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形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21:27: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藝術形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邏輯學的角度看,事物有多種特有屬性,但有一個屬性代表某類(或某個)事物的本質,這種屬性是本質屬性。事物的本質屬性一定是事物的特有屬性,而事物的特有屬性不一定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歷史唯物主義是考察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及其發展動力的理論,其著眼點是上層建筑、意識形態會受到經濟基礎的影響和制約。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范疇中,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考察文藝等對象是一種特有屬性的把握。這個特有屬性是不是本質屬性,這一點應該進行嚴謹的論證。不少論者都認為,馬克思并沒有從本質屬性意義上對文藝等對象進行考察,“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的,馬克思不是文學理論家或美學家,他無意為文學藝術下定義,只是提出了問題。”[9]“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社會意識現象本身。
例如社會意識的內部結構和層次等,還沒有來得及作深入的研究”,并引用恩格斯晚年的話為證[10]。而我們認為,意識形態是文藝等對象的特有屬性,但不是本質屬性。1.意識形態的本質屬性:思想、觀念體系第一,權威工具書對“意識形態”的本質屬性判斷都指向觀念思想體系。《辭海》、《詞源》、《中國大百科全書》等的解釋都大致相同,如《辭海》對“社會意識形態”的解釋為:亦稱“意識形態”、“觀念形態”。系統地、自覺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思想體系。是社會意識諸形式中構成思想上層建筑的部分,表現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形式中。這些工具書中,意識形態的本質屬性都是觀念體系。當然,意識形態存在于文藝等對象之中,那只說明后者具有意識形態屬性,是特有屬性,而這個特有屬性是不是本質屬性則有待細究。第二,有關專著對意識形態的定義也大都指向觀念思想體系。以我們目力所及,無論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還是后來的研究意識形態的著作,如湯普森的《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盧卡奇的《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俞吾金的《意識形態論》、宋惠昌的《當代意識形態研究》,這些著作對“意識形態”定義的關鍵詞大都是“觀念”、“思想”和“思想體系”。《德意志意識形態》主要是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思想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在這本著作中馬克思、恩格斯并沒有專門對文藝、宗教等上層建筑進行批判,這就說明意識形態主要是一種思想體系。事實上,為了避免“意識形態”概念所帶來的理解上的混淆,毛星認為應該把書名翻譯為《德意志思想體系》,這樣才更為切中,書名和內容才有一致性[11]。第三,“意識形態”的最初意義是觀念、理念。“意識形態”的法文為idélogie,英文為ideology,德文為Ideologie,這些詞均源于希臘文Ide,意為觀念、概念、理念、思想;Ologie是“學”、“學科”、“思想體系”之意,所以,ideology本應譯為“觀念學”、“觀念(思想)體系”[11],而不是文藝等上層建筑。2.法律、政治、宗教、藝術、哲學的本質屬性并不全部指向觀念思想體系第一,國內學界一般把文藝等對象的本質屬性指向意識形態。以《辭海》為例,首先,《辭海》直接點明“藝術”、“宗教”就是意識形態,認為“宗教”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而“藝術”是“審美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其次,對于“法律”、“政治”和“哲學”的解釋也強調了其意識形態性。其中,對于“哲學”和“政治”,沒有直接說明其意識形態本質,但認為“在階級社會里,哲學具有階級性”、“階級斗爭,處理階級關系成為政治的重要內容”;對于“法律”,有關解釋沒有涉及“本質”層面,但有“法律觀點”、“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等詞條,均強調“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法律觀點”(或類似話語)。并且,其他的論著和教科書大多直接點明法律的意識形態性,如“作為一種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的法律”[12]21。
我們認為,如果文藝等對象的本質是意識形態,那么就意味著法律、政治、宗教、藝術和哲學的本質都是一種思想觀念體系,這種表述并不能闡明法律之所以是法律、文藝之所以是文藝的質的規定性,因而容易引起人們的質疑(阿爾都塞認為這幾個對象并不是一類事物,而有明顯的區別:“倫理學、公民教育、哲學”是“純粹狀態的意識形態”,而“法語、算術、自然史、科學、文學”是“經過主導意識形態包裝的‘知識’”[13]。可以看出,阿爾都塞對“意識形態”的理解和馬克思保持了一致性)。另外,令人疑惑的是,國內學界在很多場合使用“意識形態”時并不涉及其是文藝等對象的本質含義,而是僅僅當作“思想觀念體系”來使用,如“近代中國第一場意識形態戰爭”,這句話中的意識形態戰爭當然不是法律、政治、宗教、藝術和哲學的斗爭,而是思想觀念的戰爭,當然也包括一些文藝等對象的斗爭。“文藝等對象的本質是意識形態”論者或許應該對這些用法進行詳盡的辨析,以釋疑惑。第二,國外學界大多沒有把文藝等對象的本質屬性指向意識形態。以《不列顛百科全書》為例,該書對文藝等幾個詞條的解釋均沒有指向、甚至沒有提到意識形態,如“法律”詞條:由一個社會公認為具有約束力的該社會的習俗、慣例和行為法規組成的學科和專業。“文學”詞條:用文字記錄下的作品的總稱。常指憑作者的想像寫成的詩和散文……。“藝術”詞條:用技巧和想象創造可與他人共享的審美對象、環境或經驗。從邏輯上看,對文藝等對象的認識應該有較大程度的全人類性,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對同一對象的同一屬性應該會形成大致相同的認識。我們在立論時或許應該和其他智者進行充分的對話,這樣才能使自己觀點的根基更加牢靠。