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樂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9 12:34: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本土音樂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努力通過多種渠道來保護、傳承和挖掘本民族的音樂文化,而多元化音樂教育就成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筆者從多年的工作經驗中總結出音樂教育中灌輸本土音樂文化的方式和途徑,以供參考。
一、更新音樂教育理念是前提
多元化音樂教育理念和通化音樂教育理念是相對而生的,重視民族屬性和民族文化內涵是多元化音樂教學理念的重要內涵。所以,中學音樂課程設置一方面要包含主流音樂文化,另一方面則要體現非主流音樂文化的特征和內容,使得音樂教學評價體系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多元音樂文化理念既要求學生理解和尊重異域音樂文化,又要求學生善于挖掘本民族的藝術寶藏,體會到本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使學生能夠在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做到和而不同、平等交流。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糾正了歐洲文化中心論,正式提出了世界音樂教育的理念,這一理念將民族音樂教育和世界音樂教育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我國音樂教育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音方逃的重要方法和規章。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該實施國家、地方和學校分級管理模式,地方和學校在教授國家課程之后,還可以自主地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結合當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打造具有地區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學政策是解決音樂教育全球化和本土化矛盾的關鍵,為普通中學的音樂教育提供了方法和路徑。
二、構建本土音樂課程體系是重點
我國的中學音樂教育受到歐洲音樂教育課程基礎和課程理論的深遠影響,尚沒有從課程論的角度去思考本土音樂課程體系的構建問題,因此本土音樂文化知識價值體系沒有得到充分展現的機會。筆者認為匈牙利的音樂教育體系為我們提供了借鑒。在兒童早期歌唱啟蒙的教育過程中,應該以母語歌曲為主,在學生入學接受教育之后更要加大民間音樂教育的比例,倡導學校將音樂教育建立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之上,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以民族音樂為核心的多聲部視唱練習,增強音樂美感教育。從我國民間音樂來看,多聲部歌曲比比皆是,但是珍貴的民間音樂資源還沒有和音樂教育充分地聯系在一起,這不得不說是我國音樂教育的重要損失。
在構建本土音樂課程體系的時候,學校要處理好課程體系之間的關系。第一,要注重藝術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和位置。本土音樂課程教育目標應該細化為學校的藝術課程總目標,并使之和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達到一致和協調。第二,課時要達到合理、周密的要求。教育家懷海特認為,教育真正的順序在于達到教學質量的要求和需求所需的順序。某類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和位置決定了其課時的周密性和合理性。以普通中學為例,課程體系中存在著學科課程和藝術課程、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講授課程和自修課程。在本土音樂課程結構的構建過程中,既要表現出本土音樂課程在整體藝術課程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循序漸進地做好本土音樂課程各方面的銜接,對課時的比例進行有效銜接,有效避免課程要素之間脫節或者重復的現象。
三、開設具有地域特點的本土音樂文化課程是關鍵
學校可以通過方言、媒體、教材、表演和欣賞的方式將本土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優美的民間音樂之中加深對自身所在地區民族和文化的了解,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在提升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和發揚地方文化和民族音樂。
在中學階段,學校可以為學生介紹地方音樂特色和地方音樂背景知識,一方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另一方面讓學生接受本地音樂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昆山地區,教師就可以開設昆劇欣賞課程,讓學生接觸到具有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名劇選段;如蘇州評彈,教師則可以讓學生接觸到評彈藝術形式的特點和表現形式,通過通俗易懂、簡潔明快的快板和唱腔讓學生感受到蘇州評彈優美的唱詞和典雅的表現形式。
四、編寫多元化和綜合性教材是基礎
音樂教材是教育教學工作的載體。國家統編的音樂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提出的大綱要求、教學標準編制的,具有統一性、基礎性和普及性特點,很難體現出各個地區學校和學生的差異性以及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因此在滿足現代教育要求、社會發展需求上存在著較大差異。所以,各個地區應該在使用材的基礎上編寫一套反映本地區民族特色的本土教材,并在編寫的過程中注重教材的延續性、系統性和創造性,使得教材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水平,并將本民族優秀的文化歌曲充分地反映在教材之中。
參考文獻:
篇2
【論文摘 要】 本文調查與分析了廣西崇左民族地區高師公共音樂教育課程及本土音樂資源的現狀,并對在地方高師公共教育課程中普及本土音樂文化的方法途徑進行了探討。
200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中提出“公共藝術課程是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設立的限定的選修課程,對于提高審美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師開設公共音樂教育課程,是培養師范生藝術素養,弘揚民族文化,促進師范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環節。
地方鄉土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集中體現了該民族人民特有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素養,同時也非常鮮明地展示了地方風土人情以及人們審美情趣等方面的民族特征。將本土民族民間音樂與高師公共教育課程有機結合,對提高師范生的傳統文化修養,增強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將產生積極的深遠影響。
一、 廣西崇左民族地區高師公共音樂教育現狀
崇左市位于廣西的西南部,居住著壯、漢、瑤、苗、回、侗、水、京等民族。為了了解本地高師公共音樂教育現狀,筆者走訪了廣西崇左市高師院校,采用了發放調查表的形式,對高師音樂藝術教育的一般情況(藝術師資、課程設置、課外藝術活動、設施與設備)、選修過音樂課程學生的音樂素質現狀、對現有音樂選修課程的滿意度和對家鄉本土音樂的認識等方面進行調查。調查對象是高師學生,共發放了2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卷187份,回收率為93.5%。
(一) 學生音樂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在“你認為有必要選修音樂課嗎?”調查中,有90%學生認為有必要,7%認為可有可無,3%認為沒有必要。“你選修音樂課的目的是什么?”認為提高藝術修養的占88%,減少學習壓力占8%,拿學分占4%。以上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在高師開展公共音樂教育很有必要,不僅有利于今后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開發潛能,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健全人格形成。
(二) 課時、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手段單一
雖然學生對開設公共音樂教育教學抱有積極的期待和極大的熱情,但現實中各校公共音樂教育的開展狀況卻是與學生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調查結果顯示突出的問題表現在高師在公共音樂課程的選修課設置不合理,課時不足,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由于音樂公共課主要的內容是音樂欣賞,盡管教材的內容很豐富,但民族地區學生在中小學階段的音樂基礎教育不夠完善,音樂水平普遍偏低,所以音樂欣賞中的一些內容對于他們來說偏難。其次,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音樂公共課教學的需要,在高師公共課程中要在特色模塊建立鮮活的教學模式。再次,由于外來文化的影響,學生往往會追求流行與時尚,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
(三) 高校音樂師資力量不足,缺乏本土音樂教材
在“你對現在使用的教材是否滿意?”的調查中,認為滿意占48%,一般30%,不滿意占22%。“喜歡音樂課的內容是什么?”音樂欣賞占60%,視唱練耳占25%,基礎樂理占15%。“家鄉本土音樂能否進入音樂課堂?”可以占85%,無所謂占10%,不可以占5%。以上結果顯示:學生對現有的公共音樂課抱有很高的關注度和期望值,基于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學生不只是希望音樂課是單純的欣賞課和理論授課,他們更希望接觸到音樂的各種形式,希望音樂課以更豐富的內容和形式出現在課堂和校園活動中。特別是本土音樂版塊中既要有專題講授,也要有本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參與、研討,最大化地活躍課堂,同時讓同學們能深刻感受本土音樂文化的魅力。
(四) 校園文化氛圍不夠濃厚,對本土音樂文化的滲透不足
在問卷調查中,“你最喜歡的音樂類型是什么?”流行音樂占35%,中國民族音樂占42%,家鄉本土音樂占8%,歐洲古典音樂占15%。“你了解哪些廣西的本土音樂?”了解壯族“三月三歌圩”占48%,“壯族山歌”占16%,“京族獨弦琴”占10%,“龍州天琴”占36%,“什么都不了解”的占14%。調查顯示,由于學校對音樂基礎教育的普及不夠,學生愛好轉向流行音樂、電子音樂,喜愛度超過了中國傳統音樂,甚至很多學生對家鄉本土音樂一無所知,以學校所在的廣西崇左作為發源地的“天琴文化”,只有36%的同學知道,這就給民間音樂的生存空間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高師缺乏傳承基地和本土音樂課程設置,因而師范生的知識結構與傳統音樂文化嚴重脫節。
二、 廣西崇左優秀的本土音樂資源
(一) 天琴文化
天琴是流傳在左江流域壯族民間的一種宗教活動伴奏樂器,是壯族人民神圣的吉祥物,壯家世代的傳家寶。古老神奇的金龍峒是天琴文化的發祥地。天琴,純屬手工制作,依憑自己獨特的結構及彈奏方法,彈奏出天籟之音,蘊含著宗教信仰,極富有古壯民族的文化韻味。挖掘古壯天琴文化及傳承推廣天琴音樂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龍州天琴是壯族最古老的三大樂器之一,壯話稱為“鼎叮”,用葫蘆制作,由琴筒、琴桿、琴軸、琴弦、琴馬等部件組成,音域寬,音色清亮、圓潤、甜美悅耳。天琴的表演形式為邊彈邊唱邊打腳鈴,具有獨特的音色和寬廣的音域,可用于獨奏、合奏或歌舞伴奏,具有節奏鮮明、輕盈跳躍的特點。演唱上運用龍州方言進行歌唱,音樂上具有清新、幽雅等特點。作為駱越文化在曲藝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天琴具有獨特的駱越文化傳統見證價值。在龍州境內,每逢重大民族節日,必定有天琴彈唱表演節目。2007年,龍州天琴藝術被列入廣西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傳承與發展天琴藝術注入更多的動力。
(二) 壯族歌圩
壯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用唱歌來表達情感、表現生活的傳統。壯族聚居村寨,到處都可以聽到具有獨特風格的二聲部和三聲部山歌,各部之間圍繞著主旋律,時而平行,時面交叉,高低相襯,跌宕起伏,悅耳動聽。壯族多聲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約有一百多種,在廣西境內壯族多聲部山歌遍及6個地區30多個縣,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幾個地區流傳最廣泛。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壯族人愛唱歌,不僅平時唱,家里唱,而且還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或“歌節”。壯族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結晶,是表達壯族人民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種藝術形式。壯族民間歌曲按體裁劃分,主要有山歌、小調、風俗歌曲、搖籃曲,而流行最廣泛的是山歌。
