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文化研究范文

時間:2024-04-29 17:55: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文化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區域文化研究

篇1

那么,國內地域文化之所以快速發展,其原因何在?又有何現實意義和價值呢?

首先,從全球的大環境來說,加強區域文化研究是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方面。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異常激烈,不僅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際實力等方面的競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競爭。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對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義。加強文化建設已成為世界各國提高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一項戰略選擇。在我國,傳統文化研究、區域文化研究的加強以及各省切合本省實際的文化大省建設都是加強文化建設的表現。

其次,加強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研究也是各國爭取文化話語權的手段之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全球不平等的政治經濟秩序中,除憑借其金融、科技、軍事等優勢之外,已經越來越依靠文化話語的霸權力量來取得其在世界的主導和壟斷地位。文化話語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日益強大的意識形態功能,以至于取得了“不戰而勝”的效果;反過來,文化同樣也是發展中國家反抗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戰略手段。因此,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普遍關注對于文化多樣性的維護,對于地域性很強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日益受到廣泛的重視。

再次,區域文化研究和傳統文化研究也是我國建立與現代化相適應的道德價值觀念的需要。中國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在20世紀初期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禮,而十年 “”更是把區域文化中的一些傳統風俗當作“四舊”給徹底革除了。近一二十年雖然經濟飛速發展,但人們對物質的過分追求,人性的扭曲和異化隨處可見,與這種文化價值的斷裂也不無關系。于是,專家學者們開始把目光重新投向中華傳統文化,希冀從中找尋醫治此社會弊病的良方,區域文化研究也正是這一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現代化雖然帶來了物質的繁榮,但是都市中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琳瑯滿目的商品卻掩蓋不了一個越來越嚴重的文化現象:信息化時代的文化克隆。人們普遍追逐著現代文明,于是造就了缺乏鮮明個性的當代文化。正是在以上所述這種全球化、一體化的背景下,在我國,地域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研究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區域文化研究熱”有其不可小視的當下價值。

首先,區域文化是先進文化多樣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具體展現,也是先進文化不斷升華和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根基和力量源泉。研究區域文化是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無論是中華主流文化的發展與創新,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與再造,都與區域文化的興衰發展、增益轉換息息相關。研究區域文化,挖掘各區域文化的深層內涵和豐富內容,實際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內涵和中華民族精神內在積淀的全面繼承和深刻弘揚。

其次,區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中國是地域遼闊的多民族統一大國,文化的發展很不平衡。這就使經濟和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具有明顯的地區特色和民族特點。目前,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區――長江三角洲,歷史傳統、科技人文等地域文化因素就是其經濟迅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從商業方面說,明末清初中國資本主義最早在這個地區的一些工商業城市蘇州、杭州、江寧等地萌芽;清末民國之時,上海、江浙的工商業居全國前列。從教育方面說,明清以來的科舉進士,江浙兩省占三分之二強,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等文化名流中江浙人士很多。從民眾素質方面說,此地人們的文化水平高,商品意識濃,有經營工商業的經驗。所有這一切都促成了該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起飛和長足發展。

篇2

研討會收到論文133篇,分設“主旨發言”與“專題研討”。馮明洋、喬建中、趙宋光、謝嘉幸、蔡際洲、楊民康、杜亞雄、田可文、田耀農等專家參會并做了主旨發言。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二胡演奏家宋飛對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發起源由、目的、意義等內容進行了闡釋,認為″通過區域這一視角來解釋某一民族、地區、音樂及人在其中的文化行為,將有更加宏觀和整體性的視野,更有利于人們從文化中理解音樂、學習音樂、表演音樂″。馮明洋《嶺南區域音樂文化研究導論》提出嶺南區域音樂研究選題應以“多元一體論、核心價值論、文化趨向論”為基礎理論。喬建中以《心得與檢討:中國音樂地理研究30弁言》為題,分享了中國音樂地理研究三十年耕耘歷程,闡釋了中國音樂地理學研究中所應追求的學術、應用、文學目標。謝嘉幸《區域音樂研究:地方性知識與全球化視野――以北京傳統音樂節與太極傳統音樂獎為例》論證了區域音樂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識與全球化視野”特性。

分會場圍繞以下議題展開專題研討。

一、高校傳統音樂教學與區域音樂教育研究

蔡際洲《中國傳統音樂教學中的文化區劃問題》采用“文化區”的劃分方法運用于高校課程中國傳統音樂“音樂風格區”內容的教學設計;李莉《區域音樂史研究與地區高校“音樂史”專業教學的探索與思考――以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史專業為例》提出本地區高校音樂史課程中,將以“廣西地區音樂史研究”與“音樂史專業教學”結合,完成地區高校區域音樂教育教學的學科體系構建。代表們還就地方本土音樂如何納入高校音樂專業教育體系、高等音樂院校如何培養“非遺”文化人才、建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地方音樂研究機構”的重要意義等問題進行有益探討。

二、區域傳統音樂資源的挖掘與傳承

田耀農《區域音樂文化視野下的雅樂與雅樂的傳承》以雅樂為研究對象,提出區域音樂文化的核心思想:音樂是文化的基本形態,文化種類的分布既有條狀的跨越和交叉,又有塊狀的區域和地域;音樂的分布同樣有條狀的跨越、交叉和塊狀的區域、地域。楊玉成《“潮爾―呼麥”體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現形式――兼談蒙古族呼麥的保護》、馬達《謝導秀與當代嶺南派古琴的傳承與發展》等,均以傳統音樂傳承中的音樂現象、文化現象研究為切入點,關注區域音樂所具有的藝術特征、文化特質、生存現狀和未來發展。參會代表還以無錫昆曲、廣東音樂、南通地域音樂、商丘四平調、廣西西江流域傳統音樂、江西贛南于都客家嗩吶等各地域傳統音樂文化為研究對象,做了較為深入的學術梳理與分析工作。該議題全面呈現了我國區域音樂文化傳統特點,并就全球化語境中地域音樂文化認同出現的危機及重構等問題展開討論。

三、區域音樂研究理論與方法

馮明洋《嶺南區域音樂文化研究導論》提出大文化視野的區域音樂研究,應立足本土,放眼周邊,聯系整體,固元守本。楊民康《論云南與周邊跨界族群音樂的文化圈―文化層特征――以南傳佛教音樂文化圈為例》提倡和奉行將文化圈―文化層分析觀念的基本概念和意義范疇納入跨界族群區域音樂研究的總體學術框架中。李敬民《論區域音樂研究的實證方法運用――以淮河流域的民間音樂的實證研究為例》呈現了西方實證性研究模式運用于區域音樂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高彩榮《陜州梆子是外來劇種嗎?――兼談行政區劃與文化分區的錯位》、張曦《“潮州音樂”還是“潮汕音樂”》均從名稱、文獻梳理和地理因素三個方面,對民間音樂本土身份問題進行了辨析。周凱模、吳迪、張曦、蔣燮《議題:闡釋嶺南音樂的方法討論》將作為地方性知識的嶺南音樂,從活態傳統、物質文化、行為方式、表達形態的四個表層問題切入,從各自的研究方向,嘗試回答選擇何種方式來解讀嶺南音樂,為區域音樂研究理論與方法構建更為廣闊的討論平臺。

四、區域音樂個案研究

杜亞雄《寧夏回族民歌特色音調的解析和研究》根據作者多年在寧夏及整個西北地區進行田野和案頭工作的經驗,采用旋律分類法進行歸類和解析,認為寧夏回族民歌音調分為兩個較大類別。哈斯巴特爾《杭錦旗短調民歌音樂形態分析》宏觀地把握和歸納鄂爾多斯短調民歌的總體特征,通過杭錦旗短調民歌旋律結構及不同版本所具有的形態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對地域和區域兩者之間的音樂風格差異和變融進行系統的梳理。何麗麗《〈金瓶梅〉與柳子戲關系考》、仲立斌《解析粵劇、粵曲中粵樂“唱腔化”的現象――從〈平湖秋月〉在粵劇、粵曲中的運用談起》、袁環《長三角及周邊地區灘簧聲腔考辨》等均以文化區域為視角,考證與辨析戲曲聲腔系統、曲牌發展的親緣關系,呈現文化地域視角下傳統音樂在旋律、板式、唱腔、形態、歷史等方面的流變脈絡,解析音樂文化現象內涵,探究傳統的形成、流傳與發展蹤跡。

五、多學科視野與區域音樂研究

劉富琳《福建南詞概述》運用歷史學與人類學田野與案頭研究方法,走訪藝人,搜集南詞音樂,了解南詞的表演方式、樂器和傳承譜系,對福建南詞的歷史進行了梳理,對南詞的樂種屬性進行了分析。陳雅先《景觀生態學視野下原生態潮州大鑼鼓的保護與發展研究》借鑒景觀生態學原理解析當下潮州大鑼鼓聲音景觀結構、民間音樂活動聲音景觀格局,探求有益于原生態傳統音樂生存的聲音環境。黃蘊蘭《柳城壯歡音樂美學特點探析》以音樂美學為理論基礎,通過不同地區的壯歡音樂比較,探析柳城壯歡音樂特點。雷嘉彥、楊嬌嬌《新疆烏恰縣柯爾克孜族“婚嫁歌”的現代轉型與文化適應》探討柯爾克孜族在面對當代多樣文化的沖突背景下維持傳統的自我調適,闡釋“婚嫁歌”的現代變遷及其在文化脈絡中的意義。潘妍娜《傳統音樂文化空間的建構、維持與變遷――當代廣州粵曲茶座的調查與研究》、劉澤梅《廣東漢樂、漢劇文化價值研究》、黃燕《梅州客家竹板歌的多元文化因素及其融合特征》、許璐《鄂州牌子鑼變遷的文化闡釋》、曾華宏《泉州北管的地域文化特征》均從物質空間與文化結構變遷、社會認同的改變等多元視角,審視文化空間視域中傳統音樂在當代的變遷。

