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道德范文

時間:2023-04-02 10:07: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道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會道德

篇1

 

關鍵詞:社會道德 個體道德 

    田秀云教授的著作《社會道德與個體道德孰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在這方面進行了深人探索。該著作由“導論”“社會道德”和“個體道德”三部分組成。“導論”部分主要闡述了道德的特性、價值、發展規律等基本理論;“社會道德”部分系統闡述了社會道德的原則規范體系,既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等重大社會領域的道德,也包括社會公共生活、職業活動和婚姻家庭等特殊領域的道德。“個體道德”相對于社會道德而言,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內化和個體化,它既包括個體道德品質和內心道德準則,也包括一定社會對個體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評價以及個體道德境界的升華和道德理想人格的實現。全書立意宏大、結構嚴謹,論述深人淺出,語言風格樸素平實,對復雜的道德現象條分縷析、娓娓道來,使讀者在無形中偶有所得。

    大致說來,本書有如下特色。其一,論及道德領域的諸多問題,具有全面系統性。倫理學研究有多種形式,既可以對某一領域的道德問題進行深人細致的挖掘,也可以對一系列相關領域的道德現象做出宏觀把握,進而嘗試建構一種指導性的理論體系,本書取后一種研究思路。作者的研究努力涵括社會倫理和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對道德基本理論、社會道德規范體系的總體把握,又有對各具體社會領域的道德問題和道德要求的具體分析,還有對個體道德養成的深人探究。這一系列研究由一條主線貫穿其中,即社會道德必需內化為個體道德,才能實現道德的最終目的。其二,關注社會生活,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倫理學以實踐精神的方式把握社會的道德現象,倫理學理論來源于道德現實,又回歸于現實,接受現實的檢驗。作者既關注當今中國面臨的迫切的現實問題,如市場經濟道德、行政行為道德、先進文化道德,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也關注全球性的道德問題,如網絡社會倫理、生命倫理、生態環境倫理等等,并相應地提出不同領域的道德原則或規范。其三,突出個體道德,體現出作者德性倫理的致思取向。社會道德最終要落實為個體道德,獲得道德主體的認同,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問題才能根本解決。作者在結構上把個體道德作為與社會道德平行的一部分,并且,不論是社會道德還是個體道德,都把道德主體定位為行為個體,認為道德的養成、個體道德的完善是道德建設的最終目標,這正暗合了德性倫理以個體德性為道德理論核心的宗旨。這是對目前倫理學界過分注重制度倫理忽視德性倫理現象的一種扭轉。

篇2

今天要講的題目是:社會的公共道德。

社會公共道德的主要內容包括:文明禮貌、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等。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公共道德,我想起了我們學校師生對鄉中學的對口扶貧行動,資助貧困的同齡人完成學業,這不正是良好的社會公德的體現么?

再看一個外國的例子。

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社會公德的體現么?

我這里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道德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道德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道德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道德,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清朝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公德的歷史教訓。

公共道德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嗎?不會!個人道德修養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必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養。人的道德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道德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道德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道德。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地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要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也是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社會公共道德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社會公德。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社會公共道德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公共道德教育有什么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公共道德,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篇3

〔關鍵詞〕社會文化 社會現象 道德綁架

社會文化是一個寬泛的定義,泛指人類社會形成至今的種種特定社會現象。道德綁架在當今社會可說是相當普遍的一種社會文化表現,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它的存在并不合理,但卻被大多數人本能性地頻繁用于各事件之中。

一、道德綁架概述

道德綁架即以自身觀點去要求他人,通常人們容易忽略非常重要的三點:第一,道德的范疇是什么,即怎樣是道德的而怎樣又是不道德的,這樣的道德標準衡量雖大體上一致,但具體評判標準卻還是因人而異的;第二,道德是用來律己而不是用來律人,在苛責別人之前應設身處地想想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那么自己又會如何做;第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無須強求別人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己所欲亦無需強加于人的道理卻顯得不甚了了。凡進行道德綁架者,歸根結底是源于自身思想模式固定化,且對某些人與事缺乏包容性,簡而言之便是:我認為它是對的,但你沒有這么做,所以你是錯的。事實上,一件事情我認為對,那么我自己這么去做即可,他人沒有義務遵循我的思維模式去行事,且別人做或不做與我并不相干,更進一步說,我并沒有權利去要求一個不相干的人如何行事。由于國人思想在某些方面相對保守,許多既定思想被沿襲至今,就大方向而言,人們的包容度在某種方面也體現了社會的發展程度與幸福指數。

二、道德綁架的幾種形式

許多道德綁架觀點有著看似正確實則荒謬的邏輯,畢竟每個人所處環境與個人特性均有不同,對于每件事的看法、感知和處理方式必然有所差異,不能一概而論。

1、 大家都認為這樣才是對的,所以你得這樣,否則就是不對。汶川地震時有人買了新車在微博上發圖,

輿論卻將事件推向了道德層面,無數批判性話語以倍增速度相繼出現。當人們質問著“你有錢為什么不拿去捐”時,卻自動屏蔽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你自己捐了嗎,捐了多少;第二,也許實際上他捐了,因為捐款與買車并不沖突;第三,他捐或不捐究竟是該由他的良知來決定還是由別人的道德觀來支配?

