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養范文

時間:2023-04-10 15:53: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媒介素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媒介化社會的來臨一方面讓人們享受到便利地獲取、利用和傳播信息的福音,一方面又因個體媒介素養的缺失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這其中,與其他年齡段人群相比,在媒介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長起來的擁有特殊心理特征的青少年群體所受到的負面影響和沖擊更為嚴峻。就此,本文從人類普適性的終極追求——“真、善、美”三個角度出發對媒介素養進行了解讀,并提出要從技術、藝術、道德三個維度來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公民的媒介素養。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傳統社會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加速了向媒介化社會嬗變的進程。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發達的媒介技術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問題。媒介誕生的初衷是為了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人們使用媒介也是為了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這二者本來都擁有良好的出發點。然而,科學技術與人類意識發展上的失衡導致媒介在被過度使用的過程中有時會脫離人的掌控。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媒介素養教育以彌補人們在媒介知識與媒介技能上的不足,就成了當務之急。這其中,青少年和新媒體作為媒介化社會的構成主體及關鍵所在,勢必成為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對象。并且筆者堅信,不斷提升個體媒介素養的行動,本身也體現了人類在信息傳播領域內對“真、善、美”的終極追求。

一、媒介化社會的來臨

尼爾•波茲曼在其著作《娛樂至死》中向我們展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景觀,分別取材于喬治•奧威爾的《1984》以及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兩位“預言家”都試圖從反烏托邦的角度來闡釋自己心中的未來圖景,然而,奧威爾之懸在人類頭頂的極權主義審判之劍并沒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赫胥黎描繪的技術文化專制時代的降臨。

繼電視媒體吹響信息風暴來臨的前奏之后,二十世紀末高速發展起來的網絡媒體直接將人類卷入了從信息大爆炸到信息黑洞的周而復始的循環之中。每一天,媒介都不間斷地向我們輸送五花八門、難以計數的信息資訊,而我們也似乎習慣了這些“貼心服務”,其存在就像空氣和水一般自然,媒介甚至成為了我們身體的延伸。多數情況下,我們通過媒介的“轉述”來接觸和了解外界,通過聲音、影像傳遞過來的信息建構自己頭腦中的全景認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也由此受到媒介傳播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滲透,從而日益呈現出媒介化的特征。

顯然,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傳統社會向媒介化社會進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大多數人為此感到振奮,因為這不僅完全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還真切地給他們帶來了實惠與便利。毋庸置疑,現代化的媒介技術與傳統的媒介技術相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和便捷性。以互聯網為例,它所具備的即時通信、信息搜索、信息存儲等功能較之傳統媒介而言有了質的飛越。其傳播范圍可以超越國界,到達世界的各個角落,而傳播內容更是包羅萬象。人們只需瀏覽網絡上的信息,便能夠做到“足不出戶,遍觀天下”;而兩個原本相隔千里的人也能夠通過網絡通訊設備進行即時的文字、聲音甚至是視頻的交流。對比媒介稀缺的傳統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獲取信息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這的確值得我們歡呼。然而,評判任何事物都應該觀其兩面,我們在享受現代化、信息化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媒介化社會所隱含的弊端。

如果說媒介化社會帶來的利益是一目了然的,那么其弊端就好像是慢性毒藥,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滴地侵蝕我們的思想和意識。技術的發展引爆了信息的泛濫,同時催生出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且綿延廣闊的媒介帝國,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依賴媒介。然而,隨著媒介使用的日益頻繁,各種令人堪憂的狀況也跟著出現:先是信息量的急遽膨脹令人無所適從,對媒介權威的盲目迷信也使人們在處理信息時變得被動、遲緩。更糟的是,由于分析和批判能力的缺失,現代人裸地暴露于信息污染之下,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威脅。漸漸的,赫胥黎的預言在歲月洗拭中變得鮮明起來:人類陷于五彩紛呈的聲光影像而不再熱衷于思考性的閱讀;擁有了更多的信息選擇權利卻在如海的資訊中日益變得被動與自私;終日沉浸于無聊繁瑣的世事之間拋棄了對真理的孜孜以求;面對人類文化向平面化、庸俗化嬗變而始終毫無自察。[1]我們可以將這些現象理解為技術宰制下的眾神狂歡,而它們正昭示了媒介化社會的弊端所在。

眾所周知,事物往往依靠力量之間的制衡來實現自身的平衡和良性運轉,如果一味放任其朝向某一端發展,則只會造成形勢的混亂以及破壞性的后果。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受制于這一定律,技術主導的媒介化社會也同樣遵循這個原理。不幸的是,在媒介化社會中,媒介技術的發展程度與人類對媒介的了解及控制程度并不平衡,這直接導致了科技宰制下大眾傳媒的越位以及媒介素養的缺位。這也可以理解為歷史發展進程中上層建筑與物質基礎之間的斷層或錯位。而我們今天就恰好處于這樣一個“心理斷乳期”——媒介對于人類社會的作用已無所不在,而大多數民眾所掌握的媒介知識卻少之又少。雖然這種“脫節”經過大眾媒介的集體粉飾在現階段表現得并不那么明顯,但是其潛在的威脅卻是巨大的。因此,盡快提高公民的媒介素養,克服“脫節”所帶來的各種隱患,對于今后信息傳播的改進以及傳媒的良性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青少年、影像與媒介素養教育

媒介化社會的來臨對人們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不僅促使政府加大對媒介教育的重視,更使得信息時代中與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相比肩的另一種重要的公民素質迅速浮出水面,那就是媒介素養(MediaLiteracy)。在媒介教育領域它指的是正確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種能力,是個體在現代社會所必須學習和具備的一種能力[2]。

在電視尚未出現之前的印刷時代,“聽、說、讀、寫”曾被認為是媒介素養所必備的幾項基本技能。然而,步入信息社會以來,數字媒體、網絡等傳播媒介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單純的聽說讀寫能力已經不再能夠應付信息大爆炸給我們帶來的全新局面,學習如何高效地獲取、理解及利用媒介信息成為了新時代下媒介素養教育的新內容。在媒介化社會中,人們每天花最多時間做的事就是與不計其數的信息打交道,這也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信息、離不開媒介。基于這一情況,媒介素養教育成為了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和參與的一門通識性教育,它通過教授人們相關的媒介知識和媒介使用技能,來幫助民眾認識媒介、了解媒介,進而健康、合理、安全地利用媒介。而在此過程中,青少年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成了媒介素養教育關注的重點對象。

首先,誠如一些專家所指出,青少年時期是個體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關鍵的時期,大眾媒介在青少年社會化的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此階段,青少年由于自身人格尚未發展成熟,對事物缺乏分辨力,且好奇心旺盛,擅長模仿,很容易受到媒介中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導致思想、行為上的偏差。

其次,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孩子如今正值青少年階段,他們自幼就享受著高新技術所提供的歡樂與便利,免于承受信息匱乏所帶來的困擾和焦慮。然而,作為在媒介化社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身上的批判性意識明顯發生了萎縮、衰退。這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先天不足。當代的青少年沒有經歷印刷術時代嚴密的語言邏輯思維的訓練,而是直接進入了一個以“視覺”為導向的快餐式閱讀時代。在那里,互聯網等新媒體成長為最具影響力的一代“超級媒介”,而媒介融合潮流也不斷敦促傳統媒體朝向多媒體方向發展。一時之間,融合了文字、聲音及圖像的“超真實”類像充斥于青少年的視野,而他們對所看到的畫面也深信不疑。圖片影像的直觀性和感官刺激性削平了其思考的深度,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扼殺了他們童年的純真和想象的翅膀。面對媒體制造的擬態環境,青少年群體普遍表現出缺乏辨別和分析的能力。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已經適應和習慣了媒介化社會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缺少接受系統的媒介素養教育的途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成年人對媒介信息的分辨能力雖然大大強于青少年,卻在適應新的媒介環境和媒介技術時明顯處于劣勢。例如很多成年人就因為掌握不了互聯網的操作技術而被擋在了網絡媒體的門外。有鑒于此,媒介素養教育應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升格為一門終身教育,雖然其重點仍在培養青少年網絡多媒體的使用能力上,但對其他年齡段的人群也具有因人而異的指導和輔助功用。

行文至此,其實不難看出,媒介素養教育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隨著傳播環境的不斷改變,其內容也在作相應調整。而與一些純粹理論研究明顯不同的是,媒介素養教育從一開始即有明確的社會目標以及鮮明的實踐導向。我國傳媒學界及教育界在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和努力。比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于2007年4月成立了一個“媒介素養教育行動小組”,分別在附近的兩所小學中面向四年級學生開展了為期一個學期的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推廣行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而這次實踐對剛剛起步的中國媒介素養教育運動而言,無疑既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一次有力的促進。

三、技術、藝術與道德:提升媒介素養的三個維度

正如前文所言,媒介素養教育已成為信息時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門通識教育。信息過剩及信息污染等問題對人類,尤其是對青少年產生的負面影響,讓我們逐步意識到并開始正視隱藏在媒介化社會背后的種種弊端。而要提升個體的媒介素養,通過系統的媒介教育增強人們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是目前解決這些問題最積極有效的方法。很多專家學者曾就“如何提升媒介素養”這一問題作過深入研究,其中大多數是根據家庭、學校、政府、媒介等不同職能的機構來劃分媒介素養的提升途徑,然后再具體落實到各環節在進行媒介教育時所分別采取的策略方針。然而筆者以為,在努力推進媒介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用具體的、分解式的眼光看問題,還應學會運用抽象的、涵蓋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畢竟,只有追根溯源,明確媒介素養教育真正的目標指向,才能改善人類被動適應信息環境的窘況,做到主動出擊,對癥下藥。筆者以為,要想提升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我們應同時從技術、藝術與道德三個維度入手。