以我們目力所及,幾本主流的文藝理論教科書在論述文藝本質是意識形態這個問題上,大都傾向于獨自深入、獨自立論,較少充分引用、論述各方權威、代表性的觀點,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根據毛星的研究,問題出在蘇聯人身上。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德語原文中,“意識形態”的本詞是“Ideolo鄄gie”,“意識形態的形式(意識形式)”是“Bewu覻tseins鄄formen”,但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從俄文翻譯出版的米定•易希金柯主編的《辯證法唯物論辭典》、羅森塔爾、尤金編的《簡明哲學辭典》,都只有“Ideologie”的條目,而沒有“Bewu覻tseinsformen”條目,如此重要的條目居然沒有收錄,我們只能猜測是蘇聯人誤以為兩者是同一個意思,所以二者擇其一。在米定主編的辭典中,對“藝術”條目的解釋是:“社會意識形式之一……藝術也像任何思想體系一樣……”。這說明,他們把“(社會)意識形式”和“思想體系”混為一談了,也就是把“Bewu覻tseinsformen”和“Ideologie”混為一談了。據董學文的研究,蘇聯學者在20世紀50年代編撰的《馬克思恩格斯論文學》的資料集的“出版者的話”中,明明講到“藝術作為社會意識形式”,可是,到了書的開篇目錄,卻又以“藝術是社會意識形態”作為第一部分的標題,而所列舉的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文學的十一條言論,沒有一條可以表明應把“文藝”界定為“社會意識形態”。這本書于1962年由曹葆華譯成中文出版,對中國學者影響很大[14]。“意識形態”的不合理翻譯的暗示從一般的意義上看,意識形態指的是思想、觀念,是內在、內核性的范疇,但中文的“形態”一詞的意思的“形狀神態”、“表現形式”,多指事物的外貌外觀,是外在、表面的范疇,所以把“ideology”翻譯為“意識形態”是不合理的。胡為雄教授認為應該把這個主要源于郭沫若的誤譯改正過來,郭沫若在流亡日本時把“DiedeutscheIdeologie”翻譯為《德意志意識形態》(節譯本),并于1938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1960年中央編譯局編輯該書新譯本時,本著“約定俗成”的原則,對該譯法未作改動,從優化漢語、保持漢語文化的優良性來說,應對此予以糾正[15]。可以作出推測的是,由于“意識形態”中的“形態”和文學等對象都有形式、外觀的特點,所以“意識形態”這個譯法給了國人一些持續的暗示,從而把“意識形態”和文學等對象等同起來。這恐怕是“文藝等對象的本質是意識形態”論的一個潛意識的原因。
作者:莊東明 單位: 暨南大學 韶關學院
篇2
[摘要]技術性貿易壁壘已經成為影響國際貿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國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約束。技術性貿易壁壘可以基于技術水平的差異、政府的主動干預而形成,也可能是其中涉及的不同利益方相互博弈的結果。本文主要從國家間貿易政策博弈和各國內部政治與經濟力量相互博弈的角度,通過構建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模型,解釋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機制及對各利益集團帶來的影響,以期為我國相關部門擬定有關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機制;博弈
一、引言
近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愈演愈烈,關稅壁壘逐步弱化,大大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自由化,但這并不意味著貿易保護主義離我們而去,相反,它正以一種更隱蔽、更強大、更不易監督和預測的方式——非關稅貿易壁壘手段阻撓著進出口貿易。據有關資料,當今世界貿易壁壘的80%來源于技術性貿易壁壘。
伴隨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廣泛使用,國內外學者也對此作出了一些研究,取得了十分豐富的成果。PeterSwann(1996)等人對1985—1991年期間英國的凈出口、進口、出口與本國的標準數目及英國和德國認可的國際標準數目進行了回歸分析,發現英國的標準對其進口和出口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BarryKrissoff、LindaCalyin和DeniseGray(1997)采用靜態局部均衡模型研究了美國蘋果在日本、韓國、墨西哥這三個不同市場面臨的關稅和技術性貿易壁壘情況,并計算出了限制出口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等價關稅率以及技術性貿易措施對貿易的限制程度。JohannesMoenius(1999)運用引力模型分析了1980-1995年期間來自12個國家的471個行業的國家特定標準與雙邊共享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發現雙邊共享標準對貿易量有顯著的正效應。我國學者王志明、袁建新(2003)分析了技術貿易壁壘對進口商具有數量抑制效應、價格抑制效應和動態抑制效應。張海東(2004)通過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和不完全競爭模型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給國內企業提供的保護程度進行了經濟學分析。何元貴、陳潔(2007)對我國出口貿易遭受美歐日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原因分兩個層次作深入探討。雖然國內外學者針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研究很多,但主要是集中使用定性與定量、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研究的方法,應用博弈分析的較少。本文主要從國家間貿易政策博弈和各國內部政治與經濟力量相互博弈的角度,通過構建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模型,解釋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機制及對各利益集團帶來的影響。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機理:進出口雙方國家間貿易政策的博弈
眾所周知,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前貿易保護主義發展的產物,從經典的國際貿易理論上說,貿易保護政策的實施不利于全球資源的合理配置,各國所獲得的利益較自由貿易的情況下所獲得的利益會減少,那為什么各國還是會傾向于選擇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呢?
