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范文
時間:2023-03-27 01:39: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德育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盡管“量化”對于調動學校專業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熱情,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如果不考慮德育上作的特殊性,不顧量化管理的適用范圍,在德育工作管理中強行搞量化,將產生一系列問題:
其一,追求量化目標容易導致德育工作囿于形式,做表面文章。為了便于管理,管理者將不得不把德能過程中可以量化的任務,如好人好事的次數,受獎情況,違法犯罪情況等作為目標,并以此來衡量德育工作質量。殊不知,這地只是實現真正德育目標,即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和正確道德觀念形成的具體工作或工作過程中的個別參量,并不是德育工作所要追求的最終成果。相對于德育工作的本質而言,這些只是表象與手段,與學生思想覺悟、道德水平并沒有必然聯系。
如有些學生平時遵守紀律,待人禮貌,表現較好,可一到社會上卻“原形畢露”,往日的“風采”蕩然無存。因此如果用這些表象的東西作為衡量德育工作質量的標準,就可能導致人們不去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因為這些標準可以通過加強管理,加強紀律而強行辦到,不必用費力費時的思想教育方法。
其二,追求短期目標,容易導致德育工作上的短期行為。德育工作要實現其“育人”目的,必須樹立長期觀念。因為人的思想觀念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思想觀念的轉變更不能下命令,要有時間,要經過定的過程,甚至反復。德育工作和智育、體育工作的不同點主要是非常難以量化,以“育人”為目的的長遠德育目標就更加難以具體化。學校如果回避德育工作的長期打算,不按品德教育規律辦事,僅設短期目標,就會使德育工作只追求短期目標,出現短期行為,或撥苗助長,或自謂“鐵路警察”,或扮演救火隊員角色,在實際工作中忙于壓“事故”,造成德育工作的失誤。
篇2
一是重灌輸,輕體驗。有人說兒童的頭腦不會自發地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需要灌輸,還說這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基本原理。于是把古今中外的美德和規范收集起來,一條一條灌輸下去,但真正在兒童頭腦里扎下根來,并影響他的人生軌跡的,必須通過他們自己努力探究并獲得真實體驗才有可能。
二是重防范,輕賞識。學校制訂幾大類幾十項便于操作的規章是必要的,有的學校有的教師不以賞識教育為主,卻以防范為主,把重點放在檢查和糾正錯誤行為上,一旦學生違反了規章制度,就像交警對付違章車輛一樣,唯章獨尊,把兒童趕進機械服從的狹路。這樣雖能取得短期的效益,但禁錮了兒童的思想,培養了奴性的人格。
三是注重大道理的說教,輕視基礎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我們首先要讓他們遵守做人的最起碼的準則。國外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老人在回答記者有關“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老人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潔等等。這些最基礎的文明行為習慣成為他成功的起點。
四是以往的德育工作還有一個誤區,就是用同一目標培養兒童,用同一模式教育兒童,用同一標準評價兒童——以大工業標準化生產流程對待教育。
新的世紀對學校德育提出新的挑戰,我們的策略是,確立“生活德育”思想,提出學校德育應走到兒童生活中去,應充分釋放兒童的生命潛能,激活兒童的創造精神,努力踐行“活動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動”和“滲透”,強調“實踐”和“體驗”。
德育應走到學生生活中去
生活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歸宿。國外有位教育家說摘要:學習就是學生的活動,社會生活是最好的課堂,而學生就應成為廣闊天地的大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者。杜威曾指出,學校的道德教育應該從兒童參加社會生活出發,“離開了參和社會生活,學校就沒有道德目標,也沒有什么目的。”學生接受教育,接受磨練,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生活。
學校德育如何走到兒童生活中去呢?
在觀念上,教師要熟悉到我們手中是正在成長的活生生的生命,每個兒童都是大自然的作品,每個學生都享有學習的基本權利。當今的學生思想活躍,喜好廣泛,富有創新的潛力,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對新事物的追求和敏感往往超過成人,教師是他們平等的朋友,愛他們是我們的天職。不尊重他們的人格,強迫他們服從,歧視頑皮兒童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對學生權益的侵犯,是對神圣的教育的褻瀆。
在行動上,教師要親近學生,貼近學生的生活,感受和了解學生鮮活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童年時的生活是真正獨特的、光彩奪目的、不可再現的生活。我們認為,一旦我們走進兒童的生活,就會發現色彩斑斕的兒童世界,他們的想法是成年人所沒有的。例如,見義勇為的英雄事跡見報后,有一些學生產生困惑摘要:“可惜我遇不到歹徒,成不了英雄。”這時,我們的德育就可和兒童向往英雄、又不全面熟悉英雄的鮮活思想相溝通,提煉成一個個熱點、焦點和是非新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對話和辯論,發動一場有關“英雄觀”的討論,明確了只有平時“見難相助”,關鍵時刻才能“見義勇為”,同時碰到突如其來的情況也要機智應對,量力而行。而那些默默無聞地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人都是無名英雄,也是最可敬的人。
兒童的生活有多寬廣,德育的途徑亦有多寬廣。
1、課堂生活,應重在感悟和體驗。
學科本身就蘊涵著許多德育內容,如語文課,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迅速感悟課文規定的情境,在情感上同作者產生共鳴,和作者同喜同悲,同愛同憎,這樣才能收到陶冶情操、震撼心靈、影響一生的教育效果。數學課,要讓學生多體驗辯證的思想,嚴密的邏輯,精確、簡潔的語言表達。社會課,要讓學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環境保護的重要等等。在課堂上,老師要有目的地向后進生傾斜,讓他們朗讀和發言,讓他們體驗成功,尋找自信,縮短差距。
2、課余生活,應重在交往能力、做人準則的培養。
“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人類一種非凡的交往活動。”現代德育學理論揭示,在德育過程中必須經過由外到內、由內到外,不斷內化、不斷外顯的循環往復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規范告訴給受教育者之后,就會變為他的美德。因而,在課堂學習之余,師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溝通,在創造師生間交往關系的同時,也創造著生活,體驗、內化著生活的要求,從而也建構著自我。另外通過生和生、生和他人間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和交往,在自然、真實、直觀的沖突交往和生活情境中,學會如何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如何和他人共同生存、共同發展。
3、家庭生活,應重在獨立生活能力的鍛煉。
過去,在計劃經濟年代,由于物質的貧乏,艱苦生活的磨練,使“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彌補了學校德育的軟弱。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今的家庭教育,往往把生活中的困難、勞累和挫折都由家長去代勞,民諺說得好,“勤勞的母親養了個懶女兒”,而這些孩子一旦進入社會,碰到困難、碰到挫折時往往束手無策。不論是出于現實的需要,還是面向未來的要求,都要十分重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4、社會實踐,應重在參和。
同志在《有關教育新問題的談話》中指出,人才的成長最終要在社會的偉大實踐和自身的不斷努力中來實現。我國的社會生活涌現了前所未有的生氣和活力,社會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是學生求知鍛煉的大課堂。但是,假如學生不去參和,或有所見聞卻沒有深刻感悟,學校里所獲得的道德熟悉、道德情感,仍然不能上升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動。
我們帶學生走進現實生活的“活”教材,讓學生了解自己身邊的這片熱土,從看四周的變化來感受改革開放的大成果。同時,讓學生接觸和了解社會上的新問題,讓學生自我思索、自我提高,以學生的眼光來分析新問題、提出解決新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社會和人生。例如,我們依托紅領巾法庭、紅領巾勞動實踐基地、“紅領巾一條街”等校外教育陣地,開展“法庭聽證”、“學農學工”、“我當售貨員”等活動,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價值,體驗各種社會職業的功能及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以“東西部手拉手”、紅領巾獻愛心等活動,體驗友情和愛心、體驗小伙伴頑強進取的學習、生活態度,體驗弱勢群體生活的艱辛和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等等。
德育應充分釋放兒童的生命潛能
“生命在于運動,教育在于活動”,生活德育觀倡導德育以活動為中心,一切德育活動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在德育過程中,把學生看作一個有豐富內心世界、獨立人格尊嚴和巨大生命潛能的活的生命體,主張尊重他們,解放他們,關心保護他們,通過創設有利于他們全面、主動發展的多種多樣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熟悉活動、教學活動、勞動活動、創造活動、品德方面的活動和情感方面的活動),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讓他們的生命潛能在豐富多樣的自主活動中得以充分釋放,培養學生對待世界、對待社會和對待自己的態度體系。
1、注重發揚主體精神。
每次德育活動的開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動中熟悉自我、發展自我,學會自尊自愛,學會和人合作,品嘗成功的快樂。如我校的“小龍人中隊值周活動”,通過鼓勵和支持學生自治、自理、自立,培養主人翁意識,并使每個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經歷“他律”和“自律”,既學會自我評價,又學會自我調控;既學會管理自己,又學會管理別人,真正達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2、注重堅持全體參和。
開展各項活動,班干部和音、體、美等尖子學生鍛煉和提高的機會非凡多,相反,一般學生大多只充當配角。我們應拋卻淺薄的功利觀,走出應付中心工作的任務式小圈子,真正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著想。教師應努力喚醒蘊藏在這些學生身上的潛能,激活他們身上最優秀、最靈動的天性。我校在“雛鷹爭章”活動中,教師能洞察兒童心理,成功地在班里設立水長、花長、燈火管理員、師生靜靜話傳遞員、童畫廊廊長等“十佳自我服務崗”,定期評選班級的“衛生功臣”、“作業標兵”,頒發班級大雁獎、新星獎和金蘋果獎。不僅所有班級有值日班長,有的班級還有兩套班委。學生的主體精神得到很好弘揚,以前一直默默無聞的學生同樣表現得生龍活虎。
