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醫療質量提升行動方案范文
時間:2024-04-11 11:24: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全面醫療質量提升行動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醫療服務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是衛生系統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具體體現。在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的基礎上,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度,有利于減少并緩解醫患矛盾,從而有利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各醫療機構要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改善醫療服務的重要性,結合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開展,加強醫院基礎管理,全面落實專項行動各項措施要求,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優質”的醫療服務。
二、明確職責分工,密切科室合作
“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推進醫德醫風建設”專項行動是今年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重要內容,區衛生局醫院管理年活動領導小組作為專項行動工作的領導小組。各醫療機構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負責制定本單位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確保專項行動順利開展。專項行動涉及到醫院管理的多個方面,包括醫務、護理、行風、門急診、財務、后勤、信息、宣傳等多個科室,各醫療機構既要明確各個科室的職責分工,又要加強科室間的合作,要建立層層責任制,醫院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直接負責,具體抓落實,職能科室各負其責,全院職工全員參與,層層分解任務,落實責任,逐級負責,一抓到底。
三、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各醫療機構要根據省衛生廳提出的三大工作目標、十項工作措施以及市衛生局重點工作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方案內容要體現在方便群眾就醫,改善服務質量,密切醫患關系上;方案的措施要具體、要切實可行,要人人參與;方案的落實要有階段計劃,既要體現長期目標,又要有具體的落實時間,對比較簡單、效果肯定,近期就能做到的要立即實施,對需要時間或需要實踐驗證的,可先行試點,逐步推行,要確保專項行動在明年7月份前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四、突出工作重點,務求取得實效
(一)切實改善服務態度,創建“滿意窗口”
醫務人員的不良服務態度是群眾就醫過程中反映的突出問題之一。各醫療機構要以創建“人民滿意窗口”為抓手,切實改善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要切實抓好醫德醫風考評、醫師定期考核和不良行為記錄等制度,建立醫務人員不良服務行為計分制度,對經常被投訴不良服務行為計分較高的醫務人員要與年終考核、職稱晉升、崗位安排等掛鉤,對群眾反應突出的醫務人員要調離窗口崗位,直至待崗教育。
(二)優化服務流程,改善就診環境
1、優化服務流程。各醫療機構要在優化、簡化服務流程上下功夫。采取各種措施,盡量減少病人排隊、等候以及在各窗口來回的次數和時間。
2、各醫療機構要在候診、侯查大廳安排足夠導醫人員引導患者候診、侯查。
3、合理安排檢查。對于門診病人不需要特殊準備的檢查要做到當天及時檢查。對病房病人與需要特殊準備的門診病人預約檢查要合理安排檢查時間,避開門診病人檢查高峰。要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創造條件設立門診醫師工作站,各種檢查結果能及時轉送到醫師工作臺,減少病人等候檢查結果的時間。方便患者查取報告。
4、合理安排門急診力量,實行彈性排班與彈性工作制。各醫療機構要根據門急診量及高峰時間,合理安排門急診醫務人員,實行彈性排班與彈性工作制,盡量縮短病人的陪診、侯查時間,同時也要合理安排好醫務人員的休息。有條件的醫院要推行專家門診“全日制”,當天就診當天了,方便農村和外地患者就醫。
(三)做好咨詢服務工作
各醫療機構要加強一站式服務及其他服務臺的人員配置,安排責任性強,業務熟悉的人員為病人及時解答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方便病人咨詢。要加強宣傳,讓社會和人民群眾了解醫院的功能和任務、科室設置、特色專科、專家門診等情況,引導患者選擇就醫。
(四)及時處理投訴,化解醫患矛盾
各醫療機構要按照市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以病人為中心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工作的意見》(寧衛〔2007〕43號)要求及時有效地處理投訴,化解醫患矛盾。對于發生的損害病人身體健康的事件,要及時組織專家討論,必要時可外請專家討論,明確事件原因、正確對待醫方存在的問題,善于承擔責任,以便公平、公正及時解決醫療糾紛。對發生的醫患糾紛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及時在適當的范圍對職工進行教育,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五)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先進典型
各醫療機構要廣泛宣傳此項活動的意義,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參與此項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主動改善服務的意識、能力和水平,使職工充分認識實施全面改善醫療服務對病人、醫院和自身價值實現的重要性,使每一位醫護人員樹立并強化“病人第一、服務第一、質量第一”的觀念。要注意樹立先進典型,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先進經驗要及時宣傳、推廣,以典型引路。
(六)加強基礎管理,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各醫療機構要通過對各項基礎管理制度的“三抓”(抓建立完善、抓教育培訓、抓貫徹落實),著重在強化內涵建設上下功夫,促進醫療服務質量和安全核心制度及規范的落實,保障醫療安全。
(七)創造條件,促進分級醫療形成
實行分級醫療,合理利用醫療資源,引導病人“小病在社區,康復回社區”,緩解大醫院門診壓力,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現階段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健康宣教,引導患者就診。要加強對群眾的健康知識宣教,樹立合理的就醫習慣,對于常見病多發病要引導患者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
2、加強對口支援,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技術水平,使群眾放心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
3、實行社區首診與雙向轉診制,合理分流病人,減輕大醫院醫療壓力。
五、強化督導檢查,及時總結推廣
區衛生局將加強對各醫療衛生單位的監督、檢查和指導,確保專項行動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區衛生局將其納入對所屬醫院的年度考核結果。
各醫療機構要建立以病人滿意度為重要指標的監督考評體系,建立不良服務行為記分制度,納入對職工的績效考核,與個人獎金、晉升、科研、繼續教育等掛鉤,嚴格實行獎懲制度,使全體職工達成“病人滿意與否是評價工作好壞的重要指標”的共識。
篇2
一、工作目標
按照上級“兩打兩建”行動的具體要求,針對我縣藥品經營和使用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風險管理理念,深挖藥品安全隱患,嚴查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藥品經營使用秩序,完善藥品監管機制,提升藥品監管水平,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二、“兩打”主要內容
(一)嚴厲打擊藥品經營環節違法行為
1、開展藥品批發企業專項整治。重點整治是否存在出租出借企業資質或接受掛靠經營,冒開、虛開發票和使用虛假發票;從不具有合法資質的企業或個人等非法渠道購買藥品;經營非法加工的中藥飲片;將藥品銷售給未取得合法資質的企業和使用單位的行為。
2、開展藥品零售企業專項整治。重點整治超方式、超范圍經營藥品;擅自變更經營地址等許可事項經營藥品;出租、出借許可證照和柜臺;藥學技術人員虛聘、掛職或兼職;從不具有合法資質的企業或個人等非法渠道購買藥品行為;采購藥品票賬貨不符或未按照GSP要求索取并留存合法票據及產品檢驗報告書;不執行藥品分類管理規定,采購并銷售終止妊娠藥品、蛋白同化制劑等禁銷品種,未按規定經營含麻制劑、含可待因復方制劑麻黃堿類等特殊藥品復方制劑;經營非法加工的中藥飲片;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參與虛假藥品廣告和銷售假劣藥品的行為。
3、開展互聯網銷售藥品專項整治。重點整治已取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或藥品交易資質的網站是否存在虛假藥品信息及違法銷售藥品行為;未取得資格違法銷售藥品行為;打擊網上銷售假劣藥品或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行為。
(二)嚴厲打擊藥品使用環節違法行為
開展診所、專科門診、醫院專項檢查。嚴厲打擊從非法渠道購進藥品;購銷假劣藥品;違法配制制劑;不按規定做好藥品購進驗收和儲存管理等行為。
三、“兩建”工作重點
(一)加強藥品經營使用規范建設
1、加強藥品經營規范建設。藥品經營企業應對所經營藥品的質量和購銷行為負責,做到嚴格購銷管理,認真查驗供貨方或購貨方的資質,開具或索要銷售發票,確保藥品渠道可控、流向清晰、票貨相符。嚴格落實新修訂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提高藥品經營質量控制水平。嚴格執行互聯網銷售藥品的管理規定,落實資質條件和質量管理要求,規范網上售藥行為。積極配合藥品信息化監管體系建設,藥品購銷存數據及時上傳,基藥核注核銷率100%。
2、加強藥品使用規范建設。診所、醫院要加大規范藥房建設投入,設立藥事管理機構(鄉鎮以上醫療機構),建立健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提升藥房藥庫規范化管理水平,保障藥品使用安全。
(二)加強藥品監管機制建設。
1、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本局將進一步加強藥品監管信息公開工作,增加消費者獲得藥品質量安全信息的途徑,積極探索建立藥品質量安全賠償機制,通過經濟手段使企業切實承擔起藥品安全的首負責任。進一步完善12331投訴舉報系統和落實舉報獎勵制度,營造群眾參與藥品監管的工作機制。發揮媒體監督作用,完善新聞制度,努力構建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2、建立健全企業分級分類監管機制。本局將按照市藥品零售企業誠信扣分辦法要求,根據企業狀況、產品檢驗結果、日常監督檢查、違法違規行為記錄等情況,嚴格實施藥品經營企業誠信等級評定,實行分級管理,對不同類別的企業采取有針對性的監管方式,強化對風險等級較高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大對低信譽度企業的監督檢查頻次和產品檢驗批次。
