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養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21:32: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文素養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文素養教育論文

篇1

1.人文素養教育是新的醫學模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醫學模式由原來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增加,人們開始意識到人文精神對于救死扶傷的意義,培養醫療衛生人才的醫學教育需要人文引領,以人為本的理念應該滲透于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實質上是蘊含著豐富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要求的,科學與人文并重的醫學模式,體現了醫學人文的回歸,要將“以疾病為中心”的教育觀念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從根本上對醫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必然要求加強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

2.醫患關系的現狀對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提出新要求

醫學實踐過程中最主要的關系就是醫患關系。當前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生在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過多依賴高科技設備,醫患溝通面臨諸多問題;醫生本應是病人的守護神,卻在某些情況下變成了病人憎恨的人,醫學蘊含的人文性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刻不容緩。

二、對提升醫學生人文素養途徑的思考

1.更新人文素養教育理念,營造良好校園環境

學校應該高度重視人文素養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將大學的人文素養教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校訓精神的解讀、校園文化的打造,在校園內弘揚“醫乃仁術”、“救死扶傷”的人文精神。學校要通過政策上的引導,增強醫學生學習醫學人文知識的自覺性。通過加強學生社團的建設和引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具有濃厚人文氛圍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醫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其人文素養的積累打造良好的平臺。

2.教學改革,實現醫學專業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的融合

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改革課程體系,修訂教學計劃,在課程設置上體現人文精神,融醫學人文素養教育于專業教育之中。要更加注重人文課程的體系建設,使人文課程的教育更加系統。學校要進一步優化人文課程的教學,使醫學生得到啟迪;同時,要更加注重醫學人文核心課程的建設,出版高質量的人文醫學教材。

3.改革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

國內醫學院校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在教學內容上應保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講授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分析和研究醫學領域的人文社會實際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可以積極吸取PBL教學法的優點,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使用現代教育手段,發揮多媒體功能。同時,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不要局限于課堂筆試答題,通過綜合筆試、寫作、參與講座、教學、互動、研究項目,進行綜合評價。

4.加強教師人文素養培養,提高教師人文素養

篇2

(一)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現狀令人堪憂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的素質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但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歷程中,我們長期秉承的理念是以就業為導向,這很容易給實踐操作帶來誤區,造成重專業技能、輕人文素養的現象。甚至有的高職院校借口培養的是生產管理崗位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把與素質教育相關的人文課程大幅縮減,學校幾近成為企業崗前培訓基地。這種職業教育的功利色彩和短視行為使得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特別是國學教育明顯缺失,導致學生整體人文素養不高。2014年5-6月,我們選擇省內五所高職院校分三個年級層次進行了國學知識素養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892份。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學生基礎國學素養偏低。例如,在“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的問題中,不能正確回答出是孔子的有673人,占比高達75.4%;在徐州的“漢代三絕”是指漢兵馬俑、漢畫像石和(A.漢墓,B.漢錢,C.漢帛,D.漢書)一欄中,回答漢墓的59人、漢錢的102人、漢帛的526人、漢書的205人,占比分別為6.6%、11.4%、59%和23%。甚至對于中國的古典名著,有的學生也接觸較少,在問到《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四大名著中你讀過幾本時,僅有18.1%的學生回答全讀過,有62.6%的學生讀過其中的一到三本,還有19.3%的學生一本都沒讀過。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國學素養參差不齊,閱讀范圍相對狹窄,文史哲常識功底不扎實。這種情況表明,高職院校亟待加強學生國學知識教育,提高人文素養水平。

(二)國學教育的人文塑造功能1、有利于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長期以來,在重技輕文的職業教育領域,學生缺少的不是技能,而是文化。高職院校受辦學成本制約,急功近利,片面重視技術培養,輕視人文教育,造成高職學生文化知識和人文素養普遍缺失。而國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是培育高職學生人文素養最佳資源寶庫。高職院校開展以經史子集為基本構架的國學教育,讓高職學生徜徉其間,獲取人文知識,得到人文教化,提升人文境界。2、有利于喚醒學生民族意識。著名學者楊叔子先生說:“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遺傳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決定是什么種族,不能決定是什么民族;沒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沒有這個民族。”高職生如果缺失基礎文化素養和傳統文化滋養,就會失卻民族文化的自信與定力。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學,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道德理念,是古人千錘百煉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高職院校實施國學教育,有助于學生傳承文化命脈,喚醒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培植愛國情操。3、有利于培養學生品德修養。學生缺乏自信、對未來感到迷茫、學習動力不足、責任意識淡薄,這是高職院校存在的普遍現象。國學注重對人的道德熏陶與人格培養,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體現的理想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胸襟,“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尊嚴,“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凜然正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等,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高職院校把國學教育切入到學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養教育中,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進取的精神和完善的品德。4、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力。錢穆先生認為,知識和權力都是生命所使用的工具,而非生命本身,只有人的道德精神,才是人的真生命,也才是歷史文化的真生命。未來人才市場的競爭,不是單一技術的較量,而是綜合素質的比拼。國學是建構和諧社會的文化資源、思想資源,也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道德精神資源。通過國學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民族文化傳統,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加強內涵修養,塑造具有民族精神血脈的現代中國人格,提高綜合競爭力,為將來的就業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二、國學教育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路徑

(一)改革教學內容體系,增設國學課程高職院校可根據實際,調整教學內容體系,增設國學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人文素養。1、在教學內容上堅持主題教學。即對一部國學著作不作泛泛空講,而是選取一個主題深度解讀。例如,教師講解《論語》時可重點講“君子之道”,講解《道德經》時重點講“自然之道”。這樣,學生才會理解得深、記憶得牢。2、在教學方法上注入現代元素。即教師在講授國學時盡量避免單純的理論灌輸,要針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引入現實事件作為典型案例,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展示圖片、播放視頻,以優化教學環境,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所在。例如,在講授孔子生平時,可配合播放電影《孔子》片段,讓學生形象地了解“魯國三桓”等歷史知識和事件。3、在成績考核上強調知識素質并重。學生的國學課成績可由四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占20%;自選項目成績(演講、背誦、課外人文知識三個項目任選一)占20%;期末考試占30%;學生養成素質表現占30%。這種考核結構,導向明確,知識和素質并重,引導學生既關注學習知識,更重視行業實踐,潛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養。

(二)加強課外實踐體驗,傳承國學技藝國學教育路徑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須重視課外實踐環節,只有課內和課外互補,理論和實踐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在體會中進行實踐,在實踐中升華,才能真正實現“知行合一”的育人宗旨。1、組建國學社團。社團是高職院校培育學生興趣愛好、鍛造能力技藝的主要陣地,也是職業教育的一大特色亮點。學校可結合自身特點,組建國學社團,社團下面分類設置協會,指定專人負責,并組織開展相關實踐活動。例如,指導國學社團成員組成國學演講團,在各班級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巡回宣講;指導書法協會成員開展書法大賽、繪畫協會成員開展國畫比賽等活動。2、確定“國學月”。把每年端午節所在的月份定為學校“國學月”,集中開展弘揚國學內容的誦讀、演講、辯論、知識競賽等國學實踐活動。例如,借鑒中央電視臺熱播、深受學生喜愛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織學生開展國學技藝比賽,如漢字聽寫大賽、學經典朗誦大賽、唐詩宋詞背誦比賽等,推動高職學生人文素養提升。3、定期舉辦國學講堂。國學經典所蘊含的哲學智慧對于凈化學生心靈、規范人的品性、提升道德品質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名家的國學講堂,如同精美的文化大餐,可以使學生在精神上得到滋養和享受。高職院校可以不定期邀請國學專家來校舉辦講座、讀書論壇和互動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國學修身。4、開辟國學閱覽室。國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讓學生由國學教育的受體變成自覺的主體,進一步提升人文修養。為了濃郁校園國學學習氛圍,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可以在圖書館內開辟專門陣地,成立國學閱覽室,讓學生主動走進閱覽室,汲取國學營養。閱覽室陳列內容可按史學名著、考古發現、歷史事件、地理典籍、文學名家、詩文總集、古典名著、古今楹聯、書法名家、繪畫流派、醫學養生等內容分類。鑒于高職學生的特點,閱覽室圖書管理員應選擇具有一定國學水平的教工擔任,及時向學生提供必要的閱讀指導。