(三) 短衣壯的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謠等
崇左市大新縣板價屯是民俗風情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個村屯,作為壯族的一個分支,板價人的穿著打扮和風俗與周邊壯族聚居的村屯有很大不同。板價女子喜穿短衣長裙,因而被稱為“短衣壯”,他們保留了許多壯族古老部落的習俗,比如做五色糯米飯、打糍粑、紡紗織布等。《敬酒歌》是“短衣壯”迎接客人時唱的一首熱情洋溢的敬酒歌,另外板價“短衣壯”的民族歌舞也別具一格,像迎賓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謠等民族文化,也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三、 地方高師公共音樂教育課程設置的建議
(一) 充分利用本土音樂資源優勢,構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樂教學體系
廣西崇左地區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思路,發揮優勢,增加地方特色課,將廣西本土音樂文化知識引進高師課堂,嘗試和當地的優秀藝術團體合作辦學,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學校音樂教育體系。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增強對少數民族音樂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意識,在音樂教育中融入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音樂,體現本土民間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要加強音樂文化的母語教育,應該建立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壯族音樂教育體系和教材體系。以天琴為例,廣西崇左龍州被稱為“天琴之鄉”,外界和自身的條件都十分良好,天琴音樂的推廣普及是可行的。相比較于其他精英音樂藝術文化,天琴不僅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而且還簡單易學,成本較低,適合普及的需要。
(二) 調整教學思路,確定以民族音樂為主的音樂教材
在西方文化的強勢沖擊下,傳統音樂文化的認同受到嚴峻挑戰。高師是培養高層次教育人才的基地,廣西西南部是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居住地域,教育的對象大多是壯族學生,這些學生對于本民族的音樂文化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在音樂公共課程中,應該以本土音樂為主要內容,特別是屬于遺產之列的民族音樂文化,例如龍州“天琴文化”和壯族民歌,演唱上運用壯語方言進行歌唱。這不僅讓學生感到親切和感受到美,更能了解本地傳統文化,體會人文精神。廣西崇左本土音樂對于崇左高校的音樂教師來說是音樂教學中得天獨厚的資源,在現代文化語境中,它承載著本地的歷史文化、風俗傳統、民歌曲藝等獨特的藝術景觀。將本土音樂資源合理地納入高師公共音樂教育課程中,既能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擔負起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重擔。
(三)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民族音樂教育能力
師資力量是本土音樂走進高師公共教育課程中的關鍵因素,要提高民族地區農村教師音樂教學能力,就要推動高等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在高師中盡快培養一支具有較強民族音樂教育能力的師資隊伍。高師公共音樂教育課程所包含的范圍廣,課程設置方面要考慮能讓學生充分發揮各自的潛能,多開設一些音樂選修課。需要開辦新的、復合型的、能適合社會需求的專業和課程,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學習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既要有扎實而全面的專業知識,更要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田野采風工作,并將其充分應用到教學中去。
篇3
一、廣西本土主要的音樂文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居住著壯、瑤、苗等少數民族,這些民族與其他兄弟民族都有著源遠流長的音樂文化傳統,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06、2007年我國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其中廣西便有28個項目列入其中。位于我國華南西部的廣西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地區,那里有著濃郁的廣西民族風情、民族節日習俗眾多,其中歌詠習俗最為眾多。有眾所周知的壯族的“三月三”,有彩帶飛舞的瑤族“盤王節”,有樂鼓喧天的仫佬族“走坡”和載歌載舞的京族“唱哈節”等大型節日活動。廣西的民歌更是在全國都有著影響力的,廣西的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內容包含了人們的辛勤勞作,與幸福的快樂生活,題材也十分有趣。在廣西的很多地區有請客的“敬酒歌”、有結婚的“哭嫁歌”“上轎歌”、打漁時有“漁歌”、放牧時還會唱起“牧歌”、在牡丹花開的時候人們唱起了“花歌”、荔枝開出果實的時候還有“甜歌”等等。各種類型的民族民間音樂都表現了人們的生活的各個方面。廣西擁有著我國人口第二大民族壯族,同時壯族也是中國人口中最多的少數民族。在廣西境內主要分布在南寧、百色、河池、柳州四個地區。廣西的傳統音樂文化形式主要有民歌、歌舞音樂、民間樂器等。廣西傳統音樂文化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廣西的民歌是最主要的表達形式,舞蹈則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器樂更是多種多樣。廣西的音樂文化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地方無不洋溢著民族文化的智慧,音樂的流動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
(一)廣西的本土民歌絢麗多彩廣西一直以來都是文化與藝術并存的地區,壯族則是被稱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壯族的民間音樂是主要是以反映生活勞作和對于生活美好向往的情感而作。但是民歌的大體傳承手段是以口口相傳為主要方式,因此許多的作品并沒有能流傳下來。壯族的民歌不僅形式多樣,體裁眾多且韻律非常獨特。主要有古歌、敘事長歌、生活歌、勞動歌等。壯族民歌就形式分,還有勒腳歌、排歌、散歌等。排歌為壯族詩歌的自由體,每詩只詠一事,有時長達300多行。長篇敘事詩比較著名的有:《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生活歌則有《對歌》等。《對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它也是較為流行的一首歌曲,在廣西本土甚至是全國都有著知名度,特別是在《劉三姐》的電影放映后,《對歌》逐漸由一首歌發展成了一種歌唱形式,只要是通過抒情的男女對唱,四句一組,相互問答的方式來敘述所要表達的內容。對歌的節奏比較自由,音調比較悠長。在壯族地區,最主要的傳統音樂還有山歌調,歌詞有賦、比、興,曲調有歡、西、加、比、論五種。據粗略統計,各地不同調子加起來達1000種以上。這些山歌調雖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現不同的思想感情。近幾年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唱響了各地,雖然并不是傳統山歌的歌唱形式,但是其旋律與歌詞相結合,卻在聽眾中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二)廣西的本土舞蹈歷史悠久廣西是一個熱情的地區,在壯族的歌舞中便能感受到人們濃濃的熱情。人們把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熱情融入到了舞蹈當中,即使是舞蹈情節具有悲傷元素也不會抹去人們對于幸福的渴望。廣西的舞蹈文化源遠流長,最初起源于對狩獵的模仿,它與巫師的祭祀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最早記錄是在花山壁畫中壯族先民對于蛙神的頌歌。因其動作粗狂,兩臂展開彎肘上舉且兩腿蹲成弓步而被稱為蛙形舞蹈。廣西歌舞發展至今以鼓舞和踏歌最為出名。鼓舞有銅鼓舞、蜂鼓舞和扁擔舞等;踏歌有春牛舞、采茶舞、撈蝦舞等。其中以扁擔舞、春牛舞和采茶舞流傳最為廣泛。扁擔舞主要是表現插秧、收割、打谷等勞動過程,同時在舞蹈中依然保留用竹筒的敲擊聲作伴奏的古樸風韻。采茶舞是一種男女群舞,男隊手執霸王鞭,女隊手執花燈花燈或彩扇載歌載舞,內容主要描寫農民的四季生活。春牛舞是壯族人民的風俗歌舞,以牛作為送寒迎春、勸人春耕和勤勞豐收的象征。音樂多以民歌為主,內容多為贊美耕牛、祈求豐收。在近年來廣西舞蹈的不斷發展下,廣西的舞蹈發展的較為順利,特別是在廣西藝術學院的教學為基礎培養之下,廣西出現了很多好的舞蹈作品,有:《孔雀舞》《漓江三月》《拋繡球》《壯族大歌》等。《壯族大歌》形象生動地展現了頑強拼搏的壯族人民,在絕望之中,仍堅強地追尋太陽,展現了堅韌的品格和對生活的熱情。
(三)廣西的本土器樂各具特色廣西地區的樂器種類繁多,且各具特色。廣西許多樂器都是經歷過歷史磨痕的,發展了許多年,制作簡單,攜帶簡便,且易于演奏。主要分為吹奏樂器、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和打擊樂器四類。吹奏樂器有葫蘆董等,拉弦樂器有馬古胡和土胡等,彈撥樂器有獨弦琴等,打擊樂器有銅鼓蜂鼓等。馬骨胡是壯族樂器,用馬骨作琴筒,蛇皮作面,蜆木作琴桿,黃角作弦軸,金屬線作弦。馬骨胡音色高昂、清脆,穿透力強。是壯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之一。獨弦琴是京族樂器。以劈成兩半的竹筒或3片木片做成方形長匣作為琴身,長約80厘米。演奏時用右手按著小圓木,左手以小竹片彈撥弦線,能奏出4個音和裝飾音、顫音,音色幽婉動聽。銅鼓是壯族同時也是南方一些其他少數民族常用的打擊樂器。銅鼓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組成;鼓身銅鑄,成倒立的圓筒形,是擊奏的體鳴樂器。銅鼓音色粗獷,音量較大;鼓的背面有調音鏟痕,不同的鼓也有不同的音高。演奏時,左手執掌拍擊球形一端的鼓面,聲音清脆而響亮;右手拍擊喇叭形一端的鼓面,聲音深沉而渾厚。著作《廣東新語》說:“粵之俗,凡遇嘉禮,必用鼓以節樂”。詩句中所描寫的便是人們在節慶時節敲擊銅鼓以伴舞、伴歌的習俗。
二、本土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的關系
音樂教育在現代的學校教育體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無論在教育的哪一個階段,音樂的教育都是不能缺少的。我國在西周時期便形成了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禮樂教育是西周時期“六藝”教育的核心,樂便是音樂。春秋時期,教育家孔子更是對音樂教育大加贊賞,提出“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之民莫關于禮”,贊同音樂具有藝術性和教育意義。我國的禮樂教育用禮訓練著人們的行為和規范,讓人們能理性的在社會中生存,而用樂陶冶著人們的情操,讓人們在感性的層面上深入地感受自己的內心。我國古代的音樂教育雖然經歷了較長的發展時期,但是在“維新變法”之前,我國的音樂多半還是具有娛樂性和統治性,教育的地位并不明顯。在清朝末年梁啟超致力于音樂的改變,希望通過音樂的力量喚醒人們改革的決心,積極宣傳學堂樂歌。隨后,在沈心工、李叔同等人的努力下,學堂樂歌得到了發展。學堂樂歌對于我國近代音樂教育的啟蒙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國現代的音樂教育也正逐漸走向近代化的行程,起到了促進作用。廣西的本土音樂內容非常地寬泛,所涉及的內容亦是非常的多,在多年的社會發展中,有許多的寶貴音樂文化已然開始流失,在口口相傳的民歌中,在風情濃郁的舞蹈里教會我們的應當是如何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得到保留,并向下傳承。本土音樂的發展需要后人的不斷傳承,因此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對于本土音樂的學習便是一個重要內容。學習本土的音樂文化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自己生長的地區更增加一份了解,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該地區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廣西的音樂教育正在快速發展,在各個階段的音樂教育都得到了有序而長足的發展。從幼兒的啟蒙學習,到中小學的基礎音樂學習,再到高中的音樂欣賞學習,音樂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培養著學生們的審美情趣,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但是我區學校的大部分學習中,專門有針對性地針對本土的音樂文化學習的課堂內容還是占少數。我區對于加強本土的音樂文化的傳承是近十年間才開始開展的,因此在學校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受到本土的音樂的熏陶便是極少的,有些學生對于本土的民族音樂了解不深。長此以往,本土民族音樂的根基便比較淺,在教學中樹立起學習本土民族音樂文化的觀念則需要教師的長久的努力培養,加強學生對于本土音樂文化的認同感,鼓勵學生去了解本土音樂。所以本土的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本土音樂與教學內容進行融合,引導學生去尋找音樂。