事件發生,國人愛國情緒高漲,這是好事。然而,無數暴力事件因此相繼在國內出現,砸店毀車甚至傷人,損害的都是國人自己的利益。中日關系并非歷來如此,在事件發生之前,賣日系商品、購日系車的這一類人并沒有預知能力,在事件發生之后,他們或許只是沒有經濟能力關店換車,何況他們購買的錢已經給出,此時再來關店換車不會對日本經濟造成任何影響,反會影響國內經濟。在特殊時期可以拒絕日貨,但這個意思僅僅是不再購買,并不是毀掉已經屬于國內的日貨,更不是傷害曾買日貨的同胞。打砸者忽略的是,打的是自己人,砸的是自己人的東西。對同胞的道德綁架以及一系列過激行為并非愛國,僅僅是偏激心理作祟,卻因此傷害無辜。

某明星寶寶出生時正趕上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她分享喜悅卻換來罵聲如潮甚至被逼道歉。恐怖事件的受害者當然是應當被哀悼的,每個人都會為他們的不幸而感到痛心。但同時應注意的是,恐怖事件并不是由無辜被罵者所造成,只是她的喜事剛好與這件悲事在時間上相沖撞,為寶寶的出生而開心并不代表不為受難者而悲痛,畢竟人們在哀悼的同時仍要繼續正常生活,各人對于各事的處理表現亦均有不同。況且,是否她不發寶寶照片而沉浸在痛苦之中便能讓死者死而復生?哀悼是出于人類的情感本能,但哀悼這件事本身并不能對事件起到多大作用,予以關注是應該的,但不必讓它影響到自身,若真對此事十分在意,那么可以直接去做一些對此事有幫助的實事,而不是在網絡上進行道德審問。

留守兒童及留守老人問題至今仍是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大量農村父母為養家而外出務工,他們身上往往背負著全家人生活費用、醫療費用與孩子教育費用的重擔。每當此類新聞播出,評論往往一方面責怪政府保障機制不全,另一方面責怪父母不該遠離家庭。如果理性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會發現幾個不合理的責備點:其一,離家不是本意,而是經濟所迫,若不拼命掙錢則會衣不遮體食不果腹,若放棄工作誰來承擔一切,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其二,政府早已在努力,但貧困人口眾多,暫時無法顧及全面應當予以理解;其三,大多數評論者并未處于或曾處于這種環境中,也許并無設身處地想想他人境況,且他們在虛擬網絡中叫囂道德的同時,也許并未做出相應實事為其分擔。

此類事件不勝枚舉,亦如許多人將結婚生子與孝道扯上關系,其實這僅是個人選擇,父母希望兒女幸福,自然會對孩子產生許多希冀,其中當然有些能做到而有些做不到,做不到絕非不孝。無需用既定規律來指責差異,對于別人與自己不同的做法,可以不理解,但是應尊重,切忌用惡言惡語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2、我認為這樣才是對的,所以你得這樣,否則就是不對。校園暴力事件時常上演,部分原因是搶劫或純粹欺凌,而更多是因矛盾而斗毆。中小學生三觀尚未完全成型,看待人事物不甚全面,更易于從自身角度出發,往往以自身道德觀約束他人道德行為,自己認為不對的事如果他人做了,便認為自己有資格對他人進行所謂道德批判甚至道德懲罰,無數毆打、逼跪、扒衣、事件就此發生,究其根源也許僅僅是背后議論、觀點不同、戀愛糾紛、看不順眼某種行為等完全不用上升至道德層面的事。此類暴力事件通常非一人之力所能為之,但糾集身邊小圈子內朋友亦十分容易,因為友情會對中小學生本就模糊的道德觀造成二次影響。道德綁架常具有的特點是跟風,某種理論無論對錯與否,如果身邊認可的人多了,便會成為看似正確的存在,然后所謂真理擁護者愈加增多。三個非常重要的點被忽視:其一,道德是用來律己的,不是用來律人的;其二,任何個人都無從做別人對錯的審判者;其三,任何個人對他人的審判行為,本身就有悖道德。

3、你既然做了這件事,就該一直做下去,否則就是不對。某位明星無私資助貧困學生183人,共計捐獻三百多萬,為助人而拼命演出,年復一年不求回報,然而后來他身患胃癌,不再有能力繼續這種行為,曾受他資助的人不僅無一人去探望,甚至對他冠以各種猜疑和謾罵。惡語如刀,傷人無形,“為什么不繼續出錢了,要我們今后怎么辦”、“你什么時候才能治好病繼續演出掙錢啊”、“你肯定自己留了不少錢吧”,多年付出竟換回如此冷漠的傷害,實在令人痛心。對于別人的饋贈,人們最初總是心懷感激的,但當它成為一種習慣,部分人便會認為這些行為是理所應當的,甚至會提出更多希冀與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便勃然大怒。“你本該幫我,卻沒有幫我”,在提出這樣的質問前,是否應考慮對方有沒有能力和義務去幫助你呢?這位明星在健康時從未吝嗇給予,因病不得不終止善行也不是他所希望的,如此道德高尚之人,憑何受到道德指責?