(1)求真去偽:技術發展與媒介素養教育

毋庸贅言,從印刷時代的報紙到電子時代的廣播電視,再到今天的網絡、數字時代的各種新媒體,媒介形態的更新變換始終是以科技的不斷發展為前提的。作為傳播技術的派生物,媒介自身并不具備任何主觀的善或惡的傾向。它就像是一把威力無窮的雙刃劍,利用得當則能為人類造福,反之,則會對社會及人類生活造成嚴重的危害。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們開始更為頻繁地使用媒介。然而,就在越來越多的人掌握媒介操作技術的同時,也意味著人們更容易利用這些技術來、制造虛假信息以干擾和破壞傳播活動。例如在網絡平臺上,人人都可以面向廣大受眾傳播自己“制造”的信息,加之互聯網的開放性和網絡傳播的自由性大大削弱了媒介的“把關人效應”,使得信息的真實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沖擊。另一方面,由于對照片合成、視頻的后期制作、聲音模擬等技術的知識的缺乏,人們也更難理性、客觀地去辨別影像信息的真偽。為此,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來看,媒介素養教育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教會人們在信息的洪流中去偽存真。而這要求受眾必須在加深對媒介技術的認識和了解的基礎上,增強自身的分析、判斷能力,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從而杜絕虛假信息的傳播。

(2)美的創造:藝術實踐與媒介素養教育

雖說媒介傳播是以技術為基礎,但是所傳播的媒介內容卻往往是藝術的杰作。我們所接觸的信息常常會以影音、圖像等形式出現,如電視劇、電影和音樂文件……它們經過專人的編輯、加工之后被搬上熒幕或者上傳到網絡。于是在隨后的傳播過程中,我們透過電視機、錄音機、電腦所看到和聽到的便不再是一連串零散單調且不明所以的信息符號,而是一個個經過精心組織和建構,包含著制作者特殊創造力及想象力的信息文本。然而眾所周知,藝術傳播的過程往往包括兩個環節:在經歷了傳播者的第一次創造之后,人們在閱聽和理解那些媒介產品時,往往會結合自身的經歷和觀點對其進行一次新的創造。而這第二次創造必須是在充分了解傳播者創作文本時所遵循的規則和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夠順利進行。比如,具體到某部電影或電視劇,我們相應地需要了解的就包括畫面的“蒙太奇”剪輯方式、圖像與聲音的搭配藝術、以及導演的敘事手法等等。唯其如此,人們才能更好地欣賞和利用這些信息,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發現美,挖掘藝術的閃光點,從而得心應手地接受或創作屬于自己的美的藝術。當然,這也成了提升民眾媒介素養的第二個目標。

(3)善的追求:道德指向與媒介素養教育

正如霍爾在編碼/解碼理論中所提到,信息的傳播實際上是一個意義傳遞的過程。人們在掌握了技術與藝術層面的媒介素養之后,對于媒介傳播的理解便可上升至意識形態的層面。在傳播過程中,我們在接受信息的同時,也在進行意義的理解與自我建構。那些傳遞到我們腦海中的意義以及隱含于其中的價值觀會慢慢沉淀下來,成為我們評判事物和看待人生的標準和參照。對于正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的青少年群體而言,媒介素養教育的最終指向在于能夠使其在接受信息內容之后,從中汲取營養和有益的成分構建自身正確的價值體系,培養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媒介化社會紛繁復雜的信息環境下,青少年對于是與非、黑與白、善與惡的評判標準并不十分清晰。他們普遍缺少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常常受到作為文本的“隱性話語”存在的不良意識形態的影響。為此,只有經過系統的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包括青少年在內的人們對于信息中隱含意義的敏銳感知,提高其倫理道德水平,我們才能在未來為自己主動創造一個健康、綠色的信息環境。

其實簡單來說,媒介素養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教會人們從鋪天蓋地的媒介信息中挖掘真、發現美、選擇善。而這也呼應了本文從技術、藝術、道德三個維度出發對媒介素養教育進行的一番全新解讀。筆者以為,在信息傳播領域內對“真、善、美”的終極追求,不僅是媒介素養教育運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也是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內容,

綜上所述,媒介素養所要求掌握的知識技能橫跨了傳播學、美學、倫理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可以說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而媒介素養教育作為媒介素養課題在社會實踐中的延伸與拓展,在媒介化社會中的現實意義及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尤其是對于當代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而言,這更是關系到他們如何在信息時代生存及發展的重要問題。當前,在各方有識之士的推動下,我們有信心在“真、善、美”的訴求框架下,集社會各界之力量,有效打破技術專制下的媒介話語邏輯,全面推進媒介素養教育,讓民眾在媒介化社會中更為健康地生活與發展。

[注釋]

[1]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

篇2

(一)手機媒介化

手機作為媒體得到承認有一個逐步演化的過程。隨著3G技術的推廣與使用,手機通過對傳統媒介形態的整合,完成了自己的媒體化進程,成為繼互聯網之后的另一個新興媒體———“第五媒體”。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演變,以及手機操作系統的開放性,使得手機媒體可以與社會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融合,并進而在手機上自由搭配出不同的手機媒體形態:與上網搜索搭配就變成移動互聯網;與閱讀搭配就變成了手機出版物;與娛樂消遣搭配就成了手機游樂場;與GPS地圖搭配就變成了手機導航系統;與金融購物搭配又變成了手機支付工具……今天,手機已經徹底告別當初的只是具有移動、手持、通話、邊走邊聊等特性的通話工具時代,而是作為新媒介的代表脫穎而出。

(二)手機媒介特點

對比以往媒介,手機媒介在技術、情感和參與性方面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1.技術特性———補償性+融合性手機技術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其信息傳播形式的融合性和補償性。“電腦把人類一切媒介集于一身,開創了一個與物質世界迥然不同的虛擬世界”,“互聯網已然是媒介之媒介,手機則更勝人一籌,它是移動之中的媒介之媒介,他把你從電腦邊解放出來。”正如保羅•萊文森所說的,人類的媒介歷史在理性選擇中發展,任何一種后繼的媒介,都是對過去的一種媒介或某一種先天不足功能的補救和補償。手機媒體是手機和網絡的結合體,但是它比電腦更普及,比報紙更互動,比電視更便于攜帶,在操作系統方面比電腦更加方便、快捷,應用程序和軟件設計成App(Applica-tion)———基于某個平臺所提供的某種服務,使其具有簡便易于操作、人性化、功能優化、界面友善、信息結構全面、注重用戶體驗等特色,以“人”為核心設計理念,幫助用戶完成單個或多個任務。操作簡便,易于使用,無需學習就能掌握操作方法。

2.情感特征———私人性+親密性歷史上,任何一種媒介,無論其問世之初對人、對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都是人的“身外之物”,只有手機因具有隨身性、移動性而成為了“帶著體溫的媒介”,與人“如影隨形”,因此手機與使用者在情感上具有親密的關系。手機媒體作為一種個人化的媒介可以滿足使用者個性化的需要和服務,隱藏著許多個人的情感,如在通訊錄中將與自己關系親密的人設置成不同的名字、鈴聲、并配有照片,寄托不同的情感,有選擇性地接聽電話、回復短信內容及時間,以及在即時通訊工具中標示自己的在線、離線、繁忙狀態等等,都表現出手機所具有的私密性。在與個人親密情感關系的相互作用下,手機與人類情感上的親密關系模糊了公共與私人空間的界限,混淆了線上和線下世界,形成了手機粘性,LarissaHjorth和SunSunLim稱之為一種情感殖民,其混淆了私人和公共空間、感性和理性,將形成一種強烈的情感文化,將工作、家庭和關系都包含在其中。

3.參與特征———開放性+互動性手機媒體是借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是名副其實的“5A”媒體(anyone、anytime、anywhere、anyinforma-tion、anymedia),即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傳送或接收任何類型符號的媒介信息,手機傳播具有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手機媒體已發展成為集成性移動平臺,成為當今名副其實的個人信息處理的中樞。與此同時,手機社交化已成趨勢,基于SNS構建的新型手機社交網站,通過“熟人的熟人”拓展手機網絡社交,不僅具備豐富的社交和娛樂功能,還具有強大的傳播功能,在人與終端機器界面的互動中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由此可見,手機媒體是一種不斷發展、不斷延伸功能的新型媒體平臺,其融合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和特點,將不斷豐富手機的傳播功能和社會影響力,改變著人類的社會生活,并由此揭開人類傳播歷史的新篇章———移動傳播時代。相對于傳統媒介的單向傳播方式而言,相對于互聯網雙向卻受制于時間地點的束縛而言,手機媒體的傳播過程將更加開放和互動。手機用戶既是傳者又是受者,他們有機會在更加主動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時又能及時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可以說,手機完全具備了這樣的潛質,這種潛質將在未來社會助力公民自我表達、參與和協作,提高人們的公民意識,促進社會民主與和諧的發展。