三、對于本土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的融合
對于廣西本土的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是近年來的重要教學內容,我區的本土音樂進行傳承途徑有許多,這篇論文重點從音樂教育這方面來思考和討論。學校的音樂教育是推廣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在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各種各樣的音樂文化強烈的擠壓著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空間。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我區本土音樂教育,要讓學生們重新回歸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才能讓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針對目前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我們首先要從高等院校入手,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教育。如廣西藝術學院在20世紀60年代首先創立了民族藝術研究所,它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少數民族藝術人才,又使壯族等廣西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在高校教育中開設少數民族音樂課程1.研究型的課程觀念融入到音樂教學中研究型課程是一項開放性、自主性、研究性的課程結構。它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可以多開展一些實踐性,開放性的課程,如實地采風,深入到壯族聚居的地方作實地考察和收集資料。并且經過接觸和學習后能慢慢學會唱或表演一些壯族的民歌,以自己親身去體驗并從中得到學習。2.把現代音樂教育方式融入到民族傳統音樂教學中廣西本土音樂的發展有獨特的傳授模式,所以壯族的傳統音樂的傳承基本以“口傳心教,口口相傳”把其音樂文化一點一滴傳承下去的。而中國現代的高等教育屬于全新的學校教育,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普通學校教育都引進了新的教學模式。改革開放后,專業的音樂教育開始朝多層次、多規則、多形式、開放式的辦學方向發展。其實“口傳心教”是屬于非常開放性和具有創造力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學習風格的差異性也有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并以此融入我區本土傳統音樂文化的元素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對本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興趣。3.加強本土師資的培養和教學資源的豐富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中具有民族知識專業性的教師非常稀缺。近幾年,廣西高校所招收的教師基本以外省教師為主,而本土的教師則少之甚少;原因之一就是本地教師的教學水平達不到要求且自身的修養不夠。為了填補這一方面的漏洞建議各高校能加強師資的培訓,有條件院校的可以讓教師去更高水平院校去進修學習,以填補自身的缺失,從而更好地為培養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在教學資源方面,學校應具備較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方面的資源,如影音資料、圖書資料等,方便學生查詢和學習。
(二)將廣西本土音樂文化融入到中小學音樂課堂中1.讓廣西本土音樂文化融入中小學音樂欣賞課程中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壯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歌舞和器樂作品融入到教學欣賞課程中。比如: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多謝了》等歌曲。教師可以采用開放、探索性等綜合性的音樂欣賞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壯族音樂文化的魅力。2.讓廣西本土音樂文化融入到課外活動中可以在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統一安排情況下舉辦一些與廣西本土的音樂文化有關的音樂活動,如:藝術節、歌詠比賽等。活動要求學生所表演的節目要和我區的音樂文化有關,可以選擇演唱我區本土民歌和我去的表演歌舞等。通過這些課外活動使民族音樂文化走入他們的記憶中。讓他們慢慢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有所了解。綜上所述,廣西本土音樂的發展和傳承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而在校學生是最活躍的一群人。在高校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納入教學計劃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和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必須積極的探索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教育內容和方向,從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并且把我們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發展下去。
四、結語
篇4
研討會收到論文30余篇,28位代表在大會上宣讀論文。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本次學術研討會旨在弘揚、保護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深入開展陰山音樂文化研究,交流近年來內蒙古地區民族、民間音樂教育經驗和鄉土音樂教育研究成果。會議圍繞陰山音樂文化的科學界定及其概念、范疇、源流、內涵與外延、學科定位,烏拉特、鄂爾多斯音樂文化、二人臺、漫瀚調、爬山調等方面的研究,黃河音樂文化與草原音樂文化的關系及比較研究,環陰山地區宗教、儀式音樂以及音樂文化志的考察與研究,匈奴、突厥等古代陰山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研究及陰山地區音樂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多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探討,同時對內蒙古鄉土音樂教育的現狀也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另外對于新世紀內蒙古高校鄉土音樂教育的探索與創新,內蒙古鄉土音樂資源與高等音樂教育之關系,高等師范音樂教育如何突出民族與地域特色研究等問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綜觀會議研討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關陰山音樂文化的詮釋
這是本次學術會議的重點研討議題之一。這方面的論文集中就陰山音樂文化的科學界定及其概念、范疇、源流、內涵與外延、學科定位等問題做了必要和細致的探究,采用歷史學、地理學、民俗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拓寬了研究領域和視野,以有利于陰山音樂文化研究向縱深方向的發展。
樊祖蔭(中國音樂學院)在其發表的重要講話中談到:“本次會議把陰山音樂文化與鄉土音樂教育研究聯系在一起進行研討很有意義,很有戰略眼光。這是兩個既可相互獨立,又有著緊密內在聯系的課題。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渠道最重要的有兩個:一個是民間活態的自然傳承;另一個即是通過學校的教育傳承。我謂之“雙渠道傳承”,后者正是我國百年學校音樂教育中所嚴重缺失的。只有讓青少年們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使民族文化之根深深扎入大地,繼而枝繁葉茂”。
趙宋光(星海音樂學院)在題為《陰山南北河套內外,地理遷活歷史》的論文中,通過從古到今這一地域的35項可以載入史冊的事項的詳盡描述中指出:“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幾十個古代民族曾在這里交匯融合。幾大文化板塊交接在近代史上撞擊出絢麗的火花,當代航天飛船返回地球恰恰選中這里的一片平坦的草原為適宜的著陸場等,這一切歷史事項又將預示著什么樣的經濟、文化前景呢?解答這一歷史之謎是當代文化研究的職責”。
馮光鈺(輔仁音樂學院)在《陰山地域文化區傳統音樂的保護與當代生存發展之路》的論文中指出:“陰山山脈橫亙在內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的廣大地區,是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區。有豐富多彩的傳統音樂品種,應當從系統性、整體性、開放性三方面揭示這一地域文化區傳統音樂的特性;進而去尋求這些傳統音樂當代的生存之路。”同時他還提到:“值得高興的是,繼長江、草原的縱橫交錯板塊狀地域音樂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現今又由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與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北方草原音樂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陰山音樂文化與內蒙古鄉土音樂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開啟了‘陰山山脈音樂文化’研究的進程。這次學術研討會將‘陰山音樂文化’作為一個重要課題,無疑是很有研究意義和學術價值的良好開端”。
潘照東(內蒙古社科院)在《陰山文化及其歷史影響》的主題報告中指出:陰山音樂文化是陰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要研究探索陰山音樂文化,就有必要對陰山文化做全面的詮釋,從陰山的定位、內容、內涵、特點及其歷史影響做出翔實、嚴謹的學術闡釋。并引用明代顧炎武之言,以“得陰山河套得天下、陰山河套安天下安”之言,強調了陰山獨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闡述了陰山文化是聯系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紐帶,在整個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闡述了移民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并蓄、融會貫通的多元復合型文化的特點,內涵、底蘊更為豐富,歷史影響更為深遠廣泛。
柯沁夫(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在《高舉陰山文化旗幟,探尋嘯樂文化源流》的論文中首先高度地評價了包師音樂學院高舉“陰山音樂文化”旗幟的深遠意義。并通過“陰山文化”與“泛陰山文化”區域范圍的闡釋中指出,必須承認陰山文化圈的文化是以草原原生文化為基本形態,是最為生動和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交融中實現文化變異和創新發展起來的次生文化、共生文化。三種文化共同組合為中國北方富有特色的復合文化。并對“嘯樂文化”的界定、內涵與外延,“嘯樂文化”的重大學術價值與歷史意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煒民(包頭師范學院歷史學院)對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陰山文化研究》課題做了介紹,并就此課題選題的意義和思路,中國文化和陰山文化的關系;陰山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關系等方面做了深入的闡述,他強調陰山文化在中國文化史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卻沒有真正反映出來,并呼吁深入地挖掘陰山文化是我們的職責。
張貴(包頭醫學院歷史學院)在發言中認為,陰山音樂是中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陰山音樂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獨特的魅力,發掘陰山音樂文化資源,創作陰山音樂精品,必將推動本土音樂的發展,促進我國音樂的繁榮。
