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治理總結范文

時間:2024-04-03 11:07: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外培訓治理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校外培訓治理總結

篇1

為切實保障受教育者合法權益,著力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亂象,促進全鎮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我鎮高度重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雙溝鎮人民政府牽頭,由鎮中心學校鎮綜治辦、公安、交警隊、藥監、工商、城管、社區等有關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治理活動?,F就我鎮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情況總結如下:

一、召開會議,全面部署。

4月26日,鎮人民政府召集相關人員召開工作部署會,傳達領學上級會議精神及文件要求,對下一步整改行動安排部署。

二、成立小組,專人負責。

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中心學校領導任副組長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鎮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落實專人負責,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三、聯合行動,集中整治。

4月28日,雙溝鎮政府聯合鎮綜治辦、公安、交警隊、藥監、工商、城管、社區等部門聯合行動,對全鎮轄區校外輔導培訓機構開展摸排和專項整治行動。

在校外輔導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檢查行動中,每到一處,檢查組對培訓機構的辦學許可證、經營范圍、培訓師資、學生情況、培訓場地、消防設施等情況進行詳細檢查;檢查人員對不符合要求的辦學負責人現場提出整改意見,并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同時,告知辦學負責人對開設培訓機構所需具備的報批條件和相關流程,要求盡快辦理相關手續。

篇2

20*年在落實《教育目標治理責任書》工作中,我校依據縣督學室教育重點工作目標治理責任書要求,本著務實的工作態度,做到年初安排,加強領導,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在工作中牢牢圍繞責任書目標,逐項逐條落實,使責任書軟材料數據可靠,材料具體實際,回檔及時、并結合學校實際解決了日常工作中的很多題目,現把自查匯報如下:

A1、教育教學改革

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我校始終以“科教興國”戰略為指針,進步熟悉、轉變觀念,全面實行教育模式特色化工程,根據上級要求,認真制定實施規劃、加強領導,以教育工作者科研為先導,構建素質教育開放式教學模式。強化課題研究,探求辦學特色,*年我校為實施素質教育,確立了“實施三結合教育探索,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課題實驗”,*年,我校又確立了《課前5分鐘演講,進步學生語文水平”的課題實驗,20*年我校又確立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課題實驗,積極落實,全力運作,不斷研究總結。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我校積極組織學習、宣傳,以《新課程改革綱要》為學習重點,確立與新教材相適應的教育觀念,感覺課改的好處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認真制定規化,努力探索新課改操縱方法,特別在教法上和學法融進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新課程理念,抓教研,抓落實。對課改新理念積極探討改變學生觀,轉變教學觀,評價觀,促進學生人性化發展,積極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創造條件及時發現題目,及時總結,推動了課的不斷進展。在課程設置上開全學科,開足課時,開好課程,有計劃,配齊師資,認真備課,搞好總結,加強體音美教學改革,制定了體音美教學改革規劃,計劃,認真落實,搞好體音美師資培訓,學校積極創造條件為教師培訓創造便利條件,積極開展“體音、美”教科研活動,取得良好效果。同時開辟藝術,健康、國防教育領域、積極探索改新路子,新方法,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進步。切實加強落實《Xx市中小學德育規程》、制定了德育工作方案,有措施、積極開展德育活動,抓好德育學科滲透,建立了以敬老院,邊防工作站,派出所,客運站等校外活動站,學校結合節假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堅持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使學校德育工作順利健康發展。

A2、基礎教育辦學水平

為進一步鞏固“兩基”成果,我校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為師生提供良好的育人環境,對特殊教育搞好調查,我學區各校無殘兒,切實加強促進幼兒受教育率達到100%學區各校分布公道,能夠滿足適齡兒童,少年的進學需要,能夠方便學生就近進學。無危房。近年來學區各校積極改善學校環境,加大投進及時修善,切實加強校園校舍的治理。對校園進行美化,綠化和凈化。學校育人環境日趨改善。不斷鞏固普及成度。切實抓好控流工作。嚴格學籍治理。不斷完善和充實各項表冊,搞好檔案治理。積極開展創無流失生校活動。采取有效措施。我學區輟學率為“0”,抓典型,及時總結。在勤工儉學工作中,認真落實上級指示精神,積極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有年度計劃,各項指標成效統計表,有總結,典型經驗及時推廣。

A3、民族教育工作

我校重視民族團結教育,積極落實“民教會精神,制定了民族教育活動方案。根據方案,逐項落實,及時總結,同時嘗試雙語教學的研究、討論、總結。充分利用節日、紀念日搞好民族教育,除學校經常性宣傳教育外在五年級開設了民族教育課,受教育學生比例達到100%,學校以常組織開展民族教育活動,使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民族團結教育。

篇3

一、加強教育演練,提升師生自救自護能力

1.扎實開展安全教育主題(專題)活動。組織開展第二十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第八個福建省學校安全教育周、安全生產月、綜治宣傳周、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宣傳日、12.2交通安全日及特種設備、水上交通安全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重視抓好安全知識網絡競賽活動、體驗式生命教育和平安暑期、寒假專項作業等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和社會實踐基地等陣地開展安全知識宣傳普及活動,積極協調公安、交通、消防、地震、氣象等有關部門支持,在各類校外教育實踐場所布置、開設一系列安全宣傳教育功能室及專題講座;加強與廣播電視、手機媒體、公交電視、戶外傳媒合作,大力宣傳普及綜治安全法制和基本常識,及時報道綜治安全工作特色亮點和成績經驗。利用“兩微”平臺、手機短信、校訊通等信息技術,加強學生安全家庭教育和社會宣傳,營造保障學生安全的家庭和社會良好氛圍,提升全社會綜治安全意識。

2.全面落實安全教育課程。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做到安全教育課程、課時、教師、教材、教研和考核“六落實”,確保各學校每學年安全教育課程不少于12課時,并列入正式課表,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必須安排一節安全教育課。組織學生使用好《公共安全教育讀本》。建立考核評價體系,落實教師安全教育職責,提高教師安全教育水平。把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研內容之中,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師資培訓,加強課程資源和教學教研課題研究,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安全教育教學新模式,強化學校安全隱患臺帳網絡管理平臺建設。組織督查調研,總結、交流和推廣教育教學成果,舉辦優質特色課程觀摩評比活動,提高公共安全教育課程的實施水平。