二、手機媒介素養的內涵與特點

(一)手機媒介素養的內涵

手機是一種新興的數字化媒介,研究與界定手機媒介素養是媒介素養教育發展的歷史要求。近幾年,我國學者也根據媒介素養概念,提出了手機媒介素養的含義,如李春梅在2012年發表的《大學生手機手機媒體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指出,手機媒介素養是人們正確認識手機媒體,面對手機媒體傳播的各種信息應當具有的選擇能力、評價批判能力、創制手機媒介信息的能力、利用手機媒體促進自我良好發展的能力或修養。此概念從認識、選擇、批判、創作四個方面界定手機媒介素養。周金輝總結手機媒介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對手機媒體應用功能的掌握。包括對收發短信、接打電話等基本操作的掌握,對手機QQ、微博、微信等操作、功能、特點的掌握。對手機媒介信息的認知。包括對手機媒介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能力。對手機媒介信息的創造與傳播。對手機媒介信息的有效利用、傳播和創造能力,以提升自身,促進社會發展。對手機媒體的合理利用。包括合理掌控手機媒體在生活中的角色,合理安排應用手機的時間。此概念進一步豐富了手機媒介素養的內涵,除有關手機的知識、能力之外,對手機成癮問題給予回應,提出了手機使用者在態度方面,需要合理利用手機。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層次來理解手機媒介素養的內涵。在初級層面上講,手機媒介素養就是個體使用手機的能力。從中級層面上來看,手機媒介首先是個體利用手機去探尋信息的能力;其次是認知、理解、評估手機信息的能力;最后是創作、分享和信息的能力。從高級層面上來看,第一,手機媒介除了具備傳統媒介素養所要求具備的有關手機信息的接近、理解、評估、創作與分享的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應對媒介符號復合形式,以及應對不同信息源所發出的海量信息所具備能力;第二,手機對人類精神、情感、思維、社會交往的異化和依賴性,要求使用者應具有不斷反思手機使用行為的能力,抵制手機成癮,能動性的使用手機;第三,手機所具有的開放性、互動性的特點,以及與網絡、社交媒體的結合與廣泛應用,需要培養使用者在技術、意識方面創作與表達、參與和協作方面的能力。

(二)手機媒介素養的特點

手機媒介素養并沒有溢出媒介素養的一般性研究框架,它的意義仍然在于它“是超越具體媒介環境的一種理念和思想”,但由于手機媒介所具備的特征,因而手機媒介素養也具有一些鮮明的特點。

1.手機媒介素養日益人格化如前所述,手機媒介與人的粘合度越來越高,是“內部殖民化”的典型代表,現實中手機依賴癥也成為普遍現象。在這個媒介化生存的時代,手機媒介的“隨時隨地”“隨意隨性”等移動、互動的突出特點,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已成為人們媒介化生存的首選,手機媒介覆蓋了人們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快樂與幸福、焦慮與不安、激動與憤怒等種種情緒都與手機媒介息息相關,可以說,一個人的手機媒介素養水平標示著一個人的人格水平,一個具備積極、全面、獨立、穩定的手機媒介素養的人,一定會煥發出獨特而積極的人格魅力。人格與手機媒介素養一同存在于人類的精神文化維度里,通過手機媒介的使用二者互為表里、相互印證。隨著手機媒介運用的安全性得以保障,尤其是手機媒介實名制的發展趨向,都將進一步放大手機媒介素養的人格化的特點。

2.手機媒介素養更具發展性媒介素養本身就是一個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進步不斷發展和延展的概念,這是奠定手機媒介素養更具發展性的基礎。決定手機媒介素養更具發展性的更在于手機媒介的使用者———人本身。人的生存質量的高低主要體現在人本身的成長性,體現在人的各方面素養和能力的不斷提高。手機媒介素養更具發展性,不是簡單地指手機媒介素養的加高加厚,更是指手機媒介的使用者應該具備前瞻性,即具備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手機媒介素養更需批判性手機媒介素養的批判性與信息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有交叉之處,信息素養是一種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是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國提出的。198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將其定義為:能夠判斷什么時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獲取信息、如何去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手機媒介素養的批判性首先表現在手機媒介使用者應該具備的甄別能力上,所有聯系人都會成為傳播者,海量信息的涌入與交叉傳播,必將占用使用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必須對傳播者和信息進行甄別與分辨;其次表現在手機媒介使用者的選擇能力上,即在甄別的基礎上,還要對不同類別的信息有所取舍;第三,表現在手機媒介使用者的評價能力上,這是一個人人格素養獨立的基礎,也是手機媒介素養的核心要素。

篇3

傳媒人是傳媒的內行,至少是行內者,一般已對傳媒有較多的認識。然而人們對傳媒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時代的發展又使大眾傳播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傳媒人的對傳媒的認識也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例如,以往對新聞傳媒的宣傳作用有較為充分的認識和重視,而對其信息溝通作用、意見交流作用、輿論監督作用、實現民主政治作用等,則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或把它們與宣傳作用對立起來,而不是統一放在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最終目標之下,進行全面的認識和思考。從“三個代表”及“三貼近”的要求來看,顯然有失偏頗了。

隨著全球化和新科技的發展,隨著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推進,經濟、社會和政府管理的轉型,大眾傳媒的環境、結構、組織和運作方式,各種傳媒的功能、地位、作用和工作方式,都出現許多新的變化。傳媒人要適應這些變化,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需要很好的媒介素養,首先是認識上的及時、深入和前瞻。即時、互動、分群化、核心競爭力等新的概念,受眾為中心、效果為目標等新的運行理念,都值得傳媒人好好琢磨。

但是,據去年的一項抽樣調查結果,新聞從業人員很少接觸新聞理論、業務期刊和新聞業界網站。(陸曄、俞衛東:《傳媒人的媒介接觸和使用行為》,《新聞記者》2003年第6期)這從反面證明了對傳媒人進行傳媒素養教育的必要。

職業精神是傳媒人媒介素養的集中表現。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有聯系又有區別。傳媒人的職業道德,是傳媒工作中屬于道德范疇的行為規范,如新聞工作者要忠于事實,堅持真理,注意保護采訪對象,不以私利影響工作,尊重對手,正當競爭等等。而職業精神,則是傳媒工作中的盡職(對社會盡職,而非僅僅對媒介機構)和盡力精神,如新聞工作者追求真實、全面、客觀、公正、及時,盡力履行職業使命,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

要能夠盡職盡力,就需要對自己職業的要求、使命有明確的認識,對傳媒的功能、作用、社會責任,以及新聞規律、傳播規律、傳媒運行和發展規律,都有自覺的把握;需要有很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和奉獻精神;還需要有科學化管理基礎上的競爭、激勵機制。

職業精神還體現在對媒介傳播的把關上。要把好思想政治關,輿論導向關,還要從媒介專業要求的角度,把好業務質量關。比如新聞報道,既要政治思想、輿論導向正確,又要有新聞性。如果沒有新聞價值,就不能作為新聞,更不能放在頭條新聞的位置;如果不夠真實全面客觀公正,也必須盡可能地修改,否則或沒有社會效果,降低傳媒的吸引力,或誤導受眾,貽害社會,損毀傳媒的聲譽。

這種把關很不容易。新聞媒體對各種社會組織和個人來說,都是有效的宣傳工具,都具有議題設置功能,賦予地位、樹立形象功能。這使許多組織(包括企業)和個人,通過各種方法影響、利用媒體。其中有的是合理的、有益于社會的利用,有的則僅僅有利于個人或小團體,而犧牲傳媒資源,犧牲受眾的時間、精力和經濟付出,甚至犧牲傳媒的社會責任和聲譽。傳媒人要有很大的勇氣和公心,高度的為社會和公眾服務精神,才能頂住各種壓力和誘惑,嚴格把關,防止傳媒功能貶值,或成為個人和小團體的私器。

傳媒領導者的媒介素養對整個媒體的行為和其他傳媒人,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同時我們又看到,大眾傳媒的許多問題,受各種外部因素的制約,傳媒人非不為也,乃不能也。如果選擇傳媒機構及其主辦、主管單位領導時,忽視其媒介素養水平,如果在傳媒的運作中,許多媒介素養不高而又不自知的領導者任意干預,就會使傳媒的職業水準缺乏基本保障,就談不上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積極作用、防止其消極影響。

篇4

1.1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實施緩慢

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還沒有引起政府的重視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媒介素養教育實踐也只是剛剛起步。目前中小學普遍已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教授計算機知識和操作使用,但還沒有開設媒介素養課程。2004年上海交通大學最早開設媒介素養課程,在此后也只是幾所高校零星的實驗,并沒有形成教育規模。高職院校媒介素養教育較普通高校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探索更為遲緩。

1.2主要原因分析

我國傳媒業迅猛發展,媒介正在發生著數字化、市場化、民本化的轉型,迫切需要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媒介受眾樹立正確的媒介觀,形成科學合理的接觸媒介、解讀媒介和使用媒介的媒介素養,而媒介素養教育的實踐活動的開展卻很緩慢。其主要原因:

1.2.1缺乏政府政策法規的保障

我國目前媒介素養教育研究與實踐還處于學界呼吁階段,還未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足夠認識,近幾年學術界雖有一些國家級重大攻關課題取得成果,但還未足以影響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對中小學和高校領導和教育者來說,媒介素養還是一個較為陌生的概念。

1.2.3缺少深厚的理論基礎的支撐

我國的媒介素養理論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研究還只是對西方媒介素養教育理論的梳理和介紹,還沒有形成成熟的與我國實際情況相適應的理論體系。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理論的薄弱和實踐的缺失相互制約,一方面媒介素養教育實踐活動缺少深厚的理論基礎做支撐,另一方面,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的缺乏又延緩了理論體系的形成。

1.2.3缺少媒介教育專門師資的培養

媒介素養教育是跨學科的課程,對授課教師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既具有傳播學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又懂教育學的一般原理和規律,還要有其他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我國媒介素養教育人才的培養機制還沒有建立,本科和研究生培養均未開設這個專業,至多是新聞傳播專業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從事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的教師只是傳播學背景或其他學科背景的媒介素養教育的熱愛者。

