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4 01:44: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際金融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國際金融業論文

篇1

在西方,金融業與工商業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注重市場營銷,將市場營銷觀念作為指導銀行業務經營的基本思想。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顧客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早期銀行的市場營銷,基本上以聯系與爭奪客戶、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隨著銀行之間兼并加劇,競爭激化,單純用禮貌、周到的服務,已較難進一步拓寬顧客渠道。銀行為了在信息技術時代求生存首先也是要爭取顧客,盡可能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客戶對銀行服務的需求,促使銀行服務手段現代化。銀行致力于采用新技術,為銀行與銀行間以及銀行與客戶間的聯系增加了新的內容,同時也促進了銀行內部管理的電子化。

一、建立客戶綜合服務網絡

客戶綜合服務網絡是針對金融行業這種特定行業的相關服務而設計建設的,客戶通過一定的通訊手段(電話、傳真、計算機通訊等)與服務網絡中心取得聯系并得到身份確認后,即可享受系統所提供的相應金融行業信息服務及有限定范圍的賬戶操作服務,如獲取金融行業政策、法規、業務辦理通知信息,查詢新業務開辦方法,客戶賬戶往來查詢,查對用戶相關社會服務行業收費賬單,用戶進行限定范圍的賬戶轉賬和指定收費單位的簡單付費,以及其它某些相關行業特別業務操作,等等,也有人把它稱之為銀行服務呼叫中心(BANKSERVICECALLCENTER)。

早在80年代,歐美等西方國家就已經提出這個概念并利用電話等通訊手段在各大商業銀行為廣大儲戶提供服務,然而,由于當時的通訊與科技發展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約,使得這一服務沒有得到廣泛認同。

但是,在今天,計算機與通訊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計算機領域,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已經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CPU從286、386、486到奔騰處理器,從單處理器到對稱、非對稱多處理器結構;計算機網絡范圍已經從小范圍的局域網發展到跨區域的廣域網、甚至聯接全世界的INTERNET國際互聯網絡;數據傳輸從統計時分復用到ATM異步轉移模式,數據傳輸速率已從幾百bps發展到最高上幾Gbps,幾乎是千萬倍的提高;計算機處理體系結構從單機方式發展到“網絡就是計算機”的網絡方式以及CLIENT/SERVER的客戶/服務器分布式處理模式。所有的技術和產品都以跨代的速度更新和發展。在通訊領域,電話已迅速普及到千家萬戶,X.25分組交換網、DDN數據網以及光纖網已觸及城市的各個角落,衛星通訊、微波傳輸使得信息可以傳送到人類所能想象的任何空間,……。所有這一切都已為建立最完美的金融增值服務網絡系統提供了技術可能性。

1995年10月,首家網絡銀行——美國安全第一網絡銀行誕生,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服務。接著,北美又出現一體化金融網絡機構,商業銀行步入電子化新時代。電子化的進程大大增強了銀行競爭力。花旗銀行的ATM已能處理150多種交易,從現金存取到共同基金投資,甚至進行股票交易,使客戶加深了對銀行的依賴程度。

客戶綜合服務網絡的建立,可以使商業銀行向全能型發展。在銀行高科技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德國、荷蘭和意大利商業銀行率先向全能化發展。對客戶而言,全能銀行有提供全面的銀行服務的優點,使客戶能自由選擇最適合其需要的信用工具,特別是小客戶,節約了他們與多家機構打交道的成本。這有利于銀行吸引更多的客戶,實施網絡式管理。美國花旗銀行發揮總體優勢,不斷將其在日本市場外的金融創新產品,如有6種貨幣和黃金等多種選擇的共同儲蓄賬戶,介紹給日本客戶,穩住了日本市場。目前,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日益為西方商業銀行重視。金融工程所承擔的是向特定用戶提供能滿足其需要的服務方案。該方案包括尖端金融產品的設計、證券承銷安排、資金的吸收與分流、產品開發與信息處理等。銀行招聘一批精通投資銀行業務、企業銀行業務和金融、法律、稅務方面的專家,將各方面的知識與經驗結合起來,通過客戶綜合服務網絡,向客戶提供能滿足其要求的、獨特的服務方案。這種方案是標準化的投資機會及儲蓄、信托方式,配合客戶獨特需要而組合成的最低成本方案,即“獨家顧客”方案。也就是說,這些顧客只信賴和光顧此銀行。這是固定客戶制,是客戶與特定銀行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使銀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戶信息資源,發掘潛在客戶,波浪式地發展客戶網絡,同時也可加深銀行與客戶的定向信息交流關系。

二、建立全球銀行間的網絡系統

在經濟全球化并高度繁榮的今天,多學科、多領域的整合服務正在滿足社會各界的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全球銀行間的計算機網絡化,可以使本國商業銀行與國外同行建立聯盟,利用對方的金融專家和計算機系統,實現客戶網絡制的發展。

同時,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個國家之間貿易往來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額迅猛增加,傳統的通訊交換方式已不能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大量的數據需要及時、可靠地在各銀行間傳遞,而全球銀行間的計算機網絡化就可以滿足這種要求。在現代國際金融市場上衍生出一種新的數據交換模式:EDI。EDI是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縮寫,意為電子數據交換。這種方式是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的產物,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迅捷、準確的計算機網絡為客戶辦理國際結算業務,每一筆業務的延續時間不超過三十秒,節約了大量不必要的時間和費用,實現了銀行為客戶提供優質、快速服務的宗旨。

在競爭激烈的國際金融市場上,EDI迅速成為商業銀行吸引客戶、增加中間業務量行之有效的手段,促進和推動著商業銀行的現代化進程。正是EDI這種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成為溝通不同行業經濟活動的主要媒介,尤其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正日益發展成為最為重要的國際貿易交易手段之一。從90年代初期起,美、日、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陸續宣布,所有的商戶首選交易方式為EDI,不采用EDI的商戶將不予或推遲辦理,EDI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嶄露頭角,成為日后國際化經濟合作的發展趨勢。

三、創建銀行內部通信網絡

西方商業銀行管理改革的主導是“以人為中心”觀念的確立。人是經營管理的主題,行為科研究已在西方國家形成潮流,使世界企業管理發生一場深刻變革,在商業銀行界突出體現在從以物為中心的管理轉向以人為中心的管理。銀行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銀行有了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才能贏得廣大客戶的信任,有了高素質的銀行管理者,才有高數量的客戶群。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與員工保持良好的關系一直是個重要的問題。因此,銀行創建內部網不僅發展了內部通信,加強了上下級的關系,而且也加強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關系。這樣做起碼可以減少組織內部的文件流:即搜集保存于文件和活頁夾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置入一個具有強大搜索功能的電子通道;同時也可以提高員工的素質和工作效率。例如,瑞典最大的SPARBANKEN銀行也處于激劇動蕩的合并時期。它開發的內部網,名為CHANNELONE,有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即電子郵件、論壇(一對多、多對多、多對一)、銀行規則與其它組織信息數據庫以及工作流系統。很顯然,內部網改進了銀行內部的通信。SPARBANKEN銀行內部網/INTERNET解決方案經理LUSTIG認為,通過改進員工訪問信息的條件,將會改進銀行向客戶提供的服務質量。“迄今為止,我們將30-35%的時間用于直接客戶服務,其余的時間則用于處理業務部門的任務,”他說:“現在,我們必須改變上述做法,將執行兩種任務的時間比改為80:20,即80%的時間用于開展有效的用戶服務,用于處理業務部門日常事務的時間僅占20%。”

四、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各大銀行都將要逐步由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化,并且在不斷加強其地區性、乃至全國性金融信息網絡建設的同時,在經濟發達地區,在各大銀行間建設區域性電子聯行的工作也已經取得了實質的進展。而且,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加強,我國的銀行還將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世界范圍內眾多外資銀行的強烈沖擊。

因此,許多新的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化后,以及實現區域性電子聯行后,銀行的業務應該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些變化對銀行眾多的公司客戶、私人儲戶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怎樣穩固保持原有的客戶并不斷吸引更多的客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發展自己、而處于領先的地位?

