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常識范文
時間:2023-04-11 16:21: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哲學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托馬斯?里德是18世紀西方哲學史上一位不容忽視的哲學家,他提出的常識哲學在當時的蘇格蘭等歐洲國家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文章首先對常識哲學做了較為簡潔、客觀的解讀,并在此基礎上將常識哲學與懷疑主義、理性批判相聯系來展開探究,從而進一步深入理解里德的常識哲學思想。
【關鍵詞】托馬斯?里德;常識哲學;懷疑主義;理性批判
常識哲學作為一種理論是在18世紀被蘇格蘭哲學家托馬斯?里德提出的,這一哲學立場在蘇格蘭啟蒙運動中發展成為一種以常識哲學為基礎的哲學流派。然而,對里德哲學思想的探究,以及對常識哲學學派的探究,都首先需要對常識哲學理論進行客觀的理解與分析。因此,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以常識哲學為核心來對里德哲學思想的基礎性探析。
一、常識哲學的概述
“常識”“哲學”,一對看似對立的詞結合在一起,那么該如何恰當地理解“常識哲學”呢?對“常識哲學”的理解重在對“常識”的恰當解讀。里德對“常識”的解讀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常識”的字面意思,即與“理性”相對,不涉及哲學思辨的且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準則;第二個層次,是“里德對常識合理、有效的解說”;第三個層次,里德對常識的思考受其基督教信仰的影響,即他認為人類所依據的常識是造物主賜予人類的珍貴事物,故將自己的哲學貼上“常識”的標簽。
在里德看來,“常識”的事物往往是基礎而又重要的事物,通常被給出一些通俗易懂的描述性規定。理解一個概念的方法之一是參照其對立面或相關領域,對常識哲學的理解可以參照以休謨為代表的觀念論哲學。觀念論哲學的核心觀點是,只有觀念或印象是人類思維的直接對象,人類的心靈不能跨越觀念或印象實現對其他存在的認識,也就是說我們心靈內部的觀念和印象是心理活動的直接對象,是思想的對象;相應的,哲學的作用在于對心靈與知覺做出反省。常識哲學的初衷則是要運用歸謬法對觀念論的結論進行反推,從而找出觀念論基本預設中的錯誤。常識哲學所遵循的是一些由描述性標準組成的原則,這些原則的結合具有彈性、韌性和牢固性。此外,里德把我們對一些原則存在的信念歸于我們的自然構造,這些原則的存在被我們視為不證自明的、自然而然的。這里所說的原則也就是里德的常識原則,與其相對的則被里德視為“謬誤”,即觀念論與懷疑論。常識哲學的基本主張是:“外部物理世界的真實存在,自我人格身份的同一,他人之為與自我一樣有智力、能行為的人格存在,道德區分的真實性,因果、能力和自由的真實性,等等。”常識哲學,簡言之就是從哲學的角度論證常識為何可以成為常識的哲學,目的在于說明常識的非凡之處。
二、常識哲學與懷疑主義
關于常識,里德認為我對某些原則的確信源自人類本性的構造,雖不能給出關于這些原則的理由,卻又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視之為理所應當的,這樣的原則被稱為常識,與之相反的則為荒謬。里德所謂的常識是不需要證明,也無法證明的,是被人們普遍接受,毋庸置疑的一些知識。關于外部世界的存在,里德立足其直接實在論指出,我們的知覺知識是通過與外部客體的直接接觸來把握的,所以在感官可靠的情況下獲得的知覺信念就是正確的。相反,懷疑論者認為對于外部世界知覺的信念應該得到理性的確證,理性高于通過感官獲得的知覺。里德贊同懷疑論者所認為的“我們關于世界、自我、他人及因果關系存在的信念未經理性奠基,因此是不能被合理接受的”。具體而言,對于信念的態度懷疑論者認為所有信念直到其證明為真,且得到理性的確認方可被接受,而里德認為所有信念直到其被證明有錯之前,都是被接受的。
對此,里德抨擊懷疑論的基礎是:認知官能都是平等的,即知覺知識與推理而得的理性知識是平等的。懷疑論者認為,感官的可靠性也是被懷疑的;相反,里德認為,我們通過感官獲得的知覺是可靠的,也是可錯的,但是這種錯誤是可以被改正的。徹底的懷疑論不接受爭論雙方共同的預設,而這樣的爭論是不存在的,因為有些人即使在沉思時拒絕常識原則,但實踐中仍不得不受制于常識,懷疑論者在懷疑外部世界的時候已經預設了一部分感官是可靠的,懷疑論者在實際生活中并不是完全排除常識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接受的,懷疑常識這件事本身就蘊含對一些常識的預設。休謨曾這樣說:“一個哲學家如果只是意在把人類的常識陳訴在較美妙動人的觀點中,那他縱然偶爾陷于錯誤,也不至于錯的太遠。他只要重新求訴于常識和人心的自然情趣,那他就會復返于正途,使自己免于危險的幻想。”所以里德認為徹底的懷疑論是不存在的。
關于懷疑論的思考。懷疑主義者認為他們的觀點無法通過理性得到辯護,但他們仍然在繼續自己的推理方法且堅信不疑,同時,懷疑論者即使不能確定可以通過哲學論證來確證物體存在的原則,但他們仍不得不同意這一原則的真實性。“自然并不曾讓懷疑主義者在這方面自由選擇,并且無疑地認為這件事太重要了,不能交托給我們的不準確的推理和思辨。我們很可以問,什么原因促使我們相信物體的存在?但是如果問,畢竟有無物體?那卻是徒然的。那是我們在自己一切推理中所必須假設的一點。”在此,休謨明確地表明自己對物體存在的懷疑只限于知識斷言的依據問題,即能夠使我們相信物體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而不是本體論意義上的物體究竟是否存在,即“畢竟有無物體”。本體論意義上的存在是所有推理中都應該默認的,這與里德把常識作為思辨基礎的觀點是一致的,而里德將休謨哲學概述為“自然中除觀念外無物存在”卻是失當的。
關于常識應該是人類知識和行為的終極依據這一主張,里德與休謨殊途同歸。里德對此曾做出過深刻的哲學思辨,如我們的自然官能是如何有效獲得信息的,狹義的理性為什么不能以自身為標準來衡量和判別其他官能,我們自然官能運作機制是何以在語言中進行見證的等等;休謨則由于他的“自然信念”學說,從思辨及其主張的懷疑主義走向了常人的心理狀態和常識。因此從“常識”是作為理性思辨基礎的常識這一層次來看,人們籠統地把里德的常識哲學與休謨的懷疑論相對立也有失妥當。
三、常識哲學與理性批判
里德與康德是同一時代對休謨思想進行反觀的哲學家,但是相較于康德恢宏而思辨的哲學體系,里德對休謨思想的解讀就顯得相形見絀,而且里德對休謨的理解存在不恰當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把知識學層面上的懷疑主義錯誤地理解為本體論層面的懷疑主義;另一方面是對巖芍饕逶詰賴卵Я煊虻謀駒瓷形廾魅返娜鮮丁M時,康德的著作以及對于康德研究的著作,都是里德的著作以及對于里德研究的著作在數量上所無法匹敵的,對于里德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批判哲學作為參照的。學者們普遍發現里德與康德都努力為經驗尋找超經驗的基礎,里德稱之為“常識”,康德稱之為“理性”。因此對常識和理性的探究是要將里德與康德相聯系來展開的。
雖然里德與康德在哲學方面的立論是風格迥異的,但二者在知識學和道德學兩方面的研究策略是相通的。在道德學方面,里德和康德都認為道德的本質是要超越情感主義和功利主義,理性是道德判斷的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道德的律令絕對形式的問題;道德意識和道德經驗的有效性問題;道德價值歸屬于外在的功利抑或內在的意志的問題;人類實踐的存在方式與思辨的存在方式之間的關系;經驗性的動機與理性要求在道德中恒久存在的沖突等等。在知識學方面,里德與康德對認知中人類智識能力作用的理解是一致的,他們感性/經驗知識的內在精神層面是基本一致的。里德的表述為:心靈對感官信息的理解依據的是首要原則的運作,從而得到確信和概念。康德的表述為:心靈對感性材料的接受和整理依據范疇,不僅在表述上相符,而且在方法上也一致,關于人類知識的要素和基本框架中二者都用概念/范式來取代“印象”和“觀念”。
對于常識哲學的理解,不僅要看到里德與康德相通之處,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他們的不同。他們的不同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一是對哲學體系自身建構的問題,二是對人性經驗中宗教成分的理解問題,這一問題關涉自然神學的合法性與可能性。這里主要從哲學體系自身的建構問題來比較康德與里德的不同。康德哲學體系的建構是從理論理性自身的完滿為假設的出發點,得出“理論首要的是實踐”的最終結論,正是出發點與結論之間的悖謬關系使得康德哲學體系具有很強的張力。里德哲學體系的建構運用了兩種方法:首先是把知識學和道德學作為兩大平行的要素,其次是用“自為”概念將知識學和道德學統一起來。具體而言,心靈根據知識學中有效的首要原則運作而得到知識,根據道德學中有效的首要原則而產生道德行為,知識和道德都是自為的狀態之一,自為將知識學和道德學的融通最終使得常識哲學完整自洽。
四、結語
概言之,里德的常識哲學是受其的影響而形成,不妨把這一哲學思想理解為從哲學的角度探究常識何以為常識的哲學。由于很多學者對常識哲學的理解僅僅停留于字面意義,而沒有挖掘出常識哲學本身所蘊含的深層含義,因此本文從懷疑主義與理性批判兩個維度對里德的常識哲學進行了進一步的探析,有助于更客觀地理解里德的常識哲學思想。
【參考文獻】
[1]張曉梅.托馬斯?里德的常識哲學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文玉林.托馬斯?里德與懷疑論[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篇2
一、用于導課,誘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用數學導入新課不失為一種事半功倍的好辦法。它能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自覺地去琢磨數學的寓意。這時如果教師再加以引導,學生很快就會進入學習境界,有效地激發出急切學習新內容的強烈愿望。
