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檢查范文

時間:2024-04-03 11:07: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外培訓檢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校外培訓檢查

篇1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轉變教育觀念

切實做好宣傳,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實施方服務意識,效率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質量觀。提高對“減負”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與樹立師形象結合起來,增強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落實好有關規定,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辦老百姓滿意的教育。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行政會議,強調“減負”工思想上高度統一,在行動上高度重視,并要首先自己在教育教學中落到實處。成立學校“減負”領導小組,郭文召校長任組長,馬利娟為副組長,各科教師為組員,就形成了一個校長領導的,明確分工的領導集體。做到上下配合,內外協調,使各工作能順利,貫徹并落到工作就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課程計劃

我校要嚴格按照國家、省、市課程計劃的規定安排教育教學計劃保證新課程實驗的順利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但是由于地方、校本、綜合課程教師為兼職教師,雖然我們開足了課,上了課,但是效果不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改進。學校加強對各課程課時的管理,向科學管理要質量,向課堂教學要質量,促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樹立輕負擔高質量的典型。要求教師要備精每一堂課,優化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減輕教師負擔。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次教學。校長深入教育第一線,要在課堂教學上做好教師的典范,并經常性深入課堂聽課、評課。

四、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

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減輕學生負擔學生課外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5小時。積極提倡實施有效作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校組織和開好家長會,教師通過家訪、電話聯系或請家長到學校了解情況等方法,開展經常與家長聯系,共同交流、探討學生的教育問題,共同確定學生的課外作業量。教導處加強對各科作業量的協調和秘的教師違規有償補課的現象。學校通過與學生及家長的座談,我們了解到學生及家長對我校的德師風狀況非常滿意。同時,學校也走訪了部分教師和社會人士,解到以下情況:

1.班主任和學科教師能利用自習課或下午休息時間對學困生進行無償補課,沒有進行有償補課和參與社會辦學及為社會辦學提供生提取好處費的事件發生。

2.我校嚴格按照上級規定,各個教研組無教師利用節假日組織學進行補課并收取費用現象,嚴格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

3我校在職教師無利用學校設施設備為學生有償補課現象,也沒有教師利用家庭住房或租賃他人房屋進行有償補課的現象。

4.我校沒有以學校的名義組織“收費補課”的行為。

5我校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開足課程、課時,學校無一例因成績差行為差為理由,勸其轉學或勒令退學,無學生流失和輟學現象。

篇2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通知,就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工作作出進一步部署,嚴防妥處“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校外培訓機構要嚴格執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

 

通知指出,要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落實培訓收費管理政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培訓要全面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嚴格執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預收費全部進入本機構培訓收費專用賬戶。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不得使用培訓貸方式繳納培訓費用。校外培訓機構提供培訓服務收取培訓費應依法納稅,應如實開具發票。

 

采取銀行托管 風險保證金的方式對預收費進行監管

 

通知強調,要全面實施預收費監管。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應全額納入監管范圍,包括本通知前已收取但未完成培訓服務的預收費資金。各地可結合實際,采取銀行托管、風險保證金的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監管。實行預收費銀行托管的,校外培訓機構要與符合條件的銀行簽訂托管協議并報教育等主管部門備案;開立預收費資金托管專用賬戶,做到全部預收費“應托管、盡托管”。托管銀行不得因提供托管服務而額外收取培訓機構、學員費用。采取風險保證金方式的,校外培訓機構應與符合條件的銀行簽訂協議并報教育等主管部門備案,開立風險保證金專用賬戶,存入規定金額的保證金作為其履行培訓服務承諾和退費的資金保證。

 

將培訓機構的預收費情況納入其誠信建設內容

 

通知明確,教育、發展改革、人民銀行、銀保監、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的協同監管。建立定期共享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有關信息的工作機制,強化風險預警。要將培訓機構的預收費情況納入其誠信建設內容,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組織在信用建設、糾紛處理等方面的作用,引導培訓機構規范運營,積極主動將培訓預收費納入監管。

 

對是否存在“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開展集中排查整改

篇3

關鍵詞:轉變;管理模式;校外教育;促進作用

如今,校外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然而在落實校外教育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如何有效地開展與落實校外教育工作是重點,要想真正發揮這部分教育的職能與作用,必須轉變管理模式,創新管理辦法,從而加強管理與教育,提高校外教育的質量。

一、明確任務、制定原則

校外教育承擔著重要的教育任務,是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在青少年的課余或者是節假日期間,通過與學校、家長之間的親密配合,從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指導與引導,以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并在活動中實現教育的目的,通過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動,切實地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1.加強組織領導要促進校外教育的落實和發展,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將學校校長以及校外教育中心的領導、教育主任以及班主任之間建立成一個和諧的領導班子,領導班子中的每一個人都要達到相應的資格要求,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并且要深入了解校外教育的流程、方法、政策與要求。2.統籌安排在進行校外教育之前,首先就要做好相關的統籌安排,認真仔細地制定好活動計劃與活動方案,并且要趕在學生放假之前與學校和家長進行聯系、溝通,將方案進行告知,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媒體進行宣傳,從而有效地提高家長以及學校對校外教育的認可度,從而為校外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3.堅持原則校外教育與校內教育的性質不同,因此要堅持自愿的原則,不能強制任何一個青少年或者是家長、學校,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公益性的原則,加強統一管理,保證未成年人的安全,并在與校內教育結合的基礎上,結合未成年人發展的需求和特點,制定合理的教育活動,從而給他們提供豐富的教育內容,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4.建立日常管理制度雖然校外教育與校內教育的性質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要建立起日常管理的制度,從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管理,保證校外教育的活動秩序,保證校外教育的順利、安全、有序地進行。