二、蒙漢交融的區域性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研究
研討會將烏拉特、鄂爾多斯音樂文化、二人臺、漫瀚調、爬山調等方面的研究作為本次研討會的中心議題,體現了本次會議對蒙漢交融的區域性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研究特別關注,并試圖以更為廣闊的視野來研究這些姊妹藝術之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明確這些姊妹藝術在其整體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鄭少如(西口文化研究會)在《再論西口文化》的論文中指出:“西口文化是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交流匯萃之地,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交匯交融之果,因此有著鮮明的特色,是獨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是草原文化最為閃光的一顆明珠。”并通過西口文化與草原文化;西口文化與包頭的品牌文化;西口文化與晉商文化;西口文化與旅游文化四個方面進一步闡述了包頭是個非常適合發展經濟的地方。又是晉商發展延續的脈絡,所以包頭要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以使相關產業才會興旺發達,繁榮昌盛。
柳陸(包頭文聯)在題為《西口路上的苦歌與心歌》的論文中通過多次對西口路的田野調查認為:“走西口的人共同唱的這些民歌,是在黃土高原那些窮鄉僻壤緣起的,其傳承流變中經受苦難歷程。大量的民歌所反映的生活、表現的主題、演唱的風格、抒發的情感、律動的節奏,無不帶有比一般民歌更加濃厚的悲切色彩。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民歌不是唱出來的,而是“哭”出來的。山曲兒作為民間鄉土文學,它最大的特點是方言的使用。也正是這些大量的有生氣的方言,才豐富了這些山曲兒的藝術魅力,使之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
李野(內蒙古詩詞學會)在其論文《蒙漢文化交融的產物———漫翰調與二人臺》中認為:“包頭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包括北方許多游牧民族和漢族)的活動區,因此,包頭的歷史,是歷代活動于這一地區的各族人民共同編寫的。包頭的文化,也是先后活動于這一地區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包頭的文化,是一種多元融匯的文化。所謂多元融匯:一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匯;二是多種宗教文化的融匯;三是多種地域文化的融匯。”由于蒙漢兩族音樂長期的密切接觸和雙向交流,所以二人臺的唱腔和牌曲,從旋律、節奏、發音吐字的方法到器樂的演奏技法,無不滲入了蒙古族音樂的一些影響、一些韻味。而融入二人臺音樂的蒙古族樂曲,也受到漢族民間音樂的影響,發生了一些變化,變得同二人臺音樂渾然一體。漫瀚調的曲調主要來自鄂爾多斯高原的蒙古族短調,雖然也有一部分源于漢族的山曲兒,但從總體來講,漫瀚調是蒙古族民間音樂同漢族的民間詩歌的融合,也可以說是一種大型的“風攪雪”,鮮明地顯示出蒙漢兩族文化交融的廣度與深度。
王星銘(包頭市廣電局)以1978年包頭日報曾開辟了一個專欄“以李野老師為旗幟號召二人臺必須走戲曲道路”為話題,談起了當時自己對二人臺體裁的困惑,并多年進行田野采風,曾在二人臺研討會議上闡述過自己的觀點:“二人臺有曲目和劇目組成,二人臺藝術形式應包括二人臺坐腔、二人臺舞蹈,二人臺歌曲、二人臺戲曲等多元形式,二人臺打坐腔中存在著多元發展的可能,二人臺只是一個戲路的形式還不是戲曲的形式。”同時談了對漫翰劇和包頭的音樂風格的認識。
苗幼卿(內蒙古藝術研究所)在《二人臺牌子曲探究》一文中認為,二人臺牌子曲系內蒙古西部區最具影響的民間絲竹樂種,要早于二人臺的形成,曲牌源于多方面,既有古樂曲遺存,也有從蒙古族民歌和漢族民間音樂中衍變而來。同時,還吸收了部分宗教音樂,系中原漢族移民音樂文化與當地蒙古族民間音樂文化的藝術結晶。
李紅梅(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在《關于二人臺傳承與發展的的幾點思考》的論文中提出;“隨著當代經濟發展帶給人們生活的巨大變革,二人臺的生存環境也變得日益嚴峻和復雜,面對新生代對二人臺喜愛程度的弱化趨勢,如何挖掘、整理、保護、發展二人臺音樂,使二人臺的音樂精髓得以保存,藝術生命得以延續,是擺在音樂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在二人臺的繼承與發展中需要通過橫向借鑒與縱向繼承的統一,程式性與即興性的統一,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等方面來繼承、發展二人臺”。
臧志君(內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在題為《從蒙古民歌的多樣性看西部民歌的多樣性》的發言中講到:“在研究蒙古族民歌時看到西部民歌也存在多樣性的特點,近年來發行了民歌典藏———三代長調歌唱家的原聲匯萃、六大民歌色彩區民歌經典,在出版發行工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由于不同色彩區受所居住的如山地、河流等地理環境的直接影響,所以其曲調、風格、形態各有不同”。
杜容芳(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在發言中深入淺出地講解并演唱了不同的漫翰調、爬山調、山曲兒、風攪雪,從而直觀形象地介紹了各種姊妹藝術之間風格的不同。她強調指出:民歌是人類文化最珍貴的部分,因為民歌是從泥土中來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研究民歌要深入下去,由對文化的認識引申到對民歌的進一步認識。她特別強調漫翰調的傳承靠年輕人,靠學校。希望能辦一個傳承班。
劉新和(內蒙古藝術編輯部)在其論文《爬山調美學四題》中認為:“言爬山調美學,必須先言爬山調;言爬山調,必先言‘西口人’。其中的道理并不復雜:如果沒有西口人,便沒有爬山調;西口人是一個由來自內地移民與其后代構成的復合體。近年來,學界將由西口人創造的文化稱之為‘西口文化’。透視爬山調,人們不難看出西口文化所蘊含的獨特美學價值。爬山調全面、系統、直接地反映了明中期以后延至清、民國及以后西口外人民群眾的生活風貌,描繪的是具有多種多樣畫面的場景,表現出不同層面人物心理與思想狀態,質樸、深邃、凝煉,特別是對愛、愛情的理解與表述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馬春生(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在《爬山調文化藝術研究之思考》的論文中指出:目前對爬山調文化藝術科學的認識與梳理還缺少大文化的觀念與多元文化、異質文化共生的理性分析,缺少從爬山調產生的歷史,社會經濟文化背景,爬山調生成的環境,爬山調曲式結構、音階、音調、節奏、節拍等的運用,爬山調歌唱形式及歌唱方法,爬山調歌詞的藝術特色研究等方面的系統梳理與闡述”。
姜曉芳(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試論爬山調與信天游之比較》一文認為,爬山調和信天游基本上同屬于一種類型的民歌體裁,因此具有許多共同之處,如都采用兩句一組,每句字數不限,多用比興的手法,并在歌詞中出現大量的方言土語,使其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同時,由于地理環境、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的不同,兩者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朱文成(內蒙古河套大學)在《音樂藝術的常青樹———山曲兒的藝術特點及審美》的論文中指出:“山曲兒短小精美,瑯瑯上口,是深受晉、蒙、陜、冀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形式。應當呼吁共同搶救、挖掘、整理創新民族音樂,使山曲兒扎根于民族歷史與生活的土壤中綻放異彩”。
胡佳(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論文《淺析內蒙古西部漢族民歌的藝術特征》中通過對于爬山調、漫翰調的歷史來源及藝術形式、題材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出各自具有多元化和獨特化的藝術手法和特點。
賀宇(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在其《探尋格亥圖村秧歌藝術的載體———秧歌隊》的田野調查報告中指出,格亥圖村的生活環境和秧歌隊產生的土壤血脈相連,要想了解跑圈子秧歌在格亥圖村的重要位置,首先要了解該村秧歌隊的構成。秧歌隊不僅是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時代的產物,從隊員的地位以及隊員身份的演變中可看出時代的烙印。一個地區民間音樂的形式,常常是折射這個地區音樂生活的一面鏡子。對于當地秧歌隊員的生活、生平以及周圍村民對他們表演的評價、觀察和研究,能夠幫助我們尋找傳統文化歷時與共時的軌跡,有利于深化對跑圈子秧歌的理解、認識和研究。
三、環陰山地區宗教儀式音樂及音樂文化志的考察與研究
這是近年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其學術研究方向是通過對宗教音樂在宗教和宗教儀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宗教音樂傳播的本土化、變異等問題深入調查,仔細分析,拓展其研究領域后展開的,并通過圖、譜、志等音樂文物的出版介紹,為研究陰山音樂文化提供更為翔實豐富的實證。
楊玉成(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其論文《18世紀蒙古族音樂巨擘梅日更葛根》中講到:18世紀上半葉,蒙古族歷史上出現了一位杰出的人物———梅日更葛根。他有超常的智慧和淵博的知識,且一生孜孜不倦,碩果累累,在佛學、經學、歷史學、文學、語言學、醫學等諸多領域中均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特別是為藏傳佛教的蒙古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他也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音樂巨匠,從18世紀中葉以來,內蒙古西部烏拉特各旗大大小小二十幾座寺院,一直用他編創的曲調念誦他翻譯編配的蒙文經文。他一生作有大量的歌曲作品,這些歌曲目前已經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歌體裁,烏拉特人稱之為“希魯格哆”。這個人就是被烏拉特人尊稱為“喇嘛歌者”的三世梅日更葛根羅桑丹畢堅贊。該文對梅日更葛根所做貢獻進行了深入、客觀的學理闡釋。
段澤興(內蒙古藝術研究所)從《內蒙古音樂文物大記———內蒙古卷》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示中談到,“此書是把流傳于內蒙古所有音樂方面的文物分為樂器類、圖像類提供給大家作參考,通過此書收錄的文物可以進一步了解內蒙古地區豐厚的音樂文化遺產,可以通過文物證實歷史上中國北方民族與中原文化的聯系十分密切,如距今6000年以上的塤的發現意義極其深遠。陰山音樂文化的概念很大,其中有許多文化現象是重疊的,其文化內涵及外沿的界定應更為清晰”。
張曉武(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在其論文《分析兩首———“草原圣歌”從圣詩音樂創作作品看內蒙古環陰山地區基督教(新教)圣詩音樂本色化作品變化進程》文章中,例選了兩首“草原圣歌”進行分析研究,揭示出這一地區圣詩音樂本色化創作作品的特點以及在內蒙古環陰山地區地方音樂文化中所處的地位和對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圣詩音樂本色化創作的意義。
佟占文(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故事•表演•文本———蟒古思因•烏力格爾〈寶迪嘎拉巴可汗〉探微》一文中,對布仁初古拉演述的蟒古思因•烏力格爾《寶迪嘎拉巴可汗》的故事及文本進行類型學分析,討論了故事如何通過表演而生成文本的過程。認為,蟒古思因•烏力格爾是一種高度模式化的故事類型,其表演按照既定的程式進行,文本是表演的結果,同時它是反映故事、考察表演過程的參照。
四、內蒙古地區鄉土音樂教育的探索與創新研究
為了使內蒙古的鄉土音樂資源能夠轉化為教育資源,使內蒙古的音樂教育能夠引起廣泛的關注,本次會議特設了此方面的研討內容,與會的專家們對此議題提出了很多良好的建議,使大家充分地認識到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就引進多元民族音樂文化資源,實現傳統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達成了共識。
張天彤(中國音樂學院)首先傳達了近期在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召開的音樂學院學科建設會議的精神,并以《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科建設》為題介紹了中國音樂學院在其學科建設方面的經驗和在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教育模式中所取得的一些優秀成果。
金鐵宏(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關于民族音樂教育的若干思考》的論文中強調:民族音樂藝術傳流,是整個民族的精神紐帶,它作用于民族個體和群體;能使整個民族思想統一,情感融洽,意志集中。民族音樂教育的發展,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項基本工程。