某位學生品學兼優,從小到大一直是標榜性的存在,順利畢業考入重點大學后卻毅然退學改做小本生意。盡管他過得很開心也經營得很順利,但此事一出反聲如潮,評論幾乎一邊倒地認為這是在浪費精力財力、白熬十年苦讀、辜負父母期望、斷送自身前途。事實上,無論他從事何種行業,所學知識和文化修養并不會因此消失,他做出這樣的選擇必然是基于自身實際并清楚相應后果的,旁觀者作為外人,無權對他的生活指手劃腳,更無資格去對其進行抨擊。當一個始終優秀的人,某日突然偏離原本道路,不再遵循大家所認為的優秀原則,并不代表他不再優秀,僅僅是他選擇了另一條也許會更優秀的道路。

4、你給了別人什么,就該給我什么,否則就是不對。當一個人對兩個人施以援手或給予利益,其中一個人得到的若多于另一個人,另一個人只會感到憤怒而毫無感激。實際情況也許是,他曾經幫過我,而你沒有,在你們有難時,我幫你完全是出于良知,而我幫他卻是出于情分。何況,無論你得到的多或少,至少你從我這里得到了,即使你不心懷感激,亦無需因對比而將我的好心視作壞意。因此許多事情不能光從表面去評判,也許背后隱藏著更為深層次的原因。

篇4

 

關鍵詞: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危機  道德教育  道德信仰重建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義

信仰作為一種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與人類存在著須臾不可分割的聯系,歷來為人類所關注。道德信仰作為信仰的一種重要形式,指人們基于道德對人的生存發展的價值以及對道德理想與道德現實的張力的認識而產生的對道德價值、道德規范、道德理想的篤信和崇敬,以此設定人生目標,并付諸以道德行為,以此張顯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賦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選擇的坐標。道德的存在是一種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內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為才是真正的 “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們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為的動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 “指向燈”。道德信仰是道德行為的可靠的動力之源,為人生指明了奮斗目標和有價值的生活方式,同時推動社會的發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時受到人類自身的結構特征以及與之相伴而生的人類社會的特征以及社會歷史性 的影響。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創造性使道德信仰成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對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類本質的永恒本性”。這是說包括迷信在內的各種信仰都是基于人類永恒的本性,人類力圖通過對某種高于客觀現實的無限性的追求,以彌補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帶來的不滿足感和不安全感,從而實現其獨有的生存價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對人的未完成性的現實規定。人類在各種可能性中發展使自己日漸成熟與完善,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邏輯發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喚人必須有一種道德的生活與信仰來塑造 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創造性的實現。創造性為人類信仰創造了條件,而合理的創造性使信仰成為必需。道德信仰溝通著有限與無限,自然與必然,使道德最終成為人的行為規則,有了其終極的價值功能,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據。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會基礎 

首先,社會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為可能。社會的發展需根據實踐不斷發展和完善。正是在社會的未完成性中,才給信仰留出了地盤,使人可能面臨未完成性的社會建立起美好的信仰,從而不斷地完善它,形成相應的道德信仰。其次,社會生活的外在性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現實條件。社會對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體的個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存在和活動。社會的外在性使道德成為人現實存在的歷史前提。最后,社會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為必然。社會跟道德與人的活動具有互動性,同時個人離不開社會,從而使社會具有可塑性,為社會和道德的生成創造了可能性,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會邏輯基礎。 

3.歷史與道德信仰的共時性決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從道德的發生可以看出,它隨著人類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歷史長河中賦予不同的歷史內涵。道德信仰的孕育、發展和成熟,為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獨立且單獨發揮作用奠定了基礎。不同階級的道德從不同角度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條件,這一過程是道德信仰展開的歷史生成過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為已被主體內化的一種道德認識實踐活動,一形成就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其作用體現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們對某一道德體系的極度信服和尊重,是人 的各種道德認識、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個體的經濟狀況、人生遭遇等個體差異性,不同的人對其生存方式都會作出不同的行為選擇。而這種差異若不產生認同,則勢必形成巨大的離心力危及社會的存在和個體的生存,所以需要人們用已有道德認識去接收各種不同的道德現象,在主觀上趨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為一體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個體道德發展一般包括三個階段:他律階段自律階段、他律與 自律統一的階段。個體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經過這三個階段,實現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終確立這一信念,將其內化為自身行為準則的過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聯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標,道德信仰確信某道德理想目標,通過調動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發人們去追求和達到它所確信的道德理想目標,從而使道德真正轉化為個體的內在要求,使個體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謂道德人格,就是人們通過道德生活意識到 自己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以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從而 自覺地選擇 自己做人的范式。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內心世界,體現出人之區別于動物的內在規定性。道德人格是個人做人的尊嚴、價值和品質的總和,是人的主體性、目的性和社會性的集結 。也可以說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統一”。它的形成與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開。道德信仰使道德成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的同時,使人越來越遠離動物界,塑造更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勵功能 

道德目標對道德信仰者來說是一種使命與責任,它對個體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發力,拉動著個體不斷地向道德目標邁進。而在每一道德信仰體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過行為者的活動被信仰者實體化附著于一定的個體身上,對信仰者的榜樣力、感召力和激勵力將大為增強,從而發揮道德信仰的激勵功能。 