二、緊抓常規、勤于指導

要實現校外教育的精細化管理,就要盡量地在有限的資源下實現最少成本的管理,而且最重要的是管理要精、管理要細。1.加強管理在開辦每期的校外教育之前都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比如說活動計劃、活動安排以及報名表等,在教育活動開始之后,家長以及管理人員都可以隨時到課堂上進行聽課,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提前撰寫教案,而且管理人員要盡職盡責,加強管理,隨時檢查教師的教案,此外,還要將每次參加校外教育活動的學生的信息仔細地登記,從而做到有跡可循,最后在教育活動完成之后還要對本次的活動進行總結,從而為下次的活動做好準備。2.加強指導活動站以及相關教育部門要加強管理與指導,促進校外教育活動的規范化、科學化,有秩序地開展所有的工作。因此要定期召開相應的會議,將即將開展的校外教育活動進行總體的安排,并提出具體的要求;此外還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及時地解決問題,以免影響校外教育的質量,并要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地完善校外教育,對于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優秀的教師或者是管理人員進行獎勵和表揚,并制定相關的評比細則,樹立榜樣,激勵相關的工作人員,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3.加強記錄最后還要加強記錄,將每次的教育活動都記錄在案,將每次參加教育活動的學生的信息都整理清楚,并制訂成冊,主要有花名冊、考勤冊;除了學生的還要有老師的考勤冊,以及家長和活動中心的聯系信息冊子,將各種信息都記錄清楚,并將其分類整理、歸檔,做到有案可查,準確記錄。

三、經常培訓、建設隊伍

要提高校外教育的質量,必須加強對人員的管理,即加強對學生以及老師的管理,管理不能具有強制性,而是要人性化,從而促進隊伍的穩定。校外教育中的老師大多都是外聘人員,要積極地促進他們發揮積極主動性,進行人性化的管理,從而穩定教師隊伍,而且還要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培訓,促使其積極地參加國家的各種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除此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利用網絡加強對老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以及專業水平。在校外教育中,老師要有耐心,尊重每一個學生,放大學生的優點,幫助學生改正缺點,從而在校外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

四、重視內容、突出特色

1.健康豐富的活動內容校外教育是校內教育的有效補充,因此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制定健康豐富的活動,從而充分地提升學生的智力,滿足學生的愿望以及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健康、豐富的活動內容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要積極地開展美術、書法、歌舞、電腦等項目,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服務教育。2.具有特色的活動內容教育活動要根據本地學生以及學校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因此要突出本地的特色,比如說農民畫、腰鼓隊或者是科技、也可以使革命傳統的教育,與當地的特色相結合才能開辦出獨具一格的校外教育。校外教育是校內教育的有效補充,因此要明確其任務,加強管理與指導,開辦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動,因此只有轉變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務學校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潔.廣州校外教育管理模式探討[J].文教資料,2014(3):85-87.

篇4

[關鍵詞]交通運輸工程;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3-0337-02

依據交通運輸行業人才培養的需要,適應科技高速發展形勢、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立通運輸行業,緊密加強校企合作,為工程一線或企業輸送培養具有較強高級技術應用能力,知識綜合運用開發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一定技術管理水平的專門人才。著重理論聯系實踐,解決工程實踐應用問題。掌握交通運輸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大學生校外實習基地,提供大學生學習期間與企業結合,了解企業崗位工作特點,掌握企業工作流程,進而實現在校期間接近工程,提升學生工程素質、養成工程意識[1]。本文依托黑龍江龍運集團-黑龍江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模式進行探索總結,進而依托實踐基地實現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學校科研水平和開發能力,使之成為共建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推廣基地,達到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合作共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科技進步,為服務地方區域經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出貢獻。

1、基地的建設思路

(一)總體思路

建立深層次、雙向互動、互惠共贏的交通運輸工程領域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依托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打造出符合交通運輸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的實踐平臺。依托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以及畢業設計工程訓練環境,通過學生創新活動資助、貧困學生資助等項目為學生解決實際困難;依托學校,為企業提供培訓以及技術服務,并有義務為企業輸送優秀畢業生[2-3]。

(二)合作機制和管理模式

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的企業選擇應是該行業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技術、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處于同行業領先的地位。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堅持人才培養為主,突出學生工程意識培養以及工程能力訓練,合作中采用如下原則:

(1)服務企業原則

為企業服務是學校的指導思想,也是打開校企合作大門的前提和基礎,決定著合作成敗和成功率的高低。學院主動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人才需要狀況、用人標準、技術需求,積極為企業培訓急需人才。

(2)校企互利原則

校企合作雙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企業有權優先選拔留用學生,有權根據學生能力對學生就業進行部分淘汰。

(3)統一管理原則

校企合作是雙項活動,校企雙方的利益與責任必須高度統一,必須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檢查考評。

(4)校企互動原則

學院定期組織專業理論教師到企業現場培訓,請企業高級工程師或高級技師來學院講座。通過校企互動,學校教師在企業學到了實踐知識和能力,企業技術人員增長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二、基地的建設任務

根據黑龍建工程學院人才培養定位的需求,借助交通運輸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的契機,結合黑龍江龍運集團的運營業務,借助雙方合作基礎,建立龍運集團-黑龍江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校外實踐基地。力爭通過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加強我校交通運輸工程領域本科人才實踐能力和實踐技能培養。

建設的基本任務有:

(一)探索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堅持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的實踐教學理念,依托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省級重點學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二級學科,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對交通運輸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校企合作聯合培養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機制,不斷完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出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行業實踐教學特色。

(二)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實踐教學和管理體系

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逐步建立 “一條主線、四層次實踐”的實踐教學體系。一條主線是培養素質與提高學生崗位實踐應用能力。四層次實踐分別是:專業基礎技術應用實踐、專業技術應用實踐、崗前實踐。具體內涵見表1:

(三) 改革原有的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它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體系,建立實踐與理論并重的教學新體系,真正從傳授知識轉化到能力培養。

(1)除教學大綱上已明文規定獨立的實踐課程外,配合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修訂教學計劃,重點解決實踐課及實踐學時的安排與設置問題,努力從源頭上解決實踐內容重復、實踐方法簡單的問題。

(2)為了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獨特作用,確保實踐教學質量,逐步建立實踐教學檢查制度、實踐報告批改制度、實踐教學考核制度,切實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管理。

(3)修訂和完善各門課程對實踐課的教學要求,構建新型的實踐教學培養目標,進而實施實踐教學目標管理,最終形成教師為全面培養而教,學生為全面發展而學。

(4)建立和完善實踐基地各項規章制度。實現實踐基地管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

(5)逐步施行實踐教學及實踐技術成果獎勵制度。為了鼓勵教師能根據教育形勢的發展與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積極探索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內容和實訓技術、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促使實踐技術研究工作深入持久開展下去,不斷增強實訓教學工作活力。

(四)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為了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一是對現有教師進行職業培訓,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科研單位進行專業實踐。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教學能力。二是從實踐教育基地生產、科研第一線聘請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實踐教學。以此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五)進一步加強產學研用結合

