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范文
時間:2024-03-28 18:14: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本文從德性知識與顯性知識轉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的現有模式.并提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知識組織轉換模式。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少數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創造并繼承下來的,是整個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歷史之中的特質文化,其特殊性和豐富性已成為民族地區乃至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資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由于受外來文化的沖擊,這種資源不斷受到弱化,不能發揮其資源優勢,經濟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富饒的貧困”。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殊性和瀕臨滅絕性,需要對其進行保護性的開發,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能夠有效進行轉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有不同的轉換模式,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發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成為知識資本,為少數民族成員知識共享、為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理論和決策服務。
1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類型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是指記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并通過組織可資利用的資源。這種信息資源從形式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物質載體信息資源;一類是非物質載體信息資源。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物質載體信息資源,又可分為少數民族文獻信息資源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實物信息資源。前者包括用用漢語言文字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記錄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物(如考古遺跡和名勝古跡、民族文物、生產生活用具)。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非物質載體的信息資源,又稱之為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資源:這類信息主要表現為儲存在一些少數民族特殊人才的頭腦里,他們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對這類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進行開發和利用。例如沒有一紙一畫的存于侗族匠人頭腦的鼓樓設計。(2)口語信息資源:這一類信息是指無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傳,并不被現代技術設備所記錄的信息。在少數民族傳統的生產、生活和醫療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這類信息資源有很大的隨機性,需要在尊重少數民族生活習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記錄、整理和存儲。這類信息資源的轉換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3)體語信息資源:少數民族大量的文化的傳承,是靠宗教儀式、舞蹈等這些特殊的體語表現進行的,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員認同的一種價值體現。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識,其中既有顯性知識,又有隱性知識。通過文獻和實物載體記錄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我們稱其為顯性知識,而隱性知識是指如少數民族成員中的個人經驗、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蘊涵在數據庫、數據倉庫中的知識。
2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現有轉換模式
“轉換”的含義較為廣泛,包括交換、重新整合、功能改變等。厲以寧在《資源轉化和西部開發》一文中,指出“資源轉換就是資源資本化……要把潛在的優勢變成現實的優勢,把潛在的資源變成現實的資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是指利用現代技術設備或管理方法,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提升為知識資源,保存和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充分發揮其信息資源的作用.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成知識資本。
縱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轉換,其實質是系統內知識的轉換。根據系統內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不同轉換形式,可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分成下列幾種轉換模式:
2.1實體展示模式
實體展示模式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的一種常見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現實展示、真實再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顯性知識向顯顯性知識轉化。實體展示模式又可分為活動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跡展示模式。
2.1.1活動展示模式
從文化產生的形式來看,文化的產生離不開人的生產和生活,沒有人類活動,就沒有人類的文化。少數民族中的游牧文化、節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風俗文化等活動形式,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綜合體現,屬于一種活動文化的形式,這種文化需要在活動中繼承和發展,其信息資源的轉換形式是一種活動方式轉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動轉換方式有民族文化傳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組織2種方式。民族文化傳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樓修建中,徒弟向師傅學習鼓樓建筑知識的習得過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節,通過一種悲壯的殺牛祭祖儀式來祭祀祖先的活動;每年農歷的正月、二月黔東南南部侗族的薩瑪節,通過祭薩活動,來增強村寨的團結、祈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等,這些都是屬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動展示方式。政府組織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組織的各種展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慶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國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現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這種信息的轉換方式,是民族群體成員之間獲得和建立本民族傳統文化隱性知識的過程,成員獲得這種知識的關鍵是通過觀察、模仿和親身實踐等形式使隱性知識得以傳遞。作為活動文化的展示方式其優點就是真實再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對于這種信息轉換方式取決于受眾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覺。而在現實中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外來文化的沖擊,缺少傳承人,它的受眾群正在不斷消失,這種轉換模式的發展面臨挑戰。要使這種模式得以繼續發展,一是需政府通過一定的經費資助,鼓勵有特殊文化現象的村寨開展民族傳統文化活動,展示保存這種文化現象;二是把活動文化資源擴展成文化旅游、文化產品資源,擴大其受眾群,讓更多的受眾感知和理解這種文化,使這些隱性知識在更廣泛的空間傳遞,為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社會化創造條件;三是保護和培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人,使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
2.1.2文物古跡展示模式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離開物質載體是不可能產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負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稱之為傳承物,它包括古遺跡和名勝古跡、民族文物、生產生活用具等,對于傳承物我們統稱為實物信息資源。這種信息資源的轉換,一是采用文物古跡實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館信息軟件,把文物、古跡和遺址數字化形成數字產品,通過多媒體形式或基于網絡平臺向大眾傳遞數字化博物館知識資源模式。
文物古跡展示是通過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現象的地區和具有古遺跡的地方,興建博物館、陳列館、古遺址展區或建立網絡平臺,讓這些文化現象成為歷史文化記憶。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風雨橋、臺江苗族刺繡館等。文物古跡展示作為少數民族傳統信息資源的轉換形式受到推崇,這種信息轉換模式是一種通過收集少數民族民俗文物,對其進行解讀提供信息資源的一種轉換。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跡中的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是將隱性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的過程,轉化的方式主要是實物和模型。這種模式是通過大量文物搜集,解讀文物產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現象,用顯性化概念和語言將文物隱含的知識明確表達出來。這種轉換方式其優點保存和保護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物,但這種轉換方式取決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鑒別以及對文物的解讀提供的信息資源。
2.2數據庫模式