三、當代社會吁求構建道德信仰體系 

(一)當代社會出現的信仰危機及其危害 

當代中國在市場經濟和社會轉型的今天,“德”與 “得”的矛盾尤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機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篇5

 

關健詞:道德 道德缺失 表現 對策 

    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型期,由于一些人對道德水準的迷惘、道德評價標準的失衡,從而導致了道德缺失現象的出現。現今的道德缺失已不再僅僅是作為獨立個體的人的道德失衡,而是以群體為尺度的集體道德缺失:蔑視道德、缺失誠信、恥言理想、職業道德滑坡。道德的底線也是一個民族存亡的底線,正確認識道德缺失現象,探討解決道德缺失問題的對策,對于喚醒沉睡的人性,營造德福一致的文化氛圍,重塑社會需要的道德規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道德缺失現象的幾點表現

    1、誠信缺失

    誠信是一個古老的道德命題,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體現。由于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間較短,受千百年來傳統文化的影響較深,人們對經濟學本身的內涵還不了解,導致中國社會生活中出現了誠信缺失現象。在經濟領域,存在著企業信用缺失、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會生活領域,假東西充斥如假文憑、假政績、假鑒定等,不一而足。以企業信用缺失為例,據有關資料統計,企業逾期應收的貸款額占貿易總額的指標在完善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僅占0.25%一0.5%;而我國目前超過5%,其水平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10倍到20倍。

    2.職業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體認同的調節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集團之間行為關系的規范、原則的總和。一個群體所遵循的規范和原則是以某種職業的道德體系來體現的,職業領域中的道德素質滑坡主要是和從事職業的主體奉行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權利本位的價值觀密不可分的。醫生“藥品回扣”、“收受紅包’、“漠視生命,’;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緒,、“隨意擴張權力范圍”;公務員“行賄受賄”、‘公款私用”、“行政不作為”……可見,職業領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和失范現象確實令人擔優。

    3.社會責任感缺失

    中國現代化的宏偉理想能否早日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社會各階層社會責任感的強弱。而在當代的中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泛濫,假冒偽劣、以權謀私、揮霍浪費行為屢見不鮮,吸毒販毒、賭博盜竊、漂娟、坑蒙拐騙等丑惡現象又滋生蔓延起來,使整個社會道德秩序混亂,引發一系列的社會間題。這里所說的社會責任感,不僅指對自己的家庭和國家承擔責任,而且是指對全社會、全人類的共同責任的擔負,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二、解決道德缺失問題的對策

    1.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文化

    有人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對當代人而言已經過時了。眾所周知,在人類歷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五、六千年,而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卻早已不復存在。中國傳統文化并沒有過時,她貫穿古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當今社會日益凸顯其較大的社會利益。世界需要中國古老文化理念,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復興會帶來人際關系的和諧,社會的長治久安。西方發達國家競相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而我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在百年來卻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原因在于,現代文明的標志被許多人誤解為僅僅是科學技術的發達,科學技術強,文化就先進的錯誤觀念已經深人人心,因此造成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當代缺失了。

    優良的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缺失只是間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指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反被中國人繼承了,如重男輕女、官本位的觀念早已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再如儒家學說中“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道德原則一直被中國人所推崇,使人們自然形成崇尚權利的意識。同時,封閉落后的小農經濟意識,也使得人們交往的圈子狹小,社會公共意識淡薄,自私保守,缺乏創造性思維。

    人類沒有抽象的道德,人類所有的道德都不能離開特定的歷史文化傳統。因此,要想提升中國人的道德素質,巫需拯救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篇6

姥姥家院子里有一對新人結婚,喜事之后留下了一大堆氣球,都給了我,我樂壞了,隨手把它們放在了樓道里,打算明天和小伙伴們一起玩兒。

中午的時候,我正在姥姥家里睡午覺,突然一連好幾聲巨響把我吵醒了,我生氣地說:“誰這么沒有公德心,大中午的放鞭炮!”我剛要躺下,突然一激靈爬起來,“不對,放鞭炮不可能是這聲音,難道……”我抓起衣服就往樓下奔去,“天……天呀,我的氣球,你們!”我指著那兩個大約10歲左右的男孩子,大吼:“這是我的氣球,誰讓你們拿來玩兒的!看看看看,滿院子的氣球皮,你們說該怎么辦!”兩個小男孩兒手里抱著最后一只氣球,大眼瞪小眼的瞅著我,然后使勁兒把氣球摔在地上,然后“咣”的一腳把氣球踩爆了。“你,你們……”我的怒火一下子竄了上來,追著他們倆滿院子跑。

最后我終于抓到了他們倆,氣喘吁吁地說:“你,你們只要把院子掃了,我,我就放了你們!”他們對望了一眼,趁我不注意,一下子把我推倒在地,然后撒丫子就跑。我坐在地上愣愣的望著他們的背影,然后沖天大吼:“世界上怎么會有如此沒有公德心的人吶!”

我站了起來,望了望這個院子,吐了口氣,說:“看來掃院子這活又落到我的肩膀上了,好倒霉呀!”