結 語

研討會呈現以下區域音樂文化研究新進展:

其一,區域音樂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視野。田可文提出“把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特色的音樂文化放在同一認知平臺上,以不懷偏見的態度進行研究,這是當今音樂文化研究整體觀的充分體現”。馮明洋論證了“壯侗語族之方言及其歌樂文化自古都具有跨區跨國性,與東南亞、南洋諸島及環太平洋文化都有淵源關系”。區域音樂文化研究取向更多地是源于不同民族音樂文化、音樂傳統的差異性。相對于西方音樂學研究者更注重于研究異于本土音樂的其他音樂文化,我國學者則更多關注本土或本地域文化。參會學者在研究中展現出兼收并蓄的全球化區域音樂研究視野,提升了區域音樂文化研究高度。

其二,學科滲透引領新的理論研究突破口。學科間的差異性與交融性能引發對同一命題的多角度關注,并產生有意義的論題。楊民康提出將“‘跨界族群音樂文化研究’和‘跨族群―地域音樂比較研究’,視為理論和實踐上互補、互滲的兩個重要研究領域”;蔡際洲運用音樂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理論,“在地理空間上把對象分為若干單元,并對不同區域內的代表樂種與音樂體裁進行描述”。學科滲透使區域音樂文化研究擁有不同視角,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多角度研究逐漸形成區域音樂文化研究特點。

其三,區域音樂文化研究離不開浸入式田野工作。區域音樂文化研究本質上是以田野研究為基礎、以比較研究為原則的。杜亞雄、靳宗偉根據多年在寧夏及整個西北地區進行田野工作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采用匈牙利音樂學家巴托克的旋律分類法進行歸類和解析,對寧夏回族民歌音調進行分類、分析?熏進而追溯來源。通過田野研究掌握更多的一手資料、發現新的研究問題、尋找新視域,并因此獲得了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其四,區域音樂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的綜合研究取向。區域音樂文化研究并非將生產學術知識作為首要目標,而應在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中有所擔當。喬建中闡述了“構建區域音樂文化研究與教學體系的初步設想”強調區域音樂文化研究應深入社會開展田野工作,發現真正有價值的學術問題和現實問題,并在社會與學校傳承體系中有所作為和建樹。

篇3

關鍵詞:區域文化;本土品牌;文化認同;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3-0057-02

隨著我國國家地位的日益提升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強,愈來愈多的消費者趨向于認同并購買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商品。然而當下本土品牌發展總體上呈現出停滯化、低端化和缺乏文化積淀等問題,同時年輕消費者對本土文化的認知與情感也發生著巨大改變。本土品牌面臨著落后于國際品牌的不利局面,亟待用有效的品牌策略予以回應。本文針對區域文化認知與情感認同兩個維度,探討其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的影響,并研究不同特征變量的消費者對區域品牌的偏好差異,為區域品牌的長遠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層面的指導意見。

一、相關理論

1.區域文化

“區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區域里點滴所形成,為當地所特有,成為某一區域的品格象征,也是一個區域的靈魂和內涵(譚希培,2005)。行業、企業及其產品中蘊含的文化要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在“區域文化”中體現出來。區域文化可以賦予品牌深刻和多角度的文化內涵,從而使品牌定位更加清晰。有效的品牌文化傳播可以培養消費者精神層面上對品牌的認同感,可以讓消費者形成一種文化自覺,從而在消費產品時潛移默化的體現出來并形成品牌忠誠。從經濟層面來看,區域品牌是區域經濟的增長點,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文化需求。相較于其它領域,政府在區域文化和區域品牌發展領域中的戰略制定與政策導向具有突出的作用。培育具有競爭優勢的區域品牌,不僅有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區域文化的傳播。

2.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可以被定義為區域消費者出于對本地區文化的認知與熱愛,和對外來商品對區域利益造成危害的擔憂,從而產生的對本區域品牌的認同和推崇,以及強烈的消費者民族中心主義傾向。文化認同也是個人對某特殊文化的憧憬式情感,是一種集體認同。區域文化認同可以通過許多方式體現出來,比如遵循統一的文化理念、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等。在如今東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青年群體的文化認同感遭到了挑戰,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產生了文化沖突,導致消費者的文化認同危機。相關研究發現中國消費者國貨意識與其對于國產品牌的態度呈正相關,與對外來品牌上的態度呈負相關(王海忠,2002)。Klein(1999)等認為國家認同是解釋消費者本土品牌偏好等消費行為的重要變量,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時候,具有更高區域文化認同感的消費者會更傾向于選擇本土品牌的商品,同時對外來品牌可能會存有偏見。因此構建區域品牌識別成為塑造區域品牌的核心內容,從而使消費者形成對區域文化獨特的認知及情感。

二、研究設計與過程

1.問卷描述

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年輕消費群體愈來愈發揮著主導作用,其消費觀念兼具理性與個性化,喜歡并樂于嘗試新鮮、創新的事物,研究這類群體的消費偏好與行為更具有現實意義。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選擇年輕群體(大學生群體)。研究采用問卷調查,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發放200份問卷,最終得到183份有效樣本,有效率91.5%。樣本來源涉及中國12個省份和5份國外樣本。問卷主要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對消費者區域文化認知度的測量;第二部分是對消費者區域文化情感態度的測量;第三部分是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測量;第四部分是消費者個人特征變量調查。其中區域文化認知度與情感態度測量采用五級語義差別量表。

2.區域文化認同意識的因子分析

首先對區域文化認同意識量表進行測項純化,前12個測項形成一個用于分析的量表,研究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Cronbach α系數法、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相關性分析等對樣本數據中的區域文化認同意識進行分析(如表1所示)。KMO值為0.788,可知結構效度好,適合作因子分析。Cronbach’s α為0.768,表明信度較好;其次,對測量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從問卷的三個部分中提取出了三個主要因子:消費者對家鄉本土品牌的認知認同、消費者對家鄉本土品牌的情感認同、消費者對家鄉本土品牌的行為態度,并與消費者的受教育程度、消費者所居住的城市區域兩項個人特征變量進行關聯。

3.區域文化的相關性分析

消費者區域文化認知與消費行為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628,表示兩者之間存在完全相關且為正相關關系,兩者之間相關的雙側顯著性值為0.004

同理可知:消費者區域文化情感與消費行為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703,表示兩者之間存在完全相關且為正相關關系,兩者之間相關的雙側顯著性值為0.006

研究發現:由于消費者對家鄉地方品牌長期接觸,會對家鄉(區域)品牌產生情感,進而支持家鄉(區域)品牌的發展。相對于大城市而言,處于小城市的人更加支持地方本土品牌的發展。這主要是因為大城市的人視野較開闊,見多識廣,消費意識趨于理性,更加偏向國際化品牌;相反,小城市的人接觸外來品牌的機會較少,視野相對于大城市較狹隘,鄉土情結較重,因此更加偏向本土品牌。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費者越支持本土品牌的發展,這是因為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費者有著較為豐富的文化內涵,更加注重產品的文化底蘊。

4.消費者區域品牌偏好的測量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選擇本土品牌的主要原因是其本身具有傳統文化特色以及人們固有的懷舊心理驅使;區域品牌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過于老套,不夠創新,沒有品牌特色;消費者了解區域品牌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親身體驗以及親友推薦;區域品牌吸引消費者的主要方式是突出產品特色以及品牌文化;區域品牌可以通過拍攝紀錄片,設立相關的旅游路線進行宣傳,公共機構可以在學校開設相關課程使區域文化得以弘揚與傳承。此外要與外來文化取長補短,相互借鑒。這些調查結果為區域品牌的經營與創新發展提出了科學寶貴的參考意見。

三、研究結論與啟示

1.結論。首先,調查發現,在區域文化背景下文化認知與情感認同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積極的正向影響,區域文化認同度越高的消費者越偏愛購買區域品牌的商品。相比于大城市,來自中小城市的消費者更加偏愛購買本土品牌。

其次,區域品牌發展停滯不前并落后于國際品牌的原因主要有區域品牌沒有突出品牌特色;不夠創新;品牌宣傳不足等。本土品牌應改變低成本、高投入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創造出品牌的情感性和象征性特征,增強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文化認同感,使消費者形成對產品的偏好和依戀。同時,本土品牌還要利用當前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強化區域品牌的民族文化訴求與品牌傳播。

2.啟示。第一,企業可以根據文化認同偏好,深耕市場,打造清晰獨特的區域品牌形象。例如衛崗牛奶走進社區,讓居民可以足不出戶就品嘗到新鮮健康的奶源,聯合快報將最新最好玩的卡通實景游戲搬進了社區。企業還需突出區域產品特色和品牌文化,在建設中巧用“區域文化”的古老元素,能使區域內成員產生一種群體歸屬感。例如南京地區的老字號餐飲品牌:南京大排檔,就是對區域品牌店面的選址以及裝修進行升級,融入經典的區域文化、世代傳承的習俗,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激發消費者的品牌信任和依戀。

第二,運用更具時代感的文化元素,吸引有著國際化視野的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年輕消費者關注品牌文化是因為它是一種精神象征,是個人自我意識的外在體現。區域品牌要洞察消費者懷舊與追新的雙重特性,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時,積極對外來品牌的優點進行學習與借鑒,重視區域文化與時代的融合。在廣告傳播、公共關系、品牌代言中采用體現時代感的傳播元素進行訴求,使消費者產生積極的印象。例如,常州淹城春秋樂園,通過聲光電科技手段再現春秋歷史場景,讓年輕人對地方淵源流長的文化感到自豪,就是利用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讓區域品牌借勢傳播。

參考文獻:

[1] 陳令軍.談如何利用區域特色文化推進區域農產品品牌建設[J].商業經濟研究,2015(31).

[2] 韓震.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及文化認同――一種基于歷史哲學的分析與思考[J].歷史研究,2010(1).

