的業務培訓和工作指導,積極幫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同時將班級工作成績納入教師量化總評,作為教師業績考核、職稱評聘、績效工資分配及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更新教育觀念,深入學生,深入班級,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運用多種方法,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想,規范他們的道德行為,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四、優化德育課堂教學

1.優化德育課程體系

在部頒德育課大綱基本框架的指導下,組織學校的相關德育工作者,根據技校學生的特點,在總結原有德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德育教程做了適當調整,形成了一套德育教本,其中融合了常用法律知識、勞動法常識、職業道德、常用禮儀、就業指導、創業基礎、企業文化等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易學、易懂、易做,收效明顯。

2.提升德育課教師素質,提高德育教學效果

采取多種方式對德育課教師加強培訓指導,不斷提升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改善原有的教育教學方式手段,在德育課教學中,更多地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案例教學、場景教學,走出去,請進來,將課堂擺到庭審現場、酒店大堂、招聘現場,讓學生親身參與,不斷提升教師道德水平。

3.優化其他課程的德育作用,收到課課育德的效果

篇6

關鍵詞: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38-02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通過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思想觀念還不成熟,需要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從而規范他們的行為作風,及時糾正不良行為,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習慣,不斷塑造優秀的人格。

其次,通過德育教育促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即是一個教育的過程,也是談心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將學生放在平等位置上,以朋友的身份通過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互動,使他們學習、 認識和理解做人的道理以及為人處世的理解方法,讓學生在平等、 輕松、 愉快的環境氛圍中培養良好、正確的做人做事行為。

最后,通過德育教育增強學生的生活常識。中學生由于處于心理、生理發育的重要時期,年齡較小,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加上判斷力低, 對社會及周邊環境的了解認識不足,對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識匱乏。小學班主任通過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小學生更加充分、 全面地了解和認識周圍環境以及日常生活中潛在的一些客觀或人為造成的安全隱患問題, 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同時,還能夠有效培養和提高小學生在應對危險問題時的反映能力和自救能力,進而更好地確保小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2.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2.1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陣地。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重要陣地。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不要追求表面,而是立足于簡單實際的工作,這才是德育的重點。班主任教師要注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守則,并結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和創新方法利用好德育工作的主陣地。作為一名班主任,學生的能力的發展、品德的養成、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開展班主任工作的永遠追求。經過多年的德育工作,不斷總結和完善工作方法技巧,例如要非常注重班級班風的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才會發揮出更大的力量,再把這些正能量好好利用,就會使學生的學習、各項活動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只有不斷地總結工作經驗,及時調整和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陣地作用,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思想品質的提高,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德育教育有助于班主任工作實效性的增強。班主任工作與學校其他工作一樣,都能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但是,如何開展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大的成效,是每一個班主任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無論班主任工作是怎樣的復雜,都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塑造積極向上的人格。而班主任工作效果如何與學生的主觀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對班主任工作的接受與認可是班主任工作順利實施的關鍵。只有在學生廣泛認可和接受并得到健康成長的情況下,才能促進班主任工作發揮實效。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以德育工作,促進學生對道德的認知和體驗,培養他們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并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能,提高他們對班主任工作的認識,乃至參與到班主任工作中來,從而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2.3 德育教育有助于促進班主任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班主任工作應該實現科學發展,以更好地服務于素質教育。德育工作貫穿在班主任工作中,不僅影響著學生,也影響著教師自身。德育工作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科學發展。一方面德育的工作對象與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一致的, 這有利于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把班主任工作滲透其中, 讓學生在接受德育時,自覺主動地做好自我管理和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去,促進班主任工作有步驟有條理地開展。

3.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的幾點建議

首先,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熱愛學生是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動力源泉,也是德育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尊重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建立溝通和互信的基礎學會尊重的關鍵是要學會賞識學生,善于通過激勵表揚手段,肯定學生的優點和長處要讓學生在自覺參與德育中感覺到尊重,在尊重中感受到理解、肯定、支持、鼓勵,在師生的平等交流中產生思想的碰撞并就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達成共識。

其次,不斷豐富與創新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德育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和不變主題,已經在學生心中產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要想實現德育工作的新發展,就必須賦予德育工作新的靈感、注人新的力量要結合學校教育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出發,開拓創新,探索新的教育方法,開發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善于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因素,各項活動的開展和各種實踐活動都要融人和體現德育主題。

最后,激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是有效的催化劑,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激勵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善用激勵、合理激勵、科學激勵人都有渴望獲得認可、獲得同事尊重、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尤其是處于生理、心理發育階段的青少年,這種心理需求是激勵的基本出發點和實現有效激勵的根本保證。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中學生教育的基礎和關鍵環節,對于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教要深刻認識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積極探索新方法新途徑,充分發揮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必要的條件和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韓傳信,段多梅. 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實踐方略[J]. 教師教育研究. 2015(02)