3.加強應急逃生疏散演練。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全面落實應急疏散演練制度,將安全演練納入學校常規管理,中小學校每月至少要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幼兒園每季度至少要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做到教職員工、學生全覆蓋。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促進應急疏散演練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系,有效組織防地震、防火災、防踩踏、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校園傷害等系列演練活動,提高師生避險、逃生技能和自護自救能力。

二、深化“兩項創建”,構建安全文化

4.全面深化“兩項創建”工作。進一步健全創建工作機制,創新創建載體,豐富創建內涵,強化創建措施,鞏固創建成果,增強創建實效,提升創建動力和活力;不斷完善創建考評激勵機制,把“兩項創建”實效作為精神文明、黨建先進評選和績效考評的前提條件,納入學校綜治安全工作重點和目標責任制考評重要內容,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形成精品特色,確保完成2015年轄區學校安全標準化建設及“平安校園”等級創建評審達標率不低于65%的任務目標。

5.構建校園安全文化。開展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制定建設辦法與標準,培育2—3所校園安全文化創建示范校。堅持學校安全文化建設與平安校園創建緊密結合,重點夯實校園安全物質文化、構建校園安全制度文化、培養學生安全行為文化、凝聚校園安全精神文化。會同有關部門,深化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震減災等安全示范學校建設活動。

三、推進管理創新,提升能力水平

6.加強安全防控機制建設。嚴格執行中央綜治辦、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的意見》和公安部、教育部制定的國家標準GB/T29315-2012《中小學、幼兒園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等文件規定,不斷加大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投入,將“三防”建設納入學校標準化建設。努力構建新型校園安防體系,加強重點要害部位視頻監控、消控、報警等技防設施規范化建設,實現全覆蓋和“人機互動”。積極應對和妥善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及保障制度,完善事故預警、應急救援、善后處置預案,推動落實安全管理日志制度。完善校園安全警示標志設置。主動協調配合綜治、公安等部門開展“護校安園”行動,加強校園及周邊地區巡邏防控和治安排查。健全完善學生人身傷害校方責任險和學生人身意外傷害險制度。

7.推進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設。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聯動機制,健全完善校園安全隱患排查臺帳制度、報備制度和掛牌督辦制度,做到隱患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五落實”,推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規范化和管理信息化。及時總結推廣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經驗,縣教育局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各學校必須每月進行1次校園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治行動。

8.提升安全教育信息化網絡平臺應用水平。借助“福建省安全教育信息化網絡平臺”,創新安全教育方式,探索新媒體信息化條件下學校安全教育教學新模式。開展平臺應用操作培訓,開設在線安全教育課程,組織線上安全教育活動,布置平安寒暑假作業,實現安全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推動互動式安全體驗教室(館)、體驗中心建設,進一步增強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

9.強化隊伍建設與崗位培訓。重點加強縣、校兩級特別是民辦學校安全管理(保衛)機構和干部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專職安全管理(保衛)人員,以適應工作需要。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經費,有計劃地組織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安全管理人員、學校負責人、安保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參加省、市、縣、學校四級崗位安全培訓,做到持證上崗。將安全教育及管理內容納入開展校長、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作為師訓干訓的必修課程。指導推動各校利用教育網絡教研平臺,開展校(園)長、安全管理(保衛)干部和特殊崗位人員崗位安全遠程教育培訓。

10.強化信息報送和檔案管理。切實履行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職責,嚴格執行省教育廳有關學校安全事故報告規定,杜絕遲報、瞞報、不實報現象的發生。建立安全工作記事和分析制度,加強安全數據檔案管理,做好相關數據統計、報送、分析、建檔工作,規范檔案材料的收集、分類、整理、成冊、入柜管理。

11.加強理論研討與優秀成果推廣。充分發揮“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的職能作用,組織開展學校安全管理與安全教育實踐教學研究及成果推廣,總結交流安全教育及管理經驗。適時開展《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及福建省《實施辦法》、《福建省學校安全管理條例》執行情況和公共安全教育進學校進課堂等專題調研和經驗推廣交流活動。

12.加快推進綜治安全信息化建設。按照科技引領、信息支撐的思路,構建縱向貫通、橫向集成、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學校綜治安全信息(網絡)系統,推進省市縣校綜治安全服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管理和深度應用,實現互聯互通;促進地方和學校建立集治安防控、隱患排查治理、校車管理、安全管理、網格化服務及公共應急指揮等多位一體的校園安全云服務管理平臺。主動適應大數據、新媒體時代要求,強化網絡平臺、微博、微信等新興傳播工具信息綜合運用,加強安全教育信息平臺、“學校安全”網站(頁)建設,及時通過網站(頁)信息資訊、解讀政策法規、傳播安全知識。

四、突出工作重點,構建長效機制

13.有效預防學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加強宣傳引導,開展警示教育,建立每日提醒警示制度,即學校門口顯目位置設置游泳和交通安全提示牌,利用每天5分鐘安全警示教育,開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警示教育。持續開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安全教育優質課征集評選活動,充分利用當地新聞媒體,通過家訪、《告家長一封信》、手機短信等形式,向學生及家長學生游泳和交通安全提示,增強家長安全意識和監護責任意識。推動建立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分析研判制度和聯防聯控機制,主動提請當地黨委、政府協調有關部門及鎮(鄉、街道)、村(居)和社區,廣泛深入地開展重點水域、路段安全管理及排查巡查,設置安全警示標牌、減速帶、隔離帶、防護欄等設施,努力降低學生溺水和交通事故發生率。

14.加強校車安全管理。根據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安監局聯合下發的《縣校車及學生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動工作方案》,進一步推進集中接送學生車輛和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的深入開展,協調、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建立健全集中接送學生車輛和非法營運車輛交通安全舉報監督制度,嚴查接送學生車輛交通違法行為,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并補充、修繕校園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標志、標線和防護設施。提請地方政府并會同有關部門推進農村寄宿制學生周末班車開通運營工作,進一步規范規模較大學校校園內交通安全及師生接送車輛安全管理。