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轉換,發展迅速的模式是數據庫轉換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知識的融合,用各種顯性化語言或符號將各種相關顯性化概念進行組合、整理和系統化的過程。它是把記錄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數據、文字、圖片、音像資料,通過篩選、歸類并數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詢的數字文檔。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已經建設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數據庫50多個,涵蓋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時在因特網上還有大量的介紹一個或多個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網站。一些商用數據庫中也有大量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研究信息資料。但由于這些數據庫、網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統、平臺與軟件建設的各自獨立的數據源,沒有形成一個知識倉儲,所以其知識轉換形式是一種顯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換。
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實體展示模式、數據庫模式都是一種外部形態的整合,還不能形成一種內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識轉化過程中分別屬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識轉換過程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知識的內化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將顯性知識抽象化的過程,通過歸納和提煉使顯性知識被民族成員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華成為民族成員自身的隱性知識。這個過程需建立一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的知識組織,將少數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經驗、少數民族研究專家技能或蘊涵數據庫、數據倉庫中的知識,通過數據挖掘、知識挖掘等技術將之發掘出來,從而提升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數量和質量,并為廣大的民族成員所共享。
3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知識組織模式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是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和發展過程中所自主生產、享用和傳遞的知識體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習慣、信仰和思維方式。在這個知識體系中有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易于表達和傳遞,而隱性知識通常難以表達和記錄。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中的隱性知識變為顯性知識需要尋找有效的方式,將難以表達的隱性知識表達出來。記錄者必須從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持有者的眼光來記錄傳統文化知識,而不僅是從研究者的視覺來對傳統文化現象做出記錄和解釋。該方式主要是語言和符號的比喻,可以將人的直覺或心靈頓悟表達出來,因此往往通過隱喻、類推、豐富的語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轉換。傳統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過實地考察和田園調查,形成研究性的論文和論著。這種知識轉換是一種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顯性知識向顯顯性知識的轉換,但這些知識由于受眾群少,難于在民族成員間共享,還不能形成大多數民族成員個體的知識。為此需要創建一種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員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通過建立的顯性知識向顯顯性知識轉換的機制,使創新的知識被民族成員所共享,從而實現由個人隱性知識推動本民族的傳統知識的發展,即創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知識組織模式。
所謂少數民族傳統信息資源的知識組織模式,是在組織好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的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民族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概念關聯,形成共享知識庫。構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知識組織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資源轉換的基本條件,如組織機構、軟件工具和系統平臺、標準和關鍵技術等,還要滿足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轉換的特殊條件。
3.1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基地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組織模式需要有組織機構組織實施,通過建立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基地,完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知識組織模式的構建。知識基地的主要任務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現象的村落作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廣到整個民族社區。具體作法是通過民族研究人員長期蹲點記錄或本村寨民族成員自己記錄這個村落的所有生活現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記錄這些生活現象,并整理、存儲、加工、研究形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庫。文化信息源庫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過信息源的數據加工,形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總庫,只有一定量的資源庫,才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進行隱含信息的關聯和知識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研究成果,知識基地是效進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組織的機構,它的任務,就是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隱性知識顯性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研究成果是隱性知識顯性化的直接體現;三是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概念化,人的知識獲取過程,首要是對知識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要獲得更多的受眾,成為有效的資源,需要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概念化,比如說,“中國最后一個部落”,人們就會與從江的芭莎聯系在一起;鼓樓、風雨橋自然與侗族聯系在一起。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是其他民族無法復制的資源,這些傳統文化資源蘊含著巨大的開發潛能,有著顯性和隱性的經濟價值。但由于這些資源長期隱藏于鄉間僻野,不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識的對這些資源概念化,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成為人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對這些資源在概念化的基礎上開發和利用,加速其知識的顯性化,使之帶來“取之不盡”的收益。
3.2創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隱性知識資源共享機制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隱性知識,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數民族成員中的知識、智慧和技能。這些隱性知識難于共享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具有這些知識、技能的民族成員生活在鄉間,外界了解甚少,隱性知識傳播空間狹窄;二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外來文化沖擊,本民族的年輕成員不愿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員的傳統文化知識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風俗習慣和價值觀的影響,他們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讓外人所知曉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傳播。為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隱性知識資源的共享,有效的進行信息資源的轉換,必須創造一種機制,使民族成員能積極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應該有一個看得見的知識平臺,使每一個民族成員和團體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團體有哪些資源,哪些民族成員貢獻了哪些知識資源,同時知識基地向國家和地方政府申請部分資金用于對這些民族成員提供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獎勵;二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基地要幫助持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的民族成員、團體申請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以獲得傳統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
3.3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機構知識庫
要建立有效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體系,必須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機構知識庫。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機構知識庫是利用網絡及相關技術,依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基地而建立的數字化數據庫,它通過數據化知識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資源,以及保存少數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員所產生科研成果,并將這些資源進行規范、分類、標引后,按照開放標準與相應的互操作協議,允許機構及其民族成員通過互聯網來免費地獲取和使用。