一個很重要且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進口國的企業或相關行業,特別是那些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或行業,會受到進口產品的影響,其利益遭受到嚴重損害。也就是說,設置壁壘根本上是為了保護本國相關產業和行業。由于各國在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技術水平、需求偏好與經濟稟賦等客觀條件上存在著差異,使得各國的技術性措施之間產生著分歧,為了保證自身的最大利益,各國間必然形成技術性貿易壁壘。
假設:A國和B國按照比較優勢進行分工和貿易;A國在甲產品生產上有優勢,B國在乙產品生產上有優勢,兩國分別從對方進口自己的劣勢產品,即A國從B國進口乙產品,B國從A國進口甲產品。A國和B國只允許采用技術壁壘方式(TBT)來限制對方出口,它們的策略及利得如下圖,所示,
理性的國家知道,如果雙方都不設置技術壁壘,他們都能夠從貿易中獲得0.5個單位利益,這對雙方來說,是一種“雙贏”的格局。但是,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是他們的占優策略。因為,在一方設置技術壁壘行為被允許的情況下,如果對方選擇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那么他將獲得1個單位利得;如果對方選擇設置技術壁壘,他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則會使自己造成1單位利益所得損失。相反,如果他選擇設置技術壁壘,他的利益所得損失為零。根據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則,每一個理性主體都會剔除嚴格的劣策略(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去選擇設置技術壁壘。因此,盡管各國都知道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能獲得一定的利益,但考慮到在其他國家設置了技術壁壘之后自身的利益會有損失,所以,為了能夠回避這種風險,各國最終還是有很強烈的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意愿。
三、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機理:壁壘設置方國內不同利益集團的博弈
技術性貿易壁壘既是各國之間相互博弈的結果,也是各國內部政治和經濟力量相互平衡的結果。在一個民主的政體中,多數人的意愿應該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當少數利益集團受到損害時,迫于政治壓力或為了贏得更多的選票,政府往往采取了少數利益集團的建議。這與關稅的實施是相同的,關稅的采用必然導致消費者福利的損失,技術壁壘的設置給消費者帶來的是較少的產品選擇和較高的消費價格。但不同的是,技術壁壘的設置常常是符合了或者至少表面上符合了消費者的利益(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保護消費者生存環境的潔凈和安全等),相關的壓力集團有更好的口實來要求技術壁壘。
技術性貿易壁壘政策運行會產生一定的市場結果,對經濟個體(包括生產者與消費者)有資源配置和福利影響,理性的經濟個體對不同的政策及其市場結果也有一定的偏好,必然會通過施加各種政治影響以實現自己的偏好,獲得利益最大化。消費者人數眾多,利益分散,每個消費者難以察覺自己在貿易保護下的福利損失,而且消費者更多的是注意他們在生產方面的地位,這個地位的維護和提高經常得益于進口保護政策。因此,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是一國內部政治和經濟力量相互作用與平衡的結果。
假設1:一國政府G有設置和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兩種選擇,國內生產者P有生產和不生產產品兩種選擇,但生產的產品在同國外產品的競爭上沒有優勢,國內消費者C有購買和不購買國內生產者生產的產品兩種選擇。那么,我們可以建立如圖2的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
由圖2模型可知,當政府選擇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時,該種產品可以自由進口,消費者可以選擇購買國內生產的也可選擇進口的該種產品,由于進口產品的價格低于國內生產者的價格,消費者當然會傾向于花費2個單位的利益損失購買進口產品,但此時國家和國內生產者什么都得不到,則國內生產者就會要求國家對該種產品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政府也會認為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則會導致進口產品對國內的壟斷,國內生產者的大量倒閉,造成國家巨大的逆差,不利于本國該種行業的發展,從而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本國企業進行保護。當政府選擇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時,會對該產品的進口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提高進口產品的價格,減少進口產品的數量。此時,盡管國內該種產品的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但會低于進入到本國市場的進口產品價格,對于消費者而言,如果選擇購買國內生產的該種產品,會造成自己3個單位的利益損失,國內生產者會得到2個單位的利益,政府得到1個單位的利益;如果消費者選擇購買進口產品則會造成自己5個單位的利益損失,國內生產者什么都得不到,政府能得到3個單位的利益。由于設置了技術性貿易壁壘后,消費者購買該種產品的支出增加了,會引起消費者的不滿,要求國家取消技術性貿易壁壘,從而形成了國家——國內生產者——消費者三方的博弈。但只有當國家認為國內該種產品已經具備了國際競爭力的時候,才會逐步取消技術性貿易壁壘。
假設2:一國內有兩個企業A和B,企業A已經從事某種產品的生產,并且在市場上具有穩定的銷售份額,且企業A可以通過要求政府是否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來打擊其他競爭者。企業B打算從事該種產品的生產,但是對企業A的競爭實力不完全了解,無法判斷企業A在企業B進入市場后的反應,此時,我們可以分兩種情況建立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模型:一是企業A是屬于行業領先企業;二是企業A是屬于行業一般性企業。具體博弈策略及利得見圖3和圖4:
在圖3中,由于企業B是該行業的新來者,在技術、銷售渠道等各方面都不會比企業A更有優勢,而企業A是該行業的領先者,企業B的進入對企業A的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當企業B選擇進入市場,且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時,國外企業也會進入本國市場占去一定份額,所以企業B一定會傾向于要求本國政府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從而獲得更大收益。當企業B認為進入該市場所得到的收益太少而選擇不進入該市場時,對于企業A可以在本國市場上得到絕對多的收益,但是,如果要求本國政府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企業A便可以取得本國市場上的絕對壟斷。所以,無論企業B選擇進人還是不進入該產品市場,國內總會有企業要求政府要求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