3、注重良好環境的創設。
學校的一切活動,如升旗儀式、班隊活動、晨會活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校園文化創建活動等,均從學生實際出發,堅持做到德育活動系列化、制度化、陣地化,努力構成一個多角度、多側面、多方位、立體化的德育環境,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實現潛移默化。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晨會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自主晨會活動探究,開創了“生活萬花筒”、“歡歌一曲”、“一周望”、“知識爆米花”、“實話實說”等富有時代氣息的欄目,為學生喜聞樂見。班隊活動也根據學校、級部、班級特色,開展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天降大雪,帶領學生賞雪、畫雪、寫詩;春風送暖,和學生一起踏青、放風箏;在野外開展自護、自救的演習;組織學生寫友情勸誡信,幫助好朋友一起改正一個缺點;開展豐富多采的小龍人龍年系列活動,鼓勵學生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德育應激活兒童的創造精神
傳統德育中,教育者充當著德育過程的設計者、實施者和監督者,而受教育者則成為配角甚至看客,主觀能動性未得到充分發揮。再者,一味強調規范在德育管理中的功能,對日常行為規范的練習表現出過分的熱情。這種程式德育把全人類的道德真理變成了一些狹隘的日常生活的準則和規則,只有馬后炮式的查漏補缺,沒有師生的創造性,德育便如一潭死水,何以能育人?
篇3
一、充分熟悉市場經濟對德育的負面影響
首先表現在外向型經濟對學生的思想影響。改革開放國門大開,外向型的“三資”企業,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種思潮紛紛涌入,使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發生了變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開始靜靜侵蝕學生的靈魂。涉外企業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識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學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畢業生將外企作為擇業的熱點目標,國營企業即使有正式錄用名額也不受他們青睞,祖國意識在一些學生的心目中漸漸淡化。其次是市場經濟和學生價值觀念的轉變。由于部分學生對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熟悉不足,界線劃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功能,以及積極主流和消極支流的關系,致使熟悉上出現誤區,價值觀念發生扭曲。商品經濟的等價交換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原則,一些學生錯誤地將其視為思想行為的準則,導致了做事講價錢,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為用“等價交換”來衡量。在為社會付出的價值觀上具有濃厚的“務實性”,在利他的同時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現出只顧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顧他人和社會公德,認為生活的真諦就是享受。無私奉獻已不再成為人的價值范疇,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虛。第三是勞動力市場及用人制度的變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質量要求。
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為企業輸送人才的院校在培養人才上向質量要效益,應培養出覺悟高、能力強、懂理論、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企業為適應商戰競爭,還突出表現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變化,強調制度的執行和制裁要獎罰分明。培養人才和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受到供求關系的制約,培養的人才類型、規格、特征、素質及管理手段,必須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則,我們的畢業生將會在人才市場的競爭中失去競爭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場經濟給思想品德教育帶來的困難。在我國市場經濟運行中,社會觀念的變化,知識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來說幾乎是同步的。
就學生而言,他們的社會接觸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遠比在校門內的教師要廣、要快得多。因此,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會環境的發展和變化,當學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新問題時,教師才被動地去進行教育,這給德育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使教師的說教顯得軟弱無力,針對性不強,更談不上“及時”甚至“超前”了,造成對在校生思想品德教育滯后的局面。
二、對在校生進行德育的思索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應是摘要:
(一)突出愛國主義的教育主線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中,院校德育要堅定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將其作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導學生在接觸開放的文化環境時,自覺抵制民族虛無主義和崇洋的思想,把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由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由愛父母———愛師長———愛他人———愛集體,最后上升到愛祖國。
(二)加強對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引導德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悟”性,使其熟悉到如何做人。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多元性。然而學校的德育必須堅持一元化的導向,使學生明白社會所容納的并不都是時代所提倡的。價值的真諦在于無論是社會價值還是自我價值,都要通過自身勞動來實現。說到底,人的價值就是更多地為社會創造和奉獻。進行人生觀教育,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人活著為什么,怎樣生活和做什么。在這個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理想教育,從學生生活的最貼切處入手,誘發他們的生活理想,從而激發出強烈的職業理想,把社會理想、為祖國做貢獻的理想教育落實到學生的職業理想上。理想是動力,也是激勵,在理想的驅動下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三)樹立新時期人才質量的德育觀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熟悉到,最終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質資源,而是人才資源,當今市場的激烈競爭,實質是人才質量的競爭。做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德育上要積極探索新時期對人才質量的要求,建立新時期的人才質量標準。新時期人才質量標準,已不再單純是過去那種踏實加肯干、服從命令聽指揮的類型,而是思想和能力是復合型、適應型、開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給學生全方位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職業意識、創業意識、敬業意識、質量意識、競爭意識、公關意識、科技意識和法制意識,同時要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經受挫折和失敗的考驗。
總之,新時期的院校德育應培養出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現代的人和國際型的人。
(四)德育管理制度和手段要和企業管理相銜接學校的德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工程,德育必須把參照系由封閉的院校教育轉向人才市場和企業要求上來,這一轉變要求學校在德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上都隨之進行相應的轉變,使之和企業的要求相銜接。如若不然,學生在校接受的是一套管理方法,到企業后是另一套,這將增加學生的不適應性,減低學生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為此,必須做到摘要:
1、在日常行為規范上要和相應的企業要求銜接,把企業要求職工的行為規范,作為學校培養學生日常行為的部分規范要求,同時要設置專業環境,在環境中練習學生的日常行為。
2、德育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要和企業管理相適應。一位飯店的總經理說摘要:“你們學生不及格還有補考機會,而在企業做錯了一件事就難以挽回”。因此,在校的德育管理要和企業要求吻合。首先,應突出制度化管理,將規章制度熟知熟記,嚴格按制度辦事,獎罰分明;其次,是在制度的執行上不能沿用“事不過三”、“下不為例”等舊的教育方法,制度不容違犯,否則就要受到處罰;第三,要適當減少耐心說服的思想教育過程,加強針對性和時效性,培養學生自律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否則就不能適應企業化管理的環境。
3、使學生進入人才市場參和競爭。創造條件使他們參加各種形式的供需見面會。在平時的學習、社會工作及各項評選和比賽中為他們設計競爭舞臺,創造優勝劣汰的競爭氛圍,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達到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在共同的目標導向下,進行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從而提高德育的針對性。
4、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市場經濟活躍,人才競爭激烈,畢業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他們能否承受競爭機制沖擊的淘汰和排擠?能否經受挫折的考驗?實踐證實,學習好的學生不一定能在社會中經受住挫折和勝利的考驗,這就要求德育應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放到首位。新時期的素質教育包括摘要:道德品質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心理健康素質。教師應成為學生的“保健醫”,把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作為培養新時期人才的著眼點,使學生增進心理環境的內穩性和肌體對環境的有效適應性,以積極主動、平衡靈活、正確理智的心理狀態去適應和協調社會環境,成為競爭中的強者。這首先要培養學生對競爭的心理適應力。在校期間應為學生設計競爭的舞臺和競爭的環境,練習學生對競爭的適應力。教師針對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心理誘導,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優勢,積極參和競爭。其次是培養學生的預見性。做好上崗前的心理預備,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了解人才市場情況,理論聯系實際,交給學生解決新問題的理論方法,塑造出身體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中健康成長。