篇4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 戰略

21世紀以人的創造性和智慧為核心要素的創意產業蓬勃興起,已成為世界產業和城市發展的新趨勢。為加快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發揮文化創意產業在低碳經濟和綠色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各省市根據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發(2009]30號),制定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

一、發展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意義

(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提升經濟質量的必備前提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對實現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是提升區域經濟質量的必備前提。文化創意產業與優勢產業的結合,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逐步改變過分依賴傳統支撐發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僅將拓展新的空間,而且還可通過對工業、農業等其他產業部門的融合、滲透,把文化創意、技術、產品(服務)和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產業“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生產方式,從而帶動區域傳統產業結構優化,促進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要舉措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僅僅具有經濟學的含義,也具有較強的文化意味。文化、藝術的要素通常即是城市品位、城市素質、城市環境的重要指標。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素質,改善城市環境的必要舉措。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培養創新人才、提升人才素質,亦可豐富文化生活、滿足精神需求、提升城市人文素養,是打造文化高地,營造城市文化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抓手。

(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必然選擇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將精致的藝術文化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讓創意和藝術文化順利實現產業化的生產與流通,最大程度地在數量與質量上滿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層的幾大門類中,無論是信息服務業還是動漫游戲業的發展,還是教育培訓業亦或是文化休閑旅游業的大力發展,均會極大地豐富區域的文化市場,不斷滿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質。

(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提升城市競爭軟實力的必由之路

中國城市之間已進入軟實力競爭時代,單靠粗放式的資源消耗、廉價勞動力換取硬實力發展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軟實力正成為國家形象和城市力量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善謀發展、主動出擊、爭取資源、上下聯動壯大文化創意產業的規模與實力,繁榮文化事業,實現文化建設與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經濟建設和諧協調發展的目標,是提升區域軟實力的必由之路。

二、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分析

(一)審視資源

審視文化創意資源是規劃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的前提。文化創意資源可分為有形的物質資源、無形的精神資源。

有形的物質資源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載體,它大致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態景觀,如名山大川;二是富含歷史文化內涵的遺址和文物,如名勝古跡;三是具有鮮明特色的工藝、飲食文化資源,如菜系;四是文化設施與設備資源,如電影院。無形的精神資源是文化創意產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一是優良的精神傳統資源,如歷史傳說:二是通過文化藝術體現出的藝術審美資源,如昆曲越劇:三是民俗風情資源,如生活生產習俗、社交禮儀習俗。

發展區域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對區域文化創意資源有非常深度的了解。所有戰略的制定都有賴于資源基礎,有什么樣的資源才能確定什么樣的產業發展戰略。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的發達地區,其強大的經濟、技術基礎是發展“高技術含量和資本密集”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高地。中部地區有豐富而多樣化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決定其走以文化資源為內涵、以品牌運作為核心的產業發展路徑。西部文化資源如民族的、古樸的、文化的藝術要素和現代的、品牌的、市場的甚至是全球的開發理念結合起來,走市場化的西部文化資源開發道路。

(二)錯位發展

我國地域遼闊,長期以來由于受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經濟條件、社會政治和文化環境、科技水平以及民族、宗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區,使我國的文化及文化資源具有地域性的特點。發展區域文化創意產業要在審視區域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實現差異化發展,與周邊及全國其它區域形成錯位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差異也是優勢,有了差異就有了競爭力。創意就是有差異,失去了差異化,談何創意?談何文化創意產業?當前文化創意產業同構化、同質化比較嚴重,只有實施差別性發展策略,才能避免兩敗俱傷的現象發生。發展區域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在差異化的基礎上,與周邊及全國其它區域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增強集聚能力,構筑輻射高地。比如“長三角”主要城市在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方面一定程度地體現了差異化競爭的態勢:上海的張江文化產業園區、南京的世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區、杭州的動漫產業園區、無錫的工業設計園等。而“珠三角”的三個主要城市文化創意產業正在以“廣州文化,深圳設計,香港商業”的格局錯位發展,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與影響力。

(三)整合資源

發展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必須堅持集聚發展、資源整合的發展思路。要以文化資源為依托,以資本為紐帶,以創意人才為支撐,以產業園區、重點項目為載體,以市場化為基本取向,進行全方位的資源整合。

1 整合好歷史文化資源。在全面了解區域資源的優勢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找準切入點,對文化資源盤點梳理,整體規劃,深入挖掘,科學合理開發。

2 整合好資本。通過搭建融資平臺,拓寬投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實現政府資金、銀行貸款、民間資本、上市融資等多種途徑有機結合的資本融合。

3 整合創意人才資源。創意人才資源是文化創意產業第一資源。創意人才資源整合得好,才能集聚起雄厚的人才資本,增強人才資源整體競爭力,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通過環境引人、感情留人、項目聘人、投資育人,達到整合人才資源的目的。

4 整合好載體資源。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在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的建設。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的建設中,要樹立精品意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

5 資源整合市場化為基本取向。文化創意產業資源的整合不是對現有資源的簡單相加,是必須按照經濟發展規律辦事,要以資產為紐帶,以資本運作為支撐,通過市場運作和產權交易,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在更高平臺上的有機整合,讓各種社會資源向高效文化創意產業流動。

(四)搭建平臺

在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地位和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之外,要促進文化產業的更好更快發展,政府必須以健全和完善文化產業促進體系為抓手,通過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信息平臺、技術平臺、人才培養與交流平臺、市場交易平臺、投融資平臺、知識產權保護平臺環境。

1 搭建信息平臺。文化創意產業信息平臺面向科研人員或特定行業,提供相關文獻、成果轉化、專家咨詢等專業性的文化信息服務。例如,數字內容產業信息平臺、影視產業信息平臺、出版信息平臺、旅游信息平臺等,都屬于專業文化產業信息平臺的范疇。

2 搭建技術平臺。文化創意產業整合企業、高校及設計機構的設計研究與技術設備。為設計師和企業提供科學的設計技術支撐。以動漫產業為例,我國動漫企業幾乎全是民營的,其共同特點是規模小、技術力量弱、資金人才缺乏,而動漫業是個高投入的產業,只有建立文化產業公共技術平臺,才能迅速改變動漫民企“少資金一技術水平低一缺好作品一效益不高一人才流失”的惡性循環。

3 搭建人才培養與交流平臺。依托專業院校、教育培訓機構和企業多方力量搭建人才培養平臺;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積極引導文化創意企業加強對周邊地市的業務拓展、設立分支機構:同時加強引進國內外知名文化創意企業(機構)進駐、積極舉辦各種類型的交流會,努力搭建知識界、文化界和經濟界的合作交流平臺。

4 搭建市場交易平臺。從文化資源到文化產品再到文化產業,都是在市場交易的基礎上發展的。通過舉辦高水平的文化類會展(如:文博會、休博會、動漫節等)、產業園區建設(將園區打造成有較高知名度、相當規模的藝術品交易場所)及數字化交易平臺等措施搭建文化產品交易平臺。

5 搭建投融資平臺。通過出臺相關投融資政策。開展“投融資項目洽談會”、“銀企聯姻”活動,成立專門服務中小型文化創意企業的小額貸款公司,引進國際國內優質金融機構,搭建融資平臺。

6 搭建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成立知識產權保護協會。舉辦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及專利信息運用培訓班,普及知識產權保護認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信息監測平臺建設。利用行業協會、機構的專業優勢和市場信息優勢及完備的監控檔案,對發現有制假、售假現象的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進行動態跟蹤監控,從嚴規范。營造出“以假為恥,以真為榮”的市場正氣: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協作平臺,利用行政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組織機構及相關規章制度,同時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把行業協會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力量,實現更深層次上的知識產權資源共享和協同模式,建立“政府主導、行業協同”的協作配合機制: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聯動打擊平臺,形成“一處預警。分級聯動”的全轄區聯動機制。

(五)塑造品牌

文化品牌體現了文化創意的核心競爭力,對文化創意產業有著巨大的提升和帶動作用。文化品牌所具有的整合效應、聚集效應、增值效應、輻射效應、放大效應等,使得區域文化資源得以優化配置;使人、財、物等資源在區域市場快速聚集;使文化產業增值能力得以提高:促成文化產業鏈形成,拓展市場發展空間:擴大區域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區域文化產業要贏得市場,就必須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

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化發展戰略包括城市、園區、項目等層面。無論是那個層面,相互之間具有拉動效應,通過品牌化提高其附加價值與可持續發展。其一,是對原有文化的發掘,從歷史的、民族的、民間的、現有的各種人文奇觀中發掘出具有深厚文化內涵與底蘊的文化品牌,深入分析所發掘的對象,把握其文化個性,并根據原有文化的內涵予以創造性的發揮。如《印象劉三姐》將“劉三姐”悠久的歷史傳說、桂林世界級的文化旅游資源與張藝謀這樣的國際型導演創造性組合在一起,演繹出一個實景演出的品牌傳奇。其二。創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富有現代氣息的文化品牌。創意是一個文化品牌成功所必需的。如“超級女聲”、“藍貓卡通”、“喜洋洋與灰太狼”等就是創意得以成功的典型范例。

(六)構建產業鏈

產業化發展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支撐。中國文化產業必須打造產業鏈,才能產生規模效應和互動效應,中國文化產業面對國際大集團,“好比是單一步兵兵種和對方海陸空立體多兵種競爭”。與傳統產業鏈不同,文化創意產業鏈是以創意為龍頭、以內容為核心,驅動產品的創造,創新產品的營銷,并通過后續衍生產品的開發,形成上下聯動、左右銜接、一次投入、多次產出的鏈條。在這個鏈條中,創意是核心價值,產業鏈通過創意的“價值擴散”來實現――原創企業通過合作開發、專利技術或者版權轉讓形式,把創意的核心價值擴散到周邊關聯產業中,形成長線生產能力,擴大產業鏈的規模。湖南省的卡通、動漫產業領跑全國同業,擁有國內第一個卡通原創馳名商標“藍貓”以及“虹貓”、“山貓”等一系列原創卡通形象,年產值13億元。這些主體產業如果能與兒童玩具、文化用品、兒童服飾、體育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主題公園等衍生產品鏈接,產值可能達50億、100億甚至更多。橫店集團以影視文化旅游為切入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不但帶動了與文化創意直接相關的產業,也帶動了包括教育、醫療衛生和體育等在內的大文化產業,同時也帶動了信息:金融、商貿、物流、運輸、服務等第三產業。