因此,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意義,已不僅是音樂教育本身,而是對我們的新一代樹立起健康的審美心理和正確的價值觀念,熱愛中華民族,熱愛民族的音樂藝術,從而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并使整個民族團結一致,奮發向上,對于創造性地振興中華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崔東偉(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在《高校公共音樂課與民族情懷的培養》一文中通過對高校開設公共音樂課的作用、藝術教育與民族情懷的關系以及高校公共音樂課如何實踐對大學生民族情懷的培養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為高校藝術教育的完善提出新的思路。
李書宇(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在其《寫在包頭市中小學音樂教師骨干教師培訓后的感想》的論文中提出:“我區有著非常豐富的音樂資源,我們可以嘗試編寫我區自己的中小學音樂地方教材。例如,二人臺進入中小學音樂課堂。二人臺是內蒙古地區的重要藝術資源,但自改革開放以來,受到了許多其他音樂文化沖擊。如今,在文化界人士的大力呼吁下,二人臺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在我區中小學開設二人臺課有利于強化學生民族文化學習的意識,更可傳承我區民族優秀文化,并可提升學生對于民族、民間藝術良好的鑒賞能力。”在文中他還對提高教師培訓的認識,對音樂教師培訓的經費投入,提供更為廣闊的繼續教育平臺等方面提出了良好建議。
張靜(河套大學)宣讀了其論文《內蒙古西部河套地區鋼琴教育研究》,并在發言中談到她參加巴盟河套地區陰山音樂文化教育課題組的工作情況,提出今后努力將地方性的民族文化資源引入大學的課堂中的設想。
王文娟(包頭市北重中學)在《對現行初中音樂教學內容更新的建議》一文中提出:只有對初中音樂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更新,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初中生具備自主能力、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激發他們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情感,培養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篇5
一、當前音樂教育中本土化理論的缺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西方文化的吸收從來都沒有停止,無論是教育理論還是技術知識,都在不斷吸收西方理論。由于西方音樂教育理論界不斷出現廣為人知的人物,深受人們的喜愛,致使我國眾多音樂學習者對他們尊奉,國內似乎認為如果不對這些理論進行一定的借鑒就不能展開相應的話題,在對學術論文進行研究時,如果沒有這些西方人的名字似乎就不是學術論文,即使人們所看到的只是一種相對無效的理論,但還是無法阻止人們的對這些西方音樂家的尊奉。
當然,面對這種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社會,如果還是停留在原來的地方,將會被世界所淘汰,因此,對西方先進教育理論進行借鑒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但是,人們在將目光投向這些國家的同時,唯獨對自己的本土化音樂教育進行忽視,缺失著自己的研究規范,更缺失著一定的學術信念。在對學術進行研究時,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根基作為基礎,也就會沒有文化的語境,沒有歷史的質感,一旦根基被抽空,就仿佛釜底抽薪,剩下的也只能是一副較好的皮囊,沒有任何知識可言。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絕大多數人都在追求西方音樂教育理論,但還是有人一直堅持對本土教育的研究,例如:王耀華教授曾提出的“音樂創造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哲學”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本土音樂教育的發展。但是,或許是由于這種西方教育太過強勁,這些對本土進行研究的相關成果還無法對西方理論進行抵抗。
我國音樂教育作為一門相對邊緣的學科,在還沒有成形時,又被世界一體化推向了多元化的時代,導致出現一定的失落和無助是在所難免的,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關鍵主要在于研究學者能夠對理論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在對西方教育理論進行借鑒和研究的同時,能夠不忽視本國特征。對此,國人應該知道:在西方文化強勢的影響下,中國的教育研究者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樹立屬于自己的大旗,立足于自己的國家,將自己的理論知識進行夯實,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促進本國音樂教育的發展。
二、當前音樂教育中本土化理論的對策研究
一個國家要想在不斷發展的經濟社會中促進本國文化理論的進步發展,就應該根植于特定的民族背景中,這可以說是綜合性的產物,它擁有相對明確的表述方式,中國教育研究只有在自己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進行知識的積累,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下面,將從以下幾點對本土化理論的對策進行簡要研究。
(一)在思想上達成共識
要想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就應該正確區分中國和西方音樂教育具有的本質特征,這種特征主要表現在時、空方面。
1.時。所謂的時也就是音樂教育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當前音樂處于何種階段的一個問題。中國的音樂教育和西方的音樂教育主要為前現代和后現代,客觀地說,我國的音樂教育目前還處在萌芽階段,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使其停留在前現代階段,在這種狀況下,要想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培訓,還是應該先完成啟蒙任務,當這一任務完成后,才能進行基礎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具有一定音樂基礎的同時對音樂進行學習,從而促進他們對音樂知識的積累。
2.空。所謂的空也就是指音樂教育在空間狀態中所具有的現實意義,音樂教育在空間狀態中分為中西方之分,主要表現為:眾所周知,西方音樂比較發達,國外的許多經驗都值得國內借鑒,盡管對它們進行借鑒具有一定的意義,但是,這也只能是差異而不是最終的范型。因為,中國要想進行發展,就必須站在自己的國本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發展,同理,西方國家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要有針對性地對西方文化進行學習。
(二)對行為進行指示
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可以說是行為的先導,對國外的先進教育進行借鑒時,還應該在之前明確一個點,這個點就是本國,具體措施將從以下幾點進行介紹。
1.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音樂教育進行理論總結。中國音樂教育自發展以來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因此,這近百年來有著相當豐富的知識理論體系。基于這種情況,要想對本土理論進行研究,就應該有針對性地對歷史文化進行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借助更加有利的知識進行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比如:對中國特有的美育教育進行研究,這種研究可以充分體現出中西方之間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以便更好地對本土理論進行闡述。
2.在一定程度上對研究范式和方法進行整合。音樂教育是一門交叉式的學科,那么,在對其進行研究時可能會涉及到各種知識,因此,在研究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的對范式和方法進行的整合,這就要求將學科之間所存在的壁壘打破,善于從相關的學科中進行方法和經驗的吸取,只有這樣才能更高層面的對音樂進行問題的解決。
篇6
黃淮學院校長介曉磊:我們要提升文化實力,為學校發展和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文化動力和精神支撐。
黃淮學院是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公辦駐馬店師專、民辦中原職業技術學院和駐馬店市林科所合并組建的本科高校,2005年,“兩校一所”實現了實質性合并。該校著力于文化建設,以校園環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為基本內涵,不斷深化辦學理念,塑造大學精神彰顯學校特色和品位,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為中原地區弘揚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區和輻射源。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探索,該校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體系,有力地助推了學院的發展。
一、以新升本合并高校為立足點,打造和諧校園文化
(一)明確辦學定位,打造學院精神,構建核心價值體系
學校提出“除了奮斗,別無選擇”的學院精神,“厚德 博學 篤行 自強”的校訓,“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人才培養標準,“開放式辦學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國際化合作牽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辦學宗旨。由學校老師作詞和譜曲的黃淮學院之歌每天都在唱響,學校開展各種演講比賽、新生入學教育的講堂、事跡報告會。
(二)引進學校CIS標識,提升學校外宣形象
黃淮學院從2006年開始,經過研究和論證,逐步導入公共關系中的CIS標識系統,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行為、視覺和環境識別系統。校徽以金色鳳凰和藍色地球為主題,寓意為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預示著學校事業發展蒸蒸日上。校徽成為學校的特有符號,展示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成為黃淮學院形象和精神的象征。
(三)豐富形式,突出特色
學校在實質合并的第二年就啟動科學管理年,開始了制度文化的建設,使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修訂。學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規范化,尤其是黃淮學院章程的確立,被師生們稱做為學校發展立了“憲”。
“拓展內涵,豐富形式,挖掘功能,突出特色”的文化活動理念,推進了校園文化的發展,該校推出以“電腦精、英語通、素質高、能力強”為宗旨的各種精品賽事,以“大型活動屆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動院系化、專業化,小型活動社團化、經常化”為標準的系列科技文化節活動,成立了話劇團、綠色環保陣營等60多個國家級和省市級學生社團,多載體、多形式地豐富了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
二、以學校辦學理念為核心,培育挖掘校園文化特色
建設園林文化。校黨委提出了“把森林引進校園”的理念,“種大樹”是第一舉措,幾年下來,共購置樹木上萬棵,一覽無余的校園從此顯現出勃勃生機。四季文化園、柳樹基因庫、榕園、楓園等給學校以蓬勃的生命力和郁郁蔥蔥的綠意。2006年學校被河南省建設廳評為“河南省園林單位”。
增添石頭文化。投資400多萬元建成名人名言浮雕智慧廣場,東西兩側石雕智慧墻鐫刻有20位中西科學家和思想家的雕像及其求知勵志名言。孔子石、節氣石、融合石等200多塊形狀各異的石頭,遍布學校的角落。根據不同石頭的造型,賦予寓意,以啟迪智慧,激發斗志。
打造建筑文化。學院建筑根據天中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蘊、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中國傳統特色形成了典雅凝重,古樸大氣的風格,回形紋、圓立柱和斗拱、大桁架、青石護欄等天中古建筑的建筑符號處處可見。
做好道路文化。黃淮學院的道路命名以天中的歷史名人名勝為依托,以其精神為經,以其名字為緯,目的是睹其名,思其人其事其著述(傳說),念其精神,受其激勵,效法其榜樣。
豐富廣場文化。學校建設了智慧廣場、藝術樓音樂廣場等,給師生文化娛樂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成為師生鍛煉、休閑的好去處。
三、以地域文化為著力點,服務地方文化建設
高校對地方的服務與輻射作用包括文化傳承、文化培育、文化引領。校長介曉磊說,我們作為地方性本科高校,要始終把引領文明、傳承創新地域文化血脈作為己任,為天中歷史文化傳承和創新作出自己的貢獻!
