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院校哲學教學提升策略

時間:2022-09-30 09:36:17

導語:高師院校哲學教學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院校哲學教學提升策略

摘要: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高師院校課程體系中的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哲學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對于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構建有效的哲學教學體系,能啟發學生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深入思考,也能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深度的進一步深化。本文結合高師院校哲學教學改革進行研究,從雙主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角度進行了分析,重點探究了分享教學目標、深化理論論證、優化精講點撥、開展多樣演練等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還在研究中對教學改革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力求能借助雙主互動教學活動的開展增進教學智慧,使哲學教學的實效得到進一步優化。

關鍵詞:雙主互動;高師院校;哲學教學;有效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高師院校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哲學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不僅能夠輔助學生對哲學知識的學習,還能啟發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對專業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但是哲學知識體系具有深奧、抽象和晦澀難懂的特點,高師院校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嘗試構建雙主互動的教學模式,能通過雙主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學生學習哲學知識的自主性,從而讓學生在主動的學習和探究中提高哲學學習效果,使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實現科學化發展的目標。

一、高師哲學教學中雙主互動教學的實施可行性

雙主互動教學模式本身是基于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提出的,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契合高師院校哲學教學的需求,也能與高師人才培養目標形成高度一致性。首先,雙主互動教學在教育實踐層面從對象化活動教學轉變為交往中對知識的共同探索。在哲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入雙主互動教學組織模式,能夠從教學本體論的角度,重新對教育的主體思想進行解讀,從實踐概念的角度認知教育主體的范疇,認為教師和學生都是哲學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都能表現出能動性、積極性的特點,在師生共同參與哲學探究、哲學互動交流的基礎上,能帶動學生對哲學思想的學習,促進學生思維深度的逐步發展。其次,雙主互動教學在哲學層面上將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能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容,突出教學有效性。在高師院校開展哲學教學活動時,教師組織學生對哲學思想進行學習,實際上這種學習是對哲學理念的特殊性認知活動和實踐活動,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將自己的哲學思想、哲學認識、哲學經驗等作為主體結構對學生的思想、理念等進行改造,學生在對哲學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接受教師的思想、同學的影響,自身思想和理念等會出現內部轉化的情況,從而使學生的主體知識和主體思想結構出現相應的變化,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為高師院校學生未來更好的勝任教師工作奠定思想教育基礎[1]。最后,雙主互動教學從教育心理學層面上促進了建構主義和認知同化主義學習理論的融合和實施。在引入雙主互動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高師院校哲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哲學內容呈現給學生,會通過教育環境的設置輔助學生完成對哲學思想的有意義建構,并且學生在對哲學內容進行積極主動學習、轉變個人思想的過程中,會用固有的知識經驗實現對新知識內容的內化,從而完成對新知識網絡體系的建設,能使學生的認知結構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在知識建構和認知同化的前提下,全面增強課堂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

二、基于雙主互動增進智慧的高師哲學教學有效性提升措施

從雙主互動教學模式的建構角度增進教學智慧,輔助學生對哲學知識和思想的學習,能顯著改善高師院校哲學教學活動的效果,增強哲學教學有效性,切實提升高師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下面就基于雙主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針對哲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進行細化的分析:

(一)分享教學目標,明確自主探究方向

目標的呈示是雙主互動教學模式中較為重要的流程,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會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哲學學習目標,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哲學目標指引,能主動對哲學新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在了解哲學思想、理解哲學觀點的基礎上,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促進高師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進一步優化[2]。例如:在對高師院校學生開展“看問題應分清主流支流”方面知識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根據高師院校學生的發展需要和職業成長需求,就可以在雙主互動教學活動中設定如下目標:其一,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矛盾關系進行表述的能力;其二,強化學生對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進行解讀、促進矛盾不同方面關系轉化的能力;其三,培養學生解讀兩點論和重點論,能將這方面哲學思想應用到自身專業知識解讀方面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為學生設計和展示哲學教學活動的目標,并在目標呈示活動中適當的提示學生自主學習的要點、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等,能夠通過目標的指引鼓勵和促進學生參與到哲學知識的自主探究中,能對哲學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系統的學習,在深度思考和主動質疑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找到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關鍵點,能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核心思想作出初步的判斷,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哲學知識的高效化探索。這樣就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借助哲學目標的積極指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哲學分析能力和思考習慣,從而為高師院校學生對哲學知識的自主探究創造良好的教學指導條件。