二、高職院校媒介素養教育策略

2.1媒介素養教育理念的確立

2.1.1明確媒介素養教育目標

高校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目標是:通過媒介素養教育,一方面使大學生自覺抵制媒體不良信息,減弱媒介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使大學生自主利用媒介,提升對信息資源的支配能力。

2.1.2以學生為本的媒介教育

對受眾媒介素養的培養應是學校、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途徑,而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受眾自身的內因。因此以學生為本的媒介素養教育重在啟發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實現高度的自律和對媒介有效利用。媒介素養教育應喚醒學生的媒介素養意識,將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

2.1.3符合國情的媒介素養教育

與西方發達國家漫長的媒介發展歷史不同,我國媒介發展有自身的顯著特點,是在改革開放后三十年間經歷了短時期內的迅猛的發展,媒介體制的市場化轉變,媒介形態的日新月異,新媒體的迅速普及,媒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高職院校的媒介素養教育既要借鑒國外已有經驗,更要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和高職學生群體的媒介素養狀況,解決突出問題。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成長過程中完全不同的媒介環境帶來的觀念差異,如高職學生過度依賴、崇拜新媒介而疏忽傳統媒介的現狀,如新媒介某些方面使用能力較強與有效利用媒介資源為自身服務能力不足的矛盾,如不同的教育環境帶來的學生媒介使用能力的較大差異等。

2.2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

2.2.1媒介素養課程的開設

課堂是媒介素養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高職院校媒介進行素養教育,開設媒介素養課程是培養學生媒介素養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有師資條件的學校可開設媒介素養必修課,暫時還不具備條件的學校也可先嘗試開設媒介素養公共選修課。還可將媒介素養的內容融入到相關的公共基礎課或專業課程中去。在教學內容上注意針對性、實用性,了解一些理論知識是必要的,但重點應放在媒介意識的激發和媒介使用能力的提高。教學的內容包括媒介認識、媒介解讀、媒介使用三大方面,具體內容可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征求教學對象的意見不斷調整優化。要讓學生認識媒介社會與現實社會的本質區別,能夠控制自己的媒介接觸行為,不讓媒介過多占用自己的時間;了解媒介的商業屬性,能夠正確解讀媒介信息,如解讀新聞、解讀廣告、解讀娛樂節目、解讀影視的能力;能夠利用媒介學習知識,開闊視野,增長本領,休閑娛樂,善于制作并媒介信息,擴大交際面,關注社會與人生。教學的方式上應采用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因為媒介素養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對媒介也已擁有豐富的體驗。在媒介素養教育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理論的講授,讓學生接觸較為系統的媒介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在課堂上要多提供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把自身對媒體的認識和經歷帶進課堂,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與經驗分享來提升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2.2.2媒介素養教育活動的開展

篇5

【關鍵詞】媒介素養;媒介融合;新聞專業主義;職業道德

如今是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因而各種媒介技術也快速的發展。在以往的媒體中,廣播、網絡、電視各成一家,而今這種模式將慢慢被打破,向媒介融合的趨勢發展。而作為傳媒人的新聞記者面對這種趨勢,也不得不面對新的挑戰和壓力,從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進而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水平,成為媒體融合時代下一名合格的、為人民服務的新聞人才。因而,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應該重視新聞記者的媒介素養培養,加強對這方面的研究,從而研究出更好的方法和對策來幫助新聞記者提高媒介素養。

1.記者的媒介素養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媒介素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眾的媒介素養、特定人群的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教育等方面,特別是對受眾的媒介素養的相關研究較多,但是對于傳播者的媒介素養研究尚沒有深入。

其實,記者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者,在整個信息的傳播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他們對信息進行選擇和過濾,擔當著信息“把關人”的重要角色,其價值觀和媒介素養水平成為直接影響大眾傳播效果的關鍵因素。同時,新聞記者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他們的報道日益成為人們認識世界、辨別真偽、表達觀點的主渠道,記者的傳播活動對受眾有重要作用,在傳媒人媒介素養缺失的情況下,受眾通過媒介所感受到的就是被記者所歪曲和異化的價值觀。因此,提高記者的媒介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對記者的媒介素養進行研究也具有很強的必要性。

2.媒介融合對記者提出的新挑戰

2.1信息傳播環境改變

媒介融合帶來了信息傳播環境的巨大改變,特別是互聯網及新媒體的發展,使不同媒介之間進行整合與重組、交融與互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交互性越來越強,形成了新的信息傳播環境。傳統媒體借助新媒體進行業務拓展,開發了與新媒體相融合的新的媒介形式,例如與網絡媒體相結合出現了網絡報紙、電子雜志等,隨著3G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與手機媒體相結合的新媒體,例如手機報紙、手機電視、手機廣播等等。“全媒體”發展戰略的提出適應了新的新聞信息傳播環境的需要,是未來傳媒業競爭和發展的主要手段,因此,對傳媒人特別是新聞記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新聞傳播模式改變

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是這樣一種流程:新聞事實由傳播者通過新聞媒介傳向受眾。在這個傳播過程中,傳播者起著積極主動的作用,受眾更多的是出于被動的地位。但是,在新的媒介環境下,單一的傳播流程已被改變,傳者和受眾的界限變得模糊,受眾在傳播中的主動性加強,新聞傳播的主體由職業新聞記者獨家壟斷轉變為記者與受眾共同分享,新聞傳播模式由單向線性轉變為雙向互動性傳播,由媒介組織對大眾的傳播轉向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傳播。

2.3新聞產品形態改變

媒介融合還帶來了新聞產品形態的改變,具體表現在兩個層面,即基于受眾層面,出現了“公民新聞”;基于新聞媒體層面,出現了“融合新聞”。隨著Web2.0應用的不斷普及和社會化媒體的迅速發展,受眾選擇、使用媒介的能力逐漸提高,從單純的接收者向傳者和受眾的雙重角色轉變。在新聞事件現場,“公民記者”利用手機、個人博客、微博、SNS等在第一時間發出消息、表達觀點,成為傳統媒體報道的重要來源。這種“公民新聞”形式顛覆了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壟斷,并影響了傳統媒體對新聞信息的“議程設置”功能,這在突發新聞實踐報道中表現尤為突出。

3.媒介融合時代新聞記者媒介素養培養的對策

由上述可知,在媒體融合時代下,新聞傳播領域出現了一系列的新特點,例如,信息傳播環境改變、新聞產品形態發生改變等等。這種種的改變勢必會對新聞記者的業務水平和知識結構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新聞記者必須要針對這些改變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來適應這種新的時代。本文針對于新媒體時代下,提出了幾點培養新聞記者的媒介素養的對策,旨在為新聞記者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3.1強化專業知識

就目前我國在職的大部分新聞記者來說,他們所受的教育多傳統的媒體教育,即為電視、廣播等專門培養的單項人才。然而,媒體融合時代下,這種傳統的、單項的媒體專業教育已經不能滿足新聞記者的需求。所以,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新聞記者其專業水平和知識結構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媒體傳播上,對于媒體融合時代下各種新的知識、新的業務顯然認識不夠。因此,加強新聞記者的專業知識是適應媒體融合時代的首要任務。

首先,新聞記者要熟悉現代新聞傳播手段,提高對新媒體的認知,掌握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如新聞記者在采制新聞的時候,應該考慮到不同媒介平臺要求的不同,在提供素材和采寫新聞方面有所區別,針對網站、報社、電視的不同受眾,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稿件。而達到這一目標的前提是新聞記者不但要懂傳統媒體而且對新媒體也要有一定的認識,才能有針對性地為不同的媒介創造出風格不同的內容產品。其次,要加強新聞傳播專業理論業務方面的學習,熟悉新聞采編業務;同時對所采訪領域要有了解和認識,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提高在紛雜環境下的信息鑒別和篩選能力。

3.2熟悉專業技能

媒介融合將我們帶到了一個新的時代,新聞記者不再局限于為單一媒體服務,他們可能需要同時為報社、電視臺、電臺、網絡、移動手機等多種平臺,跨媒體服務,提供報道。這也對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媒體中“功能型”記者已不適合媒介融合的要求,他要成為集文字報道、攝影、攝像等為一體的“多面手”,能熟悉掌握多種新型傳播技術,精通各種現代化采編錄傳設備,完成新聞信息采集及報道任務。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新聞記者專業技能的再造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3.3強化“把關”意識

傳播主體的多元化,信息的個體從專業人員變為普通大眾,這也造成了各種資訊的涌現和泛濫,面對海量的信息,新聞記者必須強化“把關”意識,在新聞報道中始終秉持“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效地對信息進行刪減、過濾、編輯和傳播,強化主流的聲音在社會輿論中形成正確的引導,發揮主流媒體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對于新聞記者的影響是嚴重而深遠的。所以,作為新聞記者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意識到這一點,不斷的通過培養媒介素養而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如若不然,只會被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甩在后面。同時,媒體領域的管理人士也應該認識到媒體融合時代對于新聞記者的影響,因而要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加強對新聞記者媒介素養的培養,從而為我國媒體事業的發展而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我國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影視媒介傳播;媒介素養教育;大眾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學習型社會構建中的媒介素養教育問題研究”(項目編號:GH12072);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中弱勢群體的媒介素養教育問題研究”(項目編號: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97號)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一、影視媒介浸潤下的生存境遇

