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建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10:4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德育建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德育建設論文

篇1

【關鍵詞】德育;新課程;改革;德育網絡;家庭德育;社會德育

新課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開,在德育教學中,一個突出的改變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號,這個口號的提出,不僅在德育的課程基本理念、建構方式、教材編寫要求、課程評價側重等幾個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而且在德育的網絡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出現,不僅是對以往德育的一個反思,也是對有效德育網絡建設的一個重新闡釋。

一、以往德育網絡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德育中,學校作為德育的主要陣地,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會作為輔助陣地,其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雖然以學校為主,家庭和社會為輔的德育教育網絡一直是德育網絡建設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課程上的德育教育網絡,很難把學校、家庭、社會這三者結合起來,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學生總體測評中地位薄弱

長期以來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績一直是衡量學生好壞與否的主要標準,而學生的道德水平作為文化成績的輔助評價標準并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對于家長而言,孩子如果成績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現重大的問題,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會成為影響家長評價的因素。加之高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使得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文化成績,雖然在近幾年的高考選拔中,對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學率和學校聲譽的考慮,學校經常會人為拔高學生的道德評分,尤其是成績優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學生。這就給學生和家長傳達了“德育不重要的訊息”,從而使得家庭這一德育環節一直處于薄弱的態勢,隨之社會對此也會采取漠視的姿態。

2.德育的課堂化難以開展校外德育網絡的建設

德育教學一直以課堂教學為主,這是我國多年以來的慣例,忽視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課堂,德育也就算是結束了。這種德育方式人為的把德育分割了開來,沒有看到德育是滲透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會都沒有看到自己在德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認為德育是學校的事情,加之學校往往不主動采取措施進行社會德育,所以家庭和社會也就在無形之間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書面考試為主的德育測評把德育限定在書本上

德育的測評一直是引導德育教學的指揮棒,而以書面測評為主要考試方式的德育測評把德育變成了道德知識的教育,重向學生傳授道德知識,輕學生自身行為實踐,重道德認知考察,輕道德情感內化。這種測評方式使得德育教學很難在課堂之外開展下去,學校及師生都沒有在課堂之外,書本之外進行德育的意識。這就使得家庭和社會德育的開展比較困難。

二、新課程改革對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網絡的促進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網絡的建設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時間上,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在空間上,不再僅僅局限于學校里,而是把德育擴散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滲透在了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會。其理論立足點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

作為社會人的學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來自于各個方面的信息的沖擊,僅僅憑單純的書本德育很難全面的反映學生生活的實際。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內容上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社會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點,道德始終存在于人的社會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務于維護社會秩序和增進社會團結的社會需要,脫離了人與他人、集體、國家的社會關系,無所謂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學生真正融入進了這個社會,真正地去體驗這個社會的道德準則,而社會生活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從家庭、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現出人與他人、社會、環境、文化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而對人的道德發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層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視社會實踐內容的教育

新課程內容是動態綜合性的,其立足點在于學生的生活范圍是逐漸從家庭、學校、社區向更廣泛的社會領域擴大的,他們的思想品德是伴隨生活范圍的擴大而發展的。因此,當前學校德育課程以“品德與公民”為主線,按照學生生活范圍不斷擴展的邏輯,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家庭、學校、社區、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等相互遞進的層面,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等內容有機綜合于“品德與生活”(小學1-2年級)、“品德與社會”(小學3-6年級)和“思想品德”(初中)課程之中。[3]這樣的建構方式,既使當前學校德育課程適應了學生成長的動態性,又使學校德育與社會和家庭德育緊密結合了起來,充分調動了家庭和社會的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網絡建設的注意點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模式長期以來一直被作為口號在提倡,雖然說的很多,但在實際實施中卻存在諸多困難,一方面固然因為以往德育課程設置上的不合理,沒有提供可以調動家庭和社會參與的機制;另一方面學校在建設家庭和社會德育環境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從而使得校外德育網絡的建設一直處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構建三位一體德育網絡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家庭教育對學生道德發展的影響,學校要與家庭保持密切聯系。

以往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基本上以家長會為主,偶爾穿插一些教師家訪或者家長的校訪,但無論數量還是時間上都是屈指可數,對學生的德育發展并不能產生多大的實際作用,因此,學校在與家庭的聯系上應將家訪作為對班主任考核的內容之一;同時,辦好家長學校,分期分地區舉辦各種活動,交流和推廣經驗;其三,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研究對學生的教育問題。[4]

2.學校與社會有機結合,創建良好德育社會環境。

社會德育一直是我國德育領域較為困難的領域,隨著社會媒體的迅猛發展,各方面的信息對學校德育起著巨大的沖擊,如何在這種變化迅速,充滿各種誘惑的時代環境下讓學校德育的效果真正體現出來,社會德育體系就必須充分建立起來。社會德育的建立,應該包括兩方面,其一是小社區德育體系,這包括學校所在社區的德育建設和學生所在社區的德育建設兩個領域。隨著社區范圍的不斷擴大,社區對學生的影響也與日俱增,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如何對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學校和家長面前的一個難題。要建立良好的社區德育網絡,要求學校充分調動社區的教育資源,互相合作,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與社區建設或實踐的機會,并且充分發揮社區的監督反饋作用,對學生的不道德行為要迅速做出反應和向學校反饋。社會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會德育體系,這是針對全社會的德育而言的,這是全民素質的提高,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不僅僅是學校的一己之力可以為之的。對于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學校的教育目標和社會的教育目標必須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會大眾媒體的作用不可忽視,而事實上,媒體已經成為了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其擁有的觀點往往成為了學生主要的道德引導機制。因此,加強媒體的道德宣傳力度對學校德育的成效起著重要的影響。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的建立對受教育者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內容上各具特點,難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離與脫節也不利于德育的發展。因此,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德育網絡,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參考資料

[1][2]喬建中.當前學校德育課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論·教育.2003.12

[3]韓震主編.《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研制組組織編寫,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2

【關鍵詞】德育;新課程;改革;德育網絡;家庭德育;社會德育

新課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開,在德育教學中,一個突出的改變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號,這個口號的提出,不僅在德育的課程基本理念、建構方式、教材編寫要求、課程評價側重等幾個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而且在德育的網絡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出現,不僅是對以往德育的一個反思,也是對有效德育網絡建設的一個重新闡釋。

一、以往德育網絡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德育中,學校作為德育的主要陣地,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會作為輔助陣地,其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雖然以學校為主,家庭和社會為輔的德育教育網絡一直是德育網絡建設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課程上的德育教育網絡,很難把學校、家庭、社會這三者結合起來,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學生總體測評中地位薄弱

長期以來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績一直是衡量學生好壞與否的主要標準,而學生的道德水平作為文化成績的輔助評價標準并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對于家長而言,孩子如果成績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現重大的問題,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會成為影響家長評價的因素。加之高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使得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文化成績,雖然在近幾年的高考選拔中,對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學率和學校聲譽的考慮,學校經常會人為拔高學生的道德評分,尤其是成績優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學生。這就給學生和家長傳達了“德育不重要的訊息”,從而使得家庭這一德育環節一直處于薄弱的態勢,隨之社會對此也會采取漠視的姿態。

