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范文

時間:2024-03-05 18:08: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

篇1

今年以來,我旗以貫徹落實《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牧區垃圾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為主線,積極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市)處理”工作。

一是農村牧區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要優先將國家和自治區級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景觀旅游名村、新農村新牧區示范點和公路鐵路延邊的嘎查村、水源地和生態保護區域嘎查村納入試點范圍;充分考慮農牧民居住分布情況、區域地形地貌、清理轉運距離,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安排轉運點位及處理模式。要根據不同地域、人口、生產和自然環境,按照“城鄉一體、區域統籌、適度超前、分類指導、經濟適用”的原則,科學確定農村牧區垃圾的收集、轉運和處理模式,推進農村牧區垃圾就地分類減量和資源回收利用,探索科學的農牧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及資源利用方法;探索建立嘎查村環境衛生管護長效機制。農村和牧區實行不同的治理措施。在農區設立垃圾收集集中點,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處理模式;蘇木鄉鎮要安排專人負責區域內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導、督查、服務等工作;嘎查村要按照服務人口合理配備保潔人員數量。蘇木鄉鎮人民政府、嘎查村民委員會可以采取購買公益性崗位的方式,優先從低收入農牧戶和低保戶中聘用責任心強、有勞動能力的人員,為嘎查村配備環衛協管員或者保潔員,組建穩定的農村牧區保潔隊伍。要結合實際制定嚴格可行的垃圾治理管理制度,實行網格化管理,按保潔責任區域和保潔質量要求實施嚴格監管,確保達到垃圾“日產日清”的作業要求,同時對污損的設施及時進行清潔、修繕。在牧區居住分散、人口規模小、生活垃圾總量少的偏遠地區,推行“戶分類減量、組回收利用、嘎查村集中處理”的就地處理模式。目前,建成垃圾處理廠1座,達到環評標準垃圾填埋場4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6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0%以上。

二是落實“政府組織、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全民參與、科學治理、社會監督”的工作機制,調動社會各界力量,齊抓共管。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責任落實機制,做到領導到位、組織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各部門各蘇木鎮深入推進轄區整潔行動,做到責任范圍全面覆蓋。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負責保潔隊伍建設和垃圾轉運站的日常維護管理,建立實施保潔和垃圾收運管理制度。嘎查村民委員會負責制定實施環衛保潔的村規民約,維護環衛設施正常運行,加強對保潔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做好對村民的宣傳引導工作。要充分發揮村民的自治作用,發動農牧民主動參與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推行院戶門前衛生、秩序、綠化“三包”,并定期開展衛生評比,調動農牧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提高農村牧區群眾環境保護意識。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倡導文明新風,教育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踐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革除陳規陋習,養成文明習慣。各要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農村牧區垃圾治理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常識,強化以農村牧區垃圾治理為重點的農牧業面源污染防治科學普及和輿論宣傳。及時總結和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大力宣傳農村牧區垃圾治理的先進典型。積極組織開展蘇木鄉鎮、嘎查村干部和村民培訓教育活動,引導農牧民增強環境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形成“政府主導、農牧民參與、社會支持”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充分發揮嘎查村、社區的組織帶動作用,提高全社會對環境衛生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培養引導農牧民養成文明健康的衛生習慣。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美麗庭院”評選活動,不斷激發農牧民參與垃圾治理的積極性。目前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數量占行政村總數量的93.44%。

篇2

一、 積極穩妥、務求實效,扎實推進環衛事業改革,持續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

(一)理順管理體制。多年來,我縣環境衛生工作一直采用屬地管理的辦法,各責任單位均把環境衛生作為一項業余的工作,思想無壓力,工作無動力,沒有積極性,衛生死角多年無人治理,出現問題互相推諉扯皮,造成了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各社區衛生狀況較差。今后,應將整個城區的環境衛生工作全部納入環衛專業隊伍統一管理,并根據任務量足額撥付作業經費,杜絕政出多門、標準不一的現象發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城鄉環境衛生面貌臟、亂、差的局面。

(二)完善作業機制。一是創新道路保潔方式,科學延長保潔時間,全天不間斷清掃保潔。使城區主次干道與小街巷道路保潔同步管理。二是把清掃、清運、督查等具體作業事務以競爭承包的形式全部推向市場,建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企業經營機制,把政府從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主要抓好標準制定和監督檢查。三是制定統一的環衛作業標準,做到獎懲分明,使城區的主、次干道、小街巷及社區都有作業公司和責任人,在合同履行期間,作業標準高,運行質量好的公司可直接或優先簽訂下一輪的承包合同,否則給予經濟處罰甚至解除合同。 (三)改革監督體制。建立“環衛處---督查科---作業公司---班組”四層管理監督考核的全覆蓋調度檢查網絡,管理、監督、考核環環相扣,一層抓一層,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一是督查科的專業監督。讓環衛督查與工程監理一樣實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按照作業標準和考核獎懲辦法對各專業公司進行監督、檢查、管理、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獎懲的依據。二是環衛處的監督。處領導班子不定期對各作業公司及督查科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三是接受社會監督,受理群眾投訴,及時解決處理市民群眾反映的問題。

二、拓展融資渠道,加快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為環衛發展提供切實保障

我縣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應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想方設法吸引建設資金,加快我縣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在公廁、壓縮站建設過程中,可利用政府減免配套費由房屋開發商建設和環衛設施建設附帶開發部分營業房等形式,節省政府投資,少花錢多辦事。

(一)高起點編制環衛專業規劃。由于我縣一直沒有編制環衛專業規劃,致使城區環衛設施設置很不合理,與城市發展規劃不配套,給環衛正常工作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很大不便。新納入管理的片區垃圾站、點的設置難度很大,垃圾站點周圍居民群眾擅自損壞或拆除環衛設施的現象屢禁不止。當前應委托有關部門高起點編制環衛專業規劃,使城市環衛發展有章可循。

(二)高標準建設垃圾處理場。多年來,我縣一直采用尋找坑塘簡易掩埋的方式處理垃圾,垃圾的二次污染已經引起了部分群眾的強烈不滿,也發生了多起群體性上訪事件。無固定的垃圾處理廠是制約我縣環衛事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環衛體制改革無法避開的關鍵一環。我縣應抓住當前國家扶持縣市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廠的大好時機,組成專門班子,列支專項項目經費,積極主動爭取國家垃圾處理專項補貼資金,用申請的資金建設我縣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廠,真正為人民謀利、為子孫后代造福。

(三)改革垃圾收集方式。我縣沿街設置的暴露垃圾箱、點,存在視角污染、工藝原始,在周邊縣市早已取消,已改為內嵌式垃圾站。我縣在借鑒外縣市做法的同時,應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壓縮式收集。在城區分區、劃片建設幾個生活垃圾壓縮站,并增加果皮箱數量,在滿足城市需要的同時,徹底取消城區明點暴露垃圾。既節約運輸成本,又可以徹底杜絕二次污染。

(四)提高公廁建設檔次。去年,在縣政府統一安排下,我縣新建、改建了幾處公廁,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市民反映的公廁數量少、如廁難和公廁設施落后的問題。下步在公廁建設上我縣應積極吸引民間資本投入和企業自籌資金等多種方式,堅持“互利、雙贏”的原則,在城市規劃區內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推進公廁建設和改造工作,力爭新建公廁達到或基本達到一類公廁的建設標準,與周邊環境相匹配。

三、統籌發展,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網絡。

篇3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本著“城鄉統籌,標本兼治”的原則,抓好城鄉環衛設施建設,加強城鄉環衛一體化長效機制建設,推進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進一步提高我縣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創造整潔優美、和諧宜居的城鄉環境。

二、工作目標

完善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鎮村生活垃圾“戶集、村收、縣處理”體系,形成縣、鎮、村三級齊抓共管的城鄉環衛工作新格局,確保環衛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形成縱向到底的管理網絡,實現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常態化,2012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40%以上。

