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基本方法范文
時間:2024-03-25 18:13: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育教學基本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教材文本;目錄;知識點;決策樹;本體學習
中圖分類號:TP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16-3986-02
A Method of Ontology Learning From Course Text
Telek Zhumasharip1, Ayben Kazitay2
(1.Software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China; 2.Nationalities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00013, China)
Abstract: A course book tex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texts. The seed concept of the vocabulary in the field is to be obtained by making an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urse book contents. Once the features of the element of knowledge points are extracted by analyzing, the decision tree C 4.5 method will be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types of the knowledge point and the ontology learning on the text will be achieved.
Key words: course book text; vocabulary; knowledge point; decision tree; ontology learning
目前本體已被廣泛應用于語義Web、信息集成、數字圖書館、智能信息檢索等領域,備受關注。本體的建立也由實驗室階段向工程化階段轉變,很多本體構建工具如Protege-2000,WebODE,OilEd,OntoEdit等,為建立本體提供了方便,但這些工具還是要依靠手工來建立本體,對于工程化的需要仍然顯得費時、費力,不能滿足需要。
為了解決手工建立本體的困難,本體學習(ontology learning)技術應運而生,目前國外對該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躍,其目標是利用機器學習和統計等技術自動或半自動地從已有的數據資源中獲取期望的本體。
本體學習的數據源有很多種,例如純文本以及XML,HTML,數據庫等,但目前大多數信息還是以文本方式進行存儲的,研究的重點仍集中在基于文本的本體學習[1]。要建立高質量的本體,學習數據源的質量至關重要。在目前的文本中,普通網絡文本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但普通網絡文本錯誤較多,結構也不很嚴謹,不太適合作為文本學習數據源。相對其它文本來說,教材文本具有知識結構的系統性、領域詞匯定義的權威性、句式結構的完整性等特點,非常適合于作為本體學習的數據源。
1 教材文本的研究
教材文本相對于其它類型文本來說,除知識內容嚴謹外,其呈現方式也有不同。詳細系統的目錄就是教材文本所特有的表現方式。
1.1 教材目錄的組成結構
目錄是教材的綱要,每一個目錄又是一個知識點內容的概括,所以目錄相對于正文來說,有其獨特性--高度概括性。
為了解目錄的組成結構,根據目錄的組成,將目錄分為五類:專業詞匯、普通詞匯、專業詞匯+普通詞匯、短句和句子。對若干本教材中3216個目錄的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1.2 教材知識點的研究
教材中的知識都是以元知識點為最小單位進行表示的,所謂元知識點就是具有不能再分割的框架結構的知識點,所以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可以歸結到對元知識點的理解上。
對元知識點的理解又可以歸結到元知識點的分類上,而目前還沒有元知識點的詳細分類方法。本文參照本體學習系統[2]中概念的分類,同時又根據元知識點中領域詞匯間的關系,將元知識點分為上下位關系和非上下位關系兩種,詳細分類見圖1。
2 基于教材文本的本體學習方法
目前領域概念獲取的方法[3]一般有三種:1)通過專業詞典,從中篩選出專業領域概念;2)根據領域概念的特殊詞法結構或模板,尋找和抽取結構符合這些特定模板的字符串[4];3)對語料庫中的詞匯根據不同的統計特征進行統計分析,設置一定的閾值,從而區分普通詞匯和領域詞匯[5]。由于很多領域尚未有專業詞典,第一種方法局限性很大。第二種方法的模板基本上都是和語言相關的,所以要針對具體的語言進行處理。第三種方法設計到一個分詞問題,而中文分詞一般都要結合上下文和詞典以及詞與詞之間的同現幾率來對漢字序列作分詞,從而使處理問題的復雜度加大。
Moldovan等提出了種子概念 ( Seed Concept)[6],所謂種子概念就是領域中大部分知識都圍繞在其周圍組織的核心詞匯。通過種子概念,可以獲取與種子概念相關的大量專業詞匯以及與專業詞匯間的各種關系,利用專業詞匯及其關系建立本體模型,從而實現本體學習。
2.1 種子概念的獲取
教材目錄中的領域詞匯是教材知識內容的高度概括,教材內容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教材目錄上的領域詞匯展開的,所以教材目錄中的領域詞匯大部分都可以充當種子概念。
從教材的目錄結構來看,“專業詞匯”和“專業詞匯+普通詞匯”這兩種類型的情況占據了目錄的絕大部分,并且從這兩種類型的目錄中抽取出專業詞匯的難度又不大。本文在中科院分詞系統ICTCLAS的基礎上,實現了教材目錄領域詞匯識別系統。
從得到的詞匯集中,利用常用普通詞匯庫和專業領域詞匯關系集來排除普通詞匯,得到專業領域詞匯集。
2.2 概念聯系的獲取
概念關系的獲取,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7-8]有:基于模板的方法、基于概念聚類的方法、基于關聯規則的方法、基于詞典的方法或者是這些方法的混合。基于模板方法的缺點是準確率低,基于概念聚類方法和基于關聯規則方法相對比較復雜,基于詞典方法對詞庫內容要求比較高。本文通過分析元知識點的特征,來發現元知識點中領域詞匯間的內在關系,來實現本體學習。
2.2.1 元知識點的特征
通過對教材中元知識點的分析,發現每類的元知識點中,都存在有一些共有特征。
1)都隱含著領域詞匯間的內在關系
例1:(定義)凡在地球表面30km高度以下的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各種飛行器,稱之為航空器。
在定義類中,一般情況都是利用上位詞來定義下位詞。從本例中,可以獲取“飛行器”是上位詞,“航空器”是下位詞。
例2:(等價)轉子又稱工作輪。
在等價類中,兩個領域詞匯表達的是同一個物體或現象。從本例中,可以獲取“轉子”和“工作輪”是同一概念。
例3:(結構)火焰筒內有噴油嘴、點火器等。
在結構類中,描述的是事物和其內部部件或部件與部件之間的位置信息。從本例中,可以獲取 “噴油嘴”和“點火器”在“火焰筒”的中間。
2)都包含了一些常用的特征詞
例如,在定義類知識點中,常用的特征詞有:“稱之為”,“稱為”,“即為”,“就是”,“是指”,“叫做”,“統稱”,“簡稱”,“俗稱”等。在等價類知識點中,常用的特征詞有:“又叫”,“又稱”,“亦稱”,“或稱”等。
3)包含的句式都是有限的。
例如,定義類知識點主要包括兩種句式,這兩種模式包含了所有定義類知識點的96.86%。
句式1:DefinitionBody + DefinitionDeterminer + DefinitionRange + DefinitionWord + DefinitionName
句式2:DefinitionName + DefinitionWord + DefinitionBody + DefinitionDeterminer + DefinitionRange
注:DefinitionDeterminer為定義限定詞,一般為“的”, DefinitionRange為定義的上位詞,DefinitionName為定義的下位詞。
4)各知識點還存在一些其它基本特征
① 領域詞匯間關系的數目不同,例如:定義類知識點僅包含一組領域詞匯關系,但分類知識點包含的關系數都大于1。
② 元知識點包含的短句個數不同,例如:等價類知識點一般為1,而比較類知識點一般都大于1。
③ 知識點存在的語態有差異,例如:定義類知識點有被動形式,但組成類知識點沒有被動形式。
2.2.2 概念聯系的發現
通過分析元知識點的特征,概念聯系的發現可歸結到知識點類型的確定上,一旦知識點類型確定了,不僅可以發現新的領域詞匯,而且可以發現領域詞匯間的關系。具體的實現算法如下:
1)利用決策樹C4.5算法對知識點進行學習
根據元知識點所具有的特征,本文抽取了5個特征值來表征知識點:包含的特征詞、知識點句式、領域詞匯的個數、短句個數、是否包含被動語態。
領域詞匯的初始集合為從目錄中發現的所有種子概念。訓練集合為人工識別出的324個各類元知識點。用決策樹C4.5算法對訓練集合進行學習,得到一顆決策樹。
2)發現新知識點
對需要進行識別的元知識點進行特征的提取,然后利用學習得到的決策樹對該知識點進行判斷,得到一個決策結果。
3)擴充領域詞匯集合和建立領域詞匯間的各類聯系
對各類知識點根據特征提取出領域詞匯,加入到領域詞匯集合中。建立領域詞匯間的關系,并不斷擴充領域詞匯間的聯系集合。
4)轉2),利用擴充的領域詞匯集合重新發現新知識點。
3 結束語
通過目錄來獲取種子概念,方法非常簡單并且有效,繞開了復雜的分詞過程。把領域概念及其之間聯系的獲得轉化為對元知識點類型的判斷上,從另一個角度解決了基于文本的本體學習問題。
參考文獻:
[1] Chau R,Smith-Miles K,Yeh C.Ontology Learning from Text: A Soft Computing Paradigm[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6:295-301.