15.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深入開展“清剿火患”行動,強化“四個能力”建設。嚴格落實消防安全條件、隱患排查整改和日常管理制度措施,強化消防安全“標準化”、“戶籍化”管理和火災風險評估。明確學生宿舍、實驗室、圖書室、食堂餐廳等重點部位、重點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設立單位消防工作機構,配備專(兼)職崗位人員,加強防火巡查和應急疏散演練,開展消防安全優質課征集評選活動。全面提升學校建筑消防設施完好率,提高火災高危和消防重點單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16.強化飲食衛生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規范衛生操作規程。健全完善食堂衛生許可證、健康證、定點采購、索證、登記與食品留樣、記錄等管理制度,定期檢查食堂及飲用水的衛生安全狀況,加強人員培訓,有效治理校園餐桌污染,強化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管理。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校園周邊無證經營飲食攤點衛生安全整治。嚴防校園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17.加強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強化校園周邊綜治防范措施,認真貫徹落實閩教安〔2014〕21號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學校及周邊綜治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作用,健全完善部門協同的齊抓共管機制,統籌協調有關部門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交通秩序、文化娛樂場所、食品市場、網絡詐騙和“護校安園”、“清剿火患”、“六打六治”打非治違等專項整治行動,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堅持前端管理、源頭防范,實現預知預警、預防預控,主動提請當地政府協調有關部門,深化校園及周邊治安突出問題集中整治、掛牌督辦、聯動推進、督導檢查機制,強化校園周邊易肇事肇禍、有潛在暴力傾向等重點人員的排查、救治、幫扶、管控,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加強有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矯治、管理,建立心理預警、疏導機制,推進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開展管制刀具、器械收繳行動,有效預防和控制侵害學生及學生打架斗毆等涉校涉生暴力案件的發生。

18.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建立領導干部定期接訪制度,及時調處、解決不穩定、不安全隱患及突出問題,依法處置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健全完善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訴求表達和權益保障機制,引導師生依法逐級反映訴求,及時排查、分析、研判教育系統存在的突出矛盾糾紛,建立預警機制,加強學校、班級綜治安全信息員隊伍建設。強化學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網絡安全教育,防止網絡詐騙和傳銷。加強問題學生和教職工的思想引導、心理疏導、行為管控和臺賬管理,及時排查化解可能發生的師生矛盾糾紛。

五、強化督導檢查,有效消除安全隱患

19.加強階段性督導檢查。建立全縣學校綜治安全管理工作專項督導制度,探索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健全完善督導檢查、督查通報、落實整改、限期反饋和“回頭看”等工作制度,提高督查效率效能。探索建立學校交叉檢查機制,協調并配合有關部門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交叉檢查、專項督查、隨機抽查和明查暗訪等方式,重點加強防溺水、校舍安全、校車及學生交通安全、飲食衛生安全、消防安全、實驗室?;钒踩⒕W絡安全、校外集體活動安全等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通報情況,掛牌整治,實現督導檢查與隱患整治、規范管理、督查通報、績效管理有機結合。

六、落實崗位責任,構建履職考評體系

篇4

6月1日兒童節期間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學習《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消防法》、《安全伴我行》、《應急避險教材》、《學校安全制度》等法規。充分利用版報、周會、廣播、標語等宣傳材料,大力宣傳“學校安全月”活動,宣傳學校安全政策法規及安全自護自救知識。辦公室抓好教職工、學生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二、加強活動的組織領導工作,將各項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為了抓好“學校安全月”活動,學校專門成立領導小組。 組 長:聶長江

副組長:盧祖杰 謝世勇

組 員:各班班主任 王應錄 權永娟 聶友權 陳正興

三、加強校外宣傳思想工作,形成人人講安全的習慣。 為了宣傳和普及地震科普知識,學習防震減災方法,并且學習防火、防盜、防暴雨、防洪水等安全知識的學習,并組織學生一次安全防震、防火演練。

四、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檢查整改力度,以防患于未然。

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要督促各責任主體認真檢查用電設施、體育設施、消防器材、化學用品、校舍安全隱患,加大安全整改力度,防范于未然。

篇5

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高校的實踐教學則是加強學生專業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普及,大學生早已不是過去意義上的象牙塔內的天之驕子,社會對于大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若仍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將很難成為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的人才??梢哉f,實踐能力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專業技能及未來的就業,因而實踐教學水平也成為了高等學校競爭力的一個指標。因此,加強學校的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部于2012年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文件),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高校實踐育人工作;要切實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觀念,著力構建長效機制,要著力加強實踐育人隊伍建設;積極發揮學生主動性;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加強考核管理;加強研究交流。大學生所受到的專業實踐教育不僅要依靠校內的實踐教學,而且必須與社會緊密對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使學生深入到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單位去,讓學生了解社會對他們專業能力的需求,在實踐中進一步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在實踐的基礎上去創新,唯有如此才能使實踐教學的質量得到保證。因此,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社會實踐基地是一個由高校與實踐單位基于一定的合同協議,旨在促進高校、學生與實踐單位共同發展,融教學、科研、生產、育人于一體的綜合功能體,是在充分研究和把握大學生社會實踐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依據一定的模式建立的,使學生能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參與專業實踐,從而提高其專業能力的、長期穩定的場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工作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辦出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社會實踐基地是順利開展學生實踐活動的基本保證,沒有穩定、合適的基地,社會實踐活動將難以收到實效。對于普通高等學校的環境科學專業而言,其實踐教學又有專業特殊性,有必要對其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1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意義和內涵