(三)借助互聯網平臺,傳遞國學正能量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已把我們帶入了互聯網時代。網絡教育目前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其覆蓋范圍之廣、滲透力之強是傳統課堂教學所無法企及的。因此,高職院校要順應時展,充分利用網絡開展國學教育。通過構建網絡平臺,開辟國學專欄,激發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便利性,并自覺繼承和弘揚傳統美德。

(四)注重反饋強化,提升國學素養國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長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和技藝,提升人文素養。在國學教育的實施路徑上需要有一套健全的考核評價機制,來檢測和強化國學教育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效應。首先,要有激勵舉措。對在國學教育實施中組織落實好、主動創新多的部門給予表彰獎勵;對國學技藝掌握好、國學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其次,要有約束機制。對日常表現欠佳、人文素質偏低的現象和行為,要作為反面教材,拿到國學課堂上進行討論,讓學生認真反思,集中批判,觸及思想,然后改之。第三,要持續強化提升。在推進國學教育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學期為時間單元定期對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情況進行跟蹤檢測。這種動態檢測,既要有橫向比較數據(實施國學教育與沒有實施國學教育的校與校之間、班與班之間),更要有縱向比較數據(學校內部推進國學教育前后對比、學生個人接受國學教育前后素質變化對比)。通過對這些比較數據的分析,可以評判某個時期的國學教育質量,以積累經驗,修正不足,推動學生人文素養持續提升。

三、實施國學教育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條件保障

高職院校實施國學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由某個部門單獨完成。只有全校上下凝聚共識,長期堅持,才能收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終極目的。

(一)加強領導,成立專門機構為了切實加強對國學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學校應成立“國學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這一專門機構,負責領導全校國學教育工作的開展。領導小組組長應有校長擔任,分管教學和學生工作的副校長擔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國學教育辦公室,辦公室可設在教務處內,由教務處處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其主要職責是擬定學校國學教育實施方案,協調部署全校的國學教育工作。

(二)把好源頭,選配國學師資師資隊伍是保障國學教育質量的關鍵要素。高職院校在配備國學師資時,無論是技藝國學的指導教師還是知識國學的講授教師,都必須為中文專業出身,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文字和史學功底,具備講解和傳授國學知識和技藝的能力,能將博大精深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用通俗的語言細致入微的闡釋,讓學生愿意聽、聽得懂。技藝國學的指導教師還應在書法、古典音樂、國畫等某個領域有較深的造詣,讓學生有興趣學、學得會。莊子在《逍遙游》講:“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國學教師還要不斷地積累學習,適應時代要求,注重知識更新,將傳統與現代對接,以保證高職學生人文素養有效提升。

篇3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人文素養 培育 策略

有人這樣說過: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不缺乏聰明智慧,也不缺乏物質基礎,他們缺乏的是精神品質與人文素養。所謂人文素養指的就是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修養,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人們在獲得人文知識的過程中人文精神也自然會得到提高。在初中語文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知識,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對初中生進行有意識的人文素養的教育。那么,應該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育人文素養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體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認真分析語文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養因素。

蘇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都蘊涵著人文精神,通過塑造生動的藝術形象來感染人,讓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凈化。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教材認真分析,把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挖掘出來,啟發學生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進行思考,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人文情感和人文意識。

1.反復品讀,體驗文本的人文內涵。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品讀課文,去體味課文中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在講析那些優美的文章時,教師要善于抓住那些精彩的段落或者語句,引導學生去品味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進而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1]

比如在講八年級上冊的《背影》一課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買橘子”這一個場景上。我引導著學生從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情及“我”的心理感受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學生們經過了反復品讀之后,都被這濃濃的父愛感染了。有些同學還在讀后感中這樣寫道:我的爸爸媽媽也和朱自清的父親一樣愛著我,我應該尊重父母、體諒父母,對他們充滿感恩之心。

2.通過朗讀體驗人文精神。

優秀的文學作品,大多都包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如對祖國的摯愛,對大自然的敬畏,對故國家鄉的懷念,對親人的思念,等等,感情雖然不同,可是其中都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這些優秀的作品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這對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涵,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2]

比如在欣賞九年級上冊著名學者余光中的現代詩《鄉愁》時,教學中我就把重點放在了朗讀上面。這一首詩字里行間都蘊涵著作者對祖國的思念與熱愛,如果能夠配上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朗讀,那么這種感情就能很好地傳達出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游子思國的深沉的情感,從而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二、打造充滿人文色彩的課堂。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要想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那么就需要打造一個充滿人文色彩的課堂,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體驗生命的魅力。打造具有人文色彩的語文課堂,最關鍵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語文學習中自主地探求人性的光芒,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1.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有展示個人能力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樂趣。比如說可以組織一些語文活動,如講故事、開展演講比賽、開辯論會或者編演課本劇等,讓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獲得知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

2.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古今中外有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珍貴的財富,能夠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比如說通過閱讀《安徒生童話》,能夠讓學生同情弱者,學會善良;通過閱讀《西游記》,能夠讓學生懂得如何正確地對待挫折和困難;通過閱讀《巴黎圣母院》,能夠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麗……通過閱讀這些優秀的作品,能夠讓中學生得到人類文明的滋潤與洗禮,從而使他們的性情得到陶冶,人文素養得以提升。

3.加強作文教學。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也離不開作文教學。通過作文,能夠看出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性格特點,等等。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特別注意通過作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文,要做到我手寫我心,讓學生敢于說真話、說實話,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作文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時塑造健康的人格。

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教學理念,做到發自內心地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教師應該平等民主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特別是對待后進生,更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比如說在教學中,如果學生和教師的意見發生分歧,教師切不可過于武斷,而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在對文本的人文精神進行體驗時,更要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總而言之,文學作品中蘊涵著豐富人文內涵,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源頭。語文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挖掘作品中的人文情感,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滲透到每一節語文課中,讓中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為創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學習。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人文;素養;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3-0116-01

學習新課標,領悟新理念,我們會驚喜地發現一個亮麗而又溫馨的字眼――人文。《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與地位”一章提出: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文化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

與傳統的語文教學觀作比較,不難看到二者的區別:現代語文教學在重視知識傳授的同時,更重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既是一種科學素養,更是一種人文素養。它重視語文教學過程,重視師生互動,重視學生的需要,重視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1 關于人文性內涵的領悟

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突出了語文教學以人為本。《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第一條指出: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語文學習中逐步培養學生的人文個性和人文精神。鼓勵學生敢于堅持自己的獨到見解,敢于說前人沒說過的話,敢于對不合時宜的權威解釋說“不”,敢于向書本的“定論”提出挑戰,敢于堅持獨立思考和積極的爭論。發掘個性潛能,重視學生獨立性的培養。尊重學生的人文個性,理解其發展的基本規律,呵護其潛在的優秀資質。在意外發生的時候,伴之而來的是學生的某種隱性的心理需要。關注、體察和原諒讓看起來只是意外的細節變得充滿人情味。