在圖4中,因為企業A在該行業的競爭實力一般,所以企業B有可能在進入之后與企業A一統市場,由于這兩個企業本身實力都一般,會做各方努力,為自身減少競爭對手,擴大所得收益,所以,無論企業B進入市場與否,企業A都會要求政府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阻止國外企業進入本國市場。而當企業B進入市場后,就會同企業A一起要求政府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獲得最大收益。
總之,對國家而言,一方面,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加強與外國的貿易往來,盡可能地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另一方面,又為了保護那些缺乏國際競爭優勢或者幼稚產業,不得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企業而言,設置了技術性貿易壁壘,無疑會為自己的產品減少競爭對象,可以得到更多利益;而對于廣大的消費者而言,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會導致國內同類產品更強烈的競爭,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多的產品選擇和較低的消費價格。所以,由于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內不同利益集團的利弊不一致,一個國家是否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設置何種程度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都是國內不同利益集團之間不斷博弈的結果。
篇3
關鍵詞:教育與作品 文化視域與途徑 綜述與評析
語文教育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的文化過程。王韶華在四十多年教育、教學過程中,著手于“化人”,即教書育人;又著書立說,乃謂“化文”。他出版了二百萬言探討文學、文化和教育理論的學術專著,以及表現生存的本土世界和心靈生活的作品集。
《文學形態論》是他的代表作,已經三次出版。著重于三個方面研究:其一,從作品文本入手,研究文學審美的蘊含和表達方式;其二,從創作主體出發,研究文學審美表現的個性和風格;其三,立足于欣賞者角度,研究文學審美接受的過程和效果。在文學理論討論中,提出“文學形態”命題,從文學生成過程、內在結構與表現形式方面,揭示文學的本質與特征;提出“文學言語生命嬗變”的命題,探討文學推衍變化中個人言說、“對話”的“語言藝術”,認知文學發展的基點和原動力是言語生命力;提出“當代文化范式可能性探求”的命題,分析文學流派、類型及藝術特色,以求得當代文學范式可能性的途徑;提出“建立‘召喚結構’的智慧詩學”的命題,在當代文化詩學背景下,激發自我智慧與創作精神,努力建立一種具有“活性效應”的闡釋過程與理論框架。
《文化智慧論》集中了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曾經以此命意的論文在《光明日報》接續發表,擬為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國學”入手,探討文化精神,在文化自覺意識的理論探析中,著重從真、善、美三個角度予以解讀和詮釋;二是以“文化社會學”著眼,揭示“文化智慧”主旨,探討知與行的內在邏輯關系,使文化自覺找到了實現的路徑;三是以“地方文化”立足,分析歸納其文化成果,建構“崆峒文化學”。其感性、理性互見,產生相互推衍的文化作用力,認識觀和實踐觀向前邁進了一步。這是當代文化理論新的質點,是哲學思維中人文精神的高度喚醒,積極地尋找并運用人類思維、活動的智慧結晶,解讀歷史、服務當下現實、啟迪未來。
《行走教育論》是研究“治學”和“為學”立身之作,是一個教師知識積淀和個體經驗的開發“言傳”,與學生、世界和生活的“對話”,形成了獨特的教育觀。他描述極其生動的語文教育活動場景――一個心靈帶領一群心靈,行走于語言與意義的世界。突出“行走”這個關鍵詞,就在于強調主體的自主、能動性,突出學生知識、心理和思維能力諸方面的“生長”。借鑒中國“詩教”“成人”傳統和西方“博雅教育”理念,試圖通過人文通識教育,打造更廣泛的文化與審美結合一起的“詩意”學習空間,能夠 “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識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層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帕卡德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自主性以及優秀人格,成為“完整的人”。
綜上所述,文學論、文化論、教育論可謂專著“三論”。他的語文教育充滿了文學藝術魅力與光彩。散文作品《頭上頂的黃土》另開生面,徜徉生于斯長于斯的黃土地,了解本土優美的山水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風土人情,領悟其粗獷而本真,樸實而渾厚,平易而崇高的民族文化特征,理喻生活的真諦,認識生命的意義。《留住春天》就是“春天之詠”。它是春天的明徹、開朗和夢幻的真實映現,獲得那勃然的脈息和鮮活的意象,以詩的形式創造別樣的春天(可謂“第二自然”),集中地反映了對世界、生活的領悟和感受,以及對詩歌藝術的追求與表達。最后一卷《崆峒人》,力求寫一部隴上兒女的苦難史、奮斗故事以及有著蒼郁闊大氣氛的文化大書。其中充滿了愛與恨的抗衡,美善與丑惡的較量,人性與神性的扭結,文化與生活的演繹,彌漫人格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多側面地勾勒那不斷求索、改變人生命運的圖式,顯現以匍匐大地而敘述歷史的價值意義。
篇4
[摘要]:2007-2008年,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的回溯和反思構成了電影研究領域核心的話題,電影產業制度的優化和院線的改革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電視藝術研究在聚焦電視劇創作的同時,對文藝欄目和紀錄片的思考也日趨深入。
Abstract:Thekeytopicsaboutthemoviestudiesin2007-2008aremainlyfocusedonexploringandreflectingthedevelopmenthistoryofChinesemovieinthepast30years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waslaunchedin1978.Therefinementofmovieindustrysystemandreformoftheaterchainmanagementarealsowidelydiscussed.Thestudiesoftelevisionartaremainlyfocusedontheproductionsoftelevisiondrama,andtheresearchmakesprogressinthefiledoftelevisionartcolumnsanddocumentary.