比如,在講“矛盾就是對立統一”這框時,教師不是急于出示新課題,而是采用數學知識導入新課。首先出一道m÷n=m×■的等式,問學生:“在什么條件下這一等式成立?”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學生們紛紛回答說,當n≠0的條件下成立。這時教師指出,當n≠0的條件下,除就可以轉化為乘,這種轉化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就是矛盾的轉化,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矛盾”的有關內容。于是很自然地開始了新課的講授,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教學效果。
二、用于課中,加深理解
高中哲學教材理論性,思辨性強,其中的概念、原理都是對大量自然知識的概括、提煉。如果提綱式的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很容易使學生覺得哲學知識玄、虛、空,很難使其理解教學內容。有些原理,教師即使使出渾身解數,學生仍如籠罩在云霧之中,甚至越聽越糊涂,其結果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昏昏欲睡。數學具有形象、具體、生動的特點,如果教師在哲學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數學知識,印證教學內容的正確性,會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使學生感到哲學并非如想象的那么抽象,那么難懂。
比如,在講“量變引起質變的兩種形式”時,先出示兩道數學 題目:“一是畫了個立體圓臺,請問,當上圓的半徑慢慢縮小,變為“0”時是什么圖形?當上圓的半徑慢慢擴大,變為與下圓的半徑相等時是什么圖形?(當上圓的半徑等于“0”,圓臺就變成了圓錐形;當上圓的半徑與下圓半徑相等,圓臺就變成圓柱形)。教師點撥,上圓的半徑等于“0”或上圓的半徑與下圓半徑相等是圖形變化的關節點。然后指出,這就是哲學上所講的由于數量上的增減,引起質變的一種形式。二是運用數學當中的圓面積S=πr2,圓周長1=2πr(π為圓周率,r為半徑),分析同樣一個“2”。由于“2”所寫的位置不同,得出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公式,如果把圓的面積公式用來計算圓周長,就會使人笑掉大牙。這就是哲學上所講的由于構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引起質變的另一種形式。這樣通俗易懂的講述,對幫助學生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兩種形式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的。
三、用于小結,升華主題
課堂小結的目的,不只是“溫故”,還要在此基礎上“知新”,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如果把導課和課中比作“畫龍”那么結尾就象“點睛”了。結尾的“點睛”之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求教師小結時要揭示學習該課的目的,這在哲學上就是方法論。用數學方法結尾,可以避免教學內容的機械重復,變“死龍”為“活龍”,把課堂教學再次推向,達到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統一。
比如在講“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一點論”這框的結尾時,不是用抽象的重復什么叫全面分析矛盾的觀點作為小結,而是運用數學當中絕對值的知識去作為結尾。在結尾時出示|a-b|=?這個題目。請學生回答,|a-b|究竟等于多少?學生情緒高漲,暢所欲言,但出現了好幾種答案,然后請一位同學回答,概括了三種情況:當a>b時,|a-b|=a-b;當a=b時,|a-b|=0;當a<b時,|a-b|=b-a。教師最后指出,這就是全面分析矛盾的方法,它告訴我們看問題辦事情要全面分析,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這種結尾,鞏固了新課,升華了主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篇3
新課程改革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哲學常識課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本文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非邏輯思維、結合教材思路介紹創造性思維方法、重視發散思維的培養為創造性思維提供多種可能、挖掘教材內的創新內容感受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四個方面就高中哲學常識課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行了探討,僅供參考。
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非邏輯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有機構成,可以說,沒有嚴密的邏輯思維難有創造性思維的成果。但是大量的試驗驗證,非邏輯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發揮的作用往往要優于邏輯思維。非邏輯思維有直覺思維和靈感兩部分組成,直覺思維依賴于學生頭腦中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一旦有相關的外部信息出現,學生可迅速做出判斷。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多思維的探索、發現、驗證、實踐。久而久之,學生直覺思維解決問題的知識儲備就充盈起來,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問題解決的能力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比如說;在某些哲學原理的學習中,教師可首先出具一些相關性的事實材料,學生閱讀后說出其中蘊含的哲理。教師就某一哲學原理進行詳解,然后比較學生理解下的哲學原理,找出異同,分析根本差異所在。然后,再呈現一些相關的事實性材料,讓學生馬上說出其中蘊含的哲理。經過這樣長時間地訓練,學生遇到問題進行直覺思維的能力將大幅提升。
靈感是非邏輯思維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靈感地產生不是憑空降臨。這依賴于學生長時間就某一問題的思索,依賴于長時間就某一問題的知識積累,依賴于相關知識間的聯系。高中生雖然知識儲備有限,但是也有靈感的閃現,只要教師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表揚,相信高中生捕捉靈感也會在剎那之間。高中哲學常識課培養學生善于捕捉靈感的能力,可通過“頭腦風暴”的教學形式來展開,可就某一哲學問題分小組展開討論,大家暢所欲言、闡述觀點不做評判,要求的是辯證思維量的積累,在集體討論中相信“靈感”也就在不經意之間。
二、結合教材思路介紹創造性思維方法
高中教材編寫有其思路特點,所謂思路就是指問題解決的方式和過程。在一段授課內容結束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教材解釋、解決問題的框架結構,并介紹所用何種思維方法,理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線索。
比如說在介紹“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這一知識點時,教材充分利用了“分析與綜合”的思維方法,這樣教師在教授知識點的同時,可結合教材詳解結構實例在鞏固“分析與綜合”思維運用之妙。
教材對“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這一論斷上,一方面提出“自然界不是神的意志產物”,“其存在和發展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由此可見,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另一方面提出“社會是客觀世界發展的必然結果”,分析了“支持社會發展的規律也是客觀的”,由此得出“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是客觀存在的。在系統分析自然界和社會都是客觀存在的基礎上,最后得出“整個世界是不依賴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教材關于這一論斷的介紹嚴格遵循了“分析和綜合”的思維模式,
在“分析和綜合”的思維模式中,“分析”就是將事物細化到具體的每個環節和構成要素,或者是將其發生發展過程細化到每個階段,就具體的環節或者是過程分別進行思考。而“綜合”則恰恰相反,是就細化的每個階段、環節等等等,進行有效的整合,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學生在了解這一思維模式之后,引導學生再回顧這一課的邏輯關系,學生就會一目了然。課文就“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這一論斷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角度進行分析,在對自然界的客觀性進行分析時,是從人類產生前后兩個角度分析。在對人類社會客觀性進行分析時,則是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等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的。最后,將自然和社會同歸為一個整體,整合得出結論。通過概念介紹,結合著課本釋義結構框架,學生不僅僅可比較清晰的了解分析、綜合的思維方法,同時對于本課的理解也是更進一層。