篇4
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起,國外一些課程專家經過研究逐漸認識到,學生除了在學校安排或教師指導下從教師教課和教科書中學習外,他們還從學校的制度特征、集體生活、學校的氣氛中受到影響。有計劃、有意識的課堂教學有時會產生與之相反的“無意識的學習結果”;課程內容無形受到社會價值體系、意識形態的過濾;學校規范、課堂紀律也滲透或折射出價值觀、道德觀的要求。人們認為這些因素以隱蔽的、潛在的、滲透的方式作用于學校生活中的每一個學生。1968年,美國教育社會學家杰克遜在其專著《班級生活》(Lifein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隱性課程(hiddencurriculum)的概念。杰克遜運用隱性課程概念揭示與探討了學校中的守則、常規與章程的作用,并指出學校生活中的群體、表揚與權威這三個特征對于學生有著無形的影響與支配作用[1]。由于隱性課程“不僅展現了班級課程中以前未認可的成分,而且還由于它提醒我們注意了過去學校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種未被發現的方式”[2],因此,“隱性課程”成為課程領域中新崛起的研究課題,課程理論家、教育哲學家等紛紛撰文論述,并出現了大量與隱性課程相類似的術語,如隱含課程(implicitcurriculum)、內隱課程(covertcurriculum)、無形課程(inrisiblecurriculum)、潛在課程(latentcurriculum)、非正式課程(imformalcurriculum)、非正規課程(unofficalcurriculum)等等。問題與爭論掀起了隱性課程研究的熱潮。1977年以后,隱性課程理論形成了三個較有影響的理論派別,即結構—功能論,現象—注釋學及社會批判理論,它們對隱性課程的定義、結構、功能均在自己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上作出了不同的解釋。
杰克遜在提出隱性課程概念時說,學生從學校生活中不僅學到了讀、寫、算等文化知識,而且獲得了態度、動機、價值和其它心理的成長。那么,這些價值、規范、態度、動機是從哪里獲得的呢?并非是學術課程中獲得的,而是經由學校的非學術方面,暗默中、潛在中不直接地傳遞給兒童。杰克遜把這種“非正式的文化傳遞稱為隱性課程。往后,隨著隱性課程理論研究的深入,人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眾多的定義。按照權威性的《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的看法,所謂潛在課程,一般是指形成學生的非正式學習的各個要素,如師生關系、能力分組,課堂規則與程序、隱喻的教科書內容、學生的性別差異以及課堂獎勵方式等。這些要素在學校課程手冊中沒有得到明確的規定,它們被看作是一部分隱藏的、無意的甚或是完全沒有得到承認的學校生活經驗,但又經常地有效地對學生發揮著影響。
由于研究者角度不一而使隱性課程缺乏統一的定義。為了更具體地理解隱性課程,特作以下幾點說明。
(一)隱性課程作為課程的一個下位概念,是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出課程所規定的范圍。盡管課程定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既然作為課程,一般都囿于學校情景之中,就“學校課程”而言,是學校情景中獲得的全部經驗。因此,像我國一些學者提出隱性課程是一種教育影響因素而把家庭、社會的影響包含在內的看法是不準確的。隱性課程是學校經驗中的一部分。
(二)隱性課程就其內涵來講,是非學術性的,它不直接指向學科內容,也不直接決定學生學業的成敗,它更多地是屬于非實體性的精神文化,如社會準則、行為規范、道德氣氛等。有人認為,隱性課程是指在學校中除正規課程之外所學習的一切東西,是學校經驗中隱蔽的、無意識的或未被完全認可的那部分經驗”。[3]
(三)隱性課程作為與“學校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中官方指定的,學生通過正式學習獲得的學校經驗”相對立的一個概念,與顯性課程一起構成了學校課程的兩部分。學校中外顯的、有計劃的正規課程為顯性課程(有人認為提顯著課程為妥),除此之外學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均為隱性課程。隱性課程至少有以下幾個組成部分:一是顯性課程實施中所產生的偶然的無意識的“負作用”;二是學校情景中的制度因素,如學校管理體制、學校生活制度、人際關系等;三是學校情景中的氣氛因素,如校風班風;等等。這些因素是教育計劃中未規定而又確實對學生產生一定影響的。第一個內容類似于杜威的“附帶學習”(collaterallearning),第二、第三個內容可等同于校園文化這一概念。
(四)隱性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的“附生物”,既體現著學校教育范圍內自然影響的屬性,也體現著教育的屬性。換言之,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影響,通常都是在“非目的性”、“無計劃”的自發偶然情況下發揮作用,學生是在潛移默化中受其影響;但也不否認隱性課程是有一定目的、有計劃、有意識地對學生施加影響,學生也會有意識地從學校環境中習得某些經驗,隱性課程處于一種意圖性、預期性的狀態。
(五)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的劃分也是相對的,實際上,兩者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并且互相轉化的。顯性課程中潛含著隱性課程的成分,隱性課程中強化(有時也存在著弱化甚至對立的情況)著顯性課程所傳遞的經驗。顯性課程中包含的觀念,如價值觀、世界觀、政治信念等等,由于連續多年的傳遞過程,會轉而消融成隱性課程;隱性課程的內容由于教師的精心設計與有關方面的重視,轉而可以成為顯性課程中的一個內容。
二
考察我國學校德育發現,目前我國學校德育實施的途徑和方式有:一是由政治課教師實施的各種名稱的政治課或思想品德課;二是由任課教師在各門文化課教學中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學校行政人員、班主任、少先隊、團組織實施的各項德育工作。若將這三種途徑置于課程這一名稱之下加以分類,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一是“知識性的”或“理論性的”德育課程,這是學校“正規”德育課程,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哲學常識、公民等等課程;二是“活動性的”或“實踐性的”德育課程,如課外與校外各種班、團、隊活動及其它校內外德育活動,學校與教師組織的各種場合進行的道德談話;三是學科教學中的“德育課程”,主要是指任課教師在文化課教學中借助教材蘊含的德育因素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按照較為寬松的現代課程觀標準,我們可以把以上三類課程稱為顯性德育課程。這一德育課程體系一方面表現出繁多過量,另一方面卻存在著不完整、欠缺之處。例如,在上述第三類“德育課程”經常因其是分散的、無形的、隱蔽的而被忽視;上述第二類“德育課程”也常常會變成各種條件反射式的、單純機械的道德行為訓練的活動;第一類“正規德育課程”往往也只是教給學生“有關思想品德的知識”,德育效果還不盡如人意。
除了發揮顯性德育課程的作用之外,我們必須重視隱性德育課程。用傳統課程論觀念來審視無正規德育課程的一些歐美學校,實際上是無處沒有德育的“泛德育”。按上述隱性課程的認識,隱性德育課程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一)顯性德育課程背后隱含的隱性德育課程
杜威在談到學習結果時曾說,一種是人們有意識地學到的知識,是通過專門的學習任務學到的;一種是無意地學到的知識,是通過交往、評價等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理想、情感、興趣、意志等。因而杜威認為在正式學習結果中還附有其它的學習結果。[4]這一思想以及在后人的有關論述中使我們明確:課程中“學會”或“獲得”的并不一定就是這些課程的設計者與傳授者所預期的結果,在這些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學生從中學到的可能是設計者與傳授者所預期的東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與預期目的相反的東西。這些影響顯性德育課程教學的因素便是一種隱性德育課程。另外,傳統的現行的德育體系中所提到的各種專門的德育活動,如團隊活動、主題班會活動、升旗儀式活動等是屬于顯性德育課程,但一些非專門性的、從未被看作德育活動卻具有品德養成性的活動,如宿舍生活、學術活動、教育實習等,像這類活動便屬于隱性德育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有意識地結合相關教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種顯性德育,但存在于教材,被教師忽視的一些德育因素以無形的方式作用于學生的思想品德,這些因素也應視作隱性德育課程。
(二)物質形態的隱性德育課程
它主要是指學校建筑物、生態環境、班級教室設置等因素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作用。學校的校園建筑、環境設施并非是毫無生命和感彩的客觀存在物。羅蘭恩特·梅根在分析隱性課程時就曾指出:“課堂是一個幽靈縈繞的地方或場所”,其中的幽靈之一即是“建筑師的幽靈”。[5]學校的校容校貌一定程度上體現與反映著教育者的價值取向、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教育社會學家科爾曾指出:“物體在空間里的擺設并不是隨心所欲的,房間以其物質形式表示著該場所與機構的精神與靈魂。一位教師的房間可以告訴我們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干什么。”[6]
(三)制度形態的隱性德育課程
制度是維系個體生活及人類社會關系的各種規章、法制和體系,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為滿足或適應某種基本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統的有組織的社會行為模式和社會組織結構。學校的各種規章、守則、規范和組織都集中體現出學校領導者的思想觀點、價值觀念。學校管理體制是否民主、集體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合理與否等等,都將成為隱性德育課程的一部分。順便提及,沒有學生充分參與討論并同意的一些守則規范本身就無視學生作為道德的主體,將會削弱學生道德行為的自覺性、堅持性。
(四)精神形態的隱性德育課程
精神形態的隱性德育課程比較復雜多樣,主要包括學校與班級的傳統、校風班風、領導方式、人際關系、教師言行等等。這些精神環境集中體現和反映了學校的歷史傳統、精神風貌、校園特征以及學校成員共持的目標追求、價值體系、道德情感和行為模式。不僅如此,還由于學校精神環境是通過學校成員的共同的實踐活動并經歷史的積淀、選擇、凝煉發展而成的,它所傳載、倡導的道德價值和校園精神已浸透和附著在校園內的各種環境因素及學校成員身上,而且賦予學校以特有的個性魅力,從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學生都深受影響。
三