在知識庫的建立中,少數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庫的建立應給與高度關注。在我國少數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現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個別少數民族成員中,他們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稱之為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們一旦離世,將會出現人亡藝絕的慘況。對這些特殊人才,要實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應的科研機構出資,由知識基地采用現代技術設備搶救性的記錄這些智力型資源,使這些瀕臨滅絕的智力型信息轉換成可保存的信息資源,通過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組織,動態地調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數據庫,依據知識挖掘技術自動處理數據庫中大量的原始數據,從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價值的知識元,即對少數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個性化知識挖掘,然后系統對這些知識元進行關聯、對比、評價,形成知識庫,使少數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隱性知識顯化,并為廣大民族成員所共享。
3.4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領域本體
本體具有描述特殊領域知識概念和關系的能力,能夠對領域概念的層次、屬性和實例進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領域知識的詞匯,在概念層次上提供詞匯術語的關系集合,并對語義描述結果作進一步的約束。構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領域本體,可以形成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相關組織結構的共同理解,開展該領域的信息資源整合,使眾多的少數民族文化數據源上的異構信息資源通過一套共享的術語進行重新編碼、轉換,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的語義檢索、知識表示、自動標引、知識導航、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的應用研究奠定基礎。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領域本體的構建,可以通過知識本領域內的專家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概念及概念詞之間關系的確定,信息管理人員利用本體構建工具對知識概念的組織,而形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領域知識本體。
篇2
1、對待文化差異,不應該是排斥,而應該是溝通,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主張平等交流、互相學習。2、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3、尊重其發展,取其精華,去除糟粕。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及其傳承概述
我國是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國家,各少數民族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多姿多彩、形式靈活多樣、內涵豐富深厚的傳統體育文化,這些傳統體育活動具有一定民族歷史文化承載功能。近年來,關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研究屢見報端,主要從發掘、保護、搶救、傳承、產業開發等視角進行研究,多維度的研究對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文化傳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體內的社會成員中作接力棒似的縱向交接的過程”。這是趙世林對文化傳承的定義,他還指出:“文化傳承是一種文化的再生產,與人類的兩種再生產共同構成為社會的再生產,這種文化再生產不是單個人的自我行為,而是民族群體的自我完善;同時又是權利和義務的傳遞,具有社會強制性和不可選擇性,也是民族意識的深層次積累,構成民族認同感和內聚感的核心,還是一種縱向的‘文化基因’復制,具有模式和‘血型’的基本特質”。因此,從文化傳承的本質意義上來講,作為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其傳承不能僅僅從“傳”和“承”這兩方面來理解,而應當是一個“傳承篩選整合傳”的具有發展意義的連續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不是個體行為,而是一個群體在民族發展過程中的集體創造和延續。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媒介分析
文字記載、數字化資料。關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方式,最為普遍或者相對統一的做法就是采用文字記載的方式。一方面是對原有史料的整理,另一方面是對某些具有傳統體育技能的人采訪后的錄音整理;再者,利用或借助現代數字化的器材和手段,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過程用相機、攝像機記錄下來,形成數字化的資料,使人們能夠較為形象和直觀的感知整個活動過程;還有的學者提出了綜合以上兩種形式的方法——創建數字化博物館,以網站的形式綜合利用文字記載、音頻資料、圖片資料和視頻的優勢,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較為全面的展現出來。從傳承媒介的角度看,這一系列的方法是相對靜態的、有諸多人為因素的形式,有其傳統、方便實用等優勢。綜合來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通過文字記載和數字化留存可以實現更大范圍、更為長久的流傳,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較為可行、有效的、具有現代氣息的傳承媒介。
節日、慶典儀式。節日、慶典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展現的集中時間,節日慶典儀式也是一種“活態”的媒介形式。我國很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中都有各種類型的傳統體育活動,如藏族的“藏歷年”期間就有“跳鍋莊舞”、“搏力”,蒙古族“那達慕”大會上進行“射箭”、“賽馬”、“蒙古摔跤”等傳統體育活動,回族的“開齋節”、彝族的“火把節”、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等節日慶典期間都有傳統體育項目的身影。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方式和觀念也逐漸發生著變化,在此形勢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就成了包括傳統體育文化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現時間,所以,從民族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節日、慶典肩負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重任和有效傳承的媒介責任。
現代媒體。現代媒體,從一般形態上可以分為平面媒體、電子媒體、戶外媒體和實物媒體等,本文所探討的是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有關的各種媒體類型。以報紙、雜志為主的平面媒體的報道、紀實等會促進廣大閱讀群體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以廣播、電視和網路為代表的電子媒體具有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維度傳遞信息的優勢,其作用的發揮會極大的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廣泛傳播;再者,戶外媒體和實物媒體等通過形象直觀的廣告牌、展板及櫥窗和展覽會的實物展覽使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媒體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游客、受眾之間搭建暢通的信息渠道,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現代促推手段。
藝術化的表演或展演。近年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逐漸發展成為旅游項目當中的民族特色旅游產品和吸引游客的“賣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因其明顯的健身性、參與性和娛樂性在旅游過程中為游客帶來難忘的體驗經歷,且很多健身類的體育舞蹈被搬上舞臺和熒屏,典型的例子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作為一種特色民族文化進行表演的羌族“推桿”;再者,在藏族、羌族聚居地的旅游項目中,藏族的“鍋莊”、羌族的“莎朗”、壯族的“投繡球”都是向游客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表演或展演活動,藝術化改造較好的體現了傳承的性質;另外,表演和展演的觀眾多數是來自外地的游客或族外人,他們在觀看和感受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對節目所承載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不同程度的接收和吸收。因此,各種形式的表演和展演作為傳承的藝術化形式,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了更多的被認識、了解和認同的機會,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過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媒介形式。
旅游。旅游已經成為時下少數民族地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和手段,旅游也因此成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具有動力性的媒介形式。“隨著旅游的發展,外來旅游人士的增多,各民族的文化也相互滲透、影響,同時出現一些文化的交融與互補”。一方面,旅游產品的打造就是一個對本民族文化進行充分發掘、論證基礎上的開發利用,會吸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歌舞、技藝等具有娛樂性、參與性及觀賞性的民族傳統文化精華,這個過程本身就傳承的一種體現;另一方面,游客參與或觀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等表演活動的過程中加強了對該民族傳統文化的感知,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承者”,使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有效媒介形式。