Keywords:China;Movie;TelevisionArt;ResearchDevelopment;AnnualReport
2007-2008年,對于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的回溯和反思構成了電影研究領域核心的話題,隨著一批國產大片的上映,對于大片現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較大發展,電影產業制度的優化和院線的改革成為人們關注的議題。在電視藝術領域,對近年熱播的家庭倫理劇、東北農村劇、軍旅劇的批評趨于活躍,圍繞著大地震和奧運會制作的電視文藝節目也成為學者關注的重點,紀錄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上篇:電影學研究綜述
一、中國電影史研究
隨著中國電影百年華誕的到來,一系列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進行系統梳理和研究的叢書、論文相繼面世,丁亞平所著的《影像時代的中國電影簡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著重探討了中國電影視覺再現與存在的歷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間)、時代政治經濟力量(現實空間)以及社會文化精神(真實空間)消長變化及發展的歷史。邸世杰,劉洪才主編的《廣播電影電視專業技術發展簡史(下冊:電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顧了我國電影技術各專業的百年成就,以及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做出的貢獻。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電影史研究的特點是出現了不少帶有濃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著力重構抗戰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間的雙城故事,藉此呈現中國電影文化的復雜多義。陳文平、蔡繼福編著的《上海電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斷代史的方式,評析各個時代上海電影發展狀況、特征以及審美流變。沈寂編著的《上海電影》(文匯出版社,2007)通過不同類型的影片概述上海電影的初創、發展、成熟的過程,折射時代特征和上海電影的獨特風格。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則試圖通過眾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對建國后上海電影自身的發展同當時特定的社會背景的聯系進行分析,構成對建國后多部上海電影文本的獨特解讀。
除上海電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熱點是香港電影史研究。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共同編著的《香港電影10年》(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電影發展的新態勢,以“融合與發展”為中心命題,圍繞“”這個關鍵詞,從產業、文化、創作等三個方面探討以來電影的發展變化。趙衛防的《香港電影產業流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對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進行多維度的詮釋與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繪出香港電影產業的流變過程。朱家昆的《香港類型電影漫談》(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為讀者展現了香港類型電影的興衰。此外,還有的灰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帝后列傳》(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閑話香港電影》(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現了一些對于電影發展歷程上重要團體或者個體的個案研究。吳筑清、張岱編著的《中國電影的豐碑——延安電影團故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意在填補中國電影史上關于延安電影團這一段歷史的空白,不少圖文史料均為首次發表,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鄒健的《中國新生代電影多想比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國電影新生代的誕生、轉軌和嬗變。謝晉編著的《謝晉電影選集》(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從謝晉導演現有的電影作品中精選出18部作品,收錄了謝晉導演的導演闡述,以及著名電影評論家的影評、劇照等。《謝晉畫傳》(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謝晉導演生平資料與他拍攝的眾多影片的珍貴圖片資料,該書的問世恰好成為人們對一代電影大師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紀念與緬懷。
2008年正值改革開放三十年,《當代電影》、《電影藝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都開辟了相關的專欄,對中國電影在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別進行論述。丁亞平的《社會空間與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電影發展》(《當代電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構中國電影——從學術史的角度關照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電影史研究》(《當代電影》2008年第11期)、饒曙光的《觀眾本體與中國商業電影之三十年流變》(《電影藝術》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電影觀念的變化》(《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等論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30年以來中國電影美學、敘事范式等各個層面的發展與流變。
二、中國當代電影研究
在2007-2008年的當代電影研究中,《2008中國電影藝術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作為國內第一部年度電影藝術創作報告,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組織撰寫。全書共包括十二個章節和一個專題研究,分別為中國電影創作年度綜述、年度熱點、年度創新、年度癥候、年度走向,導演藝術、劇作藝術、表演藝術、攝影藝術、聲音藝術、新技術、港產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專題研究中國進口分賬影片態勢分析。影協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推出這部藝術創作報告的目的,意在從電影創作本體上把脈國產影片,把理論家、評論家的判斷與聲音傳遞給社會大眾,以期在電影理論評論中堅持主流文化的聲音。
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產業研究中心編著的《2008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是產業研究中心在《2007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傾力推出的第二部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全書分為年度產業發展總報告、專項研究報告和電影市場調查三大部分,客觀詳實地勾畫出年度電影產業發展脈絡,前瞻性地分析電影產業鏈各環節發展態勢與潛在問題。此外,中國電影家協會產業研究中心編著的《2007電影產業研究之國有影視企業卷》(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電影產業研究之影院發展卷•2008》(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黃勇主編的《2008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新華出版社,2008)、張曉明、胡惠林、章建剛主編的《2008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崔保國主編的《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07-200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都運用了最新的事實和翔實準確的數據,綜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統反映2008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狀況和發展特點。