環境科學是一門非常綜合而復雜的學科,是典型的跨學科領域專業,除了本專業的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管理、環境工程等明顯的專業領域之外,還涉及到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保高新技術、污染治理、環境修復、景觀建設等許多方面,其特點是理論和工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緊密結合,因此環境專業的人才需要具有很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以及系統整體優化的觀念。環境類人才的就業也具有多元化特點,如果該專業的學生只注重理論學習,所涉及的實踐領域不足、實踐能力低下,將導致他們陷入競爭優勢不足的窘境。事實上,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對口單位類型很多,應該包括管理類單位如各級環保局;專業類單位如各級監測中心站、環評單位、清潔生產咨詢部門等;科研類單位如各級環科院等;工程類單位如污水處理場、固廢填埋場等;還應包括各類工廠的環境監測部門,各類與環保相關的公司,如環保儀器生產、銷售、污染檢測與治理、環保工程等單位,甚至還可包括各種自然保護區、景觀設計與管理部門等等,從政府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到各種環境保護、環境修復、環境咨詢公司等應有盡有。高校的環境科學專業應盡量建立門類齊全的實踐基地,滿足不同年級、不同興趣方向的學生的專業實踐需要。建立完善的社會實踐基地是環境科學專業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開展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了解與本專業相關工作的內容與方式,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專業領域的理解,在實踐中掌握環境專業相關技能,開闊學生眼界,提高其實踐和創新能力。完善的實踐基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適應社會,適應競爭。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讓學生直接參加環境管理、監測、生產等實際工作的現場培訓,是強化專業知識、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綜合性教學環節,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紐帶。另外,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的建立也加大了行政、事業、企業單位參與高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給學生提供真實而專業的工作環境,使學生學到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他們直接體驗將來所從事的職業及工作崗位特點,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其見識,有助于學生就業后順利地實現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為他們未來的就業和深造提供更多機會。實踐基地的良好運行也能夠保證向實踐基地單位輸送符合其要求的合格專業人才。因此,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促進了學校與社會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改善了新模式下的實踐教學條件,有效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2環境科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實踐基地的建設對于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舉足輕重,但目前實踐基地建設發展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如存在著與教學結合不緊密、科技含量不高、持續時間較短、只重視表面效應、忽略實際效果、計劃性不強、資金匱乏等一系列問題,具體涉及到環境科學專業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實踐基地建設及其相關工作未能受到足夠重視

雖然實踐教學有其現實的、深遠的意義,但在目前的高校工作中并未受到應有的、足夠的重視。高校普遍存在重視科研而相對來講忽視教學、尤其是忽視實踐教學的問題。當前社會對于高校的排名非常注重科研指標,而對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反映不足。這樣的客觀實際導致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工作未從根本上受到重視,雖然各學校有時候大張旗鼓地倡導實踐,但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在多數情況下處在似有若無的狀態,其發展沒有得到有力地推動。

2.2專業實踐基地的數量和類型不足

高校實踐教學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且高校教師與社會脫節的現象普遍存在,學校與社會相關單位間聯系和溝通缺乏渠道,導致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的種類和數量難以滿足專業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只是包括了環保局和監測站這樣的行政、事業單位,而這些單位在學生未來的就業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小。更有甚者有些學校可能只是在有需要的時候(如專業評估)臨時拼湊一些實踐基地單位,事實上這些基地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方面并未發揮真正的作用和效能。

2.3高校與實踐基地單位之間聯系的持續性差

高校與校外實踐基地單位之間持續的、良好的關系取決于彼此之間能真正地在人才培養、工作實踐等方面實現互惠,彼此互助,解決生產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校不應該單向性地要求實踐基地單位為其提供培養學生的便利,而不考慮為其提供應有的支持。這些支持包括后備人才支撐、人員培訓、解決某些實踐當中遇到的問題等。只有真正地互惠才能使實踐基地單位愿意為高校提供學生實踐平臺,使協議具備真正的效能,唯有如此雙方的合作才能可持續地發展下去。但目前有些實踐基地的建設存在走過場的問題,實踐基地協議簽訂之后,高校與實踐基地單位之間缺乏后續的溝通,高校不能從實踐基地單位的角度為其提供相應的服務和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實踐基地單位往往將接受學生實踐看做是負擔和累贅,導致實踐基地可持續性發展的后勁不足。

3關于環境科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的對策

我國提出了建設人才強國的發展戰略,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沒有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就無從進行;而沒有合適的、穩定的基地,社會實踐活動也難以收到實效[1]。推進教育改革,培養卓越人才,是擺在我國教育界、企業界、科技界面前的重要課題。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如歐洲一體化以后,歐洲高校加強了與企業界的合作,促進人才培養;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也都把產學合作作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在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環境專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非常有必要針對現存的環境科學實踐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

3.1從社會和學校層面重視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

高校的環境科學專業必須面向社會開展各類崗位的實踐培訓,主動適應社會對環境科學專業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各類環境專業人才。只有從學校層面對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從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人才的角度出發,才能形成一種工作發展導向,改善實踐教育的欠缺,才能真正給予學生足夠的專業訓練,以滿足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需求。應從學校的層面提出明確的培養目標定位,深化改革,使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滿足綜合型實踐的需要。社會上的相關專業單位也應該從自身發展和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角度,積極參與到實踐基地單位建設工作中來,樂于為學生的實踐提供機會,這也是充分體現其社會責任感的重要表現。

3.2建立實踐基地運行效果的管理機制

任何一個體系要良性運行,完善的管理機制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實踐基地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建立成熟的評估指標體系,對高等學校的實習、實踐工作進行系統的評估,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組織與管理、學生的實踐過程及效果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果實踐教學結束后,學生僅僅交一個實踐報告了事,是不能充分反映學生參加實踐的效果的。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如在實踐過程中教師經常與學生溝通,在實踐環節結束后開展大學生各類學科技能競賽活動,及時促使學生總結、回顧、加強、升華自己在實踐中所學的技能,學校相關部門及時總結和發現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與不足,實時發現存在的問題,評價實踐效果。學校根據實踐效果與基地單位進行溝通和反饋、調整,保證實踐基地效能的充分發揮。

3.3建立針對教師的實踐教學獎勵和評價機制

校外實踐基地作用的充分發揮,離不開專業教師的積極參與。而專業教師忙于沉重的教學負擔,忙于壓力重重的科研考核,往往在實踐教學方面無所作為。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職責,而教師在這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應該重視激勵教師重視實踐教學,并適當減輕教師其他方面的壓力。建議效仿高校設立的各種獎勵以激勵教師的科研工作機制,對于為基地建設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做出貢獻的教師予以獎勵,并將該工作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中。教師的成果應該體現在多方面,應包括科研、教學、實踐,鼓勵教師發揮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激發教師建設專業實踐基地和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保障學校培養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這些舉措對于學校的發展無疑也是非常有利的。