三、工作任務

(一)建立健全環衛機構。要建立健全環衛管理機構,配備保潔清運人員。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分別成立環衛所,配備3—5名工作人員。負責轄區內環衛保潔工作,管理清運人員、保潔人員,負責垃圾桶、深埋桶、中轉站等環衛設施的管理和運行。按照每千人三名的標準配備保潔、清運人員,負責責任區內清掃保潔和生活垃圾清運工作。環衛作業人員應統一著裝,配備專業工具。

(二)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2012年利用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專項資金實施南魯山鎮、魯村鎮、燕崖鎮、西里鎮環衛設施建設,覆蓋四個鎮40%以上的村莊和人口。環衛設施主要有塑料垃圾桶、人力收集車、可移動垃圾箱、小型拉臂車、壓縮中轉站、大型拉臂車。加快縣垃圾處理廠三期工程建設,確保12月1日前建成并投入運行。購置垃圾鋪攤壓實機、洗掃車、垃圾壓縮車等設備,提高環衛作業機械化程度。

(三)建立健全運行機制。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實施城鄉生活垃圾清掃集運和處理的意見》,健全環衛管理機構和作業隊伍,建立科學規范的生活垃圾清掃、收集、運輸和處理運行機制。城區:積極推行生活垃圾袋裝化收集,有物業管理單位的小區,生活垃圾袋裝化收集工作由物業管理單位負責;單位自管小區,生活垃圾袋裝化收集工作由所在單位自行負責。縣環衛部門負責將城區清掃保潔產生的生活垃圾和受單位、居民小區委托收集的生活垃圾收運至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鎮村:村莊負責將轄區的生活垃圾集中至垃圾收集設施;鎮環衛管理機構負責將村莊收集的生活垃圾集中至鎮垃圾中轉站或縣填埋廠;縣負責對各鎮運至填埋廠的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是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工作的主體,要成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具體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將責任分解到各村和轄區內有關單位。要明確完成時限,督促各村、各單位落實專人負責,認真履行各自職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強化經費保障。建立縣、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村分級投入保障機制。縣級承擔垃圾填埋廠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以及鎮中轉站至填埋廠的運輸費用;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建設和管理資金的籌措,全額落實環衛經費,確保保潔清運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和中轉站規范、高效、有序運行,穩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

篇4

關鍵詞: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一體化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農民生活條件的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農村的生活垃圾成分越來越復雜,加之農村環衛事業發展滯后,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衛生習慣,有些地方在未建設城市垃圾處置工程前,把城市垃圾傾倒到鄉村,種種因素造成農村垃圾泛濫成災,導致農村人居環境的惡化。農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已嚴重影響到了農民身體健康,制約著當地農村經濟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農村環衛管理的需要十分迫切。

二、農村環衛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環衛設施硬件投入不足

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是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的前提。多數農村沒有或缺少專門的分類垃圾桶、垃圾清運車、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設施設備,與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目標也還有很大的差距。

(二)農村環境衛生規劃編制滯后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是一項長久性與突擊性相結合的工作,編制一個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專業規劃,是確保農村環境衛生的關鍵。目前,大部分地區尚未啟動農村環衛整治專業規劃編制工作。由于環衛規劃的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環衛事業的發展,導致一些地方的環衛工作無法按照統籌工作要求落實環衛基礎設施的定點建設,更無從解決相應的資金、用地等問題。

(三)農村環衛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城市環衛管理機構對農村環衛管理“鞭長莫及”,鄉鎮還沒有建立完善的領導機制,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對生活垃圾的管理,大多數村沒有指定的專人負責,也沒有明確的管理規定。戶集中、村收集、鄉轉運的農村垃圾處理操作流程不夠完善,大部分村內沒有專門的保潔員負責村內道路清潔、垃圾收集等工作,有的村挑選保潔員是老弱病殘人員,不能擔負起環衛管理職責。

(四)村民環保意識不強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宣傳程度不夠,廣大農民群眾對整治活動的意義認識不足,參與意識不強,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認識不足,環境衛生意識淡薄,農民長期形成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反差較大,形成“房內現代化、房外臟亂差”。

三、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環衛管理硬件設施和人員配備

1)根據村鎮道路格局,用地布局,自然界限以及《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逐步推行垃圾袋裝化,居民生活垃圾裝袋后定時投入指定垃圾收容器內,逐步取締生活垃圾散倒與地面、垃圾通道的投放方式,同時積極推廣垃圾分類收集。2)在規劃區域內整治露天垃圾收集池(點),杜絕散倒垃圾點和其他不符合規劃目標要求的垃圾收集點,須按標準配套建設相應的垃圾容器。生活垃圾在收集點由人力車、小型機動車運往鄉鎮垃圾中轉站,由大噸位垃圾轉運車運往垃圾處理廠。3)環衛人員配置標準根據建設部《城市建設各行業編制定員試行標準》進行計算,城鎮環衛專業隊伍宜占規劃區人口的0.5‰~1‰,每個村目前應配置2至3名環衛人員。4)垃圾清掃、轉運的設施配置缺乏,小型清掃車每村配置一輛,壓濾式垃圾清運車每鎮配置1輛。

(二)創新機制,落實責任,促進城鄉環衛一體化長效管理

實行城鄉垃圾一體化收運處理,按照密度要求建設固定的垃圾收集點,擺放垃圾箱(桶),根據不同情況建設小型中轉站,交由環衛部門統一運輸和處理。實行城鄉生活垃圾統一處置,逐步把城鄉結合部農村環境衛生納入公共服務體系,政府加大對垃圾收集點建設和垃圾容器購置投資力度,村村設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轉站,集中收集,集中運輸,集中處理。

一是建立“統分結合”的城鄉環衛新機制。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鄉鎮要成立環衛機構,負責本轄區內的城鄉環衛一體化具體事宜,實現了城鄉環衛“全覆蓋”。二是建立“三級聯動”的城鄉環衛新機制。理順城鄉環衛管理體制,實行市、鎮、村(居)三位一體的三級環衛管理體制,分級負責城鄉生活垃圾的清掃、收集、中轉處理,打破城鄉環衛管理二元結構。三是建立嚴格環衛管理考核機制。縣級環衛部門強化監督和考核職責,對鎮村環衛管理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價現在夠狠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

(三)結合新農村建設,抓好規劃布局

鎮村建設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規劃不合理,勢必影響農村的后序建設與發展。一是將鎮村建設規劃納入政府工作的大盤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一體化。進行農村村鎮建設規劃,結合當地農民群眾發展養殖、堆放柴草等生產生活實際,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廁、環衛設施、公益事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標準要高、要實用、要注重體現人文特色和生態特色。二要合理布局環衛設施建設。各鄉鎮結合新農村建設要求,按照鄉鎮總體規劃,科學安排垃圾焚燒爐、填埋場、建筑垃圾堆放場、垃圾中轉站(房)、焚燒池等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布點,優化垃圾處理資源配置、減少運行成本。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關行政法規。從嚴執法,對超載運輸和封蓋不嚴加強管理,特別是冬季煤炭運輸、散裝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閉車輛運輸,對污染的路面要求責任單位及時清理。加強對工地出入口監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時水洗車胎和沖刷帶出的黃泥,確保出入口清潔,減少粘帶的發生。加強對夏季生活垃圾運輸車輛的管理,要求所有滿載車輛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運輸,把垃圾污水消滅在運輸起步之前,最大限度地確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四)多方籌措、加大投入,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資金問題是制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瓶頸,關系到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長久和成敗,地方政府應該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政府拿一點,群眾集一點,集體補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集整治資金。一是政府主導。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政策,爭取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落實好地方配套資金。二是城鄉一體化財政補助資金多向農村環衛管理投入。提高財政投入農村環衛保障資金的比例,安排量化的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以物代補等有效形式,確保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運轉。對經濟薄弱的村,要增加村莊環境整治專項資金補助力度,鼓勵農民“投工投勞”作為村莊自籌資金。