很顯然的一點,就是不斷改進服務。只有不斷利用現代電子信息通訊管理手段,全面提高銀行的專業服務水平,才能更好地為銀行客戶服務,才能爭取擴大銀行的業務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應完全熔入國際金融業電子化發展的浪潮中,并根據自身的特征,利用尖端電子技術不斷創新和開發適合自己發展的先進服務手段。我們除了應完全掌握上述國際金融業電子化發展的三個方面外(建立客戶綜合服務網絡、建立全球銀行間的網絡系統和創立銀行內部通信網絡),還應結合當今尖端的電子技術及自身的特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和開發:

1.由于電話銀行、自動柜員機以及當前的INTERNET銀行服務等相繼問世,客戶實際上是距離銀行越來越遙遠了。各家銀行的服務項目越來越雷同,客戶所面對的是同樣的電話或ATM,銀行與客戶進行面對面交談的途徑越來越少,如何才能加強與客戶之間的聯系呢?這是全世界商業銀行都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我們在與國際接軌時,也應首先考慮這一問題。客戶綜合服務網絡系統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要創建一種環境,銀行利用該環境不僅可以向客戶交付事務處理功能,而且提供可以滿足他們需求的個人化信息。我們先運用定向聯系,即定向促銷,掌握客戶群體的不同需求及客戶資金擁有量、投資意向、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比例等,然后通過定向服務包括定向優惠,利用計算機系統建立固定客戶制,為顧客提供設計獨特的理財方案,使這些顧客只信賴和光顧一家銀行。目前,美洲銀行、NATIONSBANK、第一銀行系統、FLEETFINANCIALGROUP、加拿大皇家銀行、花旗銀行以及新英格蘭銀行都在進行這方面的設計。

2.在理論上,越開放的系統,其安全性就越差。而銀行的計算機系統要求既開放,又要絕對安全。如何尋找到這樣一個平衡點,是我們要努力尋求的。新加坡DBS銀行于1998年10月份出臺INTERNET銀行服務,該銀行壓倒一切的問題是安全。由于美國禁止輸出128位加密技術,DBS銀行經過努力尋找到一種替代方案。瑞士CREDITSUISSE銀行為了保證無懈可擊的安全性,制定了嚴格的安全參數,可達到如下目的:

保護主機和服務器系統免受外部攻擊;

防止內部圖謀不軌和未經授權的用戶訪問系統;

提供強有力的加密技術,保護數據在公用INTERNET傳輸時的安全;

保障用戶在INTERNET的識別和驗證;

保障用戶與銀行主機之間端對端的透明性;

解除銀行客戶對保護專用信息問題的擔憂。

3.以INTERNET服務為基礎,與歐洲和美國的銀行建立一系列聯盟。通過這些聯盟,我們可以擴展在全球范圍的觸角,可以促進伙伴銀行的客戶在我國進行投資,同時我們自己的客戶也將更加便捷地獲得海外投資。INTERNET服務可以作為主要的市場開發工具,它是我們賴以建立新聯盟的基礎。一旦建立了此種聯盟,雙方銀行的客戶都可以從廣泛的銀行服務互惠協議中受益,包括使用ATM以及外匯和貸款業務等。

篇2

關鍵詞:金融危機;就業渠道;探討

引言

如果將高校比作一個工廠,那么畢業生就是產品。作為工廠,產品的銷售關系到企業的存亡,而畢業生的就業同樣決定著高校的命運。隨著高校擴招,我國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與日俱增,而開始于2007年的這場經濟危機更讓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雪上加霜。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讓每個畢業生及時找到合適的工作,高高興興的走出校門已經成為了各個高校的重要任務。

1就業危機的原因

1觀念問題

家庭方面,現行我國的高等教育是一種消費教育,學費一般都是學生家庭支付。這就導致大多數家庭在培養子女方面投入很高,高投入自然期望較高的回報。學生方面,學生還沒適應社會身份的轉變,沒有意識找工作即是由“精英分子”向“普通勞動者”轉變,對自己的社會定位仍然較高,加之這一代人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經歷較為平坦,所以對工作的期望也教高。家庭與學生兩者的觀念高度統一時,就會表現為眼高手低,甚至“有業不就”。

2高校擴招

自1998年以來,高校逐年擴招,人數幅度較大,因此每年的畢業生也逐漸增加,學校和市場存在著明顯的供大于求。各個用人單位也隨之提高了用人要求,高學歷、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占有大部分人才市場,而普通院校的本、專科畢業生的就業就顯得相當困難。

3學校培養方式滯后社會需求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行業在不斷更新,技術也日新月異。高校作為一個行政機構,自主行為能力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例如專業設置、培養方案修改等都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經過很多部門的審批,這嚴重滯后于人才市場的需求。用人單位一般需要可以立即上崗的人才,現行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往往是學校學的知識很少能用于工作中,而且實踐動手能力較差,不能滿足企業需求,所以企業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對畢業生進行崗位培訓,有些甚至要從最基本的教起,這就是用人單位一般只招聘有經驗人員而非應屆畢業生的原因。

4國家政策與社會設置種種障礙

有的省市和部門給畢業生的就業設置了各種障礙。例如有的城市必須要求有英語四、六級證書,國家計算機等級證書等才能落戶口,而有的單位盲目跟風,嚴格要求各種證書才簽約,實際上這些證書對所招聘崗位毫無用處。即使有些單位對各種證書沒有硬性規定,但是在工資、福利上也會比有證書的低一個等級。這些政策給那些有能力勝任崗位的畢業生帶來了種種障礙,一方面單位無人可用,另一方面畢業生無處就業。

5經濟危機雪上加霜

這場經濟危機使很多企業都破產了,工作崗位也就相應減少,同時釋放了許多在崗人員,畢業生相對這些人員來說,經驗欠缺,沒有什么競爭力,這使畢業生的就業更為困難。

6就業渠道不暢通

我國很多高校都是在內陸省份或者經濟不大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就業崗位不多,很多畢業生的就業都依靠沿海和其他經濟發達地區。由于觀念和招聘成本的原因,沿海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企業很少愿意到內陸、經濟不發達地區院校進行招聘。而對于學生來說,到院校之外的地方求職,成本是相當大的,這種情況就導致沿海有的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而內陸高校里的人才卻又就不到業。

2高校畢業生就業措施、渠道的探討

作為培養人才的高校,就業就如產品的銷售環節,這一環節決定了所有前期工作的成敗。在現在的這種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如何讓自己培養的畢業生順利的就業,是各個高校的重點也是難點。要讓學生順利就業首先要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在新生入校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就業思想觀教育,幫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知道自己以后的就業方向,這樣學生會明確學習目標,有方向性的進行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我國現在的高校教育已經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而是大眾化教育,在很多行業,大學生的身份并不具有更大的競爭力,所以要指導學生主動降低就業期望值。在轉變學生基業觀念的同時,就業方式、就業措施又是關鍵。只有盡力采取各種措施,擴大、發掘就業渠道,才能使更多的學生走上自己滿意的崗位。就業措施、渠道有很多種,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依托合法就業中介

就業中介掌握畢業生生源信息以及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招聘標準、就業政策等。就業中介將招聘單位、畢業生有機會統一起來,進行最有效的匹配,同時從成功的案例中收取一定的費用。其實網絡招聘也是中介,只是高校將中介引進來,可以對整個學校的畢業生進行捆綁推薦,這比學生自己單個出擊的成功率更高。

2充分調動校友資源

每個高校都有很多的校友,而且每個校友在他的環境里都有他的人脈和各種關系,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一龐大的關系體,對畢業生的就業是十分有利的。特別是校友自己的公司或者校友是公司高管,一般來說都會優先考慮自己母校的學弟學妹。所以高校在畢業生畢業后要注意有目的進行聯系,相隔一段時間就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

3開展校企合作的就業新模式

高校在為學生尋找實習單位時,應根據學生的特長和求職期望相應的安排實習單位,打破以往的一個專業或這個班級在相同的單位實習的方式。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和單位都可以相互考察。經過一個實習期,兩者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兩者相互滿意的就可以在實習完后簽定勞動合同,彼此都有利。

4開展定向培養

地方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優勢,與當地的龍頭企業簽定協議,定向培養。定向培養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班級、專業。對于班級、專業定向培養的,可以根據企業的要求制定培養計劃添加些與企業相對應的知識,在實習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到該企業去,讓企業進行實踐培養,具體落實個人的崗位,使學生一畢業就可以直接上崗,省略了熟悉企業和崗位的過程。

5堅持“走出去”戰略,設立“就業推薦窗口”

我國大部分高校在內陸,若讓學生自己走出去找工作,成本較大,所以高校應該盡量聯系就業單位,將就業單位吸引到學校來招聘,或者高校統一推薦,力求將學生就業成本降低,又提高就業率。

6積極推進高校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現有高校的培養方式主要是自學能力的培養,一般來說大學生上課的時間不是很多,學生有很多空余時間。高校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在課余的時候學習些實踐性和專業性教強的東西,例如考取各種資格證書。有的領域不但認文憑,還認資格證。這些領域的單位在招收人才時,對有相應資格證的學生一般會優先考慮,甚至有的單位更看中資格證而非文憑。這就是重能力輕文憑的表現,所以高校應該積極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興趣考取一種或兩種資格證。

7積極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和西部就業

對于生到基層和西部就業的這些畢業生,學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例如反還一定的學費,給一定的就業的補貼等。

8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對于那些不想就業或者是一時就不了業的學生,可以鼓勵其自主創業。學校可以提供一定的無息貸款,同時利用學校資源幫助自主創業,給學生小有所成時,提取一定的利潤。

3結束語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不但關系到學生的前途,學校的聲譽,也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穩定。在學校和畢業生努力就業的同時,國家也應該出臺些有利于就業的政策。例如對與自主創業的畢業(下轉167頁(上接165頁生,各級地方政府及工商、稅務、物價等部門要提供創業方便,給予優惠政策。同時,國家還應早打破戶口政策,讓所有畢業生,不分生源地、不分學校的享有同等的就業權利。使畢業生就業時沒有后顧之憂,也使他們不會有外來人員的感覺,可以安心的為當地服務。總之,畢業生就業問題是一個復雜卻關鍵的問題,各個高校應該盡一切所能的做好這項工作。

參考資料

[1]周先蓉.如何解決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7(159.