雙方共同建立和投入進行道路運輸資格證、物流師、高級物流師等行業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基地,為企業在職員工培訓提供支持。交通運輸與物流行業均為緊缺人才行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可以為企業培養急需的就業人才,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采取提前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等形式,使學生提前熟悉企業狀況,更快進入崗位角色。共同進行技術研究、開發、試驗、推廣及新產品推介等工作;力所能及承接合作基地的生產任務;共同開展科研項目的研究,為解決企業的實際工程技術問題提供支撐平臺。

三、基地的運行管理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訓練、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場所,同時在教師進行實踐鍛煉,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確保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正常運轉和規范化管理,確保實現建設目標,需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為促進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與發展,全面規范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管理,也要制定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具體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學校職責、企業的職責、實踐教育基地協議簽訂、組織與管理、實踐教育基地指導教師選聘、檢查與評估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加強基地的建設與管理。通過制度的規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管理辦法。如:校外實訓中心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生產實訓現場紀律、實訓中心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學生實訓守則等。通過完善在校外實踐基地進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管理辦法。探索在校外實踐基地進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安排的時間、環節、各環節的任務和要求,規范畢業論文(設計)選題、中期檢查等環節的工作。

四、結論

通過“黑龍江龍運集團―黑龍江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以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為重點建設內容,將基地建設成集教學、專業基礎實踐、專業技術應用實踐、科技研發、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實踐教育基地。也在培養學生、社會服務、校企合作等方面產生積極的作用。可利用實踐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為相關專業師生提供實驗、實訓、實習方面的資源保障,全面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使相關專業的實驗實習實訓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依托基地通過不斷開展校企合作項目,與企業合作設計產品,在項目開展過程中,讓老師和部分學生參與進去,逐步推行實行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新模式,學生和老師直接為企業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 鮑懷富.校外實踐基地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17).

[2] 倪吉同.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與管理[J].渤海大學學報,2013(4).

[3] 石晶,魏丹,段敏.汽車類專業實踐基地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4(1).

作者簡介

鮑宇(1974-),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

篇5

研究生創新基地的發展,不僅有效地擴大了教育、教學活動的范圍,而且將人才培養深入到社會實踐之中,大大提高人才素質。作為一個新興的教育模式分支,其管理模式至關重要。本文從組織管理、教師選聘、檢查與評估、師資隊伍管理等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

研究生教育;創新教育;實踐基地;管理模式

1.引言

培養創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創新來源于實踐,因此把加強實踐訓練作為研究生教育創新的著力點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設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是近年來許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它為研究生自主進行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環境和機制保障,大大增加了研究生的實踐機會,訓練了他們的新技能,激發了創新熱情。研究生創新實踐教育一直都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研究生創新實踐教育應該以促進教育與科技、經濟緊密結合為出發點,以具有碩士、博士為主體,聯合具有優質資源的大型企業集團或科研院所,建立以培養研究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企業與科研院所中具有研究前景的工程項目或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培養高層次研發型、應用型研究生人才為最終目標。研究生創新實踐教育可以大力促進研究生教育與科技、生產相結合,廣泛吸納社會優質資源,強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改革與創新,不斷提升研究生培養水平。研究生創新實踐教育對加強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研究生教育綜合實力,培養更好更多的高級研發與創新人才,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管理永遠是最重要的,作為一類新型的研究生培養機制,如何更好地可持續地發展,本文從管理模式方面探討研究生教育校外創新基地發展方向和運行機制。

2.管理模式

2.1組織與管理

2.1.1研究生教育校外創新實踐基地要成立有企業技術人員和校企合作辦公室、系人員參加的教學管理機構,建立長效機制,實現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

2.1.2研究生教育校外創新實踐基地要簽有合作協議,其管理按創新實踐基地所在單位相關規定及管理辦法推行。校外創新實踐基地的調整與撤銷,應經合作雙方同意。

2.1.3加強對校企創新實踐基地的指導,建立定期檢查指導工作制度,協助實創新實踐基地解決建設和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創新實踐基地地做好建設、發展、培訓的各項工作。

2.1.4加強創新實踐基地學生管理人員和實習指導教師的管理,對創新實踐基地教師的學歷、技術職務和技能水平進行審查,保證工作質量不斷提高和基地建設不斷加強。

2.2創新實踐基地指導教師選聘

2.2.1選聘原則:本著有利于融洽學校與創新實踐基地的合作關系,有利于利用社會人力資源,有利于調動實踐教學基地指導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有利于保證創新實踐基地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落實,提高創新實踐教學質量的原則。

2.2.2選聘條件:選聘熱心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創新實踐教學指導經歷,教學態度認真,教學效果好的技術骨干或能工巧匠為指導教師,簽訂聘任協議納入教學管理與考核,建立學院校外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庫。

2.3檢查與評估

2.3.1為促進創新實踐基地的建設和規范管理,應從實踐教學環境、管理體制、培養目標、實踐教學基地的效益、對外培訓等方面制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評估、考核的指標體系和實施細則,校企合作辦公室應不定期地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進行監督檢查。

2.3.2定期組織開展優秀指導教師、優秀實習學生的評選,并給予表彰。

2.3.3由分院負責人邀請校企合作單位負責人到校面向測控、電氣、電信等專業研究生召開宣講會。宣講內容包括企業介紹、接收人數、創新實踐工作介紹、面試安排與錄用流程介紹、接收簡歷等。

2.3.4由企業負責面試與錄用并正式公布錄用學生名單,并向其他公司及用人單位推薦優秀的學生,而對創新實踐不合格的學生,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允許進行重修,提高應用及創新能力。

2.4師資隊伍管理為了保證企業技術人員能更好地參與教學、培訓,老師需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學歷需本科及以上,在企業具有一線工作經驗至少兩年以上。對申請的課程進行嚴格刪選和管理,對課程內容進行嚴格審核,并要求指導前進行試訓和試講。學校老師以實驗老師為主,理論老師為輔,實驗老師做好理論老師與企業老師的橋梁,實現理論的實用化與產業化。為了保證知識及時更新和經驗的代代傳遞,選擇老師要注意老中青的結合,注意學歷、職稱、年齡的比例,盡量選擇具有“雙師”素質教師,其比例建議為具有行業企業生產一線工作經歷的達60%,高級職稱的比例是40%以上,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達100%。創新基地師資隊伍數量、年齡、學歷結構合理,在實踐基地建設期間,將充分利用學校理論與實踐老師和企業老師與專業技術人員的工程研發優勢,組建一支科研能力強、工程技術過硬的高素質實踐教學團隊。

3.結語

在研究生培訓基地創建過程中,學校和地方充分發揮特長,學校制定對在校研究生培養的總體目標,負責制訂創新實踐教學基地的總體計劃;企業提供更多實踐平臺和實踐指導,做好組織和管理工作,對老師進行嚴格選聘和管理,做好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然后進行每年或每學期一度的檢查與評估,為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做好管理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春榮,滕寶仁.依托工程訓練中心優質資源構建大學生創新平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11):147-149.