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進一步改革發展,電影的全球化議題在近年來也吸引了不少學者的目光,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市場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成為研究者注目的焦點。尹鴻編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影》(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系統記錄和分析了中國電影近10年來在全球化、數字化和產業化的大背景下所進行的轉型,幫助我們更積極更有建設性地看待中國電影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當代電影》2008年第2期設置“文化軟實力與中國電影”專題,倪震的《軟實力和中國電影》、饒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軟實力和電影》和張頤武的《電影與21世紀中國新的發展——文化軟實力的展開及其意義》等論文,指出電影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總體戰略中占有不容忽視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來,國產電影不斷的尋找著自主品牌的創立途徑,并為此進行了長期而不懈的探索,國產大片便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應運而生并不斷前進。2007年電影《集結號》在無論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廣泛的贊譽,對此,賈磊磊的《事件電影:〈集結號〉》(《當代電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構現實社會型主流大片電影觀念——〈集結號〉的啟示》(《當代電影》2008年第3期)、黃式憲的《犧牲與輝煌:樂觀的悲劇及其崇高之美——略論〈集結號〉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貴拓展》都表達出了對于中國大片在經歷了五年磨礪之后走向成熟期的樂觀態度,并由此觀照中國大片的前景和未來。
三、電影理論研究
在電影理論研究的著述方面,叢書成為2007-2008年中國電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學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學影視藝術叢書”,包括了梁明、李力的《電影色彩學》和王志敏的《電影語言學》,前者對電影中色彩的運用和意義闡釋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對電影成為一種語言的可能性進行充分的論證和闡述,把以往單純的理論研究真正變成了指導實踐的創造性思想。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單萬里、張宗偉主編的《紀錄電影分析》、饒曙光主編的《中國電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編的《歐洲電影分析》、胡克、游飛主編的《美國電影分析》、周涌、張希主編的《亞洲電影分析》等。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復旦博學•當代電影學教程”系列叢書也在2007、2008年相繼面世,2007年葛穎的《電影閱讀方法與實例》針對電影閱讀逐層深入的行為邏輯,提出了表層意義場、深層意義場和核心意義場等三層意義場的文本解讀方式。2008年黃文達主編的《外國電影史教程》以敘事電影的發展為主線,強調從全面、多元的角度認識、理解電影。金丹元的《電影美學導論》主要闡述電影美學的原理和基礎知識,結合具體作品的分析來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影美學的發展趨勢。
范志忠的《當代電影思潮》(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通過對當代電影的敘事范式和美學流派的梳理,認為電影藝術作為成熟的一種標志,必然創造出特定的敘述范式,規范著電影人本人乃至后來者的創作與制作。汪方華的《現代電影:極致為美后新浪潮導演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體驗的真實”的影像本體觀并做出具體的美學原則的闡述。戴錦華著的《電影理論與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每一章節重點介紹一種電影理論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過對一部影片的細讀來展示對這一理論方法的運用。楊健的《拉片子:電影電視編劇講義》(作家出版社,2008)應用拉片子的方法,通過七部教學片、七部參考片、兩部電視劇,傳授影視編劇基礎理論和劇本寫作基本技巧。其他論著還有苑媛主編的《光與影——意象對話看電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爾主編的《電影藝術通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薛凌的《電影藝術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穎主編的《電影學論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編的《電影藝術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等。
在電影美學方面,王麗君的《當代電影美術先鋒設計及其審美形態》(《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介紹了當代電影美術先鋒設計在美學上表現出的一種獨異的、顛覆現存價值體系的反叛精神和多遠平衡的哲理表達。在這個方面的論文還有金丹元的《回歸本體——對于當下電影美學研究的質疑》(《電影藝術》2007年第1期)、陳犀禾、劉宇清的《電影本體與電影美學——多元化語境下的電影研究》(《電影藝術》2007年第1期)。電影符號學的研究是繼電影美學之外另一個研究重點,余紀的《電影符號學質疑》(《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對語言學意義上的電影符號學存在權利提出質疑,認為電影的每一個鏡頭都是全新的、多義的,甚至是任意闡釋的。吳迎君的《反思電影敘述學的研究誤區》(《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對電影敘述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挖掘。趙勇的《電影符號學研究范式辨析》(《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則對不同的符號學研究范式加以分類區別。相關的論文還有王志敏、陳捷的《電影語言:新概念與新版圖》(《影視藝術》2007年第10期)、史可揚的《新時期中國電影的美學困頓》(《影視藝術》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譯與介紹
在電影譯著圖書方面,對于經典電影大師的介紹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熱點。弗朗索瓦•特呂弗的《我生命中的電影》(黃淵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收錄了法國新浪潮領軍人物特呂弗的重要論文和資料。奧蒙的《電影導演論電影》(車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對電影導演的作品和他們的電影理論之間的關系做了系統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奧遜•威爾斯》(楊鵬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是國內首部對威爾斯進行系統介紹的評傳。基亞羅斯塔米等所共同編著的《特寫:阿巴斯和他的電影》(單萬里、李洋、肖熹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個人的電影筆記、相關訪談以及法國電影評論家撰寫的關于阿巴斯電影的批評文章組成。蘇伯的《電影的力量》(李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的立意雖然在于解剖與分析決定一部電影好壞的奧妙,但其實質卻是對美國價值觀進行解剖與分析。戴爾•牛頓和約翰•加斯帕爾共同創作的《低費用電視電影拍攝101》(賀微等譯,重慶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兩位低費用獨立制片的美國頂級制片人撰寫的國際性經典暢銷書,介紹了從腳本到屏幕的低預算數字影片制作的各個環節。梅內蓋蒂的《電影本體心理學——電影和無意識》(艾敏、劉儒庭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薈萃了本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梅內蓋蒂教授對世界一百部經典影片的剖析。納卡什的《電影演員》(李銳、王迪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對演員的誕生、功用和在電影史上的地位進行了評定和研究。德•斯賈汀的《日本異大師》(連城譯,吉林出版集團,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電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異色(叛逆)電影制作者”。