[2]黃衛華.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與對策探討[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6

[3]郭潛深.高校就業指導探析[J].韶關學院學報.2007(2.

篇3

【論文摘要】2009年金融危機在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的同時,也給企業和市場發展提供了機遇。隨著政府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到位和經濟的逐步復蘇,在我國提出要扶持大企業,支持并購重組,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背景下,我國將迎來一次新的企業并購浪潮。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企業并購的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提出當前金融危機下存在企業并購的有利條件,并為我國更好地開展企業并購提出相應建議。

2008年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全面爆發,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各國政府紛紛出臺各種政策,希望借此來緩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在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四萬億投資和出臺《關于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刺激我國經濟發展和規劃我國產業發展。此次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在十大產業政策規劃中對9個產業明確提出要扶持大企業,支持并購重組,這必將引起我國企業新的并購浪潮。

一、我國企業并購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的并購活動日益活躍。并購活動呈現出縱向并購增加、大量中小企業加入并購大軍、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的聯動并購頻繁等趨勢。尤其是海外并購活動比較活躍。當前形勢下,企業并購對于中國實現產業優化升級,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具有重要意義。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全球企業并購步伐放緩,并購交易額明顯下降,但是中國還是一枝獨秀。2008年我國并購交易創下了1643億美元歷史新高,增幅18%。但是,從我國企業并購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企業并購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并購。由于我國特定的環境和體制,中國企業并購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問題。縱觀企業并購的歷史,其中有成功的典范,也不乏失敗的案例。據統計,國際上大型企業并購案例中失敗的占近三分之二,重組十年后公司仍成功運營的比例只有25%。從思科公司并購20多家企業成功到美國時代華納與美國在線重組的問題不斷,從我國TCL集團并購湯姆遜到平安并購富通等的成敗得失,都說明了并購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并購后的整合不成功。

1、我國企業并購中存在過多行政干預

企業并購是一家企業在市場上獲得另一個企業整體或部分資產和控制權的一種市場行為。企業并購是一種企業自愿的市場行為。可是在當前我國企業的并購活動中,行政干預色彩一直很濃厚,當政府以不適當的方式介入時,一般意義上的市場行為、經濟行為就會因為兩者在動機和評估體制上的不同而發生扭曲。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企業并購很多是為了救濟另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讓一家效益好的企業去兼并這家企業以避免出現社會問題。還有一種l隋況是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打造上市公司,要求幾家效益好的企業進行并購重組以達到上市目標。這種“救濟型”并購效果并不佳,沒有達到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可能還造成效益好的企業被拖垮。另外一種情況確實把優勢資源進行組合,但是,并購后沒有進行很好的整合,只是為了達到上市的目的進行簡單的相加而已。所以,多數行政干預方式下的企業并購的效益和效率比較低。

2、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沒有很好的整合

企業成功并購后,就面臨著如何整合,尤其是當兩個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別時。兼并方如何把自己的企業管理制度應用到被兼并方以及兩者在經營管理中出現的沖突都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進行。采取怎樣的整合措施,使企業并購后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上能夠盡l陜磨合相融,這是企業并購后管理者面臨的主要問題。

3、人力資源整合難度較大

在我國企業并購的案例中,出現很多由于企業并購后,各企業的員工利益受到影響,員工鬧事的現象。同時在并購活動過渡期,企業的動蕩和模糊狀態使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的信任程度降低,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容易造成并購過渡期中的消極怠工和生產效率的下降。因此,企業并購后,必須要進行員、理阻力克服與行為整合。

4、忽視并購后的企業文化整合

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其經營模式和企業文化也不同。由于并購企業與目標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他們的企業文化也就存在明顯差異。雖然企業并購主要是資產和業務的整合,但是我國企業并購往往忽視企業文化的整合,總是不談企業文化整合對并購的實際影響力。但是企業文化整合往往是整合的關鍵。

二、金融危機下我國企業并購的有利條件

經濟危機給企業并購產生不利影響確實存在,但是有利于促進企業并購的因素仍然在發揮作用,有些因素正是危機本身的產物,這些因素包括低廉的資產價格,產業重組造就的投資機會,新興產業如新能源、環境相關產業的迅速擴張等,這些因素將遲早會啟動新一輪的我國企業并購。

1、政策機遇

國家正在推進產業優化升級,而并購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不但能夠給企業帶來生產和經營的規模效應,增強協同效應,節約交易成本,而且通過縱向和橫向并購可以使企業更好地參與市場,提高競爭力。國務院《關于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對9個產業明確提出要扶持大企業,支持并購重組,這必將引起國內企業新的并購浪潮。國家提出“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帶動我國一部分有實力的企業紛紛跨出國門,開展海外并購。這些都為我國企業并購提供了政策保障。

2、我國宏觀環境良好

盡管受全球經濟整體衰退的拖累,我國經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在財政刺激方案的刺激下,2008年我國經濟仍保持著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2009年經濟的內在活力開始恢復,整體經濟出現止跌啟穩的跡象。這給我國企業并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環境。

3、市場機遇

金融危機和嚴峻的經濟周期為公司低價收購資產提供了機會。這給我國一些擁有大量現金的公司收購被低估的資產提供了很好的機遇。股票價格的大幅走低也會導致新一輪的企業并購和產業結盟趨勢。

三、金融危機下國內企業并購的發展趨勢

金融危機給我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隨著我國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和經濟的逐步復蘇,2009年我國有可能出現各類投資和會資金到資本市場購買低價產權資源的情況,資本市場有可能成為企業并購重組的主戰場。當前,中國企業并購正顯現出以下四大趨勢。

1、企業縱向并購日益活躍

在當前金融危機情況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現降低生產成本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國企業將出現為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增強企業發展動力,以整合生產下游要素,構筑企業新的價值鏈的企業并購。預計今后幾年里,縱向并購仍會以兩位數增長。

2、以同行業整合、推動企業由大變強、由強變優的橫向并購將全面展開

我國提出要在各個行業整合出一批大型企業集團。近年來,同行業之間的企業并購比較多。從2008年企業并購熱點看,成交金額同比出現較大漲幅的行業分別是工程建筑業、文化產業、農業、制造業、房地產業和資產管理業。2009年,以1O大產業振興規劃為契機,企業橫向并購重組將在更大范圍、更多行業、更寬地域展開。

3、大型企業間的強強聯合加速,混合并購將會漸入

我國提出國內大型企業上市目標和政府部門積極推進科研院所并人大型企業集團,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這種政策在2009年將促使國內大型企業進行主輔分離和資源整合,以實現主業板塊或集團整體上的目標,也促使科研院所重組到大型企業集團。為了尋求新的發展目標,大型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將加速度進行。這種態勢將促使混合并購曰益活躍。

4、企業異地結盟、異地并購趨于活躍

大企業與地方政府的經濟合作正在大規模展開。地方政府與大型企業之間的合作,異地并購的不斷展開,將大大推進市場資源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水平的優化配置,加快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步伐,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

四、更好地發展我國企業并購的建議

1、進一步健全企業并購的法律體系

建議制定一部《企業并購法》,對于我國企業并購做出專規定,作為并購法律體系的核心,完善企業并購相關的主體法律和部門規章。此外,應該減少我國并購法與其他法律的沖突,盡量向國際通行規則靠攏。在制定或完善產權交易法、資產評估法、勞動法、社會保障法、金融法、稅法等方面的法規時,也應考慮到企業并購的因素。

2、轉變政府角色,使政府成為企業并購的引導者和監督者

政府對企業并購應在宏觀上進行指導,運用產業政策指導企業并購,避免企業盲目并購,使產業結構在企業并購中達到最優化。由于企業并購行為一般是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為導向的,因此,有可能只有利于并購雙方,不利于整個社會。政府需要以監督者的身份制定監管政策對之加以控制和調整,及時制止那些損害市場效率和妨礙公平競爭的并購活動的發生。因此,在企業并購中,政府的作用體現在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制定經濟規劃、產業政策方面。

3、做好企業并購后的整合工作

篇4

論文摘要:隨著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的蔓延,及其對各國實體經濟影響的日漸深入,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漸加強,形成了主動性反傾銷反補貼壁壘,以及隱性綠色壁壘等本質為非關稅貿易壁壘的新型貿易壁壘,本文研究新貿易壁壘對于我國經濟市場的影響,并對我國企業應時國際貿易壁壘的措施進行了探討。

長期以來,對外貿易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強大拉力,但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全球貿易形勢的日趨嚴峻,世界各國貿易保護主義逐步抬頭。各國為保障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或者實現某些特定目的而采取的各種貿易保護政策也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全面。

一、金融危機下國際貿易壁壘的新形式

細數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所遭遇的貿易壁壘,主要有以下兩種新形式:

(一)主動性反傾銷反補貼壁壘。

實踐中,隨著出口國為了銷售多余產品、擴大出口或爭奪國外市場,在正常貿易過程中將產品以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出口價格進入國際市場,從而對進口國某一產業的建立和發展造成實質性損害、威脅或阻礙,就會招致進口國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的懲罰。有鑒于此,為了限制傾銷而采取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的程度超過了其合理范圍或合理程度,就會演變為一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從而對正常國際貿易形成阻礙。而金融危機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各國賣體經濟的破壞日趨嚴重,為了保護本國工業的發展,世界各國紛紛進一步發展和強化反傾銷手段,使得反傾銷反補貼手段正逐步由傳統單一、被動的對傾銷造成損失所采取的彌補性貿易措施,向主動保護本國脆弱產業不受侵害的保護性貿易措施發展。