學校德育原理與實踐表明,學校德育的途徑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途徑與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例如,顯性德育課程對學生品德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知識灌輸、說理教育等方式實現的,這種方式帶有較強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強制性。而由各種環境因素構成的隱性德育課程則是依靠環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機制來實現的。如利用情境陶冶、輿論監督、環境暗示、行為模仿、人際交往、情緒感染等原理對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隱性德育課程發揮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論基礎。從心理學來看,人類的歸屬動機、受暗示性、無意識等心理特征為隱性德育課程提供了根據。在學校生活中,學生在歸屬動機的驅使下,會積極地與同輩團體所倡導的觀念相協同,渴求歸屬和被集體所接納,有意或無意地接受來自教師及同學的影響,以便成為集體中的一員。學生置于學校情景,與同學、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相互交往,處于一定的文化氛圍之中,自然而然地會受到各式各樣的暗示和感染,這些影響透過學生的觀察、模仿和無意識地潛移默化而在他們的品德結構上保留下來,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個性特征。
對隱性德育課程的重視還來自品德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品德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結合起來而表現出來的行為傾向。品德養成并不僅僅取決于道德知識的多少,而是來自于個體與社會的人際交往之中,來自于社會活動之中以及把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個人品質的過程。傳統的德育方式將學生當成消極、被動的接受器,依靠刺激、強化的方式實現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個人道德品質,這是欠妥當的。杜威認為,道德教育不僅要考慮學生真正的道德思維能力與道德判斷水平的發展,更要通過積極的道德活動,“通過學校生活的一切媒介、工具和材料來發展道德”。[7]因而,學生所獲得的大量價值觀念通常并不是來自學校的正規課程,而是來自“隱性課程”,因為“隱性課程乃是一種真正的道德教育課程,是一種比其它任何正式課程更有影響的課程。”[8]
社會心理學則強調了觀察學習的重要性。今天的青少年日益求助于同伴,從同伴那里獲得相關經驗。他們同樣從教師的言行中來進行學習。另外,在當代社會,高度開放和變動不定的環境和信息,加劇了學生的困惑與不解,學生原來的認知經驗與環境的反差被凸現出來,造成學生對社會的認同感不同程度地減弱和抗拒傾向的增強,在這種情況下,來自社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理想就很難通過簡單的說教灌輸被他們內心承認和內化為品質。他們作為道德主體的觀念加強了,他們更愿意通過自己的觀察學習來決定接受什么、拒絕什么。這一特征正好與隱性德育課程作用機制相吻合,學校本身就是一個“微型社會”,教師和學生就是“活教材”。
四
具體來說,隱性德育課程將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起哪些作用,隱性德育課程中的物質環境、制度、氣氛又是怎樣起著品德養成功能,從而為隱性德育課程建設提供啟示與幫助呢?下面進一步加以闡述。
(一)認識導向功能
道德認識是學生對是非、善惡、美丑的理解、掌握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相應的價值觀和判斷能力。道德認識在人的品德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道德認識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灌輸與說理,但也離不開學生長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一種具體生動的環境的影響。在現實的學校環境中,從物質環境到文化傳統、從集體規范到人際關系,從教師的舉止儀表到教室的裝飾布置,都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參考系,并傳遞出一定的價值觀信息,給學生以暗示和導向。
校園物質環境不僅是校園美的象征,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涵。例如,用中外著名科學家、思想家的肖像、格言裝飾教室,用寫有校風校訓的標語牌懸掛校門,用中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點綴墻壁等等,會使學生從踏入校門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學校倡導什么、追求什么。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孩子在他周圍——在學生走廊的墻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動室里——經常看到的一切,對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因此,“用環境,用學生自己創造的周圍環境、用豐富集體生產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9]因而要能夠創造出“讓學校的墻壁也說話”的教育情景。另外,校園傳統、校園氣氛、集體輿論、教師言行都將對學生態度和認識的形成發揮著導向作用。
(二)情感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作為品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不能僅僅指望在顯性課程中就能完成與實現。情感的形成尤其離不開隱性德育課程的體驗、熏陶、感染的作用機制。理論研究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隱性德育課程恰好提供了現實的情境讓學生體驗感悟,從而使學生發展起良好的道德情感。
師生交往、同學交往之中的情感交流,會形成學校特有的人際情感環境。教師對學生的關懷、期待、愛心容易感染學生,引起情感共鳴,產生積極的體驗。同學間的友誼、幫助也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領悟到人與人之間真誠、友愛和理解的可貴。學校情境不僅能使學生產生清新舒適之感,而且會使學生產生對集體、對學校的歸屬感、認同感,從而激發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之情。學校中的集體生活、集體活動也是陶冶學生情感、培養學生情操的重要途徑,有利于他們在積極向上的集體與集體生活中激發出健康的情緒體驗。
(三)行為規范功能
行為表現是學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標志,隱性德育課程可以對學生的道德行為起重要的約束、規范作用。由于學校中的物質環境、制度設置、師生交往等都滲透著學校的道德要求與教育意志,是一個有情感色彩的具體生動的德育環境,因此可以通過暗示、輿論、從眾等特殊機制對學生產生潛在的心理壓力和動力,自覺感受到這種要求并按照這種要求去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使這種影響不帶有強制性。在這種環境中學生感覺到自己是一個被尊重的道德主體,從而主動地接受外部影響,而不帶有任何逆反性。
在一個講文明禮貌蔚然成風的環境中,學生往往會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在一個骯臟雜亂、污漬遍地的環境中,亂棄雜物、隨地吐痰的行為就很難杜絕。教室里桌椅東倒西歪、墻壁裝飾不整潔、雅觀也會引起學生思想懈怠、紀律松弛。良好的校風班風也將約束其中的每個成員,逐漸使自己的行為、態度趨同于校風班風體現出的價值規范。教師與同伴的言行、集體的輿論等也將成為巨大的教育力量影響左右著學生的行為。柯爾伯格于1974年進行了“公正團體法”的教育試驗,力圖使學校和班級成為一個充滿民主的道德氣氛、由大家共同管理的“公正團體”,教師是這個團體的“公民”或成員,起著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引導作用,每個學生都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學校和班級事務采取直接的民主管理,讓每個學生投票表決決定。柯爾伯格旨在通過建立良好的學校道德氣氛來發展學校的道德行為,而良好的道德氣氛的建立需要教師的道德引導與民主精神、學校組織制度的公正合理、班級團體輿論的正確導向。
以上分析了隱性德育課程的內容結構、作用機制、功能表現三個問題,拋磚引玉,旨在引起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對此問題的重視與研究。在德育實踐中,加強隱性德育課程建設,切實發揮出隱性德育課程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品德養成功效。
注釋:
[1]轉引自魏賢超:《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Eggleston,s.,TheSociologyoftheSchoolCurriculum,1977,P110.
[3]Vallance.E,HiddenCurriculum.InHusen,T.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Vol.4,P.2177.
[4]趙祥麟等:《杜威教育論著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版,第148頁。
[5]轉引自魏賢超:《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6]轉引自魏賢超:《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7]轉引自魏賢超:《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篇5
【摘要】“管育”模式是中職德育管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教育模式,它的產生有其特殊性和必然性。不可否認,這種傳統德育管理模式對提高中職學生道德修養,促進中職學生身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文章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種“共育自管”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關鍵詞】中職;“管育”模式;“共育自管”模式
長期以來,中職學生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思想上,進取心不強,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紀律方面自由散漫,時間觀念薄弱;心理上,逆反心理、自卑心理較嚴重;行為上,以自我為中心,公德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差,在人際交往方面不懂禮儀常識、惡意中傷他人等。傳統“管育”模式正是基于中職學生個性特點而產生的,“管”是德育工作者針對學生紀律和行為的制度化、規范化管理,“育”是在“管”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進行培育,以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管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毋庸置疑,“管育”模式對中職學生德育素養的提高、身心良性發展起著積極作用,然而這種模式也存在以下問題。
(一)家校溝通出現“錯位”現象,“管育”實施主體單一
學校德育工作離不開家庭、社會。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是一個共同體,德育工作的開展需注重三者之間的平衡。如此,德育的效果才能得到更好的維持與鞏固。