在論文方面,對于外國電影的介紹和研究也呈現了豐富多彩的發展態勢。與一直以來在學界占據主導地位的歐美電影研究相比,近年來對于亞洲電影的關注逐漸增多,成為一個新的亮點。《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設立了“韓國電影研究專題”,對近年來在國際影壇逐漸顯露出強勁的發展態勢的韓國電影進行分析。此外,東南亞電影的發展在這幾年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陳時鑫的《新加坡電影業:發展、困境與挑戰》(《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阮氏寶珠的《越南電影業:旅途沒有終點,我們一直在路上》(《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當代越南電影的三副面孔》(《當代電影》2007年第1期)都將研究目光投向了這一極具潛力的領域。
在歐洲電影研究方面,對于德國和意大利電影的關注有所增加。《當代電影》2008年第3期在“外國電影”專欄中整合了德國電影專題。包括張艾功的《德國電影新現實主義潮流與東德身份的認同》、崔軍的《媒介:疏離的激情——德國電影中的東德記憶》、汪方華的《柏林墻:東德政治題材影片的一個胎記》,對德國電影中東德因素加以觀察。《電影藝術》2007年第6期在“國際視野”中設置意大利電影專題,顧博的《貝洛奇奧電影中的意大利政治變遷》、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從比薩透析當代意大利電影發展現狀》等,都對當代意大利電影進行了介紹。
縱觀2007-2008年的中國電影學研究,雖然在電影本體的理論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觀層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細致的探討,但是中國電影史的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關于電影產業發展和市場體制的變革等議題都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研究,并向著務實、系統、學理的方向邁進。
下篇:電視藝術研究綜述
一、電視劇創作批評研究
2007-2008年,中國電視劇市場依舊延續著紅火的發展態勢,理論界對電視劇的批評也趨于活躍。歐陽宏生、秦麗、林林的《多樣化的題材•多元化的風格》(《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1期),侯洪、楊俊杰、劉杰的《2007年中國電視劇年度報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2期),毛凌瀅的《現實題材的永恒魅力與藝術創新的積極探索——2007年中國電視劇創作綜述》(《電視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別對2006、2007年度的電視劇創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
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出臺多項措施,積極引導電視劇的創作,電視劇創作現當代題材的電視劇數量占了總量的絕大多數,其中以親情、愛情倫理敘事為核心的家庭倫理劇《金婚》、《親兄熱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繼父》、《雙面膠》、《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創下不錯的收視成績。黃美華、曾慶瑞的《現實主義召喚電視劇回歸——從近兩年播出的電視劇說起》(《現代傳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國電視劇在現實主義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創造出與積極健康的審美意蘊。此外,梁英的《觀察和呈現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劇〈金婚〉的敘述視角分析》(《電視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趙婧怡的《電視劇〈親兄熱弟〉的人物關系解讀》(《當代電影》2007年第5期),張子揚的《家文化的探索與重建——電視劇〈家事如天〉觀感六則》(《當代電視》2007年第7期)等文章則對這兩年家庭倫理、婚姻關系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創作進行了細致的解讀與剖析。
近幾年,從《劉老根》、《馬大帥》、《插樹嶺》、《希望的田野》到《鄉村愛情》、《圣水湖畔》、《福星臨門》、《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迅速搶占熒屏,成了收視主力軍,并帶動了相關批評研究的發展。張德祥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的新突破》(《當代電視》2008年第4期)、普麗華的《影視輕喜劇:新農村生活的“熱媒介”》(《現代傳播》,2008年第2期)、馬梅的《電視劇〈鄉村愛情〉的美學追求》(《中國電視》2007年第3期)等論文,分別從宏觀和微觀方面分析了鄉村題材電視劇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和個體文本創作的審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軍旅題材、革命歷史題材、現實題材、“紅色”經典改編為代表的主旋律題材電視劇生產創作的好勢頭依然不減。以《井岡山》、《恰同學少年》、《士兵突擊》、《闖關東》、《夜幕下的哈爾濱》為代表的主旋律電視劇的崛起,也引發了批評界的關注。張智華的《貼近大眾彰顯人性引導“勵志”——2007年主旋律電視劇辨析》(《電視研究》,2008年第2期)、劉潮的《對經典的重新詮釋和思考——論熱播劇〈夜幕下的哈爾濱〉的繼承和突破》(《電視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關東傳奇事生生不息中華魂——談五十二集電視連續劇〈闖關東〉》(《電視研究》2008年第3期)等論文,都從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電視劇貼近大眾情懷,塑造平民偶像,彰顯人性,進而引導大眾積極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二、電視劇理論研究
2008年適逢中國電視劇誕生50周年,趙玉嶸、王若芳、果青、陳友軍編著的《中國早期電視劇史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在鉤沉歷史史料的基礎上,對中國早期電視劇的發展脈絡作了較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補中國早期電視劇歷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學術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編的《中國廣播電視文藝大系:1977-2000理論•批評卷(上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收錄了1977-2000年公開發表在報刊雜志上的有關廣播影視的理論與批評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廣播劇、電視劇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該期電視劇批評的基本輪廓、發展流變。胡智鋒、董小玉主編的《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代性建構》(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尹鴻的《中國電視劇文化50年》(《電視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嵐、羅艷的《我國電視劇產業三十年改革發展與未來趨向》(《電視研究》2008年第12期),則分別從電視劇文化、電視劇產業、電視劇創作的方面來把握電視劇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未來趨勢。