(二)深化理論論證,增進師生互動交流

按照雙主互動教學模式建構的需求,在高師院校的哲學教學中要想展現課堂教學的智慧,就要促進師生的主動溝通和交流,在師生群體互動交流的基礎上解決學生的疑惑,促進學生共同針對哲學倫理知識進行探索、論證,幫助學生在學習實踐中轉變認知狀態,從對哲學思想的感性認識提升到對哲學理論的理性認識,切實優化創新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3]。在引導學生對哲學內容進行深度論證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一般需要三個階段教學引導的支持:首先,教師鼓勵學生對哲學知識進行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總結自己在哲學學習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教師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并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在小組探究中深化學生對問題內容的認識,提高學生互動交流的體驗和感受,養成學生遇到問題主動探究的習慣。其次,學生針對哲學知識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主動的探究和分析,在小組成員提出不同觀點和看法并且學生之間對相關問題進行互動論證的基礎上,學生之間能相互取長補短,從不同的角度針對課程內容加以學習,從而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使學生對哲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4]。最后,教師結合學生共同探究的基本情況,針對學生在共同探究過程中仍然無法有效處理的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和釋疑,能夠通過畫龍點睛的點撥和引導,讓學生進一步針對哲學內容進行探索,從而真正學習相關哲學內容,實現對哲學理論知識的內化,有效促進學生對思想內容的系統探究。這樣就能在深化理論論證、探究和釋疑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在對課程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地互動和交流,排除哲學知識學習方面的障礙,促使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探索能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效。

(三)優化精講點撥,輔助學生系統歸納

在高師院校的哲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哲學知識內容的點撥和精確講解,使教師將自己的觀點、思想和經驗等傳授給學生,能促使學生能在學習哲學知識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轉化和思想的升華,并且教師的知識點精講和點撥能輔助學生對哲學知識的歸納和整合,是哲學教學活動的關鍵環節,需要進行重點講解和探究。在實際對這一環節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先對學生自學情況和互動探究情況進行總結,然后根據學生自學反饋的信息,抓住哲學課堂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對核心知識點進行強調性的講解和分析,讓學生從更深層次上對哲學知識加以思考和探索,從而形成知識轉化效果,確保學生能深層次掌握哲學內容,理解哲學思想[5]。例如:在基于物質概念開展哲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自學反饋教師發現學生在哲學學習方面的易錯點是無法準確的界定和區分物質形態。因此教師在精確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嘗試采用比喻論證的方法深入淺出地帶動學生對這方面的哲學思想進行分析,在比喻講解的形象化教學環境中,學生能相對輕松地理解物質的概念相關思想內涵,也能圍繞客觀實在性這一物質的特性進行多元化的探索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對哲學知識的學習質量[6]。在學生對哲學內容形成深層次感知和理解后,高師院校的哲學教師在教學中還應有意識地從雙主互動的角度,啟發學生基于這方面哲學知識的學習,談一談自己對自身職業發展的看法,從師范教育的角度重新針對物質的概念以及物質的特性等進行解讀。這樣就能在教師的精確點撥和指導下,真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將哲學知識的講解與學生專業發展融合在一起,使哲學教學更具專業特色、能輔助學生專業素養的教育和培養,為學生在未來專業學習實踐中保持良好的思維狀態提供相應的哲學指導支持。

(四)開展多樣演練,助力學生實踐應用

多樣化的教學演練是構建雙主互動教學模式基礎上促進師生群體有效互動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多樣化演練教學活動的設置不僅能鼓勵和引導學生對哲學知識進行學習,還能從高師院校學生專業發展的角度,使學生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融入到自身對知識的實踐探索活動中,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加以培養,從而發揮高師院校哲學教學活動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課堂參與意識和自我發展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確保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能力訓練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效[7]。例如:在基于“現象與本質”哲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能更好地展現雙主互動教學的智慧,對高師院校學生學習哲學知識的能力加以培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可以構建多樣化演練教學的空間,為學生創造參與實踐訓練的條件。在教學活動的設計方面,教師可以先根據哲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嘗試講述“東施效顰”的故事,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反思東施效顰故事中盲目模仿他人所能產生的后果,認識到在社會普遍認知中“東施效顰”是錯誤的;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打破思維定式,能從全新的角度思考問題,具體可以引導學生從現代社會思想解放的角度入手,思考“東施效顰一定是錯誤的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跳出思維的桎梏,能擺脫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單純地從東施的行為入手進行探究,討論東施效顰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能夠將現代社會的思想引入到故事的分析過程中,從東施不斷提高自身內在素質的角度嘗試辯證地看待這一問題,并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樣就能通過實踐演練教學,使學生能深刻認識到看待他人應該透過現象探尋本質,在未來從事教師職業的過程中,也應該透過表象發現學生的本質,能更加客觀、公正地對待學生。這樣就能將多樣化演練教學與學生對哲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訓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借助雙主互動教學促進學生哲學知識的學習、探究、思考和應用,真正增強哲學教學的有效性,突出強化高師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針對高師院校哲學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將雙主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作為基礎,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和實施,能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展現高師院校哲學教學的智慧,在有效的教學指導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的思想深度得到進一步增加,能在學習和實踐中對個人職業發展產生新的理解和認識。因此新時期在高師院校哲學教學改革實踐中,要注意結合雙主互動教學的開發和實施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以此為基礎有效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高效化培養。

作者: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