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實習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05:10: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外實習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本文將從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2011和2012級校外實習學生中選取20名學生和實習企業3名高管為調研對象:3名來自實習企業具有多年物流從業經驗的資深管理人士,分別用MA、MB、MC來代表;20名物流相關崗位實習學生,用SA~ST來代表。采用半結構化面對面訪談和敘說分析法(NarrativeAnalysis),將企業和學生的看法及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并予以交叉比對,研究結果將分別從兩者的觀點進行探討。
1.1實習企業訪談大綱
(1)校外實習給企業帶來的效益,以及造成的問題有哪些?
(2)實習生在企業所扮演的角色、課題與功能?
(3)對于實習生工作表現的看法為何?你對學校或學生在課程規劃上有哪些建議?
(4)目前實習生所欠缺的起點能力(知識、技能、態度、興趣等)為何?
1.2實習學生訪談大綱
(1)求學期間為何選擇參與校外實習課程?目的為何?
(2)校外實習前對物流業有何憧憬?校外實習后是否愿意投入物流業?為什么?
(3)實習過程學到了什么(知識、技能、態度等)?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實習中曾遭遇到的障礙或不適應有哪些?
(4)你覺得校外實習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同學來講,重要性為何?為什么?你對學校或企業在校外實習課程上有哪些建議?
2實習企業角度看校外實習
2.1企業高度認可
校外實習物流業快速發展,企業需要大量的物流專業高級技能人才。MA說:“高職校外實習對企業而言沒有所謂的優劣,物流企業急需大量有物流專業教育背景的人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是物流企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同時,實習生往往能夠滿足企業短期招工的需要。企業非常認可高職院校校外實習,MC提到,“在學校學習專業知識后,能夠讓學生出來參與實踐,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再從企業角度來講,這就是我們需要的人才。”同時,企業人士MB認為,“校外實習給企業和學生互相了解對方、雙向選擇的機會。”
2.2企業陷入兩難境地
2.2.1實習周期過短就實習期間而言,MB認為“從專業培訓的角度來講,當然是實習越久越好,不能說,你學會了就再見走人,讓企業來不及從你身上得到補償。”因此,企業偏好實習生工作時間或周期較長的實習生。同時,企業希望與高職院校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另外MA也說,“校外實習周期較短,企業對實習生的教育訓練有所保留,過于復雜或技術性較高的工作無法完全授權,造成實習學生對企業的不理解”;MC提到,“問題會出現在學生不理解,好像到了職場,認為自己變成是任人宰割擺布的棋子或是廉價勞工。”
2.2.2前期物流職業教育不夠MC提到,“在前期教育尚未完全扎根的狀態下,經常出現不可避免的惡性循環,實習生無心工作將自己界定為廉價勞工無法在工作上創造價值沒有成就感無心工作。”企業認為,首先,高職院校前期職業教育充分,實習生得以認知這個行業,認同物流業的基本現狀、服務精神、核心價值,有一定的興趣并已開始職業生涯規劃,再來到物流企業校外實習。否則,實習生對企業的認知不清及自身的心態不正確,會出現認為自己是任由擺布的棋子或廉價勞工,出現不快樂的實習過程。
2.2.3與學校溝通不暢MA說,“不能把學生送到企業就沒事了,學校如能重視學生參與校外實習的工作表現,并積極進行雙方的溝通協調就能合作愉快。”
2.2.4家長不愿意孩子吃苦MC講到,“很多時候,實習的孩子沒怎么樣,往往最不滿意的是家長,舍不得孩子吃苦,總想在辦公室吹空調,但物流業要到現場,才能接觸到實務。”
2.3實習企業“知人善用、量才錄用”
MB認為,“要把實習生放在合適的位置,把他放到一個不適合他的地方,會比把他放到適合他的地方糟糕很多,在對的地方他就會如魚得水,也就是說人盡其才,這樣他的實習表現會好很多。”在實習生及產學合作學校的選擇上,“企業會主動跟一些他們認為可以提供比較優質學生的學校進行產學合作,以筆者過往的經驗去接洽相關業者,也就是說,“如果你夠好、夠優質人家就會主動來找你。”
2.4實習生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MC
講到,“你是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出來的,你要對物流業有興趣,有一些物流專業的基本常識,接受我們公司的專業訓練,其實你只要去上手,事情并不是太難。”MB說道,“說不好聽的,沒有任何的專業是絕對的,畢竟物流行業進入障礙低,用心學就會啦!”在技能和態度方面,MA講到,對于實習生“首先要人家愿意教,關鍵是態度,態度不好,誰也不愿意教。”MC說,“實習生剛剛從學校出來,接受職場很嚴格的考驗,重點是態度,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次要的。”MB提到,“一般學生在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一旦到了職場這些專業知識和技能往往無法馬上派上用場,所以重要的是態度,因為態度決定高度。”高職生在校外實習前已經具有基本專業知識與技能,但進入企業實習畢竟剛接觸社會,有很多事情與工作需要從基層做起,實習過程中有很多細節及應變能力是在學校無法學到的,所以重要的是待人處事的態度。
2.5課程規劃MA和MC
提到,“近幾年,企業關注到一個現象,普遍著重于培訓少數學生參加全國性比賽,卻忽略了教學的本意及初衷;很多高職院校先進的物流實訓室看的多、用的少;學生和學校花很多精力在職業資格證書上面,但是否實用也是有待檢驗的。”要培養學生正確思考問題的角度,學生除了會比賽、會考試、會考證,還要懂得經營企業;專業技術的培養,是需要時間循序漸進而非一蹴而就。MB講到,“要把行業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告訴學生,物流企業原來怎么樣,現在怎么樣,將來怎么樣,學生就知道如果選擇了,在這個行業自己的發展在哪里。”MA說,“要讓學生知道證書是基本能力的證明,并非絕對的職場實力,在職場上更應該以謙虛的心態學習,重新適應公司文化及工作環境。”
3以實習學生角度看校外實習
3.1選擇校外實習
實習生校外實習的主要動機既有學校制度規定也有對自己的期許。SC說,“因為是必修課程,且可通過實習清楚知道自己還有哪些不足”。SE提到,“可以增加社會經驗,也可以認識企業狀況,也是為了學分。”SH說,“為增進自我工作經歷及抗壓能力,也可以讓自己提前了解社會職場動態及工作內容,以便未來能夠迅速適應職場生活。”
3.2參與校外實習的體驗與適應
3.2.1人際關系SA講到,“曾對主管的錯誤指責不滿,但還是忍了下來,繼續微笑工作。”SO提到,“剛開始學習很多不會,經同仁教導才上軌道。”SF說,“憑借著大膽與決心,迫使自己與客人溝通,并在平時充實自己業務能力,努力完成客人交辦事項。”SI說,“顧客的正向回應則是最好的回饋。”對新入職場的實習生而言,實習過程中有很多地方不適應是很正常的,一方面需要學校、企業為實習學習創造良好的實習環境,主要是企業領導和員工多多給予指導和幫助,在技術上指導,在生活上關心,穩定實習學生的思想,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實習學生要提高認識,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切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
3.2.2企業實習制度制度無論怎樣改變,物流業的彈性工時與低薪資,一直是實習生抱怨最多的,每當正逢一般上班族的休假日或節慶日,卻是物流業最忙碌的時候,長期的勞務性工作,常令人體力無法負荷。SB提到,“工作時間逼近12個小時,是最無法適應的。”SR說,“因工作需要排班作息不穩定。”SC說,“做的事情與一般員工無異的話,薪水或許可以差一點,但多少都要平衡實習生的心理狀況。如不平衡,會影響實習生的職場表現。”在薪資與工作量無法呈正比的狀況下,在對物流行業的認知不足且沒做好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工作心態的不穩定,大大降低了日后投入物流業的熱情。
3.3校外實習前后對物流行業看法變化
3.3.1實習前對物流業的看法SD提到,“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學校都會安排到物流企業參觀,那時候看到里面的工作人員都很輕松且很專業的感覺,想要在這樣的環境工作。”SP也講到,“準備去企業校外實習前有點擔心,怕自己能力不足無法上手。”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都對校外實習抱有憧憬,在希望能學以致用的前提下,多半都擁有高度的工作熱忱,當然實習生擔心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工作,而倍感壓力。
3.3.2實習后對物流業的看法SK講到,“真正進入企業深刻體驗到,物流業工作除了技術性的專業技能外,亦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體力的工作,旺季的忙碌往往會讓許多人望之卻步。”然而,SJ也提到,“喜歡這項工作的人很快就能得心應手,如魚得水般的應付自如。”SI說,“做物流這行真的跟其他人不一樣,家人的休假日我們卻是最忙的時候。實習后感覺這不是想走的路。”