三、 重視發散思維的培養為創造性思維提供多種可能
發散思維注重培養學生沿著不同思路需求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對于發現新事物、開拓新領域、開發新產品都非常重要。可以說,離開了發散思維,創新就不可談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尋找思維發散點,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就哲學這門課而言,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但是又時刻指導我們的日常工作和學習。
比如說:在教授“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在掌握“聯系”概念之后,教師組織學生發散思考――現實世界中那些事物是相互聯系的。鼓勵班級學生多想象、多聯系、多發言,盡可能多的介紹實例。然后,就這些實例進行歸納、比較、概括、判斷,找出其中存在的異同點,最后得出論斷――“事物的內部相互聯系,事物的外部相互聯系,整個世界總體上是聯系的”。此時,可繼續發散思考,分析這些事物間的聯系都是正確的嗎?像是數字“4”不吉利、烏鴉叫喪等等,他們是否有科學依據?在師生探討中,學生可以清晰地認識到此類事物聯系的荒謬性,進而論證了“事物間的聯系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從而實現了對“聯系”本質規律的認識,充分地鍛煉了學生創造性思維。
四、挖掘教材內的創新內容感受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篇4
懷著對這位“老商業”無比崇敬的心情,我們在2002年春節前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在張部長(人們已經習慣使用這種親切的稱謂來稱呼他,我們也就順理遵從這樣的叫法)的辦公室里采訪了他。
工作像上臺階――一步一腳印 做到腳踏實地
研究如潛海底――深入最基層 力爭有的放矢
張世堯1932年初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的一個店員家庭。在上海求學期間,他先后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上海中學高中商科和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1951年被國家分配到中央貿易部任辦事員。1952年體制調整,內貿與外貿分開,中央貿易部被分成商業部和對外貿易部,張世堯被分到商業部工作。他擔任過科長、處長、局長,1987年任商業部副部長。用熟悉張世堯的人的話說:張部長是個“臺階式”的干部,既沒有任何“背景”,也沒坐過“直升機”和“火箭”,而是從部機關最底層一步一個臺階走上來的。然而,張世堯也從來沒有因為工作地位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他慣有的深入基層的工作作風。相反地,他的職位越高,他越是注重同廣大商業職工和周圍同志的密切聯系,注重調查研究,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在商業工作實踐和經濟理論研究中有著不少獨到的見解。
1988年,正值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關鍵時期,城鄉市場雖然很興旺,卻十分不穩定。各地程度不同地出現搶購,市場波動的程度是歷史上少有的。概括起來有四大問題:一是緊,商品供應緊缺面進一步擴大,供求矛盾突出;二是漲,市場物價上漲幅度過大,群眾實際收入下降;三是亂,流通領域秩序混亂,亂漲價,變相漲價,多頭搶購,哄抬物價,轉手倒賣,投機倒把等現象非常突出;四是搶,商品搶購風不斷出現,帶動了通貨膨脹和物價的大幅度上漲,使消費者產生緊張甚至恐慌心理。面對這些問題,剛剛擔任商業部副部長不久的張世堯帶領部里有關部門同志深入商業第一線,查問題,找原因,正確估計1988年下半年和1989年的市場趨勢,提出了“統一思想認識、整頓流通秩序、強化宏觀調控、增加有效供給、穩定市場大局”的指導方針,并制定出加強農副產品收購、擴大工業品下鄉、確保大中城市節日供應、改進商品管理、穩定市場物價、利用國際市場為國內市場服務以及全面深化商業改革、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商品流通新秩序等8項措施,受到領導和多方面的高度重視,在有關部門的大力協作下,使被動局面很快得到控制。
張世堯十分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只要部里沒有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張世堯便帶領工作人員深入基層,了解新情況,發現新問題,占有大量第一手資料。他親自動嘴動手同身邊的工作人員共同撰寫了大量調查報告和會議講話,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了依據,對商業系統的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
1991年9月間,張世堯同商業部的幾位同志深入我國西南地區了解情況,并對重慶市國營零售企業試行的“四放開”改革情況進行了認真的調查,撰寫出《對重慶市商業“四放開”改革情況的調查報告》,將當地一些成功的做法加以歸納總結,報經國務院領導批準,在重慶召開了現場會,并部署在全國商業系統推廣,對當時全國商業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90年代初期,在我國整個商品流通領域中,國營商業批發的問題最為突出,全國各地出現了一批虧損和瀕臨虧損的國營大中型商業批發企業,對于搞活商品流通,促進經濟順暢運行十分不利。張世堯和部里幾名同志對上海、天津等地經營工業品的國有大中型商業批發企業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他們發現,國營大中型批發企業出現種種困難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國家深化體制改革,流通領域出現了多渠道批發和工業自銷、工商聯營、廠銷直掛等多種流通渠道和多種經營方式,主要是因為政策體制變化和市場機制作用的影響,同時也是由于批發企業自身轉軌變型嚴重滯后,內部機制遠不適應客觀形勢的變化。當時張世堯就明確提出國營批發企業的改革“必須動大手術”,必須作“脫胎換骨”的改革、改造和重組。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寫出了《關于搞好國營大中型商業批發企業的調查與思考》的調查報告,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并以部名義先后召開十大城市―商局局長座談會進行座談交流和全國商業廳局長會議討論部署如何重新構造工業品批發體制框架,重新組建新型的日用工業品批發體系等工作,對此,各有關部門反響強烈,多家新聞媒體爭相刊發上述報告和會議精神。
張世堯還十分重視市場信息工作,并在國內率先提出了市場預測的“四化”(經常化、網絡化、規范化、電腦化)標準和“四性”(靈活性、及時性、準確性、理論性)的要求,當時在商業部建立的商業信息中心和全國市場監測預測系統倍受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推崇。
肩負歷史重任――參政更議政 反映實際問題
甘做百姓“喉舌”――心中裝農民 關切農村經濟
張世堯自1993年起就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在每次的政協會上,他張口閉口都是談城鄉市場和商業改革與發展。在一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的會議上,他對10年商業改革成果及問題做了詳細闡述,全面、系統地總結了10年改革給商業體制帶來的5大變化(社會商業結構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商品購銷體制由統購包銷向多種購銷形式發展,企業運行機制由政府附屬物向自主經營的實體發展,供銷合作社改革由官辦向民辦發展,商業行政管理體制由微觀直接管理向宏觀間接管理發展),并提出市場機制不健全,批發渠道亂、環節多,企業改革不夠深化等問題,使與會者頗感耳目一新。
在1995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八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組全體會議上,張世堯發表了題為《抑制通貨膨脹的六點意見》的專題發言,對國務院提出的穩定物價、抑制通貨膨脹的10條措施做了有效的補充,在會上引起國務院領導的重視。
在2001年3月舉行的全國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張世堯專門就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問題提出了八條建議,他原本是作為書面發言遞送給會議秘書處,因會議領導認為這個發言稿主題突出、針對性強,指定張世堯在大會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了大會發言,受到與會領導和政協委員的重視及新聞媒體的廣泛報道。用張世堯自己的話說:“參政議政是人民賦予我的神圣的權利。不從國家的長遠利益和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參議出來的東西也都是些空中樓閣,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近年來,張世堯針對國家經濟全局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他參政議政的重點也有所轉移,把農業、農村、農民(簡稱“三農”)的問題常掛在心上,并抽出相當一部分時間致力于農村經濟、農民生活和農村市場的研究,為農民“買難”、“賣難”問題奔走、呼吁。張世堯常說:“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存在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和國民經濟的其他部分息息相關。如果解決不好,會影響改革和建設的進程。”他認為:當前開拓農村市場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農民手里缺少錢。近些年,農民收入有所增長,但增幅大大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長期以來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所擴大。農民手里缺錢,有消費欲望但缺少購買力。另一方面,很多重要農副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盡管國內農業連年豐收,農產品總量不斷增加,但優質品種少,結構矛盾突出,銷售不暢,糧棉等大宗農產品出現相對的階段性過剩。農產品“賣難”,農民收入增幅下降,不僅影響農民生活,而且還影響農民對生產的再投入;而再生產能力減弱,又影響到農民增收,不少地方已出現這種惡性循環的現象。