3.4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校外實踐基地的穩定

篇6

一、明確目標 達成共識

1、繃緊“安全第一”這根鉉,安全工作責任大、任務重,學校始終繃緊“安全第一、人命關天”這根弦,把做好綜治工作作為自己貫徹黨的xxxx大精神,踐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認真扎實地組織開展學校綜治工作。健全完善和強化我校綜合治理工作的領導機構和職能,使綜合治理工作沿著正確軌道進行。我校的綜合治理工作形成了層層管理,責任到崗,責任到人,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主體式、全方位的領導管理格局,確保我校的綜治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有序運轉。

2、把綜治工作作為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期工作來抓,繼續加強以學生安全為本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確保學校綜治工作領導到位、工作目標責任到位、工作制度措施到位,保證學校一方平安、穩定、安定文明。繼續重視和加強了學校綜合治理工作的建章立制、計劃方案制定的綜治網絡建設,使學校綜治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進行。我校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要求分管綜治工作的各處室,在原來建立的規章制度基礎上,根據新的實際情況,對原來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修改、增刪,使綜合治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地健全完善和強化。這些制度主要是:十二大環境衛生責任包干制度、防控甲型h1n1流感安全保衛制度,食堂膳廳衛生安全制度,寄宿生寢室安全衛生制度,實驗室、教學樓、各班清潔區衛生安全消防制度,學校安全衛生工作應急措施,教職工居住小區安全衛生制度,個體商店和餐飲店安全管理制度。我校的安全、衛生、消防制度很完備,各有關部門必須嚴格按照制度辦事,并嚴格進行檢查,將嚴格按規章進行處罰,以確保我校的安全衛生工作制度得以切實落實。

二、加強宣傳教育,增強防范意識

學校綜治工作承擔起確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我校加強了綜治工作的責任意識,加強了學生的預防違法犯罪的領導,健全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規范落實了綜治工作、措施,保證學校平安。

1、嚴格了學校綜治工作管理制度,做到“誰失職、誰負責”。全校各部門加強了責任制,嚴格執行綜治工作制度,分工負責、層層落實,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安全進行,落實學校綜治工作防范措施,形成了“綜合治理綜合抓”的局面。

2、繼續完善,健全了學校社會綜治工作管理網絡,明確綜合工作的職責。加強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交通安全教育,深化普法安全教育,開展健康咨詢服務,安全自護自救培訓。堅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到目前為止,我校無安全事故和違法違法犯罪行為。,全面增強了師生的法制觀念,增強了師生的自護自救能力。

3、注意防范、切實做好教師的護導值日工作,做好對學生活動的監護工作,經常對校園內食堂、實驗室、閱覽室、教學樓、辦公樓、電器設備等重要部位進行了全面檢查,對個別學生性格孤僻,行為過激等不安定因素,及時疏導、防止激化,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并積極開展學校、家庭、社會綜合治理,警校共建、社區共駐共建、群防群治,保證了學生的安全。

4、開展綜治“六進”校園工作,堅持全面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綜合治理綜合抓的原則,繼續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切實承擔起保學校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

5、嚴密組織學生外出實踐活動的可行方案,落實安全保障措施,并保證教辦及教體局同意后方可實施。

6、建立了重大突發事件報告制度,堅持杜絕,遲報、漏報、瞞報現象的出現。

三、嚴格執行管理制度,積極創建文明校園

綜治工作為學校各項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證,我校綜治工作實行動態管理,按照綜治工作制度和內在規律抓好落實,在經常性上下工夫,花氣力,樹立在其位、謀其職的良好風氣。我校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治安綜合治理的規章制度,對師生進行宣傳教育,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綜治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程序化。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及時處理。為了保證各項規章制度落實,還建立了中層以上領導值周制度和節假日校級領導值班制度,堅持填寫值班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學校領導和綜治工作領導小組,經常性的檢查各部門設施的安全使用和防范工作,做到時時警惕,每次使用重視,每月自我檢查,保證校內設施的正常安全使用。

2、堅持師生護導值日和總務處負責日常安全檢查工作。

3、暢通信息反饋渠道,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立即處置掃除一切有礙學校綜治工作的不安定因素。

4、以創建“和諧校園”為主線,繼續認真創建“和諧校園”,徹底消除“臟、亂、差”現象。

在抓實施的過程中,采取了突出重點,帶動全面的方法。比如在食堂方面,從食品的來源、衛生、供應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把關監控。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體檢,不合格者不準上崗。對寢室派專人管理,并制定了各項寢室管理制度。學校的“每天兩次衛生大掃除”保證了學校的清潔。這樣,學校徹底治理好了“臟、亂、差”現象,出現了“凈、靜、敬”自然和諧的良好氛圍。

四、學校周邊治安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

1、校外早餐點、小賣攤持證經營問題突出。校外不法商販經營不合格食品,影響我校師生飲食安全;小賣攤證件不齊全,或者是相關標準達不到要求,衛生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2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由于撫八路車流量大,路況復雜(學校大門前十字路口和建房工地),減速帶、護欄、警示牌等配備不夠;校外不法商販經常占道經營,影響師生正常出入,路燈不亮等現象突出;學校門口道路狹窄,學生行走不便。

3、社會治安問題。不良青年向學校滲透情況依舊嚴重,這對學校學生晚自習回家構成威脅。

5、庫岸交通溺水安全問題。我校離175水位很近,100多名乘船學生溺水安全隱患較大。

五、今后改進和加強的工作方向:

1、我校懇請縣、鎮交通城建領導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我校師生的安全,盡快采取相應的得力措施,解決我校面臨209國道三叉路口公路存在的交通安全問題,希望在十字路口設交警站崗。

2、縣城管部門及防疫部門,規范食品的營銷點和營銷行為,盡快對我校門前的各種流通食品攤販采取統一批準并發給經營許可證的措施,以杜絕流動攤販帶來的食品不衛生而致病或中毒的不安全隱患。