在現代傳播技術日益昌達的今天,媒介已經浸潤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報刊、廣播、電影、電視、網絡、手機等媒介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元素。媒介已經成為學校教育之外個人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每個人都成了媒介消費者,每天都會面對撲面而來的海量的信息。媒介的影響不僅覆蓋了從兒童到老年的人生過程,還覆蓋了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領域,成為社會公民重要的社會化動力之一,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當下的社會,人們已習慣于通過媒介去認知世界,并習慣于把通過媒介的“擬態環境”獲得的認知當做“現實的真實”來反作用于世界。媒介不僅充斥了人們生活的空間,還以其強大的輻射力影響了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塑造著一個時代的核心品格。而“當人們的生活知識和經驗大多來自傳媒,人們與他人和外界的交流大多借助傳媒,人們對社會乃至對自己本身的認識和了解大多依賴大眾傳媒的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便會自然而然地受到大眾傳媒極有力的牽引而很大程度地被抹上媒介化生存的色彩”。

影視作為一種媒介形式,以其獨特的聲畫并茂、形神兼備、通俗易懂等視聽綜合優勢在當下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當今社會最大眾化、最具影響力的媒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影視媒介更以“載體膨脹”的方式侵入到新媒體領域,影視的傳播途徑不再局限于電視和電影院,出現了移動傳媒、電腦網絡視頻、手機視頻等多種傳播方式,影視內容以被拆分成獨立的“視頻”單位進入傳播環境。現在,在城市的任何地方,人們通過電腦、3G手機、ipad、車載電視等設備就可以觀看到影視作品,而不必像從前那樣要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體驗影視劇中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要走進裝修日益豪華的電影院去感受好萊塢大片所帶來的視覺沖擊,現代電子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成熟不斷改變著舊有的觀影模式,影視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享受娛樂的最重要方式,甚至成了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影視媒介的無孔不入讓人們無一例外地處于一種“媒介化生存”的狀態之中,很難想象離開了影視媒介,世界將會變得怎樣的無序與無趣;同時媒介化生存也導致了人對影視媒介的過度依賴,人們往往不加選擇地將傳媒世界所制造的“擬態環境”作為自己生存狀態和生存目標的參照系統,將傳媒提供的信息作為調整與修正自己行為以求生存發展的重要依據,并且注重將自己與傳媒之間的融合程度作為衡量自身是否具有社會化特征的一項指標,以至于喪失了個人應有的個性和判斷力,淪為媒介的附庸。因此,生活在影視媒介文化所制造的景觀與儀式中的人們必須具備相應的媒介素養,學會“媒介化生存”。

二、影視媒介的傳播特征

(一)傳播技術的現代化

一切藝術和傳播媒介的發展都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影視媒介作為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體,從其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吸收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以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表現力和創造力。正如造紙術、印刷術的產生讓人類進入了繼口語傳播時代之后的文字傳播和印刷傳播時代一樣,電子技術的發展、成熟又催生了電影和電視這兩個后起之秀,兩者借助了數字媒體技術的力量獲得了迅猛的發展,以至于形成了一個以視覺圖像逐漸取代傳統的文字文化的傳播系統,人類社會也說由文字閱讀時代走到了今天的“讀圖”時代。在這個過程當中,傳播技術的現代化無疑是最明顯的特征,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影視藝術的發展過程也是人類運用技術不斷拓展影視媒介的表現力和存在方式的過程。從傳統的畫面、蒙太奇技法到現代的數字媒體技術的運用,技術的現代化使影視媒介有了制造夢幻影像的能力,影視媒介的奇觀本性得以被充分地挖掘和展現出來。

(二)傳播對象的全民化

傳播技術的現代化不斷改變著影視媒介的傳播手段、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直接引發的結果是其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廣,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信息的數量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接收的方式也越來越便捷。影視媒介的傳播是面向全民的,它的直觀性、生動性使它最易于被受眾接受和歡迎,不論哪個階層、哪個年齡段、何種教育背景的人都能夠找到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契合的媒介產品,都可以成為“觀眾”,從這一點上說,影視媒介擁有著其他媒介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是一種強勢媒體。當下,影視媒介的影響已經滲透到全體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中——當代的兒童和青少年是在電影和電視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影視媒介是其接觸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媒介形式,看動畫片、少兒節目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年人對影視媒介的依賴更加嚴重,看電視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缺少影視媒介的生活變得不可想象。據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觀眾最信任的新聞來源是電視新聞,人們最常見的娛樂休閑形式是觀看電影、電視劇和電視娛樂節目。可見,影視媒介已經成為一種常規的生活方式,其傳播的內容和形式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并對社會風氣、流行時尚、國民心態產生了全面的影響。

篇7

關鍵詞 媒介素養 教育 CNKI

鄭保章,大連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吳靜靜、王一茹,大連理工大學人文學院。

作為西方新聞傳播學的經典概念之一,媒介素養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當時伴隨著大眾傳媒在西方國家的飛速發展,各種新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開始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大眾傳媒在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務的同時,所引起的各種社會負面現象也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為捍衛本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不受流行文化的侵蝕和影響,有關學者提出了“media education”的概念,旨在通過對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實施恰當的媒介教育,使其具備抵御外來低劣文化的基本能力。隨后,這一概念得到了歐美各國的廣泛認同,并相繼傳入其他國家。

在中國,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卜衛于1997年在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現代傳播》上發表的文章《論媒介教育的內容、意義和方法》,是我國媒介素養研究的開端。文章中,卜衛系統地介紹了公民媒介教育的概念、意義和內容,并就如何實施媒介教育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此后,媒介素養這一議題開始引起國內學者們的廣泛關注。進入新世紀以來,關于媒介素養的相關研究呈現井噴式發展,2004年更是被譽為“媒介素養教育年”。[1]與過去相比,近5年來我國媒介素養的相關研究,在數量和質量上呈現出了怎樣的發展態勢?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研究方法有何改進?為探究以上問題,筆者基于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這一平臺,搜索了以“媒介素養”為主題的文章,共檢索到相關文獻2070篇,剔除一稿多發的稿件和新聞、廣告、目錄等無效稿件,共剩余有效文章2016篇。本文試圖通過分析這些文章的年載文獻量、核心出版物、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勾勒出我國近5年來媒介素養研究的總體發展狀況。

一、基本情況

盡管“媒介素養”已成為我國新聞傳播領域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我國學者關于媒介素養的研究熱情絲毫沒有減退。與2007年的228篇相關文獻相比,2008―2012年我國以“媒介素養”為主題的文章,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從數量上來看,2010年與2012年的文獻增長量較為明顯。其中,2010年的相關文獻數量為415篇,較2009年相比增長率達45.6%。而2012年的文獻數量更是超過了600篇(圖1),成為5年來媒介素養研究的最高產年。從文獻的發表刊物來看,近5年來刊載“媒介素養”相關文獻數量居前10位的刊物分別是《新聞世界》《東南傳播》《新聞愛好者》《青年記者》《中國廣播電視學刊》《新聞知識》《新聞界》《今傳媒》《現代傳播》和《當代傳播》。從刊物的質量來看,排名前10位的刊物中,只有《新聞愛好者》《中國廣播電視學刊》《新聞知識》《新聞界》《現代傳播》和《當代傳播》是全國新聞核心期刊,而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則只有《現代傳播》和《當代傳播》,其他刊物均為一般刊物。這也表明,我國媒介素養研究雖在數量上取得了可喜進步,但在文獻質量上,有待進一步深入和完善。

二、研究內容

在我國,“媒介素養”自20世紀90年代提出以來,受到了業界學者的持續關注。十幾年來,我國媒介素養相關研究趨于成熟,研究視野不斷開闊,研究內容不斷深入。縱觀近5年來媒介素養研究的相關文獻,可根據不同的研究視角,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1. 關于媒介素養的定義、內涵和理論淵源等基礎性研究。此類性質的文章在媒介素養最早提出時,曾受到學者的強烈關注。伴隨著媒介素養在我國社會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開辦媒介素養相關課程的學校、企業和社會組織日益增多,學者對于媒介素養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如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宋萍曾在文章《對媒介素養內涵的再認識》中結合現代社會的傳媒環境,[2]通過媒介認知、信息處理和媒介參與三個維度重新分析了媒介素養的概念與內涵。而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的楊書昆和孫文彬,則結合歐美大眾傳播與媒介研究的背景,對“媒介素養”自20世紀30年代提出以來至今的演變歷史進行了梳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媒介素養研究在中國已有十余年的歷史,因此,關于該類型的研究并非只是近5年來關注的重點。

2. 關于媒介素養教育的多重研究。在意識到媒介素養的重要性之后,如何正確地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我國受眾尤其是青少年、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已成為學者關注的重點。如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黃旦等人就曾在《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紀西方媒介素養理念的變遷》,[3]分析了西方媒介素養教育的重點和理念的變遷,對于中國的媒介素養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學習和借鑒作用;湖南師范大學的蔡騏則在《媒介化社會的來臨與媒介素養教育的三個維度》中,[4]從人類普適性的終極追求――“真、善、美”三個角度出發,對媒介素養進行了解讀,并提出要從技術、藝術、道德三個維度來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公民的媒介素養。總之,學者們的相關研究既有對媒介素養教育內容、原則和意義的定性研究,又有對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途徑和方法的定量研究,這些文章已占據了近5年來媒介素養相關文獻的半壁江山。