篇5

關鍵詞 文化產業 數據分析 區域差異

現在的“文化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家族,“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內容產業”、“出版產業”、“版權產業”,盡管每個概念都有著特定的內涵,但他們畢竟是在一個大的 經濟 文化背景之下產生出來的,有著相同的“基因”;他們盡管“性格”各異,但在相互作用之下。使得他們所依托的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競爭力或者說“軟實力”得以迅速發展。

在我國,文化產業已然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發展指標。是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而在我國不同的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存在著一定的不平衡現象,在文化產業相關研究,包括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出版產業和內容產業等方面的研究,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本文選取了十年以來這方面的期刊 文獻 為研究對象,并作為對我國文化產業相關研究地區差異分析的切入點,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從區域社會經濟文化語境的角度進行區域差異研究。

一、數據分析

首先將本文所選取的研究文章以及在進行數據統計中所涉及的方面進行說明:

1 研究文章統計自1998年至2008年

從上面簡單的數據分析來看,我國在文化產業相關研究方面存在著地區差域,這種差異與區域 經濟 發展 水平相關,但又不完全同步,如地區生產總值比較高的遼寧、福建、河北等省,其文化產業相關研究數量偏少,而像云南、陜西、廣西等省,盡管地區生產總值相對較低,但文化產業相關的研究文章卻相對較多。詳細的情況可以比照下表。

數據只代表著一種表征,而在數據背后所隱含的形成數據的真正推動力才是我們要努力探索的東西。差異的存在是一種發展不均衡的表現,也不利于我國文化產業整體的提升,以及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甚至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進程。透過數據,找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以及對策,是本文的目標。

二、造成區域差異的原因:理念與概念

一項產業,無論是物質方面的還是精神方面的。都離不開兩部分的協調發展,一是實踐,一是科研。文化產業研究與文化產業實踐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一點勿庸置疑,用理論研究來指導實踐的發展,還是用實踐的經驗來促進理論研究的繁榮,其實兩者是一種互動的關系。然而,有人要問,那些文化產業研究繁榮的地方都是經濟發達的地方,我這里文化產業不發達。怎么可能將這方面的研究搞上去呢?應該說,產業發展的落后與產業研究的貧乏是有關系的,但這絕不是必然的結果。筆者認為,產業研究的繁榮一樣也會促進產業發展,只有雙方共同努力,相互結合,才能達到共贏的目標。

筆者認為文化產業區域性研究的豐富與貧乏的首要原因來自于政府對于文化產業的理念創新。可以說理念是產業發展的“總閥門”。2006年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在全國推開的第一年,一些省市在此之前就已經開始有了動作,而一些省市在文化體制改革、解放文化生產力、拋掉傳統的文化事業發展觀等方面還存在著理念上的滯后。理念的滯后不僅導致了具體改革措施的不力,導致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停滯,同時也導致了文化產業研究的貧乏。

篇6

【關 鍵 詞】湛江 文化產業 藝術文化中心

“十二五”期間,不僅是湛江市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時期,也是部署文化湛江這一戰略的重要階段。加快對湛江文化的打造,不僅有利于構建社會和諧文化,更好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也能夠促進湛江經濟的發展。基于此,做好關于發展湛江文化產業及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湛江區域性文化的特征

發展湛江文化產業并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除了以科學發展觀作指導之外,還要和湛江文化特征進行有機的結合,這樣才能保證湛江文化產業的獨特性。另外,本土文化的特征也是湛江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了解湛江區域性文化的特征。

作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湛江具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礎。在這里,中原文化、閩、楚文化的脈絡非常清晰,而且各種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廣府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相互融合,使得其文化整體具有很多特色。

(1)結構多元,在湛江文化中,有著非常多的構成元素,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歷史的變遷。而這種結構多元的文化反映在了宗教、戲劇、建筑、藝術、音樂、繪畫、工藝、文學、園林、風俗、以及飲食等領域,構成了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文化結構。

(2)行為理性,這是湛江文化的一個重要表象。由于海外文化的影響,使得這里的民眾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整體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另外,頻繁的商業環境也使得這里的民眾在商品意識以及價值觀念上表現的比較強烈,對于理性思維和行為非常推崇。這種意識已經融入到了生活社會中的方方面面,雖然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市儈和投機,但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時候則會表現出異常的冷靜。

(3)重義冒險,由于歷史的影響,加之商業意識比較重,生活在這片地域的民眾具有更強的冒險精神。無論是“愛拼才會贏”的行為取向,還是“敢為天下先”的行為特質無不非常明顯的表現出了這一特點。另外,在湛江的文化特質中,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對于同源同根的文化有很強的認同,表現出了很強的凝聚力,這也是湛江人之間抱團性以及排他性比較強的根源所在。

(4)自強自立,這里以客家民系來分析,由于在沿海地區,較好的地段都已經被早期移民占據,在這種壓力下,客家人更注重艱苦奮斗的精神。而隨著時代的的發展,客家民系的文化已經逐步成為了湛江文化的品質。當然,從里一個角度看,當前湛江文化中也有著較強的宗族意識。

(5)開放兼容,由于湛江的區域文化本身就是本土文化、中土文化、閩文化、楚文化、廣府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等融合而成的,這就使得在湛江文化中,有著極其強烈的開放兼容特點,而這種文化特質在社會的洪流中正在進一步的鞏固,也為湛江市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二、當前湛江文化產業中存在的不足

雖然在“十一五”期間湛江市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但是,整體來說,目前所取得的成績和我們文化強市的需求還相差甚遠,另外,由于湛江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這也對湛江市的文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湛江市在文化產業方面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文化設施的欠賬比較多。目前,湛江市在文化藝術中心、歌劇院、書畫院、音樂廳以及主題公園都比較落后。至于“三館一站”,則在基本公共文化設施方面存在著落后嚴重的情況。舉例來說,湛江市四個建制區之內的文化館存在著有管無舍的情況,而在縣級圖書館方面上,則存在著較多的殘、舊、小等問題。另外,由于市級群眾藝術館建立了已經50多年,加之全市文化站中大部分都存在這不合格的情況,這就意味著很多民眾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

第二,文化的建設規劃比較滯后,整體設施存在著比較明顯的不配套現象,很多住宅區、社區以及商用房區缺乏必要的文化設施。

第三,文化產業發展速度比較慢,缺乏影響力較大或者品牌比較強的企業及文化,而且在湛江市的文化產業鏈規模比較小,這一點在文化創意等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文化產業方面表現的尤為明顯。

第四,在文化體制的改革方面,整體呈現出較為緩慢的狀態,舉例來說,根據計劃,在2010年底的時候,本來應最少要完成1個市直專業文藝團體的改制工作。但是,現在看來這些本來需要完成的改革整體效果卻并不好。

第五,對于文化產業方面的財政投入不足,使得整體經費比較緊張,這不僅加大了我們文化陣地設施建設的難度,也使得部分文化產業設施不能夠發揮其應有作用,嚴重的時候會使湛江市的文化產業面臨著陣地缺失等問題。

第六,由于文化產業方面的單位整體待遇比較低,使得這方面的人才出現流失嚴重的現象,導致了隊伍中青黃不接。另外,由于文化產業方面的人才很少屬于復合型人才,使得文化發展面臨著動力不足的情況。

三、發展文化產業及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的措施

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是發展湛江文化產業的目的之一,也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發展湛江文化產業和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這二者是一致的。具體來說,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打造文藝精品。這主要是實踐文藝精品戰略。具體的工作中要大力開展“寫湛江、唱湛江、畫湛江、影湛江、舞湛江”,這有利于做好和本體文化結合的工作。此外,積極的舉辦“三下鄉”、“送歡樂下基層”、“四進社區”等活動,提升城鄉人民群眾的欣賞水平。

在這個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培育文化方面的消費,這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也是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的動力。另外,我們還要積極的打造群眾文化品牌,這樣才能起到動員社會力量的作用,使群眾更好的參與到文化活動之中。

(2)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在這項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對當前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進行完善,盡快完成文化設施覆蓋工程。其次,我們要對標志性文化設施建設進行推進,舉例來說,湛江市粵劇團、湛江大劇院、湛江市海洋文化主題公園、湛江市文化藝術中心等。第三,做好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對村村通等項目進行大力推廣,還要實施公共文化入戶工程并不斷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

當然,提升公共文化產品的服務及供給能力也是重要的一項工作,具體的工作中,我們要加強公共文化資源建設,提升文化設施資源的利用率。此外,還需要建設好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建設,更好的利用愛國主義以及紅色旅游等文化遺產來促進湛江文化產業的發展。

(3)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在這一項工作中,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加快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的構建,提升湛江市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并不斷的培育自主品牌,對產業鏈進行延伸和完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加強新聞產業的作用,針對湛江市的“三報一網”,我們要做好其品牌的建設。其次,對當前湛江市的文化市場體系進行完善,在這個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大的政策,特別要對農村文化消費進行鼓勵和支持,此外,針對新興市場,我們要發展各種相關的延伸產業,健全產業鏈。第三,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打造出“黃金海岸,休閑勝地,生態海島”的形象,使湛江成為我國知名的旅游城市,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形象。此外,針對紅色文化等,我們還要堅持“旅游產業帶動發展”以及“文化興旅”等戰略。