在過去的一段時期里,人們過分地強調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即聽說讀寫的訓練,只要練好聽說讀寫基本功,就算是達到目的了,從而在課堂教學時間內淡化了感情的熏陶,忽視了思想性及人文性教育。語文不僅僅是培養學生掌握一種工具技能,從長遠看,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操、情趣,培養學生的靈性和想象力、創造力,發展學生的個性。這種浸潤人文精神的語文教育,才是語文學科性質的完整體現,才能實現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

2 讓教學過程充滿人文素養

新課標強調:“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有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語文課程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在語文學科中進行人文教育是語文學科本質屬性決定的個性任務。怎樣培育學生的人文素質呢?《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附加的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這就是說,在指導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育。

通過文本的閱讀感悟,讓學生了解一些漢語漢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思想和文化,體驗漢語漢字所表達的作者的獨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情感。如教學“愛國”一詞,不僅是讓學生會讀會寫這個詞,可以組織學生用“愛國”來說話造句;還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愛國”方面的英雄事跡。通過這樣的訓練引導,學生的“愛國”情感會不知不覺得到熏陶和培植。通過優秀的人物事跡和優美的名勝風景等,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讓學生得到美的感染,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如《將相和》、《詹天佑》、《彩色的蝴蝶》等。

教師要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去體會生活中的人文因素,鼓勵學生實際地去從事人文活動,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應善于啟發、引導學生去發現和體會實踐中那些散發著魅力的人文素材。特別注重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去親身體驗,用心感悟那些高尚的情感。引導學生在平常事中養成不平常的良好習慣,從平常事中體驗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習空間,增加實踐機會,召喚人文內涵。《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講的是德國人愛花,并且他們都把花養在臨街的窗戶外面,使花朵都朝外開,而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教學中,孩子們也領悟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從而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人生態度,并能激發他們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去模仿、去體驗。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提供表現人文精神的機會。課堂上,教師一個個人文設想的召喚和學生內在人文積淀的激發,相互碰撞,使學生的人文精神得到表現。口語交際是語文實踐的重要活動,也是學生感受人文的重要環節。在交際訓練中,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以及良好的交際態度,如:《祖國在我心中》,活動中增強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讓名著中的人物走向舞臺》等,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深入情境,通過表情、語言及動作體態,全面感受、體驗情意等。如《將相和》、《晏子使楚》、《猴王出世》、《半截蠟燭》等課文,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用分角色表演讀、課本劇表演、辯論會和繪畫展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開放性語文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人文熏陶。這些都是人文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學生擁有一種自由、愉悅、積極的心理狀態。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健康而又高尚的道德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對一個孩子來說,他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小制作,盡管對于整個人類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對這個孩子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創新。在教師行為上,要求教師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對學生創造的火花乃至奇思怪想給以呵護,保護學生創造的熱情。在方法上,注重發展學生的想像、聯想能力,培學生發散思維能力,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在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只有有疑問,才會有探究,才會有創造。在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寫放膽文,發揮創造性。

篇5

在新時期,高中英語新課改將人文素養的提高作為了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素養教育就展現在我們面前,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 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

高中英語新課改所使用的教材有許多文章都是情文并茂的,采用了時下最新的材料,以充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們對英語作品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是個人文化素養的一個方面。沒有對文學作品強烈的興趣,個人的語言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提高便是無本之木。在教學過程中,我緊緊圍繞作品中的精彩點和閃光點,有意識地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采用比較的方法去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養。例如,在高一的教學中,我在講述第三單元有關圣誕節的作品時,向學生講述了1897年美國《太陽報》上登載的圣誕老人是否存在的著名社論。它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學生充分理解了圣誕節的含義。那就是無論天氣多么嚴寒,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著友誼、愛情、親情,那么這個世界就是溫暖的。另外,我還向同學們講述了宗教對西方發展的積極意義,使學生客觀地、辯證地認識到了宗教并非僅僅是精神鴉片。

二、 營造一種強烈的人文氣氛,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現在的高中生興趣廣泛,充滿朝氣,多才多藝,喜歡在群體中展現自己的才藝。我充分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英語活動。這些英語活動包括英語競賽、英語演講、外國電影欣賞和文化背景討論等。通過介紹、討論、對比、分析等有意識的活動來培養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敏感性。

例如,在講授美國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我向同學們介紹了美國夢的由來以及美國夢在文學中的表現。由于我的講述淺顯易懂,生動有趣,課后許多學生圍在我的身邊,要求我進一步講述美國青年人的生活方式。

此外,高中英語老師還應該講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充分利用網絡和社團組織為學生營造一個交互和動態開放式的環境。例如,我本人開了一個博客,給學生講述學習英語的方法、介紹英美歷史文化和藝術等。許多學生都喜歡在我的博客中留言,并逐漸喜歡上了英語。另外,我還向學生介紹了我所在城市的外語角,鼓勵學生去和外國人聊天。去過的學生逐漸了解到學習外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三、 民族性與人文性相結合

向中國的高中生教授英語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對話、交流。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東西方文明的結合與互補,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吸收,取長補短。27年前,英語學界的泰斗楊周翰先生說:“研究外國文學的目的,我想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吸收別人的經驗,繁榮我們自己的文藝,幫助讀者理解、評價作家和作品,開闊視野,也就是洋為中用。”英語的學習不僅是學習西方的語言和文化,而是對自己文化的再認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本著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一理念,引導學生以包容開放的心態面對中西方文化的優缺點。只有如此,培養的學生才能夠既學習西方的先進理念和文化,同時又主動積極地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例如,我在講課的過程中,運用比較文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幫助同學們分析了為什么西方的文化體現出了積極進取的精神,而中國文化則主要體現了中庸之道。課后,許多學生說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對當今西方一些名人的所作所為有了逐漸的了解。

四、 提高英語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

英語是人文學科,在本質上仍然是以人為中心的。學生人文素養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高低。許多中學老師認識到了目前高中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亟待提高,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忽視了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據相關學者調查,許多中學老師在教師崗位上呆了多年之后,忽視人文知識的學習,不關注時事,忽略學科前沿知識的耿總,自身的人文素養亦是亟待提高。英語的教學不單單是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傳授,教師本人亦需要有思想、有靈魂和深入的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把握,需要有廣播的知識面。“思想既可以武裝教育者的行為,又可以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對于英語老師來言,僅僅把握好課本知識是不充分的。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如果想要充分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就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信念,在業余時間里去學習西方的哲學、歷史和藝術。只有深入理解了西方的文化、對西方文化精神有充分的領悟才可能將自己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樂黛云.比較文學簡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篇6

關鍵詞:人文素養;閱讀;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8-0268-02

適應新時代需求的人才應該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博大的戰略胸懷、激揚的創造思維、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尚的人格情操以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需要人文素質的滋養。在物質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類呼喚著人文精神,社會呼喚著人文素質教育。因此,如何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擺在了所有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試從閱讀教學的角度談談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認識和體會、探索和實踐。