現實中,很多家長對學校德育工作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認為孩子進入學校,一切都由學校負責,學校才是德育管理工作的主體,學生的問題解決不了是學校教育工作者失職。多數家長缺乏參與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意識,有些家長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來學校被動參與對孩子的管教。來校參與“管育”的家長又會進入新的誤區,力求對孩子的“管育”立竿見影。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時,他們缺乏耐心,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迫使孩子接受學校教育,認識不到家庭對孩子的發展起潛移默化的影響,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長期性、延續性和艱巨性。這些誤區的存在使得學校和家長間的溝通出現錯位,使得學校德育工作中原本已獲得的某些成效因無法在家庭得到延續而中止。
德育不僅僅是品德方面的教育,還包括心理教育,兩者相輔相成。除家庭因素外,中職學校似乎未能有效發揮心理教師以及社會工作者在德育管理方面的作用。在實際的班級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是德育人,又扮演著家長和心理輔導教師的角色,面臨的壓力較大。
(二)管理層的德育工作存在誤區:重管輕育
傳統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學校制定一系列德育考核標準,將德育工作量化。學校對班級,班級對學生設置不同的考核項,通過完成考核項獲得相應的分數,最終作為德育考核等級評定依據。管理層認為德育工作必須量化,因為在實踐當中似乎找不到適合的方式去衡量學生的日常行為,量化管理效率高,效果明顯,所以量化考核越全面越好,越細越好。學校德育考核項幾乎涵蓋學生校內生活的各個方面,大到學習考勤,小到領結指甲,樣樣重要,天天檢查,日公布,周統計,月總評,實行計算機輔助管理,達到“全、細、準”,德育工作的重心全落在管理上,忽視了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培育,從而使得有些學生在過于嚴格的管理下出現了心理問題。
二、“共育自管”模式的實施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需對傳統德育管理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革,實行“共育自管”的管理模式。“共育自管”模式是以校德育工作者為頭,攜手家長、心理教師、社會工作者共同教育學生,強調人文關懷,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一種模式。該模式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
(一)構建家校互通平臺,促進家校交流學習
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家庭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家庭也是學生的學校,家長是學生的首位老師也是終身老師。學校如不重視家庭教育,德育工作將孤掌難鳴。目前,家庭教育面臨的問題有:家長不了解職業教育,忽視學校德育工作,一味強調對孩子嚴格要求,卻不能以身作則,不懂教育技巧方法,對孩子缺乏信心等。因此,學校要借助微信、家校通等網絡平臺分別成立班、部、校三層梯級家長委員會交流群,提高家長認識,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將職業教育發展歷程、現狀、相關政策、專業發展、校內新聞等推送至網絡交流平臺供家長閱讀,讓家長從宏觀角度初步了解職業教育。學校、專業部門舉行有關職業教育、個人職業規劃、德育管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討論會,班級不定期舉行班會,讓家長深入了解職業教育發展和學校開設專業特色及前景,明白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掌握德育管理的方法,使家長與學校有共同的教育期望和培養目標,讓家長認可學校,主動承擔責任,由被動配合學校工作向全面支持學校工作轉變。此外,學校還可邀請家長參觀校、部、班舉辦的各種比賽、文藝演出活動,加強家長對子女的認識,增強家長對子女的信心。家長甚至可以參與班級、部、校文化建設,設計制定規章制度、德育考核項,以達到共同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目的。
(二)攜手心理教師、社會工作者,建立學生信息檔案數據庫
中職德育管理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兩者關注的內容有共同點,如理想信念、價值觀、行為習慣、性格塑造等。中職德育工作面臨的很多問題涉及學生心理健康。學生打架、欺凌、厭學、考試焦慮、逃課、吸毒等證明學生心理存在很多題,因此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心理教師應向德育工作者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識,與德育工作者不定期舉行討論會,針對學生中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其次,建立心理咨詢室,對個體提供心理幫助、指導,及時引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心理教師與德育工作者、家長共同制定咨詢計劃和個別教育方案,對教育效果反饋,存檔;再次,根據學生成長規律、個性、興趣、身心狀況、在校日常行為規范、學業情況等建立學生信息檔案數據庫,為學生身心發展提供監測依據,更為學校德育管理提供指南。
心理教師對德育管理工作的幫助顯而易見,可他們也有局限,他們重點解決的是學生個人問題,所利用的資源有限,處理問題受制于校方等。與心理教師相比,社會工作者工作手法多樣,善于整合社會或社區各種資源,處理問題受學校影響較小,更能發揮專業技能彌補德育管理工作的不足。隨著社會發展,學校原有的品德與心理教育不能完全滿足學生成長需要,學生面臨的問題多樣,牽涉的范圍更廣更復雜,在學校推行社會工作制度勢在必行。盡管社工在參與學校工作方面有待研究,但他們至少可以為學校做如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與學校德育工作者相互學習交流,協助學校德育工作者、心理教師、家長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二是配合學校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對德育管理、學生品德的發展提出意見、方案;三是利用校外資源,組織社區活動,改善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以人為本,學生自主管理
學校實施德育管理最重要的一點是以人為本。學生是人,是有活力的生命體,有生理、安全、情感上的基本需求。學校要學會真正關心學生的需求,關懷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人格,肯定學生的個性,認識到學生是德育實踐的主體和客體這一辯證統一關系。學校德育管理中應重視學生參與,通過舉薦或自薦的方式從校、部、班學生會或團委學生會選拔人才,然后通過培訓組建管理委員會,設置宣傳處、督察處、紀律處、文藝處、宿管處、社區處,每處配一名德育工作者。宣傳處負責學校、部門、社團的宣傳工作,如生活廣播、才藝表演、學習講座、校間訪問、運動比賽、公共衛生等,通過這些活動,發揮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展示學生才華,張揚學生個性,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間了解與同伴間交流,杜絕不良行為習慣,防范各類違紀甚至犯罪行為,讓校園生活豐富多彩,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成長。紀律處負責學生日常檢查,對評比項目做好詳細記錄。獎懲制度在德育工作者的引導下由管委會成員通過民主評議的方式制定,具體實踐當中要接受督察處監督,做到公正公開,在管理和被管理的過程中使學生養成遵守校紀校規的習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社區處是在社工、學校引導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管理的辦事處,包括社區文藝表演、體育活動、衛生保健、治安服務等。學生在參與社區活動中,鍛煉能力,完善對自身的認識,對學生群體意識、價值觀、人生觀、行為模式、審美情趣等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也間接培養了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為和諧穩定、積極健康校園的建成奠定了人文基礎。
中職德育管理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需要家庭、學校、社會通力合作,更需要德育工作者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反思改進。認為,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是能動性和被動性的統一,是個性和共性的統一。因此,除了強調共性,德育管理者要正視學生的基本欲望,尊重學生的權益和個性,把學生放在生動而鮮活的校內活動或社會關系中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展學生的優良個性,使學生真正成為道德價值判斷和道德踐行的主體。
【參考文獻】
[1]石海.中職德育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探究[J].職教通訊,2016(27):29-33.
[2]丁梅.試論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J].職業,2015(12):122-123.
[3]王國強.論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24(10):45-46.
[4]魏朕樓.中職學校德育管理需多借家庭之力[J].中小學德育,2013(07):46-47.
篇6
一、堅持德育為首的教育指導思想
在新課改的情況下,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學校必須先面對智育和德育孰輕孰重的選擇。就學校實踐而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為辦學宗旨,不僅僅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會深得家長的擁護,使自身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從社會意義上講,道德教育能培養出與社會和諧共處的公民,不管這個公民是學者還是商人。而智力教育卻只能培養專業人才,這種專業人才一旦道德缺失,將會危及社會,其破壞力不可估量。因而,學校管理要堅持優先發展德育的管理理念,在教學管理、總務后勤管理等各個方面都要堅持大德育思想,切實把德育工作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切不可空喊口號。
二、建立健全學校管理機制和德育工作體系
新課程改革要求按照總體目標和學生的成長規律,確定不同年齡階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要把黨團組織和學校日常的政治思想工作、政治理論課、思想教育課等全部納入德育體系之中,統一領導,統一安排,分工合作,建立統一的德育領導小組,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充分發揮“五支隊伍”的作用
1.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作用。學校領導、中層干部要經常對學生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時事教育,定期召開學校教師、班主任和學生座談會,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為制定學校德育目標和措施尋找依據,奠定基礎。