[2]呂明,楊勝強,白薇.創新理念下的工學類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4):31-32.

[3]王悅,馮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的建設與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13-115.

篇6

(一)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大力推進食品藥品監管規范化、信息化建設

機構改革以來,為進一步理順全區食品藥品監管體制與職能,避免重復執法和監管真空,區食藥監局對機關、稽查大隊和食藥所的監管事權進行了劃分調整,印發了《市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度匯編》,大力推進食品藥品監管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積極做好基層所人員配備、教育培訓、設備設施配置等工作,強化基層監管機構履職能力。推動食藥監管專網建設,確保業務專線覆蓋到每個基層食藥所,為全系統上傳下達、協同監管、信息互通、應急處置、快速反應提供穩定的網絡支撐條件。推動移動執法平臺建設,將監管業務延伸至移動終端,及時開展相關業務培訓,確保執法人員熟練使用移動執法終端,按時完成監管信息錄入。

(二)扎實開展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積極打造“食安”、“食安”品牌

選報68家食品企業(涵蓋食品生產、流通、餐飲多個環節)作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備查單位。認真排查治理食品安全隱患和突出問題,加大重點食品、重點區域的監管力度,在市食藥局組織的階段性創城考核驗收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

積極打造“食安”、“食安”品牌,推動轄區食品生產企業,特別是肉制品、飲料等高風險食品生產企業,加大HACCP、ISO22000等體系認證工作,不斷提高食品企業的管理水平。

繼續推進食品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在軍得力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被評為“食安”生產企業示范單位,華潤萬家陽光店等4家單位被授予首批“食安”示范店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食品示范單位的數量和質量。食品流通環節,十八家家悅公司、北京華聯超市公司分公司、托萊多經貿有限公司代表區新申請示范單位,順利通過省局和省商務廳的驗收。餐飲服務環節,新上報1條示范街,3家學校食堂,5家餐飲企業。食品生產環節,金天平油脂有限公司、圣都食品有限公司、京廣食品有限公司、蜂悅蜂產品有限公司、裕龍釀酒有限公司和伊榮食品有限公司已列入“食安”、“食安”培養名單。

(三)加大食品監管工作力度,全力鞏固創衛成果

按照創衛工作中“三小”行業綜合整治工作要求,積極鞏固創衛成果,建立網格化責任體系。舉全局之力,加班加點開展拉網式檢查,對三小行業進行集中治理,整頓提升。全年食品新辦證797戶(生產加工小作坊26戶、食品流通業戶536戶、餐飲業戶244戶),食品生產企業換(發)證11家。三小行業證件過期補辦2350戶(食品流通1120戶、餐飲1230戶),發放食品安全公示牌近2000戶,食品臺賬2000余戶,實名登記證1000余戶。上報13家食品企業作為創衛備查單位,并全部達到技術評估要求。

(四)強化日常監管,深化“四品一械”專項治理整頓

食品方面:積極排查風險隱患,對“兩超一非”、食品塑化劑、標簽標識等重點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對肉制品、水產加工品、復配添加劑等重點產品開展綜合整治。加大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村食品市場、學校周邊單位的食品監管力度。先后開展了五毛錢食品、德州金鑼冷凍肉、問題西瓜、“天和隆”牌牛肉干牛肉粒等專項整治行動,出動車輛280多次,執法人員700余人次,有力地維護了轄區食品安全。在餐飲監管環節,建立健全企業信用檔案,完成食品安全等級評定及內網錄入。重點開展了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檢查工作,共檢查學校食堂35家,托幼機構食堂110家,集體用餐配送單位6家。成功處置了三中南校區、樂樂小飯桌、華國賓館涉嫌食物中毒事件。加強小飯桌等校外托管場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于近期啟用了校外托管場所登記和移動監管系統,做到網格化管理,動態評級,掃除監管盲區。

藥品方面:扎實推進藥品經營企業現場驗收和新版藥品GSP認證工作,共完成78家單位的現場驗收,86家單位的認證工作;對藥品生產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和飛行檢查,責令整改1家單位,警告1家單位;對5家醫療機構制劑室開展全面檢查,責令整改2家單位;按時保質完成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和互聯網藥品專項整治工作。同時,嚴格落實藥品電子監管要求,加強培訓宣貫教育,敦促生產企業、經營企業落實賦碼及掃碼工作。積極推進零售藥店的電子監管工作,截至11月,全區藥品經營企業全部完成了電子監管的開戶、確認工作。

器械、保化方面:組織開展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藥品批發企業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自查工作,指導轄區內5家生產企業通過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體系考核,現場驗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35家。認真開展美瞳專項檢查,共檢查經營單位110家,游攤小販15家,使用單位18家,通過檢查督促經營業戶規范經營、購進、銷售美瞳產品。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印制了《經營者須知》向超市、賓館等經營單位發放,要求經營者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或備案憑證方可經營,同時對采購、存儲、銷售等環節提出具體要求。專項整治期間共發放《經營者須知》600余份。檢查保健品市場4次,檢查經營業戶560家次,對檢查中發現的2批產品采用購買送檢的方式送省醫療器械檢驗中心檢驗。完成了轄區醫療器械體驗式經營業戶匯總統計工作。體外診斷試劑專項整治、定制式義齒專項整治、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械專項整治均在有序開展中。

在加強監管工作的同時,增加抽樣檢驗頻次,對問題產品進行快速檢驗或送檢,累計完成藥品抽樣143批次,食品抽樣1450批次,醫療器械抽樣12批次,保健食品抽樣23批次。收集上報藥品不良反應報告1100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472例,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16例。