一、人文素養的探討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人的發展除了能力發展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個性的形成。然而,在中學教育中,語文學科已經成為升學的工具,語文教學圍著高考轉,考分成為衡量語文教學質量的唯一尺度。教育目標被“定位于為社會即時的政治、經濟服務,為個人的謀生、找工作準備。這樣的定位――為職業做準備,確實很現實,也很容易見效,可是它忘記了教育的終極目的――人格完善”。上世紀90年代初,教育界逐步掀起了一個研究教育的主體性問題的熱潮。在整個過程中,人文主義思想得到了傳播,以人文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風起云涌,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人是學習的主體,必須尊重其主體地位。學習者能夠發展自己的潛能,形成向上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價值體系,以及具有強烈學習的自我指導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能夠重視情感、動機價值觀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教育需要開啟智慧和授受知識,也必須進行身心的訓育和人生境界的潤澤和點化。作為最具有深刻人文內涵的語文學科,它理當負擔起應負擔的重任。2003年始用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育不僅僅是語文技能的訓練,同時它還是陶冶性情、建構學生精神和心靈世界的教育。所以,語文閱讀教學也必須是“促進學生個體生命的總體生成,是要學生在語言的海洋里感受民族文化、接受情感熏陶,從而在對文本的體驗、思索中立起一個完整的人”。這表明工具性與人文性并重已成為語文教育的共識。人文精神成為當代教育的一種理念,它提倡教育以人為本、關注人、關注人性、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強調生活態度、人生觀、人格修養等方面的教育。雖然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勞動者不再只是單純處理生產對象,更要處理好生產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及人際關系。學會與他人協調工作,與自然和平共處,關心人類命運,持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是每一個現代人所要具備的素質。眾所周知,閱讀是對人類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則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以“立人”為未來,提出了閱讀鑒賞的目標。“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這是新課標關于閱讀與鑒賞目標中帶有根本性的要求。這是關系到人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培養“整體的人”的根本問題。英國作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智慧,讀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知識能夠塑造人的性格,閱讀可以滋潤人文素質。中學生從12到19歲,是心理世界最豐富的年齡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他將從不自覺變得一點點地意識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內容和做人的價值。所以,中學教育是否具有人文性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教育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己,任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豐潤的人文氣質,這些都需要在中學階段完成。

二、人文素質教育和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1.改變觀念,激發興趣。教學改革要改變的不只是傳統的教學理論,還要改變千百萬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新教育思想。蘇軾曾在《李民山房藏書記》這樣寫道:孔子圣人,其學必始于觀書。文中的“觀書”,即閱讀。蘇軾認為,一個人的學習,成為像孔子一樣的圣賢,是從閱讀開始的。閱讀不是練習技法,而是為學生的發展“打精神的底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對于弘揚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閱讀能力的提高、人文素質的養成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然而,在高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在一張試卷定終身的現狀仍然存在的今天,閱讀興趣的培養難上加難。因為,現在的學生是務實的,與考試無關的書籍往往不看,而且在大多數的家長眼中,與課本無關的書都是“閑書”。家長不僅不讓孩子看書,有的還收起來,束之高閣。甚至,有的家長要求老師禁止學生看課外書。教師應是學生閱讀的榜樣和導師,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讀書習慣和閱讀風氣會影響學生,影響學風和校風。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一個才情橫溢的語文教師,其獨特新穎的教學藝術、富有魅力的教學個性和富有文采的教學語言,是足以吸引學生、令學生產生閱讀的沖動的。從這層意義上說,教師的素質,包括高尚品德、淵博知識、人生涵養、人格力量和精湛教學技法在內,是真正吸引學生的教學之本,對學生的人格成長和人文素質起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2.立足課堂,閱讀教學。首先,回歸傳統,注重積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吸取人文素質的營養。教學中,不但要將課文讀熟,還要求其中的名篇均要背出,只有心口并用,“口而誦,心而惟”,才能“胸藏萬里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以閱讀為載體,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當學生誦讀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時,教師可以勉勵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不斷發憤圖強;當學生誦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時,可以提高他們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當他們誦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可以激勵他們面對,威武不屈。學習這些傳統文化的人生瑰寶,既可陶冶學生的情操,又可提高學生的素養。其次,以人為本,注重感悟。中學生正值青春年華,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少講,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一天上8節課,如果每節課教師都滔滔不絕,又有多少學生記得住呢。教師要把絕大多數時間留給學生講,調動他們學習的自主性,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教師要講的是學習方法,是知識的規律。好的教師應向課堂要效率,因為閱讀,是充滿著個體生命的創造性的活動。一個教師,如果沒有內心的感受,沒有自己的真知灼見、激情講授,怎能感染學生。教師在授課時,應以學生的感悟代替教師冷靜的分析,應該將作品中的人生形態、情感形態通過異質同構原理,轉換成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人生形態、情感形態,從而滿足、升華中學生的人生需求、情感需求,并因此使他們獲得學習的,在這種中,提升、拓展自己的人生境界。

3.得益課外,閱讀經典。“功夫在于詩外”,書籍,特別是經典著作,是影響學生精神發展的最優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閱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已成為當今全球教育界的一個基本共識。美國教育機構為中學生列出的必讀書目就有20部之多。美國教育部分規定,這些數目“數十年不變,且要參加相關內容的考試”。高中學生,面對大海般的書籍,會無所適從,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指導,幫助他們選擇讀物,向他們推薦名著。筆者曾在高一年上學期針對課本的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各推薦一本書,它們分別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魯迅的《朝花夕拾》、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論語》、《史記》和《古文觀止》等。每逢寒暑假,教師又給他們開列了以下書單,同時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他們的寫作水平也得以進一步提高。教師讓學生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演講,由學生向同學們推薦一本好書,教師及時點評,同學參與打分,這樣堅持下來,不僅擴大閱讀視野,而且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和積累閱讀筆記,讓學生每周上交,教師批閱,給予點評指導;不定期地組織他們進行一次課外閱讀筆記互換互看活動,讓他們分享讀書的快樂、成功的快樂。我校2007屆學子田雅君同學曾說:“從我自身來說,我首先受益于老師獨有的‘課前3分鐘’環節。每個同學都有機會上臺鍛煉展示自己。每輪要求不一,第一次,大家分享一些有感觸的文章故事,第二次,是作為演講比賽,第三次是介紹你所喜愛的文人。在每一位同學展示后,老師都會與我們分享一些她的想法,并給同學一些建議。如此風雨無阻,對班上學生的幫助是潛移默化的。我們學會分享,用最少的時間讀到各式精彩的文章,同時更大地鍛煉了我們當眾講話的能力,增強自信。老師是真正地為學生以后發展考慮,而非局限地一切為高考服務。”

總之,書籍是人類生活長期發展的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素質持續產生的邏輯前提。因此,立足于課堂閱讀教學,得益于課文閱讀,人文素養教育就不會成為空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人文素養教育,將人文素養教育堅持到底。

參考文獻:

[1]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9,(9).