篇7

關鍵詞:和諧社會;道德建設;集體主義;為人民服務 

    從倫理道德的角度看,和諧社會是以寬容、理解、尊重、祥和為倫理價值的一種社會發展模式和目標。和諧社會是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求得協調、有序的社會發展狀態。這樣一種社會境況的實現需要寬容、理解、尊重的倫理精神支持。這就決定了道德建設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和諧社會道德建設要堅持集體主義原則

道德建設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是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道德是為維護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的。道德的存在“有兩個前提,一是人的需要和利益,二是人際利害沖突。望無限而資源有限,這必然引起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沖突。解決沖突的一種途徑就是約束人們相對過度的欲求,規范、調解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強調道德精神并不是要人們以忍讓來對待自己的利益、權利,而是說道德精神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和諧社會道德調節的根本問題是關照自我利益,還是關照他人利益?是優先個人利益還是優先集體、社會利益?“處理個體與群體關系的總原則,是使個體的生存發展適應群體的生存發展,而不是相反。"即道德調節的基本原則是人類的類利益。道德調節的集體原則從最本初的意義上講是符合人類的類生存和發展的。從道德的產生和發展來看,“道德是人類的道德,是同人本身、人的活動、同人的社會屬性的發展變化緊緊聯系著的。”口道德作為“人類自我約束、自我調控”的規范,能夠“加強內部團結,鞏固外部聯系,約束和調節個人行為”。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生存、社會的發展,事實上這也保障了人類的生存、社會的發展。在道德發展、變遷和完善的整個過程中,一直以維護人類的類利益為宗旨和目標,只是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道德所維護的‘類”的內涵有所不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道德維護的“類”利益是廣大的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

    和諧社會道德調節的集體原則,首先,是由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決定的。社會主義道德調節的目的是處在社會主義形態的人類、社會、國家、集體的整體利益、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宗旨就是維護社會主義社會時期的人類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其次,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道德調節必須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公有制為主體客觀上要求與之相適應的道德意識形態在調整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和社會之間關系時,以集體、國家和社會利益為最高最后標準。即“集體利益高于一切”。道德作為一定社會調節人們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從根本意義上講,其調節者是掌握著國家、集體主動權的人(領導者),道德是操縱在其手中的工具,調節的目的是社會秩序的和諧,是人群關系的融洽,更是統治的長治久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施道德調解時必然要求維護集體、國家、社會利益。

    市場經濟固有的局限性和弱點,決定了道德調節的集體主義原則的必要性。市場活動有其自身的缺陷,如趨利性、投機性等,如不加以正確引導,就容易誘發各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和貪污腐化等消極腐敗現象,干擾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市場經濟的功利性會使不成熟的市場主體,更多的關注個人利益,不惜損害國家社會的利益和他人利益,導致利益主體的短期行為,這就要求發揮道德的調節作用,教育、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功利觀,立足國家、社會、集體的長遠利益和全局利益,立足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以,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需要道德調節的集體原則,鑄造經濟組織、社會團體發展所必須具備的合力、動力和凝聚力。

篇8

關鍵詞:社會公正道德道德建設

“從現代倫理學意義講,社會公正是指對一定社會結構、社會關系和社會現象的倫理認定和道德評價,是對社會權利和社會義務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會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對社會成員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為規范。”(李萍:《公民日常行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頁)可見,社會公正在現代社會已經成為直接影響人們的道德水平和社會整體道德狀況的重要社會因素。因而,探討社會公正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影響,努力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對于現階段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

社會公正是一個復雜概念,它涉及多個領域,就公正類別來看,有政治公正、經濟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個公正都蘊含著道德的意義,因此,本文從這個角度來探究社會公正與公民道德建設的關系。尼布爾認為:“社會將公正而不是無私作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標是為所有人尋找機會的均等。”(尼布爾:《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頁)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把公正看成是社會的第一德性。當代美國公共行政學者庫柏認為:“公民的品德的總則是‘正確理解的自我利益’。廣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僅僅是一種道德境界的倡導,也不是對自我利益的簡單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種在恰當的機制下達成的公共和個人的‘雙贏’。”(王云萍:《庫柏對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啟示》,《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麥金太爾則直接把公正理解為是一種美德。從上述理論路徑思考,我們不難得出社會公正乃是人們道德觀念形成的基礎。社會公正對于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會美德的產生起著重要作用,公正觀念一開始就塑造著人們是非善惡的觀念。一個缺乏公正觀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惡觀念,沒有友誼、情感和信賴,往往唯利是圖,因而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礎。公正作為一種社會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對我們的行為進行一種糾正和激勵,作為觀念的社會公正并不是蒼白無力的,相反,它對人們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對人們行為動機的形成、價值觀念的選擇和道德目標的達成是有直接的浸潤作用。現實生活諸多事例已經表明,由公正體現的正義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實,公正不僅是人們道德觀念的生長點,同時也是建立社會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設的著力點。縱觀人類歷史,我們也不難發現,社會倫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會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終與公正觀念的確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聯系在一起。可見,從人們倫理道德觀念形成的角度看,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現代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

篇9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道德關涉;道德主體;倫理動機

[作者簡介]董軍,合肥工業大學人文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哲學博士,安徽合肥230009