競賽或比賽。競賽或比賽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媒介的另外一種形式,借助于競技賽場的勝負判別、觀眾觀賞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目前,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包括了搶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秋千、武術、射弩、龍舟、打陀螺、‘押加’、民族式摔跤、馬上項目等多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這些項目能夠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大都經過了細致的篩選、不同程度的規范化改造、競賽規則的修改和完善等環節。少數民族運動會是優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大集會,也是展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廣闊平臺。首先,賽場上各種形式的競技所展現的就是其背后所承載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比賽項目所具有的傳統文化性質和現代競技體育文化因子都得以融合和充分展現;其次,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群體從競賽獲比賽項目中得到了一種關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感官體驗,這就實現了另一個層面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競賽或比賽賽場集中了大批運動員、優秀的傳統體育活動、大量的觀眾,雖然“傳者”和“承者”的身份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但競賽或比賽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過程中的媒介作用卻不容忽視。
篇4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本身的意義是指“長期流傳在各少數民族中并且具有濃厚民族色彩和個性特征,能夠達到鍛煉體質和娛樂身心作用的各種活動”。“少數名族傳統體育是各少數民族出于各種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而創造出來的,它是產生于各少數民族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及其生產、生活方式之中,反映著不同民族的文化、歷史、習俗和風情,展現出了不同民族的、勇敢、智慧、時尚和追求精神。”[1]“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并且具有現代體育所不具有的濃重的民族文化底蘊和鮮明的民族特征,不僅在我國少數民族的歷史演變進程中發揮過重要而積極的作用,而且其獨特的民族性特征、獨特的存在方式、獨特的文化價值等內容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之一。”[2]
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化是各民族內部的歷史發展過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是指本族文化與外族文化的相互影響,這其中又存在著文化沖突與文化適應。在世界范圍內,進化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縱向發展,傳播則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橫向發展,兩者結合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進步,這是體育文化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3]。
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所具有的文化價值
(一)體育是人類學研究的活化石
“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民俗活動緊密相連,被各種民俗活動吸收成為民俗文化的載體,這使其成為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活化石”,其文化價值是一般活動所不能比擬和替代的。”[4]
“中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一種傳承的民族文化形式,它是源于各少數民族生產和生活中的,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在傳承的過程中體現自身具有的文化價值”[5]
(二)傳統體育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形式
根據社會文化的規律可以知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它并不僅僅是一種文化,還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主要把競技因素與舞蹈、藝術,音樂、體育等多種文化融為—體表現出來的一種文化形式。”[6]
苗族的“彩月亮”、布依族的“抱架腰”、壯族的三人板鞋競技、彝族的鈴鐺舞、瑤族的跳八音等傳統的民族體育活動都具有各自鮮明的民族特色,它們在傳承傳統體育文化的同時也使少數民族的生活得到了豐富,增加了人們進行身體鍛煉的方式達到了娛樂身心的作用。少數民族的大部分體育項目都是生產生活需要中演變出來的,因此具普遍的生活特性和有廣泛的群眾性,在進行民族文化教育過程中它為傳統體育的傳播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教學方式。“由于我國少數民族生活地區的相對封閉,經濟文化相對落后沒有統一的文字符號,所以它的教育手段主要以言傳和身教,大多是在生產和生活中進行模仿學習的。”[7]。“叉草球運動的方法是一手握魚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滾動,象征著魚兒在水中游動,這時迅速擲出魚叉,一人叉一次,輪流進行,數輪以后,以叉中次數最多者為優勝,當小孩子的叉球技術達到相當熟練的時候,家長便帶他們到江河去叉魚。”[7]
(三)文化的載體
我們所指的認同感是“使人們自覺的聚合在一個群體中的情感,它是一種體現了其成員對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加親近的情感。”認同感通常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產生而形成的,他們可能具有相同想法和觀點。“民族認同感對于人們在進行正常的生活行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少數民族獨特的心理和精神。由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本身具有的特征,決定了它能使本群體,本民族認同,并能增強民族內部的親近感。因此許多少數民族都是通過民族傳統體育來增強彼此的認同感。”[8]
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開發和保護
(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對地區經濟的作用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最能反映少數民族個性特征和群體氣質的,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是各民族長期生產勞動的結果。“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體育方面的表現,它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體育的重要來源和有機構成,所以要積極引導人們根據現代體育觀念重新認識其價值,在新的歷史時期,確保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合理的保持和更新。”[9]
(二)自變,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播
民族體育文化不能只是一塵不變的傳承下來應該根據不同的時代特點進行必要的自身改變以適應社會的變化,這樣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如新疆的傳統體育“達瓦孜”,它不僅在長度、高度上不斷的超越,而且難度上也有所突破。現在“達瓦孜”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極限運動之一,有許多愛好極限運動的人們在不斷的嘗試,其中不乏有比較突出的,阿迪力就是里面的佼佼者,他已經創造了5次世界吉尼斯紀錄。因而“達瓦孜”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并且以“達瓦孜”命名了節目和學校。與之類似例子有很多,如蹴鞠游戲活動現在就演變成了運動之父足球。“從這些鮮明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在演變的過程中不僅保留了它本身就有的民族性,同時也增加了競技性、觀賞性,使民族傳統體育更加具有魅力。”[5]
(三)現代化發展與創新
一個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并不是一塵不變的,民族文化的變化一直存在與社會文化之中,而創新則是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生命力,中國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促進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開發與傳播,同時政府也在積極的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開展與保護,是可以為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更好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與此同時,中國各級政府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保持著高度的重視,在政策上和法律上都給予少數民族地區多種優惠,為少數民族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如增加經費,擴大少數民族地區全民健身的場所。中國政府所采取的這些應對方法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向世界體育文化之列。
(四)文化自覺與文化保護
“文化自覺是借用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先生的觀點:它指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文化的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就是文化的自覺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10]文化自覺使人們對文化有自覺的覺醒和反省,知道文化的來源以及其形成的過程,它的特點和發展的方向。文化自覺所具有的自知之明加強了文化的創新性轉變,提高了適應新環境、新文化的能力。
五、小結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悠久的歷史且并且具有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現如今中國傳統體育文化面臨著西方體育文化的侵入,只有脫離區域意識的束縛、提高自身的價值、結合現代體育文化從而謀求更高的層次的發展,才能更好的弘揚民族體育文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各民族通過改造自然形成了具有獨特的民族特點是探索中國民族文化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鴻江.中國傳統體育導論[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0年.
[2]徐萬邦.中國少數民族史話[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3]田祖國.白晉湘,鐘海平.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現代變遷與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3,(4).
[4]劉少英等.民族傳統體育的人文內涵與文化素質教育[J].體育文史,2001(4).