(五)加大稽查辦案力度,規范案件審議流程

2015年,局機關、稽查大隊和各食藥監管所分工合作,對食品藥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和打擊,累計立案49起,罰沒款159.98萬元。同時,向公安分局移交了20起涉嫌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此外,為進一步做好案件審理工作,區局成立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件審理委員會,負責對因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行政處罰案件的討論決定,規范了案審議事規則和流程。

(六)認真做好行政審批與投訴舉報處理工作

篇7

【關鍵詞】物流管理;頂崗實習;基地開發

一、頂崗實習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1、頂崗實習基地建設指導思想

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開辟就業市場,拓寬就業渠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和就業發展機會。積極借鑒國內其他院校頂崗實習基地建設的先進經驗,圍繞培養技術應用性高級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實用性、規范性、先進性。

2、實用與效益性原則

頂崗實習基地建設要從物流專業特點出發,要考慮到實習就業單位的基礎和條件,能夠滿足物流實習實踐和就業的需要。頂崗實習基地建設要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頂崗實習基地長效機制。要創新頂崗實習基地建設理念,實現共同投資、互惠互利,提高頂崗實習基地的效益。

3、互惠共享原則

頂崗實習基地建設要有充分的調研、論證,目標定位要準確,要綜合利用現有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使之成為技術應用性高級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校企合作的載體、產學研結合的平臺。利用頂崗實習基地條件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習基地則可借助專業的科研、師資力量加強生產、教學及人員培訓等工作,并可從實習學生中優先選拔人才。實習基地建設要認真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走開放式建設的道路,實現實習基地師資、設備場地、材料、技能訓練、管理機制、技術成果等全方位的資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促進基地建設的健康發展。

4、素質教育原則

頂崗實習基地應有良好的育人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使學生在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身心素質等方面得到提高與完善。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通過教師及校外人員的悉心指導,使學生從校內的模擬實訓到校外實習基地真題真做的實踐鍛煉,為培養高素質應用性人才創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應在相關行業企業中積極聯系具有較好的設備條件和管理水平的單位作為實習基地,為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了解企業實際、體驗企業文化,提供更多的實踐、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頂崗學習。

5、穩定性原則

頂崗實習基地建設要考慮實習單位的合作基礎,并能在今后若干年內繼續接收學生實習,繼續提供就業信息。對運行規范、效益良好、示范作用顯著、發展前景廣闊的實習基地重點發展,支持其進一步提高水平和擴大規模。積極創建、申報省級、國家級示范基地,適時淘汰不適合市場需求、共享和輻射作用不顯著、無持續發展能力的基地,實現實習基地的動態發展。

二、頂崗實習基地建設目標及手段

1、實習基地建設目標

通過幾年建設,新建若干家深度合作的校外實習基地,校外實習基地主要功能是滿足100%學生一年的頂崗實習,其次是開展師資培訓、提供兼職教師、參與教學改革和開展員工培訓。創新校企合作思路,產學研立體推進。依托行業協會,每年增加校企合作企業,包括緊密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骨干型較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一般型的校外實習基地。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結合自身整體的辦學特色,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力,按照實習基地的建設及發展規劃,在未來建成省級以上的校企合作示范性校外實習基地。

2、通過多種途徑建立校外實習基地

企業具有實體資源優勢,學校具有智力資源和企業所需專門職業人才的優勢。利用企業作為校外實習基地,同時協助企業搞好員工培訓,提供企業所需職業人才,實現供需對接,校企雙贏。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開拓校外實習基地:通過學校教師與企業的合作,包括產研課題、員工培訓的合作建立實習基地。組織專業教師到省內外企業進行考察與調研,通過親朋好友、已畢業的學生、與專業相關的行業協會、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等主動聯系廣泛接觸了解企業,精選合作對象洽談合作事宜,與企業簽訂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協議。通過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一線專家、客座教授等牽線搭橋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協議。企業主動與本院聯系需要本系的畢業生時,通過向對方提供良好的服務,如優先滿足對方所需人才等,與對方建立良好關系從而成為實習基地。

3、實習基地建設中的雙贏戰略

物流專業實踐教學離不開企業擁有的設備設施資源和相關的環境、人力資源。但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自身的經營目標和經營策略,企業不可能長期免費為學校提供實習場地和兼職指導教師。因此,學校在尋找合作企業時一定要樹立雙贏的思想,要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如產學合作、訂單式培養、項目驅動等方式與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使企業通過與學校課程共建享受到人才培訓、資源共享等優勢,實現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目標。而學校借助于企業資源搭建一個真實的實踐平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維護實習基地的保障措施

1、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的組織領導

根據專業服務方向,確立實習基地建設的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建設工作。分級分類開展建設工作,形成校系兩級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與各單位的聯系,根據社會需求和專業服務方向,加強與相關行業的聯系與合作,力爭建設一批較穩固的實習基地。學院成立由實習基地單位負責人、院領導、院教學科研處和系負責人組成的實習教學指導委員會,加強對基地建設、實踐教學改革的咨詢和指導。由院領導指導,教學科研處作為職能管理部門負責統籌,教學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明確實習基地的建設目標、內容和進程,同時確定具體的建設責任聯系人,組織力量,有計劃地開展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建立實習基地發展與指導的專門組織即畢業生實習指導委員會,聘請一些實習基地負責人作為學校畢業生實習指導委員會的成員,定期召開成員會議,廣泛聽取各成員單位對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推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使該組織成為學校和用人單位溝通合作的平臺。

2、加強對實習基地的服務與合作

加強對實習基地的服務與合作,實現學校畢業生生源優勢與用人單位人才需求的有效結合和良性循環。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雙向服務、互惠互利的宗旨,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實習基地的服務與合作:一是加大對實習基地的宣傳力度,優先滿足基地的用人需求,積極向基地推薦優秀畢業生;二是為不同類型的畢業生就業洽談會、供需見面會等,為用人單位選用人才提供便利;三是為基地提供校內講壇,邀請基地管理人員來校舉行就業指導講座,進行行業介紹和前景分析,讓學生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拓寬視野;四是建立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并在技術等方面為基地提供指導和幫助;五是積極參與基地的重大活動,協助做好相關工作。學院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鞏固和擴大產、學、研合作成果,促進實習教學建設與改革。