針對這些問題,張世堯通過多次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開拓和搞活農村市場的思路和具體建議,并向全國政協報送了提案。他提出了對農業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開辟農民增產增收的新途徑和新領域;鼓勵城市的工業企業、流通企業下鄉,積極參與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發展農村合作經濟和中介組織;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快科技進步,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快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步伐等7項措施的建議。同時指出:“要努力實現從單純就農業抓農業轉向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和增收領域;從單純抓傳統農業轉向大力發展農產品精加工、深加工,提高農產品轉化水平;從小區域的自給自足轉向調整農產品區域結構,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優勢農業;從單純追求農產品數量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多樣化、優質化農產品生產;從粗放經營轉向科技興農、集約化經營”的5個轉向的建議。并強調要大力發展農村的“產、加、銷、農、工、商” 一體化經營,把農民從單純的種植業引向工業領域、流通領域,引向二、三產業,對農業結構、農村經濟、農民收入進行一次領域更廣闊、層次更深入、內涵更豐富的全方位調整,從各方面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問題;要大力開發高附加值的特色產品,提高農產品加工的綜合利用能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實現貨暢其流。張世堯這些建議的提出,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為加快調整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市場化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搞活農村市場、增加農民收入指出了方向。
搞研究重實效――突出一主題 把握三個重點
抓建設促服務――做好雙加強 貫徹兩個結合
采訪中我們發現:張世堯同志思路敏捷、談吐有序,大有長者之風;他為人謙和、待人熱情。一些記者感到不大明確的問題,經他稍加解釋,一切問題都便不成問題了。
當記者問:“您作為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的會長,長期從事商業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工作,您認為有那些動力?”他說:我們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商品流通工作。近兩年李嵐清副總理多次強調發展現代流通的重要意義,指出“流通是現代經濟的火車頭”;發展現代流通“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也是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參與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要“把發展現代流通作為21世紀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研究商業經濟是學會的重要工作,甚至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務。在最近學會召開的常務理事會上我就學會自身建設問題強調了兩點:一是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建設,特別是理論創新。對商業經濟的研究要拓寬范圍,要注意搞好宏觀經濟研究和微觀經濟研究的結合。學術理論研究要更好地面向全社會,面向大商業、大流通、大市場,面向各種所有制的商業企業,也應面向各種所有制的生產企業。有人認為商業就是商業,我認為還應該包括從事商品性生產的各種企業。從工業來講,所謂“廠商”它本身有商業行為。農業也一樣,商品性生產占極大比重,特別是中央強調要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我理解,農業產業化就是要把農民變成又是農民又是工人、又是農民又是商人,即所謂農工商一體化和產供銷一體化。農村的富余勞動力據說在一億以上。搞產業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引導農民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向各地銷售;要引導農業按市場需求生產,同時實行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所謂市場,既包括國內市場,也包括國外市場。所謂一體化,也應包括服務領域,如倉儲、運輸和各種生活服務的一體化等等。所以我主張要把學會的視野拓寬,把我們工作的對象、服務的領域拓寬。我始終認為商經學會的生命力是非常強的,特別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商經學會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再進一步說,除了生產領域外,我們還要面向更廣闊的消費領域。商經學會的工作對象、服務對象,應該是從生產到流通到消費的全過程。既要了解消費情況,了解消費需求,又要引導消費,刺激消費,切實貫徹中央關于擴大內需為主的既定方針。二是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繼續貫徹兩個‘三結合’,即‘老中青三結合’和‘行政、企業、科研院所三結合’。中國商經學會的工作重點要從省、市、自治區向中心城市開拓,向廣大基層企業和廣大生產者、消費者開拓,促使學會工作更貼近第一線”。
在談到2002年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的工作重點時,張世堯說,概括起來就是要抓好 “一個主題、三個重點”的研究。
一個主題就是要集中研究新世紀商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在這個總題目下當前要抓好三個重點問題的研究:
(一)對商業地位作用的再認識。主要針對社會上存在的輕視流通、輕視商業的問題。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輕商思想。當前需要研究和澄清的主要是商業勞動是不是創造價值?對此問題,社會上認識并不一致。很多人長期認為,只有生產性勞動才創造價值,商業是非生產性勞動不創造價值。對此,要根據與時俱進的精神來研究和對待。過去在重農經濟時期商業沒地位。到了工業經濟時代,商業的地位也不行。但在一些發達國家,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要重新認識商業,首先觀念上要有轉變,理論上要有創新。
(二)要研究如何發展現代流通。最近李嵐清副總理在全國市長會議上的講話專門講了一段發展現代流通問題。張世堯說“我個人認為,研究現代流通,首先要研究體制,包括行政體制和企業體制;同時再研究發展思路、發展戰略以及企業組織形式和經營業態等問題。為什么要先研究體制?因為20多年前搞流通改革就是從商業體制改革入手的。商業改革起步比較早,起點比較高,收效比較快,成效比較顯著。但在這個基礎上怎么建立和完善新的機制,沒有緊緊跟上。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一個問題是‘散’了,一個問題是‘亂’了。‘散’了,表現在行政體制和企業體制兩方面,例如外貿與內貿就不能及時解決長期分割的問題,無論是行政或企業,內外貿都自成體系;就是內貿本身包括市場調控也有‘散’的問題。至于地方上出現的所謂地區封鎖、部門分割、行業壟斷更是普通存在”。他認為,研究流通體制改革必須對行政體制和企業體制同時進行研究,并且要同步進行改革。發展現代流通,首先要研究體制,在此基礎上再研究組織形式和經營業態以及現代化營銷技術、現代化企業管理。所謂“亂”了,是指市場經濟秩序出現了相當混亂的問題,查其原因,與體制上的“散”也有直接關系。當然,和其他領域的體制改革一樣,流通改革和流通的現代化,首先都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指導方針。
篇5
所以自己每一次唱歌都是跟著原唱,在唱,雖然能夠保證不跑調,但是怎么說都唱不出來自己的味道?好像每一首歌唱出來都是一樣的,畢竟跟著對方的聲音在唱,撐死也就算得上是高仿吧!很多時候連高仿都算不上,只能算得上輕微的模仿!