《禹貢》中記載:禹分天下為九州,豫為九州之中,汝寧為豫州之中,故為天下之中。天中文化是指以汝南為中心,以中原文化為主流,兼容楚文化等周邊多種文化,相互融匯而成的一種區域文化。黃淮學院自天中歷史文化研究所、天中本土音樂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地方歷史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已成為加強文化輻射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文化支撐的一個重要平臺。
天中歷史文化研究所自1999年成立以來,就積極投身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先后主持編寫并出版了《厚重天中》《天中歷史人物》等專著,并發表相關論文30多篇。同時,搭建和利用各種平臺,積極開展天中歷史文化的宣傳。先后舉辦天中文化學術研討會、天中姓氏文化研討會, 參與共建西平縣“嫘祖文化研究中心”。參與中央電視臺第四套《走遍中國·駐馬店》欄目的籌劃、拍攝工作,第三屆“黃河學”高層論壇暨黃河流域文化產業發展研討會。
音樂研究所在駐馬店市文化局帶領下,進一步挖掘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汝南羅卷戲戲曲資源,深入進行專題研究,同時完成多篇研究論文和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在傳承、保護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地方傳統音樂文化資源,起到了應有的作用。2011年9月黃淮學院天中本土音樂文化研究所被河南省文化廳批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篇7
一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王耀華主編,王耀華、杜亞雄編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002年8月第3次印刷)由緒論、結語和四章十三節構成,其多元文化的觀念和視角貫穿于全書各章節。
在第一章《中國傳統音樂的源流》中闡述其來源時,就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傳統音樂的“三大來源”說,即中原音樂、四域音樂與外國音樂。
“中原音樂”,指的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發展起來的音樂。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黃河流域音樂文化。但是,實際上,漢族音樂文化也是古代華夏族和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的長期交融中形成的。”
“四域音樂”,指的是“除中原華夏族所創造的黃河流域音樂文化以外的中華大地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其中,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區,與黃河流域同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祥地。長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樂文化,色彩繽紛,獨樹一幟。同中原音樂并為上古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率,相互輝映,相互競爭、交融,進而衍生、發展。珠江流域的粵文化,西南各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西北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經由路途的對多種音樂文化傳播、交融的作用,以及東北各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都為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成、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外國音樂”,書中所涉及的主要是印度佛教音樂和列入隋唐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天竺樂”、“高麗樂”、“扶南樂”、“安國樂”及其樂器、樂律、音階等的傳入。這些外國音樂傳入之后,逐漸與中國的固有音樂相融合,成為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組成部分。
這樣的論述是客觀的、實事求是的,不僅說明了中國傳統音樂是由漢族和各個少數民族共同創造的,同時也融入了周邊鄰國的音樂文化;不僅說明了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是多元的,同時也指出了漢族音樂文化的本身也是多元的。
第一章對中國傳統音樂的源流以多元文化的視角予以觀照,為全書立下了基調。在以后的各章節的敘述中,均體現出了作者的多元文化觀念。如:
在第二章《中國傳統音樂的構成》中論及各類民間音樂,尤其是民歌、歌舞、民族器樂和綜合性樂種時,都列舉了兄弟民族有代表性的音樂品種,其中在新立類的“綜合性樂種”(指民間音樂中兼具兩類及其以上特點的樂種)中更把藏族的“囊瑪”和新疆維吾爾族的“木卡姆”與福建南音并立,對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音樂遺產等方面作了詳細的介紹。在論及宮廷音樂時,依據不同朝代的具體情況介紹了宮廷音樂中的多元文化因素,如:“隋唐兩代的宮廷音樂不僅繼承了傳統的雅樂,而且進一步吸收了四方兄弟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先后組成了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坐部樂和立部樂,出現了大曲和法曲等樂曲形式”;清代的宮廷音樂中采用了不少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音樂和來自周邊國家的音樂,書中記述了相關的音樂及其樂器,如滿族的隊舞樂、蒙古樂、瓦爾喀部樂以及回部樂、廓爾喀樂、朝鮮樂、安南樂、緬甸樂等。在論及宗教音樂時,除了闡述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及其音樂之外,同時以大量篇幅介紹了外來的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及其音樂,其中對佛教音樂(包括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音樂)的闡述尤為詳細,并論述了佛教對中國音樂的深刻影響與佛教音樂的華化過程,在論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音樂時,也注意到與中國音樂相融合、相適應的問題。
第三章論述“中國傳統音樂的音樂體系和支脈”,進一步地以多元文化視角來細察中國傳統音樂所使用的音樂構造和特征,并據此將其分成三個不同的音樂體系及其支脈。如果說,“三大樂系”(指中國音樂體系、歐洲音樂體系和波斯――阿拉伯音樂體系)的分類,源自于王光祈在《東方民族之音樂》中提出的將世界多民族音樂的體系歸納為“中國樂系”、“希臘樂系”和“波斯亞剌伯樂系”①的話,那么,對中國傳統音樂三大樂系中的支脈劃分則具有理論創新的意義。將《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的兩個版本(其初版本由王耀華著,臺灣海棠事業有限公司于1990年9月出版)相比較即可發現,作者對支脈的劃分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初版本中只有中國音樂體系之下有九個支脈的劃分,即:秦晉支脈、荊楚支脈、齊魯燕趙支脈、吳越支脈、巴蜀支脈、滇桂黔支脈、閩臺支脈、粵支脈與客家支脈;而到了修訂本中,不僅在中國音樂體系之下增加為十二個支脈,而且在其他兩個樂系之下也劃分出若干支脈。對于中國音樂體系的支脈劃分,除了對上述九個支脈的名稱及范圍略有變動(如變“荊楚支脈”為“荊楚武陵支脈”、變“粵支脈”為“粵海支脈”)之外,又新增了三個支脈,即:北方草原支脈、青藏高原支脈、臺灣山地支脈;歐洲音樂體系之下劃分為東部與西部兩個支脈;波斯―阿拉伯音樂體系之下劃分為塔里木、帕米爾與河中地三個支脈。對支脈的正確劃分,于中國傳統音樂平面的現狀研究和縱向的歷史研究(包括各支脈中民族及其音樂文化的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說明作者觀察、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的視角進一步向多元文化延伸。
第四章從總體上來論述“中國傳統音樂的藝術特色”,其中在分析音樂形態特征時,除了以漢族的音樂為例之外,也多處涉及到少數民族的音樂……
據上所述,《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確實是一部全面貫穿多元文化理念和視角來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的佳作。誠然,如苛刻要求的話,有些章節的內容尚有充實之余地。如在第二章《中國傳統音樂的構成》中似應增加“祭祀音樂”的分類,祭祀音樂不僅存在于宮廷,更存在于民間;不僅存在于漢族,更存在于各少數民族之中。祭祀性的儀式本身即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而儀式中的音樂則更多的留存有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信息,是當前保護非物質文化的重要關注點之一。由于部分原始宗教音樂(如不少民族存在的薩滿音樂)常被歸為民間信仰或祭祀音樂,而《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中既沒有祭祀音樂的分類,又不包括原始宗教音樂,因此,造成這部分重要的音樂文化被忽略。此外,“民間音樂”中少數民族的說唱音樂與戲曲音樂,“宮廷音樂”中的蒙古族與藏族的宮廷音樂,似應予以補充敘述;在闡述中國傳統音樂中的理論部分時,少數民族中的重要音樂理論著作及其音樂思想(如出生于喀拉汗國的艾布?乃斯爾?法拉比著有《音樂全書》,藏傳佛教薩迦派著名宗師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著有《論音樂》等②)也應予以重視。
二
以多元文化的理念和視角觀察、研究、總結中國傳統音
樂,不僅對音樂研究領域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對實施多元文
化的音樂教育也有著重要意義。
多元文化因多民族的不同文化而構成。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及其未劃定民族的若干族群所組成的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也是多元一體的,中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這本來是客觀存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長久以來,我們的音樂界,卻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一元論的觀念所束縛。一說到世界音樂,即以歐洲音樂為中心;一說到中國音樂,即以漢族音樂為中心。譬如,當前通用的“中國音樂史”,就很少涉及少數民族的音樂歷史,幾近“漢族音樂史”,直到近年來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的主持下,才開始編撰、出版《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③,至于編撰全面反映中華民族音樂歷史的“中國音樂史”,恐尚待時日。當然,這之中不僅是觀念問題,還有對復雜史料的掌握問題。但如果我們的音樂史學家們真正具有多元文化的理念,并以多元文化的視角來關注、搜集各民族的音樂史料,從總體上來研究中華民族音樂歷史的話,那么上述的期待將一定會早日實現。
關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問題,現在大家的關注點主要在實施世界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為在中國實施和發展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已做了大量工作,翻譯、介紹、發表了國外有關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著述,出版了《世界音樂》的教材,并在一些音樂院校開設了“世界音樂”的課程或講座等等。這些工作當然是應該做的,它們對于推動和促進中國發展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但與此同時,我認為對中國本身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則應予更多的關注。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興起及發展,在不同國家有著不盡相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在發達國家,與移民的大量涌入而構成民族的多樣化有著直接關系;而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則首先在于這些國家本土音樂文化意識的覺醒。毋庸諱言的是,在中國同樣存在覺醒“本土音樂文化意識”的問題,而對人們認識眾多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來說尤為如此。因此,在中國實施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應把中國的與世界的多元音樂文化均包括在內,并遵循由近及遠、親疏溝通的原則。首先應在理念上充分認識中國本身是一個多元文化國家,中國的多元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果缺失中國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對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而言,不僅僅是極其不完善的,而且還有可能對發展中國音樂帶來負面影響。所幸的是,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接受了多元音樂文化的觀念,承認中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并在音樂教育實踐中開始施行以加強本土(本民族、本地區)音樂為標志的多元音樂文化的教育。但迄今為止,能像《中國傳統音樂概論》那樣全面地以多元文化的視角來總結中國傳統音樂的教科書實在太少④,相信在本書的啟迪之下,一定會有更多的類似佳作問世。王耀華教授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關注是全方位的,他不僅研究世界民族音樂,出版了《世界民族音樂概論》等教材⑤,更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中國的多元音樂文化的研究與教育上,為中國民族音樂事業與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實踐和經驗,值得音樂教育界認真總結。
