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的句子范文
時間:2023-04-04 11:12: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悟生活的句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人的智慧并非來自研究偉大的學說,而是來自對平凡事物的觀察。
2、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
3、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4、忘記昨天,直面今天,迎接明天。
5、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
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7、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8、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10、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11、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成熟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
12、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13、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14、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么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15、珍惜今天的擁有,明天才會富有。
16、真正的發(fā)現之旅不只是為了尋找全新的景色,也為了擁有全新的眼光。
17、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永不敗。
18、一個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著,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19、目光遠大,目標明確的人往往非常自信,而自信與人生的成敗息息相關。
20、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21、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22、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23、放棄該放棄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無能;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不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執(zhí)著。
24、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25、最好的朋友是你們靜坐在游廊上,一句話也不說,當你們各自走開的時候,仍感到你們經歷了一場十分精彩的對話。
26、受思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27、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智慧,辦事以盡力為有功。
28、人生偉業(yè)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9、生命就是一個逐漸支出和利用時間的過程。一旦喪失了時間,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
30、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31、放下愛恨,一切順其自然。
32、世界上有兩種人可以得到快樂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懺悔的人。
33、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時而動。
34、別將名利看得太重,浮華過后最終都是過眼云煙,
35、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36、這個世界總是充滿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實上是少之又少。
37、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38、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39、大凡宇宙萬物,都存在著正、反兩面,所以要養(yǎng)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來觀看事物的態(tài)度。
40、人際關系的原則是:有舍才有得。你滿足了對方,對方才會滿足你。
41、善境、逆境,常常就是圣賢的溫床。感悟生活的句子
42、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43、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余步。
44、能沖刷一切的除了眼淚,就是時間,以時間來推移感情,時間越長,沖突越淡,仿佛不斷稀釋的茶。
45、漂亮的臉孔是給別人看的,而有智慧的頭腦才是給自己利用的。
46、不要為失敗找借口——應該直面失敗,并迅速找出失敗的原因。
4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48、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49、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50、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51、過去的一頁,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塵會迷了雙眼。
52、學習不一定成功,不學習一定不能成功。
53、命不能爭,運可以造,弱者認命,強者抗命,能者求命,智者造命。
54、所有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
55、人生最大的福氣就是沒有遇到災禍,而人生最大的災禍就是強求福氣。
56、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57、多贊美別人,既不用花錢,又能使人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58、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59、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60、在命運的門前,不妨多拿出一點耐心,哪怕多等一天、多等一個小時、多等一分鐘,結果可能就會截然不同。
61、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
62、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63、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
64、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65、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
66、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篇2
2、忘掉失敗,不過要牢記失敗中的教訓。
3、羨慕別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擁有的。
4、生活充滿了選擇,而生活的態(tài)度就是一切。
5、成功都永遠不會言棄,放棄者永遠不會成功。
6、成功來自使我們成功的信念。
7、成功永遠屬于馬上行動的人。
8、你只有一定要,才一定會得到。
9、喜歡一個人,就該讓他(她)快樂。
篇3
Abstract: The children should open their heart freely to express themselves without limitation, which means that they should write what they like to write. The “freedom” here means that the children could choose their own topics, materials and their own way of expression. To see from the internal state, it is a state that children's heart is not restricted. In the daily teaching, we sh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ductive teaching is usually more direct and simple, and much importance is attached on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ren.