3、規范實習管理

分級管理,明確職責。招生就業處、教務處是實習基地的主管職能部門,負責全校實習基地建設的規劃、管理和組織協調,加強與實習基地的聯系,為實習基地提供相關服務。教學單位是實習基地建設的主體,負責聯系用人單位,洽談建立實習基地,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加強橫向合作,保證學生有穩定的實習渠道。

專業主任是實習教學環節落實的主要負責人,指導實踐教學指導小組負責基地的建設、實習教學內容安排及實習計劃、總結。實行不定期到院外實習基地檢查教學質量,積極開展校外實習基地評估。積極改革專業培養模式,不斷探索分段教育、定單培養的辦學經驗,豐富辦學實踐。學院每學年定期召開實習基地負責人座談會,傾聽實習基地單位的意見,不斷總結和交流實習基地建設的經驗。

4、實習基地走訪巡查及經驗總結

實習檢查主要采取實習生座談、工作崗位現場走訪、學生個別訪談、企業負責人交流等方式,對實習生工作崗位適應情況、實習生生活情況、實習基地培訓及管理情況等進行了解。并將在座談及走訪中收集到的問題,以書面的方式及時向企業反饋。每到一處實習基地,走訪實習生的宿舍、食堂,與實習學生同吃員工餐,了解實習生們工作、生活情況,認真聽取實習企業負責人對學生實習情況的反饋,和企業負責人一起探討學生實習管理問題,總結經驗,改進不足。學校每年定期與實習基地負責人、主管部門領導溝通協調,傾聽意見,交流經驗,促進實習基地建設水平的提高,不斷滿足高素質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高職教育;實踐教學;效果評價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技術實用性人才,即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從事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技能型人才。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高職教育就要以就業為導向,直接面向市場,為社會培養職業人才。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是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具體表現,這里面的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尤為關鍵的一環。因為只能如此,高職教育才能為高職學生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 校內實訓設備與實訓環境

根據高職教學的“一綱多本”指導思想,學院提出:訂制班的職業角色課程以目標企業規范為綱,以品牌企業文化內涵為本。本課程以目標企業服務規范為主線,結合職業素質中心編寫的各模塊《訓練與考評手冊》,作為以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和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學成果,對校內實訓設備與實訓環境的提升,都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1.1擴充性資料使用

(1)引進目標企業相關崗位培訓的音像資料(如《聯想文化》講座),購置了品牌企業相應崗位的職業素質方面書籍700余種。

(2)學院每年投資幾百萬元不斷建設與升級了聯想、阿里巴巴、思科、惠普、甲骨文等名企工作中心,企業相應崗位的常用設備、設施一應俱全,為學生提供日常辦公、組織會議、商務洽談、禮儀示范等各種良好訓練環境。

(3)與企業合作使學生參與各種業務與項目實踐活動;為學院各類大型活動提供后臺服務。

1.2實訓教學環境

在近幾年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搜集、改造和編寫了40多個課堂模擬與實例,情景模擬演練、實例分析教學占全部課程的近95%,這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學生的高度認可和好評,提高了其學習興趣,許多學生表示,每次上完崗位角色課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不經意間已下課了。

校內實踐性教學環境都遠遠高于部分品牌企業的實訓要求,24人位的高標準化辦公設施,計算機技術軟硬件支持的高配置工作室,各類商務洽談中心,為學生崗位角色課程的實戰操作提供了天然的場所和條件。聯想、惠普、智慧動畫、中企動力等作為密切合作的知名訂單企業,隨時提供課程校外實訓場所。

1.3網絡教學環境

學院訂制班近20個專用實訓室,學員工作位皆裝備了高配置的電腦設備,提供學生模擬辦公、收發公文、網上洽談、訂單閱簽等功能。

崗位角色培訓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講義、考核標準、課件、教學參考書、授課錄像等實現了網上共享,網絡教學資源已初具規模。

1.4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利用

校外實習基地是學校與社會溝通的紐帶,是市場人才需求與學院就業導向訴求的必然延伸,也是檢驗和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學院在推進國際化辦學思路的前提下,借鑒德國“雙元制”、澳大利亞“TAFE”教育模式,結合自身已相對成熟的“2+1”、“1422”學制,為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奠定的堅實的基礎。為此,學院在貼近市場、攜手企業的條件下,進行了“一校四地”實習基地的布局,以學院與哈爾濱市為基點,向南輻射至北京、上海、深圳,形成四個實習與就業的主基地,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對課程改革,尤其對訂制班教學計劃的靈活性起到了進一步的推動作用。轉貼于

校外實習基地的穩定發展,一方面可以使企業參與到學院課程的建設中來,推動課程教學計劃的修訂和校內實訓中心的建設。另一方面,通過工學交替間接地為行業服務,實現了資源共享與示范作用。學院現已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參加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定期下企業指導實習,了解學生的實習動態;聘請企業專家到學院進行業務指導及專題講座;定期與校外實習基地溝通,交流信息。通過各類活動,不斷改善合作關系,提高實習實訓水平。同時,所有實訓項目都建立了完備的訓練和考評標準,做到教學規范化和科學化。

2 教學效果

2.1校外專家、行業企業專家、校內督導及學生評價

2.1.1校外專家評價

(1)大連晟峰公司的技術總監黃貴洲先生對本課程的評價:

“《品牌訂單企業技術支持崗位角色培訓》課程結合技術支持人員的工作崗位和具體任務設計教學內容,并采用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了學生對技術支持崗位角色感核心模塊教學內容的掌握,課程生動,引人入勝,操作性強,對提高訂制班學生素質有重要作用,同時對相關院校同類課程的開設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2)世紀翔基集團董事長葛艷華女士對本課程的評價:

“技術支持人員的崗位角色課程開設的很好,所設置的課程是高職院校中少見的,課程按需而設,課程方向較新,前瞻性好。課程采用了先進的教學模式、優越的教學環境,由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及企業一線人員任教,課程建設基礎牢固,硬件、軟件環境較好,課程內容滿足實際需求,在我公司頂崗實習的學生表現優秀,如果公司有需要,我們愿意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

2.1.2教學督導組評價

學院教學督導劉慶田教授:“《品牌訂單企業技術支持崗位角色培訓》課程是我院很有針對性的一門課程,該課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中,該課程采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課內實踐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形象而有趣,改變了過去講練脫節的弊端,對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和崗位認知能力有極大的幫助。該課程師資力量雄厚,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教學水平高,對高職教育教學規律有深刻的認識,幾年來教學、科研成果豐厚,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他們的授課效果好,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2.1.3學生評價