3、建立健全藥品安全風險防控機制。本局將定期開展轄區內藥品安全的監督評價,注重發現和控制藥品安全風險信號,避免造成安全危害。發現轄區內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缺陷、可能產生隱患的,將及時約談企業負責人。
四、實施步驟
“兩打兩建”專項行動從2013年8月初開始到12月底完成,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8月6日前):確定工作重點,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兩打兩建”工作方案。召開轄區內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動員大會,傳達國家總局、省、市局對“兩打兩建”專項行動會議精神,對專項行動進行動員部署。
(二)自查自糾階段(8月7日至8月31日)。各藥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要對照藥品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和“兩打兩建”行動要求,迅速開展自查自糾工作,8月25日前將自查報告上交我局辦公室,藥品批發企業自查自糾報告一式兩份上報市局流通科。
(三)集中檢查階段(8月7日至10月31日)。縣局將組織力量對轄區內藥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自2012年以來經營(購銷)行為進行全面檢查,對查實的違法行為,嚴格按照《藥品管理法》從嚴處罰,違法行為可能導致吊銷證照的,將及時上報市局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對于嚴重違反法律法規的企業和個人,一律列入“黑名單”并對社會公開。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停止受理其申報藥品行政許可事項,并加大對其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對列入“黑名單”的個人,依法實行行業禁入。
(四)鞏固總結階段(11月1日至12月30日)縣局將針對集中檢查情況開展回頭看,進一步查漏補缺,尤其對提出限期整改的企業或單位,重點檢查其整改落實情況。同時對專項行動工作進行總結驗收。
五、工作要求
1、務必提高思想認識。“兩打兩建”系全國性的統一行動,各藥品經營使用單位務必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按照國家、省、市、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抓好藥品質量管理工作,密切配合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依法抽驗工作,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2、迅速開展自查整改。要按照方案要求,迅速展開自查自糾工作,及時找準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扎實抓好整改落實工作。
篇3
一、總體目標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關于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區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著力防范和化解養老服務領域重大風險,不斷完善全區養老機構服務質量長效機制。到2020年底,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全面實施,養老機構重大安全隱患基本清除,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機構法人登記率實現100%,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成效顯現,鎮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照護能力明顯提升,全國統一的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制度先行先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治理深入推進;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準備工作有序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長效機制逐步健全,社會對養老服務滿意度持續提升,全區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二、重點任務
(一)統籌做好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和恢復正常服務秩序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關于統籌推進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克服麻痹大意和松懈思想,嚴格落實民政、衛生健康部門主管責任、三鎮屬地責任和養老機構的主體責任,因地制宜調整完善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安全、穩妥、有序恢復養老服務秩序。各鎮要根據實際,對《養老機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中的出入管理防控措施作出適當調整,其他防控措施仍要嚴格落實。在保證入住老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有序恢復服務秩序,支持養老機構正常運營。落實支持養老服務行業抗擊疫情紓難解困措施,幫助養老服務業渡過難關。(實施時間:2020年1月-疫情結束;實施部門:區民政局、區衛健委、三鎮)
(二)協調落實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法人登記。各鎮要加快鎮屬敬老院改制進度,確保2020年7月底前全區特困人員供養設施(敬老院)法人登記率達到100%。(實施時間:2020年6月-7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三鎮)
(三)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及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準備工作。建立健全區級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嚴格執行養老服務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加強《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以下簡稱《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宣傳推廣,組織開展分級培訓和評估,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推動《安全基本規范》的貫徹落實。守好養老機構安全紅線和底線,在國家強制標準生效實施前,區民政局要聯合相關部門加強督查檢查,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對尚未整治到位的重大風險隱患或不符合《安全基本規范》的養老機構,依法依規限期整治到位,對拒不整治或無法完成整治的,組織聯合執法,依法予以取締。區民政局要對全區養老機構準備實施強制性國家標準情況進行督促指導,確保2020年底前,60%以上的養老機構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時間:2020年6月-12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區市場監管局、三鎮)
(四)啟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試點工作。根據《民政部關于加快建立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的指導意見》精神,依據《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啟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試點工作。到2020年底前,全區養老機構普遍推行全國統一的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制度,實行全流程公開。堅持標準引領,充分發揮高等級養老機構的示范效應,推動全區養老機構建設質量不斷提升,為養老服務市場公平競爭和老年人知情選擇提供參考。(實施時間:2020年6月-12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
(五)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區民政局要牽頭制定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明確各部門監管職責,將各部門綜合監管制度落實到位,建立健全養老院服務質量監管齊抓共管的機制;要聯合相關部門開展養老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按照部門職責充實完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提高監管實效;要完善養老機構服務糾紛預防和處置機制;加快養老服務領域信用綜合評價體系建設,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工作機制,規范養老服務市場秩序,促進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區民政局要與區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健全信息互通互聯工作機制,推動信息資源共享共用,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執法事項;要進一步優化養老機構備案流程,落實養老機構信息公開機制,及時公開在本轄區內登記、備案的機構名單,以及已掌握的未登記、備案的機構名單,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加強養老機構監管。(實施時間:2020年6月-12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衛健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消防救援大隊)
(六)深入推進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按照《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意見》(民發〔2019〕80號)、《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皖民養老字〔2020〕40號)、《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馬政辦秘〔2019〕116號)通知要求,各鎮要認真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掌握轄區內供養服務設施條件、設備配置、供養能力、運營狀況、服務水平等情況,以及本地區特困人員數量、生活情況、失能狀況、集中供養服務需求等基本情況,全面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推進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2020年底前,重點提升現有區級供養服務設施照護能力,強化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兜底保障,鎮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完成率達到100%,加強安全管理,確保消除重大安全隱患。到2021年底,確保每個鎮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供養服務設施,護理型床位達到55%以上;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的安全隱患全部清除,改造提升任務全部完成,特困人員兜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實施時間:2020年6月-12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衛健委、區市場監管局、三鎮)