2.德育的課堂化難以開展校外德育網絡的建設

德育教學一直以課堂教學為主,這是我國多年以來的慣例,忽視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課堂,德育也就算是結束了。這種德育方式人為的把德育分割了開來,沒有看到德育是滲透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會都沒有看到自己在德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認為德育是學校的事情,加之學校往往不主動采取措施進行社會德育,所以家庭和社會也就在無形之間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書面考試為主的德育測評把德育限定在書本上

德育的測評一直是引導德育教學的指揮棒,而以書面測評為主要考試方式的德育測評把德育變成了道德知識的教育,重向學生傳授道德知識,輕學生自身行為實踐,重道德認知考察,輕道德情感內化。這種測評方式使得德育教學很難在課堂之外開展下去,學校及師生都沒有在課堂之外,書本之外進行德育的意識。這就使得家庭和社會德育的開展比較困難。

二、新課程改革對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網絡的促進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網絡的建設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時間上,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在空間上,不再僅僅局限于學校里,而是把德育擴散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滲透在了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會。其理論立足點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

作為社會人的學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來自于各個方面的信息的沖擊,僅僅憑單純的書本德育很難全面的反映學生生活的實際。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內容上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社會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點,道德始終存在于人的社會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務于維護社會秩序和增進社會團結的社會需要,脫離了人與他人、集體、國家的社會關系,無所謂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學生真正融入進了這個社會,真正地去體驗這個社會的道德準則,而社會生活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從家庭、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現出人與他人、社會、環境、文化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而對人的道德發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層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視社會實踐內容的教育

新課程內容是動態綜合性的,其立足點在于學生的生活范圍是逐漸從家庭、學校、社區向更廣泛的社會領域擴大的,他們的思想品德是伴隨生活范圍的擴大而發展的。因此,當前學校德育課程以“品德與公民”為主線,按照學生生活范圍不斷擴展的邏輯,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家庭、學校、社區、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等相互遞進的層面,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等內容有機綜合于“品德與生活”(小學1-2年級)、“品德與社會”(小學3-6年級)和“思想品德”(初中)課程之中。[3]這樣的建構方式,既使當前學校德育課程適應了學生成長的動態性,又使學校德育與社會和家庭德育緊密結合了起來,充分調動了家庭和社會的積極性。

三、新課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網絡建設的注意點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模式長期以來一直被作為口號在提倡,雖然說的很多,但在實際實施中卻存在諸多困難,一方面固然因為以往德育課程設置上的不合理,沒有提供可以調動家庭和社會參與的機制;另一方面學校在建設家庭和社會德育環境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從而使得校外德育網絡的建設一直處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構建三位一體德育網絡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家庭教育對學生道德發展的影響,學校要與家庭保持密切聯系。

以往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基本上以家長會為主,偶爾穿插一些教師家訪或者家長的校訪,但無論數量還是時間上都是屈指可數,對學生的德育發展并不能產生多大的實際作用,因此,學校在與家庭的聯系上應將家訪作為對班主任考核的內容之一;同時,辦好家長學校,分期分地區舉辦各種活動,交流和推廣經驗;其三,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研究對學生的教育問題。[4]

2.學校與社會有機結合,創建良好德育社會環境。

社會德育一直是我國德育領域較為困難的領域,隨著社會媒體的迅猛發展,各方面的信息對學校德育起著巨大的沖擊,如何在這種變化迅速,充滿各種誘惑的時代環境下讓學校德育的效果真正體現出來,社會德育體系就必須充分建立起來。社會德育的建立,應該包括兩方面,其一是小社區德育體系,這包括學校所在社區的德育建設和學生所在社區的德育建設兩個領域。隨著社區范圍的不斷擴大,社區對學生的影響也與日俱增,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如何對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學校和家長面前的一個難題。要建立良好的社區德育網絡,要求學校充分調動社區的教育資源,互相合作,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與社區建設或實踐的機會,并且充分發揮社區的監督反饋作用,對學生的不道德行為要迅速做出反應和向學校反饋。社會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會德育體系,這是針對全社會的德育而言的,這是全民素質的提高,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不僅僅是學校的一己之力可以為之的。對于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學校的教育目標和社會的教育目標必須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會大眾媒體的作用不可忽視,而事實上,媒體已經成為了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其擁有的觀點往往成為了學生主要的道德引導機制。因此,加強媒體的道德宣傳力度對學校德育的成效起著重要的影響。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的建立對受教育者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內容上各具特點,難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離與脫節也不利于德育的發展。因此,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德育網絡,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參考資料

[1][2]喬建中.當前學校德育課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論·教育.2003.12

[3]韓震主編.《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研制組組織編寫,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3

【關鍵字】大學生;價值困惑;德育體系建設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其生理與心理的發展、學業與社會經驗的豐富,逐步開始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但是由于現代社會與經濟的轉型、外國文化的移入、就業形勢的嚴峻等因素影響,造成大學生價值體系建立的復雜性與多維性,甚至出現了價值困惑。

一、當代大學生主要價值困惑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會,充滿了機遇與挑戰。面臨復雜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已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白面書生”了,而是與社會進行信息、能量、物質交流的“準社會人”。尚未成熟的他們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時,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質和發展趨勢,產生了價值觀的困惑。

1.大學“學什么”?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認知體系的建立是以系統接受一定的信息為前提的。如果一個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亂的,在建構認知體系時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響。大學是大學生建立合理認知體系的黃金時期,因而必須系統學習相關知識。大學的學習方法和內容均與中學截然不同,中學的目標極為明確——那就是考大學,考上大學就有一種“船到碼頭車到站”感覺。而且他們感覺到學習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就沒有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處于茫然和無所適從的狀態中,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

2.活著“為什么”?

“人活著為什么”是一個古老卻不斷翻新的話題,實際上它就是一個人活著的目的何在的問題。人生目的是規范和引導人前進的方向。如果沒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無所事事地終其一生。如今,這個問題在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從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急促加大。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害怕畢業,不知道人活著除了讀書還有什么可以做的。他們原以為讀到大學,怎么也會混個一官半職,月薪在幾千元之上。這才能達到自己的標準,才能對得起自己這么多年的寒窗苦讀,如果不是這樣那活的就沒意思,也沒面子見“江東父老”。然而,現實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為什么而活著是困惑許多大學生的一個難題。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靈魂,也是人生的航標。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定的信仰,就不會有明確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堅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許多大學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該信仰什么,不知道該使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真理與金錢到底哪個是自己該追求的,奮斗和命運到底哪個是自己該相信的。而且在這其中還存在著到底到哪里尋找真理,到哪里賺更多的錢的實際問題。一個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奮斗得來的,還是命中注定的。所有這些問題使他們不知何去何從。

4.做人標準“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標準,這個標準時刻都在激勵人、監督人、規范人、提升人。正是有這樣那樣不同做人的標準,才有這樣那樣不同的人,才在現實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現代社會為大學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極為便捷的渠道,使他們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所需要的大多數信息。面對良莠不齊的各種信息,加之大學生自身甄別能力有限,判斷和認識信息的方法和結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斷地、反復地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做人原則,使他們難以確立正確的、合理的做人標準。