2.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既肩負著“設計師”的使命,又肩負著“施工員”的重任;既是校長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助手,又是學生成長的保護者和引路人。班主任應努力做到:“五個深入”“、五個心中有數”。“五個深入”,即深入課堂,深入教室,深入操場,深入宿舍,深入學生家庭。“五個心中有數”,即學生簡歷心中有數,學生家庭情況心中有數,學生特長愛好心中有數,學生德育教育心中有數,學生學習狀況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把學校德育工作做得扎實細致。
3.充分發揮任課教師的作用,特別是政治教師的作用。要引導教師充分利用課堂陣地,結合教材,聯系實際,寓德育于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加強遵紀守法、尊老愛幼教育和人生觀教育。引導教師注重課外教育,做到課堂教育和課外教育相結合,課余時間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把學生當作志同道合的摯友,與他們打成一片,促膝談心。重視第二課堂教育,組織各種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表率。要把身教與言教結合在一起,以德教人,以身示范。
4.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是學生的骨干,也是學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紐帶和橋梁。他們生活在學生中間,能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準確反映學生心聲。他們參與學生的學習、考勤、紀律、衛生等管理活動,為學校創造良好的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要充分發揮這支隊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加強學生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對班干部的管理和教育應做到:加強干部思想作風培養,時刻注意班干部的表率作用,使之在政治上堪稱楷模,在學習上身為表率,在工作上身先士卒,在生活上寬以待人。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給他們一定的權力,放手讓他們在學中干,在干中學,踏實勤奮,兢兢業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我,使他們從內心感到,把班級工作搞好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班主任要認真聽取他們的合理化建議,以更多的關心和體貼支持他們的工作。
5.充分發揮學生本身的作用。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學校德育教育中最有生機的力量,要注重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在這方面要做到:為學生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不斷地學習、凈化自己的靈魂,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引導學生民主參與學校管理,學校開設“建議箱”,讓學生直接與學校領導聯系,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建議;給學生自我教育提供用武之地,讓學生在自我教育中充分施展才華而健康成長。如成立“校園之聲”廣播站,舉辦各種文學小報、黑板報、宣傳欄,使學生在活動中處處受到熏陶和啟迪,使德育工作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
四、開展豐富多彩校園文化活動,進行主流文化教育
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情趣,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獲得情感、價值觀上的升華。在開展校園活動時,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圍。
篇7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中學的道德教育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尤其是農村中學生面臨著來自家長、學校、社會的各種要求,無所適從,學校德育教育存在許多新的問題,急需探求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育模式,為中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德育管理;三維教育網絡;國學傳統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前沿陣地,學校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中學的道德教育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尤其是農村中學生對來自家長、學校、社會的各種要求,無所適從。學校德育教育存在許多新的問題,急需探求新的教育模式,適應這個時代。認真抓好中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充分認識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的新舉措,為中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一、農村中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中學生德育嚴重缺失,主要表現:
(一)學校教育管理層重智育輕德育。
由于知識、信息、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教育的競爭變成了考試成績和升學的競爭。社會對學校評價的好壞,其中教學成績占很大比重。教育部門的評估也主要以升學率為重要依據,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下,無論從家長到學校到社會,都只注重成績,忽視了應以“育人為本、德育為首”。
(二)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結合不到位。
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為適應留守少年不斷增多的局面,各地區都設立了住宿學校。學生在學校里僅僅局限在校園范圍內,與社會、家庭聯系較少,目前學校德育工作多為“封閉式”,學校的“小課堂”同社會的“大課堂”未能有機的結合起來,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溝通聯系和組織協調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沖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與反作用,最終導致學校德育的低效與失敗。
(三)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造成中學生價值觀念錯位。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東西方文化不斷的交流與融合,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觀的出現,讓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難以判斷誰是誰非,誰優誰劣。一些中學生的人生道德觀、價值觀取向發生錯位,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禮讓心和感恩的心,形成了塑造自我形象的“盲崇”心態,他們模仿影視劇中的“闊氣、怪氣”,言行舉止上的“匪氣、流氣”,對待他人拋開原則講“義氣、霸氣”,對待正面事物持懷疑態度,有抵觸心理;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淡薄。在他們面前傳統的倫理道德、審美情趣越來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有增無減,由此可見,學校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前沿陣地,其責任任重而道遠。
(四)中學生心理脆弱,缺乏堅定的志向。
由于現代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許多學生在對待個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上“唯我獨尊”,而且心理承受力差,稍有挫折就會出現離家出走、自殺等極端行為。由于生活條件優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認為上學無用,他們在學習上拖沓;吃穿上攀比;思想上不求上進的;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不求付出只求索取、待人冷漠等現象比比皆是。
二、加強中學生德育教育的幾點措施
(一)深化德育管理,承載心靈成長。
學校應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的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人格自尊、行為自律、學習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強為育人目標,堅持全員育人的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學校德育管理特色。
1.建立了科學的德育管理機制。
在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德育管理從學校到年級到班級、從領導到教師到學生,點面結合,縱橫交錯,為全員、全程、全面育人搭建平臺。管理制度方面,制訂《中學生一日常規》,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制度,規范學生行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習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開展社團活動建設,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成立多個社團小組,如:書法社團、炫舞社團、丹青社團、禮儀社團等。組織社團活動既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使學生廣泛涉獵不同的學科領域,學習不同學科的思想和方法,增強綜合素質與能力。同時社團活動的開設,也為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促進學科交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繁榮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素質形成等方面表現出強大的影響力。
(二)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維互動德育教育網絡。
在教育社會化、社會教育化趨勢日漸凸現的當今時代,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更加密切。在這種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家庭德育、社會德育三種德育渠道密切合作、優勢互補,構成一個和諧互動的德育網絡,對形成德育合力,提高德育實效,有很大的作用。
1.以家長學校為平臺促進家、校溝通。