(五)加強宣傳,營造輿論

各單位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板塊、宣傳窗等媒介,大力宣傳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的重要意義。除了電視、報紙上開辟專欄、制作專題片外,要充分發揮基層鄉鎮、村組織機構的作用,要求村鎮建立農村環境保護進學校,鼓勵農村中小學生積極投身到農村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中去,通過學生向其家長宣傳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的政策。

四、結語

總之,農村生產、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妥善收集、處置,對農村環境和人民身體健康帶來危害。對于目前城鄉環衛管理存在的問題,一定要找出原因,提出整治措施,實現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一體化,實現人與環境的協調一體發展。

參考文獻:

[1] 谷永新;萊蕪市環衛作業集團化運營模式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0年

[2] 白曉龍;顧衛兵;金勝哲;楊春和;鄒永平;;一體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給水排水;2011年04期

篇5

關鍵詞:果蔬垃圾;垃圾堆肥;循環回用;垃圾處理;利用模式

中圖分類號 X7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97-04

城市果蔬垃圾,主要指的是水果蔬菜及其食品在市場流通過程中產生的水果蔬菜廢物,其與公共餐廚垃圾、居民家庭廚余垃圾一樣,都是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垃圾。其中,蔬菜混合廢物弱酸性,pH值為5.9;主要養分為水分、蛋白質、脂肪、糖類和N、P、K,含量分別為86.41%、12.9%、4.99%、8.31%、2.06%、0.44%、1.96%[1];西瓜皮含水率>90%,主要營養成分有果糖、葡萄糖、維生素A、B、C、賴氨酸、蛋氨酸、鈣、磷、鎂、鉀。尤其是鉀鹽豐富[1]。可以直接飼喂畜禽。西瓜皮青貯滲出液BOD較原液高200倍,達到90 000mg/L,即:西瓜皮壓榨原液BOD并不高,450mg/L。另外,西瓜皮青貯300d后(15~25℃密封真空),pH降至3.3~3.4;BOD從90 000mg/L降至2 500~3 000mg/L,去除率高達96.67%~97.22%。蛋白質含量從16.07%下降至13.21%,去除率只有17.49%[2]。總之,城市果蔬垃圾含水率高、木質素含量低、富含N、P、K養分和可降解的碳水化合物,其既可以密封厭氧水解酸化青貯保鮮,也會因為高溫露天堆放酸敗發臭困擾城市公共環境衛生。

城市果蔬垃圾具有廢物與資源的雙重特性。廢棄則成為環境污染,利用則成為生物質資源。解決商業果蔬垃圾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以獨立收運為基礎、以土地利用創新為支撐,以產業化推進為動力,以政策法規為保障,通過生態環保政策的引導、政府和民間資金的進入,建立城鄉一體化循環利用體系,發展產業化處理與循環利用。

1 郊區綠色生態農業背景

綠色農業,是廣義的“大農業”,其包括:綠色動植物農業、白色農業、藍色農業、黑色農業、菌類農業、設施農業、園藝農業、觀光農業、環保農業、信息農業等。是指以生產并加工銷售綠色食品為軸心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綠色農業生產的食品主要有3大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總之,綠色農業本質就是在綠色環境條件下,利用綠色技術生產綠色產品,對于郊區綠色農業而言,無公害蔬菜是其主導產品,也是其最典型綠色產品。因此,無公害蔬菜生產與綠色環境和綠色生產技術息息相關。其中,綠色環境是生產無公害蔬菜的基礎,也是郊區綠色農業的基石,更是郊區蔬菜基地規劃選址和保護管理的重點。

無公害蔬菜生產供應的安全、高效,不但要求生產出來的蔬菜是高品質的,而且要求交到市民手中的蔬菜也是高質量的。通常,原產蔬菜品質主要取決于種子、氣候、土壤、水、空氣和肥料,銷售蔬菜品質主要取決于原產蔬菜品質和物流貯運條件。其中,在同一地區采用同樣的種子、設施、水源、處于同樣的氣候和空氣條件下,原產蔬菜品質主要受土肥條件影響;對于同類原產高品質蔬菜銷售而言,銷售蔬菜品質主要取決于物流貯運條件,而銷售量和銷售價格則取決于產品認證、品牌信譽和渠道口碑。因此,無公害蔬菜生產供應的安全、高效,主要取決于4點,即:綠色土肥管理、綠色產品認證、綠色品牌樹立和綠色產品銷售渠道建設。

目前,我國城市郊區綠色農業剛剛起步,走在前面的是綠色蔬菜產業。就綠色蔬菜產業而言,走在前面的又是綠色土肥管理、至于綠色產品認證、綠色品牌樹立和綠色產品銷售渠道建設則剛剛起步。至于綠色土肥管理的長足進步,則完全得益于國家半個世紀持續推進綠色土肥技術。為了更好地減少高能耗的化肥投入、改良土壤、增強地力、減少水肥資源消耗,我國農業部門從20世紀70年代末先后組織實施了3大技術推廣項目,一是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化肥面源污染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二是改善土壤性能、提高肥效和地力的“提升土壤有機質”技術、三是節水節肥、提高勞動效率且增產增收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另外,20世紀70年代組織推廣的農業有機廢棄物厭氧消化產沼氣生物能聯產沼渣沼液有機肥技術,直到最近還經久不衰、推陳出新、已經成為環保農業的重點、生態農業的核心。而配方施肥升級版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不但破解了與作物生長同步精準施肥技術難題,而且為沼液低成本高效率大面積控制施肥奠定了基礎。北京、浙江等地在蔬菜生產中,已經將節水省工的滴灌系統和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技術廣泛用于沼液(畜禽糞便沼氣發酵液)施肥,并實現了增產增收。

2 果蔬垃圾收運處理與資源利用現狀與問題

2.1 蔬菜基地蔬菜垃圾收運處理與資源利用 作為蔬菜基地的蔬菜垃圾處理而言,其源頭處理與循環利用位于同一個地點,且屬于同一個行政主管部門,易于協調管理。這里的蔬菜垃圾處理站是蔬菜基地的配套設施,負責整個基地的蔬菜垃圾處理和堆制有機肥供應,蔬菜垃圾回收與自制有機肥供應在蔬菜垃圾處理站和蔬菜田塊之間可以通過利用一套物流系統形成雙向交互滿載配送,提高貯運效率、降低貯運成本。果蔬垃圾處理站規模可大可小,工藝也可以多樣化選擇,且服務半徑可達10km。其中,厭氧消化系統可以聯產沼氣、沼渣和沼液,沼氣可作為基地民用燃氣管道化利用,沼液過濾處理后也能作為蔬菜追肥進行管道化配水滴灌,實現水肥同灌、節水高效。而低溫陰雨雪天氣沼氣管道化送入蔬菜大棚點沼氣燈,更是能增溫增光補碳(CO2),有利于加強光合作用,增產增收。事實上,上海等地多采用好氧堆肥處理后用作蔬菜基肥,無錫等地多采用兼氧堆肥處理后用作蔬菜基肥,而北京等地除了采用好氧堆肥處理后用作蔬菜基肥外,還有與畜禽糞便混合大規模沼氣發酵聯產沼肥綜合利用的成功案例[3](其中,沼液采用滴灌設備實現水肥一體化)。總之,蔬菜垃圾在蔬菜基地內好氧或兼氧堆肥處理,簡易可行、經濟合理,適合小規模蔬菜垃圾處理利用,蔬菜垃圾與畜禽糞便混合沼氣發酵聯產沼肥綜合利用,技術經濟性好,適合較大規模蔬菜垃圾處理利用,但一次性投資大。需要蔬菜垃圾處理與蔬菜生產用肥一體化。