[5]武衛等.開發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進程探究[J],體育文化學刊,2007(2),
[6]韋麗春.體育成人教育學刊[J],體育學術期刊,2007(5)
[7]徐玉良.民族高等院校體育教材理論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
[8]譚晶.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狀況及其價值[J],南方論刊, 2008(12)
篇5
摘 要 本文根據作者多年經驗,就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開發與保護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 少數民族 傳統體育文化 開發 保護
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化是各民族內部的歷史發展過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是指本族文化與外族文化的相互影響,這其中又存在著文化沖突與文化適應。在世界范圍內,進化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縱向發展,傳播則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橫向發展,兩者結合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進步,這是體育文化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
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所具有的文化價值
(一)體育是人類學研究的活化石
“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民俗活動緊密相連,被各種民俗活動吸收成為民俗文化的載體,這使其成為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活化石’,其文化價值是一般活動所不能比擬和替代的。“
“中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一種傳承的民族文化形式,它是源于各少數民族生產和生活中的,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在傳承的過程中體現自身具有的文化價值。”
(二)傳統體育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形式
根據社會文化的規律可以知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它并不僅僅是一種文化,還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我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主要把競技因素與舞蹈、藝術,音樂、體育等多種文化融為一體表現出來的一種文化形式。
苗族的“彩月亮”、布依族的“抱架腰”、壯族的三人板鞋競技、彝族的鈴鐺舞、瑤族的跳八音等傳統的民族體育活動都具有各自鮮明的民族特色,它們在傳承傳統體育文化的同時也使少數民族的生活得到了豐富,增加了人們進行身體鍛煉的方式達到了娛樂身心的作用。少數民族的大部分體育項目都是生產生活需要中演變出來的,因此具普遍的生活特性和有廣泛的群眾性,在進行民族文化教育過程中它為傳統體育的傳播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教學方式。“由于我國少數民族生活地區的相對封閉,經濟文化相對落后沒有統一的文字符號,所以它的教育手段主要以言傳和身教,大多是在生產和生活中進行模仿學習的。”。“叉草球運動的方法是一手握魚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滾動,象征著魚兒在水中游動,這時迅速擲出魚叉,一人叉一次,輪流進行,數輪以后,以叉中次數最多者為優勝,當小孩子的叉球技術達到相當熟練的時候,家長便帶他們到江河去叉魚。”
(三)文化的載體
我們所指的認同感是“使人們自覺的聚合在一個群體中的情感,它是一種體現了其成員對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加親近的情感。”認同感通常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產生而形成的,他們可能具有相同想法和觀點。“民族認同感對于人們在進行正常的生活行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少數民族獨特的心理和精神。由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本身具有的特征,決定了它能使本群體,本民族認同,并能增強民族內部的親近感。因此許多少數民族都是通過民族傳統體育來增強彼此的認同感。”
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開發和保護
(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對地區經濟的作用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最能反映少數民族個性特征和群體氣質的,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是各民族長期生產勞動的結果。“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體育方面的表現,它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體育的重要來源和有機構成,所以要積極引導人們根據現代體育觀念重新認識其價值,在新的歷史時期,確保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合理的保持和更新。”
(二)自變,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播
民族體育文化不能只是一成不變的傳承下來,應該根據不同的時代特點進行必要的自身改變以適應社會的變化,這樣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如新疆的傳統體育“達瓦孜”,它不僅在長度、高度上不斷的超越,而且難度上也有所突破。現在“達瓦孜”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極限運動之一,有許多愛好極限運動的人們在不斷的嘗試,其中不乏有比較突出的,阿迪力就是里面的佼佼者,他已經創造了5次世界吉尼斯紀錄。因而“達瓦孜”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并且以“達瓦孜”命名了節目和學校。與之類似例子有很多,如蹴鞠游戲活動現在就演變成了運動之父足球。“從這些鮮明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在演變的過程中不僅保留了它本身就有的民族性,同時也增加了競技性、觀賞性,使民族傳統體育更加具有魅力。”
(三)現代化發展與創新
一個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民族文化的變化一直存在與社會文化之中,而創新則是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生命力,中國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促進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開發與傳播,同時政府也在積極的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開展與保護,是可以為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更好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與此同時,中國各級政府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保持著高度的重視,在政策上和法律上都給予少數民族地區多種優惠,為少數民族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如增加經費,擴大少數民族地區全民健身的場所。中國政府所采取的這些應對方法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向世界體育文化之列。
(四)文化自覺與文化保護
“文化自覺是借用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先生的觀點:它指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文化的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就是文化的自覺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文化自覺使人們對文化有自覺的覺醒和反省,知道文化的來源以及其形成的過程,它的特點和發展的方向。文化自覺所具有的自知之明加強了文化的創新性轉變,提高了適應新環境、新文化的能力。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現代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829(2013)05-0016-03
生態文化一般是指人類在遵循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規律,保護和維持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和諧發展中所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制度的總和。[1]新疆是個多民族地區,在漫長的社會進程中,在特定的生態環境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各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
一、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的內涵
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是在特定的生態環境中產生、發展、傳承的。新疆各少數民族生態文化是在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生態環境下誕生和成長的。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為當代生態文明構建樹立了一種“天人合一”的人類自然觀,建立了一套以人為本的生態保護觀,提倡一種自然、健康、適度消費的生活價值觀,選擇了經濟、社會、生態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