關鍵詞:觀察生活;閱讀感悟;體驗感悟
Key words: observation of life; read sentiment;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4-0132-01
1學會觀察生活,積累感受
在作文教學中,如果能廣開生活之源,使學生能夠做到關注生活,有感而發(f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把生活看成七彩陽光,即便是同學中間的沖突、誤會、爭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種生活的樂趣,這些都是自己思考寫作的好題材。熱愛生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表現的自我,盡情地抒發(fā)自我情感,敘述親身經歷,描繪內心世界,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能烙上情感個性的印記,涂上個性心靈的色彩。所以在教學中應盡量擴充生活源泉,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qū),盡量的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充實生活,積累生活。春天來了,種一棵樹,栽一盆花;秋天到了,去看看秋景,摘摘野果;更要有意識的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引導孩子參觀生活,留心生活,親身體驗生活。
其次,學會感想生活,豐富生活感受。學生如果有了豐富的生活,而不去發(fā)掘生活的情趣,不去體驗生活的啟示;面對生活的多彩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就不能算是真正走進生活,不算真正有了生活素材,而應學會作生活的有心人,學會對生活有所感想!生活中充滿了喜怒哀樂,充滿了繽紛絢麗,生活中處處有我們的感動、思考和想象!“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只要用心觀察生活,學會感想生活,想象生活,能令我們發(fā)掘出至善至美的地方,都會引發(fā)思考,令人感到生命的意義。
2引導閱讀,感悟寫作方法
課堂精讀,以讀促寫。現在除了語文書之外,都有一本同步課外閱讀,閱讀的材料都是一些極好的文章,課間指導的形式也相對靈活多樣,學生感情容易投入,于是較之作文課更愛閱讀。因此可以從最根本的閱讀教學入手,引導學生在閱讀課中進行作文練筆,以讀促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有具體的場合和景象,通過教學營造了情感的氛圍,使學生如置身其中,會產生相應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和興趣,作文就顯得親切了。如借助圖畫再現情境,古詩《游園不值》中的“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滿園春色什么樣呢?是否能用筆畫出來文中的意境,想像中的“滿園春色”,然后在展示評價中找到差距,學生的興趣就能得到激發(fā),從而也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提倡少作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道出了教語文學語文尤其是教作文學作文的真諦。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解決學生課外閱讀中出現的不會讀、不肯讀、不能讀等問題,讓“讀書”成為習慣,不但要讀,而且要大量地讀,撐起“課外閱讀”這一片晴朗的天空。首先,教師必須先于學生閱讀,學生閱讀內容的選擇、閱讀時間的安排、閱讀后的交流、閱讀能力的評價都有賴于教師的指導和組織。再次是培養(yǎng)讀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濃厚興趣的方法很多。比如:通過誦讀、講故事比賽,帶領學生理解與欣賞名人名作,給學生講名人與書的故事,讓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在此基礎上評出課外閱讀活動中的優(yōu)秀學生,樹立榜樣,形成正確的閱讀導向,鼓動他們熱愛書籍,從書中汲取無窮無盡的語言營養(yǎng)。最后是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好習慣,在讀書過程中,書要讀慢些,要邊讀邊想,并在書上留下痕跡;摘抄詞語和名句;讀到你認為精彩、生動、有趣的地方,要朗讀,更要記憶。除此以外,在閱讀文章感悟寫作上,教師的范文選擇,要以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對生活的表達和記敘,對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去啟發(fā)學生。
3學會體驗,感悟寫作過程
在作文動筆時,我們不會去想該注意什么方法、用什么修辭等等。如果過多考慮策略,反倒會影響寫作的思路。所以在學生寫作過程中,不要老是以規(guī)范化的理念統(tǒng)一制造同類產品,要因人而異,應注重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受,放手讓學生獨立構思、自由表達。
其次是欣賞語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學生寫好文章,時常感受到作文的成功,提高其語言的表達效果很有必要,可是也不能專門為語言的優(yōu)化而專門針對性的找技巧、尋方法苦吟苦練,或者為積累而積累。讓學生潛移默化中主動優(yōu)化自己的作文語言。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培養(yǎng)語感。通過朗讀、揣摩來培養(yǎng)語感。在語文課中,應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揣摩,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把數量不多的好詩文熟讀成誦,反復吟詠,仔細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確切意義,還要推敲出全篇的氣勢脈絡和聲音節(jié)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動筆時,于無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氣勢。”學會欣賞。課外閱讀時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注意語言,欣賞語言。學生自己交流作業(yè)時,能有意識的自我欣賞、自我修改文章,自己評點作文語言,如在自認為較好的句子下畫圓圈,反復吟誦,與同學交流等,讀他人的文章時,也能注意到精彩的句子,甚至能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劃線、點評、和摘記。
總之,用生活經驗的方法教學作文,學生易接受,而學生期待在更高層次上去系統(tǒng)知識后,才能從大腦資料庫里檢索出來。所以感性教學往往更直接、更淺顯、更注重感覺和經驗,更符合兒童心理特點;注重感性會使學生更加細膩,因為細膩才會用心去感悟生活點滴;注重感性容易讓學生激情迸發(fā),注重感性能使學生體驗到作文的快樂,寫作方法如花香熏陶滲透、默化潛移;個人的積累鮮活了、語言功底更加深厚了,何愁作文不能寫好,不能融會貫通呢?因此,不妨讓我們的作文教學更加感性化吧!