[2] Buitelaar P,Cimiano P,Magnini B.Ontology learning from text:An Overview[C]//Ontology learning from text:methods,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s,2006:3-14.
[3] Buitelaar P,Cimiano P,Grobelnik M.Ontology Learning from Text[C].the ECML / PKDD 2005 W orkshop on:Knowledge Discovery and Ontologies,2005.
[4] Shamsfard M,Barforoush AA.Learning ontologies from natural language texts[J].Int'l Journal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4,60(1):17-63.
[5] Navigli R,Velardi P,Gangemi A.Ontology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tomated terminology translation[J].IEEE Intelligent Systems,2003,18(1):22-31.
[6] Moldovan D,Girju R,Rus V.Domain specific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text[EB/OL].acl /anthology/A0021037
篇2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 地方院校 就業
從南京師范大學曉莊學院設立我國第一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開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至今全國已有上百所高校設置了該專業。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隸屬大概有三:“一是由原來的中師逐級升格而成,如南京師范大學曉莊學院;二是由一些重點高師院校直接設立,如首都師大、上海師大等;三是中師與地方高校合并升格之后設立,如紹興文理學院、湖州師院等。與前兩類主體相比,這類地方高校的小學教育專業在分享高校資源的同時,面臨更多的問題和挑戰。”國內眾多專家學者對該專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試圖從就業形勢的角度來探討地方院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畢業生在該專業最初設立的幾年里就業形勢良好。如2002年,江蘇省首屆該專業的畢業生“成為當時江蘇省各名牌小學爭搶的對象,所有畢業生都找到了自己比較滿意的單位”。但隨著設置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院系的增多,“到2008年,該專業就業率已經低于全省本科平均就業率的1.02%”。造成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原因出自專業自身,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學科定位不強、學科專業知識較弱、教育教學技能差、師范性較弱。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師范生的什么基本技能最重要,43.39%的新教師首選‘實踐操作能力’;其次有38.26%首選‘組織管理能力’,還有10.53%首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工作以來最想得到補充的知識是什么:新教師首選‘所學專業方向的知識’的比例最高為22.33%。”這些現狀也反映出了地方院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一、地方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發展的問題
(一)專業定位差,培養目標不明確
由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是新興專業,直至2002年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才被正式列入國家教育部設置的本科專業目錄中。有些地方院校沒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及社會實際需要而設置,沒有深入的思考設置本專業的原因、優勢與不足,不明確到底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怎樣培養,而只是簡單地復制其他一些重點師范院校的培養模式。
(二)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隊伍建設是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的基本條件,也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必要保證。然而,地方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大多仍是合并升級前中師的師資力量,這些教師在保留自身的優良教育教學傳統的同時仍有一些不足:理論水平、科研水平較低,很多教師甚至并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學歷水平有待提高。
(三)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范性與學術性失調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結構主要由通識類教育課程、學科專業類課程、教育專業類課程和教育教學實踐環節構成。地方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多重視理論課程的設置而忽視實踐課程的設置。通識教育類課程的比重仍然有待提高;學科專業方面多教授課程論方面的知識而忽視學科具體專業知識;教育教學實踐環節比重低,且實踐形式、實踐內容單一,最終仍以書面的形式進行考核。
二、地方院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策略
(一)明確培養目標
地方院校應明確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專業定位,這是專業建設的起點和基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應該確定并堅持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較高文化素養、精通的專業知識、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熟練的教育教學技能并能適應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復合型教師為培養目標,切實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二)合理設置課程結構,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我國《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能的專業人員。”地方院校作為培養小學教師的主力軍,必須樹立專業化的人才培養理念,全面提高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與文化素養,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既要重視學術性,又要重視師范性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合理實施并加強通識教育類課程
“通識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應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應貫穿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假如說高等教育是一個人,那么通識教育就是人的血液,專業教育則是人的骨骼,通識教育應流動于高等教育的所有筋脈,從而為高等教育提供合理的營養和正確的指引。”通識教育類課程有利于小學專業學生掌握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2.重視學科專業課程的教授
小學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最終仍是以某個學科教師的身份進行教育教學的,在教授本學科知識的過程中向學生灌輸文理哲等方面的知識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所以地方院校應加強學生專業學科知識的學習,減少純理論方面的講授,使學生真正學有專長,提升學生的競爭力。避免學生泛泛而學卻學有不專的現象。
3.加強教育教學實踐環節的訓練,凸顯師范性
2007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要求,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更應如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有精通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有把知識教授給學生的能力。地方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應該重視教育教學實踐環節的教學。可以從校內校外兩方面進行,在校內通過微格訓練環節加強學生備課、說課、講課、評課的技能;在校外可以與地方小學合作,通過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環節讓學生通過參與教育教學全過程來切實提高教育技能。并設置嚴格的考核體系切勿使實踐環節流于形式。
(三)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
地方院校應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鼓勵教師通過繼續考取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途徑來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并且保持教師原有的重視教育教學實踐環節,加強師范性。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通過招聘優秀年輕教師以實現老、中、青教師隊伍的良好銜接。
筆者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必須具備教育智慧、教育情懷、教育藝術、教育耐心,四者缺一不可。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教育智慧,包括精深的專業智慧、廣博的文化智慧和必備的教育教學智慧。孔子有言:“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地方院校應明確培養目標、合理設置課程結構,提高學生教育教學技能,切實提升本科專業小學教育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閆瑞祥.地方高校小學教育專業發展的優勢、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0,(2).