2.2 果蔬批發市場的果蔬垃圾收運處理 作為果蔬批發市場的果蔬垃圾處理而言,源頭處理與循環利用不但位于不同地點,而且分屬于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協調管理困難。這里的果蔬垃圾處理站是果蔬批發市場的配套設施,負責整個市場內果蔬垃圾的處理和堆制有機肥的運銷。城市果蔬垃圾處理站和果蔬基地之間只有堆制有機肥的單向滿載配送,物流貯運效率低、貯運成本高。這對于含水率高、附加值較低的果蔬垃圾資源化產品普通堆肥和沼肥的貯運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可以說居高不下的物流貯運成本與市場寸土寸金的用地成本,構成了果蔬批發市場的果蔬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的經濟瓶頸。目前,國內果蔬批發市場果蔬垃圾處理利用走在最前面的是全國著名的北京新發地果蔬批發市場。他們在果蔬垃圾處理方面已經實行了3次升級改造,其資源化產品也已經從單一的普通堆肥,升級改造為高附加值的葉面肥和生物質天然氣(替代汽油)。可以說這是一線大城市果蔬批發市場果蔬垃圾場內循環處理利用的方向。但應注意到:對于高附加值的葉面肥來說,本地市場容量是有限的,即:當郊區農業有機廢棄物大量生物堆肥處理或沼氣發酵聯產沼肥綜合利用后,其本地市場容量將急劇萎縮、此時產銷平衡困難,大部分產品的出路還有待于外地市場的開拓。

2.3 農貿市場和超市的果蔬垃圾處理與資源利用 作為農貿市場和超市的果蔬垃圾處理而言,源頭收運、集中處理與循環利用也是位于不同地點,分屬于不同行政主管部門,難以協調管理。這里的果蔬垃圾壓縮中轉站負責片區內果蔬垃圾的上門收運、站內處理和貯運。果蔬零售市場、果蔬壓縮中轉站、生物肥廠和果蔬基地之間都是單向滿載配送,使得整個果蔬垃圾循環處理利用過程的物流貯運效率低、貯運成本高。這對于含水率高、附加值較低的果蔬垃圾資源化產品普通堆肥的貯運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弱點。以往,垃圾分類試點城市都是將該類果蔬垃圾與居民廚余垃圾混合收運處理。現在,北京、上海開始試點果蔬垃圾單獨收運處理。其中,北京采用的是在果蔬垃圾中轉站直接快速高溫好氧發酵輔助熱風消毒干燥預處理后,送郊區生物肥廠生產生物菌制劑;上海則是分類加工成脫水果蔬廢渣和果蔬廢液。果蔬廢渣經快速高溫好氧發酵預處理后,送郊區生物肥廠堆肥腐熟;果蔬廢液外送生物肥廠生產液體生物肥。由于果蔬廢渣含水率仍高達75%左右,導致快速高溫好氧發酵預處理離不開大比例的菌料返混和熱風干燥滅菌,故綜合能耗較高。因此,高耗能的干燥滅菌成本、居高不下的單獨物流貯運成本和市區寸土寸金的用地成本,構成了此類果蔬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的經濟瓶頸。相比較而言,果蔬垃圾異地分段分類處理成生物堆肥和生物液體肥料,循環利用經濟效益較好,不失為一線大城市城區流通市場果蔬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方向。但應注意到:對于高附加值的生物液體肥來說,本地市場容量是動態變化的,即:當郊區農業有機廢棄物大量生物堆肥處理或沼氣發酵聯產沼肥綜合利用后,其本地市場容量也將面臨萎縮、此時產銷平衡也會發生困難。

綜合分析,果蔬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的難點主要在于城市商業果蔬垃圾處理與資源利用的經濟性和協調性,即制約城市果蔬垃圾資源化利用可持續性的瓶頸主要是經濟瓶頸(居高不下的多級單向物流貯運成本、城區寸土寸金的用地成本和高耗能的干燥滅菌成本)和政策瓶頸(源頭收運、集中處理與循環利用分屬于城鄉的不同地區及其行政主管部門)。

3 商業果蔬垃圾收運處理與資源利用瓶頸破解

3.1 物流貯運成本瓶頸及其破解 城市果蔬垃圾資源化處理與利用的物流貯運,以農貿市場果蔬垃圾貯運為例,其有3個環節,一是從特定的農貿市場到轄區內的果蔬垃圾中轉預處理站,由環衛部門組織收運;二是從果蔬垃圾中轉預處理站到郊區的生物有機肥廠,由生物有機肥廠組織轉運;三是從生物有機肥廠到農業生產基地(如蔬菜基地),由第三方物流組織外運。顯然,前兩個環節都是時效性要求較嚴的單向運輸,一般無法利用經濟高效的第三方雙向物流,這是此種農貿市場果蔬垃圾資源化處理與利用模式物流貯運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相比較而言,將生物有機肥廠設在蔬菜基地,與蔬菜基地聯姻共同組建第三方物流,協調蔬菜進城和垃圾回鄉的雙向物流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貯運成本,構建經濟高效的綠色蔬菜及其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

3.2 城區用地成本瓶頸及其破解 城區果蔬垃圾中轉預處理站用地因其環境污染重而存在選址難、用地貴。相比較而言,取消果蔬垃圾中轉預處理站,代之以在農貿市場原地將果蔬垃圾粉碎、壓濾成果蔬廢渣(外送蔬菜基地堆肥或沼氣發酵聯產沼渣)和果蔬廢液(就近排入城市污水管網),可以節約果蔬垃圾中轉預處理用地、減少果蔬垃圾貯運環節、貯運量及其物流成本。

3.3 干燥滅菌能耗瓶頸及其破解 城市果蔬垃圾資源化預處理干燥滅菌以高溫好氧發酵為主,輔以熱風滅菌干燥,其綜合能耗較高。相比較而言,取消果蔬垃圾高溫好氧發酵及其熱風滅菌干燥,代之以在農貿市場原地將果蔬垃圾與果蔬廢液乳酸菌發酵液混合青貯、粉碎、壓濾成酸性果蔬廢渣(外送蔬菜基地堆肥或沼氣發酵聯產沼渣)和酸性果蔬廢液(回用青貯和就近用于廁所糞便沖洗和尿液除臭),可以節約果蔬垃圾干燥滅菌能耗和高效利用果蔬廢液,減少果蔬垃圾貯運環節、貯運量及其物流成本。

4 果蔬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對策與建議

4.1 對策 (1)鼓勵郊區在蔬菜基地配建果蔬垃圾處理站,統籌解決基地內蔬菜垃圾和來自城鎮果蔬垃圾的的肥料化循環利用。(2)鼓勵城市在果蔬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生活超市配建果蔬垃圾減量處理點,原地將果蔬垃圾粉碎青貯、壓濾成酸性果蔬廢渣(外送蔬菜基地堆肥或沼氣發酵聯產沼渣)和酸性果蔬廢液(回用青貯和就近用于廁所糞便沖洗和尿液除臭)。(3)鼓勵依托蔬菜基地建立第三方物流企業,專業承運蔬菜進城和果蔬垃圾回鄉。(4)鼓勵建立綠色蔬菜基地,并扶持他們進行綠色產品認證、注冊品牌、進城建立銷售終端,將綠色蔬菜進城直供和果蔬垃圾回收返鄉循環利用相結合,構建經濟高效的綠色蔬菜及其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5)鼓勵利用郊區農村現有沼氣發酵系統和秸稈燃料灰(堿性鉀肥、酸性中和劑),對城鄉果蔬垃圾進行進行厭氧消化聯產沼氣、沼渣和液體鉀肥,并就近資源利用。

4.2 建議 (1)將城市果蔬垃圾資源利用納入城市環保規劃中的生態農業規劃章節,進行規劃引領。

(2)將城市果蔬垃圾資源利用納入整個城鄉廢棄有機物農業循環利用規劃,由市農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實施。(3)適度開放城市果蔬垃圾回收處理市場,促進城市果蔬垃圾在城鄉間的資源化循環利用。