(七)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按照民政部等四部門《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民發〔2019〕126號)要求,2020年9月底前,區民政局全面摸清民辦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狀況,建立消防安全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逐項列出時間表、明確責任人,定期照單對賬、照單銷賬,集中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要積極配合,提供技術支持。對于不符合國家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標準、不滿足消防安全管理要求、消防安全未達標的民辦養老機構,要根據消防安全狀況,按照國家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和建設工程技術標準認真實施改造,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落實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要求,針對經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的養老機構進行有效整改,并按政策申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備案。(實施時間:2020年6月-12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消防救援大隊)
(八)著力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提升行動。依據《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民發〔2019〕88號)要求,聯合區人社局組織開展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包括養老機構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以及養老護理人員等相關人員)培訓工作,逐步提升養老機構護理服務能力。(實施時間:2020年6月-12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
(九)持續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各鎮要認真總結2019年養老院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取得成效,積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多部門聯動、“四不兩直”等多種方式持續開展各類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鞏固提升2019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和重大消防風險“百日會戰”成果,全面推進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常態化、制度化。對照《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指南》、《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等國家標準,指導督促養老機構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持續組織力量對轄區所有養老機構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醫療衛生安全等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進行再排查,并將“保健”市場亂象整治、非法集資風險排查納入養老機構日常監管內容,建立風險隱患整治工作臺賬,明確整改任務內容、整改責任人、整改完成時限,實行掛圖作戰、限期整改,采取有力措施,將排查出的養老機構安全風險隱患全部整治到位。區民政局要聯合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衛健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加大對養老機構安全風險隱患整治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并及時通報整改情況。
各鎮要將2020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與民政部“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同部署、同推進,堅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消防安全演練等活動,防止已整治的安全隱患反彈。確保在2020年底前,徹底解決養老機構存在的消防審驗問題。要積極穩妥推進養老機構“明廚亮灶”建設,確保2020年底前覆蓋率達100%。(實施時間:2020年6月-11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衛健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消防救援大隊、三鎮)
(十)做好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的維護和數據更新。區民政局要及時指導新成立的養老機構設立賬戶并填報數據,對已撤并和暫停服務的養老機構要及時更新運營狀態,嚴格審核所轄區域養老機構填報信息;及時指導養老機構定期維護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及時更新數據,確保養老機構正常運營的各項指標都符合要求,不符合的要及時整改,直到合格為止。要建立定期通報機制,對數據錄入不完整、更新不及時的要進行通報,并作為等級評定的重要依據。(實施時間:2020年6月-12月;實施部門:區民政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級要建立政府主導、民政牽頭、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領導協調機制,強化責任,統籌推進。
(二)推進長效監管。著力推進服務質量管理模式由突擊性的集中排查整治向依靠制度常態化監管的長效機制轉變。專項行動結束后,區民政局要建立健全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長效機制,切實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堅持用標準、制度來加強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通過常態化、規范化、標準化的方法來促進養老院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要繼續督促養老機構通過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及時填報基礎信息和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為集中研判工作進展、動態督促落實提供數據支撐。
篇4
為積極響應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開展嘉定區“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的通知》,進一步規范我衛生中心經濟運行管理,控制經濟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動中心加快補齊內部管理短板和弱項,推進高質量發展,根據“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方案及活動內容積極開展相應查漏補缺工作,具體開展情況如下:
一是實施制度、診療、價格“三規范”行動。規范完善財經制度,各公立醫療機構對現有經濟管理方面的制度進行全面梳理整改,重點圍繞薄弱環節,盡快建立一套符合實際、科學嚴謹、切實管用的制度體系;規范醫療機構診療行為,加強藥械管理,嚴禁超范圍使用藥品和耗材、設備使用不規范、醫療記錄不規范等現象,嚴禁無指征入院、過度診療、為患者提供醫療以外的強制等問題;規范醫療服務價格管理,依據政策及時調整醫院價格管理系統的價格標準,同步做好價格信息公示工作,嚴格落實醫療服務項目規范、價格行為管理等制度,規范收費管理,杜絕各類違規收費問題,認真落實支付方式改革要求,積極推行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
二是實施制度執行、預算管理、問題整改“三落實”行動。嚴格財經管理制度,著力加強跟蹤評價和重點督導,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理念,嚴控一般性支出,節約資源成本;嚴格預算管理要求,認真執行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資金監管、政府采購,預算調整、決算分析和績效考核在內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嚴格問題整改要求,細化落實業務活動中內涵經濟行為的內控機制和監管措施,建立醫療、價格、財務、內審等多部門聯檢聯查的監督機制,定期和不定期開展醫療服務規范化管理檢查。
篇5
一、圍繞“一個保障”,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一是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和保障水平。年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350元。農村常住人口參合率穩定99%,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封頂線達到8萬元。全面推開提高兒童白血病、終末期腎病等20種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工作。二是普及健康知識和提高全民保障健康能力。開展健康大講堂和大型義診周活動,通過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的流動式健康知識講座,進一步宣傳健康理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對敬老院、養老院、福利院、孤兒院采取多種醫療救助方式,通過減免檢查費或治療費,不斷讓困難群眾享受醫療惠民服務。三是“十二運”工作任務有效完成。在醫療衛生保障方面,建立了嘉賓綠色通道,為10萬余名人員提供了保障服務。在食品安全方面,充分發揮綜合協調職能,突出抓好重點地區、重點環節的監督巡查和專項治理,共出動食品安全監督員5769人次,監督檢查1902戶次,共保障了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和工作人員960238人次的安全就餐。被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組委會辦公室授予突出貢獻先進集體一等功。