[2]李偉.小學教育專業招生與就業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4).
篇3
摘要:本文通過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界定,教學指導思想、課堂結構進行了論述,并且指出了傳統體育教學的弊端以及體育教學模式未來發現趨勢。
關鍵詞:高校;傳統;體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1)-22-0038-01
一、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概述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是指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為指導思想,以此來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增長學生體育健身理論知識的教學目標,教學組織形式采用以行政教學班為主,上課時間、內容和教師相對固定的教學過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體系的教學程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有其突出的優點:能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能夠較為扎實地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對促進教學規范化,培養學生意志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等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然而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凸顯的。
二、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弊端
(一)、經驗話教學思想
體育教師自身的習慣使每位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都能在不自覺中形成一種符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模式,這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教學順利進行,但是卻束縛了體育教師的思維方式,使教師陷入條框之中,容易影響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失去了對體育課的興趣,沒有達到體育教學所要求的多種教育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學校教育中幾十年不變,容易影響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在學校教育正朝著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過程中,學校體育教育總要總結過去,放眼未來,轉變觀念,勇于創新,在實踐工作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質教育賦予我們的重任。
(二)、過分強調課堂結構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體育教師在上課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結構模式: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種結構由于對課的幾個部分限制過死,從形式和內容上過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視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養作用。教師在實際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腳,一味追求時間在各個部分的合理分配,以達到整節課在結構上的平衡,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三)、傳統的模式不適應現代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發展需要
高校大學生無論在心理還是生理都已經接近成熟,他們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易產生興趣,思維敏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老師的教學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們本來可以利用這些因素有針對性地加以突破,但是傳統教學模式的條條框框,無形中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使課的形式單調,同時也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無情的限制住,影響學生個性發展。
(四)、傳統的授課模式不能和素質教育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相適應
現代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我們的任務不僅是要讓學生的身體好,更重要的是把學習和鍛煉的方法教授給他們,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掌握方法,通過正確的身心教育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發展人際關系,開發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掌握對美的認識和理解。
傳統型體育教學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師為核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體育教學價位上,表現為重視功利性價位,忽視非功利性價位,學生主體性發展受到限制;在體育教學目標上,表現為“模型化”,試圖用1個模子把所有的學生造成標準件,這從根本上否定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在體育教學任務上,表現為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個性發展,這種教學任務觀的核心是“唯書”、“唯知”;在體育教學方法上,表現為注入式教學,趕任務、趕進度,教師強行灌輸,學生被動接受,學生毫無樂趣可言,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壓抑了;在體育課程上,表現為課程結構同一化,必修課多,選修課少,課程設置又受場地、器材和設備的極大限制,難以滿足。
二、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發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體育教學已經在某些方面限制了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要適應社會需求,滿足學生的健身、娛樂,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現代體育教學要引進激勵機制
體育教學模式即:體現一定體育教學思想,并具有相對穩定結構和功能的體育教學的活動策略或簡化的操作模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步被發展學生自主能力和樂趣為主的新方法所取代,要徹底改變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不良局面。使教師有更多的主動權去選擇教材教法。近年來,隨著新思想的不斷涌現,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將隨著時展被新教學方式所代替。
體育課教學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著手,有了興趣才能使學生愛好體育,有了愛好就能培養學生運動的特長,有了愛好與特長就能使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真正使學校體育起到“終身體育”的作用。即:學校體育教學;興趣;愛好;特長;習慣;終身體育。
(二)、體育教學模式將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建立體育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學的需要,從發展的角度看,突破課堂教學模式,也是教學的需要。我國現有體育教學模式雖然有“發現式教學”、“快樂式教學”、“小集體式教學”、“成功式教學”等模式,發展的趨勢也由單一性教學模式向多樣化教學模式、由以“教”為主體向以“學”為主體教學模式、由簡單羅列俄教學模式向著演繹法與歸納法并舉的教學模式、有短期行為向終身體育能力教學模式發展,等等,但是我們建立的模式不是體育教學改革的“終極”模式,它還會并且應該隨著我們隊素質教育改革理解的深入,不斷發展。因此,從發展的角度看,突破教學模式,也是教學和研究的需要,“建模”是為了“無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結束語
新理念指導下地體育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更多的發揮潛能、探索創造的空間。“情境教學”、“游戲化教學”的運用,“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嘗試,給體育課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尤其是在一些評優課、觀摩課中出現了一些讓人困惑的問題:如過于寬松的學習環境造成學生遵守紀律意識淡薄;過分追求形式化得體育課造成學生體能下降等;有一些體育課甚至出現了“走偏”的現象,背離了體育課程改革的初衷,值得我們廣大的體育教師深刻反思。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大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12(b)-0140-02
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大學更是學生在校學習體育的最終階段,高校體育教學承擔著重要責任,不僅要提高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還應當培育學生的體育意識及體育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為實現此目的,必須進行體育教學改革,構建大課程體系。
1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大課程體系構建的必然性