學校成立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每學期都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促進學校與家長、家長與家長間的溝通;同時建立“校迅通”網絡平臺,加強學校、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通過家校聯系卡、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渠道加強家、校聯系,共促學生發展。
2.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校社會共促德育教育。
社會是最好的學校,學校每學期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公益活動。我國遭遇自然旱災時,可以組織全校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為災區獻出一片愛”活動;與消防大隊聯合組織“預防火災”演習活動。通過這些社會活動,讓學生們學習如何與社會相融、如何與他人相處。
(三)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學校引入國學傳統教育。國學傳統教育可以熏陶學生的心靈,讓學生體會到做一個“孝父母、尊師長、愛朋友、知禮儀、懂孝道、有愛心”的人是一件快樂的事,可以提升學生的基本道德禮儀修養。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學習《弟子規》,每天誦讀《弟子規》,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弟子規》,聘請國學教師到學校給廣大師生做演講,國學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可以使師生受到心靈的震撼。
(四)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結合起來。
篇8
近年來初中學生中獨生子女日益增多,過去慣用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不靈了。班主任工作必須在繼承傳統做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提出新思路。現在初中學生知識面廣,肯于思索,班主任的思想工作經常遇到一些難以對付的奇談怪論,但如能因勢利導,把道理講“透”,絕大多數同學是能服其理、認其道的。例如,有個同學課間在教室打著打火機玩。教師去勸阻:“你怎么在教室里打著打火機呢?”得到的竟是意想不到的回答:“我在課間玩玩打火機,又不違背什么規定。”聽了他的話,如果忍不住地訓斥他,拿不出有說服力的道理來,恐怕他是不會服的,在座的其他同學還會感到老師無理。教師控制了情緒,經過冷靜認真思考后,在班上作了如下分析:“同學們知道,一把切菜刀在廚房里用,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無緣無故地拿著它走進教室,你們會是什么感覺?再如唱歌跳舞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如你在自習課哼歌,這又是什么性質的問題;同樣,與抽煙相聯系的打火機,如不是用于別的,你拿進教室來玩,這又說明了什么。你們已在哲學中講過一個道理,同一事物聯系著不同的條件,就有不同的性質和意義,一切事物都是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這位同學聽后,終于自覺地收起了打火機。 面對學生不健康心理,要有配套的矯正措施。由于初中生獨生子女增多,家庭的嬌慣、社會的影響,造成許多學生的不健康心理。具體表現在:為我考慮多,為他人考慮少;追求所謂個人性格自由,不愿受約束;虛榮心強,性格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等。要矯正這些不健康心理,不是一朝一夕,靠談一次心,開一個班會就能解決的,必須要有配套措施,綜合矯正。如現在有許多同學在家里跟父母唱反調;在學校跟教師唱反調,存在較為普遍的逆反心理,嚴重干擾和影響思想工作。教師可利用一次班會課作專題講座,從理論和事例的結合上,分析其根源,找出其思想方法上的錯誤,幫助同學認識其危害性。同時,提醒學生在和師長討論問題時注意兩點:自己的意見能否被師長采納,主要在于理由是否充分,要求是否合理。這樣不僅可以矯正學生的逆反心理,而且有利于加強班集體建設。
一、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的途徑:
1.建設一支優秀的德育隊伍俄國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你要教育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高尚的師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中學學生年齡小,善于模仿教師的言談舉止,教師的性格、品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德育教師隊伍,加強教師的師德修養,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心理素質、工作能力,是保證德育向良性發展的先決條件。所以,德育管理的根本問題是如何建設一支優秀的德育伍,充分調動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建立全員化德育管理制度全員育人制度就是明確全校教職工的德育工作職責,讓教職工主動參與學生德育管理。同時,制訂教職工參與全員育人的考核制度,對全校德育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將檢查情況列入學校年度考核范疇,以此形成管理全員化的良好氛圍。
3.建立“三位一體”的德育管理制度學生的思想是在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綜合影響下形成和發展的。學校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的德育資源育人。為此,學校應成立“家長學校”,建立“家校通”平臺,通過手機短信等形式定期和家長溝通。同時,學校也可和法院等執法部門合作,建立校外德育基地。
4.建立人性化的德育管理制度在強化制度管理的同時,我們還要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用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關懷備至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受教育者,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用公正無私、勤懇敬業、嚴謹的工作作風去形成班級和年級的凝聚力、向心力;用大度、寬容、慈愛的胸懷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優良思想品德的形成。總之,中職學校德育管理一定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格遵循教育規律。我們只有清醒地認識到影響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因素和德育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切實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貫穿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全過程,認真研究和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徑,才能使德育工作不斷創新,跟上時展的步伐和要求。
二、注重過程,強化管理
1.建立規范的管理激勵機制。首先,制定常規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學生課堂常規》等,并按照標準嚴格規范學生的行為。強化組織紀律觀念教育,做到一以貫之;貫徹常規從小事抓起的思想,控制好學生的到校、課上、課下、放學、課間活動等日常情況下的言行舉止,注意每一個細節,力爭做到管理精細化。從嚴要求,正確引導學生,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
篇9
關鍵詞:德育;班級管理;滲透
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每一件事、每一個活動中長期影響下逐漸發展而成的,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小學生的模仿力較強,而且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在這一階段,學生的道德理念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很多消極的理念都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使學生在班級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受到良好的德育影響,從而促進小學生的行為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筆者結合在班級管理中的經驗,談談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
一、打造特色班級
在班級管理中開展一些紀律和衛生方面的評比活動,提高和改觀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在評比中,學生才能積極開展班級活動,以獲得活擁氖だ。在班級管理中,筆者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宿舍衛生的評比活動,每天早上我都帶領衛生班長去各宿舍進行檢查,并對當天的衛生情況進行打分,并在周末進行公布,選出優秀的宿舍,并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樣就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維護和打掃每天的宿舍衛生,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促進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理解學生,用“寬容”的心去包容他們
在信息社會化的今天,學生的生活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學校和家庭,已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碰到了很多成長中困惑的問題。對此,作為小學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多方面地了解和關心學生,走近學生,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并對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每個人都會犯錯,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這時教師要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給學生分析犯錯誤的原因,并引導學生認識到錯誤的影響,從而自覺改正。這就要求我們要包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無論他們的優點,或所謂的缺點。如有一位學生特別頑皮,經常無故騷擾同學,各科教師都批評他,在了解情況后,筆者針對此學生進行了開導和教育,在經過一個月的思想教育,他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思想紀律上有了進步,學習也更認真了。