最近一段時間自己就是一直想再唱一首歌,唱的時候一開始也是跟著原唱,可是到后來卻發現如果是自己唱的話,好像唱出來的聲音更加有味道,里面有了自己的風格,算得上是一種特別欣喜的發現吧!
也就是一開始的時候,確實對這首歌也不怎么熟悉,唱歌也就比較容易跑調,得分也特別的低,但是經過鍛煉了幾次之后發現,還是自己唱歌比較好,唱出來的歌,占有自己的一種風格,可能是自己比較自戀,又或者是事情本該就是這樣子的,總之就是發現自己唱的這首歌比之前跟著原唱唱的那首歌要聽起來更加的有味道!
這也算得上是自己的一種小小的嘗試吧。
其實人生好像都是這樣,有一些事情真的是需要自己去不斷的嘗試,而不是一味的去跟從他人模仿他人,雖然跟從他人模仿他人就是得出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可能會走一點捷徑,但是我們也知道人生并沒有太多的捷徑,可供我們走,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腳踏實地的去做,我們自己的事情!
篇6
關鍵詞: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率
血液以及血液相關的的生物制品不但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作為許多傳染病的載體,如艾滋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引起傳染病的流行,可以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傷害,所以血液安全備受關注。為了解常德地區無償獻血者血液不合格血液的分布狀況,筆者對本站2012-2014年血液檢測不合格的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12-2014年常德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標本124594份。
1.2 儀器與試劑:酶免儀器使用桑多斯前加樣、FAME24/20后處理、Uranus AE240全自動酶免系統,ALT儀器使用深圳邁瑞BS-420。ALT 試劑(深圳邁瑞、英國朗道),HBsAg試劑(美國雅培、北京萬泰等),抗-HCV試劑(美國雅培、廈門新創等),抗-HIV(法國伯樂、珠海麗珠等),抗-TP(北京萬泰、廈門新創等)。除ALT外,其他試劑均經過國家批批檢合格,并在有效期內使用。
1.3檢測方法:嚴格按試劑說明書和本站檢驗科SOP操作。ALT使用速率法檢測,采用兩種不同廠家的試劑,大于40U/L判為不合格。HBsAg、抗-HCV試劑、抗-HIV、抗-TP初復檢均采用ELISA法。兩種試劑結果均為陰性判為合格,兩種試劑均為陽性判為不合格,單一試劑陽性雙孔復查陽性判為不合格。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采用X2檢驗,以 P
2 結果 見表1
注:不合格率的各年間比較,總不合格率: X2=526.6 P
3 討論
從本地區2012-2014年的調查結果來看,常德地區無償獻血者人數在逐年增加,5項傳染病指標不合格率逐年下降,從5.37%下降到2.25%,X2=526.6, P
2012-2014年本地區無償獻血者ALT的不合格率為0.72%。由于2012年新版 《血站技術操作規程》要求獻血者初篩檢測ALT,同時本站實施的ALT淘汰率低給予獎勵政策頗有成效,所以本地區獻血者ALT不合格率從2012年的1.75%下降至2014年的0.11%,從5項中的不合格率比例最高降為最低。
2012-2014年本地區無償獻血者HBsAg的不合格率為1.17%,與婁底地區接近[3]。因我國是個乙肝大國,故HBsAg的不合格率雖然持續下降,但在5項不合格中比較,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從ALT不合格率下降之后就一直位居榜首。這與HBsAg初篩試紙條的靈敏度不高以及初篩的工作人員技術有待提升,工作責任心有關,尤其獻血員較多的時候未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程操作,導致漏檢。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尋求靈敏度更高的HBsAg試紙條有助于HBsAg不合格率的下降,從而為臨床提供更安全的血液。
從表1看出抗-HCV的不合格率一直在下降,總不合格率為0.49%,低于廣州地區0.54%和婁底地區0.59%[2-3]。在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中,2012年全國丙肝發病數量比2011年增長了14.4%,同時丙肝也是輸血后肝炎的主要類型(占輸血后肝炎80%以上),目前國內采供血機構使用的ELISA檢測試劑盒仍存在HCV漏檢的風險,因此,只有不斷加強實驗人員培訓、優化試劑盒靈敏度,才能減少輸血引起的HCV感染[2]。
2012-2014年本地區抗-HIV的總不合格率為0.17%與廣州地區0.16%[2]接近,是5項不合格率中比例最低的,盡管比例不高,但因艾滋感染后的嚴重性,也要加強抗-HIV的檢測,減少漏檢,尤其獻血征詢時應嚴格詢問,淘汰高危人群。
從表1得知,本地區抗-TP的不合格率為1.0%,僅次于本地區HBsAg的不合格率,高于青島0.34%、廣州0.52%、婁底0.66%[1-3]。梅毒為性傳播疾病,因此加強獻血前保密性征詢,增加梅毒的初篩檢測,可為安全的血液筑一道屏障。
從本次調查情況來看,初篩時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加強工作人員素質,提高試劑靈敏度,不斷改進試驗方法,能有效的避免血液傳染性疾病的傳播,為臨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另本站從2013年6月開始開展核酸檢測,窗口期大大縮短,為臨床用血安全又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 麗,張 霞,于 琦 2007~2011年青島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 年10月第9 卷第19期2459-2460
篇7
劉雯就是一部實用的衣品啟示錄,借鑒率極高,譬如你可以在她的襯衫look中偷點搭配秘籍。無論是經典的白襯衫、丹寧襯衫還是印花襯衫,劉雯都能輕松駕馭,展示普通單品的大氣質。 劉雯 實用歐美風
作為國內最有名氣的中國超模,大表姐人美身材棒,性格還棒棒噠!私服隨便一穿就能拍大片,范兒足得不要不要的,穿不錯星人獲得這個獎項真是名副其實。模特轉型真人秀,在《我們相愛吧》與帥氣年少多金的崔始源花式秀恩愛分分鐘虐哭單身狗!最近更是開口說是讓崔oba請大家吃飯,看來還真的假戲成真迷倒崔oba。劉雯街拍私服舒服大氣還很實用,敢于把玩各種經典的單品,并樂于把最為流行的顏色和廓形穿上身,即使最為普通的白T也能穿得時髦又有型。 奚夢瑤 運動少女風
今年繼續在維多利亞大秀搶鏡的奚夢瑤,以極其開朗的微笑再次成功征服了大眾!她不是秀場上最為火辣的,也不是最為美麗的,但她是俏皮的!她的街拍屬于運動系少女風格,著裝超有愛,一雙筆直修長的腿露得讓人羨慕。混搭的運動風質感強烈,單品使用繁雜但是組合在一起又合理得缺一不可。不同于冷艷風格為主的T臺,奚夢瑤的街拍極具有親和力并且閃動少女心,因此成功圈粉90后和00后是必然的!