1.新疆少數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生態文明追求樹立的“天人合一”的人類自然觀,在新疆各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中都有體現。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主張人類要與自然融為一體。例如,維吾爾族諺語有“水是農民的血,地是農民的命。”[2]571僅這一句話就把水源、土地和人的關系說得清清楚楚。維吾爾族祖先根據月亮的圓缺、日出日落和一年四季的交替等現象制定出歷法,當代維吾爾族人的生產生活都是按照這個歷法進行。此外,什么時候獵取什么動物,牲畜什么時間等,也要按照歷法確定節氣進行。“時誤一日是一月,月誤一月是一年”[2]571這句維吾爾族諺語就是一個典型的寫照。柯爾克孜人自古流傳下來的“山是柯爾克孜人的父親,水是柯爾克孜人的母親”這個老少皆知的諺語,反映出山水是以游牧民族為生的柯爾克孜人生存的依賴,柯爾克孜人視之為衣食父母。在現代柯爾克孜人生活的地區,一些泉水被人們視為圣水、神水。在新疆各少數民族中存在著樹崇拜、山神崇拜、動物崇拜、圖騰崇拜,都體現了玄妙深奧的生態理念。
2.新疆少數民族“以人為本”的生態保護觀
生態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新疆各少數民族在生產、生活、信仰等方面都有許多“以人為本”的生態保護觀。在塔吉克人看來,世界是由“阿甫”(水)、“阿太西”(火)、“哈格”(土)、“哈風”(空氣)這四種要素構成。[3]28因此,人亦是由四要素融合而生的,人的生命在于四要素相互關系的平衡中。在新疆各少數民族生態倫理思想中,動物也被視為如人類一樣的生命存在,人們不僅要互助仁愛,還要施仁愛于地球上的一切有生命的物質,要珍惜一草一木。保護水源是新疆各少數民族保護資源的重點。強調珍惜土地,不破壞和掠奪土地;開墾荒地的過程中不破壞水道、林場和牧物,不在清泉井水、湖泊河流、村落旁的林木草地上進行耕種;不將森林區、野生動物生活區開墾為農田。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對一切浪費和竭澤而漁的做法都予以反對,認為資源利用要以其損耗不傷害根本為限度。因為一切生物都有一定的消毒能力、再生能力和自我補救的能力。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和愛護自然,才能保全人自身。
3.新疆少數民族社會、經濟、生態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
生態文明的經濟模式是生態經濟。即不是把財富的獲取建立在對生態系統基礎的破壞之上,而是要在生態系統的極限內,根植于生態系統,組織人類的經濟活動,并能進一步促進生態系統。新疆少數民族社會、經濟、生態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體現在多個方面,如維吾爾族農耕方式中的“坎兒井”蘊含了民族傳統生態文化,對推動當地可持續發展功不可沒。除此之外,這種思想在法律制度、人生價值中也有所體現,比如村落(寨)選址、村落(寨)水資源生態體系與林木生態體系的營構、種植和管理。[4]64如維吾爾族院里、田邊、路邊的樹木不允許砍伐,桑樹齡滿40年一般不砍伐或移栽,若擋住了門戶,也只能另在別處開門。[4]65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倫理認為從日月星辰、高山大川、江河湖泊、飛禽走獸到人類、所有的生物,共同構成一個協調、有序、和諧的生態系統。人類必須尊重這個完整生態環境,與它們和諧相處,共存共榮。我們人類必須了解和順應萬物的生態規律,不能逆規律而動。只有既謀得人類共同體內部的和平,又謀得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平,才可能避免方向上的、道路選擇上的失誤。
4.新疆少數民族自然、健康、適度消費的生活價值觀
在新疆各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影響下,新疆各少數民族形成了自然、健康、適度消費的生活價值觀。新疆各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既不要求禁欲,也不提倡,而是主張節欲。對自然資源、生活資料,人類理當享用和消費,但是在具體的物質消費方面,不能揮霍和浪費。如維吾爾諺語“節儉,再少也夠;浪費,再多也光”“浪費是敗落的開始”等,[2]527認為揮霍浪費是一種罪惡。這種思想,對于生活在今天的人類具有道德和經濟的雙重現實意義。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認為:消費不僅要適度,更要正當,將財富用于維持家人生活,接濟親屬,救助殘疾,用于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和其他公共事業,只要是對人自身、他人和社會有益的開支,都是適度的消費。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在盡力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控制消費水平,保持良好的水、能源、木材、礦藏、草場、濕地等資源,形成健康、自然、適度的消費。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人類被消費左右的局面。
二、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的基本特征
新疆各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有著深邃的生態和諧倫理觀,如對自然的知恩圖報意識、對自然的親情和伙伴意識、對自然的義務觀和善惡觀等等,[5]213都反映出以公正、合作、友善的態度對待天地萬物。
1.整體生態觀
尊重自然和整體思維是現代生態意識的兩個重要特征。其中,整體思維要求我們從整體的角度來理解環境問題的復雜性。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它的各個部分之間保持著千絲萬縷的復雜關系,而人類對這種復雜關系的認識和了解又很有限。因此,人類行為在干預自然生態系統的時候,必須遵循審慎最小化原則。新疆各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認為: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及宇宙中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環境。人類須臾離不開自然,人類和萬物不可分割,人類與自然萬物只有和諧統一了,人類才能夠生存、發展;反之人類與自然的整體和諧被破壞了,人類也就不可能持續發展下去。人與自然有著不可分離的親緣關系,有著統一性和完整性的特點。這些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中的整體思維觀念對認識環境問題不是單純技術問題,不能單純依賴技術路徑。環境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政治制度和經濟體制的創新,更需要人類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變革。環境問題不僅是單純的環境破壞問題,它與和平、發展問題也密不可分。環境保護所涉及的也不僅僅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調整,更涉及到當代人與當代人之間、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關系的調整。只有同時協調好這三種關系,人類才能真正長久地在地球上繁衍生存。這些理念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提供了啟示。
2.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現代生態意識的重要內容,也是生態文明的基本價值理念。對于自然,人類理應懷有感恩之心。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是要維護并尊重自然的完整、穩定與美麗。尊重自然的前提是認可人與自然的平等地位,既不對自然頂禮膜拜,也不把自然視為人類的征服對象,而應把自然當做人類的朋友。從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來看,在處理人與地球萬物的關系時,人總是要受到更高權威的限制,即必須尊重萬事萬物的發展繁衍規律,尊重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維護這種聯系,就是要尊重和善待一切生命和環境。而尊重和善待,包括嚴格的要求和義務,包括人類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克服人欲,克服自私,維護自然等,這些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理念與生態文明所要求的現代公民應具備的關心全球生態系統的完整、穩定與美麗的美德相統一,也為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提供了啟示。
三、新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對構建現代生態文明的啟示
生態文明是一種正在生成和發展的文明范式,尤其是相對于傳統工業文明而言。在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不斷爆發的生態危機顯示出人類工業化進程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極度不和諧。因而,基于對現代工業文明的批判性反思,一種旨在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生態文明成為現代世界文明的必然發展方向。作為一種面向未來而又不斷發展的文明形式,生態文明要求拋棄工業文明人征服和統治自然的思想,力求從人類中心主義轉變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整體論的生態倫理主義。
現代工業文明和消費文化,使得人似乎成了自然的主人,但實際上是人自己成為工具理性的奴隸。并且,人對自然的工具性態度,也使得人類自身的生存出現了危機。雖然現代工業文明依仗自己的工業成就可以蔑視古代少數民族的看似原始的傳統生態文化,但這并不是說這種傳統生態文化就徹底被超越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并認識到:工業文明仍然也只是一種粗獷甚至粗糙的發展方式,要尋求人類的更高意義的發展,就要從整體上來看待人的發展的意義,而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尊重自然。
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在文明形態的內容上啟示了現代生態文明的建構。現代生態文明追求的,并不是單純以經濟發展為目標,而是以在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中就已經存在的“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以人為本的生態保護觀,可持續發展觀以及適度、節制的消費觀為目標。而且,這種目標不是空洞的想象,它的方式和可能性,確實地體現在少數民族的傳統生活當中。人類發展的辯證法,要求我們回到源泉,重新尋找真正的動力。現代生態文明的建構,應當甚至必須要回到傳統的生態文化中尋找可行的方案,而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就提供了這一可能性。
參考文獻:
[1]楊明.生態公民:生態文明的主體基礎[N]北京:光明日報,2008-11-11.
[2]周江.中國少數民族諺語全編[M].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0.
[3]劉明.帕米爾高原塔吉克族水文化調查研究.新疆社會科學[J].新疆:新疆社會科學,2008(5).