關于中西方、內地與港臺地區媒介素養教育的比較,是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由于媒介素養最早起源于西方,因此,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媒介素養研究相比,我國的媒介素養研究仍處于不成熟階段,西方國家的媒介素養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們學習、借鑒和參考的重要資料。如黃娟的《英國媒介教育的發展及啟示》,[5]對英國媒介素養教育的三個發展階段以及教育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論述;而袁軍在《國際新聞界》發表的《媒介素養教育的世界視野與中國模式》,[6]則是結合歐美發達國家的研究經驗,提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媒介素養教育模式的原則,以供討論。與此同時,與內地相比,港臺地區的傳媒環境相對發達,無論是在媒介素養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還是在教育資源方面都略勝一籌。因此,關于兩者的對比,也是我國學者關注的一個重要領域。如袁磊等人的《港臺地區媒介素養教育現狀及其啟示》,[7]就是從教育目的、推動力量和教育實踐三個方面,對內地與港臺地區的媒介素養教育進行了對比研究。

3. 關于不同群體媒介素養的調查研究。不同群體媒介素養的調查研究一直是近5年來我國學者關注的重點,研究對象包羅萬象。按照受眾的媒介環境分,可分為現實受眾的媒介素養調查和網民的媒介素養調查兩部分。如周葆華、陸曄的《從媒介使用到媒介參與:中國公眾媒介素養的基本現狀》,張曉冰的《“網絡問政”中網民媒介素養的培育》,徐君康的《數字化時代網民媒介素養非理性表征原因探析》等。按照受眾的地理環境分,可分為城市受眾的媒介素養調查和農村受眾的媒介素養調查兩部分。如王嘉的《長沙市居民媒介素養與媒介接觸情況調查報告》,杜永梅的《甘肅地區受眾媒介素養現狀調查與思考――以靖遠縣為例》,郭穎的《農村受眾媒介素養教育研究》,彭月萍的《農村受眾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建構初探――以井岡山區域調查為例》等。按照受眾的年齡段分,可分為少年兒童、青少年(中小學生)、大學生的媒介素養調查研究。如羅樹范的《少年兒童媒介素養教育問題及對策》,王世華的《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研究的現狀、問題及建議》,李安英等人的《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及對策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等。

在學者的研究對象中,需格外指出以下幾類群體:首先是公務員、政府官員、領導干部等群體媒介素養的調查研究。伴隨著“網絡問政”時代的到來,這一類人員的媒介素養水平已成為其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因此,近幾年來關于該群體媒介素養的調查開始逐漸增多。如姜德鋒的《公務員媒介素養重構之現在時,多元共生――哈爾濱市公務員隊伍媒介素養調查報告》,鄭欣的《政府官員:一個特殊群體的媒介認知及其應對行為研究――以700名處級以上干部媒介素養調查為例》,丁柏銓等人的《領導干部媒介素養考察報告――基于對南京市局級領導干部的一項調查分析》等。其次是少數民族地區及少數民族受眾的媒介素養調查研究。與發達城市相比,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相對貧窮和落后。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受眾的媒介素養水平,已成為提高少數民族受眾整體素養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因此,關于該群體的媒介素養研究,開始成為近幾年來我國學者關注的一個新的領域。如胡永剛和白浩然的文章《少數民族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調查報告――以西北民族大學為例》,張景龍的《少數民族地區媒介素養的文化思考》等。再次是新聞專業學生和新聞從業人員媒介素養的調查研究。作為我國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一個特殊群體,新聞專業學生的媒介素養水平以及媒介素養教育策略,一直是學者關心的一個領域。如李茫、徐會的《“準新聞人”媒介素養現狀調查及培養途徑探析――以宿州學院新聞學專業為例》,陸丹的《媒介批評課程教學方法與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研究――基于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特點的思考》,姚治蘭的《媒體人的媒介素養與媒體責任》等。最后則是不同職業群體媒介素養的調查研究。如蔡斐、許建兵的《法官媒介素養論――從保障審判獨立的角度切入》,張紅、張朱博的《高校輔導員媒介素養現狀調研與對策分析――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孫素華的《企業員工媒介素養教育的創新模式研究》等。總之,我國媒介素養的研究對象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青少年、大學生群體,其研究范圍正不斷擴大。

三、研究方法

縱觀近5年來我國學者關于媒介素養的研究,不難發現,其研究方法正由以往思辨主義的定性研究,逐漸向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實證主義的研究方式轉變。同時,由于研究不同群體的媒介素養,需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展開調查,因此相關文獻的研究方法仍以問卷調查居多。如生奇志、展成的《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調查及媒介素養教育策略》一文,[8]即以某具有理工科背景的985高校為對象,采用系統抽樣的方式,隨機選取在校各年級大學生及部分研究生進行抽樣,匿名答卷,并從被調查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媒介接觸情況、校內媒介情況、對媒介的認知和判斷及其媒介使用能力5個方面出發,進行了分析。鄭素俠的《農民工媒介素養現狀調查與分析》則是在2010年1月4日至24日農民工返鄉高峰期間,[9]在鄭州火車站、二馬路汽車站、二馬路勞務市場、鄭州長途客運公司等農民工聚集較多的場所,進行了一次中型規模的問卷調查。而鄭欣的文章《政府官員:一個特殊群體的媒介認知及其應對行為研究――以700名處級以上干部媒介素養調查為例》,[10]則是在南京市7000余名處級以上干部中隨機抽取700名作為樣本,通過派專人面訪調查、網絡郵件、特快專遞、在線答題等方式展開調查,并從媒介認知、媒介接觸、媒介使用、媒介環境適應等四個方面,對此次調查結果進行了陳述。

除問卷調查外,在研究媒介素養的過程中,還常常使用個案分析、內容分析等其他研究方法。如張琳娜的《從網絡推手運作模式看網民媒介素養――以蒙牛“陷害門”為例》,[11]即以蒙牛“陷害門”為例,分析網絡推手的運作模式,對網絡推手這一特殊群體進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礎上論述了如何使媒介素養成為凈化網絡的切入點。任素華的《論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以2008年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為個案分析》,[12]則采用了文獻計量學的研究方法,以2008年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相關研究為個案,分析了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特色,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而鄭巧群的文章《試論媒介素養教育與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新聞傳播學的學生專業實踐為例》,[13]則是通過媒介素養教育實踐,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德育素養和心理素養,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總而言之,我國學者關于媒介素養的相關研究,已不局限于“閉門造車”式的定性研究,而是逐漸深入到了大學生、農民工、領導干部等不同的社會群體,在開展研究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結 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媒介素養研究相較于西方國家雖起步較晚,但也在經歷一個趨于成熟和完善的發展過程。從2008年至2012年的年載文獻量來看,我國的媒介素養研究正處于平穩發展的研究階段。尤其是2012年,以“媒介素養”為主題且為篇名的文章已超過600篇,這也表明,我國學者對于媒介素養這一議題仍抱有極大的研究熱情。從媒介素養的出版刊物來看,我國刊載媒介素養相關研究的刊物水平相對較低,核心期刊及CSSCI來源期刊相對有限,對于媒介素養的研究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在研究內容方面,我國媒介素養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不斷加深和擴大。對于不同的群體紛紛給予了關注。然而,盡管媒介素養研究的受眾群體千差萬別,但在提升媒介素養的策略方面,所提出的觀點仍大同小異,內容相對空洞,可實施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商榷。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方法相對單一。多數文章只采用了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缺乏長期深入的觀察和分析,且所設計問題相對簡單,缺乏對變量的綜合分析。由于媒介素養涉及受眾的媒介接觸情況及對媒介信息的處理能力等,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不能簡單地通過問卷調查加以判斷。另外,許多學者在調查某一所高校大學生、某一城市受眾的媒介素養時,簡單地將研究結果總結為全體大學生、全體受眾的媒介素養水平,這種觀點也不夠嚴謹和準確。我國的媒介素養研究仍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馬萍. 我國媒介素養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評述[J]. 新聞知識,2009(1):30-32.

[2] 宋萍. 對媒介素養內涵的再認識[J]. 文學界,2011(5):233.

[3] 黃旦,郭麗華. 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紀西方媒介素養理念的變遷[J]. 現代傳播,2008(3):120-123.

[4] 蔡騏. 媒介化社會的來臨與媒介素養教育的三個維度[J]. 現代傳播,2008(6):106-108.

[5] 黃娟. 英國媒介教育的發展及啟示[J]. 新聞愛好者,2011(2):64-65.

[6] 袁軍. 媒介素養教育的世界視野與中國模式[J]. 國際新聞界,2010(5):23-29.

[7] 袁磊,陳曉慧,霍娟娟. 港臺地區媒介素養教育現狀及其啟示[J]. 中國電化教育,2010(7):33-36.

[8] 生奇志,展成. 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調查及媒介素養教育策略[J].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66-70.

[9] 鄭素俠. 農民工媒介素養現狀調查與分析――基于河南省鄭州市的調查[J]. 現代傳播,2010(10):121-125.

[10] 鄭欣. 政府官員:一個特殊群體的媒介認知及其應對行為研究――以700名處級以上干部媒介素養調查為例[J]. 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3):64-72.

[11] 張琳娜. 從網絡推手運作模式看網民媒介素養――以蒙牛“陷害門”為例[J]. 青年記者,2011(17):85-86.