運動鞋火了好幾季,即使不是運動風,運動鞋也照樣被各路潮人混搭得有模有樣毫無違和感!而對于鐘愛運動風的奚夢瑤而言,運動鞋儼然成為出街的標配,舒適感100%,最厲害的地方是,即使女人味十足的造型,她也能把運動鞋搭得天衣無縫,好看又時髦! Hanne Gaby Odiele 夸張高街風
來自比利時的超模Hanne Gaby Odiele,2005年出道,除了高挑纖瘦的身材,她有著一張特別的“外星臉”,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她的著裝不限風格,更不按常理出牌,自成一派略帶夸張。她的街拍風格十分突出和鮮明,無論是以色彩取勝,還是以廓形取勝,總之各種古靈精怪的造型都有著一種高級的時尚感。這個被攝影師追逐的icon,愛她的人愛到瘋狂,厭她的人也不少,黑轉粉的更不在少數,總之以個人魅力隨時征服著各路時裝迷!
花花綠綠,多種印花齊上身的連體褲造型也只有像Hanne Gaby Odiele這樣的人才能hold得住。花紋繁雜,材質垂墜,腰線下走,且并不修身,這條褲子其實真的很難穿,但是印花連體褲招搖度100分,來年春天值得一試。 Binx Walton 帥氣男孩風
Binx Walton以男孩氣息和一頭利落瀟灑的短發引人關注!她的面孔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古怪,臉龐小小,耳朵尖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混血的小怪物,但是她有著很搶鏡的街頭穿搭品位,并成功虜獲了街拍界的目光。運動和舞蹈功底讓她擁有一副修長的身材,因此她并不會像一些超模看起來“瘦骨嶙峋”,反倒好像內置活力小馬達,有著一種充滿活力的健康感。她的街拍風格非常中性,休閑并且運動,灑脫又帥氣。
這是街頭風必不可少的單品!Binx Walton街拍里總透著一股叛逆和活力,毫無疑問這個破洞牛仔look真是極為符合她的個性,即使露著腰,她也不負眾望輕松穿出舒適得體的感覺,中性帥氣到極點。 Lexi Boling 優雅中性風
Lexi Boling擁有立體的輪廓和精致的五官,優雅氣質渾然天成,但是同時,她眼神里還透著一股個性不羈的十足酷勁兒。她最愛的超模是Cara Delevingne,夢想當上維密天使,私底下性格活潑又有趣。她的街拍大多中性休閑,即使穿上女人味十足的裙裝,仍舊帥氣又灑脫。由于臉龐清秀美麗和個性活潑,在帥氣中又總會多了一種自帶的優雅和俏皮氣質。
作為模特的標配,夾克自然少不得。無論是機車夾克還是飛行員夾克,總之一件件都是超模們的心頭好。Lexi Boling的這件短款夾克廓形獨特,風格上不似機車夾克一味硬朗,反而是女性氣息濃烈,還帶著恰到好處的優雅因子。 Soo Joo Park 輕奢街頭風
篇8
【關鍵詞】 獻血者
【關鍵詞】 獻血者;血清學;檢測
筆者對2003―2004年濟南市無償獻血者情況及其血清學檢測結果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文資料來源于2003―2004年山東省血液中心無償獻血者體檢及血清學檢查原始記錄,共計90496例,年齡18~55周歲。
1.2 統計方法 采用SAS82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方法為χ2檢驗、CochranMantelHaenszel檢驗[1]。
2 結果
2.1 無償獻血者性別及年齡分布 2003―2004年濟南市無償獻血者性別構成情況見表1。由表1可見2003、2004年濟南市無償獻血者的性別構成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2598,P
見表2。可見,無償獻血者中,18~25歲者最多,占總無償獻血者的比例超過了70%,其次為26~35歲人群。總體上,無償獻血人群的年齡分布以35歲以下年輕人為主,占到了無償獻血總人數的90%以上,呈現年齡越大獻血人數越少的趨勢。同2003年相比,2004年18~25歲的無償獻血者明顯增加,增加了8.60%,而其他各年齡組的無償獻血人數都有所下降。經統計學檢驗,兩個年度濟南市無償獻血者的年齡構成情況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16952,P
2.2 無償獻血者血清學檢查情況 2003、2004年濟南市無償獻血者血清學檢查的不合格率分別為4.75%、3.68%,2004年比2003年下降了1.07個百分點。經統計學檢驗,兩年無償獻血者檢查不合格率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64.08,P<0.01)。2003年無償獻血者的HBsAg陽性率、抗HCV陽性率及梅毒陽性率分別為3.28%、1.07%、0.41%,2004年分別為2.49%、0.84%、0.35%,均有所下降,特別是HBsAg陽性率下降了0.79個百分點。經統計學檢驗表明,兩個年度無償獻血者的HBsAg陽性率、抗HCV陽性率的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2004年陽性率明顯降低;而梅毒陽性率的變化不大,其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進一步按年度、性別分層統計結果表明,2003年、2004年不同性別無償獻血者抗HCV陽性率及梅毒陽性率差別均無統計學意義,而HBsAg陽性率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都是男性陽性率較高,其HBsAg陽性率分別為3.58%、2.85%,見表3。表3 2003―2004年濟南市不同性別無償獻血者血清學檢查結果及比較(略)
為進一步研究不同年齡組無償獻血者的血清學檢查情況,本文將獻血者劃分為4個年齡組進行匯總統計,結果見表4。可見,不同年齡組的抗HCV陽性率及梅毒陽性率均呈現隨年齡增長而遞增的趨勢。χ2檢驗結果表明,2003年不同年齡組的抗-HCV陽性率及梅毒陽性率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2004年不同年齡組的梅毒陽性率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3.1 無償獻血者的性別及年齡分布 與2003年相比,2004年濟南市無償獻血者總人數增加了350%。無償獻血者中男性明顯多于女性,2004年男女性別比達到了1.67∶1。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如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等,根據衛生部頒布的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應暫緩獻血[2]。獻血人群的年齡分布在18~55歲之間,其中以18~25歲獻血者為主。從這兩年獻血者年齡分布來看,26歲以上獻血者所占比例及絕對人數2004年有所下降,表明今后除了繼續鞏固擴大18~25歲年齡組獻血人群之外,尚需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向26歲以上人群宣傳無償獻血知識和意義,以促進無償獻血工作健康有序的發展。
3.2 無償獻血者的HBsAg陽性率、抗HCV陽性率有所下降 2004年濟南市無償獻血者的HBsAg陽性率、抗HCV陽性率分別為2.49%、0.84%,均比2003年有所降低。而我國的HBsAg陽性率、抗HCV陽性率分別為9.80%、135%[3],顯示濟南市無償獻血人群的HBsAg陽性率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03年、2004年不同性別無償獻血者的HBsAg陽性率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男性都高于女性,可能與男性參加的社會活動多于女性有關。
3.3 無償獻血者的梅毒陽性率變化不大 本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2004年濟南市無償獻血者的梅毒陽性率分別為0.41%、0.35%。與國內其他地區的報道基本一致,如2002年武漢市獻血者的梅毒陽性率約為0.41%[4],2003年棗莊市獻血者的梅毒陽性率約為0.30%[5]。從年齡組來看,26歲以上獻血者的梅毒陽性率較高,而作為獻血主力的18~25歲年齡組陽性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原因主要是18~25歲獻血者多為未婚,屬低危人群,是采血機構應該重點爭取的對象;而26歲以上獻血者絕大部分已婚,社交活動多,性生活相對活躍,需加大對這類人員的獻血篩查,預防梅毒經血液的傳播。
參 考 文 獻
1. 賀佳, 陸 健.醫學統計學中的SAS統計分析[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200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血站管理辦法附件. 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
3. 戴志澄, 祁國睨.中國病毒肝炎血清學流行病學調查(上冊) [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7 392
篇9
關鍵詞:英語口語 合作學習 表達能力
一、引言: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導并實施的。它實際上是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征。小組合作學習即把班級分成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集體,并且確定每個小組的組長和記錄員,共同完成口語實踐課前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并作好記錄;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在口語課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以達到每個同學都參與口語活動,都有機會開口,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二、現狀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相當一部分同學在課堂上養成了不敢說,不愿說的不良習慣。這勢必在英語教學中造成兩極分化,一部分同學積極主動地在課上發言,這種同學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另一部分同學從不主動地發表意見,隨著時間的推移,口語表達能力慢慢地退化了,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同學筆試成績挺好,但口語表達能力很差,這樣的學生是懷著較矛盾的心理進入外語課堂的,他們既期望參與活動,獲得新的技能,又擔心自己失敗,顯得力不從心。為了掩飾自卑感,他們干脆置身于外。
2.另一種學生是性格內向的學生,他們有能力說,但只是不會主動爭取機會,而只是等待老師的注意,叫到他們,才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學生中,其中也不乏一些尖子生。少部分學生則認為現在學習的目的主要是應付高考,口試并不算入總分,口語課上發不發言無所謂。
三、解決方案
然而,英語口語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因此,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如何通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深化思維、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與創造能力,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成為英語口語教學必須完成的中心任務。筆者經過幾年來口語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通過中西文化及語言的差異比較,設計日常口語會話情景,訓練日常口語會話。學生要熟練掌握日常口語會話,就必須掌握范圍廣闊的、基本得當的日常用語,以服務于交際目的。如怎樣表示想與陌生人交談;怎樣表示喜愛與厭惡,贊同與異議;怎樣問路與指路;怎樣發出與接受邀請;怎樣處理電話;怎樣抱怨與安慰別人;如何購物、求醫、求學,節假日或旅游時的交際范圍有那些等等。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由于中西文化及語言的差異,好多學生不知如何應付這些問題。在基礎會話單元教學過程,筆者針對這一情況首先通過中西方語言差異比較,將學生感到困難的關鍵句列在黑板上,然后將學生分組,自己設計情景,組織會話,并進行反復實踐,使學生對自己使用不當的和道得體的語言行逐步加深印象。如在對學生發出各種各樣的由英文語法+漢語表達的“邀請”信息后,筆者便將各種得體地道的表達形式列于黑板:
(1)① How about coming to my place for dinner this Saturday? ② Have you got any plan for this weekend?