參考文獻

[1]毛箐箐.蔬菜廢物中溫單相厭氧消化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夏傳紅,黨文慶,許慶方,等.添加甲酸對西瓜皮青貯飼料品質影響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10,09.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全面提升城鄉環境衛生質量為目的,建立全覆蓋、科學規范的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機制,實施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管理,努力創建生態和諧宜居城市。

二、健全機構,明確責任

縣城管執法局負責全縣環衛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和考核。要將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健全“縣-鄉鎮-村(居)”環衛管理體系,按照全覆蓋、無縫隙和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建立“大環衛”工作格局,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實現城鄉環衛工作一體化管理。

(一)各鄉鎮負責本轄區內環境衛生管理工作。要健全環衛工作督查機構,增加力量,加大督查力度。

(二)各鄉鎮要成立專門機構負責該項工作,配備專職人員,負責轄區內環境衛生管理和對村(居)環衛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和考核。

(三)各村(居)要按照標準落實專職環衛人員,承擔轄區內道路保潔、垃圾收集等環衛工作任務。

各鄉鎮要劃定轄區環境衛生責任區域,實行網格化管理,落實責任單位,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物業管理公司等負責責任區域內的環境衛生管理,接受轄區環衛部門的檢查、監督和管理。

三、完善設施,加強管理

各鄉鎮要切實加強環境衛生管理,提高保潔質量,逐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集袋裝化、轉運壓縮化、運輸密閉化、處理無害化”運行體系。

(一)衛生保潔

城區環境衛生實行“全覆蓋、全時段”保潔。城區廣場、道路、重點部位、繁華地帶、背街小巷、小區等要建立“一日兩掃、巡回揀拾、全日保潔”制度。主要道路實行機掃人保,每日灑水降塵(冬季除外);鄉鎮、村要落實專人負責,對城鄉結合部、企事業單位、鄉鎮駐地的所有道路、街巷和村莊主要道路及其周圍等實行“一日一掃、巡回揀拾、全日保潔”;鄉鎮要加大監管力度,確保鎮域范圍內(特別是省道、縣鄉道路兩側)無積存垃圾、白色污染。

省道、縣鄉連接路要建立每日清掃和衛生保潔制度。加強公路路面及兩側用地范圍內的衛生管理,確保無積存垃圾和白色污染。

加強水面衛生保潔管理,要明確任務,實行專人管理,河道、水渠、水庫、池塘水面及周邊無漂浮物、垃圾和雜草。

(二)生活垃圾收集

城區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袋裝化收集。納入物業管理的小區,生活垃圾袋裝化收集工作由物業管理單位負責;單位自管小區生活垃圾袋裝化收集工作由所在單位自行負責;其他小區生活垃圾袋裝化收集工作由縣環衛部門負責,年內袋裝化收集達到30%以上。各鄉鎮環衛機構要加強對轄區內生活垃圾袋裝化收集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

各鄉鎮要進一步加快配套壓縮式轉運站建設。鎮、鎮所轄各村(居),年內必須合理布局和建設垃圾池,力爭購買垃圾壓縮車,實現兩鎮垃圾收集壓縮化。其他鄉鎮要參照上述兩鎮辦法試行,

配足垃圾收集車輛,3年內要完成垃圾收集設施建設。村莊要按照2-3處/千人的標準在適當位置建設垃圾收集池(房)。

環衛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培養居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教育和引導城鄉居民配合做好生活垃圾收集工作,按要求將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容器或收集場所。嚴禁隨意傾倒、拋灑、堆放生活垃圾。

(三)生活垃圾運輸

鎮、鎮的生活垃圾要統一納入城區生活垃圾運輸體系。鎮政府可以委托所屬環衛機構購買清運車輛,將所屬村(居)的生活垃圾運至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也可以由各村(居)自行清運,但必須到縣環衛部門辦理運輸手續。生活垃圾運輸車輛必須是密閉式或壓縮式,要統一編號,統一車體顏色,統一標志。嚴禁生活垃圾撒漏和滲瀝液滴漏。

(四)生活垃圾處理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為主要內容,以建立農村垃圾處理長效機制為核心,以農村人口密集區和重要流域垃圾處理為重點,廣泛開展農村垃圾處理及衛生保潔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體系和運行機制,逐步解決農村鄉、村垃圾處理問題,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效益化,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障農民身體健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環境安全保障。

二、目標任務

在全縣開展農村垃圾處理及衛生保潔工作,使全縣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得到明顯改觀。具體目標任務為:第一步,至20年底,縣、各鄉(鎮)要建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有實施方案,并著手編制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規劃,20年省試點村莊要全面啟動垃圾處理工作;第二步,2009年上半年要全面啟動所有村莊點垃圾處理和衛生保潔工作,年底,農戶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第三步,進入正常規范化運行后,縣、鄉財政規范投入和獎補范圍,實行鄉(鎮)、村自治管理。

三、操作模式

農村垃圾處理及衛生保潔工作按照縣、鄉、村、戶四級聯動,以垃圾處理場所為核心,以垃圾中轉站最佳運距為服務半徑,以垃圾收集點為基礎單元,規劃建設城鄉垃圾“收集—運輸—處理”設施。縣城近郊的農村,可采取“村收集—鄉鎮轉運—縣集中處理”的模式;偏遠村莊可采取“戶集中—村組簡易填埋”的模式;其他地方可采取“組收集—村轉運—鄉鎮集中填埋”的模式;各鄉(鎮)、村還可探索其他符合當地實際的模式。各地在垃圾處理過程中,要按技術標準進行規范處理,防止造成垃圾污染。

要注重“戶集中、村落社區收集、鄉(村)轉運、縣(鄉)定點處理”農村村落社區保潔四個環節的分層運作。戶集中,農戶負責自家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保潔,農戶應將稻草、動物糞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機物返田,并將垃圾集中堆放在垃圾堆放點。村(組)收集,在農村人口相對密集(35戶以上)的農村村落社區建設固定的垃圾池,由保潔員把農戶和公共場所的垃圾集中清運至村落社區垃圾池。鄉(村)轉運,鄉鎮要建設一個垃圾集中轉運站,配套一輛小四輪汽車負責各村落社區垃圾池的垃圾清運至垃圾集中轉運站(垃圾中轉箱)。縣(鄉)定點處理,縣城和部分鄉鎮根據實際情況,建設一批垃圾填埋場等垃圾處理設施,各鄉鎮按照就近原則集中處理。

四、主要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縣成立農村垃圾處理和衛生保潔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工作,由縣委常委、副縣長、農工部長同志任組長,副縣長同志任副組長,農工部、宣傳部、建設局、財政局、衛生局、環保局、城管局、民政局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委農工部,由縣委農工部副部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各鄉(鎮)、村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做到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有設施、有長效管理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度。

2、明確部門職責。(1)規劃建設部門:全面負責垃圾處理技術指導。依據城鄉總體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編制好城鄉生活垃圾治理規劃,對城鄉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設置的布局、用地、規模等作出明確界定,并著手構建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體系。(2)環衛部門(環衛、環保、愛衛)要切實履行好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職責,加強環境衛生執法和檢查。(3)農業部門要加強對農村沼氣推廣力度。(4)財政部門要建立全縣農村垃圾處理專項資金,加大對農村垃圾處理的經費投入。

3、落實操作方式。圩鎮:達到“七個一”。即有一個圩鎮衛生管理機構、有一套垃圾處理及管理制度、有一個垃圾處理村民公約、有一批垃圾池、有一個垃圾中轉站、有一隊固定的保潔員、有一套齊全的收集工具,公共場所做到日掃日清,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100%,處理率達到95%以上;省試點村:達到“六個一”。即有一個衛生管理理事會、有一套垃圾處理及管理制度、有一個垃圾處理村民公約、有一批垃圾池、有一個簡易垃圾填埋場、有一個固定的保潔員、有一套簡易的收集工具,公共場所做到每日清掃,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90%,處理率達到85%;其它村莊:達到“四個一”。即有一個垃圾處理村民公約、有一批垃圾池、有一個固定的保潔員、有一套簡易工具,垃圾做到及時收集、集中銷毀,垃圾清理達到80%。