2002年,教育部頒布實施《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體育教學應當以“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為基本出發點,同時要求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落實基本的現代體育教學的教學理念,完善體育教學課程體系,構建大課堂體系。隨著《綱要》的實施,高校體育課程目標開始發生轉變,開始向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運動技法、社會適應等五大方面拓展。但從高校體育教學現狀來看,其體育課程教學方法仍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仍以傳授運動技術為主,體育課程與實際情況相脫離。另外,傳統的體育授課模式及授課方法均不能滿足體育教學改革的實際需求,無法實現《綱要》提出的具體目標,因此亟需建立一種能適應高校體育改革的課程體系,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課程體系,且教學模式具備一定的靈活性。要想真正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化,應當實現體育課程與實際情況有機結合,構建一個南擴必修課、選修課、體育競技等多種教學方法于一體的大課程體系。
2目前高校體育教學及體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2.1教學觀念陳舊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觀念是影響體育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更影響著體育教學改革的效果。因此體育教學的大課堂體系必須以體育教學觀念為基本指導思想,實現體育教學理念的實時更新,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進而構建體育教學大課堂體系。相關社會調查顯示,目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深度明顯不夠,體育教學觀念更新速度較慢[1]。另外,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者及教師缺乏現代體育教學觀念,不能充分認識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進而影響其積極性。
2.2課程模式單一
目前,高校體育課程必須課的年限為兩年,其課程學習年限已經達到《綱要》的基本要求。但是對于高年級的教學來說,其他課程的選修課則相對較少,且課外的體育訓練、體育練習等尚未納入高校體育課程體系。即使在兩年的必修課程中,其課程的授課方式也相對單一,課程設置的數量相對較少,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綱要》指出,學生在進行課程選擇時,應該做到學生自主選擇教師,自主選擇項目,自主選擇時間,這與實際課程實施情況差距較大。為繼續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現《綱要》提出的教學目標,必須建立一種與之相適合的課程體系——大課程體系。
2.3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的優化程度決定著課程目標及課程教學質量,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尚未實現完全轉變,無法從技能學習、品德學習的傳統目標體系中脫離出來,且教學方法簡單,課堂教學仍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灌輸的方式。在當前背景下,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基本指導思想,確定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另外,教學方法應當實現多種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以運動技術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采用程序教學模式,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2.4課程評價體系單一
高校體育教學方法改革中,課程評價體系也是其改革的重點內容,是高校體育課程教學觀念的直接反應,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度,影響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向,更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敗。目前,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以學生的運動成績得分為主要內容評價標準,以教師的評語為主要方法評價標準。目前,隨著教學理念的發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深度不斷增加,這種傳統的評價體系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改革需求,因此需要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將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鍛煉效果等納入評價內容,實現對學生的綜合考核。
3體育教學改革與大課程體系的構建路徑
3.1更新體育教學觀念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高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也開始發生轉變,要求堅持“堅持第一、以人為本”,要求學生身體的全面發展,掌握基本的鍛煉方法,培育體育鍛煉意識,提高體育鍛煉能力,樹立終身的體育思想。在整個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具有能動性,具有主導作用。因此必須在當前背景下,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提高體育教學的活力,保證體育教學改革的穩步推進。
3.2改革課程模式
開展體育選項課與體育選修課,改變以往單一的課程模式。體育選項課:根據大學生的運動能力、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心理特點等因素,以當前體育設施的承載力為基礎,開設符合實際情況的體育選項課,滿足大學生的實際課程需求。在體育選項課的教學中,提高大學生的運動技能,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掌握終身運動方法。在課程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的體育鑒賞能力,獲得自我實現感受。體育選修課:其開設情況分三種,對于體育興趣較大,具有一定優勢和長處的大學生,可參加體育課程提高班;對于體育興趣較大,但運動能力較弱的大學生,可參加特定的選修班,達到健康的目的;對于不能正常參加體育課的大學生,則可以參加保健課程。
3.3改革課教學方法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應當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技術的作用,將網絡教學作為傳統教學的補充,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發展高校體育大課程信息系統,開展多種網路課程,如網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完善課程信息,包括課程情況、課程教師情況、課程大綱、課程習題等內容,并設立專門的部門定期對系統進行維護和更新。除此之外,該信息系統還可以囊括相關領域的研究文獻、研究書籍、互聯網資源等,提高信息的交互性,增加大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主、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增加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3.4改革課程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一方面,在課程評價體系上應當強調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同時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及情感差異性,注意激發學生的體育功能,強化激勵措施。在評價內容上,既注重學生運用技能的評價,又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評價,實現評價體系與課程內容的同步發展,真正反映體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將課外活動納入評價體系,根據學生課外活動的參與程度、進步程度、基礎技能掌握程度、理論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價,保證評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4結語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及大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及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努力,積極配合,需要強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這樣才能充分調動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體育教學改革,構建大課程體系,最終實現體育強國。
參考文獻
[1]梅劍.芻議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J].新校園旬刊,2015,3(3):56-59.
[2]王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芻議[J].林區教學,2015,5(5):99-100.
[3]李偉.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研究——以青島理工大學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4,8(16):92-95.
[4]李春榮,王彥成,胡永南,等.構建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2(2):96-101.
篇5
關鍵詞:臨床教學研究;體育教師;在職研修;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4;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6-0049-03
一、臨床教學研究的內涵
“臨床教學研究”是教師憑借根植于教學實踐而獲得的“實踐性知識”和“臨床知識”,展開案例(教學錄像、文字)分析,診斷教師成長的課題,幫助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是采用觀察、記錄、描述、說明、概念化這一案例研究的步驟,借助描述的質性研究。
二、臨床教學研究引入體育教師在職研修的理論依據