參考文獻: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抓住“趣”字,指導學生讀好課文,體會太空生活的有趣。要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fā)了解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讀出“趣”味。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一)同學們!這是哪里?(播放:太空圖片)
(二)你們知道都有哪些人登上太空嗎?你們想知道這些宇航員在太空中是怎樣生活的嗎?
(三)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讓我們跟隨宇航員一起游太空,去看看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一)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初次讀課文應該注意什么?
師出示兒歌:一做到圈畫生字、認讀生字;二做到讀通句子、標清段落;三做到心中有疑、有感皆記。
(二)小組內交流學習生字。
(三)集體匯報學習情況。
(出示本課生字)看看你認識了多少?說說你在哪見過哪個字?
三、合作交流、品讀感悟
(一)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呢?宇航員干什么事不容易,什么讓他們感覺舒服呢?自由讀文,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問題。
(二)指名匯報。
(三)請你讀讀你找到的趣事,并說說哪里有趣?(指名讀)
1.交流第2自然段。
我們平時怎么睡覺舒服?太空中是怎么睡覺的?(播放:宇航員睡覺視頻)
我們平時睡覺會出現太空中的現象嗎?說說你讀后的感受?
你能把宇航員睡覺的事讀得讓大家感到有趣嗎?(指名有感情朗讀)
說說你有沒有干什么舒服的時候?(用“舒服”說話)
句子訓練:舒服:__________
2.交流第3自然段。(播放:太空喝水圖片)
說說太空中的水什么樣?
朗讀課文,小組交流:
(1)在太空中怎樣喝水?
(2)說說你感覺哪里有趣?
(3)是什么原因水會這樣?在文中畫出能說明的句子。
集體匯報、老師總結:物體在太空中幾乎沒有地球的引力,幾乎沒有重量,顯得輕飄飄,所以會發(fā)生這些有趣的事。這就是“失重”。
課文中還介紹了哪些事是失重?(洗澡、走路、睡覺)
3.自學第4、5自然段。
(1)自由讀第4、5自然段。
(2)小組交流學習,學習要求:
a.在宇宙飛船里走路、洗澡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b.把你體會到的有趣的地方讀給同伴聽。
c.按課文內容填空。
在宇宙飛船里,站著睡覺和躺著睡覺一樣(
)。
在宇宙飛船里洗澡可不是件(
)的事。
(3)集體匯報、朗讀指導。
4.齊讀最后一段。
太空生活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有趣的事呢?(在太空中,由于擺脫了地球引力,處于失重狀態(tài),所以任何東西只要輕輕一碰,就會飄浮起來。)
四、拓展延伸、開闊視野。
(一)多媒體播放:宇航員太空生活視頻。說說你還發(fā)現了什么事有趣?