①四川音樂學院編《王光祈文集》,巴蜀書社,1992年3月版第204頁。
②田聯韜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上冊第8頁,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③袁炳昌、馮光鈺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上冊),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④《中國傳統音樂概論》原本是為福建師范大學音樂系開設選修課而編撰的。見該書“后記”。
篇8
從哲學層面理解區域音樂,是指區域性音樂研究的哲學方法論所要解決的問題。自然,區域音樂研究的哲學方法論固然不能如等同于理化公式那樣加以實驗及定理。特定區域的音樂文化我們一般視之為區域音樂的活動地域空間。在這一空間中,作為音樂藝術主體的——“人”,為區域音樂文化的展開提供了前提條件,同時也制約著區域音樂文化發展演化的進程;另一方而,區域中所強調的空間范圍,也成為“人”在創造音樂的歷史進程中的一種表述方式。
一、安徽民間音樂的區域性個性特征
江淮大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古往今來,淳樸的淮河兒女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勞作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文化,這些作品表現了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這些傳統音樂文化源遠流長。傳承至今,仍有不少音樂文化資源很好地保留了下來,成為安徽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千百年來,安徽民間音樂文化陶冶著安徽各族人民的性情,孕育著安徽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調適著各族人民的社會制度、生活秩序,豐富著各族人民的情感,給人們以滋養和慰藉。因此,對這些民間音樂文化遺產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傳承,其價值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安徽音樂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同時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安徽民間音樂文化的稀有性是它的特點,是安徽民俗文化中一個色彩繽紛的文化遺產寶庫。但由于經濟現代化和社會變遷速度的加快,使安徽民間音樂文化遺產的傳承任務顯得日益緊迫。當今,我們在遵循一般保護原則基礎上,結合安徽民族文化生態背景和特點,理應探討一下該如何傳承安徽民間音樂這一珍貴遺產。
二、安徽民間音樂文化的區域性傳承之我見
民間音樂的區域性傳承在現實生活中,對其展開討論和研究的力度遠大于真正執行操作的力度。其主觀原因是思想認識的問題。安徽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理應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社會對民間音樂藝術的冷漠是思想認識問題的具體體現。安徽民間音樂的傳承需要社會氛圍,尤其需要社會干預這種特殊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途徑。而現實社會中,我們身邊的媒體很少有安徽民間音樂文化傳承的平臺,教育層面也很少涉足這方面的教育與科研。
當前,隨著流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日益發展,安徽很多傳統民歌所面臨的已不僅僅是令人憂心的“冷遇”處境,而是瀕臨消亡的“悲慘”險境。對安徽民間音樂文化的區域性傳承,其方法措施在理論上應是一個系統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并且應當以靜態保護與活態保護相結合為基本原則。給予音樂藝術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保護問題,更是傳承的問題。
首先,宏觀角度來看,比如,作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在政策干預層面加強引導和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弘揚民間音樂文化,這是對文化傳承的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安徽民間音樂文化遺產蘊涵著豐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盛大節日,安徽各地都上演著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的傳統歌舞,這既是挖掘、展示、保護和傳承民間音樂文化的最佳契機,更是激活音樂文化遺產生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充分挖掘音樂文化遺產所蘊涵的經濟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徑。因此,政府應成為保護與傳承的主導力量,加強對音樂文化藝術的發掘和保護,使之被更多的人們所欣賞、學習、研究和傳承。讓人民有對本土族音樂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具體執行時,可以有文化主管部門因地制宜的成立相關音樂文化的研究中心,比如“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①、“皖北花鼓燈藝術研究中心”②、“鳳陽花鼓藝術研究中心”③等等。同時聘請部分退休的科研人員以及一些有名望的民間藝人擔任課題任務,并且培養藝術研究人才的梯隊建設,做好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編輯出版必要的關于安徽民間音樂文化研究的書籍和論文,以及相關的影像資料。
其次,我們還要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對民間音樂實施永久性的底層保護。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音樂文化遺產進行有效的保護是目前較流行的傳承民間音樂文化的做法,即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對民族民間的音樂文化進行采錄,然后以各種載體加以保存。這種做法有很多可取之處,它將傳統的收集、采錄的方法與現代科技優勢很好地加以結合。此舉雖然使得民間音樂文化遺產得以存留,達到對人類歷史文化的忠實記錄,但這樣的做法卻使原本扎根于民眾生活中的音樂文化藝術日漸脫離人們的生活,其內在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也隨之削弱和消亡,最終只能成為后人閱讀觀賞的史料文字和歷史片段,這種結果違背了傳承的初衷。由此可見,要使得音樂文化遺產生命力不衰,始終保持鮮活的因數生命力,只有讓它始終扎根于人民的生活當中,始終在人民的口傳身教當中,才是萬全之舉。
再者,專才教育也是傳承民間音樂音樂文化遺產的一種有效途徑。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如何在現代教育中保護與傳承民間音樂文化遺產是當代文化多元化時代的一個重大的課題,這當中有一個在遵循教育基本規律與原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問題。安慶師范學院地處安徽地方戲黃梅戲的發源地——安慶市,該學院于2011年有教育廳牽頭,整合相關學校的學科門類,成立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隸屬音樂系,旨在服務于地方戲曲黃梅戲的挖掘、傳承與發展。該學院從招生、人才培養、藝術實踐、人才輸出等各方面都因“區域”制宜、因“戲種”制宜做了很多個性化的調整和改革。
三、余論
縱觀地域性藝術的發展,一個地方樂種或區域音樂文化大多是由或大或小的、作為藝術主體的“人”在操控,他們“操縱”著藝術的萌生、沿襲、發展、變革以及消亡。因此,“人”是民間音樂創作的主體,是本源;但是在音樂藝術傳播的過程中,“人”也是音樂藝術傳播的途徑和源動力。
在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面對強勢文化的劇烈沖擊,樸素的安徽各族人民在接納現代音樂文化的同時,如何正確認識本土音樂文化的獨特性、稀有性及其在多元化環境里的價值,進而身體力行地對其加以發掘、保護和傳承,已成為政府主管部門、普通音樂工作者、民間藝人、院校學生、甚至是每一個欣賞者迫在眉睫且意義深遠的工作。
注釋:
① 安慶市黃梅戲藝術中心是安慶市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工程。是集研究、創作、排練、演出、展覽、藝術制作等于一體的多功能藝術研究與演藝中心,2009年5月投入使用。
篇9
【關鍵詞】黃梅戲;傳承;發展;多元化
黃梅戲繁榮于近現代,綜合戲曲多劇種的元素,安慶方言與普通話的融合、唱腔的甜美通俗和敘事較快是黃梅戲相比于其它劇種的幾大特色,且群眾參與性強 、娛樂性強,但隨著人類邁入科學、經濟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各級各類學校音樂教育幾乎是歐洲音樂一統天下,影視藝術和娛樂方式多元化,使戲曲賴以生存的社會人文狀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至于曾經輝煌的戲曲日漸勢微,紛紛淪落為邊緣文化,目前黃梅戲面臨著觀眾減少、市場萎縮、人才流失、資金缺乏等等危機,各地劇團也陷入入不敷出、步履維艱的境地。
黃梅戲發展,路在何方?任何一種藝術的繁榮、發展都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是在對歷史積淀的繼承、揚棄中的創新和發揚光大。黃梅戲的傳承、發展要按照藝術規律辦事,與觀念需求親密結合,與時俱進,無論內容形式都走多元化的道路,“傳統與現實不斷融合而滾動發展,劇目發展與人才培育緊密結合。”[1] “最大限度地去爭取和培育各類觀眾,根據不同層次觀眾的不同需要,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為各類觀眾服務。”[2]
一、增加財政投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強勢經濟推動強勢文化,經濟問題直接制約著黃梅戲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新德認為:“地方戲曲要擺脫困境,除了依靠自身努力外,還需要政府、社會的關注和支持。保護戲曲主要有兩種:一是自我保護,二是外來保護。自我保護即從業人員的守業、敬業,外來保護即國家政府政策扶持和財政投入。”被稱為“國粹”的京劇,國家有一筆專項發展京劇的基金,評選十大重點京劇院團,每年給他們固定的資金以支持;而全國6個昆曲劇團,國家每年也有大筆資金投入,這兩個劇種一個北京一個上海也占了地域和傳播上的優勢,而黃梅戲是既沒有這種地域的優勢也沒有國家基金的扶持,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持,從財政上解決劇團‘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局。
進一步發展黃梅戲發展基金會,用多種形式積累資金,包括接受海外黃梅戲愛好者的捐獻,用于資助黃梅戲的研究、宣傳,獎勵對發展黃梅戲藝術有突出貢獻的編劇、導演、演員、作曲及其他有功人員。
二、專業團體的改革、創新
幕后人員、劇本生產采用激勵制度,培育和開拓演出市場,在全國建立起營銷網絡和經紀人隊伍,使黃梅戲在國內外戲曲市場中占領更大份額,演員要拋棄“等靠要”的觀念,主動去拓寬市場,在市場經濟中不斷摸索,爭取經濟利益最大化,只有解決了專業人員的待遇問題,才能真正讓他們安心傳承和發展黃梅戲。如再芬劇院排的《徽州女人》,發揮地域題材的優勢,弘揚了徽文化的人文精神,雖然表現的內容是古老的,但它的載體和表現形式卻是古典與時尚的經典結合, 服裝、唱腔、舞臺等都是精心打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是在傳統戲曲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創新,在業內的評價及票房收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與文采公司共同創辦的黃梅戲會館,是劇團體制改革過程中涌現的新生事物,也是走向市場的成功嘗試。會館的創建,首要功用是為黃梅戲表演提供現代化的專業固定場地,既是群眾的看戲場所,也為黃梅戲及安慶市形象提供了一個展示窗口。會館是鍛煉黃梅戲演員的一個絕好平臺。由于專業劇團演出任務少,演員尤其是青年演員,缺乏足夠的舞臺實踐,業務水平很難提高,有的漸漸被埋沒。會館演員給提供了鍛煉、展示和發展的機會,目前安慶市政府正準備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會館發展為全國連鎖。附屬安徽黃梅劇院的天仙配茶樓也類同于會館,都是與現代生活休閑方式結合的典范,是時尚的且符合歷史的發展潮流,也是黃梅戲藝術扎根于人們生活的最好體現。
當然會館與民間劇團,只能起到普及、推廣的作用,無法真正做到創新。專業團隊又疲于參加各類調演、參賽,失去了藝術實踐的舞臺。所以,讓專業團體、會館、民間劇團三個層面之間加強合作與溝通,讓藝術生產正常化、日常化,這樣才能有效地發展黃梅戲及提升劇種的地位。
三、 省市政府的支持、宣傳