篇7
關鍵詞:少數民族;服飾圖案;中國傳統文化
服飾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構成要素,一個民族的服飾反映了本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心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文化,湘西服飾圖案是時代的產物,其民族服飾圖案的起源及內涵與民族文化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湘西少數民族服飾圖案本身來說,民族圖案是一個歷史范疇,本民族的歷史歷程和生活的條件決定了的圖案藝術創作特色,這種特色往往在圖案的表現手法和圖案內容運用時,形成某種固定的規范和審美傾向。從現在的設計角度來看,一切造型是先建立在視察,認識世界的基礎上,只有當人們的感觀和認識到一定程度,才開始了主動提取創造。湘西各少數民族世代流傳圖案的造型一方面在時間的洗禮中采納或消亡、傳承或淘汰,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具有完美構圖、和諧色彩的圖案才留下來,最終成為千百年來世代流傳的經典;另一方面只有在滿足一種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圖案才會被它的民眾所接受,這種接受主要是在情感上,它中間含蓄某種文化的精髓。湘西民族服飾圖案的視覺情感語匯極其豐富,洞察民族服飾圖案深層文化心理結構,民族服飾圖案造型的特殊性意義,民族服飾圖案文化的歷史源流。在此基礎上研究湘西少數民族服飾路圖案文化的視覺情感語義傳達,捕捉民族服飾圖案情感語言的獨特表達方式,以及通過其造型、色彩、材料等呈現出來的濃烈、粗獷、直白、簡樸、純真等特有的性格,多視點、多視向反映潛在的情感意蘊。從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美學的角度重新審視民族圖案,流傳的中國太極陰陽哲學的宇宙觀、中華民族習慣、中國傳統等對民族服飾圖案文化的深遠影響。闡述湘西民族服飾圖案文化體系與中國傳統美學哲學的互溶性。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后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乃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發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 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湘西少數民族服飾的圖案造型及色彩搭配,反映了勤勞智慧的湘西各少數民族超凡的藝術概括和對裝飾藝術的大膽追求,成為視覺情感語義傳達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湘西民族服飾色彩表現特點湘西民間美術的色彩情調與該地區特有的民間文化觀念相重疊,與普通民眾的生活態度、價值標準、審美情趣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具有與生俱來的民族親和力。正是這種對民族文化的親切認同感,使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和文化內涵的民間美術色彩有了廣泛的發展空間,它的應用,將進一步折射出人們的審美心理和習俗,體現出人們的化設計需求。
二、色彩表現的自由性、主觀性中國天人合一的思維意識決定了在中國繪畫中表達的一種悟性的出現,并在天人感應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具有自身獨特意義的藝術特點。這一點在湘西少數民族的色彩表現手法上表現得也更為淋漓盡致,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民間美術的一大特征之一。湘西少數民族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是來自于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大自然中的事物,但是在具體的表達上,卻又沒有任何一個刻畫對象是在對事物真實的模仿基礎上實現的。
中國服飾如同中國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滲透及影響而生成的,在中國這個廣袤的大地上,56個民族勞動創造,生生不息。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納與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來文化的優秀結晶,才得以演化成整體的所謂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服飾文化。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品種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艷、花樣之繁,無不讓人驚嘆,成為中國歷史長河中一顆顆璀璨奪目的星星,一直閃閃發光。
服飾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別族群的標志,它與社會文化的發展不可分割。少數民族民俗服飾其獨特的背景、特點、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識形態,充分揭示了蘊藏在少數民族服飾中的民族歷史、文化傳統、價值取向、審美情操和精神追求等深層次的寓意。
篇8
>> 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縱論 關于旅游開發與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的幾點思考 淺談旅游開發中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 芻議以旅游開發促進邊疆跨境民族傳統文化保護 旅游開發過程中民族傳統文化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 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新疆文化產業與民族傳統文化 淺談現代化進程中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藝術設計創新與民族傳統文化 淺析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下麗江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形聲字字形與漢民族傳統文化研究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對少數民族地區管理的研究 民族傳統藝術保護與旅游業發展互動研究 基于“數字包裝”下的甘肅獨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研究策略 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及旅游文化商品化探討 土家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保護現狀及對策研究 苗侗民族傳統工藝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研究 論民族傳統文化對旅游業的影響 旅游開發對民族傳統文化性影響 淺析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劉暉.旅游民族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3-561.
[4]王國明.土族〈格薩爾〉說唱藝人調查及保護對策研究.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2009(3).
[5]蘇一星,高成軍.甘肅特有民族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問題.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08(5).
[6]徐贛麗.民俗旅游與民族文化變遷――桂北壯瑤三村考察[M].民族出版社,2006:179-184.
篇9
從社會歷史的發展來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往往都是從學校教育著手。學校教育作為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應該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現已在實踐檢驗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大多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娛樂性、休閑性以及技術簡單易學等特征,符合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便于教學實施與開展,能夠緩解由于教育經費短缺,體育器材、場地貧乏等問題,豐富了課堂教學,促進各個民族之間交流,并且符合國家地方課程的實際以及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要。由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體育課堂進行教學活動是當代學校教育發展的新任務,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向規范化、科學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1 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
學校體育教育作為區域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發展狀態將成為區域體育全面協調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性評價指標,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由于云南各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導致全省學校之間的教育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不協調性的事實。
因此,探索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已經成為當下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課題,就當前學校教育發展以及區域現存體育資源的現狀來看,學校體育教育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融合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對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眾所周知,云南擁有數量龐大的少數民族群體,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了一大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內涵深厚以及具有較強健身娛樂功能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這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有著與現代體育增強學生體質、體育興趣的同樣功效,可在學校教育中適度設置進行教學傳承活動,與現代體育內容有機結合及互動發展模式, 有利于拓展與完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彌補學校特別是農村或偏遠學校體育教育條件不足的現狀。就此而言,學校教育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互動,除了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及其形式,使其課堂教學更富有內涵性,促進學校特色體育課堂的構設,為推動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工作的實施創造更多有利因素。
部分學校就此作出了嘗試并收到了意想不想的效果。例如玉溪師范學院每年一屆的少數民族傳統項目竹竿舞比賽,競賽活動是在學校學工部組織下進行,以學校各二級學院為單位報名參加,裁判組對競賽隊的表演內容設計、表演技巧等進行綜合評價,對獲獎隊進行獎勵。對于多年一直從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筆者來說,有幸在校園感受、觀賞整個激動人心的少數民族竹竿舞表演,實屬感慨萬端。從整個競賽活動可以看出,表演各單位非常重視該活動,所有參賽隊都在競賽前一個多月就開始構思、設計和排練。競賽活動現場充滿生機與活力,異常精彩和悅目,在約二千多師生觀眾熱烈的掌聲下完滿結束了活動。可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學校教育活動相結合,豐富了學校教學內容,滿足了現代學生了解、認識少數民族文化的要求,一定程度解決好區域學校發展相對滯后與教學改革全面發展的矛盾,對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也是眾多學校教育發展所應承擔的新任務。
2 促進學校多元文化發展的需要
就當前而言,多元文化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確實對部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了較大的沖擊性,還可能導致文化發生變遷性、流變性和斷裂性,同時面臨著生存訴求和身份認同的危機。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使人們能夠拓寬視野,進一步了解、認識和吸收各國、各民族的特色及精髓文化,并將之與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促進全球范圍內各民族的和諧相處與共同進步。