4、做好基礎工作。縣將垃圾處理工作納入09年新農村建設現場調度會的重要內容,各鄉(鎮)要盡快啟動該項工作,并及時制定實施方案,同時在11月3日前將實施方案上報縣新村辦。

(1)各鄉(鎮)要落實農村村落社區衛生保潔員,專門負責轄區日常衛生保潔;明確鄉(鎮)、村、組干部和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成員是新農村建設點及農村村落社區衛生保潔工作的具體督查監督員。

(2)縣建設局要緊緊抓住國家和省高度重視農村垃圾處理工作這一機遇,指導抓好村莊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與建設。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村莊內建設垃圾池、垃圾屋。

(3)各鄉(鎮)要廣泛開展“文明衛生戶”創評、“衛生流動紅旗”評比等多種形式的農村衛生保潔創評活動。加強農民保潔意識教育,把衛生保潔與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在農村廣泛開展各種衛生知識宣傳,引導農民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篇8

關鍵詞: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

中圖分類號:R12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黨的十報告中,明確提出“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而解決城鎮垃圾問題也是美好鄉村的具體體現。

“十一五”期間,以安徽省為例,通過加大對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的建設,目前安徽省大多數城市已經建成了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十一五”末,安徽省也開始按規劃逐年加大對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理設施建設,2010年省政府1號文件將農村清潔工程列入安徽省的民生工程,要求用五年的時間在全省所有鄉鎮建成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設施建設資金以省級財政撥款為主,地方配套為輔。通過農村清潔工程的實施,目前我省已經形成了“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市縣處理”、“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并處理”等多種處理模式。

2013年,我院參與了安徽省農村清潔中期評估報告的編制工作,為此,我院組織編制工作組對全省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情況展開了調研。安徽省農村清潔工程自2010年實施以來,廣大鄉鎮及農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收集和處理,環境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正常運行:

(1)過多參考城市模式,設施建成后運行困難

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起步較晚,很多省份都在摸索階段,安徽省早期開展的農村清潔工程鄉鎮大多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市縣處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在鄉鎮建成收運設施即可,無需建設末端處理設,一次性投入較少。建成的收運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很多鄉鎮發現設施的運行費用過高,鄉鎮財政背負了很大的包袱。造成這種問題主要是因為城市建成區人口密度大,垃圾產生相對集中,方便了生活垃圾的收運,而農村人口分布在散落的自然村內,垃圾產生面廣。安徽省共1271個鄉鎮(913個鎮,358個鄉),15672個行政村,231619個自然村。按照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的原則,采用機動車收集和轉運車轉運,假設自然村的平均距離為3km,在最理想的狀況下,收集一次需要車輛日行390公里,轉運站距離城市垃圾處理廠(場)按35公里考慮,收集車和轉運車油耗分別是15、22L/百公里,柴油價格為7.3元/L,該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的油耗就為539.5元/日,加上駕駛員工資和車輛正常保險和保養費用,全年收集轉運的運行費用約40萬元/年,如果鄉鎮這財力相對薄弱,對其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和負擔。

(2)末端處理設施不健全

“十一五”期間安徽省已經加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但截至到目前,仍有部分縣未建成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因此這些縣的農村清潔工程采用的是“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并處理”模式,該模式中鄉鎮多采用焚燒的末端處理方式,鄉鎮所建的焚燒爐日處理規模5-20噸不等,調研中發現部分小型焚燒爐存在環保不達標和安全隱患的問題。

(3)農村環境意識淡薄,生活垃圾收運管理薄弱

安徽省是勞務輸出大省,農村留守的以老年人、婦女和兒童為主,這類人群環保意識淡薄,此外負責農村垃圾收運的人員多為臨時工,年齡偏高,經過簡單的培訓后就直接上崗,工作過程中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工人流動性也相對較大。目前僅有很少鄉鎮的成立了生活垃圾收運管理部門,專職管理人員的缺乏,造成收運的不連續。

針對目前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的設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選擇合理的收運處理模式

末端處理方式直接決定了前端的收運方式,因此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運關鍵在于選擇末端處理方式。處理方式的選擇應遵循因地制宜、資源共享等原則。

①“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市縣處理”模式

原則上距離市縣末端處理設施不超過30km的鄉鎮,如果鄉鎮財力條件較好、交通便捷也可采用這種方式。選擇該模式鄉鎮只需建設收運設施,將轄區內生活垃圾收集收送市縣末端處理設施進行處理。

②“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并處理”模式

偏遠山區或市縣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未建成的地區可以采用這種模式,該模式既能解決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又能降低長距離運輸生活垃圾成本。選擇該模式需要在鄉鎮新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前期建設投入較大,可以采取幾個附近鄉鎮合建一座垃圾處理廠(場)模式。

(2)合理確定設計參數

① 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

垃圾產生量預測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設施規模,因此應高度重視垃圾產生量的預測,垃圾產生量的預測關鍵指標是人口數、人均垃圾產生量和日變化系數。人均垃圾產生量跟地區、生活習慣、經濟水平和外出務工人員比例相關,可以根據歷年統計數據確定。農村人口流動性較大,主要是因為安徽省作為勞務輸出大省,每年農村都會有大量勞動力外出,節假日和農忙時期又會返鄉,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應做好人口數據的統計,為設施建設提供準確的預測數據。

② 清運頻次

城市生活垃圾都要求做到日產日清,但農村村莊分散、垃圾產生量小,如果也做到日產日清將會使收運成本增加,因此農村生活垃圾可以根據產生量多少選擇兩日清運一次或者是多日清運一次。在外出勞工返鄉垃圾產生高峰期和其他垃圾產生高峰時期,可以適當提高清運頻次。

③ 垃圾收運設施

垃圾收運設施包括生活垃圾貯存和收運車輛,城市垃圾一般是居民袋裝化后送入垃圾收集桶或垃圾收集房內,由收運人員收集轉運。收運車輛也逐步由人力板車為主向密閉機械化車輛為主過渡。農村生活垃圾收運也應發揮村民主動性,鼓勵村民每家配置垃圾收集桶1~2只,在家庭中進行分類,村莊內保潔員定時對家庭垃圾進行收集,收集后送村莊內的垃圾收集房內。考慮到村內收集人員的年齡和工作強度,可以按照1名/50戶標準配備清運人員。村莊內的清運車輛綜合考慮購置成本、保養和安全等因素,建議采用密閉的人力三輪車或者板車。村莊的垃圾收集房應選址在村莊內對外主要道路上便于鄉鎮轉運車輛收集轉運,收集房的大小應滿足清運頻次內垃圾的貯存,并設置污水收集設施,禁止污水直接對外排放。鄉鎮配備的轉運車輛建議根據鄉鎮大小選用3~5噸的密閉的機械化車輛,提高作業效率。

(3)實施垃圾分類,推動資源回收是解決農村垃圾根本出路

農村垃圾分類后,進入縣(市)區一級垃圾處理場(廠)的垃圾量將會減少,可延長原有填埋場的使用期,減輕再建填埋場的壓力,或緩解垃圾焚燒廠的處理量。由此可見,實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既減少了土地占用面積,又節約了政府投資,其綜合效果是不言自明的。以浙江某村為例:實行垃圾分類前2-3天就產生一車垃圾,而實行分類處理后3-4個月才產生一車垃圾,可見運輸費用大大降低。