3.4收獲校外實習是工作經驗
累加的過程,有滿載而歸的豐收是必然的,SI講到,“知識、技能在實習過程中一定會學很多,畢竟我們是新人,很多事情不懂,但是我認為工作態度才是我學到的最大收獲,不論在哪工作,態度決定一切,良好態度可以成就任何事情。”校外實習結束后,學生無論在哪個企業和部門,一致認為,除了在專業技能上有收獲外,個人的基本操守與職業道德才是重要的內涵,同時,工作態度的表現更是關鍵,其中,談到了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關系與互動、應對進退的能力以及處事要細心等收獲。
3.5實習生校外實習后的職業生涯規劃
校外實習課程結束后,實習生有重新選擇職業規劃的機會;不變的是,物流業依舊需要大量的基層人力。
3.5.1我愿意繼續從事物流行業SL說,“物流企業發展非常快,得到鍛煉的機會多,在企業職位上升也很快,雖然起步工資較低,但是隨著職位的上升工資漲幅很快也很大,我2013年校外實習后,畢業在該企業工作起薪2500元,半年后3000多元,現在過來一年,職位上升到基層經理崗,工資馬上漲到4800元。”SI提到,“學了三年的專業,如果一畢業就投入完全不同的行業產業,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除非真的有很好的工作機會,否則不會考慮離開此行業。”要將人才留住,除了物流業者提供令員工滿意的工作環境及薪資福利外,更要讓員工愛上物流行業,擇己所愛,愛己所擇,為自己所選擇的工作負責。
3.5.2我不愿意繼續從事物流行業SB說,“物流屬服務性行業,必須配合輪班,或是兩頭班,在實習過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忙的時候是下午到晚上,發車和到貨時間經常是晚上或半夜,常常感到筋疲力盡,因此,實習結束后告訴自己,我不會再回物流業工作。”SD講到,“不是我想做的事,物流業很多都是要到現場工作的,我想做那種坐辦公室的工作。”從訪談資料分析得知,在參與校外實習后仍有意愿投入物流業的受訪者有11人,與過往的研究投入意愿基本一致。同時,發現雖同在物流業實習,但所被分配的實習單位不同,從事的崗位不同,亦會影響他們畢業后的物流從業意愿,多數受訪者盡管猶豫不決,仍愿意留在物流行業繼續磨練。
4建議
本文建議共分為三大部份,分別從學校、實習學生和企業給出校外實習建議。
4.1對學校的建議本文從課程規劃和校外實習課程兩方面給學校提出建議。
4.1.1課程規劃
(1)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要有明確的定位,比如基層管理者。通過校企合作,學生能實現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相結合,成為物流業的基層干部。只有定位明確,學校、企業和學生才知道自己的目標并付諸實施。
(2)在課程安排上要保證實務經驗與理論基礎的連貫性,物流管理專業按照實習前、實習中與實習后進行課程規劃,盡量邀請實習企業人士共同參與。
(3)與企業保持長期合作的關系,最好每批學生堅持在同一家企業三年不斷線的校外實習,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大一的2周物流企業認知實習+大二的6周物流企業校外實習+大三的16周校外實習,都在同一家企業進行。這樣減少不斷重復培訓實習生的問題。
(4)保證老師在企業校外工作的機會,這樣老師才能跟上物流行業趨勢,讓授課內容符合學生需求,并不斷創新與豐富教學內容。同時考慮高職院校教師納入企業人才評價標準,使老師實力與學生成就相匹配。
4.1.2校外實習課程
(1)制定可達成的校外實習成就目標,包括基礎目標、主要目標及最終目標,讓學生有肯定自己的機會。
(2)校外實習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向實習生介紹公司背景文化、組織架構、經營理念、業務性質、服務精神、市場定位。向學生發放實習手冊。
(3)給予學生充分選擇的機會,采取“招聘會”形式,讓合作企業和實習學生相互了解,雙向選擇,自己選擇的相對比老師安排的來說,學生實習會更主動,責任心會更強。同時允許學生選擇合適的企業進行校外實習,不一定必須是學校推薦的實習企業。
(4)校外實習導師工作到位,幫助學生了解物流行業、熟悉企業工作性質,輔導學生如何面對工作壓力,從而使學生針對物流行業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5)校外實習期間和結束后進行經驗分享,教師通過整理分析,以便掌握最新職場趨勢,為校外實習后的課程調整做好準備。同時,經驗分享能夠幫助學弟學妹們建立校外實習的自信心。
4.2對實習學生的建議
(1)應評估自我條件及職業生涯規劃來選擇實習企業。
(2)按照學校的校外實習目標和企業的評價考核標準有條不紊的推進自己的校外實習,學到真知,學到本領,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想要的。
(3)借著校外實習的機會,培養自己情緒管理能力及抗壓力。
(4)尊重學校和企業的輔導老師,在實習過程中,若遇不適應的任何狀況,應主動告知輔導老師及實習企業主管。
(5)認同自己的角色———實習生。必須有職業道德,建立企業對自己及學校的信賴度。
4.3對實習企業的建議
(1)企業人士尤其高層人士,應盡早達成與高職院校進行產學合作對整個物流業的發展和物流人才的培養都大有裨益的共識。
(2)企業應指派具有豐富物流行業經驗,并具有一定教育素養的專人,擔任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實務指導教師,并幫助實習生解決面臨的困難。與學校校外實習輔導老師保持實時溝通,積極參與學校物流專業課程規劃。
(3)企業必須建立其員工和實習生的界線,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紛爭。
(4)根據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規劃,制定可行的實習方案和考核標準。培訓方案包括技能實習和管理實習,使得學生的理論學習與企業實踐相互適應,保證實務經驗與理論基礎的連貫性。在實習前座談會上,實習企業和學校共同確認考核標準和方法,并告知實習學生,以實現真正的校外實習目標。
篇2
關鍵詞:外籍教師績效;文化管理
一、基于合同之上的績效制薪酬獎勵制度
由于當前與外籍教師簽盯的是以時間限制為基礎的外事合同,導致很難要求外籍教師進行額外的教研或者其他學校需要的活動,資源成本較高,為了進一步提高外籍教師使用效益,針對目前管理外籍教師的困難,從以下幾點來進行績效薪酬管理。
l、評價和保證教學質量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表現和課后的反饋這三個方面來進行評估和督促,起到用制度來管理保豇上外教教學質量,具體考核條目和分值如下:
2、教學效果績效考核標準:課堂教學情況評價占20%,學生課后調查表占考核的20%,按照外教所帶科目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的測試30%
3、教研備課占績效考核20%
4、活動的配合和日常表現占10%
二.跨文化管理
在外籍教師管理中有效運用跨文化管理可以增進彼此理解增加工作效率。
(一)外籍教師與培訓行業中方人員的主要文化差異:
1、受教育背景和過程不同。在從小的學校教育方式和體系以及周圍人們文化價值的影響下,雙方都有著不同的認識觀,這樣雙方在一起進行教育活動時理解立場和教育觀念有文化差異;
!、人與人之間的表達方式不同。西方人的思維模式是直線思維,說話比較直截了當,東方人的思維模式呈迂同式表達,通常比較含蓄委婉,因此雙方在一起溝通時需要了解彼此特點才能進行良好的合作。
2、個體生活環境和價值觀差別大。中西文化在人文,飲食,時尚,政治、經濟、尊教信仰觀有著極大的區別,價值觀是民族心理的深沉結構層次,它對人類的影響是深遠的,怍用是無形的,中西方文化價值硯最主要的區別在下西方認可個人本為,中方建立在集體奉為主義,這樣的價值差異需要經過了解,掌握才能夠互相協調共同發展。在政治經濟方面的差異,有很多話題雙方都互不理解,所以只有中外雙方進行跨文化溝通學習才能更大的提升外籍教師在培訓行業中的作用。
(二)針對以上主要文化差異,組織培訓消除跨文化交流壁壘。
1、來華之前的擬聘用外籍教師首先進行網絡的文化學習,為外籍教師提供詳細的知識,同時對于不了解外籍教師國家以上這些背景知識的中方管理人員,教師,學生也同樣進行相應的背景文化知識培訓,組織學生競賽,外籍敦師網上答題等等活動,這種文化知識的集中學習可以有效的消除文化溝通障礙。
2、到崗培訓具體在教學管理,進行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培訓。在華教學的外籍教師學習一些簡單的漢語知識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促進教學交流會有很好的作用,簡單的漢語溝通,讓學生同事家長感到親切,具有了很強的文化歸屬感。
三、人本管理
以人為本進行的人性化管理為人本管理,這種管理模式適對外籍教師管理,由于文化差異,身處國外所以尢論是住生活上還足存情感上都會碰到困難,盡管國際交流非常發達,但對于脫離自我文化圈后的外籍教師來說,處在陌生的異國之地,身邊缺少家人和朋友的溝通會有一種深的孤獨感,這種情緒會導致教學噴量下降,影響學校業績,以人為本對外籍教師進行人性化的管理能夠較好的解決這種情況。
外籍教師人本管理具體方面:
l、在前面對此提到過對外籍教師的培訓,這種培訓對于外籍教師融人中國文化,熟悉了解異國知識,周圍環境同事,學生會有很好的向導和幫助作用,最大程度的減少了初次來華教學人員的陌生感,為以后進一一步生活和工作做了良好的開端。
2、工作成就感可以增加外籍教師的個人成就滿意度,產生主人翁精神感。正如前面筆者在績效考核中提到的對于外籍教師的績效考核法,既能監控好教學,同時對外籍教師的工作也可以做出積極的評價,許多外籍教師對于自己的工作是認真的,因此給予其合理的評價,是對其工作價值的公平回報和對其勞動的尊重。同時也能讓外籍教師有主人翁感,減少了與學校的距離感。