篇7

關鍵詞:德育;教學模式;有效性

中職學校雖然以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為其基本目標,但學生的心理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卻對他們的職業生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德育課程的教學工作在中職學校也尤為重要。

然而,當前中職德育教學卻陷入了困境:學校對德育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德育幾乎成了邊緣性課程;中職德育教材的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較大差距,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加之德育課教師對德育課程的教學方法鉆研不夠,導致德育課的教學方法單一,師生缺乏互動,教學有效性嚴重不足;另外,中職學生對德育課的熱情和積極性都不高,對課程的參與度較低。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應當創新中職德育教學的現有模式,將活動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技術引入德育課程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活動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的應用

中職學校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輸送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夠迅速適應崗位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德育課程教學應該從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技能出發,將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考慮在內,讓學生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來貼近社會,貼近職業,做到行為培養與知識學習相統一。活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以學生的活動為教學的重心。在活動的設計上,既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又不能脫離基本的教學目標。

(一)問題探究活動。

問題探究活動由教師分組安排讓學生進行討論,活動小組中可設置主持人、記錄人、討論人員等等。如對于《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創業還是就業?”的問題,由主持人提出后,小組成員集體討論后進行自由發言,學生會被小組討論的氛圍帶動起來,各抒己見。最后再由主持人做出總結,各小組歸納記錄。

(二)游戲活動。

游戲教學設計在中職德育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集鍛煉學生思維,培養智力發展,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和集體協作能力于一身,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游戲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將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如準備學習“職業生涯規劃”這一節時,為了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各職業的特征,在課前準備階段,可以開展“猜猜猜”的游戲,根據一些動作和言語,讓大家猜猜這是哪種職業,不僅活躍課堂氛圍,也能較快地進入課堂主題。

(三)競賽辯論活動。

在學習《職業道德與法律》中的“有道德,知榮辱”這一節時,可安排一場“你認為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是才為先還是德為先?”的辯論活動,你一句我一句的辯論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結合實際進行思考,也加深了對于道德的認識。

(四)情景教學活動。

如果能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諸如誠實守信、自強不息、見義勇為、團結友愛、尊師重道、敢為天下先等傳統美德賦予情景教學之中,在中職德育教學的課堂上讓學生感受,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拔河比賽、迎面接力等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的,每個人都不能脫離集體而生活,情景模擬如此,社會生活更是如此。簡單的情景模擬所反映出來的合作、團結、互助等主題將伴隨他們社會生活的一生。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德育教學的應用

在任何科目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都是最為關鍵的因素。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走入了課堂,它所體現的教學內容立體而生動,學生在視覺上和聽覺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中職德育教學也應該重視多媒體教學的運用。

如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學”中,我國古典名著《西游記》中師徒四人的性格就代表著截然不同的四種職業性格,特別值得拿來研究。教師可先選取影視作品《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的精彩段落播放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之后教師再就每個人物逐一分析,并與目前所需的人才進行對比,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明確今后的職業規劃中應注重哪個方面的培養。

多媒體技術能夠運用獨特的優勢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大量的知識點和信息傳授給學生,并通過視頻、圖片等鮮活的事例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巧妙地將枯燥的理論生活化和淺顯化。

(作者單位:河源市高級技工學校)

參考文獻:

[1]周穎.多媒體對德育教學的促進功能及體會[J].信陽農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2,(3).

篇8

1、加強師德建設,確保德育隊伍的先進性。搞好學校的德育工作,離不開一支經驗豐富、方法獨到的德育工作者隊伍。為提高這支隊伍的德育工作能力,相互交流德育工作的方法,展示各年級的德育工作的特色,我校認真抓好師德建設,組織全校教師在教師會、師訓活動、報告講座中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學好“十七大”精神,積極開展師德的學習討論,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學校繼續開展德育導師活動,落實“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

2、繼續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提倡學生自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未來自己創”這是我們的隊訓。大隊部還充分利用每一周的大隊部例會對所有的隊干部進行思想教育,明確、協調、并布置好各項任務。現在的大隊部部門設置合理、分工明確、合作意識很強,都能自主地完成各項常規工作。如校園衛生的檢查打分、學生紀律的檢查打分、文明禮儀的監督、各項分數的統計反饋等。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主觀作用,也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能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最大限度的參與學校管理。