(二)如果你就是飛到太空的宇航員,回到地球你會對地球人怎么介紹太空呢?請試著說一說。
在太空生活是很有趣的,要想__________,必須__________;要想__________,必須__________;要想__________,必須__________。你看太空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篇5
關鍵詞:小學教育作文教學實踐思考
小學三四年級作為中年級,是兒童思維、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是兒童語文學習的一個“分水嶺”和“陡坡”,是銜接低、高年級的橋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中年級還是小學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要從根本上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必須抓好小學三、四年級的作文訓練。筆者認為,教師應從從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著手,仿寫起步降低坡度,產生寫作信心,重視語言和生活的積淀,豐富學生的語言,將生活融入作文,用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逐步讓寫作成為學生的習慣和需要,培養(yǎng)他們愉悅的寫作心理。
一、仿寫起步降低坡度
仿寫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范文來進行寫作的訓練,是起步作文訓練的一種基本手段。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教材中有許多名家名作,其中的許多好詞絕句佳段更是學生學習表達寫作的好范例。對剛剛接觸習作的小學生來說,仿寫能讓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降低學生習作的難度。在教學中,筆者主要從兩方面引導學生仿寫:
1.句子仿寫
(1)仿寫句子的修辭手法,體會修辭手法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在學習《石榴》中“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這句話將石榴當作人來寫表達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課堂練習中學生嘗試把夜空中閃爍的星星、風中搖擺的柳樹、枝頭鳴叫的小鳥等當作人來寫,更加形象逼真。
(2)仿寫句子的句式和用詞,體會用詞的精準和句式的精妙。在課文《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中對兩個玩蹺蹺板男孩的動作描寫非常細致準確:他們一個站在這頭,彎著腰,把耳朵緊貼蹺蹺板,一個蹲在那頭,用鐵釘在木板上輕輕地劃著。在學生體會用詞精準的同時,筆者建議學生仿照這樣的句式來描述生活中的場景。
2.片段仿寫
(1)仿寫課文內容。指學生在課文內容的啟發(fā)下,積極思考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新內容練習寫作,并在寫作過程中對寫作內容加深理解和學習新的寫作方式方法。例如《石榴》一課的第四段,先寫剝開石榴外皮觀察到石榴子兒的顏色與形狀,再寫品嘗著石榴子兒的味道,不僅語言文字優(yōu)美,而且學習表達方法。課堂上就出示小練筆,品嘗一種水果仿照第四段寫一寫。課前學生準備了自己喜歡的水果,學生親自剝一剝、看一看、嘗一嘗。出示提示:我拿起一只(),剝(削)開(),只見(),取下其中一片(),()的,頓時感到()。學生邊品嘗邊填空,興趣高漲,效果也不錯。
(2)仿寫段落結構。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段落結構,掌握一些句段構成規(guī)律,有利于引導學生寫作。總分式的構段方式是在語文教材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而且是學生容易理解的構段方式,如果在教學中能注重讀寫結合,做到舉一反三,訓練學生的構段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大有裨益。《廬山的云霧》中二、三兩段都是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都是圍繞中心句展開描寫,突出廬山云霧的特點。如:“剛剛還是……轉眼間就變成了……明明是……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了……”用這些詞語來突出云霧變化之快。借助對課文的學習理解,學生模仿課文的段落結構和句式來以“天邊的云彩真是千奇百怪。”為中心句寫一段話就顯得容易很多。
在平時的教學中,結合閱讀教學的實際和學生平時對事物的觀察積累,堅持句式訓練和片段仿寫練習,學習模仿語言運用的技巧,降低學生習作的難度,搭建學生寫作學習由模仿到創(chuàng)新過渡的臺階,最終讓學生學會走自己的寫作之路。
二、閱讀積累夯實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課程總目標中對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可見平時的積累對學生語文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積累包括生活、語言、情感的積累。