二、促進德育建設,重新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

1.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確了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的價值取向,還要搞清楚如何發揮其功能,實現其價值的問題,即要探討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優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學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特別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和實踐環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書育人的有效途徑。新的歷史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抓住舉國上下貫徹落實《公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精神的契機,切實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和造就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型人才。

2.增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育人功能

增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園文化成為加強德育的最佳載體,這是由其自身的內涵所決定的。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文化和課余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校園為空間的多方面、多類型的文化活動。校園文化建設就其內容而言,它主要由學校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構成的。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群體意識,高校校園文化通過特定的人文環境的熏陶,滲透和升華,將其長期培育和沉淀的專業精神與傳統作風,形成該環境中人們共同的觀念追求、價值標準、行為規范,從而不斷作用于校園文化主體,實現以德育人的目標。

3.突出高校德育建設的主導功能

新時期高校德育如何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動權,增強高校德育的實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

4.大學生文化素質、大學教師文化素質、校園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協調教育

“素質是指人們由先天察賦與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形成的,是人們為實現其社會價值和自身發展所具備的基本品質;其支撐要素是知識、能力、態度和體魄;它涵蓋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識、業務能力和心理體格等幾個方面。”校園文化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有它自身的結構要素。其中主體要素,主要指校園的師生,師生是校園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或影響著新一代人才的成長和培養;校園文化中的客體要素,主要指校園中的文體環境,是師生在校園建設過程中認識和實踐的對象,在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校園文化理念成為大學師生所認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成為高校辦學的靈魂。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大學教師的文化素養以及校園文化理念,這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推進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的全面發展。

5.主課堂、輔課堂、社會課堂三堂合一的綜合教育

主課堂、輔課堂、社會課堂三堂合一的綜合教育強調的是校園文化中的人文環境影響作用。優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濃郁人文氣息的育人環境,在這樣的校園文化中生活和學習,有益于促進人才的成長。“近朱者赤”,大學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與感染,成為高素質的人才,而殘缺不全的校園文化培養出來的人也必定殘缺不全。公務員之

家當代高校校園文化中的德育建設主要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主課堂(第一課堂),這是培育大學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主陣地;二是輔課堂(第二課堂),這是通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陣地;三是社會課堂(第三課堂),即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在了解社會,在社會實踐中接受社會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園文化指導和統領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設,相輔相成,相互滲透,對于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己成為當代高校德育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6.宿舍文化、網絡道德、黨團組織三場共振的場域教育

高校德育建設是項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高校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后勤工作、網絡建設及高校學生的黨團組織等工作,都應朝著培養合格人才的既定目標而奮斗。實踐證明,許多高校加強宿舍文化、網絡道德,黨團組織的綜合教育管理,齊抓共管,使之三位一體,形成一股合力,其德育效果特別突出。

最后,必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的原則。貼近實際,就是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要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貼近生活,就是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要深入到大學生現實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過開展生動活潑的社團活動,舉辦一些富有知識性、趣味性的講座等形式,將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灌輸到他們心中,并內化為一種自覺主動的行為。貼近大學生,就是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要貫穿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針對大學生關心的思想熱點、疑點和難點問題,采取靈活多樣的活動或方式進行疏通引導,努力提高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力之.先進文化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2]冀學鋒.當代高校德育基礎.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年

篇4

(一)國防建設必須依賴于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前提

認為,戰爭是政治通過暴力手段的繼續,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經濟則是政治作為階級之間、國家之間、民族之間關系的根源。高度發達的經濟水平需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較完備的基礎設施也是國防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強大的國民經濟能夠為國防建設提供大量的資金、物資和優秀人才,能夠有效地改善國防設施,更新武器裝備,加大國防科技投入,從根本上提高國防力量。

(二)經濟建設所必須的安定的國內外環境來自國防實力的增強和發展,國防建設是經濟建設的保證

國家是階級斗爭的產物,有國家就要有國防。同志曾說:“一個鞏固的國防是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縱觀歷史,一國的強盛莫過于一個強大的國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國家的國防實力不強,其安全就會受到威脅,經濟建設就無從談起。每個國家無論大小都把國家的獨立自主、和經濟建設視為國家的基本利益,而國防建設是保障三者的先決條件。

(三)國防建設為經濟建設起著先導作用

馬克思說過,軍隊在經濟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它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在生產力的發展中起開路先鋒作用,對經濟建設起著先導作用。加強國防建設能夠促進科技的進步。國防建設分娩出來的高新技術能促進經濟革命。

可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是對立統一、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在服從國家整體發展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國情需要,正確處理二者關系,選擇適當的比例協調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關系的創新

(一)定位創新:富國和強軍統一

正確認識和處理富國與強軍的關系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在經濟建設為中心初期,強調軍隊建設服從經濟建設;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后,“加快中國特色軍革”寫入了十七大報告,標志著追求“富國”和“強軍”新目標的統一。

“富國”與“強軍”二者不可偏廢的定位創新的提出,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有關原則和方針,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進一步突出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兩者均衡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性,體現了統籌和發展的有機統一。在具備了強軍的經濟基礎后,需要擁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是保持經濟建設繼續穩步推進的重要保證。“做好軍事斗爭準備”作為一種和平年代的常態表達,被寫入十七大報告并非空穴來風。

(二)成效創新:質量與效益統一

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提出積極推進“加快中國特色軍革”,適應世界軍事發展趨勢,打贏高技術含量的現代戰爭。我國軍革的成效要實現質量與效益相統一。

成效創新來自于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尤其是武器裝備采購體制的變革。從改革開放之初到1986年為軍品市場探索階段,確認了軍品作為市場客體的商品屬性問題;從1987—1997年為軍品市場的初步建立階段,確立了軍品研制者和軍品使用者作為市場供求主體的地位;從1998年后為軍品市場逐步發育走向完善階段,逐步確認總裝部的統一規劃和集中管理。1999年,國防科技工業五大總公司改組為十大集團公司,完全按照企業方式運作,逐步形成了國防科技工業既有壟斷又有競爭的有效市場供給主體。所以,十七大報告提出“調整改革國防科技工業體制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提高武器裝備研制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質量效益。”從武器采購體制來說,形成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有效分割,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節約軍費。國防科技工業也躋身市場化的行列,武器采購體制的發展順應了市場體制的要求。

(三)科技創新:軍用與民用統一

十七大報告提出,“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堅持勤儉建軍,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軍用與民用統一是國防科技工業的一種國際化的趨勢。軍用與民用統一的實質,在于將軍事工業內部剩余產能在民用領域充分釋放,將領先技術向民用領域合理轉移。

1.軍用與民用統一要完善寓軍于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相對于軍工市場有限份額,民品市場空間巨大,二者結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我國的生產和技術資源,增強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來講,軍民統一是實現軍用和民用兩個領域相得益彰的有效手段。

2.軍用與民用統一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中統籌考慮軍需民用、平戰銜接,可以使平時的國防經濟與民用經濟的發展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軍用與民用統一要建立和完善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要求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新途徑新方法,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全面推進經