篇8

關鍵詞:大眾傳播時代;媒介素養;提升

在新媒體的發展與應用下,數字化媒體對于社會環境產生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對于媒介素養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大眾傳媒時代,媒介素養也有著更為深刻的含義,如何提升媒體的媒介素養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大眾傳媒時代對于媒介素養提出的要求

關于“媒介素養”這一概念,最早由英國學者李維斯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在媒介形態的發展下,“媒介素養”的概念也不斷的得到了充實,關于媒介素養,就是人們對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選擇能力、評估能力、質疑能力、生產能力、創造能力與思辨反應能力,媒介素養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即公眾對于媒介的認識與傳媒人員對于自身職業的認識。對于媒介編輯而言,媒介素養的提升主要體現在業務上,即文章內容的選擇、傳播信息的價值、傳播效果的評估等,這是新聞從業者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美國文化研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媒介理論學家約翰?菲斯克(John Fiske)曾提出新型的受眾觀――生產性受眾,強調受眾的高度主體性和能動性,該理論也被目前媒介發展帶來的受眾角色轉變的新趨勢所印證。在新的媒介環境下,單一的傳播流程已發生變化,媒體在傳播中對信息的壟斷被打破,變為媒體人與受眾共享,傳播模式由點對面的單向線性傳播轉變為雙向互動性傳播,甚至一對多、多對多的傳播。例如,這一轉變拓寬了受眾對媒介都進行評價的渠道。網絡普及使受眾對于各類媒體的評價由“延時性”為 “即時性”。

近年來,媒介融合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已經步入到了大眾傳播時代,傳統的一媒體獨霸天下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在大眾傳播時代,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者,這對于新聞從業者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新聞從業者必須要意識到新時代帶來的挑戰,積極迎合大眾傳播時代信息傳播內容與形態的變化。

二、大眾傳播時代媒介素養的提升

要促進媒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媒介隊伍,要保證媒介可以得到生存,還要提升整個新聞從業隊伍的綜合素質,鍛煉他們的業務能力、知識水平與綜合素質,不斷的進行學習與創新:

(一)對媒介素質有深刻的認識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數字化的傳媒信息通過網絡被鏈接成為多層次、多樣化融合趨勢的信息傳播網。通過傳媒鏈接,形成了一個數量密集、傳播快捷、共享程度高的社會。作為傳媒“守門人”,媒介從業人員必須迅速、準確地從各類媒體獲得相關信息,再對信息進行整理和加工,進行市場推廣。信息根本特質是新的信息內容和新知識,通過信息傳遞讓人們對某種事物得到一定的認識,解除受眾對某事件的顧慮和不確定性。媒體傳播的信息囊括了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于傳媒信息載體、傳播方式、信息結構不同,存在很大差異,可以把他們分為文獻型、電子型信息等類型。作為新聞從業人員,必須要對媒介素養有深刻的認識,并能夠積極適應大眾傳播時代的變革。

(二)掌握數字化的技能

加拿大傳播學學者哈羅德?伊尼斯曾說,新的傳播技術創造著新的思維方式。多媒體傳播策劃力在深層面上的要求正是針對編輯的思維和理念的,即要求編輯轉變思維方式和固有的工作模式,具備有效利用多媒體進行一體化的多媒體內容設計和生產的策劃能力。在大眾傳播時代,不同媒介對于傳播的內容有著不同的要求,以報紙為例,報紙從業人員需要掌握扎實的數字化技能,成為一個“一專多能”的人才。掌握數字化技能的必要性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選題、策劃過程中,應用數字化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在自媒體盛行的今天,從業人員需要定期對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與APP軟件的運營進行維護,這也是他們需要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實踐證實,利用視頻、音頻、文字等將新聞內容全方位的展示給受眾,可以讓他們有更加清晰的媒介體驗,傳統的媒體也可以將文字制作為電子期刊,將鏈接內容用二維碼的形式公布出來,讓受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客戶端來查看,強化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媒介是否可以得到受眾的認同主要由新聞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各個媒介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鼓勵他們加強學習,改變傳統的慣性思維,不斷提升自我,加強學習創新。只有采取這樣的措施,才能夠適應大眾傳播時代的要求,為受眾提供更加全面的媒介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寧.新媒介語境下黨政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研究綜述[J].當代社科視野.2013(04).

[2]王穎,韋煥進.新時期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提升的機制構建[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3(01).

篇9

【關鍵詞】大學生 媒介素養 媒介素養教育

一、研究方法:

(一)調查樣本:蘭州大學在校本科生。

(二)調查方式:問卷調查。由調查員進入各個學生寢室訪問、被調查者現場填寫。

(三)抽樣方法:隨機抽樣。

(四)樣本情況:設計樣本量200,回收樣本200,回收率100%。有效樣本200,有效率為100%。樣本基本情況如下:

(1)性別構成:男女比例為1:1,比例適當。

(2)家庭狀況構成:家庭住址所在地分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鎮、農村。其中小城鎮和農村的比例稍大,分別為36.0%和35.0%,接下來是中等城市22.0%,大城市7.0%。

(3)專業構成:共五個專業。文科、理科、工科、農學,醫學。各專業人數依次是104、51、33、1、10。其中,文科當中來自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占25.7%,非新聞院的占74.3%。

(4)年級構成:大一39人,占19.5%;大二70人,占35.0%;大三44人,占22.0%;大四46人,占23.0%;大五1人,占0.5%。

(5)樣本統計方法:運用國際通用的SPSS統計軟件錄入數據后,進行頻數頻率統計、單變量分析和雙變量相關性變最交互分析。

(6)置信度與誤差:經統計,本次調查置信度為95%,誤差為正負5%以內。

二、實證分析

(一)大學生媒介接觸和使用情況

1、網絡是大學生最經常使用的媒介,上網成為大學生度過業余時間的主要方式,其比例高達77.5%,其次是自習和看書刊雜志,比例分別為57.5%和56.0%,其他的選項如和朋友聊天(39.5%)、參加體育文藝活動(30.5%)和參加志愿者活動(10.0%)等的比例較小。通過與年級、專業、性別數據的交叉分析,經檢驗不具顯著相關性,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已經融入到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論年級、專業、性別。網絡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的生活常態。

2、休閑娛樂和獲取新聞是大學生使用媒介的主要動機。比例為77.4%和73.4%,選擇學習知識的比例是51.8%,還有一定比例(29.6%)選擇的是打發時間。

3、蘭州大學本科生每天使用媒介的時間較為合理,58.5%的大學生平均花在媒介上的時間是1―3小時。1小時以下的有17.5%,5小時以上的占12.0%。不過還有12%的學生每天使用媒介時間在5小時以上,應引起注意。

4、時事政治和社會新聞是大學生最感興趣的兩類信息。最感興趣的信息是時事政治(63.0%)和社會新聞(61.0%),接下來的是娛樂新聞(44.5%),而體育新聞、文教類新聞等比例相對比較低。

5、大學生參與媒體互動情況一般。在問到最近兩個月參與媒體互動的情況時,選擇經常參與的只有5.0%。選擇偶爾參與的是48.5%。選擇從不參與的是46.5%。從中可以看出蘭州大學本科生在媒體互動上表現的較為一般。

(二)蘭州大學本科生對媒介的認知與評價情況

1、學生認為媒體最主要的三項功能是傳播信息、輿論監督和提供知識。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媒體所具有的公共的認識較為深入。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大學生在意識的深層次上認為媒體的主要功能是傳播信息、輿論監督和提供知識等較為“公益性”的功能。

2、大眾媒介對大學生自身最大的影響是觀點思維上的變化。在回答大眾媒介對大學生自身的影響主要有哪些時,觀點思維所占的比重最大,達66.5%:其次是知識結構,比例是48.5%;有4個人選擇了大眾媒介對自己沒有影響。可以說。大學生普遍能夠認識到大眾傳媒對自己的較為直接的影響,但對其較為深層次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充分。

3、對于我國媒介主要代表的群體聲音,大多數人認為我國媒介主要代表的是黨政界的聲音(77.0%)。其次是知識分子(49.0%),認為代表商界的也有一定的比例。比重是44.5%。認為我國媒介代表工人、農民群體的比例很小。

4、對媒體塑造的世界的認識。有83.5%的同學對于媒體所塑造的世界有一分為二的看法,既有虛擬也有真實,表明了蘭大本科生有基本的媒介理解力。并沒有盲目的相信媒介所塑造的世界。

(三)蘭州大學本科生媒介素養和媒介素養教育的相關情況

1、你之前是否知道什么是“媒介素養”,有65.3%的同學選擇了“不太清楚”,19.6%的同學選擇了“完全不知道”,可見大學生的媒介素教育亟待提高。

2、你是否贊同“媒介素養應當成為個人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說法,67.7%的同學選擇“贊同”,24.7%的同學選擇了“說不清楚”,只有7.1%的同學選擇了“不贊同”。再次證明媒介素養教育對于大學生的重要性。

3、你認為自身在認識和使用媒介方面的能力如何,61.3%的同學選擇了“一般”,而“較好”和“非常好”的同學分別是25.6%和2.5%。可見對于認識和理解媒介方面,個人能力是參差不齊。

4、你認為學校有無磐要開設一門幫助大家正確認識并使用媒介的相關課程,20.61%的同學選擇了“有必要”,13.5%的同學選擇了“非常必要”,由此可見開設相關媒介素養課程的必要性,也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提高自身媒介素養的渴求。

5、在媒介素養教育上,你認為最應當側重以下哪個方面的教育,58%的同學選擇了“建立系統批判意識”,28%的同學選擇了“普及基礎知識”,9%的同學選擇了“介紹如何運作”,5%的同學選擇了“其他”。

三、主要結論

(一)網絡成為主要信息源。網絡媒介已經深入了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成為大學生最經常使用的大眾媒介,上網也是蘭州大學本科生度過業余時間的主要方式。在媒介的使用動機上休閑娛樂和獲取新聞成為大學生主要的選擇。據資料,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2.98億人,普及率達到22.6%,其中大學本科生在總體網民中的比重是12.2%。網絡音樂、即時通信和網絡新聞是大學生最常使用的三種網絡應用。正是因為網絡媒體所具有的強大功能:娛樂、通信、學習……使其成為了大學生度過業余時間的最主要方式。