(二)隱性綠色壁壘。

綠色壁壘是指國際貿易中進口國為了維護本國工業的經濟利益,憑借自身先進的環保技術,利用國際社會對環保問題的廣泛關注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日益覺醒,通過刻意提高貿易關稅,如“碳關稅”和非關稅如環境標準、環境技術等手段,阻礙他國產品進人本國市場從而達到保護本國市場的目的。但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發展,為了保護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本國制造業,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紛紛表示計劃征收進口商品的“碳關稅”,迫使發展中國家采納超出其資源償付能力的環保標準,弱化其國際貿易的優勢。可以看出,以“碳關稅”為代表的隱性綠色壁壘已逐漸成為國際貿易壁壘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二、金融危機下我國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措施

1.規范企業出口行為,防止惡性竟爭

多年來,中國進出口領域經營秩序混亂,專業外貿公司和自營進出口企業各自為戰,為了爭奪出口市場競相削價,造成出口價格一降再降。再加上產品知名度低,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必然偏低,從而為別國實施貿易救濟提供了借口。因此,出口企業應清醒地認識到混亂無序的價格戰,只會消耗企業自身和行業的競爭力,削弱行業整體的保護力度。為防止惡性競爭,引導外貿企業有序進人國際市場,關鍵在于建立政府、行業組織以及企業三元化的反傾銷機制。中國企業應通過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協調本行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改善企業低價競銷狀況。政府有關部門合理調控,規范出口經營秩序,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國外對中國企業反傾銷指控的機率。

2.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

中國對主要貿易伙伴出自集中度的上升說明了中國大部分貿易企業還不適應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的需要。為此,貿易企業應制訂制度,培養人才,同時應針對不同地區的市場情況,因地制宜的制訂市場開發戰略和實施計劃,開發美、日、歐以外的市場,提高中國在這些市場的占有率。首先要大力開發有潛力的市場,尤其是東歐市場和拉美市場。開拓這些市場要有艱苦創業的精神,同時,要講究方法,要將出口、進口、援外、對外投資和勞務合作等多種經濟交往形式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性開發。其次要深度開發傳統市場,要從進出口貿易渠道進人這些市場的深層次營銷網絡,不斷開發出新產品和新品種,使出口適銷對路,及時跟上這些市場的需求變化。

3.提高產品技術標準,跨越技術貿易壁壘。

從2008年I月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對中國生產的兒童太陽鏡發出消費者警告事件,說明了加強科學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提高技術水平,規范市場運作是應對技術貿易壁壘的根本之策。.方面,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戰略,促進基礎研究、產學研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激勵企業重視產品質量、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應借鑒其他國家經驗,像歐盟、美國等一直孜孜不倦地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作為消除產品之間技術貿易壁壘的主要方法之一。

篇5

內容摘要: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步伐,必須提高政策支持體系的質量。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的支持政策應采取試驗性政策為主,輔之以優惠性政策。在“十二五”期間,應圍繞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上海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需要,重點以建成人民幣投融資國際平臺和發展航運金融為目標出臺試驗性政策和優惠性政策。

關鍵詞:國際金融中心 政策 支持

政策支持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

國際上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形成的模式主要有兩種:自然形成型和政府推進型。紐約和倫敦是第一種模式的代表,本國經濟實力和本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是決定這兩大國際金融中心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新加坡則往往被認為是后一種模式的典型代表,一般認為,1968年新加坡政府采取的以低稅收和提供各種便利以發展新加坡的離岸金融業務等諸項政策支持措施,對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實際上,即使是自然形成型的國際金融中心,政策支持在其發展中還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這兩種模式中,第二種模式更適合上海。因為倫敦和紐約這兩大國際金融中心都是在本國經濟在國際上獨占鰲頭、本幣在國際貨幣體系占據壟斷地位的背景下形成的。而雖然我國即將成為國際上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步增大,但上海要像紐約和倫敦那樣自然形成國際金融中心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種模式下金融中心的形成和發展需要相當長的發展時間,而且充滿曲折性和不確定性,而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全球范圍內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爭奪日益激烈,已不具備自然漸進完善金融體系的時間和空間,惟有依靠政府的力量來加快金融產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步伐。因此,面對爭奪亞太區域國際金融中心的強勁對手―我國香港、新加坡和日本東京,作為后起之秀的上海,必須采取政府推進型模式,充分發揮政策支持的作用。

政策支持體系的質量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許多城市為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步伐,都紛紛加大了政策支持的力度。但為什么有些城市取得成功,而大部分城市卻沒有實現當初預期的目標呢?這可能和政策支持體系的質量有關。按政策質量高低可將政策分為優質政策、劣質政策和低質政策,優質政策是指政策程序科學、政策內容嚴密、政策目標明確、政策效應較好的政策;劣質政策是指那些未經嚴密論證、政策內容缺陷多、政策效應極差的政策;低質政策是政策程序不盡完善、政策設計漏洞較多、政策目標偏差大的政策。

澳大利亞的學者Sagaram & Wickramanayake(2005)的實證研究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對亞太地區的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在1977至2002年間的計量研究表明,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在我國香港、新加坡均為有利于其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但日本的政府政策對其東京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影響顯著為負,其原因可能是其政府政策缺乏連貫性,政策質量較差。

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開始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為東京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金融自由化之前,日本的金融市場管制相對較為嚴格,銀行與證券的業務嚴格區分,對資本的流入流出都有限制。為克服這些弊端,這次金融自由化主要采取推進利率自由化、金融機構業務自由化和金融國際化等措施。金融自由化為此后東京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東京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急劇衰落,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政策的失誤。日本在金融自由化改革之后,政府對資本、外匯等各市場的管制放松,在銀行、證券公司、企業之間相互持股炒作盛行,資產價格飛漲之時,并未實行有效的限制措施,放任銀行、企業通過炒作股票來獲得收益,導致實體產業的空洞化。在日本資產泡沫破滅后,東京的金融業出現了急劇的衰退。從東京銀行業的收益水平來看,1988年銀行的收益率水平達到最高值,ROE超過25%,而此后便開始一路下滑,銀行經營情況持續惡化。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的政策支持體系模式選擇

按政策目標的性質可將政策劃分為傾斜性政策、優惠性政策、試驗性政策和差別性政策。歷史上,新加坡是利用政府支持政策促進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成功典范。新加坡政府的支持政策主要是優惠性政策,例如,1968 年8月,新加坡政府免收非新加坡居民的利率收入預扣稅,使新加坡與香港和東京在亞洲美元市場中心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在此之后,新加坡還不斷出臺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如2005年,為發展新加坡房產投資基金(S-REITs),出臺了四項稅收優惠政策:一是REITs 買賣房地產免征3%的印花稅;二是REITs所分配收益免繳所得稅;三是國內和國外個人投資者均享有免交個人所得稅的優惠;四是非新加坡本國的機構投資者投資REITs所得代扣稅稅率為10%。

近年來,為爭奪金融中心地位,發展本地金融市場,國內一些城市也紛紛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當然也有一些城市主要爭取國家在相關政策方面的先行先試權,天津在這一方面已是先例。2006年6月,中央通過《國務院關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正式宣布天津濱海新區成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天津濱海新區成為國家級金融新區。在《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天津濱海新區進行金融改革和創新。在金融企業、金融業務、金融市場和金融開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則上安排在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隨后,天津奪得多項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點。 自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為國家戰略以來,中央和上海市政府也出臺了許多支持性政策,這些政策既包括優惠性政策也包括試驗性政策。優惠性政策,如在2009年國務院推進上海“雙中心”建設的文件中規定,航運保險保費收入的5%營業稅獲得全免;上海市政府通過“金融人才獎”對為上海金融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進行獎勵,使得他們的實際個人所得稅率不超過年薪總額的20%等。試驗性政策,如2005年6月國務院批復浦東作為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區;2009年中央決定上海作為人民幣國際結算的試點城市之一;2009年保監會和上海市政府合作積極推進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試點等。

筆者認為,在今后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政策主要應該以試驗性政策為主,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優惠性政策有可能造成國內城市間過度競爭,不利于中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我國與新加坡不同,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共和國,因此采取優惠政策不會造成國內各區域之間在優惠政策上的比拼,而我國國內目前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有志于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各城市紛紛在優惠性政策上比拼,容易陷于“囚徒的困境”,最終不利于我國金融業的整體發展。

二是采取試驗性政策有利于上海優勢的發揮和我國金融體制的漸進性改革。與國內城市相比,上海最大的優勢在于金融市場,但與國際上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相比,上海最大的劣勢在于金融市場的創新不足,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要提高上海金融市場的創新能力,發揮上海的比較優勢,必須賦予上海在金融創新方面的先行先試權,這有利于我國金融體制的漸進式改革。經過30多年的改革實踐,我國采取的漸進式改革戰略,在保證原有利益格局不受到急劇性沖擊的前提下,使市場制度能夠以“邊際演進”的方式獲得生長。我國獨特的漸進式改革方式,不但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快速增長,有效防止了激進式改革可能給經濟增長帶來的“J型曲線”效應或更為糟糕的“L型曲線”效應,也得到了社會普遍的理解和支持,保持了社會的穩定。相對于其它體制改革,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難度和風險更大,因此更需要采取漸進性改革的策略。從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來看,市場化和國際化是今后進一步改革的兩個重要方向,上海金融業在這兩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應當進一步爭取中央給予上海在金融創新方面先行先試權,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和促進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平穩進行。