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

三、科學統籌,確保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國防和軍隊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這一論述在充分肯定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戰略地位的基礎上,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處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關系應該遵循的指導方針。

(一)要謀求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內在統一

經濟是國防的物質技術基礎,只有國民經濟發展了,才能為國防現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質技術基礎。國防現代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國防建設,增強國防實力,是確保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

(二)要促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協調發展

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從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戰略全局來看,堅持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協調發展,既是富國之策,也是強軍之道。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構筑國家的安全盾牌,建立起強大的軍隊和鞏固的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正確選擇。

(三)要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資源配置

富國和強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重要依托,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當今時代,只有經濟獲得空前的發展,強軍才有可靠的支撐。

總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是關系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必須從這一高度深刻領會十七大報告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在繼續推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同時,加快建設一支能夠有效地應對危機、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強大國防力量。

篇5

與其他供奉碧霞元君的圣地相比,妙峰山上的碧霞元君以“靈驗”聞名。“靈驗”是中國民間信仰的核心概念。神靈的靈驗通常與信眾的許愿相關。“許愿就是在神靈面前表達愿望乞求幫助,如果愿望實現了,許愿者就會再次進香并供奉祭品。還愿是愿望實現后向神表達感恩之情,無論是病愈還是家財興旺,或是生育男孩等,人們都不會食言,一定會來還愿。”如愿意味著神靈靈驗,誠如王斯福所言,靈驗是一個神靈信仰在地方社區興起的基礎條件,并成為信眾篤信神靈的關鍵。神靈的靈驗與信眾的儀式實踐之間形成一種互惠的關系。對于靈驗的乞求,使得中國民間信仰并沒有形成相對一致的神靈體系,而是更多體現出以靈驗為本位、以情境為取向的特征。如前所述,在中國民間信仰中,靈驗是信眾個人宗教經驗的起點。然而,信眾對于神靈的靈驗卻有著完全個人化的感知。多年來一直堅持著前往妙峰山朝頂進香的會頭劉鑫的說法頗具代表性:拜神并不是說你拜多少就給多少,靈不靈是有她自己的打量。你心里有娘娘,跟娘娘親,娘娘自然跟你也親,你心里沒有娘娘,廟會的時候,花得再多,也沒用,娘娘不靈。①在劉鑫看來,盡管人神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惠關系,但作為神靈庇佑的靈驗并非平等地面向所有的信眾,而是呈現出一定等級的差序。這種靈驗的差序并非僅是建立在信眾在儀式現場上的表現,而是根植于日常生活,取決于人神關系的親密程度。簡言之,在朝頂進香的信眾們看來,作為神靈回報的靈驗是建立在人神關系親疏遠近的基礎上,是基于彼此關系而呈現出階序等級的差序的靈驗。神靈的靈驗不僅取決于人神關系的親疏遠近,兩者之間更是具有相互建構和轉化的可能。

獅子會會頭鄭偉的經歷頗具典型性。2005年,由于父母雙親身患重疾,加上自己身患糖尿病,鄭偉家里捉襟見肘。萬般無奈之下,他前往妙峰山進香。在身體好轉之后,他將此歸因于娘娘的靈驗。他在家里為碧霞元君設壇供駕,碧霞元君成為“他們家的老娘娘”。此后,村里趕上拆遷,得到補償款后,鄭偉家庭的危機迅速解決。他越發地認為,家里狀況改善的根源在于“我們家的老娘娘”對他的庇佑。對家里的老娘娘,他越發恭敬。每逢初一、十五,他都在家里上香供奉。獅子會出局時,他更是提前在神案面前向娘娘匯報。在他看來,靈驗的娘娘就如同他的家人一般。正因為如此,娘娘才能靈驗地庇佑著一家的平安。信眾們對于神靈的不同信仰取決于神靈的個性以及他們對神靈的個人體驗。并在這一基礎上形成了“個人的萬神”和“有意義的神集”兩組概念。個人的萬神是指個體的信仰者所了解的神的集合,有意義的神集指的是在個人的萬神中處于核心位置的神靈,它包含那些對于信仰者而言有著特殊含義的神靈,對于個人有著個人的意義和突出的特點。在妙峰山香會的個案中,個人的萬神及其基礎上的有意義的神集是建立在人神之間的差序關系及其差序靈驗的基礎之上。會頭們對于神靈靈驗的說法反映出他們的神靈觀,在他們看來,盡管人神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互惠關系,但是人神之間的互惠關系并非是簡單的等價交換,作為回報的神靈的靈驗是基于彼此關系的親疏遠近而呈現等級差別的差序的靈驗。信眾們的這一神靈觀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儀式實踐。

二、儀式實踐:與神靈建立親屬關系的表征

信眾們對于靈驗的認知形塑了他們的儀式實踐。這一形塑首先表現在對妙峰山主祭神碧霞元君的稱呼上。盡管妙峰山“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的名號很早就出現在文人筆記中,但在顧頡剛的調查中,前去進香的民眾均稱碧霞元君為“老娘娘”。如今,“老娘娘”仍然是前往妙峰山朝頂進香的信眾們對碧霞元君的唯一指稱。每逢香會進香,在會頭們向碧霞元君呈起表文、宣告來到的時候,他們口口聲聲地向著這位“老娘娘”表虔心。在介紹碧霞元君靈驗的故事時,“老娘娘”亦是他們對待碧霞元君的唯一指稱。稱呼碧霞元君為“老娘娘”,顯然是與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女性神的神格特征有關。在對碧霞元君神靈演變過程的分析中,彭慕蘭發現從泰山神中誕生、并獲得神靈特征的碧霞元君最初是作為繁育神的角色出現。信眾們稱呼其為“老娘娘”,一方面是出于對碧霞元君的尊重,突出碧霞元君在神靈眾多的妙峰山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老娘娘”意味著子孫繁盛,是信眾對其超凡生育能力的肯定。此外,信眾們使用“老娘娘”這一擬親屬稱謂指稱碧霞元君,無疑拉近了人神之間的距離,使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具生活化特征。事實上,即便至今,在碧霞元君信仰興起的山東地區,信眾們仍然執著地稱呼碧霞元君為“老奶奶”。京郊的懷柔農村也是如此,按照只走一股香道的規矩,懷柔區的信眾一般前往東山的丫髻山進香朝拜碧霞元君,“東山奶奶”是他們對丫髻山上碧霞元君唯一的稱謂。與“老奶奶”相比,“老娘娘”的稱謂在表達親屬意味的同時多了一層皇權等級的色彩。這種政治隱喻的疊加是與清廷對妙峰山廟會的參與有關。盡管如此,卻依然不能掩蓋“老娘娘”這一稱謂背后親屬關系的含蘊。信眾們不僅親切地稱呼碧霞元君為“老娘娘”,他們更是用多樣的儀式實踐“伺候老娘娘”。朝頂進香是妙峰山香會最為重要的儀式實踐。前往妙峰山朝頂進香的香會分為文會和武會兩種。文會是指在廟會期間搭棚設駕,為香客、碧霞元君服務的會檔。談及文會朝頂進香的意義時,會頭趙鳳嶺說到:文會就是吃喝拉撒睡,什么會都有。吃飯有饅頭會,喝水有茶會,給娘娘掃灰有撣塵會,給娘娘獻花有白紙獻花會,這些都是伺候娘娘的。還有些修道會、縫綻會、燃燈會,這些會是讓香客上山好走道,給過往香客服務的,雖然這些會不是直接服務于娘娘的,但也是為了給娘娘催香火,也是給娘娘服務的。①