按照教學主管部門的要求,訂制班的“崗位角色培訓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學生評教活動開展正常,近年來,本中心教師的評價成績均為優,得到了學生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滿意率在90%以上,歷次教學檢查都名列前茅,在學生中形成較好的口碑。訂制班學生在接受專業技術培訓的同時,越來越認識到:沒有人文素養與綜合底蘊的技術擁有者只能算是空“芯”的人才。授課教師教態端正,教學內容組織得當,講授條理清晰,語言較為生動,深入淺出,教學效果很好。

篇9

一、建立有效管理運作機制

學校特色建設貴在堅持,關鍵在重視。確立將科技教育作為學校特色建設主方向,學校從領導到教師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始終如一堅持開展工作。學校成立科技教育領導機構,由校級領導擔任科技教育主要負責人,形成“主管領導——科技教育組長——科技輔導教師”管理機制,一級抓一級,分工負責,層層落實。主管領導負責將科技教育納入學校常規教學工作計劃,牽頭制定年度科學教育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制度,定期研究、檢查科技教育工作,組織開展教研活動,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并進行推廣;科技教育組長由綜合實踐科組長擔任,負責組織落實及檢查督促科技教育工作的開展;科技輔導教師由多位科技骨干老師和班主任組成,具體負責科技教育的學生輔導及相關科技活動組織實施。

二、營造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

圍繞創建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學校努力營造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開辟科技教育長廊,設立科普宣傳專欄,開通科技創新活動專題網站,組織科技教育專題講座,外派教師參加各類科技教育學習培訓,舉辦各種科技教育活動,表彰獎勵成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等等。另外,學校投入巨資建成學校科技館。所有這些,都為科技教育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氣氛和條件。

三、建設專兼結合的科技教師隊伍

科技教育質量的好壞,科技教育普及面的大小,重心在教師。學校以點帶面,發揮典型教師示范帶動作用,著力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助的科技教育教師隊伍,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培訓其他教師,不斷擴大科技教育指導教師群體。我們將研究與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將校內培訓與校外培訓結合起來,將個人研修與集體學習結合起來,重點抓好基礎性培訓、發展性培訓和創新性培訓,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普遍提高教師科技知識水平和指導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此外還從制度上加以保證,配套制定落實獎勵措施,將教師科技教育業績與教師績效考核與評先評優結合起來,激勵更多教師積極參與到科技教育活動中來。從校領導到中層干部,從科組長到班主任再到普通教師,人人都是科普教育的組織者、輔導員、指導者。廣泛的教師參與,專兼結合的科普教育教師隊伍,為科普教育開展和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建設提供了充裕的智力支撐。

四、確立常態化的科技教育載體

科技普及教育能否持續有效開展,必須確立有效載體。我們充分發揮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優勢,拓展綜合實踐活動內涵,將科技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重要板塊之一,納入綜合實踐課程常規教學內容,同時在學習時間上予以保證,明確規定每班每周安排一課時科技教育課,以此將科技教育課程常態化。另外,學校每學期科學規劃科技教育專題,實施科技內容專題化。在課程開設和教材開發上,除開設國家規定的基礎課程,還開設了具有趣味性、研究性、創造性的科學教育校本課程,先后開發了《高明》、《地球·人》等科學校本教材和《農村垃圾的處理現狀及發展方向》、《水污染的初步調查、研究及凈化》、《溫室效應與人類生存環境》等多個科普教育課例,系統傳授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實踐能力。為推動科普教育深入開展,學校充分挖掘、利用校內外科技教育資源。校內,主要利用科技室、勞技室、理化生實驗室,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將書本學到的科技知識在實際操作中加以印證,同時多種能力得到培養;校外,主動與附近的工廠、企業、公司、種養基地、德育實踐基地和社區掛鉤聯系,建立校外科技實踐活動基地,定時組織學生前往參加開放性的科技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鍛煉能力。校內校外科技教育資源開發、校內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技教育緊密結合,將學校科普教育推進到一個全新境地,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極大培養和鍛煉,科學素養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提高了,轉化成學生的認知力,學習力,成長力——未來創新型人才就是這樣造就的。

篇10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學模式;認識實習;頂崗實習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學結合,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性專門人才是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校外實踐基地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是極其重要的。下面本文就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粗淺的見解。

校外實踐基地的建立和利用集中反映在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上。目前,各職業院校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同而不同,最為常見的有“2.5+0.5”、“1+0.5+1+0.5”、“2+1”等培養模式。我們采用的是“2+1+補充”的人才培養模式。校外實踐基地實踐教學是“一認識、二調查、三培訓、四頂崗”的實踐教學模式。即是2年在校學習,1年頂崗實習,還要補充部分認識實習、暑假企業社會調查、頂崗實習前專項培訓。

一、“一認識”的教學模式

第一學期,學生剛剛到校,對專業認識的認知非常膚淺甚至一點也不懂,大多數學生不知道自己所學的專業是學什么的,自己畢業后去做什么。為了使學生認識這個問題,目標明確,有學習的動力和方向,除了進行較為細致的專業教育以外,到校外實踐基地認識實習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們安排1~2周到校外實踐基地認識實習,通過校外實踐基地的參觀、認識實習使學生得到感性認識,結合專業教育,很容易就理解了自己所學專業是干什么的,自己以后的工作是做什么的。這樣就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熱情和積極性,為學好專業課打好基礎。我們通過2屆學生到濟南慧誠機械有限公司、山東大漢建筑機械有限公司、濟南吉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青島騰龍門窗制造有限公司等幾家典型的實踐基地參觀實習,配備專業教師和企業導師現場指導和講解,認真安排計劃教學內容,認真組織和管理,詳細周到考慮每一個細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搭配分組,取得明顯效果。