然后要求學生用所給的關鍵句,設計情景,反復實踐,直到嫻熟。在這一階段教學中,筆者還注意結合所練內容不斷給學生補充一些與他們日常生活及學習密切相關的語句, 如: (2) Simon blew Mary a kiss.(西蒙給馬麗一個飛吻)(3)I'll walk (take or see) you home. (我送你回家。)
這些用語地道、實用,是筆者從廣泛的閱讀中摘錄下來的。學生從一般的教科書中很難發現。這樣的語句對于細微的描述與表達非常有用,很受學生歡迎。
2.通過對日常生活題材討論,逐步提高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對日常生活題材的討論是訓練學生口語能力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通過組織多種形式課堂和課外的討論活動,適時以引導學生廣泛地對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題材相互間進行會話,既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又活躍學生的思維、擴大了知識面。此類話題涉及鄰里關系、購物、運動與健康、家庭生活、抽煙與疾病、教育與發展、少年犯罪等等。下面是眾多討論題材中的兩則:
(1) Tell the class about your holiday. Did you go home or travel? What did you do with your family each day or where did you do/who did you see/visit? Explain.
(1) What kind of service do you get in stores? Has it gotten better or worse over the years? Do you think more shops are employing a "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 attitude and greeting people more often with a smile? Or are stores too aggressive now in promoting sales?
在討論這樣的題材時,有時是全班一起討論,有時是每組負責討論一個問題,然后面向全班闡述自己的觀點;有時是各小組將各自討論的結果作對比,分析總結異同,并且學生即興發言,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在討論某一問題時,要求每個發言者不能只顧自說自己的,而是要針對前一個人的發言做出評論,提出自己的觀點,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使每位同學都能集中注意力,同學間相互學習和逐步領會駕馭語言的要領,而且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及駕馭語言能力的提高,從而為口語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3.通過對熱點話題辯論,提高學生口語的思辨能力。提高學生口語的思辨能力是口語教學的最高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作長篇論述的能力。目前,大多數中國學生需要口語輸出時,講的多是零星片語,而形不成有序的邏輯主體。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聯想與想象這方面的訓練,不知道應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剖析。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循序漸進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對每一個會話題材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如在組織討論 "What is Happiness?" 時,筆者引導學生先做橫向討論,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觀:中學生的幸福觀是什么?大學生的幸福觀是什么?單身漢的幸福觀是什么?年輕夫婦的幸福觀是什么?老年人的幸福觀是什么?知識分子的幸福觀是什么?這時可引用愛爾蘭著名詩人葉芝的話來總結知識分子的幸福觀:我們終生的幸福取決于我們選擇困難的難度。再從縱向來講,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也具有不同的幸福觀。筆者用自己的例子加以說明,然后鼓勵學生從各自不同的成長階段尋找例子,或從身邊其它人不同的成長階段發掘例子等。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引導和討論,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口語的思辨能力,而且陶冶了情操。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思辨、分析和創新能力,筆者在口語課的后期階段還采用演講、辯論或二者相結合等方式進行教學。如:對老師布置的題材,要求每位學生選擇不同的主題準備2分鐘,然后上臺做即興演講,演講完畢后,其它學生可以質疑,以此引發出熱烈的辯論。這樣既訓練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又訓練了學生批判性傾聽能力。有時,還采用正反兩方辯論的形式組織教學。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先定好辯論的話題,確定正方與反方,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查找資料,分析資料,再綜合對比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學生不僅知道了如何推理、如何識別與利用不同的資料為自己服務,而且知道了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既提高了語言的運用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敏感性。
四、結論
總之,英語口語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系統地掌握了英語日常口語,了解了語言的文化含義,能使用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要促進了學生思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思考分析問題、提出見解的能力。正如大多數學生在英語口語課結束時所形容的那樣“英語口語課不僅使我們口語流利,也改變了我們的思想。”
參考文獻:
[1].許曉川、盧紅:《從傳統學習到理論學習》,《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11。
[2].陳波、關天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4].黃子成:《中學英語教學建模》,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5。
白杰、李玉潔:石家莊鐵道學院外語系。
吳杰榮: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外語系。
矛盾循環之中,二者究竟哪一個決定哪一個顯得有些模糊”。從理論上說。最小的付出所得到的應是最佳關聯。而在實際語言交際中。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最經濟的量呢?或者說,究竟是什么讓聽話人認為他已獲得最佳關聯,可以停止推理努力了呢?關聯理論只用一個矛盾循環的公式來說明關聯性問題是難以令人滿意的。關聯性也因此讓人無法實實在在地把握,只能解釋為:“關聯性只是根據語境效果。心理投入或認知努力這兩個因素去衡量,沒有給出一個可以明確度量的。容易操作的或計算的標準。不過語境效果和心理投入既然是一種心理過程,也就難以準確定量。只能靠直覺(intuition)進行判斷了。”