當然,采取以試驗型的政策支持體系,并不意味著上海不重視優惠性政策,但應抓住重點,如根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高定位,特別注重有行業影響力或者核心地位的骨干金融企業或特殊企業,如中國銀聯等,給予更有針對性、更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再如對一些國家尚無立法的、但又在上海居于前列的市場,如產權交易市場,專門出臺一些優惠發展政策。

對“十二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政策支持體系的建議

2011年至2015年這5年將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時期,為此中央和上海市政府應以試驗性政策為主構建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政策支持體系。對于該體系的構建,筆者提出以下兩點建議,供中央和上海市政府參考。

一是要注意政策過程的現代化,提高支持性政策的質量。政策過程的現代化包括政策過程的信息化、制度化和社會化。對于前面兩個方面,筆者認為在此無需多談,而在政策過程的社會化方面是需要中央和上海市政府在出臺相關政策時加以注意的。政策過程的社會化是指用社會化的方法提出政策問題、獲得政策建議、控制政策實施和進行政策調整。新加坡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在這方面是做得比較好的,如在亞洲金融危機后的1998年2月,新加坡競爭力委員會屬下的金融與銀行附屬委員會發表了關于新加坡金融業調查報告書,向新加坡政府提出對金融業進行全面改革的55條建議,這些建議涵蓋了新加坡金融業的7大領域。新加坡政府不久做出了反應,接受了該委員會所提出的大部分建議。相對而言,上海金融業人士卻很少有機會參與到重大政策制定中。今后,為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中央和上海市政府應創造機會讓更多的業界精英參與到國際金融中心重要政策的制定中來。

二是要圍繞“十二五”期間我國金融業改革的重點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需要爭取試驗性和優惠性政策。根據對總理2010年3月所做的政府報告進行解讀,今后我國金融業改革的七個方面內容為:一是繼續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改革;二是大力推進農村金融改革;三是大力推進小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四是繼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五是繼續深化保險業改革;六是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七是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積極參與國際金融規則制定。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工作的 “一個核心”,即以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因此結合這七個方面的改革內容,在“十二五”期間上海主要以發展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為目標,爭取中央在外匯管理體制和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試權以推進金融創新。

具體來講,在“十二五”期間上海圍繞以下兩個目標爭取金融創新的先行先試權:一是將上海初步建成人民幣的國際投融資平臺,為此需要進一步出臺人民幣跨境結算的相關配套政策,優選外國上市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人民幣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和普通股股票,同時允許將籌集金額兌換外幣出境使用等;二是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航運金融是連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紐帶,航運金融市場也是“十二五”期間上海最有發展潛力的金融市場之一,但由于稅收政策、保險體系完善度以及融資渠道寬廣導致的資金規模差距,目前國內主要航運公司的絕大部分船舶融資和資金結算主要通過境外金融機構進行,因此在“十二五”期間上海要大力爭取在航運金融方面的優惠性政策和試驗性政策,如采取對銀行船舶貸款業務營業稅采取減稅政策等。

參考文獻:

1.項俊波.國家戰略視角下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問題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王維平.經濟政策創新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秦晟.金融產業集群形成演化機制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D].上海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2009

篇6

[關鍵詞] 金融創新 思路 發展趨勢

一、新時期金融創新的思路

1.組織體系方面

首先,國有商業銀行的綜合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促進銀行產權主體的多元化的實現,同時也使得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內在機制建立起來;其次,推動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使得銀行全方位的市場競爭格局形成;再次,努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使得民營金融機構穩步的發展,完善民間信用;最后,積極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鼓勵證券公司兼并和資產重組,形成中國的投資銀行業。

2.金融市場方面

建立優質服務觀念和科學的市場營銷觀念,進行經營策略創新。規范證券市場秩序,使得資本市場能夠得到健康的發展。推進利潤市場化改革過程,建立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由市場決定的市場利率體系及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間接調市場利率。

3.金融業務和金融工具方面

各金融機構應該根據其自身的需求,利用先進的手段,開發出金融新業務和新工具。在實際的工作中,除了保持常規金融業務外,還要大力開發中間業務、表外業務,推行電話銀行、信用借記卡、代客理財等業務。金融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要進行大力促進,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促進高新技術在金融中的應用,提高金融生產力。有機地結合科技和金融工具、產品創新,從而使得金融產品的檔次和質量得以提高。除此之外,金融服務以往的柜面服務這方面要得以突破,實現金融服務的多樣化。

4.金觸監管方面

金融體系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條件就是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能使得廣大投資人權益得到維護以及能夠使得中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得以增強。創新需要監管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并且能夠且其提供應有的空間和平臺,同時還要使得金融創新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得以保證。首先,要按照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分業統一監管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分業監管體制和相應的制度規范;其次,監管的方式和手段要進行改進,把合規監管為主轉變成合規監管和風險監管相結合,把“分割式”監管轉變成法人整體風險監管,把“一次性”監管轉變成持續性監管,把具體業務監管轉變成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有效性監管,把監管方式從定性監管為主轉變成定性監管與定量監管相結合;再次,要建立健全的金融風險監控預警和處理機制以及監管部門的監督機制;最后,實現與國際監管接軌,從而使得我國的金融監管水平能夠得到不斷地提高。

二、金融創新的發展趨勢

1.在金融工具創新方面堅持以原創性為主

鑒于我國市場環境和國外發達國家的市場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吸納型創新上,還存在一定地局限性。在外資擁有絕對技術優勢的前提下,我國金融機構如果只是走吸納型創新的道路,一旦允許外資機構涌入,那么我國金融機構將面臨著很好的沖擊。因此,我國金融創新還必須以我國市場的實際環境為基礎,實現原創性。

2.堅持走與實體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從本質上講,金融市場是實體經濟中用權利交易代替實物交易,以便降低實物交易成本的一系列規則、方法和場所的總和。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是金融市場賴以存在和健康發展的基礎,是金融創新得以展開的保證。金融工具由于具有虛擬特征,很容易被人為操縱,從而脫離實體經濟。因此,金融市場必須堅持走與實體經濟發展相結合的健康道路。

3.堅持法制化、市場化的信用制度創新

信用制度是金融市場賴以存在的基石,沒有公信力的市場必然會抑制交易和投資人參與的積極性,沒有公信力的市場事實上根本就不會存在下去。信用制度的建立需要這樣幾個渠道來完成:一是以市場化手段發展中介機構,市場競爭使中介機構在生產中介產品時投人足夠的資源,同時市場秩序的維持成本(法律成本)也會較低;二是引進先進的科技支持系統,降低信息成本;三是在市場制度建設方面,避免管的過多過死,要相信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

4.高度注重金融創新的安全性

金融創新真正能夠實現促進金融發展的作用的前提就是能夠保證創新活動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借鑒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僅靠微觀主義的自覺是不能夠實現金融創新的規范性和安全性的,必須從宏觀上明確指導和有效監管才能夠實現。而且我國現階段的市場金融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夠完善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主要體現在:沒有形成良好的金融秩序。市場不穩定、不能很好的排斥不良行為。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外部監管和嚴密的防范措施,可能會阻礙金融創新的發展。因此,在進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控制金融風險,從而保證金融創新的安全性。

三、總結

金融創新是有別于其他任何一個行業的創新,中國金融市場的創新是國際經驗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成果。全球金融業走進了后危機時代,國內金融業也迎來新發展。在后危機時代金融業還將繼續創新,但加強金融創新迫在眉睫。金融創新一定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切實面向我們的市場,了解我們的市場需求,面向我們的民眾,面向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切實深入研究我們面臨的問題。同時也要研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既要研究他們成功的方面,也要研究他們的失誤。金融創新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在創新過程中要寬容失誤,同時也要控制風險,要防范系統性風險,否則就會影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梁凱膺:論國際金融創新與借鑒[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碩士), 2005,(02)

篇7

[關鍵詞]次貸危機 金融創新 金融監管

一、金融創新是金融發展的強大動力

金融創新一詞在學術界依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國內許多經濟學家把金融創新定義為:金融創新是指會引起金融領域結構性變化的新工具,新服務方式,新市場以及新體制。金融創新極大提高了金融效率,成為全球金融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

1.金融創新的積極作用

金融創新有力地推動了金融發展,為廣闊的金融世界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1)增強了投資者和金融機構抵御風險的能力。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匯率、利率、有價證券價格的頻繁波動,給廣大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但金融期貨、金融期權和金融互換等新的金融創新工具的出現,能使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運用正確的操作方法有效地分散和降低投資風險。

(2)提升了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金融機構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得先機,積極地引進或創造出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務,金融創新可以提高金融機構的整體運作效率,金融競爭或以推動新的金融創新。