二、抓好一條主線,繼續堅持常規教育

(一)繼續發揮國旗下講話、教師值周總結講話這一德育陣地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熏陶、激勵、內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德育活動,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1)開展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爭做時代新人”活動。愛國主義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靳塘小學非常注重的傳統教育活動,2010年4月3日下午,我校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爭做時代新人”清明祭掃活動。

(2)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歌唱比賽”。

(三)播下感恩和愛的種子,讓心靈開出最美的花。從三月份的學雷鋒活動開始,到現在,我們開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動,首先,在三月份學雷鋒活動日,我們組織學生對紅領巾社區進行了大掃除;其次,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了慶祝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等活動,為媽媽、奶奶、老師等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說一句祝福的話語,送一份小禮物等;六月份的父親節開展“爸爸,我愛你!”征文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少先隊員們的心靈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禮!

三、突出一個重點,繼續強化養成教育

眾所周知,從小就開始并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是培養一個健全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我校一直以來都把培養文明禮儀行為習慣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德育的主旋律。尤其是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即為孩子收獲良好命運播下了一顆優良的種子。為了進一步加強行為規范教育,促進學生行為規范的內化,樹立靳塘學生的新形象,我校掀起以“禮儀教育你我他校園盛開文明花”為主題的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浪潮。這次“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主要包括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四部分內容。

四、樹好一面旗幟,繼續深化文化建設

環境育人,環境造就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講的就是環境的重要性。我們還開展了“我的中隊角我做主”活動,四月份,開展了“綠色班級”活動,對班容班貌進行了整改。如今,各個班級的環境都有所煥新,文化氛圍在逐步形成。各班都能充分利用各個陣地,展示各班風采、個性和特色。

如今,學校雖小但優美、健康、和諧的文化環境已然形成了自身特色,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充分發揮著教育的作用。如今我們的學校已開始成為令人欣喜的“四園”,即團結向上、設施完善的“家園”;教學嚴謹、學風扎實的“學園”;身心健康,活潑和諧的“樂園”;環境優美、精神文明的“花園”。

篇9

關鍵詞:高職 體育教學 德育教育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1(a)-0128-02

1 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現狀及原因

筆者以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為平臺對教師進行訪談,聽課以及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狀況問卷調查,經過總結分析,總結出關于高職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狀況和原因的幾點結論。

1.1 高職體育教學實施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1)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目標認識與理解都不夠深入,沒有制定一個全面的、有效的教師工作考核制度和體系,從調查中顯示,高職院校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指標中把教學能力、技術技能和工作態度擺在了前三位。

(2)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意識薄弱,沒有意識到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也較為常規化,主要包括了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師生關系和自身表率;實施德育的方法也過于簡單,不能達到真正的德育效果;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內容設置較多,基本上能體現出多元性和全面性,但是,主要還是將運動技能、身體素質和運動參與的評價排在了前三位,而學生德育水平排在了靠后的位置。

(3)高職學生大多都認為自己上體育課的最大感受是掌握了運動知識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的身體素質,認為體育課培養了堅強的意志品質的占20.1%,培養競爭意識占15.6%,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占12.3%,培養責任感占10.5%,培養規則意識占9.4%,說明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對培養大學生的德育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太明顯,沒讓大多數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切實感受到德育教育。此外,學生對體育課德育效果的滿意程度不高,認為教師空洞說教太多,德育內容不能滿足其需求、興趣和身心要求。

1.2 對高職體育教學實施德育教育現狀的原因分析

(1)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德育評價體系不完善。

根據調查,高職院校沒有從根本上把德育教育作為“教育常態”,沒有作為衡量體育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標準,沒有把教師的德育工作作為考核、評聘、獎懲的重要內容,還是將教學能力、技術技能作為對教師的主要評價,對教師的德育工作沒有提出明確要求,導致教師對德育工作的忽視,忽略了將德育教育實施在體育教學的每個環節。

(2)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意識不強。

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體育教師雖然認識到德育工作實施的必要性,但是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主動性不夠,實施意識較為薄弱。

導致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高職體育課程的開設一般為“選修課”的授課模式,總學時為32學時,在有限的教學時限內,體育教師對課程的關注點都放在了技能學習和提高學生體質上,對德育教育的實施并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可以貫徹到每個教學環節,教師只需要從中提煉出德育的思想,并對其加以總結,學生就能“感同身受,深有體會”。第二,學校對教師的評價、考核、獎懲等激勵教師進步的機制中,沒有明確將德育工作列入其中,也影響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三,教師的教育觀念相對滯后,且水平不一,認為德育教育是輔導員的工作,與體育教師無關??偹苤虝c人是一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放棄了“育人”的責任,也就失去了“教書”的真正本質。