篇7

【關鍵詞】國學教育 高職學生 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63-01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歷史的沉淀中形成了悠久的、獨具我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教育資源,對我國教育事業具有深遠的影響。因而作為高職院校教師,要努力發揮國學教育中的教育價值,借助國學的優秀智慧來對高職學生實施人文教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國學教育與人文素養

我們都知道,國學教育是以德為本,育人育德教育理念。縱觀我國當前的國學教育,不管是幼兒時代的三字經、弟子規,還是中學時代的論語,都是在向我們傳輸著以人為本,以德服人的教育理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生活中點點滴滴都滲透著非常深刻的德育理念,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而所謂的人文素養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進而達到促進發展的階段。當前,多數人都認為人為素養是指人所具備的人文知識,以及所擁有的人為思想、人為精神。因而,把國學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德育范本,不僅可以借助國學的智慧來彌補當前教育所面臨的教育難題,也可以全面發揮國學的綜合教育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高職院校開展國學教育的緣由

我們都知道,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進而讓學生擁有一技之長,進而適應社會的生產―服務―管理等一線的崗位需求。也因為這樣的教育目標,促使高職院校的教師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而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缺少專業的培養,因而,造成了當前高職院校“重技能、輕人文”的教育局面,導致當前許多大學生素質低下,人文素養更是談不上。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用人單位逐漸在聘用人才時,不僅注重人才的專業技能,還注重人才的德育素養和人文素養,進而才能使得人才保持持續發展的能力和高素質人才。因而,鑒于當前緊張的就業局面,為了提升高職院校的就業率,更為了培養更優秀的全面發展的技能人才,高職院校就應該把人文素養提升到新的高度,目前已成為高職教育中國不可缺少一部分,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盡可能讓其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的一部分。其中在高職院校開設國學教育最為常見,有的院校甚至開設了國學研究協會,通過舉行“國學講壇”“國學經典誦讀”“國學實踐比賽”等各項活動,提高學生對國學重視,進而通過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國學教育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1.促進學生人文知識的積累

中國有著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歷經五千年的文化洗禮,其教育思想永凋不謝。譬如,人們熟知的《論語》《弟子規》《大學》《中庸》等,其內部不僅包含著豐富人文知識,還包括古老的歷史文化知識、政治知識、哲學知識、道德知識、語言知識等,學生在學習國學,誦讀經典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人文知識的積累。

2.幫助學生理解人文思想

在高職院校開展的“國學講壇”,國學教師不僅要講解某一部經典作品中的歷史文化背景,還要講解所具備怎樣的傳統文化知識,蘊含怎樣的人文思想等等。通過開設這樣的活動,讓學生理解國學的人文思想之外,還為學生了解提供了學習經典理論提供一個有利的平臺。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精選推薦一系列的經典作品供大學生選擇,有條件的學校也開設了相關國學選修課,讓學生充分感受國學的魅力,進而感受我們先人傾盡畢生心血的偉大著作,也讓我們感受經典著作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智慧結晶。學生在誦讀這些經典誦讀之外,在感受其傳統著作的同時,更吸取了偉大文學家、思想家的思想精華,更深刻地體會到現代文化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3.促進社會的和諧

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在人與自我的關系上,重體驗而以樂為本;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循人倫而以和為貴;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順自然而以人為本。這種人文精神對建立和諧社會關系有指導作用。處于這種精神熏陶之下的學生,才能增加“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意識,形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濟世情懷,擔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和樹起“天人合一”的終極理想。“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受到國學良好教育的學生,更易培養出做人基本的道德標準,提高“以和為貴”的思想意識,為他們將來在社會上和諧生活、和諧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總之,利用國學教育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讓其真正對一個人產生影響,自此改變自己以往的行為習慣很不容易,需要一個長期的引導教育長期的過程,尤其是大學生,正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俗話說:學貴力行。學一句做一句,實踐一句,把圣人的教誨貫徹到我們生活中去,落實到學生的一言一行中,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是高職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人為素養,進而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殿尉;高校國學教育對構筑大學生和諧人格的影響及對策[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董蕾;振興大學國學教育的原則與途徑[J];法制與社會;2009年32期

[3]趙淑梅;大學國學教育的現實解讀[J];現代教育科學;2008年11期

[4]馮占輝,董耀金;研讀國學經典 構筑和諧人格[J];學理論;2011年12期

[5]陳宗彬;高校國學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應用方法研究[J];魅力中國;2009年20期

篇8

英美文學課程在人文教育功能上有三項功能。首先,通過英美文學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取全面的人文知識,構建全面的人文知識結構。因為英美文學課程涵蓋了英美兩國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社會、風俗、生活、精神各個方面。其次,通過英美文學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幫助學生認識人生,學會如何處事、如何做人,豐富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道德品質。英美文學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思想和道德價值,優秀的作品往往贊揚真、善、美,同情弱者,抨擊丑惡,重視人的價值,處處閃現出人道主義的光輝,學生可以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再次,通過英美文學的學習,學生可以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英美文學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三個層面上,即基本常識、基本行為、基本觀念上都應有用武之地。

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英美文學作為英語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理應受到學生、老師和學校的重視。在我國,英美文學教學的現狀到底如何呢?程愛民等組成了課題組,從1998年起開始到2002年經過3年多的時間對我國50所不同類型的外語院系的調查研究、分析、總結了我國高校英美教學的現狀以及在認識觀念、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核方式、師資培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總結為以下幾點:認知觀念上,對課程的目標認知不明確;課程設置上,(1)課程設置略顯單一,選修課偏少,概念上也不夠確切;(2)英美文學史和文學選讀是作為一門課還是兩門課;(3)課時安排較少;教學手段上,超過60%的老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用或者少用現代教學手段。考核方法上,主要采用閉卷考試占據比例過大;師資上,主要由中青年教師擔任教學任務,其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英美文學教學的改進

英美文學教學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大量的學生認為文學課程無助于他們的就業,因此學習的熱情大大降低。學生更愿意學習實用的課程,如商務英語、法律英語、科技英語等。范誼等認為,長期以來,我國對于英美文學教學的目標內涵并不十分清楚,對目標內涵的層次定位更是含糊,因此英美文學教學改革進步緩慢。只有新形勢下英美文學教學的目標內涵,才能找準英美文學教學的層次定位和課程設置。范誼和芮渝萍將英美文學的教學目標的內涵分為五個層次:一是英文原著的閱讀體驗,這是基于感性認識的經驗層次。它的重心是把閱讀過程交給學生,通過親身的閱讀體驗,逐漸培養起學生對文學的興趣、欣賞及判斷能力;二是獲得英美文學基本知識,這是理性認知的知識層次,它的重心是讓學生了解英美文學史發展的概況和脈絡,了解英美文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文學現象、流派、作家、作品;三是幫助學生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分析方法,進而培養學生的理論修養和思辨審美層次;四是通過英美文學認識英美文化和國民性格,這是基于文化認知和文化認可的跨文化交際的交流層次;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義,培養人文情懷,弘揚人文主義精神,這是基于人文關懷和道德塑造的哲學層次。這五個層次是層層遞進的,彼此有相互交叉。第一層次是基礎,沒有第一層次的基礎,其它目標就無從談起。第二層次又是第三層次的基礎。

文學批評的方法是理解文學作品的途徑,而且也是文學知識的一個構成。掌握了文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如何理解文學作品,從而使學生樹立跨文化交際的意識。經歷前四個層次的教學,才能升華到第五個層次。對照這一教學目標層次,英美文學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1.轉變認識觀念。教師對自己角色的認知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方法、教學的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考查等各個環節。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管理者,建議者,建議來源者、學習促進者、課堂氣氛創造者、評估者,行為示范者等。

2.充實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重要依據。如何安排教學內容,使之滿足學生的需求,適應新時代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要求,許多學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以及經過調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有人主張以“史”為主,有人主張“史”、“料”結合,有人認為文學貴在文本的分析和欣賞。如南京大學的王守仁教授提出“應該終結‘文學史+選讀’的模式,他認為應該以作品為中心,指導學生閱讀、欣賞、分析文學原著。文學教學中,文學史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英美文學的經緯。文學理論也不能缺席,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學理論,了解一些鑒賞的方法,使他們找到理解文學作品的途徑,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生被授予了“漁”,不至于無從下手了。