篇7

【關鍵詞】 軍事院校;文職教員團隊;高素質;培養措施

一、引言

文職教員是軍校教書育人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教員的思想素質、人格品質、理想信念和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影響著學員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文職教員團隊,既是辦好軍事院校的基礎,也是直接關系到中國軍事院校的改革成敗。本文立足崗位,從軍政素質,培訓方式以及科研培養等三個方面,分析了部隊院校文職教員崗位需求,形成了適合軍校發展的高素質文職教員團隊的培養方案。

二、加強軍政素質建設

1、強化思想教育,不斷提高文職人員的軍政素質

軍隊院校的從嚴治校方針,強化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人才健康成長的有效手段。目前軍校對待非現役文職人員有兩種觀點和傾向:一種是把文職人員當作社會人員,只要求他們完成工作任務,不需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種是把文職人員當作聘用人員,不去做詳細的職業規劃和引導,使得文職人員缺乏“歸屬感”。

絕大多數文職人員,在應聘到軍隊院校工作前都接受過一定的政治教育,但是與軍隊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而且非現役文職人員的不穩定性與軍事教育的特殊性,對安全保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職人員正式上崗前,針對其身份的特殊性,應從各個軍隊院校的實際出發,還需要進行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學習范圍不僅包括軍隊條令條例、規章制度、黨的最新理論等,還應包括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保密知識軍隊特色的學習內容。通過政治理論學習,規范非現役文職人員的思想認識,加強他們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保密紀律和工作紀律,提高文職人員的軍政素質,使文職人員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較強的政治覺悟,更好地適應軍隊工作需要。

2、定期組織文職人員參加軍事訓練

根據文職人員管理規定,除平時在單位履行技術服務,事物管理崗位職責外,還應當根據需要參加軍事演習、軍事訓練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職責。定期組織文職人員進行軍事訓練,能夠培養文職人員頑強剛毅的思想作風和身體素質,增強文職人員在軍隊工作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創造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使得軍隊的應急保障機制全面到位。

三、拓寬在職培訓渠道

1、新教員培訓

為了讓文職人員盡快適應軍隊工作,在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前,應接受必要的崗前培訓。學校每年定期組織新教員培訓班,內容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師行為規范和教學方法的學習與考核。除此之外,各學科還根據聘用崗位的不同按需施教,自行組織師資培訓。通過業務培訓,文職人員能夠了解到具體的工作內容、掌握工作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更快融入工作環境、進入工作狀態。

2、“導師制”培訓

為了讓文職人員盡快適應軍地差異,在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后,業務培訓仍不能放松。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文職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基礎,還要有突出的工作能力。各學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派資深教員對文職人員通過一對一結對培養的形式進行輔導、幫帶,快速促進文職教員專業發展。在教學活動中以老帶新,安排不同層次文職人員講公開課,加強教學設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課堂調控能力,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能力和教學改革創新能力五個方面的交流與培養,提升各層次文職人員的教學能力。

3、校外課程進修

專業的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不僅促進了文職人員的可持續發展性,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宗旨,既滿足了個體的需要,又有利于提高文職人員隊伍的整體質量,增強軍隊院校文職人員崗位的吸引力。組織教員在相關院校、部隊和地方進行培訓,使教員知識更新,緊跟時代。鼓勵文職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專業培訓、學術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同時,軍隊院校也應該為文職人員創造機會開辟綠色通道去提升學歷、繼續深造,滿足不同層次和水平教員的需要。

4、專業融合

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的專業融合,使之與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的要求相適應,培養了解專業,服務專業的文職教員。通過赴部隊調研、參觀見學、代職鍛煉,拓寬眼界,提高教員的實踐教學能力,深入了解部隊與專業需求,安排文職人員到裝備生產廠家、科研院所進行技能培訓、跟班學習、裝備維修理論培訓等。

四、創新的科研能力

1、注重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提高科研能力

文職人員具有較高的學歷水平,但大都畢業于地方非軍事專業,要提升軍隊院校任職水平,處理掌握本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具備相應的軍事學科的專業知識。實踐是文職人員提高科研能力的主渠道。要注重在教學工作中觀察、分析、思考,學會科研選題。在大量的教學工作實踐中,要善于在不斷的探索中體會到創新的樂趣,尋找規律,發現新知。要從實際出發選擇課題,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將其上升到理性認識水平,逐步形成科研論文與成果。

2、建立激勵機制,增強科研積極性

要注重營造科研氛圍,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增強文職人員開展學術研究活動的積極性。配合學校的科研活動,建立內部激勵機制,支持和鼓勵文職人員積極參加科研活動,多寫學術論文,多出科研成果。可以采取教學崗位輪換培訓,定期業務學習,以及組織學術交流等方法,督促文職人員思考鉆研,不斷提高其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教學改革,教材編寫以及論文撰寫,以科研帶教學,促進教員科研水平同步提高。

五、總結

非現役文職人員在軍校工作為軍隊服務,這是我軍用人制度的重大改革。如何使得非現役文職人員能夠盡快的適應軍校的工作,更好的服務部隊、融入部隊,還有很多的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探索。結合我國的現有國情,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更加有利于軍隊院校的發展。大力培養一支強軍政,精教學,協作好,有創新的高素質非現役文職人員團隊,是加強軍隊院校的現代化建設,體現我軍人才戰略工程的首要問題。

【參考文獻】

[1] 周輝.淺議創新教育對高校教員素質的基本要求[J].教育探索,2009.4.

[2] 張千.加強軍校學員軍事素質培養研究[J].華人時刊,2013.9.

[3] 路璐.軍隊院校非現役文職人員的管理機制研究與實踐.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6.