(3)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方法缺乏“實效性”。

調查研究顯示,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過于空洞,方法過于簡單直接,學生都能理解,但是“印象不深刻”,并且不能與課堂教學環節融合,過于孤立。有68.3%的學生認為影響體育課德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空洞說教多,56.3%的學生認為體育教師的說教內容不能滿足其需要、興趣和身心要求,這也說明體育教師在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時,沒有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所教授的德育知識與學生的思想相脫節,與課程的內容相脫節,將德育教育“孤立”的傳授,使學生被動接受。

2 提高高職體育教育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1 設定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目標

體育教學目標包括認知類教學目標、技能類教學目標和情感類教學目標。情感類教學目標是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興趣、態度和意志的目標,德育教育目標屬于情感類教學目標的范疇,在實踐教學當中,這些目標往往偏向“抽象化”,無法像認知類目標、技能類目標一樣做到具體化、量化,但如果與體育課程的特點相結合,也不是不能夠表述的具體和明確,可以說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目標包括5方面內容。(見表1)

2.2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方法必須避免孤立地、人為地、機械生硬地進行“說教”,而必須是與體育教學實踐相結合,融入教學的每一環節,發揮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功能。

(1)團隊協作法。

體育教學從內容到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團體性。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讓學生意識到:作為團體的一員,不管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如何,不管是練習團體,還是比賽團體,都要意識到團隊的力量,意識到自己的職責,意識到團隊的成敗不是靠一個人而決定,需要他人、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力量;需要合作,需要分工,需要理解,需要互助,需要共同承擔成功與失敗等等。讓學生通過團隊的合作配合,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2)技能展示評比法。

體育教學的實踐中,通過技能的展示,可以更好的督促學生自覺練習與提高,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力爭上游的競爭意識。體育教師在組織技能展示評比時,應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學生以積極的、勇敢的心態進行展示,并通過講評對學生進行技能上的輔導,心理上的鼓勵,讓學生以平和的心態發現自身的優點與缺點,在技能展示中互相學習,形成“比中學,學中幫,幫中超”的體育學習風氣。

(3)成敗激勵法。

體育游戲、體育比賽是體育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有比賽就有成敗。通過比賽不僅能檢驗教學成果,也能讓學生在比賽中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感受,體育教師通過比賽的結果要指導學生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正確看待榮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挑戰和挫折,勝不驕,敗不餒,對成功的同學在給予鼓勵和賞識的同時,還要客觀的提出下一個奮斗目標,讓學生保持不驕不躁的作風,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培養學生不斷進取、勇于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質;對失敗的同學也要給予鼓勵,進行心理的安慰和疏導,客觀指出不足之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念,引導學生面對失敗也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4)行為規范法。

體育教學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規則要求下進行的,這對利用制度和規則作為行為規范來教育學生提供了有力條件。規章制度也是體育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主要體現在課堂常規的制定、練習要求的規定、比賽規則的制定等。有了制度才能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才能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為了發揮制度和規則的教育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公平執法,落到實處,否則制度規則將淪為虛設,失去教育意義。體育教師要經常觀察學生的行為,對符合規范的行為予以肯定,對違反規范的行為進行批評指正,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制度和規則。

(5)挫折磨練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結合技術特點,根據學生的技能層次,有目的、有計劃的設置“困難環節”,促使學生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突破“生理極限”、突破“心理障礙”,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為了達到教學目的,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增加數量、重量以及動作的完成次數和難度,變化動作節奏,增加動作幅度等方式,加大訓練難度,并在訓練過程中用激勵性的語言,幫助學生克服障礙,增強信心,引導學生的心理朝堅持不懈、不放棄的走向發展,在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勇敢頑強、不畏困難的精神。

2.3 強化體育教師“育體育人”觀念

德育教育固然可以通過語言直接傳授,但作為以身體運動為主要方式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身上所體現的親和力、威信力、技術的表現力、形體的展現力等,還有體育教師開朗、熱情、機智、直率、果敢的性格,對學生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今體育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技術、技能,還要將“育人為本”作為根本目的。體育教師要認識到,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師,其次才是體育學科教師,首先必須具備一名教師所應有的師德修養,在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下,隨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2.4 健全體育教師德育工作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應建立健全的教師德育工作考評體系制度,定期對教師德育工作進行督導評估,把體育教師的德育素養、德育工作實施落實情況等與德育工作相關的指標,作為對體育教師考核、任用的重要內容。并將此評價體系與獎懲、晉升職稱等結合起來,以激勵和督促體育教師德育工作的進一步提高。