[中圖分類號]F27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8)10-0087-04

一、企業組織的道德主體地位

要明確企業的社會責任,必須首先澄清企業的道德主體地位,這關系到企業能否為其行為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承擔責任。企業是否具有道德主體地位?對于這個問題,有關現代企業理論的回答是否定的。

自由經濟理論的旗手、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密爾頓?弗萊德曼認為,只有人才具有主體資格,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人,不可能像人的個體那樣去為其行為及其后果承擔責任,企業當然不可能作為道德主體。弗萊德曼的觀點引來為數不少的追隨者,約翰?R?丹恩利指出,企業作為一個集合體,不同于那些有意圖的人。當談到企業是有責任的時候,我們乃是指企業中的“某些人”是有責任的,因為只有那些在企業中的個人才具有擔當責任的主體資格。持此觀點的人認為企業根本不應該被指望具有同人一樣的道德屬性,作為一個組織它不具有主體資格,也不具有道德主體地位。

弗萊德曼等人的觀點是基于現代企業理論對企業性質的抽象理解,回歸企業組織本身,拔開罩在企業組織身上的虛幻面紗,深入分析企業組織的現實性特征,可以發現,企業的道德主體地位是不容否認的。

一般而言,人類行為的主體即可以作為道德主體,然而道德主體與一般的行為主體相比又有較為明顯的特征。其一,有理性。這是從道德主體的能力而言,指行為主體對其行為及其后果有非常清楚的意識,有較明確的目標,并能進行合理的決策。其二,自為性。與道德主體的理性緊密相聯,作為道德主體,其行為的決策與實施一定是出于自我的意志,不受其他主體的強迫。康德之所以竭力推崇自由意志,黑格爾之所以強調必然的自在自為,就在于對道德主體這一特征的說明。其三,關系性。道德主體不是孤立的,它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并受到這些關系的制約。正因為這些社會關系的存在,給道德主體的產生提供了客觀基礎。同時,道德主體的活動又不斷產生新的社會關系,道德主體的行為就是對這些關系的處理與把握。

作為經濟行為主體的企業,能否作為道德主體呢?通過與道德主體特征的比較,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從理性能力來看,企業有一個指導企業行為的理性機制,即企業的內部決策機構。這個內部決策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設定企業行為的目標,根據其獲得的信息制定出實施行為的計劃與方案。因此,企業內部決策機構的存在,保證了企業對其行為及其后果有明確的意識。其次,從自為性這一方面來看,企業作為市場主體,自我決策、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是市場經濟體制賦予企業的主要特征,企業的任何經營行為都是企業根據市場變化主動作出的,企業理應為其行為及其產生的后果承擔責任。最后,從關系性角度看,企業不可能單獨存在,它總是處于一定的關系之中,并受一定的關系制約。企業的經營行為實質上就是與其他主體進行物質利益交換的行為,離開了這些關系,企業就無法經營下去。正是由于處在一定的關系之中,企業也就必然面對著如何處理與把握這些關系。

誠然,企業畢竟不同于自然人,其道德主體身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人的道德主體身份,它也不可能完全享有人所具有的道德權利,承擔人所具有的道德義務,因為企業是有限的,它只是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組織起來的。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對企業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并不妨礙我們對企業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價。理查德?喬治明確指出:“企業既不是機器也不是動物。它們是由人來運行的組織,而且正因為如此,即使它們不是道德人,但是卻具有了接受道德評價的道德身份。”為此,夏普?佩因提出了“公司人格”觀,認為公司是道德的行為人,而不像傳統觀點所認為的那樣公司是無道德的純粹的功能性機構。公司不但能夠執行某些重要的職能,如生產產品、提供服務、創造財富、創造就業、創新、開發新的創意等等,它們也能夠作出選擇,具有獨特的人格,并且能夠和社會中的其他道德行為人進行交往。作為道德的行為人,人們至少可以期待它們通過遵守法律和基本的公正原則來履行對社會的義務。人們理想中的公司應該有更高的道德標準,他們在開展活動時應該遵守廣泛接受的倫理原則,為他們的錯誤和不端行為承擔責任,在經營運作過程中為別人著想,作為社區的一分子為社會作出貢獻。

二、企業經營行為的道德評判與倫理動機

如前所述,企業雖不同于自然人,但其與人一樣具有道德主體資格,因而,企業的經營行為就不單單是經濟行為。對企業的經濟行為不僅可以進行道德上的評判,而且其行為本身也蘊涵著一定的倫理動機。盡管經濟學主張企業經濟行為的倫理中立,但這不過是一個流行的神話,無論是理論還是現實,都足以將其徹底擊碎。

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認為,一切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從自利出發、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并且認為這就是經濟人的理性。按照經濟人的理性,“企業目的是使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不必考慮經營活動對他人、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經營活動是特殊的活動,與社會的倫理規范無關,不能以社會的倫理規范來評價經營活動;字面上的法律規范就是企業的倫理規范,只要不違法,做什么、怎么做都行”。這就是企業的非倫理經營假設,其實質是認為企業經營行為與倫理道德無關,即所謂的“倫理中立”。根據這一觀念,企業以利潤為中心,只關注經營行為本身,只注重客觀事實,注重完成任務的技術效果,至于所采取的手段是否具有價值合理性、所得結果是否具有倫理公正性都不是企業經營所考慮的范疇,也不會納入企業的經營決策。