1.作為“專家”的體育教師是以“實踐性知識”為基礎和特色的。唐納德.肖(Donald Schon)認為[1]-[2],近代意義上的專門職業(技術熟練者)是在以應用科學為基礎的科學技術形成的背景下確立的,以立足于“科學技術在實踐中的合理應用”的原理形成專門職業領域和專業教育的課程為特征。專門職業的代表――醫生和律師,是以應用科學理論和科學技術的成熟度來界定專業性的內涵的。不過這種立足于將科學的、合理的技術應用于實踐的傳統的“專業”概念已顯露出破綻:現代的專家們面對遠為復雜的對象,而且在更為復雜的社會背景中工作,他們直面的是單純根據現成的科學技術不能處置的狀況,需要做出專業性的判斷。這樣,從反思自身的實踐經驗出發提高專業性就是不可缺少的。唐納德.肖根據這種基于“實踐性知識”的新的專業性質,提出了“反思性實踐家”的概念。“反思性實踐家”是根據活動過程中的省察,形成專業過程有的專業認識和見識,推進行使專業性判斷的實踐。即“反思性實踐家”的專業性概念不是現成的合理的技術熟練的程度,而是在實踐過程中生成的專業性認識和思考方式。盡管這里的專門職業的研究不是直接以教師職業為研究對象的,但其提及的“反思性實踐家”的概念在揭示作為“專家的教師”特質的基礎上,將是有效的概念。過去,主張教師專業性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難以明確教師所固有的專業知識的性格和構造。由于教師這個工作是涉及社會、文化和人類存在的復雜內容的工作,包含著相關學科領域的廣泛內容,故用現成的理論與技術去確定它的專業領域極其困難。特別是體育教師,在具有綜合性的體育科學和教育科學的交叉影響下,體育教育領域無論從哪個學術領域看,都受不確定的未知領域的支配,是合理技術之應用的過分復雜、含混的一個領域。通過開拓“反思性實踐”和“實踐性知識”,更積極地把握體育教師的“準專業”性質。
2.體育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特點。在體育教師的專業領域中,存在著區別于一般大眾和各領域研究者的固有知識――“實踐性知識”領域。這里所謂的“實踐性知識”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運動實踐知識,而是在體育教師的實踐情境中支撐具體的選擇與判斷的知識。其具有如下特點:(1)體育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依存于背景的經驗性知識,同理論研究者運用的“理論知識”相比,缺乏嚴密性和普適性,是一種多義的、充滿柔性的功能性知識。(2)體育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以特定體育教師、特定體育教學活動場所、特定教材、特定學生為對象而形成的知識,是作為案例知識而積累、傳承的。因而,案例研究對于闡明“實踐性知識”是有效的,揭示其形成的臨床研究是必要的。(3)體育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具有不能還原于個別的專業領域的綜合性,且并不具備“理論性知識”那樣的發現未知事物和做出原理性闡述的性質,而是憑借經驗主動地解釋、矯正、深化現成知識而形成的綜合性知識。(4)體育教師的“實踐性知識”不是顯性的知識,它是無意識地運用的,含有“隱性知識”的功能。(5)體育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以教師的個人經驗為基礎而形成的具有個性品格的知識。因此,要有效地傳遞“實踐性知識”,不僅要求有“知識”,而且要求有“經驗”。這種傳承具有根據接受者的個性特點和成熟度加以解讀、汲取的性質。
3.傳統體育教師在職研修的弊端。在以往的在職教育的開發和研究中,不是以一個個體育教師在實踐情境中直面的具體問題的診斷與解決為軸心,而是界定對于所有體育教師都有效的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術、技能領域,著力于確立系統的、網絡式地掌握的計劃,忽視了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師個體認識和體育教育實踐環境的特殊性。這種方法更多地表現為流于形式的集體傳遞、講解、指導之類的單向研修和訓練[3]。而以“實踐性知識”為基礎構想的“作為專家的教師”的在職教育與研修,旨在做出選擇和判斷,形成專業性的見識,進而解決基于個別的經驗所生成的實踐性問題,克服傳統體育教師在職研修存在的弊端,增強在職研修的針對性。
4.借助于體育教學錄像記錄的臨床教學研究的獨特效果。借助錄像記錄的臨床教學研究以圖像的形式提供了體育課堂教學的整體面貌,不僅有利于教學者自身能夠從觀察者的角度審視教學,反思的自身實踐,而且為增強體育教師之間實踐的溝通與交流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基于錄像記錄的案例研究是實現這種可能的一種方法。此外,臨床教學研究方法在開發體育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自律性方面起到核心作用。以具體體育教學案例的觀察和研究為基礎的臨床教學研究,將會提高體育教師的實踐性見識,為使培訓機構成為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服務機構成為可能。
三、臨床教學研究在體育教師不同研修階段的應用
本文以教育實踐的經驗度作為劃分的標準,將體育教師研修的階段劃分為體育教學原理的理解階段、體育教學技術的訓練階段、體育教學的實踐和創造階段。
1.臨床教學研究在體育教學原理理解階段的應用。本階段主要是針對經驗薄弱的體育教師的研修,通過觀察體育教學,理解組織體育教學的原理和基本構成,并重視體育教學觀的理解和從學習中習得知識。這期間,由于多采取集體指導,各種教育媒體引進的核心教學方略的開發成為重要課題,主要教育內容如下:
(1)根據體育教學解釋,理解體育教學模型,首先,觀摩現場體育教學和教學記錄(文字記錄和教學圖像),聽取有關體育教學技能(講解、示范、教學方法手段的選擇和教學組織)的解釋,理解其要點。其次,觀摩現場體育教學和教學記錄,隨著體育教學的進行,思考下一步該怎么辦,同時敘述各個時點教師采取的行為。最后,就教學中體育教師的行為,分項目收集信息,并加以整理歸納。
(2)體育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理解,首先,閱讀優秀的體育教學設計和教材研究案例,模仿它們的風格。其次,依據自己的判斷給出優秀教案的片斷。最后,給出典型的體育教材,小組討論典型教材的教學設計和教材研究,然后反復練習。
(3)體育教學取材、再現,體育教學中的決策演習,第一步,體育教學取材與方法的習得(教學錄像的錄制方法)。首先,觀摩體育教學錄像,了解基本的體育課堂教學攝影技術和編輯方法。其次,討論做好體育教學記錄的方法。最后,在教學流程中,反復實踐教學記錄和教學錄像錄制的方法。第二步,體育教學的再現與決策的訓練。首先,快速地再現體育教學錄像,逐一把握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基本的教學行為。其次,鎖定體育教學的重要場面,判斷在該階段教師應當采取的教學行為,并就教師采取的教學行為的實然狀況做出自己的評價。最后,借助錄像再現各種類型的體育教學,反復訓練其對應的方法和體育教學過程的預測。第三步,教學數據的收集、處理的演習。首先,觀摩、模仿以往所進行的體育教學分析和教學評價的有效案例,弄清體育教學分析評價的內容以及對應的評價標準、方法。其次,從教學數據出發,把握該教學的特點,形成改進體育教學的意見。最后,觀摩現場教學和教學錄像,反復練習,以便能夠及時采納體育教學評價的數據。
(4)體育教學實習的體驗型理解第一步,借助模擬體育教學,局部把握。首先,反復視聽體育教師小隊的優秀事例,在模擬教學中加以運用。其次,通過體育教師小隊的事例分析,確認體育教師的不同判斷會導致不同的體育教學流程。最后,采用體育教師小隊那樣的細分化方式,反復練習基本的教學技術(講解、示范)。第二步,通過體育實習,綜合把握。首先,通過實習學校的教學觀摩,將發現的教師采取的不同類型體育教學的流程和教學技術,按自己的方式加以運用。其次,實施體育教學實踐,并就該教學的流程和在教學分歧點上自己所采取的判斷和處置方式加以反思,歸納改進措施。最后,觀摩他人的教學,能夠就教學的進展和判斷方式歸納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做出評論。
(5)教學實踐案例的收集與整理,首先,定期觀摩現場體育教學,收集可供自己參考的具體的時間實力,分項目加以整理、保存。其次,參考有關的教學現場所發生的現象的文獻資料,思考解決的方法,傾聽資深教師的意見。最后,現場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并加以整理,以便利用。
2.臨床教學研究在體育教學技術的訓練階段的應用。這個階段以教學經驗薄弱的體育教師為對象,指導體育教學的基本技能,并通過反復訓練加以把握。
(1)體育教學技術的基本訓練,第一步,教學觀摩及其記錄。首先,盡可能多地觀摩各種類型的體育教學(不同人員類別、不同教學內容),發現其間的差異,進而徹底地觀察自己的體育教學,探討體育教學行為。其次,通過體育教學觀摩筆記,形成自己的見解和方案,并同教學者進行討論,確認意見的妥當性。最后,分項目整理體育教學觀摩筆記,以便利用。第二步,基于教學模仿的實地訓練。首先,根據教學觀摩,模仿原任體育教師的教學,若有疑問,向原任教師請教。其次,就模仿的體育教學做出反思性記錄,同時表明自己的見解和感想,接受指導。最后,反復實施模仿教學,并接收原任教師的實地指導。第三步,模仿體育教學的應用訓練。首先,設想將模仿教學所得的體育教學技術應用于自己的班級。其次,以模仿體育教學所得之技術為基礎,采納新的媒體,形成自己的方略。最后,將收集到的體育教學技術運用于種種情境,確認其效果。
(2)分析體育教科書,習得體育教材的研究方法,首先,了解體育教科書分析和體育教材研究的手法,并加以嘗試。其次,觀察已經做出的教科書分析和教材研究的結果,加以解讀和考察。最后,反復不同年級、不同類型體育教材的分析,以便習慣種種案例的分析。
(3)體育教學實踐的記錄和前輩教師之建議的積累,首先,閱讀已經發表的體育教學記錄,熟悉教學記錄的格式和記述方式,并加以模仿,記錄各種體育教學。其次,觀察自己所做的體育教學記錄,抽取并整理體育教學中的成敗得失。最后,用盡量多的文字和圖像記錄自己的體育教學實踐,讓資深的體育教師觀看并接受建議。
3.臨床教學研究在教學實踐的創造階段的應用。這個階段主要以體育教學經驗豐富的體育教師為對象。要創造出色的體育教學,就必須創設思考自己的教學類型、發現新的方向的機會,為此,應當有計劃地創設同其他教師交流和研討的機會。
(1)體育教材研究的深化與系統化,首先,要了解不同的體育教學觀(如開放型運動技能教學、封閉型運動技能教學)導致不同的教材解釋的方法(從對運動技術的整體把握開始教學、從某個局部技術動作開始教學)。收集質量不同的體育教學設計和教材研究的事例,提供可供參考的部分。其次,對于典型的體育教學設計和教材研究的事例,做出自己的思考,并加以分類、整理、系統化。
(2)創造性教學法的創造與信息交流,首先,觀摩確立了有特色的教學法的體育教師的實踐,分析這個體育教師的優點,作為參考。其次,直接訪談資深體育教師,了解他們創造自己的體育教學方法與技術的過程,從中整理值得參考的方法、技術。最后,發現機會,盡量參加發表會和研究會,從相互探討中獲得新的體育教學方法的訣竅。
(3)開發獨特的體育教學設計法與評價方法,首先,探討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體育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方法,汲取合理的部分。其次,從以往實施的體育教學設計與評價的方法中發現應當矯正的部分,創造自己新的方法。最后,將自己開發的新方法加以概括,使得別人也能模仿。
(4)體育教育實踐研究的積累與發表,首先,收集、整理已經發表的教育研究,選擇可供自己參考的部分。其次,參考以往的教育研究,開拓自己的實踐情境的新局面,開發研究方法,深化體育教育實踐。立足于新的問題意識展開研究,總結成果,引發有識之士的批判。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20-533.