(4)增強現代文化的傳播能力。首先,我們要加強輿論的引導能力,確保輿論導向處于一個主導地位,這樣有利于堅持黨的領導,弘揚黨的文化。其次,發展新興的媒體,積極的促進三網融合工作,使其成為湛江文化的新載體。第三,開展更多的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在結合湛江文化的基礎上,實行“走出去”這一戰略,并對向外型文化企業進行重點培育。

(5)深化文化改革。首先,我們要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改革,通過改革,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其次,對當前的文化單位運行機制進行創新,推行人員聘用制度,建立考核制度,這可以使這些單位煥發出新的活力。第三,積極形成全民參格局,我們需注意到,要想促進湛江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并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是離不開資金的,而只靠國家及政府的投入是很難滿足需求的,因此,形成全面參與的格局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之道。

(6)注重文化人才培養。首先,我們要實施人才強市這一戰略,將湛江打造成一個人才聚集的區域,這也是構建區域藝術文化中心的重點。在這個過程中,結合加高校是一個有效地途徑。其次,建設一個完善的人才激勵評價機制,這有利于促進人才的引進。

四、實例分析

針對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實現文化引領及輻射的目標,我們要加強大型傳媒文化企業的建設,并建設處一批高水準的文化服務平臺,比如湛江歌劇院、湛江市文化主題公園等。通過這一措施,就可以形成一個能夠帶動全市,并且可以輻射到北部灣,甚至能影響東南亞的區域文化中心。

在湛江市的市區,我們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強的文化產業,對文化創意產業園進行布局,這有利于促進市區文化產業往園區聚集。

在開發區,我們要提升娛樂產業的地位,比如在霞山和赤坎位置,我們要做好歷史文化街以及商貿文化圈的建設,而麻章、東海島以及坡頭要對文化休閑等產業進行大力的發展。此外,在國道沿線,我們要做好市域綠道網的建設,并把有城市特使文化的亮點結合起來,進而形成“南疆文化走廊”。

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這里取這一例子主要是希望能夠對我們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發展湛江文化產業及構建湛江區域藝術文化中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背景下,我們所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因此,我們不僅不能夠有絲毫的懈怠,還要以一個更積極飽滿的態度去面對這一工作。筆者相信,未來的湛江文化產業將會達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文化產權 產權交易 市場

一、引言

文化產業是從事創意生產和銷售的產業,是一個以精神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要特征的產業系統,創新和科研是文化產業的進步的源泉,這也決定了文化產業是一種高風險、需要較高投入的行業。發展文化產業不僅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社會效益也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文化產品的附加值――文化,它體現的是一個國家和區域的文化特點、價值觀、世界觀。布爾迪索認為,文化資源本身具有一種能力,它可以創造很高的附加值,能給文化資源擁有者帶來顯著的收益[1]。將文化資源應用于商業生產過程,以其稀缺性來生產文化產品,便可以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發揮文化的傳播價值。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文化資源應用于產業鏈的很多個領域,因此它同其他生產資源一樣,擁有了“產權”。

文化產權市場的發展一方面可以使得文化產權交易信息公開化,打通文化產業與社會大眾進行溝通的渠道,增加交易透明度;另一方面,使偶然易轉變為一種常態的市場交易,從而減少交易費用,形成規模集約效應[2]。皇甫曉明和賴章德提出,文化產權交易平臺是文化產權價值的發現地,通過文化產權交易平臺,可以將文化產權的所有者與投資者聯系起來,聚集各類的專業交易中介服務機構,為全社會提供具有社會公信力的文化產權交易,保障文化產權持有人的利益,為需要金融支持的文化產權人提供資金支持[3]。文化產權交易所是文化、資源、中介機構之外的第四方平臺,它的出現是通過增加新的投資品種,從而聚集社會閑散資金,引導和改變資金的流向,并最終使市場細分,產業鏈完善[4]。文化產權交易市場是實現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有效連接的紐帶,它涵蓋的業務不僅僅將藝術品進行份額化和證券化,還具備多項綜合功能[5]。可以服務于文化類企業,進行各種所有制的文化、創意產業中的知識產權、債權、股權交易,為文化產權擁有者及投資方構建橋梁。

作為資本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文化產權交易市場是實現文化資源快速流動、優化文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渠道。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擁有大量的文化資源,各省市也分別成立了文化產權交易所,但是各省市的文化產權交易比較獨立,缺乏地域之間的合作和往來,信息共享的范圍比較窄,交易對象也比較局限,嚴重的影響了文化產權交易的效率,區域之間的壁壘不消除,文化產權交易市場就很難得到長足的發展。因為各地區文化產權交易程序及規則不同,導致文化產權的異地交易及流動需要耗費較大的成本,不利于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推進區域性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構建,對于我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構建區域性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意義

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產業資金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導致文化產業發展緩慢,文化資源沒有被充分挖掘;大量的國有文化企業發展模式都比較落后,需要進行改革,文化產權交易市場作為國有資本的流通渠道,對于文化產業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民營資本想要進入文化產業,以及實現文化資源的價值發現,都需要文化產權交易市場來完成。通過對區域內文化產權交易機構進行整合,推動區域性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形成,對于文化產權融資及文化資源的有效開發及配置具有重要意義。

(一)實現文化資源的跨區域自由流動,促進市場一體化發展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遵循的是從低效率、低收益企業流向高效率和高收益企業的規律。統一的文化產權交易市場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及信息不完全帶來的障礙,促進文化產權的高效、廣泛流動,保證交易的公平和公正,進而提高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并且,文化產權的跨地域流動能夠打破人才、信息的地域限制,保證人才的合理利用和信息的高效傳遞。

(二)加快文化的傳播,促進文化產業規模化發展

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要求提高,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重視,文化產業進入快速化發展階段。為了獲取更多的收益,各地區開始盲目投資,導致文化產業同構化嚴重,產品同質化,影響產業的整體效率和效益。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構建,有利于區域內文化產業的合理分工,進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

(三)發揮區域內文化資源優勢,提高文化資源的配置效率

隨著市場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種生產要素已逐步突破地域、行政區域界限而自由流動,各地區間的經濟聯系將越來越緊密。區域性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構建,能夠對各地區內交易規則進行統一,幫助文化企業實現跨地域產權交易,促進不同形態資產的整合,在更大的市場上以公正公開的交易方式,實現交易各方的利益最大化,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三、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基本框架

文化產權交易市場主要指參與文化產權交易的交易主體和中介機構,產權市場的交易主體是直接參與產權交易的買方和賣方,具體指資產的出讓方、受讓方和競買方。出讓方可以是擁有產權處置權的自然人,也可以企業法人或者其他合法組織,主要是指文化企業的知識產權、債權、股權交易。受讓方是最終通過競價或者拍賣得到出讓方資產產權的各種合法組織或自然人。各地區的文化產權交易所,還有相關專業性的中介機構,如經紀機構、評估機構、審計、會計、律師等,它們共同構成產權交易市場體系中的中介機構。產權交易機構是對交易的關系環節和主流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同時將其他專業化的環節讓渡給各類專業化的中介機構(評估機構、審計、會計師、律師等)。同時,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文化部門的支持。想要組建區域性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必須由各級政府出面,進行文化產權交易的區域內聯合,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組成文化產權交易的市場體系。東北地區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基本框架如圖1。

圖1 區域性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基本框架

四、對策與建議

(一)加快建設和完善統一的文化產權交易管理信息系統和產權交易服務系統,這是實現產權交易市場一體化的基礎和首要條件

在各省級文化產權交易機構網站共同設置“文化產權交易信息”窗口。匯集區域內各機構的最新掛牌項目信息,以統一標準、統一格式在通過文化產權交易信息窗口同步,方便客戶查閱、咨詢。發展成熟后,各機構可聯合創建區域性產權交易網,緊密鏈接各省級文化產權交易機構乃至各市交易機構,將分散的信息資源集成到一個信息管理平臺之上,為區域內社會各界及各產權交易機構提供統一的信息咨詢及交易平臺,增強信息時效性和交互性,擴大區域內產權交易信息的宣傳效果,提高社會關切度和認知度,打造區域文化產權交易的統一品牌。通過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研究制定信息標準化的管理辦法,使市場成員之間可實行互相委托掛牌交易,實現交易聯網運行、資源共享。

(二)盡快實現統一的文化產權市場交易程序,以降低交易費用,推動文化產權合理、高效率流動

在文化企業申請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環節,由需要進行文化產權交易的買方或賣方向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提出申請,由產權交易中心委托各專業中介機構對交易項目進行審查,對于符合掛牌條件的項目,給予特定代碼,并輸入東北文化產權交易信息平臺,各交易主體可以在統一的信息網上查詢交易信息;在產權交易項目交割環節上,制定規范的文化產權轉讓合同,明確產權的歸屬權;對于文化產權的變更登記,由產權的出讓方在企業所在地辦理并錄入統一信息平臺;在結算方面,應該由各地文化產權交易機構共同協商制定交易手續費。

(三)建立區域性文化產權交易管理中心,協調區域內各文化產權交易機構的關系

文化產權交易管理中心搜集各方意見,負責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的交易規則統一和業務規范標準,引導各個交易平臺的整合。由地方政府出面進行經濟區域內的聯盟,在東北地區選擇經濟基礎良好、地域環境相對優越、硬件設施標準、科技人才集中的區域中心城市,由區域內各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共同合作進行設立文化產權交易管理中心。負責指導省級交易平臺,制定統一規范的運作規則、交易流程、信息披露和監管,協調跨區域掛牌、交易和交流推介等事項。各省的產權交易中心作為統一產權交易市場的窗口而存在,形成層次分明又緊密聯動的一體化金字塔式市場結構。在此過程中,參與區域整合的各方有必要以簽訂契約的方式明確各個參與主體的角色,并合理界定各自責任和權利邊界,確保市場運作的規范性和風險的可控性。

區域性統一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形成,需要各省以“合作、聯動、發展”的宗旨來推動,逐步實現交易規則和審核標準的統一,以保證產權交易的規范化運作。通過由各級政府聯合文化部門、產權管理部門,制訂有關產權交易市場的運行規則、管理辦法等,推進產權交易市場的規范運作,進而達到區域內文化產權交易跨地域發展,推動文化產權交易市場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布爾迪索.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何琪,高長春.我國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的形成與功能研究[J].蘭州學刊,2011.