學校作為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基地,應該承擔起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創造和生成新文化的任務,也必須對文化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做出回應。也就是說,當代學校文化不應該是一元性的,而應該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層性等特點。因此,學校多元文化教育方向要呈現不分族群、血緣、語言、習慣和地域,尊重各個族群的文化差異,認可各族群文化存在的價值和作用,并結合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共識,為構建校園多元文化和諧交融式發展戰略創造條件及實現路徑,以滿足學校多元文化發展以及學生獲取多元文化信息要求的需要。在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學校多元文化的發展應關注鄉土知識,關注地方現存資源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要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尊重和傳承當地優秀文化傳統,保證鄉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使學校教育能夠成為鄉土傳統文化展示的平臺。筆者認為,學校只有在保證本民族文化或本區域性文化核心延續的前提下,才可以無顧慮地吸收融合外來有益的文化,從而實現學校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在云南少數民族世代相傳的傳統體育、競技和游藝活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學校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適時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予以研究、保護的良機。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的傳承,一方面承擔了本鄉土傳統文化的保護、延續和發展的重要責任,使區域學生領略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和功能價值,也認識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珍貴性,傳遞保護、傳承、發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使目前仍然處于非主流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不至于在主流文化全面發展的大潮中遺失或停滯。
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的融合,讓各種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過程中實現共生,讓現代學校呈現出多元、開放和自由的狀態,為創設和諧多元文化服務,促進學校多元文化發展的需要,滿足學校各個行為群體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但是,學校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文化信息時,要保持嚴密的、全面的和自我反省的思維方式,對相關文化進行甄別,以保證其選擇的各種文化信息具有優質性、實用性和傳承性等特征,使學校多元文化富有新的生機和活力,也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成為學校教育改革、教學創新的巨大資源庫,為學校體育教學提供豐富的內容,為學校教育成效的取得提供豐厚的沃土。
3 承擔起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任務
學校教育作為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基地,將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現已在實踐檢驗中得到了進一步印證。從社會歷史的發展來看,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往往都是從學校教育著手。首先,學校有一大批非常固定的受教育群體—學生,這個群體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必然要求其肩負著傳承歷史和文化的重要使命,也就是說他們終究是最重要的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紐帶群體。其次,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會按相關要求制定相對充分的教學時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融合,這就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教育創造了較為充足的時間條件,能夠彌補學生放學后忙于課后作業而無暇參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不足。
再次,學校體育教師往往是接受了專門的體育教育教學技能培訓,并具有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經過學習和培訓活動后普遍具備了“傳授者”的條件和優勢。第四,學校一般情況下都配置有供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所需的體育場地和器材,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的開展、傳播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實踐經驗也進一步表明,學校教育是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由于其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的特殊性和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保存、積淀,才得以弘揚、創造和發展。就此而言,學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在動力,將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承擔起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新任務。
鑒此,云南不少學校嘗試性的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課程資源的模式融入到學校體育課程資源體系中來,讓廣大學生在健身娛樂中接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學生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都是有益的,豐富了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滿足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形成了教育的區域特色的同時也弘揚、傳播了少數民族文化,對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見,學校教育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是對現代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學校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契機,是解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的關鍵。但是,由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學校進行教學活動還處于初級階段,傳承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和完善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在后期工作中需繼續加強、繼續努力和繼續深化的地方。
篇10
新農村的建設,給瀾滄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添加了許多的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存在著很大的經濟活力。依靠這些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當地可以發展旅游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對提高村民的思想、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文化需要植入到人們的腦子里,讓人們自覺進行體育活動,由于人們越來越對健康的重視,參與體育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和別人進行愉快的交流,還可以消除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所以,許多的村民都喜歡參與這些的體育活動。村民在傳統文化中享受生活,還能夠積極感受民族體育項目的魅力。
二、對瀾滄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保護的建議
(一)建議成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機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變遷,依然保留著到現在。除了存在一些外界的幫助意外,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它具有自我保護機制,能夠自我繼承和發展。瀾滄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有效的保護與傳承是關鍵所在。隨著體育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也會受到四面八方的沖擊。許多傳統體育項目在復雜環境中會遇到許多困境,甚至面臨失傳的危險。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加大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的力度,需要建立良好的保護機制,為民族文化的傳統提供良好的條件,這樣就能夠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更好的保護。
(二)建議政府加大民族體育扶持的力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大支持的力度。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嚴重制約國家體育發展,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加大對各個少數民族的支持,不斷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投入,積極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現在,政府為了能保護傳統文化和遺產,已經采取措施來保護非物質遺產,由國家確定給繼承人提供一定的補貼。瀾滄江的少數民族傳統的保護與傳承也可以效仿這種做法,制定適當的激勵措施來讓更多的人來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三)建議各級組織和相關協會利用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傳統體育項目的持續發展瀾滄江流域擁有十分美麗的山川,資源非常豐富,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能夠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在瀾滄江的少數民族地區,人們利用地理優勢來發展旅游業,隨著旅游業的逐漸回暖,許多地區都開始大力發展旅游業,針對人們的需求,都已經開始利用自身的資源,吸引游客來進行觀光,并推出一系列鮮明的民俗旅游的特點,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如在彝族火把節的期間,彝族年期間,“五一”、“十一”黃金周期間讓游娛者參與彝族傳統體育活動,感受和領悟具有彝族特色和彝族共同心理特征的體育文化。如賽馬、斗牛、斗羊可以讓游娛者飽嘗觀賞之快,而蕩磨秋則讓游娛者體驗參與之樂。這一種現代手段是促進彝族傳統體育可持續性發展的一種最佳途徑[4]。這樣就能夠讓游客體驗的民族傳統體育存在的魅力,感受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還能促進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三、小結
- 上一篇:新媒體運營工作的能力
- 下一篇: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