[2]鐘啟泉.教師研修的模式與體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1,(7):4-11.
篇6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 現狀分析 改進措施
體育教學是高中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在實行研究性學習中有著其他學科代替不了的作用。近幾年我國我實現現代化的體育教學做出了很多相應的對策,教師和學生都在不斷的努力教和學,但是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所以我們不能盲目地去改革,要對現在狀況進行有效地分析,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
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1、高中體育課的課程安排狀況。教育作為立國的根本,是提高我國整體素質的根本所在,學校的體育教學是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在增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國高中體育課程安排有以下特點:(1)體育課時非常少,學校認為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所以高中的體育課程每周只設置一節,高三的班級甚至沒有體育課程的安排,把原有的體育課程都安排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上了。這樣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緩解學習壓力、鍛煉身體。(2)在高中體育教學方式上采用的都是大班教學,不分小組,男女混合教學,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很少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
2、新課程改革標準在高中的實施狀況。新課程的改革是要求學校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發展,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個人潛力的挖掘,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自主發展。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已經實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有很多高中并沒有按照新教育改革的要求的教學大綱和教材來制定學校的體育教學目的、任務、內容以及考核標準和辦法等,新教改并未對學校的體能訓練,例如間操以及體育活動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很多高中還是依然保持原有的教學方式,學生也不能進行自主地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
3、我國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的現狀。長期以來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進行的教學方法只是單純地講授法,在體育教學內容上看,體育老師很少進行像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球類教學;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基本不會做體育動作規范,只有少部分的教師進行簡單的講解,“放羊式”教學占據著很大比例。
4、高中體育設施的現狀。體育教學離不開體育場地器材,其是實現體育教學的前提條件,是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物質保證。但是經過調查顯示我國高中體育場地的器材嚴重的缺失以及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損,甚至有的學校連最基本的球類器材以及田徑器材都難以得到保證。很多高中現有的體育器材設施嚴重破損,導致無法正常進行體育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致使學生的運動量十分小,體育教學的效果令人十分失望。
5、高中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體育課程作為學校開展體育工作最基本的組織形式,目前是高中做好體育工作的關鍵環節。在很多大城市的高中,體育教學已經受到很大的關注,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所以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對于青少年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很多高中領導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高中學校領導只是單一地追求學生的升學率,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考入重點學府,不斷加強考試科目的學習,基本沒有空閑的時間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二、解決現狀的對策
1、提高高中體育教師的個人素質和個人能力。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實施者和組織者,是培養學生的健康體魄的指導者,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保證體育教學的質量。新課改明確規定體高中體育教學是實現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因此體育教師作為工作者要不斷地增強自身對體育知識,更加深入地研究體育教學方法,要嚴格地按照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使體育教學在高中有目的、有組織的開展。高中體育教師要結合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實施一套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形成一種健康第一的思想認識,進而增加學生的體魄。
2、要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來進行體育教學。新課改規定學校的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要重視學生主體的地位。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激發,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優點和發展要求,有選擇地運用教學課程,體育活動要有多樣性,要不斷加強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讓學生在思想觀念上重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活躍體育課堂,增強體育教學的效果。
3、要讓現有的體育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的應用。雖然高中體育教學的器材設施嚴重不足,但是一些常規的體育器材數量少但是仍然可以使用,比如足球、籃球、乒乓球等,體育教師要讓這些體育器材得到充分地利用,不斷地加強學生的技術和技能訓練,體育教師要多做一些示范動作,指導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術要領,然后以小組的形式,男女分開進行訓練,就可以使教學效果不斷地增加。
4、高中學校要加強對體育教學的認識。高中的領導集體要對加強對體育教學重要性的認識,要對體育教學課程做出合理地調整,要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盡量地增加體育教學器材,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學開展更加順利。
結束語:
高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國的高中要按照新教改的要求,不斷地加強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體魄和心理健康的培養,這樣才能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篇7
關鍵詞:德育 小學體育 教學 滲透思想
隨著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滲透,成為重要的教學思想。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同時,更加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德育人成為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發展理念之一。通過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思想的方式,有利于體育教師更好的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重視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思想教學活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
一、重視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所謂的德育教學,主要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教學活動,將一定的社會思想觀點和政治準則轉化為思想品質教育。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小學體育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基本學習狀態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將德育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重要方式。如何有效的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思想滲透,重視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所產生的影響,并及時的制定有效的發展方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二、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為了更好的促進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結合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積極地探究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主要包括:以身作則,教師以自身為榜樣對學生進行德育思想滲透;結合體育教材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思想滲透;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積極地進行德育思想滲透;充分利用體育游戲,挖掘德育思想滲透的方法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以身作則,教師以自身為榜樣對學生進行德育思想滲透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以身作則,教師以自身為榜樣對學生進行德育思想滲透,可以強化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德育教學活動。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注意衣裝整齊、文明談吐,清楚的講解體育基本知識,明確教學的重點,并進行標準示范,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品德素質,為其以后更好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以身作則,教師以自身為榜樣對學生進行德育思想滲透,是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滲透策略之一。
(二)結合體育教材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思想滲透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結合體育教材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思想的滲透,也是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之一。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需要結合體育教材內容,針對學生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策略,促使學生重視德育教育,在自身發展中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小學體育教師應在結合體育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德育思想滲透,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三)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積極地進行德育思想滲透
為了更好的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積極地進行德育思想滲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學策略之一。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積極地進行德育思想滲透,促使學生在相對快樂的前提下,感受德育教學的趣味性,在掌握體育知識的基礎上,更好的通過德育活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健全的人格。因此,通過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其更好的進行相關科目的學習,同時也會促進學生德育素質的提升。
(四)充分利用體育游戲,挖掘德育思想滲透的方法
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體育游戲,挖掘德育思想滲透的方法,是有效促進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策略。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體育游戲有利于體育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重視探究相關的教學方法,逐漸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同時充分利用體育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并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進行德育思想滲透。挖掘德育思想滲透的方法,更加有利于促進德育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充分利用體育游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有效的體育游戲,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德育素質,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感受到體育課程德育的魅力所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思想,逐漸成為影響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理念。如何針對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深入分析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思想,可以有效促進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活動的開展,促使體育教師在重視體育基本知識的同時,重視德育思想發展的意義,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重視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思想,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烏仁圖雅.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01).