篇8

一、 加強團的自身建設,開創我校團委工作新特色。

本年度我校團委共有團支部15個,包括14個班級團支部和一個教工團支部,各團支部班子健全、制度完善。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提高團員青年思想道德素質。

加強團前教育,嚴把團員入口關,發展團員走上規范化軌道。近年來,學生人數增多,學生思想素質參差不齊,這要求我們的工作做實、做細,實行分層管理、分級管理。針對這種情況,我校團委決定實行分年級管理。由團委委員分別負責不同的年級工作,實行年級委員負責制,負責各個級的團支部具體工作,各年級可依據本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進度不同,獨立開展各類型的團主題活動。經過努力,團工作有了明顯的突破,使團工作變得更加靈活,分工明確、組織方便、管理加強,兼容了各級團工作的獨立性和級與級之間的統一性。既保證了團委對學生的縱向管理,也加強了各級的橫向管理。校團委嚴把新團員入口關,對于想入團的學生,需經個人自薦、班級團支部、班主任層層推薦,經團委審核后進入團校學習共青團知識,進行綜合考核,合格者確定為預備團員,接受全體師生的監督,合格者填寫入團志愿書光榮加入共青團。全年共培訓入團積極分子名。這樣,通過堅持不懈的學政治理論、搞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使廣大團員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2、健全團委的規章制度。

設立團委、團支部工作規劃,明確團委委員、支部委員的工作內容與范圍,健全支部常規工作。以“黨建帶團建”為指導思想,深化團建創新工作,促進團組織的自身建設,發揮陣地作用,不斷提高共青團的影響力和戰斗力。根據我校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進一步規范制度,在組織設置,團干部配置,團隊考評,團員獎懲,團的活動經費和陣地建設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并通過豐富團日主題活動,重溫入團誓詞,規范團的活動儀式等。建立了一整套增強團員先鋒模范作用,使團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制定規章制度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做到了制度上墻,嚴格遵守,使團組織的自身建設更加規范,達到制度科學化,管理規范化,效果顯著化。

3、本年度學校團委在學校領導及上級團委的領導下,圍繞學校教學中心工作,開拓進取,腳踏實地,開展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學校及上級團委交給的任務。規范學生團員團籍管理,做好團員民主評議工作,加大團員發展力度,壯大團員隊伍,不斷為團組織輸入新鮮的血液。對全校新舊團員重新進行登記造冊,查漏補缺,加強團籍管理,對在籍團員收取團費,充實團委活動經費,加強對團員的權利和義務教育,從細微處入手,提高團員的思想意識,增強團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舉辦團校學習班,通過團課學習教育培訓,考試合格的同學吸收入團,真正做到“嚴把關、保質量、重規范”,切實做到推優入團,本年度發展品學兼優的學生加入團組織隊伍,壯大團員隊伍,真正發揮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展新團員工作是學校團委的一個重要工作,發展團員對搞好學校團的工作及學生自身思想的提高、升學等都十分重要。學校團委通過做好計劃,入學開始,沒有支部的成立支部。然后以各團支部為單位,發展新團員。

4、指導學生會順利地完成了換屆工作,通過競聘建立一批高素質的學生干部隊伍,樹立學生干部在廣大學生中的威信,培養學生會在校黨委領導、在校團委指導下,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緊密圍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方針,更好地為廣大學生做好服務工作,切實地起到橋梁紐帶作用。

二、積極開展校內、校外文化活動,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豐富師生生活。

1、全校師生開展學習“八榮八恥”并舉行各種活動, 如黑板報宣傳, 主題班會, 國旗下講話,關于“八榮八恥”的演講比賽,關于“八榮八恥”的征文比賽,“十七大報告”學習心得體會研討等。

2、組織選拔學生會、團委學生干部,精心安排工作,布置任務,參加學校的管理工作,服從學校領導的安排,為學校教學服務。團委、學生會服從學校領導的安排,為學校教學服務,參加學校的衛生評比,墻報評比等等。同時自發或服從學校的安排參加各種義務勞動和公益活動。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達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多次參加學校的義務勞動,在校園內搞衛生,搞大掃除。積極開展 “學雷鋒活動”。通過開動員大會,進村便民服務,打掃死角垃圾,幫貧助困,以“優”帶“后”、學校校園環境美化、凈化等一系列活動形式開展學雷鋒活動。

3、在下半年圍繞校園文化建設,開展了大項小項系列校園文化活動,涵蓋了校園文明工程建設,素質教育、文體活動、科技活動、高雅藝術、學生社團活動、第二課堂活動等內容,加大活動的娛樂性向思想性、科技性、知識性、文化性轉換,推出文化精品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示范性導向,進一步構筑了我校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平臺,拓展了新的校園文化活動的體系。充分展現了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整個藝術節期間共有 1000 余人次參與了活動,進而擴大了校園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極參加縣級文藝匯演。我校選送的舞蹈、受到普遍好評。

>>更多同主題文章 【初中團委2012年度工作總結】

2012年度醫院團委工作總結

2012年團委工作總結公司團總支2012年度工作總結

公司團總支2012年度工作總結

2012年團組織工作總結

篇9

在“新常態”下,搞好師德建設是一項重要任務。由于教師道德屬于職業道德范疇,它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加之師德又不僅僅局限于職業道德,還牽涉教師對道德的認知層面、情感層面、意志層面、信念層面、行為層面等,甚至滲透到習慣層面,是一項需要關注的長期工作。

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而師德建設則是一所學校的軟實力,同時也是教書育人的基石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集中體現。

黨的十報告指出:“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師德建設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的關鍵所在,特別是高校青年教師群體。青年教師與大學生年齡相仿,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可能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且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青年教師應當具有高尚的情操,深厚的學術功底,并不斷加強師德修養。

二、“新常態”下師德建設問題厘清

1.國家制度層面

我國在師德建設的制度層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具體表現為以下三方面。

第一,現階段,高校在師德建設中缺乏適合教師且可操作性強的制度出臺,對此的理論研究成果頗多,實踐性成果則較為缺乏。高校教師的職稱評聘、績效考核等制度無法與師德建設措施相結合。

第二,教師師德規范模糊,缺乏制度層面的制約和獎懲機制。高校的師德建設導向存在問題,教師往往重視科學研究、實驗室建設以及校園環境建設等“硬指標”,而忽視了學生感知、師德建設等一系列“軟任務”。

第三,學校有關師德建設的培訓、考核、評價、總結等制度還不夠完善,且缺乏持續性。師德培訓形式化、師德考核無法量化,最終導致師德評價的失真以及師德總結缺乏信度。歸根結底,由于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織,師德評價標準的確定與現實情況產生了一定的沖突,評價標準遲遲難以確定和量化。除此之外,評價主體不夠全面,一般來說,高校師德評價的主體包括上級主管部門和同事,通過平時觀察和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這不免帶有相當程度上的主觀性,造成評價的不公正。