①實施垃圾分類,推動家庭廚余垃圾原位無害化處理和利用

農村家庭的廚余垃圾如果按照城市家庭垃圾行走的路線進入垃圾處理廠(場)或者進餐廚垃圾處理廠,運輸和處理成本都很高;可不可以留下來,原地就近處理后回到大自然中去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以村為單位,廚余垃圾處理后形成的堆肥產量低,但品質好,可以就近作為肥料還田,這在湖南和浙江某些村莊多有成功的實際應用案例,村民組安排專人或者自發協作將家中的菜葉、剩飯等廚余垃圾與農作物廢棄物按一定比例就地堆肥;也有的是把可有機生物類垃圾分揀出來,集中放入簡易太陽能垃圾處理室內,利用太陽能,可以加速室內有機垃圾腐爛。在出氣口處裝上活性碳進行除臭,噴灑剎蟲劑滅蚊蠅。各地可以結合自己所需要的堆肥產品成分,合理確定堆肥工藝。

②農村也可以發展綠色回收產業

隨著村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中產生的可回收利用的廢舊物資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較前幾年都有所增加,所以農村和城鎮的再生資源和廢舊物資市場是很大的,關鍵要與市縣商務局等主管部門協商,統籌解決城鄉農戶廢舊物資回收渠道和模式問題。建議以縣(鎮)為單位,建設一批規范化的回收網點;例如湖南攸縣“四分模式”中,各村的回收站點實行統一掛牌,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標志、統一著裝、統一價格、統一衡器、統一車輛、統一管理”,原則上“一鄉一站,一村一點,一點一人”,并鼓勵居民將自家的生產生活垃圾按照“塑料”、“紙張”、“金屬”、“玻璃”等進行分類,由回收人員統一收購。

對于初期條件較差的村落,可以設點設戶代收,達到一定量時來車接收,可回收、不可回及有毒有害垃圾一定要分開存放和收運。

如果這項工作做扎實,不僅可以減少垃圾最終處理量,而且可回收垃圾的收入還可以貼補部分村級垃圾處理費和有害有毒的廢棄物的處理費;真正全面實現廢物再利用和有毒有害物的有效處理。

有毒有害垃圾需集中收集后轉運到附近城市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中心統一處理。

(4)加強管理和宣傳教育

需要不斷摸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了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分散處理的科學處理方式,可以通過科普宣傳片、廣告牌、廣告語、宣傳單等形式廣而告之,持續的活動來看待。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推廣和應用。

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可借鑒的經驗不多。鄉鎮應組織專人加強對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的管理,并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針對農村留守人群的特點,制定通俗易懂的宣傳教育方式,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使環境保護的意識深入人心。

農村垃圾管理可以從娃娃抓起,把村鎮廣大的學校和幼兒園課堂作為宣傳垃圾分類的實驗場地和宣傳場地,環境保護從小事做起,通過一雙雙小手,可以牽動農村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的序幕,從每一天家中的垃圾分類開始,在家中留三桶,分別是“有害垃圾”、“廚余垃圾”、“一般垃圾”,家庭把垃圾分類好了,村莊分類才有基礎,村莊分好了,集鎮分類才有效果。

(5)轉變觀念,建設與運行并重,適當加大后期運營經費投入

要實現觀念上的三個轉變。一是將農村清潔工程由政府主抓為主轉變為政府引導、群眾的自覺參與為主;二是垃圾由簡單收集的處置模式轉變為將垃圾分類減量后再進行處置,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三是將農村清潔工程從建設資金的投入為主轉變為建設與運行并重,轉變農戶的觀念。資金中包含能力建設與前期運行費用。并鼓勵農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使用環保材料,少用或禁用塑料袋,從源頭上控制垃圾的產生量和成分。

篇9

為全面落實《省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文件要求,進一步改善全鄉農村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的環保和垃圾處理意識,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問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山清水秀地干凈”目標,根據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轉發縣關于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目標任務。

以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堅持“政府支持、全民參與、因地制宜、講求實用”的原則,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構建農村環衛隊伍,建立和完善“戶分類定點投放、村收集轉運、鄉集中處理”的鄉、村環衛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完成農村存量垃圾集中治理。力爭用三年時間,使全鄉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并健全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提升鄉村環衛一體化管理水平和運行質量,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為干部群眾自覺行動和良好習慣,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改善。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建立政府統一領導、公共財政扶持、專業服務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推進體制,實行鄉、村、組三級聯動,分級負責,協同推進。建立完善公眾參與機制,鼓勵和引導群眾及社會力量參與、支持農村垃圾處理工作。

2.科學治理,合理利用。注重對鄉、村、組垃圾的清掃、清運、處理等治理措施,保持農村的良好環境衛生,重視垃圾分類,按照資源化利用的原則,對可回田復土、堆肥利用、能源轉換的垃圾盡可能回收利用。

3.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既著眼當前,又兼顧長遠,科學規劃布局垃圾處理設施。充分利用現有垃圾填埋場的處理能力,因地制宜,選擇經濟適用、安全無害的處理方式和技術;建立和健全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長效機制,降低垃圾處理成本,提高垃圾處理率。

二、主要任務

按照省、市、縣提出的“今年全面鋪開、三年提前驗收”總體要求,明確年度工作任務。

(一)工作任務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面:(1)以村為單位,在全鄉所有村組開展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動,徹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衛生死角。(2)在各行政村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全面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建立健全農村衛生保潔長效管理機制,實現道路沿線、水塘邊和村莊可視范圍內基本沒有垃圾,村莊干凈整潔、井然有序。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面:(1)鄉啟動集鎮污水處理建設規劃。(2)美麗鄉村建設中心村點全面實施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積極探索節約有效的技術和途徑,因地制宜選擇簡便易行、生態環保的農村污水處理工藝,嚴禁生活污水直排直放。(3)水庫水質治理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全面取締或補簽水庫承包合同,全面實行“人放天養”,堅決打擊畜禽養殖污水直排、施肥養魚等行為,確保水庫水質全部達到III類以上。

(二)工作任務

在全鄉村組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形成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新常態,實現“六個有”和“六個基本沒有”。“六個有”即:有機構隊伍,有垃圾收集和處理設施及網絡,有生態高效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有穩定來源的工作經費,有保潔、管護機制,有考核評比具體措施;“六個基本沒有”即:集鎮內外基本沒有垃圾,村莊內基本沒有垃圾和村莊周邊基本沒有成堆垃圾,水面基本沒有漂浮的垃圾,岸邊基本沒有亂倒的垃圾,公路、通道沿線可視范圍內基本沒有垃圾,農村生活污水基本沒有亂排亂流。

(三)工作任務

在全鄉所有區域形成科學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長效機制,使垃圾污水治理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和良好習慣,營造整潔、優美、文明、和諧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三、運作模式

結合__鄉具體實際,采取以下兩種方式,對農村垃圾實行統一收集和集中處置,嚴格末端控制,嚴禁垃圾進入江河、水庫等水體,有效改善鄉村生態環境。

(一)垃圾處理模式

1.鄉鎮處理模式。鄉政府興建1座(或多座)垃圾填埋場,集鎮附近的村負責在轄區各個組內設立垃圾收集點,采取“戶保潔、村收集、鄉處理”的方式,其中:“戶保潔”即各村民小組由農戶負責自家房前屋后的衛生保潔,并將垃圾初步分類后投放到指定地點,小組聘請保潔員(一般一個村民小組聘請一人)負責將定點投放的垃圾收集拖運到本組的一個固定場所,同時負責本組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村收集”即由各村聘請的環衛專干負責村莊道路和公共區域的衛生保潔工作,并將各村民小組固定堆放點的垃圾收集清運到本鄉的垃圾填埋場。

2.村組處理模式。偏遠(離集鎮遠)的村莊以行政村或自然村為單位,利用自然溝壑或廢棄坑塘、磚場深坑等地形建設小型垃圾填埋場(沒有的就在山場上選址新建),通過“戶保潔、村收集處理”方式,進行填埋或焚燒,解決近期山村生活垃圾末端處理問題,零星散落農戶以戶為單位處理為最佳方式。同時,垃圾填埋或焚燒前,也要從源頭上進行分類減量化處理。

(二)污水處理模式

各村應根據農村具體現狀、特點、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經濟與社會條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處理模式。