[3]皇甫曉濤,賴章德.關于文化產權交易的理論思考[J].中國美術,2011.

[4]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文化對接資本的第一平臺[J].領導決策信息,2009.

篇8

關鍵詞:ANP模型 區域文化產業 競爭力評價 指標體系

引言

隨著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凸顯,學術界對文化產業競爭力的研究也日漸增多。關于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的研究,花建(2005)認為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四大核心是整體創新能力、市場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李宜春(2006)通過對安徽省的實證研究認為省域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由核心競爭力、基礎競爭力、環境競爭力三個模塊構成。顧江等(2012)利用我國31個省市的數據,采用AHP法對花建提出來的文化產業競爭力的理論模型進行了權重的確定。樂祥海(2013)從投入產出的角度建立了產業基礎、產業投資和產業收益三大維度的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SD-ANP模型。

本文認為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建立在區域文化產業人才資源、環境資源和相關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結合文化產業行業領域的經營管理水平,使得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水平不斷提升以至達到最優,形成在文化產業中對文化市場的爭奪優勢、獲取產業發展優勢和獲得文化產業增長動力的能力。

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

(一)指標選取

借鑒前人對文化產業指標體系研究成果,基于波特的“鉆石理論”模型,考慮到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和行業協會的自我管理,本文將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競爭力納入指標體系。

通過設計問卷和專家意見調查法對最初提出的指標體系進行篩選,選取桂林各高校相關領域專家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20份,有效回收18份,問卷有效率為80%。采用SPSS軟件對回收數據進行單樣本T檢驗,運用“Sig.(雙側)值”和“均值差值”判定指標測量屬性,當“Sig.(雙側)≥0.05”且“均值差值>0”或者當“Sig.(雙側)≤0.05”且“均值差值

(二)基于ANP方法的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模型構建

應用ANP構建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模型,將指標體系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因素層,第二部分是網絡層,由所有受控制層支配的元素集構成,即二級指標和下屬的37個指標組成的,內部之間呈相互影響的網絡結構(見圖1)。

通過Super Desicion軟件中9標度法設計調查問卷,借助Super Desicion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關于二級指標權重的確定,以控制層的四個準則指標(B1、B2、B3和B4)作為判斷標準,對二級指標(C1-C13)進行兩兩比較,由于二級指標是相互獨立的,即轉化為用傳統的AHP方法進行權重設計。關于三級指標權重的確定,以二級指標(C1-C13)為判斷標準,考慮到三級指標中指標與指標因素間的相關性,根據專家意見構造兩兩判斷矩陣,采用一致性檢驗方法來判斷矩陣是否被接受,最終通過極限超矩陣確定三級指標權重(見表1)。

(三)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權重的計算結果顯示,影響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因素從大到小依次為: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能力、文化產業環境競爭力、相關產業發展情況和文化產業資源要素生產力。二級指標中以文化產業實力、文化企業經營能力、經濟環境、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和資本資源更為重要,說明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最主要的是依靠產業的內部驅動,文化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也至關重要;其次,經濟環境可以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大環境,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區域文化的傳播速度,從而更好的促進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和進步;資本資源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資本積累和資金來源,有利于區域文化產業在先天自然資源不足的狀況下發展人文資源文化產業。

兩廣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競爭力評價分析

(一)原始數據采集說明

在文化產業中,事業單位經費統計數據已將“銷售稅金”納入 “經營支出”子項目,為避免對銷售稅金進行重復計算,人為降低事業單位經費自給率水平,本文提出文化文物事業單位經費自給率的計算公式為:

關于文化產業開發投資年增長率、文化產業平均收入增長率、文化文物單位經費自給率和文化產業平均資金周轉率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2011年至2013年各省統計年鑒和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在三級指標中,文化資源和自然遺產的開發利用程度(C24)、文化行業協會的管理水平(C61)和文化企業經營配合程度(C63)為定性指標,采用九分制量表(1-9)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表示該指標水平越高。

(二)評價結果統計

在表1中,部分指標為帶量綱的數值,如文化產業從業人數、本市萬人口藝術家、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等在內的15個指標,對這些指標數值采用級差變換方法進行標準化,從而消除量綱:

其中, Iij表示第i個地區第j個指標的無量綱數值;Xij 表示第i個地區第j個指標數值;minXj 為第j個指標中所有樣本的最小值;maxXj 為第j個指標中所有樣本的最大值。計算得出兩廣地區文化產業競爭力的評價結果(見表2-表4)。

兩廣地區文化產業競爭力水平的對比分析

(一)文化產業資源要素生產力水平

從文化產業資源要素生產力來看,廣東地區文化產業要素生產力整體強于廣西地區。兩廣文化產業的人力資源要素和產業資源要素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而資本資源要素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

在人力資源要素上,兩廣地區文化產業從業人數和本市萬人口藝術家、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在具有一定學歷水平的文化產業占同業人數比重指標上, 2011年和2012年廣東的負增長速度分別為6.94%和8.64%,表明廣東具有高等學歷水平的文化產業人員的增長速度明顯慢于廣西文化產業從業人數的增長速度。在資本資源要素上,廣西的整體競爭優勢優于廣東。廣東在文化產業開發投資上占GDP比重大,但廣西在文化產業開發投資年增長率上明顯高出廣東。這主要是由于廣西自2010年以來相繼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 規劃》等政策,不僅為廣西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更為其提供了有力的財政等政策保障。

(二)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能力水平

從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能力水平來看,2010年至2012年廣東地區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能力整體強于廣西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能力。其中,在文化市場占有能力、產業管理能力和文化企業經營能力上,廣東的競爭優勢明顯強于廣西。但是,在文化產業實力上,廣東省的競爭優勢比廣西弱。

在文化產業實力上,由于廣東省文化總產值總量大,文化產業總產值占全區總產值的比重也高達5%以上。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間,廣東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為12.6%,廣西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在16.5%以上。但是,廣東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廣西。

(三)文化產業環境競爭力水平

從文化產業環境競爭力來看,廣東的文化產業環境競爭力水平整體高于廣西。2010年至2012年廣東文化產業環境競爭力水平分別為24.14%、26.50%和 17.92%,廣西分別為11.47%、14.17%和16.24%。

廣東作為中國最早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不僅擁有經濟起步早的優勢,并擁有臨近港澳臺的優勢,廣東文化產業的發展依托其良好的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政府政策環境,不僅吸引了更多高學歷從業人員,也獲得了更多的文化事業財政補助、文化產業基建投資額,從而使得廣東文化產業在環境競爭力上取得了比廣西更好的發展優勢。

(四)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產業要素水平

從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產業要素水平來看,兩廣地區相關產業發展態勢都呈現出穩步增長狀態,廣東文化企業發展的相關產業要素水平整體高于廣西。

在教育發展水平要素上,由于兩廣地區對教育、科技和文化產業投入逐年增多,且廣東省在教育、科技和文化上財政投入較廣西更多,廣東公共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總額比重大,但同時也導致兩廣地區文化文物單位經營自給率均出現逐年下降趨勢,且廣東文化文物單位經營自給率低于廣西,2010至2012年廣西文化文物單位經營自給率分別為12.75%、10.52%和10.32%,廣東依此為15.69%、10.58%和10.28%。

廣西文化產業競爭力提升路徑

(一)加大文化產業開發投資,落實文化產業政策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法制和政策的支持,文化產業也如此。廣西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提升需要依靠政府將已有的法制和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同時根據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和所處的階段不斷完善政府政策和法規,進一步為廣西文化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有法可依、有秩序的競爭平臺,從而為廣西文化企業的經營發展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推動廣西文化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二)加大人均文化事業財政補助,提升居民文化消費水平

與全國31省市相比,2010-2012年廣西人均文化事業財政補助分別為17.4元/人、17.81元/人和18.21元/人,在全國排名連續保持在24名以后,人均文化事業財政補助不僅落后于廣東,且遠落后于國家平均水平。

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加大人均文化事業財政投入,增加居民文化消費可支配資金,刺激居民文化產業需求,培養居民文化消費行為,從而提高居民文化消費水平,帶動文化產品消費,促進廣西文化產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三)促進文化企業間合作,提升文化行業協會管理水平

2011年廣東成立了深圳市文化產業產業協會,入會之初共有350家文化創意產業企業組織。行業協會不僅具有組織、協調的職能,更有服務和監管的職能。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推進有實力和影響力的文化產業行業協會的形成,文化產業行業協會可作為文化行業整體代表,利用自身實力處理和協調好各方關系,從而達到減少單個企業的運作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這不僅有利于促進文化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可以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從而促進廣西文化產業的有序開發、有序管理和有序發展。

(四)培育文化產業專業人才,提升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素質

廣西文化產業的快速穩步發展必然需要更多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尤其需要具有高素質從業水準的文化產業專業型人才。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應加快建設文化產業專業人才隊伍,在未來幾年,應有步驟地開展文化產業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類教育機構的作用,設立文化產業專業院系,培養文化產業專業人才,提升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素質。

(五)實行重點城市帶動經濟帶發展戰略,打造區域文化產業品牌

廣西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主要分為北部灣經濟區、桂西資源富集區和西江經濟帶,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在現有重點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即在發展桂林高新創意動漫產業園和柳州市藍海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為動漫骨干企業的基礎上,通過借鑒廣東“廣深佛莞文化創意產業圈”模式,實行重點城市帶動經濟帶發展戰略,立足于區域資源,充分發揮區域內文化產業資源特色,打造區域文化產業強勢品牌。

參考文獻:

1.花建.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內涵、結構和戰略重點[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