3、適當的生活關注可以讓外教感受到集體對他們的關系和溫暖。許多外籍教師來華后都不會講漢語,加之學習漢語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漢語本身的難度系數,他們生活采購、出行等等生活方面的切實問題都需要管理人員的人性化指導和關懷,比如飲食,服裝,影像,交通道路,旅游。在飲食方面外籍教師喜歡吃本土的食品,這需要外事管理員帶其去提供西方食品的購物場所購買幾次,練習使用筷子這些外籍教師非常需要的事情,對于看不懂中文電視的外籍人來說,看碟片或者上外文網站是其獲得新聞訊息的主要渠道和消遣娛樂方式,因此生活比較單調和容易乏味,需要外事管理員了專門負責此類事情。
4、組織多樣性的課外活動和娛形式,促進彼此精神溝通。除了實際生活方面需要關心外,外籍教師的精神健康也值得關注,正如上面所說,由于受語言,文化,空間影響外籍教師的生活比較單調容易乏味,精神易處于亞健康狀態,培訓企業外事管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關懷,組織各類外籍教師參與的教學活動,或者舉行私人party,英文歌曲比賽,尊重西方節日,在西方節日中遞上祝福,圣誕節和感恩節之類大型節日要做好安撫和關懷工作,注重外籍教師生日之類的個別關懷。
篇3
我校藥學院成立于2000年,自2001年起招收四年制藥學專業本科,藥學院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在學生培養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藥物分析專業與藥學專業在培養目標、培養方法上還是存在著一定差異,尤其是在畢業實習環節上有較大差異.藥物分析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在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監管及研究開發領域,從事藥物分析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4],藥物分析專業的學生除了要掌握藥物分析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外,還需要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畢業實習來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則是實現這一專業培養目標的必要教學環節.畢業實習是藥物分析專業學生培養的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學生需要通過畢業實習來完成畢業論文,并最終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學位.藥學院從專業建立之初就依據專業特點及培養目標要求,遵循“提升能力,推動就業”的理念,結合學校及學院自身實際情況,制訂了詳細周密的實習方案.除了確保優良的實習內容、實習條件、帶教老師等關鍵因素外,還建立了易于操作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來保證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質量.在多年教育實踐中,通過抓住畢業實習各階段的關鍵節點,采取行之有效的質量控制舉措以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初步探索出適合我院實際的藥物分析專業畢業實習模式.
2藥物分析專業畢業實習的探索實踐
2.1優選校外實習基地,創建高水平實習平臺.優良的實踐教學條件是完成畢業實習的前提與基礎,藥物分析專業的畢業實習對分析儀器設備及實驗室要求較高,考慮到校內現有的大型分析設備、科研實驗室及帶教老師現狀,一時難以滿足近百名學生的實習所需,因此在加強校內畢業實習教學環境建設的同時,藥學院在篩選現有藥學專業實習基地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依托校外企事業單位進行了藥物分析專業的實習基地建設.我院原有藥學專業實習基地主要是以總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等為代表的各級醫院,其中只有部分醫院開展了治療藥物監測及體內藥物分析等工作,除了利用這一部分實習基地外,學校又拓展了一批具有高水平藥物分析儀器平臺及帶教老師隊伍的實習基地,包括以中國藥科大學新藥篩選中心、軍事醫學科學院為代表的科研實驗室,以總后勤部衛生部藥品儀器檢驗所為代表的藥品檢驗機構,以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藥物研發企業,以常州制藥廠公司、豐原藥業為代表的藥品生產企業,這些實習基地所具有的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分析實驗室為藥物分析專業畢業實習提供了有力的平臺保障.2.2遴選實習帶教老師,推行雙導師制.優秀的帶教老師是學生能夠完成高質量畢業設計與畢業論文的根本保證,學校與實習基地共同對帶教老師的帶教經驗及科研經歷進行綜合考評,聘任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歷、責任心強的人員作為帶教老師,優先選擇研究基礎好、項目經費高的帶教老師.原則上每位帶教老師每年只帶教一位實習學生,避免帶教老師因分身乏術而導致實習帶教質量下降.每屆畢業實習完成后,由藥學院組織實習單位及實習學生對帶教老師進行考評,及時掌握帶教老師的帶教情況,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競爭機制.校外畢業實習是學生由學校到社會的銜接,對于學生順利完成角色轉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考慮到校外實習基地的帶教老師通常缺少學生管理經驗,藥學院還為每一位實習學生指定了校內老師作為帶教老師,實行畢業實習雙導師制,校內帶教老師還最終負責畢業論文格式審定及畢業答辯輔導工作.2.3開設相關課程,實習前強化培訓.畢業實習在形式上和內容上與學校教學有很大差異,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畢業實習,在實習前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則是非常必要的.藥物分析專業培養方案在實習前的第6學期設置了《藥學綜合知識》、《藥物分析實驗技術》兩門課程,前者由高職稱教師圍繞畢業實習相關的文獻查閱、論文開題、論文撰寫等內容對同學進行指導;后者則通過開設綜合性實驗,通過開放實驗室的形式來強化學生對各種分析儀器設備的操作與使用,以期讓學生可以在實習基地更快更好地投入實習工作.2.4利用網絡論文管理系統進行畢業論文管理.考慮到學生多在校外基地實習,為了便于對畢業論文的過程進行管理,藥學院采用了基于互聯網的本科生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畢業論文的選題、開題、審核、提交、修改等工作均可在系統中實現,校內帶教老師與校外帶教老師均可通過系統對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指導.帶教老師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結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擬定實習項目后通過論文系統遞交.由藥學院組織校內外專家對項目進行審批,項目經審批后即可通過系統向實習學生下達畢業論文任務書,學生在獲知自己的選題后,在校內外帶教老師指導下制定畢業實習計劃、查閱文獻、設計試驗方案等,并于指定期限內錄入論文管理系統,也鼓勵有條件的實習基地進行開題匯報.2.5利用中期檢查關鍵節點,及時掌控實習進度.對于為期一年的校外畢業實習,除了平時通過校內外帶教老師對實習進度進行監督管理外,在中期進行實習檢查也是對畢業實習及論文質量進行控制的關鍵步驟,通過實習中期的檢查可以對學生畢業實習進度進行檢查監督,及時調整試驗進度,確保能夠如期順利地完成畢業論文.中期檢查通常安排在每年11月份左右,由學校向實習單位發送書面的中期檢查通知,再由藥學院選派年級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共同至實習點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中期檢查,由實習學生作課題進展匯報.通過中期檢查還可以加強學院與實習基地間的溝通交流,方便學院更好地掌握學生實習及教師帶教情況.2.6重視論文答辯及論文成績復審.畢業論文答辯是對學生實習過程和實習成果進行全面評估的關鍵環節.在實習結束前,要求學生必須于規定時間內通過論文系統提交畢業論文,由校內外帶教老師對其論文質量進行審核評分,每位同學的畢業論文除了由帶教老師評分外,還要求另外兩位評閱老師對其論文進行評閱評分,提交評閱意見,同時也鼓勵有條件的實習單位對學生論文進行預答辯.藥學院內成立答辯小組,實習學生返校后在校內帶教老師指導下完成所有畢業答辯材料,并提交至論文答辯委員會進行嚴格的答辯資格審查,對于達不到要求的論文一律不給予答辯資格,對于經修改后達到答辯要求的論文給予安排延期答辯.學生分組進行畢業論文答辯,答辯小組專家對學生答辯過程進行打分,最終的實習成績由帶教老師評分、評閱老師評分及答辯成績三部分組成.為了保證論文的嚴肅性,避免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干擾,保證畢業論文質量.藥學院對所有評定為優秀和不及格的論文會組織專家進行復審,對于評定為其他等級的論文也會抽取其中的10%進行復審,如有成績評定與專家組評審結果差別較大的論文,則要進行更正并予以公示.嚴格執行論文評閱與答辯,把好論文答辯關口,能夠提高畢業學生對論文質量的重視,并對將要開始實習的下一屆學生具有警示作用.