盡管武會是“練技術之會”,但會頭們認為,與文會一樣,舊時京城的十三檔武會,也都是“伺候老娘娘”的。與文會不同的是,武會的伺候有著多層次的含義。首先,行香走會的武會通過朝頂進香,給老娘娘催香火,這是最為直接的伺候。此外,武會還要在娘娘駕前獻檔表演,為娘娘獻藝。最為重要的是,舊時京城十三檔武會都有著深層次的象征意義,他們通過營造一個象征的廟宇空間,伺候著位于正中的碧霞元君。開路(會)打先鋒,五虎(棍會)緊跟行。門前擺設俠客木(高蹺會),中幡(會)抖威風。獅子(會)蹲門分左右,雙石(會)門下行。擲子石鎖(會)把門擋,杠子(會)把門橫。花壇(會)盛美酒,吵子(會)響連聲。扛箱(會)來進貢,天平(會)稱一稱。神膽(大鼓會)來蹲底,幡鼓齊動響太平。在這十三檔香會中,“獅子”象征廟門前的石獅,所以有守駕的責任,行香時獅子守駕,各會由獅子前經過,獅子殿后起行。“中幡”像廟前旗桿,所以先行(以下略按次第),“自行車”會像五路催討錢糧使者,“開路”像神駕前開路使者,所以練杖,“打路”、“五虎棍”、“少林棍”皆為引路使者。“天平”(什不閑)像稱神錢者。“挎鼓”像神樂。“杠箱”像貯神錢糧者,所以更有杠箱官。以外“秧歌”(俗稱高蹺會)、“小車”像逛廟游人。“雙石”、“杠子”、“花壇”……等,既像神前執事,又像趕廟玩意檔子。民國年間,當踏車會、小車會和旱船會想要加入到進香武會的行列時,新增的踏車會聲稱自己是為娘娘催討錢糧,為各會檔跑腿送信的,小車會說自己是為老娘娘從陸地運送錢糧的,旱船會則稱自己是為老娘娘從水路運送錢糧的。因為只有是“伺候老娘娘”的,才能加入朝頂進香的香會名錄。除了朝頂進香外,不少會首會員家中更是供奉著碧霞元君的神案,他們將自己供奉神案的行為也稱為“伺候老娘娘”。供奉茶案的親友同樂清茶圣會的會首老盧每逢初一、十五,都會給娘娘上香。家里有了什么新鮮的水果,也會及時給娘娘駕前上供。茶會出局朝頂前,老盧也會給娘娘上香,請求得到老娘娘的庇佑。在他的眼中,他天天伺候的老娘娘更像是他的長輩,庇佑著全家的安康。與老盧一樣,前述聚義同善天緣獅會的會首鄭偉也在家中“伺候老娘娘”。娘娘駕所在的客廳是家里的圣地,在這里的一言一行都有著一定的講究。每天早上,鄭偉先要給娘娘請安,初一、十五要給娘娘上香上供。每逢獅子會出局,鄭偉更是早起叩拜娘娘,心里默念,祈求得到娘娘的保佑。前往妙峰山朝頂進香之前,鄭亦要要率領會眾,在娘娘駕前磕頭叩拜。

朝頂進香、燃香供奉,這些頗具象征意義的宗教實踐是中國民間信仰中最為常見的儀式活動。但在香會群體的陳述中,他們并不關注儀式本身的象征屬性,而是關注儀式活動具有表達與建構人神關系的屬性,強調宗教實踐作為“伺候老娘娘”的方式。信眾們用“伺候老娘娘”來指稱自己的儀式活動,用晚輩對長輩的孝敬來比擬自己的儀式實踐進而強調宗教實踐義務性的特征,其實質是用親屬之間的交往來比擬宗教實踐并試圖以此與碧霞元君建立起擬親屬的關系。用親屬稱謂指稱神靈、用親屬交往比擬宗教實踐是中國民間信仰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碧霞元君信仰興起的山東,女性香客們認為自己前往泰山碧霞元君祠進香是“回娘家”。如同出嫁的女子,進香的婦女們要自己制作食物為義務,對娘家的老奶奶做出貢獻。在河北趙縣范莊,每年農歷二月二龍牌會,信眾們認為自己是在“伺候龍牌老人家”;在河北寧晉,信眾們平時在家中“伺候三皇姑奶奶”,每逢農歷三月初一到十五的蒼巖山廟會,信眾們更是不遠數百里,前去蒼巖山“探望三皇姑奶奶”。在對馬來西亞一個華人社區民間信仰活動的調查中,白晉(JeanDeBernardi)也發現中國人更傾向于用父母與子女而非政治等級來隱喻人神之間的關系,信眾們如同對待長輩一樣對待著神靈,對其畢恭畢敬。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儀式實踐表達著信眾們對于人神關系的理解與建構。他們試圖通過對親屬交往的比擬,將神靈納入親屬關系的序列中,進而與神靈建立起擬親屬的關系。信眾的宗教實踐與中國民間信仰的神靈觀有著密切的關系。如前所述,中國民間信仰是以靈驗為本位,作為神靈回報的靈驗是建立在人神關系的基礎之上,是依據彼此親疏遠近呈現出效力差別的“差序的靈驗”。想要確保神靈的靈驗,信眾們必須與神靈建立起各自的聯系。因此,信眾才會通過對神靈的擬親屬稱謂以及用親屬交往比擬儀式實踐,與神靈建立起擬親屬的關系,進而用親屬交往的道德確保著作為回報的神靈的靈驗。四、差序格局的宗教圖景無論是信眾們關于神靈靈驗的差序認知,抑或是他們試圖與神靈建立親屬關系的儀式實踐,信眾的宗教實踐鮮明地體現出中國社會差序格局的深刻影響。費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本質上是在強調不同于西方社會的中國社會的組織形態。在差序格局的社會中,它的基本起點是自我,是自我由己外推、與他人建立多重關系的過程,不同的關系存在著一種“有等差的次序”。在這一社會中,個體的行為方式亦是服從于彼此等差次序基礎上的差序人倫。費先生對差序格局在道德領域內的運作做了分析。在道德領域內,社會道德與私人關系發生了聯系。“傳統的道德不另找出一個籠統性的道德觀念,所有的附著標準不能脫離于差序的人倫而存在了”。