不要只在藝術節上曇花一現,舞臺、電影、電視、網絡、報刊一齊上;城市劇院、集鎮廣場、晚會、歌廳、KTV、會館一齊上;國內巡演、對外交流一齊上,優秀的劇目出版VCD、DVD,宣傳、文化部門不定期地舉辦一些少兒黃梅戲大賽、黃梅戲票友大獎賽之類的活動,通過電視、網絡媒體的擴大宣傳,提高黃梅戲的知名度。安慶電視臺的黃梅閣和安徽電視臺的專題欄目《相約花戲樓》就是通過電視媒體讓更多的黃梅戲愛好者參與進來。專業團體要幫助指導社區、街道、鄉鎮、民間等演出團體的工作,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創作演出團體,不斷擴大黃梅戲的影響。
目前KTV遍布全國城鄉的每個角落,是18-55歲相對文化程度較高、經濟條件較好的人群自娛自樂場所,但在黃梅戲的故鄉安慶,幾個黃梅戲經典唱段在大部分KTV都很難找全,一般只有兩三個選段而已,這就需要文化部門在宣傳上下功夫,要與時俱進通過各種媒體擴大宣傳。吳瓊是黃梅戲界第一個開個人演唱會的,她的演唱會曾先后在合肥、北京和上海上演,均引起轟動,把傳統和時尚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可謂是擴大宣傳的一項偉大創舉。國際友人把我們的黃梅戲稱為 “中國的鄉村音樂劇”,在一些國外文化交流中建議將黃梅戲經典唱段翻譯成英文演唱,以便于傳播、交流。
四、大力發展黃梅戲專業教育、研究
黃梅戲的迅速發展并致其輝煌的歷程,“內部原因除藝人的努力外,文人的參與才使戲曲從民間藝術中脫穎而出,與其他文學樣式一樣登上高雅殿堂。” [3] 曲作者時白林先生就是作曲科班出身,音樂創作的成功正在于將戲曲傳統思維方式與現代音樂觀念有機的結合,在發揚黃梅戲聲腔的特長與優勢的同時,還將現代音樂創作技巧,諸如主題音調貫穿發展、復調、和聲、對比、模仿等技法加以綜合運用以及聲樂多聲部寫作、中西合璧的伴奏等。如今黃梅戲人才青黃不接,正缺一批編導、作曲方面的人才,安徽省黃梅戲校和省藝校黃梅班,為培養高素質黃梅戲編劇、演員等專業人才,安慶師范學院本科教育的黃梅劇藝術學院就應用而生了,目前招收黃梅戲表演和編導兩個專業的四年制本科,為傳承安徽傳統名劇奠定人才基礎。
黃梅戲的發展還需要理論的支撐與引領,安慶市黃梅戲藝術中心是集研究、創作、排練、演出、展覽、藝術制作、休閑等于一體的多功能建筑。安徽大學黃梅劇藝術研究中心的設立,對弘揚和保護黃梅戲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黃梅戲事業接班人、推進黃梅戲發展起到引領的作用,這就需要各位專家的共同努力。
五、走進學校音樂教育
有了觀眾才能有市場,有了市場才有黃梅戲專業人員的生存,有了專業人員黃梅戲才能發展。培養年輕觀眾
群體,應是多維度、全方位、立體的,首先在理念上要擺脫“歐洲中心論”,認識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種文化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是差異而不是差距的關系。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我們越來越被強勢文化所同化,我們的學生老師越來越失去黃梅戲的文化語境,挪威在學校開展的戲劇普及教育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戲曲母語文化土壤上培養聽眾,讓年輕一代學生欣賞并熱愛它。
黃梅戲是人類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種,將黃梅戲作為本土音樂文化的地方課程進入中小學音樂課堂或第二課堂,進而實現“弘揚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學理念。安徽師范類音樂專業的課程幾乎是歐洲音樂一統天下,作為明天的音樂老師如果自己不接觸黃梅戲,那他以后怎么教育自己的學生去熱愛黃梅戲呢?建議在省內本專科院校積極開展黃梅戲的普及教育,開設黃梅戲欣賞與演唱公選課,尤其是音樂專業組織開展一些比賽、展演活動。
六、利用網絡擴大宣傳
科技發展帶來娛樂的多元化是導致戲曲低迷的原因之一,但同時信息社會的媒體又為黃梅戲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了絕好的平臺。戲曲的受眾多為中老年人,其文化程度、經濟水平、宣傳力度、都不及年輕人,而網絡人群相對來說文化素質較高、經濟基礎較好、年齡較輕,對黃梅戲的傳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現在是信息社會要充分利用媒體擴大宣傳,運用電視媒體畢竟有限,建議建立功能強大的黃梅戲專業網站,專人維護并搞好網絡宣傳,雖然目前已有安慶、湖北、安徽黃梅戲劇院的專業網站,但是內容并不豐富,音頻、視頻、樂譜資料都上傳得極少,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不僅做好本網站維護,還要在相關的網站上宣傳,目前最大的伴奏網站之一wo.99上極難找到黃梅戲伴奏,百度的mp3也很少有黃梅戲經典唱段。多上傳表演、比賽、教學的視頻,建立網上黃梅戲票友會,加大在電視、戶外廣告等媒體上的宣傳,讓更多的黃梅戲愛好者參與進來,尤其是年輕的愛好者,關注的人多了,黃梅戲傳承與發展的危機也就會迎刃而解。
結語:
在全球化的大形勢下,人們逐漸意識到強勢經濟推動的強勢文化,要關注“邊緣”文化、提倡多元文化,黃梅戲是中國眾多地方戲曲中的一種,為了弘揚、傳承并發展這一本土音樂,我們應多層次多角度來保護其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金芝:《優勢論―黃梅戲發展的歷史經驗》,《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7年2月第28卷第一期。
[2]王夔:《談黃梅戲的觀眾群》,中國安慶第三屆黃梅戲藝術節嚴鳳英表演藝術研討會論文選輯。
篇10
關 鍵 詞:民族音樂教育 全面素質 傳承音樂文化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與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隨著西方經濟大國對我國技術、資本的輸入,西方的觀念、文化、生活方式也隨之涌來。在對待外來文化上,我們既不能拒絕一切外來文化,搞閉關鎖國,也不能否定我國的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搞全盤西化。
前蘇聯著名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樂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須從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現代音樂三方面來選擇。但首先必須立足于本國音樂的巨大重視。”普通高校作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基地,肩負著建設祖國、發展經濟的責任,也肩負著傳承音樂文化的重任。普通高校的莘莘學子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有義務為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出力。因此,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應強調本民族音樂文化的中心地位。在高校中開展大學生藝術教育,推進民族音樂教育,培養民族精神和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情感,也是保護國家文化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普通高校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養人才的需要 當今社會高等教育對人才的培養不能僅限于知識的傳授,而應該是全方位的素質培養。培養大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使大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造就一代熱愛祖國的高素質、復合型的一專多能型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而要完成這個根本任務,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民族精神則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點。民族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內容,又是素質教育的手段。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進人格的完善,促進心理的健康,促進德智體各“育”任務的實現,促進個性的自由發展。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就必須充分重視民族音樂教育。
二、傳承文化的需要民族音樂是人民群眾在生活中創造的,又為人民群眾所廣泛使用的。民族音樂由于地域性與習俗等方面的不同而各具色彩。它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它以其具有的濃郁地域性,使人民群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我國的民族音樂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凝聚著民族藝術的精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擁有數以萬計的色彩獨特的民歌,品種繁多的民族器樂、曲藝及戲曲種類,它們具有鮮明的音樂風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
在當前傳統文化遭受輕視和民族文化精神缺失的現實條件下,要讓學生了解這些民族藝術瑰寶和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普通高校就應積極開展傳統民族音樂的普及教育。通過學習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大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藝術的熱愛,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凝聚力,進而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好人才和文化準備。
普通高校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方法
普通高校開展民族音樂教育應積極利用現有的校內與本地區資源,尋求有效方法。筆者通過普通高校音樂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轉貼于
一、課程設置 在普通高校的音樂課程設置上,要立足本土音樂,加大民族音樂課程,建構民族音樂門類、形式、風格較為完整的課程體系。課程的設置有《中國民樂鑒賞》《中國民歌鑒賞》等藝術欣賞類課程;《中國民樂演奏基礎》《中國民樂演唱基礎》等藝術實踐。還有《中國音樂簡史》《民族民間音樂》等音樂理論類課程。保證學生在校期間都能接受較系統的中國民族音樂課程教育。通過藝術欣賞課可以使大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有所了解。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音樂種類繁多,音樂表現形式豐富,民族音樂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類課程的設置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民族音樂方面的知識,也有利于學生增強愛國情懷,激發愛國熱情。通過藝術實踐類課程可以使學生粗略掌握一門民族音樂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藝術修養,陶冶情操,增強民族自信心。通過音樂歷史理論的學習,學生對中國音樂發展的脈絡就清晰了。而民族音樂技巧基礎理論課學習,可使學生掌握一般的理論寫作技巧,了解民族器樂的相關知識。
二、授課形式 普通高校大學生音樂教育的課程多、課時少,學生要想在四年時間內掌握較多的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保證民族音樂教學質量,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幾種授課形式:
講座式 講座式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師資力量配備、教學目標的完成是面向全校學生設計的, 課程形式可設置為選修課(大課),考試以論文的形式完成。可以利用本校師資也可以聘任校外本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進行授課,課程有《中國民樂》《中國戲曲》等課。此類課程主要側重于民族音樂的講解,需要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產生、發展有一個概況的了解。教學內容應使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相融,這樣學生學起來既感到輕松又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利于保證教學質量,還可以使學生體會民族音樂的文化底蘊,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境界。
鑒賞式 鑒賞式課程主要通過聽覺系統,使學生在音響上有一個感官的認識,擴大民族音樂在大學校園的影響。此課程的主要授課內容包括:中國民族器樂、民歌兩大類音樂的作品,如《中國民樂鑒賞》《中國民歌鑒賞》《中國名曲欣賞》等課程。授課時,教師先講解與作品有關的知識,學生近距離欣賞音樂,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會起到積極作用,情感也易于回歸民族,喚醒大學生的民族文化精神與愛國情懷,逐漸培養起民族音樂藝術的欣賞群體,逐漸培養學生傳播民族文化的意識,進而為更好地傳承中國音樂做準備。
此類課程可設置為必修課,授課采取講授大課的形式,考試方法采取聽樂段筆答形式,考察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名稱、作品分類、作品創作時代、作品主要特點等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
講授式 講授課程主要是民族音樂理論課程,此類課程設置為必修課,采取大課的形式講授,考試為筆答形式。如《中國音樂簡史》《民族器樂》《民族民間音樂》等課程。此類課程著重音樂發展歷史會有較系統的認識,也會對我國悠久、優秀的音樂文化產生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