二、突出“二個強化”,全面推進軟環境建設的有效落實
1.強化制度建設,確保責任落實。一是把軟環境建設納入醫療衛生總體規劃和績效考核中。制定并下發了軟環境工作實施方案以及群眾選題活動實施要點,細化責任分工,明確責任主體,確定完成時限,各項工作如期完成。二是起草服務標準化實施方案以及服務標準化框架,通過明確服務公開標準、服務形象標準等十個方面的內容,進一步規范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發展。三是完善聯席會議制、工作調度制度和訴求案件分析報告制度,通過通報軟環境建設工作情況,查找存在問題、剖析問題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完善規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長效糾錯機制。四是落實管理責任,實行精細化管理。年初與省、市、區縣和廠企醫院59家單位簽定了責任狀,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2.強化輿論引導,樹立醫務人員社會良好形象。一是開展了宗旨意識、職業道德和紀律法制教育,筑牢思想道德底線。在職醫務人員教育覆蓋面達到了100%。二是開展“崇尚道德尊重生命”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巡回演講,通過講身邊先進人物、身邊先進事跡,促進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大醫精誠”的服務理念,服務態度、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1—8月,市屬醫療單位共收到錦旗1104面,收到表揚信3000余封。三是加強輿論宣傳,擴大影響力。通過報紙、電臺、網站和專刊等媒體,著力宣傳衛生系統的相關政策、法規、先進做法、服務舉措以及健康服務知識等內容。截止目前,省、市等媒體宣傳報道事跡材料100余篇。
三、狠抓“三個環節”,促進服務行為的規范運行
1.狠抓“專項整治”環節,全面治理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制發了《2013年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工作方案》,全市共有34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1596家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截至10月29日采購額為10289萬元,涉及1024個品規。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范圍內藥品全部實現“零差價”銷售,門診人次年均同比增加20%左右,門診次均藥費與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前相比下降50%。二是大力加強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以“兩大治理”和“三大建設”為重點,統籌落實各項工作。主要開展“違禁超限”和“假冒偽劣”、乳制品、餐具及食品包裝材料等重點品種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懲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三是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重點的基。
本公共衛生服務收費等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利用四個月時間,對城區6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費等問題進行了專項檢查,對檢查情況進行了嚴肅通報,立即給予制止和糾正,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黨政紀處分,極大地維護了人民群眾公平、公正、均等獲得國家規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權益。四是在全系統開展收受“紅包”的專項整治行動。本著教育為先,強化監督,有舉必究的原則,通過重點強化八項措施,形成治理“紅包”的高壓態勢。截止10月底,全地區醫療單位拒收“紅包”5702人次,441萬余元。
篇6
根據市衛生計生委關于《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市衛計[2018] 號)精神,我院積極響應,認真貫徹落實,加強內部管理,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流程,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現將我院2018年開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活動總結如下: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視
(一)召開全院動員大會。2018年3月19日醫院召開了2018年“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動員會,會上XX院長就2018年我院開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要求全院職工認真貫徹落實“行動計劃”。
(二)健全機構,明確工作任務。醫院成立了“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員職責分工明確,形成醫院第一負責人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合力抓,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體干部職工會議上號召醫務人員多換位思考,創新、改善醫療服務措施,以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
(三)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為使“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活動深入人心,我院利用電子顯示屏、微信、宣傳欄等進行宣傳,讓全院廣大干部職工更加深刻認識活動的重要意義和重點內容,全面掌握活動的進展情況。
(四)查找問題,持續改進。醫院通過開展病人滿意度調查、座談會、意見箱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并及時反饋相關科室,提高服務水平。在聽取民意的同時,醫院也積極進行自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討論研究,確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續改進,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圍繞工作重點,持續改進
(一)規范預約診療制度。我院通過現場預約及電話預約為患者提供預約診療服務,進一步增加預約診療服務比例,大力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引導基層首診、雙向轉診。進一步拓展預約就診模式,充實預約服務內容,逐步完善住院預約等服務。對于預約患者和預約轉診患者實行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
(二)落實遠程醫療制度。在醫聯體內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醫聯體牽頭醫院建立遠程醫療中心,向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超聲、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監護、遠程培訓等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擴大遠程醫療服務范圍,使更多的適宜患者能夠在家門口獲得上級醫院診療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探索為簽約患者提供適宜的遠程醫療、遠程健康監測、遠程健康教育等服務。
(三)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實現臨床路徑管理信息化,逐步將藥學服務、檢查檢驗服務等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增加住院患者臨床路徑管理比例,實現臨床路徑“醫、護、患”一體化,增強臨床診療行為規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體化臨床路徑,為患者提供順暢轉診和連續診療服務。
(四)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實現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等專業醫療質量控制全覆蓋。通過省級、市級等相關專業醫療質量控制合格的,在相應級別行政區域內檢查檢驗結果實行互認。醫聯體內實現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病理檢查等資料和信息共享,實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五)建立醫務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設立醫務社工崗位,負責協助開展醫患溝通,提供診療、生活、法務、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務,開通患者服務呼叫中心,統籌協調解決患者相關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務,鼓勵醫務人員、醫學生、有愛心的社會人士等,經過培訓后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務。
三、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滿足醫療服務新需求
(一)以病人為中心,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針對腫瘤、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等,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針對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證醫學為依據,制定單病種多學科診療規范,建立單病種多學科病例討論和聯合查房制度,為住院患者提供多學科診療服務。將麻醉、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藥學等專業技術人員納入多學科診療團隊,促進各專業協同協調發展,提升疾病綜合診療水平和患者醫療服務舒適性。持續探索建立符合中醫學術特點,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方便群眾看病就醫的中醫綜合治療、多專業聯合診療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癥為重點,創新急診急救服務。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實現各中心相關專業統籌協調,為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重大急性病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院前醫療急救機構與各中心形成網絡,實現患者信息院前院內共享,構建快速、高效、全覆蓋的急危重癥醫療救治體系。