同時還要加強文本的閱讀文學課程,文本是根本,通過閱讀作品,使學生嘗試走進文學作品,并進一步與文學作品展開對話,嘗試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向、藝術語言及其局限性,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習慣和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如果學生只是知道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的名字,但卻很少去讀作品本身,就失去了和作品互動的機會,也就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無法形成自己的見解。如果沒有讀過詩歌,怎么能領略到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意象美呢?但由于課時有限,學生要想僅僅在課堂上既能獲得文學的基本知識,又能仔細閱讀文學作品,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教師要對作品進行選擇,

3.改進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注重教師的講解,對學生的參與要求不高,使得課堂氣氛沉悶,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師課堂上逐一講解知識點,學生埋頭做筆記,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助長了學生的惰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教師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自覺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4.借鑒新的批評理論。二十世紀涌現了很多的文學和批評理論,如建構主義、對話理論、生態主義等。這些理論不但對文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于文學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⑴建構主義理論下的英美文學教學,強調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老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知識。⑵對話理論視角下的英美文學教學,教學的過程實質上是多重對話的過程,包括師生之間的對話、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師生和文學作品之間的對話以及自我的對話。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平等地進行語言交流和信息交流;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切磋;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和作品以及作者建立起聯系;根據閱讀的經驗、體會,創造自我的對話,內化自我。對話理論強調教師和學生雙方在對話的過程中接納對方、共同合作、平等參與、相互分享,師生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⑶生態語言學視野下的英美文學教學,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著多方面的關系,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師生和作品之間的關系、師生和教學媒體技術.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從而構成一個綠色的生態環境。各種理論雖然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賞析作品,不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具體的知識,還能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思維,掌握方法,提升觀念,做到教書育人,授人以漁。

5.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進。閉卷是通常的考察方式,傾向于考察對具體的知識點的記憶,學生死記硬背,考試期突擊復習,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這種考查方式很難考察出學生對于文學的理解有多少,有沒有真正讀過原作。形成性評價,如讓學生寫作心得體會,可以加深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為了客觀、準確地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考察方式。有閉卷考試、課堂表現、課程論文、心得體會、口頭報告等。

6.加強師資培養。調查中顯示出學生對于名師懷有對其淵博學識的敬仰,為人風范的尊崇。承擔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的大多數為中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人生經歷單薄,對作品的把握不到位。學校可以采取“請進來”(即請名家名師到學校做講座,教師可以通過觀摩他們的講座,查找不足,借鑒長處)和“送出去”(送他們去培訓)的方式。英美文學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教師在講授課程中要自覺地將人文精神的培養貫穿于課程始終,充分挖掘和發揮本課程對人才文化素質養成的潛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同時,也要把文化素質教育的有關內容滲透進去,使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篇9

論文摘 要: 師范生將來所從事的職業是教師,將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養人,提高師范生的人文素質顯得格外重要。教育學課程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和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途徑,加強師范生的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近年來是一個熱門名詞,在高等院校更是一個眾人皆知的名詞。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即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1世紀的高等教育將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努力方向,推進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而人文素質教育是高師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和途徑。楊叔子院士認為,人文教育追求善,對求真的科學具有導向作用,人文素質不僅影響人的價值觀,還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法,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激發創造靈感。[1]人文素質教育應該滲透到可能的方面和領域。在高師教學中,教育學課程就是一個可以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協調發展的平臺。 

一、加強師范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所謂人文素質,一般指人的人格、氣質、修養等的綜合體現。人文素質教育是指將人類優秀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等教育過程,使其內化為人的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為什么要加強師范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筆者認為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有利于師范生承擔起傳播和傳遞人類文化知識的重任。 

師范生將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養人,擔負的是人類知識文化的傳遞、傳播方面的任務。人類知識包含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因此它要求師范生不僅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社會科學知識,音、體、美等藝術方面知識、技能和審美的能力,具有將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進行整合的能力。當然,師范生學習的時間和水平有限,不可能在這些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但至少應具有這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承擔起傳播和傳遞人類文化知識的重任。 

2.有利于師范生形成良好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師范生將來所從事的職業是教師,工作性質是復雜而又繁重的腦力勞動,教師主體的人格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為了陶冶學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往往通過師生人際關系,通過心靈之間的交流、撞擊、情感的交融、教師人格的感染來實現。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影響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如果教師具有豐富的人文知識和良好的人文素質,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探求,而且可以此為載體,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從而最大限度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成長施加影響。正如俄羅斯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發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3.有利于師范生形成優良品德,提高競爭能力。 

“人文科學可以使人們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對社會的責任。”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如此評價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2]人文素質教育通過引導學生有選擇地吸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真正懂得人的價值與意義,正確思考人生、修煉人生。而且人文素質教育往往帶有寓教于美、潛移默化的特點,學生比較樂于接受,有利于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而且在人力資源供求日益富裕和能夠充分實現自由流動的今天,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學生必須調整思路,不但要以知識、技能武裝自己,而且要以道德、修養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試想,哪一個單位愿意招聘一個學富五車卻自私自利、心胸狹窄的人呢? 

二、教育學課程教學獨特的人文素質教育功能 

1.教育學課程具有人文性的基本特質。 

建國以后,我國全面學習前蘇聯,高師教育類課程精簡為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法三門,教材的教條化比較明顯,教學逐漸形成了以講授為主的單一模式。為此,改革開放以來,華中師大等五所院校開始對教育學教材進行改革,之后又有人本著實用的宗旨,編寫實用教育學。20世紀90年代初,微格教學理論傳入我國,教育界開始關注教學技能,出現了知識課程和技能課程并重的勢頭。盡管教育學課程向技能性偏重,但我們仍應看到教育學課程還是具有人文性的,因為教育學教學對于師范生的精神成長是舉足輕重的。教育學課程教學的本質是培養人的活動,是提升個人價值的活動,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活動。教育學課程教學的目的除了讓學生掌握備課、上課、了解學生心理等基本教育能力,還應對他們進行審美欣賞、心理健康、道德完美等更加豐富健全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說,教育學課程教學的內容除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還有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藝術品質的培養,教育學課程教學的“人文性”主張教育不是為了社會功利的目的,而是為了受教育者個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把他們培養成自由、完善、和諧發展的個人。 

2.教育學課程有利于培養師范生的民族精神。 

師范生正處在人格健全和心理成長的關鍵期,通過教育學課程獨特的學科體系和豐富的人文知識內涵,對其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激發其民族自豪感,增強其民族使命感和責任感,使他們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方向,抵御不良思想、行為的侵蝕,不僅把學習當作個人的事情,而且當作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事業來努力。 

3.教育學課程可以提高師范生的審美能力。 

一名全面發展的師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素質。學生通過教育學課程對相關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等人文知識的獲取和充實,能夠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品位,使他們懂得真、善、美的真諦,凈化和美化其心靈、言語和形象,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而且教育類課程中所蘊含的辯證法思想、傳統文化的精髓、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崇高精神等都能不斷陶冶大學生的情操,使他們獲得一種美的享受,也使他們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 

4.教育類課程能夠正確引導師范生的行為方向。 

從高中進入大學這個“小社會”,學生需要逐漸具備自我選擇、自我管理、自我負責的能力。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人們的道德觀、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而且成長在各種思想的“前沿陣地”——大學校園中的大學生又處于成人化的轉變期,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教育類課程所內含的全面發展教育,優秀教師的榜樣作用及教育家們的光輝思想,都有利于師范生不斷用知識來武裝自己,以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來鞭策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三、教育學課程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探索 