二、“二調查”的教學模式

學生在校學習一年后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特別是通過到校外實踐基地參觀認識實習,對專業建立了感性的認識。但是,要對專業有更深的了解,知道專業具體有哪些崗位群,有哪些典型的崗位和典型的任務,企業急需要哪些專業人才,企業的規章制度和企業的文化素養需求等都需要深入的調查、學習和在學生內心深處不斷地積淀。我們安排學生通過暑假近2個月的企業實踐和專項調查,不但收集到上述信息,還提前進入了社會,學到了許多社會知識,為學生奠定了學好專業的基礎和生存發展的基礎。我們在安排這一環節過程中首先要精選實訓基地和企業,也就是專業教師首先要確定調查的目標、方法方式、計劃要求、調查報告內容和要求,然后進行企業調查,選出滿足學生進行企業社會調查要求的企業。特別是組織安排,選擇哪些企業,每個企業去多少學生,選擇多少企業,有哪些專業教師和企業導師負責管理和指導,制訂哪些規章制度和措施保證調查的順利進行等等。這些問題工作量大,還要針對實際情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它直接關系到這一“調查實習”環節的效果好壞和成敗。通過2年的實踐取得了許多經驗和教訓,也取得許多成績。通過社會和企業調查實踐,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初步確定了自己將來希望做什么,自己可能要做什么,哪些工作和崗位適合自己,自己今后要學習什么,重點要學習哪些科目、哪些知識,特別是今后要學習哪些技能、哪些技術。學習目標明確,動力增強,效果顯著。通過社會和企業調查,大多數學生有了明顯的變化。在以后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認真聽課的多了,提問題的多了,遲到曠課的少了,上課睡覺和玩手機的少了;課外時間自覺到圖書館學習看書的多了,上網玩游戲的少了,特別是自覺遵守學校紀律的多了,破壞紀律的少了。許多學生變得明顯成熟了,長大了,懂事了。我們的確嘗試了學生進行社會和企業調查的甜果。但是也得到許多教訓,比如組織安排的不好、企業課題選擇的不當、指導檢查不到位、經費不足,特別是領導和教師重視不夠,認識不到位,更重要的是企業和社會不配合等等。這些都會大大降低企業調查效果。所以,“二調查”的教學模式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獲得好的效果,決不能“放羊”。

三、“三培訓”的教學模式

學生通過2年的校內理論學習、校內實驗實訓、間斷的校外實習參觀、專項校外教學和假期企業社會調查實踐,已經完成校內教學計劃內容,學生已經具備了去企業頂崗實習的基本條件。但是,為了使學生滿足企業的需求,縮短熟練頂崗的時間,下廠前要對學生有針對性訓練和培訓。如要針對具體企業的產品生產進行基本工藝和設備的培訓。對于專項技能如鉗工、電工、計算機繪圖、數控編程和操作等進行強化訓練。經過3~5周的專項培訓和強化訓練可以取得較理想的效果,企業非常歡迎。針對企業產品生產工藝和設備的專項培訓難度很大。因為企業產品工藝和設備變數較大,范圍較廣,特別是先進的技術和領先的設備,專業教師掌握十分困難。解決的辦法是,首先要根據學校自身條件建立和發展校外實踐基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然后要求專業教師固定企業實習和下廠鍛煉;個別情況可以聘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到校內或在企業對師生進行專項講座和培訓等。頂崗前的專項培訓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針對性專業培訓是校企合作的基礎,是產學結合的基石,是建立良好校外實踐基地的有效保障,是解決落實學生頂崗實習單位難題的有效方法,是搞好后繼學生頂崗實習的根本保證。所以,學校領導,特別是系部領導必須對這一環節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確保這一關鍵環節的有效落實。 轉貼于

四、“四頂崗”的教學模式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向。其中頂崗實習是人才培養最重要的教學環節。目前,各研究機構和各職業院校都在不斷實踐和探索,力求尋找更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以及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筆者歸納和總結了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

針對專業崗位群要盡可能寬和全面。學生頂崗實習不是就業,不能在一個崗位實習一年,學生要在專業崗位群不同的典型重要崗位輪流頂崗實習,進行較全面的實習和實訓,以便畢業后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可持續發展的后勁,保證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區別于中專和技工。在這方面一定要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盡力協調企業的利益,確保企業的支持和配合。精選企業,和企業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適當給予企業和技術人員一定的經濟補償,以便教學內容的有效落實。

2.教學指導

教學指導主要由企業導師、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能工巧匠兼職教師來完成。學院專職教師也要經常到企業現場實地指導,和企業兼職教師有效配合,做好教學內容的計劃、組織和安排協調,進行理論、實踐和思想等全面的、深層次的指導工作。同時,要求和學生通過網絡、QQ等方式進行交流指導,保證達到頂崗實習的目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兼職教師的選擇、培養、管理和附加待遇等問題,這也是完成頂崗實習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和手段。

3.組織管理

頂崗實習的組織管理是極其重要的,直接關系到這一教學環節的成敗。首先,學校要制訂相關規定,保證有章可循。在學生確定實習單位時,通過雙向招聘會進行初步定位,學校在根據學生和企業實際進行綜合調整,在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和學生、家長簽訂三方協議,保證頂崗實習期間的穩定性。特別是嚴格控制學生自找實習單位的情況,在嚴格審批手續的同時,家長、學生和學校簽訂頂崗實習就業保證協議,確保學生就業的前提下才能自找實習單位。在實習過程中,實行專職教師定企業、定學生的方式,和專職輔導員以及企業兼職指導教師共同負責學生的管理工作,包括自找實習單位的學生。根據學生的過程表現、實際能力、實習周記、畢業答辯評定頂崗實習成績,嚴格控制,對實習不合格的堅決不發畢業證。在此過程中,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初到企業,方方面面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必須依靠學校,特別是專職教師、輔導員的引導教育,逐步變成一個合格的企業人、社會人。學生的實習補助待遇、工作環境也要和企業友好協商,這也是保證頂崗實習穩定的重要方面。切忌使學生放任自流,要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實習效果。

4.和畢業設計(論文)結合

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要結合頂崗實習的內容,編寫研究報告、工藝或工裝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建議、綜合報告等。沒有必要撰寫不符合實際的研究論文。再說學生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和頂崗實習無關的內容和資料。學生也不一定必須回校集中進行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指導教師可以到學生集中實習點進行,也可以通過網絡等形式進行,這樣既合情合理,也便于操作,確實是一個較好的方式。指導教師以校內教師為主,也可配以校外具有指導能力的企業技術人員為輔。重點指導學生畢業論文專業內容、格式和寫作等方面,同時根據實際給予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成績和進行適當范圍的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切忌走馬觀花、得過且過的做法,確保畢業設計這一重要教學環節的質量和效果。

5.與就業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