2.李宜春.省域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初探―以安徽省為例[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2)

3.顧江,高麗麗.我國省際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與提升―基于31省市數據的實證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8)

4.樂祥海.中部六省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系統工程,2013,3(31)

5.劉萍,高建華.淺議事業單位經費自給率的計算方法[J].財會月刊,2003(A2)

篇9

一、引言

素有“南楚極地”、“百越襟喉”之稱的通道侗族自治縣,是全國侗文化保存最為完好的侗族聚居縣。境內山水如畫,侗族風情濃郁,民族建筑與工藝奇巧多彩;丹霞地貌雄偉瑰奇;紅色文化積淀厚實,為通道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厚實的資源文化基礎。2014年被列為湖南省文化旅游特色產業重點縣以來,通道基于縣情,按照 “創建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的要求,圍繞創建“中國侗文化旅游第一縣”的目標,對文化旅游開發、以旅助農、拉動三產進行了實踐探索。以雙江鎮為依托,扎實推進百里侗文化長廊、萬佛山、三省坡、通道轉兵紅色旅游等項目建設,構建產業聚合空間結構,取得了一些基于經濟基礎薄弱而資源豐富的民族區域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成功經驗,也存在一些發展瓶頸。

二、通道文化旅游特色縣創建舉措

(一)以前瞻性思維做好頂層設計

突出規劃引領,編制旅游戰略定位和發展策略研究,制定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各項專項規劃及詳細規劃、旅游產品打造與創新戰略策劃、旅游品牌營銷和推廣策略、申“世遺”侗寨保護規劃等系列規劃。通過完善產業政策和健全融資平臺,配套旅游產業發展引導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旅游產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旅游產品開發和業態建設獎勵暫行辦法等獎勵扶持政策,整合萬佛山等四大景區公司資源,組建政府控股的通道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責任(集團)公司,完善了文化旅游產業的投融資平臺。借助其自身作為懷化市旅游改革綜合配套區的優勢,推進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大謀劃,整合文化、旅游、民族宗教、體育、文物等資源。成立大旅建投,鼓勵鄉村旅游村干部和村民入股,構建特色縣域經濟文化旅游產業重點縣“大旅游”發展格局。

(二)以項目為突破口抓好旅游精品建設

抓精品景區建設,以雙江鎮為依托,以百里侗文化長廊、萬佛山、三省坡、通道轉兵紅色旅游為支撐,構建“一心一廊兩區”的產業聚合空間結構。注重挖掘侗錦織造技藝等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因素,活化民俗基因與傳習,將芋頭、橫嶺等6個侗族鄉村,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抓精品線路建設,根據“中國步道”構想,將通道旅游精品線路融入到湖南省“侗苗風情”、“生態丹霞”2條大湘西旅游精品線路中,為推動文化旅游業的區域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縣域內已基本構建了1日游、2日游、3日游的旅游線路組合,成為湖南省西南邊陲新興旅游地。

(三)以市場營銷為抓手增強產業競爭力

做好節事活動營銷,成功打造中國侗族大戊梁歌會、中國(侗族)蘆笙文化藝術節(中國四大民俗節事大會之一)等有影響力的旅游節事品牌,舉辦了湘桂原生態風情節、通道漂流旅游節等節事活動,策劃實施鐵騎挑戰萬佛山、耶羅耶過侗年等營銷活動,提高了通道旅游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強市場宣傳營銷,政府主導旅游主題形象宣傳,旅游企業主攻旅游渠道營銷,切實深化與傳統媒體的戰略合作,在重點客源城市和火車站、高鐵站等人流密集地方投放大型旅游宣傳廣告;積極開展 “互聯網+”營銷,成立了官方旅游網站和微信平臺。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在武漢、長株潭、珠三角等大中城市重點客源市場開展渠道營銷,深度挖掘和培育客源市場。

(四)以滿足游客需求為目標提升產業配套服務

致力景區精品化、服務品質化,將旅游產業發展貫穿全縣各項工作,圍繞旅游要素建設著力在旅游配套服務行業上下功夫,旅游接待容量迅速擴張,接待能力不斷增強。

1、推動旅游基礎提質,按照“暢通大動脈、健全微循環”的思路,突出抓好周邊交通樞紐對接和縣內景區、景點的通行,旅游景區的可進入性大大增強,初步形成縣域1小時旅游經濟圈。

2、提升旅游配套服務,集中力量推進星級旅游酒店建設,圍繞旅游購物和娛樂實施的皇都侗族文化演藝、薩歲廣場文化休閑開發等項目投入使用,激活了旅游要素升級。

3、不斷豐富旅游新業態。開發了沿河兩岸休閑、植物觀光園、獨巖景區休閑等縣城旅游產品,挖掘了申世遺侗寨民俗風情體驗、農耕體驗、民族傳統體育競技等深度互動項目等多層次、多類型的旅游產品。

(五)以提升居民收入和幸福為根本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以旅游為龍頭,現代農業、生態工業、商貿服務業等多產業融合發展效應初步顯現:其一,帶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兼顧農業旅游需要,配套建設了旅游服務設施,通道縣文化旅游觀光農業深度融合。其二,帶動傳統工業向生態工業發展。實施省級工業集中區建設等項目,吸引旅游商品生產、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中藥材加工、新能源利用、民族手工藝品生產等企業入園生產,生態工業的發展,豐富了通道旅游商品,鞏固了生態優勢。其三,帶動新型城鎮化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通道縣城5A級景區打造和“中國步道”旅游大區(通道)旅游集散中心、世界遺產侗寨民俗風情長廊、通道轉兵紀念地等項目,加速優化縣城侗族文化和建設景觀景觀的升級亮化、文化步道、景觀綠化,交通換乘系統的建設。不僅能方便游客,也可以為游客與居民提供健身養生、戶外休閑活動場所,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推動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 。

(六)鄉村旅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動民族地區鄉村建設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族地區鄉村旅游的開發中得到保護,得以傳承,并帶動侗族鄉民,參加皇都侗文化藝術團,農閑或旅游旺季時候,將侗家民俗和生活歌舞化,營收一份民俗表演勞動費。縣政府積極挖掘侗錦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產價值,成立侗錦傳習所,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多元參與模式,帶動侗族 “織女”織錦。在民族村寨旅游開發中,加大鄉村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通過直接帶動就業、兼業,發揮旅游利民生功能,促進景區和周邊農民觀念由砍樹發展到參與旅游經營的轉變,就地就業、兼業和創業,緩和留老守人、留守兒童的問題。有利于推動旅游精準扶貧,加速當地旅游小鎮建設,促進三省交界的民族地區和諧發展。

三、通道文化旅游特色縣創建中的瓶頸與建議

(一)瓶頸

1、發展遲緩,困難重重。

邊遠貧苦地區沒能力投入,國家旅游政策多,項目扶持力度小。 省財政三年共撥款1.8億給通道建設文化旅游特色縣是引導資金。沒實物抵押貸款,貸款很難。眾所周知,投資是旅游的動力,然而通道先后引進中信等企業,成功的少,失敗的多,招商難。旅游人才奇缺,農家樂投資運營、苦酒怎么攜帶封存,微商運營、堵車問題如何解決等等問題急需專家指導發展和解決。

2、交通區位遠,臨近區域形象遮蔽問題。

交通區位非常不理想,外部交通離省會長沙所在的長株潭消費市場需要6-7小時的陸路交通,大交通與旅游地、汽車站的小交通的銜接問題。此外周邊黎平三江和通道資源接近,都打侗族旅游文化牌,黎平和三江侗寨體量大,得到所在省的支持力度比湖南大,旅游營銷拓,使得丹霞+侗寨+紅色旅游的通道在三界地區里文化旅游發展的形象不突出。

3、山民意識與民生問題。

侗寨開發與保護力度的問題,滿足游客住宿需求的外觀侗族風情、內室現代化的房屋建設裝修成本高,加之山民都想蓋磚房提升居住條件需求,都影響侗寨居住景觀問題。此外農業如何促進旅游發展的問題,如100里稻田種油菜花,因缺勞力和經濟效益差以及補償少的客觀因素,農民積極性非常低的問題。林業補償標準低,農民砍伐樹木問題給林業保護和旅游地生態文明帶來壓力。

四、建議

1、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優先安排旅游交通項目的立項與建設。

在接下來的創建工作中,急需上級政府及關鍵職能部門出臺政策并采取靈活措施,簡化審批程序,采取點狀供地的寬松路徑,協助通道縣政府,解決旅游文化特色先創建工作中棘手的貸款和土地等瓶頸問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通道旅游資源豐富分,地形復雜,旅游景點分布零散,重要景區都在邊遠鄉鎮和湘桂黔省級毗陵的侗族文化圈邊界,省交通部門優先安排該縣旅游交通項目的立項與建設,切實破解旅游交通瓶頸,提升旅游地的可通達性和可進入性,促進邊界民族旅游地發展實現包容性旅游發展。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進景區等級創建

產業發展需要資金,資金是縣域旅游發展的普遍瓶頸,對于其他具備生態優勢、文化優勢、發展愿望的邊遠民族地區的縣域,資金問題仍迫在眉睫。在資金籌集方式上,通過設立“全省縣域旅游發展專項資金賬戶”的形式,采取招商引資、銀行貸款、企業入股、農民參股、農民投工投勞等多種投融資方式籌集縣域旅游發展資金,通過財政引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形式,連續地動態地解決縣域旅游發展的資金難題。按照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考核目標,及時查漏補缺,以提高景區品質為核心,加快皇都侗文化村、龍底漂流景區、芋頭古侗寨和通道轉兵紀念館4A、3A景區創建工作。

3、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成立文化旅游特色縣創建智庫

篇10

關鍵詞: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者簡介:齊愛民,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博士后;趙敏,重慶大學法學院2005級研究生,重慶 400045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7)03―0110―03