陳友軍的《現實題材電視劇藝術真實形態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對中國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紀實性電視劇文本的藝術真實,虛構文本的現實主義藝術真實和虛構文本的非現實主義藝術真實等多種形態的敘事特征和語言系統作了比較深入的探討。此外,曲茹的《以“故事”為核心——論電視劇藝術的審美價值體現》(《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杜瑩杰、路寶君的《中國歷史電視劇的定位、類型極其美學價值》(《現代傳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電視劇創作與審美日常化》(《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4期)則分別從審美價值的高度、審美取向的嬗變與受眾審美習慣的不同角度來研究電視劇美學特征,拓寬了對電視劇審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寫的《家的影像:中國電視劇家庭倫理敘事研究》,通過類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當代社會轉型時期“家的影像”中表現的傳統家庭倫理觀念及其現代性超越的文化價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現的民族審美風格及其對傳統審美心理定式的時代超越。此外,蔣梅的《視覺文化與電視劇敘事指向》(《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11期)、陳曉春的《試論電影和電視劇的敘事功能》(《現代傳播》2008年第3期)等論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出發點對電視劇敘事話語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劉萍編著的《影視導演基礎》(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王強的《電視劇創作》(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楊惠寬的《實用影視制片手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視特技制作》(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郝俊蘭的《電視音樂音響》(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視配音藝術》(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別從電視劇的導演、創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樂制作等環節作了全面的介紹和闡述,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三、電視文藝欄目的研究
繼2004年《超級女聲》火爆成功以來,《夢想中國》、《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舞林大會》、《紅樓夢中人》等各種類型的選秀節目層出不窮,既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平民明星”,又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制造了無數的熱評爭議。王彩平、錢淑芳的《電視變形記》(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通過對《超級女聲》與《美國偶像》等節目的跨文化比較研究,透視境外節目的本土化歷程。亢美歌、李偉明的《娛樂選秀節目的社會價值與迷失》(《電視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娛樂選秀節目的審美價值的同時,又明確了其對社會價值觀迷失所負的責任,強調指出電視娛樂節目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滿足多元文化發展的時代要求。洪艷的《電視選秀節目的批判分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7期)從欲望敘事的角度解讀以“超女”為代表的中國電視選秀節目,指出在“奇觀邏輯”主導下的選秀節目在娛樂的基礎上將“狂歡”推向了極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為一獨特的文化現象,作為中國觀眾儀式化的過年節目,持續受到觀眾和學者的關注。靳斌的《豐富多元歡樂和諧——2007年春節聯歡晚會評析》(《電視研究》2007年第5期)、陳臨春的《解析2008年〈春節聯歡晚會〉》(《電視研究》2008年第11期)、黃夢阮、詹正茂的《文化傳統與國家話語——談2008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主題宣傳》等論文,指出每年農歷除夕在央視現場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的意義已經超出電視節目本身,它構成了大眾電視傳媒語境中的主流話語體系,成為具有政治宣傳意義的文化符號。
2008年是中國悲喜交加、大事頻仍的一年。5•12大地震與奧運盛事構成了2008年中國電視傳播中的兩大熱點。圍繞著大地震和奧運會制作的電視文藝節目也成為學者關注的重點。張頤武的《創造歷史的時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意義》(《電視研究》2008年第10期)、曾慶香的《仿像與奇觀——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符號分析》(《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等論文,對奧運會相關電視文藝節目從符號學、美學、價值觀與內容等方面做了評析。陳臨春的《〈愛的奉獻〉,吹響愛的集結號》(《電視研究》2008年第7期)、孫江華的《淺析電視公益廣告的社會功能優勢——以5•12抗震救災公益廣告為例》(《現代傳播》2008年第3期)對抗震救災相關電視文藝節目從策劃、內容、社會功能作了闡釋。
四、紀錄片研究
2008年,中國電視紀錄片誕生50周年。張同道《中國電視紀錄片50年》(《電視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別考察了自1958年以來中國紀錄片所經歷的國家話語、民族記憶、個人表達與市場呼喚的四個時期的傳播方式、美學特征和文化形態。劉效禮主編的《2007中國電視紀實節目發展報告》(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聯系當下國際市場電視紀實節目的發展態勢,從創作生產、管理評估、品牌運營鏈條入手,關注當前電視紀實欄目的運作模式。楊狀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國紀錄片創作報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2期)、何蘇六、李智的《和時代語境映萬千氣象——2007年中國紀錄片書評》(《現代傳播》2008年第1期)回顧了2007至2008年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軌跡,指出中國紀錄片必須只有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戰略,才能不斷走向成熟。
在紀錄片創作的各種元素中,真實性無疑是紀錄片創作者和研究者不懈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陶濤、張德宏的《虛擬真實•主觀真實•質樸真實——論紀錄片真實的三個層面》(《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王凌雨的《碎片的拼貼——“真實再現”的創作原則》(《電視研究》,2008年第12期),分別從本體論、美學、文本研究等方面對紀錄片的真實性作了全面多維的觀照。此外,張梓軒的《斷裂與傳承:中國紀錄片娛樂化傾向溯源》(《電視研究》,2008年第7期)、羅以澄、張昌旭的《數字紀錄片:在真實與虛構之間》(《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3期),袁博的《紀錄片與劇情片聲音的比較研究》(《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等則從技術與藝術創作的視角對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創作要素作了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