(三)以醫聯體為載體,提供連續醫療服務。醫聯體內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共享,以單病種一體化臨床路徑為基礎,明確分工協作任務,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連續醫療服務,完整記錄健康信息。加強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重點加強醫聯體連續醫療服務各環節的醫療質量控制,推動基層醫療質量有效提升,保障醫療安全。醫聯體內以信息化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動、醫療資源按需調配、醫療服務一體化的分級診療格局。
(四)以日間服務為切入點,推進實現急慢分治。穩步開展日間手術,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逐年增加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縮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術時間,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設置日間病房、日間治療中心等,為患者提供日間化療、新生兒日間藍光照射治療等日間服務,提高床單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醫聯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日間手術和日間治療的患者提供隨訪等后續服務。
(五)以“互聯網+”為手段,建設智慧醫院。圍繞患者醫療服務需求,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擴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提供與其診療科目相一致的、適宜的醫療服務。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為患者提供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床旁結算、就診提醒、結果查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務;加強以門診和住院電子病歷為核心的綜合信息系統建設,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為醫療質量控制、規范診療行為、評估合理用藥、優化服務流程、調配醫療資源等提供支撐;
(六)以“一卡通”為目標,加強就診信息互聯互通。加強居民健康卡、醫保卡等應用,繼續推動落實全省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患者使用統一的就診卡可以在任一醫療機構就診。逐步增加、整合就診卡的就診、結算、支付、查詢、掛號等功能。
(七)以社會新需求為導向,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進一步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逐步實現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逐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醫聯體內實現優質護理服務下沉,通過培訓、指導、幫帶、遠程等方式,將老年護理、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延伸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探索為患者提供上門護理、居家護理指導等服務。
(八)以簽約服務為依托,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逐步實現藥學服務全覆蓋,臨床藥師利用信息化手段,為門診和住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加強醫聯體內各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對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的處方進行審核,實現藥學服務下沉。臨床藥師通過現場指導或者遠程方式,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提高合理用藥水平,重點為簽約服務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藥指導,滿足患者新需求。為患者提供中藥個體化用藥加工等個性化服務,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中藥飲片配送等服務,縮短患者取藥等環節等候時間。
(九)以人文服務為媒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提升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各項診療服務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及時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釋和溝通。推進以告知為中心的醫患溝通平臺建設,嚴格落實醫療告知各項要求,及時、準確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通過告知,進一步普及醫療知識,規范醫療行為,增進醫患互信。建立醫務人員和窗口服務人員服務用語和服務行為規范,并落實日常培訓與考核。加強患者隱私保護,在關鍵區域和關鍵部門完善私密性保護設施。探索開展心血管疾病、腫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關臨床科室與精神科、心理科的協作,為患者同步提供診療服務和心理指導。實施有創診療操作時采取措施舒緩患者情緒。
(十)以后勤服務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滿意度。不斷改善設施環境,標識清晰,布局合理。加強后勤服務管理,重點提升膳食質量和衛生間潔凈狀況。在公共區域為候診患者提供網絡、閱讀、餐飲等舒緩情緒服務,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導和治療飲食。解決醫院停車難、院內交通秩序亂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后勤人員服務意識,重點規范保安、保潔、電梯引導員等物業管理崗位的服務用語和行為規范,改善服務態度,嚴厲查處利用崗位便利的“醫托”、倒賣號源等不當行為。
四、加強內涵建設,突出亮點
(一)醫療核心制度落實年。我院圍繞“行動計劃”,在院內開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實見行動”為主題的 “醫療核心制度落實年”系列活動,如“醫療核心制度知識競賽”、“三基”培訓及考核、護理課堂教學大賽、全院疑難病例討論等活動。
(二)創造真誠的愛心服務環境,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讓患者對醫院產生信任和滿意度。在親情化服務中要求醫務換位思考,觀察自己的職責,探索親情化服務的作用,把患者當做“熟人”、“親人”,理解和尊重。關愛患者,主動關心、解決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難。與患者交流時態度和藹,為患者所想,不斷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讓患者感覺到親情的溫暖,給患者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之感。使文化與醫療工作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廣大患者的肯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是一項長期工程、系統工程,我院將嚴格按照國家和省衛健委各項工作要求,結合醫院實際,創新服務舉措,不斷改善醫療服務行為。對工作中發現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傳和推廣,并通過制度予以固化;對于發現的問題,按要求及時整改,切實改進醫院醫療服務質量,打造“滿意在醫院”服務品牌。
篇7
一、工作目標
圍繞“十二五”藥品安全任務,明確監管責任,加大藥品流通監管力度,改善藥品流通質量管理狀況,運用藥品流通電子信息化監管平臺,規范流通各個環節的藥品經營行為,加強基本藥物、含麻黃堿復方制劑、疫苗、特殊管理藥品的監管,加大藥品分類管理和經營信用分類管理,建立流通藥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提高藥品安全風險管理能力,通過藥品安全整治,推進藥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力求凈化藥品流通環境取得成效。
二、基本內容
(一)監管品種
疫苗、血液制品、中藥注射劑、品和、國家基本藥物(包含中藥飲片)、含麻黃堿復方制劑、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諾酯復方制劑、妊娠藥品、抗菌藥品、體外診斷試劑、肽類激素蛋白同化制劑。
(二)信息化監管
1、流通藥品冷鏈管理;2、藥品電子監管碼核注核銷管理;3、藥品儲存溫濕度在線監管;4、批發、醫療機構購進藥品上傳監管;5、精麻藥品網上監管;6、浙江省國家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平臺;7、批發、連鎖、零售企業計算機管理。
(三)重點對象
1、批發、連鎖企業、醫保藥店、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醫療機構、疾控中心、防疫站(所);
2、GSP管理存在嚴重缺陷的;
3、藥品經營信用條款存在嚴重缺陷的,以及信用等級為C、D級的。
(四)檢查要點
1、藥師不在崗,許可的關鍵管理質量人員變更次數;
2、超范圍經營;
3、掛靠、走票、出租、出借經營;
4、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經營管理;
5、非現金交易的藥品管理;
6、計劃生育藥品銷售管理;
7、批發企業實行藥品現代物流基本要素管理;
8、冷藏藥品的冷鏈系統無縫管理;
9、特殊藥品、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的購銷使用管理;
10、購銷票據、物流票據、出入記錄、增值稅票、藥品實物相一致。
三、工作重點
(一)深入推進藥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
按照省局有關“平安浙江”考核要求深入推進系統平安創建工作的部署,全面推進藥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各縣(市、區)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單位要加強示范創建工作的調研和工作指導,解決示范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新情況,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現場會等形式,及時總結、交流和推廣各地有成效的經驗,加強宣傳工作動態,地方政府將藥品示范創建活動納入部門和鄉鎮(街道)目標考核,專項經費逐年增長,力爭60%的鄉鎮(街道)開展藥品安全示范鄉鎮創建,并準備做好國家級、省級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申報和驗收工作,有序開展藥品示范創建工作。
(二)開展藥品流通和使用環節日常監管
國家局今年上半年即將頒布實施新版兩個重要規章《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和GSP,我們要準確把握新規定,配合做好零售企業許可、換證、GSP認證、GSP跟蹤的工作銜接,規范日常流通監管行為。