3結論
通過畢業實習可以培養藥物分析專業學生文獻查閱、實驗設計、數據分析處理以及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而且通過畢業論文答辯還可以從側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科研寫作、語言表達等能力.在《全國藥學類本科專業認證實施辦法》中“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是衡量專業建設水平的18個二級指標之一[5].我校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畢業實習模式經過6屆藥物分析專業的實際運行,均順利地完成了畢業實習任務,遞交了較高質量的本科畢業論文,高水平的實習平臺還有力地推動了學生就業.教育部公布的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自2010年至2015年已有14所本科院校開設了藥物分析本科專業,我校藥學院對于藥物分析專業畢業實習的探索和實踐也為兄弟院校本專業的實習工作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胡穎廉.監管和市場:我國藥品安全的現狀、挑戰及對策[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3(07):38-44.
〔2〕畢井泉.用“四個最嚴”保障食品藥品安全[J].行政管理改革,2015(09):17-22.
〔3〕劉維蓉.供給側改革:醫藥院校人才培養的“3+X”路徑[J].亞太教育,2016(30):200-201.
〔4〕梁穎,劉浩,張小紅.如何培養藥物分析專業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J].科技創新導報,2010(25):151.
篇4
關鍵詞:會計專業;畢業設計;多樣化;分類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1-0133-02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厲敏萍和熊璋琳(2013)指出,由于畢業論文的教學定位不合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夠、教師的主導作用受限、組織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原因,本科畢業設計存在質量滑坡的問題,由此引發了畢業設計制度廢除與續存的爭議。饒家輝和張乃生(2014)提出通過加強課堂教學等方式取代畢業論文,然而,更多學者支持時偉(2010)的觀點,認為畢業論文的地位難以替代,建議走改革的道路。彭秀英(2012)從選題、指導和評價的角度闡述了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具體措施。另外,部分學者以漸進式培養為思路,馬忠(2008)提出了包含研究方法論課程、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三個環節的論文訓練體系;何玉潤和李曉慧(2013)提議借鑒美國高校,為本科生定制豐富的研究項目;陳文祥(2015)提倡通過精簡課程論文數量等方式增強論文寫作與指導的連貫性。而牛銳鋒等(2015)則重點在加強畢業設計全程質量監控層面給出了具體對策。然而,畢業論文質量并未得到明顯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單一模式的畢業設計制度不具有普適性。陳希有等(2012)提出多樣化畢業設計的教學模式,可以營造寬松、舒暢、高效的人才培養環境。同時,畢業設計形式多樣化不等于寬泛化,因此,需要一種全新模式帶動形式多樣化的畢業設計達到同一預定目標。
二、畢業論文選題與形式多樣化研究
1.畢業論文選題多樣化。將畢業論文選題劃分為兩大類:一是學術性論文。主要是以使用大數據處理為主的畢業論文。這種論文需要在理論與實證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入研究,如能有一定的創新是最好的。二是應用型論文。主要是將所有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即畢業實習單位中。這種類型的論文能夠與畢業實習單位的情況密切結合,既能夠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與應用能力。前者適用于繼續深造的學生,后者適用于畢業后直接就業的學生。在選題過程中,應事先確定畢業論文的形式與實習單位。原則上,通過集中性畢業實習,發現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與企業共同分析解決,其成果可以轉換為畢業論文。
2.畢業論文形式多樣化。突破原來單一的畢業論文形式,采用多種形式的畢業設計。可以是學術論文、調研報告、財務分析報告、財務風險評估報告、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等。圍繞著實習基地發現的問題選擇確定畢業論文的具體形式。畢業論文的具體形式需要學生與校內導師、校外導師共同商議確定,并報會計專業備案,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根據不同的畢業設計形式,具體要求為:
(1)學術論文型畢業設計要求。對學術論文型畢業設計的要求與現在畢業設計要求基本一致,導師一般要建議保送研究生與有志于深造的學生選擇這類題目。與現有要求一樣,學術型畢業設計要求與實習單位的情況密切結合起來,純理論的論文不能通過答辯。字數要求是2.5萬字左右。
(2)調研報告型畢業設計要求。調研報告型畢業設計需要按照設定的規范和流程來進行,一般要經歷初選題,與導師討論,然后確定題目的流程。校內外導師需要對選題進行嚴格把關。字數要求是2萬字左右。
(3)財務分析報告型畢業設計要求。財務分析報告型畢業設計主要是對具體某個實習基地的財務狀況與質量進行調研、收集數據與深入分析。主要的分析對象是實習基地的財務報表,以此為核心,收集相關的佐證資料,給出最后的評價的報告。字數要求是2萬字左右。
(4)財務風險評估報告畢業設計要求。通過對實習基地企業的調研,發現企業在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環境風險、人力資源風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所學理論知識,對這些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對策。字數要求是2萬字左右。
(5)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畢業設計要求。主要對實習基地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發現存在的問題,據此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需要與所學理論知識密切結合起來。字數要求是2萬字左右。
三、畢業論文指導多樣化設計
對應多樣化的論文選題,畢業論文指導同樣需要多樣化。具體區分畢業實習階段與畢業論文階段,具體要求為:
(1)畢業實習階段指導。畢業實習階段的指導包括校內與校外導師的指導。校內導師主要是在校內準備階段確定畢業論文題目、畢業設計類型以及畢業實習計劃。其中畢業實習計劃是校內指導的重點內容,學生需要帶著畢業實習計劃到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即帶著問題去有目的的實習,明確自己應該關注什么,以及應該收集什么。校內導師需要憑借經驗對畢業實習計劃進行修改并定稿。校外導師的指導主要是從學生進入實習基地開始,主要負責解答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實習基地現場情況修正畢業實習報告。校外導師另一個工作在于指導學生親身體驗所有畢業實習計劃中的實習內容,讓他們在體驗中學習,并在體驗中發現問題,并依據所學理論知識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2)畢業論文階段的指導。畢業實習結束后,畢業生返校,主要指導來自于校內導師。由于組內畢業設計形式各異,因此,要求指導教師應對多種畢業設計形式有著較好的把握。一般要采取組內討論的形式,指導教師與所有組內學生就每個學生的畢業設計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這種討論是定期的,并要求有明確的圖片與文字記錄。每一個學生都要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沒有經過討論與展示的畢業設計不允許參加最后的答辯。
四、畢業論文評價與答辯多樣化設計
1.畢業論文評價多樣化設計。對畢業設計的評價主要偏重于平時的評價,因此,校外指導教師評分、校內指導教師評分以及學生最后提交的畢業設計內容是畢業論文評價的主要依據。基本思想是注重過程的評價,不以最后答辯作為主要的成績評定依據。對應于多種類型畢業設計,需要將同種類型的畢業設計放在一起進行評價。因此,需要分類制定不同類型的畢業設計評價細則。
2.畢業論文答辯多樣化設計。借鑒國外大學的經驗,采用必須答辯與選擇性答辯相結合的方式。
(1)必須答辯。在答辯環節上進行分類答辯,原則上選擇學術論文的學生進行逐個答辯。答辯程序、要求與現有畢業論文答辯一致。要求參加答辯的學生提交論文、進行PPT演示、接受答辯小組的提問并回答問題。
參加答辯的同學最終成績為校內外導師評分、畢業設計評分與答辯成績的合計,并據此評選優秀論文。
(2)選擇性答辯。對除學術性畢業論文之外其他形式的畢業設計,采用抽簽答辯的形式,按照不同類型畢業設計的總數20%抽簽答辯。被抽到的學生參加現場答辯,參加答辯的同學最終成績為校內外導師評分、畢業設計評分與答辯成績的合計,并據此評選優秀論文。沒有參加答辯的同學,最終成績為校內外導師評分、畢業設計評分的合計,不計算答辯成績。
參考文獻:
[1]厲敏萍,熊璋琳.經管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亟待提高[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173-176.
[2]饒家輝,張乃生.綜合性大學取消本科畢業論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3):100-103.
[3]時偉.大學本科畢業論文的棄與存[J].中國高等教育,2010,(7):45-47.
[4]彭秀英.立題和過程管理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保證[J].中國大學教學,2012,(3):75-76.
[5]馬忠,屈波,張金鑫.基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本科生畢業論文訓練體系[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1):113-118.