然而,這種企業經營的“非道德性神話”所依賴的理性經濟人假設不僅在理論上缺乏一定的邏輯合理性,而且也在相當程度上偏離了現實生活。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明確指出,自利不是人類的理性,理性并不等同于追求利潤最大化。“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現實的可能是一個錯誤;但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理性的要求則非常愚蠢。如果最終目的只是為了在經濟學理論關于實際行為的詳細說明中,為自利最大化假設提供一個合理的例子的話,那么,把自利最大化行為等同于理性,進而再把實際行為等同于理,這一復雜的過程似乎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試圖用理性要求來維護經濟理論中的標準行為假設就如同領著一隊騎兵去攻擊一只跛足的

驢。”經濟人理性所依據的只是某種推理,而不是經驗性證明。

如果說理性經濟人假說本身的不合理性注定了企業“非道德性神話”的破產只具有理論意義,那么20世紀以來社會公眾對企業的激烈反應就從事實上證明了這個神話的破產。持續不斷的消費者運動和如火如荼的環境保護運動已經迫使企業再也不能安然于這個非道德性神話了,“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公司的經營行為要遵循道德標準,至少是在特定情況和特定范圍之內加以實現。公眾的要求證明,現實正在與‘企業非道德性神話’中所描述的內容背道而馳”。公眾所提出的公司應該更多地考慮利潤以外的價值要求形成了衡量與判斷企業行為的標準,使得企業不得不對其行為作出一定的調整與讓步,從而最終走出“非道德性神話”的夢魘。

“企業非道德性神話”只是經濟學的一廂情愿,企業的經營行為不可能無關于倫理而中立。作為人類行為的一部分,企業的經營活動既是經濟行為又是道德行為,不僅能夠而且應該接受道德的評判。首先,企業的經營行為是基于自覺意識、自愿、自擇的社會行為。黑格爾在其《法哲學原理》中曾對道德行為作過如下的表述:“意志作為主觀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現于外時,就是行為。行為包含著下述各種規定,即(甲)當其表現于外時我意識到這是我的行為;(乙)它與作為應然的概念有本質上的聯系;(丙)又與他人的意志有本質上的聯系。”這就是說,道德行為不同于一般行為的規定,就在于它是經過自主的意志抉擇并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企業作為一種經濟組織,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市場體制賦予它權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所獲得的信息獨立地設計自己的目標、制定自己的計劃,有系統、有步驟地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因此,企業的任何經濟活動都不是盲目、隨意的,而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標準經濟學雖鼓吹企業行為的倫理中立、否定企業行為的倫理屬性,但其所設定的經濟人理性卻恰恰說明了企業經營活動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否則其經濟人理性就無從談起。只不過這種意識行為絕非經濟學的冷漠無情、無涉倫理,而是基于自覺意識、經過自主抉擇并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作為行為主體的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他必須主動去了解、獲取各種有關信息,根據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相關政策、選擇行動的方案與手段。在此過程中企業的決策機構就類似于人類的大腦,擔負著神經中樞的作用,指揮、協調各方面的行動,收集各種反饋信息。因而,企業無論對其行為本身還是對其行為的意義、價值,都有較為清楚的意識,對其行為手段的合理性與否以及行為實施以后可能產生的結果具有較為充分的預見能力。從企業經營行為的選擇性、意識性和企業對其行為的預見能力來說,企業經濟行為完全可以而且應該接受道德的評判。“企業的經營活動――可以和應該成為獨立的倫理反思的一個對象。企業原則上同其他所有的潛在市場參與者一樣,應該被視為市場經濟競爭過程中的一個倫理行為中心。”也正因為此,那種認為企業不是人、企業不具有意識、進而否認企業經濟行為的道德屬性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另一方面,任何企業的經濟行為都蘊涵著相關的倫理動機。按照標準經濟學的解釋,企業作為經濟人,其行為的動機是單純、簡單和固執的,即把追求財富,獲取利潤作為唯一的目標與動機。然而以這樣的觀點來解釋人類行為的目的是非常狹隘的,因為“人類行為是多方面的,沒有哪一個因素――追求金錢、權力、正義、愛、真實、私利等等能夠單獨解釋人們的動機。大體說來,大多數的人都具有混合的動機和不斷變化的抱負。而且,他們不但具有經濟上的需求,他們也有生理上、智力上和道德上的需求和能力”。雖然從表面上看,企業的經濟行為就是為了獲取利潤與財富,但在更深的層次上,企業經濟活動還有更高的目標。“牟利的生活是一種約束的生活。而且,財富顯然不是我們在尋求的善。因為,它只是獲得某種其他事物的有用的手段。”韋伯所論述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方面揭示了新教倫理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經濟活動的背后有著更為深層的動機,即人們追求財富是為了增加上帝的榮光,以期獲得上帝的恩寵。標準經濟學的研究恰恰忽視了經濟行為背后所深藏的復雜動機,只是將之假定為一個非常簡單、易于描述的自利動機與利潤最大化目標。阿馬蒂亞?森在分析經濟學的倫理根源時指出,經濟學有兩個中心問題尤為根本:第一個問題被稱為“倫理相關的動機觀”,是關于人類行為的動機問題,它與“一個人應該怎樣活著?”這一廣泛的倫理道德問題有關;第二個問題被稱為“倫理相關的社會成就觀”,是關于社會成就的判斷問題,它與如何看待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這一倫理問題有關,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相比,社會利益的實現遠比個人利益的實現更為卓越、更為神圣。顯然,阿馬蒂亞?森所提出的這兩個問題實際上都是說明經濟行為背后所隱含的倫理動機。企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一個單元,其經濟行為的背后同樣隱含著深刻的倫理動機,現實世界中也確實涌現出一批懷有崇高目標的企業。如美國的強生公司、中國的長虹集團等,他們在利潤目標的背后,蘊含著更為崇高的服務社會、報效社會的強烈的社會意識和倫理動機。