加強泛珠三角區域的經濟合作1,既是推動本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以及推進我國東、中、西部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區域知識產權合作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2004年12月,首屆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在廣州召開,九省區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協議》,標志著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的正式開始。2005年,香港、澳門正式加人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形成了“9+2”的合作格局。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以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和特色,在知識產權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提高知識產權創造、保護、管理和運用的水平,打破地區保護,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快產業及技術轉移,增進地區間投資增長,促進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共同發展為宗旨,提出了政策研討、中介與信息服務、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11個主要合作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是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的重要內容。對泛珠三角區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既是從泛珠三角區域的優勢資源出發,又有利于我國整體文化資源的保護,促進區域經濟、社會整體經濟的和諧發展。

實現泛珠三角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的總體思路和前提是從泛珠三角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體特色出發,對區域內各省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價值進行比較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保護方案。

一、泛珠三角區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泛珠三角區域位于北緯30度以南的郁郁蔥蔥的文明帶上,嶺南文化、巴蜀文化、閩文化、滇黔文化、桂文化、贛文化、湘文化,都蘊涵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資源。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文化群落相互滲透和吸收,形成泛珠三角區域緊緊相連的文化血脈。“類別多樣、內容豐富、獨具特色、價值珍貴”是對泛珠三角區域非物質文化資源的總體概括。這些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當今重要的無形資源。

根據區域文化的不同,泛珠三角可以分為大珠三角(由粵港澳三地構成)、閩桂湘贛區域、海南島區域、云貴川區域四個小區域。大珠三角是泛珠三角的核心地帶,其經濟發展在區域內處于領先地位,且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廣東省的戲劇資源多樣,潮劇、粵劇、西秦戲各有特色,著名的醒獅舞、梅州客家山歌、英歌、石灣陶塑技藝等10余項非物質文化資源都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閩、桂、湘、贛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閩桂湘贛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具特色。福建省的惠安石雕、漳州木偶頭雕刻等民間工藝品制作精美,福州藝、閩西漢劇、木偶戲等表演更是細膩逼真、惟妙惟肖;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具民族特色,侗族大歌、那坡壯族民歌、布洛陀等是各有千秋。湖南的土家族織錦等風韻獨特,瀏陽花炮更是聞名海內外;江西亦擁有婺源三雕、萍鄉湘東儺面具等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海南省地處泛珠三角區域最南方,自成一島,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著原始風韻、民族特色,如黎族原始制陶技藝、樹皮布制作技藝、打柴舞等。

云、貴、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獨特的自然環境、眾多的少數民族、悠久的歷史,造就了云、貴、川地區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云貴地區擁有豐富的蘊涵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云南的傈僳族民歌、傣族的潑水節和孔雀舞,貴州的侗族琵琶歌、苗繡等。四川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豐富多彩,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就有蜀繡、川江號子、(亻芻)舞、川劇、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彝族火把節等。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成正比,經濟發展領先的區域,較好地建立了保護和開發并舉的保護模式,使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處于優勢地位。廣東省在傳統技藝――涼茶制作方面,充分利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建立了規模龐大、效益良好的生產鏈,而被譽為涼茶發祥地的廣西梧州卻在此方面遠遠落后于這些發達地區。

二、泛珠三角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

(一)有助于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價值的實現

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的價值無疑是多元的,但其最重要、最核心的價值,就在于它能盡快改變和消除泛珠三角區域內存在的“一個區域、四個經濟世界”和“一個區域、四種經濟社會”的不合理格局和不和諧狀態1。由于地域性特點,區域中大珠三角及沿海一帶經濟較發達,而中西部地區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水平欠發達。但是,中西部地區擁有更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舞等,其均可成為現代市場中蘊涵巨大商業價值的商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過程中,發達地區可以提供資金支持,以市場經濟的手段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知名度,培育知識品牌,增加競爭優勢,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改善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從而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促成泛珠三角區域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有助于特色經濟的形成,為泛珠三角區域的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各種各樣的文化產業已成為許多地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非物質文化遺產范圍廣,涉及面多,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它是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通過對這些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清理和開發,可以保留泛珠三角區域的地域、民族特色,形成特色經濟,推動當地的發展;同時極有可能孵化出國民經濟的一些新興行業和部門。不僅如此,非物質文化遺產輻射面廣,對其開發保護能夠帶動相關產業,如演藝、美術、會展、教育、旅游、體育、出版等的發展,產生多重效益。同時,它還可能通過產業鏈間的傳動關系進而帶動信息、餐飲、房地產、服裝、交通等十幾個行業的發展,為泛珠三角區域的

經濟發展創造出新的增長點。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可以拓展新的產業,形成合理、科學的產業結構,推動泛珠三角區域的整體發展。

(三)有助于泛珠三角區域建成節約型、環保型的經濟發展模式

大珠三角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迅速,但由于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對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有的甚至是不可恢復的。現階段,“十一五”規劃提出,國家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避免以犧牲環境作為發展經濟的代價。這標志著我國今后的經濟增長將會由資源消耗型向節約型轉變。因而,在未來一個較長發展期內,既要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又要降低資源消耗,就需要我們一方面學會用現代科技來改造傳統的生產方式;另一方面,應當尋找、開發環保型資源。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留下了光輝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是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文化資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將極大地拓展文化經濟的資源范圍,對一些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將更有利于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且同物質資源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著可循環使用的經濟特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有利于泛珠三角區域建成節約型、環保型社會2。

三、泛珠三角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和保護的合作機制

(一)協調統一區域立法。引入商標權保護模式綜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我國法律暫無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統一規定,僅云南、廣西、福建等省分別制定了地方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其主要以著作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由于各省間地方保護條例存在一定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區域內合作開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要促進泛珠三角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首先是要協調區域內各省間的立法規定,使其趨于統一,從而打破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形成整體的有效保護,促進經濟發展。其次,在協調區域間立法時需要注意,應制定和實施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運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目前,登記、確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固然重要,但是如果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順利地實現開發和利用,則很難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社會和諧發展的目的。正因為如此,西方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立法領域出現了一種與傳統立法方向不同的新立法方向,傳統的立法方向主要專注于知識產權的確認、登記、保護等活動,而新的立法方向則特別關注知識產權的流轉和權利的正當行使。例如在1995年3月至1996年9月短短不足兩年的時間內,美國國會至少審議了六部限制醫療方法專利權的法案。而最近幾年,美國國會又專門審議了八部試圖規范和限制知識產權權利行使的新法案。在此保護思路的指引下,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和合作機制,應將重點集中在開發方面,落實到保護模式上就是著作權保護模式和商標權保護模式等保護模式的綜合應用,而不應停留在確認和登記環節。銅梁火龍是重慶市銅梁地區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于2004年由銅梁縣高樓鎮申請為注冊商標。通過該商標的注冊,促進了銅梁火龍文化由資源向效益的轉換,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利益,又促進了銅梁火龍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商標權保護模式不僅可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能開發其經濟效益,并且還有利于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始活態性。商標的續展制度也可以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期限的問題,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長久的法律保護3。

(二)建設區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信息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方面也是如此。第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平臺的建立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一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滅失,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延續困難,往往是信息不暢、人們無法認知其經濟價值,甚至根本不知其存在而造成的結果。第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平臺的建立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平臺的建立可以向社會提供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的平臺,通過信息的自由流通,增強區域內各省市、企業間的交流,為“供需”雙方提供合作開發機遇,運用市場機制,引導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市場產品,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利用,為區域內企業開展特色經濟提供商機。第三,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平臺的建立,有利于將高新技術應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過程之中。信息平臺的建立必然要求建立便于檢索的電子的或者紙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數據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應用上,可以極大促進企業對所需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的查詢,為企業有的放矢地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數字化技術手段。第四,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平臺的建立可以使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整體性保護。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漳州市,湖南省邵陽縣,廣東省高州市、潮州市,海南省臨高縣,貴州省石阡縣及四川省都擁有木偶戲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信息平臺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保護經驗,互相借鑒補充,提高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水平,同時可以提供協調區域集體商標的申請、使用的平臺。并且通過信息平臺還可以加強木偶戲制作及表演經驗的交流,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生命力。

(三)實行區域商標戰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構建

品牌是市場競爭的利器,好的品牌給人一個選擇的標準和理由。以商標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好地突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意識。四川省的瀘州老窖企業,運用、開發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爭創品牌,推出了“國窖1573”系列,而使該酒的釀制技藝得到更好的保護,同時由于釀制技藝的百年積累使得瀘州老窖酒口味更為醇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烙印使瀘州老窖更具有文化品牌魅力,從而推動了該企業的發展。廣東企業通過注冊“王老吉”商標進一步開發了王老吉涼茶,龜苓膏生產也通過標示“梧州龜苓膏”以龜苓膏發源地“梧州”作為宣傳點,促進產品的銷售。使得廣東涼茶飲料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不僅保留了涼茶、龜苓膏的古老制作技藝,而且利用現代市場手段帶動了整個廣東飲品業的發展。這值得廣西思考。中西部地區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珠三角沿海地區具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并積累了多年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經驗,二者結合共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創新品牌,保護老品牌。并且還可以著力于區域集體商標的申請,通過局部區域占領非物質文化遺傳保護的制高點,為全國整體的保護創造條件。同時還可以實行區域“著名商標互認制度”和品牌市場優先準入制度,從而建立起靈敏的快速反應長效監督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四)建立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監督機制。防止破壞型開發、利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推動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不能僅以經濟效益來衡量對其的開發和保護。在開發、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使人們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增進各民族、各區域間的了解,形成全社會的自覺保護意識,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因此,可以建立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監督機制,加強政府監管,打擊跨省區的侵權行為,防止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過程中因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歪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及賴以生存的歷史背景,使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開發中完全商業化和庸俗化,避免只顧眼前利益,重利用、輕保護的破壞型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吳國平,泛珠三角經濟區知識產權合作若干問題研究

[J].知識產權,2005,(4).

[2]陳天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J].改革與戰略,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