同樣,在人際交往的互惠中,彼此的收益也是服從于相互之間差序關系而呈現出大小的差別,這便是“差序的互惠”。誠如涂爾干所言,社會構成了個體認知世界的基本模型,而個體的經驗就是在社會的模型中得以形塑的。個人所熟知的世界必然是社會的世界,恰恰不是社會反映世界,而是世界就在社會之中。涂爾干的分析強調著作為文化范型的社會對個體實踐的基礎性、決定性的作用。這一觀點與布迪厄對于場域與慣習的認知是不謀而合的。對于個體的人而言,作為社會存在的事實是外在于個體,并通過支配人類的實踐從而在人類中獲得了主導的地位。這也意味著,人類的實踐作為歷時性存在的社會事實,是依賴于既有的文化范式。涂爾干與布迪厄的論述在對中國民間信仰信眾實踐邏輯的分析中得到了深刻的驗證。正是中國社會的差序格局形塑了中國民間信仰完全不同于西方宗教的神靈觀與儀式實踐,并支配了中國民間信仰的實踐邏輯。如同人際關系中“有等差的次序”一樣,在信眾眼中,人神關系并非是平等的、均質的,神靈的庇佑是依據彼此之間關系的親疏遠近而呈現出效力大小的差別。因此,他們通過對神靈的擬親屬稱謂以及用親屬交往來比擬儀式實踐,試圖與神靈建立擬親屬的關系,進而用附著在親屬關系上的道德約束并維系著作為神靈回報的靈驗。對于信眾們而言,親屬關系的道德屬性不僅從根源上確保了神靈的靈驗,并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人神交往的功利性。這也意味著,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盡管人神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互惠關系,但簡單地運用商品交易的原理對人神之間的關系做出功利性的評價,實際上并沒有注意到人神之間互惠關系背后所具有的道德屬性及其背后的社會隱喻。信眾的實踐邏輯反映出原生性的差序格局的重要影響力。在鄉土中國,人們通常是遵循著血緣關系的親疏確定交往的取向與模式,這種按照血緣關系表征的差序格局即為原生的差序。盡管在現代化的當下,原生性的差序格局面臨著基于利益關系基礎上的利益格局的沖擊,但其仍然在當下的社會中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并成為影響和決定人們行為方式的重要依據。正因為如此,即便在利益關系沖擊的今天,信眾們仍然會通過多樣化的、在地化的儀式實踐試圖與神靈之間建立起擬親屬的關系,其根源則在于儒家思想主導下原生性差序格局在當前社會中仍然起著的基礎性、決定性的作用。

在傳統社會,差序格局支配著的中國民間信仰實踐邏輯對于信眾們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鄉土中國的大多數信眾們而言,神靈靈驗的回報是處于社會底層的他們在缺乏社會資源的背景下可供訴求的唯一資源,是在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的社會中支撐他們維系生活的重要源泉。信眾們通過儀式實踐與神靈攀交情、拉關系,進而用親屬關系的道德約束并保障著作為回報的神靈的靈驗。信眾們儀式行為的實質是為自己不確定的生活加上了一份保險,并為他們在經歷苦難時提供精神支柱,成為他們安身立命的主要支撐。正因為如此,朝山進香、日常供奉,這些民間信仰的實踐已經內化為他們日常生活的組成。如同親戚之間的走動一樣,他們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同樣的儀式,并且每一次儀式實踐都充滿著期望。楊慶堃對于中國宗教的分析,本質上是在結構功能主義的影響下,以西方宗教為參照,從外在形式化的特征中把握中國民間信仰不同于制度性宗教的特征。誠如楊念群所言,楊慶堃的這一分析范式并沒有注意到東西方宗教的比較分析并非是一個功能結構的問題,其本質是觀念的問題。進言之,這種東西方宗教觀念差異的核心則在于社會結構的差異,其表征便在于根植于差序格局的中國社會的神靈觀及其基礎上的儀式實踐。包括楊慶堃在內的諸多學者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只是與西方宗教外在特征的對比中,做出了中國宗教彌散性、功利性的判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這一判斷本身隱喻著東西方宗教之間的階序等級。然而,無視社會結構的差異,單純地在與西方宗教形制的對比中把握中國宗教的外在特征,顯然只是一種文化偏見。

三、結語

篇6

[關鍵詞]新聞:德育教學:德育建設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這個定義包括德育教學的兩個的主體:教師和學生。這是我們在新聞教學中提高德育的研究路徑。

一、新聞教學中德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析

1.教師方面的原因

德育意識不強。一些老師認為,大學生已經成人,應該已經樹立起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所以在教學中只是傳授知識,而忽視育人。一些教師認為新聞這個行業技能很重要,只要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就可以了,德育教學可有可無。

德育教學方式比較單調。在德育教學中許多教師習慣于灌輸,這是由于缺乏對德育的根本性認識與有效模式的參考與借鑒,因而陷入知識傳授式或空洞說教式的困境中。這種單調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德育教學效果低下。

2.學生方面的原因

追求思想的自由。這是大學生的顯著特點,對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說尤為突出。這里涉及到新聞專業方面的內容。在新聞史論方面,新聞教學中會涉及到西方新聞自由的知識。學生在接觸這些知識,會受到這些西方自由思想的影響。

思想的多元化。當代大學生接觸各種信息的途徑以前任何時候都要方便快捷。特別是3G時代的到來更加強了這個趨勢。他們在接觸海量信息的時候,受到這些信息所承載的思想的沖擊。如果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容易在這些多元的思想中迷失。對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講更是如此,他們更容易在西方新聞自由思想中迷失。

二、如何在新聞教學中加入德育內容

1.教師要有德育意識

在2010年9月17日舉辦的第四屆復旦基礎教育論壇上,復旦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楊玉良等專家批判了社會及教育界某些人的功利化心態,認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德性培養和責任感的培育。在新聞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德育意識的觀念。一方面要授業解惑,另一方面還要傳道,也是育人。

2.教師要起模范作用

筆者就“你認為的好老師具備哪些條件”的問題對新聞專業兩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道德素質排在諸條件中的第二位。可見學生對老師的道德素質的期待之高。德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教育者長時間的對受教育者進行熏陶。教育者沒有一個良好的道德素質,就會讓受教育者對教育的內容產生懷疑。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讓學生對所學的德育知識產生認同感。

3.注意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大學生希望在學習中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希望平等對待。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設置德育教學的情境為例,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比如提問的方式設置情境,讓學生互相討論設置情境,通過將相關案例設置情境等等,盡量的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認同和發揮,通過相關情境去感知德育的內容,進而內化成自己的道德意識。

三、德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德育知識的儲備

教師在平時要多注意德育方面的內容。一方面關注古代的德育知識。另一方面關注現代的德育知識。古代的德育知識有些隨著時代的變化,可能不適合現在的社會實際,要注意結合現代的德育知識來講。這樣能讓古代優秀的倫理道德資源扎根于現實社會中。

2.經常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

德育教學的時候,教師只有在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的情況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師要了解學生思想動向,首先要尊重學生,對學生有關愛之心。這樣學生才樂于和老師溝通,便于教師了解真實的情況。其次要注意當代學生的溝通方式。現在很多學生喜歡把自己的問題寫在博客或者微博里面。教師應該經常關注學生博客或者微博,及時的了解他們學習上和思想上的狀況。根據具體的問題,及時的給予相應的引導。

3.把握好時機

如果引入德育內容的時候時機不好,會取得不好的效果。這里面要把握兩點。一個是引入的德育知識要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從生理上說,人的聽覺注意力維持的時間有限,一般只有5至10分鐘。超過這個界限,就會產生聽覺疲勞。這個時候就可以引入相關的德育知識,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一個是要注意學生的興趣。如果某個德育內容學生感興趣,就可以稍加闡述;如果不感興趣,那就適可而止。