跨文化交際角度下的關聯性又該怎樣衡量呢?是否也只能靠直覺的判斷呢?筆者認為,在理解關聯性的時候雖不應過分夸大文化方面的差異,但這并不意味著置之不理,因為文化差異勢必會反映到直覺上來。關聯理論本身也承認,在話語產出與理解過程中,社會文化信息會為推理提供某種方向,有助于取得一定的交際效果或認知效果。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人的認知結構和認知環境都有一定的差異。是動態的,聽話人只能根據話語內容盡可能的識別說話人的意圖: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際者其推理方式也不盡相同,他們所依據的最佳關聯也是動態的,最后推導出的結果只能是語言順應的結果。此外,直覺也并不完全等同于整個認知機制,關聯性的解讀不應以直覺為評判標準,關聯理論在這一點上未能給予交際中的社會文化因素以足夠的重視。
根據關聯理論,聽話人在交際過程中必須通過說話人的明示刺激才能激活自己的語境假設,從而推理、理解對方的意思。顯然,明示性對于交際的成功與否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明示若無法確定,那么語用推理及話語的關聯性也無從談起。不過,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面對無數的語言刺激信號時,究竟如何確定某一個信號的明示性呢?關聯理論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在跨文化交際中,明示性的確定也一樣受到這個問題的制約。如果從Hall提出的強語境和弱語境文化現象來考察,該問題顯得尤其突出。所謂“強語境文化”,就是大部分信息或者存在于環境中,或者存在于參與交際的人身上,而言語信號中包含的信息是很少的;所謂“弱語境文化”,就是言語信號包含了大部分信息,較少信息包含于環境或參與者身上。中國文化“由于傳統和歷史的緣故在漫長的歲月中很少改變……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正常行為不需要也不期待許多深入的背景信息。而需依靠含蓄間接的相關信息暗示;美國等西方國家文化的人則不相同,由于缺乏大量共同經歷,他們每次與別人交往時都需要詳細的背景信息,依靠的是言語這個傳遞信息的主要渠道”。中國人在交際中含蓄,簡約,相對而言,美國人的表達則更詳細,更確切。根據關聯理論,弱語境文化背景下人們由于語言表達清楚明白。言語信號多,可以通過話語明示刺激聽話人。激活聽話人的語境假設,使之得以推斷出自己的意思,從而達到預期的語境效果,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強語境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會因話語含蓄、簡約,言語信號少,而難以甚至無法激活聽話人的語境假設,最終導致交際的失敗呢?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關聯理論的“明示刺激”在這個問題上的闡釋看來也同樣有商榷的余地。
三、結語
篇10
[關鍵詞] 大學生 信用卡 管理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大學生信用卡已在全國高校迅猛普及。然而,近年來浙江省大學生市場卻出現了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浙江大學生信用卡市場現狀
1.商業銀行發卡現狀。商業銀行發放信用卡的優質目標客戶是高收入、高消費、高信用的群體。銀行期望向大學生發行信用卡改變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提高理財意識、讓持卡人在用卡過程中建立對銀行的感情,增加品牌忠誠度。因此,自2005年開始,招商銀行在浙江試水大學生信用卡業務,面向國家二一一工程的全日制在校大學生發行了Young卡,之后,工農中建及其他商業銀行先后搶灘市場,且各行辦卡的門檻極低,在校大學生只要憑身份證或學生證,無需任何抵押或擔保就可方便地申請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
2.大學生辦卡目的。雖然各商業銀行對大學生信用卡市場期望甚高,但調查結果卻絕非想象。2008年9月調查浙江省某高校157名學生辦卡目的統計結果顯示:大學生辦理信用卡的主要原因是繳納學費和每月生活費存取款,分別占94.6%和87.1%,這是學生維持學習和生活最有效的資金通路;其次是辦卡禮品,占17.2%,在辦理點擺放的絨毛玩具、茶杯等小禮品非常具有吸引力;消費占比并不高,僅為15.4%,這部分大學生普遍具有超前消費意識,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功能購買喜歡的新款手機、I-POD等高檔消費品;值得觀注的是,極少部分同學僅因為卡圖案設計漂亮而萌生了辦卡的想法。
二、浙江省大學生用卡存在的問題
1.使用效率低。信用卡在大學生中已人手一張,使用情況卻不容樂觀,主要體現為使用功能單一,沉淀存款量少,使用頻率低。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持卡人月均使用4~6次,占50.7%,主要用于取款;月均使用1~3次,占24.3%;月均使用7~9次的僅占14.9%,月均使用10次以上的僅占6.4%,有4.3%的人辦理了信用卡之后從未用過。
2.理財知識缺乏。多數學生對信用卡的功能所知甚少,一般僅限于用ATM機查詢余額和存取款,甚至不清楚如何辦理銷戶手續。因此,各高校ATM和儲蓄網點前排起長龍,也不乏為辦理基金和股票等投資業務跑遍全城找證券公司的大學生。知道可以輕松點擊鼠標在網上24小時辦理轉賬匯款、話費充值、活期定期互轉、買賣黃金、基金和股票賬戶劃轉等業務的學生幾乎為零。
3.個別卡奴透支嚴重。隨著“用明天的錢做今天的事”的觀念逐漸普及,信用卡透支已經成為時尚。大學生透支潛在的危險是消費不夠理性,基本生活來源靠父母,還款缺乏保障。70%以上的學生搞不清楚最后還款日和計息期間,不知道每天要為自己透支額度付出萬分之五利息,相當于年息18%。為了新款手機或是奢侈的飯局,讓本該安心讀書的學生忙著將有限的錢流轉在不同的信用卡間彌補透支,甚至發展為盜竊。雖然卡奴占大學生比例不高,但給個人的成長、家庭的穩定和社會治安帶來嚴重后果,應引起足夠重視。
三、解決浙江省大學生用卡問題的對策
1.加強用卡知識的宣傳。各發卡行不能片面追求發卡數量,應對營銷員進行專業崗前培訓。根據大學生求知欲強、敢于嘗試新鮮事物的群體特征進行宣傳,將免息期、最低還款額等專業術語和基本條例解釋清楚,客觀分析透支的利弊,詳細講解網銀功能和安全事項,使大學生對信用卡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激發大學生用卡熱情。銀行還應當制定中長期促銷計劃,定期清理睡眠卡,主動分析用卡情況,改善服務質量。
2.完善信用卡服務體系。首先,各商業銀行可以聯手在校園內和周邊區域廣泛布置銀聯卡受理點,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用卡環境。在校園內,允許大學生用信用卡對餐卡充值,繳納醫務室診療費,在圖書館借閱書籍,作為晨跑記錄卡;在校園外,用信用卡在超市或小飯店結賬,還可作為住宿鑰匙卡等,滿足各種需求。其次,提供差異化服務。一是降低交易手續費率,高校內部及附近店家不愿意設銀聯網點的主要原因是手續費率較高為1%-1.5%,商業銀行根據業務量大而單筆金額小的特點適當降低手續費率;二是根據需求調整學生的信用額度和手續費率,比如學生信用額度的申請應獲取家長的許可,針對貧困生降低或取消手續費;三是適當調低透支利率或延長還款期限,非惡性透支可以延長還款期或降低利率,也可以打破目前等額還款計算法,個性化定制不等額還款方案,使學生可以用寒暑假打工工資還款等。最后,提升服務品質,突出信用卡“方便”、“快捷”的服務特點,利用各高校的學生辦事大廳資源開通綠色通道,為大學生辦理24小時內補卡、掛失業務,解決各種疑難問題。
3.加強信用卡透支管理。大一新生作為剛開始獨立生活的特殊群體,高校應安排專業教師傳授理財常識,加強正確消費觀念的培養。針對其他年級的學生,則應定期舉辦財經講座、投資摸擬競賽、節儉金點子等活動,倡導誠信觀念,杜絕惡性透支現象。商業銀行應免費將還款記錄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通訊工具實時告知用卡人,郵寄對賬單時附上個人信用評估報告。此外,建議與高校展開合作,將學生的信用納入學藉檔案管理,不良用卡信息提前反饋給輔導員或班主任予以警示。
浙江是沿海經濟發達省份,浙江大學生信用卡市場出現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發卡銀行只有與高校合作,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和經濟特點,制定科學的營銷策略,才能為大學生客戶群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大學生也必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在邁入社會前積累豐富的理財經驗,共同創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學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