1.挖掘教育學課程內容,彰顯人文素質教育功能。 

目前高師教育學課程教學實際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了教育學課程的人文認知功能,從而使教學的整體功能失效。因此,彰顯人文素質教育功能,深入挖掘人文教育資源,是提高高師教育學課程教學實效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學》是師范院校的一門教師教育類基礎必修課程,以往的課程教學沒有處理好學術性和師范性的關系,往往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其應有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事實上,教育學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無論是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學說,還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質、教師的素質等,都貫穿著一個核心內容,就是使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些理論富有深厚的人文魅力,都是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寶貴人文教育資源。例如,我們在講到教師道德素養內容之一——教師的教育責任感時,讓學生觀看音像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徐本禹是華中農業大學2003屆畢業生,畢業那年去貴州的一個貧困山區去支教,從繁華的城市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剛剛畢業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于他的責任。學生們看完后無不被其感動,再一次深刻意識到社會和國家把培養下一代的光榮任務教給自己,這是一項重大的歷史責任。再例如,講授孔子的教育思想時,筆者結合《論語》、《孟子》等篇章談儒家理想人格的修養、儒家學說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等,讓學生理解那些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為什么要發表聯合宣言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的思想里去,引導學生從歷代優秀教育思想中汲取營養,增強民族自信心。對這種立足于教材中的內容,有目的地擴充信息量的做法,學生反映不錯。有一位同學寫道:“老師對教材中的教育理論進行分析,同時引出許多與教材內容有關的知識、事實,不僅使我從整體上了解了教育現象、教育規律,而且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審美品位,讓我更愛教育這一神圣的職業了。” 

當代大學生具有良好的知識素養,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敢于創新。只有閃爍著人文光輝的教育理論,才更能使大學生通過對自我價值的追求,逐步認識到社會價值的意義,從而超越自我。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不斷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和大學生的發展需求,進一步創新教育理論的內容,大膽、科學、合理地運用教育理論中的人文教育資源,使教育學成為富有魅力并令人期待的學科。 

2.搭建師生交流平臺,給予人文關懷。 

在高校,有部分教師在教學目標上常把學生當成工具和“匠人”來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在教育對象上,把學生當成接收器,忽視了學生的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當成產品來加工,忽視了學生的創造性,更有甚者,有極個別教師對有障礙的學生或心理有疾病的學生,不是給予真誠的師愛,去愛護和幫助他們,而是歧視和厭惡他們,使這部分學生感到孤獨無援,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以致于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對他人、學校和社會產生仇恨的心理。人文關懷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把滿足學生的多方面興趣和要求作為教學工作的出發點,把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的價值和自由作為教育的目的,一切為人的發展服務。美國學者柯爾伯格(l.kohlberg)和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提出自由主義教育理論,他們認為,學生作為受教育者,與教育者同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沒有束縛、沒有壓力的狀態下接受教育。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教育情境,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問答式等方法,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參與討論。在啟發學生暢所欲言的同時,教師適當點撥啟迪,輔以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溫和的表情、寬容的態度評價學生,通過評價給予學生成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主動參與自信心,促使他們以愉快、高漲的情緒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筆者還通過課前演講來搭起一個思想感情交流與溝通的平臺,師生相互鼓勵、共同成長。開始的時候,有些學生還很靦腆,有些怯場,我們鼓勵其大聲、大方、大膽地表達。“要想明天講得棒,別怕今天出洋相”,口才不像人的相貌一樣難以改變,它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得到提高。一輪下來,同學們體會到“多上臺一次,膽子就大三分”的道理,逐漸的,大家上臺積極了、踴躍了,演講的話題更多了,演講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同學們在一起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談抱負,談親情、談友情;讀散文、吟詩歌、講故事,介紹家鄉的風景名勝、鄉土人情;不少同學還能結合教育知識談對身邊發生的教育現象的看法,可以說是古今中外,包羅萬象。學生的演講不僅內容豐富,而且經常異彩紛呈,迭起。當一部分學生還在為進入大學沒有目標而迷茫時,有學生則以“校榮我榮,校衰我恥”為題,宣誓“師專將因為我們而輝煌”,令人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學生們在課堂上盡情揮灑,展示出無比的自信與豪邁。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通過課前演講,不僅提高師范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彼此間交流的是思想和感情,我們在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相互鼓勵,共同成長。 

3.圍繞人文素質教育,不斷改進教學手段。 

傳統的“一塊黑板、二支粉筆、三寸不爛之舌”的落后教學手段,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忽視了學生多種感官的功能。要提高教育學課程的人文素質教育功能,必須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文本、圖形、圖像及音頻、視頻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人文素質。如結合教材“五育”內容可播放《百家講壇》中國人民大學袁濟喜教授所講的專題《“硫酸潑熊”引發的思考》,從轟動全國的清華學子劉海洋“硫酸潑熊”事件談到傳統美育再到當代人格建設,讓學生在震撼中感悟;學習“教師素質”內容時可放映電影《美麗的大腳》、《鳳凰琴》,讓學生在感動中沉思;講授“學校教學”內容時可放映優質課錄像,等等。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的歡迎。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用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學生能夠看到、聽到不易直接看到、聽到的事物、現象和過程,從而大大豐富教材內容,同時還可以使教材內容變得形象、生動、直觀、有聲有色,從而提升課程的藝術性、欣賞性和教育性。 

總之,師范生人文素質的培育不是僅靠一門教育學課程的教學所能完成的,它還受到社會環境、社會風氣的影響,需要學校、社會一起努力,共同營造有利于師范生人文素質形成的良好氛圍。但可以肯定地說,教育學課程在師范生人文素質教育中是大有可為的。教師們應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劉作華,張云懷,周小霞,李澤全,陶長元,張勝濤.人文素質教育和科技倫理道德教育在大學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4,(1). 

[2]顧明遠.人文科學教育在高等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研究與探索,1995,(3). 

[3]裴金濤.關于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幾點思考[j].學理論,2010,(5). 

[4]張煜芳.提高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養淺談[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4). 

篇10

關鍵詞:高校教育;人文素養;現狀及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7-0216-03

人文素養教育是高校教育在現代語境下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是高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們不可小看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意義和價值,這就像不能低估每一個大學生的生命力量所能達到的高度和潛能一樣。

一、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社會在發展,生活在繼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忽略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或逐漸剔除、或降低標準、或聽之任之,勢必使大學生產生各種困境,影響教學質量。

(一)民族精神逐漸淡化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進程與發展積淀中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的心理追求,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當代大學生民族精神的淡化或弱化,是一個不用申辯的事實,即便是民族感很強的大學生在對民族精神的認知和領悟上也普遍存在著偏差和膚淺。”的確,在經濟全球化、價值商業化、思想自由化、行為世俗化、生活優裕化的全球發展趨勢下,很多人沒有讀過四大名著;對傳統文化(諸如國畫、書法、古典文學、古典音樂等)沒有興趣等。其實這不僅僅是由于大學生自我認識的缺失,究其原因,我們在大學教育中未處理好傳統文化本身的缺失、代際文化的斷層,中西文化的沖撞等問題才是主要原因。

(二)心理承受能力較弱

大學時期的青少年是一個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的群體。他們渴望被關注,渴望塑造自我的良好形象,渴望獲得更多人的肯定,渴望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但是,雖然生理上、智力上趨于成熟,但在心理上、思想上善屬于發展期。

很多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單純,學習動力不足,社會閱歷淺,是非判斷力尚有待于加強。在面對現實的境遇、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如意的環境、甚至是遭遇挫折,與理想大相庭徑時,往往無法正確調節理想與現實的差異,無法理性看待各種現實存在的問題,亦不善于調節心理上的平衡,于是受挫感加重,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容易出現心理失衡,進而影響各種判斷力和行動力。