1.分散處理模式。可在村莊布局分散、規模較小、地形條件復雜、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推開。將農戶污水按照分區進行收集,以稍大的村莊或鄰近村莊的聯合為宜,每個區域污水單獨處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中小型污水處理設備或自然處理等形式處理村莊污水。

2.集中處理模式。可在村莊布局相對密集、規模較大、經濟條件好、處于水源保護區內的村莊推開。將所有農戶產生的污水進行集中收集,統一建設處理設施處理村莊全部污水。污水處理采用自然處理、常規生物處理等工藝形式。

四、實施內容

(一)宣傳動員,教育引導。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群眾意愿,鼓勵、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開展以改善農村環境、轉變生活方式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新生活”宣傳活動,開好鄉、村農村清潔工程動員大會,組織開好各村民小組清潔工程動員大會。采用廣播和圖展、標語、橫幅等形式,引導農民群眾增強環境意識,教育宣傳農民將生活垃圾簡單分類,養成定點投放的良好衛生習慣,積極參與農村垃圾集中治理工作。

(二)迅速啟動,集中清除。

從8月底開始,利用2個月時間,在全鄉組織開展全方位、大規模的農村陳年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動,徹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衛生死角。存放多年、對周邊環境影響小的存量垃圾,可對上層垃圾進行清理后覆土綠化。道路兩側、排水溝渠、飲用水源地等區域的存量垃圾,要進行徹底清理,轉運到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清理后的區域及時硬化、綠化,及時配套生活垃圾收集設施,鞏固工作成果。

(三)完善機構,定崗定人。

按照“管干分離,養事不養人”的原則,鄉政府安排專人負責鄉域內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導、督查、服務和具體操作;各行政村按人口3左右的標準配備保潔人員,優先從低收入農戶和低保戶中聘用責任心強、有勞動能力的人員,每個村至少配備1名環衛專干、每個自然村至少配備1名保潔員,組建穩定的農村保潔隊伍。

(四)摸查情況,合理布局。

各村需摸清本村各自然村基本情況,包括戶數、人口數、日產生活垃圾量等情況,做好自然村的垃圾收集點選點工作,利用現有的處理垃圾手段,對收集點的垃圾及時進行填埋或焚燒。對本村各自然村和路網的布局做好梳理,規劃一條合理的垃圾清運路網,為實施垃圾長期處理工作打好基礎。

(五)配置設施,嘗試運行。

鄉政府建設好垃圾中轉站、建筑垃圾消納場所。逐步淘汰露天垃圾池、垃圾房等非密閉性垃圾收集設施,集鎮和村莊可按10-15戶配備1個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從垃圾中轉站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應當使用密閉式專用車輛運輸,從村莊到垃圾中轉站可使用密閉式簡易車輛運輸。環衛保潔員按標準配置“一車、一鏟、一鉗、一帚”和保潔服。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按照“統分結合、分工負責”的推進機制,鄉成立由黨委副書記、鄉長__擔任組長,黨委副書記__、常務副鄉長__、綜治辦專職副主任__任副組長,中、小學、衛生院負責人、鄉干部、各村村主任為成員的__鄉農村清潔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__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日常工作。各村要成立相應領導小組,根據村民小組和人口的多少確定工作人員,村支書和村主任要親自抓,具體劃片分工,將責任落實到人。在鄉駐村干部指導下制定村規民約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施細則,層層落實,長抓不懈。

(二)明確分工。

(1)鄉政府職責:負責保潔隊伍、垃圾轉運站和垃圾填埋場的管理,建立實施保潔和垃圾收運管理制度。(2)村組和理事會職責:制定實施環衛保潔的村規民約,管理環衛設施,按“一事一議”要求做好生活垃圾處理費收取工作,做好對村民的宣傳引導工作。(3)環衛專干職責:負責村主干道的清掃,村主要活動場所的保潔工作,村組范圍內固定投放點的垃圾清運到垃圾中轉站或填埋場;協助村干部負責自然村保潔員選聘、監督。(4)保潔員職責:負責自然村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打掃清運和農戶投放點垃圾收集分類清運處理工作。(5)農戶職責:主動做好門前“三包”、垃圾源頭分類和定點定時投放工作。

(三)落實經費保障。

按照“村民自治、鄉村資助”原則,鄉政府承擔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理設施設備的建設費用。村、組承擔生活垃圾清運、處理、保潔及環衛專干、保潔員工資等日常運行保障費用。各村民小組通過“一事一議”方式,在鄉政府的指導下確定收費標準,主要用于村莊保潔費用,包括垃圾分類減量、收集、清運至本組垃圾固定存放點的費用。

(四)深化宣傳教育。

鄉、村和村民小組要利用宣傳單、圖展、標語、會議等多種形式,集中宣傳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常識。及時宣傳好的經驗做法和工作要求,大力宣傳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先進典型。組織村組干部和村民開展觀摩培訓,引導農民群眾增強環境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形成“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良好社會氛圍。

六、督查考核

(一)建立督查機制。

鄉政府將分工作組定期調度、督查、抽查、通報有關情況,制定督查考評方案,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隨機抽查與集中督查相結合等多種手段,對各村清潔衛生和垃圾收集處理工作進行考核,重點督查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保潔人員隊伍建設、衛生費收繳、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群眾滿意度、垃圾收運、人員配備和經費收支等情況。同時,要將考核結果進行排序,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對體制機制不健全、經費收繳不到位、工作遲緩、進展不力的村進行批評并在年終考核時扣除相應分值;對建設工作不力給全鄉治理工作帶來被動和負面影響的,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鄉政府將對各村進行評比表彰,各行政村要在農戶中開展“衛生戶”、“文明戶”、“清潔戶”等評比活動,充分調動農戶參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積極性。

篇10

一、管理體系全面強化

縣鄉鎮環境衛生工作由縣委農工部牽頭負責。業務指導和垃圾處理主要由城管局負責,目前走廊所涉鄉鎮均已成立環衛管理機構,縣委農工部為支持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爭取到上級資金,按照省市縣三級配套鎮、鎮、鎮、鎮、鎮每個鎮20萬元資金,各鄉鎮利用此資金基本建立起“戶保潔、村收集、鎮運輸機制。集鎮分別配備了5到10人的管理隊伍,集鎮清掃保潔人員10人以上,村莊每50戶左右配備了一名保潔員。

二、建立了長效機制

每個村都成立了村理事會,有愛衛小組,村規民約,通過理事會、愛衛小組劃分各家各戶衛生責任區,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建立了相互評比制度,每半年開展一次“衛生清潔”評比活動,垃圾收集保潔制度逐步完善。

三、經費保障有力

除縣委農工部為支持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爭取到上級資金外,每個鄉鎮的管理人員經費鄉鎮一級全額保障,每年預算20萬的經費用于垃圾收集處理運行成本。

四、完善了基礎設施

各鄉鎮的環衛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鎮購買了灑水車1輛、壓縮車2輛,建中轉站1座,購買小四輪收集車4輛,建焚燒爐1座;鎮購買小四輪收集車4輛、建設中轉站1座、購買擺臂車1輛;鎮建中轉站1座,購買小四輪收集車4輛、建設中轉站1座、購買中型垃圾收集車1輛;鎮建設中轉站1座、購買擺臂車1輛,購買小四輪收集車4輛,每個鄉鎮均在合適地點建設和放置了一些垃圾池和果殼箱,基本能滿足日常垃圾收集需要。目前我縣正著手小城鎮垃圾壓縮站項目建設,屆時,垃圾將納入縣統一處理。

五、生活垃圾處理規范

鎮的垃圾承包給保潔公司收集處理,一部分用焚燒爐處理,一部分運送到縣垃圾衛生填埋場處理;鎮、鎮、鎮的垃圾直接運送到縣垃圾衛生填埋場處理;鎮自己建設了一個簡易填埋場,垃圾運送到簡易填埋場處理,目前只有鎮的垃圾采取簡易填埋處理,其他鄉鎮均采取衛生填埋。