四、結語

現在大學生遭遇各種思想的沖擊,如果我們的德育教學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我們就會失去這一塊思想陣地。我們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方式,特別是在新聞專業的教學中,讓學生樂于接受德育知識,占領這塊思想陣地。

參考文獻:

[1]王貴喜等,道德情感教育:高校德育的困境與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76-78

[2]韓宜,高校德育教學中情感體驗的途徑和方武[J],教書育人,2010(2):66-68

篇7

成人繼續教育是指為了豐富從業人員的知識,提高其職業技能對已經脫離學校正規教育并且已經參加工作的成人的一種更高層面的追加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在高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內容,也是眾多成人高校必備的辦學條件之一。同時,實踐教學基地的目標是以開展遠程教育用以推動教育教學的發展和革新。

二、為何建立實踐教學基地

社會的主體人,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一些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進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動的活動則被稱之為實踐。勞動者通過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學以致用,并將所學理論與具體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從而在實踐中產生新的知識。所以說通過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積極主動的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現代高科技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于正規高校教育的成人繼續教育更應該擺脫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更應該在兼顧理論知識的同時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其自由思考,獨立實踐。在我國的教育歷史上,一直是以傳承為主導單一的教學方式,而忽略了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的創造實踐的能力。這種方式嚴重的扼殺了學員們自由思考的天性,除此之外,整個社會也在其影響下過分的注重學歷的要求,從而使很多的青年勞動者失去了自我發展的有效平臺。

三、傳統的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實踐基地

雖然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的實習能比普通正規高校的實習實踐更多一點,但仍然逃不掉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一般來說各學院都有其對應的學員實習單位,實習期間亦有教師領隊,時刻幫忙處理各種突發狀況,這種實習模式歸根到底跟學員在學院學習沒什么差別,這種手把手教育的實習模式,很大程度上使學員們產生了嚴重的惰性、依賴性,使其放棄了自己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的能力,在面對問題時更不能充分的發揮其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各實習單位也頗有無奈,在學員實習過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融入企業的文化中,只是為了實習而實習,從而使得實習企業沒有多大的積極性,學員在實習過程中也就不能學到一些真正有利實踐的知識。

四、如何建立新的實踐教育基地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下,培養具備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識,但是這種能力的培養則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經驗累積。于此同時,一個企業如果想要有突破性的發展,就需要不斷的注入新生力量。新的思想,充滿朝氣的能動力將為企業開辟新的發展理論。由此得出教育學院需要與一些組織機構完善,發展穩定的企業建立長期并且穩定的實習實踐教育基地,從而達到共贏的局面。要想建立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需要則綜合以下幾個方面:

(一)成人繼續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

成人繼續教育是指對學校正規教育以后的所有的社會成員的教育,其實踐基地的建設需要滿足學員對自我認識、學習的需求,學院方面可以再實習之初進行比較系統的規劃,針對不同學員開展不同的實習活動,而企業方面也可在學員實習過程中給予學員一些報酬,使之能更加的積極主動

(二)學院教師培訓鍛煉基地

不僅學員需要切實的實踐,作為教師更應該在實踐中謀求未來的發展,學員的理論知識大都來源于教師的傳授,教師的教育水平則直接影響到學院人才的培養。教師只有扎身實踐中,才能使課堂變的更加的生動有趣,才能抓住重點,切實的解決學員們在實踐中遇到的困難,而對于教師所在的鍛煉實踐的企業,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理論解決一些難處理的問題。

五、完善實踐教學基地的質量監控體系

成人繼續教育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此原有的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并不能完全滿足其發展,尤其是其實踐基地的建設過程中,實踐教學基地的的質量監控體系的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各個院校的實際情況,構建以教育管理部門為中心,其他教學部門相配合,全校都積極參與到質量體系建設當中來。更重要的是,各部門職責明確,形成全體成員互動的監控體系。還要重點把握實踐教學基地各環節的關鍵部分,制定并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注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管理。并且需要運用一些新觀念、新思想、新手段,切實有效的深入到實踐基地建設當中去,推動教育基地的質量監控體系順利展開并成功推廣應用。

六、結語

篇8

農村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

有學者認為,農村教育不能以損害農村未來發展利益為代價,單純滿足城市對人才的需求;需要拋棄會使進入城市中的孩子成為脫軌者的教育模式,保障向上流動的公平機會,讓“寒門能出貴子”。教育應該適應包括鄉土文化和民族傳統文化在內的多元文化的需要,積極開發承襲傳統的鄉土教材,既是對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可以幫助無法通過升學之路而向上流動學生,找到實現自我幸福的途徑,擁有過硬的技能和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生活。傳統的“離農”教育不利于農村社會發展,“為農”教育不利于學生個人發展。

承認城鄉教育差異的現實,采用“和而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制度設計上消除城鄉二元對立模式,同時協調以鄉土文化為代表的地方性知識到農村教育的課程設計和教材中去。⑥劉鐵芳也認為應該關注農村學子的生存狀態,使他們中的部分人享有接受更高級教育的機會,又使不能升學的孩子擁有一段美好的教育記憶,⑦成長的快樂屬于每個人。實際上,適合才是做好的,農村教育內容只有關照農村實際生活、切合農民及其子女的需求,才能真正為農民謀幸福,成為改善農村勞動力素質的必需品。

農村教育目的的應然取向

基于對理解教育目的、教育內容立場和所處階層利益,對農村教育目的的理解有差異。莊孔韶認為農村教育應該跳出“離農”或者“為農”的選擇漩渦,代以“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眼光重新反思我國農村教育目的的發展方向。重點討論農村教育的功能和目的。⑧不可否認,在知識經濟的今天,單一路徑選擇會造成農村教育的封閉性和約束性,壓抑寒門莘莘學子接觸社會而自由發展的機會。當前農村教育目的應統一在關照生命的實踐中,因為只有尊重教育對象的個人選擇,讓農村學生自主自由地選擇未來發展的路向,才能真正解決農村教育問題。

第一,以連續發展觀點謹慎選擇農村教育目的。中國東中西部地區差異顯著、民族眾多、族群文化多元復雜,城鄉地區發展差異顯著,而且城鄉差距有多樣性,并有拉大的趨勢。因而需要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和地區文化特點,探尋“離農”和“為農”目的選擇的適合點。

篇9

在此課程中我們需要解決三個關鍵的問題:(1)本課程是一年級學生的第一個專業課程,如何從對形體的表面認識進入到對空間的深刻了解,是本課程最為關鍵的問題。(2)如何形成設計理念,并通過空間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是第二個重要問題。(3)如何有意識地聯系和運用所學的設計手法,以達到設計目的,是第三個重要問題。

2課程思路

1)針對以上的問題,我提出了課程的三大思路:(1)以“名作復原”與為基礎,提升學生對空間的理解;(2)以“名作解讀”為突破口,剖析空間設計理念;(3)強調動手能力,以模型來推敲和展示空間設計的手法和效果。