[6]陳希有,牟憲民,劉鳳春,劉蘊紅.關于多樣化畢業設計教學方法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2,(8):59-60.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of Diversified Graduation Project for Accounting Major
YAO Sheng,LI Shi-yi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篇5
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為例,目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課程包括計算技術、點鈔技術、會計書法、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財務會計模擬實訓、成本會計模擬實訓、稅收實務模擬實訓、財務管理崗位實訓、會計核算崗位實訓、企業管理模擬實訓、審計實務模擬實訓、ERP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14門,共計874個課時,在整個必修課1845課時中占47.37%。從這樣的實踐教學安排來看,整個體系“大而全”,貫穿了會計專業的整個教學過程,涵蓋了專業建設的各個方面,體現了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相對于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要求來說,還缺乏深度,實驗效果不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實驗內容相對簡單
我們的會計實驗相對比較簡單,對會計分析、預測、決策等涉及較少,缺乏鍛煉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創造性地分析復雜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內容,缺乏深度,無法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生也只把實踐教學看成是完成一次大作業,感覺在實驗室中進行的教學實踐和在普通教室進行的教學基本沒有區別,學習主動性不強,參與積極性不高。還存在遲到、早退、缺勤、抄襲的現象,尤其是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一般都是由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而學生把實習時間大多花在聯系工作單位、參加面試上,根本無心實習,所要求的實習報告也是想辦法編出來的。而畢業論文也大多是照抄網上的論文,或東拼西湊,這就使得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這兩種重要的實踐課程流于形式。
1.2實踐教學與實際有脫節
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往往被設計成“個人全能項目”,發給學生一套練習題,以及憑證、賬簿,讓學生一個人包攬全部業務,自己操作整個過程,學生自己既是出納、又是會計;既管記賬、又管復核;既是會計員、又是會計主管。這樣一來,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對各自崗位的工作流程、任務職能等并不十分清楚,無法形成鮮明的崗位意識。另外,一些在實際工作中發生較多的業務,比如說銀行結算和納稅申報,在實踐教學中往往都是在實訓教材中以文字性材料來說明經濟業務發生的過程、內容和結果,實驗也只是要求學生根據事先填好的結算憑證進行賬務處理和填制某些稅種的納稅申報表,學生根本不知道銀行結算和納稅申報業務的實際發生過程,這使得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不知道怎樣與銀行和稅務部門打交道,缺乏進行銀行結算和稅務處理的能力。
1.3部分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有些教師自己未從事過實際財務工作,也少有機會到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崗位進行實踐鍛煉,造成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有時僅按自己的理解或想象來指導實習,造成與會計制度、會計規范或實際會計工作的沖突,從而使實踐教學的質量沒有根本保證。
2構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增強實踐,強化應用,體現特色,突出創新,搭建多維度、多層次的實踐教學環節,如下圖所示:
2.1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三大平臺
2.1.1實驗教學平臺實驗地點主要是校內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包括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創新創業實驗,基礎實驗是學生在學習完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后開設的,包括計算技術、點鈔技術、會計書法、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財務會計模擬實訓、成本會計模擬實訓等,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業務內容、會計處理和操作過程,培養學生專業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專業及崗位實驗是在學生學習完專業課程后開設的,包括稅收實務模擬實訓、財務管理崗位實訓、會計核算崗位實訓、企業管理模擬實訓、審計實務模擬實訓、ERP實訓等,一般安排在大三,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系統的、綜合的技能,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創新創業實驗,一般是開展創新創業大賽或創建模擬公司,安排在大四上學期,使學生熟悉創業真實過程,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在實驗教學平臺中,在現有的高職高專實驗的基礎上,要注意盡量創造真實的經濟環境,培養學生辦理銀行結算、進行納稅申報的能力,可以考慮將學生分成若干大組,每個大組包括企業小組、銀行小組、稅務小組,每個小組中,“一人一崗,各司其職”,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不同小組之間有業務往來,不同大組之間也發生業務往來,比如說不同大組的企業之間有采購、銷售等日常業務,同時與其他小組之間還會發生銀行結算和稅務處理業務等。
2.1.2實習教學平臺大學四年每年安排一次會計實習,第一次是認知實習,讓學生去校外實訓基地參觀、了解,對企事業單位所處的環境和實際工作情況有一個感性認識,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次、第三次是崗位實習,在部分專業課程結束后,到校外實訓基地或其它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熟悉各崗位的職責分工和具體工作內容,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會計業務處理流程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大二、大三各安排一次。第四次是畢業實習,安排學生到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會計工作崗位上去,一般時間安排在大四下學期。要加強實習平臺的建設,首先要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但長期以來,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企事業單位對與高校建立會計實習基地的意愿很淡薄,會計專業的學生實習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難題。作為高校來說,一方面要與各類企事業單位多多溝通聯系,實行校企共建,互惠互利,實現實踐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以投資、擔保、管理、財務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師事務所等一大批中介機構為突破點,加強會計中介機構實訓基地的建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樣一大批會計中介機構已經開始壯大起來,他們把會計工作當做是一種對外提供的技術服務,不再排斥實習學生的參與,而且在業務旺季對于實習生助理有很大的需求。這樣,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到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擔保、咨詢、審計、評估等項目,在實踐中加深對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3實踐教學平臺主要包括社會調查、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社會調查一般安排在大三的假期進行,可以針對會計教學或會計改革的熱點問題定出要調查的內容,采取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網上調查和實地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會計機構設置、會計制度建設等情況,了解會計工作的組織、會計人員素質、會計核算、會計管理等情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提供寫作素材。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都具有實踐性和理論性的雙重性質,學年論文是學生對一學年所學專業知識在專業實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總結,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學期;畢業論文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知識在各類實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總結,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學期。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作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來說,要強調從實踐中選題,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于那些通篇理論論述,缺乏實踐內容支持的論文,可以考慮要求重新選題和定位。
2.2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質量,現在的高校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在企事業單位工作過,缺乏實際會計工作經驗。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與校外實習基地、企事業單位、會計中介機構的聯系和交流機制,鼓勵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定期到這些單位掛職,從事具體的財務工作,積累會計實踐經驗,提高實務處理能力,更好地滿足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也可以多組織會計專業教師到兄弟院校參觀學習,交流教學經驗,多參加教育界和會計職業界組織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建立校外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財務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會計從業人員檔案,保持經常性的交流,促進產學研結合,還可以定期將這些專家學者請進校園作相關內容的專題講座,甚至直接授課。同時支持會計專業教師參加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并要求取得資格證書,達到會計教育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2.3建立實訓技能和質量評價體系
完善和規范實踐教學評價,建立實訓質量和技能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另一部分是教師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要制定評價體系的詳細考核指標和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考評可以采取閉卷考試、開卷考試、口試、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手工模擬、上機模擬等多樣化的形式;對教學質量可以建立學校、教務處、系部、學生和校外財務專家五級監控和評價體系,采取學校抽查、系部檢查、教師自評、校外專家評學、學生評價等多種方式,尤其對實驗實習過程進行嚴格監控,分階段進行考核,從而對整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科學的評價。
3結束語
篇6
關鍵詞: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思考
一、引言
畢業設計是高職學生接受高職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高職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更是學生必須完成的最后一項學習任務。畢業設計是教育管理部門考查高職院校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關鍵指標。畢業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提高,最終目的是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是否扎實。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學生理論知識不扎實、實踐能力薄弱、無法滿足旅游行業人才需求的問題,其原因是很多高職院校在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充分鍛煉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本文針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若干建議思考,以期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二、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第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設計主要是撰寫理論性論文,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相悖。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為社會輸出具有較強職業能力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不是理論研究型人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理論知識教學是確保學生實踐操作的基礎,并不需要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否則便脫離了高職教育本身的辦學宗旨。第二,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撰寫缺乏針對性和應用性。因此,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應該結合實際崗位情況,貼近旅游管理工作。但是,大多數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中很難深入企業了解實際工作情況,或者參與企業實習的時間過短,學生不能準確把握關鍵問題,導致畢業設計論文與實踐應用聯系不密切。第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脫離其他教學環節。由于高職院校教師容易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對畢業設計考核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了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與其他教學環節在時間、內容、形式等方面脫節,進一步降低了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效果。第四,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論文不能有效培養學生勤奮好學的品質和誠實守信的態度。由于高職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不能熟練掌握論文撰寫技巧,有時畢業論文的要求超越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范圍,造成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大量抄襲其他學術論文,剽竊他人學術成果,這些問題都有悖于畢業論文撰寫的初衷,長此以往形成了不良的學習風氣。
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的若干建議
(一)根據旅游管理專業崗位要求布置畢業設計任務
教師在組織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就業的實際崗位布置畢業設計任務,包括旅行社導游崗位、酒店管理崗位等。例如,教師可以將“XX旅行社云南7日游綜合服務設計”作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畢業設計任務書中要包含旅客出發的不同地點、旅客人員構成、旅行途中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和法律依據,學生以實際工作人員的身份,設計云南7日旅游線路,針對聯絡、景點、導游等具體工作事宜制定詳細服務方案,按照旅游管理部門的規范和要求,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處理旅行途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安排旅客入住酒店服務工作中,同樣要求學生以工作人員的身份設計服務方案,預先模擬旅客入住酒店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由于以上畢業設計的學習任務明確,貼近就業實際,要求具體到位,使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感受真實的工作氣氛,提高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和實踐操作技能。