三、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為場”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要重視家長對孩子的重要影響。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是小學的一個特點,他們的學習最初是從模仿家長的行為開始的,家長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所以,教師要重視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德育首先要從家長做起,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意識,使家長自主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給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因此,在家長會上,筆者給家長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先要求家長從自身做起,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念,以身作則,凡事要求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先做到,要求孩子不能做的家長一定不能做。這樣給孩子在家庭中樹立起學習的好榜樣,給學生創造一個充滿德育的家庭環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受到良好的德育影響,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行為規范,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四、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
組織學生參加有意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在思想上對學生進行德育,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產生良好的影響是德育的重要方式。班主任要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使學生在實踐和活動中感受德育的作用和影響,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如在植樹節時,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去野外植樹;在清明節時可以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星期天組織學生去公園進行撿垃圾的活動。這樣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實現德育的目的,促進學生道德修養的不斷提高。
五、耐心教育,以表揚為主
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特別是小學生,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可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是對他們努力的一種肯定,也是他們繼續努力的強大動力。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對他們的良好行為和表現進行表揚和肯定,使他們能夠獲得滿足感,從而激發他們繼續努力的熱情,更好地遵守行為規范,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將德育滲透到班級管理的各個環節,規范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德育 聾生行為規范愛的教育等
德育是對聾生進行思想政治和品德的教育。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德育決定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強德育工作的管理,正是保證學校德育首要地位的重要條件。
一、加強德育隊伍的建設,樹立學生德育人人有責的思想
1、構建全能的德育工作網絡,通過完善競聘上崗教師的職責、班主任工作職責,學習各種規章制度,明確教育責任,確保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首先,建立以校長、書記為主導,以教導處、保衛科、后勤處為主體的工作網絡。其次,依據我校大多數學生住校,封閉化管理的特點,強化教師們的德育意識,樹立起事無大小、事事育人的觀念,積極參與到具體細致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2、班主任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橋梁作用,做好對上匯報,對下盡心負責的工作,加強與家長、任課教師的交流,切實做好本班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繼續設立班主任工作記錄,聾生談心通訊錄,記錄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方式。通過平時抽查與期中、期末的集中檢查極其聾生文明行為的養成和表現情況,合理考核每位班主任教師的工作業績,真正把育人工作落到實處。
3、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按照“學為人師,行為師范”的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濰坊市中小學教師“十不”行為規范》,全面推行“愛的教育”和“和諧教育”,做聾生喜歡的老師,當社會敬佩的校長,辦群眾滿意的教育。
二、強化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促進養成教育。
把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并貫穿于整個學期中。通過德育集會、班會(隊會)、團會、講座等形式,讓聾生熟知《規則》和《規范》的內容,并嚴格按照要求去做,樹立爭做好孩子或文明少年的思想,真正把養成教育滲透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培養聾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三、建立聾生心理健康指導室,教育聾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聾生生活經驗少,思想單純、模仿性強,辨別是非、抵御不良影響的能力較差,加強德育工作管理,對于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避免各種消極影響的侵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每一位教師在上課時都應該時刻記得幫助聾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對聾生要和藹可親,以誘發其良好情緒;善于觀察聾生情緒變化,及時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聾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創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聾生樂于學習;發現并表揚聾生的優點,尤其是"弱視群體",更應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不同方式的贊許,鼓勵他們進取。真正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聾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使它與其它教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聾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著主導作用。
(1)我校建立了聾生心理健康室,聘請了心理教育骨干教師作為聾生的心理指導教師。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聾生懂得健康情緒,使聾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
(2)認真貫徹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中小學段教育的全過程,貫徹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
(3)根據聾生的認知特點及能力,教導處、班主任和學生會結合殘運會、英雄人物的事跡和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通過組織聾生開好主題班會,聽演講報告、看電視或錄相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集中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4)通過開展“誠信教育”大討論的活動,培養聾生做一個誠信的學生;由團隊和班主任一起,切實抓好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認真落實升降國旗制度。通過組織聾生護旗、出旗,打手語唱國歌,國旗下的講話,行注目禮等環節滲透德育思想,強化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
(5)由教導處通過張貼偉人畫像,《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圖畫,充分利用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和入隊、入團等有特殊意義的儀式,通過參觀濰坊名勝和優美景觀,強化聾生“愛祖國、愛濰坊、愛學校”的教育,讓愛國主義的種子在聾生的心中扎根、開花、結果。
(6)由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制定課外讀寫計劃,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培養聾生的讀書習慣,提高聾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各部門通過開展一月一次的室內文化評比活動和象棋、乒乓球、籃球、繪畫、書法等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等創建濃厚的文化氛圍,全面提升聾生的綜合素質。
四、對聾生進行愛心教育,促進聾生健康成長。
通過實施陽光助學計劃,組織有幫扶能力的教師與困難聾生結成“一幫一”的對子,助學人員通過補課、家訪、談心、經濟資助等形式,從聾生的生活、思想等各個方面幫助困難聾生順利完成學業,促進聾生身心健康成長。
針對個別聾生的厭學心理,缺乏自信心,不勞而獲的思想,由教導處和學生會共同舉行以“勤學思想教育”“人生觀教育”“自尊自強教育”等內容為主的專題講座,教育聾生樹立文明辨是非,樹立自信心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聾生生活的熱情。
通過“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鼓勵聾生發現自己的優點,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聾生的潛能。通過舉行體操比賽、運動會、繪畫展、游園活動等給聾生創造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重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通過印發給家長的一封信,召開家長會、電話聯系、訪談等形式,幫助家長增強參與教育的意識,引導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在家懂得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積極參加適度的體力勞動,主動幫助家長做好家務。
定期清理學校周邊環境,廣泛開展環境保護、安全自救、健康衛生、珍愛生命、預防傳染性疾病的教育,培養聾生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自覺抵御不良習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