1.生活的積累。文章都是從真實的生活里產生出來,是作者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是作者的獨特見解、經驗,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發(fā)。學生閱讀文章就是通過文字間接地認識生活了解生活體驗生活,見識種種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增加自己寫作文的素材,并且獲得認識事物觀察生活的方法。比如,通過對《九寨溝》和《田園詩情》的閱讀學習,領略了九寨溝綺麗美妙的自然風光和荷蘭如詩如畫寧靜悠閑的田園生活。通過對《霧凇》的學習,不僅能知道霧凇的形成過程,而且霧凇的千姿百態(tài)和奇特美麗也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又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可見閱讀是一種最好的獲得間接經驗的渠道,更是學生生活經驗積累的一種重要途徑。
2.語言文字的積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閱讀和作文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閱讀是吸收,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料。寫作是表達,是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讓人家知道,是在閱讀基礎上的個性化表達。可見閱讀是作文的基礎。
詞語是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是作文的細胞。所以,必須引導學生去理解詞語,積累詞語,豐富學生的詞匯積淀。比如在第六冊《菩薩兵》中對熱火朝天的理解,在教學中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你在哪些場合見到人們在熱火朝天地干活?學生立馬想到人們收割糧食、大伙一起植樹、同學們大掃除的場景,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用“熱火朝天”這個詞將具體的景象描繪出來。學生不僅理解了詞義還學會了運用。此外詞語的理解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因為詞語一旦放入句子和文章中,它的含義就變得更豐富多樣了。用詞要用得正確貼切,就要比較一些詞的細微區(qū)別,在比較中歸納、揣摩、體會,發(fā)掘他們的特性,逐漸養(yǎng)成用詞造句的好習慣。
句子是由許多詞語組成的,讀一句話能馬上抓住句子的主要詞語,弄清句子各部分的關聯,閱讀文章時能不斷地揣摩作者的構思,邊讀邊想,這也有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積累。好文章要多讀多背,在讀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想法向作者的想法不斷靠近,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就會提高不少。在平時,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學習別人運用語言的好習慣。通過廣泛地閱讀與吸收,為學生作文語言文字的積累形成豐富的積淀,養(yǎng)成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
3.情感的積累。情感也有日積月累的過程。“文章不是無情物”“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兩句名言就道出了情感對于作文的重要性。文章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作的,所以情感是文章的靈魂。語文教材中的大多數文本是作家表達情感的文字展現,文質兼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濃厚的情感。學生通過品讀作者表情達意的文字,從文字上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體驗感悟作者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而且能陶冶學生情操,觸發(fā)學生情感。教學中以教材作為載體,引導學生品讀、理解、感悟、鑒賞,把豐富的情感資源儲存在學生“大腦”這個資料庫中。
閱讀是吸收,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料,是由外到內;寫作是表達,是由外在內化后的傾吐。所以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沒有閱讀的豐厚積累,沒有閱讀的思維訓練,學生無法把學到的作文知識轉化為作文能力,就無法寫出好文章。
三、生活相融激發(fā)靈感
教師應為學生搭建舞臺,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拓寬作文的渠道。如果能把作文教學和學生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相融合,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實踐、感悟,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學生才會擁有寫作的靈感。
在校園里,學生們共同學習活動、游戲玩耍,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抓住時機設計寫作話題。比如,在一次大掃除活動前,筆者特意布置學生邊做邊留意觀察同學在勞動時的動作、神態(tài)、表情以及自己在勞動中的感受。在作文中學生不僅把自己的勞動感受真切的表達出來了,而且把同學勞動過程描寫得準確又詳細,甚至有學生通過這次勞動認識到整潔的校園環(huán)境來之不易,平時不要再亂扔廢紙,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經過學生自己的實踐體驗,作文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感受也特別深。如果將學生寫作的范圍延展到學生的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去,比如一次游戲、實驗、旅游……只要教師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巧妙地將生活與作文融合在一起,學生豐富了習作素材與多種體驗,增強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就能提高學生寫作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靈感。