(三)缺少人文知識的積淀

人文知識是每一個大學生應具備的知識結構之一。人文知識“是人類總體知識構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語言(符號)的方式對人文世界的把握、體驗、解釋和表達。”可見,人文知識是一個大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的必備條件之一,是其優良的知識結構的必須要素之一,而且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形象和競爭力。

然而,我們現在的高校教育中,人文知識的教育是不容樂觀的。不少大學生的從小到大積累的知識結構不合理,文、史、哲及藝術等方面的知識淺薄。尤其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作為身在中國的當代大學生,多數學生現在學習英語的時間遠勝于學習自己母語的時間,對西方文化的關注程度也高于本國傳統文化,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沉迷于動漫、言情、上網、游戲等享樂生活上。

(四)人生目標不明確

現代大學生越來越多的表現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大多數沒有長遠的目標,對自我發展的前景不清楚,找不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不知道大學畢業走向何方。于是很多大學生的生活過得渾渾噩噩;上課不積極或對知識沒有渴求;對集體或社會活動沒有熱情;對各種事情產生不滿,等等。“那種(理想化)意象越是不真實,愈是敏感脆弱,就愈貪求別人的肯定和承認。對我們確信自己具有的品質,我們是不需要他人來證實的;但如果別人對我們所聲稱而實際并不具備的品質表示懷疑,我們就會極端敏感小氣”。他們很多容易受到自由主義、享樂主義、個性釋放、權力至上甚至是拜金主義的侵蝕和影響,產生價值觀困擾。

二、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措施及途徑

對于如何加強大學生人文素養,我國早在1998年就專門頒布了教高司第2號文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可見此項工作的重要性。然而,時代在發展,新的社會形勢與人才需求要求我們不斷思考開展此項工作的新的措施與途徑,這才具有現實意義。新形勢下,除了遵循文件中提及的五點意見(第一,充分認識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第二,采取多種途徑與方式,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第三,加強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第四,加強對文化素質教育的研究;第五,加強對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領導),在已有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我們還要結合自身環境和現有資源,做出以下新的、更加具體有針對性的思考,開展具體可行的實踐操作。

(一)專業教學中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前提是要先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之一,“如果放棄在專業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我們不僅會失去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時間和陣地,最終導致單純的、填鴨式、灌輸式專業教學。”因此,教師不應將專業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截然分開,而是應該互相滲透,互相融合。

教師除了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教育,自身也需要不斷進步。首先,要積極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及時跟進時代步伐,轉變教育思想。傳統的知識教育已經滿足不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否則課堂只會失去吸引力和影響力。其次,教師在課余時間也要提升自我的人文素養,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給學生做出表率。自己不讀書卻要求學生好好讀書的老師,注定是不會有學生附和的。而一個人文素養高的教師,身上會有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往往擁有更好的師生關系,更容易被學生所接收,更加容易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感化學生,這種影響力是潛在的,更為細膩、更加長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再次,教師自己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還要注意挖掘專業教學中的人文知識,進一步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到教學之中,積極主動地發揮自身人格魅力以及所教知識的人文影響力,激發學生產生求知、向上的熱情,才能真正激勵學生形成穩固、持久、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增加人文課程的比重

從課程設置上提高人文課程的比重是一個重要途徑。“從民族發展的高度看,學校應該像重視英語、計算機等課程那樣重視人文課程”。

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專業課程設置時,應該充分考慮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專業課程設置,首先從制度上給予支持。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切實可行的政策支持與導向,才可能真正將人文素養教育落到實處。例如在文學或藝術專業中加入“書法”作為基礎必修課是很多高校慣例。雖然由于現在的學生對于傳統文化課程不重視,甚至不感興趣。但是,現在不努力,何時才努力。任何傳統文化都是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沉淀下來的,避免文化斷層是高校教育責無旁貸的義務。

其次,現在高校開設的人文課程更多集中在校級公共選修課中,建立健全嚴格的審查制度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應該選擇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公選課程,聘請權威的教師開設課程,而不是只要提出申請,不加審查或者簡單審查就可以開課。同時,對于純娛樂性的公選課,要少開,這類課程上起來容易,但是如果上下來的效果是學生一笑而過,那就失去了高校課程開設的根本意義。開設此類課程的老師也應該加深理論與人文素養的教育,在娛樂中對學生進行教育實際上是最有效果的,例如好的電影、好的音樂、好的繪畫都是能對學生形成重要影響的,但要切記不要只停留于看、聽、笑的層面,使本身很有價值的人文素養教育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借鑒好的人文素養教育方法與理念

人文素養教育的理念應該是先進的、創新的,有針對性和有意義的。我國中小學教育中,人文素養課程常常為所謂的主干課程(即語文、英語、數學)讓路,有的學校縮減美術、音樂、體育等課程的課時,有的甚至直接取消美術、音樂等與考試無關的課程。

進入到大學,專業性教育為我們提供了開展人文素養教育的時間和平臺。世界著名的美國哈佛大學在其本科教育中制定了六項核心課程,包括科學、歷史、文學與藝術、外國文化、社會分析和道德推理,每項中再分小項,每個哈佛本科生都必須從六項中選修8門課程。這種課程設置下的教學,告訴學生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的種類、探究知識的不同方式、不同的分析研究方法以及它們的價值與意義。這是一種引導學生去“趨近于”知識的方式,而非被動接受呆板的說教,它不僅顯示了哈佛對于向學生傳遞什么樣的知識、如何傳遞知識的明確的思考與實踐,也反映了學生對6項課程各自的領域中不同的興趣取向和學習欲望,其教育效果的積極性與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雖然我們現在還無法實現這樣的課程設置,但是,我們可以借鑒這一優秀的課程設置理念,在專業課程中開展積極,有社會現實意義的人文課程,從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成長。

(四)豐富開展人文素養教育的形式

人文素養的教育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高校教育中可以開設諸如文學、音樂、繪畫、書法等校內的人文課程。其次,課外實踐形式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要求學生既能靜心于課堂,也要能走出課堂,進入現實與社會。高校應該有組織、有目的地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如環保行動、“三下鄉”活動、志愿者服務、愛心傳遞等,不僅能看到課堂上看不到的人間百態,也能促進大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挖掘自身的潛力,并為將來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尊重大學生的個性差異,給予人文關懷

大學生都是具有自主思維的個體,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他們身上的差異性,不能統一要求、育。實際上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教育中一直遵循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我們應該看到男性思維與女性思維的差異,正視、善待學生的每一個想法,善于發現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我們應該多看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式教育,畢竟“人無完人”,要允許學生犯錯,讓學生在每一次錯誤中不斷積累經驗,才能越來越好的成長。對于學生的不同見解,要允許“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適當的人文關懷也是人文素養教育中的一種,也許它不像課程一樣那么外化,但它是內化式的教育,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義,值得每一個教師學習與運用。

高校中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甚至可以說,一個大學培養出的大學生所體現出來的人文素養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這個學校的教育質量。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該具備的信念是:每一個我們教育的學生,都是因為想讓他過得更好。懷抱這樣的人文情懷去教育學生,也是一門藝術。我們需要共同營造一種良好的人文素養教育的氛圍,承擔起促進和提高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高朋.當代大學生民族精神淡化的文化根由研考[J].黑龍江: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7(02).

[2]王珊珊,林志鵬,張水銀.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途徑選擇[J].南京:文教資料,2010(02).

[3][美]卡倫?霍妮.我們內心的沖突[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