1、鞏固藥品經營企業日常監督檢查。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市、區)局制定本年度本轄區藥品經營企業監督檢查計劃,落實職責,明確檢查要點、工作要求和檢查頻次,藥品批發企業每年平均檢查次數不少于2次/家(其中一次必須為全面檢查),藥品連鎖、零售企業每年檢查次數不少于1次/家。為加大藥品經營企業監管檢查力度,重點檢查藥品的購進渠道、隨貨票據和儲存條件,市局對全市流通總體情況實行抽查性檢查。大力促進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的發展,引導和鼓勵企業在“雙無村”設置藥品供應網點,行政村供應點覆蓋率達87%以上,全市零售藥店連鎖率達到38%以上。
2、鞏固GSP和處方藥管理工作。根據《溫州市GSP飛行檢查方案》,在總結去年飛行檢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將構建市、縣在飛行檢查過程中的聯動機制,進一步結合監管實際,繼續做好信用不良企業的飛行檢查工作,特別是參與基本藥物配送的藥品經營企業的監管。同時,要加強抗菌藥物等零售必須憑處方銷售的基本藥物和高風險品種的督查工作,對廉價基本藥物的流通進行追蹤、抽查,確保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
3、鞏固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監管工作。結合省政府238號令的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醫療機構藥品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國食藥監安【2011】442號)文件,組織開展對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狀況的監督檢查工作。深入開展調研醫療機構質量管理工作,加強與衛生行政部門的溝通銜接,建立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監管信用檔案,并積極探索實施誠信分級監管,逐步推進醫療機構誠信分級監管、藥品電子監管和溫濕度在線監管工作,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藥房規范化管理,完善規范藥品使用長效監管機制。
(三)強化藥品信息化監管
1、進一步做好各項藥品流通信息化在線上網監管工作。要進一步強化批發、連鎖企業溫濕度在線監管系統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的運用,指定專人負責“系統”日常操作、維護等工作,要切實做好設備報停報修審核和《整改通知書》處理等工作,逐步推進零售和醫療機構溫濕度在線監管工作。要進一步完善低溫、冷藏藥品流通環節全程冷鏈監管系統,指導批發、連鎖企業開展冷庫、冷藏箱、冷藏車等冷鏈驗證工作,督促疫苗經營企業在6月前完成疫苗在途運輸溫度自動監測系統與省局監管系統對接工作。要進一步做好藥品電子監管碼實施工作,監督企業按規定做好電子監管碼核注核銷等工作,確保數據完整、可靠,并及時處理網上預警信息。目前具體,對含麻黃堿復方制劑、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諾酯復方制劑的藥品必須于2012年1月1日起,全部進行電子監管碼的核注核銷;對所有基本藥物目錄品種于2012年3月1日起進行核注核銷;督促企業于2013年2月底前完成各省增補基本藥物品種實施藥品電子監管的準備工作。要進一步加強藥品流通網上檢查力度,對批發、醫療機構購進上傳藥品、精麻藥品、疫苗、血液制品、中藥注射劑、品和、國家基本藥物、含麻黃堿復方制劑、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諾酯復方制劑,通過浙江省國家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平臺、省局藥品電子碼監管平臺、省局特藥電子監管平臺、省局藥品經營信用平臺,采取定期上網檢查等方式,每周對轄區內的批發、使用單位實行網絡監控,對各單位購進、銷售、使用、庫存等情況進行核查,及時掌握其藥品流向并及時做好記錄,實現網上對藥品流通和使用等各環節的有效監管。
2、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藥品經營使用單位藥品質量信用體系。不斷健全涉藥單位的信用檔案,經營企業嚴格實施信用分級監管制度,各縣(市、區)局重點加大對低等級信用企業檢查力度,及時做好檢查信息錄入、審核工作,并于本年度12月31日前完成零售等級評審。要充分發揮信用機制懲戒教育功能,督促企業經營行為自律,引導企業樹立誠實守信的管理理念。同時,積極探索醫療機構實施誠信分級監管,建立醫療機構使用藥品質量監管信用檔案。
(四)加大開展流通藥品安全專項行動
各縣(市、區)局要結合本計劃的基本內容,對照檢查要點,開展流通領域各項藥品安全專項行動。
1、開展藥品流通領域集中整治行動。要按照市局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統一部署,從2012年2月下旬至6月下旬,扎實開展為期四個月的藥品流通領域集中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藥品批發企業“走票”、“掛靠”等出租轉讓證照以及零售藥店進貨來源、銷售去向把關不嚴等違法違規行為。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整治工作計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整治重點,重點檢查舉報投訴、受過行政處罰、人員變更頻繁等企業,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2、開展國家基本藥物質量安全監管行動。根據國家局推進電子監管工作的要求,加強流通基本藥物質量安全監管,提升藥品安全監管效能,將電子監管工作作為建立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各縣(市、區)局要按國家局年2月底所有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必須對賦電子監管碼的基本藥物進行100%核注核銷,保證藥品流向數據上傳鏈條的完整。通過國家基本藥物電子監管平臺和浙江省國家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平臺,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基本藥物購進品種在線監管,逐步完善基本藥物質量追溯體系。
3、開展抗菌藥物監管專項行動。嚴格按照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零售企業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藥師不在崗不得銷售抗菌藥物。藥師未按照規定審核抗菌藥物處方與用藥醫囑,造成嚴重后果的,或者發現處方不適宜、超常處方等情況未進行干預且無正當理由的,要加大對抗菌藥物不合理銷售藥師的處理,正確引導公共合理用藥行為。
4、開展含麻黃堿類等復方制劑經營監管專項行動。各地要強化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流通環節的全程監管,進一步規范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的購銷行為。加大對違法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不發生流弊現象。6月底前結合“藥品流通領域集中整治行動”完成對企業經營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管理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購銷渠道是否合法,購銷行為(包括票據管理)是否符合規定,相關產品是否嚴格執行2012年1月1日起未入網及未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統一標識的一律不得銷售的規定。
5、開展疫苗等高風險品種經營監管專項行動。7月份對經營疫苗企業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人員資質、冷鏈儲運條件、冷鏈儲運驗證、運輸溫度在線上傳等,凡不具備疫苗經營條件,尤其是不符合冷鏈管理技術規范要求的企業,一律限期整改,對不符合冷藏規定條件的儲存、運輸疫苗的企業要依法進行查處。
6、開展經營企業關鍵質量崗位在職在崗監管專項行動。對藥品批發、連鎖企業的質量負責人和質量機構負責人以及零售藥店藥師的在職在崗情況進行全面清理排查。在企業自查自糾基礎上,由各地組織人員對企業逐家進行核實檢查,并要求企業關鍵質量崗位簽《在職在崗承諾書》,對存在問題的企業要限期整改。清理后的人員零售藥師名單將在各地網上向社會公示,批發、連鎖企業質量崗位人員上報市局。
7、不斷深化“小藥店”整規工作。各地要按照省、市局“小藥店”整規后的規劃部署,進一步深化和鞏固整規工作成果,構筑長效監管機制。以規范化、信息化為手段,防止整規工作反潮;以暗查暗訪和督查為主要檢查形式,把小藥店整規工作引向常態化、長效化;以藥品安全示范創建為抓手,實現“小藥店”規范鞏固率達100%,零售藥店(乙類非處方藥店除外)信息化監管覆蓋率達90%以上。
8、開展藥品流通“進村入企、助推發展、保障安全”大走訪活動。深入企業、鄉鎮(街道)和社區村居開展執法服務,實地了解企業狀況和群眾用藥情況,每季組織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1次(除3.15活動外),排解企業困難,理清發展思路,促進藥品流通環境有更好的發展。
四、工作要求
篇8
一、時間安排
2020年6月10日-6月30日
二、總體要求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全面“回頭看”,準確掌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獲得幫扶情況和參與脫貧攻堅項目情況等,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補齊工作短板,提升脫貧成果,為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普查工作打好堅實基礎。
三、主要任務
(一)開展重點排查。
各村要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由駐村工作隊牽頭組織人員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開展全覆蓋排查,確保戶戶到、人人過、項項查。重點排查以下六項內容:一是家庭收入情況。排查貧困戶2019年度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重點關注是否受肺炎疫情或其他原因影響導致今年收入可能不達標的風險。二是基本生活保障情況。排查米、面、糧油是否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肉類、蛋類、奶制品或豆制品等是否想吃隨時能吃,一年四季是否都有應季的衣物,重點關注特殊人群(比如鰥寡、殘疾高齡老人等)是否落實相應的服務保障措施。三是義務教育保障情況。排查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和教育資助發放情況,重點關注學籍在外地的貧困家庭學生義務教育補助政策是否發放到位。四是基本醫療保障情況。排查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含大病保險)參保情況,重點關注新增人口是否及時代繳、穩定脫貧人口參保情況。在外地參保和就業單位代繳的是否有證據資料。五是住房安全保障情況。排查貧困群眾住房是否安全,是否滿足居住需求,危房改造政策是否落實到位。六是飲水安全情況。排查水量、水質、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是否達標,重點關注是否存在飲用露天塘水情況,老弱病殘貧困戶的飲水是否方便。(具體見附件1)。
排查結束后,要認真梳理整理,匯總脫貧攻堅專項集中行動排查問題(附件2),建立問題清單,按照問題整改“七個一”機制落實整改、銷號管理、問題清零。
責任單位:各村駐村工作隊、村兩委。
(二)全面開展走訪。