葉圣陶老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活水,習作又是對生活的反映,幫助學生提高對生活的認識,激發(fā)他們更加熱愛生活。學生有了生活積累、情感體驗,自然就會傾吐,生活積累越多,情感積累就越深,表達的欲望就越強烈。從源頭上打開了學生作文的渠道,學生有了寫自己的作文的意識,積極渴望的心態(tài)就會在作文中出現。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如果教師為學生搭建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臺階,通過閱讀為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字和情感經驗,以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靈感,學生就一定能贏在作文學習的起跑線上。
參考文獻:
篇6
筆者認為。只有在平時教學中想真點子。出金點子,才能真正寫好作文,對此,還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制定高中作文集訓進程表。要把作文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來抓。每周都要進行專門的訓練;設計教研,每周進行專題研究,精心組織備課;堅持做好札記,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撰寫專題論文交流、發(fā)表。
第二,堅持集訓漸進化、有序化。如:高一可側重訓練“明確主旨”、“理清思路”,等內容;高二可側重“鍛煉語言”,“精心設計文章的標題和開頭”:高三側重要求學生寫散文,寫美文。主訓學生寫“感悟人生”類的散文。培養(yǎng)學生感情維度的多元化。作文思維的哲理化,著力營造作文的亮點。
第三,推行“242”工程,即堅持每周2節(jié)作文集訓課:實施4個“作文流程”,理論導航――實戰(zhàn)演練――即堂評改――優(yōu)生面輔:夯實2點“細節(jié)”:訓練量采用大作文為主,小作文為輔的辦法,如利用小作文進行仿寫句子。句群訓練和進行擴展語句訓練,采用多條腿走路的方式;進行寫出人物個性、凸顯人物言行舉止和寫出事件原委、激起文章波瀾等某一方面的專題訓練;進行橫列式、對照式專題訓練,進行某一開頭如險嶺奇峰開篇法訓練等等,各個擊破,與大作文專訓相得益彰。
第四。堅持訓練學生寫提綱。提綱是謀局布篇的必要準備,而提綱就是思路的具體體現。因此每次作文時可采用思路標志法,依次讓學生寫出標題、主旨、開頭、正文所分段落,結尾,總論點、分論點及例證、結論等等,讓學生學會“按格”。
第五,堅持訓練學生使用“三比之法(比喻、排比、類比),使學生作文增添色彩。可要求學生每天熟記一個生活的實際例字(例子可以是名人的也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還可以是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認真洞悟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加以提升,領悟萬物之“情”,感悟萬物之“理”。一周仿寫一則例句,擴展一個句子,利用課前、課中、課后的邊角時間在全班進行交流。
第六,抓好作文評講課。針對學生作文中的共性問題。讓師生共同找出認識上的差異。分析評價,具體做法是;可把學生分成四人或五人小組先教給學生快速批改方法,并根據高考作文的評分原則讓學生對作文劃分等級,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或采用諸如三點跳視法、語感檢查法、對立統(tǒng)一法,病灶切除法等對作文進行量化評分,然后抽組交流。接著教師展示事先頗具代表性的問題作文,大家“會診”。最后。教師總結。學生寫“修改設想”反思作文得失,并將其一并附于作文之后,以便以后參考。課后,教師再次瀏覽全班作文。有針對性地進行當面輔導。
篇7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yōu)榱四骋惶煨虧M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閱讀感悟】
或許對于愛,永遠也無法有一個確定的定義來界定它,我們只能用各種各樣的詞來形容它,說它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等等。但是我想,其實界定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去體會愛、給予愛。
【基礎訓練】
1.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 )就總被我們忽略。
A.無形無色 B.無影無形
C.默默無聞
2.這時候,這種情懷已( )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
A.升華 B.變化 C.上升
3.按照句子的意思從文章里找出相應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1)不同的意見。( )
(2)感到不耐煩、疲憊。( )
【能力訓練】
4.文中提到的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哪些表現?
篇8
2、我回過神來,又開始品味那花茶的淡香與苦澀,又開始品味人生的艱辛與歡樂!