(二)有效解決畢業設計與旅游管理工作脫節的問題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實際是學生實踐工作能力提高的過程。因此,畢業設計要以仿真模式開展,除了服務對象是虛擬存在的,其他環節的學習任務必須以真實工作情境進行。例如,在以提供旅游服務的畢業設計中,關于旅客搭乘航班班次、酒店名稱、房型價格、景點消費、游覽時間、餐飲服務、旅游車輛保障、出發及到達時間等,都要求真實具體。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每個環節,都要查詢真實有效的資料作為依據和支撐,結合實際工作制定旅游合同、線路安排、接待計劃、費用開支等相關文檔和表格,使學生能夠自主獨立地完成一次旅游帶團工作。由此,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能夠綜合運用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完成實踐操作的能力,防止畢業設計與旅游管理工作脫節等問題的出現。
(三)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使畢業設計與實習一體化
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作為高職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內容,應該加強與學生頂崗實習的結合。為了確保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的順利完成,高職院校應該積極與當地旅行社、酒店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基地,使學生在校內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任務后,可以投入到實習基地進行頂崗實習。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進行頂崗實習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選擇具有國際標準的企業,側重于對學生的國際化意識培養,聘請企業高級專業人才作為實習講師,指導學生的實訓工作。由此,學生可以接受理念先進的實際工作指導,以及科學嚴謹的職業工作訓練,進一步提高高職旅游管理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畢業就業奠定良好基礎。為了能夠使畢業設計更加貼近實際工作,高職院校要積極與學生實習企業共同制定畢業設計方案,確定畢業設計題目,以保證畢業設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應用性。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企業真實的工作情境中完成資料收集、開題報告、中期報告和論文撰寫,能夠有效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四)積極實行校企合作的“雙指導”教師制度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也是職業技能訓練,更是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提高。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只將其作為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部分,而是要堅持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出發,明確畢業設計的功能,采取校企合作的“雙指導”教師制度,使每個學生同時擁有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校內導師的旅游管理專業理論知識豐富,具有較多的畢業設計指導經驗;校外導師的旅游管理相關工作經驗較多,校內外導師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對學生畢業設計的指導工作。
(五)改革畢業設計答辯方式,構建科學考核評價制度
高職院校應該采取畢業答辯和實踐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進行考核,聘請實習基地的校外導師作為答辯評委。畢業答辯不但是對學生能力考查的過程,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進行畢業答辯,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開放性。高職院校要將學生的畢業答辯作為學生展示自身能力水平的平臺,學生可以盡情闡述自己設計的旅游服務內容,回答評委們提出的與實際崗位工作相關的各種問題,按照校外評委的要求完成現場實踐操作。評委們在考核學生實踐能力、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過程中,要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問題,深入拓展知識層面。由于校外評為具有豐富的旅游工作經驗,能夠為學生創建真實的實踐操作情境,幫助學生樹立了良好的職業精神,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路徑提出若干思考建議,包括畢業設計選題要貼近實際工作、內容設計真實合理、創建校外實習基地、實行“雙指導”教師制度、改革畢業答辯方式等,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的創新意識。同時,畢業設計的改革有助于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提高,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順應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趙麗新,王建華.關于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8).
[2]劉麗娜,高榮林.談高職高專教育畢業設計之改革[J].繼續教育研究,2009(03).
[3]張學忱,高柏.大學生畢業設計教學中的創新設計[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9).
[4]韓麗萍.畢業設計的變革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03(11).
[9]張紅專,劉建湘.高職旅游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8(14).
篇7
由于酒店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校內實驗室及校內實訓基地成為了酒店管理專業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1.酒店管理專業校內實驗室建設完成。酒店管理專業校內實驗室已建設完成并全面啟用,實驗室按照酒店實際情況和崗位工作流程進行設計和布置,配備了符合培養目標的常規設備和專業設備,使學生在校內實訓過程中能夠模擬酒店企業主要崗位的操作和示范,還能真實地體驗酒店企業的工作環境,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酒店管理專業通過實驗室建設,基本滿足了餐飲實訓、酒水實訓、客房實訓及前廳Opera操作等實訓項目,使學生基本達到酒店服務操作技能訓練的目的。2.酒店管理專業校內實習基地全面啟用。酒店管理專業充分利用校、院兩級資源,讓學生在課余時間直接嵌入到實習過程。酒店管理專業利用教工食堂一角成立了“伴咖啡•學院經典”咖啡廳校內實習基地。該基地從硬件裝修、機器設備、服務流程及制作工藝完全呈現真實的咖啡廳場景,迄今為止,共安排了包括畢業年級在內的酒店管理學生100%進行有效實習實訓,使學生體驗真實的職業氛圍。實習進行前,邀請專業人士為學生培訓咖啡、飲品制作的基本知識,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上崗前的基本培訓,嚴格按照酒店人的標準要求實習學生,轉變角色,用心服務;加強溝通、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少說多做,善于學習;培養學生勤于做事、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在不影響正常實訓教學的情況下,面向全校師生服務,變“輸血”為“造血”,實現基地的滾動發展。
二、校外實訓過程中的工學結合
2007年,沈陽工學院與沈陽假日大廈有限公司進行校企合作,與名下的沈陽中山皇冠假日酒店、沈陽中山假日酒店等進行訂單培養,雙方共同參與對學生的選拔、培養、評價。2009年,酒店開始接納學生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頂崗實習等。2013年,雙方在總結6年合作經驗基礎上,豐富了合作內涵,沈陽工學院——沈陽假日大廈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成功申請成為遼寧省大學生實踐基地。基地認真踐行我校“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重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崗位應用能力以及職業認知能力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為酒店管理專業提供了實習實訓平臺。酒店管理專業每個學期均有實踐教學,分為認知實訓、專業實訓、綜合實訓等。大一期間,酒店管理層會與學生見面,鼓勵學生立足專業,強化技能,人力資源部定期為學生安排與行業相關的專題講座;大二期間,為學生安排酒店認知實訓專用周,深入基地內部,參觀并了解酒店各部門的工作流程,同時,帶領學生到員工餐廳就餐,參觀員工宿舍及休閑娛樂室,體驗員工生活;大三期間,專業實訓課的部分內容需要在基地完成,并由基地的校外指導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學生帶著任務完成實訓內容。大四開始,學生在基地進行頂崗實習,在學校老師和公司中高層管理者(校外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結合酒店實際情況進行畢業論文選題,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分析問題,為酒店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進而解決問題,完成畢業論文,順利畢業。通過校外實訓,踐行了工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教育模式,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建立了學院與企業共同培養酒店類人才的新機制。
三、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工學結合
篇8
關鍵詞:工業工程;實踐教學;體系
常州工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立于2004年,通過十多年不斷的研究和實踐,常州工學院工業工程專業構建了“面向需求、以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以三貼近,一深入為主要內容”、以“校內為基礎,校外為依托的實踐教學平臺”,“以企業—學生—學校為評價主體”的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一、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1.面向需求,以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專業定位
作為地方性本科高校,常州工學院的以“扎根地方,面向地方,服務地方“為辦學宗旨,因此,學生的培養也應該緊密圍繞這一宗旨,為地方的經濟,社會,生產的需要,培養需要的人才。而實踐性強是工業工程專業一個突出的特點,熟練運用工業工程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是工業工程專業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1]。所以,我們將工業工程專業的定位于“面向需求,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核心”。
2.以“三貼近,一深入”為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內容
(1)貼近生產實際的課程實驗根據工業工程專業的課程與知識體系,運用系統原理,設計出一整套相對較為獨立又密切聯系,能覆蓋各門專業課程與知識領域的、基于模擬生產環境的、多種實驗形式的實驗教學體系。通過接近生產實際環境、內容等的模擬,加強學生對現代工業工程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2)貼近生產實際的生產實習結合工業工程專業特點、特別是社會需求的發展變化,構建并實施了“以貼近企業生產系統實際為指導”、“以符合企業實際的問題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為核心”的工業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新模式。解決了以往生產實習中存在的走馬觀花、浮于表面、實習效果不理想等問題。
(3)貼近生產實際的課程設計提出并實施“貼近生產實際的課程設計”新模式。該模式以企業需求為內容、以項目為導向,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解決了以往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內容空而脫離實際,既做不到“承上”,更做不到“啟下”;過程松散,難以管理;效果不佳且難以衡量等問題。
(4)深入實際的畢業設計確定了“綜合訓練,貼近專業,結合工程,鼓勵創新”的本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思想,構建了工業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該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地方型普通高等學校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選題和過程嚴重脫離企業、忽視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純理論性畢業論文較多、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對實際問題分析解決的能力普遍薄弱,畢業設計(論文)過程和結果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不相符等突出問題。
3.整合資源、打造“以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為基礎,以校外本土企業實踐教學基地為依托”的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平臺
(1)以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為基礎建成以現代供應鏈的運作為背景的基于微型工廠的工業工程實驗平臺。該實驗平臺模擬企業的實際現狀和過程,可以看作是一個基于微型工廠的現代工業供應鏈系統的模擬環境,使學生能夠在這個相對真實的系統中開展各種綜合性訓練,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之成為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活動基地。
(2)通過優勢互補的校企合作運作機制,加強校外本土企業實踐基地建設依托學院開辦的“常州本土化總裁培訓班”等面向本土的多層次和類型的培訓班,以及教師的各種形式的社會服務,通過優勢互補的校企合作運作機制,實現本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依托這些校外實習基地,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實驗,畢業設計(論文)能夠以企業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盡可能多的“貼近”或者“深入”實戰。避免學生“學”和“用”之間的斷裂,實現“學”和“用”之間的無縫對接,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
4.建立以企業—畢業生—學校三者相結合的評價機制,全面監控實踐教學質量,明確改進教學質量方向
通過引入企業,學生特別是畢業生的評價,編制了畢業生定期跟蹤回訪,企業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制度,企業專家測評制度,監控反饋制度等,建立了真正的“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面介入”的“三全”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形成“方案—評審—運行—監控—評價—反饋—優化”的螺旋式上升的質量監控形態;實現了評價的“校內-校外的結合”,“企業-學生-學校的結合”,“封閉式、標準化的評價與開放式、個性化的評價結合起來”,提高了評價的有效性,客觀性。[2]。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效果
該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的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培養的人才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和歡迎,從2008屆至2014屆,畢業生一次簽約率均為100%,本專業江蘇地區特別是蘇南地區具有了較強的影響力。在2012年學校委托麥可斯數據有限公司對2011屆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中,本專業的就業競爭力位于學校第三。自2006年以來,共獲江蘇省優秀畢業論文9篇;獲校級優秀畢業論文22篇。
參考文獻:
[1]許彥;王鵬.工業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模型設計與應用.實驗技術與管理[J].2014,03(06):203-208.