2.個人意識層面

其一,缺乏政治理論修養。部分高校教師不注重對政治理論的學習,對我國歷史也不甚了解,因此導致這一部分教師缺乏歷史使命感,對基本的政治問題認識不清,對我國的基本國策、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把握不到位,甚至對一些社會問題進行功利性解讀。同時,專業教師不愿主動了解國際國內時勢,片面地重專業知識、輕政治理論知識,認為只需要精通本專業內容就是完成了教師的本職工作,缺乏基本的政治意識和觀念。長此以往,教師將無法對學生及時進行思想引導,甚至在分析社會問題上,思想激進、偏頗,觀點有悖于國家的政策精神,這種現象在某些高校已開始出現。

其二,價值觀趨于功利化。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在各國創辦孔子學院,等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經濟迎來騰飛期,在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同時,中國也受到來自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價值觀輸出的影響,以致公眾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趨勢。比如,許多來自歐美的電視劇和電影傳遞著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與拜金主義等不良價值觀,對我國民眾的思想意識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由于青年教師才踏入社會,在進入工作崗位初期面臨著如買房買車等現實壓力,把教師職業僅看作謀生工具,忽視其教書育人和傳道、授業、解惑之社會使命,甚至把在校外創收作為第一要務,社會責任感嚴重缺失。在面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沖突時,他們往往會優先選擇滿足個人利益,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集體主義觀念,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大步向“錢”走,追名逐利之風盛行,缺乏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這部分教師敬業意識淡薄,缺乏職業道德品質修養,沒有把重心放在學生上,自我要求也不嚴,最終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也只是浮于表面。

3.個人行為層面

第一,忽視育人職能?,F在,有的高校教師只注重容易進行量化考核的科學研究成果與教學工作,而忽視不易量化考評的德育工作與師德塑造。部分青年教師不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忽視對學生理想信念的塑造以及價值觀的引導,認為教師的本職工作只是停留在通過講授教會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層面。

第二,交流意識淡薄。青年教師對學生缺乏關心,平時很少與學生交流,對遲到、早退、曠課、作弊的情況也視而不見。目前,國內高校對教師與學生交流方面少有成文規范??陀^上,教師只有上課時間在教室,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與中小學相比,大學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時間、機會大幅減少。主觀上,部分青年教師不愿與學生交流,不主動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認為這是高校輔導員的任務,而來自各方的壓力也迫使其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科學研究、職稱評聘等方面。這種冷漠的師生關系最終將影響學風甚至校風。

第三,學術趨利化。當前,我國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高校主要把科學研究量化成果作為衡量教師的標桿,這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學術水準,但不能作為考核的唯一手段。高校教師的科研成果與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職稱評聘直接掛鉤,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術利化的現象。教師在學術研究中態度不嚴謹,在撰寫論文與專著的過程中,隨意拼湊,偽造數據,不做調查,只是簡單調整段落結構與粉飾修改文字;更甚者,剽竊、抄襲他人成果,以違法方式買賣或占據他人的學術成果。學術趨利化現象不僅會造成學術資源的浪費,在高校形成不良學術風氣,還會嚴重影響國家的學術進步。

第四,師表作用欠佳。近年來,個別教師行為嚴重失范,具體表現為:不注意儀容儀表,言談粗俗,精神萎靡;上課自由散漫,隨意接打電話,甚至把個人不良情緒帶到課堂;下課后生活作風不檢點。這些行為都不同程度上動搖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地位,損害了教師形象,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總之,在“新常態”下高校專任教師師德建設措施應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高校應增強制度保障,凈化學術氛圍。青年教師應不斷提升政治理論修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重視育人職責與交流意識,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端正師德。同時,應注意到,師德建設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需要一代代人去努力維護現有的師德建設成果,祛除不利于師德發展的因素。

參考文獻:

篇10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

一、制度保證 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由組長和副組長負責,施行記分制。

2、簽訂責任書。班主任和學生、學生家長,明確了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到人。

3、不斷完善班級安全規章制度。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并根據安全保衛工作形勢的發展,不斷完善充實。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和日常防范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管理、、防火防災、食品衛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體育器材檢查、健康體檢等規章制度。嚴禁私自組織學生集體服用藥品和保健品,嚴禁學生參加商業性慶典活動,嚴禁組織學生從事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危險性工作,嚴禁個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外出,在校外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就近、徒步原則。對涉及班級安全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三、齊抓共管 群防群治

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們積極與市公安、衛生、綜合治理、學校等部門通力合作,做好班級安全工作,學校組織開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加強教育,促進自護

要確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識、自我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我們以安全教育周為重點,經常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特別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動、日常生活等的安全教育。

1、認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學校安全教育周以"校園安全"為主題,在安全教育周期間,班里組織學習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對班內和校內內易發事故類型、重點部位保護、工作薄弱環節、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等方面,開展深入全面的大檢查,消除隱患,有針對地扎實地開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利用班會、團隊活動、活動課、人防課、學科滲透等途徑,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還利用學校廣播、黑板報、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等宣傳工具及舉行主題班會、講座、安全征文與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學校積極推行一周安全提醒,學校利用周前會議和周一升旗活動時間,小結上周安全工作,強調安全事項。通過《加強節假日對子女監護》的公開信,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通過教育提高廣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3、提倡走讀學生步行上學,對學生騎車上學情況進行清查,嚴禁學生騎“三無”(無剎車、無鈴、無牌照)自行車上學

五、加強檢查,及時整改

開展常規檢查,班工作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點檢查內容之一。汛前,班 內對校舍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并及時報告。同時對飲水衛生進行檢查;班內對電線和防火安全進行經常性地檢查。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下步的打算

1、社會育人環境存在不利于師生安全的因素。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有關職能部門的集中綜合整治,學校周邊環境有明顯的好轉。但是,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對師生安全的影響還比較大,試圖干擾學校及學生的社會惡勢力和人員還存在,社會上的黃、賭、毒、非法出版的圖書、音像及網吧和游戲室對學生的影響還非常大,學校周邊的飲食攤和食品店還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2、學校安全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大。學生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保護較多,而缺乏生活經驗。學生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多數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學校安全工作的難度。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重視安全防范工作,及時解決安全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不斷提高我班安全教育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