專項集中行動期間,全鎮所有結對幫扶責任人要圍繞“四個一”要求對所結對幫扶戶(包括2014年、2015年脫貧戶、穩定脫貧戶)開展1次幫扶走訪,并將走訪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村。一是與貧困群眾談一次心。與貧困戶面對面談心交流,了解結對幫扶戶“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引導結對幫扶戶掌握建檔立卡以來家庭收入的變化和生產生活的改善情況,切實用心用情拉近與貧困戶的距離。二是梳理一遍幫扶措施。幫助結對幫扶戶梳理建檔立卡以來在教育扶貧、健康脫貧、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生態保護脫貧等方面獲得的幫扶情況,確保結對幫扶戶(或明白人)對相關情況說得清道得明。三是核實一遍基礎數據。核準《扶貧手冊》基礎信息及貧困戶家庭各項收入、支出數據,確保各項基礎信息真實準確。四是整治一次人居環境。動員并幫助貧困戶整治家庭人居環境,確保貧困戶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干干凈凈的人居環境迎接國家脫貧攻堅普查。
責任人:所有幫扶聯系人、村扶貧專干。
(三)整治人居環境。
各村要充分發揮公益崗和公益性事業勞務人員作用,對村域內的垃圾包括雜物、渣土、柴草和廢棄物等進行一次拉網式全面徹底清理,確保常態化達到“十凈”(即房前屋后凈、庭院凈、禽舍凈、道路凈、溝渠凈、綠化地林帶凈、公共環境凈、水邊凈、場院凈、地頭凈)要求。結對幫扶責任人要結合幫扶走訪,幫助結對幫扶戶對家庭人居環境進行細致整理,促其達到“五凈一有一整齊”(即門窗凈、臥室凈、廚房凈、個人衛生凈、宅前宅后凈,每個貧困戶家中要有簡單必要的基本生活用品〈包括床褥、衣柜、碗櫥、餐桌、椅子、電視機〉,家庭院內擺設整齊有序)。
責任單位:各村駐村工作隊、村兩委。
(四)抓好整改落實。
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難點,切實抓好全面排查和幫扶走訪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確保所有問題6月底前整改到位。針對發現的問題,要逐項建立問題臺賬,逐項研究具體整改措施,嚴格時間節點、倒排工期,逐人逐戶對賬銷號。對能及時整改的問題要堅持立行立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加強會商與研判。鎮直相關單位,要對照工作職能加強對村的業務指導和工作督促。各村要找準問題癥結和問題阻點,深入剖析原因,既要“點對點”整改,做到改到位、改徹底,又要做到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
要堅持精準幫扶,聚焦“五個一批”,加快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加快各類扶貧項目實施進度,確保扶貧項目6月底完成,并按照要求及時做好項目驗收和資金撥付工作。
責任單位:鎮各脫貧攻堅專項工作領導組,各村。
(五)完善基礎工作。
要全面核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數據,扶貧工作站對發現的疑點數據要組織扶貧專干實地核查,及時修正完善,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要圍繞普點內容,全面梳理、規范整理村級檔案和貧困戶檔案資料。完善的重點要求:(1)檢查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手冊》內容必須與家庭真實情況、扶貧信息系統相一致、幫扶措施與幫扶成效必須相統一。(2)《扶貧手冊》必須存放在家,戶袋資料與村存放的戶檔資料必須完全一致。(3)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識別、幫扶和退出資料務必完整、支撐材料必須齊全。(4)邊緣戶和監測戶的佐證資料務必準備并且充分有力。(5)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政策措施務必落實到位,排查表中的各項幫扶措施必須填寫齊全。(6)有關證件(如殘疾證、慢性病證等)務必辦理并存放戶袋。(7)對特殊情況戶(如不能正常回答問題的農戶等)務必準備情況說明、張貼告示或相關證明材料以及“明白人”。(8)所有村“兩委”主要負責人、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扶貧專干對所在村脫貧攻堅基本情況、扶貧政策措施落實和項目實施情況以及程序環節、取得的成效等必須做到清楚明白、熟知在心。
責任單位:扶貧工作站,各村。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脫貧攻堅專項集中行動是補齊短板弱項,提升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普查的重要抓手。各村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壓實責任。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嚴格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全面開展走訪,扎實做好幫扶工作。
篇9
為推動xx縣健康扶貧工作,助力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8月,縣人大代表教科文衛民族專業小組深入縣衛計局、民政局、人社局和定安鎮、潞城瑤族鄉、者苗鄉、六隆鎮等鄉(鎮),通過召開座談會、查閱檔案、現場交流、入戶走訪、實地調查等多種方式,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健康扶貧基礎。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分管副縣長為組長、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健康扶貧工作推進情況。出臺《xx縣健康扶貧工程“五個一行動”實施方案》《xx縣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實施方案》《xx縣健康扶貧醫療保障聯動工作方案》《xx縣農村貧困住院患者先診療后付費工作實施方案》《xx縣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厘清了專業部門職責,明確了各專業部門工作的總體目標任務,并將健康扶工作納入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考核內容。二是精準識別到位。以核實核準的患有大病和長期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為重點,組織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集中對扶貧對象前期患慢性病、大病情況進行進村入戶調查篩查,摸排識別,精準統計,確保不漏一個“因病致貧”的貧困戶,為實施醫療健康救助和動態監管奠定了基礎。經動態管理核實后全縣建檔立卡因病致(返)貧貧困戶x戶x人,因病致(返)貧下降幅度x%,達到了健康扶貧考核指標“每年因病致(返)貧數應逐年下降,下降率需達到1%以上”的規定。
(二)強化政策落地,全力推進健康扶貧。一是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2018年建檔立卡農村貧困戶數x戶共x人,每個貧困人口享受城鄉醫保繳費補助每人108元,x人繳費補助總金額x萬元,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100%。二是住院報銷比例逐步提高。統籌區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定點醫療機構級別及醫療費報銷比例分別為:一級及以下,報銷95%;二級,報銷80%;三級,報銷x%;自治區三級,報銷x%。三是民政救助全面落實。城鄉特困人員按應計入的住院醫療救助費用的x%給予救助,年累計救助最高限額為x元;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重度殘疾人按應計入的住院醫療救助費用的95%給予救助,年累計救助最高限額為x元;城鄉低保對象按應計入的住院醫療救助費用的90%給予救助,年累計救助最高限額為x元。2018年1—8月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累計支出x萬元。
(三)強化三大保障,提升健康扶貧服務能力。
1.落實“三個一批”,集中精力抓統籌保兜底。一是加強醫療救治,推進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目前全縣患有9種大病的貧困患者x人,已集中住院救治x人,救治比例x%。二是實施公衛提升行動,推進慢病簽約服務一批。2018年上半年,管理高血壓患者x人,簽約服務x人,簽約率x%;管理糖尿病患者x人,簽約服務x人,簽約率x%;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x人,簽約服務x人,簽約率x%;管理結核病患者x人,簽約服務x人,簽約率x%。三是健全醫保提升機制,推進大病重病兜底保障一批。進一步整合政策、統籌資金,對貧困人口重大疾病救治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健康扶貧保險+醫療救助+財政兜底”五位一體的健康扶貧兜底保障機制,確保健康扶貧不落一人。
2.實施“五個一行動”,全力推進醫療扶貧。通過建立一份健康檔案、提供一份健康教育處方、落實一名家庭簽約醫生、建立一項醫療保障制度銜接、購買一份健康扶貧保險等“五個一行動”健康扶貧措施,實現五個100%,即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100%,大病保險覆蓋率100%,預防保健覆蓋率100%,家庭醫生簽約率100%,健康扶貧保險參保率100%。
3.優化診療程序,實現結算便捷化。實行農村貧困住院患者“先診療,后付費”新模式,農村貧困患者住院無需繳納押金,與醫療單位簽訂“先診療,后付費”協議即可住院治療。2018年1至8月,農村貧困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住院x人/次,住院總費用x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x萬元,大病保險賠付x萬元,民政醫療救助x萬元,民政臨時救助x萬元,政府兜底x萬元,報銷比例x%。縣級三家公立醫院和所有鄉鎮衛生院統一建立貧困人口“一站式”結算服務窗口,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縣域內住院“一站式”結算服務,方便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醫。
二、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健康扶貧政策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一是配合意識不強。少數鄉、村、組干部認為健康扶貧是衛計部門、鄉(鎮)衛生院、鄉村醫生的職能,與本職工作“關系不大”,主動參與度、配合度均較差,基層干部作用發揮效果不好,導致健康扶貧政策宣傳效果不理想。二是理解政策有偏差。群眾對健康扶貧政策的限制性條件缺乏理解和支持,從以前的“小病不看,大病小看”到片面理解政策,主動要求“小病大治”,甚至為了解決個人自付費用問題,出現盲目要求住院、要求長期住院等與醫療行業規范相悖的現象。三是對政策研究不透徹。大多數基層干部對健康扶貧政策也只是概面了解,面對群眾具體的政策咨詢也說不清道不明,政策宣傳效果不盡人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貧困對象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積極性。