2.金融創新的消極作用

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在推動金融業和金融市場發展的同時也加大了金融風險。

(1)金融創新加大了金融體系的風險。金融創新推動了金融市場一體化和資本流動國際化,任何一個國家在金融運行中出現問題都將迅速波及其他國家甚至整個國際社會金融業,從而影響到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此次金融危機,源于美國、漫延歐洲、最后波及全球。

(2)金融創新增加了監管的難度。金融創新工具多以表外業務進行,并不反映在財務報表中,且由于衍生品交易的即時性和復雜性,這就使得金融監管當局很難對金融機構的經營和財務狀況進行評估和監控,加大了金融監管的難度。

二、金融監管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

金融監管是金融主管部門依法利用其行政權利,對金融機構和金融活動實施管制和約束,以控制金融業整體風險,限制金融業過度競爭,促進金融業依法健康穩定運行。金融監管本質上是一種具有特定內涵和特征的政府規制行為。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業與其他經濟部門相比,存在著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得金融監管尤為必要。

1.保持貨幣制度和經濟秩序的穩定離不開金融監管

金融業經營活動的失敗會導致全社會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運用者的失敗,破壞整個社會的信用鏈條,甚至會動搖貨幣制度,造成社會經濟的混亂。只有加強金融監管,才能保持貨幣制度和經濟秩序的穩定。

2.貫徹執行貨幣政策離不開金融監管

真實、及時、準確的信息數據是研究制定貨幣政策的前提條件,而金融監管是保證金融信息的有力手段。如果沒有金融監管或監管不力,就不能保證這一前提條件的實現。健全的金融微觀運行機制是有效實施貨幣政策的基礎。不建立健全包括金融機構內部稽核在內的金融監管制度,就不能建立健全金融微觀運行機制。

3.金融監管可以防止金融風險的傳播

國際經驗表明,金融危機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監管不力,金融風險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如果沒其健全有效的金融監管制度作保證,即使是制定了正確的貨幣政策,也不可能將其有效地實施,甚至還有可能阻礙經濟的發展和危及社會的安定。因而必須加強金融監管,充分發揮防范風險化解危機的作用。

4.金融監管本身對金融創新有刺激作用

金融機構為了求得自身的自由發展,總是千方百計繞開金融監管,在這個過程中就創造了許多新的金融工具。這些新的金融工具極大地促進了金融領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三、金融發展需創新與監管并舉

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是矛盾的統一體。必須妥善處理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的關系,把握好監管力度,通過制定適宜的監管政策,積極推動金融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提高對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認識

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是對立統一體,在適度的金融監管下進行金融創新,會促進金融體系在改革中發展。推陳出新的金融創新活動,會為金融監管帶來新的課題,帶來新的制度和規范,從而推動金融監管水平的不斷提高。沒有監管的創新和沒有創新的監管都不利于金融和經濟的發展。

2.提升金融創新層次

目前國際金融衍生品工具已發展到1200種,要引導金融業從單純的產品創新向產權制度創新、經營體制創新、組織體系創新、市場結構創新等方向發展。

3.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模式

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銀行、證券、保險監管部門應積極探索彼此合作的協調機制和監管模式,進一步完善三者之間有效的政策協調和信息共享機制,加強信息交流,規范和健全金融機構財務信息披露制度,使監管體系、模式、手段不斷完善。同時將由側重于外部監管模式向既重視內部監管,也重視外部監管模式轉變。

4.加強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

當前,以逃避金融監管為目的的金融創新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加強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迫在眉睫,加強與相關國家金融監管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

我們需要金融創新來為經濟服務,但更需要加強金融監管,保證金融安全。

參考文獻:

[1]林俊國:金融學[M].第一版.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06:403-408

[2][5]戚 瑩: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EB/OL].論文天下,(2007-11-22)

篇8

論文摘要: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金融學教學也面臨挑戰。由金融危機所引發的誠信危機、風險恐懼,是將來從事金融工作的學生必須要克服的。信用是金融市場運作的根本,一定培養學生的誠信理念;風險理念的培養是為了防范區域風險的聚集效應;還要堅持創新,創新理念是確保金融創新步伐與市場變革相適應的前提;更要培養所有主體要遵法守法,金融人才的法治理念是規范金融市場與維護國家金融利益的根基。

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于金融學專業學生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戰,又是良好的機遇。在金融學專業人才的理念培養上,應著重樹立金融學專業學生的誠信理念、風險理念、創新理念和法治理念。

一、誠信理念的培養

2008年美國發生的金融危機實質上是一場信用危機,是信用關系中“倫理責任”缺失的后果。在現實金融活動中,誠信就是遵守承諾契約的行為,實際上是一個體系,即包括各種形式的誠信。一般來講,培養誠信理念包括下述這樣三種形式。

1.培養以契約為基礎的誠信。所謂以契約為基礎的誠信,就是金融活動中應該信守自己的承諾,按照自己的承諾辦事。承諾實際上就是當事者之間的一種契約,因而任何參與主體都必須遵守。也就是說,如果企業已經和客戶擁有了各種形式的契約,那么就應該全方位地自覺地遵守這些契約,而不是去設法逃避契約的約束,更不能曲解和修改契約的內容,甚至于去毀約。

2.培養在信息非對稱條件下的誠信。所謂信息非對稱條件下的誠信,就是指有的當事者可能因為信息獲取上的阻滯性原因而無法清楚地把握信息中的全部內容,從而不能真實地把握問題的全部的情況;而另外的當事者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能夠全面地擁有信息,從而可以真實地把握問題的全部狀況。這種信息的非對稱性,使得更多地擁有信息的一方處于交易的優勢地位,可以說,那種較多掌握信息的當事者,可以借助信息擁有的優勢地位而欺騙信息不全的當事者,但是擁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卻并沒有去這樣干,而是誠信地對待信息不全的一方,這種狀況就是信息非對稱下的誠信。

3.培養完全考慮當事者利益的誠信。也就是說,一方當事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并沒有僅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而是充分考慮了當事者的另一方的利益,告訴對方應該怎么做利益才最大。這種考慮對方當事者利益的誠信,是一種最高形式的誠信。完全考慮當事者利益的這種誠信,往往是當事者從對方的利益出發的,所以這種誠信可以說是一種很高形式的誠信。

二、風險理念的培養

金融是資金的聚集地,也是風險的集合體,金融創新和發展總是伴隨著風險。風險,源于事物的不確定性,是一種損失或獲益的機會。金融風險具有可測性、客觀性、不確定性和受益對稱性等特征,是客觀的、現實的存在,這是由金融過程內在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因此,針對金融學學習,必須培養金融運行的風險理念。

1.培養認識風險的能力。廣義的金融風險指個人、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在參與金融活動過程中,因客觀環境變化、決策事物或其他原因導致金融資產價值、信譽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狹義的金融風險則指金融機構在從事金融活動時,其資產、信譽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由于金融過程的網絡化和金融關系的多樣化,金融風險具有極強的聯動性、廣泛的滲透性和自我增強的傳播特性。如果金融風險超過了承受能力,局部、個別的風險就會蔓延、傳播開來,從而影響到區域、國家甚至國際范圍,形成金融危機,給經濟運行和社會福利造成災難性的后果。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海嘯,范圍廣,影響大,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和影響。這些危機和動蕩不但使一國多年的經濟發展成果毀于一旦,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擴大了貧富差距,加劇了社會矛盾,甚至引發政治和社會危機。

2.培養防范風險的能力。目前,就國內金融市場而言,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性被推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各類資金的流動性明顯增強,資金回報率高的區域會吸引其他地區資金的流入。如果該區域的資金高回報是源于投機性的泡沫化,那么該區域會很快成為金融高風險區。我們要加大了對金融監管與市場監管的力度,并重視金融風險的評估、預警和金融體系的穩健性建設,著力提高防范金融風險、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

三、創新理念的培養

1.金融業的發展需要創新。創新既是經濟發展的過程,也是經濟發展的原因,更是經濟發展的本質。金融創新是指金融領域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造性變革所產生或引進的新事物,從而使得金融體系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其功能。金融創新的內容包括金融工具的創新、金融業務的創新、金融市場的創新、金融機構的創新和金融制度的創新,其核心是金融工具的創新。金融工具的創新主要包括規避利率風險的創新、轉移風險的創新、增加流動性的創新、信用創造的創新、股權創造型創新、運用高新技術的創新和規避金融管制的創新。

2.要充分認識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培養金融學專業學生全面而辯證地看待金融創新效應。通過對金融工程學等重要專業課程的學習,既要培養金融創新思維、掌握金融創新的技巧和方法,又要把握金融創新的路徑和規律、正確認識和理解金融創新與金融發展、金融穩定的關系。金融創新既具有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豐富金融交易品種、使商業銀行等存款性金融機構獲得新的生存發展空間、增強經濟主體應對和轉移金融風險的能力、提高金融資源使用效率以及促進金融市場一體化等積極作用,也具有增大金融系統風險、降低金融體系穩定性、加大金融監管難度、削弱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等負面影響。2008年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而直接的原因便是美國金融創新過度,以至以住房抵押貸款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過濫,以及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機構的次貸衍生品業務及其交易的放任自流,助長了衍生品風險的積聚和爆發。