(二)接觸和使用媒介較為理性和合理,但互動性不強。大部分學生每天花在媒介上的時間是1―3小時,較為合理。對于媒體的信息,時事政治類、社會新聞類和娛樂新聞類是大學生最為感興趣的。不過在與媒介互動方面,蘭州大學本科生表現卻比較被動。

(三)媒介通過“培養”,對大學生的媒介素養產生了一定影響。大眾媒介通過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過程,對絕大多數學生產生了包括觀點思維、知識結構在內的影響,當然也包括媒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此可以印證培養理論對大學生的媒介素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一假說。

在媒介的認知與評價方面,傳播信息、輿論監督和提供知識是大學生最認可的三個媒介功能,大眾媒介對大學生自身最大的影響是觀點思維上的變化。對于媒介的作用以及社會影響力,大部分學生對此基本認同,另外大部分學生也會對媒介所營造的“擬態環境”提出質疑,會利用這種手段去證實媒介提供的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四)信息讓大學生走向娛樂化。77.4%的學生選擇休閑娛樂為使用媒介的主要動機,這或許就是當今社會逐步娛樂化的明顯標志。以學習為主的大學生通過媒介選擇學習知識的只占51.8%,竟還有29.6%學生選擇的是打發時間。媒介的負功能在此項調查中顯而易見,大學生在媒介使用的動機上已經偏向“娛樂”,表現出較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特點。

篇10

縱觀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大眾傳媒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電視媒介已經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成為了當代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伴隨著我們走過了一個由信息封閉到信息開放、由認識自我到認識世界的偉大歷程。中國幾乎所有的重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事件都在電視屏幕中留下了痕跡,市場觀念的普及、影視文化的流行、時尚音樂的引爆、共同話題的創造無一不閃現著電視的影子。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電視,我們的生活將是多么的單調,我們對歷史的記憶將會何等的蒼白,它所記錄的不僅僅是中國時代的變遷,也是國人精神世界的心路歷程。

30年后的今天,電視雖然依然擁有著最多數量的受眾,但是人們獲取媒介信息的渠道卻變得越來越多元,我們開始進入到一個由媒介信息構成的宏大超市時代。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也不管我們是否承認,我們生活中的信息商品較歷史上的任何時代都更為豐富,比世界上任何物質性的商品都更為多彩。美國伯克利大學信息管理與系統學院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圖書數量是968735冊,廣播電臺每年制作的節目數量為6550萬小時,電視臺每年生產的電視節目是4800萬小時,目前全世界共有47776家廣播電臺,21264家電視臺,22643家報紙。除此之外,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互聯網還為我們提供了約25億個文檔資源的訪問。另外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的藝術家從1970年的73.7萬人增加到2000年的220萬人,音樂家從1970年的10萬人增加到2001年的18.7萬人,作家數量則增長了四倍,達到了12.8萬人。每天這些藝術家、音樂家和作家都在通過我們的媒介渠道向我們注入更多的信息。

可見,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不同于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這是一個信息呈爆炸性增長的新時代。由于信息的急劇增長以及媒介共享導致的信息泛化,信息被傳遞給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地方,而且永無休止。以每年新增的電視節目為例,如果想要全部看一遍的話,至少要用35個世紀才能看完,而且中間還不能有任何的停歇!我們將這個時代稱之為“信息飽和”(message saturation)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浸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任何想要跟上信息步伐的企圖都是不現實的。面對大眾傳媒越來越具侵略性的傳播方式,人類的信息問題已經從最初的獲取信息,變成努力跟上信息,到現在又變成要避免信息了。那么,如何才能在信息的海洋里暢游呢?如何才能有效地役用媒體,而不是被媒體所奴役呢?

二、第二課堂:青少年的媒體使用

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指出,媒體不是物件,而是環境。“無人能夠自絕于媒體,媒體己經超越物件本身,而成為環境,如同陽光、水、空氣,是生命生活的要素;媒體更是教育環境,人人透過媒體認識世界,認識人、事、地、物與自己的關系。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媒體對自己的影響,我們與他人都在透過復雜的媒體互動建立社會關系,再將這些社會關系整合成為日常生活的樣貌”。半個世紀以來,難以計數的研究結果一再地揭示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現象――小學階段的孩童,每天平均約有2~3小時花在電視機前面。電視自問世至登堂入室的這50年間,早就成為有史以來人類從搖籃到墳墓之間最親密的伴侶。終其一生,保守估計,一個活到75歲的人,大約有9年的時間是不舍晝夜地在電視機前面度過的,而其中有一年半的時間是在不停地觀看各種各樣的電視廣告。美國尼爾森的調查顯示,在高中畢業前,美國學生總共花11000小時在學校,但卻花了20000到25000小時看電視。臺灣的一項調查也表明,臺灣國小學生平均一年有1200個小時是在學校度過的,同時則有1000多小時是在電視機前度過的,而國中生則有1200個小時與各種媒體為伍。《中國青年報》2003年9月7日報道:中國80.9%的小學生和81.2%的中學生課余時間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電視,而且每天花100分鐘看電視的最為普遍。另外,隨著網絡普及程度的提高,青少年也日漸成為互聯網應用的主力,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互聯網報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2.98億人,其中19歲以下的青少年所占比重高達35.6%,總數在所有年齡群體中占據第一;而中小學生每周平均上網時間高達9.5個小時,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為81分鐘,僅次于電視。2003年中小學生看電視的時間和2008年中小學生的上網時間之和為181分鐘,也就是說我國的中小學生平均每天花在主要媒體上的時間為3個多小時,而且今天中小學生看電視的時間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如果再算上假期看電視和上網時間的話,這個數值將會更為驚人。因此,將媒體稱之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一點都不過分,而且就影響力而言,媒體憑借其豐富廣博的內容和生動有趣的敘事,對青少年的沖擊更是大有超越學校這個第一課堂的趨勢。正如《天生買家:商業化童年和新消費文化的危險》一書中所指出的:誰是孩子的主人?商品。誰規劃孩子的前途?企業。誰建構童年?廣告。……這樣說不是答案的全部,但卻相當精確地掌握了社會趨勢的神韻。當然啦,我們也可以把上述廣告詞改為更加直截了當:誰是孩子的主人?媒體……誰規劃孩子的前途?媒體……誰建構童年?媒體……意思還是一樣的,因為圍繞在媒體人前人后的,就是商品啦、企業啦、廣告啦!

三、媒介素養教育: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

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傳到歐洲照亮了歐洲的黑暗世紀,讓統治階層對信息的壟斷變得不再可能;現代電子技術的發明,讓信息傳播的全球化和實時化成為可能;互聯網的發明,讓信息傳播的個人化和互動化成為可能,每個人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電子技術對信息傳遞的革命性作用將我們帶入了一個跨越國界和自然法則的超媒體社會。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飽和的時代,對信息的獲取和使用變得異常便利與廉價,信息的壟斷時代永遠被丟在了歷史的垃圾堆里。然而,對信息的簡單便利獲取并不等于個體知識與智慧的增長。紛繁復雜的信息并不總是人間的天使,也可能是潘多拉盒子里面的魔鬼,更多時候則是達摩克利斯之劍,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人無數,尤其是對于對社會缺乏全面認知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

今天,無論是從教育學的角度還是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大眾傳媒都是社會真實最為重要的建構元素。媒體通過日復一日持續不斷的報道,將散落在社會各個角落里的受眾有機地串聯起來,塑造出共同的社會認知與情感態度。如果說,這些信息全部都是

真實可靠的話,那么這種肆無忌憚的建構毫無疑問是有益的。然而,媒體的殘酷性就在于其內容并不總是反映真實,也不總是客觀中立立場的持有者,透過光怪陸離的形式,事實上媒體內容無一不是經過人為的選擇、加工、包裝等建構而成的,其中包含了大量政府、企業以及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企圖。作為受眾的社會大眾更多時候并不是媒體所謂的被服務的對象,而是媒體勸服的對象,或者勸服接受其中的政治、價值觀立場,當然更多時候是勸服接受其中的商業信息――作為廣告商力圖攻陷的目標消費者而存在。正如加拿大媒介素養之父約翰?龐杰特所說:“主流媒介或明或暗地傳播著有關道德生活的本性、消費者至上主義(consumerism)、婦女的社會角色、權利認同和絕對愛國主義(unquestioning patriotism)等問題的意識形態訊息。”

正是因為現代傳媒在信息形成過程中存在太多縱的可能,所以對于作為觀眾、聽眾和讀者的我們,尤其是對于尚不具備完整世界觀但模仿能力卻相當強大的未成年人而言,最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資訊本身,因為資訊的獲取并不代表知識或者智慧的增長;而是如何去更好地理解資訊背后的內容,去了解我們關于社會的認知是如何通過大眾媒體被賦予意義從而被建構起來的,媒體是如何有目的地選擇、組織與傳播信息,有時甚至是故意隱瞞與扭曲信息的。在信息時代,這種對于大眾傳媒內容的使用與評估的能力是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正如文字需要學習一樣,對于傳媒的認知與使用能力的建立也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而媒介素養教育的基本目標或者當務之急就是要培養每一個現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成為一個耳聰目明的信息消費者,對信息具有主動的免疫能力,不再只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更應該成為信息的主動傳播者和思辨者,成為具備媒介素養的媒介受眾。從這個意義上講,媒介素養主要指的是媒介受眾所應具有的對信息的認知能力、獲取能力、解讀能力、思辨能力與使用能力,即受眾不僅應該具備獲取信息、使用信息與傳播信息的能力,而且還應該具備主動批判信息、辯證吸收信息的能力。而使大眾具備媒介素養的教育過程便被稱之為媒介素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