三、企業的道德關涉與企業社會責任之生成

企業的道德主體地位及其經營行為的倫理動機構成了企業最主要的道德關涉,為企業社會責任的生成提供了邏輯前提,也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提供了可能。

(一)企業的道德關涉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了社會責任目標。企業不僅是經濟主體,而且是道德主體,這說明企業不僅有經濟目標,而且有道德目標。經濟目標是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而盡可能多地獲取利潤,道德目標是企業在獲取自己的利潤之外尚具有的為他者的責任,即社會責任。既包括尊重與維護勞動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又包括增進與維護其他社會公共利益,如保護環境、投資社會公共福利等。企業的道德主體性使企業能夠主動意識到這一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決策。其一,企業在制定自己的經營目標時就有可能充分考慮經濟利潤以外的道德目標(社會責任目標),不會只以經濟利潤為唯一目標。現實社會中一些倫理表現優秀的公司也正是在自己的經營理念之中就已注入了社會責任目標。其二,企業在追求經濟目標的過程中能主動遵守社會規范,接受道德評判,約束自己的行動,不損害他者的利益。這是企業作為道德主體進行道德自律的可能表現。其三,企業的道德主體性使企業在充分意識到社會責任目標的基礎上有可能采取積極行動,自覺投入社會公益建設,不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主動為社會做奉獻。這是企業作為道德主體時道德主體性的充分發揮與高度發揚,達到了道德主體的崇高境界。

(二)企業的道德關涉為企業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主體提供了可能。責任是道德主體所具有的能力,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既是經濟主體又是道德主體,作為道德主體,企業就具有承擔責任的

篇10

 

關鍵詞:儒家;敬畏;道德 

    一、敬畏之于儒家的道德傳統

    儒家學說是包含著一種深刻的敬畏之感的學說。敬畏思想在儒家傳統中多有體現,天道、自然、人類社群、自我等等都是敬畏的對象。

    儒家的敬畏傳統自原始儒家創立時就建立起來了;孔子對此有原創性的闡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大人,侮圣人之言。”古代百姓普遍對于天、神等心存敬畏,而孔子則敬畏“天命”。天命在于孔子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上天主宰人的命運,即自然的定數,它是朝著一定目標前去、非人力所能左右的一股力量;一是指上天賦予人的使命、才能,即自然的察賦。較之前者,后一層含義更為重要深刻,因為“孔子和儒家所關心的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一類的問題”。孔子的敬畏天命,兼具敬畏超人間的力量,和敬畏人所擔負的神圣使命的雙重含義。因此,孔子對于鬼神的問題采取敬而遠z的態度。不管其存否,既要有虔誠敬畏之心,又要保持距離。對自然界的現象也是心存敬畏,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態度去對待,因為理性之于自然的現象,完全應該從中感悟出現象以外的真理。

    孔子提倡“知命”,更重要的意義是在于對自身肩負的神圣使命的感知和履行。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因為這是道德的要求,是天所賦予的使命。因此,對于德行要躬身而行,不可懈怠、輕忽。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但是,“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人們行事的成敗與否,并非人力能夠全部控制,還有賴于各種外部條件的配合。不過,人的態度應該是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惜。

    孟子之于敬一良,主要見之于對天和道德本心的敬畏。孟子沿用先前天論的思維傳統,將道德的終極根源歸結為上天。“這個表面看起來并沒有實質內容的天,對于儒家來說,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儒學不是宗教卻有宗教的作用,根本原因就在這里。”孟子借助“天”對于普通民眾的無限威懾力量,使道德本心擁有了強大約束力,確立起人們對道德本心的敬畏。

    孟子說“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萬物皆備于我”說的正是:“良心本心我全具有,道德根據就在我心中,除此之外,毋需外求”。在道德本心的指導下,凡是正確的一定要去躬行,這樣做也就成就了道德,做到了“自誠不欺”。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是孟子人生三樂之一。人只有做到心正無邪,才能無所愧作。是否愧于天,作于人,其根據全在于心,所以只有無愧于心,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做了道德本心已經告知不該做的事情,就會良心不安,就會有愧,這是有愧于心;按照道德本心的要求去做該做之事,良心則安,不會有愧,這才是無愧于心。無愧于心是性善說的一個重要思想,體現了人對道德本心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