3.創新需要監管,強化金融監管理念。對中國而言,既不能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而視金融創新為洪水猛獸,抵制金融創新,也不能對金融創新監管過死。明智的策略應該是:一要充分認識金融創新對經濟金融的積極作用,加快金融創新步伐。中國現階段由于金融創新不足,金融產品種類少、結構單一,不適應經濟發展要求。因此應完善金融創新的制度環境,大力鼓勵和推動金融創新,探索金融衍生品的發展途徑。二要提高金融監管水平。金融監管機構應切實加強跨市場、跨境風險的監管,確保金融監管體系與金融創新步伐和市場變革相適應。同時,要弄清楚金融創新中的產品結構、層次和風險特征,研究金融創新規律,適時、適度地引導金融創新活動,把握監管力度,避免監管過度和監管缺位,探索金融監管模式由分業監管向混業監管、由合規監管向風險監管、由單向監管向全面監管、由封閉性監管向開放性監管等轉變的途徑。

四、法治理念的培養

1.培養學生掌握金融法律知識。在依法治國及法律全球化的宏觀環境下,金融學專業人才必須確立法治理念。在金融市場國際化、金融風險加大的形勢下,政府的“政策規制”只能發揮短期效應,只有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安全的長效機制。無論國內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還是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有序銜接,必須有金融法律制度加以有效調整。目前,中國的金融業發展面臨兩大挑戰,一是金融業發展市場化的挑戰,二是金融業發展國際化的挑戰。前者主要表現為立法滯后,特別是現有的金融法律法規與金融市場的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導致金融資產的市場化程度不高,流動性不強,以及金融交易的不規范等。后者主要表現為國內金融市場的“政策導向”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法律調整”相沖突,這也是西方國家以國際貿易平衡為由干涉中國金融市場的“法定借口”。因此,無論是金融專業或任何一個專業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掌握國內金融立法的動態與金融法律制度,熟悉國際金融體制、規則及其相關法律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培養運用法律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猶存、中國正處于金融運行機制改革的關鍵時期,完善金融立法,健全金融法律制度至關重要。其一,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金融市場的過度自由化和自主創新會使風險疊加,無論是國際或國內,甚至是區域性的金融風險,只能應對而不能消除。良好的金融法治環境對安全金融創新、加強系統性風險控制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法律制度的確立,是防范金融風險的基礎與根本。其二,有利于維護中國的金融利益。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國內金融市場發育不健全,在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干涉下,人民幣處于緩慢升值狀況中。境外短期投機資金乘機而入,如果沒有很好地運用法律來防范金融風險,勢必會影響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甚至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因此,我們必須研究國際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及其相關法律規定,充分運用好各種法律切實維護中國金融利益。

參考文獻:

[1]郭建新.論金融信用與倫理責任[J].財貿經濟,2010,(8).

[2]曹廷貴.對于金融及金融教育理念的一點看法[J].財經科學,2002,(增刊).

篇9

1、混業經營模式成為發展趨勢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金融市場開放加快,隨之而來的是金融業經營模式的快速轉變。這種經營模式的轉變體現在實行混業經營的外資金融機構的大量涌入和國內金融機構逐步走向混業經營兩個方面。

(1)混業經營的國際競爭者大量進入我國金融市場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按照我國政府的承諾,2007年以后我國金融市場將全面對外資開放,允許外國金融企業全面加入中國金融業的競爭,在中國營業的所有銀行機構都將獲得許可,可以在全國的所有地方經營任何貨幣的業務。據統計,截至2005年底,已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72家外資銀行,在我國設立了254家營業機構。另據統計,目前被外資參股控股的金融企業共計67家,其中銀行16家,信托公司4家,保險公司19家,基金管理公司19家,汽車金融公司4家。隨著金融業開放的推進,在境外跨國金融集團的混業經營壓力下,現行的分業監管模式會越來越被動。

(2)國內金融機構逐步走向混業經營

金融市場開放后,我國國內金融機構的混業經營已成大勢所趨。國內金融機構在同國外金融機構展開的競爭中,由于國外金融機構的背景是綜合性金融集團,大都采用混業經營模式,具有許多綜合優勢,而國內的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相對而言幾乎都是單一資本、單一業務,幾乎都存在資本單薄、互相調度資金空間有限以及專業人才分割、知識面較窄的缺陷,在競爭中肯定處于劣勢。因此,在國外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下,我國金融機構將進一步受到國際金融業混業經營趨勢的影響,逐步走向混業經營。事實上,我國政府已開始對金融業分業經營的政策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國內銀行、證券、保險機構的業務合作已日趨加強,已初步形成了三者之間業務滲透、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同利用現有市場資源、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并呈現了相互滲透共同發展的趨勢。例如中信集團擁有中信銀行、信誠人壽、中信證券、中信基金、中信信托等子公司,業務橫跨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領域;光大集團控股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公司、光大永明保險公司、光大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這些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之間業務關聯非常密切,事實上已經存在混業經營。

2、金融監管理念滯后

目前我國金融監管基本上停留在政府管制和保護階段,金融監管當局依然遵循著限制金融機構的經營業務和經營行為,限制金融機構合并的金融管理理念。然而,在世界金融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國際上金融監管理念也因而不斷發生變化,從最初單純立足于安全的監管目標,發展到以效率優先、兼顧安全的新型監管理念。我國金融市場開放后,為了拓展自身的業務范圍和抗風險的能力,獲取更高的利潤,內外資金融機構將不斷地進行業務創新和金融工具創新,開拓和經營非傳統性的業務,金融創新不斷出現,因此,我國金融監管當局的以金融安全為最終目標的金融管理理念已然不能適應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3、金融法律、法規建設滯后

金融監管的實質是法制管理,從金融監管的內容來看,一般應包括市場準入監管、市場運作過程監管和市場退出監管;從金融監管的手段與方法來看,主要依據法律、法規來進行;在具體監管過程中,則主要運用金融稽核手段來進行。由于我國金融監管長期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因此造成我國金融監管法律基礎環境發展滯后。雖然目前已出臺有《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等多部法律與法規,但條款比較概括、籠統,可操作性不強,有的已經不能適應金融業務的發展和金融監管的需要。在現實中,金融機構從市場準入、業務運營,到市場退出、違規處理等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法律問題需要加以明確和解決。

二、完善我國金融監管的幾點建議

面對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和金融業混業經營趨勢對我國金融監管的挑戰,結合我國金融監管的現狀,對完善我國金融監管制度提出以下建議:

1、轉變金融監管理念,提升金融監管的水平。

金融市場開放和金融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要求金融監管理念的轉變,即在安全基礎上,更注重效率與創新。在當前的金融監管中引入激勵監管的觀念,充分尊重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

首先,從合規監管向風險監管轉變。當前我國金融監管的內容主要是以對金融機構的審批和金融機構的合規性監管為主,而對金融機構日常經營的風險性監管和規范性監管則涉及不多。在金融機構發展初期,以合規性監管為主是必要的。但是從風險監管角度分析,這樣的監管措施往往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因為風險監管措施強調的是發現風險后如何控制風險、減少風險、增加抵御風險的能力,追究造成風險者的責任。長期以來,金融監管機構習慣于設定一系列管理規定,進而據此檢查金融機構的合規性,而風險導向的監管更為強調動態性的監管,強調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程度、資產質量、流動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實施的監管。隨著銀行業的創新和變革,合規性監管的市場敏感程度明顯降低,促使監管機構轉向風險導向性。巴塞爾委員會據此也了一系列的文件,強調和鼓勵各國監管機構重視風險監管。

其次,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監管經驗。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已有一定的發展,金融業正逐步向國際化邁進,如果仍缺乏對金融機構發展中的風險預防、保護以及最后支持的基礎,將不利于我國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體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在我國,一旦金融機構出現經營風險,政府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出面干預,對金融風險的違規行為做出糾正。這種被動的事后處理方式,影響了金融業發展的穩健性,導致我國金融監管能力和金融業整體運營效率的低下。所以,我國的監管機構有必要借鑒國際經驗,盡快完善風險監管。

第三,努力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在我國金融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要努力提高監管水平,要借鑒國際先進監管經驗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新資本協議》的原則,跟上國際金融業務和監管技術的發展;通過建立科學的評級體系和實施綜合并表監管,提高以風險為本的持續性審慎監管能力;規范監管工作,提高監管工作透明度和監管效率;建立國際監管組織的合作協議與機制,在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基礎上更好地實施監管。

2、加強金融法制建設,強化金融監管的功能和作用。

法律體系是金融機構監管制度的主要保障和歸結點,把監管工作建立在嚴密、系統的法律法規之上,使監管工作依法進行,并以此保障監管行為的權威性、嚴肅性、強制性和統一性,這既是金融監管自身的內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經驗。因此,面對金融業混業經營的潮流,政府應盡快適應金融深化和金融創新的需要,可以借鑒國外成功的管理經驗和理論基礎,對現行法律、法規進行全面、系統的清理,廢除或完善相關條款,同時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及內部需求變動增設新的金融監管法律規范,形成從市場準入、經營范圍、風險管理、市場退出等各個方面的金融監管法規體系。此外,還要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程序和標準實施監管行為,確保監管行為自身的合法性、合規性,防止金融監管違法、失當行為的發生。