篇9
實踐教學應“突出應用型人才素質、兼顧復合型人才需要”。會計是對有經濟業務的會計實體從數和量這兩方面進行計量、記錄、計算、分析、檢查、預測、決策、監督,目的在于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會計學應用性極強,是經管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的環節,所以說,實踐對于會計學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實踐教學顧名思義,需培養實際操作能力,更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即具有綜合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相結合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計學專業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只學會書本上的知識是不能勝任的。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要加強會計實踐環節的教學和訓練。應把整個教學計劃的1/3左右拿出來做實踐性教學。實地操作和模擬實驗是會計實踐性教學的兩種基本方法。建立會計實驗室,進行會計模擬實驗教學,能更好地滿足實踐性教學的要求。會計實踐教學系統包括實踐與總結。實踐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校內實踐主要指實驗課和校內實習,校外實踐主要指校外實習、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總結則以畢業論文為主。1.校內實踐:實驗課和校內實習。開設會計實驗課的首要條件是建立獨立的會計實驗室。會計實驗課是在掌握會計學相關專業課以后,依照會計實驗課的內容和要求,讓學生在校內會計實驗室進行模擬操作。可以安排會計實驗課的相關課程有《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及一些相關專業課。雖然和實驗課相同的是,校內實習都是在學習到一定階段后并掌握了一定的會計學專業知識后進行的。但是,它與實驗課有所不同,校內實習是到學校的校辦企業和相關的職能部門進行實地操作。選擇校內會計實習時,因學生比較熟悉校內實習單位的要求,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適應并發揮水平,并且,校內實習單位也對學校會計實習的內容與要求比較熟悉,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指導。在雙方促進下,更能較好地完成會計實習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在學校的實驗室進行會計實驗和校內實習是兩種校內實踐形式,相輔相成,互不替代,不能混為一談。2.校外實踐:校外實習、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如表1)。3.總結: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在所有課程結束之后,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目的是為了綜合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考核學生研究思考的能力,由學生按照專業選題而撰寫的文章,也稱為學士學位論文。畢業論文的題目需要在研究后并與導師商量后得出,題目需具備以下三個特征: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實踐性,與綜合認識相關的理論性,與展望本行業未來相關的創新性。通過撰寫畢業論文的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整理資料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多項綜合能力,為縱向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二、課堂教學
無論什么專業、什么學科、什么課程的教學,課堂教學都是最基本的教學形式。深度和寬度的均衡分布,是最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由師生的相互促進共同完成的。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因此,課堂理論教學宜采用研究性教學模式,其基本內容包括基本知識理論的教學和課題研究教學。基本知識理論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一般采用講授式、激發式和反饋式教學法。即教師從“精煉”原則出發,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實用性原則提煉出精煉并且經典的知識理論,然后運用激發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和互動教學等方式讓學生達到共鳴。課題研究教學法過程一般為:創設情境探索研究獲取新知應用新知。主要包括課題研究指導教學法、課題研究成果匯報教學法和課題研討教學法。課題研究指導法是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組,分別確定研究課題,并指導其進行課題研究的方法。課題研究成果匯報教學法是就學生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以自己的方式向全體同學和教師匯報的方法。課題研討教學法是在教師組織指導下學生就課題研究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方法。1.會計課程的課堂教學,要做到理論與案例(實際)相結合。案例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占有一定分量。會計學課程除有自身的基本理論外,還特別強調法律、政策、制度的規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推行案例教學。實際事例的編寫是教學案例的主要特點,雖然可能會進行某些虛構,但虛構內容的客觀性是存在的。因此,通過對來自現實的案例資料進行分析,可增強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初步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書本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在課堂上初步的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理解各項會計實務的內容,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會計課程的課堂教學,要做到理論與實驗(實訓)相結合。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也相當重要。除了會計學課程的基本理論和案例研究外,實驗教學應在前兩個環節中穿插出現,滲透理論,實踐案例,使理論與案例落到實處,真正達到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的目的。在安排會計實驗時,應考慮到課程的多樣性,照顧到各個環節,以配合會計理論的教學。需注意,會計理論是與現行會計法律法規是相適應的,因此做每項試驗之前應向學生講明實驗依據,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完成任務。這樣不僅完成理論學習,學會案例分析,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會計學的積極性。在會計理論教學中,利用最短時間,運用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提高會計實驗(實訓)效果是會計學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校內實習
會計教育具有知識傳輸和能力培養的雙主導型特征。知識傳輸就是理論課程教學,而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是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最好的途徑是到企業頂崗實習,但因為實習工作地點的局限性等因素,決定了校外實習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因此,許多高校在校內均建有會計實驗室,以彌補校外實習的不足。會計實驗是實踐教學核心部分,大體可分為單項實驗、階段實驗和綜合實驗。單項實驗是以教材章節為實驗單位,按理論教學進度分階段組織實驗。如在《會計學基礎》教學過程中,可先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和各個賬本的認識開始,并學會填制和審核等業務。為使學生更加熟悉單筆業務的流程,為其他實驗打好基礎。階段實驗是在學生學習完某一門會計專業課后安排1~2周的時間進行。對本課程所涉及的相關經濟業務會計處理方法進行綜合的模擬演練,如財務會計模擬實驗、成本會計模擬實驗等。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書本課程所涉及的相關知識并掌握會計業務與流程。綜合實驗一般是在畢業前夕進行。對某以模擬單位的某一特定月份進行完整的會計操作。從填制原始憑證開始,直到完成實驗分析報告。綜合實驗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能力。校內實習包括模擬實訓與仿真實驗,通過以下兩兩相結合,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實際業務水平,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1.理論教學與單項實訓教學同步。會計課程的“教、學、練”一體化,是教育、學習和聯系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做到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將財務會計實訓課與理論穿插,在理論講授過程中同步實訓,達到邊教邊學、邊學邊練,使學習與操作在最短時間內緊密結合。同時,做到課證融合,也就是說,與會計職業資格考試的目標相一致,使教學內容針對性更高,融“教、學、練”于一體,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2.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財務會計崗位實訓》課程的主線是對會計崗位能力的要求,突出會計核算不同崗位業務操作。按照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共同組成一個實訓小組,定期輪換,對掌握各崗位技能達到促進作用。完成獨立分崗實訓訓練后,再進行《財務會計綜合實訓》,真正做到在核算程序上鞏固、在內容上更新。它基于一人多崗,每名同學單獨完成一套模擬資料的實訓程序。財務會計模擬實習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學生對處理日常會計業務的認識,使學生繼續熟練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獨立處理日常業務的能力。3.手工賬操作與電算化操作相結合。會計手工模擬主要是幫助學生全方位了解會計活動的全過程,它作為基礎,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作為對會計手工模擬的升華,它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全面的會計電算化處理,重要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工作時間。在上述會計手工操作完成的基礎上,學會用計算機進行系統操作,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相互滲透,鞏固學生會計業務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掌握現代化財務會計軟件,提高會計的職業適應能力。4.校內模擬實訓與仿真實驗相結合。校內的模擬實訓主要是指在模擬的環境下進行實際會計操作,它包括財務會計單項實訓、財務會計崗位實訓、財務會計綜合實訓。實訓基地的建立是模擬實訓實施的重要前提,通過模擬實訓讓學生更真實地體會到職業崗位技術的重要性,起到扎實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作用。由于會計崗位的與眾不同,校外實訓很難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完整的會計流程,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校內仿真實驗室的建立。仿真實驗室提供真實業務,讓學生按照模塊進行真實的會計操作,最終取得實際的工作經驗,達到鞏固和強化實踐能力的要求,實現學院職業教學、學生崗位素質培養、公司獲取盈利等的多贏。
四、校外實踐
校外實踐教學模式是在財會專業學生學完相關理論課程后,由學校或學生自主聯系校外實習單位,進行校外實踐活動的一種實踐型教學形式。校外實踐模式涉及知識全面,環境真實,讓學生親臨實踐教學基地并完成任務,目標是提高學生實際業務的操作能力。校外實踐可采取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做實驗,將企業(公司)的近期1個月已做賬業務抽出(借出),在指導教師的監管、引導下,按企業(公司)當時執行會計政策要求進行賬務處理,并將會計核算結果與原會計人員核算結果核對,達到實踐的目的;二是頂崗實習,即在企業(公司)會計人員的指導下,對當期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賬務處理。校外實踐存在著不可忽視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實踐場所場地的問題。由于會計崗位的特殊性,很多單位都不愿意公開有關會計方面的具體內容,最多大概介紹其公司會計工作流程。所以目前大多院校都面臨著無穩定實踐基地的困境。其二是學生自身原因。大學生第一次走向社會,還不能適應社會角色,不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能力。其三是學生實踐成效那你考評。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難以建立一套考評制度來衡量學生的實踐情況。為了解決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使校外實踐不僅僅是形式,首先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實習環境。這個問題是需要政府、高校和企業共同努力的,特別的高校自身應積極主動建立起與企業合作的平臺。值得強調的是平臺的搭建是雙方得益的,學生得到了提升,企業方便了解學生情況,選拔優質人才。其次是需要學生積極配合完成所分配的任務。最后是解決學生實踐效果的考評問題。因地制宜,多方面的考評學生的實踐效果,達到人才多樣性選拔的效果。