2)整個課程分成了五大模塊:(1)初步認識空間;(2)名作解讀與名作復原;(3)空間設計原理;(4)建筑空間與建筑外部形態的關系;(5)空間設計實踐。

3教學成果

為了配合前面四大模塊的學習,我設置了“湖濱咖啡廳”專題設計作業。經過引導,大部分同學的課程作業成果令人滿意。這些優秀作業都很好地體現了作者的空間設計理念,并掌握了一定的空間設計手法,不僅有一定的創新性,而且能較好地解決了功能、環境、結構等空間設計的核心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我強調了四點:

(1)建筑和環境的呼應關系;

(2)外部形體與內部空間密不可分;

(3)光影和虛實在建筑中的的重要作用;

(4)加法和減法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的運用。經過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們開始領略到空間設計的真意,并開始有意識地進行空間思考。同學們開始自覺地構建自己的設計理念,并通過運用各種設計手法將構思進行到底。

4總結

篇10

關鍵詞:區域經濟;行業需求;培養方案;實踐教學

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模式的轉變,高等院校也承載了多元化的職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都是高校肩負的歷史使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文件提出,高校教學要以“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為育人目標。在此目標與任務的指導下,作為人才市場提供方的高校已經不再是閉門研究教學的象牙塔,高等教育要與經濟發展接軌、高等教育與回饋社會的觀念已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

一、區域互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企業與學校屬于不同的系統領域,其管理機制、運行方式差異很大,所以企業與高校聯合培養的模式中,也應該職責分明、發揮各自專長,統一培養目標。

(一)依據行業企業人才需求修訂培養方案。培養方案是高等院校培養學生的重要藍本,依據培養方案可進行課程體系的搭建、教學方法的組織實施等。

1.培養方案實行校企培養的對接。隨著行業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高校的培養方案中不斷出現知識體系陳舊、課程重復、與行業脫節等情況出現,結合行業內先進的管理理念和人才需求,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剝離冗余部分,重新梳理課程體系,確立評定標準,做到企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一致性。

2.引入企業參與課程改革。在進行培養方案制訂、課程改革等工作時,引入企業資源,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結合企業開發產品的流程和特點進行培養方案的調整,并將畢業設計環節納入企業產品開發,使專業的教學始終與社會、企業同步,并鼓勵學生進入企業實習,深入了解企業對設計人才能力的需求和設計行業發展的現狀,從而指導自己今后的專業學習方向和目標。

(二)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培養方案的實施情況與人才培養的效果息息相關,所以需要對校企合作的籌備與日常運轉進行定期檢查與評估,保障教學質量及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的全面開展,就是企業對高校的運行情況、管理水平有知情權,與此同時,對高校的管理體系、考核方法及考核結果有參與和評價的權利。企業對高校的關注與監督,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對教學基礎設施的監督。教學基礎設施包括辦學硬件設施和辦學軟件環境,硬件條件包括教學用房、實驗室面積、圖書資源、網絡資源等,這是學生學習環境的直觀體現,社會公認的評價較高的學校,不僅是設施先進的硬件條件,更應具備促進學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創造性思維和適應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優良的校園氛圍,只有硬件軟件相輔相成,才能稱之為高水平的大學。

2.對高校辦學過程的監督。辦學過程包括學校為實現人才培養等功能而開展的各種活動,如專業發展規劃設置、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研究活動的組織等。辦學質量是在辦學過程中生成的,可以說,過程決定結果,有什么樣的過程,就會有什么樣的質量。

3.對辦學質量的監督。學校學科與專業的設置情況、各專業的生源質量、招生規模、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如何建立、學生考試通過率、督導檢查工作如何組織實施、學位授予率、畢業生就業率等等一系列數據,都是社會各界特別是相關行業協會迫切需要了解的指標體系、也是學校日常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內容。

二、校企聯合,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通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工程思維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完成學業進入企業的工作領域后,能夠更快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所以,實踐環節是高校與企業人才培養對接的核心環節。

(一)構建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校企合作過程中,高校教學管理與企業生產管理的有機結合,能大大促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譬如,應用企業管理的SMED(快速換產)方法優化實習流程就是一個能夠說明問題的實例。眾所周知,安排學生校外實習需要專業和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由此造成近年來高校學生校外實習日益減少,實習質量無法得到保證,走過場的現象越來越多。對此,高校在優化實習管理中,吸收借鑒公司的SMED法則,優化實習時間、場所和內容的安排。這種方式打破原來僵化的、校內外實習分離的實習安排,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進行實習內容的重新分類組合,讓學生更詳實全面地了解企業生產環境、生產流程、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體會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差異。該方式的應用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保證實現實習目標的前提下,教師花費在路途上的時間大幅度減少,學生到企業實習前的準備更為充分,實習的目的性更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功能也可以集約利用。高校緊密聯系企業,建設一批產學研合作服務基地,推動產學研對接,完善資源共享機制。高校常常會應企業的需求,依據行業發展特點和專業知識體系,開展面向企業員工的崗位技能培訓,提升企業職工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鑒于企業技術人員經過長期的實際操作,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高校也充分利用這一寶貴資源,聘請企業人員參與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教學過程指導,或直接聘任企業人員擔任學習實踐課程兼職教師,壯大論文學習實驗教師師資隊伍,也提升了實踐教學水平;高校教師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基地的建立,選派教師深入企業學習,也是為教師搭建提升實踐能力的廣闊平臺。

(二)堅持多形式、多渠道開放辦學模式。隨著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學生融入企業增強實踐能力的模式日趨豐富。目前很多高校嘗試實行了“3+1”的本科教學培養方案,即學生在校課堂理論學習時間由原來的七個學期調整為六個學期(即三年),將畢業設計環節由原來的一個學期調整為兩個學期(即一年),學生利用一年的時間,融入企業理論應用于實際,提升綜合實踐能力;部分企業為提高行業的整體研究水平和競爭實力,邀請高校學生參與模擬項目的研究,進入企業工作室,利用企業真實的研究環境,理論應用于實踐,既完成了畢業設計學習任務,又增強了實踐能力,提升了就業競爭力。高校充分利用區域經濟優勢,與相關企業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建立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學校依托企業實踐教學基地,開展主題系列科技創新活動,將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落到了實處。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第二課堂學分、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學科競賽等,都是以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開發和培育學生創新潛力,以學分細則監控各項活動開展的效果,將企業實際課題納入此類活動中,拓寬實踐教學的范圍、更新實踐教學的手段,引導和鼓勵學生真題真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讓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去。綜上所述,高校融入區域經濟,企業借鑒了高校先進的理論技術水平,高校享受了企業豐富的實踐經驗,校企之間文化融合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高校培養創新能力佳、實踐能力強的優秀人才提供了助力。

參考文獻:

[1]曾文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細化與全員育人機制探究———兼論高校后勤服務育人體系的構建[J].高校后勤研究,2011

[2]鄭雅萍.加強管理服務教育著力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基于高校后勤視角[J].高校后勤研究,2012

[3]李金榮,和麗芬.地方高等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J].黨史博采,2011

[4]王觀玉,石云輝,李明江.地方本科高校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思考[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

[5]張齊,武明偉,楊明.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現代工程實訓平臺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