2.5 健全學生德育評價體系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將體育課程的成績與德育教育評價結合起來。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表現如上課的課堂常規、責任心、團結協作的精神、競爭意識、意志品質等作為德育評價的定性指標。把其作為體育課程平時成績的一個評分標準。把技能的定量指標和德育的定性指標相結合,并關注學生間的差異性,客觀公正的給出每一位學生的體育課成績。

篇10

一、認真貫徹落實德育工作精神,開拓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以鎮德育工作精神為指導,緊密結合學校德育工作實踐,開拓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為了適應新形式下教育改革和經濟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新挑戰,構筑一個養成性德育、情感性德育相統一的德育新模式,以構建和諧校園為宗旨。在對學生打好基礎,培養能力,增強誠信意識、環境意識、責任意識,提高守法、守規自覺性,倡導“未雨綢謬”式的德育教育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使之成為可持續性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完善德育工作機制,增強德育實效性

1、本學期組成以德育校長、德育主任、值周隊、班主任四級管理體制,完善德育機制,明確各自分工,注重德育實效。新學期開始,學校對值周隊人員作了調整,調整后的值周工作任務更加繁重,但大家都能克服自身困難,及時到崗,認真負責,在大家的努力下,為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創造了一個井然的秩序環境。

三、加強班主任培訓,提高班主任素質,優化德育過程。

1、通過不同途徑,提高班主任能力

本學期進一步完善班主任培訓工作制度,規范班主任工作管理,堅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會,通過例會上對前一段工作的總結反饋、對下一階段工作的布置安排,培養班主任的責任意識,并通過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不斷拓寬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思路;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記錄》和理論學習本的檢查,不僅規范了班主任工作行為,也不斷提高了班主任的理論素養。 另外,本學期學校加大班主任外派學習的力度,通過學習考察,拓寬班主任管理思路,培養班主任的創新意識。以后學校將把外派學習,當作一種待遇,提供給更多工作用心、責任心強的班主任老師。

班主任通過自學、集中培訓以及外出學習,提高了自身的德育水平,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在德育過程中注重投入更多的情感,更新德育觀念,一切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注重工作方法的創新。

3、建立完善的班主任考核機制。采用校領導、教導處、值周隊多方反饋信息,對班主任工作給予全面細致的考核評定。這樣既比較公平地反映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同時又調動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

四、加強常規管理,注重“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1、開學初,學校針對新生進行為期一周的行為規范訓練,在全體班主任和值周隊的大力支持下,使新生行為習慣養成的很快,另外教導處還對全校學生進行了一日常規和行為規范測試,加深了全體學生對常規知識的了解,增強了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此外學校還組織違紀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三十九中處罰條例,同時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意識。

2、通過班會、晨會、升旗、板報,強化了德育功能。

本學期繼續完善班會制度,每月由學校統一組織安排一次主題班會,這學期開展的主題班會,六年級有“新學期、新打算”“學軍總結”“慶教師節”“在和諧校園中成長——文明禮儀我能行”“珍愛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在我心中”;初二年級有“慶教師節”“在和諧校園中成長——弘揚正氣、摒棄邪惡、以德為先、做文明人”“珍愛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在我心中”。每周一次的升旗和晨會制度不斷規范,每一個升旗手都是嚴格把關,每一次國旗下講話都要精心準備,每一次晨會都力爭觸及每一個人的心靈,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做人,其次是讓學生樹立愛國意識、集體主義意識、憂患意識、環保意識、抗挫折意識及理想意識等等

充分利用班級板報這塊陣地,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堅持每月一次的板報檢查評比制度,及時檢查及時反饋。本學期學校共組織辦了四期板報,分別是:“放飛希望,贏在起點”“祖國在我心中”“分享xx大,和諧滿校園”“讓夢想之花,在和諧中結果”,這學期的板報,在班主任的重視下,各班板報都很有特色,也非常有欣賞價值。

3、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及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組織后進生進行思想匯報,被處分的學生及時填寫《違紀學生跟蹤表》,學期末寫出個人總結,對思想積極要求進步,表現非常好的學生,就給與解除處分,以此激勵那些后進生,在校園內形成一種向上的輿論氛圍。通過努力,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六、抓好安全、衛生工作

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小組,實行封閉式校園管理,負責學校各崗位的檢查指導,嚴查違規違紀行為,對外來人員實行門衛處登記、電話通報,保證學生有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制度了學校安全《緊急疏散預案》、《突發事件緊急處理預案》,科學合理地劃分教學樓樓梯通行班級及放學疏散線路,同時進行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講座、主題班團會活動,以《安全自護自救常識》、《消防安全知識》《交通安全常識》等為內容,展開全方位的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進一步加強、完善了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