3、做一個濃縮而有味的男人盡心,盡責,盡所能,真誠,真心,真情感!閱讀,品茶,聽音樂,擇良友而交,擇美景而閱!
4、經由滾燙的沸水,經由忙亂的沉浮,嘗一口這茶,真苦真澀,如同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奉獻了青春的美麗,奉獻了生命的精華,品一口這茶,真香真醇。
5、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年世界。
6、很希望能自己開一個工作室,每天拍一組照片,然后修圖、品茶,不過這樣的生活也只能想想了。
7、品一壺好茶,就象品人生一樣,苦中有香,香里帶甜,茶剛入口先是苦的,苦去而甜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品茶的優(yōu)雅句子,品茶的感悟心情句子,一起看看吧!
8、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長。
9、大抵,茶的妙處,抑或可以從中品出一種人生的滋味!
10、學人風趣玩高雅,不懂琴棋不懂畫。詩詞只為涂鴉樂,閑度時光漫品茶。
11、人生是飲一杯茶。青年飲茶的第一遍,青澀稚嫩,品不出其中味;中年飲第二遍,豐富醇厚,有太多故事;老年飲第三遍,清澈明白,清香幽遠,回味無盡。
12、抬頭望天,你會看到我關心你的臉;低頭品茶,你會感受到是對你滾燙的情感;把手放在心間,你會體驗到我無限的愛戀;知道嗎?給你幸福,是我一生期盼!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十一個會認的生字,正確書寫八個要求會寫的的八個生字。學習理解詞句的方法,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語段。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柳笛和榆錢在春天里帶給孩子們的樂趣和作者對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在默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任務:
1學習生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沐浴”等詞語的意思。
2、自讀課文,理清文章順序,粗知文章大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請孩子們猜一猜課文會寫什么呢?然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預習檢查。
1、檢查課文朗讀、
開火車讀課文,后一個孩子給前一個糾正。
2同桌輪番讀,互相糾正字音,解決疑問。
3、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自讀。
4、糾正錯誤讀音。
5、在語境中理解新詞的意思。
二、自讀自悟。
1、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按什么順序寫的?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錢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歡樂?
3、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課時任務: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品味重點詞語、句子、積累語言,增強語感。
教學過程:
一、深讀感悟。
(一)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二)出示感悟題:
認真默讀課文,想一想文中柳笛和榆錢給孩子們帶來了怎樣的樂趣?你是從課文中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畫出相關語句,細細品味,在空白處做簡單寫下自己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再根據自己的體會讀一讀。 (提示:畫句子用“———”重點詞用 標出)
1、自讀批注。
2、小組交流。
3、班內交流。
預設一:做柳笛帶來的歡樂。
(1)找出描寫做柳笛動作的詞語,讀一讀。
(2)從動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讀,指名讀。
預設二:吹柳笛帶來的歡樂
(1)課文通過以下幾點體現歡樂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們的樣子
(2)邊讀邊說自己從中怎么體會到這份歡樂之情的。
(3)小組合作讀。(分3個方面讀)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聲藏在柳樹的枝葉里,每個孩子都有本事把這歌聲找出來。
①請你聯系上下文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要點:春天無處不在,柳笛吹出的歌聲正是那藏在柳樹枝葉里春天的歌聲。是孩子們用吹柳笛的辦法讓人們聽到這美妙的歌聲。從中可以看出故鄉(xiāng)的柳笛美、故鄉(xiāng)的孩子聰明、可愛。體會到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眷戀、熱愛之情。)
②自己讀讀這段話,感受這份情感。
預設三:榆錢給孩子們帶來怎樣的歡樂?
①找出描寫榆錢樣子的句子讀一讀。
②思考:這樣寫說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結: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三)總結全文,談收獲。
1.為什么開頭寫柳樹、榆樹的樣子?與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錢有什么聯系?