五、注意事項
篇10
關鍵詞:應用型創新人才;校外實習基地;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5-0178-02
一、前言
近年來,國家將創新人才培養上升到國家人才發展戰略高度,創新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已明確提出:要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技教育資源共享,推動高校創新組織模式,培育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團隊,促進科研與教學互動,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2012年1月,教育部等7部門聯合下發的《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文件指出:“各高校要努力建設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學校與社會密切合作的實踐教學基地,有條件的高校要強化現場教學環節。”這些文件的下發,一方面為高校應用型人才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高等教育逐漸正由以規模擴張為主的外延式發展向以質量提升為主的內涵式發展轉變,高校應從自身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角度,重視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探索,重視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校外平臺建設,而校外實習基地正是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實現載體,其建設與管理是新時期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課題。
二、傳統實習基地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校內外各方對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重視不夠。在國家各級政策指導層面,在高等教育由外延式規模發展為主到內涵式質量發展為主轉變過程中,對于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政策完善需要一個過程,政策指導還不夠,對校企雙方的利益保護還不夠具體;在社會企業層面,企業主要以追求利潤為目標,與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難達成一致,缺乏聯合培養人才的積極性,影響了校企合作的體系建設;在學校層面,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學校主動尋求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意愿不高,重視不夠,同時,由于長期“重理論、輕實踐”的影響,教師也不愿參與“付出與肯定不匹配”的實踐教學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各方對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意愿和態度,影響了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使用效果,也使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難于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2.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使用過程隨機、布局零散。傳統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規范性差、可持續性不足等現象,其發展途徑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類:第一類是與高校合作歷史較久的國有企業轉制單位,這類單位由于改制后面臨爭取經濟效益的壓力,往往對學校的人才培養和實習基地建設不再感興趣,缺乏與學校進一步深入合作的動力;第二類是學生自己聯系的實習單位,往往是學生為完成假期、小學期等實習任務而進行的短期實習單位,雙方一般不會簽訂協議,隨著學生實習期結束,與實習單位的聯系也告中斷;第三類是教師介紹的實習單位,學生在實習或撰寫學年論文、畢業論文過程中,指導老師依靠與社會企業的合作關系,往往會為學生介紹校外實習單位,這類單位往往接納學生較少、不夠穩定,如果院系或學校重視不夠,也無法為學校持續使用;第四類是用人單位提供的短期實習機會,用人單位主要目的是招聘優秀人才,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的過程也是單位為自己選人才的過程,學校如果不主動推進,也難成為聯合培養人才的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3.校外實習基地功能單一、合作不深入。校外實習基地作為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一方面由于長期以來采用實習基地提供場地、設備、人力等資源協助高校完成人才培養中的專業實習實踐環節的方式,而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太大受益,直接影響了企業參與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積極性,影響校企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上的深入合作;另一方面高校所在大都市中施行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在自身場地、辦公資源方面較為緊張,為數量較大的學生提供實習場地等資源,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也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校企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上的深入合作。
4.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使用的可持續性不足。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利益分配的不對等性、建設管理的不規范性、功能的單一性、合作的不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都無法保證校企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可持續性。高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足、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缺乏規劃性、校外實習基地保障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因素也無法保障校外實習基地可持續建設和發展。
三、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轉化
1.明確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總體思路。校企合作共建實習基地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企業出于自身經濟效益、生產安全等方面的考慮,不愿接受大學生來企業實習,給高校實踐教學落實和實習基地建設帶來了困難。這就要求高校要主動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充分考慮企業利益,使企業愿意與高校共建校外實習基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立足財經特色和優勢,緊緊圍繞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定位,充分考慮企業潛在顧慮與內在需求,堅持校外實習基地“協同建設、資源共享、互利雙贏”的聯合建設思路,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不但學生可以到企業實習實踐,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共享學校資源,達到雙方利益的平衡,極大地調動了企業參與積極性,為我校校外實習基地校企協同建設鋪平了道路。
2.構建校外實習基地平臺體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以經管為主,經、管、文、法、理、工各學科相互支撐發展的地方財經類大學。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多樣化特色人才培養格局已基本形成。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在融入一體化實踐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努力打造了多層次、多類別的校外實習基地平臺體系:在層次上,按照校外實習基地在合作的廣度、深度、高度和穩定性、持久性等特點,構建了合作無協議―院校級―校級示范性―北京市級―國家級五層次遞進式建設管理模式,目前,已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總數200余個(含45個無協議),其中1個國家級、3個北京市級、18個校級示范性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建成了層級合理的校外人才培養基地體系;在類別上,學校在考慮各學科平衡基礎上,要求每個卓越班建設5個規模穩定的專業實習實踐基地,也為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制度保證。
3.推進校外實習基地向人才培養基地的轉變。傳統校外實習基地在建設使用中的不足,已不能滿足新時期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針對多樣化人才培養的需求,學校大力促進校外實習基地的內涵建設,推進校外實習基地的功能多元化建設,大力推進校外實習基地向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的轉化:一是強化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參與度,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聘請企業專業人員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與學校教師成立實踐教學項目組,共同開發講授指導實踐教學課程項目,讓人才需求方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二是改變校外實習基地單一實習功能,在雙方共建過程中,逐步引入課題研究、學科競賽、企業沙龍、科研論壇、市場調查、專業論文等合作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基地功能模式,實現了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4.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激勵保障機制。校外人才培養基地是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陣地,其建設與發展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對人才培養過程的實現十分重要。根據我校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思路,學校不斷完善實踐教學制度,出臺了《實習管理辦法》、《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管理辦法》等文件,在制度規范、經費支持、合作模式、考核評價等方面做了詳盡的規定,為校外實習基地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結語
傳統人才培養中重視校內教學資源使用,忽視校外社會資源的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企業的人才需求標準的結構性矛盾。傳統實踐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使實踐教學長期處在弱勢地位,處在輔助地位,目前,實踐教學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薄弱環節。傳統校外實習基地長期的單一實習功能建設,使基地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建設各方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激發,探索校外實習基地向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的轉化機制是高校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課題,亟需在政策上、觀念上、體系上、機制上給予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