(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村衛生室硬件建設有待加強。部分村衛生室墻體損壞、天面漏水未得到及時維修,不能正常使用;基本設備簡陋,信息化辦公設備缺乏,不適應當前業務要求。二是村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目前,我縣165個行政村共有157個村衛生室,實際配備村醫132人,25個村衛生室無村醫。其中,68個貧困村衛生室雖均配有村醫,但具有助理執業醫師資格的只有2人,其他均為鄉村醫生資格;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僅4人,其他均為中專或相當于中專學歷;年齡45歲以上25人,60歲以上2人。村醫的整體素質偏低,業務水平不高,特別是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欠缺。
(三)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不高。當前,我縣x戶x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都進行了家庭醫生簽約,簽約率達100%。基層醫療單位以健康扶貧門診慢病篩查為抓手,同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慢病簽約率雖達到60%以上。但真正投入的專業醫師較少,提供的服務內容縮水,服務質量偏低;交通工具嚴重缺乏,給隨訪服務帶來很大不便,出現重簽約輕服務現象,簽約服務流于形式。
(四)非貧困人口與貧困人口之間的醫療保障政策差距較大。部分貧困戶利用“先診療,后付費”的便利及住院報銷更加優惠的政策,本來門診就診就可以解決的卻選擇住院治療,小病大養;有的貧困患者一個月因小病就來住院3次,把醫院當作療養院。這既占用了有限的醫療資源,又增加醫保基金支出,將造成醫保基金缺口更大。健康扶貧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出臺優惠政策多,報銷標準高,減免幅度大,“五位一體”的健康扶貧兜底保障機制基本解決了絕大部分困難群眾的就醫問題。相比之下,農村非貧困人口享受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各項報銷優惠減免均與貧困戶有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大病保障方面更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撐,一旦患大病即面臨極大的致貧風險。由于醫療保障政策有差別,導致非貧困戶基本醫療保險參合率不達標,只能由當地鄉(鎮)政府來填補,給鄉(鎮)政府增加不少壓力。
三、工作建議
(一)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健康扶貧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并不是衛計部門、鄉鎮衛生院和鄉村醫生的獨立責任,是被涵蓋在全縣扶貧政策內容之一。要多形式多途徑加大健康扶貧政策宣傳力度,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政策培訓,強化宣傳針對性,形成健康扶貧政策全社會大宣傳、大普及格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大健康扶貧政策宣傳力度,發揮政府在政策宣傳資源和力度等方面的優勢,強化宣傳動員,采取網絡平臺、微信、QQ等信息手段,擴大宣傳。組建由鄉鎮干部、幫扶干部、村組干部和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及鄉村醫生共同組成的宣傳隊,深入村屯、農戶進行宣傳,讓廣大的貧困人口知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治療必須兜底保障,總費用報銷達90%以上,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對健康扶貧工作的滿意度。
(二)切實解決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問題。一是加大投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在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過程中要加大投入,各鄉鎮要做好村衛生室建設用地、房屋提供等基礎性工作。縣衛計局要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盡最大努力解決基層在專業技術設施設備配備等標準化建設要求方面經費不足等問題。通過加大投入,每個村衛生室要達到面積80㎡且分有治療室、診療室、觀察室、藥房四室的標準要求。二是夯實隊伍,著力提升鄉村醫生能力。按照2000人口以下的村須有1名村醫、2000人口以上的村設有2名村醫并持有村醫證的要求,高度重視和推進鄉村醫生的招錄和培養,切實解決鄉村醫生缺乏問題。解決好鄉村醫生信息系統應用能力差、醫療規范落實差、診療能力及水平低等關鍵性問題,提升村醫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強對村衛生室的管理。建立健全村衛生室各項制度并上墻,明確職責任務;嚴格村醫上崗準入制度,確保村醫在崗,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過期藥品及時下架,嚴禁違規開展輸液業務。
(三)切實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是健康扶貧工作重中之重,是脫貧摘帽必須核驗的內容之一。因此,抓緊抓實家庭醫生簽約工作,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尤為重要。一是定期開展隨訪活動。按照健康扶貧工程“五個一”的要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每個季度至少隨訪一次,每年至少隨訪四次。二是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在隨訪活動中,要根據不同人群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處方,做到“一人一策”,對癥下藥,解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而不約,約而未感”等問題,提升簽約服務質量和成效。同時,要在隨訪時填寫好家庭醫生簽約手冊,完善簽約手冊的每一項內容,并做好每一次隨訪的記錄,包括隨訪活動的影像及文字記錄,以備查閱。三是創新工作方式。建議建立健康扶貧APP,方便家庭醫生隨時了解簽約對象情況,患者也可以隨時向家庭醫生咨詢病情,以達到信息推送“零距離”、對接幫扶“零障礙”。四是做好基本公衛、基本醫療和轉診服務,提供用藥和就醫方便,滿足簽約居民健康需求,提高簽約居民的獲得感和感受度。五是整合交通工具資源,緩解隨訪服務用車不足問題。
(四)加強對醫療機構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的監管。嚴格按規定落實醫療機構控費管理,切實減輕貧困對象就醫負擔;積極做好貧困對象引導工作,針對貧困人口對多品種、高品質藥物期望與基本醫保結算政策限制的矛盾,加強政策宣講和引導,杜絕“小病大養”,真正發揮健康扶貧政策基本保障作用。積極推進人、財、物等醫療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加大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投入,提升基層診療服務能力;研究出臺非貧困對象醫療救助政策,建立專項資金,對非扶貧對象年度住院費用巨大因病致貧的給與政策支持和專項救治。
篇10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組織領導及涉違法犯罪案件處置情況。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為深入推進維護醫療秩序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縣衛計局制定了《莒南縣平安醫院創建暨維護醫療秩序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成立了由縣衛計局局長任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切實加強對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各級醫療機構也成立了“平安醫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切實提高對開展維護醫療秩序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進一步確保專項行動的順利開展。2020年全縣公安機關因擾亂醫療機構正常秩序共出動警力12次,醫鬧案件0起。
(二)加強醫院內部安全環境建設,提高醫院安全防范能力。
一是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加強醫院醫技系統建設。在醫院出入口和主要通道及重點科室、窗口和部位均安裝視頻監控裝置,進行24小時監控并安排專人值守,確保發生突發案件時能第一時間掌握總體情況并及時作出處理。
二是建立治安保衛隊伍,加強醫院人防系統建設。醫院內部設立保衛科,配備數名專職保衛人員和保安員,保衛人員實施24小時值班守護制度,定時和隨時巡查醫院出入口、停車場、門(急)診、住院部、候診區和繳費區等人員活動密集場所,并做好巡查記錄。
三是加大安全防護設施投入,加強醫院物防系統建設。醫院共設立警務室4處,在門診、病區等重點部位安裝了一鍵式報警系統,做到有警情觸發“一鍵式”報警裝置傳至保衛科控制室,值班人員立即到達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現場情況。
四是建立應急處置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各醫療機構制定了符合單位實際的醫療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和預案,對醫院保衛人員和保安員開展安全防范系統操作和應急處置相關的培訓,同時定期組織單位員工開展醫患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切實提高醫院應急處置能力。
(三)建立健全醫療糾紛預防和調解制度,加強醫患糾紛調處機制建設。
一是組織各級醫療機構積極參加全國、山東省醫師協會組織《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專題培訓,培訓160人次。
二是加強源頭預防,完善投訴管理。我縣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設立專門的投訴科,由專職人員負責接待患者的投訴,保證第一時間受理投訴,疏導理順患者情緒,從源頭上妥善化解醫患矛盾。
三是建立第三方調解機制。我局成立了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并設立了醫患糾紛調解室,聘用3名專職調解員,主要負責隱患糾紛的調解工作。2020年全年調解醫患糾紛11起,調解成功率100%。及時簽署醫療責任保險。
四是建立醫療責任險,完善人民調解機制。積極引導醫療機構轉變觀念,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開展基于醫療保險的醫患糾紛第三方管理試點,充分利用保險等手段,化解醫療風險,減少醫療糾紛,改善醫療執業環境。我縣各級醫療機構共計19家與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醫療責任保險,落實醫療風險分擔機制。
五是按時進行醫療機構、執業醫師、護士注冊等工作,并將信息聯網公開。積極做好質量管理,督導各項制度落實情況,做到工作常態化,查找問題及時反饋。
(四)加強正面宣傳,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一是通過門診樓大廳顯示屏、院內公示欄、院內工作群
等方式進行法律法規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宣傳教育,努力提高職工依法行醫、依規行醫的意識和能力。
二是“以病人為中心”,開展優質服務,提升患者就醫感
受。開展患者滿意度調查、醫療護理質量考核等活動,規范服務行為、優化服務流程、考量服務水準,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三是按時上報上級部門下發的各種工作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