篇10
關鍵詞:有效朗讀;感悟;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159-01
如何才能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呢?我認為朗讀感悟很重要。正如蔣仲仁先生在《略論朗讀與背誦》中指出的:“就學習語文來說,朗讀最重要,可以說不朗讀,不出聲朗讀,光靠看,光靠瀏覽,是學不好語文的。”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 讀懂教材,引領學生走進課本
要想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首先要讀好、讀懂教材。“對于教材,教師應該有鉆進去的力量,又要有飛出來的底氣。”要想真正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弄懂課文所描述的故事情節(jié)或事物特點,教師首先要“鉆進去”讀懂課文。這個“懂”字可不止一遍、兩遍,至少八遍、十遍,甚至更多。朱熹說:“大凡讀書,須是熟讀。熟讀了自精讀,精讀后理自見得。”我想那一定是讀到讓你感覺到: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了,要與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即所謂的“披情入文”。教師讀懂了課文,課堂中才會用那被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被形象化的韻律和優(yōu)美動聽的語言給學生以引領、提示、點撥與必要的解說。那種聲情并茂、繪聲繪色、回味無窮的范讀能不把學生帶入情境嗎?學生能不被那位娓娓動聽、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動、吸引,進而不由自主地進入角色,用心去體驗,用情去感受嗎?教師讀懂了文章,領悟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再進一步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引導學生讀懂文章、走進課本,通過人物的語言感受人物的內心,才能“文意兼得”,更好的領悟課文內涵。
二、 聯系生活,引領學生用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中的目標是否實現了,不能單看孩子們對所學知識掌握了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他們能否活學活用所學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語文教學要力求讓孩子在學好語文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馳騁其想象力,讓他們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引導學生處處留心觀察生活,用自己的雙眸去發(fā)現,用自己的頭腦去理解,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讓他們在自己的生活的范圍里,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自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途徑。引導他們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和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正如茅盾先生提出的:“應當一邊讀,一邊回想他所經驗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的活人中去看。”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們引導孩子把這些作品還原到現實生活中去,通過邊讀邊思考,就會有比較深的感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源頭”“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建構主義理論也又一次告訴我們: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才是教學活動的起點,脫離了學生的生活認知去解讀課文,絕對產生不了超越課文的情感和精神。
三、立足課本,指導學生有效朗讀
語文課是咀嚼研究語言文字的課,但是如果對文中的很多詞、句都細細欣賞、品味,那顯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們必須依據目標,突出重點,大膽取舍,抓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主線進行訓練,并且要使關鍵字、詞、句的訓練成為整體關照下的訓練。我認為要使課堂教學有效,就要引導學生立足課文本并超越課文,指導學生有效地朗讀,讓學生讀到文字里面去,讀到文字背后去。
首先,引導學生“讀到關鍵詞語的背后去”。課堂教學時引導學生細細咀嚼一些關鍵詞語,與學生一起盡情地讀,盡情地說,盡情地演,并通過動作的指點、語音的點撥、情境的體驗,讓孩子們仔細地體會。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讓學生在朗讀和體驗中獲得自悟,從而使得他們對課文內涵的感悟水到渠成。有時抓住了關鍵詞語,對課文的理解便能迎刃而解,正所謂“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其次,引導學生“讀到文字里面去”。課文中的靈魂是隱藏于語言文字間的,課文中的感情也是流淌于語言句子間的。因而,必須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朗讀語言文字去感悟,去尋求課文的靈魂和感情。如何讀好呢?1、教會學生把句子讀通順,不讀破句。2、教會學生聯系課文環(huán)境,讀出語氣,逐漸培養(yǎng)語感。3、教會學生邊想像邊讀,讀出課文所表達的真情。4、教會學生讀中品味、讀中悟意。
中國的語言文字奧妙精深,課文中的感情和靈魂只有通過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才能得出。因此,語文課上一定要指導學生立足課文,通過有效的朗讀,去品味、去感悟文章內在的思想和豐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