[2]蔡曉亮,張月華.淺析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體育時空,2014,(08).
[3]路暈.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3).
[4]周燕麗.芻議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3,(12).
篇8
1、基礎設施落后。困擾農村體育教學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農村學校體育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體育教學資源不足。很多農村小學校沒有正規的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等基本設施,體育場都是土地,地面不平,場地情況不能保證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學校的體育器材也不足,一個學校只有幾個籃球、排球的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只能根據學校的體育器材情況來安排體育教學,大部分體育教學都是以長跑、基本體操等比較容易進行的項目為主。如何解決農村小學校體育基礎設施落后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給予充分的重視。
2、學生體育教學認識不足。通過對農村小學生體育課學習現狀調查發現,學生的體育學習認識較差,對體育課學習不重視。小學生好動,不喜歡教師教授的體操、隊列等基本教學內容,喜歡自由活動。隨著農村人口的流動,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都轉移到城市學習,當地農村小學人數急劇下降,很多學校一個班只有10幾名學生,體育教學只能將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在一起進行學習,這些現象都是困擾當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問題。
3、體育教師缺乏。體育教師缺乏是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一個現實問題,農村體育教學工作任務重,教學條件艱苦,待遇低,很多體育專業的畢業生都不愿意到農村進行工作,造成了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師資力量不足。個別學校的體育教師都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進行體育教學,體育課可有可無,體育教學的質量很難保證。再者,農村小學現有的體育教學師資隊伍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與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落后,科研水平較弱。如何盡快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農村進行支教,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
二、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1、提高對體育教學的認識。以實施素質教學為導向,逐步改革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提高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是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是全面落實陽光體育運動的基本保證。加強宣傳教學,明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教學對學生健康的影響,改變體育教學的態度,真正的將體育教學放在農村基礎教育的重要位置,保證體育教學的開展。
2、優化農村小學體育的基礎設施。加強對農村小學的資金投入,改變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園空間,加強多樣化的體育場地建設,完善體育教學需要的基礎器材,滿足體育教學對體育器械的需要,真正的落實素質教育,實現農村體育教學的現代化發展。
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為了緩解農村體育教師不足的現狀,教育主管部門要制定政策,吸引更多的體育畢業生到農村工作。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研究,對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學內容、體育考評進行改革,圍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進行改革。加強農村小學體育科研的進行,制定適合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道路。
三、小結
篇9
摘 要 本文在對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進行了簡要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在新課標背景下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兩點建議,即:加大宣傳和培訓工作,切實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以及加強中學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提高體育任課教師的執教能力和執教水平,希望對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有所助益。
關鍵詞 教學改革 中學體育 新課標
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內容,體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識,養成學生的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觀念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體育教學是實現學校體育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也是體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組織形式,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學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中學體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但在改革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問題,鑒于此,本文就對新課標背景下的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進行了簡要的探索和分析。
一、 體育任課教師對新課標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但認識和了解普遍不夠深入
體育任課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也是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關鍵因素。體育任課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和認知情況會直接的影響其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并進而影響到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成效。通過相關的了解發現,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國的中學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均對新課標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對于新課標下的體育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理念也有了一定的認知,但認識和了解的程度普遍不夠深入。例如:新課標實施以來,絕大多數的中學體育任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均確立了“健康第一”的基本思想,充分的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教學理念,但卻因為缺乏科學的引導和實際的組織經驗,在實際組織和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中,卻往往無意識的脫離“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多數體育任課教師都認可自主、探究、合作等新型的教學方式,但是面對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實施的問題卻往往茫然無措。即:在理論上有了認知,但卻在實踐中無法有效踐行。追根究底,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新課標認識和了解的不深入。
二、 雖然倡導新型的教學方式,但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運用仍偏向于傳統的教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更多的關注于任課教師的“教”,而往往忽略學生的“學”,從而導致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興趣愛好等很難被關注和重視。新課標實施后,要求中學體育教學工作應著重體現體育任課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在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因此也對教學方法也進行了新的探索,出現了分層次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諸多新型的教學方法。然而,在改革的過程中,雖然絕大多數任課教師對這些新型的教學方法都持認可和倡導的態度,但是在教學活動的實際組織和開展過程中,采用的卻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例如:示范講解法、聯系糾錯法等,以致教學中仍然過多的關注于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性和能動性,嚴重影響了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效。
三、 新課標背景下進行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 加大宣傳和培訓工作,切實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
分析發現,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體育教學工作者對新課標理解的偏差和不足而出現。新課標倡導體育教育工作者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能力,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自身對新課標的認知和理解,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進行創造性的教學。然而,很多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自身缺乏自主發展的意識和主動學習的意識,對新課標和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和動態不夠關注,以致對新課標的了解和認知僅浮于表層,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很容易脫離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重新走入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去。因此,要改變這種情況,地方教育部門應加強新課標的宣傳工作和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的培訓工作,開展各種類型的講座、論壇以及示范課等活動,讓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在參與、學習和觀摩中加深對新課標的了解和認知程度,促進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高效實施。
(二) 加強中學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提高體育任課教師的執教能力和執教水平
體育任課教師的執教能力和執教水平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和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足以及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選擇的不科學、不合理等問題,均與體育任課教師的執教能力和執教水平息息相關,因此,要保障中學體育教學改革順利高效實施,必須加強中學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切實提高體育任課教師的執教能力和執教水平。
要加強中學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應首先注意充實和優化現有的體育師資隊伍,提高學校的師資力量水平。例如,放寬人才選用的地域限制,積極引進優秀的人才,采用競聘上崗制度等。這樣不但能有效的充實和優化現有的體育師資隊伍,還有助于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科研水平的提升。
篇10
(遼寧中醫藥大學 軍事體育部,遼寧 沈陽 110847)
摘要:運用文獻綜述法對游戲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的應用意義進行闡述,對其相關的發展途徑進行探討,其目的在于為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整體效果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游戲教學法;高校;體育教學;應用意義;發展途徑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5-0197-02
1 引言
教學方法改革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伴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取向的轉變,實現教學方法的多元化發展就成為高校體育教學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當前,在有效地摒棄了傳統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高校體育教學將培養的重點有機地轉移到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其中作為關鍵環節在于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意識的有機生成.因此,在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對凸顯娛樂性并且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方法的開發與運用,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激發其學習興趣.游戲教學法將游戲元素有機地融入到課堂教學,針對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游戲活動,用以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盎然,課堂氛圍積極熱烈.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整體效果的全面提升.因此,加強對游戲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對于該教學法的推廣與普及,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與參考價值.