3、強調外部監管與內部控制的結合,尤其應重視內部控制的作用

有效的金融監管必須注重外在約束和自我約束的有機統一,即在對金融機構進行外部監管控制同時,強化其內部風險控制制度,提高自我監控水平。因此,我國在強化國家金融監管的同時,還要注意建立完善我國金融機構內部控制機制,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內控自律管理體系。只有金融機構內部形成良好、嚴格的內控機制,外部的金融監管才能發揮效能,這既是金融監管最基本的約束機制,也是國家實行金融監管的基礎。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經過大量的調查和研究,發現很多金融機構的問題出在內部控制上。因此,監管機構要促進和督察金融機構完善內部控制,只有將外部監管和內部控制結合起來,才能保證金融機構穩健的運行。如果脫離了嚴密的內部控制機制,再完善的外部監管也會成為便的缺乏基礎,無法發揮效用。

4、逐步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

為了適應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我國需要逐步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的建立,是以金融業的混業經營發展為契機,形成覆蓋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及其它金融業務的統一金融監管機構,對現有分散的金融監管資源進行有效配置,逐步解決監管重疊與監管缺位并存等問題,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推進金融業務的創新與發展,促進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

參考文獻:

1、巴曙松:《一行三會成鐵路警察金融監管各管一段》,2005年02月06日《中國經濟周刊》。

2、何慧剛、張澍:《金融混業經營的沖擊與對策研究》,《商業研究》2005年第02期

3、劉國玲、黃國鈺:《從國際金融監管模式談我國金融監管模式選擇》,《北方經貿》2005年第1期

篇10

[關鍵詞]:金融金融學金融學教育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因此金融學是一門具有特殊地位的學科,具有極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隨著我國加入WTO后金融業全面開放,中國金融業不但面臨著外資金融企業在國內的強大競爭壓力,還必須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顯然,當前形勢下國家必須加大培養適應未來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來的金融業從業人員不僅要懂現代金融實務,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慣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資管理和金融企業管理,能夠進行金融創新產品設計,通曉英語、計算機、法律、電子商務等相關知識。金融網絡化與工程化的發展,給新世紀的人才培養帶來了挑戰。我國的金融教育是一種建立在傳統金融產業,特別是傳統銀行業基礎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修訂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將原目錄中的“貨幣銀行學”專業和“國際金融”專業合并為“金融學(含:保險學)”專業,既反映了這樣的認識,也是當前國內金融學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礙。而現代金融學教育的開展還面臨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師資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高校培養的大多數金融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經濟和國際競爭的需要,最終必將影響我國金融業的業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們的高校迫切需要學習國外先進的金融學教育模式,在和國際接軌的同時改革金融學教學方法,根據自身情況探索和創造出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金融學教育體系。

一、國外金融學教育的特點

盡管西方各國不同高校的金融學本科教程在培養目標上各有側重,但它們之間亦有共同點,例如都十分強調培養學生寬廣而扎實的理論基礎(既包括通識教育的知識,也包括專業理論基礎),同時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特別是面向實際工作的能力,強調本人學識和能力的增加與對經濟和社會做貢獻兩者的結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學教育特別強調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的需要相結合,不少西方國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養的學生滿足社會上各種組織不同層次的需要”或“能夠在爭取良好的職位時有足夠的競爭力”作為培養的目標提出來,這其實真正體現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實質目的。而反觀我國高校的金融學教育,正是由于這個目標不夠明確,才會過多的給學生灌輸一些與社會的實際需要相脫節的無用的知識,而學生走上社會工作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發揮作用,實現自我價值。

多數西方國家的大學都認同本科階段的教學應該是一種專業基礎教育,因此,它們的教學計劃都十分注重通識教育,即培養學生廣泛的文化意識,這當然也會反映在金融學這樣與社會經濟密切相關的學科中。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會要求金融系學生在頭連年里學夠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類的基礎課程,甚至還需要學習文學、寫作、數學、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課程部分和金融學專業課程的學習,主要由經濟學類、金融類、會計類、管理類及市場營銷類等課程組成,其金融學專業課程包括金融會計、公司金融、投資學、衍生證券

和金融中介機構等。這樣的教育模式強調基礎和能力的培養,輔以良好的教學,就能把學生培養成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與國內金融學教育的一個很大不同在于,國外大學的金融學專業都是以微觀金融,即金融市場、投資和公司財務為主,而不是以宏觀金融,即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為主的。

國外高等學校金融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大體上都有以下幾個特點:(1)在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一般均有十分嚴密的前導課程安排,以保證學生在修學高級課程之前已經掌握充分的理論基礎和前導知識。比如,在學習金融經濟學課程前,一般都要求學生修完微

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學習公司理財課程之前,學生一般都要將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等課程修學完畢;學習金融工程之前,必須學完投資學等,這既能保證每門課的授課質量和教學要求的嚴格貫徹,又能指導學生在種類繁多的課程中進行選擇。(2)專業課程設置十分豐富多采。國外高校在金融學課程的設置上一般分為兩個層次:專業必修課一般只有3到4門。盡管課程的命名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貨幣經濟學,金融市場,公司金融,投資學和期貨期權這幾個方面。而專業選修課可以根據客觀實際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學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長設置。這些課程有的緊密聯系實際,有的緊緊扣住金融學前沿理論的進展,有的課程國際化色彩濃厚,都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為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專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益。(3)國外高校金融學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的內容,一般都會涉及該課程應該涵蓋的金融學理論和知識點,這一點對于保證金融學本科生完整的知識結構至關重要。但是與每一門專業課程所具備的廣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關理論的深度則是參差不齊的,有的課程緊緊圍繞現代金融學前沿理論,例如資產定價理論。而一般的課程,由于其出發點主要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因此這些課程往往重介紹輕分析、重實踐少理論,例如固定收益證券,房地產金融等。(4)在國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學專業課程中,都十分強調實踐環節。最為簡單的就是強調通過課程作業,包括作文、小課題、案例分析等,強化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還會安排金融和統計軟件的學習和練習,案例研究,學生講述,乃至社會調查等。比之課堂講授,這些方式的優點都是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培養能力。與國外高校相比,我國高校的差距是明顯的,課程體系不合理,教材陳舊,教學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進的地方,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對金融學這個學科的內容和辦學目標的認識問題。

二、國內金融學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國加入WTO意味著我國的各類金融機構將在國際通行的游戲規則下,直接與國外金融機構進行市場化、國際化的競爭,同時,我國的宏觀金融監管也必須走向國際化,融入國際金融協調、監管過程中。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門順應時代的呼喚,培養出既熟悉本國金融運行的特點和規律,又通曉國際金融規則和慣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國際競爭、國際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說勢在必行,根據以上分析,這里提出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首先,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須在對照國外教學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培養目標上實現突破,才能保證金融學教學改革的成功。具體而言,就是在教育觀念上要實現以傳授知識為主到以能力培養為主的轉變,在培養目標上要實現以培養專門人才為目標到以培養綜合素質以及能夠適應社會各種需要的金融學通才為目標的轉變。

其次,全面與國際接軌,以現代金融學為核心規劃金融學教育體系。徹底轉變我國金融學科以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為主的教學思路,突出微觀金融學為主的辦學方向,強化微觀金融類課程建設。根據金融學與社會實踐密切結合的特點,在注重金融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使學生通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識結構體系的同時,建立起通識教育的培養模式,讓學生不僅僅是學到多方面的知識,而且能培養出優秀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未來個人發展和工作打下厚實的基礎。

第三,注重金融學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面對金融全球化、網絡化、技術化的趨勢,金融學本科教學必須做到與法學、數學、外語、計算機等多門學科的交叉融合。這既是金融學科發展所需,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知識再生能力。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調節市場運行和交易行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礎就是法律。因此,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背景下,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對培養金融人才尤為重要。金融活動通常以數理模型為基礎,缺乏較高深的數理知識,不僅很難登其堂奧,更不用說去設計和開發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傳統方式進行的融資和支付業務,為電子化、信息化、系統化、工程化的現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學科成為了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為一體的新型邊緣科學。外語和計算機更是跟隨金融學科發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識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種學習能力。我們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階段解決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注重金融學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使學生文理交叉,理工結合,知識結構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們走向社會后的再學習能力,增強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第四,革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考慮到金融學科更具有實證和實用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滿足于一般的理論解釋,而應更注重對現實問題的認識和判斷。對于像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保險學等宏觀類課程,可在著重講授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的基礎上,通過組織課題討論、撰寫小論文和學術報告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對于像公司融資、金融機構經營與管理、投資理論等微觀類課程,應突出其應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點,可通過案例教學、聘請業務人員授課、模擬實驗等手段,增強學生對業務知識的感性認識、理解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質量的金融學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保證。由于現代金融學的引進是很晚的事情,國內高校金融專業的師資隊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從事金融學教學的教師,需要對各種金融經濟理論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時對社會對各類金融人才的需求狀況也有著深刻的理解。正是通過教師與社會及學生之間的直接交流,各種符合實際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才能得以醞釀并付諸實施。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需要從海外引進人才,更應該立足于師資的培訓,以及通過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進師資隊伍的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張亦春蔣峰,中外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比較及啟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聰,提高金融學科教學水平的思考,暨南學報,2001年6月,pp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