2 游戲教學法的基本含義
所謂游戲教學法是指將教學內容設計成相關的游戲項目,在組織與引導學生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進而有效地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游戲教學法不是將所有的教學內容游戲化,而是將教學內容的主體部分以游戲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將原本枯燥乏味的學習內容與形式轉化成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進而有效地解決傳統體育教學呆板、枯燥的弊端.游戲教學法以學生為游戲主體,注重對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因而,該教學法符合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是一種凸顯創新意義的新型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傳承快樂體育思想,在確保學生身心愉悅、情緒松弛的狀態下,進行行之有效的體育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欲望愈加強烈,對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具有重要的促進與保障作用.同時,游戲教學法最為顯著的特征在于營造健康活潑的教學氛圍,在優化校園體育文化、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與發展等方法,能夠發揮出特殊的功效.
3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體育游戲是指以游戲為主要形式和內容、凸顯趣味性特征的的體育活動.體育游戲具有強身益智的重要功能,能夠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通過對其走、跑、跳、投等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促進其力量、速度、耐力、平衡以及自控能力等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同時,還能夠較好地發展學生的運動知覺能力、觀察能力、注意力、創造力、想象力和意志力,培養其勇于競爭、不怕挫折、遵守規則等良好品質,使其合作意識與集體榮譽感得到加強.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3.1 彰顯體育的本真含義,提高學生對于體育內涵的理解與認知
現階段,學校體育教學存在著過于凸顯體育教育功能而忽視其健身與娛樂功能的弊端,無視體育的本真含義,人為地將體育教學設置為衡量學校升學率的重要標準.因而在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選用以及教學方法擇取上無不凸顯出明顯的強制性,使得學生只能夠進行被動的接受式學習,其自主意識受到嚴重的制約,其學習需求無法得到切實的滿足,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的激發,造成了學校體育教學既單調又枯燥的尷尬境況.而游戲教學法能夠將體育游戲有機地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體驗參與體育學習的快樂.在切實提高體育教學趣味性的基礎上,實現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的改進與修正.使得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情緒松弛、心態愉悅,進而有效地增強其學習興趣,在快樂中體驗與感悟體育的本真含義,加強對于體育深邃內涵的理解與認知.
3.2 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體育游戲是對體育快樂功能最為有效的表現形式,娛樂是體育“天生的功能”,這種功能的充分體現,能夠營造出活潑、健康、熱烈以及歡快的氛圍,因而,在游戲教學法的運用,對于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例如,短跑是高校體育教學中較具代表性的枯燥課目之一,學生對于此課目的學習普遍存在著抵觸或厭倦的心理.針對此種現狀,可以將短跑練習以穿梭游戲的形式來進行,這樣,既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同時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提升學習興趣.并且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潛力,增強其拼搏意識,促進集體榮譽感的自主生成.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短跑教學,在熱烈、歡快以及生動的氛圍中順利進行,這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雙贏”的功效.
3.3 拓展教學方法的創新視角,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健康發展
游戲是一種健康的活性元素,通過游戲教學法的運用將其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實現了對快樂體育思想的融入,進而有效地拓展了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視角.在以往的教學方法改革中,主要體現在對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強調對課堂的開放,注重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這些教學方法雖然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是,未能從本質上改變體育教學所固有的單調性與枯燥性的弊端,因而,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其作用價值相對低下.而游戲教學法則能夠與其他創新式教學方法形成彼此間的功能互補,使得體育教學課堂充盈著歡聲笑語、呈現出勃勃的生機.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健康發展探求出一條全新的途徑.
4 游戲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4.1 轉變教學思想,為游戲教學法的運用提供保障
教學思想是基于對教學活動現象理解和認識基礎上的一種意識形態的表現形式,其主旨在于對教學實踐活動產生影響.具有適應性與實效性的教學思想,有助于理智地把握教學活動的基本特征,用以引導教學實踐活動;有助于認清教學活動的成績和弊端,便于及實地修正偏失,促使教學活動科學有效地開展.一般情況下,教學思想與教學活動具有發展的同向性,并與社會發展的態勢相應和.因此,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感召下,為實現游戲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必須徹底轉變教學思想,打破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摒棄“唯成績論”的教學理念,以彰顯體育的本真含義為基本目的,通過對體育娛樂功能的喚醒與激活,來提高學校體育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改善體育教學在內容設置上的單調性與局限性,用以達成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提升其學習興趣,產生探求體育內在含義強烈愿望的理想效果.
4.2 合理規劃布局,開展有的放矢游戲教學
游戲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應嚴格遵循適當的原則,切忌因運用過度而引發的泛濫行為,以免對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就要求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應根據教學活動開展的需要,以每一節課為單元,進行合理的規劃、有效的布局,在確保教學主體內容的基礎上,分階段地進行開展.一般情況下,組織游戲應集中在課堂教學的準備活動與放松整理兩個階段.其原因在于:首先,在準備階段實施游戲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情緒,使之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進而為主體內容的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其次,在準備階段實施游戲教學,能夠有效地烘托課堂氣氛,促使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與激發,并通過有效的延展,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第三,在課堂教學后期的放松與整理階段開展游戲活動,能夠有效地調節學生因學習而產生的身心疲憊狀態,使其情緒與心理得到最為有效的放松,促使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的持久性維系,產生“意猶未盡”的良好感覺,進而對下一節體育課產生期待.而在課堂的主體階段是否組織游戲活動,則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以避免“喧賓奪主”情況的產生.
4.3 提高師資素質,促進教師隊伍整體創新能力的發展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與引導者,其自身素質水平的高低,將對教學的實際效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在素質教育日趨普及與深入的社會大背景下,對于高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僅要求其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高超的執教能力,同時更要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全面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進程中,教師的創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因此,為了確保游戲教學法的合理運用,必須強化對體育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應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來引導與促進教師在教學思想與理念的創新,使之能夠與社會發展的需求達成一致性;其次,要有效地激發與喚醒體育教師的“玩心”與“童趣”,使之能夠有效地把握學生的興趣取向與活動需求,進而研創出具有適應性與實效性的體育游戲內容;第三,全面培養體育教師的服務思想,本著服務學生、服務教學、服務社會的基本原則,自主地行使教師的職能,加強對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游戲項目的挖掘.
參考文獻:
〔1〕黃柯.創造性的培養與體育教學.體育與科學,2001(1).
〔2〕袁廣鋒.終身體育動機、興趣、習慣和能力的培養[J].體育學刊,2000(3).
〔3〕杜春杰.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J].濱州師專學報,2000(3).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體育市場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